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碑帖融合与赵之谦行书的风格演变

碑帖融合与赵之谦行书的风格演变

碑帖融合与赵之谦行书的风格演变

赵之谦集诗、书、画、印于一身,书法颇具影响,是中国晚清书坛的一颗璀璨明星。他凭着自身的艺术才情和对书法创作无止境的追求,创造出许多书法珍品,为晚清书法树立了一座丰碑。近年来,对于赵之谦,不管是实践创作还是学术研究都不乏其人,对其书学经历、技法特征和美学思想等进行了探究,而关于赵之谦行书在碑。

一、清代碑学的文化背景

乾嘉时期,金石考据之学兴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整理及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不可估量的价值,不仅使书法艺术得到了根本性的变革,而且在理论上阐释了古代字体的演变和功能,在创作内容及形式上更加丰富,使文字学和金石学空前繁荣,为碑学奠定基础。

经过清初学术思潮的发展,在中后期整个书坛已形成碑学鼎盛、帖学式微的局面。在这个转折时期,时势造英雄,清代学者阮元站了出来,他以自己显赫的政治地位和学术影响力,对清代碑学的建立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阮元的《南北书派论》和《北碑南帖论》(以下简称“二论”)标志着碑学从此在这个时代正式形成。“二论”在书法史学观、北碑地位的确立、地域书风的形成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而阮元的复古思想更为明显地贯穿于他书学思想的始终。他的复古与整个清代学术思潮紧密相关。梁启超说:“综观二百余年之学史,其影响及于全思想界者,一言以蔽之曰:‘以复古为解放。’推之及书学亦然,这正是阮元书学思想的核心所在。”

阮元书学理论的产生,为碑学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并在后来打破了清代“馆阁体”独占书坛的地位。阮元坚持复古求真和以古为徒的原则,迎合清代书家们好古的风尚。书家们纷纷弃帖从碑,整个书坛从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赵之谦曾经深刻研读阮元“二论”,受其引导转向北碑阵营。然而,赵之谦能够根据自身学帖的体会有所取舍地接受北碑石刻,对魏碑楷体情有独钟,为后期行书风格的形成做了

铺垫。

清代另一位金石学家包世臣顺应潮流,继承并发展了阮元的碑学理论。包世臣学北碑,又对北碑技法进行了详细的解说,在一定程度上对碑学的发展有所影响。包世臣一生著作颇多,其中《艺舟双楫》对后世影响巨大,论述了北碑的根源,列举了大量碑刻,归纳了北碑的笔法、墨法、章法等。比如,他在《艺舟双楫》中提出:“凡下笔须使笔毫平铺纸上,乃四面圆足。”此“铺毫之法”为后来赵之谦的碑帖结合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二、赵之谦行书碑帖融合的成因

清代碑学的兴起引发了清代书家对魏碑学习的热潮,使清代魏碑理论的研究也随之深入。阮元在《北碑南帖论》中说:“短笺长卷,意态挥洒,则帖擅其长,界格方严,法书深刻,则碑据其胜。”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极力推崇北碑,认为北碑有定法,更表现为自在,因而体势变化多端,而唐人书较为刻板。康有为极度推崇北碑,提出尊碑抑帖的主要思想,对北碑做出高度的评价和赞赏,认为“北碑莫盛于魏”,“凡魏碑,随取一家,皆足成体,尽合诸家,则为具美”。赵之谦在包世臣等书家的理论影响之下,成为清代碑学大师,精通篆书、隶书、楷书、行草书及篆刻、绘画,他的书作为后世研究书法奠定了有力的基础。赵之谦的行草书将篆书、隶书、楷书融为一体。不仅如此,他的行书里也饱含着刚毅挺拔、苍茫雄浑、雍容大气的气息,在体现自身书法风格特征的基础之上又不失古法,取法高古脱俗。

碑帖结合的论述在清代早期书论中已经出现,刘熙载说:“北书以骨胜,南书以韵胜,然北自有北之韵,南自有南之骨也。”而杨守敬说:“集帖之与碑碣,合者两美,离之两伤。”晚清的康有为在晚年自悟单一的碑学远远不够,而有感于应碑与帖相结合,碑帖结合已然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近代以来,众多书家也渐渐接受碑帖结合的书法观念。

在撰《补寰宇访碑录》(图1)时,赵之谦大量收集碑刻资料,同时对北碑进行大量的临习。赵之谦在魏碑中较多学《张猛龙碑》《龙

门二十品》《郑文公碑》等,在书写魏碑方法上与金农、邓石如不一样。金农、邓石如对碑刻效果较为重视,赵之谦注重用笔韵律,方圆并施,刚柔相济。从他的北碑书法风格中,我们可以看出在魏碑面貌中有深厚的颜书功底,他笔势飞动,结体茂密,形成个性鲜明的书法风貌。

赵之谦的书法在艺术手法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他对碑和帖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深入的认识,并将对帖学的理解与碑学相融合,在碑帖上达到了统一,使之形成独具典型的“碑体行书”。

赵之谦的书法在碑刻跌宕起伏的结体基础上带有强烈的书写性,形成行书特有的连带、呼应、牵丝的特征,还带有浓厚的金石气息,成为别具一格的行书体。

早期在帖学颜体方面下过很大功夫的赵之谦,自从接触魏碑便痴迷如醉,后来“弃颜从碑”,形成了“魏底颜面”的特征。在新思想进入赵之谦精神世界时,他做出伟大的变革,把行书带入碑刻。而这种书体的变革,使“碑学”文化进入一个新的领域,为后世的学者开辟了更为宽广的道路。

在赵之谦人生履历中,很多人对赵之谦书风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如沈复粲,一生未仕,学问广博,对金石学有很大的研究,喜好古籍,搜集古籍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兴趣。沈复粲深深地影响着赵之谦的书法风格,赵之谦走上这条金石道路就是他引导的。缪梓师对赵之谦的书法做出了点拨,使赵之谦在各方面进步飞快。魏稼孙癖于金石,于印学颇有见解,是赵之谦难得的知己。他不仅对赵之谦的书法产生了很大影响,也对赵之谦的生活给予了很大的帮助。与赵之谦同时期中举的沈树镛平生对字画、金石和碑刻甚是喜爱,在赵之谦的碑帖研究和金石考订上提供了极大的帮助。由此可见,一生结识的藝友也对赵之谦书风的形成起着巨大的作用。

赵之谦书风的形成是有多方面原因的,比如访碑以及其自身具备的艺术天分、文学修养等。在品味赵之谦的行书时,有一种激昂和汹涌澎湃的内在情感。赵之谦将碑与帖完美融合证明了两者虽然相互对

立但又保持着相辅相成的一面。

三、赵之谦行书风格的演变过程

清朝碑学兴盛时期,出现了众多碑学书家,当时的“崇碑”思潮对赵之谦的行书风格有一定的影响。比如,赵之谦在临习《瘗鹤铭》(图2)时,运笔顿挫有致而寻求变化,把从前的俗气书风消除了。

赵之谦曾经说过:“余在二十岁前学《家庙碑》,日写五百字,无所得。遍求古帖,皆涉一过,亦不得。后于一友人家见山谷大字真迹止十余,若有所悟。”赵之谦20岁前对颜体下过很大的功夫,日书500字,如此大的日课量,可见用功勤勉。赵之谦涉及历朝古帖,对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数百种书法真迹的欣赏,让其大开眼界。赵之谦早期学书的范围很广。其作品《行书七言联》(图3)雍容俊朗,用笔丰腴果断,透露着颜体的影子,以欹侧取势、结字生动的小行书落款,在颜体的大基调中又渗透着宋人的笔意。其在34岁所作的《为勉斋书行楷八言联》(图4)四条屏,用笔轻巧,颇有宋人行书笔意。而《题陈子馀出图跋》(图5)则具有很强的书写性,颜书的韵味十分浓厚。所以,我们可以认为较早之前赵之谦的书风具有颜体面目,又兼有宋人和其他法帖的影子。

