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行政组织理论第二章

行政组织理论第二章

行政组织理论第二章
行政组织理论第二章

简述奴隶制时期的外国行政组织及特点?

原始社会末期,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出现,原始氏族和部落的公共组织逐渐变为奴隶主阶级的统治机关,形成了一套管理国家事务的机构,这就是最早的行政组织。

一、古埃及的行政组织:

古埃及在公元前3100年左右的早期王朝时期就开始建立起中央集权机构,实行奴隶制君主专制。

1、古埃及的行政组织是高度混同的。

2、各部门之间的职权及官员之间的权限虽有所分工但没有明确的划分。

3、法庭也未从行政机关中分离出来。

4、祭司在国家机构中占有显著地位。

二、古希腊的行政组织:

1、雅典的城邦民主制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初的梭伦改革,他颁布了民主改革的宪法。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它有权选举和监督执政官,执政官负责日常国事的治理。

2、古希腊行政组织的特点:

(1)雅典的行政组织具有原始的民主行政特征

(2)强调依法行政

(3)行政官员非专业化、非职业化、无报酬

(4)行政职能简单

三、古罗马的性质组织:

1、古罗马共和国时期的行政组织

中央机关由人民大会、元老院和高级长官三部分组成。执政官是高级长官中的最高官职,拥有最高军事权和行政权。他负责召集和主持元老院会议、人民大会,同时也是元老院和人民大会决议的执行者。2、古罗马帝国时期的行政组织

从公元前 年屋大维登上罗马政治舞台开始,确立了决定专制的元首制度。

四、奴隶制时期外国行政组织的特点:

1、行政组织职能简单且未明确分化。由于低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及初步的社会分工的影响,奴隶制时期国家的管理职能既简单又高度混同。

2、古希腊、古罗马的行政组织与国家机关其他组织开始有了初步的原始的分工。反映在组织结构上出现了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军事组织与宗教组织等,它们既相互交叉又略有分工。

3、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相对简单。古希腊由于各城邦规模小,基本上不存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古埃及、古罗马都存在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但地方行政组织权力有限,主要职责是征收赋税,管好本地水利工程和其他事务,因此,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比较简单,权责划分既简单又统一。

4、在共和制时期,行政组织的官员都无报酬,任期短,行政工作未职业化。当时,担任国家公职被认

简述封建制时期的英法两国的行政组织及其特点?

一、封建时期的外国行政组织:

1、英国封建制时期的行政组织

英国地方行政组织由郡、百户区、村社三级组成。

2、法国封建制时期的行政组织

中世纪法国君主制度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地方分封的封建君主制、等级君主制和中央集权的专制君主制。行政组织也经历了相应的演变过程。

二、封建制时期英法两国行政组织的特点:

1、立法权与行政权相对分离,行政权受到立法权的制约。

(1)中世纪的欧洲,由于皇权、诸侯、教会及第三等级(富裕市民)力

量的角逐,先后出现了各种议会等机构,尽管其作用各不相同,但都表明了立法权与行政权的相对分离,行政权受到立法权的制约。

(2)立法权与行政权的相对分离,行政权受到立法权的制约对欧洲近代以后行政组织的地位、作用、独立性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中世纪末期,随着专制王权的确立,宫廷的内务组织演变成全国的中央行政组织。

(1)组织内部职掌的分工比以往明确、精细。其职能也由内务管理扩展到财务、军事、警察、商务、外交等领域。

(2)行政组织的职能较奴隶制时期,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然具有诸多职能交错、宫延事务与国家管理含混不分的特征。

3、地方行政组织较奴隶制时期有很大的发展。地方行政区划已初具规模,为近代各国地方行政组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英国地方行政组织自治权力较大,中央对地方干预较少。

(2)法国先是诸侯割据,后是中央集权。

4、王权与教权的关系十分密切,它们之间既有斗争又有合作。历代王朝都援用教会(基督教)力量,宣扬“王权神授”的神权政治观念,为强化王权罩上神圣合法的宗教光环。

简述英国内 ?的组成和只能?

英国内 的组成:

1、内 是英国实际上的最高行政机关,是英国政府的核心机构。首相是内 的首脑。内 成员除首相外,还有外交大臣、国防大臣、财政大臣、枢密大臣、掌玺大臣以及大法官等。

2、随着英国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扩大,英国的内 机构不断增加。现在,内 设有内 办公厅,下设内 秘书处、中央统计局、人事管理局、历史档案馆等机构。

二、英国内 的职能:

1、行政职能,行使国内最高的行政管理权,负责协调各行政部门的工作并划定它们的权力范围。

2、决策职能,内 有权决定国内外的许多重大决策,包括内政、外交、防务、社会、科研、教育、经济政策和政府预算等。

3、立法职能,由议会委托内组织起草法律,再提交下院通过。

4、监督职能,对政府的各项政策,尤其是对政府各部进行财政监督。

简述美国独立管理机构的性质、特点及典型代表?

一、美国独立行政机构的性质。它是为某一专门目的而设立的一种重要的行政组织。虽然它比部的行政级别低,但它比政府各部拥有更大的自主权。由于它是行使一定专门职能,执行一定专门任务,对于总统和政府行政部享有相对独立性的行政管理机构,所以称为独立的行政机构。

二、独立行政机构具有如下特点:

1、专业性强。该类机构管理职能单一,其首长通常是某位专家,专业技术性强。

2、具有独立性。由于专业技术较强,其法律、政策不因政府的政策变动而变动,故在法律范围内授予他们自行决定执行中的政策权力。

3、行使混合权力。独立行政机构不仅有行政权,同时有准立法权、准司法权,因而有“第四部门”之称。

4、办事效率高。由于权力集中,办事程序简化,再加上管理职能单一,管理者长期接触同类问题易于积累经验。

三、独立行政机构的典型代表

联邦政府第一个具有重要地位的独立行政机构是 7年成立的州际商业委员会。

简述法国总统职权区别于美国总统职权的特点?

答案:(1)法国总统具有任命总理及政府成员而无需议会批准的权力,有主持部长会议、签署部长会议决定的法定权力,有仲裁政府各部门不同意见的权力。

(2)1958年的宪法规定,总统和政府总理都享有最高行政权,这种现象被法国行政学者称为“行政二头制”。但由于总理是由总统任命的,实际上总统的权力还是大一些。美国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最高行政首脑。

简述资本主义时期外国行政组织的特点?

一、行政组织日趋独立且职能不断扩大,行政组织总量不断增加。

1、资本主义国家的行政组织已从传统社会的立法、行政、司法、宗教诸职能含混不分的状态中摆脱出来而日趋独立。

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行政组织的职能不断扩大,行政组织分工不断精细,行政组织机关也大幅度地增加,行政组织管理越来越专业化、科学化。

二、近代资本主义国家行政组织演变的历史表明,行政组织职能不仅扩大,而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从原来的以政治职能为主转变到现在的以经济和社会职能为主。这表现在近年来各国行政组织机构中负责管理经济和解决社会问题的部门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三、行政权力越来越大。

1、虽然资本主义国家都把三权分立原则作为政府体制运行的基础,但从行政组织演变的历史轨迹中可以看出:行政权力在国家权力体系中的地位逐步上升,行政权力有强化的趋势。

2、无论是总统制国家,还是议会制国家,都是如此。

四、在中央行政组织与地方行政组织的关系上,有地方自治传统的国家在逐步扩大中央集权(如英国);有中央集权传统的国家在逐步扩大地方权力(如法国)。如此看来,中央适度集权与地方适度分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国的共同要求。

中国古代行政组织演变的历史脉络是什么?

