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如何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如何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如何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如何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目前的扶贫工作主要以党委政府主导、干部帮扶为主,绝大多数贫困户只关心“政府能给我多少钱”,而不是“我该怎么做才能脱贫”,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明显不足,甚至出现“精神贫困”的严重问题。从内因看,主要是贫困户思想封闭落后,摆脱贫困状况、想过美好生活的动力严重不足,习惯小农思想,自身条件较差;从外因讲,主要是脱贫推进机制不够灵活,贫困群众“我要脱贫”的自身动力匮乏,缺乏扶贫光荣、脱贫光荣的社会氛围。综合分析,根本性的原因在于:

一是缺信心、脱贫资源匮乏。地处偏远落后地区,资源相对贫乏,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只想“获得”、不讲付出,只求利益、不思进取,面临着发展无资源、无人手、无出路的局面。

二是缺营养、脱贫动力不足。认为脱贫是政府考虑的事,现实中很多贫困群众不愿摘掉贫困户帽子,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干部干、群众看”、一门心思靠着墙根晒太阳、围桌桌子搓麻将、等着政府送小康的不良现象。

三是缺产业、脱贫措施不多。只会种田、养殖,缺乏新技术、新技能,加之信息不灵、门路不广、项目缺乏、资金短缺,增收措施严重不力。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当地实际,我认为: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关键是要“实施五大战略”,稳步实现贫困群众愿脱贫、能脱贫、会脱贫、敢脱贫、想脱贫、真脱贫。

一是实施“思想扶贫”战略,破除贫困心理,引导群众“愿脱贫”。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志。向贫困群众宣传政策,破除陈旧观念,分析致贫原因,转变思维方式,激发自身动力,引导他们牢固树立自强自立、自力更生、不等不靠的信心。

二是实施“技能培训”战略,夯实发展基础,支撑群众“能脱贫”。坚持“实地、实用、实效”原则,开展全方位靶向式技能培训,与厂企联合、与就业结合,“授之以渔”,让贫困户有本领、懂技术、肯实干,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增强自身造血能力。

三是实施“产业帮扶”战略,优选脱贫项目,推动群众“会脱贫”。典型示范、能人带动,通过资金、项目、政策支持,为典型成长创造条件,鼓励致富带头人因地制宜发展脱贫项目,让贫困群众学有目标、赶有方向;深入挖掘典型的精神内涵和脱贫经历,营造浓厚宣传氛围,进一步扩大典型的影响力、辐射力。

四是实施“量身定制”战略,因户因人施策,确保群众“敢脱贫”。针对贫困成因,从教育、产业、社会保障等方面,与脱贫群众“一家一户”研究脱贫路径,尊重群众意愿,“量身定制、精准施策”,决不能搞一刀切。例如,大力培植和扶持地方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拓宽农民的致富路径;创新生产组织方式,推动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加强贫困地区农村电商人才培训,拓宽信息渠道。

五是实施“精神脱贫”战略,引导群众转变观念,确保群众“想脱贫”。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扶德相结合,坚持精神扶贫与物质扶贫同步进行,坚持外部帮扶与内生动力同频共振,坚持党委政府全力帮扶与农民自主脱贫致富双轮驱动,真正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引导他们立志立业立德,拓宽民主渠道,发扬民主监督作用,及时把党和政府对贫困地区的政策温暖宣讲到贫困户家中,帮助贫困户牢固树立“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正确观念,促进贫困户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自强自立、自力更生的观念和理念,坚定敢脱贫、敢致富的勇气和信心,增强能致富、会致富的能力和本领,强化孝道文化、知恩图报精神,弘扬孝亲敬老、感恩奉献的新风正气,唤醒贫困群众的感恩意识。

六是实施“典型引领”战略,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确保群众“真脱贫”。在脱贫攻坚中,要善于用典型引领和带动,善于发现和总结各类先进典型,一种是工作经验,一种是模范人物。无论哪种典型,都具有学有标杆、行有示范、赶有目标的引导辐射作用。树立一个典型,就会带动一片、激励一群、形成一批。

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要更加关注贫困户“精神贫困”问题,把资源更多地投向“发展的穷人”,采用“滴灌”式精准脱贫,切实发挥专业合作社等新经济组织的作用,通过“合作社+”,将贫困户、企业、市场联结成稳定的产销关系,形成多方合作共赢的共同体。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体教育,教育引导贫困群众树立艰苦创业、诚实守信、脱贫光荣的思想观念,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党感恩的真情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艰苦奋斗,把精神脱贫、物质脱贫和技术脱贫融合起来,转换为扶志扶智扶德三维一体。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