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教学反思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教学反思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教学反思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教学反思

分数除法应用题历来是六年级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每学到这部分内容,学生往往出错,不知道该乘还是该除。今天我讲这部分内容,由分数乘法应用题入手,让学生直接把单位“1”变成要求的问题,然后根据数量关系找出等量关系,依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这样仍然是从乘法的角度思考问题,对学生来讲没有一点难度。例如:一盒水彩笔有36枝,从盒中拿出4分之1,让学生提出问题(拿出多少枝?或还有多少枝?)这两个问题都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现在改为“一盒水彩笔拿出4分之1,正好是9枝,这盒水彩笔共有多少枝?”引导学生先画线段图,再找等量关系,找到等量关系,用方程解答就轻而易举了。时间长了之后,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知道为什么用除法列式(相当于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的角度思考,用什么方法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更好的掌握。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教案及反思

有理数 1.2.4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整体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比较有理数大小的两种方法,尤其会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 利用绝对值概念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数学的自信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难点: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异分母负分数的大小. [教学方法] 通过提出实际问题,给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展开,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使教学过程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过程,在探索中形成自己的观点。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什么是一个数的绝对值?(一般的,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 2、(1)比较大小:5___3; 1___0

(2)怎样比较下列每对数的大小?3与-4;-1/2与-2/3 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具体的问题来感受正数与正数、负数与负数的大小比较。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问题1:观察教科书12页“思考”图说出其中的最高和最低温度是多少?你能将这14个温度按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吗? 板书:-4,-3,-2,-1, 0, 1, 2, 3, 4, 5, 6, 7, 8, 9. 问题2:观察这些数在温度计上的排列规律是怎样的呢? 答:这些数在温度计上所对应的点是从下到上的。 问题3:把这些数表示在数轴上,观察它们的排列规律是什么? 学生画数轴,并在数轴上描出表示这些数的点,在独立思考后,说出其中的规律。教师归纳: 规定: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它们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小到大的顺序,即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 问题4:观察数轴上的数,试说明怎样比较正数和负数,正数和0,负数和0,负数和负数的大小? 根据以上规定,重点探讨怎样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观察数轴上的数可知:即把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问题转化成比较这两个负数的绝对值的大小的问题。 通过观察,让学生说出以上几类数之间的大小关系,由教师归纳并板书: (1)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2)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问题5:课本第13页例题。 例:比较下列各对数的大小: (1)-(-1)和-(+2) 分析:数字前面有双重符号,应先化简(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在比较大小。 解:先化简,-(-1)=1,-(+2)=-2 因为正数大于负数,所以1>-2,即 -(-1)>-(+2) (2)-8/21和-3/7 解:这是两个负数比较大小,先求它们的绝对值: |-8/21|=8/21,|-3/7|=3/7=9/21 因为8/21<9/21 即|-8/21|<|-3/7| 所以-8/21大于-3/7 (3)-()和|-1/3| 解:先化简,-()=,|-1/3|=1/3 因为<1/3 所以-()<|-1/3| 归纳总结:异号两数比较大小,要考虑它们的正负;同号两数比较大小,要考虑它们的绝对值。 三、巩固训练,熟练技能 比较下列各对数的大小: (1)-3和-5;(2)和-||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应用题》教学反思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应用题》教学反思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应用题》教学反思提要:练习题与例题、在同一题的不同解法的多重比较中,比较得到的结论还需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归纳,还应更深更全面的概括物业论文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应用题》教学反思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这样的应用题实际上是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的应用。它是分数应用题中最基本的。不仅分数除法一步应用题以它为基础,很多复合的分数应用题都是在它的基础上扩展的。因此,使学生掌握这种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我抓住关键句,找到两个相比较的量,弄清哪个量是单位“1”,要求的量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后,再根据分数的意义解答。 在教学中,我强调以下几点: ⑴让学生用画图的方式强化理解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 ⑵强化分率与数量的一一对应关系.并根据关键句说出数量关系。 ⑶帮助学生理解”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与”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不同. 对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通过分析关键句与线段图,为后面的新授作铺垫,并提高学生分析题意、理解数量关系的能力。通过沟通练习题与例题,利用学生解决稍复杂的应用题,并从中理解新旧应用题的不同结构。 1、练习题与例题、在同一题的不同解法的多重比较中,比较得到的结论还需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归纳,还应更深更全面的概括。 2、在学生表达解题思路时,不宜集体讲,更应注重学生个体表达,并且不必一定按照课本的固定模式,应该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用自己的语言来分析问题。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查漏补差。 3、对于学困生要加强怎样找单位“1”的训练,并加强根据关键句说出对应关系和数量关系的训练。 物业论文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地几分之几(百分之几)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教师用 1.知识点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即知道标准量和比较量,求比较量是标准量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结果是一个“分率”或“百分率”。 2.方法与技巧 知道两个数:一个数(比较量),另一个数(标准量)。 用一个数(比较量)除以另一个数(标准量) 比较量÷标准量=分率(百分率) 或 一个数÷另一个数=分率(百分率) 注意理清谁是标准量,谁是比较量。 我们先来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的实质。 例:三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如下表。 (一)以文艺小组人数为标准量。 1、英语小组人数是文艺小组的几分之几? 比较量÷标准量=分率(百分率) 5 50÷40= 4 2、体育小组的人数是文艺小组的几倍? 比较量÷标准量=分率(百分率) 80÷40=2 (二)以体育小组为标准量。 1、英语小组的人数是体育小组的几分之几? 比较量÷标准量=分率(百分率) 5 50÷80= 8 2、文艺小组的人数是体育小组的几分之几? 比较量÷标准量=分率(百分率) 4 40÷80= 8 当然还可以选择其他量为标准量去比。

