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学生地理读图能力培养的研究总结报告

中学生地理读图能力培养的研究总结报告

中学生地理读图能力培养的研究总结报告
中学生地理读图能力培养的研究总结报告

《中学生地理读图能力培养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地图是地理科的第二语言。地图是地理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将知识化繁为简,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理解巩固学过的地理知识,获取新的地理知识,而且有利于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对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思考力、判断力、记忆力等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学会读图就成为学习地理的一个重要途径,读图能力的高低是衡量能否学好地理的关键。而在实际教学中却发现许多同学对着图片茫然,不知道该怎么看?有些同学甚至连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都不知道。因此,看不懂地图和不能在记忆中形成地图概念是地理学习的最大的障碍,往往让很多的学生对地理敬而远之。那么,造成学生学习地理困难的原因有哪些呢?作为地理教师应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打造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高效课堂呢?经我们的教学实践总结和问卷调查,初中生之所以感觉地理难学,其主要原因在于没有认识到地理学科的特点,或者说教师没有在教学中使学生真正理解地理学科的特点,学习地理离不开地图,学会读图、用图是建立空间感的基础,是将地理事物和地理知识用地图联系起来的前提,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我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以求提高地理课堂的效率。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任务

1、构建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现行实验教材为基础,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构

建学生头脑中的地图,教会学生通过阅读地图进行分析、判断、推理、概括的能力,是我们教学中要达到的目标。

2、将有效教学理念深入师生心田,并且转化为自身的行为,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大面积大幅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生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可持续发展;教师能身心健康、快乐地工作、生活、学习,促进其专业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课堂教学和实际生活相结合,边研究,边总结。

1、进行问卷调查摸底,根据学生的实际,制定课题研究目标和计划,收集相关资料。

2、确定研究主题,在研究主题的过程中,写出案例分析及反思报告。

四、课题研究对象和方法

对象:七年级,八年级在校学生。

方法:

1、文献法:运用该方法研究中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培养的理论指导。

2、问卷调查法:深入学生,了解当前学生读图、用图的意识与能力情况。

3、个案法:通过部分学生读图、用图的个案研究,找出规律,形成培养学生地理基本素养的方法与策略。

4、总结归纳法:针对实践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讨、分析,借以不断完善操作方法,从中探索出更有效的途径,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五、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一年,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6.8——2016.9)为准备阶段,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具体做法:

1、为课题顺利进行,准备理论书籍和学习资料,实验教师积极自学和参加各种培训,继续教育,学术研究,及时了解教育教学新动态及可以借鉴成功,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不断学习,不断改进; 同时请教研室专家指导。从而提高理论水平。

2、通过问卷调查,基本了解学生的能力和现状。

第二阶段:(2016.10——2017.5)为实践研究阶段,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将理论落实到实验中。

第三阶段:(2017.6——2017.7)为汇集总结阶段,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收集的数据、资料进行汇集统计和分析,同时,完成结题报告。

六、初中学生地图读图能力低的原因对策

1、学生对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掌握不够;

2、学生对地图的类型不是很清楚,不知道某个地图所代表的区域;

3、学生对地形图、气候图的特点没有掌握;

4、教师在授课时,对地图部分讲解不到位。

我们经调查、问卷、谈话、归纳得出提高学生地图阅读能力的措施、对策、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地图阅读能力的辅导,强化地图基本要素的讲解,加强学生对图例的记忆。

第二、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有意识的加强读图能力的训练,孰能生巧,并在小组内开展合作、探究学习,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第三、教师在教学中,对重点图型,进行点拨,让学生掌握读图技巧。

第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加强对学生绘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绘制简单的区域轮廓图、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七、研究成果

经过对以上措施及对策的实施,大部分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有所提高,部分学生学习成绩提高幅度较大。学生利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教育科研能力逐步提升。

八、成果验证

通过我们的努力,在这次期中地理考试中,学生人均分数比上一学年提高了五个百分点,部分学生在考试中读图、填图方面成绩提高幅度较大。

九、新发现的问题

在我们的跟踪调查研究中发现:1、少数学生懒于动手动脑,不利于学生地图读图能力的提高;2、个别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等问题,这些都是制约学生地理读图能力提高的关键因素,这些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教学研究中逐步解决。

中学生地理读图能力培养的研究总结报告

《中学生地理读图能力培养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地图是地理科的第二语言。地图是地理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将知识化繁为简,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理解巩固学过的地理知识,获取新的地理知识,而且有利于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对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思考力、判断力、记忆力等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学会读图就成为学习地理的一个重要途径,读图能力的高低是衡量能否学好地理的关键。而在实际教学中却发现许多同学对着图片茫然,不知道该怎么看?有些同学甚至连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都不知道。因此,看不懂地图和不能在记忆中形成地图概念是地理学习的最大的障碍,往往让很多的学生对地理敬而远之。那么,造成学生学习地理困难的原因有哪些呢?作为地理教师应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打造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高效课堂呢?经我们的教学实践总结和问卷调查,初中生之所以感觉地理难学,其主要原因在于没有认识到地理学科的特点,或者说教师没有在教学中使学生真正理解地理学科的特点,学习地理离不开地图,学会读图、用图是建立空间感的基础,是将地理事物和地理知识用地图联系起来的前提,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我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以求提高地理课堂的效率。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任务 1、构建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现行实验教材为基础,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构

