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平面,色彩,立体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平面,色彩,立体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平面,色彩,立体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平面,色彩,立体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平面色彩立体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之一,是艺术设计基本素质培养阶段。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学生亲自动手,使学生重点掌握建筑设计表达基础的概念、技能、方法,了解建筑设计基础的概

念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形象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基本美学

素养,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一个牢固基础。任务:讲授构成基础理论和基本设计,使学生理

解和掌握构成的基础理论知识,能够为专业设计训练奠定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构成理论教学

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知识点:通过对三大构成的概念、造型要素、形式要素的学习,掌握三大构成的

基本设计原则设计符合构成要求的设计图;

(2 )教学要求:讲授构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使学生掌握构成的基本理论知识,

熟练掌握构成设计方法和基本技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及构成表现能力,为专业设计训

练奠定基础。

2、能力培养要求通过对本部分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

(1)了解:三大构成的理论知识、构成的基本原则、方法;

(2)理解:正确理解三大构成的设计理论;

(3)掌握:三大构成的概念、造型要素、形式要素。

构成实践性教学环节

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知识点:三大构成设计的基本方法、设计注意事项、创新要求;

(2)教学要求:本部分讲授的是构成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对构成的各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能够设计符合构成原则的作品。

2、能力培养要求通过对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练习,要求学生

(1)了解:三大构成设计的基本方法、基本原则;

(2 )理解:构成练习过程的循序渐进原则,合理安排时间,在不同学习阶段有针对性

的练习。

(3)掌握:三大构成在设计实践中的运用原则,基本设计方法。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表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平面构成

第一章概述

第二单元色彩构成

第一章色彩理论的沿革

1. 了解内容色彩构成总述各个时代色彩理论研究成果

(三)学时分配

1?了解构成的概念 2?了解平面构成的概念 3?了解学习平面构成的意

1?理解点的性质和作用 2?理解线的性质和作用 3?理解面的性质和作用

1.掌握律动、节奏规律 2?掌握均衡规律 3. 掌握调和规律 4. 掌握统一规律

1. 掌握重复构成形式

2. 掌握渐变构成形式

3. 掌握空间构成形式

第二章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第三章平面构成的形式法则

第四章 平面构成的形式

2.要求了解和掌握色彩理论的发展历史以及重要代表人物,能达到何种设计。

3?重点与难点色彩理论发展史重要的代表人物。

4.了解什么是色立体以及孟塞尔色立体和奥斯特瓦德色立体。

第二章色彩理论

1.-------------------- 色彩的形成认识色彩、色与光、色彩的产生、光源色----------- 色彩的属性无彩色和有彩

2?色、色相环与色立体

3.色彩的混合一一原色、光学三原色、色料三原色、色彩混合

4.色彩的表述与色彩体系一一古代色彩科学的研究、中国古代阴阳五行学说、

5.现代色彩科学发展(显色系统和混色系统)、色立体的基本骨架(明度色阶表、纯度色阶

表、色相环、等色相面、等明度面)。

第三章色彩知觉与色彩对比

1.色彩知觉现象一一视觉适应性、视觉惰性、色彩的错觉、色彩易见度

2.色彩的对比一一明度对比、色相对比、纯度对比

3.其他对比一一冷暖对比、面积对比、色彩的肌理对比

第四章色彩的调和

色彩调和的基本原理

1.类似调和

2.对比调和

3.面积调和

4.色彩的间隔调和

5.色彩的调性表达

第五章色彩的心理效应

色彩心理的表现类型

1.等级制度的色彩象征

2.宗教信仰的色彩象征

色彩的通感

1.色彩的音乐感

2.味觉感、

3.轻重感、

4.柔软与坚硬感、

5.亲切舒适感

6.色彩的表情

第三单元立体构成第一章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基本要素1?形态的基本要素

2?形态的分类

3?形态的创造。

第二章立体构成的基本法

1?线材的构成方法

2?面材的构成方法

3?块材的构成方法

4.材料的综合处理方法

第三章立体感、空间感

1.立体感

2.空间感3量感4.空间感5.肌理6.错视。

第四章美感要素形式法则形式法则

1.尺度与比例

2.稳定与均衡

3.秩序与混乱

4.单纯与模糊

5.形象与意境。

第五章立体构成

1?立体构成的技术意识

2?立体构成的结构分析

3.立体构成的机能造

4?立体构成的技术美

第六章立体构成设计制作

1.软质线材设计构成

2.硬质线材设计构成

3.半立体设计构成

4.面材设计构成

5.块材设计构成

6.综合设计构成

7?肌理设计构成

三、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1、《立体构成》辛华泉编著湖北美术出版社

2、《立体构成材料》陈钦、陈赞蔚编著辽宁美术出版社

3、《装潢设计构成基础》冯罗铮编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4、《平面设计作品赏析》何洁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摄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说课讲解

《摄影基础课程》教学计划 1. 课程教学目标 《摄影基础课程》摄影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同时也是信息传播的一种重要手段,现已 摄影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 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摄影教学在21世纪的高等教育中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本课程主要着重介绍照相机(含相机类型、结构、使用及维护)、 黑白感光材料(含种类、性能和选用等)、摄影曝光(含正确认识曝光、曝光量估计等)、景深与超焦距(含影响景深的因素及规律、超焦距含 义的使用价值等)、摄影实践(含人物、风光、静物摄影以及运动、广 告摄影等)、黑白暗房工艺(含黑白胶卷的冲洗、黑白照片印相和放大 的制作)、摄影构图(含构图的原则和要求、影响构图的因素等)、数字摄影系统(数字相机的工作原理、性能和使用)等内容。 2. 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摄影是艺术系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摄影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 掌握传统单反相机和数码相机的使用方法,以及对照片的后期处理技能。讲练结合,以技术为基础,着重与摄影艺术水平的提高。 课程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摄影的基本知识,摄影所需要的各种摄影器材,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去掌握并创作拍摄全过程和后期暗房操作技能。同时使学生灵活掌握摄影中常用的拍摄方法、技巧,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创作和拍摄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对社会各方面的观察、想象、思维能力,创造性地运用摄影器材创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好作品,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际照片的拍摄和制作,要求学生掌握摄影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识各种常用镜头、照相机的基本结构;胶卷的类型和成像特点;初步掌握摄影用光、曝光、取景、构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基本掌握拍摄照片的技巧和黑白摄影暗房后期制作。

