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谈赏识教育与惩罚教育的合理运用

谈赏识教育与惩罚教育的合理运用

谈赏识教育与惩罚教育的合理运用

摘要: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

同时,不应忽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懂得为

自己的过失负责,感到一种责任。一个能承担责任的人才是现代人。他认为,教

育本就是十八般武艺,表扬批评奖励惩罚,什么都应该有。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

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那么如何合理的运用赏识教育与惩罚教育呢?

关键词:赏识教育、惩罚教育、

一、赏识教育与惩罚教育的定位。

赏识教育与惩罚教育是一线教育工作者常用的教育手段。它们应是辩证、和

谐的统一体,在育人过程中,就要赏罚分明,只要赏罚运用得当,一定会取得事

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二、赏识教育与惩罚教育的误区。

不知从何时起,赏识教育在社会上、在教育界被广泛提倡,惩罚教育却被人

们与体罚学生划上了等号。于是才有了当前教育中一个弊病:重赏识,轻惩罚,

重表扬,轻挫折。其实惩罚的前提是维护其自尊,惩罚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和目的

是要让学生从批评与惩罚中获得教益,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他要求教育者首先有

一颗真诚的爱心,惩罚的目的是在培养和塑造孩子建立起以自信、自尊、自强、

自我负责为核心的健康人格,而不是为惩罚而惩罚。再者,惩罚要懂得因人而异,适度。越要惩罚,越要尊重,必须充分考虑受罚者的个性、尊严和承受力。比如:有的学生总是迟到早退、不带胸卡、做操不认真等,为此我在班内讨论通过,如

果第一次,可以选择做俯卧撑或仰卧起坐50,第二次做100个,第三次......。

但是在“惩罚“过程中,有的学生身体较弱或较胖,我便采取累计的方法,可以

先做20个,第二次再做20个,依次累加完成。这样学生每每再有前面的“劣迹”时就要考虑自己是否能做俯卧撑或仰卧起坐了,达到了教育目的。

三、赏识教育与惩罚教育的校正

1、赏也爱,罚也爱

赏识如阳光,让学生在爱的激励中自信而快乐地成长;惩罚如风雨,让学生

在承受挫折与磨练中超越自我走向成熟。“赏识”和“惩罚”是对学生两种不同

方式的爱,

2、多鼓励,少批评

学生难免会有这样或那样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作为教师应多鼓励、少批评。

我班张欢同学平时少言寡语,独来独往,不愿和别人交往,甚至害怕和别人交往,更不愿和老师交往,见了老师就紧张,不敢和教

师打招呼,把自己严严实实的封闭起来,有一次上语文课,轮到他课前说话

了(语文课上的一种教学活动),他站起来,吭哧了半天就是说不出来,后来干脆

就来了个徐庶进曹营——言不发。语文老师把这件事告

诉我后,我一直考虑怎样来给他做工作,后来机会来了,有一天英语早读,

英语课代表没来,正好这个学生英语不错,我就找到他,让他领大家早读,一开

始他不愿意,后来在“没办法"的情况下才接受了,结果出乎大家的意料,他领

读的非常好,我适时的表扬了他,当时我发现他的脸红扑扑的带着微笑,腰板也

挺的直直的。从那以后,他慢慢的变了,变的开朗了,愿意和人交往了,大家都

说他变了一个人。可见,赏识教育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特别是对那些基础较差、性格较消沉的同学,赏识教育可以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进而增强信心,奋发

向上。

3、扬长处,避短处

作为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避开学生的短处。现在的职中生文化基

础差,尤其是英语和数学,听课象听天书一样,所以干脆就不学了,破罐子破摔,对学习失去了应有的热情和兴趣,但适时的赏识能使他们良心发现,提高学习兴趣。比如,我的学生李金,入学时成绩是倒第一,入学后,成天没精打采,上课