建学生头脑中的地图,教会学生通过阅读地图进行分析、判断、推理、概括的能力,是我们教学中要达到的目标。 2、将有效教学理念深入师生心田,并且转化为自身的行为,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大面积大幅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生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可持续发展;教师能身心健康、快乐地工作、生活、学习,促进其专业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课堂教学和实际生活相结合,边研究,边总结。 1、进行问卷调查摸底,根据学生的实际,制定课题研究目标和计划,收集相关资料。 2、确定研究主题,在研究主题的过程中,写出案例分析及反思报告。 四、课题研究对象和方法 对象:七年级,八年级在校学生。 方法: 1、文献法:运用该方法研究中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培养的理论指导。 2、问卷调查法:深入学生,了解当前学生读图、用图的意识与能力情况。 3、个案法:通过部分学生读图、用图的个案研究,找出规律,形成培养学生地理基本素养的方法与策略。

读图能力应从小培养

读图能力应从小培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直接从图中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低年级数学课本的特色之一就是通过形式多样、富于趣味性和可读性的主题图呈现数学信息,学生学会看图、读图,搜集有关的数学信息,有助于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学生对图意进行有序的描述,可以弄清算理,顺利解决问题。笔者以人教版一年级数学内容为例,探究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读图、理解图意,使之成为低年级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 一、注重读图的情感培养 一般说来,学生在幼儿园阶段就广泛接触过图画,对读图已有一定的经验。到了一年级,数学教材中更多的是以一幅完整的图画呈现丰富的数学信息。比如,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中用生动有趣、色彩绚丽的图画展现了美丽的校园,图中画着一面国旗、2副单杆、3条凳子等,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生动、直观的画面,激发学生数数的兴趣。在教学中,除了注意插图所包含的数学知识外,还要充分挖掘插图的趣味性、思想性等因素,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二、注重观察图的能力培养 观察能力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基本能力之一。刚入学的儿童看图随意性大,目的性不强。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有目的地按一定顺序观察画面。对学生的观察要求表述要简练、清晰,培养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画面,从中选择有用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时,可指导学生先整体观察画面,有序、完整地说出整幅插图所表达的意思。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提问:图中有几面红旗?(指导完整回答:图中有一面红旗。)有几副单杆?几条凳子?几只小鸟?几棵树?……引导学生感知自然数的概念。学生通过用眼观察、动手点数、动口读图,感知事物的数量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数感。 三、注重语言描述的示范 低年级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开始可以教给学生一种读图和回答问题的简单“模式”,让学生先模仿老师读图,学会有条理地表达图意。比如,在教学7的加法时,我教学生这样读图:左边有5只蝴蝶,右边有2只蝴蝶,合在一起共有几只蝴蝶?或者5只蝴蝶在玩耍,又飞来2只,一共有几只蝴蝶?在教学6的减法时,教学生这样读图:左边有一些苹果,右边有3个苹果,一共有6个苹果,左边有几个苹果?解决“已知总数和部分数,求另一部分数”这类题,学生的难点在于不知道要求什么,常常出现只要看见大括号就列式为3+3=6(个)的典型错误。所以讲清大括号的作用以及问号所在位置的含义尤为重要。在教学连加、连减法时,我引导学生用“有……添上……再添上……一共有……”与“有……去掉……再去掉……还剩……”这样的句式来读图。说解题思路时,我让学生用“我是这样想的:左边有……右边有……一共有……”或“我先算……后算……”的句式表述。经过反复练习,学生就逐步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练好语言基本功。 四、注重读图方法的指导 1读单一的主题图。主题图中有很多非数学信息,目的是为孩子们创设一个有趣的故事情景,提高学习兴趣。比如,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比多”、“比少”问题,以小兔要盖一间房子,朋友们都来帮忙为故事背景,小猪抬木头,小兔抱砖头,其中蕴含了小兔和砖头同样多,木头比小猪多,苹果比胡萝卜少等数学信息。在孩子们眼里,画面更多的是故事情节而不是数学信息,所以我设计以下几个问题:(1)小兔家盖房子,有几只兔朋友来帮忙?(2)4只小兔抱了几块砖头?(3)小兔的只数和砖头的块数一样多吗?通过引导学生对比图中小兔和砖一一对应,使学生认识到“同样多”的含义,引导学生说出,小兔的只数和砖头的个数“同样多”;进而再设计问题:(1)有几只小猪来帮忙?(2)抬了几根木头?(3)是小猪的只数多还是木头的根数多?再引导学生找出图中小猪和木头一一对应的部分,则剩余部分是“多”或“少”的部分,认识了“多”和“少”的含义;学生通过说“木头比小猪多,小猪比木头少”等充分认识“比多”“比少”的关键是弄清“谁与谁比”。这样长期坚持指导学生多读图、掌握读图方法,就能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2读图文结合的主题图。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大,图文结合的题目也相应增多了,但有的学生往往只注意看图而忽略读文字。比如,一年级上册第121页第11题,图上描述的是左边有9个小朋友在堆雪人,右边大树旁边跑来了一群小朋友,文字叙述“又来了9人”,很多小朋友不去看文字,仍然像左边那样数人