最新色彩构成教学大纲资料

《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色彩构成 课程英文名称:Color composition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视觉传达环境艺术设计产品设计 总学时数:48学时其中理论学时:24学时实验学时:24学时 总学分: 开课学期:一年级第二学期 参考教材:《21世纪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美术·艺术设计专业“十二五”精品课程规划教材》.主编:范文南,出版地:沈阳,出版社: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 参考资料:《色彩构成/普通高等教育艺术设计专业“三大构成”系列教材》(修订版).主编:于国瑞,.出版地:北京,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1月。 《色彩构成》主编:约瑟夫·阿尔伯斯,李敏敏译,出版地:重庆,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4月。 《色彩构成/二十一世纪艺术设计基础精品课程规划教材》主编:程悦杰历泉恩张超军,出版地:北京,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年1月。 《色彩构成/创意设计系列教材》主编:韩久海,出版地:北京,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4月。 《色彩构成基础与应用/艺术设计新视点丛书》主编:周慧,出版地:北京,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年1月。 一、课程说明 1.本课程的性质 《色彩构成》是视觉传达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之一,它连接着绘画与设计的结合。 《色彩构成》本门课程将为学生后续学习《标志设计》、《广告设计》、《海报设计》等课程奠定基础,是以教师讲解辅导,学生手绘练习为主的课程,将理论课内容实践化,从而在理论与实践上完整的掌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2.课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本课程主要讲授利用色彩的构成要素、色彩与视觉生理、色彩与

《色彩》教学大纲

《色彩》教学大纲 学分:6 总学时:108 理论学时:108 面向专业:艺术设计 大纲执笔人:李竞群大纲审定人: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色彩、造型、材料是装饰设计的三要素,其中色彩占据了最直接的地位,对色彩的研究和分析是提高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必修课程,是艺术设计学科的重要基础,对色彩规律及其运用的研究是每一个设计者必备的条件。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学习色彩基础知识、构成原理等,掌握基本配色方法和色彩设计原理。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应该结合色彩理论知识、分阶段、针对性的进行色彩配色练习、色彩写生练习、色彩构成练习、色彩归纳及色彩设计练习,使学生从理论到实践,逐渐认识、掌握色彩,并逐渐熟练运用色彩作为设计工具。因此在课程教学的方法上,授课教师应该多准备实例素材,通过幻灯、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讲解,并通过课堂示范教学,使学生更直观的学习写生技法及色彩设计的方法及步骤。从设计思路及设计表达能力两个方面引导学生,从而真正达到提高学生设计能力的目的。 二、教学大纲内容: 第一章:色彩知识(18学时) 第一节:色彩产生的原理 1、光与色:波长在380毫微米到780毫微米之间的电磁波能被人们所感觉,引起色感,称为可见光。 2、光谱:太阳白光可分解为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色光。 3、物体色:一般物体的固有色是由该物体吸收与反射光所决定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所吸收与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4、光源色:①自然光②人造物体的发光 5、环境色:周围环境的色彩作用于物体,称为环境色。 第二节:色彩的三要素 1、色相:色彩的本来面貌。色环。 2、明度:色彩的明亮程度。 3、纯度(饱和度、彩度):色彩的饱和程度或鲜浊程度。 第三节:色彩的体系 1、色立体:借助于三维空间表示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关系。 2、孟赛尔色立体:以色彩的三要素为基础,色相称为Hve(简写H),明度称为Valve (简写V),纯度称为Chrome(简写C)。垂直轴对应明度,偏角对应色相,动经对应纯度。 3、奥斯特瓦尔德色立体:认为纯白有11%的含黑量,纯黑有3.5%的含白量。组成形式是以明度系列为三角形垂直边轴。 4、日本色研的色立体:以24色相组成色相环,垂直中心轴为明度色阶。 5、色立体的作用:配色词典 第四节:色彩的混合 1、三原色:①色光三原色:红、绿、蓝。②颜色三原色:红、黄、蓝。 2、色彩的混合:①加色混合:色光混合。②减色混合:色料的混合。③中型混合:视觉混合。 本章重点、难点:1、色立体 2、色彩的混合 建议教学方法:采用模型教具讲解孟氏色立体、奥氏色立体、日色研色立体;采用配色练习熟悉色彩混合效果。 思考题:1、光源色、环境色对物体固有色的影响。 2、孟氏色立体、奥氏色立体、日色研色立体的原理及形式。 3、配色识典的使用方法。 第二章:水粉写生(30课时)