除了睡觉还是睡觉,放学后,精力充沛,一钻进网吧就是几个小时,甚至一

整夜,家长愁眉不展,没有办法。我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了解,发现李金同学

的计算机课确实学的不错,在选课代表时,我就有意识的让他当课代表,他非常

高兴。从此学习热情有了,兴趣提高了,而且经常当小老师,帮助别入学计算机。在学计算机课中用到好多英语和数学的知识,为了赢得大家的信赖,实现个人价值,他也开始用功学英语和数学了,同学们也愿意帮助他,从而整个班级出现了

互帮互学的良好氛围。

4、赏稍扬,罚适度

现在的大部分学生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考虑自己的多,他人的少,时时想着

自己怎样怎样,而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为此,我曾在班里大张旗鼓的搞了一个

“赏识我的同学”这个活动。我让他们写下了全班学生的名字,然后在这个名字

的后面写下他所看到的那个同学的优点(只写优点),最少一个,多则不限。我发

现学生在写的时候都显得有点兴奋。“谜”底揭晓之前每人写一篇日记,题目

是《猜猜,同学眼中的我》。我将“謎”底整理后,把这些优点抄在一张漂亮的

信纸上,送给每个学生。通过这样做,学生相互之间开始比较,看谁的优点多,

每个人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反思,慢慢的学生的自身素质得到了提高。

虽然赏识教育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有很大的教育作用,但是赏识教育并不

能包治百病,对于犯了错误的学生,适当运用惩罚教育,效果也很好,特别是对

于“毛病”较多的学生,巧用惩罚,有时效果比一味赏识要好。

学生上课说话,扰乱课堂纪律,教师怎么办?如果是赏识教育的话,不能在

全班批评,那样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所以只能找学生个别谈话,谈话时,

还要先肯定学生有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赞扬他性格活泼,然后才能引入正题,

和风细雨地教育他上课应怎样,不应怎样。而这样的教育根本没有力度,作为十

几岁的中学生,他们不会听。而我在班里定了规矩:上课说话,写300字的感想

说明。这样既惩罚了他上课说话,又敏炼了他的写作水平。再举个例子,有个

别学生,不愿意搞值日,每到搞值日,就给者师充分的不搞值日的理由,如果只

是赏识教育,先肯定学生聪明,会动脑筋,来“对付”老师,然后再来说应该搞

值日,这是大家的事,而这样,下次学生照样不搞,老师再找他谈话,仍然这样,后果不仅这个学生不搞了,下次会有更多的学生效仿这个学生也不搞值日。为

此现在班上讨绝对于学生不搞值日的惩罚措施,学生纷发言,最后统一为除了让

他写感想外。还要进行“劳动改造”。像擦黑板了、保洁了都给他。这样学生

没有极特殊的情况是不会不搞值日的。

总之,我认为赏识和惩罚是手心和手背的关系,没有赏识的惩罚教育不完整,没有惩罚的赏识教育也是不完整的。现在,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重占绝对优势,

他们身上的优点与缺点都很鲜明,我们所面对的教育形势也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对学生实行教育的过程中,单纯一种教有方式不是万能的,所以赏罚分明,该赏识则赏识,该惩罚则惩罚,不鄙视,不放纵,这才是真正的教育之道。

参考文献

1.新办高职院校标杆管理实施策略及成效研究[J]. 丁天霞.中国

职业技术教育.2019(21)

2.高等教育标杆管理的实践探索[J]. 邵成.中国成人教

育. 2017(13)

