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疱疹性咽峡炎 查房

疱疹性咽峡炎 查房

疱疹性咽峡炎的护理查房

2015.08

病因

疱疹性咽峡炎是柯萨奇A组病毒所致,好发于夏秋季,为常见的一种病毒性咽炎。常继发于急性鼻炎、肺炎、流行性感冒、疟疾、流行性脑膜炎,亦可单独发生,除咽部外,口腔粘膜亦可发生疱疹。

临床表现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如单独发生,常无全身症状。该病有流行趋势,常见于婴幼儿,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常表现为进食时哭吵,不愿进食,颌下淋巴结肿大有压痛,有时伴有发热。并发症少见:症状一般7日内消失。在感染后能产生持久的免疫,但A组中其他型病毒或其他肠道病毒也可能引起再次发病。

检查时,可见患儿上腭、口腔黏膜、咽后壁、扁桃体等口腔黏膜出现灰白色小疱疹,大约在1-2天内疱疹破溃形成溃疡。一般疱疹性咽峡炎往往都伴有牙龈一碰就出血,口腔内有臭味,还会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但很少波及口腔外部的皮肤。

护理诊断:

1、疼痛:与疱疹破溃有关

2、舒适的改变:与疱疹溃疡面引起的疼痛有关

3、营养障碍: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进食困难有关

4、焦虑:与患儿哭闹有关

5、知识的缺乏:与家长缺乏疾病相关知识有关

疱疹性咽峡炎护理:

1.疱疹性咽峡炎口腔疼痛明显,患儿大多都有拒食现象。应该注意给患儿补充营养,食物不宜过热,应该清淡一些,不油腻,并富有营养,进食困难时可以采取大静脉营养合剂。

2.为防止继发感染,局部使用止痛剂和抗病毒药物,一定注意口腔卫生。患

儿用过的食具一定要进行沸水消毒处理,避免造成感染。

3.忌食刺激性食物,如酸、甜、辣、咸、热、硬等,避免刺激口腔破溃部位

引起疼痛。

4.可取绿豆100克、苦瓜50克、薏米150克、大米100克煮粥,放凉后适量给患儿食用。

备注:引起疱疹性咽峡炎的柯萨奇病毒,也是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故幼托机构中,幼儿发生该病也该隔离治疗。

减轻不适的方法是: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可用淡盐水漱口,用10%硝酸银涂于溃疡或用咽喉灵丹,冰硼散等吹播咽部以减轻咽痛症状。口服维生素C 及B等。抗生素对病毒性咽炎无效。但如有发热,应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以便控制继发性细菌感染。

预防

疱疹性咽峡炎为儿童夏季常见病,预防此病,家长要注意保持孩子个人和室内的卫生,尽量不带孩子去嘈杂的公共场所。

1.可以漱口的孩子,可以每天用淡盐水漱口;

2.注意孩子和家长的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卫生;

3.鱼虾肉蛋和刺激性食物不吃或者尽量少吃,尤其是各种口味较重的零食

4.多喝水

5.食物选择流质性食物,如稀饭,米汤,面条等

1. 3

2. 2

疱疹性咽峡炎的护理体会

疱疹性咽峡炎的护理体会 疱疹性咽峡炎是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特殊类型疾病,是儿科中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之一。2007年6月~2009年8月,我院儿科共收治疱疹性咽峡炎患儿64例,经过给予更昔洛韦抗 病毒,对症支持治疗,加强健康教育,患儿痊愈出院,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64例均为6个月至5岁小儿,其中男40例,女24例。夏秋季发病,均有突然 发热、流涎、拒食,咽腭弓、悬雍垂、扁桃体、咽腔疱疹,周围有红晕,部分出现溃疡。血 常规WBC(3.8~12.5)×109/L,淋巴细胞15%~85%,未见异型淋巴细胞,参照儿科学的有 关标准均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1]。 1.2 治疗原则及用药在对症、补液等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更昔洛韦10mg/(kg·d)加入5%葡萄 糖注射液中静滴,每日1次,若外周血象示白细胞总数明显增高,则加用头孢他啶等抗生素 抗感染。3~5d后患儿体温降至正常,疱疹消失,无溃疡形成或原有溃疡面愈合。 2 护理 2.1 合理饮食吃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补充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锌。 2.2 高热的护理 2.2.1 保持周围环境通风和安静,保持病房空气新鲜,每日开窗通风3~4次,室内温度调节 在20~22℃,相对湿度在50%~60%,有助于散热和降低代谢率,多饮水以利出汗而散热。 先物理降温,尤其是小婴儿,物理降温常用头部冷湿敷(即用冷湿巾敷于患儿的额部)、洗 温水澡或温水擦浴颈部、腋下及腹股沟置冰袋和酒精擦浴,在物理降温无效时,适当选用退 热药进行药物降温,我科常用的口服药是布洛芬及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滴剂或栓剂,根据病情 可4~6h重复使用1次。 2.2.2 对体温过高、吞咽不适、拒食的患儿,给予静脉滴注60~80ml/kg的1/5张的含钠液以 补充生理需要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3 口腔舒适护理因口腔部位黏膜和舌面均可出现疱疹及溃疡,患儿阵发性哭吵不安,吞咽 疼痛,会影响患儿饮食摄入。保持口腔清洁,做好口腔舒适护理尤其重要,每天用淡盐水漱 口数次,用10%硝酸银涂于溃疡处或用西瓜霜等吹播咽部以减轻咽痛症状,口服复合维生素 B溶液促进溃疡的愈合。 2.4 在治疗护理患儿的整个过程中让家属参与进来,管床护士一定要耐心、细心的指导,协 助家属完成所有的生活护理及疾病护理,让护士、患儿、家属成为共同实现健康的合作伙伴。 2.5 心理护理患儿可因住院产生焦虑、恐惧、急躁等不良情绪,在确诊为疱疹性咽峡炎时, 告知患儿及家长,此病并不可怕,预后良好,病程1周左右[2]。告知患儿家长不要在患儿面 前哭泣,避免给患儿造成恶性刺激,应用充满信心的语言告诉患儿,多给患儿讲一些小朋友 勇敢之类的故事,增加患儿的信心。同时,护士要有美好、和蔼、诚恳、充满信心的语言、 举止和态度,以使患儿感到亲切。 2.6 健康宣教 2.6.1 疱疹性咽峡炎是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特殊类型疾病,本病系病毒感染,好发于夏季。主要通过呼吸道、肠道(粪-口)或虫媒传播,如经由污染的手、食品、衣服、用具等传播。2~10岁均可发病,但多见于婴幼儿,可为散发或小流行。认识到这点,家长们就可以从源 头防治该病。