通过上面的举例可以看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就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都是先选定一个标准量,用比较量去和它比。只是当比的结果少于1时,一般称为几分之几。在倍数问题终成标准量为“1倍数”比的结果是比较量的倍数,在分数问题中称标准量为“单位1”。比的结果是比较量的分率。 方法都是:比较量÷标准量=比较量的分率。 例1 红旗小学有学生1600人,育才小学有学生850人。红旗小学的人数 是育才小学的几倍?育才小学是红旗小学的几分之几? 分析 求“红旗小学的人数是育才小学的几倍”,以育才小学人数为标准量,红旗小学的人数为比较量,倍数=比较量÷标准量=红旗小学人数÷育才小学人数。 求“育才小学是红旗小学的几分之几”,以红旗小学人数为标准量,育才小学的人数为比较量,分率=比较量÷标准量=育才小学人数÷红旗小学人数。 解 (1)红旗小学的人数是育才小学的几倍?1600÷850=17 151 (2)育才小学是红旗小学的几分之几?850÷1600= 32 17 答 红旗小学的人数是育才小学的17151,育才小学是红旗小学的32 17。 例2 五年级二班有男生25人,女生比男生多5人,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几 分之几? 分析 求“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几分之几”,就是以男生人数作为比较量同女生人数这个标准量比,求出分率。分率=比较量÷标准量=男生人数÷女生人数。但是,题目没有直接告数我们女生人数是多少,所以我们首先要求出女生人数。 解 女生人数是多少?25+5=30(人) 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几分之几?25÷30=6 5 答 男生人数是女生的6 5 。 例3 王师傅一共做了250个机器零件,经检验有240个合格,求产品的

小学数学小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

“小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 “小数的大小比较”并不难,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早已有了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并且在三年级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小数的初步认识”,会借助“元、角、分”和“米、分米、厘米”来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因此,我这节课主要明确比较的方法,使学生注意比较小数大小时,位数多的小数不一定就大,这也是小数大小比较的难点。 我觉得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有以下三点: 一、寓学于趣的“抽数卡摆小数比大小”游戏设计,使学生在玩中学会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是比较相同数位上的数字的大小。我设计的这个游戏,正是让学生在一次次的抽数卡、摆数卡的抉择中体会数字所在数位的不同,所表示的意义也就不同。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对小数进行充分的发现、观察、思考、比较、分析,亲历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变“厌学”为“乐学”,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丰富”,这体现出了“小游戏,大智慧” 二、巧妙暴露学生的认知误区,突破了教学难点。首先出示的整数部分位数相同,小数部分不同的两个小数。让学生猜一猜哪个小数大,学生猜出了三种答案,充分暴露了学生认知误区,产生了认知冲突。使学生意识到:我们不能看小数部分位数的多少来比较小数的大小!而我到此并没有结束,学生们根据已有的比较整数的经验,使学生明白:看小数点的位置,实际就是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的位数多,小数就大,不论小数部分位数有多少。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学会比较小数大小的技巧。

寓“导”于“情”,使学生享受课堂的和谐氛围。在本节课上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课堂氛围民主和谐。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要求之一。我们的数学课堂应该是现代化,人文化的课堂。这节课中,教师寓“导”于“情”,变传统教学的“指令性”语言为合作、帮助、关爱性的语言,为课堂注入活力。 三、层次分明,本课主要按几个层次进行: 第一个层次,先比较整数部分不同的,要看整数部分比. 第二个层次,比较整数部分相同的,要看十分位比. 第三个层次,比较整数部分和十分位都相同的,要看百分位比,并借助观察米尺长度来验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在练习比较两个数大小的基础上,引出比较几个数的大小,通过独立试算,讨论从而掌握比较几个数大小的方法和步骤。全课贯彻边讲边练的精神,及时反馈,并选做课本的一些题目,课上加以指导,以减轻学生课外负担。 存在的问题: 本节课在设计小数时,由于只注重了情境,所以小数都带着单位名称。小数的范围不够广泛。学生在语言叙述小数怎样比较大小的方法时,说的不够好,还要继续培养。练习的容量应再大一些,教师的评价语言应该再丰富和简单一些。

