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幼儿园疱疹性咽峡炎预防与应对措施

幼儿园疱疹性咽峡炎预防与应对措施

幼儿园疱疹性咽峡炎预防与应对措施

季节交替,细菌病毒也随之爆发,这个季节传染病肆意生长,而疱疹性咽峡炎更是进入高发期,让我们一起学习如何预防和防控传染病的发生,更好的保护小宝贝们的健康!

一、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柯萨奇A组病毒所致,它是常见的一种具有流行性的病毒性咽炎。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

二、疱疹性咽峡炎的病程表现

1、潜伏期2-7天,患儿没有任何症状,但体内病毒在大量复制。

2、前驱期1-2天,突然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38℃-40℃,并伴有咽喉红肿、食欲不振等症状。

3、疱疹期2-3天,除高烧外,口腔上腭粘膜出现水疱。

4、溃疡期,低烧或退烧,但也到了患儿最痛苦的时期,因溃疡疼痛出现流口水甚至拒食的现象。

三、专家提醒

四、我们的工作

1、加强晨午离园检查:每天保健医生及班级老师在幼儿入园时、

午睡前、午睡后、离园前仔细进行检查,如有异常及时联系家长并做好登记。

2、积极开展健康宣传活动:通过多种形式让家长和幼儿了解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的预防方法。

3、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掌握七步洗手法。

4、加强教职工疾病防控知识培训:加强教职工对传染病防护意识和防范能力,全园教职工认真执行各项卫生制度,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家长宣传以及家长群温馨提示,确保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5、加强日常清洁消毒:每周请专业消杀公司为幼儿园环境进行消杀消毒,保育老师、保洁阿姨每天对室内外玩教具、床铺、洗手间、楼梯走廊等进行清洗和消毒,保证清洁到位无死角。玩具、教具等进行消毒和暴晒。

五、幼儿园温馨提示

1、常见疾病是可防可控的,在高发期间,呼吁家长要如实反馈幼儿健康情况,如有疑似确诊病例请及时反馈班级教师,做到不瞒报、不漏报、不错报并及时报。

2、幼儿园日常消杀及防御措施都在一一强化落实,假期期间注意卫生防护措施。

3、做到常通风、勤洗手、多喝水、多吃蔬菜、不去人员密集的地方。我们和您共同努力、家园合力、做好预防、传播守护健康正能量,一起守护幼儿的健康,给幼儿一个健康的体魄。

幼儿园疱疹性咽峡炎预防与应对措施

幼儿园疱疹性咽峡炎预防与应对措施 季节交替,细菌病毒也随之爆发,这个季节传染病肆意生长,而疱疹性咽峡炎更是进入高发期,让我们一起学习如何预防和防控传染病的发生,更好的保护小宝贝们的健康! 一、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柯萨奇A组病毒所致,它是常见的一种具有流行性的病毒性咽炎。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 二、疱疹性咽峡炎的病程表现

1、潜伏期2-7天,患儿没有任何症状,但体内病毒在大量复制。 2、前驱期1-2天,突然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38℃-40℃,并伴有咽喉红肿、食欲不振等症状。 3、疱疹期2-3天,除高烧外,口腔上腭粘膜出现水疱。 4、溃疡期,低烧或退烧,但也到了患儿最痛苦的时期,因溃疡疼痛出现流口水甚至拒食的现象。 三、专家提醒 四、我们的工作 1、加强晨午离园检查:每天保健医生及班级老师在幼儿入园时、

午睡前、午睡后、离园前仔细进行检查,如有异常及时联系家长并做好登记。 2、积极开展健康宣传活动:通过多种形式让家长和幼儿了解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的预防方法。 3、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掌握七步洗手法。 4、加强教职工疾病防控知识培训:加强教职工对传染病防护意识和防范能力,全园教职工认真执行各项卫生制度,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家长宣传以及家长群温馨提示,确保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5、加强日常清洁消毒:每周请专业消杀公司为幼儿园环境进行消杀消毒,保育老师、保洁阿姨每天对室内外玩教具、床铺、洗手间、楼梯走廊等进行清洗和消毒,保证清洁到位无死角。玩具、教具等进行消毒和暴晒。 五、幼儿园温馨提示

