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9-2020年八年级数学下册 5.1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2)教案 北师大版

2019-2020年八年级数学下册 5.1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2)教案 北师大版

2019-2020年八年级数学下册 5.1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2)教案 北师大版
2019-2020年八年级数学下册 5.1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2)教案 北师大版

2019-2020年八年级数学下册 5.1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2)教案北

师大版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了解并掌握:普查、抽样调查、总体、样本、个体这些基本概念.

2.在调查中,会选择合理的调查方式.

(二)能力训练要求

1.初步经历数据的收集、处理过程,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

2.通过数据收集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分析、判断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通过小组合作调查研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

3.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敬父母的良好道德及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

1.掌握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与联系.

2.掌握总体、样本及个体间关系.

●教学难点

1.获取数据时,选择哪种调查方式较好,何时用普查,何时用抽样调查,并能说明理由.

2.应用意识的培养,设计方案.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式

●教学过程

Ⅰ.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爱你们的父母吗?放学回家后是否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每位同学统计一下你每周干家务活大约有多长时间?填写下表(出示幻灯片)课后完成.

要想了解你在家干家务活时间多少相对于你们班其他同学干家务活时间的多少,你该开展哪些调查工作?

[师生共同讨论小结]

开展调查,收集班里全部同学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求出班里所有同学每周干家务活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通过比较、分析就可了解自己在班内所处的位置和水平.

Ⅱ.讲授新课

1.引入概念

(1)普查的定义:这种为了一定目的而对考察对象进行的全面调查,称为普查.

(2)总体(population):其中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

(3)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individual).

2.想一想

在上面这个问题中的总体是什么?个体是什么?

3.学一学

[例1]为了准确了解全国人口状况,我国每10年进行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指出总体、个体.

调查目的:当考察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时.

总体: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常住的人口年龄.

个体:符合这一条件的每一个公民的年龄.

注意:(1)总体,个体均指人口年龄

..,而不是指人..

(2)调查方式:采用普查.(因为为了准确

..了解全国人口状况).

[例2]为了考察××学校××班同学的视力状况.指出总体、个体.

调查目的:××学校××班同学的视力状况.(采用普查方式)

总体:××学校××班全部同学的视力状况

个体:符合条件的每一个同学的视力状况.

4.练一练

(1)为了调查全班同学每周看电视的平均时间,需要进行普查.其中全班每个同学每周看电视的时间是,每个同学每周看电视的时间是 .

(2)为了了解初二(6)班学生的身高情况需要进行,其中是总体,是个体.

(3)为了了解你们班这次期中考试的数学成绩需要进行普查,其中——是总体,个体是 .

5.议一议

(1)你们班有多少男生?全校呢?你准备用什么方式获得这些数据?

(2)全国所有八年级学生每周干家务活的平均时间是多少?你能用普查的方式得到这个数据吗?你准备如何获得这个数据?与同伴交流.

[师生共同探讨,小结如下]

分析:(1)调查目的:你们班的男生数,或全校的男生数.

总体:你们班的男生数,或全校的男生数.

个体:符合条件的每一位男生..

调查方式:采用普查..

分析:(2)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个体数目又多,工作量大,我们不方便对全国所有八年级学生进行调查,那用什么方式得到这个数据.

(3)你能用普查的方式调查某一天离开你所在地区的人口流量吗?

答:不能,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不可能把某一天离开这一地区的人数全部调查清楚.

(4)你愿意采用普查的方式了解一批日光灯管的使用寿命吗?

解:因为了解日光灯的使用寿命具有破坏性被调查的灯管将不能出售,所以不能采用普查方式.可以采用从总体中抽取部分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抽样调查.

6.小结:抽样调查的概念,样本的概念:

(1)抽样调查(sampling investigation):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调查,这种调查称为抽样调查.

(2)样本(sample):其中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例3]我国每5年进行一次全国1%人口的抽样调查,其中被抽取的1%人口就是全国人口的一个样本.通过这个样本的特征数字,估计总体情况.