3.浅谈高校辅导员加强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J]. 王丽颖.成才

之路. 2010(27),

作者简介:张微、民族、满族、1972-12、中级、本科、研究方向:教育教

赏识与惩罚

教育需要赏识,也需要"惩罚" 当有学生在升旗仪式时东张西望,态度不端正怎么办当有学生不按时完成作业时该采取什么措施当有学生严重违反校规校纪时该如何处理作为一个中学班主任,对于学生的缺点或错误如何进行批评,教育这是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含有技巧的问题.有效的,成功的,具有激励性质的批评,可以改变一个人,使他一生受益,将一个人引向成功;相反,一个伤人自尊心的,令人消沉的批评如讥讽,嘲笑,会让一个人精神从此一蹶不振,失去前进和向上的动力,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破罐子破摔". 诚然,教师面对有缺点的学生,怒其不争的心是好的,却也应当检讨自己的批评教育方式是否正确,是否具有"励志"性,是否能催人向上,使学生自觉自愿地改正缺点和错误,立志成才 那么,怎样的批评教育与惩罚方式才具有"励志"性呢对此,我们首先必须了解什么是惩罚. 一,什么是惩罚 从教育意义而言,惩罚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品行进行否定的一种较高的方式,一般有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勒令退学及开除学籍等形式." 惩罚绝不等于体罚,更不是伤害,不是心理虐待,歧视,让你觉得难堪,打击你的自信心.它是一种常规的教育手段,是对学生问题行为的一种强制性纠正行为,在能够承受的前提下采取的教育措施,对学生能够起到教育和警示作用,要求学生明白为过失负责任. 二,惩罚在教育中的作用 1、惩罚可以使学生懂规矩,辨是非.要想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可以通过说教,示范等方式.但不可否认纪律和惩罚也是达到行为目的的途径,惩罚可以让他们更加主动地了解行为界限,明确是非观念及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2、惩罚有促使改过和激励作用.只有承认做错了事并接受惩罚,才有助于学生了解道德责任并进一步发展道德意识.如果学生不能或不愿正视惩罚,那么他就难以在正确的道路上大踏步地前进.惩罚可以使犯了错误的学生觉醒,能使学生知耻,能够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3、惩罚有教育和警戒作用.惩罚可以起到一般教育方法所不能达到的效果.比如,当你告诫孩子火不可随便触摸时,他或许不信,或许因抵挡不住跳动火苗的诱惑而偷偷地去触摸,结果带来的必然是灼烧之痛.这种痛会使孩子刻骨铭心,使他不会再随意触摸火.这就是惩罚产生的教育效果.通过惩罚违规者,还可以对其他学生起到警戒作用. 4、惩罚有助于维护集体的纪律.惩罚作为一种管理手段也是维护集体纪律的有效工具.惩罚维护了纪律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集体目标的实现. 三,运用惩罚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 教育者使用惩罚时要明确其目的,要懂得惩罚只是一种手段而绝非最终目的.惩罚的目的是为了惩前毖后,维护纪律,使受惩罚的学生改过自新和健康成长,使大多数学生受到教育.如果这个目的不明确,教师就可能滥用惩罚,教师在惩罚学生时就可能带有个人的情绪,抱有偏见,就可能有"教训"学生的心理,结果就会对学生造成体罚. 2,灵活性原则. 要针对不同的时间,场合,违规程度,以及被惩罚对象的年龄特征,性别差异,智能发展水平等,机智灵活地选择不同的惩罚方式,而不能一成不变,千篇一律.比如,对于故意违纪的学生与过失违纪的学生,对于初犯和屡犯,对性格外向和性格内向的学生,惩罚的程度及方式都应该有所区别. 3,适度原则. 惩罚学生要看场合,要充分顾及学生的面子,惩罚应该对事不对人,它是某件事情引起的后果,而不是那个学生活该倒霉;而且要注意不要琐碎,事事指责,动辄处咎,这样会导致学生不知所措,无所适从.