疱疹性咽峡炎

近期防小儿疱疹性咽峡炎 文章来源:39健康网社区2010/5/24 3岁的毛毛一周前发烧不退,父母以为是感冒,用了几天药后仍不见好转,后到医院儿科就诊,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经过治疗,目前已经康复。某儿科医院的医生介绍,近一个时期,因突然发热就诊的孩子非常多,这些孩子都伴有拒食、烦躁、夜间睡眠不宁等症状,年龄稍小一点的孩子还伴有流口水、哭闹、不吃奶,经检查孩子是得了“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夏秋季节较多见。在托儿所、幼儿园小有流行,婴幼儿患此病比较多,男孩发病率略高于女孩。专家介绍,造成“疱疹性咽峡炎”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由于最近天气比较炎热、室内空气流通不畅,使室内空气细菌和病毒急剧繁殖,进入小儿呼吸道而引起疾病的发生。这些病毒主要是柯萨奇病毒、疱疹病毒和埃可病毒以及并发细菌感染等引起的急性咽部炎疾病。这几种病毒所导致的疾病传染性强、流行快,主要侵犯1岁—7岁儿童,严重的可以引起心肌的损伤。由于其初期症状与一般感冒区别不大,因此很容易被家长误认为普通感冒而延误治疗。 “疱疹性咽峡炎”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热、咽痛,患儿可伴恶心、呕吐与咳嗽等症状。患儿一般为起病急、突然高热,早期可伴有流鼻涕,大一点的孩子会因口腔疼痛而拒食,小一点的孩子则表现为拒乳、哭闹、不能睡眠,流口水等,重者影响吞咽功能,但多数不影响发声。进行体格检查时,可见咽部出血,有数个灰白色约小米粒大小的疱疹,直径约为1-2cm,周围有红晕。疱疹多分散存在,主要分布于咽腭弓边沿、口腔黏膜、扁桃体、咽后壁等处,疱疹可破溃,破溃后形成黄色溃疡。诊断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并不十分困难,难在疱疹未显现之前易被误诊为普通感冒或咽炎,对此,家长要加强观察。 对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常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主要以中药治疗为主。可选择一些清热、解毒、利咽的药物如板蓝根冲剂,汤药常用银花、连翘、蒲公英、薄荷、生石膏、竹叶、生地等清热解毒的药物。较重一些的孩子可静脉点滴炎琥宁、清开灵注射液。同时,还可以用雾化超声吸入中药双黄连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西医一般多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对于病情比较重、高热的孩子,应根据病情化验后再进行静点。病轻者可口服新博林等抗病毒药物及退热药。 专家建议家长,当孩子患疱疹性咽峡炎时,应多饮水有利于降温。吃有营养而且容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如牛奶、米粥、果汁。饮食应少量多次,不要给孩子吃辛辣、甜腻或油炸的食品。另外,给孩子多吃一些含维生素的青菜、水果等,尤其是不

