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参观漳州文庙心得体会

参观漳州文庙心得体会

2018年11月6日,我随县民宗局组织的“漳厦古庙文化参访团”到漳州文庙、古武庙、诗浦慈济宫,龙海白礁慈济祖宫及厦门海沧青礁慈济祖宫等寺庙参观,铜陵镇古城文化促进会几位同仁感触颇深,纷纷在微信上从不同角度发表了观后感。如陈旭山的《城市夹缝生存的古老庙宇》、黄辉全的《东山民宗局组织参访漳厦宫庙》、程金铭的《访漳厦千年古庙文化》等。

一天的行程来去匆匆,我对漳州文庙却情有独钟。这缘于前不久网上疯传的一组1902年外国人拍摄的铜山老照片,其中一帧就有东山文庙的身影。我想在这次参访行程中,能发现漳州文庙与东山文庙的历史印跡。

我们一行来到位于芗城区修文西路的漳州文庙,自由参观,不须门票。据资料介绍,漳州文庙是我国四大孔庙之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宋庆历四年(1044)。历史上,朱熹、郑成功、黄道周都曾到此庙祭祀孔子。

漳州文庙按宋代制度,将孔庙与官学(亦称学宫)并建一处,这个制度一直延续至清代。据清光绪《漳州府志》卷首府学图,文庙仍依宋制“左庙右学”。庙前道路左右建有“德配天地”、“道冠古今”两牌坊、大门左边竖立一石碑,镌刻:“文武官员到此下马”字样。右边府学部分建有训导署、启圣祠、明伦堂、教谕署、名宦祠、乡贤祠、土地祠、闵公祠、泮池、游圣之门以及学舍;府学大门内,悬挂“海滨邹鲁”匾额。

我们经“德配天地”牌坊,过庙前道路入漳州文庙大门。文庙坐北朝南,原有古代建筑物如明伦堂、泮池、棂星门等已毁,现存庙址占地面积15000平方,建筑面积2600平方。2000年开始,政府花巨资对漳州文庙进行抢救性维修和提升,一是在庙前新建泮池,长76米、宽15米、水深约1.5米。二是扩建庙前广场,面积达4500平方。三是在大成殿前伫立孔子雕像,仁爱的神情充满了儒学关怀。四是维修大成殿。严格按照古建筑修缮原则,采用抽梁换柱法,梁柱蚁蛀蚀空或外部糟朽均采取填心、包心法进行维修,达到“修旧如旧”。

大成殿为明代木结构建筑,建于石台座上,面阔五间、进深六间(前一间为廊),重檐歇山顶。主殿安装红木神龛,龛顶匾曰“中华至圣”,龛内供奉至圣先师孔子神像,匾额曰“万世师表”;左侧依次供奉宗圣曾子参、亚圣孟子轲、述圣子思子伋、颜子回

等神位;右侧依次供奉先贤言子偃、冉子求、端木子赐、仲子由、闵子损、冉子雍、宰子予、卜子离等神位。两侧排列编钟等古乐器。

我们进入大门,眼前是一座气象庄严、瑰丽壮观的庙堂。大门以内中轴线上依次为戟门、丹墀、月台、大成殿,两旁为东西两庑及敬一亭等。戟门面阔九间,进深二间。东西两庑面阔各八间,进深各二间。建筑规模之大,让人叹为观止。

民国期间,漳州文庙被占为军队营房,也曾做为警察局。1949年以后改成小学校舍。1988年列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5月,漳州文庙大成殿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漳州文庙历经900年沧桑,屡废屡兴,见证了中华传统文化在漳州大地上源远流长,成为漳州这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代表性建筑。漳州文庙具有很高的古文化和历史文物价值,是漳州文化发展史重要的实证物。

回头来看东山文庙。据民国版《东山县志》载,大成殿在废宝智寺之左。明正德元年(1506)镇海卫龚朝鼎倡建,善士武守为助建。因内祀孔圣,故名“大成殿”。万历七年(1579)奉命撤废,改为社学。四十年(1592)时簪缨鼎盛,绅笏盈床,辄请当道重建孔庙,后十余年再竖华表,太史黄道周题有“斯文在兹”,“江汉秋阳”,“金声玉振”等字。清康熙三年(1664)郑经部将叛变,蔡元负先师神主入浦邑,庙废今神主尚存漳浦文庙内,龛后半壁木龛。嘉庆间改为文昌宫。同治间改为节孝祠移文昌神像于东壁书院。民国九年(1920)复改为文昌宫移节孝祠于故漳潮巡检司废署。二十九年(1940)破除迷信,庙废。三十年改建为县立中学校舍。

1952年易名为“福建省东山中学”,1957年改为“福建省东山第一中学”。1958年东山一中搬迁后,旧址先后改办“东山华侨中学”、“东山渔民中学”。后又改建为“铜陵镇花炮厂”,1979年炮厂发生事故厂房倒塌,文庙旧址荒废。1985年黄道周诞辰四百周年,文庙旧址改建为“黄道周纪念馆”至今。

看来,东山文庙自明正德元年(1506)始建至今,兴兴废废,也经历了500多年沧桑。我们从一个外国人在1902年拍摄的铜陵关帝庙老照片中可以看到,右起依次为文庙(时改为节孝祠)、宝智寺、关帝庙、名宦祠(后可见东宫圣母庙、城隍庙,前为黄道

周故居),古寺庙一字排开,儒、佛、道三教一体,既体现了铜山人弘扬忠、勇、仁、义、礼、智、信的文化内涵,也体现了中国历史对各种宗教的包容。中国讲“三教合一”,佛教、道教、儒教三个教派融合,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文化现象,而东山关帝庙正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之一。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仁”是儒家学说中的一个重要理念,而文庙即是传播儒家学说的载体,也是中华文化自信的宝贵遗产。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原东山县政协副主席、县文化馆长陈汉波先生生前就提案重建东山文庙。鉴于当时的政治气候,陈老先生的提案并未被采纳。1985年文庙旧址改建为“黄道周纪念馆”。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是我们践行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的重要内容。

2016年省政府住建厅、文化厅批准铜陵镇为“古城历史文化名镇”。可谓“欣逢盛世,天开文运”。建议以此为契机,以漳州文庙作为他山之石,把重修东山文庙列入“铜陵古城历史文化复兴计划”项目:

一、把现有“黄道周纪念馆”改造、恢复为东山文庙。1985年修建的“黄道周纪念馆”,布局十分适合文庙,改造为东山文庙不须大动土木。如纪念馆大厅可改造为大成殿.现寄居在南溟书院的孔子神像可移至大成殿正位;纪念馆两旁展厅可改造为左右两庑,复办“东壁书院”、“崇文书院”;纪念馆门楼可改造为戟门。

二、整合历史文化资源,办好“黄道周纪念馆”。经过几年运作,“黄道周故居”已经启用并对游客开放。但有关方家认为缺少文化内涵,游客不多,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可把“黄道周纪念馆”展品移植到“黄道周故居”,有条件可在黄道周故居旁另建“黄道周纪念馆”,以整合资源,扩大效果。

参观漳州文庙之后,我又做了调查,目前全市只有东山没有恢复文庙,这与“铜陵古城历史文化名镇”称号实不相称,应引起有关部门重视。东山素有“海滨邹鲁”之称,重修东山文庙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