关于-【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习惯培养】研究课题论文

关于《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习惯培养》研究 椰 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必要手段,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地图教学,帮助每位学生不仅学会读图、析图、绘图与填图,而且用好地图、用活地图,培养学生用图的习惯与能力,这既是学好地理的关键,又是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前联教育学家彼得罗夫斯基曾说:“查看地图是一所培养自造想象的特殊学校。”地图采用特殊的表现方法,把广阔的地理空间缩编成可视的二维平面,把丰富多彩的地理环境浓缩成精美的地理作品。它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必要工具,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不仅是学生地理学习的重要容之一,也是学好地理的关键。在近几年的初中考试试题中,地理信息主要通过地理图表呈现,因此提高学生读图能力对于学生学好地理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读图是地理学习的一大特色。没有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和地理教学始终相伴,这是地理教学的一大特点。地图是地理知识的一种形象、直观、综合的表达,也是地理学科独有的一种语言。它以图像、符号、注记和色彩等形式,贮存和浓缩大量的空间时间信息;又以人们容易接受的形式传递给大脑,成为联系地理事物与人的认识过程之间的中心环节。地图中包藏了众多的知识点,许多地理特点、规律都可通过观察、分析地图得出。地理课本中的各种地图、景观图、示意图、统计图等等,有机构成了一个“图像系统”。当学生遭遇到理智的挑战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能自由参与探索创新时,他们学得最好。初中生具有争强好胜、好表现自我,个人集体荣誉感比较强,喜欢学习效果和行为表现得到老师肯定的年龄。根据这一特点,我经常引入竞争机制,采用分组竞答或个人抢答等形式来完成读图教学任务。 不同主题和种类的地图有着不同的用途,初学地图往往对此比较模糊,解决问题时常使用不正确主题或种类的地图,例如学生在行政区图上解决地形的问题,无法找到答案,失去学习和使用地图的信心和积极性,因此教学中首先要使学生认清地图,明确地图的主题、种类。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呢?通过一年时间的实践研究提出了一下建议: 一、通过地理教学,使学生掌握读图与析图的一般程序 1、弄清地图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注记这是读图的根本。弄清比例尺,比例尺表示的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用比例尺的大小可以反映该图表示围大小,事物的详略程度。通过比例尺我们可以找出有关地理事物、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抓住主导因素,揭示联系,形成深刻印象,才能使图中抽象的距离在脑海中产生实际概念。判断方向有三种方法:有指向标的按照指向标判读方向;有经纬网的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若都无则“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根据方向我们可以明确地理事物直接的相对位置。图上方向的正确认识才能保证用图的正确性图例与注记。地图是一种图形的语言,它是由各种图例、文字、数字、颜色等符号系统组成的。根据图例可以明确图中符号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图例注记的理解才能保证所读的地理事物名称的正确,也帮助在地图上迅速找到目标。只有这样在能保证读图顺利和正确。

高中生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

高中生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 摘要:本文以本人作为中学地理教师的从教经验为基础,分析了教学中提高学生读图能力的重要性,进而提出提高学生读图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字:高中生地理读图能力 毕业至今,已经进行了一年多的高中地理教学,越来越认识到地图在地理学科中的重要意义,同时在不断的教学中,积累了一些利用地图提高地理学习效率的方法。 一、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的重要性 1.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 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最突出的特征是大量运用图表表达空间的概念和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这也奠定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地位,所以学好地图用好地图成为学习地理的法宝。 2.高考命题与读图 在高考中,地理学科对学生的读图能力要求很高,主要有以下两种要求,一是要求学生能判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和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地图上填绘重要有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二是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和图表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就拿2009年全国文综题来看,选择题1-2考的是人口再生产的分析,为坐标图;3-5题考点为大气运动,为等值线图,图中加上经纬线。6-8题考点为道路建设与地形关系,图为海拔和路程坐标图。9-11题考点是土地利用与环境问题,以表格和柱状图结合。这就是地理题所有选择题;再看非选择题,第36题考的是尼罗河的问题,图由区域轮廓与等值线结合,再加上一个表格构成。39题考的是综合题,图为土尔扈特回归路线图。可以看出,高考地理从命题看可以说是“无图不成题”。再查近些年来的试题,无不如此。而且今后的高考命题,这种趋势将越来越突出,而且对考生读图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 3.学生读图现状

地理读图能力培养

学员微经验分享 -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尧 头 镇 学 校 侯彦鹏 2017年11月3日

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尧头镇学校侯彦鹏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和地域性都很强的学科。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其他学科都无法替代,尤其是教材中大量翔实的、图文并茂的地理图表,可以让学生直接感知地理事物的现象和规律,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以较快的速度,更好地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地图是地理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最明显的特征,与老教材相比,新教材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图文并茂,有许多课文是以地图为主体,各种地图中储藏着大量的信息。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和阅读地图,并从地图上获取信息是素质教育的要求,离开了地图的地理学习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地理学习。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摆脱学生的学习困境,我认为首先应教给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特别是对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培养。因此,初中地理教学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学会阅读地图、绘制地理图表,初步形成观察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能力。而学会读图是掌握地理图表最基本的技能。地图是地理知识的模像直观。有人这样认为:“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也是学生学习地理的拐杖。”因此,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训练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就变得十分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呢? 一、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这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学生读图能力的最高境界就是能运用地图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习内容安排一些活动,让学生尝试运用地图,要让学生对地图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欲望,这样,学生才能产生学习的愿望和学习的动力。那么,如何让学生对地图产生浓厚的兴趣呢?我