疱疹性咽峡炎教案反思

疱疹性咽峡炎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了解引起疾病的原因。 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病意识。 活动准备: 多煤体课件ppt《疱疹性咽峡炎的预防》、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pp课件讲解 (1)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是由柯萨奇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 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很强,传播快,夏秋季为高发季节,病程一般为4~6天,偶有延至2周者。部分手足口病患儿以疱疹性咽峡炎为首发症状,随后可在手掌、足底、臀部等部位出现红色皮疹。 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可用淡盐水漱口,用10%硝酸银涂于溃疡处或用咽喉灵丹,冰硼散等吹播咽部以减轻咽痛症状。口服维生素C及B等。对于轻、中度发热,以物理降温为主。体温超过 38.5℃时,可给予布洛芬等退热药。有高热惊厥及严重肌痛者,可适当给予镇静剂和止痛剂。 (2)介绍疱疹性咽峡炎的主要症状: 特征为发热,常在38C以上,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腹痛和四肢肌痛。在婴儿常发生呕吐,高热时可发生惊厥。起病2日

内口腔粘膜出现散在针尖大小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部,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悬雍垂等,但不见于齿龈及颊粘膜。2-3日后红晕扩大,疱疹破溃变为数个黄色溃疡,直径一般在5mm 以下。其他部位不出疱疹。 (3)疱疹性咽峡炎是怎么传播的呢? 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发生本病,系不同型病毒引起。疱疹性咽颊炎患者及隐性感染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可直接经由肠道、呼吸道传播,也可间接经污染的手、食品、衣服、用具等传播。 疱疹性咽峡炎传染性较强,应注意隔离治疗,患儿用过的餐具、玩具等进行消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患病期间注意休息,多饮温开水,多吃新鲜蔬菜及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以增强身体抵抗力。忌食刺激性食物,不吃过热、过冷的食品。目前对肠道病毒感染尚无特效疗法,主要是对症治疗。 (4)“小朋友,看了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你们害怕吗?其实,小朋友们不要害怕,疱疹性咽峡炎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我们讲究卫生,就不会得疱疹性咽峡炎。下面来告诉你们怎样预防疱疹性咽峡炎。 预防措施: 1、注意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注意口腔卫生,不要吃手指。 2、多喝白开水,饮食要清淡,不要吃辛辣油腻的食物。 3、少到人多密集的公共场所游玩,不要与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接触。

疱疹性咽峡炎个案调查表

疱疹性咽峡炎个案调查表 编号:调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照国家标准编码:省编码+市编码+县编码+病例序号) 一、一般情况 患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年月日(阴/阳历) 患儿为:散居儿童□托幼儿童□学生□是否流动人口是□否□ 工作单位(就读学校或托幼机构) 家长姓名与患儿关系______职业___________ 家庭住址市乡(镇、街办)村(居)号 家庭成员人数:_____人 家庭电话: 二、发病及就诊情况 1、发热日期年月日, 出疹日期年月日 2、初诊日期年月日;初诊单位(省级/市级/县级/乡级/村级) 初步诊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住院治疗(是/否),如住院,则: 所住医院____________________ , 入院日期年月日,入院诊断, 出院日期年月日,出院诊断, 病程天。 三、临床情况 (一)临床症状如有请打“√” 1、发热(有,℃/ 无); 2、皮疹(有,主要部位:/ 无) 3、口腔炎:口腔粘膜上出现红色溃疡型疱疹是□否□ 4、呼吸系统:流涕□咳嗽□咽痛□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其他:_______________ 神经系统:头痛□喷射状呕吐□精神异常□嗜睡□意识障碍□昏迷□惊厥□ 四、流行病学资料 (一)患者接触史(填写病例发病6天前与手足口病、病脑、病毒心肌炎的接触史): 备注:1、与病例关系,指本调查病例发病前与相关患者的关系。包括(填写)家人、亲戚、同班、同校、同村或其它等关系。 2、临床诊断填写:手足口病、病脑、病毒心肌炎、肺水肿等。

疱疹性咽峡炎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2019年版)

疱疹性咽峡炎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2019年版)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感染学组、国家感染性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发布时间:2019-03)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Enterovirus)感染引起的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病原是柯萨奇病毒A型(Coxsackievirus-A,CV-A)和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A71,EV-A71)。该病发病率高,四季散发,春夏季是流行季节,经粪-口途径、呼吸道飞沫、接触患儿口鼻分泌物以及被污染的手和物品而感染。本病多见于6岁以下学龄前儿童,潜伏期3~5d,临床表现为发热、咽痛、口痛、咽峡部疱疹,小婴儿因口痛影响进食,少数可并发高热惊厥、脑炎等。部分手足口病患儿发病早期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随后出现掌心、足底、臀部及膝部红色皮疹或疱疹。疱疹性咽峡炎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可口腔局部喷涂抗病毒药物辅助治疗缓解口痛症状。病程一般4~6d,预后良好。为进一步规范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感染学组及国家感染性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组织专家共同编撰疱疹性咽峡炎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2019年版)以指导临床工作。 一、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

