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Mtr外排系统——淋球菌的多重耐药机制

Mtr外排系统——淋球菌的多重耐药机制

Mtr外排系统——淋球菌的多重耐药机制

魏晋勇;刘丽华

【期刊名称】《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0(19)3

【摘要】淋球菌对脂溶性因子(HAs)的耐受性主要是由于淋球菌有多传递耐药(Mtr)外排系统的存在。淋球菌的Mtr基因系统包括Mtr调节基因(MgrR)和MtrCDE基因复合物。MtrR基因的编码是一个转录抑制蛋白MtrR,调节MtrCDE基因的转录。MtrCDE基因复合物则分别编码菌体膜蛋白MtrC,MtrD,MtrE,组成的一个能是依赖型外排泵,能把HAS有效地排出细胞外,Mtr基因系统中任何基因的突变

【总页数】3页(P226-228)

【作者】魏晋勇;刘丽华

【作者单位】四川省第二人民医院,四川成都;四川省第二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9.205

【相关文献】

1.MexXY-OprM 主动外排系统在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机制中的作用 [J], 魏志华

2.gyrA、gyrB 和外排系统共同介导铜绿假单胞菌对喹诺酮类耐药机制研究 [J], 张国栋;曾章锐;王莹;朱红胜

3.淋球菌mtr外排系统研究进展 [J], 陈宏翔;涂亚庭

4.外排系统与膜通透性的改变对淋球菌高水平多重耐药的影响 [J], 王冬梅;王勇;夏忠弟;田峰;邹明祥

5.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主动外排系统基因adeFGH的mRNA表达研究 [J], 张凯华;左玲玲;徐新;王永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多重耐药菌管理协作机制及落实方案

临沂恒任耳鼻喉医院 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的协作机制 为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患者医疗安全。医院设立加强多重耐药菌管理的多部门协作小组,由分管院长负责,成员为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检验科、药剂科及主要临床科室主任组成。本着加强各部门间在预防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管理工作时的统筹运作和协调联动,医院制定了此协作机制,具体内容如下: 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下设立多重耐药菌管理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控制管理工作小组组长全面负责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控制管理各项工作的领导组织与监督管理,组织召开联席会议;控感科负责组织制定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控制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和措施,并组织实施;小组各成员承担所在部门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控制管理工作中应履行的职责,并负责组织落实防控措施。 1、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的多部门协作工作在分管

院长领导下、由院感科统一协调管理。 2、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与防控工作中,检验科、院感科、临床、药剂科各自职责明确。发现耐药菌感染,检验科立即电话通知院感科和相关的临床科室,并在报告单上注明“多重耐药菌,请接触隔离”的字样后再发出;院感科做好记录并到临床科室与科主任和护士长沟通,指导临床科室落实防控措施;药剂科指导合理用药。 3、检验科每半年将细菌耐药情况汇总公布,并将相关耐药情况上报药剂科;药剂科根据抗菌药物耐药情况提交药事管理委员会讨论,根据“抗菌药物耐药预警机制”决定是否要暂时停用的抗菌药 4、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督导科室落实防控措施。临床科室要严格执行“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院感科追踪患者并填写“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监测情况反馈表”,确保措施落到实处。 5、医院每半年召开一次加强多重耐药菌管理的多部门协作联席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医院病原体检出与细菌耐药监测情况;医院感染病人的微生物检测情况;药剂科根据抗菌药物专项治理指标提出不同抗菌药物的管理办法:预警、警告、限制等;院感科对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防控改进建议等;临床科室提出具体执行环节的困难和建议等。 6、通过多科室的共同协作,切实做好多重耐药菌感染的

多重耐药相关知识概念(简要)

多重耐药菌检测与结果解释 一多重耐药菌定义 1多重耐药细菌: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每类中一种或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2泛耐药细菌:细菌对大多抗菌药物不敏感,只有一两种药敏感,临床很少药可选用的细菌. 3全耐药细菌:对所有抗菌药物耐药的细菌。 临床常见多重耐药菌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ESBLS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阴性杆菌(大肠埃希氏菌、克雷伯氏菌、奇异变形杆菌) VRE 耐万古酶素肠球菌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多重耐药鲍氏不动杆菌 二各类多重耐药菌知识简介 (一)MRS多重耐药葡萄球菌 1、葡萄球菌耐药机制 (1)。MRS对甲氧西林等耐青霉素酶的葡萄球菌,称为甲氧西林耐药的葡萄球菌(MRS),其耐药机制为葡萄球菌细胞内含有mecA基因,介导产生新的青霉素结合蛋白2a(PBP2a),致使与β-内酰胺类药物亲和力减低所致。 (2)。MSS相应不含有mecA基因的葡萄球菌因对甲氧西林等β-内酰胺类药物敏感,称为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 2、检测方法(略) 3.结果解释 苯唑西林敏感:提示对青霉素酶稳定的青霉素(氯唑西林,双氯西林,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头霉素,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 苯唑西林耐药:提示对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即使体外敏感,也不能报告敏感. MRS对全部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对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常常同时耐药,糖肽类抗菌药物仍为治疗MRSA、MRSE、MRCNS的最佳选择。 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E: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 MRCNS: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二)ESBLS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氏菌, 奇异变形杆菌) 1耐药机制质粒介导的β-内酰胺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 (1)。灭活(水解)超广谱β—内酰胺药物 —通过TEM—1、TEM—2、SHV—1的突变产生 —ESBLs有很多种不同敏感谱的酶型(TE M≈150种;SHV≈100种;CTX-M≈50种) (2。)不水解头霉素类 (3.)可被β—内酰胺酶抑制剂抑制(如克拉维酸)

