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农业畜牧行业)重庆市十二五畜牧业专项规划(优品)

(农业畜牧行业)重庆市十二五畜牧业专项规划(优品)

(农业畜牧行业)重庆市十二五畜牧业专项规划(优品)
(农业畜牧行业)重庆市十二五畜牧业专项规划(优品)

(农业畜牧行业)重庆市十二五畜牧业专项规划

渝农发〔2011〕373号

重庆市农业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印发《重庆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畜牧业发展专项规划

(2011—2015年)》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农业(农林水利、农林水务、农业水利)委(局),畜牧兽医局,市级有关单位:

《重庆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畜牧业发展专项规划(2011—2015年)》是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范“十二五”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而编制,衔接了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全国十二五畜牧业发展规划》和《重庆市农业农

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等相关规划,按专家论证建议意见认真进行修改,经过市农委2011年第8次主任办公会议审定。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一一年十月八日

重庆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畜牧业发展专项规划

(2011—2015年)

重庆市农业委员会二〇一一年九月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畜牧业现有基础与面临形势 (3)

第一节发展成效 (3)

第二节机遇与挑战 (5)

第三节主要任务 (10)

第二章总体目标与战略重点 (11)

第一节总体目标 (11)

第二节战略重点 (15)

第三章产业布局 (18)

第四章体系建设 (21)

第一节畜禽良种繁育 (21)

第二节饲草饲料生产 (22)

第三节动物疫病防控 (24)

第四节产业化经营 (26)

第五节质量安全监管 (28)

第六节科技创新与推广 (30)

第七节信息化服务 (33)

第五章重点工程 (36)

第六章保障措施 (37)

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 (37)

第二节完善扶持政策 (38)

第三节创新体制机制 (41)

第四节推进畜牧业法制建设 (42)

第七章环境资源分析 (44)

第一节畜禽养殖粪便利用现状 (44)

第二节环境控制措施 (44)

前言

重庆是一个大城市与大农村、大库区与大山区并存,城乡二元结构异常突出、区域差异十分明显的特殊直辖市,畜牧业作为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保障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城乡统筹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十一五”期间,在各级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市场拉动下,重庆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顺利起步,畜牧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为“十二五”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重庆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畜牧业发展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针对“十二五”时期我市畜牧业发展面临的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加快转变重要历史机遇期的新形势和保障畜产品市场有效供给、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养殖农民增加收入的新任务,为加强对全市畜牧业发展的指导而编制。《规划》总结了“十一五”我市畜牧业发展取得的“四大成就”,分析了“十二五”期间畜牧业发展的“四大机遇”、“六大挑战”,确立了以重庆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为主线,以加快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为重点,围绕畜牧业增效、农民增收,稳量提质发展生猪支柱产业、加快发展草食牲畜优势产业、适度发展禽蜂

特色产业,按照一个区县布局一个支柱产业、一至二个优势特色产业的原则,提出了“1237”的规划目标建设,切实推进现代畜牧产业发展。

《规划》是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范“十二五”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而编制,于2011年8月12日通过专家论证,衔接了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全国十二五畜牧业发展规划》和《重庆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等相关规划,发展目标与国家行业发展规划及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吻合。

《规划》主要阐明全市畜牧业发展意图,明确各级政府部门工作和扶持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相关部门履行宏观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职责的重要依据。各区县(自治县)要根据本规划制定和完善区县级规划。《规划》属于指导性文件,各区县(自治县)政府、市级各相关部门可参考本规划制定和完善相关扶持政策,各畜牧业龙头企业可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把本规划作为产业发展的决策参考。

《规划》的编制,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得到了市“十二五”规划办公室、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科委、市统计局、市环保局、市国土局、市农科院、市畜科院等部门及有关专家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编者

第一章畜牧业现有基础与面临形势

第一节发展成效

“十一五”期间,我市加快推进畜牧业现代化进程,启动了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和“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养殖方式转变加快,动物疫病有效防控,实现了主要畜产品基本自给,其中猪肉自给有余,牛羊兔肉、禽和蛋类产品自给率提高,为“十二五”时期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综合生产能力提升,保供增收能力增强

2010年,全市出栏生猪2010.5万头、肉牛49.1万头、山羊191.3万只、家禽19674.2万只、兔3200.5万只,分别比2006年增长16.0%、41.1%、50.3%、59.6%和71.5%。2010年全市实现肉、蛋、奶、蜂蜜产量192.5万吨、37.2万吨、8万吨、1.2万吨,分别比2006年增长了27.1%、22.8%、3.5%和92.8%;工业饲料产量173.6万吨,比2006年增长15.7%;畜牧业总产值326.6亿元,比2006年增长59.9%,年均增长12.5%,占农业总产值的32%;从事畜牧业生产及相关产业的劳动力350多万人,年转化粮食600余万吨,常年出口畜产品货值1.2亿美元;2010年全市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586元,占家庭经营纯收入的25.2%,占人均纯收入的11.1%,比2006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畜牧业发展较好的区县,农民从事畜

牧业生产现金收入已占农业生产现金收入的50%以上,成为养殖农户增收的重要渠道。

二、布局结构逐步优化,一县一品特色鲜明

探索建立了“一圈”*、“两翼”**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模式,一县一个支柱产业和一至二个优势特色产业基本形成,荣昌、合川、黔江的生猪,江北、渝北的奶牛,铜梁、梁平的水禽,酉阳、云阳的山羊,开县、璧山的肉兔,丰都、石柱的肉牛,长寿、潼南的蛋鸡,南川、城口的中蜂,秀山、巫溪的土鸡等优势特色产业基地正在聚集。畜牧业产品结构不断得到优化,2010年在肉类总产量中,猪肉产量占76.6%,较2006年下降5.8个百分点;牛、羊、禽肉产量占比分别达到3.3%、1.3%和16.1%,分别较2006年上升了0.7、0.3和3.8个百分点。特色品种迅速发展,“十一五”期间,肉兔出栏增长71.5%,蜜蜂饲养量增长55.6%。另外,各区县还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发展了一批如潼南县的七彩山鸡、铜梁县的鹌鹑等特种养殖,2010年全市特种养殖肉产量占比为2.7%,较2006年上升1个百分点,特种养殖初具规模。

三、养殖方式转变加快,畜禽养殖水平提升

畜牧业经营方式由农户分散经营逐步向规模化经营转变,

* 1小时经济圈:指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万盛区、双桥区、綦江县、潼南县、铜梁县、大足县、荣昌县、璧山县、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南川区、长寿区、涪陵区23个区县。

**两翼:指渝东南地区黔江区、武隆县、石柱县、秀山县、酉阳县、彭水县6个区县,以及渝东北地区万州区、梁平县、城口县、丰都县、垫江县、忠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11个区县。

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比重显著上升,全市畜禽饲养规模化率达46%,比“十五”期末提高了28个百分点;全市配合饲料使用率达到60%以上,生猪出栏率131%,平均瘦肉率达56%,猪料比达到了1:3.2;牛出栏率达40%;羊出栏率118%;蛋鸡料蛋比2.3:1;肉鸡料重比2.0:1。畜产品深加工率超过10%。畜牧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60%,科技进步在畜牧业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达42.6%。

