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房间开间及进深测量表

房间开间及进深测量表

房间开间及进深测量表
房间开间及进深测量表

房间开间及进深测量表宝林金紫荆花园住宅楼号楼

房建测量专项施工方案

房建工程测 量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目录 1编制依据 (3) 2工程概况 (4) 3施工部署 (4) 3.1施测程序 (4) 3.2施工测量组织工作 (5) 4施工测量的基本要求 (5) 4.1施测原则 (5) 4.2准备工作 (6) 4.4测量的基本要求 (8) 5工程定位与控制网测设 (9) 5.1工程定位 (9) 5.2平面控制网测设 (9) 5.3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11) 6基础测量 (13) 6.1基础平面轴线投测方法 (13) 6.2±0.000以下部分标高控制 (14) 7主体结构施工测量 (15)

7.1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15) 7.2激光经纬仪选型 (16) 7.3基准线竖向投测方法及技术要求 (17) 7.4标高竖向传递 (18) 8工程重点部位的测量控制方法 (19) 8.1建筑物大角铅直度的控制 (19) 8.2墙、柱施工精度测量控制方法 (20) 8.3门、窗洞口测量控制方法 (20) 8.4电梯井施工测量控制方法 (20) 9质量保证措施 (21) 10施测安全及仪器管理 (22) 1编制依据 1.1由湖北佳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施工图纸 1.2土建工程施工涉及的有效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范和规程: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建筑施工测量手册》 1.3 GB50300-200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2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独山县毋敛大道环东路。包含望月楼、黑神庙、状元桥。 3施工部署 3.1施测程序 准备工作测量作业 自检报验 合格合格进入下道工序 3.2施工测量组织工作 由项目技术部专业测量人员成立测量小组,根据给定的坐标

房屋建筑测量方案

房屋建筑测量方案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施工测量方案 一、编制依据 由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三林城W5-5,W5-8,W5-11地块公建工程》图纸。 《三林城W5-5,W5-8,W5-11地块公建工程楼施工组织设计》 土建工程施工涉及的有效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规程:《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建筑施工测量手册》 二、工程概况 三林城W5-5,W5-8,W5-11地块公建工程位于上南路,建筑占地面积9810m2,总建筑面积79480m2,主楼地下二层,地上四层(局部五层),地下建筑面积36400M2,地上43080M2。建筑物檐高,室内外高差150mm,±相当于绝对标高。基础为桩承台—阀板基础,开挖深度,基础底板厚650。建筑外轴线尺寸为米×米。 三、控制点的布置及施测 从场地的实际情况看,场地局部位置较宽敞,故对布设控制点无影响,根据根据设计院提供的总平面图内坐标点形成四边形进行控制,将控制点引测至场内,南北向控制点集中布设在南侧绿化带上,北侧只布设远向复核控制点,东西向控制点布设在西侧,东侧设复核控点。控制点布置及复核点见附图。 布设的控制点均引向四周永久建筑物或马路上,且要求通视,采用正倒镜分中法投测轴线时或后视时均在观测范围之内。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对楼层进行网状控制,设置控制轴线1、6、14、23、30轴,A、L轴为控制轴,详细控制点布置及引侧详见附图。

高程控制点数据:根据总平面图提供的上南路路中()向建筑物四周引测固定高程控制点,东侧两个,南侧一个,距离基坑至少5m,埋于土层以下或设于周围永久建筑物上。 控制点放样采用极坐标法,为便于复测,控制点的布置均成直线型。(见附图)、水准点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 、所有控制点必须设专人保护,定期巡视,并且每月复核一次,使用前必须进行校核。 四.轴线及各控制线的放样 地面控制点布设完后,转角处线采用2″级电子经纬仪进行复测。各控制线间距离采用全站仪检测,经校核无误后进行施测,各工艺施测程序见第五项(轴线及高程点放样程序)。 基础施工轴线控制,直接采用基坑外控制桩两点通视直线投测法,向基础平台投测轴线(采用三点成一线及转直角复测),再按投测控制线引放其它细部施工控制线,且每次控制轴线的放样必须独立施测两次,经校核无误后方可使用。 基础施工(即±以下)采用悬吊钢尺法将标高导人护坡桩上,且基坑四周不低于6点(1轴线30轴线一点,A轴线L轴线各两点),校核无误后方可引测其它控制标高点,必须两点以上后视且两后视点标高差在规定范围之内。 ±以上施工,采用正倒镜分中法投测其它细部轴线。 ±以上高程传递,采用钢尺直接丈量法,若竖直方向有突出部分,不便于拉尺时,也同样采用悬吊钢尺法。每层高度上至少设两个以上水准点,两次导入误差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否则独立施测两次。每层均采用首层统一高程点向上传递,

