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茯苓的药理作用化学成分及临床应用研究

茯苓的药理作用化学成分及临床应用研究

茯苓的药理作用化学成分及临床应用研究
茯苓的药理作用化学成分及临床应用研究

茯苓的药理作用化学成分及临床应用研究

曲汉卿田鑫程南针

(甘肃中医学院)

摘要:茯苓是一味利水渗注药。传统

用于脾胃气应所致的疾饮、水肿等证。

近年来发现有治疗肝炎、心悸、精神

分裂症,乙脑后遗症、失语、要幼儿

秋季腹泻、斑秃、胃痛等新用途。

现以近几年国内外相关文献为材料,

对获菩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进行

了综述,以促进获菩的开发利用。

关键词:综述;茯苓;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 (Schw·) Wolf的干燥菌核[1],收载于2005版中国药典,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宁心之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水肿尿少、痰饮眩晕、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症。《神农本草经》将茯苓列为上品,常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代表方剂有四君子汤、五苓散、桂枝茯苓汤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2-3],茯苓主要化学成分为多糖和三萜类成分,具有抑制肿瘤、抗炎、调节免疫等作用。

1 .化学成分研究

1)茯苓糖

茯苓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茯苓糖(Pachymose),含量约为84. 2%,含β-茯苓聚糖(β-pachymose)、葡萄糖、蔗糖及果糖,硬烷(Albuminoid)含0. 68%,纤维素含2. 84%.有研究表明:茯苓聚糖的结构是50个β(1~3)结合的葡萄糖单位中有1个β(1~6)结合的葡萄糖基支链和1~2个β(1~6)结合的葡萄基间隔[4].β-茯苓聚糖并无抗肿瘤成分,但切除β(1~6)支链后,既可得到茯苓多糖.茯苓多糖经羧甲基化得到溶于水的茯苓羧甲基茯苓多糖(CMC),其中β-茯苓聚糖(β-Pachyman)为主成分, 2)茯苓素

茯苓素为一组小分子的四环三萜类化合物,它以酸的形式存在于植物中,有报道从云南文山产茯苓(Poria cocos)菌核的外表皮中,用乙酸乙酯提取的部分可分离到6个萜类化合物,含茯苓酸(Pachymic acid)、松苓酸(Pmicoic acid)、块苓酸(Tumulosic acid)、齿孔酸(Eburicoic acid)、松苓新酸等.茯苓素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癌活性,在体内还可拮抗醛固酮活性,另外,对人白血病细胞系HL-60有诱导分化作用.

3)其他成分

茯苓含麦角甾醇、硬烷(Albuminoid)0. 68%,纤维素2. 84%,还有三萜类、辛酸、月桂酸、十二酸、组氨酸、胆碱、蛋白质、脂肪、酶、腺嘌呤、树胶等成分.胆碱可以增强和改善大脑机能.即茯苓多糖、茯苓糖为其主要活性成分,约占干燥品的93%,具有抗肿瘤、提高免疫力的功能[5].茯苓多糖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可以提高人体抗病能力,起到防病、延缓衰老的作用,还可以促进细胞分裂,抗诱变、抗肿瘤,对肝炎、鼻咽癌和胃癌患者有一定的疗效[6].随着分离和测定技术的提高,中外学者已从茯苓中分离了3种化学骨架类型的羊毛甾三萜34个化合物,用化学方法合成了一些衍生物,并对其构效关系进行了研究[7]

2 药理作用

1)抗肿瘤作用

茯苓中多种成分均具有抗肿瘤的作用。国产茯苓菌核提取的茯苓素(Poriatin,三萜类混合物)体外对小鼠白血病L1210细胞的DNA有明显的不可逆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大而增强;对艾氏腹水癌、肉瘤S180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小鼠Lewis肺癌的转移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8].茯苓多糖与茯苓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一方面是直接细胞毒作用,真菌多糖能非特异地刺激网状内皮细胞和血液系统功能.另一方面是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而抑制肿瘤生长.主要通过4个途径来激活机体抗肿瘤的作用: 1)依赖宿主的免疫系统激活机体对肿瘤免疫监视系统(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杀伤肿瘤细胞. 2)通过抑制肿瘤细胞DNA,RNA的合成而实现其对肿瘤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 3)升高肿瘤细胞膜上的唾液(SA)含量. 4)能增强肝脏SOD活性而清除氧自由基[9].茯苓的抗癌作用大致有如下6个方面: 1)抗肿瘤作用,首先影响人体细胞的DNA,RNA及蛋白质生物合成作用,从而抑制细胞的生长繁殖,导致癌细胞死亡. 2)直接影响复制.

3)干扰DNA转录. 4)作用与翻译,影响细胞的繁殖. 5)影响纺锤丝. 6)影响生物膜[10].茯苓多糖腹腔给药能抑制小鼠S180实体瘤的生长,能使环磷酰胺所致的大鼠白细胞减少回升速度加快,提高巨噬细胞对羊红细胞的吞噬功能[11].羧甲基茯苓多糖具有扶正固本的功能,是免疫激活剂.有报道,羧甲基茯苓多糖(CMP)对小鼠艾氏腹水癌细胞的DNA合成有抑制作用,而且抑制作用随剂量的增大而增加.潘氏用羧甲基茯苓多糖配合化疗,治疗胃癌及肝癌30例,能使患者食欲增强,病状改善,体质增强,减少副作用,同时对患者骨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12].茯苓素体外对小鼠白血病L210细胞的DNA合成有明显的不可逆的抑制作用,可显著抑制L1210 C 的核苷转运,抑制L1210DNA合成的补偿途径的各个环节,对胸苷激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茯苓素对抗癌药有一定的增效作用[13].茯苓素在体内外有明显的增强巨噬细胞产生诱生肿瘤坏死因子.国产茯苓菌核分离的三萜茯苓酸、去氧土莫酸和猪苓酸C及其制备的衍生物甲酯、乙酯等对K562(人慢性髓样白血病)肿瘤细胞的毒素作用明显[14],对肝癌细胞也具有细胞毒素的作用.茯苓(日本产)的部分三萜化合物的甲酯已作为癌预防剂[15];茯苓聚糖经过碘酸氧化,硼氢化钠还原,硫酸水解后得到的直链葡聚糖(Pachymanan)有抗肿瘤作用,对S180抑制率高达96%左右[15].陈宏等[16]研究发现,茯苓多糖(100 ~200mg/kg)能提高荷瘤小鼠体内的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和明显提高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茯苓多糖中PCM-II 对人乳腺癌细胞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纪芳等[17]将茯苓多糖进行适当的结构修饰,制得羧甲基茯苓多糖(CMP)后对荷瘤小鼠进行腹腔注射,发现: CMP不仅可提高荷瘤小鼠淋巴细胞转化率和NK细胞杀伤活性,还可提高小鼠血清中TNF-α的含量,可改善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具有抗肿瘤作用。张秀军等[18]通过观察小鼠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后发现, CMP能显著增强小鼠免疫功能。徐琳本等[19]发现, CMP口服液能明显提高免疫低下小鼠的胸腺、脾脏重量及溶血素抗体含量,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NK细胞活性,明显提高白细胞介素2 ( IL-2)至正常水平。若使用CMP至200mg/kg,可使荷瘤小鼠的肿瘤坏死因子含量明显增高,对S180、EAC瘤株呈明显抑制作用。同时,还有对抗环磷酰胺的免疫抑制作用。仲兆金等[20]从茯苓中分离得到三萜类成分及其衍生物,对K562细胞(人慢性髓样门血病细胞)抑制作用明显,可影响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Kwon MS等[21]发现,茯苓三萜对多种肿瘤具有抑制活性,尤对肺癌、卵巢癌、皮

肤癌、中枢神经癌、直肠癌等作用明显。

2)抗HBV和保肝作用

CMP注射液能显著提高慢性肝炎患者血清IgA水平,降低IgG、IgM含量,并可使HBsAg滴度下降。段会平等[22 ]观察了CMP对细胞的毒性及对HBsAg和HBeAg 分泌的抑制效果,发现CMP对2·2·15细胞株的50%毒性浓度( IC50)为13·6g/L,对2·2·15细胞株HBsAg、HBeAg分泌的半数有效浓度(TC50)分别为4·45和5·61g/L,治疗指数(TI)值分别为3·06和2·42,其效果优于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从而表明,羧甲基茯苓多糖在2·2·15细胞株培养中对HBsAg和HBeAg分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黄菁等[23]在体外将HBV转基因小鼠脾淋巴细胞分别与不同浓度的CMP共培养,用MTT法观察CMP对淋巴细胞的毒性作用后发现, CMP能显著促进HBV转基因小鼠DC分泌IL-12,并刺激混合淋巴细胞反应T淋巴细胞分泌IFN-γ,抑制IL-10分泌。陈春霞[24]观察发现, CMP注射液对四氯化碳引起的小鼠肝损害具有保护作用,并可使血清谷-丙转氨酶显著降低,还能使肝脏部分切除的大鼠的肝再生能力提高,再生肝重和体重之比增加。

3)抗白血病作用

茯苓多糖及羧甲基茯苓多糖具有抗白血病作用。刘可人等[25]研究发现,茯苓多糖对肿瘤细胞中的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还可增加ppGalNAc-T9在mRNA水平的表达,降低放疗引起的副作用。杨勇等[26]建立p388白血病动物模型,随机分组并给予羧甲基茯苓多糖治疗,发现羧甲基茯苓多糖组(CMP)能使荷瘤小鼠生命延长35·88%,与化疗药物环磷酰胺(CTX)合用,可使小鼠的生存期延长70·05%。CMP组的生存期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 CMP还可通过下调bcl-2基因诱导癌细胞凋亡,表明CMP有良好的抗白血病作用。杨宏新等[27]发现,羧甲基茯苓多糖和硒酸酯多糖具有抗白血病的生物学效应,二者合用有协同增效作用。杨宏新等[28]还发现, CMP、硒与化疗药物合用后具有协同抗癌效应,能显著抑制癌细胞增生,下调bcl-2基因的表达,诱导癌细胞凋亡,具有延长小鼠的生存期,减轻环磷酰胺的毒副作用。