关于提高初中生地理读图能力技能的研究结题报告

子课题:《关于提高初中生地理读图能力技能的研究》 结题报告 撰写人:张为华 前一个子课题《关于提高初中生地理读图能力方法的研究》,主要针对提高中学生地理读图能有哪些方法进行了阐述。 《关于提高初中生地理读图能力技能的研究》结题报告,课题主持人:张为华,目前是学校唯一的地理专业老师,有着开拓、进取的精神。 选题缘由 学习地理必须掌握地理读图的方法。但是,读图能力低恰恰是学生学习地理的"拦路虎"。在日常的教学和考试中,我发现学生最大问题:不会读图。在我参加的多次全县地理会考信息会上,谢慧英老师多次重申:地图仍然是考试中丢分最高的地方。许多知识都是依附地图而存在。呼吁各校将读图作为讲课的重点,一定要想办法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因此,我选择了《关于提高初中生地理读图能力技能的研究》,作为微型课题,真正解决教学中的实际困难,让科研真正地为教学服务。 先让我们比较一下课题研究前后学生对地理事物空间掌握情况: 2010年八年级下册校本教材(三)有这样一道题: 将下列地理名称前的数码填入右图中适当的位置:①琼州海峡②台湾海峡③香港④澳门⑤广州⑥海口⑦海南岛⑧江西省⑨海南省

2011年课题研究之前学生答题得分率结果如下: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2012年课题研究之后学生答题得分率结果如下: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经过一年时间课题的研究,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有明显的提高。 所谓地理读图能力技能,就是学生能有效地利用自身掌握的地理读图知识的能力。具体地说,技能是指对各种现象,能够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准确地并且是条件反射性地采取行动、长时间持续作业的能力

地图是地理学的“语言”,是学好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它以图象、符号、注记和色彩等形式,贮存和浓缩大量的空间时间信息;又以人们容易接受的形式传递给大脑,成为联系地理事物与人的认识过程之间的中心环节。地图中包藏了众多的知识点,许多地理特点、规律都可通过观察、分析地图得出。养成良好的读图习惯和较高的读图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空间想象力,有利于学生自主、高效、有意识地学习,是学好地理的关键。就此我进行了尝试和探索,现就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谈谈自己的体会。 课题最初的预设 一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我校七、八年级学生(2011.9~2012.7),我们的课题是立足于实际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开展研究,并从中获得研究的过程资料和成果,因此我们的研究对象为我校七、八年级学生。 二研究方法:资料文献法、调查法(问卷调查、师生座谈等)、教育实验法、课堂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 三研究原则 1、认识规律原则:地图中的内容,多是学生没有接触的远域的地理事物及其有关的理性知识,地图教学须从形象的、感性的具体事物入手,以学生已有知识作铺垫,采用启发式,通过教师讲解地图,学生读图、分析、归纳、判断等思维活动,完成从直观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这一认识过程,获取新的知识。 2、实际性原则:地图教学要结合学生生活、社会和知识水平的实际,注意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有的放矢,切不可要求过高,否则会适得其反。 3、思想性原则:新课改教材有丰富的思想教育内涵,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国情和国策教育的好材料。结合我校的“OTS”情感教学,教学中要强化地图的德育功能,帮助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课题研究阶段步骤(大致分为了四个时段): 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组内成员商讨、确定课题名称,填写课题申请、评审书,制定课题计划,落实负责人,组织人员学习课题研究的理论,等待申请的批准。第二阶段为初步实施阶段:拟定课题的实验研究方案并对课题研究方案设计进行论证。收集素材、制作素材,整理加工,建立素材库。第三阶段为全面实施阶段:①前期分析阶段:对学生进行地图学习现状的问卷调查,并进行样本分析,为今后的对策研究提供了事实依据。②教学实施阶段:根据七、八年级学生现状