同治壬戌(1862)三月,赵之谦与好友魏稼孙相于遇福州,互赠诗稿,结为金石至友。“赵之谦作《为容吾书四条屏》(图6),此四屏行书七绝诗三首,为答谢魏稼孙时而叠其韵者。”《为容吾书四条屏》书风主要以颜体为主,并受黄庭坚、何绍基的影响,用笔练达,章法布局巧妙,风格与何绍基的很接近,偶尔有些抖笔,与山谷书风差别比较大。赵之谦说是受黄庭坚的书法影响而有感触。这大概是赵之谦与黄庭坚都学习颜书的缘故,所以赵之谦看到黄庭坚的书法就深有体会。虽然赵之谦在手札、题跋中没有提到有关学习何绍基书法的记述,但作品在形神上与何绍基都很相似,只是赵之谦的用笔更显妍润舒畅,而何绍基的更为艰涩紧张。

赵之谦对包世臣的论书深有体会。在《章安杂说》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倾心于六朝古刻:“六朝古刻,妙在耐看。”其又云:“阮文达言,

书以唐人为极,‘二王’书唐人模勒,亦不足贵,与余意异而同。”这个时候,赵之谦的书法不只是停留在“二王”的书法上了。这个时间段是赵之谦书法的一个重要时期,开始与“二王”的书法产生了分歧。在赴京之后,他与沈均初、胡甘伯、魏稼孙等相聚,皆癖嗜金石。其时,他正着手重编《补寰宇访碑录》,大量搜罗古刻,尤其是得《郑文公碑》,最为之心仪。在35岁前后,赵之谦废寝忘食,游走于琉璃厂。从其34岁所作《致傅艾臣书札》(图7)中可以看出此时赵之谦开始将魏碑与颜书进行融合,作品中行草间杂,颜书风貌突出,并有多字与颜真卿《祭侄文稿》相似,如“州”“覆”“贼”等字从浑厚线条到外拓姿态如出一辙。

自从学习北魏碑刻后,赵之谦便逐渐放弃颜体书风。《艺舟双楫》是包世臣的理论著作,对赵之谦启发颇深,由此他渐渐从颜体书风转向北魏书风。在郑道昭的碑刻中,赵之谦悟出“卷锋”运笔技巧。从张宛邻的书风中,他明白楷书、隶书可相互结合。而邓石如的书法使其悟出了行笔的顿挫韵律。此外,张纶英的书法对赵之谦的书法产生了更深刻的影响。赵之谦认为在郑道昭以后,仅有张纶英一人而已。张纶英擅长北魏碑刻书体,取法以郑道昭为主。从赵之谦的书法作品来看,可以看出张纶英对赵之谦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35~40岁时,赵之谦已经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只是缺乏笔力,书写还不够自然。他对魏稼孙说:“弟此时始悟通自家作书大病五字,曰:起讫不干净。若除此病,则其中神妙处,有邓、包诸君不能到者,有自家不及知者。”赵之谦在这个时候明白自己的书法存在“起讫不干净”之病,在这条书法路上一直寻求去除方法,直到44岁才完全去除这个毛病。

赵之谦通过对北碑的深入研习,试图寻找碑帖融合的契合点。他早期临习了大量的篆隶碑刻、魏楷和唐宋行草书,到了44岁以后已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别是他在尺牍信札中的表现,心手双畅,书写时游刃有余,苍茫老辣。

赵之谦书法尺牍自出新意,其艺术成就极高。胡传海在《怎样评

尺牍》中说赵之谦尺牍体现了碑帖融合的倾向。赵之谦攻金石书画,尤精篆隶魏碑,故其书法沉雄郁勃、大气自然。其尺牍书写也显现出其小中见大、刚毅沉稳的特点。

四、赵之谦碑帖融合的影响

赵之谦是碑帖实践的倡导者和领先者,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使碑帖融合屹立于清代书坛,至今影响着书坛。赵之谦碑帖融合的创举在当下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而且带有包容性和广泛性,在今后的书法创作发展中也具有延伸性。

在碑帖融合创新的实践上,赵之谦以自身独特的艺术思想和审美情趣将行书乃至行草书提升到至美境界。所谓重帖者,格调偏婉丽清媚,崇尚自然灵动,追求妍媚飘逸的阴柔之美,富有雅韵;尚碑者,格调侧重雄奇峻健,注重功力,崇尚厚重端严,追求一种气势磅礴、奇拙古朴的阳刚之感,更具豪气。赵之谦集碑帖于一身,将传统帖学行书的遒劲柔美、清新秀逸和北碑的雄浑奇崛、雍容刚毅融合一体,刚柔并济,独具面貌。赵之谦碑帖融合之创举是清末民初书家们的一种学习借鉴,比如郑孝胥、沈曾植、于右任等人皆是延续碑帖融合的另一批变革者,体现了当时书法的新面貌。陈振濂曾评价:“赵之谦是帮助我们理解民国初书法篆刻的关键,为近代书法开端带来了两大好处:第一,使近代书家们在上承清代碑学风时不致自囿于太狭窄的审美范围,认识到古朴的追求与秀美圆熟的追求具有同等的价值;第二,赵之谦是综合各门艺术的人,有着诗、书、画、印一体化的文人格局,使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仍然是清末艺术领域中得天独厚的骄子。”

日本书坛乃至整个文化层面受中国影响极深,赵之谦的艺术成就跟日本书法发展有着极深的渊源。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倡导碑学的书家西川宁,致力于赵之谦及碑学研究,对邓石如、包世臣和吴让之等人的书法精心研习,更是为赵之谦书画印所折服,曾想刻一方“赵家之狗”印,以示对赵之谦书艺的热爱。

赵之谦的碑帖融合也将指导当代书家在创作上能够有更大的包容性。赵之谦碑体行书为当代书法提供了实践经验和精神气质,特别

是在魏体行书的创新上,融通南北,化古为新,唯美唯情的形式追求、精湛纯熟的特殊技法、多姿多彩的风格体貌給当代行书的创作提供了很多启示和探索的空间。

碑帖融合与赵之谦行书的风格演变

碑帖融合与赵之谦行书的风格演变 赵之谦集诗、书、画、印于一身,书法颇具影响,是中国晚清书坛的一颗璀璨明星。他凭着自身的艺术才情和对书法创作无止境的追求,创造出许多书法珍品,为晚清书法树立了一座丰碑。近年来,对于赵之谦,不管是实践创作还是学术研究都不乏其人,对其书学经历、技法特征和美学思想等进行了探究,而关于赵之谦行书在碑。 一、清代碑学的文化背景 乾嘉时期,金石考据之学兴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整理及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不可估量的价值,不仅使书法艺术得到了根本性的变革,而且在理论上阐释了古代字体的演变和功能,在创作内容及形式上更加丰富,使文字学和金石学空前繁荣,为碑学奠定基础。 经过清初学术思潮的发展,在中后期整个书坛已形成碑学鼎盛、帖学式微的局面。在这个转折时期,时势造英雄,清代学者阮元站了出来,他以自己显赫的政治地位和学术影响力,对清代碑学的建立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阮元的《南北书派论》和《北碑南帖论》(以下简称“二论”)标志着碑学从此在这个时代正式形成。“二论”在书法史学观、北碑地位的确立、地域书风的形成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而阮元的复古思想更为明显地贯穿于他书学思想的始终。他的复古与整个清代学术思潮紧密相关。梁启超说:“综观二百余年之学史,其影响及于全思想界者,一言以蔽之曰:‘以复古为解放。’推之及书学亦然,这正是阮元书学思想的核心所在。” 阮元书学理论的产生,为碑学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并在后来打破了清代“馆阁体”独占书坛的地位。阮元坚持复古求真和以古为徒的原则,迎合清代书家们好古的风尚。书家们纷纷弃帖从碑,整个书坛从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赵之谦曾经深刻研读阮元“二论”,受其引导转向北碑阵营。然而,赵之谦能够根据自身学帖的体会有所取舍地接受北碑石刻,对魏碑楷体情有独钟,为后期行书风格的形成做了