4)抗衰老作用

安文林等[29 ]将茯苓水提液与新生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原代细胞预孵育24h,再将

细胞与叠氮钠孵育培养,与未进行预孵育组比较后发现,茯苓组能明显抵抗叠氮钠引起的神经细胞线粒体还原MTT的能力和微管结构紊乱,维持细胞线粒体的功能及微管结构,减缓衰老,有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如老年性呆血管性痴呆及帕金森氏病等的作用。候安继等[30]采用老龄大鼠4组,每日茯苓多糖制剂灌胃给药,测定血清中老化相关酶、老化代谢产物及清除老化产物的多种酶———单胺氧化酶(MAO)、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Cu-SOD)的含量。结果显示,茯苓多糖给药组与老龄对照组相比,能不同程度增加血清中T-SOD和Cu-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具有抗寒、抗疲劳及抗衰老作用。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不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与胞浆内钙稳态失衡有密切关系(如老年痴呆、血管性痴呆),尤其是胞浆内钙离子超载,可以导致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破坏.谷氨酸是兴奋性神经递质,但谷氨酸分泌过度,可以引起神经细胞结构改变,甚至引起神经细胞死亡.实验研究表明, 31 ~1 000μmol/L的谷氨酸可刺激胞浆内钙离子浓度的增大,细胞内钙离子的浓度也随着增大.茯苓水提液在31~250 mg/L时,可诱导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9. 9% ~33. 7%,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当浓度大于或等于500 mg/L时,无明显升高胞浆内钙离子浓度的作用. 31~2 000 mg/L茯苓水提液对500μmol/L谷氨酸诱导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升高有明显的作用.当茯苓水提液浓度大于500 mg/L时,其抑制作用趋于平稳,保持较强水平,500μmol/L谷氨酸升高胞浆内钙离子浓度的能力由76. 2%降至23. 2%[31],叠氮阴离子(N-3)对细胞有多方面的损伤作用.叠氮钠与培养细胞孵育能剂量依赖性地损伤细胞, 64 mmol/L孵育4 h时,细胞的线粒体还原MTT的能力为对照组的(60. 73±5. 13)%,微管结构模糊、紊乱.茯苓水提液10~20 mg/L与细胞孵育24 h能明显抵抗叠氮钠引起的神经细胞线粒体MTT的能力下降,表明茯苓对神经细胞线粒体的功能及微管结构有重要作用[32].UVB照射豚鼠皮肤,可使豚鼠皮肤酪氨酸mRNA表达水平提高,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豚鼠皮肤涂茯苓提液可使其酪氨酸mRNA表达水平降低[33],表明茯苓能在基因转录水平下调酪氨酸RNA表达,抑制酶蛋白的生物合成. 2, 4, 8 g/kg茯苓水提液给老年大鼠,各剂量组的羟脯氨酸含量均高于老年鼠空白组,而对红细胞及皮肤中SOD活性则影响不显著[34 ].表明茯苓水提液可能通过提高皮肤中羟脯氨酸的含量来延缓衰老[34].

5)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茯苓多糖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它有抗胸腺萎缩、抗脾脏增大和抑瘤生长的作用.既可增强细胞免疫,又可增强体液免疫.有研究表明:羧甲基茯苓多糖还是免疫调节、保肝降酶、间接抗病毒、诱生和抗诱生白细胞调节素等多种生理活性,无不良毒副作用;茯苓多糖确有针对性地保护免疫器官、增加细胞免疫的功能,从而改善机体状况,增强抗感染能力;茯苓多糖在一定程度上加快造血机能的恢复,并可改善老年人免疫功能,增强体质,保护骨髓,减轻和预防化疗的毒副作用,达到扶正固本、健脾补中的作用[24].茯苓素体内可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进入激活状态.激活的巨噬细胞体积增大,与外界接触面积增加,茯苓素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在体外抗病毒作用增强.茯苓素对小鼠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茯苓素在5~80 mg/L浓度时对PHA,LPS和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小鼠血清抗体及脾脏细胞抗体产生能力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茯苓素达到一定剂量后其抑制作用不再加强[25].三萜类化合物1, 12, 15及它们的衍生物对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三萜类化合物1的酯化衍生物和三萜类化合物12对小鼠T细胞具有促进增殖的作用,三萜化合物12的酯化衍生物和三萜化合物1为抑制增殖,三萜化合物15具有免疫调节的作用[26].茯苓多糖能使环磷酰胺所致的小鼠白细胞减少,但用药后回升速度加快,可能是茯苓多糖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造血机能的恢复[27].吕苏成[35]等报道,茯苓多糖250mg/(kg·d-1)时抑瘤作用最佳,超过此剂量时抑瘤作用反而减弱.茯苓多糖能增强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P<0.01),增加酸性非特异脂酶(ANAE)阳性淋巴细胞数(P<0.01),还能使脾脏抗体分泌细胞数明显增多(P<0.01).林晓明[18]等报道,茯苓12 g/kg给小鼠灌胃21 d,观察到茯苓能提高小鼠外周T淋巴细胞a-ANAE阳性淋巴细胞数(P<0. 01),增强脾淋巴细胞对ConA刺激的增殖反应(P<0. 01),提示在该实验条件下,茯苓能增强小鼠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茯苓组脾脏空斑形成细胞数(PFC数)及血清溶血素值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别无显著意义,提示在该实验条件下,茯苓对小鼠的特异性体液免疫作用不明显.茯苓能显著增强小鼠脾脏IL-2的活性(P<0. 01).另外,茯苓还能增强小鼠肝脏SOD活性(P<0. 01),抑制MDA生成(P<0.

05),表明茯苓具有清除自由基作用,提示其延缓衰老进程可能有显著作用.

6)与抗癌药物合用,能增加疗效,降低毒副反应

100%茯苓浸出液滤纸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炭疽杆

菌、大肠杆菌、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均有抑制作用[36].茯苓提取物对二甲苯棉球所致大鼠皮下肉芽肿形成有抑制作用.同时也能抑制其所致小鼠耳肿[37].日本学者从茯苓[Hoelen(Poria cocos),日本产]的甲醇提取液中分离的三萜化合物1, 2, 6, 12和23,其可以抑制TPA(12-氧-14-酰佛波醇-13-乙酸)引起的鼠耳肿[38].另据报道,茯苓三萜类化合物13, 5, 11, 13,15, 16, 17, 2, 4, 26, 27, 28, 31等和茯苓提取物对TPA(12-氧-14-酰佛波醇-13-乙酸)引起的雌鼠炎症有抑制作用[39];三萜类化合物1和12作为蛇毒液的磷脂酶A2(PL A2)的抑制剂[38],使其成为天然的潜在抗炎剂.羧甲基茯苓多糖(CMP)钠注射液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Ⅰ)及因感染HSV-Ⅰ而引起的猪肾传代细胞病毒的实验表明,在感染10~100TCID50病毒情况下, 2. 0 g/L的CMP钠对HSV-Ⅰ致猪肾传代细胞的细胞病变具有抑制作用[40].表明CMP在体外有抗HSV-Ⅰ的作用.于滨等[41]采用茯苓多糖与多种抗癌药物合并使用对小鼠移植性肿瘤进行观察试验发现,茯苓多糖能显著增强环磷酰胺、M25、5-FU、平阳霉素、丝裂霉素、更生霉素对小鼠S180的抑制作用和平阳霉素对食管癌SGA-73的抑制作用,提高环磷酰胺对白血病小鼠L615、L1210,和长春新碱对白血病L615的生命延长率,与抗癌药合用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徐榕等[42]研究发现,茯苓中羊毛甾烷三萜类化合物与抗癌药物合用,能促进小鼠巨噬细胞产生CSF (集落刺激因子),提高由γ线照射所致白细胞减少症小鼠的外周血白细胞水平和血小板的数量,促进粒细胞增殖和造血细胞再生,可提高放疗和化疗的疗效,降低毒副反应。侯建平[43]等报道了茯苓对豚鼠卡那霉素耳中毒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2 kHz耳廓反射阈(PR)升高了(23. 4±3. 5) dB,而茯苓组2 kHz PR阈仅上升(16. 2±3. 1) dB (P<0. 05).对照组80 dB短声诱发的微音器电位和听神经动作电位为(336. 2±35. 1)μV和(454. 2±35. 6)μV,而茯苓组为(464. 2±35. 5)μV和(575. 4±46. 3)μV(P<0. 05).耳蜗铺片显示,单用卡那霉素动物外毛细胞损伤较严重,耳蜗底回外毛细胞缺失率为57. 5%,而茯苓组动物耳蜗底回外毛细胞缺失率为39. 6%(P<0. 05).结果说明,茯苓可减轻卡那霉素中毒性耳损害.