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

近年来,“赏识教育”“爱心教育”“激励教育”成了教育的亮点和主流选择。而与此同时,惩戒似乎成了我们教师最敏感和困惑的问题,加上媒体、家长、社会对这事的关注,教师在教育学生时慎之又慎,唯恐被扣上“体罚”或“变相体罚”的帽子。可是面对教育的现状,作为教师的我们是不是应该深思一下呢?在教育学生时是不是只一昧地表扬孩子的优点:“你真棒!”“你做得真好!”当孩子犯了错误时,怕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连一句批评的话也不能有?面对屡劝不听的学生,教师的无力感,具体表现于装聋作哑、视若无睹的消极反应上。面对不做功课、不专心听课、没礼貌、上课打岔、扰乱课堂纪律等的学生,老师如何是好呢? 一、世界上没有一种“万能”的教育方法适合所有的学生。 其实,赏识教育也好,惩戒教育也好,只要它们的出发点是为了学生健康成长,为了学生的未来发展,那便是一种好的教育方式。实际上,“惩罚”和“赏识”,都只是若干教育方法中的一种,还应与严格教育、挫折教育等并行,没有一种“万能”的教育方法适用于所有孩子。 新课程注重激发、鼓励、促进,提倡赏识教育,赏识教育的好处不言而喻,当然应该大力提倡,但是否因为提倡赏识就一概否定惩戒呢?有的人总喜欢走极端,一说提倡赏识教育,似乎其它教育手段就一概落伍,一概要抛弃。其实,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人向善,只要能达到此目的,手段的运用当然可以多种多样。赏识和惩戒作为两种教育手段,本身无所谓孰优孰劣,关键要起到作用,用对地方,正所

谓“不管黑猫白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何况,“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有的人吃软不吃硬,有的人兴压不兴哄,对各种人应采取不同办法,正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孔子早就提倡“因材施教”,今天怎么反而强调一刀切了呢?做思想工作固然重要,但如果人人都能做通做好,那何来监狱、犯人。对有的人来说,他们缺少的不是赏识,而是惩戒。曾看过一个小故事: 一个母亲带孩子到百货商店,经过玩具部,看见一匹木马,孩子一跃而上,前摇后摆,再也不肯下来,可那木马只是商店的一个陈设。店员叫孩子下来,孩子不听,母亲叫他下来,更加不听,说带他去吃肯德基,依然不听,任凭许下什么诺言,总之一个态度,就是不听。一个店员说,百货商店特骋的儿童心理学家正好在,我们让他下来想想办法。专家问明原因,轻轻走到孩子身边,附耳说了一句话,孩子像触电一样,急忙下来,牵着母亲的手仓皇离去。事后,有人问专家到底说了一句什么话,专家说:“我说的是‘你不下来,我砸碎你的脑壳!’” 看了上面的故事,你也许会感到失望,这算什么专家,我还以为说的是什么金科玉言呢,原来就说了这么一句。你错了,这才叫专家,专家到底是专家,一眼就看穿了孩子的“弱点”,找到了孩子的“气门”,对症下药,手到病除。 现今的小皇帝们,从小父母宠着,已不知天高地厚了,学校老师再一味赏识下去的话,哪里分得清东西南北,社会不可能按个人的意志行事,一旦遇到一点小小的挫折,不如他们的心意,马上意志崩溃,

赏识教育的作用及其实施方法

赏识教育的作用及其实施方法 赏识教育是通过欣赏和赞扬受教育者的优点来进行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赏识受教育者的优点,能使受教育者自尊、自爱、自强,从而主动地学习、奋斗并取得成功。 赏识教育以尊重、信任、宽容、激励为原则,顺应时代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出发点,按照学生成长的规律,顺应学生心理的成熟过程,以尊重个性,鼓励学生在宽松的教育环境中成长,是一种最具有活力的教育方法。 在学校教育中,赏识教育就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把“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育人为本”作为指导思想,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使其体会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力量,帮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得到成功和最佳发展的一种教育过程。赏识教育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就赏识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来实施赏识教育加以论述。 一、赏识教育的作用 赏识教育具备精投人、低消耗、高效益、优产出的功能,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教育方式。 1、赏识教育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实现着教育的目的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其本质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服务的人的活动。 从教育的本质可见,要实现教育的目的,受两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是社会发展规律;二是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赏识教育正是遵循和体现了上述两种规律,它在教育过程中,按照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为社会培养各方面的具有创造性的有用人才。它遵循教育规律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着重体现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在教学中引人激励机制;创造宽松的育人环境,使教师接近学生,走近学生心灵;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优点,培养其自信,激发其活力,让学生找到好感觉,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自觉性、求知欲、上进心、创造性;激发学生最大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依靠自身努力,愉快地接受教育;提高思想觉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获得知识技能,锻炼辩证思维。由于它能够把教育的思路、方法、手段紧密地与学生实际联系起来,不断体现按社会发展规律办事的原则,而且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因而能真正体现教育的本质,有效实现教育的目的,成为一种善待生命、热爱生命的教育。 2、赏识教育更符合当代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 当代学生,生活在国泰民安改革开放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背景下,他们的思想意识和思维方法显露出明显的二重性。一方面,他们有理想,有抱负,积极进取,乐于创新,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感情丰富,求知欲强,渴望独立,有一定主见;另一方面,他们也富于幻想,对事物的期望值太高,因而面对来自家庭、社会和学校等各方面的冲击,特别是面对来自学习、考试、分数、名次、升学、就业等等的压力,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性格缺陷,诸如固执、任性、依赖性强、思想波动大、感情用事、自控力差、做事缺乏信心和责任感,看问题片面等等。