四、支撑体系保障有力,产品质量总体安全

畜禽良种繁育、饲草饲料生产、动物疫病防控、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技创新推广、信息化服务等体系得到完善和加强。全面完成了新一轮畜牧兽医体制改革,加强了畜牧兽医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重庆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全国一流的重庆市动物卫生监督110联动中心和重庆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了动物免疫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疫病防控和投入品监管能力显著提高,连续八年没有发生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三品一标”*步伐加快,认定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证无公害畜产品、绿色畜产品、有机畜产品分别比2005年增加了130个、49个、15个和8个,有8个畜禽产品获国家地理标识。

第二节机遇与挑战

进入新阶段,我市畜牧业正面临新的形势与任务,自我发*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

展能力逐步增强,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现代畜牧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十二五”期间,我市畜牧业将面临重要发展机遇,但也面临不利因素和深层次问题。

从国际方面看,我国已进入后WTO时代,贸易政策与规则将全面与国际接轨。当前,我国农业成就世界瞩目,现在粮、肉、蛋、鱼产量都居世界第一,世界近45%的猪肉产自我国,但畜牧企业仍是对外贸易弱者,肉类出口仅占总产量的1.4%,潜力仍没有发挥。

从国内政策背景看,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保障畜产品市场有效供给,这为“十二五”畜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迎来了重要发展机遇。

一、发展机遇

(一)政策环境持续向好。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对重庆发展定向导航;国发〔2009〕3号*文件批准重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给予了重庆在统筹城乡发展和现代畜牧业示范区的先行先试政策,同时拥有国家普惠、西部大开发和三峡库区后扶等政策的叠加,是我国西部优惠政策最富集的地区;农业部与重庆市政府签署《共建统筹城乡现代农业示范区备忘录》,将现代畜牧业示范区作为重点建设内

*314总体部署:指2007年3月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为重庆工作“定向导航”,高瞻远瞩地作出了三大定位,确定了一大目标,交办了四大任务,构成重庆发展“314”总体部署。三大定位,即努力把重庆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一大目标,即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四大任务,即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步伐;着力解决好民生问题,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加强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国发〔2009〕3号:指《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

容,明确在畜禽良种繁育体系、标准化规模养殖、动物重大疫病防控、动物卫生监督和饲料兽药等相关项目方面予以支持。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化,“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持续实施,户籍制度改革深入推进,1000万人口、1000平方公里的特大都市加快建设,城镇化、工业化、城乡一体化进程将大大提速,2010年重庆市地方财政收入达1991亿元,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条件,国民收入分配有条件更多的向农业和农村倾斜,各种资源将更多的投向农业特别是畜牧业,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政策环境将持续向好。

(二)消费需求持续增长。目前全国居民人均动物性蛋白摄入远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特别是占全国人口总数57%的农村人口畜产品消费仍处于低水平。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目前动物蛋白消费量占蛋白摄入总量的比重为60%,我国还不到40%。2010年,我国人均奶类占有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25%。随着我市城镇化步伐加快,主城绕城高速以内将加快两江新区、保税港区为重点的城镇化建设,原有畜禽养殖基地外迁、城郊观光型畜牧业将向外延展。根据全市农业农村经济规划提出到2015年实现500万农民变市民的目标,由生产者变成了消费者,对畜产品消费需求将大幅增加,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居民消费也将进入新一轮的升级阶段,对畜牧业生产的拉动作用将日益增强。

(三)资源要素相对集中。我市拥有荣昌猪等20个地方优良畜禽品种(系)资源,培育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渝荣I 号猪配套系等5个品系,引进了红安格斯等15个优良畜禽品种资源,外来优良品种齐全;饲料饲草基础良好,年产玉米230万吨、薯类作物270万吨以及丰富的秸秆资源,有可利用草地2874万亩,稍加改造和推广氨化青贮等技术年可饲养970万个黄牛单位,我市气候条件优越,适宜推行种草养畜模式,走种植业与养殖业结合的生态循环产业发展道路;拥有26个生猪、3个肉牛、4个山羊国家优势区县;我市是国家六个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之一;劳动力资源相对充足,能满足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劳动力需求,有一批畜牧业专业科研院所、学校进行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为现代畜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四)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现代畜牧业示范区经过二年多的实践与探索,形成了以荣昌县为核心区,以合川区、黔江区、涪陵区、长寿区等30个畜牧业重点区县为拓展区,以重点项目建设为突破口,畜禽规模养殖污染、畜产品质量、各环节利益连接机制、畜牧业融资、畜产品市场波动大的五大难题正在破解,正在为我国现代畜牧业尤其是西南农区现代畜牧业发展探索道路,积累经验。

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成效初显。西部最大的畜产品交易市场—中国(荣昌)畜产品交易市场、全国首个以生猪为主的

远期交易所—重庆农畜产品交易所和全国第一个生猪现货交割库及拍卖中心建成并顺利运营。西部一流、国内领先的丰都恒都肉牛、渝北阿兴记种兔、开县聚鑫肉兔、黔江六九种猪、荣昌雨润生猪,垫江清水湾肉鹅、梁平大舜肉鸭等均已投产见效,基地建设成效显著,种、养、加、销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和利益连接机制正在加快形成。

二、面临挑战

(一)保障畜产品市场供给矛盾突出。当前,我国动物蛋白消费尚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而且城镇与农村消费水平差距较大。因此,我国国内畜产品消费总量增长空间很大;随着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和城镇化推进,占我国人口总量57%的农村居民将成为未来畜产品消费增长的主体。我市2010年末有城镇人口1529万人,到2015年将增加到2000万人以上,主城区居民对畜产品消费将由猪肉向牛羊兔禽肉转变,小城镇及农村市场对猪肉消费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对肉蛋奶等主要畜产品消费呈现刚性增加,而畜牧业生产发展受到饲料、土地、劳动力等资源制约增产十分有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保障市内畜产品市场有效供给任务艰巨。

(二)生产方式落后导致综合生产能力不高。畜牧业生产方式总体上仍处于落后阶段,近50%的生猪由年出栏50头以下的散户提供,畜禽分散饲养和小规模养殖将在较长时期存在,畜禽个体生产性能、动物营养和健康总体水平不高,养殖场技术和管理人才缺乏,畜牧业标准规范不完善,导致畜牧业综合

生产能力不高。

(三)资源和市场对现代畜牧业发展约束加剧。我国蛋白饲料总体不足,玉米处于供求紧平衡状态,随着玉米深加工业和畜禽规模养殖业的发展,供求压力将会越来越大;我市人口多,山地多,人均资源少,规模养殖用地受自然条件和用地政策的限制,用地矛盾越来越突出;饲草饲料资源匮乏,大量农作物秸秆未充分利用,饲草资源利用不足,畜产品市场价格大幅波动,畜牧业资源特别是饲料资源和市场波动将成为畜牧业发展的长期制约因素。

(四)疫病和质量安全事件对生产冲击越加突出。近年来频发的动物重大疫病、投入品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使畜牧业遭受较大损失,社会愈加关注畜产品质量安全,养殖者质量安全意识淡薄,监管体系不健全,不可预见的类似因素还会持续增加,致使对畜牧业生产的冲击越加突出。

(五)自我发展能力不强与投入不足成为新的瓶颈。畜牧业是弱质产业,尤其是养殖环节利润不高,市场和疫病风险交织,致使养殖农户自我积累发展能力差。“十一五”期间,虽然社会资本对畜牧业投入有所增加,但与其他行业相比、与畜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投入的严重不足,成为畜牧业进一步发展新的瓶颈。