初中阶段课堂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初中阶段课堂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16-04-14T10:53:26.40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6年2月总第184期作者:张世波[导读] 使学生“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和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初步学会简单的地理观测、调查统计以及运用其他手段获取地理信息等基本技能”。张世波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教研室055350 地图具有形象、直观、综合的特点,又被称为地理的第二语言。地图和地理教学始终相伴,这是地理教学的一大特点,它具有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特殊功能。初中地理《新课标》认为“地理图像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教师应重视地理图像的利用,通过阅读、使用地理图像和绘制简易地图,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对地理图像和地理事物的理解、想象、分析等思维能力和 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要使学生“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和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初步学会简单的地理观测、调查统计以及运用其他手段获取地理信息等基本技能”。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培养地理思维、形成地理能力的主阵地。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有如下几点认识。 一、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明确地图的范畴 地图因主题和种类不同,用途也各不相同。初中学生,尤其是七年级学生刚刚把地理当做一门学科来学习,对地图的认识比较模糊,不能有效使用教材提供的各种地理图表。为了充分发挥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作用,就要使学生明确地图的主题和种类。初中地理教学用图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1.地理事物分布图:如地形图、气候分布图、人口分布图等。2.地理原理图:如季风示意图、锋面示意图、地形雨示意图等。3.地理统计图:主要形式有:降雨柱状图、气温曲线图、土地利用扇形图等。4.景观图:如热带雨林景观;油棕、袋鼠等动植物图;污水处理厂图;巴西狂欢节盛况图等人文景观图。5.地理漫画:多以表达人地关系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为主题。 二、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地图和教材文本的相互转化能力 1.用语言描述地图,是指将图像及图表中的内容用文字表述出来。如对照我国南北方农业分布图,把我国农业的南北分布差异表达出来:耕地类型,南水北旱;主要作物,南稻北麦;熟制南多北少。再如对照长江干流(部分)剖面图表述长江上、中、下游的河流特征:上游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下游水流平稳,航运便利。这样读图分析出来的结论形象、直观,比单纯的语言结论要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判断力和记忆力。 2.用地图揭示地理规律和特征。地理教材中所涉及的地理概念、地理特征等内容面广量大,枯燥难学,在教学中可以用直观图像来表述教材中的文字内容。如在讲解“东南亚十字路口位置”时,可以边讲解边在黑板上绘成板画,这种简单醒目的板画对学生理解地理知识有很大帮助,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用图的习惯。再如:在学习中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时,可让学生先准备一张空白的中国地图,然后把中国地势三阶梯分界线在空白图上一一标出,再进一步把高原、平原分别落实到图上。这样,繁琐的地理事物可一目了然。 三、加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提高综合用图能力 综合性是地理课程最本质的特征之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利用地图引导学生思考各种信息的相互关系,以提高其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如在学习《东南亚》一节时,为了突出马六甲海峡航线的重要性,可联系日本的“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原料和燃料,对原料进行加工,制成工业品大量出口。通过对比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图和日本主要产品的输出地图可发现马六甲海峡对于日本经济的重要性。这样既加强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也有利于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 学生通过绘图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同时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地理技能。引导学生绘制地图是地理教学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如在学完“地球的公转”后,教师可指导学生参照课本插图绘制地球公转示意图,并提醒学生注意以下问题: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地轴北极的指向;二分二至的位置、日期;直射点的位置;晨昏线与极圈的关系;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一年之中,当地每天白昼时间一样长吗?什么季节较长?什么季节较短?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有何差异?四季是怎样形成的?这样,避免了冗长的文字叙述,加深了对地理知识点理解,又提高了学生绘图、解图、析图的能力。 五、利用板书,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板书设计是课堂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教学内容的提纲挈领。地理课堂板书设计要体现地理学科的特点,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如八年级上册“农业的地区分布”板书:农业的地区分布东西差异和南北差异一目了然。这也有助于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六、课堂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培养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兴趣培养。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关键是学生有兴趣,有读图、用图的习惯。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备图,恰当选图,在课堂教学中保持用图的良好习惯,用言行影响,激发学生的用图习惯和兴趣。 2.读图能力的培养要循序渐进,即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又要符合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展。初一学生着重要求掌握一些基本的读图与填图能力,初二学生还要掌握一些初步的绘图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树立起信心。 3.课堂阅读地图时,要对地理信息的提取提出明确的要求,注意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顺序。读图时一次提出较少的目标。干扰因素少,学生意力集中,容易获取目标。学生有成就感,激发了学生用图的积极性。 总之,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应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循序渐进地贯穿于平常的教学中,多层次、多角度启发、引导学生用图来解决地理问题,促进其“心理地图”的形成。日积月累,学生头脑中逐步树立起地理事物的直观、立体的形象,“死图”变“活图”,读图能力才能提高。

高中生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高中生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研究” 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的背景 地图是实施地理教学必备的工具,也是考查地理学习情况的载体。近年来学业水平测试的试题中,地理图表试题占了绝对优势。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普遍对读图题有一定的恐惧心理,做读图题会丢分很多,给出的原因最多的就是读不懂。通过对一部分学生的调查,我发现学生失分多的原因不外乎是这两种:一是不会给题中地理空间准确的定位。比如说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给出地图A代表西北地区,B代表黄土高原地区,C代表青藏高原地区,题中给出问题“判断B所在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是什么?”如果不能迅速准确地把B区域定位在黄土高原,而是误判成西北地区,那么给出的答案就不是“水土流失”而是“土地荒漠化”。二是不能准确地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很多同学做地理题目一遇到图就会晕头,找不到思路,无从下手。学生读图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地理成绩的好坏。 在实际教学中,本人发现有时候会把地理读图能力与地理解题能力相混淆,尽管地理读图能力与地理解题能力之间有很大的关系,甚至读图能力是解题能力的重要基础。但是并不能因为学生没有得分就完全归因于读图能力的问题,会存在读图过程清楚而没有得分的情况,有欠缺答题技巧和表述不当等各种原因。进入高中后由于学科地位、学生基础、教师教学方法等原因,特别是在学业水平测试复习阶段,发现很多学生基础很薄弱,对图掌握的能力很差,往往无从下手,得分普遍较低。而地图可以把零散的地理知识点归纳到图中进行综合概括,使之条理化,能够清楚地找出知识间的在联系,易于被学生接受掌握。可以这样讲,学生对地图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地理学习成绩,进而影响到学习的兴趣与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读