平面立体构成课程标准

平面立体构成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080374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分:4 计划学时:64 适用专业:平面设计专业多媒体专业 1.前言 1.1课程定位 平面构成试设计艺术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平面构成是视觉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没的视觉效果,力学的原理,进行编排和组合,他是以理性和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研究形象与形象只见的排列的方法,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产物。平面构成主要是运用点、线、面和律动组成结构严谨,扶优极强的抽象性和形式感。又具有多方面的实用特点和创造力的设计作品,与具象表现形式相比较,它更具有广泛性。它是在实际设计运用之前必须要学会运用的视觉的艺术语言,进行视觉方面的创造,了解造性观念,训练学生培养各种熟练的构成技巧和表现方法,培养审美观及美的修养和感觉,提高学生创作活动和造型能力,活跃构思。 立体构成也称为空间构成。立体构成是以一定的材料、以视觉为基础,以力学为依据,将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构成原则,组合成美好的形体。它是以点、线、面、对称、肌理由来,研究空间立体形态的学科,也是研究立体造型各元素的构成法则。其任务是,揭开立体造型的基本规律.阐明立体设计的基本原理。 立体构成是一门研究在三维空间中如何将立体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成赋予个性的美的立体形态的学科。整个立体构成的过程是一个分割到组合或组合到分割的过程。任何形态可以还原到点、线、面,而点、线、面又可以组合成任何形态。立体构成的探求包括对材料形、色、质等心理效能的探求和材料强度的探求,加工工艺等物理效能的探求这样几个方面。 立体构成是对实际的空间和形体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和探讨的过程。空间的范围决定了人类活动和生存的世界,而空间却又受占据空间的形体的限制,艺术家要在空间里表述自己的设想,自然要创造空间里的形体。 立体构成中形态与形状有着本质的区别,物体中的某个形状仅是形态的无数面向中的一个面向的外廓,而形态是由无数形状构成的一个综合体。

色彩构成教学大纲

湖北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造型基础 《色彩构成》教学大纲 (通用试行) 课程编号:课程类型:造型基础 课程名称:色彩构成英文名称:constitution of color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适用年级:一年级下学期总学时数:64(其中理论10学时)实践学时:54+课外16 执笔:视觉传达教研室编写时间:2006/01/18 一、课程性质与课程任务: 《色彩构成》是与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平行互补的设计造型基础课,形成相对独立、完整的构成体系,是一门涉及物理、化学、生理学、心理学、美学、逻辑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的艺术设计基础造型课。 《色彩构成》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从人对色彩的知觉效应出发,运用科学的原理与艺术形式美相结合的法则,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抽象思维,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的可变换性,对色彩进行以基本元素为单位的多层面,多角度的组合、配量,并创造出理想,新颖与审美的设计色彩。 对《色彩构成》的学习是一个研究过程,一种方式和一种手段,是为实现更高境界的色彩创造和设计目的的重要途径。 二、授课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章绪论色彩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认识色彩 第二节色彩的本质 第三节色彩的属性与色彩体系 第四节色彩的混合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以及色彩的几个属性。 作业要求:要求掌握色彩的几种类型;明度推移练习;色相推移练习,纯度推移练习补,补色互混推移、并置空间互混。 练习:色调构成练习;加法混合练习和空间混合练习各一张。 教具:范例。多媒体课件。 第二章色彩对比 第一节色彩知觉现象 第二节色彩的三要素对比 第三节色彩的其他对比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色彩的三要素和对比规律。理解色彩对比的不同表现力。 作业要求:分别对色彩的明度,纯度和色相作构成练习;就色彩的肌理进行练习。 教具:范例。 第三章色彩的调和 第一节色彩调和的原理 第二节色彩调和的基本类型及配色方法 第三节色彩的采集,重构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色彩调和的几种方法和配色技法形成原理,理解色彩调和 的不同表现力以及对自然界中的色彩进行有选择,提炼和重组的训练。 作业要求:孟塞尔色立体作一组调和构成作业,包括同一色相调和:同一纯度调和; 同一明度调和;同一色相调和;同一明度调和;同一纯度调和各一

色彩课程教学大纲范文

《色彩》课程教学大纲 学分:4+1 学时范围: 72学时+色彩写生30学时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系本科各专业执笔人:杨昌彦 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及课程基本要求: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色彩、造型、材料是艺术设计的三要素,其中色彩占据了最直接的地位,对色彩的研究和分析是提高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必修课程,是艺术设计学科的重要基础,对色彩规律及其运用的研究是每一个设计者必备的条件。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学习色彩基础知识、构成原理等,掌握基本配色方法和色彩设计原理。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应该结合色彩理论知识、分阶段、针对性的进行色彩配色练习、色彩写生练习、色彩构成练习、色彩归纳及色彩设计练习,使学生从理论到实践,逐渐认识、掌握色彩,并逐渐熟练运用色彩作为设计工具。因此在课程教学的方法上,授课教师应该多准备实例素材,通过幻灯、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讲解,并通过课堂示范教学,使学生更直观的学习写生技法及色彩设计的方法及步骤。从设计思路及设计表达能力两个方面引导学生,从而真正达到提高学生设计能力的目的。 二、课程内容 第一章:色彩知识(12学时) 教学要求:讲述色彩产生的原理、色彩的三要素及色彩体系,掌握配色练习,熟悉色彩混合效果等。 教学内容: 第一节:色彩产生的原理 1、光与色:波长在380毫微米到780毫微米之间的电磁波能被人们所感觉,引起色感,称为可见光。 2、光谱:太阳白光可分解为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色光。 3、物体色:一般物体的固有色是由该物体吸收与反射光所决定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所吸收与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4、光源色:①自然光②人造物体的发光 5、环境色:周围环境的色彩作用于物体,称为环境色。

(完整版)平面构成教案

平面构成教案 中州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马媛

一.教学目的、要求: 本课程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基础造型能力,使其掌握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设计方法,拓展设计思维,为专业设计提供方法和途径,同时也为各艺术设计领域提供技法支持,为今后的专业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及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即能熟练应用各种元素进行平面设计,提高审美和对设计元素的解读能力,形成新的设计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并使学生熟练掌握平面构成的概念与意义、基本要素、形式美法则以及表现方法等。 二.教学章节: 1.平面构成概述 2.平面设计的门类、元素和形象 3.点、线、面构成 4.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5.构成的形式种类 三.授课计划:平面构成共3周48学时, 四.授课地点:9号楼9603画室 五.授课方式:课堂理论讲授、辅导写生实践 六.授课内容: 1.构成的起源 1919年德国建筑师格罗佩马斯创建了“国立魏玛建筑学