(六)污染治理与环境保护任务更加艰巨。我市地处三峡

库区,保护长江淡水资源不被污染是首要任务,养殖场扩大规模受到自然条件极大限制,在一些养殖集中地区,尤其是城市郊区,养殖场环境污染控制难度和治理成本不断加大。“十一五”时期,尽管落实了畜禽养殖“三区划分”、规模养殖用地规划和污染设施的“三同时”及生态循环利用示范、沼气工程建设等减量化处置、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的措施,治理力度不断加大,但局部区域生态环境污染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粪污治理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更加艰巨。

第二章总体目标与战略重点

第一节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循环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动力,企业为主体,进一步调整优化区域布局和产品结构,创新现代经营管理体制机制,突出养防并重理念,走品牌化发展、名牌化引领、产业化经营道路,围绕一条主线、实现二个转变、发展三大产业、完善七大体系的“1237”工程建设,即以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为主线,加快畜牧业养殖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展生猪、草食牲畜、禽蜂三大产业,加快建立和完善畜禽良种繁育、饲草饲料

生产、动物疫病防控、产业化经营、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技创新推广、信息化服务七大体系,保障主要畜产品有效供给,确保饲料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和促进农民增加收入。

二、主要任务

(一)保障畜产品市场有效供给。随着散养农户大幅下降、主城8区和城市周边逐步退出养殖业,应加强畜产品保供基地建设。“十二五”期间,以保护规模养殖场(户)的养殖积极性为重点,加快建立畜牧业各环节利益联结机制,确保生产稳定和市场供给。以生猪调出大县和优势区县为重点,推进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建设为手段,确保生猪生产总量保持稳定;持续推进“两翼”林下养殖和禽蜂特色产业发展,确保以鸡蛋为主的蛋产品和兔肉基本自给;继续调整畜牧业结构,加快草食畜牧业发展,提高牛羊肉及牛奶的自给率。

(二)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健全完善标准体系,大力推进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建立健全动物疫病和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加强养殖环节管理,强化疫病防控和投入品监管;健全完善检验检测体系,提高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能力。

(三)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加快循环农业发展,实施种养结合、农牧结合发展模式,推广粪污治理先进工艺和适用技术,实现粪污减量化排放、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切实保

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四)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深入推进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大力实施“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加快建立现代畜牧产业体系,提高畜牧业在农业产业中的比重,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适度规模标准化的发展方向。转变养殖观念,调整养殖模式,在坚持适度规模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标准化养殖水平,积极推广健康养殖,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二)坚持结构和布局优化的发展重点。突出优势区域和产业布局, 科学规划,大力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布局,集中连片发展,引导形成一区县一个畜牧支柱产业、一至二个优势特色产业,使“一县一品”格局更加鲜明。

(三)坚持种养结合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充分利用种植业与养殖业资源可循环利用特点,推广种养结合的产业发展模式,促进种养业的副产品资源化利用,建设环境友好型畜牧业。

(四)坚持质量和效益优先的发展目标。加快推进畜牧业标准化进程,强化各环节质量控制,打造知名品牌和名牌产品,推进产业升级和效益提升,促进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五)坚持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道路。培植一批辐射

农业部专用小麦优势区域发展规划

农业部专用小麦优势区域发展规划 1

农业部:专用小麦优势区域发展规划 一、发展现状 小麦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产量分别占粮食总量的25%和22%左右,全国商品小麦的常年收购、销售和库存量均占粮食总量的1/3左右。 (一)基本情况 1.生产稳步发展。1978年至,全国小麦总产量由5384万吨增至9964万吨,增长85%,年递增3%,高于同期全国粮食总产量增幅1个百分点;平均亩产由123公斤增至249公斤,提高1倍以上;播种面积则由 4.4亿亩降至近4亿亩,减少4000万亩。 2.产区趋于集中。中国小麦生产分布广泛,除海南省和港澳台地区以外,其它30个省(区、市)均有小麦种植。在全国各大产区中,黄淮海麦区所占比重最大。,黄淮海麦区小麦面积2.5亿亩、产量7149万吨,分别占全国的62.2%和71.7%。特别是河南、山东、河北、江苏、安徽5个生产大省,小麦面积达2.3亿亩、产量达6807万吨,分别占全国的57.9%和68.3%。 3.专用小麦发展迅速。1985年农业部提出发展专用小麦, 1996年面积只有1600万亩。1998年以来,随着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展开,在小麦面积、产量调减的同时,专用小麦面积快速扩大。全 2

国专用小麦面积达9000万亩,比1996年增加7400万亩。其中,达到强筋、弱筋小麦国标(GB/T17892-1999和GB/T17893- 1999)的专用小麦面积达3200万亩。专用小麦生产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外专用小麦的进口。 4.小麦加工业初具规模。当前,全国各类面粉企业达4万多家,年加工能力 1.7亿吨以上,其中日加工小麦50吨以上的面粉企业9883家;方便面生产线1800多条,年产量360多万吨;挂面生产企业2500多家,年产能力410多万吨;饼干、糕点的年产量分别达到153万吨和144万吨;饺子、包子、馒头等传统食品加工业稳定发展。 (二)主要问题 1.小麦品质不高。中国现有小麦品种中间品质类型偏多,既缺少制作面包的强筋小麦,又缺少制作饼干、糕点的弱筋小麦。与进口强筋小麦相比,国产小麦品质的主要问题是面筋强度较差,大部分品种稳定时间较短,拉伸面积较小。中国小麦面团稳定时间平均在3分钟左右,而国外在12分钟以上;拉伸面积平均在52平方厘米左右,而国外在100平方厘米以上。 2.商品小麦质量不稳。由于地区差异较大,种植分散,标准化生产技术普及率低,农民生产过程重品种、轻管理,使专用小麦的品质潜力不能充分发挥,加上混收、混储、混销,影响了商品小麦质量的稳定。 3.生产成本较高。1990年至,中国每亩小麦平均生产成本由 3

(农业畜牧行业)重庆市十二五畜牧业专项规划(优品)

(农业畜牧行业)重庆市十二五畜牧业专项规划

渝农发〔2011〕373号 重庆市农业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印发《重庆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畜牧业发展专项规划 (2011—2015年)》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农业(农林水利、农林水务、农业水利)委(局),畜牧兽医局,市级有关单位: 《重庆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畜牧业发展专项规划(2011—2015年)》是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范“十二五”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而编制,衔接了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全国十二五畜牧业发展规划》和《重庆市农业农

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等相关规划,按专家论证建议意见认真进行修改,经过市农委2011年第8次主任办公会议审定。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一一年十月八日 重庆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畜牧业发展专项规划 (2011—2015年)

重庆市农业委员会二〇一一年九月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畜牧业现有基础与面临形势 (3) 第一节发展成效 (3) 第二节机遇与挑战 (5) 第三节主要任务 (10) 第二章总体目标与战略重点 (11) 第一节总体目标 (11) 第二节战略重点 (15) 第三章产业布局 (18) 第四章体系建设 (21) 第一节畜禽良种繁育 (21) 第二节饲草饲料生产 (22) 第三节动物疫病防控 (24) 第四节产业化经营 (26) 第五节质量安全监管 (28) 第六节科技创新与推广 (30) 第七节信息化服务 (33) 第五章重点工程 (36)