赵之谦手札行书探析

赵之谦“信札小行书”中的碑派风韵探析 程祥忠 摘要 本文通过赵之谦的手札小行书来探究其风格内的碑派元素, 赵之谦的碑派手札小行书的形成与他求新求异的个性有很大的关系,他的手札小行书将魏碑的笔法与帖派行书的流美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内有劲骨外有韵致的新体系,这个新体系的衍生有别于传统的碑派与帖派,赵之谦是真正把碑帖的精神融入了笔端,形成了自已的笔墨艺术语言, 他的手札小行书不仅具有北碑的雄强,还具有南帖的书卷气, 是他真正把碑的方严精神融入到帖中,完成了碑帖在形神的结合,他的成功实践对后世书法的字型演变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赵之谦崇碑手札小行书求独求新 一, 赵之谦的魏碑书风形成因素 1,早年师法颜体,多涉宋人及其他古帖 赵之谦早年学习书法由颜体入手,35岁前的行书作品大多是出自颜体,例如33岁时写的行楷“三辰两金对联”就是那个时期学颜的作品,赵之谦在《章安杂说》中记道:?二十岁前,学《家庙碑》,日五百字,无所得,遍求古帖,皆涉一过,亦不得。后于一友人家见山谷大字真迹止十余,若有所悟。偶临《石门铭》笔势顿异,觉从前俗骨渐磨渐去。然余未尝学山谷一字。?①由此自叙可知二十岁前对颜体用功极勤,并且“遍求古帖,皆涉一过,”说明他早期学习的范围很广。“无所得”也是正常情况,因为在早期阶段重在继承和临摹,要想有所变化和心得,可能性不大。赵之谦既言是受了黃山谷的启发,从中有所悟,却又未尝学一字,这应该是从黄山谷中找到了灵感,是学其理,而非技术层面上的简单临摹,赵之谦比别人高明之处就在于能触类旁通,能通过外在的形悟到根源。 在同时代还有一位书家何绍基,他对赵之谦也很有影响,何绍基也是学习颜字,两者比较,则无论在形,神上都很相似。倘若因写的像而便说赵学何,显然缺少依据。但两人书风确实有着相近的联系, 因此受何的影响也为合理,这种联系用同出一门颜体来解释可谓更洽当,可见赵之谦早年的书风多学唐人。

论赵之谦碑学书法风格及运用

论赵之谦碑学书法风格及运用 文/ 吴林峰 摘要 赵之谦是艺术史上的一位全才人物,他在诗、书、画、印及金石学等方面开宗立派、极致高深,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也可以说是清代碑学理论最有力的实践者,沙孟海先生曾这样评说:“把森严方朴的北碑,用婉转流丽的笔子行所无事地写出来,这要算赵之谦第一副本领了。”①赵之谦使得碑派技法体系进一步趋向完善,他在篆、隶、真、行诸体上全面践行了碑派书风的典范,从而给后辈书家以全新的启迪,推动了书法艺术的繁荣发展。 关键词:赵之谦碑学书法风格碑帖融合 清代在中国书法的发展长河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清代中后期,帖学日渐衰微,碑学随之兴起,书坛风气大变。碑帖之分起自阮元,清嘉庆年间,阮元著《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两文,轰动一时,为清代碑学的兴起竖起了第一面鲜明的旗帜。随后包世臣的《艺舟双楫》,特别是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更是将阮氏观点发扬光大,尊碑理论被推到极致,帖学唐书受到攻击,碑学的地位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本文所要研究的赵之谦,正是这一时期清代书坛举足轻重的代表书家,在此碑学盛行的感染下,赵之谦在书法方面的实践过程清楚地映现着碑学书法的烙印。赵之谦书法初学颜真卿,对帖学也很用心。后来受到包世臣书法理论的影响,毅然摆脱颜真卿而专意碑学,于北魏、六朝造像上下了很深的功夫。在北碑的影响下,其书由平画宽结的颜字,变革为斜画紧结的北魏书体,结字紧密,峻拔洒脱,竭力追求姿态活泼和气势飞动,并逐步运用到到篆、隶各书体领域,为碑派书法开辟了一条新奇的道路,也使得自己在晚清书坛上独树一帜。 本文主要通过对赵之谦所处的历史文化环境、学书历程、交友圈层进行较为全面的梳理和归纳,分析研究其碑学书法形成的原因,并进一步对其碑学书法的风格特征进行深层探讨。同时,在对赵之谦书学道路、书法风格形成原因的探讨过程中,又为我们在如何处理现代资源与传统资源,为我们学习古代法帖、吸收古代书学思想以及如何进行创作等方面都极具指导意义。 一、赵之谦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 清朝入关之初,全国大部分地区尚未稳定,清政府在大规模武力征服尚未停止的同时,立即采取了一系列建立和巩固统治的措施,其中包括吸收原明朝大量官员进入政府机构,并立即恢复了科举考试。②此时的书法艺术随着它的创作主 ①沙孟海:《沙孟海论书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1997. ②刘恒:《中国书法史·清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1页。

河南博物院藏赵之谦书画赏析

河南博物院藏赵之谦书画赏析 打开文本图片集 赵之谦诗文、书画、篆刻功夫一流,成就杰出,以“三绝”著称,名重于世,他以金石书法和篆刻法入画,加以融合变化,自成风格,画风影响到现代画坛,由于有较高的知名度,把中国画写意花卉推向一个新阶段,是一位划时代的艺术家。 赵之谦(1829~1884),汉族,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撝叔,号悲庵、梅庵、无闷等,其书室自名为“二金蝶堂”“悔读斋”“仰视千七百二十九鹤斋”“苦兼室”等。浙江会稽(今绍兴)人,咸丰己未举人,曾官任江西南城知县等,为晚清杰出书画篆刻艺术家,知识渊博,书画篆刻皆精,业界认为主要成就在印。其篆刻集浙、皖两派之长于一身,浑厚娴静,艺术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 赵之谦主要从事花鸟画创作。由于他在书法、篆刻方面均有造诣,以金石书法入画,形成一种独特的古拙与雄浑的艺术风格。绘画赋色鲜明、笔墨坚实,开创了海派独特的画风,将金石派推向成熟的境界,所以说海派真正的建立应该是从赵之谦开始的。潘天寿在《中国绘画史》中写道:“会稽撝叔赵之谦,以金石书画作花卉,宏肆古丽,开前海派之先河。” 一、赵之谦绘画 河南博物院藏赵之谦《芋头白菜图》轴(图1),纵120厘米,横46厘米,纸地。画面画一株生机勃勃的芋头,左下方绘有一棵白菜、两个白萝卜,右上方行书题款“同治庚午元月撝叔赵之谦”,款下朱印两方,上印阴文篆刻“赵撝叔”三字,下印阴文“赵之谦”三字。由“同治庚午元月(1870年)”题款推知此画为作者41岁时所作,此时正值画家年富力强,绘画技巧趋于成熟的阶段。 赵之谦画的题材大多取自自然生活,除了常见的“四君子”梅、兰、竹、菊及牡丹、水仙、荷花等,更多是日常生活中的蔬果如白菜、萝