最新-分数乘法教学反思8篇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一):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分数乘分数》 《分数乘分数》的教学重点是巩固理解分数乘法的好处,探索分数乘分数的计算算理与法则。 在教学实践中继续采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帮忙学生达成以上两个教学目标。对于这天的探究活动没有直接放手,这是因为学生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好处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因此在整个的教学过程分为三个层次: 一、引导学生透过用图形表示分数的好处,再用算式表示图形,深化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好处,感知分数乘分数的计算过程。 二、以1/5*1/4为例,让学生先解释算式的好处,然后用图形表示这个好处,最后再根据图形表示出算式的计算过程,这样做的目的是透过以形论数和以数表形的过程让学生巩固分数乘法的好处,体会分数乘分数的计算过程。 三、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独立完成教材中的试一试,进一步达成以上目标,并为总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积累认知。能够说整体教学的效果还好。 透过这天的课,我对数形结合的思想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由于分数乘法的好处和计算法则的道理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不是很容易,所以利用图形使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在本单元教学中就显得个性重要了。纵观教材,树形结合思想的渗透也有不同的层次,数形结合能帮忙学生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在本学期的分数乘分数中是利用直观的几何图形,帮忙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计算道理;接下来的分数乘法应用中,我们还将利用线段图帮忙学生理解分数乘法应用的问题;使用的图形越来越简约体现了教材对数形结合思想渗透的一个过程。 数形结合的过程不是简单的抽象变为直观的过程,而是抽象变为直观之后,在从直观变为抽象的一个过程,也就是要将以形论数和以数表形两个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只有完整的让学生经历数与形之间的互动,才能使他们感知数形结合,才能使他们能在解决问题时自觉地应用数形结合的方法。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二):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教学就是一个摸索的过程,年轻人有朝气但缺经验,老教师有经验但缺热情。虽然教了几次六年级对于很多资料的教法却一向没有定型也不能定型。 原先对于分数乘法只是从做法上进行教学师生都感觉很简单,一般第一单元测试基础差、思维差的同学也能考到90多分,所以为了节约时间,让学生不只是乘,而把乘法这个单元一带而过,和分数除法一齐学习,在比较中让学生明白道理,选取做法。但综合到一齐学习,学生刚开始也是错误百出,只能机械地告诉学生单位1已知用乘法,单位1未知用除法,加上学生约分出现约分不彻底,成了一锅浆糊慢慢理。但是,这样好像也能比进度慢的老师成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练习题

简单的分数乘法应用题训练 类型: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解题基础:是基于学生对分数乘法中“一个数乘以分数,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理解。反过来说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这个数去乘以几分之几”。因此,在教学分数乘法,就要特别注重让学生理解与掌握。 教学方法:在教学时要让学生抓住类似的句子(暂且称为关系句),从中(1)找出单位“1”,(2)说出数量关系式。 例如:“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95”,从“全班人数的9 5”中可以知道将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可将“全班人数的95”可列式为“全班人数×95”。因为“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9 5,所以“全班人数×9 5”=“女生人数”。当已知全班人数,要求女生人数时,只要将全班人数×9 5。 又如:“红球个数比白球少51”,条件中将白球个数作为比较的标准,将白球个数作为单位“1”,将白球个数去掉5 1后,就与红球个数相同,也就得到了红球个数。也就是说“红球个数比白球个数少白球个数的5 1”,根据“白球个数的5 1”可列出“白球个数×5 1”。因为这 5 1是指红球个数比白球少的,所以,将白球个数×5 1 就得到红球个数比白球少的。

训练方法 : 1.找出含有数量关系的关系句。 2.反复读关系句,找出“1”的数量。 (1) 白菜的千克数是萝卜的3 2 (2) 黑兔只数的8 7是白兔的只数 (3) 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71 (4) 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8 1 3.根据关系句画出线段图。 4.写出数量关系式。 5.列式解答并检验。 练习题: 1.下面各题应该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并写出数量关系。 (1)一批水泥,用去了5 3。 (2)水牛头数相当于黄牛头数的6 5倍, (3)运走了一堆沙的3 2。 (4)乙的 10 7 相当于甲。 (5)一本书,已经看了的页数是剩下页数的4 3。 2.一块长方形的菜地,长是35米,宽是长的5 3。这块菜地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3.一根电线长270 米,第一次剪下全长的9 5 ,第二次剪下第一次的3 1,第二次剪下多少米?