初中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

初中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综合载体,是地理学科独有的一种语言。地图是地理教学中应用最广泛、最实用,同时也是最不可缺少的工具。但对于刚跨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地理是一门崭新的学科,地图概念几乎没有。由于年龄的关系,空间思维能力比较差,所以大多数学生普遍反映地理知识难记,地理学科难学。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学生没有掌握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的方法。 从2011年开始,云南省各地州已把初中学业水平地理考试成绩纳入高中、中专录取总分,比如红河州2011年与地图有关的分值就占58% ,2012年占66%(省统测),2013年占62分统测)。可见提高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在新的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已成为学生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提高的关键。那么,怎样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一、以图代文,帮助学生读图 学生开始学习地理知识,我们总是习惯以文字形式展现。其实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各种地理事物,各种地理形态的形成过程在地图上再现,引导学生找到对应的地理位置并思考地理变化过程,将文字信息转化为图像信息,随时变换不同形式并储存于大脑中,逐步形成心理地图。这样一来就可以锻炼学生采用各种方式把握信息知识的灵活性、机动性,培养其随题而变的能力。新教材中的各类地理地图直观、形象、生动,对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表象特征,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间

分布规律,进而分析地理事物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起到了文字内容无法替代的作用。运用地理地图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减轻学生负担,落实双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读大陆漂移示意图时,让学生讨论在终年严寒的南极大陆,为什么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提示学生参考森林分布图、大陆漂移运动图等,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得出结论:煤炭是由古代的森林形成的,而森林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后来由于大陆的运动、漂移才到了地球的最南端。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学生学到了新的知识,提高了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等。最后再通过相应的巩固练习,并联系生活实际拓展相关知识,发散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这种以图代文的学习方法,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提高地理课堂的学习效率。 二、加强读图训练,感悟用图基本法则 地图能力和空间能力,靠死记硬背是难以提高的。那么,怎样才能提高阅读地图的能力?我在教学中总结了一些规律和方法: 1.先弄清地图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注记。这是读图的前提和基础。 2.明确要素,引导读图。在教学中正确选图,适时、适当地使用地图,在使用地图时注意教给学生读图方法,说明地理事物的变化规律。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还可以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3.确定目标,引发读图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制订适当的读

关于提高初中生地理读图能力技能的研究结题分析报告

关于提高初中生地理读图能力技能的研究结题报告

————————————————————————————————作者:————————————————————————————————日期:

子课题:《关于提高初中生地理读图能力技能的研究》 结题报告 撰写人:张为华 前一个子课题《关于提高初中生地理读图能力方法的研究》,主要针对提高中学生地理读图能有哪些方法进行了阐述。 《关于提高初中生地理读图能力技能的研究》结题报告,课题主持人:张为华,目前是学校唯一的地理专业老师,有着开拓、进取的精神。 选题缘由 学习地理必须掌握地理读图的方法。但是,读图能力低恰恰是学生学习地理的"拦路虎"。在日常的教学和考试中,我发现学生最大问题:不会读图。在我参加的多次全县地理会考信息会上,谢慧英老师多次重申:地图仍然是考试中丢分最高的地方。许多知识都是依附地图而存在。呼吁各校将读图作为讲课的重点,一定要想办法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因此,我选择了《关于提高初中生地理读图能力技能的研究》,作为微型课题,真正解决教学中的实际困难,让科研真正地为教学服务。 先让我们比较一下课题研究前后学生对地理事物空间掌握情况: 2010年八年级下册校本教材(三)有这样一道题: 将下列地理名称前的数码填入右图中适当的位置:①琼州海峡②台湾海峡③香港④澳门⑤广州⑥海口⑦海南岛⑧江西省⑨海南省

2011年课题研究之前学生答题得分率结果如下: 数码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得分率(﹪) 48.4 69.1 70.9 76.9 78.5 70.1 79.3 69.8 70.1 010 20 30 40 50 60 70 80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得分率(﹪) 2012年课题研究之后学生答题得分率结果如下: 数码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得分率(﹪) 70.9 85.4 88.7 87.4 91.5 90.8 93.3 83.7 87.2 020 40 60 80 100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得分率(﹪) 经过一年时间课题的研究,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有明显的提高。 所谓地理读图能力技能,就是学生能有效地利用自身掌握的地理读图知识的能力。具体地说,技能是指对各种现象,能够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准确地并且是条件反射性地采取行动、长时间持续作业的能力