行书结字基本规律

行书结字基本规律 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行书脱胎于隶书,萌生于东汉而成形于魏晋,至东晋趋于成熟。苏东坡说:“楷如立,行如行,草如走。”张怀也说:“行书非草非真,离方遁圆,在乎季孟之间,兼真者谓之真行,兼草者谓之行草。”行书较楷书简约、流畅,较草书易识、易学、实用。王羲之行书是行书的极至,他被称为书圣,作品《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历代行书名家百出,行书风格多样、个性丰富。 行书分类大致可归纳为三大系: 1、二王行书。由王羲之、王献之所创,后世文人书家无不直接或间接受到王派行书体系的影响,后继者如米芾、赵孟頫等皆是大家。 2、颜体行书。由颜真卿所创,在传统笔法中掺入篆籀笔意,结体变背势为向势,易方为圆,代表作有《祭侄稿》、《争座位帖》等。它的出现改变了王书一统天下的局面,为后世的行书创作提供了更多的模式,从而推动行书体系风貌的变化和发展。后世书坛宗王宗颜此起彼伏,时隐时现,或互相掺杂融合。 3、魏碑行书。清代书家将魏碑的体势和用笔化入行书中形成的一种行书。代表书家有赵之谦、何绍基等。 行书风格多样,就结字来说,各种风格的行书有其个性,又有共性,即他们的行书结字都有基本的规律可寻。其中和谐、变化是统领行书结字规律的最内在规则,以下所列的如“平正欹侧”、“疏密匀豁”等都无不源

于和谐、变化的需要。学习掌握好行书基本规律,可以指导我们的欣赏、临摹、创作活动。下面以米芾行书为例加以说明。 一、大小长短 首先我们要整体把握字形的大小长短。古人说写字最怕“字如算子”,在结字方面就是避免字字大小划一,如是则毫无艺术性可言了。掌握好这一规律,能使我们在临摹、创作时对单个字的字形有整体的把握。这点是初学者临摹过程中最容易犯错的。

碑派书风在赵之谦绘画中的表现

碑派书风在赵之谦绘画中的表现 刘明波 【摘要】中国历史上,从来不乏书画兼善的艺术家,在赵之谦的绘画作品中,书画印得到了巧妙的融合,他的艺术实践为书画艺术之间的融通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式.赵之谦碑派书风的形成,不仅使得碑派书法技法体系进一步完善,而且对其碑派书风入画的形成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进而对近代写意花卉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期刊名称】《艺术百家》 【年(卷),期】2017(000)004 【总页数】2页(P225-226) 【关键词】赵之谦;碑派书风;绘画风格;用笔;章法与布局;用墨与用色 【作者】刘明波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20 一、书画用笔的同质性 画则兼习南北二派,继而苦心经思,恍悟书画合一之旨,在于笔与墨化,能用笔而不为笔用。书法既进,更以篆与八分之意作画,神明于前人所立之规矩,而画之技又精。 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腊梅茶花图》,题款时间在同治戊辰七月,也就是1868年

的夏季,此时的赵之谦客居京师,有机会接触到了新的书画作品,尤其是北碑造像拓本。这一时期的赵氏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更进一步,也成为他艺术生涯最为辉煌的 一个阶段。“书法既进,以篆与八分之意作画”,从用笔上看,图中的风格更倾向于大写意绘画的特征,以篆隶笔意写枝干、写石头,显得更为疏放轻松。毛笔的性能在与纸面的碰触摩擦中被赵之谦发挥得淋漓尽致。梅花,自古以来便被文人墨客们赋予坚贞不屈、铁骨冰心的寓意,也成为画家笔下的普遍题材。对于画梅,赵之谦曾说:“以篆隶法画梅,则着墨自古,以梅画梅,则匠氏优为之矣。”表现出赵之谦对“以碑入画”的深刻理解,更能表现出其对“古意”的追寻。这幅作品注重画面的布白效果,有“计白当黑”之功用,凸显被分割空间之间的层次和对比关系。在对物象的表现上,赵氏善用一笔钩画出石头和枝干的外轮廓,因这一笔中包含了中侧锋转换、提按、线节奏的变化和笔尖蘸浓墨的方法写出,同时讲求“一气呵成”,所以线质显得水墨华兹,丰富多变,自然有类似与北碑的气壮力足之感。在赵氏的绘画作品中,时常看到只有在其楷书作品中才会出现的用笔形态,特别是在线与线交接的地方,比如在枝干的交接处就能发现与北碑起笔或收笔形态相类似的部分。《老圃秋容图》中对篱笆的描绘尤其能说明这一点,描绘篱笆线条的起笔处,便是赵氏碑派书写习惯在绘画中的表现。 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墨松图》,作于1873年,赵之谦时年45岁。画面中部 起势,以枝干与松针局部入画,树干自下而上向右微倾,有别于前人的全景式画法,强化了视觉上的张力。由淡墨到浓墨再到皴法,看似笔简意概的古松,也至少画了三遍。其中,松针的画法各异,墨色层次分明,有的上粗下细,有的上细下粗,有的妍润,有的枯劲。在左边偏下的位置落有长款两行:“以篆隶书法画松,古人多有之。兹更间以草法,意在郭熙、马远之间。”其中“之”字“兹”字“更”字“以”字“远”字皆有草书意味,与对松树的描绘方法笔意相通,相映成趣,如其所说:“间以草法”。总体上来说,此幅作品的行笔速度略快,线的节奏变化明显,

书法演变历史

书法演变历史 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汉字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了,一直到现在,我们仍在使用它,不过古代的汉字与我们今天所使用的字是有区别的。大家知道最早的文字应该是仓颉造的字,而仓颉造的字应该是属于象形文字,类似于现在的简笔画。 有具体记载和留存的汉字演变顺序是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一、中国古代最早的书法:甲骨文与金文 中国最早的书法是商代中后期的甲骨文和金文。甲骨文又称之为“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者“龟甲兽骨文”。甲骨文主要是指商代晚期皇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一种最古老的文字。 金文是指铸造在殷商时期与周朝青铜器上的铭文,又称之为钟鼎文。 二、中国古代汉字重要的里程碑-秦篆与汉隶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各国的汉字并不统一,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由丞相李斯大力推行秦篆,这是中国古代汉字的重要里程碑之一。所谓的秦篆-即在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统一的古代汉字书写形式。秦篆字形非常优美,一直从秦朝流行到西汉末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 隶书的出现可以说是中国古代书法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不但汉字趋于方正,而且也为以后各种书体的流派产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中国书体演变的重要历史阶段-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书体演变的重要历史阶段,因为此时的篆书、隶书、行书、楷书、草书等都已经发展完善。 这一书法史上最为辉煌的时代,也造就了一些著名的文坛书法大家,如钟繇、