一、夏、商、周时期的行政组织。

1、远在夏朝,中国就创立了王位世袭制度,设立了百官,分掌庶政、军事、赋税、诉讼、车马、历法等项事务。

2、商朝已开始按职能设官定制,在行政事务官中,“司徒”主力役之征,“司空”主工,“司寇”主刑,“小爝(藉)臣”主农。除此以外,还设有宫廷事务官兼管政事,宗教事务官执掌祭祀。

3、周朝行政组织较之夏商有很大的发展。中央政府的主要机构是“三司”、“六太”。“三司”即司徒、司马和司空,分别掌管农业、军事与工程营造。“六太”即太宰、太宗、太士、太史、太祝、太卜,分掌文书、典籍以及天文、历史、祭祀、礼仪、占卜等事务。

二、秦、汉时期的行政组织。

1、秦灭六国后,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行政管理体制。中央行政组织称为朝廷。皇帝握有最高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与军事权。在中央朝延内,秦、汉实行三公九卿制。

2、秦朝的地方行政组织设郡、县两级。汉末有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建制。

三、隋、唐时期的行政组织。

1、从魏晋至隋、唐形成了三省六部二十四司的行政组织体制。中书省取旨决策,门下省审议封驳,尚书省承旨执行。

2、隋、唐时期的中央行政组织,除三省六部以外,还设有由秦、汉九卿演化而来的九寺及五监。

3、隋、唐的地方行政组织有州、县二级。州的长官称刺史,县的长官为县令,分别负责地方的行政管理。

四、宋、元、明、清时期的行政组织。

1、宋、元、明、清各朝都沿袭了六部二十四司的机构设置。但在权力关系及职能作用上又有一些变化。其间经历了由三省制到一省制、由一省制到废除相制,继而组成内 的演变过程。中书省废除以后,明、清设内 作为皇帝的咨询、辅助机构。

2、宋朝的地方行政组织有路、州、县三级。

3、元朝对地方的管理创行省制度,这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组织的一次重大改革。行省最初是中书省的临时派出机构,后演变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机构,总理全省的政务。元共建12个省,省下设路(府州)、县二级或三级的行政区划。

4、明朝的地方行政组织设省、府、县三级。

5、清朝地方行政组织有省、道、府、县四级。清朝还特别注重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管辖。

简述中国古代行政组织的特点及其对现代中国行政组织的正负影响?

一、强化中央集权,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人之手,是中国古代行政组织发展的主流。

1、皇帝集立法、行政、司法、军事大权于一身,是国家权力的垄断者。

2、中央与地方的行政权限虽经过多次调整,但最终还是形成了高度集权的行政管理体制。集权的程度,大大超过了中世纪的欧洲国家。

二、中国古代行政组织的演变具有前后因袭、循序渐进的特点。

1、行政组织体制经历了由独相制到三公制,由三省制到一省制,由一省制到内的演变。

2、隋、唐建立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是以后各朝最重要的中央行政职能组织,在国家管理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中国古代行政组织结构严谨,分工精细,层级节制,集中统一。上下隶属关系明确,官员职责明确,对官员有严格的考课和监察制度。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国古代的行政组织管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人类行政组织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四、中国古代的行政组织具有强烈的宗法色彩。

1、中国古代行政组织的发展具有由“家”而“国”,由“私”而“公”,由“内”而“外”的特点。

2、奴隶制时期亲贵合一的组织原则对后世影响很大。等级观念、宗族观念、任人唯亲的思想禁锢了行政组织的进一步发展。

简述中华民国总统制与内 制演变的过程及历史背景?

(1)《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是1912年元旦成立的中华民国政府的法律基础。临时政府采取总统制,总统为行政首脑。临时政府的行政部门共设九部:即陆军部、海军部、外交部、司法部、财政部、内务部、教育部、实业部和交通部。

(2)1912年 月,公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按照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原则,重新设计政府。改总统制为参议院下的内 制。

(3)1913年,袁世凯在北京就任大总统。次年5月,公布《新约法》,改内 制为“总统制”。大总统不再只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而是成为直接

领导政府、决定政策的实际行政首脑。国务院被撤消,改设政事堂,政府共设九个部,所有各部一律直属于大总统。

(4)1916年,洪宪帝制失败。袁世凯死后的中国政局处于更大的动荡之中,历经张勋复辟、南北政府对峙等局面,政制也在帝制、总统制、内 制之间来回变动。

(5)1927年 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其组建的法律依据是《国民政府组织法》,它名义上是按孙中山的五院制设想来构建的,但实际上与孙中山的主张相去甚远。国民政府设主席一人(后称总统),由国

简述中华民国行政组织的特点?

一、中华民国的行政组织在其初创期,接受了西方三权分立与民主共和国的思想。

1、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分别执掌。

2、设参众两院(即国民大会),建立议会制度和内 制度。

3、行政组织的设置也开始初具现代的特征。

二、孙中山提出的政权和治权相区别,在国民大会下实行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五权并立的思想,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但孙中山逝世后,这一体制并未得到真正实现。

三、从法律上确立了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政治体制。

1、国民政府虽在法理上为最高国家机关,但在实施一切纲领、政策、军政、财政等方面,法律规定其都要对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负责。

2、国民政府的组织法要由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会议通过。

3、法律规定国民政府主席、国民政府委员、五大院正副院长、各部委长官皆由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任命。

四、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国民政府没有也不可能实现孙中山的均权制主张,而是中央集权制与地方军阀割据并存。

孙中山的五权并立思想与南京政府五院制的区别是什么?

一、孙中山提出的政权和治权相区别,在国民大会下实行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五权并立的思想,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

二、孙中山逝世后,五权并立体制并未得到真正实现。尽管国民政府是按五院制原则组建的,但实际上:

1、国民大会的权力很小,五院正副院长的产生无需国民大会通过,均由总统提名即可。

2、国会给予总统的权力很大,国民政府表面上是内 制,实际上是总统的权力大于内——行政院。

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组织的结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行政组织。

1、第一阶段(1949—1954)的中央组织。

1949年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在全国政治协商会议闭会期间,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暂行国家最高权力,统辖新中国最高立法、行政、司法、军事权,是典型的议行合一体制。政务院(国务院前身)是中央人民政府下属国家政务的最高执行机关。政务院下设政治法律、财政经济、文化教育、人民监察4个委员会,以及31个部门管理国家行政工作。

2、第二阶段(1955—1966)的中央组织。

按照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下,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的行政事务。国务院由总理、副总理、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和秘书长组成。

3、第三阶段(1967—1974)的中央组织。

从1967年初开始,中央各部委和地方各级行政机关都成立了军管会或派驻军事代表。军管会集党、政、军诸权于一身。

4、第四阶段(1975—1981)的中央组织。

1975年召开的四届全国人大,再次强调现代化建设目标。中央对工交、农业、商业、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进行整顿。国务院机构的设置也相应作了调整和增加,到1975年底,国务院机构总数达到52个。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国家经济的集中统一管理,从1978年开始,进行了又一轮以收权为主要内容的调整。与此同时,又增设了国务院的部属机构。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行政组织。我国多数地方政府是四级:省、市(地级)、县、乡。另外,在我国还设有行政特区,原来全国有 0来个,现在只有6个。(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大鹏乡濒临某行政特区是小陈的故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行政组织的调整与改革有哪些?