小结:普查可以直接获得总体情况,但有时总体中个体数目较多,普查的工作量较大;有时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对所有个体进行普查;有时调查具有破坏性,不允许普查.此时,可采用抽样调查.从总体中抽取一个样本.通过样本的特征数字来估计总体情况.

Ⅲ.课堂练习

1.举例说明什么时候用普查的方式获得数据较好,什么时候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获得数据较好?

解:(1)当总体中个体数目较少时.

(2)当要研究的问题要求情况真实、准确性较高时.

(3)调查工作较方便,没有破坏性等等,此时用普查方式获得数据较好.

[例]调查你们班学生的身体情况:身高、体重,视力等可采用普查.若要考查全国八年级同学的身体情况,一方面因为总体中个体数目较多,另一方面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调查不方便,所以,此时采用抽样调查方式较好.例工厂检验产品的合格率等均可采用抽样调

查方式,因为此时检验具有破坏性.

所以当(1)总体中个体数目较多,普查的工作量大.

(2)受客观条件限制,无法对所有个体进行调查.

(3)调查具有破坏性时,采用抽样调查方式较好.

总之,确定调查目的,分清总体、个体与样本,采取合理调查方式.

2.下列调查中,分别采用了哪种调查方式?

(1)为了了解你们班同学的身高,对全班同学进行调查

解:普查.

(2)为了了解你们学校学生对新教材的喜好情况,对所有学号是5的倍数的同学进行调查解:抽样调查.

3.说明在以下问题中,总体、个体、样本各指什么

(1)为了考察一个学校的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调查了其中20名学生每天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

解:总体:该校学生每天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的全体.

个体:每个学生每天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

样本:所抽查的20名学生每天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个样本.

(2)为了了解一批电池的寿命,从中抽取10只进行试验

总体:这批电池寿命的全体.

个体:每个电池的寿命.

样本:抽取的10个电池.

调查方式:抽样调查.

(3)为了考察某公园一年中每天进园的人数,在其中的30天里对进园的人数进行了统计

总体:这一年中每天进园的人数的全体.

个体:每天进公园的人数.

样本:所抽取的30天里每天进公园的人数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调查方式:抽样调查.

评注:总体、个体、样本都是指统计的数据,在统计中,弄清这些概念是十分重要的.

Ⅳ.课时小结

一、基本概念:

1.调查、普查、抽样调查.

2.总体、个体、样本.

二、何时采用普查、何时采用抽样调查,各有什么优缺点?

Ⅴ.课后作业

习题5.1

1.设计一个方案,了解你校八年级学生的视力情况.

2填写下表(幻灯片)

Ⅵ.活动与探究

1.在统计里,之所以用样本的情况估计总体的情况,是基于两点:

(一)是在很多情况下总体包含的个体数往往很多,甚至无限,不可能一一加以考察.

(二)是有些从总体中抽取个体的试验带有破坏性(例如灯泡使用寿命试验),因而抽取的个体不允许太多.

2.要通过对样本的研究作出对总体的估计,前提是:如何抽取样本.抽取样本必须具有尽可能大的代表性这一基本思想,否则将影响到样本对总体估计的精确程度.

示范教案一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

示范教案一每周干家务 活的时间 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

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课时安排 7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 §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了解并掌握:普查、抽样调查、总体、样本、个体这些基本概念. 2.在调查中,会选择合理的调查方式. (二)能力训练要求 1.初步经历数据的收集、处理过程,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 2.通过数据收集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分析、判断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通过小组合作调查研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 3.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敬父母的良好道德及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 1.掌握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与联系. 2.掌握总体、样本及个体间关系. ●教学难点 1.获取数据时,选择哪种调查方式较好,何时用普查,何时用抽样调查,并能说明理由. 2.应用意识的培养,设计方案.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式 ●教具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Ⅰ.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爱你们的父母吗放学回家后是否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你们认为家务活都包括什么你常在家干什么