7)利尿作用

茯苓煎剂3克或临床常用量对健康人并无利尿作用,犬静脉注射煎剂0.048克/公斤亦不使尿量增加,对大白鼠亦无效或很弱,兔口服煎剂(接近临床人的用量)亦不增加尿量。但有用其醇提取液注射于家兔腹腔,或用水提取物于兔慢性实验,

谓有利尿作用,煎剂对切除肾上腺大鼠单用或与去氧皮质酮合用能促进钠排泄,因此茯苓的利尿作用还值得进一步研究。茯苓含钾97.5毫克%,以30%水煎剂计算,含钠0.186毫克/毫升、钾11.2毫克/毫升,故茯苓促进钠排泄与其中含钠量无关(因钠含量太低),而增加钾排泄则与其所含大量钾盐有关。

五苓散在慢性输尿管瘘犬(静脉注射)、健康人及兔(口服煎剂),大鼠口服醇提溶液均表现明显的利尿作用,在犬的实验中可使钠、钾、氯排出增加,但五苓散中主要利尿药物为桂枝、泽泻、白术。也有报道,五苓散煎剂给大鼠口服,剂量增至1克/100克亦未能证明有利尿作用

8)改善大脑记忆功能

卢建中等[44]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和染铅实验测血铅和骨铅含量。结果显示:茯苓提取物各剂量组血铅和骨铅含量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茯苓提取物各剂量组能明显缩短小鼠到达平台的逃逸时间,且茯苓提取物高剂量组还可明显抑制小鼠大脑皮层和海马区Fas抗原的表达,能促进染铅小鼠体内铅排除,对改善大脑记忆功能有明显作用。

9)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①能使环磷酰胺所致大白鼠白细胞减少加速回升。

②含水溶性小分子多糖的茯苓水提液能使离体健康人红细胞2,3一DPG水平上升约25%,并能有效地延缓温育过程中2,3一DPG的耗竭;静脉给药小鼠整体2,3一DPG水平显著上升。

③茯苓水煎剂皮下注射给药和灌胃给药均可使小鼠血浆皮质酮明显升高。10)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茯苓煎剂按5-10g/kg 腹腔注射,对预先给与咖啡因或未给与咖啡因的小鼠,均有镇静作用。茯苓与戊巴比妥钠的协同作用。茯苓煎剂(10g/kg)未能明显延长戊巴比妥钠的麻醉时间;用40g/kg的剂量则使麻醉时间较对照组更显著延长,随着剂量的加大,镇静指数也随之增加。这种协同作用,可能是由于它们的中枢抑制作用所致,也可能是妨碍了戊巴比妥的分解与排泄而致麻醉时间延长。11)抗炎作用

日本学者从茯苓(日本产)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三萜化合物,认为该化合物

可以抑制TPA (12-氧-14-醇-13-乙酸)引起的鼠耳肿。神长知宏[45]从茯苓的二氯甲烷提取物中分离出新三萜衍生物,认为该三萜衍生物对TPA诱发的炎症有抑制作用。

3. 临床应用

(1)常见用途

①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等症茯苓功能利水渗湿,而药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气,为利水渗湿要药。凡小便不利、水湿停滞的症候,不论偏于寒湿,或偏于湿热,或属于脾虚湿聚,均可配合应用。如偏于寒湿者,可与桂枝、白术等配伍;偏于湿热者,可与猪苓、泽泻等配伍;属于脾气虚者,可与党参、黄耆、白术等配伍;属虚寒者,还可配附子、白术等同用。

②用于脾虚泄泻,带下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渗湿,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之效,常与党参、白术、山药等配伍。有可用为补肺脾,治气虚之辅佐药。

③用于痰饮咳嗽,痰湿入络,肩背酸痛茯苓既能利水渗湿,又具健脾作用,对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停聚化生痰饮之症,具有治疗作用。可用半夏、陈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术同用。治痰湿入络、肩酸背痛,可配半夏、枳壳同用。

④用于心悸,失眠等症茯苓能养心安神,故可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常与人参、远志、酸枣仁等配伍

(2)临床新用途及其他用途

①治疗肝炎据报道,用新型竣甲基袂等多糖每日肌肉注射印一120mg;或每日90一120mg加人10%葡萄糖盐水500记,静脉滴注。治疗50例慢性肝炎患者,16例用药8周后肝功能恢复正常,其余病人肝功能多数得到改善,用药2个月对肝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90%,其中近期治愈为36.67%。

②心悸据报道,以获等为主,配合生脉散治疗心悸14例,治愈8例,好转5例,无效1例。

③精神分裂症获荃609,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1一3个月,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53例。结果治愈3例,显效n例,好转16例,无效23例。

④乙脑后遗症失语获菩909(姜汁1匙,竹沥1杯拌演后晒干),全虫159、僵蚕、广郁金各609,共为细末,每日3次,每次6g,饭后开水调服。治疗本病2

例均获良效。

⑤婴幼儿秋季腹泻用获荃研细末,炒后盛人瓶内备用。1岁以内每次19,每日3次口服。治本病93例,治愈79例,好转8例,无效6例。

⑥斑秃将袂荃509烘干,研细末,每次服69,每日2次或睡前服rog,并同时外用配剂(故纸259、早莲草259,用2的回75%酒精浸泡1周后即可),1天数次涂患处。治疗8例,均在2个月中治愈,未出现副作用。

⑦乙醇提取物有使兔血糖先升高后下降的作用。

⑧茯苓的水,乙醇及乙醚提取物对离体蛙心都有增强心脏收缩以及加速心率的作用。

⑨茯苓体内外均明显抑制MAO-B活性。

⑩羧甲基茯苓多糖(100mg/kg/天)腹腔注射、12天,可对抗60Co r 射线对小鼠末稍白细胞的抑制作用,使肝匀浆细胞色素P一450含量减少,硫喷妥钠的中枢抑制作用加强。

4 结语

茯苓作为临床常用的传统中药,其药性缓和,能益心脾、利水湿,补而不峻,利而不湿,能扶正又能祛邪,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湖北省为茯苓道地药材产地,药材品质优良,驰名中外,市场份额接近50%。近年来,北京同仁堂、湖北惠涛集团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湖北罗田、英山等地投资兴建茯苓种植基地,直接为企业提供大量优质药材,扩大了湖北茯苓的品牌优势,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随着现代科技技术的发展,对茯苓的物质基础及药理作用机理研究将进一步深入,茯苓作为一种“药食两用”药用植物,其应用范围也将进一步扩大。为此,加强茯苓的开发与研究将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 Editorial Board of China Herba.l State Administration 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ChineseHerbal (中华本草) [M].Shangha:i Shanghai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Publishers. 1999. [3]Zhong ZJ. Liu J. Study progresses in triterpenes ofPofia cocosand its pharmacologyr [J]. Chin Tradit PatMed (中成药),2001, 23 (1): 58-62, 657.

[4]沈映君.中药药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87-89.

[5]徐锦堂.中国药用真菌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7: 547-573.

[6]应建浙,卯晓岚,马启明,等.中国药用真菌图鉴[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7: 202-203.

[7]杨冉,李建军,屈凌波,等.茯苓萜类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J].中草药, 2004, 35(3): 273-275.

[8]GaoXuejun. The PharmacologicalResearch ofFulingAnalyzeand Its Beginnings Explore on Clinical Application [ J].ChineseMedicinalHerb,1985,16(4):40-44.

[9]仲兆金,刘浚.茯苓有效成分三萜的研究进展[J].中成药, 2001, 23(1): 60-64.

[10]安文林,张兰,李亚莉,等.茯苓水提液对叠氮钠致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线粒体损伤的影响[J].中国药学杂志, 2001, 36(7): 450-453.

[11]李洪武,朱文元,夏明玉,等.白术及茯苓提取物对豚鼠皮肤酪氨酸mRNA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J].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1, 34(2): 134-135.

[12]于凌,徐小东,吴警东,等.茯苓延缓大鼠皮肤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 2003, 5(1): 52-53.

[13]金琦,曹静,王淑华.大剂量茯苓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概况[J].浙江中医杂志, 2003, 38(9): 410-411.

[14]王国军,李嗣英,许津,等.茯苓素对小鼠免疫系统功能的影响[J].中国抗生素杂志, 1992, 17(1): 42-47.

[15]仲兆金,许先栋,周京华,等.茯苓三萜成分的结构及其衍生物的生物活性[ 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1998,8(4): 239-244.

[16]陈宏,曾凡波,雷学峰,等.伏苓多糖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 1995, (2): 34-35.

[17]纪芳,李鹏飞,徐胜元,等.羧甲基茯苓多糖的制备及体内抗肿瘤实验研究[ 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3, 15(6): 333-334.

[18 ]张秀军,徐俭,林志彬.羧甲基茯苓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药学杂志, 2002, 37 (12): 913-914.

[19]徐琳本,肖梅英,樊湘红.羧甲基茯苓多糖口服液的免疫作用及抗肿瘤作用研究[J].中成药, 2000, 22 (3); 222-223.

[20]仲兆金,许先栋,周京华,等.茯苓三萜成分的结构及其衍生物的生物活性[ 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1998, 8(4): 239-242.

[21]KwonMS, Chung SK, Choi JU, et a.l Antimicrobial and an-titumor activity of triterpenoids fraction from Poria cocosWolf[J]. Han guk Sikp um Yongyang Kwahak Hoech,i 1999, 28(5): 1029.

[22]段会平,候安继,陆付耳,等.羧甲基茯苓多糖对HBV转染细胞表达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05, 19 (3): 290-292.

[23]黄菁.羧甲基茯苓多糖对HBV转基因小鼠树突状细胞的影响[J].中网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

[24]陈春霞.羧甲基茯苓多糖的保肝和催眠作用[ J].食用菌, 2003, (增刊): 46-47.

[25]刘可人,杨雪枫,吴士良,等.茯苓多糖对受照射白血病K562细胞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9和自由基等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5, 6 (25); 94-95.

[26]杨勇,杨宏新,闫小红.羧甲基伏苓多糖抗小鼠白血病凋亡药理学研究[J].肿瘤研究与临床, 2005, 17 (2): 83-84.

[27]杨宏新,闫小红.羧甲基茯苓多糖协同硒酸脂多糖抗小鼠急性白血病的实验研究[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2005年学术大会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28]杨宏新,博晓真,杨勇,等.硒协同茯苓多糖抗小鼠白血病的实验研究[J].白血病,淋巴瘤, 2006, 15 (2): 94-95.