1.病原学:由肠道病毒引起,肠道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主要致病血清型为CV-A2、4、5、6、8、1 0、16型和EV-A71型,CV-B组1~5型也可致病,较为少见[1],埃可病毒(Echovirus)3、6、9、16、17、25、30型也可引起此病[2]。我国天津市2015~2016年504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病原学分析发现,CV-A10阳性的病例最多,占病原阳性病例的2 2.78%(59/259)[3];杭州市20 15年对1021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进行病原学分析,结果显示CV-A2为主要病原体[4];东莞地区2015年流行病原体为CV-A2、CV-A6[5];江苏省在2013~2014年对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监控中发现,EV-A71、CV-A16、CV-A24是常见病原体[6];2015年广州地区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由CV-A引起,其中CV-A6为优势病原[7]。 2.流行特征:四季均可发病,春夏季为主,一般呈散发流行或地区性暴发流行。疱疹性咽峡炎的流行无明显地区性差异,托幼机构、早教机构、社区等易感人群较为集中的场所易发生聚集性病例[1]。杭州市2015年1021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平均年龄为1.75岁,其中年龄在5岁以下的有9352例(91.6%),0~1岁、>1~3岁、>3~5岁、>5~9岁和>9岁儿童的比例分别为2 3.2%、46.6%、21. 8%、6.7%和1.7%[4]。

疱疹性咽峡炎

什么是疱症性咽 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上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属于典型的病毒感染,夏秋季节是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季节,这时气温高、雨水较多、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导致细菌和病毒急剧繁殖,进入呼吸道而引发疾病.3岁以下儿童最易中招。疱疹病毒和肠道病毒是致病罪魁祸首。

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 该病常表现为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咽部充血,年幼患儿常会哭闹,烦躁不安,年长儿会自诉喉咙痛。口腔咽部会出现数个至数十个2~4毫米的灰白色疱疹,周围伴有红晕。一般一两天后疱疹就开始破溃成小溃疡,孩子会更加难受,常常哭闹不止,异常烦躁。

疱症性咽峡炎会传染吗?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性较强。需要隔离患儿,避免传染给其他健康的小朋友。痊愈后,家长要注意保持孩子个人和室内的卫生,尽量不带孩子去嘈杂密闭的公共场所。因患过此病的孩子还会反复感染。感染性较强。为防止

产生继发感然。患儿用过的食具一定要进行沸水消毒处理,避免造成染。一定注意口腔卫生,可每天用淡盐水让孩子漱口。 平时,儿童应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少到公共场所,室内多通风,不要随意使用抗生素。由于疱疹性咽峡炎的初期症状与一般感冒区别不大,因此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感冒而延误治疗。当孩子出现不适症状时,家长应及时带其到正

规医院进行确诊,以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对症治疗 疱症性咽峡炎饮食方面的护理:四多一少要谨记。 因孩子突起高热,往往哭闹不止,拒绝进食。护理上要注意四多一少,多洗手,多喝水,多休息,少量多次进食,以容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为主,同时也要注意给患儿补充营养,选择一些清淡,如米粥、面汤、果汁、菜汁等。不要进食辛辣、甜腻或油炸的食品。治疗

疱疹性咽峡炎的防控知识教案

疱疹性咽峡炎的防控知识教案 教案标题:疱疹性咽峡炎的防控知识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因、症状和传播途径。 2. 掌握预防疱疹性咽峡炎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3. 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提高疾病预防意识。 教学内容: 1. 疱疹性咽峡炎的定义和病因。 2. 疱疹性咽峡炎的常见症状。 3. 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途径。 4. 预防疱疹性咽峡炎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 通过引入一个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问题,如:“你们是否听说过疱疹性咽峡炎?你们知道它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吗?” 步骤二:知识讲解 1. 讲解疱疹性咽峡炎的定义和病因,包括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主要通过空气 飞沫传播。 2. 介绍疱疹性咽峡炎的常见症状,如喉咙痛、发热、咳嗽等。 3. 解释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途径,包括与患者近距离接触、共用餐具和空气传 播等。 步骤三:预防知识讲解

1. 强调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使用纸巾或肘部遮掩咳嗽和打喷嚏。 2. 提醒学生避免与患病者近距离接触,尤其是在疾病高发期间。 3. 鼓励学生不共用餐具和个人用品,以减少传播风险。 4. 强调保持良好的室内通风,避免长时间在密闭空间内停留。 步骤四:巩固与拓展 1.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个人卫生习惯和预防疱疹性咽峡炎的经验。 2. 给学生分发小册子或海报,包含预防疱疹性咽峡炎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供学 生参考和宣传。 步骤五:总结与评价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疱疹性咽峡炎的防控知识,并进行课堂评价,如问答、小测验等。 教学资源: 1. 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黑板/白板。 2. 小册子或海报,包含预防疱疹性咽峡炎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3. 学生参考资料,如相关疾病防控手册、宣传资料等。 教学评价: 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疱疹性咽峡炎的相关知识,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 掌握情况。 2. 小测验:设计一份简单的选择题或填空题,考察学生对疱疹性咽峡炎的防控 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学生参与度和表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和对问题的回答 质量。