[生]清洗(洗碗、洗衣、洗菜等) 清扫(扫地、擦桌椅、收拾床铺、擦玻璃……) 农村的同学:有时会去地里干活. [师]你认为干家务活影响学习吗? [生](略)…….可以增进与父母间情感交流.合理安排不会影响学习. [师]每位同学统计一下你每周干家务活大约有多长时间?填写下表(出示幻灯片)课后完成. [师]要想了解你在家干家务活时间多少相对于你们班其他同学干家务活时间的多少,你该开展哪些调查工作? [师生共同讨论小结] [生]开展调查,收集班里全部同学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求出班里所有同学每周干家务活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通过比较、分析就可了解自己在班内所处的位置和水平. Ⅱ.讲授新课 1.引入概念 (1)普查的定义:这种为了一定目的而对考察对象进行的全面调查,称为普查. (2)总体(population):其中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 (3)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individual). 2.想一想 [师]开展调查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生](略) 师生共同探讨小结如下: 小结:(1)首先确定调查目的. (2)其次确定调查对象,明确总体与个体. (3)设计调查表,收集数据. 3.学一学 [例1]为了准确了解全国人口状况,我国每10年进行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指出总体、个体. 调查目的:当考察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时. 总体: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常住的人口年龄. 个体:符合这一条件的每一个公民的年龄. ,而不是指人.. 注意:(1)总体,个体均指人口年龄 .. (2)调查方式:采用普查.(因为为了准确 了解全国人口状况). .. [例2]为了考察××学校××班同学每周干家务劳动的时间.指出总体、个体.

2019-2020年八年级数学下册 5.1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2)教案 北师大版

2019-2020年八年级数学下册 5.1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2)教案北 师大版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了解并掌握:普查、抽样调查、总体、样本、个体这些基本概念. 2.在调查中,会选择合理的调查方式. (二)能力训练要求 1.初步经历数据的收集、处理过程,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 2.通过数据收集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分析、判断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通过小组合作调查研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 3.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敬父母的良好道德及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 1.掌握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与联系. 2.掌握总体、样本及个体间关系. ●教学难点 1.获取数据时,选择哪种调查方式较好,何时用普查,何时用抽样调查,并能说明理由. 2.应用意识的培养,设计方案.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式 ●教学过程 Ⅰ.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爱你们的父母吗?放学回家后是否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每位同学统计一下你每周干家务活大约有多长时间?填写下表(出示幻灯片)课后完成. 要想了解你在家干家务活时间多少相对于你们班其他同学干家务活时间的多少,你该开展哪些调查工作? [师生共同讨论小结] 开展调查,收集班里全部同学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求出班里所有同学每周干家务活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通过比较、分析就可了解自己在班内所处的位置和水平. Ⅱ.讲授新课 1.引入概念 (1)普查的定义:这种为了一定目的而对考察对象进行的全面调查,称为普查. (2)总体(population):其中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 (3)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individual). 2.想一想 在上面这个问题中的总体是什么?个体是什么? 3.学一学 [例1]为了准确了解全国人口状况,我国每10年进行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指出总体、个体. 调查目的:当考察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时. 总体: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常住的人口年龄. 个体:符合这一条件的每一个公民的年龄.

示范教案一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

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课时安排 7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 §5.1 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了解并掌握:普查、抽样调查、总体、样本、个体这些基本概念. 2.在调查中,会选择合理的调查方式. (二)能力训练要求 1.初步经历数据的收集、处理过程,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 2.通过数据收集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分析、判断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通过小组合作调查研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 3.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敬父母的良好道德及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 1.掌握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与联系. 2.掌握总体、样本及个体间关系. ●教学难点 1.获取数据时,选择哪种调查方式较好,何时用普查,何时用抽样调查,并能说明理由. 2.应用意识的培养,设计方案.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式 ●教具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Ⅰ.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爱你们的父母吗?放学回家后是否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你们认为家务活都包括什么?你常在家干什么? [生]清洗(洗碗、洗衣、洗菜等) 清扫(扫地、擦桌椅、收拾床铺、擦玻璃……) 农村的同学:有时会去地里干活. [师]你认为干家务活影响学习吗? [生](略)…….可以增进与父母间情感交流.合理安排不会影响学习. [师]每位同学统计一下你每周干家务活大约有多长时间?填写下表(出示幻灯片)课后完成. [师]要想了解你在家干家务活时间多少相对于你们班其他同学干家务活时间的多少,你该开展哪些调查工作? [师生共同讨论小结] [生]开展调查,收集班里全部同学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求出班里所有同学每周干家务活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通过比较、分析就可了解自己在班内所处的位置和水平. Ⅱ.讲授新课 1.引入概念 (1)普查的定义:这种为了一定目的而对考察对象进行的全面调查,称为普查. (2)总体(population):其中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 (3)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individual). 2.想一想