[29]安文林,张兰,李雅莉,等.茯苓水提液对叠氮钠致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线粒体损伤的影响[J].中国药学杂志, 2001, 7, 36 (7): 450-454.

[30]侯安继,陈腾云,彭施萍,等.茯苓多糖抗衰老作用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4, 20 (3): 10-11.

[31]陈文东,安文林,楚晋,等.茯苓水提液对新生大鼠神经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8,18(5): 293-295.

[32]安文林,张兰,李亚莉,等.茯苓水提液对叠氮钠致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线粒体损伤的影响[J].中国药学杂志, 2001, 36(7): 450-453.

[33]李洪武,朱文元,夏明玉,等.白术及茯苓提取物对豚鼠皮肤酪氨酸mRNA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J].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1, 34(2): 134-135.

[34]于凌,徐小东,吴警东,等.茯苓延缓大鼠皮肤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 2003, 5(1): 52-53.

[35]吕苏成,曹巧俐,张力,等.茯苓多糖对正常及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1990, 10(3):267-268.

[36]孙博光,邱世翠,李波清,等.茯苓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 2003, 14(7): 394.

[37]侯安继,彭施平,项荣,等.茯苓多糖的抗炎作用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3, 19(3): 15-16.

[38]CuéllarM Jesús, Giner Rosa M, RecioM,et al. TwoFungal Lanostane Derivatives as Phospholipase A2Inhibitor[J]. Journal ofNaturalProducts, 1996, 59(10):977-979.

[39]Ken Yasukawa, Tomohori Kaminaga, Susumu Kitanaka,et al. 3β-p-Hydroxybenzoyldehd-rotumulosic Acid fromPoria Cocos and Its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 J].Phytochemistry, 1998, 48(8): 1357-1360.

[40]张信岳,杨根元,梁丽坚,等.羧甲基茯苓多糖钠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Ⅰ型的作用[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3, 14(3): 161-163.

[41]于滨,李电东.茯苓多糖对抗癌药物增效作用的观察[J]. BullMed Res, May, 2000, 29 (5): 50.

[42]徐榕,许津,姚晨,等.茯苓中集落刺激因子诱生剂的分离与鉴定[J].药学服务与研究, 2005, 12: 5 (4); 378-379.

[43]侯建平.茯苓与豚鼠卡那霉素耳毒性的研究[J].中医药研究, 1997, 13(1): 45-46.

[44]卢建中,喻萍,吕毅斌,等.茯苓提取物对铅致记忆损伤及相关抗原表达的影响[ J].毒理学杂志, 2006, 820(4): 224-226.

[45][日]神长知宏.茯苓的抗炎作用与新的三萜衍生物的结构[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1998, 20 (3): 56.

茯苓药理作用

茯苓的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摘要: 茯苓这味药是个运用及其广泛,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类药物配伍不管寒热温湿都能发挥它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茯苓的产地,影响其质量的因素,主要功效和成分的现代研究(如茯苓素的利尿作用、茯苓多糖的对免疫功能的作用、对胃肠道菌群的影响、抗肿瘤、抗衰老的作用等)。 关键词:茯苓,利尿,镇静,茯苓多糖,茯苓素,三萜类。 1. 茯苓的基本概况: §茯苓是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菌核,主产于安徽河南等地,以云南的产品质量最佳。主要含有茯苓多糖、纤维素、β—茯苓聚糖等多糖类、茯苓酸等三萜类、各种脂肪酸类等。茯苓性味甘淡,主要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主要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临床上利水渗湿常与猪苓、泽泻配伍;健脾和胃常与白术人参相配;宁心安神常与黄芪、当归、远志等配伍 。 2. 影响茯苓质量的因素: §2.1自然影响因素:经调查发现茯苓的野生资源濒临灭绝,现在主要是人工的栽培,故远远其功效要远远不足于古代时候的茯苓;茯苓对生长的生态环境相当密切,如海拔、温度、湿度、土壤等等,而现在却对环境不那么重视;在栽培中其菌种的选择上差异很大,各地没有一个标准[ 2 ]。 §2.2炮制:不同炮制方法炮制成的茯苓中的总糖及多糖的含量差异有显著性,其中总糖及多糖的含量从高到底的顺序依次为米汤制>明矾米汤制>土炒>朱砂制2>朱砂制1>生品。与生品相比较,茯苓经过炮制后,其总糖及多糖含量呈显著性增加的趋势[ 3 ]。 3. 药理作用: 3.1利尿作用: §3.1.1 其中茯苓素是起利尿的主要成分,可对Na+-k+-ATP酶和细胞中总ATP酶显著激活和茯苓素具有好醛固酮及其拮抗剂相似的功效。茯苓的利尿作用于实验动物的种属、清醒度或麻醉、急性或慢性实验以及生理状态的不同又密切关系。慢性实验明显利尿,急性不明显。对健康的人不具有利尿作用,但可增加水肿患者的尿液排出。 §3.1.2茯苓的 K+排出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Na+/ K+较对照组降低,可能原因为茯苓促进Na+排泄与其中含 Na+量无关( 因其 Na+含量极低) ,而增加排泄与其所含大量钾盐有关。与袢利尿药呋塞米相比,茯苓的利尿作用较持久,由电解质紊乱所引起的乏力、心律失常、肠蠕动紊乱、倦怠、嗜睡、烦躁甚至昏迷等不良反应较少[ 4 ]。 §3.1.3 给兔耳缘静脉注射茯苓水煎醇沉液,能够更加直观的反应茯苓利尿效果,试验结果可见,1.5g/kg剂量组20min、30min内排尿量增加明显,2.5g/kg剂量组药效更为明显,排尿量在给药10分钟内迅速达到高峰,40min后利尿作用趋于平稳,但尿量仍远高于对照组水平,表明茯苓对家兔具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并且存在一定程度的正向量效关系[ 5 ]。

药食两用中药茯苓的研究进展

药食两用中药茯苓的研究进展 摘要:茯苓(Poriacocos)是一种中国沿用千年的传统中药,可药食两用。现代研究表明,茯苓中含有多糖、三萜、甾体、氨基酸、脂肪酸及无机元素等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衰老、抗病毒、降血压、养心安神、健胃消食、降脂减肥、美容等药用价值及营养保健作用。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茯苓的相关文献和资料对其化学、药理及在食品和保健品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茯苓资源的应用和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茯苓;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营养保健作用 Recent Advances in Research on Edible Poriacocos Abstract: Poriacocos is akind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twasusedtobefoodandmedicine.Modern research shows that Poriacocos contains polysaccharides, triterpenes, steroids, amino acids, fatty acids and inorganic elements and so on. It has thepharmacologicaleffects of anti-tumor, anti-inflammatory, anti-aging, anti-virus, lowering blood pressure, uneasiness of mind, stomach and digestion, lipid-lowering diet, beauty and othernutritional health.Thustherecentresearchliteraturewasreviewedandsummarized.Also its application in the food and health products were elaborated,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carrying out related research work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utritional supplements. Key words:Poriacocos; Chemical composition;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Nutritional health effects 茯苓是多孔菌科(Polyporaceae)真菌茯苓(Poriacocos(Schw.) Wolf)的干燥菌核[1],又名茯菟、茯灵、云苓、松苓等,主产于云南、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地。在我国传统医学上,茯苓的药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茯苓做药用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并将其列为上品,有“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的作用。此外,茯苓也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食品,早在唐朝集市上就有用茯苓、糯米、白术粉制成的茯苓糕,还有茯苓粥、茯苓包子[2]。因此,茯苓不但可以入药,也可作为我国传统的保健食品,1989年卫生部确认它既可作药物也可作食品[3]。 茯苓为中药八珍之一,性味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等功效[1],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症,还可用于心脾两虚、心肾不交之心肾不安诸症,并用于脾阳不足气陷精泄之遗精,主治心悸、失眠、小儿惊悸、遗精等症[4-5]。现代研究表明茯苓具有渗湿利尿、宁心安神、和胃健脾、抑菌、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及降低血糖等药理作用[2],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以及保健品行业。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茯苓资源,本资料查阅了近年来有关茯苓研究的文献并就此进行综述。 1 生药鉴定 茯苓菌核形状不定,大小不一,一般直径10-30cm,形状有球圆形、扁圆形、长圆形、卵圆形等;不论哪种形状的茯苓,其表面均有皱,皮呈黑褐色或红褐色,内部纯白或略带粉红色。茯苓子实体无柄,平伏贴生于枯木、老松树或菌核的表面,大小不定,厚30-40mm,初为白色,老后或干后呈浅黄色[6]。担子置显微镜下观察为棒状,担孢子椭圆形至圆柱形,稍屈曲,一端斜尖,平滑,无色[7]。 茯苓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1]。

怎么种植茯苓

怎么种植茯苓 篇一:茯苓栽培技术 茯苓栽培技术 一、茯苓简介及选种 茯苓味味甘淡,性平无毒,能入心、脾、肺、肾四经,具有利尿、安神、健脾之功效,能主治体虚浮肿、小便不利、脾虚虚弱、心神不安、健忘、心悸失眠、梦遗白浊、腹泻等症。除以上药用价值外,食用上也是一种佳品。我们经常吃的有茯苓饼、茯苓膏等,还可以在我们平时的饮食中加入一些茯苓做为食疗保健的营养品。由于茯苓也属于食用菌类,所以茯苓的菌丝跟其他的食用菌菌丝一样,呈白色或者灰白色,而我们采收的是就是它的菌核体,多为不规则的块状、球形、扁形、长圆形或长椭圆形等,大小不一,小的像拳头那么大,大的直径可以达到35~45cm左右或更大。表皮较薄,呈浅灰棕色或黑褐色,粗糙呈瘤状皱缩,有时部分剥落,内部白色稍带粉红,质坚实,破碎面颗粒状。茯苓为兼性寄生菌,寄生于松科植物赤松或马尾松等树根上,深入地下20~30cm,喜干燥环境。由于茯苓也是食用菌类的一种,所以茯苓的菌种也是分为母种、原种、栽培种3个级别,同其他食用菌一样,茯苓菌种的制种也是要经过从母种接种,扩大繁殖成原种,再由原种扩大繁殖成栽培种这样一个过程。具体的操作上也同其他食用菌的制种操作一样,大家可以参考其他食用菌的制种过程。从有关单位购买母种来进行扩大繁殖,也可以直接从正规单位购