浅析赏识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浅析赏识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赏识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地更新。传统的教育管理往往采用惩罚和处罚的方式,力求约束学生的行为和思想。但这种方式却会导致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且在解决问题上,只是一种“消极应对”的手段。因此,赏识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赏识教育的概念 赏识教育是一种基于其它教育理论,强调珍视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方式。它主张通过认可、鼓励、赞美和激励,调动学生的内在动机,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立及创造性思维等。赏识教育着眼于学生,鉴赏学生的优点,赞美他们的成绩,让学生感受到肯定和被“看见”,从而让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和学习动力。 二、赏识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赏识教育在班级管理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具体来讲,它有以下方面的表现: 1. 强调班级氛围的营造 赏识教育要求教师营造一个积极、和谐、共同发展的班级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关心、支持和帮助。这样的氛围能够提高学生的

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学校和班级的情感和责任感。 2. 重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赏识教育鼓励教师重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用赞扬和鼓励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同时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从而增强自己与众不同的信心和自豪感。 3. 赞美学生的成绩和努力 赏识教育强调教师要及时给学生正面的评价,鼓励他们的努力和进步,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喜悦感。同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这样做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 应对不良行为的处理 赏识教育还要求教师在应对不良行为时,采用积极的方式,注重个别化管理,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行为引导、调节情绪等方法,帮助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改进。 三、举例分析 为了更好地理解赏识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实践应用,下面以一个例子来说明。

赏识教育和惩罚教育利弊分析

赏识教育和惩罚教育利弊分析 现在中小学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展示课上“你真行!”“你真棒”此起彼伏,孩子们在赞颂声中成长。可是这些孩子一旦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后果不堪设想。我们不是常常能在一些新闻报道中看到,一些平时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学生,因为什么事被老师批评了,想不开,做出极端的举动吗?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在我们这个信奉了几千年“棒下出孝子”“严师出高徒弟”的国度,居然就出现了这种教师不敢批评学生,更不敢惩罚学生,甚至谈罚色变的现象。学校在所谓的愉快教育、赏识教育等不完整教育的怪圈中徘徊打圈——众多学校为把学生培养成经不得风雨、见不得世面的温室之花而努力着。 在某些理论“教育家”看来,“不用惩罚的教师才是良好的教师”。我在和某教育工作者交谈到这一话题时,此人竟说我们现在已经不用惩罚这个词了。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我在深深地思索着。现在的学生怎么了?我们的教育工作怎么了?。其实许多教师受体罚学生这根高线的影响,自然也顺应了时代的潮流。事实上也确有少数学生在受批评后,动不动就寻短见,或离家出走,这样的例子让许多老师在教育工作中放弃了使用惩戒的武器。教育惩戒也就成了教师们碰也不敢碰的事情,生怕一不小心会被扣上变相体罚的帽子。过度的美声,不断地捧学生,使原有教育出现了偏差,赏识中少了一些惩戒,教育中缺了一面镜子。 捷克著名教育家、教育科学的奠基人夸美纽斯认为:惩罚是必须的,学校没有惩罚犹如磨盘没有水。学生如果在犯错误的时候,教育者或视而不见,或轻描淡写,或隔靴搔痒等,就会打乱学生的心理平衡,使其侥幸心理得逞,放纵自己的错误行为,失去辨别是非的能力,对其发展成长是有害的。美国教育家和儿童学家詹姆斯·多布森说道:“许多人犯罪,正是教师从未严格要求学生、制止学生的不良行为、教会学生控制自己冲动的结果,而且这些学生一部分也正是出自娇生养的家庭。”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更是大声呼吁:“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在韩国,教育人力资源部在2002年6月公布了一项方案:“对违反学校纪律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一定程度的体罚”,并明确规定了体罚的对象、