【育儿知识】疱疹性咽峡炎防治知识

疱疹性咽峡炎防治知识 疱疹性咽峡炎防治知识 现在正值传染病多发期,同时疱疹性咽峡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疱疹性咽峡炎及各类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希望家长能了解和关注疱疹性咽峡炎的有关情况,并密切配合幼儿园,共同做好预防工作。 一、疱疹性咽峡炎的基本情况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引起的常见疾病,多发群体为3~5岁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主要特征为急起发热和咽痛,在软腭的后部、咽、扁桃体等处可见红色的红晕,疱疹。 临床表现起病急以高热为主,体温可达39摄氏度左右,伴头痛、咽部不适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而发生高热惊厥。儿童常见有咽痛、吞咽困难、四肢肌痛、厌食乏力等。症状持续4~5天后,咽部出现灰色小丘疹,24h内发展为水疱和溃疡,其周围绕以1~5mm的红晕为特征性的病变。1~5天溃疡愈合,一般3天内退热,症状消失。儿童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相似。感染性较强,传播快,呈散发或流行,夏秋季为高发季节。孩子的手和脚心都没有疱疹,一般就不会是手足口病,不必过分恐慌。 潜伏期3~10天 传播途径疱疹性咽峡炎主要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呼吸道或虫媒传播。 检疫期患病儿童需要在家隔离治疗二周。 二、预防及护理 1家中经常通风,保持新鲜的空气,物品要定期消毒处理; 2加强锻炼,注意休息,多喝开水,多吃新鲜蔬菜及营养丰富易消化

的食物,增强身体抵抗力。 3注意饮食,孩子因为咽部疼痛,出现吞咽困难,此时不要吃过热的食品,可多吃些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比如牛奶、米粥、果汁等,饮食应少量多次,不要给孩子吃辛辣、甜腻或油炸食品,还可多吃些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同时,补充营养,适量摄入维生素C,提高免疫力。 4注意保持孩子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饭前、便后、外出活动后等均要及时洗手)、每天可让孩子用淡盐水漱口、室内多通风,尽量不带孩子去人口密集的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5如果发现孩子有发热或咽部出现灰色小丘疹,若24h内发展为水疱和溃疡,则要立即带孩子去正规儿科医院就诊,如经医生确诊为疱疹性咽峡炎的,要第一时间与本班教师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做好消毒、隔离等预防及统计等工作;并请一定在医生确诊痊愈后携带好复证明方可让孩子回幼儿园。 6幼儿园将加强晨检和日常观察、对幼儿玩具、用具、餐具等的清洗消毒工作,减少间接接触传播;加强食品与环境卫生工作,全力做好预防工作。希望在我们家园的通力合作下,能更好的预防疱疹性咽峡炎,确保孩子的身体健康。

浅谈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预防与护理对策

浅谈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预防与护理对 策 在儿科,通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家长急匆匆地带孩子来看诊,说孩子嘴巴 里长了疱疹,吃不下,也睡不着,看起来揪心不已。别慌,这有可能是患上了小 儿疱疹性咽峡炎。这种疾病作为一种急性、传染性、发热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 在儿科,较为常见。得了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患儿,可出现发热、咽痛、流延、 厌食、呕吐等临床表现,若不及时治疗,还能引起消化不良、败血症、脑膜炎等 严重病症,危害性比较大。宝宝患上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其治疗方法很重要,同时,给予优质的护理措施,也是不能少的。很多患儿家长,特别想通过好好护理,让孩子病情尽快康复,但是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具体是什么疾病?”、“小儿 疱疹性咽峡炎该如何进行护理?”以及“得了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应该要如何预防?”等,并没有很清楚的认知观念。因此,当孩子出现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症状后,就会非常担心。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 什么是小儿疱疹性咽峡炎?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由柯萨奇病毒、肠道病毒感染,导致的上呼吸道感染传染病。一般而言,6岁以下儿童是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疾病的高发人群。本病可经呼吸道、消化道、接触形式,进行传播,在托幼机构、早教机构、社区等人群密集的场所,易出现爆发态势,应引起家长和相关部门的重视。 那么,宝宝是如何患上小儿疱疹性咽峡炎这种疾病的呢?顾名思义,主要是因为受到了柯萨奇病毒、肠道病毒的侵袭。当宝宝饮食习惯不良,比如吃了被污染的食品和水等,或者接触患儿口鼻分泌物、皮肤黏膜疱疹液的时候,很容易感染上柯萨奇病毒、肠道病毒。此类病毒进入患儿体内后,在患儿的咽峡部、咽部,进行定植,引发一系列感染性炎症反应。

