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趣学公基】宏观调控的三大手段

【趣学公基】宏观调控的三大手段

【趣学公基】宏观调控的三大手段

十四大确定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可以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以弥补市场调节的弊端。宏观调控有三大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以及行政手段。

一、经济手段

(1)经济计划

比如我国关于国民经济发展的五年发展规划、十年计划等。

(2)经济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分配政策、产业政策。

一般是间接调节,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调节市场供求关系,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经济手段→触动市场参与者利益→调节引导市场参与者的经济活动)

二、法律手段

国家制定和运用法律法规,包括经济立法、经济司法、法律监督。

(1)经济立法,制定法律:

比如国家制定《个人所得税法》。

(2)经济司法:运用法律:

比如打击虚假广告、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3)法律监督:

比如根据《食品安全责任法》对食品行业进行安全大检。

三、行政手段

是指国家通过行政机关,采取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禁止、整顿、查封、扣押、检查、监督、审批、行政许可等行政措施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一般都是直接调节,且带有强制性。

比如房地产调控政策,限售、限购;下令关闭污染严重的小煤窑等;国家旅游局规定:十一黄金周期间各旅游景点不得擅自涨价。

公基备考之经济那些事儿—杨凡健

经济考试中的那些事 华图教育杨凡健 在事业单位公基考试中,经济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因此它成为众多考生的关注对象。政治考试知识点相对于历史和地理来说,逻辑性较强,也容易得分。特别是在一些高频考点上,基本每年都会在这些考点上出题。下面我就给大家梳理一下经济考试中的一个高频考点:宏观调控。 所谓宏观调控指的是国家依据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发展目标和战略任务,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规模、速度和比例进行调节,以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宏观调控的目标主要有三点:促进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也有三点:一是经济手段:经济手段主要有税收、信贷、工资等,或直接概括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二是法律手段,这里指的是经济司法和经济立法;三是行政手段,包含行政命令、指示和规定。在这三大手段里,经济手段是和法律手段是主要的。税收作为经济手段的一种,有其特殊的作用。在我国税收有许多种,我们需要了解的主要是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增值税是我国最主要的税种,占到我国税收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征收个人所得税的目的就是为了缩小社会贫富差距。 这里的税收我们只把他看做是经济手段中财政政策的一种,我们的财政政策可分为扩张性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当出现经济衰退时候,也就是通货紧缩的时候,我们应采取增加政府支出和转移支付,减少税收的财政政策,在经济过热,也就是通货膨胀的时候,我们应该采取减少政府开支、减少补贴、增税的财政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 除了财政政策还有常用的就是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指的是央行运用政策工具调节或改变货币供给量,以影响利率和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一种宏观经济政策。在通货膨胀时候,我们应使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比如出售有价债券、提高贴现率和再贴现率、提高法定准备金、提高利率等,当出现经济萧条的时候,应该使用扩张的货币政策。主要措施是买进有价债券、降低贴现率和再贴现率、降低法定准备金、降低利率等。 以两道真题为例: 2011年湖北省直B卷--国家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根本目的是()。 A.保证社会公平 B.缩小贫富差距 C.增加国家收入 D.缓和社会矛盾 【答案】B

简述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

简述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 宏观调控是指政府、中央银行在经济运行中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外汇政策三大手段,有组织的预见性的调节宏观经济运行,控制经济从低点恢复正常运行、抑制通货膨胀,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以保障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发展水平为目标的一种重要政策手段。 宏观调控的目标是稳定经济,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政府财政政策主要依靠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平衡及投资等来实现。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地方税收、国税、海关税收、社会保险金等。财政支出包括支付公务员的薪水、支付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维护费用、支付公共事业的运作费用等。财政政策可以通过调节收支平衡、投资规模等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是政府和中央银行利用货币政策工具来实 现经济理论和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一种方式。具体而言,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票据准备金率、贷款利率等,来改变货币供给量,进而改变货币流通情况,对市场来说,最明显的就是贷款利率。如果贷款利率增加,需求者会减少贷款,投资将受抑制;银行将会增加预存金,抑制货币供给。相反,如果贷款利率降低,需求者会增加贷款,投资也将增加,银行也将注入更多的货币,加快经济发展。 外汇政策是一种政策工具,它的目的是保护国家的财政安全,通过控制外汇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国家把外汇市场分为一般市场和购买外汇市场,国家采取双重货币制度,就是把一部分外汇作为外汇储备,一部分用于流动,以控制国家的外汇流出入。通过管理外汇储备,