开间、进深实测实量控制指引

装饰工程实测数据控制 -----户内门洞尺寸偏差与开间尺寸一、实施前两项指标控制的现状 万科新里程项目从2009年开工至本次2011年四季度检查前共经历了7次集团检查的质量实测,其中装饰抹灰工程2次,在这2次装饰抹灰工程的检查中实测数据均不高,其中开间尺寸和户内门洞尺寸这两项指标的合格率很低,对整个实测成绩和总成绩都有较大影响,具体如下表: 2011年二季度检查中由于两项指标合格率低,导致总成绩较低使公司和项目部受到了直接罚款,为此项目部压力很大,如何提高二季度抹灰工程中实测成绩较低的两项指标成了四季度迎接集团检查的重点任务,同时也是建设,监理,施工单位新里程项目部提高质量水平,攻克施工难点的重要目标。 二、原因分析 在2季度检查过后,D区抹灰施工前集中所有的管理人员进行总结,重点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需在那些方面进行改进?这两个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 2.1户内门洞墙体厚度指标在万科新里程一期工程的项目自检

中合格率仅为50%都不到,在进行维修时由于维修量较大且如果进行户内洞口墙体厚度的修理(对洞口处墙体进行局部打磨或修补),将导致墙面平整度又无法保证(平整度测量的第五尺),所以认为这个指标极难控制。二期E/F区户内洞口在墙面抹灰完成后进行施工,完工后实测墙体厚度合格率也较低。由此得出结论:思想上有畏难,轻视情绪;方案上没有预控,施工中没有从贴灰饼和墙体抹灰阶段提前进行专项控制,导致成活后合格率低但又法返修。 2.2开间进深在以前的自检过程中合格率都达90%,为什么这次会出问题,最后找到的原因是,原来自检按照以前进行粗装抹灰时仅比较同一房间的开间(或进深)的相对值,以不大于10mm为合格,而集团检查是按图纸设计尺寸与实测值相比较最大偏差不超过10mm为合格。其次在正式抹灰前对灰饼的检查中均不超标,但抹灰完成后由于平整度也存在一定误差,导致很多开间或进深尺寸处在临界值,很容易产生不合格点。得出结论:对A4版《产品质量实测操作指引》不熟悉,操作上延用粗装做法,没有适应“精装四化”要求;过程控制不严,标准过低,导致累计误差使指标较大范围达到了临界值。 2.3经过分析,此两项指标没有控制好的原因有4点:1、思想上有畏难轻视情绪;2、对A4版《产品质量实测操作指引》不熟悉,操作上延用粗装做法,没有适应“精装四化”要求;3、没有针对性强的预控方案;4、施工过程控制不严,标准过低。 三、制定对策

房建测量方案

工程测量(结构) 施 工 方 案 XX工程项目经理部 年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一)、施工合同 (二)、施工图纸 (三)、规范、规程 二、工程概况 (一)、总体概况 (二)、设计标准 三、施工准备 四、场区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一)、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及要求(二)、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五、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一)、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二)、测设方法 六、± 0.00 以下施工测量 (一)、轴线控制桩的校测 (二)、平面放样测量 (三)、支立模板时的测量控制 (四)、± 0.00 以下结构施工中的标高控制七、± 0.00 以上施工测量 (一)、平面控制测量 (二)、高程的传递