买栽培种来进行栽培。菌种购买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了解茯苓的菌种分为四种,即高温型、中温型、低温型和广温型。这几种类型在外表上是没有什么区别的;第二点就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购买。海拔在700米以上的购买中温型和低温型的菌种,海拔在700米以下的购买高温型和广温型的;最后就是在购买菌种时要看好菌丝是否长满并无且其他杂菌。 二、茯苓栽培技术 茯苓的栽培方法可以分为段木栽培、树兜栽培、松针栽培和室内栽培法4种。其中,最为广泛采用的是段木栽培法。栽培时间和地域上几乎没有限制,只要适合其生长所需条件就可以栽培。 2.1栽培材料的选择与准备 树木的选择 段木栽培茯苓以松木为主。虽然任何松树都是人工栽培茯苓的适生树种,但主要采用的松树品种有马尾松、黄山松、云南松、赤松、红松、黑松等,也可用杉树和枫香树栽培茯苓,但产量低。松树最好选择生长10~15年左右或者树干直径为10~40cm的松树。生长在阴坡的树木比生长在阳坡的树木栽培茯苓效果好一些。因为阴坡肥沃之地的松树生长高大笔直,松枝较少,材质适中,茯苓产量较高。阳坡的松树树多弯曲,枝多材硬,不利于茯苓菌丝生长。同样的道理,生长在山下的松树比生长在山上的松树栽培茯苓产量高一些。 砍树 砍树的时间也是有一定讲究的。虽然一年四季都可以砍树备料,

茯苓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药用价值编辑 化学成份 茯苓-药用部分[2] 茯苓菌核含多种成份: 三萜类:茯苓酸(pachymic acid),16α-羟基齿孔酸(tumulosic acid)3β-羟基-7.9(11),24-羊毛甾三烯-21-酸 [3β-hydroxylanosta-7.9(11),24-TCMLIBien-21-oic acid],茯苓酸甲酯(pachymic acid methyl ester),16α-羟基齿孔酸甲酯(tumulosic acid methyl ester),7,9(11)-去氢茯苓酸甲酯[7,9(11)-dehydropachymic acid methyl ester],3β,16α-二羟基-7,9(11),24(31)-羊毛甾三烯-21-酸甲酯[3β,16α-dihydrox-ylanosta-7,9(11),24(31)-TCMLIBien-21-oic acid methyl ester],多孔菌酸C甲酯(polypenic acid C methyl ester),3-氢化松苓酸(TCMLIBametenloic acid),齿孔酸(eburicoic acid),去氢齿孔酸 (dehy-droeburicoic acid),茯苓新酸(poricoic acid)A、B、C、D、DM、AM,β香树醇乙酸(β-羟基-16α-乙酰氧基-7,9(11),24-羊毛甾三烯-21-酸[3β-hydroxy-16α-acetylosy-lanosta-7,9(11),24-TCMLIBien-21-oic acid]及7,9(11)去氢茯苓酸[7,9(11)-dehydropachymic acid]。 多糖:茯苓聚糖(pachy-man)、茯苓次聚(Pachymaran)及高度(1,3)、(1,6)、分支的β-D-葡聚糖H11(gluan H11)。其他尚含麦角甾醇(ergo-sterol),辛酸(caprylic aid),十一烷酸(undecanoic),月桂酸(lauric acid),十二碳酸酯(dodeceno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十二碳烯酸酯(dodecenoate),辛酸酸(caprylate)以及无机元素。 医学作用 1.多聚糖类主要为茯苓聚糖(pachyman),含量最高可达75%,为一种具有β(1→6)吡喃葡萄糖聚糖支链的β(1→3)吡喃葡萄糖聚糖,切断支链成β(1→3)葡萄糖聚糖,称茯苓次聚糖(pachymaran),常称为茯苓多糖(PPS),具抗肿瘤活性。羧甲基茯苓糖具免疫促进及抗肿瘤作用。[2]

茯苓高产栽培技术

茯苓高产栽培技术 茯苓是拟层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别称玉灵、茯灵、万灵桂、茯菟等,常寄生在松树根上,形如甘薯,球状,外皮淡棕色或黑褐色,内部粉色或白色,精制后称为白茯苓或者云苓,栽培价值极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茯苓高产栽培技术吧!

茯苓的栽培条件 1、营养:茯苓菌丝的纯培养过程中常用土豆汁、松木屑、松木片作综合营养源,或使用葡萄糖、蔗糖、米糠等作碳源,氨基酸、蛋白胨等作氮源,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硝酸镁、硝酸铵、熟石膏等作矿物质来源,为保证茯苓菌丝对各种矿质元素的需要,配制培养基时使用天然水而不使用蒸馏水。 2、温度:菌丝体在10~35℃均可生长,最适温度为23~28℃。高于35℃,菌丝体易老化,持续时间较长或温度过高,则引起死亡,20℃以下生长缓慢,0~4℃的低温可保藏菌种。 3、湿度:菌丝体及菌核生长发育要求土壤含水量20%左右,子实体的形成需要空气相对湿度70~85%的环境。 4、Ph值:茯苓生长的土壤PH3~7,栽培中土壤PH4~6为好。

茯苓的栽培准备 1、栽培场地:茯苓栽培场地宜选海拔600~900米的山坡,坡高15~30度,要求背风向阳、土质偏沙、中性及微酸性、排水良好的地块。清除草根、树根、石块等杂物,然后顺坡挖窖,窖深60~80厘米,长和宽据木段多少及长短而定,一般长90厘米,窖间距为20~30厘米,四周开好排水沟。 2、栽培备料:备料于头年秋冬,砍伐马尾松,砍后剃枝并依松木大小将树皮相间纵削3~10条,削面宽3厘米,深入木质部0.5厘米,使松木易于干燥并流出松脂。削好的松木就地架起,使其充分干燥,当松木断口停止排脂、敲着有清脆响声时,再锯成65~80厘米长的木段,置通风透光处备用。约至6月份把木段排入窖内,每窖排三到段,粗细搭配,分层放置,准备接种。

茯苓的药理作用化学成分及临床应用研究

茯苓的药理作用化学成分及临床应用研究 曲汉卿田鑫程南针 (甘肃中医学院) 摘要:茯苓是一味利水渗注药。传统 用于脾胃气应所致的疾饮、水肿等证。 近年来发现有治疗肝炎、心悸、精神 分裂症,乙脑后遗症、失语、要幼儿 秋季腹泻、斑秃、胃痛等新用途。 现以近几年国内外相关文献为材料, 对获菩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进行 了综述,以促进获菩的开发利用。 关键词:综述;茯苓;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 (Schw·) Wolf的干燥菌核[1],收载于2005版中国药典,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宁心之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水肿尿少、痰饮眩晕、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症。《神农本草经》将茯苓列为上品,常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代表方剂有四君子汤、五苓散、桂枝茯苓汤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2-3],茯苓主要化学成分为多糖和三萜类成分,具有抑制肿瘤、抗炎、调节免疫等作用。 1 .化学成分研究 1)茯苓糖 茯苓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茯苓糖(Pachymose),含量约为84. 2%,含β-茯苓聚糖(β-pachymose)、葡萄糖、蔗糖及果糖,硬烷(Albuminoid)含0. 68%,纤维素含2. 84%.有研究表明:茯苓聚糖的结构是50个β(1~3)结合的葡萄糖单位中有1个β(1~6)结合的葡萄糖基支链和1~2个β(1~6)结合的葡萄基间隔[4].β-茯苓聚糖并无抗肿瘤成分,但切除β(1~6)支链后,既可得到茯苓多糖.茯苓多糖经羧甲基化得到溶于水的茯苓羧甲基茯苓多糖(CMC),其中β-茯苓聚糖(β-Pachyman)为主成分, 2)茯苓素

茯苓素为一组小分子的四环三萜类化合物,它以酸的形式存在于植物中,有报道从云南文山产茯苓(Poria cocos)菌核的外表皮中,用乙酸乙酯提取的部分可分离到6个萜类化合物,含茯苓酸(Pachymic acid)、松苓酸(Pmicoic acid)、块苓酸(Tumulosic acid)、齿孔酸(Eburicoic acid)、松苓新酸等.茯苓素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癌活性,在体内还可拮抗醛固酮活性,另外,对人白血病细胞系HL-60有诱导分化作用. 3)其他成分 茯苓含麦角甾醇、硬烷(Albuminoid)0. 68%,纤维素2. 84%,还有三萜类、辛酸、月桂酸、十二酸、组氨酸、胆碱、蛋白质、脂肪、酶、腺嘌呤、树胶等成分.胆碱可以增强和改善大脑机能.即茯苓多糖、茯苓糖为其主要活性成分,约占干燥品的93%,具有抗肿瘤、提高免疫力的功能[5].茯苓多糖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可以提高人体抗病能力,起到防病、延缓衰老的作用,还可以促进细胞分裂,抗诱变、抗肿瘤,对肝炎、鼻咽癌和胃癌患者有一定的疗效[6].随着分离和测定技术的提高,中外学者已从茯苓中分离了3种化学骨架类型的羊毛甾三萜34个化合物,用化学方法合成了一些衍生物,并对其构效关系进行了研究[7] 2 药理作用 1)抗肿瘤作用 茯苓中多种成分均具有抗肿瘤的作用。国产茯苓菌核提取的茯苓素(Poriatin,三萜类混合物)体外对小鼠白血病L1210细胞的DNA有明显的不可逆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大而增强;对艾氏腹水癌、肉瘤S180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小鼠Lewis肺癌的转移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8].茯苓多糖与茯苓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一方面是直接细胞毒作用,真菌多糖能非特异地刺激网状内皮细胞和血液系统功能.另一方面是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而抑制肿瘤生长.主要通过4个途径来激活机体抗肿瘤的作用: 1)依赖宿主的免疫系统激活机体对肿瘤免疫监视系统(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杀伤肿瘤细胞. 2)通过抑制肿瘤细胞DNA,RNA的合成而实现其对肿瘤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 3)升高肿瘤细胞膜上的唾液(SA)含量. 4)能增强肝脏SOD活性而清除氧自由基[9].茯苓的抗癌作用大致有如下6个方面: 1)抗肿瘤作用,首先影响人体细胞的DNA,RNA及蛋白质生物合成作用,从而抑制细胞的生长繁殖,导致癌细胞死亡. 2)直接影响复制.