细菌耐药性

细菌的耐药机制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近年来,抗菌药物发展迅速,出现了许多疗效显著的新品种,在临床感染性疾病的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临床上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问题也日趋严重,成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一)细菌耐药性产生的分子遗传学基础: 1.细菌在某一核苷酸碱基对中发生了点突变,引起抗菌药物作用靶位的结构变化,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2.通过转座子或插入顺序,细菌DNA的一大片全部重排,包括插入、倒位、复制、中间缺失或细菌染色体DNA的大段序列从原有部位转座至另一部位,引起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3.通过质粒或噬菌体所携带的外来DNA片段,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 (二)突变耐药性 突变耐药性即染色体介导的耐药性。耐药性的产生系细菌经理化因素而诱发,也可为遗传基因DNA自发突变的结果。细菌产生这种耐药性的发生率很低,由突变产生的耐药性,一般只对一种或两种类似的药物耐药,且较稳定,其产生和消失(即回复突变)与药物无关。由突变产生的耐药菌的生长和细胞分裂变慢,竞争力也变弱。因此,突变造成的耐药菌在自然界的耐药菌中仅居次要地位。 (三)质粒介导的耐药性 质粒是一种染色体外的DNA,耐药质粒广泛存在于所有致病菌中。因此,通过耐药质粒传递的耐药性在自然界发生的细菌耐药现象中最多见,也最重要。耐药质粒在微生物间的转移方式有:①转化,即耐药菌溶解后释出的DNA进入敏感菌体内,其耐药基因与敏感菌中的同种基因重新组合,使敏感菌耐药。这种传递方式基本限于革兰阳性细菌,在临床上并无重要性。②转导,耐药菌通过噬菌体将耐药基因转移给敏感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药性转移的主要方式。由于噬菌体有特异性,故耐药性转导的现象仅能发生在同种细菌内;并且通过噬菌体所能传递的DNA量很少,通常仅能传递对一种抗生素的耐药基因。因此耐药基因的转导现象,除在葡萄球菌属外,其临床意义可能不大。③接合,通过耐药菌和敏感菌菌体的直接接触,由耐药菌将耐药因子转移给敏感菌。接合转移的方式主要出现在革兰阴性细菌中,特别是肠道细菌中。通过接合方式,一次可完成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转移。接合转移不仅可在同种细菌间进行,亦可在属间不同种细菌中进行,动物的耐药菌也可传递给人。在自然界接合转移频率不高,且并非十分有效。但也应注意,接合转移偶可造成耐药菌的爆发流行。④易位或转座,即