八、测量技术资料编制、管理 九、人员组织及设备配置(一)、人员组织 (二)、设备配置 十、质量控制 (一)、质量过程控制(二)、质量保证体系 十一、安全文明施工

XX工程测量(结构)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一)、施工合同 北京 XX 工程施工合同文本,京合同第XXX 号,签定日期为X 年 X 月 X 日。 (二)、施工图纸 XX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XX 年 XX 月提供的设计图纸(结构、建筑),设计号为。 (三)、规范、规程 1、规范 《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 93) 2、规程 (1)《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J 01-21-95) (2)《建筑安装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 01-51-2003) (3)《建设工程监理规程》(DBJ 01-41-2002) 根据以上规范、规程关于混凝土结构的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对施工测量精度的有关要求,本着“技术先进,确保质量”的原则,制定本施工测量方案,确保圆满完成本工程 的施工测量任务。 二、工程概况 (一)、总体概况 XX工程位于北京市 XX 区 XX 大街 XX 号,东临 XX 南街、南临 XX 中心三号路、西临XX 中心中轴路、北临 XX 门外大街。是集金融、商业、办公、餐饮为一体的综合 性、智能化大型公用建筑。 该工程占地 16338m2,总建筑面积为 136034 m2,其中:地上 94000 m2,地下 42034 m2,地下四层为车库,每层层高 3.6m;地上 23 层,其中标准层层高为 3.6m。建筑总高为109.8m。

商铺开间与进深关系

【系列研究】合适的铺位开间/进深比例 发布时间:2014-10-13 一、铺位开间/进深比例的基本要求 在铺位的进深与开间比例方面,从经营的角度来看,大部分商家需要开间相对较宽,而在商业街长度有限的情况下,怎样合理地划分更多的铺位,是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的,要满足经营的需要,必须有足够宽的门面,铺位进深不能太深,比例要得当。 在商铺的开间与进深比例上,规划时应该综合考虑商家经营需要,主要考虑的因素有: ·商家要有充足的展示面; ·商业街的长度限制; ·几间铺位打通后成为一家较大面积铺位时,仍不会显得长宽比例失调; 以上因素在规划时需要协调处理,尽量在兼顾各方的基础上达到比例的优化。从我司实际操作经验看,一般社区商业街的街铺的进深在8-15米之间,其中10-12米是比较常见的,因为这个深度已经满足了视觉可达性的空间距离效果,开间宽度就算比这个深度稍长,也不会觉得比例失调,而造成不适感,而15米及更深的进深较适用于面积较大的铺位,如果开间仅为3-4米之间,那么开间进深的比例将达到1:5-1:4,这个比例的空间视觉效果相对欠佳,也会降低商铺的实际有效使用率。 二、较合适的商铺开间/进深比例探讨 (一)22个典型案例开间/进深统计分析 调查的22个典型社区商业案例中铺位开间和进深主要范围的数据整理如下:

以上列表数据只是主要的范围,其中会有部分在列表区间之外的数据,但在这22个案例中,开间与进深之比基本保持在较合理的范围,从3:10-1:2,长宽比不会显得失调。 在商铺的规划设计时可以参考的比例范围应该是不小于1:4,不大于3:5,这个范围在实际操作当中也是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稍作调整的。那么,在实际操作中,开间和进深的具体长度是多少较合适呢? 社区商业商铺的开间和进深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区间:

房建测量方案模板

目录 一、工程概况 (3) 二、施工准备 (4) 三、施工方案 (1) 3.1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1) 3.2轴线控制网的测设 (2) 3.3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2) 3.3楼层轴线、标高测量偏差控制 (3) 3.4建筑物垂直度偏差控制 (13) 3.5建筑物沉降观测 (15) 3.6施工测量复测 (16) 3.7 测量施工注意事项 (18) 四、基坑监测方案 (18) 4.1 监测目的和内容 (18) 4.2 测点(孔)布置 (19) 4.3 监测点(孔)的埋设及监测方法 (19) 4.4 观测频率 (21) 4.5 基坑应急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 监测成果提交 (21) 五、施工测量管理 (21) 5.1 测量管理组织机构 (5) 5.2 对分包单位测量的协调配合 (22) 六、质量保证措施 (23) 七、施工测量安全管理