袋料栽培松茯苓新技术

袋料栽培松茯苓新技术 据测产,采用袋料新技术栽培湘靖28,结苓早,结苓率达96%,生物转化率达75%~110%,平均亩产鲜茯苓达7712公斤,比对照品种“5.78”增产2848公斤。专家鉴定意见认为,此项技术成果达到同类研究国内领先水平。 产量表现 2005年至2006年多点试验结苓率为96%,比“5·78”高12%。“湘靖28”共收获鲜茯苓121.5公斤,“5·78”共收获鲜茯苓76公斤。每亩栽培茯苓3200袋,“湘靖28”平均亩产鲜茯苓7712公斤,比对照“5·78”增产2848公斤。[1] 茯苓是一种食药两用的真菌,从以往单一的药用,现已进入食用、保健、美 容、饲料等。随着市场对茯苓产品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和产品质量的提高,茯苓产业正面 临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其中品种退化、栽培技术落后、生物学效率低和农药残留 超标最为突出。作为中国茯苓之乡的靖州县,现已成为全国茯苓种植供种、技术服务中 心,全国茯苓产品的集散地。年栽培茯苓3000万窖,年产鲜茯苓3.5万吨,所用菌种 是1974年选育的菌珠,已连续种植40余年,造成菌种退化,生物转化率由开始的 30%—50%下降到目前的10%—20%,产量和质量逐年下降,资源利用率低,产业效益不 高,过来生产松茯苓都是用松树砍伐后的段木和树蔸,而松树尾、枝条、加工后的边角 废料、锯木屑基本废弃,商业用材和茯苓产业用材的矛盾日益突出,在栽培过程中农民 都施用一些剧毒、高残留的农药防治白蚂蚁危害,造成茯苓产品农药残留严重超标。因 此靖州县茯苓专业协会选育的茯苓湘靖28号新菌珠通过多年多点的示范种植已获成功 并高产。生物转化率达到了75—110%,此项技术成果2009年6月由湖南省科技厅、湖 南省农业厅组织专家到现场测产评审通过,此项技术的成功,对提高茯苓的生物学效率 和资源利用率,对白蚂蚁危害,提高产量和产品质量,提高产业效益,对促进茯苓产业 可持续性发展起到了重大的基础性作用。现将栽培方法简要介绍如下:

茯苓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药用价值 化学成份 茯苓-药用部分[2] 茯苓含多种成份: 类:(pachymic acid),16α-羟基齿孔酸(tumulosic acid)3β-羟基-7.9(11),24-羊毛甾三烯-21-酸[3β-hydroxylanosta-7.9(11),24-TCMLIBien-21-oi c acid],茯苓酸甲酯(pachymic acid methyl ester),16α-羟基齿孔酸甲酯(tumulosic acid methyl ester),7,9(11)-去氢茯苓酸甲酯[7,9(11)-dehydropachymic acid methyl ester],3β,16α-二羟基-7,9(11),24(31)-羊毛甾三烯-21-酸甲酯[3β,16α-dihydrox-ylanosta-7,9(11),24(31)-TCMLIBien-21-oic acid methyl ester],多孔菌酸C甲酯(polypenic acid C methyl ester),3-氢化松苓酸(TCMLIBametenloic acid),齿孔酸

(eburicoic acid),去氢齿孔酸(dehy-droeburicoic acid),茯苓新酸(poricoic acid)A、B、C、D、DM、AM,β香树醇(β-羟基-16α-乙酰氧基-7,9(11),24-羊毛甾三烯-21-酸 [3β-hydroxy-16α-acetylosy-lanosta-7,9(11),24-TCMLIBien-21-oic acid]及7,9(11)去氢茯苓酸[7,9(11)-dehydropachymic acid]。 :茯苓聚糖(pachy-man)、茯苓次聚(Pachymaran)及高度(1,3)、(1,6)、分支的β-D-葡聚糖H11(gluan H11)。其他尚含麦角甾醇(ergo-sterol),辛酸(caprylic aid),十一烷酸(undecanoic),月桂酸(lauric acid),十二碳酸酯(dodeceno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十二碳烯酸酯(dodecenoate),辛酸酸(caprylate)以及无机元素。 医学作用 1.多聚糖类主要为茯苓聚糖(pachyman),含量最高可达75%,为一种具有β(1→6)聚糖支链的β(1→3)吡喃葡萄糖聚糖,切断支链成β(1→3)葡萄糖聚糖,称茯苓次聚糖(pachymaran),常称为茯

茯苓种植技术.doc

茯苓种植技术 茯苓,多为不规则的块状,球形、扁形、长圆形或长椭圆形等,大小不一,小者如拳,大者直径达20~30厘米,或更大。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一起来看看。 备料 茯苓菌生长要依赖松木提供养分,因此,栽培茯苓要以松树为材料。在生产上主要分为干段木栽培和树蔸栽培两种。 1.干段木备料法 选择直径12cm以上不成材的松树砍倒(或取材后留下的头尾),砍去其部分枝条,留下树尾的树叶,然后用铲刀按树的大小铲去4~5面树皮(以铲至木质部为宜),铲面间要留下两指宽的树皮4~5条,从上至下不宜有断痕,留下的树皮称为引线(俗称"留筋")。经10~15天,待树干晒干至出现有裂口后将其锯成长70~80cm的小段,并按"井"字形堆垛于干燥向阳处。段木垛上盖草料,垛的四周开好排水沟,地面上撒杀白蚁药。 2.树蔸备料法 在秋、冬季砍伐松木时,选择直径12cm以上的树桩,将其周围1?5m范围内的杂草、表土铲除干净,灌木砍掉,深挖0.8m左右,让树桩和根部暴露在土外。然后在树桩上铲去4面树皮,留下4条两指宽的引线。露出地面的树根最多留4~6条,将其余的根截断。对树根也要铲皮3面,左右侧各留1条手指粗的引线,留根长度1~1.5m。上述各项工作,宜在上

年冬季进行。 接种 1.接种季节 茯苓接种分春、秋两季。春植是在清明至立夏进行。桂南、桂东南、桂西地区气温回升较早,在清明前后接种较适宜;桂北、桂西北地区宜到立夏前后接种。秋季各地气温相差不大,茯苓可在立秋前后接种。 2?接种方法 茯苓栽培是以菌种或鲜茯苓个(菌核)作为"种子"进行繁殖。菌种是用小松木段片装瓶(塑料)消毒,加适量培养基质,接上茯苓原种培养后,在瓶内长出白色旺盛的菌丝体。鲜茯苓个繁殖则是选用皮薄、嫩红褐色的鲜茯苓个,用竹刀切成带皮、重为0.1~0.15kg的片块作为接种用的繁殖材料。接种前,在整好的种植地内顺着坡向开窖,窖深20cm,宽40~50cm,长度依段长而定。稍平整窖底,撒上杀白蚁药并与土拌匀,将段木顺坡向摆入窖内。先放入两段。用菌种接种时,先在两段木上半部分用利刀削成长×宽=150cm×10 cm的新口,用镊子将瓶内长有菌丝的松木段片取出,平摆在段木间新口处,加盖松木片或松叶,上面再放一条段木(两段木重20kg以上则不放第三段木),覆土10~15cm。用鲜茯苓块接种则在段木的上端锯几处,将鲜茯苓块贴上,轻轻摩擦后用手压紧,用土覆盖。树蔸接种则是在树蔸上削2~3个新口,然后将菌种和鲜茯苓块分别接种在树蔸的新口处,盖上松木片和松叶,盖土15~17cm,窖面要堆成龟背形。 田间管理