数学《比大小》的教学反思3篇

数学《比大小》的教学反思 数学《比大小》的教学反思3篇 一年级数学《比大小》的教学反思篇1 猴子是小朋友喜欢的动物,新课的导入用“小猴吃水果” 这一故事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将猴子吃水果的童话故事与比多少的数学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帮助猴子分水果的过程中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同时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符号简洁、明了的 应用功能。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生不但要学习运算符号“+”、“-”,还要学习关系符号“<”、“>”和“=”。 在一节课内小朋友要认识三个符号朋友“<”、“>”和“=”,还是有一定困难的,故我让学生自己说一说“<”、“>”的形状是怎样的?开口朝哪边?尖尖的呢?引导学生用 形象易懂的语言去记忆三种符号。“两边数字一样大,中间填 ‘=’”,“左边大,大于号;左边小,小于号”,“大于号开口在左边,小于号开口在右边”,“开口旁边是大数,尖尖旁 边是小数”等。等学生已理解后,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看 谁举得对”,教师说符号名称,学生举出相应符号;“看谁摆 得好”,教师说符号名称,学生用小棒摆出相应的符号。最后 安排补充练习,以加深学生对符号的印象,并会通用符号表示 两个数的大小。

一年级数学《比大小》的教学反思篇2 本节课根据猴子香蕉图让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以及各自的 数量,让图片中几种水果与猴子之间的数量进行比较,从而教 授“=”、“>”、“<”及其连接在数字之间作比较的填写方法,让学生做些读写练习,并出示相关练习题。 整节课的结构比较清晰,环节的创设也十分紧凑。在学习 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摆小棒这一环节对比大小有了更进一步的 理解,教师还运用简单的小口诀(开口大,朝大数;尖头小,朝小数)帮助学生很好的运用三种符号,让几乎每个学生都能够独自解决比大小这类题型。 在教学的整个环节中,缺少情景创设,应该运用生动形象 的语言来描述图片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符号教授 过后,让学生的读写练习进行的还是太少,应该让学生单独叫 几个人读一读、同桌读、男女生分开读以及全班读等不同的形 式朗读,再让学生多次练习,在空中抒空、同桌的手心里写、 书桌上写以及在书中的田字格里写。三个符号每讲完一个之后 应该都出示对应的练习题,不要都讲完之后在让学生做练习, 这样不如讲一个做一个最后在统一混合练习达到的效果好,讲 一个做一个的话可以让学生对每一个知识点能够理解的更加透彻,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年级数学《比大小》的教学反思篇3 在本课分数大小比较主要包括两部分的内容:一是同分母

几分之几大小比较教学反思

几分之几大小比较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能根据图形写出表示的分数,会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在教学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时,给出两组同分母的分数,在涂一涂、比一比活动中,感悟比较的方法。第一组,已经涂出了结果,降低了难度,有助于学生直观比较。第二组需要学生根据分数涂色,再比较大小,特别是在圆中涂出,既让学生初步体会当一个分数分子与分母相同时,取的份数与分的份数同样多,也就是1,加深对几分之几的认识又为后面学习“1减几分之几”做准备。 在活动2中,通过数形结合,类推,经历从多角度思考,得出比较结果的过程,感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操作、互动,懂得了各种不同的理解和思路。而且在此过程中,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理解他人的想法,不断对自己和别人的看法进行反思和判断。这个过程中,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和见解,才有可能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实现教学相长。在这样的环境里,课堂成了学生放飞心灵的天空。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如果用a表示自然数,那么偶数可以表示为()。 A.a+2 B.2a C.a-1 D.2a-1 2.已知一个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3厘米和8厘米,要使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最长,那么第三边的长是()厘米.(长度为整厘米数) A.5 B.9C.10 D.11 3.小英把1000元钱按年利率2.45%存入银行,存期为两年,那么计算到期时她可以从银行取回多少钱(不计利息税),列式正确的是()。 A.1000×2.45%×2 B.(1000×2.45%+1000)×2 C.1000×2.45%×2+1000 D.1000×2.45%+1000 4.冬冬掷一枚硬币,他连续掷了3次都是正面朝上,他第4次掷硬币时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 A. B. C.1 D. 5.轮船向东偏北30°航行,因有紧急任务,按顺时针方向调头90°去执行任务,那么这时轮船的航行方向是( )。 A.东偏南60°B.东偏南30°C.北偏西30°D.北偏西60° 6.在的上方画,在的下面画,在的左边画,在的右边画。下面正确的是()。 A.B. C. 7.一本书共200页,看了20页,还剩()%没有 A.180 B.80 C.90 D.无法计算 8.实际比原计划的产量增加了18%,把()看作单位“1”. A.实际的产量 B.原计划的产量 C.实际增加的产量 9.如图,聪聪家位于学校的( )。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练习题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年 班 姓名 一、想一想,再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表示单位“1”的量。 1. 生物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3 1。 2. 母鸡的43 是小鸡的只数。 3. 汽车的辆数相当于自行车辆数的 32 。 4. 甲数的83 相当于乙数。 二、照样子,写一写。 例:苹果的个数是桃子个数的6 1。 数量关系式:桃子个数×61 =苹果的 个数 1. 妈妈的年龄是爸爸年龄的43 。 数 量关系式: 2. 女生占全班人数的53 。 数 量关系式: 3. 篮球个数的73 相当于足球的个数。 数 量关系式: 4. 文艺书本数的65 和科技书同样多。 数 量关系式: 三、看图列算式(或方程)并解答。 列式: 120千米 23 ?千米