可以使货币的价值稳定,降低通货膨胀的危害,进而保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 宏观调控确实是政府和中央银行为了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采取的重要政策手段,其目的是稳定经济和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它的要素是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外汇政策为主要手段。财政政策通过调整收支平衡、投资规模等来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货币政策是利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流通情况;外汇政策则是控制外汇流出入,以稳定货币价值、降低通货膨胀,保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只有全面考虑这些政策的相互作用,才能有效地推动和调控宏观经济,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宏观调控含义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如何影响国家的宏观经济? 分享| 2014-06-22 08:10黎约践踏JNASXF|浏览345 次 2014-06-22 20:37提问者采纳 一是财政政策。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经济过热,此时采取 紧缩的财政政策,增加税收,减少财政支出,从而压缩社会总需求,使 社会总供求达到平衡;当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时,经济萧条,此 时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减少税收,增加财政支出,从而增加社会总需 求,使社会总供求达到平衡。二是货币政策: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 总供给时,经济过热,此时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收紧银根,提高银行 利率和存款准备率,在公开市场上卖出国债收回货币,从而压缩社会总 需求,使社会总供求达到平衡;当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时,经济 萧条,此时采取扩张的货币政策,放松银根,降低银行利率和存款准备 率,在公开市场上买入国债放出货币,从而增加社会总需求,使社会总 供求达到平衡。一般在经济危机和萧条时,宜采用双松的政策,即扩 张的财政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相搭配;在经济过热时,宜采用双紧的 政策,即紧缩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相搭配。 ? 宏观调控含义: 它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 财政政策的含义: 国家通过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方向和数量的确定,及其对数量的增减变化的调整来调节社会总需求。 ?

货币政策的含义: 指政府通过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信贷量、利率等进行调节和控制而采取的政策措施。 宏观调控的特性: 1、地位: 在尊重市场调节的前提下进行,弥补了市场调节的不足,由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所决定。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宏观调控是国家运用计划、法规、政策、道德等手段,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干预和调整,把微观经济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宏观发展轨道,及时纠正经济运行中的偏离宏观目标的倾向,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 2、调控的主体与特点: 国家机关,主要是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宏观而不是微观,间接而不是直接。 ? 3、调控的原因: 首先,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有些领域不能让市场来调节,有些领域不能依靠市场来调节。 其次,即使在市场调节可以广泛发挥作用的领域,市场也存在着固有的弱点和缺陷。包括自

宏观调控的三大目的和六大意义

宏观调控的三大目的和六大意义 宏观调控的手段宏观调控是一个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运行总体进行的具有全局意义的调节和控制,是对宏观经济的调节和控制。宏观调控的手段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规划引导、政策调控、法律规范、信息导向和行政干预。分述如下:1、规划是指国家和地方z府各级、各部门不同层次、不同专业领域、不同规划对象所组成的规划体系,像“十五”规划就是最高级别的规划。其余规划必须以这个规划作为依据来编制。2、政策也是一个很大的体系组成,具体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投资政策、消费政策、流通政策、分配政策、价格政策等等。3、法*律就不细说了,一提你就明白。象最近出台的《循环生产法》,就是促进再生资源利用、保护环境的法律。对宏观经济的导向作用是不言而喻的。4、信息导向。主要建立guo家公开经济信息系统,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发布经济运行和预测方面的信息,给全国的生产经营者提供必要的信息指导,改善经济运行的盲目性。n5、z府的行政干预是超经济行政强制的方式,对于市场经济体制来说,越少越好。但是却很有必要。它的作用主要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如果z府不用超经济手段(当然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局面可能还要严重。宏观调控的目标1、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注意这个增长

是量和质的统一,而且要平稳,不能大起大落)n2、充分增加就业(失业率高,意味着劳动力浪费大。劳动力是一切资源中最宝贵的,必须充分利用。再则,就业是民生之本。失业率高会引发一连串的社会问题)。n3、保持物价相对稳定。(这也是关系民生的大问题)n4、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的平衡是指中平衡。现在我国的国际收支中,经常性项目严重不平衡,就是我们常说的进出口贸易顺差大,外汇储备达几万亿美元,外国(我们的国际贸易伙伴国)很有意见。别人吃了亏,就不愿意和你做生意了。最终会给我国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但是,我国的资本项目是逆差。就是外国投资者带进zhong国的钱多,我们出国投资者带出去的钱少。这样可以抵消一部分。但是仍然不平衡。 宏观调控的目的1.做给外国人看,防止资金外流。n2.做给全国人民看,保证各行各业平衡发展,防止失控。n3.做给当地人看,保证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生活问题,杀鸡给猴看,井水不犯河水。 宏观调控的六大意义1.统一管理,确保行业健康有序发展。n2.控制区域性经济增长及影响力。n3.打击非法从业人员,规范行业队伍。n4.杜绝盲目跟风,确保从业人员的素质。n5.提高从业人员的成功速度。n6.为以后立法做依据。【内部资料,注意保密】(来源网络,如有侵权告知删除)