校”,这就是著名的“包豪斯(bahous),包豪斯顺应工业社会的发展,致力于纯美术与应用视觉艺术的研究,提倡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建立起了现代工业设计的新体系(就是包豪斯学院成立),也是现代教育史上世界上第一所设计学院,充分展现了全新的设计理念和造型设计的新形态。包豪斯设计学院贯彻全新的教育理念,以建筑设计为中心,以艺术设计综合化为手段,倡导艺术与技术的统一性,在不断深入实践的教学中寻求现代工业相适应的教育途径,包豪斯的设计基础是其核心内容,现代造型和设计教育,主要是教育内容。 1921年,荷兰“风格派”艺术运动领袖温·杜斯伯格来到魏玛,驱散了包豪斯的神秘主义烟蒂,反对神秘主义和表现主义的旧教学理论,提出“艺术和生活不再是分离的两个领域”,在理论上两者的追求目标不谋而合,均倡导致力于艺术与科学,工业与生活相结合的自然形态构成观,从而促使包豪斯学院的主导地位,即: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正式引入教学,这种基础设计教学方式,不仅为包豪斯开了先河,也一度成为设计基础教育的典范。 2.构成教育在我国的发展简况 我国构成教育较晚,当时受到日本和香港的影响。日本学者水谷武焱先生曾留学德国魏玛Bahaus学院,回国后在东京国立建筑大学执教,他将Bahaus的基础造型教育应用于日本艺术设计教育当中,称之为“造型法”或“构成”,由此构成课程在日

色彩构成教学大纲

色彩构成教学大纲

《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色彩构成 课程英文名称:Color composition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视觉传达环境艺术设计产品设计 总学时数:48学时其中理论学时:24学时实验学时:24学时 总学分: 开课学期:一年级第二学期 参考教材:《21世纪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美术·艺术设计专业“十二五”精品课程规划教材》.主编:范文南,出版地:沈阳,出版社: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 参考资料:《色彩构成/普通高等教育艺术设计专业“三大构成”系列教材》(修订版).主编:于国瑞,.出版地:北京,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1月。 《色彩构成》主编:约瑟夫·阿尔伯斯,李敏敏译,出版地:重庆,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4月。 《色彩构成/二十一世纪艺术设计基础精品课程规划教材》主编:程悦杰历泉恩张超军,出版地:北京,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年1月。 《色彩构成/创意设计系列教材》主编:韩久海,出版地:北京,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4月。 《色彩构成基础与应用/艺术设计新视点丛书》主编:周慧,出版地:北京,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年1月。 一、课程说明 1.本课程的性质 《色彩构成》是视觉传达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之一,它连接着绘画与设计的结合。 《色彩构成》本门课程将为学生后续学习《标志设计》、《广告设计》、《海报设计》等课程奠定基础,是以教师讲解辅导,学生手绘练习为主的课程,将理论课内容实践化,从而在理论与实践上完整的掌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2.课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本课程主要讲授利用色彩的构成要素、色彩与视觉生理、色彩

《色彩》课程教学大纲

徐州中健科技职业技术学校 《色彩》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核心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对色彩科学规律与色彩美学知识的认识和掌握,具备一定的色彩观察与表现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创造性的运用色彩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学时 132学时,8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推行项目教学、场景教学、主题教学。同时,结合中高职课程衔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等职业精神。 1.依据《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美术绘画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培养目标、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在课程设计中以多元智能的学生观和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为教学理论指导,本着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原则,问题引导,联系实际,突出能力,强化应用,重在色彩造型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围绕家用纺织品设计员、广告设计员、室内设计员、动画设计员、淘宝美工等岗位要求,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中高职分段培养等需要,确定课程目标。 2.根据“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美术绘画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目标、岗位需求,对接家用纺织品设计师(助理)、平面设计师、室内设计师、动画设计师(四级)等职业标准,以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发展需求来确定课程内容。 3.课程以认识色彩科学规律与色彩美学知识,表现色彩与创造性的运用色彩为主,结合美术设计与制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学习任务,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有利于“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模

三大构成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三大构成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追求越来越高。三大构成理论以艺术设计规则和美的构成法则为基点,其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形成了二维和三维效果,给受众带来了极大的视觉冲击力,满足了人们日渐提升的审美要求。三大构成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有关方面的研究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平面设计;色彩构成;平面构成;立体构成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平面设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在丰富人类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创造了巨大价值。目前,平面设计已被广泛地应用至Ⅱ多个领域,如平面设计、室内设计等。而三大构成以其独特、多维的特点,在平面设计中担当起了多种角色,并在增强设计作品感染力、冲击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新时期,三大构成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已然成为一种时尚和趋势,其发展空间巨大。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三大构成研究,并不断创新其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以增强应用效果,使其发挥更大的经济价值和审美价值。 一、三大构成与平面设计的关系 三大构成主要包括色彩构成、平面构成以及立体构成,