列式: 四、列式计算。 1. 一个数的4 3是21 12 ,这个数是多少? 2. 一个数的54是20,这个数的258 是多少? 五、找朋友(问题、算式一线牵)。 妈妈今年40岁,妈妈的年龄是爸爸年龄的98,明明的年龄是妈妈年龄的51 。 40×51 爸爸今年多少岁? 40÷98 妈妈和明明一共多少岁? 40+40×51 妈妈和爸爸一共多少岁? 40+40÷98 明明今年多少岁? 六、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1. 小岩买了一瓶橙汁,喝了5 3,正好是300毫升,这瓶橙汁总量是多少毫升? 36枝 钢笔: 圆珠笔: 是钢笔的7 3 ?枝

2. 实验小学参加艺术班的学生有 1080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52 ,全校共有学生多少人? 3. 同学们做了16朵红花,做的黄花 的朵数是红花的45 ,又是蓝花的1110。 做的蓝花有多少朵? 七、智力大比拼! 你能根据所给的算式编出数学应用题吗?赶快试一试吧! 90÷43 120×52 5、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 问题 年 班 姓名 一、看图填空。 1. 苹果树棵数是桃树棵数的 ,比桃树多 。  ( ) ( )  ( ) ( ) 苹果树棵数:桃树棵数: 你能行!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教学反思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教学反思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分数乘整数、一个数乘分数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利用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着重让学生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应该用乘法计算,它是学习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在实际中的应用。教学时关键让理解“红花比黄花多1/10”,是把黄花的朵数看作单位“1”,也就是红花比黄花多的朵数是50朵的1/10。这也是学习“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以及解决较复杂的问题的基础,因此使学生掌握这种问题的分析解答的方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的过程,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提高学生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遵循学生认知的特点,引导学生经历一个由实际问题到数学问题的转化过程,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通过对比观察两个问题的线段图,引导学生理解在什么情况下画一条线段图,什么情况下画两条线段图。学会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最终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应该用乘法计算。在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应该用乘法计算同时,也要让学生掌握解决这类分数实际问题的方法,先找出“单位1”量——再找出数量关系——最后根据数量关系列出算式。这为后面解决分数除法问题和稍复杂的问题做好方法上的指导和铺垫。 让学生熟练掌握用画线段图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理解了分数乘法的意义,形成清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学生学习效果上看,还有一部分学生不能真正掌握画线段图的方法,还需在今后的学习中加强引导。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X和Y 成反比例关系的是()。 A.Y =3+ X B.X+Y= C.X= Y D.Y= 2.下图中,以直线为轴旋转一周,可以形成圆柱的是() A. B. C. D. 3.如果自然数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1,那么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A.ab B.a C.b D.无法确定 4.当a=3,b=1.5时,a2+2b的代值是() A.9 B.12 C.5 5.两张纸条从信封里露出同样长的一部分,A纸条露出了,B纸条露出了,那么() A.A与B一样长 B.A比B长 C.B比A长 D.无法比较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是整数它不能化成百分数 B.任何数都可以化成百分数 C.求甲是乙的百分之几就是甲÷乙×100% 7.一瓶油重1.2千克,先倒出它的1 4 ,再往瓶里加 1 4 千克,现在瓶里的油和原来比,()。 A.变多了B.变少了C.不变 8.小马虎在计算4(a+5)时漏写了括号,按4a+5计算,这样所得的结果比原来( )。A.少20 B.少15 C.多5 D.多15 9.三角形a边上的高为b,c边上的高d.根据这些信息,下列式子中( )不成立。 A.a:c= d:b B.a:c=b:d C.=D.= 10.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后,表面积的总和()。

解决问题(一)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解决问题(一)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探究情境,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 2、在观察、猜想、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3、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题中的单位“1”和问题的关系。 教学难点:抓住知识关键,正确、灵活判断单位“1”。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课件出示) 1、先说下列各算式表示的意义,再口算出得数。 12×× 2、列式计算。 (1)20的是多少?(2)6的是多少? 3、学生得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 二、新知探究 (一)课件出示自学目标 1、通过学习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 题方法并会分析数量关系。 2、知道解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3、知道如何找单位“1”。 (二)、教学例1 1、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1)、正确理解关键句“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2)、结合线段图理解题意,找到解题思路。 (3)、如何来理解单位“1”?(小组讨论,理解这句话是把“我们人均耕地面积”与“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相比较,其中“世界人均耕地面积”是表示单位“1”的量,知道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2500平方米,求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就是求2500的是多少) (4)、在分析题意的基础上,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2、学生根据提示自学 全班交流汇报: 2500×=1000(平方米) 3、结合计算结果,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进行国情教育。 4、巩固练习:“做一做”,让学生画线段图表示题意,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依据是什么?然后独立解答。 三、当堂测评 练习四第2题、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点,照顾差生。 小组内订正后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 比较数的大小