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国家经济宏观调控是指政府通过影响总需求和总供给,以及调整经济结构和优化资源配置等手段来引导和调节经济运行的过程。它的目标是实现经济增长、保持物价稳定、促进全民就业和改善收入分配,以及实现外部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本文将深入论述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并举例说明其应用。 一、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手段。在宏观经济调控中,财政政策主要通过调整税收和政府支出来影响总需求。例如,当经济增长放缓时,政府可以通过减少税收负担、增加公共投资和提高社会保障等方式来刺激消费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相反,当经济过热时,政府可以通过增加税收、调降政府支出等方式来抑制总需求,防止通货膨胀。例如,中国政府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采取了一系列财政政策措施,包括减税、增加公共投资和扩大社会保障等,有效刺激了国内消费和投资,促使经济迅速回升。 二、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手段。在宏观经济调控中,货币政策

主要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总需求和通货膨胀。例如,当经济增长放缓时,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降低利率,提供更多的信贷支持来刺激经济增长。相反,当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收紧货币供应,提高利率,限制信贷投放来抑制总需求,控制通货膨胀。例如,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措施,通过降低利率和购买国债等方式来稳定金融市场和促进经济复苏。 三、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引导和调整产业结构来促进经济发展的手段。在宏观经济调控中,产业政策主要通过鼓励和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调整传统产业布局和优化产业结构等方式来推动经济转型和升级。例如,中国政府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产业政策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和引导,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这些产业政策在推动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就业政策 就业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创造就业机会、提供职业培训和完善劳动市场法律法规等手段来促进就业的手段。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就业政策主要通过扩大公共投资、减少税收负担、提供职业培训、改善劳动力市场匹配等方式来促进就业增

谈我国宏观调控的手段

谈我国宏观调控的手段 摘要: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弊端,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它能更加充分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本文着重讨论应该宏观调控的手段与可能产生的问题。 关键字:宏观调控,市场经济,手段 一、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重要性与目标 1、必要性: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弊端。如果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需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 2、重要性:能够实现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它能更加充分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二、我国的宏观调控仍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宏观调控业已取得初步成效,但是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投资增幅仍然偏高,投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还比较明显。二是基本建设贷款继续增加,贷款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比较突出。三是煤电油运供求关系依然相当紧张,电力迎峰度夏的形势严峻。四是价格总水平上涨压力依然较大。五是粮食供求总量和品种结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粮食库存下降较快。 上述问题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中之所以反复出现,是有其深层次的历史原因的。这些“深层原因”归纳起来,就是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体制不完善,机制转换滞后,增长方式粗放。不真正解决结构、体制和增长方式问题,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投资盲目扩张的冲动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倾向,就不能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经济发展中的不健康不稳定因素就随时可能再度出现。党中央、国务院反复强调,这次宏观调控的着力点要放

宏观调控概念及方法阐述

宏观调控概念及方法阐述 周春云 一、宏观调控的概念及内容 (一)宏观调控的概念 宏观调控最早是由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提出,其是国家采取各类手段来对国民经济发展进行调节及控制,使得社会再生产能够协调发展的条件,其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管理中的关键职能。 国家在采取宏观调控时,一般是通过政策、法律及计划等手段,来对经济发展状态进行干预与调节,从而使得国民经济能够持良好事态发展。在市场经济当中,商品及服务的供求关系,是受到价格等市场机制所影响的,经济增长时,会可能带来通货膨胀,随之而来的便是经济停滞与倒退,这种周期性的波动,对对社会资源及社会生产力都造成严重损害。而宏观调控采取人为调节的方式,来对经济运作进行干涉,从而使得国民经济可以适度增长,使产业结合能够合理调整,物价水平持续稳定,进而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 (二)宏观调控的内容 宏观调控在应用时,一是国家采取各类经济政策与措施,通过对经济及社会方案等政策的制定,来对产业布局进行规划与挑战,对总量平衡进行控制,对货币及财政政策加以制定,对积累及消费间的关系进行调节,从而实现供求平衡,防止通货膨胀的出现,对市场经济制度做到完善。二是采取价格、税收等经济经济手段,来对国民收入实现分配与再分配,从而对社会再生产的各环节进行调控。三是通过对各项经济计划的编制,使资源配置发挥出有效作用,弥补市场资源配置依靠市场情况下的不足。 二、宏观调控在经济管理中的具体手段 (一)经济调控 经济调控是宏观调控的三大手段之一,作为国家调控行为,其可以依据财政与货币政策,来对经济管理实施把控,并可以将控制手段细化到工资、税收及信贷等各方面,并对货币有着直接的调控,是国家经济管理中出现经济问题的最直接调控手段。例如,市场上所流行的一种商品,其在国家经济管理中,有一定问题出现时,国家便会采取经济调控的手段,来对该类商品实施价格调控。正如受