畜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推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

畜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推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畜牧业生产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一家一户“小作坊”式饲养已逐渐被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模式所取代,国内外消费市场对畜产品提出安全、优质、多样化和多层次的新要求,日益突出的畜禽生产污染成为阻碍畜牧发展的瓶颈,如何保留畜牧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在产品质、量上有新的飞跃,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循环发展?理性的思考告诉我们,标准化建设是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标准化建设是畜牧业结构战略调整的必然要求,是保障畜产品质量和消费安全的基本前提,是促进畜牧科技成果转化和推进产业化程度的有效途径,是解决畜牧生产污染、保障生存空问的有力措施。 关键词:畜牧业标准化发展 1前言 为加快我国畜牧业标准化建设步伐,促进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农业部组织编制了《全国畜牧业标准体系“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全面阐述了我国建设畜牧业标准体系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明确了畜牧业标准体系建立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标准体系的基本框架、主要内容以及加强畜牧业标准体系建设的对策措施等方面[1]。 目前,我国畜牧业标准管理机构基本健全,管理体制逐步完善,畜牧业标准对于推动畜牧业技术进步、规范畜产品市场秩序、提高我国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等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标准化管理工作得到

加强。畜牧业标准管理体系基本建立[2]。畜牧业标准管理部门为农业部畜牧业司,全国畜牧总站为技术支撑机构,全国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畜牧业标准的技术归口管理。同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牧业主管部门也都设立了相应的质量标准管理机构,有些省成立了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畜牧业标准管理逐步趋向规范化和科学化[3]。 2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 标准化规模养殖是现代畜禽生产的主要方式,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根本特征。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规划科学化、生产规模化、建设规范化、管理企业化、防疫程序化、污物处理无害化”的要求,发展规模养殖,改善基础设施,完善配套服务,规范管理制度,提高生产技术,实现畜禽养殖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生态化[4]。 2.1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按照“统一规划、适度规模、规范饲养、生态平衡”的要求,支持建设一批高起点、高标准的现代化规模养殖场,使之符合畜禽生长、疫病防控、环境保护、生产管理等要求[5]。抓改造,就是要对已经建起来的粗放型规模养殖场进行标准化改造,尽快改进和完善动物防疫和环保基础设施条件,确保符合疫病防控和标准化养殖要求。密度太大的规模养殖场,要下决心调减养殖规模,减少场内养殖数量,满足防疫工作需要[6]。 养殖小区是由传统分散饲养向标准化规模养殖的一种重要过渡形式,关键是要做到人畜分离、集中管理,切实解决好防疫配套和粪

畜牧业发展规划

畜牧业发展规划 一、畜牧产业发展 (一)畜牧产业发展情况 畜牧业是我县的一项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一直保持较快发展速度。2011年年底全县大牲畜存栏达到7.1万头,其中牛存栏7.08万头。生猪存栏68.61万头,羊存栏52.27万只,家禽存栏1043.14万只,兔存栏309.94万只,肉类总产量13.2万吨,蛋类3.78万吨,奶1.53万吨,畜牧养殖业产值达到16亿元,农民人均畜牧养殖业收入可达到1800元。畜牧业已成为全县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全县畜牧业内部结构日趋合理,畜牧业生产正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迈进。 (二)存在的问题 1、产业化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一是龙头企业畜产品加工结构亟需调整。全县畜产品加工企业13家,为全县畜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沂水六合凯利达食品有限公司及山东金泉肉制品加工有限公司已建成投产,对全县及周边地区的肉鸡养殖业将发挥强有力的带动作用。但是全县生猪屠宰加工龙头企业与生猪生产能力不相适应,加工能力

滞后,对外市场开拓能力低,防御风险的能力较弱。二是市场机制尚不完善,受市场波动大。目前产业化建设刚刚起步,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健全,还不能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畜牧业生产和购销缺乏有效的宏观管理和调控手段,畜牧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还比较脆弱。三是发展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组织化程度不高,企业与养殖户之间的利益衔接机制亟待建立和完善;养殖与加工销售环节利益分配不均衡,加工流通环节处于强势地位;风险保障政策不完善,养殖户抵御市场风险与自然灾害的能力偏弱。 2、畜牧标准化程度仍需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隐患。受生产经营者思想观念和某些条件的限制,标准化生产意识不强,没能形成系列性标准化生产、标准化示范基地;粪尿污染与废弃物污染等畜牧污染源治理工作需要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养殖、加工、市场流通的监管工作滞后,非法生产、经营、使用违禁药物,制售假冒伪劣饲料,畜产品中药物残留超标等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仍然存在。 3、土地流转调整困难、供应不足成为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的主要瓶颈。一是土地实行分散承包,造成土地流转困难。二是受基本农田保护和“四荒地”交通、水、电条件限制,养殖用地可利用资源紧缺。 (三)十二五发展规划

2012年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项目申报指南【模板】

附件: 2012年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 项目申报指南 2012年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投资安排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及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若干意见》(国办发[2009]63号)精神,以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粮食稳定发展和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应、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努力加大对良种繁育、优势特色种养示范的投资力度,建设一批区域骨干性、示范指导性项目,改善和提高农业生产条件,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新农村建设。主要安排良种繁育及加工基地、原原种扩繁基地、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牧草种子繁育基地、园艺类良种繁育及生产示范基地、畜禽良种繁育、水产品苗种繁育及养殖基地、秸秆养畜等8类项目。 一、良种繁育专项 (一)良种繁育及加工基地项目 1.申报品种及区域重点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1]8号)精神,着力提升农作物种子生产和加工能力,不断提高种子企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用种安全,2012年重点加强水稻、玉米、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良种繁育及加工基地建设,兼顾棉花、油料等经济作物,根据制种优势区域布局,支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全面推进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的种子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重点布局在吉林、黑龙江(含黑龙江农垦总局)、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四川、甘肃、新疆(含兵团)等省(区)。 2.申报单位条件

(1)申报单位。为农业部发证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项目建设实行属地化管理,所申报项目的承担单位可不限于本省种子企业。2007-2011年承担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项目和农业部种子工程项目且尚未竣工验收的单位不能申报。 (2)品种条件。繁育推广主要农作物的,应有由企业申请的1个以上通过国家级审定的品种,或者5个以上且在至少3个省(区、市)通过省级审定的品种;自有品种的经营量占公司经营总量的比例达到50%以上。 (3)人员条件。具有专职从事科研育种的中级以上(或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研究人员5名以上,经营主要农作物种子的高级研究人员(或相关专业硕士以上学历)1名以上。具有专业的种子生产、加工、贮藏技术人员和种子检验人员(涵盖扦样、室内检验、田间检验类别)各5名以上。 (4)设施设备条件。 ①检验设施设备。具备固定的检验场所,面积200平方米以上,布局合理;检验仪器配套匹配,质量管理体系完善。检验场所和仪器设备须具备自有产权,不可租赁。 ②加工设备设施。种子加工厂房500平方米以上,具有总加工能力10吨/小时以上的种子加工成套设备。种子加工厂房和设备设施须具备自有产权。 ③干燥贮藏设施。晒场面积3000平方米以上,库房面积1500平方米以上。相关设施须具备自有产权。 ④育种机构。有专门的育种机构,有固定的育种人员和工作经费,自有科研实验室面积300平方米以上,长期稳定的育种场所面积100亩以上。科研实验室须具备自有产权,不可租赁。育种场所具有自有产权或租赁10年以上。 ⑤申报单位资产、财务状况良好,上年度净资产不低于所申请中央财政资金规模的3倍,资产负债率低于65%。有健全的售后服务体系,经营场所500平方米以上。 (5)基地条件。有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10000亩以上(水稻种子生产基地面积5000亩以上)。繁育基地要符合《植