让“预设”和“生成”激情共舞 (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预设”的非常好的教学设计在实施过程中也常常会“卡壳”。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过分的拘泥于静态教案的“预设”而忽视动态学案的“生成”,使学生深陷在“预设”的巢臼里。教师能否准确把握教材,全面了解学生,有效开发资源,是进行教学“预设”的重点,也是动态“生成”的逻辑起点。评价“预设”的效能高低,应当分析“预设”是否促进了课堂的有效“生成”,这就要求我们应当为“生成”去谋划好“预设”。使“预设”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成”的质量。 一、“预设”教学目标——准确定位,源于全面了解学生 在一节数学课堂教学之中,教学目标的设定尤为重要。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即教学应达到的程度,它可以克服教学上的盲目性,是顺利进行教育活动的基本保证和首要环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审视教学目标,坚持面向未来,立足课堂,确定好每节课的教学目标。 这节课学习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是小学阶段整数大小比较的基础和重点。为以后的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多位数的大小比较奠定基础,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教材提供了情境,让学生自己解决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最后由教师给出比较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比较10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1.使学生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并体会比较两数大小的方法。 2.利用轻松愉快的游戏和现实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数学的兴趣。 3.培养知识迁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二、“预设”新知教学——准确把握,源于学生的需要 荷兰著名的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强调:“数学是人的一种活动,如同游泳一样,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我们也必须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既不能过高地估计学生,也不能过低地估计学生,新知的学习应源于学生的需要,让他们能够自由而主动的学习。 学生状况分析: 学生虽然已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并能用符号表示大小,但对100以内数只是初步认识,抽象地比较数的大小较为困难。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他们

部编人教版数学三上《几分之几》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2、《几分之几》教学设计、反思 【教学内容】 教材第92~93页 【教材分析】 认识几分之几是分数的初步认识中的第二块,是继学生学习了几分之一后的一节课。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而几分之几是对几分之一的又一次扩展,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这部分的知识掌握得如何,将直接影响以后小数的认识以及分数的进一步认识。认识几分之几不仅是学生比较同分母分数大小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简单的分数计算的基础。 【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今天主要是通过亲手操作,通过知识的迁移学习感知“几分之几”与“几分之一”的不同之处,直观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等方法,使学生认识几分之几,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读写比较简单的分数,并能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2.通过学生的操作体验、小组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逻辑思维等能力,使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更完整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几分之几,理解几分之几的含义,能根据图形写出表示的分数,会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难点:比较分子或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好,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来学习,我们继续学习分数的知识。 1.投影出示一张正方形纸。 2.观察讨论。 师:请同学们仔细看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正方形纸平均分成了4份,其中的1份涂了颜色。 师:涂色部分可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呢? 生:可以用14 来表示。 师:谁能说一说为什么要用14 来表示呢? 生: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4份,只有一份涂了颜色,所以涂色部分是它的14 。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几分之一,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几分之几。 (板书课题:几分之几) 【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几分之几。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河南省邓州市致远实验学校 李志阁 教学目标: 1. 在学生学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基础上,使学生在情景中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 2. 经历解决问题的观察,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推理等能力。 3. 创设探究活动的情景,促进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重点难点: 理解并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 教学方法: 问题导学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问题导入 自主探究 1. 课件出示复习题 (1)8÷15=—— 7 3=( )÷( ) ( )÷9=9 7 6÷12=—— ( 2 )5 3米可以理解为把( )平均分成( )份,表示其中的( )份;把( )平均分成( )份,表示其中的( )份。 7 4千克可以怎么理解。 3(3) ,空白部分占( ) 指名学生回答问题,重点理解第(2)题,教师及时肯定表扬。 由此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2. 出示自学提示: (1) 自学50页例3.想:“鹅的只数是鸭的只数的几分之几?” 什么意思? (2) 用什么方法解?为什么? (3)这两个问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4)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第1页 共3页