一、第一阶段(1949-1954)的行政组织。1949年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二、第二阶段(1955-1966)的行政组织。

1、1954年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及《国务院组织法》。(1)《国务院组织法》对原政务院的组织机构进行了较大的调整,撤消了政法、财经、文教、监察4个委员会。在国务院设置8个办公室、1个秘书厅协助总理分掌各部工作,设置了主办专门业务的

20个直属构,以及35个部委职能机构,共计64个工作部门,其中经济部门增设到35个。

(2)经过调整,国务院由职能机构、直属机构、办公机构三大块组成的组织结构基本上稳定下来。

2、1955-1956年期间,为了加强对整个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国务院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与充实工作。到1956年底,国务院机构总数达到81个。其中管理经济的部门达 个。至此,适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要求的行政组织设置格局基本形成。

3、为了控制机构膨胀过快的势头,克服管理过分集中的弊端,1957年到1959年间开始了以放权与精简为主要内容的行政体制改革。中央把一部分国有工业、商业企业和财政的管理权限下放。结合放权对国务院所属机构进行了大幅度的精简与合并。1959年,国务院机构减为60个,其中经济管理部门减为 个。

4、1959年,我国国民经济陷入严重困难。1960年冬,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鉴于放权后出现的中央控制乏力的状况,又重新收回 958年已下放的部分权力,并逐渐恢复、增设了一些机构。重新收权使国务院机构重新膨胀。1961年底国务院机构总数为62个,1963年底为73个,1964年底为77个,1965年底便达到79个,其数量与 56年大体相等。

三、第三阶段( 1967-1974)的行政组织。

1、从1967年初开始,中央各部委和地方各级行政机关都成立了军管会或派驻军事代表。军管会集党、政、军诸权于一身。上海“一月风暴”以后,全国各地都建立了“革命委员会”(简称革委会)。革委会成为政府机构。

2、从1970年开始,实行了新一轮权力大下放及机构大精简。国务院部门从79个减为 2个。国务院机构总数达到了建国后的最低点。

四、第四阶段(1975-1981)的行政组织。

1、1975年召开的四届全国人大,再次强调现代化建设目标。中央对工交、农业、商业、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进行整顿。国务院机构的设置也相应作了调整和增加。

2、1975年底,国务院机构总数达到52个。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国家经济的集中统一管理。

3、从1978年开始,进行了又一轮以收权为主要内容的调整。与此同时,又增设了国务院的部属机构。

4、到1981年12月,国务院设部委机构52个、直属机构 个、办公机构5个,共100个部门,其中经济管理部门增加到 1个,为建国以来的最高点。

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方行政组织的层级及行政特区?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方行政组织的层级:

1、在1949年新中国建立初期,地方行政组织有大区(当时全国设东北、华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六大行政区)、省、县、乡四级。

2、1954年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颁布了我国第一部宪法,按照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行政组织有省、县、乡三个层级。

3、20世纪 年代以来,我国多数地方政府是四级:省、市(地级)、县、乡级。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特区:

行政特区是在工矿区、林区、风景名胜区等地为开发这些资源而设立的。如湖北省的神农架林区、贵州省的万山特区等。行政特区不具有一般政府的综合管理性质,且大多实行政企(事)合一的政府体制。

分析四次机构改革都未走出两个怪圈与计划经济体制的关系?

一、我国行政组织进行过多次调整与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始终摆脱不了两个“怪圈”:

1、机构设置上的“精简一膨胀一再精简一再膨胀”的怪圈;

2、权限划分上的“一统就死,一死就放,一放就乱,一乱就收”的怪圈。

二、这两个怪圈现象留给人们许多思考。

1、就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以及政府对社会经济事务的直接管理方式是导致这两个怪圈的根本原因,而高度的集权管理体制和政府对社会经济事务的直接管理又根源于无所不包的计划经济体制。

2、改革开放后,我们在进行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就认识到,转变政府职能是我国行政组织改革的前提和基础。

3、究竟如何转变职能才能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不致使职能膨胀、机构过多,以及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不致过死或过乱,从而彻底走出那两个怪圈,尚在摸索之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组织的特点是什么?

一、新中国行政组织具有充分的人民性。

1、这是由我国的社会制度所决定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各族人民当家作主,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由它而产生的新中国行政组织就具有空前的人民性与民主性。

2、新中国行政组织具有充分的人民性,这一点是西方国家的行政组织和旧中国的行政组织都无法比拟的。

二、新中国行政组织的设置与运行,本着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不断进行调整与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1、行政组织调整与改革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新中国行政组织的体制,在基本格局形成之后,总的来说,几十年来基本稳定。变动较大的主要是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从1949年至今,政府有关经济管理部门呈波浪式起伏变化。

2、从总体上看,上述这些反映了:

(1)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对机构设置的要求;

(2)出精兵简政方针的不断贯彻;

(3)我们对集权分权适度点的探索;

(4)我们对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深化的过程。

三、在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我国行政组织基本上贯彻了民主集中制原则。

1、我国实行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制度保证了人民内部的广泛民主和人民意志执行过程的集中统一。

2、在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

(1)我们一方面强调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统一;

(2)另一方面又力求在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

3、在实际贯彻这一原则的过程中曾出现过曲折和失误。有时权力过分集中,有时权力过分分散。在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行政组织如何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还有待进一步摸索和改革。

四、新中国行政组织在其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弊端。

1、由于分工过细,造成机构臃肿、部门林立、职责不清;由于过分强调对口管理,造成下级政府部门林立、机构臃肿,以及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职能雷同、职责不清。

2、我国行政组织进行过多次调整与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始终摆脱不了两个“怪圈”:(1)机构设置上的“精简一膨胀一再精简一再膨胀”的怪圈;

(2)权限划分上的“一统就死,一死就放,一放就乱,一乱就收”的怪圈。

自考行政组织理论重点

【行政组织理论】 第一章绪论 一、行政组织: 1、广义:各种为达到共同目的而负有执行性管理职能的组织系统。 2、狭义:国家的行政机关,是社会组中中最大的组织。(本书研究的是狭义) 二、行政组织的要素: 1、物质要素:①人员(主体、核心);②经费(不可缺少);③物资设备(物质基础) 2、精神要素:①目标(灵魂);②权责机构(形成部门体系);③人际关系 三、行政组织的性质: 1、一般性质:①静态的组织结构;②动态的组织过程;③生态的组织环境;④心态的组织意识 2、特殊性质:①阶级性;②社会性;③权威性;④法治性;⑤系统性;⑥主动性(现代组织仅有) 四、行政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区别: 1、管理对象不同; 2、为社会所提供的服务内容不同; 3、活动的依据不同; 4、活动的目的不同 五、行政组织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 1、行政组织是行政管理的主体;2行政组织是行政人员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 六、行政组织的功能: 1、含义:在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作用。 2、内容:①政治功能(核心问题:巩固国家政权);②经济功能(最主要、最基本的功能); ③文化功能;④社会功能(①提供社会保障;②促进公正的收入分配;③控制人口增长;④环境保护)。 3、特点:①广泛性和有限性、②稳定性和变异性 七、本书的研究内容: 1、行政组织的综合性总体研究(①一般原理的阐述;②研究行政组织的历史发展和理论发展)

2、行政组织的静态研究(①目标、②结构、③体制) 3、行政组织的生态和心态研究(①外部环境;②内部条件) 4、行政组织的动态研究(①研究行政组织的建立于管理;②研究行政组织的变革) 八、本学科性质:阶级性、社会性 九、行政组织理论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行政组织理论的专业基础理论是政治学 2、行政组织理论是管理学的分支学科 3、行政组织理论是行政管理学的分支学科 4、行政组织理论与心理学有相互渗透的关系 十、行政组织理论的研究方法: 1、阶级分析的方法 2、系统分析的方法 3、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4、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方法 5、纵向与横向相结合的方法 十一、行政组织理论的研究意义: 1、为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组织理论体系 2、实现行政组织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现代化的需要,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 3、是我国当前行政组织改革的需要,为行政组织改革的实践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4、是优化行政工作人员的素质、提供其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的需要 第二章行政组织的演变 一、奴隶制时期外国行政组织的特点: 1、职能简单且未明确分化 2、初步的原始分工