预防疱疹咽峡炎教案大班

预防疱疹咽峡炎教案大班 教案标题:预防疱疹咽峡炎教案(大班) 教案目标: 1. 了解疱疹咽峡炎的症状和传播途径。 2. 学习预防疱疹咽峡炎的方法和措施。 3.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教学资源: 1. 图片或视频展示疱疹咽峡炎的症状和传播途径。 2. 儿童书籍或绘本,以增加学生对卫生习惯的认识。 3. 洗手液、纸巾等实物。 教学活动: 1. 引入活动:向学生展示图片或视频,让他们观察疱疹咽峡炎的症状和传播途径。鼓励学生提问和分享相关经验。 2. 讨论活动:与学生讨论如何预防疱疹咽峡炎。引导学生提出正确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与患者分享餐具和水杯等。 3. 角色扮演活动:分成小组,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日常生活中的情境, 如在餐厅、幼儿园或家庭中如何预防疾病传播。鼓励学生提出具体的做法和解 决方案。 4. 绘本阅读活动:选择适合年龄的绘本,讲述关于卫生习惯和疾病预防的故事。通过阅读,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正确的行为方式。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洗手实践,向他们演示正确的洗手步骤,并鼓励他 们模仿。提供洗手液和纸巾等实物,确保学生能够实际操作。

6. 总结活动:回顾课堂内容,强调预防疱疹咽峡炎的重要性,以及正确的卫生习惯。鼓励学生与家人分享所学知识,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 教学评估: 1. 观察学生在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与学生进行简短的问答,检查他们对疱疹咽峡炎预防措施的理解程度。 3.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洗手步骤是否正确。 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与家人共同制定并贯彻健康卫生计划,以预防疾病传播。 2. 继续进行相关的绘本阅读活动,加深学生对卫生习惯的认识。 3.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卫生保健机构或邀请卫生专家进行讲座,进一步加强对疾病预防的认识。 通过以上教案,学生将能够了解疱疹咽峡炎的症状和传播途径,学习预防疱疹咽峡炎的方法和措施,并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这将有助于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保障学生的健康。

疱疹性咽峡炎的预防与控制

疱疹性咽峡炎的预防与控制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疾病,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性较强,传播快,呈散发或流行,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 一、临床表现 该病主要表现为急骤发热,可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咽痛,吞咽时尤甚,有时诉头痛、腹痛或肌痛;血常规检查大多是血细胞计数正常或略低。起病2日内口腔黏膜出现少数(很少多于12个)小的(直径1~2mm)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部,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悬雍垂,舌部等,在以后的24小时内水疱破溃变为浅溃疡,直径一般在5毫米以下,1~5日内愈合。 二、治疗 主要是对症治疗。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可用淡盐水漱口,用10%硝酸银涂于溃疡处或用咽喉灵丹,冰硼散等吹播咽部以减轻咽痛症状。口服维生素C及B等。抗生素对病毒性咽炎无效。但如有发热,应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以便控制继发性细菌感染。 1.原发病治疗 积极寻找原发病,并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 2.局部治疗 (1)采用复方硼砂溶液、生理盐水或3%过氧化氢含漱;病变部位涂擦2%金霉素甘油或1%甲紫,能促进溃疡面的愈合。

(2)注意休息,多饮开水,多吃新鲜蔬菜及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3)中药治疗对此病有一定效果,分内服及外用两类。应根据病情选择用药。 三、预后 大多数为轻型病例,有自限性(1~2周)。本病预后良好。 四、预防和控制 该病目前没有疫苗可以预防,所以主要是注意保持个人和室内的卫生,尽量不去嘈杂的公共场所。 勤洗手,不吃不干净的食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但必须注意的是,这种病起病急,得病后体温迅速升高,容易导致高热抽搐。如果抽搐,在迅速送往医院的同时,可以掐住患者的人中穴,不断呼喊患者名字,同时要防止在抽搐时咬伤舌头。