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

第一节 数学故事-5.1 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 扔出个π来 1777年的一天,法国数学家蒲丰约了很多好朋友到家里来玩. 突然,蒲丰拿出一张大白纸来.他在纸上画满了一条一条等距离的平行线.他又拿出很多一样长短的小针.每根小针的长度都是平行线间距离的一半. 然后,蒲丰对朋友们说:“好了,请你们随意地把这些小针扔到白纸上.”客人都很纳闷,谁都不知道蒲丰想干什么.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只好一根根地把小针往白纸上扔,扔完了把小针捡起来再继续扔. 在客人们扔的时候,蒲丰在旁边紧张地记数.等大家扔完了,蒲丰告诉大家,统计的结果是,大家一共扔了2212次,其中与直线相交了704次,用2212除以704,等于3.142. 蒲丰这才对大家说:“朋友们,你们发现了吗?这个结果与圆周率非常接近.”大家都很奇怪,这些随意扔出的结果怎么跟圆周率π扯上关系了呢? 蒲丰接着说:“怎么?你们不相信吗?我们可以继续试验,每次得出的结果都是圆周率的近似值,而且扔得越多,结果越接近.” 客人们继续扔了很多次.结果还是那样,每次都非常接近π.看来这个π可真是个神秘的数字啊! 这就是著名的“蒲丰试验”. 1901年,有个意大利人扔了3408次,求得的结果是3.1415929. 后来,这个试验成了概率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同学们,你们是不是也很困惑呢?为什么这么巧呢?我们身边处处有数学,只要你们多观察、多思考,你会感到数学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其中的许多奥妙还等着我们去探索、发现,去解决呢. 经典名题 哪个工厂产量高?

统计与概率-5.1 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 学生要“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理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统计观念是一种需要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感觉,也称“数据感”或“信息观念”,反映的是由一组数据所引发的想法.所推测到的可能结果,自觉地想到运用统计的方法解决有关的问题. 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它通过对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刻画,来帮助人们作出合理的决策.统计与概率的思想方法是学生未来生活与工作所必需的,是进一步学习所不可缺少的,也有助于培养他们以随机的观点来理解世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课时安排 7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 §5.1 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了解并掌握:普查、抽样调查、总体、样本、个体这些基本概念. 2.在调查中,会选择合理的调查方式. (二)能力训练要求 1.初步经历数据的收集、处理过程,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 2.通过数据收集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分析、判断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通过小组合作调查研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 3.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敬父母的良好道德及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 1.掌握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与联系. 2.掌握总体、样本及个体间关系. ●教学难点

5.1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同步练习1(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