行政组织理论考前重点

行政组织理论考前重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组织和行政组织概述 1.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 (1)物质要素:人员,经费,物质设备. (2)精神要素:目标,权责结构,人际关系。 第二节:行政组织理论的研究: 1.行政组织理论与管理学的关系:组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其产生晚于管理学。 第三节:行政组织理论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1.行政组织理论的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 (1)阶级分析的方法。(2)系统分析的方法(3)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4)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方法。(5)纵向与横向相结合的方法。 第二章:行政组织的演变 第一节:外国行政组织的演变 1.古埃及的行政组织:法老是最高统治者。 2.古希腊的行省组织;雅典是古代奴隶主民主共和政体的典型。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1)雅典的行政组织具有原有的民主行政特征。 (2)强调依法行政。 (3)行政官员非专业化,非职业化,无报酬。 (4)行政职能简单。 3.古罗马的行政组织:中央机关由人民大会,元老院和高级长官三部分组成。元老院是实际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4.英国现代的行政组织:英国的中央行政组织主要有枢密院,内阁和政府各部。 5.美国现代的行政组织:独立行政机构具有如下特点:专业性强,具有独立性,行使混合权力,有“第四部门”之称,办事效率高。独立行政机构的组织形式一般为各种专门委员会。 6.资本主义时期外国行政组织的特点: (1).行政组织日趋独立且职能不断扩大,行政组织总量不断增加。 (2).近代资本主义国家行政演变的历史表明,行政组织职能不仅扩大,而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从原来的以政治职能为主转变到现在的以经济和社会职能为主。 (3).行政权力越来越大。 (4).在中央行政组织与地方行政组织的关系上,有地方自治传统的国家在逐步扩大中央集权(如英国);有中央集权的国家在逐步扩大地方权力(如法国)。 第二节:中国行政组织的演变 1.我国奴隶制时期的行政组织实行的是“亲贵合一”的组织原则,具有强烈的宗

行政组织学章节答案

行政组织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行政组织学导论 1、组织:组织是在特定社会环境之中,由一定要素组成的,为了达成一定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并随着内部要素和外部环境不断变化而自求适应和调整,具有特定文化特征的一个开放系统。 2、行政组织:行政组织就是指为推行国家公共行政事务而依法建立起来的各种行政机关的统称。 3、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内若干成员由于相互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生的交互行为和意识,并由此自然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 4、正式组织:正式组织是指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 5、团体意识:团体意识是指组织成员对组织在思想上、认识上、感情上和行为上拥有共同一致的价值观。团体意识是维系组织存在与发展的灵魂。第二章组织理论的发展 1、霍桑实验:人际关系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乔治·梅奥、罗斯利斯伯格。他们的学说是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到30年代初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实验的,因而得名霍桑试验。霍桑试验从1924年开始到1932年结束,历时8年,经过对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群体行为、员工态度、工作士气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一系列的实验,他们发现并证明,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仅取决于人的生理方面、物理方面的因素,而且更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影响。 2、“需要层次论”:马斯洛创立的。他在其代表性著作《人类动机的理论》和《激励与个人》中,对人的行为和动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人的动机是由需要决定的,这些需要按照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可以划分为5个基本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只有满足了人低层次的需求后,人才会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在管理中,应从满足员工不同的需求入手,以激励和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3、帕森斯: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的创始者。帕森斯对社会生活中的组织现象有其独特的研究,他认为,所有社会组织本身就是一个社会系统,每个大的社会系统下面又分有若干小的社会系统,整个社会则是一个最大的社会系统。社会系统在本质上是由组织成员的行为或行为关系所构成,因此,在研究组织时,应重点研究这些行为活动及角色关系。帕森斯认为,各种社会组织都面临适应、目标达成、内部整合和模式维持等四个基本的问题,组织存在的目的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可通过决策阶层、管理阶层和技术阶层去完成。

(完整版)行政组织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行政组织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0小题,每小题1分,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府首脑是() A.国家主席 B.国务院总理 C.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D.全国政协主席 2.管理幅度与领导者的水平、能力成() A.正比例关系 B.反比例关系 C.矛盾关系 D.同等关系 3.行政组织结构的灵魂和核心是() A.组织结构模式 B.权力分配关系 C.职位设置 D.管理幅度与层次 4.作为地方自治团体,法国大区行政机关的首脑是() A.大区行政长官 B.大区秘书长 C.大区特派员 D.大区议会主席 5.英国建立“部长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为了() A.基层人员参与绩效测评 B.减轻部长管理工作负担 C.基层人员参加部长决策 D.加强部长对本部工作的控制 6.地方行政组织对其辖区内的行政事务有自主决定权,中央行政组织一般不加干涉的体制称为() A.集权制 B.分权制 C.均权制 D.分离制

7.中国行政组织职能转变的关键是() A.党政分开 B.政企分开 C.政事分开 D.政群分开 8.行政组织中绝大多数部门的设置依据是() A.业务性质 B.管理程序 C.管辖地区 D.成立时间 9.1992年,奥期本和盖布勒提出了() A.中央集权理论 B.法理性权威理论 C.企业家政府理论 D.权变组织理论 10.国务院各工作部门内设司级机构的撤消须报请批准的机关是() A.国家人事部 B.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 C.国务院 D.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11.古雅典负责行政事务的是() A.十将军委员会 B.五百人会议 C.公民大会 D.执政官 12.下列行政组织中,属于派出机关的是() A.消费者协会 B.区政府 C.街道办事处 D.居民委员会 13.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行政组织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A.精简机构 B.精简人员 C.转变职能 D.放松规制 14.行政组织中最基本的物质要素是() A.经费 B.目标 C.人 D.人际关系 15.在划清中央与地方财政权限方面,目前我国实行的主要制度是() A.财政包干制 B.分税制 C.统收统支制 D.统收分支制

行政组织理论(简答、论述)

简述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 构成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可以分为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两大类 1物质要素包括:人员,经费,物资设备 2精神要素包括:目标,权责结构,人际关系 简述行政组织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 1行政组织是行政管理的主体,是进行行政管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力量源泉 2行政组织是行政人员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①行政组织是行政人员活动的载体②行政组织是行政人员发挥正面作用的关键,是行政人员分工明确合理,合作协调,沟通顺畅,关系融洽的物质保证③行政组织将行政人员聚合起来,发挥合力 简述行政组织理论的研究内容 1行政组织的综合性总体研究:①研究性质组织的性质、要素与作用,及其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区别等一般性原理的阐述②研究行政组织的历史发在和理论发展2行政组织的静态研究:①研究行政组织的目标②研究行政组织的结构③研究行政组织的体制,即行政组织内部的权力分配关系3行政组织的生态和心态研究:①研究行政组织的外部环境②研究行政组织的变革 试述行政组织的性质 1行政组织的一般性质 ①静态的组织结构。从静态的角度看,行政组织是由按照职能目标分工、权力指挥关系、责任归属、工作程序设 臵的各个层级、各类部门、各个职位等所共同构建的一个完整体系 ②动态的组织过程。从动态的角度看,行政组织就是一个把人、财、物、时间、信息、只是、环境等因素在特定 的时间和空间内联系和配臵起来的有机整体,是一个发挥组织功能的动态活动过程 ③生态的组织环境。从行政组织与整个社会的关系来看,行政组织是处于外在社会环境中的一个邮寄系统,是一 个开放的社会子系统 ④心态的组织意识。行政组织是人们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建立的群体 2行政组织的特殊性质 ①阶级性。行政组织作为国家意志的体现者,作为国家职能的执行机关,其管理活动中必然会表现出鲜明的阶级 特性 ②社会性。社会性是行政组织的基础,阶级性是其核心 ③权威性。政府行政组织以整个社会生活为自己的控制对象,强制付出是行政组织权威性的突出特征 ④法治性。任何一个行政组织的建立、撤销都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并要依据宪法和法律展开活动 ⑤系统性。从纵向看,它主要以分层管理的方式展开工作。从横向看,各层级的行政组织内部都有横向职能部门 划分,这些部门分工领导和管理各有关的事务 ⑥主动性。这只是现代行政组织的特征。政府不仅应主动地研究、提出社会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规划,而且要促使 本组织的工作人员,以积极的态度和高度的热忱,主动地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服务 试述行政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区别 1管理对象不同①企业。事业组织只是以本组织为管理对象②群众团体也只管辖本群团所联系的那部分群众的有关事宜③国家行政组织除管理自身组织外,更重要的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以全社会的公共事务为自己的管理对象 2为社会所提供的服务内容不同。①企业组织以从事物质、非物质商品生产和流通为活动内容②事业单位从事非物质生产、为社会提供精神产品和劳务服务为主③群团组织是为自己所联系的群众提供某些福利和一点的行为规范④行政组织视为社会提供各种行为规范、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目标及达到目标的重要措施 3活动的依据不同。①企业组织主要以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和各种社会中的基本经济规律为自己轰动的依据②事业单位主要以自己所特有的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各项事业的发展运行规律为其活动一句③群团组织以其自愿组合、共同定力的规章制度为活动已经④行政组织则以国家权力运行规律为自己的活动一句,具体而言,就是以国家法律作为活动的已经和准绳,因为法律是国家全力的象征,依法行政是行政组织的重要特点 4活动的目的不同①企业组织的目的是为社会提供物质财富和盈利,故以经济效益为目的②事业组织的目的是向社会提供精神财富③群团组织在不妨碍全体人民利益的前提条件下,以追求群团组织所联系群众的利益为目的④行政组织的目的是促进整个社会秩序和整个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因此,他追求的是全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全国人民的整体利益 试述行政组织理论研究的意义 1是为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组织理论体系 2是事项行政组织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和现代化的需要,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 3是我国当前行政组织改革的需要,它可以为行政组织改革时间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4是优化行政工作人员的素质,提高其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的需要 简述奴隶制时期外国行政组织的特征 1行政组织职能简单且未明确分化 2古希腊、古罗马的行政组织与国家机关其他组织开始有了初步的原始分工 3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相对简单 4在共和制时期,行政组织的官员都无报酬,任期短,行政工作未职业化。担任国家公职被认为是一种荣誉 简述我国古代行政组织的主要特点 1强化中央集权,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人之手,是中国古代行政组织发展的主流 2中国古代行政组织的演变具有前后因袭、循序渐进的特点 3中国古代行政组织结构研究,分工精细,层级节制,集中统一 4中国古代的行政组织具有强烈的宗法色彩 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组织的特点 1具有充分的人民性 2行政组织的设臵与运行,本着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 3在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我国行政组织基本上贯彻了民主集中制原则