淋球菌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淋球菌致病机制的研究 摘要:淋球菌是淋病的病原体,该病仅局限于人。补体旁路途径是天然免疫抗淋球菌感染的重要形式。淋球菌通过孔蛋白( Porin)分子与C4b补体蛋白和fH因子结合,从而逃避人的补体杀伤作用。唾液酸化的脂寡糖(LOS)能促进孔蛋白与fH因子结合,外源乳酸盐的利用和菌体过氧化氢酶都能使菌体抵抗人体的免疫杀伤作用。热休克蛋白Gp96、清道夫受体SREC也通过与孔蛋白结合,来增强淋球菌的入侵能力。子宫颈上皮细胞表达的补体受体3 (CR3)能与fH因子特异性结合,可能是淋球菌逃避机体非专一性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的另一途径。最近的研究提供了一些关于淋球菌致病和免疫学的新机制,这些机制可给疫苗研制和淋病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淋球菌(Neisseria Gonorrhoeae) ;孔蛋白( Porin) ; C4b补体蛋白; fH因子;补体杀伤作用 病原学特征 淋球菌(n. gonorrhoeae)又叫淋病双球菌,呈卵圆形或豆形,成对排列,革兰氏染色阴性,又称奈瑟氏双球菌,大小为0.6μm×0.8μm,只有在高倍的显微镜下才能看到。淋球菌由核质、细胞浆、细胞膜和细胞壁等构成。淋球菌为严格的人体寄生菌,常存在于急性尿道炎与阴道炎的脓性分泌物的白细胞中,本菌培养要求高,需在培养基中加入腹水或血液。淋球菌对理化因子的抵抗力较弱,42℃20分钟即可使其全部死亡,因此加热即很容易达到消毒目的。干燥条件也不适合淋球菌生长。淋球菌对各种消毒剂也很敏感。 人类是淋球菌唯一的自然宿主,淋病主要由性接触而传播。淋球菌侵入泌尿生殖系统繁殖,男性发生尿道炎,女性引起尿道炎和子宫颈炎。如治疗不彻底,可扩散至生殖系统。胎儿可经产道感染造成新生儿淋病性急性结膜炎。人类对淋球菌无自然免疫力,均易感,病后免疫力不强,不能防止再感染。 发病机制 淋球病的致病机理复杂,其毒力与菌毛、荚膜、脂多糖和外膜蛋白的某些成份有关。淋球菌产生的lga1 蛋白酶能裂解人lga1 ,因此也是不可忽视的毒力因子。淋球菌lga1 蛋白酶产生的抗体具有中和该酶的活性,并能中和脑膜炎双球菌和部分流感杆菌lga1 蛋白酶的活性。 淋球菌表面的Ⅳ型菌毛( Type Ⅳp ili)与上皮细胞表面的CD46受体结合,通过信号传导使淋球菌黏附在上皮细胞,进而发生感染。淋球菌菌毛有高度变异性,其主要成分PilE蛋白由pile基因编码,淋球菌基因组内还含有许多不转录的不同短序列拷贝( pils) ,不同的pils与pile基因发生重组,可以产生不同的PilE蛋白,使菌毛发生高度变异[1]。菌毛的这种高度变异特性,能够有效地逃避机体的免疫杀伤作用和产生新的针对菌毛的药物产品的

多重耐药菌基础知识

多重耐药菌基础知识 1、多重耐药菌是如何定义的? 答:多重耐药菌(Multiple Drug Resistant Organism,MDRO)是指对三类或三类以上结构不同(作用机制不同)抗菌药物同时耐药(每类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细菌。 2、广泛耐药菌是如何定义的? 答:广泛耐药菌(Extensive Drug Resistant Organism,XDRO)指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几乎全部耐药,革兰阴性杆菌仅对黏菌素和替加环素敏感,革兰阳性球菌仅对糖肽类和利奈唑胺敏感。 3、全耐药菌是如何定义的? 答:全耐药菌( Pan—Drug Resistant Organism ,PDRO)是指对目前所做的所有体外药敏试验药物全部耐药的细菌。 4、β-内酰胺类药物是否同时“一类”抗菌药物? 答:青霉素、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均为单独一类。 5、如何定义为对一类药物耐药? 答:对一类抗菌药物中其中任何一种耐药定义为该类耐药。 6、多重耐药菌定义中的“耐药"是否包括天然耐药? 答:多重耐药菌定义中的“耐药”不包括天然耐药,仅指获得性耐药。 7、MDR、XDR、PDR三者是何种关系? 答:MDR包含XDR、PDR 。 8、临床常见多重耐药菌有哪些? 答: ①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②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细菌 ④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CRE),包括产NDM-1和KPC的肠杆菌科细菌 ⑤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 ⑥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 ⑦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MDR-TB) ⑧艰难梭菌(CD)等 9、哪些多重耐药菌需要接触隔离? 答: ①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②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③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CRE),包括产NDM-1和KPC的肠杆菌科细菌 ④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 ⑤艰难梭菌(CD)等 10、多重耐药菌感染主要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答: ①危重患者入住ICU; ②长期住院患者; ③既往接受抗菌药物治疗; ④插管或侵袭性操作(导尿管、中心静脉导管、经鼻胃管、人工气道+机械通气);

多重耐药菌感染相关知识

多重耐药菌基础知识 一、多重耐药菌是如何概念的? 多重耐药菌(Multiple Drug Resistant Organism,MDRO)是指对三类或三类以上结构不同(作用机制不同)抗菌药物同时耐药(每类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细菌。 二、普遍耐药菌是如何概念的? 普遍耐药菌(Extensive Drug Resistant Organism,XDRO)指细菌对常常利用抗菌药物几乎全数耐药,革兰阴性杆菌仅对黏菌素和替加环素敏感,革兰阳性球菌仅对糖肽类和利奈唑胺敏感。 3、全耐药菌是如何概念的? 全耐药菌(Pan-Drug Resistant Organism ,PDRO)是指对目前所做的所有体外药敏实验药物全数耐药的细菌。 4、β-内酰胺类药物是不是同时“一类”抗菌药物? 青霉素、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均为单唯一类。 五、如何概念为对一类药物耐药? 对一类抗菌药物中其中任何一种耐药概念为该类耐药。