小班认识咽峡炎教案

小班认识咽峡炎教案 活动目标 1、知道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了解引起疾病的原因。 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病意识。 活动准备 多煤体课件ppt《疱疹性咽峡炎的预防》、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pp课件讲解 (1)、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是由柯萨奇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很强,传播快,夏秋季为高发季节,病程一般为4~6天,偶有延至2周者。部分手足口病患儿以疱疹性咽峡炎为首发症状,随后可在手掌、足底、臀部等部位出现红色皮疹。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可用淡盐水漱口,用10%硝酸银涂于溃疡处或用咽喉灵丹,冰硼散等吹播咽部以减轻咽痛症状。口服维生素C及B等。对于轻、中度发热,以物理降温为主。体温超过38.5"C时,可给予布洛芬等退热药。有高热惊厥及严重肌痛者,可适当给予镇静剂和止痛剂。 (2)、介绍疱疹性咽峡炎的主要症状: 特征为发热,常在38C以上,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腹痛和四肢肌痛。在婴儿常发生呕吐,高热时可发生惊厥。起病2日内口腔粘膜出现散在针尖大小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部,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悬雍垂等,但不见于齿龈及颊粘膜。2-3日后红晕扩大,疱疹破溃变

为数个黄色溃疡,直径一般在5mm以下。其他部位不出疱疹。 (3)疱疹性咽峡炎是怎么传播的呢? 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发生本病,系不同型病毒引起。疱疹性咽颊炎患者及隐性感染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可直接经由肠道、呼吸道传播,也可间接经污染的手、食品、衣服、用具等传播。疱疹性咽峡炎传染性较强,应注意隔离治疗,患儿用过的餐具、玩具等进行消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患病期间注意休息,多饮温开水,多吃新鲜蔬菜及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以增强身体抵抗力。忌食刺激性食物,不吃过热、过冷的食品。目前对肠道病毒感染尚无特效疗法,主要是对症治疗。 (4)、"小朋友,看了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你们害怕吗?其实,小朋友们不要害怕,疱疹性咽峡炎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我们讲究卫生,就不会得疱疹性咽峡炎。下面来告诉你们怎样预防疱疹性咽峡炎。 预防措施: 1、注意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注意口腔卫生,不要吃手指。 2、多喝白开水,饮食要清淡,不要吃辛辣油腻的食物。 3、少到人多密集的公共场所游玩,不要与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接触。 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多开窗通风。 5、做好卫生消毒,幼儿接触的玩具要常消毒,幼儿的枕头、被子要定期清洗、暴晒。 重点做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衣被。(幼儿跟着念几遍,熟记)

关爱幼儿健康,预防疱疹性咽峡炎

关爱幼儿健康,预防疱疹性咽峡炎 近期,又进入“疱疹性咽颊炎”的高发时节,该病与手足口病同为肠道病毒引发的感染性疾病。那么什么是“疱疹性咽颊炎”?如何预防“疱疹性咽颊炎”呢? 一、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都是肠道病毒所致,5岁以下儿童为高发人群,4-6月份高发,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 二、疱疹性咽峡炎的流行病学特征: 潜伏期:3-5天,患者无任何症状,但体内病毒大量复制。 前驱期:1-2天,突发高烧38-40度,可伴有咽红、食欲不好等症状。(体质好的幼儿有的不发烧或者低烧) 水疱期:2-3天,除高烧外上颚粘膜出现水疱。 溃疡期:低烧或退烧,但是幼儿最痛苦期,因溃疡疼痛致出现流口水、拒等症状。 温馨小贴士: 幼儿高热患病期,家长主要的任务是使用物理降温或给孩子服用退烧药,防止高热惊厥。 三、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区别 1、疱疹部位不同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在咽峡部位;手足口病在口腔、手足臀部通常都会有疱疹。 2、发病风险不同