行政组织理论要点精选

第一章绪论 (一)组织的含义 1、组织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组织产生于人类的生产斗争和社会斗争之中。 2、组织:两上以上的人、目标和特定的人际关系这三种要素构成的一种特殊的人群体系。 (二)行政组织 1、广义:各种为达到共同目的而负有执行性管理职能的组织系统。 2、狭义:国家的行政机关,是社会组织中规模最大的组织。(本书研究的是狭义) (三)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 1、物质要素:①人员(主体、核心);②经费(保证,不可缺少);③物资设备(物质基础) 2、精神要素:①目标(灵魂);②权责机构(形成部门本系);③人际关系 行政组织的性质: (一)行政组织的一般性质: ①静态的组织结构(职位);②动态的组织过程;③生态的组织环境;④心态的组织意识 (二)行政组织的特殊性质: ①阶级性(核心):②社会性(基础);③权威性;④法治性;⑤系统性;⑥主动性(现代组织特征)(三)行政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区别: 1、管理对象不同; 2、为社会所提供的服务内容不同; 3、活动的依据不同; 4、活动的目的不同 现代社会五大组织系统:国家组织、企业组织、事业组织、群团组织和政党组织。 国家组织中又分三大系统:立法或权力组织、行政组织、司法组织。 行政组织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 1、行政组织是行政管理的主体; 2、行政组织是行政人员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 ;③是一个能动的整体。 ①是行政人员的载体;②行政组织的结构、设置等是有序开展工作的物质保证 行政组织的功能: (一)行政组织功能的含义:在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作用。 (二)行政组织功能的内容: ①政治功能(核心问题:巩固国家政权);②经济功能(最主要、最基本的功能);③文化功能; ④社会功能(①提供社会保障;②促进公正的收入分配;③控制人口增长;④环境保护)。 (三)行政组织功能的特点:①广泛性和有限性;、②稳定性和变异性行政组织理论的研究方法:(一)阶级分析的方法 (二)系统分析的方法(整体-部分,内部和外部) (三)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四)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方法 (五)纵向与横向相结合的方法行政组织理论的研究意义: (一)为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组织理论体系 (二)是实现行政组织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现代化的需要,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 (三)是我国当前行政组织改革的需要,为行政组织改革的实践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中华民国的行政组织特点复习资料

中华民国的行政组织特点复习资料 湖南省自考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256752218.html,/整理 (1)中华民国的行政组织在其初创期,接受了西方三权分立与民主共和国的思想。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分别执掌,设参众两院,建立议会制度和内阁制度,行政组织的设置也开始初具现代特征。(2)孙中山提出的政权和治权相区别,在国民大会下实行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五权并立的思想,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但孙中山逝世以后,这一体制并未得到真正实现,因为实际上国民大会所拥有的权力很小,而总统的权力很大。(3)从法律上确立了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政治体制。法律规定政府主要长官都由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任命。(4)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国民政府没有也不可能实现孙中山先生的军权制主张,而是中央集权制与地方军阀割据并存。 2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组织的特点 (1)新中国行政组织具有充分的人民性。各族人民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2)新中国行政组织的设置与运行,本着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不断进行改革与调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它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3)在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我国行政组织基本上贯彻了民主集中制原则。这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这一制度来保证的。(4)新中国行政组织在其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弊端:由于分工过细,造成机构臃肿,职责不清;由于过分强调对口管理,造成了上下级或中央与地方之间权责不清,从而导致人浮于事,效率低下。虽然过去已经进行了几次大的改革,但往往都陷入了“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就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高度集权管理体制以及政府对社会经济事务的直接管理方式是导致这两个怪圈的根本原因。所以改革开放后,我们在进行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就认识到,转变政府职能是我国行政组织改革前提和基础。 23、马基雅维利的行政组织思想。 主要体现在他的《君主论》与《讲话集》里。他是世界上第一个论述过国家行政组织管理原则的人。这些原则主要有四项:群众支持原则;组织内聚力原则;领导者必须具有超出常人能力(决策能力、用人能力、应变能力)的原则;存在下去的原则。 24、简述外国早期的行政组织思想有哪些? 答:外国早期的行政组织思想有:(1)组织分工思想: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中,最早提出了组织分工的思想;(2)层级节制的思想:柏拉图依据其分工的思想进一步论证了等级划分的原则,《圣经》中也提出了层级节制思想。(3)授权思想与例外原则:古巴比伦人可能是最早提出这种思想的人,《圣经》中也体现了这一思想。(4)组织内聚力的思想:代表人物是马基雅维利和他的《君主论》。(5)三权分立互相制衡的思想:代表人物是洛克和孟德斯鸠。 25、独立的、系统的行政组织理论(传统行政理论)产生的背景 (1)工业革命的完成、要求企业组织管理科学化(2)民主共和国政体的建立与社会文化的发展,要求行政组织管理科学化。(3)政治学理论与管理理论的发展,为行政组织理论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政治学理论与管理学理论的发展主要表现在:①行政学从政治学中分化出来,为行政组织学的独立提供了直接的理论基础。②西方企业组织管理理论的发展为行政组织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与基础,致使

行政组织理论要点 (4)