疱疹性咽峡炎疾病研究报告

疱疹性咽峡炎疾病研究报告 疾病别名:疱疹性咽峡炎 所属部位:颈部 就诊科室:呼吸内科 病症体征:恶心与呕吐,淋巴结肿大,咽部有散在灰白色丘疱疹,咽部粘膜弥漫充血,吞咽痛 疾病介绍: 疱疹性咽峡炎是怎么回事?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咽峡炎这是一种急性传染性,发热性疾病,是由许多A组柯萨奇病毒,偶尔也有其他肠道病毒所引起,其特点为疱疹性溃疡性粘膜损害,该病有流行趋势,常见于婴幼儿,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 症状体征: 疱疹性咽峡炎有什么症状?以下就是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的详细介绍:多见于3~10岁儿童,好发于夏秋季。同一患者可多次发生由不同型别病毒引起。潜伏期3~10天。多以突发高热开始,24~48H可达高峰,升至39~41℃,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而发生高热惊厥;年长儿童及成人常见严重的咽痛、吞咽困难、四肢肌痛、厌食乏力等。持续4~5天后,咽部出现灰色小丘疹,24H内发展为水疱和溃疡,其周围绕以1~5MM的红晕为特征性的病变。皮损常现于扁桃体前柱、软腭区缘和腭垂。经1~5天溃疡愈合,一般3天内退热,症状消失。本病预后良好。 急性淋巴性咽峡炎是由柯萨奇病毒A10型引起的一种变异的疱疹性咽峡炎,有如典型咽峡炎同样的损害,但不进展到水疱和溃疡,仅存留有淋巴细胞浸润所形成的灰白色丘疹,周围绕以红晕。 该病有流行趋势,常见于婴幼儿,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在婴儿常发生呕吐和惊厥,起病2日内口腔粘膜出现少数(很少多于12个)小的(直径1~2MM)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部,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悬雍垂,舌部等,在以后的24小时内水泡破溃变为浅溃疡,直径一般在5MM以下,1-5日内愈合。并发症少见:症状一般7日内消失。在感染后能产生持久的免疫,但A组中其他型病毒或其他肠道病毒也可能引起再次发病。 此病如单独发生,常无全身症状。患儿表现为起病急、突发高热、早期伴有流鼻涕,继而大一些的孩子会自诉口腔疼痛或拒食,小一些的宝宝则表现为烦

中班传染病教案《疱疹性咽峡炎》

中班传染病教案《疱疹性咽峡炎》 标题:中班传染病教案《疱疹性咽峡炎》 学习目标: 1. 了解疱疹性咽峡炎的基本知识,包括病因、症状和传播途径。 2. 学习预防疱疹性咽峡炎的方法,如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避免与患者接触。 3. 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关爱他人的精神。 教学资源: 1. 幻灯片或图片展示关于疱疹性咽峡炎的基本知识。 2. 绘本或图片展示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3. 医疗器械模型或图片展示医生的工作和如何治疗疱疹性咽峡炎。 教学准备: 1. 确保教室环境整洁干净,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洗手设施。 2. 准备幻灯片或图片展示相关知识。 3. 准备绘本或图片展示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 引入活动: 1. 展示一张幻灯片或图片,引起学生对疱疹性咽峡炎的兴趣。 2. 提问学生是否知道疱疹性咽峡炎是什么,以及可能的症状。 知识讲解: 1. 使用幻灯片或图片展示疱疹性咽峡炎的基本知识,包括病因、症状和传播途径。 2. 解释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如发热、喉咙痛、溃疡等,并强调及时就医的重

要性。 讨论与互动: 1.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预防疱疹性咽峡炎。 2. 展示绘本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绘本中的良好卫生习惯。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咳嗽时遮住口鼻等。角色扮演: 1. 分为医生和患者两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就医和治疗的过程。 2. 引导学生扮演医生,询问患者的症状并给予适当的建议。 总结与延伸: 1. 总结今天学到的关于疱疹性咽峡炎的知识和预防方法。 2.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并帮助他人预防传染病。 评估: 观察学生在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对疱疹性咽峡炎预防知识的理解程度。 拓展活动: 1. 邀请一位医生或护士来班级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疱疹性咽峡炎的了解。 2. 组织学生参观医疗机构,了解医生的工作和如何预防传染病的措施。 备注:教案中的活动和资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替换,以适应中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