重庆市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调查报告

自考调查报告题目:重庆市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专业物流商务与管理 学生姓名准考证号 010********* 成绩

重庆市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的发展,物流作为资源金流的必要手段,已经必不可少,近几年物流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物流技术水平已经决定着一个城市甚至是国家的发展水平。本文也就是为大家介绍和分析,并提出建议和对策,使重庆物流也更好的发展。 1.重庆市事情特征及经济发展水平 1.1重庆市事情特征 1.2重庆市经济发展水平 2.重庆庆物流产业发展的STOW分析 2.1发展物流产业的优势 2.1.1区位优势明显 2.1.2基础设施不断加强 2.1.3政府大力支持 2.1.4物流产业已具锥形 2.2重庆市发展物流产业的劣势 2.2.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落后,专业化分工不足,供需不平衡 2.2.2物流资源整合利用不够 2.2.3物流信息水平化低 2.2.4重庆市物流成本偏高 2.2.5物流人才短缺 2.3重庆市发展物流产业的机遇 2.3.1生产流通企业物流业务外包的趋势日益明显 2.3.2物流企业合并并重组以寻求综合物流服务水平 2.4发展重庆市物流产业的威胁 2.4.1跨国物流企业及发达省份物流企业的进入,对重庆发展现代物流业形式成挑战 2.4.2地区之间竞争日趋激烈 2.4.3客服对物流服务要求的提高 2.4.4人才争夺激烈

3.对重庆建设区域物流中心的建议 3.1区域性物流中心规划应考虑的因素 3.1.1城市基础设施和交通布局整体规划 3.1.2城市商圈布局及消费 3.1.3生产资料市场建设发展的需求 3.1.4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功能规划 3.2重庆市区域性物流中心的规划建议 3.2.1打造区域性综合物流中心 3.2.2着力培养仓储性物流中心 3.2.3针对区域性经济特点,建设多个区域物流中心 3.3重庆市区域物流中心建设的注意事项及管理程序 3.3.1政府要加强宏观指导 3.3.2进行物流资源整合 3.3.3重视进、出城市物流的规划和建设 3.3.4要注重研究和开发新的物流技术和设备,来降低自身的物流成本,提高物流中心的工作效率 3.3.5积极引进外资,推动中外合资物流企业的发展步伐,一引进国外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动物流业的发展,提高重庆物流业的现代化水平 3.3.6扩展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功能和规模,加快建立物流的信誉等级制度 3.4进行物流资源整合 3.5视进、出城市物流的规划和建设 3.6建设市物流网络系统平台 1重庆市事情特征及经济发展水平 1.1重庆市事情特征 重庆市国家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长江上游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直辖市,重庆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地域广,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状况差异大,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经济社会发展“二元结构”特征显著。为实现“努力把重庆建设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的总体目标,必须结合重庆实际,因地制宜,实施多元化的区域发展战略,建设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三大各具特色的经济区。三大经济区的划分,主要依据全市各区县的自然及经济地地

2020年畜牧业工作计划

2020年畜牧业工作计划 畜牧站是我国基层畜牧系统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建设管理的好坏将会严重影响到畜牧产业的开展。下面是有20xx年畜牧业工作计划,欢迎参阅。 20xx年畜牧业工作计划范文1 上半年,金川区畜牧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及全体干部的共同努力下,以加快畜牧业科技进步为重点,以加快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全面推进现代畜牧业建设,完善政策,狠抓落实,强化科技,着力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全区的畜牧业保持了健康快速发展的态势。下半年工作计划如下: 一是继续抓好畜牧业生产,切实落实好区上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确保年底畜禽总量达到83.5万头(匹、只)。 二是加大项目建设和申报工作,全力抓好已下达项目的实施工作,全面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同时及早着手编制储备项目,勤汇报,多沟通,做好项目的争取工作。

三是继续推进养殖小区(场)和养殖大户的建设,特别是抓好金川区现代畜牧循环产业园和金川区统筹城乡配套改革试点项目建设的工作。 四是继续抓好畜种改良工作,确保年底全区肉羊良种覆盖率达到80%以上、肉牛达到20xx年畜牧业工作计划以上、生猪达到100%、奶牛达到100%。 五是继续抓好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尤其是加强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 六是切实做好科技服务和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养殖水平。 20xx年畜牧业工作计划范文2 为认真总结一年来工作,及早谋划和安排好下年工作,根据县委办公室、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上报XX年工作总结和XX 年工作计划的通知》精神,上报我县XXXX年畜牧业工作计划。 XX年,畜牧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xx大、xx届三、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保增长、扩大内需,调结构的要求,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推进畜牧科技与资源的有效整合,以肉牛产业为重点,扩大规模养殖和标准化养殖,加快产业链建设,保障生猪生产供给有余,积极稳妥地开发无量山乌骨鸡产业,推动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规划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规划(2010-2015年) (征求意见稿) 农业部 2010年3月

目录 一、规划背景 (3) (一)加强农业领域重点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意义 (3) (二)我国农业领域重点实验室建设和运行取得的成绩 (3)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4) 二、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5) (一)指导思想 (5) (二)建设原则 (5) (三)建设目标 (6) 三、建设布局 (6) (一)综合性重点实验室建设布局 (6) (二)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与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建设布局 (10) 四、建设进度 (13) (一)综合性重点实验室建设进度 (13) (二)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建设进度 (13) (三)农业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建设进度 (14) 五、保障措施 (14)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14) (二)增强投入强度和优化投入结构 (14) (三)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14) (四)建立绩效评价和动态调整机制 (15) (五)加强优秀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 (15) (六)加强对外交流和合作 (15)

为强化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精神,结合农业领域重点实验室建设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加强农业领域重点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意义 重点实验室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育科技创新成果、凝聚高水平科技人才的重要阵地,是促进农业科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发展农业产学研联盟,加强农业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也明确提出要强化重点实验室建设,大幅度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 在全国范围内系统规划和全面布局农业领域的重点实验室,在不同学科领域和不同生态区域形成具有国家水平的科学研究基地、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内外学术交流中心,营造富于激励的学术环境和科研氛围,有利于突破体制局限,打破部门、区域、单位、学科界限,实现全国性、区域性农业科技资源优化整合,推动建立上下贯通的科技体系,这对于合力解决农业产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跟踪国际农业科技发展最新趋势,增强农业科技国际竞争力,实现农业科技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农业领域重点实验室建设和运行取得的成绩 农业领域重点实验室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的涉农实验室、农业部命名建设的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以及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等。截止到2009年底,已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14个、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132个,国家级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5个、农业部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68个,形成了农业领域重点实验室的基本框架,支撑了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1.稳定和加强了学科建设,成为优势学科发展和新兴学科培育的重要载