一、单项选择题 1、名誉市长制的基本特征是()。否定“权力分立”,实现“立法与行政的统一” 解析:西方实行集权制的典型国家是法国。参见教材P169。 解析:从决策权归属看,有首长制、委员会制和混合制。参见教材P168。 解析: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看,有集权制、分权制与均权制。参见教材P168。6、行政组织内部各个层次、部门之间权力分配关系的制度化就是()行政组织体制 解析:管理层次与幅度是反比例关系。参见教材P164。 9、行政组织横向划分出咨询部门、决策部门、执行部门、信息部门和监督部门,划分的依据是管理程序 10、某一级政府内的部门分工,是行政组织的()宏观横向分工 11、中央政府内部依职能分工,设部、司(局)、处等三至四个层级,这种分工是行政组织的()。微观纵向分工 12、考虑到行政组织是一个能适应环境的开放系统,任何行政组织结构都应具备稳定性和()。可变性 13、行政组织要素经过四层次的排列组合而成一个国家的行政组织系统,第一层次由职位排列组合而成()。单位 14、自下而上的目标制定方法属于()。目标综合法 15、认为目标管理是程序活动的是()。奥蒂奥纳 见教材P134。 16、认为目标管理是“目标”与“管理”的结合的是()杜拉克 17、下列不属于行政组织内部目标的是()。提供公共服务 解析:纵向目标是促进行政组织发展的基础。参见教材P120。 解析:行政组织目标的特征包括:强制性、服务性、和谐性、复杂性、动态性。 解析:组织目标是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参见教材P116。 二、多项选择题 解析:根据行政组织中同一层级的各个行政部门隶属领导的不同,行政组织体制可分为完整制与分离制。 22、根据行政组织中掌握最高决策权的人数多寡,行政组织体制可分为()。 首长制、委员会制、混合制 解析:本题考查集权制、分权制与均权制。根据中央行政组织与地方行政组织权力分配关系的不同,行政组织体制可分为集权制、分权制与均权制。参见教材P169。 24、行政组织体制所涉及的权力分配关系存在于行政组织内部层级之间、部门之间 25、一般而言,合理的组织结构应具备的主要条件有()。 任务与组织平衡 各个组织、人员按比例配置 分工明确,合作良好 适应环境,具有弹性 解析:目标执行需要具备一些前提条件:(1)组织及其成员的自我控制能力强;(2)组织认同感强;(3)组织目标得到组织领导的重视;(4)目标明确。参见教材P138。 解析:制定组织目标的方法与技术主要有:目标分解法、目标综合法、目标滚动法、环境适应法、资源规划法。

《行政管理学》历年真题及答案整理版

2010年4月行政管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7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行政管理学的创始人是( C )1-9 A.泰罗 B.古德诺 C.威尔逊 D.法约尔 2.霍桑实验提出了( A )1-14 A.“社会人”假设 B.“政治人”假设 C.“经济人”假设 D.“道德人”假设 3.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具体方法中,主要注重个别事例特殊性研究的方法是( D )1-23 A.比较方法 B.经验方法 C.规范方法 D.案例方法 4.对特定行政系统的战略性、长期性与全面性存在与运行产生根本性影响的各种环境因素集合,指的是( B )2-32 A.微观行政环境 B.宏观行政环境 C.中观行政环境 D.外部行政环境 5.在雷格斯提出的“融合一棱柱一衍射的行政模型”中,棱柱型行政模式是( A )2-35 A.过渡型社会的行政模式 B.工业社会的行政模式 C.农业社会的行政模式 D.信息社会的行政模式 6.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C )2-50 A.人民民主专政 B.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三权分立制 7.在下列国家中,实行联邦制的是( D )3-81 A.中国 B.英国 C.日本 D.美国 8.行政权力合法性的基础是( A )3-70 A.公共性 B.强制性 C.自主性 D.有限性 9.强势政府时期,行政职能所具有的特点是( A )4-102 A.行政职能范围大大拓展 B.政府很少对经济进行干预 C.政府职能非常有限 D.适应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 l0.行政管理活动的实质和核心是( C )4-95 A.行政权力 B.行政组织 C.行政职能 D.行政发展 11.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最基本原则是( A )5-137 A.适应性 B.协调性 C.法制性 D.精干高效 12.从行政管理机构的性质看,统计局属于( C )5-135A.咨询机构 B.监督机构 C.信息机构 D.执行机构 13.外交部在国外的使馆、领馆属于( B )5- 136 A.辅助机构 B.派出机构 C.执行机构 D.咨询机构 14.人事行政管理最经常的职责和最大量的活动是( C )6-164 A.计划和组织 B.制度建设与具体落实 C.使用和开发行政人员 D. 15.预算管理实质上是一种( B A.技术性的管理活动 B. C.经济性的分配活动 D. 16.)6-165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17.行政组织中最活跃的要素是( A.行政权力 B.行政职位 C.行政人员 D.行政体制 18.解决上下级行政组织冲突的常见方式是 A )7-208 A.服从权威 B.谈判 C.冷处理 D.调解 19.渐进决策模式理论的提出者是 A.林德布洛姆 B.阿·埃佐尼 C.杜鲁门 D.赫伯特·西蒙 20.最典型的事前行政监督是( C A.国政调查 B.质询 C.听证会制度 D.人大代表视察 21.使行政管理思想变为现中间媒介是( D )9-263 A.行政管理制度 B. C.行政领导方式 D. 22. 响,因而具有( C )9-269 A.无偿性 B.强制性 C.间接性 D.垂直性 23.所谓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属于( D )9-275 A.目标激励 B.奖励激励 C.竞争激励 D.反激励 24.建立在“性恶论”伦理哲学基础上的行政管理原则与管理模式是( C )10-315 A.以德行政 B.诚信行政 C.依法行政 D.透明行政 25.行政职业道德的核心规范,也是为人民服务准则的最基

马克斯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马克斯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大体可分为三部分——(一)理想的行政组织:韦伯理想的行政组织主要特点为,1、组织成员的一切活动,都必须遵守一定的程序,其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2、组织目标的实现,必须实行劳动分工;3、按等级制度形成一个指挥链; 4、在人员关系上,表现为一种非人格化的关系,换句话说,他们之间是一种指挥和服从的关系,这种关系由不同的职位和职位的高低来决定; 5、承担每个职位的人都需经过甄选,并经过考试和培训; 6、人员实行委任制,所有的管理人员都是任命的,而不是选举的; 7、管理人员非组织所有者; 8、管理人员有固定的薪金,并且有明文规定的升迁制度和考核制度; 9、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组织中的法规和纪律,这些规则不受个人感情的影响,适用于一切情况。韦伯认为,这种理想的行政组织是最符合理性原则的,其效率是最高的。 (二)韦伯对权力的分类:韦伯指出,任何一种组织都是以某种形式的权力为基础的。他把权力划分为三大类,1、合理的法定权力;2、传统的权力;3、神授的权力。韦伯认为,在这三种权力当中只有合理和法定的权力是行政组织的基础,因为这种权力能保证管理的连续性和合理性,能按照人的才干来选拔人才,并按照法定的程序来行使权力。这是保证组织能够健康发展的最好的权力形式。 (三)理想的行政组织管理制度:韦伯认为,行政组织中除了最高领导外的每一个官员,都应按下列准则被任命和行使职能,1、他们在人身上是自由的;2、他们按明确规定的职务等级系列组织起来;3、每一职务都有明确规定的法律意义上的职权范围;4、职务是通过自由契约关系来承担的;5、候选人是以技术水平为依据挑选出来的,他们是被任命而非选举的;6、他们有固定的薪金报酬,绝大多数有权享受养老金,雇佣当局只有在某些情况下才有权解雇这些官员,但这些官员则始终有辞职的自由;7、这个工作是任职者唯一的,或至少是主要工作;8、它成为一种职业,有着一种按年资或成就或两者兼有之的升迁制度,升迁由上级的判断来决定;9、官员在完全同所管理财产的所有权无关的情况下工作,且不能滥用职权;10、他在行使职权时受到严格而系统的纪律约束和控制。

(完整版)行政组织学简答题、论述题及解答(第1-10章)