幼儿园疱疹性咽峡炎培训记录

幼儿园疱疹性咽峡炎培训记录 面对来势汹汹的传染性疾病(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等),我们只有透彻的了解此类传染疾病的预防、护理、治疗误区等相关知识,才能帮助孩子有效的抵御传染疾病的侵害。我们利用放园后的时间为老师们培训了疱疹性咽峡炎的相关知识。 1.疱疹性咽峡炎的引起 首先,我们要让老师们更加全面的了解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症。我们整理了以下资料: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特征为突起发热和咽喉痛,起病2-3天内口腔黏膜出现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部,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腭垂、舌部等。在发病后的24小时内,水疱破溃变为浅溃疡,多在1-5天内愈合。大多数为轻型病例,有自限性(1-2周)。老师们表示了解之后我们又带领老师进行下一步的学习。 2.疱疹性咽峡炎的识别 我们准备了一些典型案例的图片让老师们观看,让老师们在日常授课的过程中能够及时观察孩子们的情况。以下是老师们结合图片案例需要了解的内容。 疱疹性咽峡炎多见于3-10岁的儿童,好发于夏秋季,潜伏期3-10天。本病多以突发高热开始,24-48小时可达高峰,升至39-41℃,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

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至发生高热惊厥;年长儿童及成人常见严重的咽痛、吞咽困难、四肢肌痛、厌食乏力等。 咽部出现灰色小丘疹后,24小时内发展为水疱和溃疡,其周围绕以1-5mm的红晕为特征性的病变。皮损常见于扁桃体前柱、软腭区缘和腭垂。经1-5天溃疡愈合,一般3天内退热,症状消失。本病愈后良好。看到了图片和接受了此知识的学习之后,老师们表示会加强对疱疹性咽峡炎的识别,以便能够更好的及时观察孩子们的情况。 3.了解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途径 疱疹性咽峡炎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通过飞沫、接触等方式也可传播。这也就意味着,大人亲吻孩子也可能传播。要求每个老师都能够引导孩子们了解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途径,能够加强孩子们的防御意识。 4.疱疹性咽峡炎的预防 疱疹性咽峡炎的预防,这也是我们此次培训之后需要重点实施的内容,要求每个老师都必须记住,并且召开家长会,让每一个家长都能够了解到,并及时预防。平时引导孩子养成勤洗手、吃熟食、喝净水等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病从口入。做好个人卫生,如勤换外衣裤、洗手、漱口等就能有效避免可能的传播。要勤通风,督促孩子加强锻炼,增强抵抗力,多休息,让孩子少去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地方。需要让每一个小朋友都了解到防治知识,需要老师日常带领与引导。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过程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过程 【导读】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夏秋两季是该病的发病旺季,婴幼儿较易感染该病。它起病较急,星期天看孩子还活蹦乱跳,第二天就发起了高烧。那么它为什么起病这么急?小儿疱疹性咽峡炎过程是怎样的呢? 感染疱疹性咽峡炎病毒后,病毒会先潜伏在患儿体内2到4天,在病毒潜伏的这段时间内,孩子一开始不会有异常表现,接近潜伏期结束时,会有轻微的感冒症状,随后便进入了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急性发病期。 一、高热。潜伏期一过,疱疹性咽峡炎及进入爆发期,也就是家长所看到的孩子突然间发病,出现发热的症状,严重的患儿体温可超过40 度,有不少孩子可能会因为高烧引发抽搐。家长应注意监测孩子体温,注意给孩子进行降温处理,严重情况下,需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二、出疹。患儿在发热期时咽喉发红,待退烧后就会生出白色疱疹,疱疹波及范围包括软腭扁桃体,甚至舌头表面等处。 三、疱疹破溃。随着病情发展,患儿口腔中的疱疹会从最初的白色样疱疹开始破溃,出疹期和疱疹破溃期都会影响患儿的进食,也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在此阶段,家长应注意护理。 四、愈合期。疱疹破溃后,会很快开始愈合,这也代表,疱疹性咽峡炎即将痊愈。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怎样护理 孩子生病后家长自然要展开护理工作,由于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发病后会引起孩子高烧不退,这会让很多家长手忙脚乱,或是仅仅注意给孩子退烧,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护理。 一、预防感染目前还没有出现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预防疫苗,而且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会反复感染病毒性疾病。即使患儿在此次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痊愈后,家长也不能放松预防感染的警惕性,给孩子提高免疫力的同时,要注意孩子劳逸结合,多喝水,避免和疑似患儿接触。 二、饮食护理饮食护理是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重点护理项目。上回我们提到,孩子在患病的过程中,家长必须给孩子多喝水,一方面有利于帮助孩子退热,一方面还可以补充孩子因为高热而流失的水分,促进孩子康复。 在发病的过程中,孩子的食欲可能不是很好。这时家长可以尽量给孩子制作孩子感兴趣的食物,注意少吃多餐,尽量以新鲜果蔬为食材,可以多给孩子煲汤、熬粥食用,口味清淡为佳,刺激类食物应禁食。另外在患病期间应少喝牛奶,否则会使胃肠负担加重。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特征 人在生病后一定会表现出各种症状,用以提示我们身体健康出了问题。医生通过了解症状可以判断出疾病的种类,以便进行后续治疗。那么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特征是怎样的呢?相信很多家长都想弄清楚这一点。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流行性疾病,它容易流行于婴幼儿当中。发病后会骤然起热,同时伴随头痛、咽痛、全身疼痛、食欲下降的症状,婴儿感染该病,很可能还会引起呕吐、惊厥。发病大约两天左右口腔黏膜中会出现1到2毫米直径的灰白色疱疹,疱疹周边带有红晕,口腔多处均可见疱疹存在。大约24 小时左右疱疹破溃转为溃疡, 1 到 5 天左右溃疡可愈合,患儿牙龈可能会伴有触碰出血的症状,同时因口腔内的疱疹破溃会使患儿口腔产生异味,颌下淋巴结会出现肿大的现象,口腔外部的皮肤不会有任何疱疹长出。多数情况下,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会在一周左右完全消失。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怎么治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属自限性疾病,但由于发病后所带来的一系列症状比较严重,包括高热、全身疼痛、疱疹等等,很少有家长可以按耐住焦虑的心情,不给孩子进行治疗而等待疾病自愈。那么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应该怎么治呢? 由于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由病毒感染而引发的疾病,所以需进行抗病毒药物的使用,这是一种呼吸道