赏识教育与惩罚教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赏识教育与惩罚教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现在教育中普遍有一种观点:现在的中小学教育教育应该是一种赏识的教育。现在的社会是一个民主文明的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和平相处的社会。只要教师和孩子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去夸奖一个孩子总比批评一个孩子更容易让学生去接受你。这也很符合新课程新理念新标准的要求。也有的教师认为:现在的还应该以惩罚教育为主,因为现在孩子少了,家长比较溺爱自己的孩子,不听话的孩子也就多了。你要想上好一节课,首先让孩子怕你,他才不敢不听你上的课。到底该表扬还是批评呢是批评多于表扬还是相反? 其实,人上100,种种色色。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是值得每个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细细揣摩的门道。也许一句不经意的表扬,学生的潜质会突然迸发,从此变得爱学习爱思考;有时也许学生犯了错误没有足够的惩罚,会使他目无组织纪律放任自流让聪明才智毁于歧路。 所以,我个人认为:现在的教育应该是赏识教育与惩罚教育并重,两者都缺一不可,光谈赏识教育而不谈惩罚教育那是让孩子永远沉睡在甜言美语之中,孩子经不起一点挫折,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光谈惩罚教育而不谈赏识教育,说严重一点那是不尊重学生的人格,是私塾的延续。同时也会给自己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这也不符合新课程新理念新标准的要求。 赏识教育是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扬。我看过周弘老师写的《赏识你的孩子》写的非常好,还有《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也不错,而且赏识教育法在实际的应用中也取得了许多了不起的成果。 在教学中,不少教师会因为自己的班集体没有建立起优良的班风学风,没有取得喜人的成绩时,很多教师总是把这些都责怪那些所谓的“害群之马”,在教育他们的时候,总是綳着脸,目光严厉,振振有词地说出他们的各种缺点,有的时候还威胁他们:如果不怎么怎么我就报告家长,送政教处教育等等。有的甚至在教育中还夹杂着一些

谈赏识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谈赏识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谈赏识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赏识教育应该是教育学生中的常用方法,但很多老师在教育实践中却总是运用不好。下边就如何运用赏识教育谈谈本人看法。 1、赏识教育要有针对性。 一般来说,每个学生都需要赏识教育,但要想求得赏识教育的最佳教育效果,主要还是针对性情暴躁,自卑自弃,破罐子破摔,丧失上进心的学生们。这些学生看起来很刁蛮,很不懂事,但他们并不是什么“坏孩子”。原因是他们从小学到初中,成绩不好,常有劣迹,一直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受到了太多的歧视和伤害甚至委屈。多年的“历炼”使他们变成了“披着狼皮的羊”,只要他们的狼皮扒下,他们立刻就变成可爱的小羊。基于这种想法,我们的老师就要对这些学生多体谅,多关心,多关注,体谅他们的“心理创伤”,关心他们的生活起居,关注他们的学习交往。从中多多发现他们的长处、优点和进步,有了长处就肯定,有了优点就赞赏,有了进步就表扬。这样,我们的学生慢慢的就会发现老师在关爱他,在体贴他,在重视他。从学生的心灵里逐渐接受了老师对她的好,于是,他犯了错误后,也会欣然接受老师的批评。如此下去,那张“掩饰自己脆弱心理”的狼皮也就逐渐脱落,返本归真的便是可爱的“自我”。这就是赏识教育的结果。 2、赏识教育要以尊重学生为前提。 劣迹斑斑的学生往往师生都看不上,所以在这些学生的心理不仅