王羲之、王献之等,他们的杰出表现也是中国古代书法史上最优秀的学习典范。 四、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巅峰-隋唐时期 隋唐时代是中国封建文化的最高峰,书法艺术也在此时大力发展。大唐盛世之下也涌现出一批德才兼备的大书法家,例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张旭、颜真卿、柳公权、怀素等人。他们的传世之作在那个时代也十分突出,对后世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代。 五、更多创新的宋代书法 宋代书法,不仅仅是继承前朝的艺术成就,更是开创了一代新风。为后世所推崇的书法大家有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四大家。另外,宋徽宗-赵佶,他在艺术方面也表现出极高的天分,是历史上少有的帝王艺术家,他自创“瘦金体”在书法界也称得上独树一帜。 六、崇尚复古风格的元代书法 元代书法比较崇尚复古风格,少有自己的创新思想。但是赵孟,鲜于枢等名家的出现,使得元代书法一度再现兴盛的局面。尤其赵孟对元代文坛的贡献不仅仅是书法方面,还有绘画艺术方面。 七、帖学盛行的明代书法 明代许多皇帝都很喜欢书法并上行下效,而且帖学十分盛行,其中《真赏斋帖》又称之为明代法帖的代表。明代书法的代表书家有:董其昌、文徵明、祝允明、唐伯虎、宋克等人。 八、碑学盛行的清代书法 清代初期,上层阶级大力发展经济和艺术文化,使得书法艺术得以传承和弘扬,而且开创了碑学,当时也呈现出一派兴盛局面。

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的演变过程

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的演变过程 中国文字的演变顺序大致为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1.甲骨文

甲骨文又称“契文”、“殷墟文字”。据考古发现,甲骨文是最早期的成体系的古汉语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甲骨文是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由于缺乏对自然科学的认识,所以每当人们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就需要占卜,所以才会在甲骨上面刻上了文字,并且因为古人相当重视占卜,所以甲骨文就这样慢慢的传承了下来,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的进步,最终慢慢的演化成为了后来的汉字。 2.金文 金文是指汉字的一种书体名称,指的是铸造在殷商与周朝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金文运用了约八百年,从商代末期到秦灭六国。金文课略分为四种,即商朝金文(其最长之文,仅有四十余字)、西周金文(金文逐渐兴盛,多记载天子之事)、

东周金文(多记录王公大成之事,全盛时期)、秦汉金文(金文渐渐衰败)。 3.篆书 篆书是大篆和小篆的统称。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均匀齐整、字体较容易书写。 4.隶书

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它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也有说法称隶书起源于战国时期。 5.楷书

我国的楷书,虽然在东汉时期已经有萌芽,但是真正文人化的楷书的出现还是在魏晋时期,楷书从民间萌芽走向书法正统,作为一种时尚被当时的文人士大所学习。这也是我们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汉字。 6.草书 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不论年代,凡是写的潦草的字都算是草书。草书起始于汉朝,是为了是写简便在隶书的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和狂草之分。草书的特点是跌宕落笔,运转龙蛇,一气呵成。 7.行书

历代书法名帖碑帖全集

历代书法名帖碑帖全集 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情感,给 人们带来了深远的艺术享受。历代书法家们的杰作,以其精湛的技艺 和独特的风格,成为后世学习和艺术鉴赏的重要对象。本文将带您回 顾历代书法名帖碑帖的精华之处。 1. 隶书——秦始皇观石经 秦始皇观石经,记录了中国书法中的重要历史节点。从这组碑刻中,我们可以看到秦始皇统一文字的壮举。秦始皇纂修的观石经,采用了 大篆的形式,秀丽而有力。这些石刻文字气势磅礴,表现了秦朝的威 严和统治力。 2. 草书——怀素《赤壁赋》 怀素的《赤壁赋》草书,是草书的代表之作。怀素以其奔放的笔法 和独特的艺术触觉,将文人豪情和自然景色融合在一起。这幅作品充 满了草书独有的生动和力量,展现了主题的深意和作者的情感。 3. 行书——王羲之《兰亭集序》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行书,是行书的经典之作。王羲之借用了楷 书的字形,在行书的基础上增加了流畅和笔画的变化。《兰亭集序》 行书的写意与写实相结合,给人以神秘而又清新的感觉,被誉为王羲 之的代表作品。 4. 隶、楷书结合——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是隶书和楷书结合的经典之作。欧阳询 在隶书的基础上添加了许多楷书的笔画,使整篇作品结构紧凑而不失 流畅。这幅作品展现了欧阳询的独特个性,以及他对书法形式的创新。 5. 篆书——钟繇《曹全碑》 钟繇的《曹全碑》是篆书的代表之作。钟繇的字体刚硬有力,每一 笔笔力深沉有力。整篇碑文以简练的字形表现了钟繇的刚毅个性和对 历史人物的敬意。 6. 隶、楷、行、草结合——颜真卿《祭侄文稿》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是隶、楷、行、草四体结合的杰作。这幅作 品凝聚了颜真卿卓越的书法技艺,既有隶书的庄重、楷书的稳定,又 有行草的流畅和随意。整篇作品充满了艺术的张力和生命的活力。 7. 隶书楷化——王献之《琅琊王氏墓志》 王献之的《琅琊王氏墓志》是隶书楷化的经典之作。王献之将传统 的隶书形态与楷书的规范相结合,使字体更加简洁明了。这幅作品表 现了王献之对墓志铭的敬重和对历史的态度。 8. 独特艺术风格——黄庭坚《祭十二骏马诗卷》 黄庭坚的《祭十二骏马诗卷》展示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黄庭坚以 雅致的笔法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马儿的赞美之情。这幅作品充满 了力度和冲击力,给人以深刻而强烈的感受。 9. 创新变革——赵之谦《岳阳楼记》

津门八家在当代书法碑学与帖学的发展与转化过程中的艺术成就

津门八家在当代书法碑学与帖学的发展与转化过程中的艺术成 就 杨建军 【摘要】@@ 成立以来,天津的书法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书法复兴之后,涌现出了众多书法家,形成了以吴玉如、王颂馀、李鹤年、龚望、余明善、孙其峰、王学仲、孙伯翔等八人为代表的津门书法大家群.相对于新中国成立前,近代天津出现的华孟严赵"四大书家"①,我们可以称为当代"津门八家". 【期刊名称】《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0(000)002 【总页数】2页(P64-65) 【作者】杨建军 【作者单位】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2 新中国成立以来,天津的书法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书法复兴之后,涌现出了众多书法家,形成了以吴玉如、王颂馀、李鹤年、龚望、余明善、孙其峰、王学仲、孙伯翔等八人为代表的津门书法大家群。相对于新中国成立前,近代天津出现的华孟严赵“四大书家”①,我们可以称为当

代“津门八家”。津门八家不囿于地域的限制,凭借他们崇高的书法艺术成就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鲜明的时代特征,成为中国当代书坛的杰出代表和当代书法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 当代书法的时代特征主要体现于碑学与帖学的发展与转化过程中。纵观当代书法,是直接承继清中叶以降的二百年碑帖转换发展的历史而来的。自阮元吹起碑学理论的号角,邓石如扛起碑学实践的大旗,二百年来一路走来直到当代,书法的发展历史呈现出碑学由兴到盛进而转化,帖学由沉寂而又缓慢复苏形成新帖学的演化过程。当代书法就处在这样一个碑学与帖学的又一次转型时期。这次碑帖转型并不是二百年前碑兴帖衰之后帖兴碑衰的彼此消长,而是共同发展。当然,帖学的势头因为压抑太久,可能更为强劲。②这种在当代历史条件下碑学与帖学兼容与转换的时代风貌,在津门八家的书法艺术实践中表露无遗。不仅如此,他们的艺术创作,也成为这种时代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发挥了重要作用。 碑学与帖学的发展与转化的时代背景下,津门八家表现的时代特色具有十分丰富的历史内容。从个体的角度来看,他们独当一面,各领风骚,凭借其执著的艺术追求和全面的艺术素养,在各自的领域内都对碑学和帖学的发展作出了某种具有开拓意义的历史贡献;从群体的角度来看,他们交相辉映,气象万千,组成了一个强大的艺术合力,展现出了碑学和帖学多层次多角度的艺术之美。 津门八家在碑帖的关系上表现为帖派、碑派(包括篆隶)、碑帖结合派等形式。以余明善和孙伯翔为代表的纯正碑派对碑学创作的发展和总结具有重大意义,特别是后者,代表了当代碑学的艺术高度;作为广义碑学篆隶书法,特别是隶书创作,龚望和孙其峰各有千秋,成就斐然;碑帖结合成为当代书法发展的一个必然,王颂馀、李鹤年、王学仲通过各自独特的艺术探索,表现出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固守正统帖学阵营的吴玉如,作为当代帖学高度的杰出代表,契合并且引领了当代帖学的复兴。下面,我们将津门八家逐一放在中国当代甚至是近二百年来书法发展的大舞台上,