疱疹性咽峡炎:病情较轻,持续1-2周,可自愈。 手足口病:病情较轻,持续1-2周,可自愈;病情较重,发展为脑炎;有0.1%的风险发展为脑出血。 温馨小贴士:注意观察孩子手、脚、臀部有无疱疹,以防发展成手足口病。 四、如何预防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一样,目前没有疫苗。预防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勤洗手进食前、如厕后、处理呕吐物或分泌物后应洗手 2.吃熟食和喝净水,生食和不干净的水有的自身带有一些特殊的细菌容易致病 3.加强锻炼,锻炼可以加强幼儿自身的抵抗能力 4.开窗通风通风可以减少室内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的量。 5.少去人多场所,避免密切接触咽峡炎的患者。 温馨小贴士:疱疹性咽峡炎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幼儿园为做好疱疹性咽峡炎的防控工作,建议家长和孩子做到以下几点: 1.早上来园时,请主动配合保健医生,有序排队进行晨检。 2.如果您的孩子有出现以疑似症状(发烧、咽痛、咽部疱疹等),请家长及时带到正规医疗机构诊治。 3.若确诊疱疹性咽峡炎,请务必及时通知本班老师,以确保做到疫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4.幼儿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口鼻,并且纸巾丢至垃圾桶。

预防咽峡疱疹教案

预防咽峡疱疹教案 教案标题:预防咽峡疱疹教案 教案目标: 1. 了解咽峡疱疹的病因、症状和传播途径。 2. 掌握预防咽峡疱疹的有效方法。 3. 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提高对传染病的防范意识。 教学准备: 1. 电子白板或黑板 2. 幻灯片或图片展示 3. 教学视频或动画 4. 学生手册或教材 教学过程: 引入: 1. 利用图片或幻灯片展示咽峡疱疹的病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学生是否了解咽峡疱疹,并鼓励他们分享相关知识。 知识讲解: 1. 通过教学视频或动画向学生介绍咽峡疱疹的病因、症状和传播途径。 2. 解释咽峡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 可通过接触传播。 3. 强调咽峡疱疹的症状,如喉咙痛、发热、口腔溃疡等,并提醒学生及时就医。预防方法: 1. 强调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与患者共用餐具、避免接触患者

的口腔分泌物等。 2. 提醒学生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特别是在疱疹出现时。 3. 鼓励学生保持良好的免疫系统,通过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睡眠来增强 免疫力。 4. 强调避免与患有咽峡疱疹的人发生性接触,以防止性传播。 活动设计: 1.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个人卫生习惯,并提出预防咽 峡疱疹的措施。 2. 角色扮演:学生分成小组,扮演不同角色,模拟面对咽峡疱疹患者时的应对 方式,强调避免传播的重要性。 3. 游戏环节:设计互动游戏,增加学生对咽峡疱疹预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总结: 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预防咽峡疱疹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自觉遵守预防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 的健康。 拓展延伸: 1. 分组研究其他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方法,并进行汇报和讨论。 2. 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或图书馆进一步了解咽峡疱疹和其他传染病的相关知识,提高健康意识。 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

中班传染病教案《疱疹性咽峡炎》

中班传染病教案《疱疹性咽峡炎》 标题:中班传染病教案《疱疹性咽峡炎》 学习目标: 1. 了解疱疹性咽峡炎的基本知识,包括病因、症状和传播途径。 2. 学习预防疱疹性咽峡炎的方法,如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避免与患者接触。 3. 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关爱他人的精神。 教学资源: 1. 幻灯片或图片展示关于疱疹性咽峡炎的基本知识。 2. 绘本或图片展示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3. 医疗器械模型或图片展示医生的工作和如何治疗疱疹性咽峡炎。 教学准备: 1. 确保教室环境整洁干净,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洗手设施。 2. 准备幻灯片或图片展示相关知识。 3. 准备绘本或图片展示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 引入活动: 1. 展示一张幻灯片或图片,引起学生对疱疹性咽峡炎的兴趣。 2. 提问学生是否知道疱疹性咽峡炎是什么,以及可能的症状。 知识讲解: 1. 使用幻灯片或图片展示疱疹性咽峡炎的基本知识,包括病因、症状和传播途径。 2. 解释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如发热、喉咙痛、溃疡等,并强调及时就医的重

要性。 讨论与互动: 1.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预防疱疹性咽峡炎。 2. 展示绘本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绘本中的良好卫生习惯。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咳嗽时遮住口鼻等。角色扮演: 1. 分为医生和患者两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就医和治疗的过程。 2. 引导学生扮演医生,询问患者的症状并给予适当的建议。 总结与延伸: 1. 总结今天学到的关于疱疹性咽峡炎的知识和预防方法。 2.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并帮助他人预防传染病。 评估: 观察学生在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对疱疹性咽峡炎预防知识的理解程度。 拓展活动: 1. 邀请一位医生或护士来班级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疱疹性咽峡炎的了解。 2. 组织学生参观医疗机构,了解医生的工作和如何预防传染病的措施。 备注:教案中的活动和资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替换,以适应中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