(全班分成6小组,小组讨论交流,师巡视指导。回答问题时,根据各小组的表现积分) 二.师生联动,合作探究 课件出示: 例3,小新家养鹅7只,养鸭10只,养鸡20只。鹅的只数是养鸭只数的几分之几?鸡是鸭的几倍? 1. 问题一, 师: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是什么意思? 学生自主发言,及时补充。 生1:就是7只是10只的几分之几。 生2:把10只鸭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10份,鹅占其中的7份,就是10 7 2. 问题2. 师:用什么方法解?为什么? 生1:用除法,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7只是10只的107, 10 7=7÷10 生2:求倍数时用除法,我想求“几分之几”也用除法 师板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 3 . 解决问题3. 师:这两个问题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通过小组学生比较、讨论交流,明白: 相同之处:这两个问题的计算方法一样,都是用除法计算。 不相同之处:求的问题不一样,进一步让生明白:两个数相除,商是整数,则两个数关系就用几倍来表示。如果商是小数,则用几分之几来表示。 3. 解决问题 4. 4. 师: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让生动起来,活跃起来。一组问,一组答,一组评价,师鼓励表扬。 问题: (1)养鸭的只数是鸡的几分之几? (2)鸭是鸡的几分之几? (3)鸡是鹅的几分之几? (4)鸭是鹅的几分之几? 5. 小结: 师:本节课,你明白了什么? 生1:我知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 生2:我知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一样,都用除法计算。 三.科学训练,提高能力。 课件出示: 1.小试牛刀 第2页 共3页

一年级数学比大小教学反思2篇

一年级数学比大小教学反思2篇 比大小教学反思范文一: 比较两个抽象数的大小,是数概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年级学生学习数概念的难点。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从已经掌握的比较物体多少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独立地将摆放凌乱的水果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出谁多谁少。在这个基础上再来引导学生比较两个抽象数的大小的方法。 吃水果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教学时,将猴子吃水果的童话故事与比多少的数学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帮助猴子分水果的过程中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同时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符号简洁、明了的应用功能。 用特定的符号来刻画客观世界中两个量之间的大小关系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生不但要学习运算符号“+”、“-”,还要学习关系符号“”和“=”。如何让刚入校门不久的学生掌握这三种符号的含义并正确使用它们呢?认识了这三种符号后,我让学生说说你用什么好方法来记住这三个符号?怎么来区别“”?有的学生说:“左边大,大于号;左边小,小于号”。有的说:“大于号开口在左边,小于号开口在右边”。有的说:“开口旁边是大数,尖尖旁边是小数”。有的说“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学生将符号“”的形状内化后用语言描绘出来,经历这样的活动过程能加深学生对符号的理解和记忆。 比大小教学反思范文二:

小于、等于、大于是一组数学符号,主要用来表示自然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对于一年级小朋友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学生在学习《小于、等于、大于》前,已经学过了比较。能够很好的掌握两种物体之间的数量比较。而且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这些都是学习新本领的基础。《小于、等于、大于》就是把直观的比较用抽象的数学符号表达出来。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并会区分“>”、“”、“”象张着大嘴巴的大鱼,所以叫大于,而“”和“”,什么时候作用“不足的是,在教学中我没有亲自总结出一些方法,比如大数在前用大于号,小数在前用小于号。还有,上课组织教学花了太多时间,效果也不太理想。另外在后半部分学生动手操作中有些乱,孩子们还小,自我控制能力差,在摆的过程中有的学生不跟上老师走,自己玩自己的,还有学生不注意听老师要求什么,而只顾自己摆自己的。如何更快地熟悉学生,调动学生的注意力,确实还需要思考。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P39-40页的例2,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八的6—11题。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例2的探究、观察、对比,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知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可以用乘法计算。 2.在数学情景中,通过操作,观察,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3、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经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增强问题意识,明确问题解决的策略,体验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成功喜悦。 4.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会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1、口算。 7/12×3 6×5/18 2、说出下面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a、花生产量是小麦产量的1/4 。 b、火车的速度是汽车的4/3。