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国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观调控主要通过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来实行。归纳起来,能够概括为规划引导、政策调控、法律规范、信息导向和行政干预五个方面。 1)规划(计划)引导。 国家规划与计划经济时期的指令性计划不同,它以宏观经济为主要对象,主要解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和重大问题,突出宏观性、战略性、政策性,强调规划总体上的指导性,对企业不再具有行政约束力。它是整个宏观调控机制的中枢和核心。 2)政策调控。 经济政策既是宏观调控的依据,也是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经济政策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的政策体系,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投资政策、消费政策、流通政策、分配政策、价格政策等,其中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投资政策是宏观调控政策中最重要的内容,也是影响投资的最主要政策。 经济政策的制定要遵循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的原则。 3)法律规范。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规则需要法制化。法律规范是宏观调控的法律依据。法律作为具有规范性、稳定性和权威性的手段,在宏观调控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4)信息导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是引导各类经济主体行为的主要因素,往往对经济主体的决策起决定性作用。即时而准确的信息无论是对实施宏观调控职能的政府主管部门,还是对被调控的各类经济主体都是

非常重要的资源。建立向全社会公开的国家经济信息系统,做好经济预测和预警工作,增强信息引导。 5)行政干预。 行政干预是政府机构使用行政权力对市场、企业和相关经济活动所实行的超经济行政强制。行政干预是宏观调控的一种特殊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干预理应减少到最低限度,但必须保留必要的行政干预。使用行政干预手段也必须充分考虑到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而且必须在法律范围内实行。

国家宏观调控的内涵和手段研究

国家宏观调控的内涵和手段研究 国家宏观调控的内涵和手段研究 国家宏观调控的内涵和手段研究:2014-2-16 11:36:56国家宏观调控的内涵和手段研究摘要:宏观调控是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一种调节与控制,是保证社会再生产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经济的重要职能。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实施宏观调控,运用价格、税收、信贷、汇率等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及行政手段调节市场经济的运行,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所以宏观调控是着重以整体社会的经济运作,透过人为调节供应与需求。本文通过研究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内涵及各种调节手段,浅析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性。关键词:宏观调控市场经济手段目录一国家宏观调控的含义 1二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重要性 1三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2(一) 经济手段…… 2(二) 法律手段 2(三) 行政手段…… 3四国宏观调控仍存在的问题 3(一) 经济运行仍存在矛盾…… 4(二) 宏观调控仍存在突出问题…… 4 五国家宏观调控的现实意义 5六结束语 7七谢词 7八参考文献 8国家宏观调控的内涵和手段研究一、国家宏观调控的含义国家宏观调控是国家政府运用计划、法规、政策、道德等手段对国民经济的总体管理,为了促进市场发育、规范市场运行,对社会经济总体的调节与控制,是中央政府的经济职能。宏观调控运用调节手段和调节机制,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干预和调整,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把微观经济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宏观发展轨道,为微观经济运行提供良性的宏观环境,及时纠正重大问题,都是经济调控法所要干预的领域。经济杠杆是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的价值形式和价值工具,主要包括价格、税收、信贷、工资等。经济手段有制定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投资政策、价格政策等。如:国家恢复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二)法律手段法律手段是指政府依靠法制

宏观调控的手段

宏观调控的手段 一、宏观调控手段都有哪些 1、主要手段: ①经济手段: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经济手段是国家宏观调控最主要的手段(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区域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和经济计划)。 ②法律手段: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③行政手段: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等行政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2、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的区别: A、经济手段是运用经济政策和经济计划来实施的,而行政手段是凭借政权的力量,采取强制措施(如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等)来实施的。 B、经济手段的调节具有间接性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而行政手段的作用具有直接快速的特点。 宏观调控手段都有哪些 二、对宏观调控的理解 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一方面国家要把市场能够解决的经济问题交给市场去处理,包括供求关系、