浅谈初中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浅谈初中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18-03-22T09:23:01.53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8年3月总第258期作者:王业惠[导读] 学生读图能力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大小。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第六中学266000 中学地理课程是使学生获得可发展的地理基础知识和能力,认识地理环境、学会地理思维的一门基础课程,而地图是地理学习中的重要工具,它可将知识化繁为简,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理解巩固学过的地理知识,获取新的地理知识,而且有利于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对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思考力、判断力、记忆力等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识图读图、分析地图、运用地图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情,对于地理学习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地理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地理教学的关系十分密切,关注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其实就是在培养学生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教材中图像的内容和比重都有比较大的增加,并在选编中还注意到图像的实用性、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以及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有强烈的时代气息。诸多地理问题也都是结合情景图而呈现的。因此,学生读图能力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大小。 在平时的地理教学中应该多注意培养学生的识图、读图能力,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引导学生掌握基本读图方法,先读图名,细辨图例,抓住位置或形象特征,重视主要地理分界线,逐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地图能力 图名是一幅地图的“眼睛”,它常常概要地表明地图所示的区域和主题内容。例如,“中国山脉分布图”不仅表明了地图所示区域是中国,还表明了地图所示内容是中国山脉分布图。图例也很重要,当地图上出现多项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时,首先可从图例中找出各项地理事物的名称,然后分门别类辨识它们的分布特点。 例如,从“非洲地形分布图”中可以读出,非洲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在读图过程中可通过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形象特征来认识其分布。如陕西的轮廓形似兵马俑,山西的轮廓近似“平行四边形”。地理分界线则是判断地理事物分布的重要依据。如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我国外流区域与内流区域分界线、我国东部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等。 二、利用地图培养学生“抽象化”的形象思维 中学地理教学中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自己读图来了解某地区基本的特征和状况,比如七年级下册地理就是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地理位置图”“地形图”“气候资料图”“人口柱状图”等来总结某大洲的基本概况。如果地理图例可以去掉很多特征,只抽象出其简单的特征,并用线条等表示出来,它们都是对地理事物概括的结果,既说明了地理事物在地图中的准确位置,又反映了他们与其他地理事物的相互联系。这就反映出运用地图进行思维的一般特点,即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巧妙结合。由此可见,使用地图的思维活动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即“抽象化”的形象思维。它对发展学生的智力有很多的价值,尤其是对于初一的学生,他们的形象思维十分活跃,因而要特别注意利用新教材的地图优势积极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三、利用地图培养学生的“模型化”思维 思维的“模型化”可以促使人的思维定量化、形式化、科学化,在现代十分引人注目。新教材中的地图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掌握“模型化”思维方法,也有重要的作用。地图是一种图形模型,它在地理教学中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也可以作为直观教具和丰富的教材内容的工具。新教材的地图模型,内容丰富多样,每一张图都可以视为一个具体模型,如政区图、地形图等;有过程模型,如各类经济联系图、资源分布图、气候图等,都是学生开辟“模型化”思维的园地。在平时的地理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将地图的形成、内容与其功能联系起来,突出地图的模型特点,并教会学生使用地图模型进行思维的方法。 四、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养成观察和分析周围事物的习惯。例如,“太阳东升西落”“天边的彩霞”“雷电和暴雨”等自然现象,这些事物很多同学都会认为司空见惯,平淡得很,更谈不上有什么值得去观察的地方。其实,平常小事蕴藏着许多科学道理,只要细心观察,深入思考,我们就会发现其中的科学道理,从而产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因此,老师应指导学生从这些生活中平常事物入手,逐步养成观察和分析的良好习惯。 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在地理教学中也就显得尤其重要,提高读图能力是提高地理成绩至关重要的环节,这一点通过近些年的各级考试命题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读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要靠日积月累,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学会读图、析图,培养学生用图的习惯和能力,教会学生读图、用图,学会分析地图中隐含的地理要素,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提高了,就能借助地图,用自己的头脑和眼睛去探求各种各样的地理现象和它们相互间的关系,从而获得新的知识。

中学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培养之拙见

中学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培养之拙见 摘要:良好的识图、读图能力是学生学好地理的关键,所以,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读图兴趣,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教师要传授读图方法,也要加强读图、析图、用图练习,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思维能力。 关键词:读图能力培养 纵观高考科目,地理这门学科与其他学科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明显的不同,除了文字叙述外,还配有各种各样的图表,真可谓是“无题不考图,无图不成题”。这些图表与考题、教材融为一体,是考试的难点,是考分的瓶颈。因此,良好的识图、读图能力是高考得分的关键,也是学好地理这门学科的关键。那么,如何来指导学生读图呢? 一、营造氛围,激发读图兴趣,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从多年的毕业班的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到,学生在做试题分析时,如果对出现的图表内容不会阅读和使用,不能把学过的地理知识和该图表联系起来,就很难进行空间定位。学生不知道“在哪里”,自然就不能答出其后的“是什么”“为什么”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地理“地图”教学的最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学生读图。 首先,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要言传身教,潜移默化。

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我们教师的基本目标,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指导学生阅读和运用地图。在区域地理的教学中,教师一定从指图回答入手,把书本中的知识一一落实在图上,做到图文结合,将知识印记在学生的脑图中,在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的同时,加强学生的识记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黄土高原》这课时,教师可以利用中国地形图和政区图来引导学生在地形图上找出太行山、秦岭、长城的位置,在图上勾画出黄土高原的范围,并对照政区图明确黄土高原包括的省区。通过指图练习,学生不仅能很快归纳出黄土高原的范围及包括的省区,还可以掌握各个地理要素的内在联系,学生的读图和用图能力自然得到提高。 其次,要增强学生的读图意识,引导学生勾画地图。在分析试题时,教师一定要先从读图入手,要使学生有读图的意识,会在图中找条件,在图中勾划出做题的关键,不能一上手就做题。这样可以避免“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现象的出现。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亲自动手指图、画图,这样既可以加深对地理事物的印象,又可以增强学生的识记能力。在讲解中国的地形地势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勾划出山脉和河流,判断出河流的流向,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地势的特点。这样的方式不仅能使各种地理事物在学生脑图中打下深刻烙印,还能为其今后