预防咽峡炎教案小班

预防咽峡炎教案小班 教育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疱疹性咽峡炎的相关知识。 2、了解该病症相关预防措施,提高个人免疫力。 教育过程: 一、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 疡为特征的疾病,以以1-7岁儿童发病多见,但成年人也会发病。疱疹性咽峡炎全年均可发生,以夏秋季为高发季节。该病不仅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还可通过呼吸道以及通过直接接触传播。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但多数患者症状较轻,一般4~6天内可痊愈。 二、哪些病毒能引起疱疹性咽峡炎? 本病病原体种类很多,以柯萨奇A组病毒(1~6、8、10、22)、疱疹病毒、EB病毒较多见,另外有腺病毒、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麻疹病毒等。 当劳累过度,过敏体质,气温突变,身体受凉或受到某些物理、化学因素等的刺激,使身体免疫能力低下,易患此病。 三、患疱疹性咽峡炎有哪些症状? 该病主要表现为急骤发热,可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咽痛,吞咽

时尤甚,有时诉头痛、腹痛或肌痛;血常规检查大多是血细胞计数正常或略低。口腔黏膜可见散在灰白色疱疹,直径1~2mm,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柱,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及悬雍垂上,但不见于齿龈及颊黏膜;水疱破溃会变为浅溃疡,表面覆盖有淡黄色假膜,周围黏膜呈现鲜红色。一些孩子会自诉口腔疼痛或拒食,婴幼儿则可表现为烦躁、哭闹、拒饮食、流口水等。全身症状及咽部体征一般在4~6天后自愈,偶有延迟至2周者。 四、疱疹性咽峡炎传播途径是什么? 主要包括以下三种传播途径:①消化道传播,通过粪-口途径传播;②呼吸道传播,通过飞沫传播;③生活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呼吸道分泌物,及被其污染的手、毛巾、牙具、玩具、餐具、床上用品等而发生感染。 五、哪些人容易患疱疹性咽峡炎? 人群普遍易感,以1-7岁儿童多见。成人由于免疫系统较完善,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也无任何症状,但仍会传播病毒。因此成人也要做好防护,避免传染给孩子。 六、怎样鉴别手足口病与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仅于口腔咽腭部位、悬雍垂的黏膜上或口腔其他部位出现疱疹。 手足口病:在手、足、口、臀、膝关节、肘关节等部位出现斑丘疹、疱疹,部分手足口病患儿口腔未见疱疹,也可以先于口腔部位出

疱疹性咽颊炎——季节病防治篇

疱疹性咽颊炎——季节病防治篇 最近六一将近,上周五儿子下午放学后就出现发热,我下班回去的时候他还在发热,睡在客厅的沙发上,估计也是被传染了。晚饭后他还没睡醒,岳母和太太催促我尽快给他诊治一下。初染病邪,尚且清浅,就给他做了一次小儿推拿,一套推拿做完,他浑身出了一身汗,精神也就恢复了,自己知饿索食,病已经痊愈了。周末的时候,班级群内在讨论六一节他们表演节目的事情才知道,一个班级三十几个人竟然有十二个小朋友感染疱疹性咽颊炎! 网传疱疹性咽颊炎来势汹汹,完超手口足病成为夏季以来最为多发的疾病,对于此病很多家长难免有些恐慌,特别是前些年手足口病误诊至死病例,让很多患者家长面对肠病毒(主要是柯萨奇病毒)感染很是恐慌,特别是有些患儿会出现超高热抽搐,加上咽喉部疱疹影响小儿饮食,吞咽会引发咽部疼痛,小儿难免会因痛苦哭闹。此病的传染性确实很强,老弱孕幼病者多容易因接触而传染,虽然多发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但是成人也是比较常见的。 众所周知,面对病毒性疾患,西医经常无力回击,特别是婴幼儿,化学合成的抗病毒药物是禁忌使用的,所以亲爱的朋友们,这个时候就要看中医大显身手了,所有的中医喷子这个时候也只有缄默的份儿了。虽然病毒感染多数都被西医称为“是自限性的”——可以自愈,但是,说句讲道理的话,如果机体“正气不足”(抗病力不足),这种所谓的“自愈”恐怕很难!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病原是柯萨奇病毒A型(CV-A)和肠道病毒71型(EV-A71),引起疱疹性咽峡炎的病毒主要为柯萨奇病毒 A 组(1~10、12、16、22 型,其中A16 也是手足口病的主要元凶),还有 B 组 1~5 型(相对少见)和埃可病毒3、6、9、16、17、25、30 型参与其中。该病发病率高,四季散发,春夏季是流行季节,经粪-口途径、呼吸道飞沫、接触患儿口鼻分泌物以及被污染的手和物品而感染。多见于6岁以下学龄前儿童,潜伏期3~5天,临床表现为发热、咽痛、口痛、咽