疱疹性咽峡炎临床路径

疱疹性咽峡炎临床路径 一、疱疹性咽峡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ICD-10:B00.202) (二)诊断依据。 根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诊断要点】 1.可发生于各年龄段,但以1-7岁多发。 2.潜伏期常2-4天,常突然发热及咽痛。热程大都2-4天,咽痛重者可影响吞咽。 3.可伴有头痛、腹痛、肌痛及呕吐、咳嗽等症状。 4.病程大多4-6天,偶有延至2周者。大都预后良好,偶有腮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但极少数病情进展迅速,可合并脑干脑炎、肺水肿、肺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5.查体可见咽部充血,可见散在灰白色疱疹,直径1-2mm,周围有红晕,2-3日后疱疹加剧扩大,不久疱疹破溃,形成黄色溃疡。 6.部分手足口病患儿发病早期以此病为首发,随后出现掌心、足底、臀部及膝部红色皮疹或疱疹。 7.实验室检查:多数白细胞总数正常。如白细胞总数升高(>10×109/ L)和或中性百分比升高(>80%),静脉血CRP升高(>10mg/dL)及指血CRP(>20mg/L)明显高于正常,可考虑合并细菌感染。 (三)治疗方案 1.抗病毒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炎琥宁、热毒宁、利巴韦林、喜炎平及阿昔洛韦等。 2.如考虑合并细菌感染可酌情使用抗生素。如:头孢硫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 3.对症治疗:因咽部疼痛而吞咽困难者可予开喉剑喷喉部、流质饮食及补液治疗。 4.重症病例:如考虑合并脑炎等可应用IVIG(静脉用丙种球蛋白)。 5.重症患者给予强心、呼吸支持、循环支持等特殊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轻症为4-7天;重症病程视病情而定。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B00.202 疱疹性咽峡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只要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1-2天。 1.必须检查的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功能、C反应蛋白、心肌酶谱;

急性喉炎的诊疗与护理考核试题及答案

急性喉炎的诊疗与护理考核 一、选择题 1.预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关键是()[单选题]* A.利巴韦林雾化吸入 B.加强体格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正确答案) C.合理喂养 D.积极防治佝偻病 E.流行季节避免去公共场所 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婴儿鼻塞影响吃奶时麻黄碱溶液滴鼻的浓度为()[单选题]* A.0.1% B.0.2% C.0.3% D.0.4% E.0.5%(正确答案) 3.患儿男,2岁。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体温39.4℃,需用乙醇擦浴降温,配制的浓度是()[单选题] A.10% B.30 %~50 %(正确答案) C.60 % D.70%~75 %

E.95% 4.一患儿生后3天,发热、鼻塞,体检:体温39.8℃,咽部充血,诊断为“上感”。对该患儿的护理措施应首选()[单选题]* A.解开过厚衣被散热(正确答案) B.口服退热药物 C.用退热栓降温 D.用0.5 %麻黄素滴鼻 E.用50%乙醇擦浴 5.患儿,7岁。发热、咳嗽6天。体温38℃,呼吸24次/分,肺部有少量细湿啰音。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该患儿的主要护理措施是()[单选题]* A.立即物理降温 B.给予适量止咳药 C.室内湿度应保持40%~50% D.嘱患儿勿进食过饱 E.定时雾化吸入、排痰(正确答案) 6.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为()[单选题]* A.细菌 B.病毒(正确答案) C.真菌 D.原虫 E.螺旋体 7.疱疹性咽峡炎引起的病毒为()[单选题]*