学生边回答,教师媒体演示。怎么想的,把什么看作单位“1”。 3、语文作文课上,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下课铃响了,一位学生发现自己只写了100字,他见事不妙,于是灵机一动,在文章最后一行写了“上述内容的4倍”。几天后,作文发下来了,在成绩的位置上赫然出现“你的作文成绩为:100分的1/4”请问:老师布置的作文要写多少个字?该生的作文成绩是几分? 3、兔妈妈采了12个蘑菇,她把这些蘑菇的3/4分给孩子们,孩子们分到多少个蘑菇? 师:今天我们一起研究这样的问题,探索一下否有新的想法和思路。设计意图:创设境境,复习分数的意义,及用整数乘、除法解决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为进一步深入学习作准备,并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 二、探索新知,学会思考 1.出示例2:为了庆祝国庆,小芳做了10朵绸花,其中1/2是红花,2/5是绿花。 (1)师设疑:1/2,2/5各表是什么?(是以10朵绸花作单位“1”,红花的朵数是10朵绸花的1/2,绿花的朵数是10朵绸花的2/5)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师:我们选几个问题。媒体出示:(1)红花多少朵? (2)提问:红花有多少朵?要求红花多少朵它与哪个分数相关呢,(1/2);求红花有多少朵就是求谁的1/2。就是求单位1即10朵的1/2,板书。10朵的1/2是红花。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教学与反思)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教学与反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 数乘法的两步应用题。 2、发展学生的思维,侧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根据多几分之几或少几分之几找出实际数所对应分率。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指名口答:把什么看作单位“1”的量,谁是几分之几相对应的量? (1)一块布做衣服用去 53。 (2)用去一部分钱后,还剩下5 2。 (3)一条路,已修了103。 (4)水结成冰,体积膨胀11 1。 (5)甲数比乙数少51。 2、口头列式: (1)32的83是多少? (2)120页的6 1是多少? (3)绿化造林对可降低噪音,原来80分贝的汽笛噪音,经绿化隔离带后,降低了8 1,降低了多少分贝? (4)绿化造林对可降低噪音,原来80分贝的汽笛噪音,经绿化隔离带后只剩下原来的 87,人现在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 3、你能把口头列式计算中的第(3)(4)题合并成一道题吗? 4、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例4,并指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 用题”。 二、教学例3 (1)读题理解题意后,提出“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5 4”表示什么意思?(组织学生讨论,说说自己的理解) (2)引导学生将句子转化为“婴儿每分钟比青少年多跳的次数是青少年每分钟心跳次数的 5 4”。着重让学生说说谁与谁比,把谁看作单位“1”。 (3)出示线段图,学生讨论交流,结合例2的解题方法,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后全班交流两 种解题方法。

解法一:75+75× 5 4=75+60=135(次) 解法二:75×(1+54)=75×59=135(次) 4、巩固练习:P21“做一做”(列式后让学生说说算式各部分表示什么) 三、练习 1、练习五第 2、3题:引导学生抓住题目中关键句子分析,找到谁与谁比,谁是表示单位“1” 的量。 2、练习五第 3、4题:学生依据例题引导的解题方法,独立完成3、4题。 四、布置作业 练习五第7、8、9、10题。 教学反思: 例2和例3都是在理解和掌握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的基础上,学习解决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教学中,我依然依据教学例1时教给学生的解答步骤进行分析解答,找出单位“1”,并画出线段图帮助理解。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紧扣线段图,直观地理解题意,并引导学生从数量和分率两方面入手,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但本堂课,老师讲解的部分似乎多了一些,留给学生讨论、练习的时间稍为稀薄。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这样的应用题实际上是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的应用。它是分数应用题中最基本的。不仅分数除法一步应用题以它为基础,很多复合的分数应用题都是在它的基础上扩展的。因此,使学生掌握这种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我抓住关键句,找到两个相比较的量,弄清哪个量是单位“1”,要求的量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后,再根据分数的意义解答。在教学中,我强调以下几点: ⑴让学生用画图的方式强化理解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 ⑵强化分率与数量的一一对应关系.并根据关键句说出数量关系。 ⑶帮助学生理解"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与"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不同. 对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通过分析关键句与线段图,为后面的新授作铺垫,并提高学生分析题意、理解数量关系的能力。通过沟通练习题与例题,利用学生解决稍复杂的应用题,并从中理解新旧应用题的不同结构。 教学中也显露出一些问题。主要存在于:

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1、小明的体重是30千克,小新的体重是小明的1514,小强的体重是小新的7 6 ,小强的体重是多少? 小明的体重是30千克,小明的体重是小新的1615,小新的体重是小强的9 8 ,小强的体重是多少? 2、某班有60人,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32,其中有41 参加了舞蹈队,舞蹈队有多少人? 某班有60人,全班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3,其中女生有41 参加了舞蹈队,舞蹈队有多少人? 3、一共有900本书,六年级分得92,分给五年级的本数相当于六年级的5 4 ,五年级分得多 少本? 一共有900本书,六年级分得92,分给六年级的本数相当于五年级的5 4 ,五年级分得多少本? 4、六年级同学为国庆晚会做绸花。一班做了120朵,二班做的朵数是一班的4 3 ,三班做的朵数是二班的 3 1 。三班做了多少朵? 六年级同学为国庆晚会做绸花。一班做了120朵,一班做的朵数是二班的4 3 ,二班做的朵数是三班的 3 1 。三班做了多少朵? 5、小红看一本16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41,第二天看了全书的8 1 ,两天共看了多少页? 小红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41,第二天看了全书的8 1 ,两天总共看了160页,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6、同学们做了45朵红花,蓝花的朵数是红花的32,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6 5 ,黄花有多少朵? 同学们做了45朵红花,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23,蓝花的朵数是黄花的6 5 ,黄花有多少朵? 7、东东妈妈买上衣花了360元,买毛衣的钱数是买上衣的4 3 ,买裤子花的钱数是买毛衣的 3 2 ,买裤子花了多少钱? 东东妈妈买上衣花了360元,买上衣的钱数是买毛衣的43,买毛衣花的钱数是买裤子的2 3 , 买裤子花了多少钱?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