浅谈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和方法

作者/来源:张慧发表:2010-01-19 浏览: 118次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和地域性都很强的学科,地理空间广大,地理知识浩繁。对于初中学生来讲,重要的不是记忆大量的地理材料,而是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懂得运用地图并能进行简易图表的绘制,养成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读图能力是学好地理的基本能力。地图不仅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学习地理的工具,因此有人认为:“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也是学生学习地理的拐杖”。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训练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这是十分重要的任务,也是学好地理的基本能力。在七年级地理的第一单元中,就有学习读图的基本知识,学习地图的三要素——指向标、比例尺、图例,学会怎样辨别方向,怎样测算比例尺度,各种图例都代表什么,怎样通过这些要素去认识图……这些知识的学习为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打好了基础。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读图、析图、问题讨论来掌握知识,运用地图,据图设问,启发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读图能力。做到观其“图”而知其“地”,知其“地”而求其“理”。为达到这个效果,我在教学实践中按以下步骤教学: 1、展图。展图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将地理挂图展示在学生面前,或教师画黑板略图,让学生自己在挂图上或板图上指出所学的地理事物,通过直观的展示来加深学生对图中地理事物的基本印象。 2、说图。说图就是利用挂图教师进行细致地讲解。比如在讲“大洲和大洋”这节时,教师利用“东西半球图”让学生先指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然后教师再进一步讲清哪个是东半球,哪个是西半球;东西半球各分布有哪几大洲,各大洋被哪几大洲包围;各大洲分别临近哪几大洋等。这样可使学生明确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进一步加深印象。 3、析图。析图就是对地图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包括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通过思维达到准确理解图的内涵的目的。如果说展图和说图是为了解决“有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的话,析图则是为了说明“为什么”的问题。一般有这样两类问题,一类是通过同类地理事物的比较,引导学生分析其原理;另一类是针对普遍规律中的特殊现象,分析其原因。问题提得越多,学生思维越活跃,分析地图越深刻。析图要深刻理解与运用基本原理,有些学生在学习时习惯死记图中内容,不重视地理基本原理,结果“事过境迁”,一旦遇到一些源于课本又稍有变化的图就不知所措。因此,应注意对图进行剖析,把其中蕴含的基本原理搞懂,并研究可能出现的变化。这样才能以不变(基本原理)应万变(图形)。同时,还要注意前后知识的相互联系。多方位的联系能够使学生瞻前顾后,开阔思路,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 4、绘图。当图形在学生的大脑中有了初步的印象后,开始让学生在草稿纸上描绘出相应地图的轮廓,接着教师在黑板上示范填图,学生在草稿纸上独立填图,进行相互比较,从而达到熟练程度。如七上第二单元《大洲和大洋》中,活动题就有要求学生绘图的内容,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七大洲和四大洋具体位置和轮廓的记忆,进行绘图,从而进一步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相关知识。通过绘图训练,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 5、填图。教师要充分利用地理填充图册,让学生在对所学内容有印象的情况下进一步熟练掌握图上信息。通过对地理填充图册的运用,学生将大脑中已有的地理图像进行分析、记忆,并动手填图,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读图、记图能力。 总之,读图能力的提高不仅可以使学生将零碎的知识有机整合起来,形成形象的记忆网络,而且不同类型的地图又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知识,促进各种知识之间的相互迁移,从而灵活地分析地理问题,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地理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而读图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的训练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地理教学中读图能力的培养 众所周知,“地图是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它与地理教学关系十分密切。地图可以把似乎零散的地理事物归结到图中进行综合归纳,条理化,能够清晰地呈现出地理知识的规律性。值得一提的是新教材在图像的内容和比重方面都有很大的增加,并且在教材选编时也注意到图像的实用性、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以及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的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因而,在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那么如何来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呢?一、重视地图和文字的配合地图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它与文字是相辅相成的。地图印证文字内容,文字描述地图。图像知识的讲授,也就是地理知识的传授过程,掌握了图像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教材的文字内容,教学中要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地理知识落实在地图上。讲授矿产分布、工业布局、耕地利用、行政区划、自然资源等都必须有相应的地图,边讲解边引导学生看图(挂图、地图册或教材图像),做到“左图右书”,图文结合。这样,才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建立空间概念,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二、重视学生在读图时认识上的升华地图中的内容,多是学生没有接触过的远域的地理事物及其有关的理性......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读图能力培养的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读图能力培养的研究》 开题论证报告 大丰区南阳中学主持人:吴洪宇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中国智造”的关键是创造性人才。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是教育发展到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时代的必然趋势,它体现了现代社会对人的主体性的呼唤。面对现代社会的需求,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于2006年12月通过了关于核心素养的建议案,我国教育部2014教基[4]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 高中地理课程新标准中明确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新课程改革强调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地图技能是地理核心素养的要素之一。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在地理核心素养体系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就高中学生地理图表阅读能力不足的现实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发展学生地理图表素养与学习中图表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 (2)实践价值

基于核心素养的图表阅读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供了现实案例。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教学,揭示当前高中学生图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为提升图表阅读能力提供实践依据及具体的培养途径。 (3)创新之处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一是视角选取的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二是培养模式思路选择以体现学生为本的自主、探究式模式。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国际基础地理教育蓬勃发展,各国纷纷推出了核心素养的理念。钟启泉指出:“地理核心素养体系包括基于地理空间视角下的地图技能、地理信息技术能力、国际理解、全球意识、人地观念、可持续发展观这六大方面。”汤国荣也指出,从地理学科教育的价值取向看,地理核心素养应包含地图技能、空间视角、综合思维和人地观念四大方面。他把地图技能放在第一位进行了探讨。中学地理课程中的识图、绘图、用图能力的培养应是地理素养的关键所在。基于上述等等国内外研究,高中地理地理教学关注学生图表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发展了学生的素养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三、课题的界定和假设 (1)课题的界定 研究对象:2015年秋季入校高一新生和现有在校高二学生。 核心素养:2013年2月,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报告《走向终身学习——每位儿童应该学什么》提出,核心素养在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