B.腺病毒 C.柯萨奇病毒A.组(正确答案) D.流感病毒 E.副流感病毒 8.婴幼儿时期上呼吸道感染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单选题]* A.中耳炎 B.支气管炎 C.肺炎(正确答案) D.鼻窦炎 E.咽喉壁脓肿 9.下列属于年长儿上感主要症状的是()[单选题]* A、发热、乏力 B、流涕、咳嗽(正确答案) C、畏寒、呕吐 D、烦躁不安 E 、头痛、高热惊厥 10.判断急性喉炎的体征除外()[单选题]* A、犬吠样咳嗽 B、发热 C、咽喉痛 D、呼气性喉鸣(正确答案)

手足口病护理查房

手足口病的护理查房 责1 :大家都知道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传染病,多发生于5 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该病以手、足和口腔粘膜疱疹或破溃后形成溃疡为主要临床症状。并且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 毒71型(EV71)最为常见。我科也是手足口病专科,所以今天我们就对手足口病进行一次护理查房,下面有请责任护士为我们介绍一下患儿病情。 责2:患者,1 床,男,3岁,程伟豪,因发现口腔疱疹一天于号入院,入院时神清楚,精神状态差,T: 39 •20C,P: 112次分,R22次/分,BP 70/50mmHg无恶心、 呕吐,无咳嗽、咳痰,双手掌口腔内可见数个红疱疹,双足底及肛周未见皮疹,门诊以手足口病收入院,入院后遵医嘱给予抗炎、抗病毒等对症处理,急查血示白细胞:12 • 7X109/L,血红蛋白:114g/L,目前患儿体温正常,病情稳定。 责1:患儿病情介绍的很详细,我们也知道了手足口病主要是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 那有谁为我们讲解一下肠病毒的特性呢?责3:我来说一下。经查阅相关资料得知手足口病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 与传播 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75%酒精不能将其灭活。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各种 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都能灭活病毒,50 C可被迅速灭活,病 毒在4 °C可存活1年,在-20 °C可长期保存,在外环境中病毒可长期存活。 责1 :非常不错,在临床上我们也是用5%活力碘对患儿的手、足以及臀部疱疹部位 每天两次消毒来杀灭手足口病毒。因为它也是小儿很常见的一类传染病,那它是怎样进行传播的呢?责4 :它的传播渠道主要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等物品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故与生病的患儿近距离接触可造成感染;饮用或食入被患病者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透过受患者的粪便污染的食物而传播。

陈凤斌-疱疹性咽峡炎

姓名陈风斌科室小儿科病区小儿科区床号小儿03床住院号数00326211 入院记录 姓名:陈风斌性别:男年龄:9月职业:无籍贯:南平民族:汉 婚姻:未婚过敏史:未发现工作单位:无 家庭住址:南平延平区炉下镇炉下村病史叙述者:患儿母亲可靠程度:可靠 病史采集日期:2010年11月07日 15:45时 入院日期:2010年11月07日 15:45时病史记录日期:2010年11月07日 16:05时 主诉:发热1天。 现病史:缘于入院前1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未测体温,伴单声轻咳,流清涕明显,无咳痰,无畏冷、寒战,无午后低热、盗汗,无流涎、口吐白沫,无鼻塞、喷嚏,无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无尿频、尿急,无皮疹,自行口服“尼美舒利”退热治疗后,热退,但咳嗽、流涕无好转;今晨体温降至正 常,未进一步诊治,并予接种“麻疹疫苗”;约入院前3个小时再次出现发热,测体温高达39.5℃,流清涕剧烈,并仍有单声咳嗽,无气喘、气促,无呕吐、腹泻,就诊我院门诊,门诊拟诊为“疱疹 性咽峡炎”收住入院。发病以来,食欲、睡眠尚可,精神欠佳,大小便尚正常,体重无明显改变。既往史:既往健康。否认“心、脑、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史;否认“病毒性肝炎、肺结核、伤寒、水痘、麻疹、猩红热”等传染病史;否认外伤手术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否认输血史。 个人史:G1P1,足月顺产,出生无窒息抢救史;母孕期无发热、皮疹、妊娠高血压等疾病史,无用药史,无有毒、放射性物质接触史。生后母乳及配方乳混合喂养至今,按时添加辅食。2个月会抬头,6个月 会坐,8个月会爬,现会扶站,尚不会行走,生长发育同正常同龄儿。有按时预防接种疫苗,无明 显不良反应。 家族史:父母体健,否认近亲婚配,否认家族中有遗传性疾病或传染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 T 39.8℃P150次/分R 34次/分 W 10kg 头围45.5cm 神志清楚,精神稍倦,急性病容,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抱送入院,查体合作。全身皮肤无皮疹、黄染及出血点;双侧耳前、耳后、颌下、锁骨上、腋窝、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形态正常无畸形。双侧眼睑无浮肿,结膜无充血及出血点,双侧眼球运动正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耳廓无畸形,乳突无压痛,外耳道未见脓性分泌物;鼻翼无扇动,鼻腔通畅,鼻中隔无偏曲;口唇无紫绀,牙龈无出血,咽充血,咽峡部可见数个疱疹,双侧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无抵抗,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