并以各自特点在平面设计中发挥不同作用。其中,色彩构成通过还原自然中的色彩现象,对受众感知、心理产生刺激,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同时,色彩构成还可以利用空间、质、量等的可变幻性,重组各要素关系,从而呈现丰富多样的效果。在日常生活中,广告彩页、产品包装等都直观形象地展示了色彩构成与平面设计之间的密切关系。我们在欣赏平面设计作品的过程中,首先会关注其色彩,只有协调的色彩构成才能够引起人们继续看下去的兴趣。因此,很多设计师都会将色彩视为主题与情感的依托应用到平面设计中:平面构成涵括了点线面三大元素,其应用增强了二维平面设计的实用性、创造性。一般意义而言,平面构成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最大。只有理顺点、线、面之间的构成关系,并学会灵活地运用,从视觉需求的角度进行重组,才能设计出自然、平和的平面作品。平面构成与平面设计之间的关系,多在招贴、书籍出版等形式中得至0体现;立体构成又被称作空间构成,它是以力学理论为依据,在人类视觉规律和材料基础上按照一定规则排列造型要素的技术。从本质上讲,立体构成就是在平面设计的基础上增添空间造型,其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平面设计作品的立体感、视觉冲击感,为受众营造了巨大的联想空间,将设计师意图展示得更加清晰、透彻。 二、三大构成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根据前文提到的三大构成与平面设计之间关系的分析,

平面设计三大构成

第一单元 平面构成的概念 平面:是指与立体的差别,它主要解决长、宽两度空间的造型问题。 构成:以数种以上的单元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单元。 平面构成:是在二维空间中的所有元素,通过有规律和非规律的组合,以形成新的图形。平面构成也是三大构成之一。三大构成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它们都是现代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基础。 平面构成主要研究:二维空间的设计造型、设计规律和设计方法。 平面构成涉及范围:很广,比如在企业标志、商品包装、CI设计等。 平面构成的发展历史 来源于1919年,前苏联 1919年,德国著名的建筑家、设计理论家瓦尔特格罗佩斯在德国魏玛市建立了“国立包豪斯学院” 伊顿最早建立了完整的色彩构成体系 把色彩认识从随意感性转向科学理性的训练 康定斯基(点、线、面) 主张色彩和形态的不同组合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平面构成的特点: 特点:不是表现具体的物象特征,但它反映了自然现象运动变化的规律性。 解释: 以知觉为基础。(从简单到复杂) 是一种高度强调理性活动的、自觉的、有意识的再创造过程。(从复杂到简单) 平面构成的分类 分类:自然形态:抽象形态 有规律组合具有节奏感,运动感,近深感,整齐划一 无规律组合比较自由,造型上产生张力和运动感。增强视觉上的清晰度和醒目度。 对称与平衡 对称概念:对称是对象用对折的方法,基本上可以重叠的图形,两个同一形的并列与对齐最容易得到对齐,并且最简单。 种类:轴对称、中心对称、旋转对称、移动对称、扩大对称 平衡概念:在平衡器上两端承受的重量由一个支撑点支持,当双方获得力学上的平衡状态时,称为平衡。 平衡与对称关系:平衡的不一定对称,对称的一定平衡。 平衡特点:平衡在视觉上显得比对称更加的活泼。 比例与适度 比例概念:比例是部分与部分或者部分与全体之间的数量关系,它是精确详密的比率关系概念。 比例种类:黄金比例、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黄金分割比例——最美的分割比1:1.618) 适度概念:对象的数量关系形成符合人们的生理或习惯的某种特定标准之间的大小关系,也即视觉上形成合适性,符合习惯。

1.色彩课程教学大纲.docx

《色彩》课程教学大纲 学分: 4+1学时范围: 72学时+色彩写生30 学时 适用专业 : 艺术设计系本科各专业执笔人:杨昌彦 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及课程基本要求: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色彩、造型、材料是艺术设计的三要素,其中色彩占据了最直接的地位,对色彩的研究和分析是 提高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必修课程,是艺术设计学科的重要基础,对色彩规律及其运用的研究是每一个设计者必备的条件。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学习色彩基础知识、构成原理等,掌握基本配色方法和 色彩设计原理。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应该结合色彩理论知识、分阶段、针对性的进行色彩配色练习、色彩写生练习、色彩构成 练习、色彩归纳及色彩设计练习,使学生从理论到实践,逐渐认识、掌握色彩,并逐渐熟练运用色彩 作为设计工具。因此在课程教学的方法上,授课教师应该多准备实例素材,通过幻灯、多媒体向学生 展示讲解,并通过课堂示范教学,使学生更直观的学习写生技法及色彩设计的方法及步骤。从设计思 路及设计表达能力两个方面引导学生,从而真正达到提高学生设计能力的目的。 二、课程内容 第一章:色彩知识(12 学时) 教学要求:讲述色彩产生的原理、色彩的三要素及色彩体系,掌握配色练习,熟悉色彩混合效果 等。 教学内容: 第一节:色彩产生的原理 1、光与色:波长在380 毫微米到780 毫微米之间的电磁波能被人们所感觉,引起色感,称为可见光。 2、光谱:太阳白光可分解为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色光。 3、物体色:一般物体的固有色是由该物体吸收与反射光所决定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所吸 收与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4 、光源色:①自然光② 人造物体的发光

平面设计三大构成

平面设计三大构成

第一单元 平面构成的概念 平面:是指与立体的差别,它主要解决长、宽两度空间的造型问题。 构成:以数种以上的单元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单元。 平面构成:是在二维空间中的所有元素,通过有规律和非规律的组合,以形成新的图形。 平面构成也是三大构成之一。三大构成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它们都是现代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基础。 平面构成主要研究:二维空间的设计造型、设计规律和设计方法。 平面构成涉及范围:很广,比如在企业标志、商品包装、CI设计等。 平面构成的发展历史 来源于1919年,前苏联 1919年,德国著名的建筑家、设计理论家瓦尔特格罗佩斯在德国魏玛市建立了“国立包豪斯学院”

伊顿最早建立了完整的色彩构成体系 把色彩认识从随意感性转向科学理性的训练 康定斯基(点、线、面) 主张色彩和形态的不同组合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平面构成的特点: 特点:不是表现具体的物象特征,但它反映了自然现象运动变化的规律性。 解释: 以知觉为基础。(从简单到复杂) 是一种高度强调理性活动的、自觉的、有意识的再创造过程。(从复杂到简单) 平面构成的分类 分类:自然形态:抽象形态 有规律组合具有节奏感,运动感,近深感,整齐划一 无规律组合比较自由,造型上产生张力和运动感。增强视觉上的清晰度和醒目度。 对称与平衡 对称概念:对称是对象用对折的方法,基本上可