六、多重耐药菌概念中的“耐药”是不是包括天然耐药? 多重耐药菌概念中的“耐药”不包括天然耐药,仅指取得性耐药。 7、MDR、XDR、PDR三者是何种关系? MDR包括XDR、PDR 。 八、临床常见多重耐药菌有哪些? ①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②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细菌 ④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CRE),包括产NDM-1和KPC的肠杆菌科细菌 ⑤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

⑥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 ⑦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MDR-TB) ⑧艰难梭菌(CD)等。 九、哪些多重耐药菌需要接触隔离? ①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②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③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CRE),包括产NDM-1和KPC的肠杆菌科细菌 ④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 ⑤艰难梭菌(CD)等。 10、多重耐药菌感染主要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①危重患者入住ICU; ②长期住院患者; ③既往接受抗菌药物医治; ④插管或侵袭性操作(导尿管、中心静脉导管、经鼻胃管、人工气道+机械通气);

多耐

多重耐药菌 多重耐药菌(multiple resistant bacteria)是指有多重耐药性的病原菌。Multiresistance可以翻译成多药耐药性、多重耐药性、其定义为一种微生物对三类(比如氨基糖苷类、红霉素、B-内酰胺类)或三类以上抗生素同时耐药,而不是同一类三种。P-resisitence成为泛耐菌株,对几乎所有类抗菌素耐药。比如泛耐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青霉素、头孢菌素、碳氢酶系、四环素类、氟奎诺酮及磺胺类等耐药. 1耐药菌株 MDR大多为条件致病菌,革兰阴性杆菌(GNR)占较大比例,如肠杆菌科中的肺炎杆菌、大肠杆菌、阴沟杆菌、粘质沙雷菌、枸橼酸菌属、志贺菌属、沙门菌属等,以及绿脓杆菌、不动杆菌属、流感杆菌等。革兰阳性菌中有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MRS),尤以MRSA 和MRSE为多;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VRE),近年来在重症监护室(ICU)中的发病率有明显增高;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PRSP),常引起肺炎、脑膜炎、菌血症和中耳炎,人结核分支菌等。此外尚有淋球菌、脑膜炎球菌、霍乱弧菌等。 2耐药机理 多重耐药性(multipleresistance,MDR)系指同时对多种常用抗微生物药物发生的耐药性,主要机制是外排膜泵基因突变,其次是外膜渗透性的改变和产生超广谱酶。最多见的是革兰阳性菌的MDR-TB和MDR-MRSA,以及常在ICU中出现的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仅对青霉烯类敏感;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几乎对复方新诺明以外的全部抗菌药耐药。MDR的出现决定了联合用药的必然;MDR菌株的高频率出现,意味着抗微生物药物时代即将结束。 微生物耐药率不断增加的原因主要是:不合理使用和滥用,如美国用于人类抗感染与农牧业应用各占50%,其中用于院内抗感染仅占20%,而社区却占了80%,滥用率为20%~50%;在农牧业中治疗性应用仅占20%,而预防和促生长应用却占了80%,滥用率为40%~80%,每年有4万死亡病例是由耐药菌所致。中国的滥用现象较美国更为严重,WHO对中国滥用抗菌药的评估是:中国97%的病毒性支气管感染患者使用了抗菌药;在初级医疗保健体系中30%~60%患者使用了抗菌药。 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可有多种,最重要者为灭活酶如β-内酰胺酶、氨基糖苷钝化酶等的产生;次为靶位改变如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改变等;其他尚有胞膜通透性改变,使药物不易进入;细菌泵出系统增多、增强,以排出已进入细菌内的药物;以及胞膜主动转运减少、建立新代谢途径、增加拮抗药物等,两种以上的机制常可同时启动.