土茯苓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土茯苓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土茯苓的临床应用及功效作用的研究来了解土茯苓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通过研究得出:土茯苓的主要化学成分含菝葜皂甙类(smilax saponins)和提果皂甙元(tigogenin)、鞣质。其主要药理作用有:抗癌、保护心血管系统、细胞免疫抑制、利尿、镇痛、保护实验性肝损伤以及解毒的作用。 关键词:土茯苓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Glabrous Greenbrier Rhizome’s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Mingzi(tel) Teacher: good number: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rmal) Abstract:This article on soil Fuling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role of research to understand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soil Fuling and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Through the research: The main chemical components of soil containing Fuling Smilax saponin (smilax saponins), and provide fruit sapogenin (tigogenin), tannin. The main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are: anti-cancer, protect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immune suppression, diuretic, analgesic, and the protection of experimental liver injury in the role of detoxification. Key words: Glabrous Greenbrier Rhizome chemical constituents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前言:土茯苓为百合科植物叶菝葜Smilax glabra Roxb.的干燥块茎。根茎略呈圆柱 形,稍扁或呈不规则条块,有结节状隆起,具短分枝,长5~22cm,直径2~5cm。表面黄棕色或灰褐色,凹凸不平,有坚硬的须根残基,分枝顶端有圆形芽痕,有的外皮现不规则裂纹,并有残留的鳞叶。质坚硬。切片呈长圆形或不规则,厚l~5mm,边缘不整齐;切面类白色至淡红棕色,粉性,可见点状维管束及多数小亮点;质略韧,折断时有粉尘飞扬,以水湿润后有黏滑感。无臭,味微甘、涩。常切成厚1~5mm的薄片。[1]长江流域及南部各省均有分布。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残茎和须根,洗净、晒干;或趁鲜切成薄片,干燥,生用。 1.化学成分 本品含落新妇苷、异黄杞苷、胡萝卜苷、3,5,4’-三羟基芪、(一)表儿茶精L、琥珀酸、β-谷甾醇等皂苷、糅质、黄酮、树脂类等,还含有挥发油、多糖、淀粉等。 [2] 2.功效应用 2.1 杨梅毒疮,肢体拘挛 本品甘淡,解毒利湿,通利关节,又兼解汞毒,故对梅毒或因梅毒服汞剂中毒而致肢体拘挛、筋骨疼痛者疗效尤佳,为治梅毒的要药。可单用本品水煎服,如土萆薢汤(《景岳

茯苓高产的栽培技术

茯苓高产的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茯苓种植场地宜选择排水良好的东、南、西向的10~25°的山坡为宜。土壤以黄砂土为好,粘土、砂砾土不宜种植,且不宜连作。 一、选地整地 茯苓种植场地宜选择排水良好的东、南、西向的10~25°的山坡为宜。土壤以黄砂土为好,粘土、砂砾土不宜种植,且不宜连作。选好地后,深翻时要除净杂物,有白蚁危害的地区需用杀白蚁药进行土壤消毒。在茯苓接种前10天再翻地1次,打碎土块,彻底除净杂物。 二、备料 茯苓菌生长要依赖松木提供养分,因此,栽培茯苓要以松树为材料。在生产上主要分为干段木栽培和树蔸栽培两种。 1.干段木备料法选择直径12cm以上不成材的松树砍倒(或取材后留下的头尾),砍去其部分枝条,留下树尾的树叶,然后用铲刀按树的大小铲去4~5面树皮(以铲至木质部为宜),铲面间要留下两指宽的树皮4~5条,从上至下不宜有断痕,留下的树皮称为引线(俗称“留筋”)。经10~15天,待树干晒干至出现有裂口后将其锯成长70~80cm的小段,并按“井”字形堆垛于干燥向阳处。段木垛上盖草料,垛的四周开好排水沟,地面上撒杀白蚁药。2.树蔸备料法在秋、冬季砍伐松木时,选择直径12cm以上的树桩,将其周围15m范围内的杂草、表土铲除干净,灌木砍掉,深挖0.8m左右,让树桩和根部暴露在土外。然后在树桩上铲去4面树皮,留下4条两指宽的引线。露出地面的树根最多留4~

6条,将其余的根截断。对树根也要铲皮3面,左右侧各留 三、接种 1、接种方法 茯苓栽培是以菌种或鲜茯苓个(菌核)作为“种子”进行繁殖。菌种是用小松木段片装瓶(塑料)消毒,加适量培养基质,接上茯苓原种培养后,在瓶内长出白色旺盛的菌丝体。鲜茯苓个繁殖则是选用皮薄、嫩红褐色的鲜茯苓个,用竹刀切成带皮、重为0.1~0.15kg的片块作为接种用的繁殖材料。接种前,在整好的种植地内顺着坡向开窖,窖深20cm,宽40~50cm,长度依段长而定。稍平整窖底,撒上杀白蚁药并与土拌匀,将段木顺坡向摆入窖内。先放入两段。用菌种接种时,先在两段木上半部分用利刀削成长×宽=150cm×10 cm的新口,用镊子将瓶内长有菌丝的松木段片取出,平摆在段木间新口处,加盖松木片或松叶,上面再放一条段木(两段木重20kg以上则不放第三段木),覆土10~15cm。用鲜茯苓块接种则在段木的上端锯几处,将鲜茯苓块贴上,轻轻摩擦后用手压紧,用土覆盖。树蔸接种则是在树蔸上削 四、田间管理 1、查窖补缺接种后7~10天,便可长出白色的茯苓菌丝,这时应检查各窖内的菌情,以便及时补缺。 A、清晨露水未干时在种植地内察看,若窖内段木已长有茯苓菌丝,则窖上土干燥无露水;若窖上有露水,则说明段木未长有茯苓菌丝。

土茯苓地功效与作用

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与功效】 味甘、淡,性平。功效:清热解毒,除湿通络。 【传统应用】 主治湿热疮毒,痈肿梅毒,瘰疬疮肿,筋骨挛痛。《本草纲目》载其能祛风湿,利关节,治拘挛骨痛。 本药用于以下传统方剂:①搜风解毒汤(《本草纲目》):土茯苓、金银花、薏米仁、白鲜皮、防风、木瓜、木通、皂荚子,治疗梅毒,筋骨挛痛;②土茯苓汤(经验方):土茯苓、金雀根、黄芩、黄连、甘草,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白塞病、银屑病、天疱疮、湿疹等免疫性黏膜皮肤疾病。 【主要成分】 含落新妇苷、异黄杞苷、胡萝卜苷、琥珀酸、β-谷甾醇,还含黄酮、皂苷、树脂、多糖、淀粉、挥发油等成分。 【药理作用】 (一)免疫和抗炎 对细胞免疫有抑制作用。有抗炎、抗菌、抗真菌作用。 (二)解毒 对急性和亚急性棉酚中毒有保护作用,但不影响棉酚抑制精子生成的作用。 【临床应用】 1.病毒感染性口腔溃疡。 2.过敏性皮疹、皮肤溃疡或有继发感染。 3.白塞病口腔、阴部溃疡,关节痛。 4.病毒、螺旋体等引起的性病感染、溃疡。 【剂量与用法】 药典剂量:15~60g。 临床常用剂量:15~60g。 大剂量:30~60g。 使用方法:水煎服,外敷。 【临床体会】 (一)关于治疗免疫病溃疡和关节炎 土茯苓是一味作用较强的免疫抑制药。免疫病临床用于治疗红斑狼疮、白塞病、银屑病之口腔溃疡和阴部、眼部、皮肤之炎症、皮疹、疱疹、溃疡,常与黄连、白鲜皮、苦参同用。土茯苓为治疗免疫病口腔和阴部溃疡之最佳中药。 本品也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牛皮癣关节炎、白塞病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与金雀根、山稔根、徐长卿、红藤等同用。 本品对免疫病之过敏性皮炎、天疱疮、湿疹等也有效。 (二)关于治疗感染性炎症 本品对病毒和细菌感染引起的口腔、咽喉的炎症、溃疡有较好的效果,与大青叶、黄连等同用。 (三)关于治疗性病 古人用土茯苓治疗梅毒。现常用于梅毒、淋病、湿疣、衣原体和病毒等引起的性病,与苦参、蛇床子等同用,也可中西医结合治疗。 【副作用】 (一)传统文献 《本草纲目》:无毒。 (二)毒理试验 毒性反应:用含有土茯苓的银屑灵流浸膏240g/kg一次灌胃小鼠,无副作用。幼犬4.03g/kg连续给药60天,心、肝、肾、脑、血液均未见毒性反应。 说明毒性很小。 (三)临床观察

茯苓与健康

茯苓与健康 茯苓小资料 茯苓(tuckahoe)是一种以菌核为主要利用部分的食用菌和药用菌,属于多孔菌科(Polyporaceae)茯苓属。学名Poria cocos(Schw.) Wolf。别名茯菟(《本经》),茯灵(《史记》),茯蕶(《广雅》),伏苓、伏菟(《唐本草》),松腴(《记事珠》),绛晨伏胎(《酉阳杂俎》),云苓(《滇海虞衡志》),茯兔(《纲目》),松薯、松木薯,松苓(《广西中药志》)等等。 茯苓由菌丝体、菌核、子实体三部分组成。菌丝体是营养器官,幼嫩时白色、棉絮状,菌核球形、卵形、椭圆形至不规则形,长10-30cm或者更长,重量也不等,一般重500-5000g。外面吸厚而多皱褶的皮壳,深褐色,新鲜时软干后变硬;内部白色或淡粉红色,粉粒状。子实体生于菌核表面,全平伏,厚3-8cm,白色,肉质,老后或干后变为浅褐色。菌管密长2-3mm管壁薄,管口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径0.5-1.5cm,口缘裂为齿状。孢子长方形至近圆柱形,平滑,有一歪尖,大小(7.5-9)μm×(3-3.5)μm。 茯苓生于松树根上。分布于吉林、河南、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云南所产的茯苓,个圆或长圆,皮黑褐有细皱,肉白,铁实,质量为全国第一,闻名中外,称为云苓。 茯苓的栽培历史和文化 茯苓原产于中国、朝鲜和日本。茯苓的栽培始于中国,南宋周密《葵辛杂识》中记载了当时茯苓的栽培技术“凡所砍大松,根下枯而紅潤者,其下必有茯苓,蓋得茯苓所養故耳。人能服餌,豈無奇功!”。茯苓在我国的食用和药用的历史也很久,早在1700多年前《神农本草经》就把它列为上品;伏灵之名出于《史记?龟策列传》,传云:“所谓伏灵者,在警丝之下,状似飞鸟之形”。《淮南子》也载有:“千年之松,下有茯苓,下有菟丝”。宋代《图经本草》也有关于茯苓酥的记载。苏颂《集仙方》内集古代茯苓食品之大成,有关此方面的论述颇多。据《本草纲目》载:茯苓“主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明清时代,茯苓作为高贵滋补食品更为世人所珍爱。据说,慈禧太后为了保健养身,对茯苓夹饼特别厚爱,而使茯苓夹饭盛行于世,成为京都名食,饮誉至今。 茯苓的营养与食用 茯苓营养丰富,每100克茯苓的营养成分;能量16 千卡、蛋白质1.2 克、脂肪0.5 克、