疱疹咽峡炎预防大班教案

疱疹咽峡炎预防大班教案 教案标题:疱疹咽峡炎预防大班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疱疹咽峡炎的病因、症状和传播途径。 2. 掌握预防疱疹咽峡炎的基本方法和措施。 3.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 教学准备: 1. 幻灯片或绘图板 2. 疱疹咽峡炎的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3. 洗手液、纸巾等卫生用品 教学过程: 引入活动: 1. 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向学生展示疱疹咽峡炎的症状和传播途径,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如“你们知道疱疹咽峡炎是怎么传播的吗?”、“你们平时有注意预防疱疹咽峡炎吗?” 知识讲解: 1. 通过幻灯片或绘图板,向学生介绍疱疹咽峡炎的病因和症状,如发热、咽喉痛、口腔溃疡等。 2. 解释疱疹咽峡炎的传播途径,如空气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 讨论与互动: 1.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平时预防疱疹咽峡炎的方法和经验。

2. 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预防疱疹咽峡炎的基本方法,如勤洗手、避免与患者近 距离接触、不共用餐具等。 实践活动: 1. 分发洗手液和纸巾,引导学生正确洗手的步骤和方法。 2. 模拟日常生活场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演示如何正确预防疱疹咽峡炎。 总结与反思: 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预防疱疹咽峡炎的基本方法和措施。 2. 鼓励学生思考并提出自己的问题或疑惑,进行讨论和解答。 拓展活动: 1. 邀请家长参与,组织家庭卫生日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2. 建立健康观察日记,让学生记录自己的卫生习惯和身体状况,培养良好的卫 生习惯。 教学评估: 1.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正确洗手的步骤和方法是否掌握。 2. 收集学生的讨论和总结,评估学生对预防疱疹咽峡炎的理解程度。 教学延伸: 1. 继续关注学生的卫生习惯,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指导。 2. 鼓励学生在家中向家人分享所学知识,提高家庭的卫生意识。 教案撰写的过程中,我参考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相关机构的指导意见,确保 教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希望这份教案能够帮助您有效地进行疱疹咽峡炎预防 教育,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卫生习惯。

疱疹性咽峡炎预防控制知识要点

疱疹性咽峡炎预防控制知识要点 一、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多为柯萨奇 A 组)感染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疾病,潜伏期一般为3-6 天,主要通过飞沫、唾液及疱疹液直接接触传播。疱疹性咽峡炎感染性较强,传播快,呈散发或流行,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主要侵袭3-10岁儿童。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 二、临床症状 多以突发高热开始,24〜48h可达高峰,升至39〜41 C, 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而发生高热惊厥。年长儿童及成人常见严重的咽痛,吞咽困难,四肢肌痛,厌食乏力等,持续4〜5 天后,咽部出现灰色小丘疹,24h 内发展为水疱和溃疡,经 1 〜5 天溃疡愈合,一般 3 天内退热,症状消失。 本病呈自限性,病程大约7 天,预后良好。 三、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异同 (一)相同点 1.病原体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均为肠道病毒感染所致。 2.临床特征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均可出现口腔内疱疹及溃疡表 3.流行病学特征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均具有传染性,在学校及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可能出现散发或聚集性疫情。 (二)不同点 1.疹子分布部位疱疹性咽峡炎病例症状主要为发热和口腔疱