淋病奈瑟菌耐药性与耐药基因的研究进展

淋病奈瑟菌耐药性与耐药基因的研究进展 刘蓉华 【摘要】Neisseria gonorrhoeae has presented different degrees of resistance to the commonly used antibiotics due to the widely use of antibiotics. Here is to review the main mechanisms of drug resistance of Neisseria gonorrhoeae and the research advances of drug resistance genes , mainly including : alteration of PBPs intracellularaction target resulting in the resistence to antibiotics such as penicillin ; drug resistance to quinolone and the relation with gyrA, parC and norm gene mutation ; the multiple transferable resistance( mtr )efflux system reducing the permeability of multiple antibiotics; the protein encoded by teM-1 and tetM inhibitting toxicity of tetracyclines; drug resistance to azithromycin and spectinomycin and the relation with the alteration of the target positions.%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淋病奈瑟菌对常用的抗生素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现综述近年淋病奈瑟菌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的研究进展,包括:改变PBPs的胞内作用靶位,导致对青霉素类抗生素的耐药,gyrA基因、parC基因和norm基因的突变,导致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药物外排机制引起多重抗生素的通透性降低,teM-1基因和tetM基因编码的胞质蛋白抑制了四环素类药物对细菌的毒性作用,阿奇霉素和大观霉素耐药与作用靶位的改变等. 【期刊名称】《医学综述》 【年(卷),期】2011(017)013 【总页数】3页(P2024-2026)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及细菌耐药性机制的研究进展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及细菌耐药性机制的研究进展(一) 自1940年青霉素问世以来,抗生素的开发与研究取得了迅速的发展。最初在土壤样品中寻找新品种,从微生物培养液中提取抗生素,继而开创了用化学方法全合成或半合成抗生素。β-内酰胺类抗生素品种经历了青霉素、半合成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等的飞跃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喹诺酮抗菌药物的问世及其新的衍生物的不断研究与开发,使该类药物的抗菌谱扩大和抗菌作用的增强;其他如氨基糖甙类及大环内酯类经过结构改造,各自均有新品种问世。随着抗生素研究的进展其作用原理及细菌的耐药机制的研究业已深入到分子生物学水平。 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为高效杀菌剂,对人的毒性极小,(过敏除外)。β-内酰胺类抗生素按其结构分为青霉烷、青霉烯、氧青霉烷、氧青霉烯、碳青霉烷、碳青霉烯、头孢烯、碳头孢烯、单环β-内酰胺(氮杂丁烷酮)等十类。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导致胞壁缺损、水分内渗、肿胀、溶菌。而哺乳动物真核细胞无细胞壁,故不受影响。细菌具有特定的细胞壁合成需要的合成酶,即青霉素结合蛋白(Penicillin binding proteins,PBP)当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与PBP结合后,PBP便失去酶的活性,是细胞壁的合成受到阻碍,最终造成细胞溶解、细菌死亡。PBP按分子量的不同可分为五种:每种又有若干亚型,这些PBP存在于细菌细胞的质膜中,对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起不同的作用。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抗菌活力,一是根据与PBP亲和性的强弱,二是根据其对PBP 及其亚型的选择即对细菌的作用特点而决定的。同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青霉素、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烯类,对PBP的亲和性是不同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通过与这些PBP的结合阻碍其活性而显示抗菌活性。MIC90的值可间接反映抗生素与PBP的亲和性。 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作用机制 随着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广泛大量使用,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细菌越来越多,其耐药机制涉及以下四个途径: 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产生β-内酰胺酶使β-内酰胺类抗生素开环失活,这是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的主要原因。迄今为止报道的β-内酰胺酶已超过300种。它通过与β-内酰胺环上的羰基共价结合,水解酰胺键使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失活。1995年Bush等将β-内酰胺酶分为Ⅳ型:第Ⅰ型为不被克拉维酸乙酯的头孢菌素酶;第Ⅱ型为常能被活性

常见病原菌耐药机制

常见病原菌耐药机制 常见病原菌耐药性的传播,使许多常规抗生素在治疗相关性疾病时失效,常引发人们过量用药的错误治疗行为,加重了病原菌耐药性的传播,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为了提高对常见病原菌耐药机制的了解,本文将常见病原菌耐药机制分类,为临床上更好地发挥抗生素的疗效提供依据。 1 病原菌的外输泵与耐药性的产生 根据细菌泵出机制,主动外排系统包括主要易化族、耐药结节细胞分化族、小多重耐药蛋白族、ATP结合盒族和多药与毒性化合物外排体系。肺炎链球菌的mefE基因介导的耐药是通过外排泵的外排作用对某些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淋球菌mtrR基因突变,外排泵活性加强,表现出对青霉素、四环素、大环内酯类等药物的耐药;大肠埃希氏菌最重要的多重外排系统是marRAB/AcrAB Tolc系统,marA表达增加,可以通过3种途径导致耐药:(1)激活AcrAB主动外排系统药物外排量增加。(2)膜孔蛋白表达降低。(3)细胞内保护性酶减少。变形菌的pqrA、阴沟肠杆菌的类rob、肺炎克雷伯氏菌的ramA,与大肠埃希氏菌的marA的行为相似;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中存在由semABC或smeDEF 座子编码的外排系统,可排出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和多种其他抗生素;真菌能通过主动耗能的方式将氟康唑排出细胞外,白色念珠菌药物外排泵的功能增强,源于编码膜转运蛋白的基因表达增加;耻垢分枝杆菌的LfrA蛋白,枯草芽孢杆菌的Blt和Bmr蛋白,肺炎链球菌的PmrA蛋白都能介导喹诺酮类药物的主动外排;巴氏杆菌质粒中发现耐氟苯尼考的基因pp flo,试验显示floR基因同时有助于对氯霉素和氟苯尼考的耐药性。 2 病原菌膜通透性的变化与耐药性的产生在抗生素选择压力作用下,细菌改变外膜蛋白尤其是膜上微孔蛋白的组成和数量,使菌体外膜 通透性降低,阻碍抗生素进入菌体内而产生耐药性。大肠埃希氏菌通透喹诺酮类药物的孔蛋白主要为OmpF与OmpC,在喹诺酮药物作用下,发生变异而缺失OmpF的菌株,药物不能进入细胞内而产生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较低的外膜通透性表明其对喹诺酮类等抗生素的固有耐药性也与有效通透屏障通透性降低有关;不动杆菌膜通透性降低是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原因之一;鲍曼不动杆菌对IPM的耐药与外膜蛋白有明显的29 kD蛋白的缺乏有关;淋球菌细胞膜上的主要蛋白是孔蛋白,由penB基因编码。penB基因的突变引起膜通透性降低引起耐药, 编码外膜蛋白的基因还有porIB,其突变引起porIB蛋白120与121位氨基酸的改变,导致对青霉素及四环素的耐药;伤寒沙门氏菌个别株存在非酶性耐药,可能与外膜蛋白的减少或缺失有关;肺炎克雷伯氏菌株对环丙沙星耐药、非致病性迟缓爱德华菌株对氯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耐药以及奇异变形杆菌的多重耐药菌株,均发现有外膜蛋白的减少或缺失导致膜通透性下降的现象。