物价变化等,都需要通过市场来调节,以保证正常的市场运行;另一方面,由于市场自身的缺陷性,政府必须采取适当的手段加以干预,来弥补其缺陷和不足。 三、宏观调控的特点 第一,从根本目的上来说,国家宏观调控是为了更好的满足全社会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以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从而保证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民经济平稳健康的运行。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国家应采取必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同时,保证收入分配的公正和平等。 第二,从调控的社会经济基础来讲,它不能取代市场机制的作用,而是在市场机制发挥良好作用的基础上,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可以说,国家宏观调控是在市场机制成为整个社会资源基本的配置作用的基础上进行调控。垄断的出现势必会对市场机制有所影响,这就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垄断行为进行处理,以保证市场机制的健康发展,保护公平竞争。 第三,从调控的范围来看,所有的社会经济活动都被市场的经济关系联系起来,从而国家通过宏观调控对市场运行的间接影响,以达到对全社会经济活动的控制。同时,将国

你能正确分辨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吗

你能正确分辨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吗? 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它们各有所长、各具特色,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国家宏观调控手段的体系,有效地保证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但学生在高一经济常识部分学习这一知识时,往往存在将“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相混淆的现象;在具体解题应用实践的过程中,更分辨不清二者的区别。 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的明显区别有以下四个方面: (1)含义不同: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 行政手段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行政命令、指标、指示、规定、查封、扣押、检查、监督、审批、行政许可等行政措施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2)特点不同: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的显著差别在于:经济手段一般是间接调节,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调节市场供求关系,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温和性、引导性、间接性的特点;行政手段一般是直接调节,并具有强制性、直接性、效果迅速的特点。 (3)调控的内容及侧重点不同: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主要通过国家调整市场主体的经济利益,来引导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如通过财政、税收、利率、贷款、货币发行、国债、国家的宏观经济计划等手段,主要侧重于解决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 具体实施的经济手段有:①利用货币手段:利率的调整,货币发行量的调整,存贷款政策的调整。②利用财政、税收手段:财政支出规模和支出方向的调整,国债的发行,税目及税率的调整。③利用价格杠杆:通过对某些商品价格的调整来调节市场供求。④国家制定经济发展规划。如十一五规划、年度规划等。 国家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主要通过国家行政的强制力量,来规范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如通过行政系统、些主管单位及其所属职能部门下达行政命令、指标、指示、规定等手段,主要侧重于解决市场秩序问题,如对假冒伪劣的处罚,对偷税行为的行政制裁等等。 (4)地位不同: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是主要手段;国家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只是辅助手段,不能片面地强调和过多地运用。 二、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里都涉及到了价格问题,不太容易理解,怎么办? 情景一:如果价格的调整是为了调节市场供求关系,则是经济手段,如提高粮价、降低农药、化肥价格以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提高水价以促使人们节约用水等; 情景二:如材料所指调整价格要经政府有关部门核准,则是行政手段,如公共交通、通讯、电价、水价由国家物价管理部门核准确定,则属于行政手段。 学生在做题时一定要注意习题中设定的情景,以电价为例,若材料中说电的价格调整必须要经国家在关部门核准确定,体现的就是行政手段;若材料中说国家提高了用电高峰期的电价以应对电力紧张,这是调节市场供求关系,则体现的是经济手段。 2012年高考热点专题选讲7(教师版)(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促进经济较快发展) 一、热点背景: 201 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一年来,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提高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更加注重稳定物价总水平,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我国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用温和回落的经济增速、初步抑制的物价涨幅,回应了诸如“硬着陆”、“滞胀”、“衰退”之类的质疑。201 1年12月14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来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调、方向和主要任务已经明确,“稳中求进”的2012中国经济发展轮廓清晰显现。