疹,但手、足、臀等部位并无疹子分布,而手足口病则有。 2.传染性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染性较手足口病要小,后者更容易引起聚集性疫情的发生。 3.症状疱疹性咽峡炎患者症状较典型的手足口病症状要轻一些。 4.并发症疱疹性咽峡炎虽然可能合并细菌感染,患儿往往因为咽痛而流涎、拒食,但是一般不会出现脑炎等并发症,几乎不会出现重症、死亡病例。 少数手足口病患儿则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 四、疱疹性咽峡炎的防控要点学校和托幼机构在疫情流行期间,应积极落实晨(午)检、病例隔离、清洗消毒、宣传教育等防控措施。 (一)病例隔离 对于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的患儿,要隔离至症状消失后 1 周,在此期间医疗机构不应开具复课证明,以免造成疫情扩散。 (二)预防控制措施 1.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采取立即送诊、居家观察等措施,并立即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 2.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老师也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状况。 3.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定期对玩具、儿童个人卫生用具(水杯、毛巾等)、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4.定期对活动室、寝室、教室、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

幼儿园温馨提示之夏季常见传染病预防及措施十篇

幼儿园温馨提示之夏季常见传染病预防及措施十篇 篇一:幼儿园温馨提示之夏季常见传染病预防及措施 夏季,万木葱茏,枝繁叶茂。最近气温的反复不定,病毒和细菌大量繁殖,我们将如何了解这些疾病,并做好防护措施呢?请往下看 01疱疹性咽峡炎 症状: 1、早期发热可有可无,咽部可见散在红色皮疹,有的呈黄色白头,底盘发红,全身皮肤、手足可见红色皮疹,有的呈白色水泡样。 2、后期咽部疱疹消退,皮肤疱疹结痂,有的可出现大片融合样皮疹,伴瘙痒,部分孩子可出现指甲、趾甲脱落情况; 3、注意合并证,有的孩子会出现精神不好、恶心呕吐、肢体抖动等神经系统症状,这是合并有脑炎情况,需要按脑炎治疗,若合并细菌感染需要抗感染治疗。 预防: 1、加强隔离:疱疹性咽峡炎具有传染性,应按照传染病进行管理隔离,患儿应尽量待在家中,减少不必要的外出,不要去上学。最好是在体温正常、疱疹消退后再隔离一周。 2、注意手卫生: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建议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以避免重复感染或交叉感染。此外,家长在接触患儿前后、给患儿更换尿布和处理大便后都应用I肥皂和清水洗手。 02手足口病 症状:患儿最初会感到乏力,喉咙痛或者发热,(38℃~39℃),一两天后口腔、

手、足或臀部可能会出现斑丘疹或疱疹,有些宝孩子在出现疱疹前会出现皮疹,疱疹可能会破裂并结痂,1~2周左右,斑丘疹和疱疹通常会消失。 病因: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这种病毒很容易通过咳嗽或打喷嚏传播,还可以通过接触感染者的粪便或水泡浓体而传播 03水痘 症状:水痘患者前期会出现一些全身症状,症状和感冒的症状非常相似,水痘再起病,可有全身不适,发热,头痛,咽喉四肢酸痛等症状。 水痘最明显的症状即为皮疹,水痘的皮疹是呈现心形的分布,皮疹起初起为一些大淡色的小丘疹,随着病情的进行逐渐演化为绿豆大小的水疱,周围烧是红晕,疱浓清亮,水疱的疱壁薄容易破裂,伴有轻重不等的瘙痒。 04登革热 症状:登革热(denguefever,DEN)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点为突起发热,全身肌肉、骨、关节痛,极度疲乏,皮疹,淋巴结肿大及白细胞减少。登革热为一种具有自限性倾向的感染病,通常预后良好,但部分患者会出现休克、脏器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预防:登革热预防的途径有两条: 1、控制传染源,地方性流行区或可能流行地区要做好登革热疫情监测预报工作,早发现,早诊断,及时隔离治疗,同时尽快进行特异性实验室检查,识别轻型患者。加强国境卫生检疫。 2、切断传播途径,防蚊灭蚊是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改善卫生环境,消灭伊蚊滋生地,喷洒杀蚊剂消灭成蚊。在夏秋雨季尤为注意。 05诺如病毒 症状:诺如病毒的潜伏期相对较短,数小时至3天,多为1~2天。诺如病毒感染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症状是腹泻和呕吐,儿童患者症状主要以呕吐为主,成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