书法的发展和学习书法的意义

书法的发展和学习书法的意义 书法的发展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中国汉字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开始以图画记事,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成了当今的文字,又因祖先发明了文字,开始用毛笔书写,便产生了书法。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直至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书法一直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大家都知道,秦统一六国,统一了文字,丞相李斯取史籀大篆而创其小篆,由于小篆,篆法苛刻,书写不便,于是演变成隶书体的出现。隶书体实为篆体之捷,也就是说篆体的快写的演变。隶书的出现是汉字书写上的一大进步,是书法史上的一次革命,它不但使汉字趋于方正楷模,而且为以后各种书体流衍y ǎn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到了西汉,隶书完成了由篆书到隶书的最终蜕变。特别是东汉,隶书鼎盛,碑刻林立,东汉石刻中尤以《石门颂》等为最著名,书法家视为"神品"。《西狭颂》、《乙瑛》、《史晨》、《张迁》、《曹全》等诸碑也为后人称道仿效,或朴拙或秀巧,或方刚或圆柔,或含蓄或张扬,各臻妙绝。可以说,每碑各出一奇,此时隶书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汉代书法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汉隶书家,以蔡邕为代表。一类是草书书家,以张芝为代表,张芝后被世人称之为"草圣"。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是各种书体交相大发展的时期。三国时期,隶书开始由汉代的高峰时期的地位化落衍变出楷书,成为书法艺

术的又一主体。 三国(魏)时期钟繇的《宣示表》《荐季直表》,成为楷书经典的开山之作。陆机《平复帖》(作者用秃笔写于麻纸之上,墨色微绿。笔意婉转,风格平淡质朴,其字体为草隶书,它一方面是隶书发展过程中的标本,同时更是汉字由隶书向楷书过渡的重要佐证)是目前传世最早的名人墨迹。楷书经过魏、西晋的发展,到东晋已趋成熟,南北朝碑刻书法大都是以楷书书体为胜。 “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两晋最有创新意义的是创造其流美飘逸的行书,其代表作“三希帖”,即王珣《伯远帖》,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等。在书法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书法家当属两晋的王羲之,世人称其为"书圣"。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称其笔势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之书也。 南北朝时期,中国书法艺术进入北碑南帖时代。北朝碑刻书法,以北魏、东魏最精,风格亦多姿多彩,似又重复汉碑之辉煌。代表作有《张猛龙碑》《敬使君碑》以及郑道昭的《郑文公碑》,为北魏摩崖刻石。碑帖之中代表作有《真草千子文》等。 唐代文化辉煌灿烂,名家辈出,灿若繁星。 整个唐代书法,从六朝书法遗法中蝉脱而出,以楷书为主流,结构严谨笔法具臻。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和薛稷,并称初唐四家。稍晚的孙过庭、李邕以及陆柬之、怀素、张旭等一大批书法家也都有相当的成就。唐玄宗时,以李白的诗、裴旻m ín 的剑舞和张旭的草书号为三绝。到了中唐,楷书再度有新的突破。以颜真卿为代表为楷书奠定了标准,树立了楷模,形

清代后期的书法名家

清代后期的书法名家 清朝晚期一般指的是咸丰至清朝末年,这段时期最重要的是碑学的兴起,直到碑帖融合,碑学和帖学都获得了新的发展,大体可分作三类。 名家太多,挑我喜欢的介绍吧。 一、帖学名家:林则徐、翁同龢、曾国藩等。 林则徐书法出自欧、颜、二王和米芾,清新稳健,受馆阁习气束缚。我个人是比较喜欢的。 翁同龢的书法出于翁方纲、钱南园,而上溯颜真卿、米芾,是晚清帖派书家的代表。 此外,传统行草的高手,如戴熙、郭嵩焘、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

二、碑学名家:张廷济、朱为弼、徐同柏、赵之琛、六舟达受、吴熙载、杨岘、张裕钊、吴大澂等。 名家太多,还是选两个介绍。 张裕钊被康有为推许为“集碑学之成” 在近代有广泛的影响。他的书法得力于《张猛龙》,特别是外方内圆的独特笔姿。 吴大澂开辟了一种新的篆书风格。以大篆立筋骨,以小篆敛体裁,笔墨又极其精炼,三美归一。 三、碑帖结合的书家:何绍基、赵之谦、杨守敬、康有为等。何绍基的书法在书法史上算得上是一朵奇葩,早年从颜真卿入手,后来融会《道因法师碑》,再以后结合篆、隶以及北碑。然后融会各体的面目,一体而兼收。 赵之谦的书法“碑派行书”的代表,他也是从颜真卿入,后专攻北碑,又学邓石如,以北碑写篆隶,又由北碑化生行书,风格很突出。 杨守敬提倡碑与帖”合则两美,离则两伤”。他行书学颜和苏轼,以后参入北碑意趣;大篆已经直达西周;隶书注重笔情墨趣。

大名鼎鼎的康有为著有《广艺舟双楫》,这本书学书法的,差不多都学过吧。 康有为自幼曾受过严格的传统书法训练,虽然以后专修北碑,结果无意中形成了碑帖融合的面目。很多人认为他的书法出自《石门铭》,实际上还有许多颜真卿行书的趣味。他的书作既有北碑的开张恣肆、篆隶书法的古朴雄浑,又有传统行草的酣畅飞动,是篆隶北碑与传统行草融会贯通比较成功的例子。 终于到了介绍我最喜欢的吴昌硕。 他既是清代书法的殿军,又是近代书法的开山。 晚年被推举为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长,是晚清杰出的艺术家,诗、书、画、印皆是大家,影响深远。 他于篆、隶用功最多,尤其是《石鼓文》,晚年引入行草意趣,笔情墨趣,流溢行间。 行书以王铎为宗,融入欧、米,又引入碑法使行书也重放光华。 治印初习浙、皖,既而出入秦汉,融入写意绘画情趣,还独创修整印面和边栏的法门。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古今无二。吴昌硕的成就,即是清中期以来帖学和碑学融会的硕果,同时又为近现代书法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