全椒县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全椒县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为提高畜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健全现代畜牧产业体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全县畜牧业发展现状和基础,编制全椒县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畜牧业发展概况 “十一五“期间,全县畜禽养殖方式逐步由农户散养向规模养殖转变,在面临禽流感、猪“高热病”等重大动物疫情威胁和“瘦肉精”、三聚氰氨奶粉等畜产品安全事件的冲击下,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一系列稳定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组织实施了“畜牧富民计划”、“畜牧强农工程”、“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示X创建活动”,畜牧业发展取得可喜成效。 (一)养殖总量明显增加。2010年全县出栏生猪25.3万头、牛0.55万头、羊7.3万只、家禽1675万只,肉蛋奶总产5.9万吨,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35.2%,成为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二)规模养殖快速发展。2010年全县畜禽规模养殖户2104户,规模养殖比重达73.2%,比“十五”末增加了11.2个百分点,生猪、肉禽和奶牛养殖已被列为全省优势发展区域。 (三)畜禽良种全面推广。XX绿健种猪XX荣获“XX省AAA种猪企业”,杜洛克、长白、大约克等优良生猪、优质黄羽肉鸡、青脚麻鸡、樱桃谷肉鸭、天府麻鸭、皖西白鹅、XX 白鹅、波杂山羊、荷斯坦奶牛等畜禽良种全面推广,猪、牛、

羊、禽良种率分别达92%、73%、85%和94%。 (四)标准化程度逐步提高。先后有25个养猪场被列为国家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建设。XX温氏小王种鸡场、XX华农喻河原种猪场和XX绿健种猪场、金凤凰禽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分别通过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X场和省级标准化畜禽养殖示X小区(场)认证。 (五)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XX达诺乳业、全椒未来饲料跻身于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XX温氏、XX华农、管坝牛肉和隆盛禽业进入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XX温氏累计投资近2亿元建设一座产能20多万吨的饲料厂、年孵化苗鸡1600万只的小王种鸡场、年产8万头商品仔猪的小王种猪场和中心种猪场,发展合作养殖户500多户。XX雨润集团独资的全椒福润禽业XX年屠宰3000万只家禽项目已经建成。全县78个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按照“五统一”的经营模式,密切了养殖户与市场的连接,推进了全县畜牧业产业化发展。 (六)品牌建设显著增强。创立了“达诺”和“妙客”乳制品、“管坝”牌五香牛肉、“咯咯宝”牌鸡蛋、“华山”牌草鸡、“未来”牌系列饲料等优质品牌,并获得国家著名商标1个,省级著名商标2个。申报并获得“绿色食品”2个、“无公害农产品(畜产品)”8个。 (七)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十一五”末,全县农民人均牧业收入1235元,比“十五”末增加500元,年均增速达7.9%,农民牧业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的比重由2005年的13.6%提高到2010年的20.25%。

全国节粮型畜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

农业部办公厅文件 农办牧…2011?52号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节粮型畜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畜牧兽医(农牧、农业)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发展节粮型畜牧业是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缓解粮食供求矛盾、丰富居民膳食结构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促进节粮型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我部组织编制了《全国节粮型畜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组织做好规划贯彻落实有关工作。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1—

全国节粮型畜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人口数量增加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需求将呈刚性增长,受耕地减少、资源短缺等因素制约,我国粮食的供求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保障粮食安全任务艰巨。发展节粮型畜牧业是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缓解粮食供求矛盾、丰富居民膳食结构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促进节粮型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和《全国畜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制定《全国节粮型畜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本规划中的节粮型畜牧业,是指充分利用牧草、农副产品、轻工副产品等非粮饲料资源,在减少粮食消耗的同时达到高效畜产品产出的畜牧产业,主要包括奶牛、肉牛、肉羊、绒毛羊、兔和鹅等。 一、节粮型畜牧业发展基本形势 (一)发展成就 1.产品产量不断提高,市场供应能力显著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节粮型畜禽产品品种不断丰富,产量逐步提高。1980年到2010年,牛奶产量从114.1万吨—2—

养殖业规划报告

园区畜禽养殖业发展规划 一、规划背景 园区内农业板块所开展的有蔬菜瓜果种植以及水产养殖,但作为农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畜禽养殖业却未建设。据公司多元化发展的要求,在形成支柱产业的同时,开展特种养殖,养殖具有独特的集食用、观赏、互动体验的服务于园区旅游项目的品种,以增加园区的可看性、可玩性,最终以“乡村动物园”的形式展现。 畜禽养殖业在贵州特色山地农业发展项目构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园区内及其附近多以山地夹杂小平地的地形为主,且水源丰富、水质良好,是做畜禽养殖的理想场地。养殖业投资较种植业安全、保险,进入门槛较低、投资周期短,竞争小、市场大,是实现短、平、快的最佳涉农产业。 二、养殖品种选择 1、猪的养殖品种的选择:从直接经济效益的创收角度来看,三元杂交猪的养殖是实现最快最大收益的品种。经实地考察,朱家场镇的温氏养殖小区养殖场以及霖峰种猪养殖场等均以三元杂交猪的养殖为主。三元杂交猪的长势快、抗体良好、适应性强,因此可作为养殖的首选品种。生态黑猪、宁乡土猪、生态野猪等品种生长周期较长,但品质良好,可作为特种养殖亮点吸引游客,丰富园区元素,增添养殖产品的附加值。其饲料来源于主要有玉米、小麦、青草、秸秆、

粉渣、豆腐渣等,自配饲料可以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其利润空间,运用生态养殖方式进行饲养,产出优质、放心、健康的产品。 2、养殖牛的品种选择:肉牛养殖的品种有西门塔尔、利木赞、鲁西黄牛等。其特点为体躯丰满、增重快、饲料利用率高、产肉性能好、肉质口感好。在考察朱家场青山养牛场时发现,其养殖规模为200头的西门塔尔品种,据养殖场负责人余总介绍,其巴西玉米草青饲料的配套种植为0.5亩/头。在对新晃县肉牛的养殖业的走访考察时发现,其养殖的品种以利木赞为主。另外以养殖新晃本地的具地域特色小肥牛为辅。因此在养殖牛品种的选择上首选西门塔尔以及利木赞利润空间较大的品种。 3、鸡的养殖品种选择:养鸡主要是为丰富园区的元素以及增添园区的旅游项目。在品种选择上有生态本地鸡、麻鸡、野鸡、乌骨鸡等集食用、观赏、互动体验为一体的特色品种。特色品种的养殖作为食材独具特色,其口感以及保健作用是肉鸡等品种所不能比拟的。鸡的养殖较简单,最大的风险来源于卫生疫病,在保证卫生的条件下,其饲养就相对容易进行,鸡主要以玉米、稻谷、幼虫、青草、菜叶等常见食材为主,也极具经济效益。 4、鸭的养殖品种选择:鸭的养殖主要也是丰富园区元素。作为特种养殖其可选择的品种有生态大余鸭、本地土鸭、麻

畜牧业发展工作措施.doc

畜牧业发展工作措施 畜牧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自治区、地区畜牧业工作会议精神,加快现代化畜牧业发展步伐,实现畜牧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发展目标。下面是我整理畜牧业发展工作措施的范文,欢迎阅读! 畜牧业发展工作措施篇一 有机畜牧业,是指在牲畜的饲养过程中,不使用化学饲料或含有用化肥、合成农药、转基因作物生产的饲料来饲养,牲畜福利能满足动物的生理和行为需要的畜牧业。当前,国际国内有机食品的市场前景非常看好,有机畜牧业的发展给餐桌提供了良好的有机食品,我国是畜牧业生产大国,发展有机畜牧业,市场潜力和未来发展空间巨大,是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我州有得天独厚的高原优质牧场,具备发展有机畜牧业的优越条件。20xx年3月10日至20日我们对河南县有机畜牧业发展进展情况、全州有机畜牧业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1、有机畜牧业工作进展情况 20xx年河南县提出发展有机畜牧业的思路,于20xx年10月在全省率先正式启动有机畜牧业产业化工作,20xx年取得北京中绿华夏有机食品中心认证的有机畜牧业基地,经过几年不断的摸索和实