5.1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同步练习 总分:100分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30分) 1.下列统计中,能用“全面调查”的是() A.某厂生产的电灯使用寿命 B.全国初中生的视力情况 C.某校七年级学生的身高情况 D.“娃哈哈”产品的合格率 2.下列调查中,用全面调查方式收集数据的是(). ①为了了解全校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意见,学校向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②为了了解初中生上网情况,某市团委对10所初中的部分学生进行调查 ③某班学生拟组织一次春游活动,为了确定春游的地点,向同学进行调查 ④了解全班同学的作业完成情况,对学号为奇数的学生进行调查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②③ 3.今年我市有9万名初中毕业生参加升学考试,为了了解9万名考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 2000名考生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 A.9万名考生 B.2000名考生 C.9万名考生的数学成绩 D.2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 4.下列调查方式,合适的是() A.要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采用普查方式 B.要了解淮安电视台“有事报道”栏目的收视率,采用普查方式 C.要保证“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对重要零部件的检查采用抽查方式 D.要了解外地游客对“淮扬菜美食文化节”的满意度,采用抽查方式 5.为了了解一批冰箱的功能,从中抽取10台进行检查试验,这个问题中,数目10是() A.总体 B.个体 C.样本 D.样本容量 6.某市社会调查队对城区内一个社区居民的家庭经济状况进行调查. 调查的结果是, 该社 区共有500户, 高收入.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家庭分别有125户.280户和95户. 已知该市有100万户家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该市高收入家庭约25万户 B.该市中等收入家庭约56万户 C.该市低收入家庭业19万户

5.1每天干家务活的时间

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5.1 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 学习目标 1.了解并掌握:普查、抽样调查、总体、样本、个体这些基本概念. 2.在调查中,会选择合理的调查方式. 教学重点 1.掌握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与联系. 2.掌握总体、样本及个体间关系. 教学难点 1.获取数据时,选择哪种调查方式较好,何时用普查,何时用抽样调查,并能说明理由. 2.应用意识的培养,设计方案. 1.引入概念 (1)普查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总体(populatio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个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想一想 [师]展开调查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生](略) 师生共同探讨小结如下: 小结:(1)首先确定_______ (2)其次确定_______,明确_______与_______ (3)设计调查表,收集数据. [例1]为了准确了解全国人口状况,我国每10年实行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指出总体、个体. 调查目的:当考察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时. 总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1)总体,个体均指人口年龄 ..,而不是指人.. (2)调查方式:_______.(因为为了准确 ..了解全国人口状况). [例2]为了考察××学校××班同学每周干家务劳动的时间.指出总体、个体. 调查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采用普查方式) 总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议一议 (1)你们学校所有八年级(六个班)学生每周干家务活的平均时间是多少? (2)全国所有八年级学生每周干家务活的平均时间是多少?你能用普查的方式得到这个数据吗?你准备如何获得这个数据?与同伴交流. 分析:(1)调查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2)因为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个体数目又多,工作量大,我们不方便对全国所有八年级学生实行调查,所以不能用普查的方式得到这个数据.

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主题单元设计

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 适用年级:八年级 所需时间: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效的数学教学应当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首先,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通过创设情境,以“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为主线,把整节课串联起来,让学生从始至终都置身于干家务活中,紧紧围绕学习,不知不觉中来学习新知识。 2、引导学生观察、类比、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归纳、总结新的知识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之中。 3、通过对普查与抽样调查的探究,让学生亲历发现事物特征、规律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引发内在的学习动力。 4、设计两道技能演练题,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的参与知识的巩固、深化过程。 5、通过对开放性问题(如技能演练2是结合生活经验设计方案),拓展创新 题的设计,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学资源 1.常规资源:关于人口普查的普查表。人口数量统计图实物投影仪等; 2.教学支撑环境:一个具备50台电脑能上国际互联网的计算机教室、学生论坛等。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布置预习

1.鼓励学生上网、上图书馆查找有关资料: 2.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 3. 4.查字典,落实生字词的音和义; 5.读课文,了解大意; 第1课时研读风筝 一、情景导入 在大屏幕上展示课文“放风筝”的插图,同时播放《春之声》圆舞曲。用直观的画面和欢快的旋律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进行画面的细致描述,内容的大胆揣测。为课文学习设置情景,营造氛围,自然导入。 二、整体感知 1. 师生在舒特曼《小夜曲》悠扬的旋律中,朗读全文,力求读准字音、读 对重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产生声情并茂的朗读效果。 2. 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 1)概括故事:要求从时间、人物、事件、情感等角度用一句话概括: 这是一个______的故事。 2)略说人物:自由朗读集中写风筝事件的两段后,说说这两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注:学生可能这样说: ?从“体弱多病”可以看出小弟是病弱的,需要锻炼的。 ?从“惊惶,失了色瑟缩着”可以看出小弟是软弱的,胆小的; ?从“可鄙”一句看出,“我”是老成古板的; ?从“惊呼、跳跃”即可看出小弟痴迷于风筝、热切向往放风筝; ?从“做出蝴蝶风筝”看出小弟是心灵手巧、聪明的;