细菌膜囊泡间体介导H2O2外排的耐药机制研究

细菌膜囊泡间体介导H2O2外排的耐药机制研究 细菌膜囊泡间体介导H2O2外排的耐药机制研究 细菌感染已成为医疗领域的一大难题,耐药性的产生更加加剧了这一难题的复杂性。在细菌耐药性研究中,细菌膜囊泡间体(MV)逐渐被发现在细菌耐药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细菌膜囊泡间体通过介导H2O2的外排来实现细菌耐药性,这一发现对于探索细菌耐药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细菌膜囊泡间体的定义。细菌膜囊泡间体是一种由细菌释放的双层脂质囊泡,直径一般在10-300纳米之间。细菌膜囊泡间体含有多种生物活性分子,如细菌膜蛋白、细胞壁分解酶以及毒素等。这些细胞外囊泡可以在细菌与宿主细胞之间或细菌内部形成,并在细菌感染与免疫应答中起到重要的角色。 H2O2是一种强氧化剂,在自由基氧化应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之前的研究表明,H2O2在细菌外导致氧化应激反应,从而引发宿主免疫细胞的反应。然而,在一些耐药菌株中,细菌通过细菌膜囊泡间体有效地外排H2O2,从而降低了H2O2对细菌自身的毒性,并提高了细菌对抗外界环境的能力。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选取了已知具备细菌膜囊泡间体形成能力的耐药菌株进行实验。他们发现在细菌感染状态下,细菌膜囊泡间体会大量释放H2O2,形成细菌周围的“H2O2屏障”,从而减少了H2O2对细菌自身的毒性。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该现象与细菌膜囊泡间体中存在的酶类有关,这些酶类可以降解H2O2,从而减少其对细菌内部的损害。 此外,研究人员还观察到,当耐药菌株缺乏细菌膜囊泡间

体形成能力时,其对H2O2的耐受性明显下降。这一发现进一 步支持了细菌膜囊泡间体介导H2O2外排的耐药机制的假设。 综上所述,通过研究细菌膜囊泡间体介导H2O2外排的耐 药机制,我们对耐药性的产生机制有了新的认识。这一发现不仅有助于揭示耐药菌株如何抵抗外界环境的压力,还为开发新的抗菌药物和治疗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相信随着对细菌膜囊泡间体的深入研究,人们对于耐药性的理解将更加全面,从而为控制细菌感染提供更有效的策略 细菌膜囊泡间体介导H2O2外排的耐药机制是一种耐药菌 株对抗外界环境压力的重要策略。研究发现,细菌膜囊泡间体通过释放大量H2O2形成了细菌周围的“H2O2屏障”,从而降 低了H2O2对细菌自身的毒性。该现象与细菌膜囊泡间体中存 在的酶类有关,这些酶类可以降解H2O2,减少其对细菌内部 的损害。此外,耐药菌株缺乏细菌膜囊泡间体形成能力时,对 H2O2的耐受性明显下降。综上所述,对细菌膜囊泡间体介导 H2O2外排的耐药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揭示耐药菌株的抵抗能力,并为开发新的抗菌药物和治疗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进一步深入研究细菌膜囊泡间体将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耐药性,从而为控制细菌感染提供更有效的策略