以重叠的图形,两个同一形的并列与对齐最容易得到对齐,并且最简单。 种类:轴对称、中心对称、旋转对称、移动对称、扩大对称 平衡概念:在平衡器上两端承受的重量由一个支撑点支持,当双方获得力学上的平衡状态时,称为平衡。 平衡与对称关系:平衡的不一定对称,对称的一定平衡。 平衡特点:平衡在视觉上显得比对称更加的活泼。 比例与适度 比例概念:比例是部分与部分或者部分与全体之间的数量关系,它是精确详密的比率关系概念。比例种类:黄金比例、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黄金分割比例——最美的分割比1:1.618) 适度概念:对象的数量关系形成符合人们的生理或习惯的某种特定标准之间的大小关系,也即视觉上形成合适性,符合习惯。 特点:具有秩序,明朗的特性,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新感觉。 对比与协调

色彩课程教学大纲

色彩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一、大纲说明 1.课程性质: 色彩是普通高校和高职高专学校各类美术与设计专业教学中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促进技能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美术与设计类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教学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主要教授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色彩规律;熟悉色彩和色彩画的工具、材料及性能,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技能;并通过色彩训练诱发学生的色彩想象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为学生在今后的设计和创作中熟练地组织和表现色彩打下基础。 3.教学要求: 色彩教学活动,要执行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具体教学中,要把审美教育、造型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渗透到各个教学内容和环节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提高美术素养,培养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设计)能力。 4.教学课时安排: 总课时:120课时。 5.确定教育教学内容的原则: 1、思想性原则。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作指导。要求初步掌握色彩规律和基本技法,着重强调色彩塑造和构成能力的培养。 2、审美性原则。选择能使学生得到美感熏陶的知识和训练内容,将审美教育贯穿始终。 3、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原则和实用性原则。精选那些专业需要的,并适用于艺术设计技能型人才素质提高的内容。 4、实践性原则。以色彩理论讲授为先导,技能训练为主体,强调把课堂教学和艺术实践联系起来,把技能的训练和审美能力的提高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服务于社会生活,富于职业教育特点。 二、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

第一模块色彩原理(8课时)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光与色的关系;在对不同光源色的探究分析中养成认真观察、细心分析的良好习惯,了解光源色与物体固有色以及画面整体色彩的关系;初步体验色彩引起的视觉心理感应。 2、掌握色的三要素、色彩对比、色调等词汇含义;掌握色的混合、色彩对比手法和表现规律,理解色调的形成、变化及类型。 讲授要点: 1、光与色的关系。包括色彩的来源、光与色的关系等。 2、色彩的物理原理、生理原理、视觉心理。 3、色彩的常用词汇,主要内容有原色、间色与复色,色相、明度、纯度、条件色、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色彩空间透视、补色关系等一些基本概念。 4、色彩的基本规律讲解。 教学内容安排: 1、光与色的关系,色彩基本原理与视觉心理 2学时 2、色彩基本词汇和基本规律 6学时 第二模块色彩表现(104课时) 教学要求:

基础色彩(设计)教学大纲

《基础色彩》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基础色彩 适用专业:设计专业 总学时:48学时 一、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本课程为设计专业专业课,也是学生本科四年的必修课。对于培养学生的绘画基础和将来从事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使学生在绘画中将感性认识理论化、科学化,运用理论知识和科学的方法,指导色彩表现技巧,提高学生色彩修养的创造性和色彩思维能力。通过色彩写生练习将色彩理论与色彩实践相结合。使其逐步掌握一定的色彩理论、色彩感性知识及一定的造型能力。 (二)课程的教学要求 (1)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色彩理论知识和自然光色变化规律,运用正确的观察方法,较好地掌握色彩工具性能的一般常识,通过色彩写生练习提高实践能力和色彩运用与创造能力,了解本国优秀传统文化,增长见闻。通过欣赏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色彩画,从而提高学生欣赏色彩画的审美能力。熟悉色彩画的不同表现技法与技能,掌握基本的色彩画的表现方法。 (2)教学重点:掌握室内色彩静物写生的基本规律 教学难点:色彩技法的基本规律 (3)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先修课程为素描,后续课程为色彩基础、设计基础、装饰基础、图案、计算机辅助设计,现代装饰技法及漆艺设计,环境基础设计在色彩运用上都与本课程有内在联系。 (4)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示范与技巧讲座相结合,运用多媒体的教学形式和直观的教学手段使教学更加形象、生动,并且在色彩写生练习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运用色彩知识的能力。(三)课程考核办法 本课程实行随堂作业考核。学生按教学要求呈交课堂作业,并由本教研室教师集中打分评定,任课教师再结合学生平时成绩、举办绘画作品展等情况,来集中评定学生的考核成绩。(考试) 二、讲授内容 (一)课程名称:基础色彩 课程编号: 课程学分: 课程学时:48学时 课程安排:一年级 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本课程通过加强学生的色彩基础练习,即从客观到主观,从认识到理解,从造型到色彩,全方位循序渐进地训练,使其逐步掌握一定的色彩理性、色彩感性知识,强化构图关系,色调运用能力。 教学内容: 第一章色彩理论(课时12节) 第一节色彩原理