践,河南县在发展有机畜牧业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全州有机畜牧业的发展作出了榜样。一是得到了省州县及相关部门资金支持。20xx年河南县被省农牧厅列为全省第一个有机畜牧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省财政厅下拔专项资金40万元。20xx年又被列为全省有机畜牧业和生态畜牧业建设试点县,省财政厅分别下拔资金300万元和100万元。州、县政府每年从支农支牧资金中专列经费,使有机畜牧业产业化项目前期经费得到了保障。二是用规划指导有机产业发展。河南县政府委托农业部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了《河南县有机畜牧业发展规划》,对基地的所有产业进行了整体规划,为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提供了依据。三是逐步推进与有机畜牧业相适应的"三位一体"新牧区建设,为新牧区建设与发展有机畜牧业有机结合,确定了"生产点、生产服务区、生活区"相分离的"三位一体"新牧区建设思路。四是在畜牧养殖、加工、流通等领域进行了可追溯体系的建设。并给所有牲畜都佩带二维识别码,使牧户养殖、畜群防疫情况、企业屠宰加工情况、流通环节销售情况等都可以通过电子耳标实现动态管理。如果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可直接追溯到每一个牧户,逐渐实现"从草场到餐桌" 的全过程监管。五是科学规划项目,加大项目争取力度。编制出草原防火、动物防疫、欧拉羊良种繁育、有机畜牧业业体系和产业化加工等到方面的项目可研报告。 2、存在的问题 (1) 牧民缺乏有机畜牧业生产的相关知识。牧民对有机畜牧业的认知度不高,缺乏有机生产技术,靠天养畜,粗放经营,夏秋草地

农业部“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前期研究重大课题申报指南

附件1 农业部“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前期研 究重大课题申报指南 专题一:“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 1.“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从产业内部、外部环境等视角进行分析研究。 2.“十三五”国际农业发展趋势研究。分析国际农产品供求关系、科技发展、贸易和支持政策变化特点与趋势,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对国内农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专题二: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研究 3.“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判断研究。把握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特点与趋势,对“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做出判断,提出“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4.“十三五”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研究。从重要农产品供给、农民增收、生态安全、质量安全和统筹国内国际战略布局五个方面研究提出“十三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总体目标与具体指标,其中,具体指标需要给出量化测算。 5.“十三五”农业现代化发展重大政策创设研究。根据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阶段性判断、发展目标要求,聚焦重大核心问题,提出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以及若干重大工程、重大政策。 专题三:推进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研究 6.“十三五”谷物及口粮安全形势研究。研究稻谷、小麦、玉米三大谷物生产和需求形势、自给率。 7.“十三五”主产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增产潜力研究。基于全国800个产粮大县承载能力的分析,做出增产潜力的分析判断,揭示制约因素,提出保障措施和政策建议。 8.农垦培育国际大粮商研究。基于国际国内粮食市场形势,从完善产业链条、整合市场资源、提升品牌影响力等视角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培育国际大粮商的政策建议。 9.农业灾害风险管理与粮食安全对策研究。建立农业灾害损失的定量评估模型,分析各类农业灾害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提出相应对策措施。 10.食物结构调整与消费引导研究。从平衡膳食、营养干预等方面提出食物结构调整方向,提出新形势下中华饮食的对策建议。 专题四: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研究 11.农业生产力区域布局研究。按照东北振兴、西部开发、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国家区域发展重大战略,研究各区域水土资源及环境承载能力,产业集聚特点,并据此提出

有关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意见(doc 8页)

有关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意见(doc 8页)

日期:2010-03-29 14:26 发布单位:农业部畜牧业司

农牧发[2010]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畜牧兽医(农业、农牧)局(厅、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兽医局: 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中央1号文件关于加快畜禽养殖标准化、规模化的精神,进一步发挥标准化规模养殖在规范畜牧业生产、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中的重要作用,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尽快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现代畜牧业持续健康平稳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快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取得长足发展,肉 品供给安全;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从源头对产品质量安全进行控制,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有利于有效提升疫病防控能力,降低疫病风险,确保人畜安全;有利于加快牧区生产方式转变,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有利于畜禽粪污的集中有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现畜牧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当前,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仍然面临规模养殖比重低、标准化水平不高、粪污处理压力大等问题的挑战。因此,当务之急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继续深入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以规模化带动标准化,以标准化提升规模化,逐步形成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新格局。各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切实增强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举措,全力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快发展。 二、指导思想与目标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以农

..农业产业....项目申报实施方案

2018年农业产业帮扶资金项目 实施方案 项目名称:××××××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 项目实施单位:××××××中药材专业合作社 项目法人:×××××× 联系电话:×××××× 县级主管单位:××××××农业局 联系人: 联系电话: 市级主管单位:××××××农业局 联系人: 联系电话: 填制日期:2018年7月16日星期一 陕西省农业厅 制 陕西省财政厅 目录 一、项目背景及必性 (1) 二、项目单位基本情况及优势 (14) 三、项目实施地点与规模 (19) 四、项目实施内容及资金源 (19) 五、项目实施进度划 (20) 六、项目绩效目标 (21)

七、保障措施 (23) 八、附件 1、2018年农业产业帮扶资金项目申请表 2、申报单位申请文件 3、镇办推荐文件 4、申报单位营业执照及法人身份证复印件 5、实施单位农业产业帮扶资金项目带动贫困户增收承诺书 6、拟建项目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名单 7、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订单、股权、劳务等合作的有效证明材料

一、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1.1项目提出背景 医药产业是世界公认的最具发展前景的高技术、高投入、高效益、国际化的产业。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医药产业以年均8%的速度持续增长,成为世界科技、经济竞争的焦点领域之一。我国医药科技及其产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医药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近18%,是我国工业部门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中药产业有几千年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我国最具竞争优势的产业之一,其优势不仅在于有博大深远的中医药理论和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及人才资源,而且更在于国内外强劲的市场需求和国家强大的政策支持。我国中医药以其独特的临床疗效,符合“绿色概念”和“回归自然”的世界潮流,正被愈来愈多的国家和地区人民所认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近年来,中药产业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增长态势,在农业领域、工业领域、医药与保健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整个国家经济发展中也越来越凸显其重要地位。 随着产业化、市场化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中药产业已由过去的传统产业发展成为综合型产业。在现代中药产业链中包括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中药知识产业四大方面,其中以中药材生产为主要内容的中药农业是推进中药产业