自卑而且纠结,他们有时对老师的真心爱意抱怀疑态度,但渴望被老师尊重,所以,老师对待学生一定要坦诚,要真实。尤其是在面对学生犯了严重错误以后,要给学生说话的机会,要让犯错误的学生诉说(那怕他说的是假话),老师都要耐心倾听,这既是对学生的尊重,又是对学生心里的需求,使老师在倾听中加深对学生的了解。老师处理问题时要以朋友的角度帮学生辨明真伪,解除疑惑,指出缺点令其改正,找出优点加以鼓励,这样一来,学生得到理解和尊重,在心里就会接纳老师,感激老师。同时也会对老师的谆谆教诲铭记于心。老师要学会从处理问题中找到教育契机,从学生的缺点中找到闪光点,爱护学生自尊,尊重学生人格,让学生以感激之心接受善意的教导。 3、赏识教育需要宽容。 学生犯错误实属正常,这是学生成长的必然;屡教不改现象也在所难免,这是“特殊学生”的“特殊现象”,教师也不要大惊小怪。首先教师要有容人之量,要允许学生犯错误,但一个学生如果接二连三的违反纪律,那老师就得慎重对待,从制度的制定、管理的措施到学生自身等各方面因素着手,查找原因,并努力去改变这种现状,用一种宽容的心态,在逐步施教的过程中慢慢等待学生的转变,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要重点加强对学生的教导,不能发现学生有了几次错误,就“盖棺定论”,一棒子打死。同时,还不要期望学生马上就会改掉一切错误,变成“永不犯错的好学生”,要懂得“欲速则不达”的道理。这种赏识教育的关键是一个“爱”字,在爱的情感支配下,才能发现学生的优点,欣赏学生的进步,才能为学生发展创造一个被理解、被关注、被

班级管理中赏与罚的运用

班级管理中赏与罚的运用 摘要:好的奖赏,可以给学生自信,激励学生往更高目标前进,适度的惩罚,可以及时纠正学生的前进方向。鞭策他们奋勇前进。所以我们为提高学生 的学习意愿而采用赏罚手段时.要做到:区别对待,赏罚有度。 关键词:科学奖赏惩罚激励鞭策 赏识教育和惩罚教育在日常班主任工作中可以说经常使用,很多时候还密不 可分,要科学的运用赏罚手段。日本教育专家辰野千寿写的《学习心理学》告 诉我们:“儿童常有强烈希望得到父母与教师的表扬及认可的心情,因此, 赏罚对儿童的影响很大。”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意愿,无论是学校里的 老师还是家庭中的父母,都经常使用赏罚方法。好的奖赏,可以给学生自 信,激励学生往更高目标前进,适度的惩罚,可以及时纠正学生的前进方向,鞭策他们奋勇前进。所以,我们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意愿而采用赏罚手段时, 要做到:区别对待,赏罚有度。具体如下: 一、给予赏罚的时候,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 每个年龄阶段都有年龄特征:儿童的心里因素,自我的欲望,性格以及对赏 罚的期待、反应方式等情况都要考虑到,“一个孩子就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孩子们来自不同的家庭,生活背景也不尽相同,他们看人看事、待人接物 的态度也各有不同。老师面对的是一个个独立的,有思维有判断力的个体,就教 育方法、手段来说,赏识教育和惩罚教育难以取舍。甚至可以的话,我还想加上 谈话教育、欣赏美教育、实践教育等等。总之,用老的掉牙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 教育应该“因材施教”。围绕着惩罚教育、赏识教育等教育过程,教育方式探讨,我的观点是推崇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和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思想。在强调使 用某种教育方式或手段之前,更主张建立师生间和睦、平等的关系。师生间同学 同玩同乐同哭,可以说是同呼吸,夸张点说拥有心灵相通的关系。只有建立了这 样的关系,教育才有生气、有活力。教师用真心自然地呼唤,孩子们天真、善良、