多重耐药菌的耐药机制

多重耐药菌的耐药机制 多重耐药菌的出现对抗菌药物治疗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为它们能够抵御一系列类型的抗生素,导致治疗难度加大,甚至导致无法治愈疾病。多重耐药菌的耐药机制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通过对多重耐药菌的研究,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它的耐药机制。 一、基因突变 多重耐药菌的耐药机制之一是基因突变。它们能够在基因水平上进行改变,从而产生各种变异。这使得它们的生存环境得以改善,甚至抵御抗生素的攻击。当存在抗生素时,这些基因会自我修复,以保证细菌的生存。 二、系统性耐药 多重耐药菌还可以通过系统性耐药来增强自身的耐药性。这个耐药机制涉及到细胞膜和内部酶途径,使多重耐药菌能够避免人体内的抗生素,从而抵御它们的攻击。这个过程通常会导致细胞膜和生物学途径的变化,即使在基因缺陷的情况下,多重耐药菌也仍然能够存活下来。 三、外界抗生素泵 多重耐药菌还有一种耐药机制是通过外部抗生物质泵。这个泵机制使得多重耐药菌可以排出抗生素,从而避免了这些抗生素的影响。这个过程涉及到细胞膜和有节律性蛋白质途径,即使在存在抗生素途径时,多重耐药菌仍可以抵御抗生素的攻击,防止其产生作用。 四、酶的沙漏机制 多重耐药菌另一个重要的耐药机制是通过酶的沙漏机制。这个过程涉及到酶的积累和使用,它可以清除抗生素,从而使多重耐药菌对抗生素产生抵抗力。通过这个机制,多重耐药菌可以摆脱体内的抗生素,并保持对治疗的反应。 总之,多重耐药菌的耐药机制很多,且非常复杂。了解这些机制可以更好地理解多重耐药菌如何避免抗生素的攻击。此外,研究这些

机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和发展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以解决多重耐药菌的治疗问题。

医院多学科协作防控多重耐药菌机制及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医院多学科协作防控多重耐药菌机制 一、分工及职责: (一)临床科室:L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和侵入性操作前,接触患者使用的物品或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后,必须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2.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严格实施隔离措施,预防多重耐药菌传播。尽量选择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隔离房间或床头应当有隔离标识,在患者的医嘱中也注明多重耐药菌,提高医务人员的警惕性。3.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输液架等要专人专用,并及时消毒处理。轮椅、担架、床旁心电图机等不能专人专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要在每次使用后擦拭消毒。4.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应当将高度疑似或确诊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5.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标准操作规程,避免污染,有效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6.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诊疗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7.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基本原则,切实落实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严格执行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相关规定,避免因抗菌药物使用不当导致细菌耐药的发生。8.患者隔离期间要定期监测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直至临床感染症

状好转或治愈方可解除隔离。9.各科室院感管理小组每月对存在问题或缺陷进行分析讨论,制定整改措施,有落实情况记录,体现持续改进。 (二)药剂科:1.有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组织与制度;有分级管理制度及具体措施。2.定期向临床医师提供最新的抗菌药物敏感性总结报告和趋势分析,正确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抗菌药物处方水平。3.有临床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微生物送检率年度统计分析(细菌室协助完成)。4.有临床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种类与微生物检测种类年度统计分析(细菌室协助完成)。5,各种形式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及分级使用相关知识培训和考核,记录详实。6.每季度公布各科室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并有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考核机制。7.有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规定并落实;有I类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规范。 8.每季度对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问题或缺陷进行分析讨论,对落实情况体现持续改进。 (三)细菌室:1.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后,应当在第一时间报告相关临床科室(并有记录),以便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感染控制措施。2.有细菌耐药监测机制和预警机制,每季度向全院公布一次临床常见分离细菌菌株及其药敏情况,包括全院和重点部门多重耐药菌的检出变化情况和感染趋势。3.每季度公布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儿科等重点科室前五位的医院感染病原微生物名称和耐药率。4.每季度对各科室微生物送检情况

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1.多重耐药菌定义: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2.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R-AB)等。 3多重耐药菌的目标性监测和报告要求。 3.1临床科室 3.1.1各科室医师在接诊感染患者后,应送检相应的病原学标本,并追踪检验结果,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若属于医院感染散发则于24小时内通过医院感染监控软件进行医院感染病例报告;若发现本病区有3例及以上同种病原菌且耐药谱相同,疑似医院感染暴发的,应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3.1.2特别要加大对 ICU、新生儿病房等重点部门以及长期收治在 ICU 的患者,留置各种管道患者的多重耐药菌监测及病原学送检工作。 3.1.3临床科室内部报告及与其他科室之间报告要求。 3.1.3.1科室人员接到微生物实验室多重耐药菌检出电话报

告后,接电话者应立即反馈到管床医师,医师应下“接触隔离”长期医嘱并在《多重耐药监测登记本》进行登记,同时报告科主任并通知本组医师、护士长或责任护士。 3.1.3.1科主任、护士长应在早会上告知全科医护人员。 3.1.3.2护士长或责任护士负责对家属及陪护人员消毒隔离知识宣教。 3.1.3.3护士长通知并指导病区保洁员做好环境及物品消毒及终末消毒。 3.1.3.4患者换床、转科、送医技科室辅助检查或需要手术治疗时应告知相关科室的接诊医师或护士,做好接触隔离及终末消毒。 3.2检验科 3.2.1微生物实验室进行细菌培养,监测出多重耐药菌后,第一时间先电话报告临床科室并登记,登记内容包括接电话者、报告时间;并通过网络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3.2.2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当至少每半年向全院公布一次临床常见分离细菌菌株及其药敏情况,包括全院和重点部门多重耐药菌的检出变化情况和感染趋势等。 3.3医院感染管理科 3.3.1及时检查指导临床做好接触隔离工作,并收集汇总多