第一章行政组织学导论 一、简答题 1、简述组织的构成要素。 (1)组织目标;(2)机构设置;(3)人员构成;(4)权责体系;(5)制度规范;(6)资金设备;(7)技术;(8)信息沟通;(9)团体意识;(10)环境。 2、简述正式组织及其特征。 正式组织是指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正式组织的特征有: (1)经过特定规划建立起来的,并不是自发的形成;(2)有较为明确的组织目标;(3)组织内部分成各个部门,各个部门的职责、权限及完成工作任务皆有明确规定;(4)组织内各个职位,按照等级原则进行法定安排,每个人承担一定的角色;(5)有明确的法律、制度和行为规范。 3、简述非正式组织及其特点。 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内若干成员由于相互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生的交互行为和意识,并由此自然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非正式组织具有的特点是:(1)自发性。 (2)内聚性。 (3)不稳定性。 (4)领袖作用较大。 4、简述组织的功能与作用。 (1)组织能够创造一种新的合力,起着“人力放大”作用;(2)组织能够产生一种协同效应,提高组织工作的效率;(3)组织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 5、与其它社会组织相比,行政组织具有哪些特点? (1)行政组织是唯一可以合法使用暴力的机关;(2)行政组织是一个具有天然垄断地位的组织;(3)行政组织是可以合法行使行政权的组织;(4)行政组织是承担公共责任的组织;(5)行政组织是追求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组织。 6、简述行政组织学的研究特点。 (1)政治性和社会性的统一;(2)应用性和理论性的统一;(3)综合性与独立性的统一;(4)权变性和规范性的统一。 二、论述题 1、试论当代行政组织发展的趋势。 (1)行政权力不断扩张,行政组织的规模日趋扩大;(2)管理性质日趋复杂,管理功能不断扩充;(3)专业化和职业化趋向;(4)组织间的相互依存和协调的加强;(5)法律限制和程式化;(6)重视社会的目的;(7)国际影响和国际化的趋向。 2、试论行政组织在社会的政治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1)政治和社会秩序的维持者;(2)利益的表达、聚合和转化者;(3)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4)作为政治一体化的工具。 3、试论行政组织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1)提供经济发展所需的最低条件的法律和制度;(2)组织和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3)共有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保护;(4)宏观经济的调控,保证经济的稳定和效率;(5)社会收入的公平分配。 4、试论学习和研究行政组织学的目的和意义。 (1)了解和掌握行政组织管理与运行的规律;(2)促进和提高行政组织的效率;(3)改革和完善我国的行政组织体制;(4)改善政府形象和增强政府的国际竞争力;(5)提升政府管理能力。 第二章组织理论的发展

西方行政学说2017--整理

精品文档 西方行政学说 一、单选题 1、(奎德)与德罗尔一起创办了著名的《政策科学》理论刊物。 2、(奎德)长期在享誉世界的公共政策思想库――兰德公司从事政策分析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3、(维尔达夫斯基)在西方行政学的发展历史上率先深刻揭示了预算的政治本质。 4、(计划)不仅是管理的首要因素,具有普遍适用性,而且是一切组织活动的基础。 5、(自治型)行政组织体制的特征是多数的行政官员均系民选,有任期限制,体现民治,行政官员向民众负责。 1、1994年克林顿政府行政改革所依据的理论主要是(企业家政府理论)。 2、19世纪50年代英国创立的(文官制度)为行政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范畴和规范。 3、1993年,美国行政学会为了纪念一位学者在公共预算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而专门设立了以其名字命名的奖项,这位学者是(维尔达夫斯基) A 1、奥斯本强调,改进政府工作效率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改革政府的不良体制)。 2、奥斯本认为,企业家政府对政府各部门表现的评估和资助的依据是(政策效果)。 3、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人的基本需要层次不包括(生活的需要)。 B 1、被称作“组织理论之父”的是(韦伯)。 2、被视为世界各国公认的第一本大学行政学教科书的是怀特所著(《行政学导论》)。 4、被誉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并成为西方管理思想史上社会系统学派创始人的是(巴纳德)。 5、被里格斯定义为研究“自然以及人类文化环境与公共政策运行之间的相互影响情形”的学说是(行政生态学)。 6、被视为20世纪最后25 年内最有影响并荣获美国政治学会的最高荣誉奖---威尔逊政治学术奖的林德布洛姆的政治学名著是(《政治与市场》)。 7、布坎南提出要借助于(需求显示法)来完善选举制度,因为它可…………共物品的数量和质量最大限度的接近投票者的实际偏好结构。 C 1、从组织理论上看,法约尔所讨论的主要是(组织结构问题)。 2、长期从事政策分析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并享誉世界的公共政策思想库----兰德公司地处(美国) 3、从思想渊源来看,威尔逊的行政学说受到了来自欧洲大陆行政研究思想的影响, 尤其是(德国)的影响。 D 1、德鲁克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目标管理概念。 2、德鲁克基于目标管理理论提出的在政府机构中广泛运用的理论是(公共服务机构管理理论)。 3、登哈特认为,(社区)已经成为美国人生活中的一个主题。 4、对(公民权)理念的认识是我们准确把握库珀行政伦理概念的基本前提。 E 1、厄威克在管理学方面的主要贡献是(把古典管理理论系统化)。 2、厄威克认为,一个行政领导人员直属的下级人员数量应有一定的限度,至少不能超过(6人)。 3、厄威克认为,(高级参谋)的工作宗旨在于使行政领导者免除某些事务的负担,使他能够扩大控制幅度并集中精力于最重要的问题。 F 1、法约尔的管理五要素不包括(决策)。 2、法约尔的主要功绩在于(开创了组织研究领域)。 3、法约尔认为,管理人员的(每周例会)是协调工作的最好方法之一。 4、法默尔认为,所谓公共行政理论,从某种重要意义上说,就是一种(语言)。 5、法默尔认为可以与我们经常在韦伯以及许多主流公共行政理论家著作中所见到的“合理化”一词相提并论的、一个用来表明后现代主要特征的语词是(想象)。 6、负责指挥的管理人员不应该做到(留用没有工作能力的人)。 G 1、古利克总结的POSDCORB 职能中不包括(控制)。 2、古利克认为,可以将一个组织的单元任务分组归类的根据有(目标程序服务对象地点)。 3、古德诺认为,(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 4、古德诺对西方行政学的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政治与行政》)一书中。 5、古德诺认为,政治与行政的协调的基础是政治必须对行政取得某种形式的(控制)。 6、古德诺对西方行政学的理论贡献主要就体现在下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名著中(《政治与行政》)。 7、古德诺发现,美国政府体制得以顺利运行所必不可少的“适度控制”和“必要行政集权”全来自于一种法定体制外的调节功能,即(政党)。 1、沟通的程序不包括(并行)。 2、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假设是(经济人)假定。 3、公共治理语境下的政府在社会公共网络管理中扮演着(元治者)。 H 1、怀特指出,在行政协调过程中,(行政首长)的裁定就是最后的决定。 2、怀特提出的(开放性)晋升制度,其最主要的特征是在公务员晋升制度中引入竞争机制,………给怀能擅才者以晋升的机会。 3、怀特认为,为了保证监督的有效性,保证权力运行机制的正常运转,………其有效监督不能超出的行政单位的数目为(7个)。 4、霍哲认为对政府绩效最具有决定性影响的要素是(对人力资源尤其是人的无形资源的开发)。 5、霍哲从绩效管理的视角提出的构成一个全面改进政府公共部门绩效的综合模型的关键性概念不包括(追求效率)。 J 1、决策的渐进性是由现行计划的(连续性)所决定的。 2、就产生背景而言,威尔逊行政学说的产生主要源自对(自由放任主义)的反对。 3、进入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最能够代表西方行政学理论主要发展趋势的理论是(公共治理理论)。 K 1、奎德认为,无论问题属于何种性质,政策分析过程的基本阶段不包括是(前期调研)。 2、奎德认为,执行分析主要考虑的是政策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人)。 3、奎德把决策的行动方案按照审定的先后顺序排列起来,然后……的是政策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 L 1、林德布洛姆的论著不包括(《公共行政》)。 2、里格斯所说的社会要素不包括(经济环境)。 3、里格斯认为,人类历史上存在的基本社会形态不包括(原始社会)。 4、里格斯将根植于美国人心中的主权在民、人生而平等、天赋人权神圣不可侵犯等观念叫做(政治神话)。 5、诺贝尔奖历史上唯一的一位以非经济学家的身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学者是(西蒙)。 M 1、麦格雷戈人事管理理论的思想基础是(需要层次说)。 2、麦格雷戈在《管理评论》杂志发表了(《企业的人性方面》)论文,其中提出了著名的“Y理论”。 。