论小学教育中的“赏”与“罚”

论小学教育中的“赏”与“罚” 作者:周晓亮 来源:《新课程·小学》2019年第02期 摘要:小学过程中如何利用好赏识与惩罚两种教育手段,越来越成为小学教育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研究两种教育理论,提出教育方向,对未来小学教育管理方式的改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小学教育;赏识;惩罚;尊重 小学阶段是打好知识基础、养成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的重要阶段。传统的只教书不育人的教育模式已经被当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所取代,用好“赏”与“罚”,对小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 一、什么是赏识教育 (一)内涵 赏识教育是以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为基础的一种系统的教育理论,适用于学生成长的每一个阶段,涵盖了心理学、教育学、社会交往学和管理学等多种学科理论。小学生的心理处于上升的高峰期,加之年龄限制、理解能力等因素影响,他们更加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鼓励、赞许和表扬。赏识教育从人们本身所希望受到的欣赏与肯定的需求出发,由教育者对被教育者进行基于肯定的鼓励、赞扬、理解、宽容、信任、奖励等为教育手段和方式的一种迎合学生心理发展需要的一种教育理念。赏识教育具有强大的精神激励作用,可以激发学生斗志,激励其实现自己的理想与目标。 (二)作用 赏识教育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小学生正处于年龄和心理状态都需要赏识的关键时期,人性化的鼓励与人文化的关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使其向期待方向发展。赏识教育体现的是尊重,是爱,是鼓励,甚至教育者一个眼神,一句简单的表扬,传递给学生的就是真诚的交流,会激发学生活跃的行动,比如表现为更加认真地听讲,积极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努力改正当前存在的不良习惯,进而变为良性循环,达到通过赏识扩大范围,用优点转化缺点的目的,让学生在接受赏识后变得更好。 二、什么是惩罚教育 (一)内涵

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

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的浅谈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正确地和有目的地使用惩戒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笨拙的、不合理的、地运用惩戒会使我们的一切受损失。〃如何正确对待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的关系是颇受教育研究者争议的问题。但我认为他们之间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不应该孤立对待。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教学的全部奥秘在于热爱学生〃〃”而所谓师德的高下,也尽在于此。热爰学生「老师就必须尊重学生人格,保护他们的个性,把自己完全放在与学生同一条地平线上,做他们的朋友。就一定要赏识每一个孩子,赞美他,支持他,培养他的自信心。从小培养孩子健康和乐观的心态,比任何知识都重要得多。有才能不一定能成功,但有自信却能创造成功的条件,并最终获得成功。 教师和蔼可亲、激励向上的语言,能使忧虑变得坚定、恐赏识导致成功 # 慌变得平静、犹豫变成主见、自私变得互助、怯懦变得勇敢、自卑变得自信等,综合起来就是〃我能行〃的力量与信心。这就是教师语言对学生弓I导的结果。这种引导将使学生的心理不断健康成长,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主流。当一个人被认可、被信任、被尊重时,他的爱心、善心也会不断地被强化。他的自尊,也就会逐渐地提升,当一个人具有了自尊、自信,这个人就会走向真、善、美的境界。对于一个成长中的学生,你最好的礼物是给他多一些的期待,而不只是要求与责备。然而,学会期待也不是轻而易举的,它不但要我们的心灵里多有一些爰,还要多有一些智慧。 教数学的林老师的班里有个女孩,刚入学的时候小女孩上课经常走神,有时会和同学打架,还在别的同学的课桌上涂修改液、偷东西,一次甚至把黑板玻璃打碎了,是班里的〃小刺猬〃。林老师没有嫌弃她,而是认真寻找症结所在。原来孩子的父亲去世了”母亲改嫁了,跟着年迈的奶奶生活,缺少家庭温暖的她越来越孤僻,也越来越自卑,便用各种奇怪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不满。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