细菌的主要耐药机制

细菌的主要耐药机制 细菌的主要耐药机制 1.产生灭活抗生素的各种酶 1.1 β—内酰胺酶(β-lactamase) β—内酰胺类抗生素都共同具有一个核心β—内酰胺环,其基本作用机制是与细菌的青霉素结合蛋白结合,从而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产生β—内酰胺酶是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产生耐药的主要原因。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可借助其分子中的丝氨酸活性位点,与β—内酰胺环结合并打开β—内酰胺环,导致药物失活。迄今为止报道的β—内酰胺酶已超过300种,1995年Bush等将其分为四型:第1型为不被克拉维酸抑制的头孢菌素酶;第2型为能被克拉维酸抑制的β-内酰胺酶;第3型为不被所有β—内酰胺酶抑制剂抑制的金属β-内酰胺酶(需Zn2+活化)。可被乙二胺四乙酸和P-chloromercuribenzate所抑制;第4型为不被克拉维酸抑制的青霉素酶。临床常见的β—内酰胺酶有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头孢菌素酶(AmpC酶)和金属酶。 1.1.1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s,ESBLs) ESBLs是一类能够水解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单环类抗生素的β—内酰胺酶,属Bush分型中的2型β—内酰胺酶,其活性能被某些β—内酰胺酶抑制剂(棒酸、舒巴坦、他唑巴坦)所抑制。ESBLs主要由普通β-内酰胺酶基因(TEM—1,TEM —2和SHV—1等)突变而来,其耐药性多由质粒介导。自1983年在德国首次发现ESBLs以来,目前已报道的TEM类ESBIs已有90多种,SHV类ESBLs多于25种。TEM型和SHV型ESBLs主要发现于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亦发现于变形杆菌属、普罗威登斯菌属和其他肠杆菌科细菌。 国内近年来随着三代头孢菌素的广泛使用,产ESBLs菌的检出率逐年增加。NCCLs规定,凡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氏菌和克雷伯氏菌均应监测是否为产ESBLs 菌株;若产生,无论体外对第三代头抱菌素、氨曲南的药敏结果如何,均应报告对三代头孢菌素及氨曲南耐药。另外,ESBLs菌株不仅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有很高的耐药率,而且对氨基糖苷类、喹喏酮类耐药率也在60%左右,因此,临床遇到由ESBLs引起的感染时,建议首选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方抗生素制剂或亚胺培南;对于头孢吡肟等四代头孢,尚有争议,根据抗菌药的PK/PD理论,适当改变给药剂量和给药间隔。以使血药浓度超过细菌MIC的时间达40%给药间隔以上,或许是有效的。 1.1.2头孢菌素酶(AmpC酶)届Bush分类中的1型(Ⅰ型) β—内酰胺酶。 通常将其分为由染色体介导产生的AmpC β—内酰胺酶和由质粒介导产生

2020年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国专家共识

2020年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中国专家共识 近百年来,抗菌药物在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多重耐药菌问题的日益突出,给抗感染治疗带来了严峻挑战。为了有效减缓多重耐药菌的产生和传播,保障患者的安全,中国感染控制杂志组织了58位国内知名专家,历时10个月,召开了9场专题讨论会,最终形成了《多 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国专家共识》。 该共识荟萃了国内外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的最新进展,总结了我国大多数权威专家防控方面的宝贵经验,旨在规范和指导我国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防控,提高我国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水平。 1.1 定义及临床常见类型 多重耐药菌(multi-drug resistance bacteria,MDRO)是指对通常敏感的常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包括泛耐药(extensive drug resistance,XDR)和全耐

药(pan-drug resistance,PDR)。临床常见的MDRO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科细菌(如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和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等。 以上是2020年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国专家共识的概述。该共识的发布旨在规范和指导我国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防控,提高我国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水平。 1.2 不同监测网、地区、医院以及同一医院不同科室、不同时期MDRO的监测结果可能存在差异。根据CHINET三级甲等医院的监测结果显示,MRSA检出率在2008年之前持续上升,最高达到73.6%,随后开始下降,2010年为51.7%,2013年为45.2%。耐万古霉素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2010年的检出率分别为0.6%和3.6%,2013年分别为0.2%和3.0%。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2010年的检出率分别为56.3%和43.6%,2013年分别为54.0%和31.8%。XDR铜绿假单胞菌(MDR-PA)和XDR鲍曼不动杆菌(MDR-AB)2010年的检出率分别为1.7%和21.4%,2013年分别为 2.0%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