茯苓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茯苓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药用价值 化学成份 茯苓-药用部分[2] 茯苓含多种成份: 类:(pachymic acid),16α-羟基齿孔酸(tumulosic acid)3β-羟基(11),24-羊毛甾三烯-21-酸[3β(11),24-TCMLIBien-21-oic acid],茯苓酸甲酯(pachymic acid methyl ester),16α-羟基齿孔酸甲酯(tumulosic acid methyl ester),7,9(11)-去氢茯苓酸甲酯[7,9(11)-dehydropachymic acid methyl ester],3β,16α-二羟基-7,9(11),24(31)-羊毛甾三烯-21-酸甲酯[3β,16α-dihydrox-ylanosta-7,9(11),24(31)-TCMLIBien-21-oic acid methyl ester],多孔菌酸C 甲酯(polypenic acid C methyl ester),3-氢化松苓酸(TCMLIBametenloic acid),齿孔酸(eburicoic acid),去氢齿孔酸(dehy-droeburicoic acid),茯苓新酸(poricoic acid)A、B、C、D、DM、AM,β香树醇(β-羟基-16α-乙酰氧基-7,9(11),24-羊毛甾三烯-21-酸[3β-hydroxy-16α-acetylosy-lanosta-7,9(11),24-TCMLIBien-21-oic acid]及7,9(11)去氢茯苓酸[7,9(11)-dehydropachymic acid]。 :茯苓聚糖(pachy-man)、茯苓次聚(Pachymaran)及高度(1,3)、(1,6)、分支的β-D-葡聚糖H11(gluan H11)。其他尚含麦角甾醇(ergo-sterol),辛酸(caprylic aid),十一烷酸(undecanoic),月桂酸(lauric acid),十二碳酸酯(dodeceno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十二碳烯酸酯(dodecenoate),辛酸酸(caprylate)以及无机元素。 医学作用 1.多聚糖类主要为茯苓聚糖(pachyman),含量最高可达75%,为一种具有β (1→6)聚糖支链的β(1→3)吡喃葡萄糖聚糖,切断支链成β(1→3)葡萄糖聚糖,称茯苓次聚糖(pachymaran),常称为茯苓多糖(PPS),具抗肿瘤活性。羧甲基茯苓糖具免疫促进及抗肿瘤作用。[2] 2.羧酸茯苓酸(pachymic acid)、土莫酸(tumulosic acid)、齿孔酸(eburicoic acid)、松苓酸(pinicolic acid)、松苓新酸(3β-hydroxylanosta-7,9(11),24-trien-21-oic acid)等。又报道尚含7,9(11)-去氢茯苓酸、7,9(11)-去氢土莫酸、多孔菌酸C(polyporenic acid C)及3,4-裂环-羊毛甾烷型(3,4-secolanostane)三萜类化合物等。多孔菌酸外用于肝脏具细胞毒作用。此外,含、、、β-茯苓聚糖酶、、、、、、、、和等。 临床使用

茯苓栽培技术

茯苓栽培技术 一、茯苓简介及选种 茯苓味味甘淡,性平无毒,能入心、脾、肺、肾四经,具有利尿、安神、健脾之功效,能主治体虚浮肿、小便不利、脾虚虚弱、心神不安、健忘、心悸失眠、梦遗白浊、腹泻等症。除以上药用价值外,食用上也是一种佳品。我们经常吃的有茯苓饼、茯苓膏等,还可以在我们平时的饮食中加入一些茯苓做为食疗保健的营养品。由于茯苓也属于食用菌类,所以茯苓的菌丝跟其他的食用菌菌丝一样,呈白色或者灰白色,而我们采收的是就是它的菌核体,多为不规则的块状、球形、扁形、长圆形或长椭圆形等,大小不一,小的像拳头那么大,大的直径可以达到35~45cm左右或更大。表皮较薄,呈浅灰棕色或黑褐色,粗糙呈瘤状皱缩,有时部分剥落,内部白色稍带粉红,质坚实,破碎面颗粒状。茯苓为兼性寄生菌,寄生于松科植物赤松或马尾松等树根上,深入地下20~30cm,喜干燥环境。由于茯苓也是食用菌类的一种,所以茯苓的菌种也是分为母种、原种、栽培种3个级别,同其他食用菌一样,茯苓菌种的制种也是要经过从母种接种,扩大繁殖成原种,再由原种扩大繁殖成栽培种这样一个过程。具体的操作上也同其他食用菌的制种操作一样,大家可以参考其他食用菌的制种过程。从有关单位购买母种来进行扩大繁殖,也可以直接从正规单位购买栽培种来进行栽培。菌种购买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了解茯苓的菌种分为四种,即高温型、中温型、低温型和广温型。这几种类型在外表上是没有什么区别的;第二点就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购买。海拔在700米以上的购买中温型和低温型的菌种,海拔在700米以下的购买高温型和广温型的;最后就是在购买菌种时要看好菌丝是否长满并无且其他杂菌。 二、茯苓栽培技术 茯苓的栽培方法可以分为段木栽培、树兜栽培、松针栽培和室内栽培法4种。其中,最为广泛采用的是段木栽培法。栽培时间和地域上几乎没有限制,只要适合其生长所需条件就可以栽培。 2.1栽培材料的选择与准备 树木的选择 段木栽培茯苓以松木为主。虽然任何松树都是人工栽培茯苓的适生树种,但主要采用的松树品种有马尾松、黄山松、云南松、赤松、红松、黑松等,也可用杉树和枫香树栽培茯苓,但产量低。松树最好选择生长10~15年左右或者树干直径为10~40cm的松树。生长在阴坡的树木比生长在阳坡的树木栽培茯苓效果好一些。因为阴坡肥沃之地的松树生长高大笔直,松枝较少,材质适中,茯苓产量较高。阳坡的松树树多弯曲,枝多材硬,不利于茯苓菌丝生长。同样的道理,生长在山下的松树比生长在山上的松树栽培茯苓产量高一些。 砍树 砍树的时间也是有一定讲究的。虽然一年四季都可以砍树备料,但以松树在

松茯苓种植方法与相关技术

图片简介: 本技术介绍了一种松茯苓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新采伐的松树木材锯成长度为50cm60cm的松树木段,间隔性地去除40%60%的表皮;S2,在种植场地开挖栽培穴,开挖好以后对栽培穴喷洒消杀液进行消毒杀虫,其中,消杀液为自主配制:博落13份、烟杆25份、鱼藤草0.51.5份,煮液过滤后取液,再用1%的石灰水调配;S3,每年的4月份待气温升至18℃22℃时播种;S4,播种后2530天,待菌丝长到20cm30cm时进行嫁接,即将预先准备好的菌核块用营养液处理后粘贴在松树木段上,其中,营养液为自主配制:豆浆3%5%、米浆4%6%、红糖2%4%,余量为水。本技术种植方法种植的松茯苓产品质量较好,经后期培养,使菌核紧实,肉质致密,表皮深褐色,个体形状圆整,去皮后肉质嫩白,品质较好。 技术要求 1.一种松茯苓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新采伐的松树木材锯成长度为50cm-60cm的松树木段,间隔性地去除40%-60%的表皮,自然风干至含水量45%—60%待用;

S2,在种植场地开挖栽培穴,栽培穴的规格为:长度60cm-80cm、宽度40cm-60cm、深度10cm- 20cm,开挖好以后对栽培穴喷洒消杀液进行消毒杀虫; S3,每年的4月份待气温升至18℃-22℃时播种,在每一个栽培穴内并排放置3根松树木段,将3袋菌种紧靠着松树木段放置,放置时菌种袋剪开一个开口、松树木段靠近菌种袋的一端锯成新口,将菌种袋的开口与松树木段的新口紧贴设置,然后覆土10cm-15cm; S4,播种后25天-30天,待菌丝长到20cm-30cm时进行嫁接,即翻开覆土,对松树木段用消杀液进行消毒处理,将预先准备好的菌核块用营养液处理后粘贴在松树木段上,重新覆土并保持土层潮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松茯苓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和S4中所述的消杀液为自主配制:博落1-3份、烟杆2-5份、鱼藤草0.5-1.5份,煮液过滤后取液,再用1%的石灰水调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松茯苓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的营养液为自主配制:豆浆3%-5%、米浆4%-6%、红糖2%-4%,余量为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松茯苓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嫁接菌核块之后需要保持土层湿度为70%-80%,天干时需要及时浇水或者散水保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松茯苓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播种后90天-120天,再后熟培养15天—20天,对栽培穴适时培土,并保持土层湿度为60%-70%,天干时需要及时浇水或者散水保湿,并使用茅草或者遮阳网遮光防晒。 技术说明书 一种松茯苓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中药材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松茯苓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茯苓,中药名,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其含茯苓多糖、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有机酸、脂肪、卵磷脂、腺嘌呤、胆碱、麦角甾醇、多种酶和钾盐等多种成分。具有渗湿、利尿、健脾、安神等功效,其药用价值在于: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有利尿作用,能增加尿中钾、钠、氯等电解质的排出;有镇静及保护肝脏、抑制溃疡的发生、降血糖、抗放射等作用,可治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逆、恶阻、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等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