行书主要流派及艺术特征

行书主要流派及艺术特征 行书是一种典型的实用性与艺术性二者兼美的书体,是书法史上的主流书体,它自然为历代书家所钟爱,也让历代书家在其中尽展其能。一千多年来,擅长行书而有成的书家可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他们构成了行书发展史上的壮观,也使行书风格的演变错综复杂。按照书家取法的源头、变法的依据以及行书笔法的演变走向和历史已然呈现的创作风貌,我们可以将行书的历史纳入四大风格体系之中:即二王行书体系,颜真卿行书体系,碑体行书体系,由早期简牍生变而成的行书体系。这四大风格体系在史的纵面上存在着先后序列,并表现为行书风格的嬗递和走向多元,在当代则呈现为共存并列状态。 一、二王行书体系 二王行书并不是行书“书体”的源头,但却是后世行书“风格”的主要源头。在王羲之前,行书已然是一种通行的书体,在王羲之生活的早期,则是文人士大夫效法的书写风范,是当时的一种“流行体”。王羲之变法而成“新体”,使行书书体趋向完善,也使行书创作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王羲之的“新体”源于这种“流行体”,其风貌新变,体势流美,书写便捷,而且其表现的“不激不厉,风规自远”的审美风范与东晋士大夫在“玄学”氛围浸淫下形成的萧散淡泊精神意态相谐相容,所以很快被年轻士人接受,成为新的“流行体”。 从书体历史看,行书的体势也于此时完成了它的演变,进入长期的稳定状态,所以,王羲之行书自然成为行书的基本书写规范,后世书家的“变”,几乎都是以王体为依据的,这就客观上了形成了书法史上庞大的王羲之行书体系。 身为王羲之的传人,王献之很好地继承了其父的艺术风范,特别是在行书上,“子敬才高识远,于行草之外,更开一门”。从世传王献之《廿十九日帖》《地黄汤帖》看,其行书在精神层面上确实与其父一脉相承,萧疏洒脱、妍美流畅是审美主调。但王献之行书体势更为宽博,造型更为端严,笔法上则由内捩而为外拓,意态上也更见放纵自如。所以他的行书大都偏向于草,偏向于开扩纵横,后代许多草书家往往于此取法。 二王行书体系是一个庞大的书史系统。从风格上看,二王行书体系内部呈观出来的表征虽然丰富多采,特别是这一体系中的那些大家更是各擅其胜,卓然独立。但从总体上说,无论是雅秀、雅淡、雅健,都脱不开一个“雅”字,这种“雅”是文人风采的外化,它既有“不激不厉”的温文,亦有沉厚痛快的雄健,从“雅”中的各取所需,各从所好,使二王行书体系在总体风格的统一下,斑斓多姿,亦复使书法史充满无穷的魅力。从书史传统看,二王行书体系的传承主要在文人圈内,是帖学兴衰荣枯的主要脉络。从根源而言,整个文人书法系统,都投射着二王书风的光辉,二王行书体系自然在其中占据特为重要的地位。 二、颜真卿变法 无论从哪一角度言,颜真卿都是书法史上继王羲之之后的第二座高峰。如果说王羲之开创了帖学中妍美、雅秀的创作潮流,那么,颜真卿则开创了帖学雄强沉厚、宽博端庄的创作格局。这一创作格局,以阳刚大气为基本审美特征,与碑学相为辉映,形成我国古代书法美的“阳刚”“雄强”体系,影响十分深远。在后世帖学之流中,凡带有“雄强”品格的书家,无不与颜真卿有血肉联系。 颜真卿对书法史的突出贡献,一是把楷书这一“正体”推向成熟的最高峰,后人无以逾越;二是把行书这一“实用书体”的书写引入一个全新的天地,生成“王体”之外的另一大行书体系,泽被后世。 颜体行书在风格特征上与王体行书的表现不同,其一厚、涩,“厚”来源于用笔的沉实和篆籀气息的贯注,“涩”则源之于“锥画沙”笔法,即“厚”笔在纸上奋力运行的效果。

试论赵之谦篆书《许氏说文序》中的隶书、魏碑笔法问题

试论赵之谦篆书《许氏说文序》中的隶 书、魏碑笔法问题 摘要 篆书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其历史悠久,但篆书最繁荣时代确属于清代。清代金石学的发展,使人们的美学从上一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发生了历史性 的变化。明末清初,随着出土文 关键词:赵之谦;许氏说文序;笔法 一、篆书的发展历程 篆书是我国最古老的书体,如果从甲骨文就开始算起的话,那已经有四千多 年的历史了。篆书一度成为官方所应用的文字,并且在艺术上也曾达到了高峰。 甲骨文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这是殷商末年(公元前1300- 1000年)皇室刻在龟甲和兽骨上300年的契约。它继承了原始符号和青铜铭文。 它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式。 西周青铜器铭文保留了大量较高的艺术水平,是青铜器铭文的黄金时代。西 周早期的碑刻具有朴素、庄重、富丽堂皇的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的金文,早期在结字体势上,变西周的纵向取势而为横向取势,字形趋于扁方,用笔上线条粗细变化减少,变得均匀。 而在整个春秋战国时期,地处西周故地的秦国,其文字始终在承续西周 文字的基础上缓慢地向整饬方向发展,到战国时期,其文字字势逐渐定形于纵向 长方,结字平衡对称,起讫藏锋收锋,线条粗细均整,被视为秦小篆的先声。

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两个重要的现象,一是通过藻饰美化文字现象,可以 看作对汉字书写艺术化的开端,一是手写因素加强,可以看作汉字书法强调书写 性的发端。 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命丞相李斯主持整理六国文字,颁布并推广秦小篆为 统一的官方文字。其中以《泰山刻石》、《峄山刻石》、《会稽刻石》《琅琊 台刻石》等为为范本。 许慎《说文解字序》说:“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 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其中五种是指书体的 应用场合。 秦代以后,小篆在汉代官方应用中也得以延续。汉承秦制,初用篆书,后来 隶书得到蓬勃的发展,并在东汉进入鼎盛,隶书取代篆书成为官方字体。汉代篆 书遗存主要有:碑刻、碑额、铜器铭文、砖文和瓦当、墨迹等。 汉代篆书碑刻以《袁安碑》,《祀三公山碑》和《嵩山少室石阙铭》为代 表《袁安碑》继承了秦朝小篆的特征,并在小篆体势基础上加强了体势的宽博, 用笔线条浑厚并不失圆转流畅,起笔收笔增加了隶意。《祀三公山碑》体兼篆隶,用笔方折,通篇布局错落,令人耳目一新。东汉碑刻盛行,其碑额多用篆书书写。其中有代表性的有:《泰室石阙铭》《少室石阙铭》《韩仁铭》《尹宙碑》《华山碑》《张迁碑》等碑额。碑额的书写有较强的装饰性,因而汉碑额篆书风 格丰富多彩,结体布局随形布势,因而章法比、结体都比较奇特,魏晋南北朝至 元朝可以说是篆书衰落的时期。 二、明清人对篆书创作的探索 从明朝到清朝,篆刻艺术不断改革创新,并最终蓬勃发展。李斯、李阳冰开 创的“二李”篆书风格,恪守传统,各具特色,这一典型风格,深刻影响着宋 元书坛。更多还原