行政组织学课后思考与练习章

行政组织学课后思考与练习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 1.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是(正式组织); 2.组织内若干成员由于相互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认为的设计而产生交互行为和意识,并由此自然形成一种人际关系,此种组织为(非正式组织); 3.以镇压、暴力等控制手段作为控制和管理下属的主要方式,此种类型的组织为(强制性组织); 4.以组织的参与者或成员为主要的受惠对象,组织的目的在于维护及促进组织成员所追求的利益,此种类型的组织为(互利性组织); 5.行政组织是追求(公共利益的组织); 二、多单项选择题(注:括号里面的内容即为选项内容) 1、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去透视组织,给予不同的定义,目前学界对组织界定的取向,主要有以下几种:(静态的组织观,动态的组织观,生态的组织观,精神的组织观)。 2、管理学家W。理查德。斯格特在其《组织理论》一书中,认为组织的基本构成要素为(社会结构、参与者、目标、技术、环境) 3、按组织内部是否有正式的分工关系,人们把组织分为(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 4、美国学者艾桑尼以组织中人员对上级的服从程度、上级对下级权力的运用关系,将组织划分为(强制性组织、功利性组织、规范性组织)。 5、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交换学派的代表布劳及史考特,根据组织目标和受益者的关系,把组织分为(互利组织、服务组织、企业组织、公益组织)。 6、从系统理论的角度看,任何一种社会组织大体都发挥三种功能:(“聚合”功能、“转换”功能、“释放”功能)。 7、组织是一个纵横交错的权责体系,构成组织权责体系的三大要素为(职务、职权、职责)。 8、世界银行在其1997年的《世界发展报告》中指出,以下几项基础性的任务处于每个政府使命的核心地位,这些使命是(建立法律基础、保持非扭曲的政策环境、投资于基本的社会服务与基础设施)。 三、名词解释 1、组织:组织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之中,由一定的要素构成,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并随着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而自求适应和调整,具有特定文化特征的一个开放系统。 2、行政组织:行政组织是为推行国家政务而依法建立起来的一切行政机关的综合体。 3、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内若干成员由于相互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生的交互行为意识,并以此自然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 4、强制性组织:强制性组织是指以镇压、暴力等手段作为控制和管理下属的主要方式,即强制当事人服从组织的管理。如军队,监狱,劳教所等。 5、功利性组织:功利性组织是指主要通过经济手段,诸如增减薪水、调整奖金、办法奖品等手段对其成员进行控制的社会组织;如工商企业,银行等。 6、规范性组织:规范性组织以荣誉的报偿或规范作为管理部属的方式。如教会、学校等。 7、互利组织:互利性组织。这是一种以组织内部成员间互获利益为目标的组织,这类组织追求的是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互惠互利,如政党、工会组织、职业团体(学会、协会、研究会等)、宗教团体。 8、服务组织:服务组织的基本功能是以服务为主。组织的受惠者,是公众中与组织有直接接触者,如学校、医院、社会福利院等均属于这类组织。 9、政治组织:政治组织是一种以追求、运用、分配社会公共权力为基本目标的组织。国家的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军队等均属于政治组织。 10、经济组织:经济组织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它承担着为社会创造和提供物质财富的职能。如银行信贷组织,商业组织、保险公司等均属于之类组织内。

自考行政组织理论复习总结

第一章绪论 行政组织的构成要素 <1>物质要素:人员(是行政组织的主体、核心,首先要选择一 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员,并对选择的程序和要求有着明确的规定)、经费(是维持行政组织运营与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因素。)、物质条件(是行政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2>精神要素:目标(从本质上反映了组织的基本功能,分为总目标、分目标和工作目标)、责权结构、人际关系。 1. 行政组织一般性质: <1>静态的组织结构<2>动态的组织过程 <3>生态的组织环境<4>心态的组织意识。 2. 行政组织特殊性质:行政组织是社会组织中规模最大、管理范围最广的一种组织类型,表现的特性: <1>阶级性<2>社会性<3>权威性 <4>法制性<5>系统性<6>主动性 3?行政组织功能的内容: <1>政治功能,最集中体现了国家的阶级性质,其核心问题是巩固国家政权。 <2>经济功能,组织经济建设成为行政组织最主要、基本的功能。 <3>文化功能,主要包括进行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 质教育和进行科学文化教育。 <4>社会功能:(1)提供社会保障(2)促进公证的收入分配(3)控制人口增长(4)环境保护。 <1>广泛性与有限性,行政组织的功能涉及国家政治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又是有限的,表现在: ①行政组织功能发挥的领域和程度要以社会需要为限。 ②私人生活领域,只要不触犯法律,行政组织就不干预。 ③行政组织功能发挥要以法律为依据。 ④行政组织自身的能力也有限。 <2>稳定性与变异性。 一、行政组织理论的研究内容 行政组织理论是研究行政组织构成、建立、运行和发展规律的学 科,其内容包括: 1. 行政组织的综合性总体研究,包括研究行政组织的性质、要素、作用、历史发展和理论发展。 2. 行政组织的静态研究,包括行政组织的结构、混合制、类型。 3. 行政组织的生态和心态研究,包括行政组织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4. 行政组织的动态研究,包括行政组织的建立与管理、变革。 行政组织理论的研究方法: (1)阶级分析的方法。(2)系统分析的方法。(3 )理论联系的方法。(4)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方法。(5)纵向与横向结合的方法。 行政组织理论研究的意义: (1 )研究行政组织理论是为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行政组织的理论体系。 (2)研究行政组织理论是实现行政组织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和现代 (3)研究行政组织理论是我国当前行政组织改革的需要,它可以为行政组织改革的实践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4)研究行政组织理论是优化行政工作人员的素质,提高其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的需要 第二章行政组织的演变 1. 奴隶制时期外国行政组织的特点 (1)行政组织职能简单且未明确分化。行政职能的内容多限于宫廷内部的管理。 (2)古希腊、古罗马的行政组织与国家机关其他组织开始有了初步的原始分工。 (3)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相对简单,权责划分既简单又统一。 (4)在共和制时期,行政组织的官员都无报酬,任期短,行政工作未职业化。 2. 封建制时期英法行政组织的特点 ①立法权与行政权相对分离,行政权受到立法权的制约。 ②中世纪末期,随着专制王权的确立,宫廷的内务组织演变成全国的中央行政组织。 ③地方行政组织较之奴隶制时期有很大的发展。地方行政区划已初具规模,为近代各国地方行政组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④王权与教权的关系十分密切,他们之间既有斗争又有合作。 3. 英国内阁的职能: (1)行政职能,行使国内最高的行政管理权 (2)决策职能,内阁有权决定国内外的许多重大决策 (3)立法职能,由议会委托内阁组织起草法律,再提交下院通过 (4)监督职能,对政府的各项政策进行财政监督。 4. 英国地方行政组织的职能 ①管理交通道路;②维护公共秩序和治安;③搞好环境卫生;④ 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⑤发展公共事业;⑥提供福利服务。 5. 美国独立管理机构的性质和特点 它是为某一专门目的而设立的一种重要意义的行政组织。特点有: (1)专业性强(2具有独立性(3行使混合权力(4办事效率高 6. 中国古代行政组织的特点: (1)强化中央集权,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人之手,是中国古代行政组织发展的主流。皇帝是国家权力的垄断者。 (2)中国古代行政组织的演变具有前后因袭、循序渐进的特点。行政组织体制经历了由独相制到三公制;由三省制到一省制;由一省到内阁的演变。 (3)中国古代行政组织结构严谨,分工精细,层级节制,集中统一。(4)中国古代的行政组织具有强烈的宗法色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