平面设计三大构成基础:概念、要素、形式

平面设计三大构成基础:概念、要素、形式 平面构成得概念 所谓构成(包括平面构成与立体构成),就是一种造型概念,也就是现代造型设计用语。其含义就就是将几个以上得单元(包括不同得形态、材料)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新得单元,并赋予视觉化得、力学得概念。其中,立体构成就是以厚度塑形象,就是将形态要素按照一定得原则组合成形体;平面构成则就是以轮廓塑形象,就是将不同得基本形按照一定得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 平面构成元素,包括概念元素、视觉元素与关系元素,概念元素就是指创造形象之前,仅在意念中感觉到得点、线、面、体得概念,其作用就是促使视觉元素得形成。视觉元素,就是把概念元素见之于画面,就是通过瞧得见得形状、大小、色彩、位置、方向、肌理等被称为基本形得具体形象加以体现得。关系元素,就是指视觉元素(即基本形)得组合形式,就是通过框架、骨格以及空间、重心、虚实、有无等因素决定得;其中最主要得因素就是骨格,就是可见得,其它如空间、重心等因素,则有赖感觉去体现。 平面构成得框架一切用于平面构成中得可见得视觉元素,通称形象,基本形即就是最基本得形象;限 制与管辖基本形在平面构成中得各种不同得编排,即就是骨格。基本形有“正”有“负”,构成中亦可互相转化;基本形相遇时,又可以产生分离、接触、复叠、透叠、联合、减缺、差叠、重合等几种关系。骨格可以分为:在视觉上起作用得有作用骨格与在视觉上不起作用得无作用骨格,以及有规律性骨格(即重复、近似、渐变、发射等骨格)与非规律性骨格(即密集、对比等骨格)。基本形与骨格得上述这些特性,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而构成千变万化得构成图案(如下图,就就是由基本形通过重复、接触、差叠等构成得)。 平面构成得要素 平面构成得要素:点得构成形式、线得构成形式、面得构成形式 点得构成形式 (1) 不同大小、疏密得混合排列, 使之成为一种散点式得构成形式。 2)将大小一致得点按一定得方向进行有规律得排列,给人得视觉留下一种由点得移动而产生线化得

色彩教学大纲

《色彩》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艺术设计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课程任务:根据设计专业的需要,训练专业色彩的思维方法和色彩整 体关系的处理能力;以阶段性的课题训练为手段,重点放在追求体验色彩 组合关系的美感训练上,以达到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色彩知识、正确的色彩 思维方法、基本的色彩表现技能,提高色彩的理解能力、表现能力、审美 能力的综合性目的,为后续专业学习奠定系统学习与认识的基础。 前导课程:素描 后续课程:设计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1.本课程理论部分的内容以讲述为主,配合以示范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加强直观教学,以利于知识的传授。 2.技能练习主要是通过作品、示范、个别辅导、作业讲评等教学方 法,最终达到让学生掌握知识,掌握技能的目的。 三、教学内容结构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个部分构成。 1. 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 教学时数为50学时。 2. 职业模块是适应学生学习相关专业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各学校根

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安排教学,教学时数为24学时。 3. 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任意选修内容,教学时数不做统一规定。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教学内容 第一章色彩基础知识 理论部分 1.光与色 2.色彩的三要素 3.色彩的冷暖 4.色彩的对比和调和 5.名作欣赏 实践项目:三要素认识练习 第二章水粉画介绍 理论部分 1.水粉画的工具材料 2.水粉画的基本表现方法与作画步骤 3.构图的基本原理 4.固有色的认识方法与表现方法 实践项目:单色画练习

第三章水粉静物写生 理论部分 1.画面整体色彩关系的把握方法 2.画面整体色调的处理方法 3.水粉画的用笔技法 4.不同质感的表现方法 5.色彩写生中常见的毛病 实践项目 1.质地粗糙物体的水粉静物写生 2.质地光滑物体的水粉静物写生 3.各种不同质感物体的静物写生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知识要求:掌握色彩的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重点研究自然物象固有色及环境色之间的色彩关系,认识色彩关系与色调在色彩表现中的重要美学作用,理解用色彩表现形体的基本原理与规律。 技能要求:培养运用整体的观察方法来观察色彩、比较色彩、捕捉物象大的色彩关系的能力;熟悉与掌握水粉画的工具材料性能及水粉画的基本表现技巧;掌握色彩画的构图原理;提高色彩的表现力,丰富色彩的表现手段。能够准确的表现物体的固有色并把握画面的整体色彩关系。根据专业适当训练体积感、量感和空间感的表现能力。

动画专业色彩基础Ⅱ教学大纲

动画专业色彩基础Ⅱ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课程英文名称: Animation color 学时数: 64 学分: 4 适用专业:艺术类专业 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动画专业造型美术的基础课,为必修课。动画专业色彩基础Ⅱ课程的基本内容以景物色彩、创意设计为主。 动画景物是为了人物活动设立的,而不是单纯以风景为目的开设的(风景色彩与景物素描相结合)。景物素描着重强调对象的内在形与外在形的严谨性,透视关系和结构关系的表现。通过宏观与微观的观察,利用透视学原理,对客观景物通过不同角度,不同景深和不同的局部,进行深入细致的表现,并且通过其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如何将实际景物转化成动画场景的表现能力。 景物色彩则是在景物素描的基础上开设的课程,通过对自然色彩和主观色彩的临摹、写生的实践练习,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观察、研究、判断等方面的能力。结合景物素描课理解掌握动画色彩是参照客观基础上的主观运用,虽然客观景物,但却是以主观再现的形式表现的。 作为动画专业一年级开设的基础课,创意设计课程的开设目的在于,创作来源于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并且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积累素材。会具体的涉及到一些和动画专业相关的专业知识如动画角色造型、场景造型以及简单的镜头语言。对这些动画基础知识做简单的讲解,并将此应用到作业当中。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总计64学时,4学分,每周8学时,8周结束课程教学任务。 主要教学方法:理论讲授部分与课内实践部分。通过教师的理论讲授,学生进行室外或者课堂实践。其它授课形式也包括多媒体教学和教师的课堂师范,教师专题指导、示范、修改作业,形成与学生的互动式教学。作业课上未完成部分可由课下完成。 三、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动画色彩是动画专业的美术基础课程,需要培养学生的基础造型能力的同时向二年级的专业基础转化,开设动画色彩课的同时,教师需要继续强化课外速写训练,此外还需要将动画专业简单的基础知识引入课堂,让学生知道动画色彩基础课的开设的意义和目的。 创意设计课程是专业转型课程中第一个环节,在结合了一年级的相关美术基础课程的学习之后,即使对一年级的整体中和训练,同时也是进一步的专业学习的开始。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二学期动画专业色彩基础Ⅱ 第一单元:景物色彩 第二单元:创意设计 (二)、色彩课的重点、难点 1、动画专业的色彩课是以动画场景和动画形象上色的基础上开设的。重点在于结合动画剧本的具体风格来具体设定,所以要求在颜色的选用上有一定的主观设定的要求。这门课的开设也要求学生掌握一定概念色彩的表现,如景物的四时变化,一天的早、中、晚等等,指定的场景表现。