艺无止境,行者无疆

艺无止境,行者无疆 如今书画市场空前繁荣,但缺乏规范,没有标准,鱼龙混杂,泥沙俱下。许多毛笔字确实不敢恭维,也的确不能称之为书法,只能说是在使用毛笔写字,虽然也能辩认得出,但离书法艺术相去甚远。这可能是我孤陋寡闻,或者说是对当今书坛的一种偏见。 近日仔细阅读了青年书法家殷涛的一些作品,感觉大不同,蔚为壮观,令人鼓舞,令人兴奋。 初识殷涛 最早认识殷涛,是6年前在北京位于公主坟环岛东北侧的一个画廊里。这是老战友梁宝平跟另外一个投资人合伙开办的画廊。当时,殷涛还是一个为了艺术梦想在北京求师学艺的追梦青年,属于“北漂”一族。长得高高瘦瘦,平和,率性,话不多,但目光如炬,坚毅刚强。 经战友介绍,知道这位高高瘦瘦的青年人叫殷涛,来自孔孟之乡——山东济宁,是画廊签约青年书法家。这是我第一次跟殷涛的不期而遇,也是第一次看到他的书法作品。让我惊讶的是这位年轻人的书法,与他20多岁的年龄很不相符,年纪轻轻就擅长行草,那一手“流行书风”,随意,率性,他的书法作品虽见笔墨才情,不拘泥章法,具创新精神,但却看不出多少中国传统书法的灵魂,不免让人有些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但是作为一个刚刚出道、只有20多岁的书法爱好者,有这么好的才情,实在难能可贵。 星移斗转,一晃6年过去了。今年5月,再次见到殷涛的作品时,发现书风大变,作品取向完全脱离了以前“流行书风”,回归到传统法度,呈现在眼前的,是极富传统且具现代审美的书法作品,颇具大家风范。仔细品赏,发现他主要取法赵之谦的行书手札,把赵之谦的北魏书笔法直接运用到行书之中,而且把这一点发挥到淋漓尽致,行笔顺畅,雄浑而不失洒脱。 自古英雄出少年

提起书法,大多数人耳熟能详的是“怀素书蕉”。说的是中国唐代书法大家怀素在芭蕉上练习书法的故事。这个故事对于今天的人们有点儿遥远,因为今天的人们享受的是高度发达的现代物质文明,可在1200年前,相信在芭蕉叶上写字的绝对不止怀素一人。 殷涛的书法艺术之路,始于儿时在地面水泥板上的练习。说起来,也可算得上一个“怀素书蕉”的现代版本。 殷涛出生在山东济宁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家境清贫,也是寒门学子。殷涛少时,就酷爱书法。这种对于书法的爱好,纯粹是天性使然。刚能识字、捉笔之时,殷涛便没理由的酷爱着汉字的造型之美——虽然他当时并不明白汉字的造型之美到底美在何处。所有乡贤前辈都成为他的老师,所有能够找到的碑帖、书籍,都成为他学习书法的入门读物。 殷涛在水泥板上写字练书法,当然不是作秀表演,更不是“行为艺术”,而纯粹是因为买不起纸张而选择的一种书法练习方式。水泥板吸水快,易干,能无限制反复使用,这对于出身寒门的殷涛无疑是无奈而又最好的选择。不过,祸福相倚,天道酬勤,水泥板上的苦练成就了殷涛日后的如杵笔力。如今,殷涛书法里面那些金钩铁划,入木三分的力度也有水泥板的一分功劳。 殷涛从小就偏科,把主要精力用来专研酷爱的书法上。他儿时便与书法结缘,且矢志不渝,这除了说明他潜在的书法爱好、天资,也表露了他对于书法艺术的勃勃雄心。天道酬勤。若干年后的今天,殷涛如愿以偿。 论书先看章法。如同赏鉴人物风流,身材体型肯定首当其冲。殷涛书法的章法堪用“佳妙”二字概括。纵览他的作品,通篇布局疏密得当,揖让有序,穿插得力,在贯通的气势中,无不彰显出他对于章法布局的苦心经营之意,却又自然天成,无率意之弊,无做作之嫌,的确难能可贵。 自古英雄出少年。这一句话用在刚过而立之年的殷涛身上,实不为过。

浅析海派书法的形成与现状

浅析海派书法的形成与现状 一.海派书法的崛起 上海在鸦片战争后开埠,而后在成为经济多数市的同时,也成了东南文化艺术的中心。与京派书法的雄强、豪放对举,江南这些书法家写字集合苏浙等南方书法的风格,兼与西方文化相迎合,渐渐形成了海派书法。“海派”作为一种特指的文化现象,既不是地域性名称,也非任何风格流派所能涵容。它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中国文化在上海形成的特殊符号。所谓海派书法,其实从根本上说,则是指融合我国帖学书法和碑学书法两大创作手法和表现特征的一支艺术流派。亦柔亦刚既谐且庄的海派书法,实际上是帖学书法和碑学书法彼此渗透互为补充的产物。这种融合,在海派书法里最为明显,融合得最为熨帖。但各大家个性又十分突出,可谓各领风流。 海派书法分前海派与后海派,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分野。前海派的书家身份较单一,卖字是其谋生的手腕。“海派”之始创,当属绍兴人赵之谦。继后有吴昌硕、虚谷等。后海派的书画家受政府重视,而创作上也被要求切近生活、表现生活,书画作品在内容上以歌咏新社会新人物为时期风尚,作品风格自然发生转变。代表书家除马公愚、沈尹默、潘学固等外,画家、篆刻家中擅书者还有吴湖帆、丰子

恺、陆俨少、谢稚柳等。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经济和文化上的领先地位,海派书家在全国产生影响力,曾有“在上海出名了就在全国出名了”一说,海派书法影响之大可见一斑。 二.现代海派书法的发展和演变 近现代崛起于沪上的“海派”书法阵营,曾以其海纳百川的开放胸怀、多元并存的艺术格局、追求卓越的划时期手笔,涌现出大量引领风度的书法大家,留下了许多震古烁今的翰墨名作,组成了近现代中国艺术宝藏中的一大遗珍。 固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时期的局限性、沪上旧岁的复杂性、东西方文明的双重性与上海社会现代转型的悖论性,又使城市文化与人文精神带上了不可忽略的弱点。在这种城市演变和文化生态中,海派书法应运而生、集群而行、曲折伸展、引人注视。其中不乏书法大家、传世之作、法书弘论和文化传承。自赵之谦椽笔兴起,经吴昌硕领袖艺林、沈尹默主盟书坛,及至十年大难后,王蘧常、谢稚柳等老一辈书家复出;可从他们的主要活动时间和对书坛的影响看,海派书法阵营的书家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前期代表人物有赵之谦、张祖翼、吴昌硕、沈曾植、汪洵、曾熙、李瑞清等,中期有沈尹默、李叔同、潘伯鹰、黄宾虹、吴湖帆、张大千、马公愚、来楚生、白蕉、拱德邻、邓散木等;后期有王蘧常、陆俨少、王个簃、唐云、陈巨来、谢稚柳、方去疾等。这个阵营中的书家或以书法为主,或书画双绝,抑或书画印三者

【精品】浅析《瘗鹤铭》的艺术特色及其影响

浅析《瘗鹤铭》的艺术特色及其影响摘要 宽、郑板桥都曾学习临摹过《瘗鹤铭》。其书风飘逸,楷、隶、行融合,气息浑厚古朴,字形自由舒张。由于《瘗鹤铭》处于特殊的过度时期,由于无作者姓名,由于坠入江河几百年坎坷的经历,由于文人墨客对他的评价之高,这都让《瘗鹤铭》成为一个大谜团。《瘗鹤铭》的章法、用笔和字形,无论是对黄庭坚的影响还是给予我们学习的启示都是非常大的。 关键词:《瘗鹤铭》;特点;影响;黄庭坚;启示 Abstract "Bury Crane" with the natural simplicity of style, unable to categorize the font, font size difference, word order constitutes a unique Chinese calligraphy history different from left to right. Since in the past, Lu You, Huang tingjian, Mi Fu, Liang wide, Zheng Banqiao had to learn to copy the "bury Crane". The book style elegant, Kai, Li, fusion, breath vigorous simplicity, shape free relaxation. Due to "bury Crane" in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special, because the name of the author, the fall river hundreds of years of hardship, because of his high evaluation of men of literature and writing, which will make the "bury Crane" has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