《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教学设计 兰州三十四中学 魏叼叼

作者简介魏叼叼男,汉族,1980年2月生,甘肃静宁人。中学一级数学教师,2003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工作至今,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工作以来多次获得优秀班主任和优秀教师光荣称号。2004年辅导学生在第三届“学用杯”全国数学知识应用竞赛中获银奖。分别在2009年、2010年全国中学生数学能力竞赛中,辅导学生获九年级组全国二等奖、七年级组全国二等奖。论文《中学生荣辱观浅谈》在兰州市教育局“知荣辱树新风再塑陇人品格”征文活动中获优秀奖。论文《真正的教育从尊重开始》刊载于《甘肃教育》。2008年被评为“兰州市教育局系统优秀共青团员”。 QQ邮箱:116545594@https://www.wendangku.net/doc/2417802672.html, 《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 科目:数学 年级:八年级 教学课时:一课时 设计构思: 以落实课程标准为目标,以学生知识技能的形成、数学思维的完善和情感态度的发展为出发点,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教师的组织、引导、参与下,以学生的积极动脑、动口为主线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

习活动。以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来设计本节课。突出新知识必须在学生自主探索、交流合作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归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经历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感受抽样调查的必要性。 ②了解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等概念。 ③了解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应用,会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解决有关现实问题,进一步发展统计意识。 过程与方法: ①经历数据的收集、处理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②通过数据收集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分析、判断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小组合作、调查研究,逐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②通过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认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者特征分析: 通过前三册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经历了数据收集、整理、处理的简单过程,会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具备了统计学的一些基础知识、基本思路,有了这些知识与方法的储备,还须具备一定的观察、抽象、归纳、探索能力。对于他们来说,抽象、概括、探索能力稍微偏弱一些,学生虽然对统计中的活动较为感兴趣,但探索精神和学习毅力却又不足。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处理,准确无误的描述、绘制统计图、作出决策等都有一定的困难。从特殊到一

5.1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

5.1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 课前准备 重点:1.掌握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和联系. 2.掌握总体、样本及个体之间的关系。 难点:1.获取数据时,选择哪种调查方式较好,何时用抽样调查并能说明理由. 2.应用意识的培养,设计方案. 学习准备 1.怎样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2.你听说过人口普查吗?听说过抽样调查吗? 课中导学 阅读感知 阅读课本175-177页后填空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一定的目的而对考察对象进行的,称为。其中称为总体,组成总体的称为个体。 2.普查可以直接获得总体的情况,但有时总体中个体数目较,普查的工作量较;有时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对个体进行普查;有时具有破坏性,不允许查。人们往往从总体中,这种调查称为,其中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完成 1.(1)全国所有八年级学生每周干家务活的平均时间是多少?你能用普查的方式得到这个数据吗?你准备如何获得这个数据?与同学交流。(2)为获得这个数据有以下几种方法:○1用我们班的同学业每周干家务活的平均时间代替;○2用我们学校全部八年级的所有同学每周干家务活的平均时间代替;○3用我们所在地区十所学校八年级的所有同学每周干家务活的平均时间代替;○4抽取某几个省的某几个学校,几个班的同学做调查, 注意城乡学校都要选择。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学生都要调查。 你选择的方法; 你的理由是。 (1)要了解你所在的班级学生的近视率; (2)要了解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 (3)要了解全市初三学生每天的午休时间; (4)要了解某个电视节目的收视率。 3.你认为普查与抽样调查各有哪些优点和不足? 练习巩固 1.为了了解一批电视机的寿命,从中抽取100台电视机进行试验,这个问题的样本是()