国内宏观调控的方向和手段

国内宏观调控的方向和手段 西方经济学中宏观调控的目标是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和经济增长。而运用宏观调控手段主要是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控一般更多是防止短期经济波动,实现短期宏观经济目标,即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和经济增长。西方发达国家对宏观调控多用的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当经济高涨,出现通货膨胀时,用紧缩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抑制经济膨胀,降低物价,稳定物价。当经济萧条,存在大量失业,用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促进国民收增长,扩大就业。我国是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决定了我国在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和手段上有自己的特点。 我国的宏观调控目标是:(1)总需求和总给予的平衡,以保持物价的稳定;(2)总需求和总给予的平衡决定的国民收入尽量大,以吸收失业人口;(3)国际收支的平衡;(4)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我国宏观调控的政策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我国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有:(1)国家预算;(2)税收;(3)国债;(4)财政投资;(5)转移支付。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有:(1)法定存款准备金;(2)再贴现率;(3)公开市场利率。产业政策主要是以指导性计划来执行的,分为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我们就中国的宏观经济特点谈一谈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在此我们只讨论短期国内宏观经济调控。短期国内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应该是:(1)总需求和总给予的平衡,以保持物价的稳定;(2)总需求和总给予的平衡决定的国民收入尽量大,以吸收失业人口。 短期内总需求和总给予平衡决定的国民收入不一定是充分就业下的国民收入水

平,如果该收入水平小于充分就业下的国民收入水平,就会出现失业问题。西方发达国家一般是运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扩大总需求拉动经济,从而达到充分就业水平。但达到自然失业率水平时,总给予表现为人们已经达到充分就业水平,由于受就业人口的约束,总给予不会再扩大,总需求的增长只能是引起通货膨胀。这时则用紧缩需求政策调节通货膨胀。总的来说,我国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但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宏观调控方面还应有自己的特点。 一、从总给予方面调控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通过户籍制度把大量人口留在农业进行生产,又通过工农业价格剪刀差把农业中大量资金用于工业化建设,建设起了较为完善的工业化系统,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形成。随着改革开放,农业方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大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有了较大发展,同时改革开放使得我国的工业有了飞速发展,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农业还没有完成工业改造,我国工业化还没有完成,尚处于中期发展,二元经济仍是我国的经济现实。 刘易斯的二元结构转型模型认为:在二元结构下经济中存在两个部门,即传统产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农业部门是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产业,大量使用土地等非再生产性资源,其规模不可能随人口增长而增长。持续增长的人口对农业部门形成了巨大压力,产生了大量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几乎为零,造成整个经济收益递减趋势。工业部门是以现代化工业为主体的产业部门,可大量使用再生产资源,规模随生产的发展,不断扩大。并且工业部门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技术革新速度快,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工业部门的扩张和对劳动力

论宏观调控的目标与调控手段

论宏观调控的目标与调控手段 【内容提要】:本文对宏观调控的目标作以简要展开论述,重点对宏观调控手段加以分析。对经济手段、行政手段以及法律手段之间的关系加以明确,同时指出应关注在宏观调控中普遍采用的财政、货币、计划、产业手段,对其加以界定与规范。 【关键词】:宏观调控目标宏观调控手段 宏观调控这一概念最早产生于经济学中,指的是国家运用一定的宏观经济政策对宏观经济总量进行调节以期趋近经济均衡目标的行为过程。(1)国家的宏观调控是伴随着市场失灵而出现的,因此,宏观调控的目标也就是为了解决市场失灵而设定的。 一、宏观调控目标 宏观调控的总体目标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即保持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以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宏观调控的具体目标,西方经济学界基本一致地界定为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四个方面。这种界定的意义在于:一是四大目标基本反映了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方面,即考虑到了封闭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问题,又考虑到了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问题;二是四个方面都有其对应的理论依据,为相应的政策制定和操作提供了可能性。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把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2)这是与我国国情相

适应并同经济学理论研究相符合的决定。 (一)促进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经济全面发展的主要指标,是一个宽泛、综合的概念。它既体现经济总量的增加,也体现人均收入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同时,总量上的增长是建立在比例协调、结构优化和效率提升的基础之上的。国内生产总体的年增长率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指标。经济增长速度是否适度,在不同国家判断标准不一样。 (二)增加就业。 扩大就业不但能更加充分利用劳动力要素,而且能使居民收入的普遍增长。因此,增加就业既是经济健康发展的标志,也是社会公平和稳定的体现。经济中总供给大于总需求会造成失业,同时经济发展中的经济结构变化和技术进步也会带来失业。失业会增加社会福利支出,加重财政负担,失业率过高还会引起社会的不安定。在我国存在着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但素质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这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因此,要慎重掌控宏观经济的总量平衡,并通过促进投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开发落后地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手段来增加就业。 (三)稳定物价。 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大体稳定是经济健康、平衡发展的保证,企业和个人可以在较为稳定的价格下安排生产和消费,促进经济平衡增长,避免经济波动。而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都会带来人们价格预期的紊乱,影响各类经济行为主体的判断和信心,扭曲资源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