设计色彩(理论)基础教学大纲

《设计色彩》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设计色彩基础课程代码:0311031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学分: 3 总学时:56 理论学时:40 实验学时:16 先修课程:设计素描适用专业:工业设计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设计色彩基础》主要以水粉的教学为主,是工业设计专业必修课程,是工业设计和其他艺术设计必学的基本功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构图能力、造型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正确的艺术观察方法、分析方法和表现手法,掌握色彩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把握色彩的能力及其以色造型的能力;使学生掌握水粉画的性能和绘画技巧;能够熟练地表现色彩调子中物体与它周围环境的色彩相互关系;鼓励学生艺术革新,拓宽艺术表现力,具备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根据自己的方向为工业设计领域中的产品设计、视觉平面设计和环境设计学习做好准备,打下坚实的色彩造型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1、基本内容:色彩基本原理、水粉画的基本功、简单静物单色表现、简单静物全色调表现、复杂组合静物单色表现、复杂组合静物全色调表现、水粉花卉写生、冷暖调静物组合、邻近色静物组合、复杂的多质感静物组合。 2、教学方法:主要教学环节采用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多采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参与互动,阶段总结、自我评价。并针对无美术基础同学采用同学间互帮互助方法。 3、考核与评估:以平时考核成绩的40%和命题考试成绩的60%统计总分。平常布置一些课外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等课程结束后,根据即时规定和质量、数量的完成情况给予评分。这些作业的评价成绩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期末考试以静物写生为命题方向根据即定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再给予评分。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具体内容与要求 (1)色彩原理与水粉画的基本功:了解光与色的关系,理解色彩的固有色、条件色、环境色及互相作用下形成的画面整体色调;熟悉和掌握原色、间色、复色、色相、明度、纯度、色性、色彩空间透视的含义与变化规律,牢记色彩的基本理论知识。理解水粉的概念、性质;了解水粉画的工具、材料、性能;认识几种常见的笔法及艺术表现力;学习水粉画的用笔、调色;掌握水粉画的观察方法和审美要求。 (2)静物单色表现:了解静物单色表现的要求、写生步骤和表现技巧;学会用单色画出物体的立体感、大体空间位置等素描关系,掌握单色明暗深浅变化的处理方法;了解色调形成及色彩造型的一般规律,培养学生由素描到色彩转移所产生的感觉差异和层次变化的适应能力。了解画面的黑

三大构成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三大构成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追求越来越高。三大构成理论以艺术设计规则和美的构成法则为基点,其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形成了二维和三维效果,给受众带来了极大的视觉冲击力,满足了人们日渐提升的审美要求。三大构成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有关方面的研究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平面设计;色彩构成;平面构成;立体构成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平面设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在丰富人类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创造了巨大价值。目前,平面设计已被广泛地应用至Ⅱ多个领域,如平面设计、室内设计等而三大构成以其独特、多维的特点,在平面设计中担当起了多种角色,并在增强设计作品感染力、冲击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新时期,三大构成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已然成为一种时尚和趋势,其发展空间巨大。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三大构成研究,并不断创新其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以增强应用效果,使其发挥更大的经济价值和审美价值。 一、三大构成与平面设计的关系三大构成主要包括色彩 构成、平面构成以及立体构成,并以各自特点在平面设

计中发挥不同作用。其中,色彩构成通过还原自然中的色彩现象,对受众感知、心理产生刺激,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同时,色彩构成还可以利用空间、质、量等的可变幻性,重组各要素关系,从而呈现丰富多样的效果。在日常生活中,广告彩页、产品包装等都直观形象地展示了色彩构成与平面设计之间的密切关系。我们在欣赏平面设计作品的过程中,首先会关注其色彩,只有协调的色彩构成才能够引起人们继续看下去的兴趣。因此,很多设计师都会将色彩视为主题与情感的依托应用到平面设计中:平面构成涵括了点线面三大元素,其应用增强了二维平面设计的实用性、创造性。一般意义而言,平面构成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最大。只有理顺点、线、面之间的构成关系,并学会灵活地运用,从视觉需求的角度进行重组,才能设计出自然、平和的平面作品。平面构成与平面设计之间的关系,多在招贴、书籍出版等形式中得至0 体现;立体构成又被称作空间构成,它是以力学理论为依据,在人类视觉规律和材料基础上按照一定规则排列造型要素的技术。从本质上讲,立体构成就是在平面设计的基础上增添空间造型,其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平面设计作品的立体感、视觉冲击感,为受众营造了巨大的联想空间,将设计师意图展示得更加清晰、透彻。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