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练习

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练习 一、目标导航 1.经历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感受抽样的必要性. 2.了解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等概念,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应用,并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解决有关现实问题. 3.进一步发展统计意识. 二、基础过关 1.下列调查中哪些是用普查方式,哪些是用抽样调查方式来收集数据的? (1)为了了解你所在班级的每个学生穿几号的鞋,向全班同学作调查; (2)为了了解你们学校八年级学生穿几号的鞋,向你所在班的全体同学作调查; (3)为了了解你所在班级的同学们每天的睡眠时间,在每个小组中选取2名学生作调查; (4)为了了解某商品促销广告中所称中奖率的真实性,某人买了100件该商品调查其中奖率. 2.请指出下列抽样调查的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分别是什么 (1)为了了解某种家用空调工作1小时的用电量,调查10台该种空调每台工作1小时的用电量; (2)为了了解初二年级27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从中抽取50名学生进行视力检查. 3.学校以年级为单位开展广播操比赛,全年级有13个班级,每个班级有50名学生,规定每班抽25名学生参加比赛,这时样本容量是() A.13 B.50 C.650 D.325 4.某市有5500名学生参加考试,为了了解考试情况,从中抽取1000名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有下述4种说法:(1)1000名考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2)1000名学生的平均成绩可估计总体平均成绩;(3)5500名考生是总体; (4)样本容量是1000 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A.1种B.2种C.3种D.4种5.请指出下列哪些调查不适合作普查而适合作抽样调查: (1)了解夏季冷饮市场上冰淇淋的质量情况; (2)审查书稿有哪些科学性错误; (3)研究父母与孩子交流的时间量与孩子性格之间是否有联系; (4)了解一个打字训练班学员的训练成绩是否都达到了预定训练目标. 6.请指出下列哪些调查的样本缺乏代表性: (1)在大学生中调查我国青年业余时间娱乐的主要方式; (2)在公园里调查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3)调查一个班级里学号为3的倍数的学生,以了解学生们对班主任老师某一新举错的意见和建议.

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

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1.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 江西省九江市第十一中学高英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在过去的学习中,了解到数学上通常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来刻画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学生初步经历了一些数据收集的过程,获得了一些数据收集与处理的活动经验,但对于数据的收集方法学生往往只是凭借一些生活经验去处理,对此缺乏一种理性的思考,本节将介绍数据收集的两种方法----普查和抽样调查. 二、教学任务分析 教科书要求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讨论,让学生明确普查和抽样调查两种方法的特点,从而能根据具体情景的要求选用适当的调查方式,并通过讨论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和处理数据的能力,根据这一要求,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 (1)了解并掌握:普查、抽样调查、总体、样本、个体这些基本概念; (2)在调查中,会选择合理的调查方式。 2、能力目标 (1)初步经历数据的收集、处理过程,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 (2)通过数据收集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分析、判断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调查研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 (3)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敬父母的良好道德及行为习惯。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五个环节:课前准备、情景引入、数据收集的方法、练习提高、课堂小结. 第一环节课前准备 活动内容: 调查全班同学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并求出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活动目的: 让学生经历数据收集的过程,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复习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概念,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敬父母的良好道德及行为习惯。 教学效果: 调查过程是由课代表在班级对每个同学进行的普查,调查后,每个同学都较好地求出了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第二环节情景引入 活动内容: [师]同学们,你们是否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呢?你做了哪些家务活? [生]清洗(洗碗、洗衣、洗菜等)清扫(扫地、擦桌椅、收拾床铺、擦玻璃……)[师]每位同学统计一下你每周干家务活大约有多长时间? [师]要想了解你在家干家务活时间多少相对于你们班其他同学干家务活时间的多少,你该开展哪些调查工作? [师生共同讨论] [生]开展调查,收集班里全部同学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求出班里所有同学每周干家务活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通过比较、分析就可了解自己在班内所处的位置和水平.活动目的: 在老师的引导下,从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体会调查和数据收集的过程. 教学效果: 通过学生的思考基本上能理出调查某件事情的基本过程。 第三环节数据的收集方法 活动内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