畜牧业发展前景与分析

宣汉县畜牧业发展前景与分析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宣汉县是一个农牧业大县,畜牧业比较发达,牛、生猪养殖出栏总量、奶产量居全市之首,畜牧业已成为推进农业经济发展和实现农牧民增收的优势产业,畜牧业促农增收的潜力正在不断显现,我们已经迈出了向现代化畜牧业发展的步伐。但到底什么是现代化的畜牧业,我们为什么要发展现代化畜牧业,我们与现代化畜牧业还有哪些差距,要采取哪些措施是我们要认真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一、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意义 通俗来讲:现代畜牧业就是要对传统畜牧业进行改造,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装备以及经营理念去发展畜牧业,做到基础设施完善,营销体系健全,管理科学、资源节约、环境优良、质量安全、优质生态、高产高效。也可以用“七个化”来概括,即布局区域化、养殖规模化、品种良种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商品市场化、服务社会化。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的畜牧业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过去我们一直在强调走小群体、大规模,千家万户增总量的发展路子,想让越来越多的农牧民通过发展畜牧业实现增收,但现在已经不太能适应新时期下新农村建设、食品安全、市场竞争风险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传统的生产模式和养殖水平对农牧民增收的贡献额比较有限,需要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来提高我们的养殖水平,扩大养殖规模增加效益,发展优良品种提高牲畜的个体产出比重。实践证明,要加快***县经济发展,实现农牧民“十二五”末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就必须要通过现代化的措施来充分挖

掘畜牧业的潜力。2009年我们从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着手,开展了对传统畜牧业的改造,刚开始有些人不太能理解,认为投资大,折旧期长,以前我们也搞过类似的设施建设,但大部分没有正常的运转起来,有的地变成了私人的,有的养殖小区变成了居民区,那现在为什么还要搞?下面,通过分析现代畜牧业和传统畜牧业的利弊来阐述一下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重要意义。 (一)从养殖效益来说。 能让农牧民摸得着、看得见的就是装到口袋的钞票,因此养殖户最关心的就是养殖效益。传统畜牧业养殖规模小、收入少、养殖品种大多为土种;现代畜牧业是规模化、集约化、品种优良化的养殖。从规模上看,散养户一般就育肥二三十头牛,1年3批最多90头,每头利润300元,可获利2.7万元;如果迁入养殖小区扩大养殖规模,1批育肥100头牛,1年300头,养殖小区收购价高于居民区,每头利润380元,可获利11.4万元。从品种上看,普通的本地品种奶牛一天挤7、8公斤牛奶,优质黑白花高峰期一天挤30多公斤;育肥牛普通的品种一般产肉150公斤左右,优质肉牛品种可达200公斤以上,如果是高档肉牛品种一公斤牛肉就可以买出一头普通肉牛的价格,全世界都出名的神户牛肉应该很多人都知道;再拿品种退化严重的土种羊来说,平均产肉量不到20公斤,育肥后出栏每只利润最多100元左右,而优良的肉羊品种如小尾寒羊、萨福克、优质哈萨克羊等品种,平均产肉量可达25公斤,有的达30公斤以上。无论是从规模上的综合效益还是从个体的产出效益,现代畜牧业发展优势显而易见。 (二)从技术推广、疫病防控上来说

十三五畜牧业规划十大关键词

(原标题:十三五畜牧业规划十大关键词) 畜牧业的发展在农业生产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也逐渐上升为主业。日前,农业部畜牧司马有祥司长在中国畜牧业协会三届七次理事会暨2015全国畜牧行业发展高层论坛上提出了畜牧业十三五规划的十大关键词。 关键词一:粮改饲 2015年秋收至今,粮食滞销、粮价下跌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农民,种粮大户更是忧心忡忡,而反观粮食进口量则是逐年上升。 在今年的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加快发展草牧业,支持青贮玉米和苜蓿等饲草料种植,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的要求,并在山西、内蒙古、黑龙江、甘肃等十个省区开展“粮改饲”试点,这种以种养结合为基础的新方式,可以实现就近转化增值,同时,草食家畜养殖场粪便经过处理后,就近消纳利用,既可以培肥地力,又可以减轻环境压力,在解决了农民卖粮难的问题同时实现了农民增收,成为了今年种植业与养殖业结合发展的亮点。 在十三五规划中,粮改饲还要在玉米、牧草方面加大力度,扩大规模,同时在奶牛养殖方面开展振兴农牧计划。 关键词二:粪污资源利用 畜牧业粪污治理不单是畜牧业生产上的问题,也是整个生态环境和健康养殖的大问题。目前,全国畜牧粪污总量可达38亿吨,现在利用率只有50%,未来将加大对中小规模养殖场和养殖户的改造,继续实施无害化处理与合理利用,争取将有效利用率提高至75%。 关键词三:秸秆饲料化利用 全国共有500个县区拥有丰富的秸秆资源,总产量可达8亿吨,而在饲料中利用的为2.2亿吨,仅占27.5%,在十三五规划中,要将这个目标量达到34%,秸秆将成为畜牧业的香饽饽。

记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李延云教授

记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李延云教授 作为第一产业,农业不仅与民生息息相关,而且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各条战线发展的有力支撑。其中,农产品加工是一种对农业生产中的动植物产品及其物料进行加工的工程技术,是贯穿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衔接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农民组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对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全面解决“三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李延云教授在宏观上长期致力于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在应用技术上,把农业生物工程、机械工程等进行有机的集成,实现了用科技服务“三农”的梦想。 勤奋耕耘,硕果累累 李延云,1955年生,山东夏津人。毕业于山东理工大学,研究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后研究生导师,农业部、财政部、发改委等部委的项目建设评估专家,农产品加工学科带头人。曾先后在农业部农机鉴定总站、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工作,主要从事国家和区域性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的战略研究、总体规划、设计开发和咨询工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农业部一、二、三等奖等6项;主持了《畜禽微生态制剂的开发》等10多项课题研究;主持完成一项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课题、主持完成国家、农业部的软课题项目20多项;主持完成国内外各种规划、可行性研究等项目10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除此之外,他还主编出版了《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战略及政策研

究》、《果蔬实用贮藏技术》、《棉籽饼粕、菜籽饼粕微生物脱毒技术》、《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安全风险防范》等专著9部。其中《蔬菜热风与冷冻脱水技术》两次印刷3.9万册、《农作物秸秆微贮技术》3次印刷4.5万册、《农作物秸秆饲料加工技术》2009年被新闻出版署、农业部、中宣部联合推荐为《全国服务三农优秀丛书》。 从事农业工程多学科交叉领域的开拓 身为我国农产品加工研究软课题研究学科带头人,李延云却是学机械制造专业出身的。虽然对于农产品加工机械设备的设计拥有足够的知识和经验,但是因为农业工程是一门需要生物、经济、食品、系统工程等方面专业知识的边缘学科,所以大学毕业踏入这个行业之后,他感到了自己的不足。为了使自己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更好地为农业工程事业做贡献,他勇于在实践和理论中学习新的知识,刻苦钻研技术业务,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由于农业工程的学科特殊性,以前从未纳入过我国的教育体系。为了适应农业工程技术领域的新课题,李延云系统学习了各个相关方面的专业知识,不断翻阅相关书籍和资料,完善自身的知识与技能储备,并勇于承担了一系列应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科学研究难免一次次的失败,他从不气馁,而是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从实验室到项目现场不断地进行试验,不断地破解着一个个难题,自我充实和提高。此外,他还组织了产品研制和重点技术攻关,比如在棉籽饼微生物脱毒工厂化开发项目研究中,经过一个个日日夜夜的辛劳,带领全课题组人员参加了产品的原理分析、菌种筛选、工艺参数、生产线设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