一、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西写字楼位于********核心区内,北侧为****大道,西侧为*****路,东和南侧为******路,东南侧为****路和***路,与东南角的****路相接,地理位置优越。本工程西写字楼靠近用地西南角布置,三层商业裙房布置在塔楼西侧,北侧紧连购物中心,南侧留有写字楼和商业裙房的上落客区,西侧留有商业广场。本工程为超高层办公楼,为框架-核心筒结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建筑场地类别Ⅱ类,地面粗糙度C类,耐火等级为一级,屋面防水等级为一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地下三层(另含一个夹层),地上三十五层。±0.000相对于绝对标高88m,入口标高为绝对标高100.00m,标高同购物中心二层。根据项目特点、建筑性质及建筑功能等,可把项目按竖向高度分为三个部分:一~四层为办公大堂及裙房商业;五~三十五层为塔楼办公区。 西写字楼裙楼单层建筑面积9711㎡,标准层单层建筑面积1872㎡左右,裙楼东西向长边为129.5m,南北向长边为116.3m,东南弧线边长为85m,不设置永久性结构缝,为了确保超长混凝土结构的顺利施工,有效控制裂缝,纵向设置两条、横向设置一条800mm宽的后浇带(见图1-1),结构单边长度控制在 55m 以内。室内设计标高±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88。 结构型式为框架—核心筒结构,基础为人工挖孔桩。场地整平标高±0.000为高程88m,屋面高度为188.888m。 结构设计要求: 1)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甲级; 2)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二级; 3)建筑抗震设防重要性类别:丙类; 4)建筑结构抗震设防烈度:6度; 5)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地上部分:核心筒为二级,框架为二级; 地下室:地下一层同上部,地下二至三层三级; 6)设计使用年限:50年; 7)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一级,三道设防。 施工范围图 2、本工程施工测量重点与关键技术见表1-1。

开间进深

住宅设计中,住宅的宽度是指一间房屋内一面墙的定位轴线到另一面墙的定位轴线之间的实际距离。因为是就一自然间的宽度而言,故又称开间。住宅的开间在住宅设计上有严格的规定。根据《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J100-87)规定:住宅建筑的开间常采用下列参数:2.1米、2.4米、2.7米、3.0米、3.3米、3.6米、3.9米、 4.2米。规定较小的开间尺度,可缩短楼板的空间跨度,增强住宅结构整体性、稳定性和抗震性。 我国目前大量建造的砖混住宅,住宅开间一般不超过3.3米。规定较小的开间尺度,可有效缩短楼板的空间跨度,增强住宅结构的整体性、稳定性和抗震性。为了保证建成的住宅具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条件,住宅的进深在设计上有一定的要求。进深大的住宅可以有效地节约用地,目前我国大量城镇住宅房间的进深一般都限定在5米左右,不能任意扩大。在住宅的高度(层高)和宽度(开间)确定的前提下,设计的住宅进深过大,就使住房成狭长型,距离门窗较远的室内空间自然光线不足。 开间5米以上,进深7米以上的大开间住宅可为住户提供一个40——50平方米甚至更大的居住 空间,与同样建筑面积的小开间住宅相比,承重墙

减少一半,使用面积增加2%,便于灵活隔断、装修改造。 虽然小开间住宅存在着诸多优点,但也存在着许多弊病。因为开间小,在住宅建筑面积中,承重墙、柱的结构面积相对较大,增加了有效使用面积;同时由于开间小,房间分割过小,不适应家庭居住行为变化的要求,而且住房很难自行改造。 把画的图定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那么上开间就是房屋北边开间,下开间就是房屋南边的开间。同理,左右进深就是房屋西边和东边的进深了。因为房屋标注的上下开间(或左右进深)通常都是不一致。通常设置好绘图环境后,就开始在直线轴线中开始输入上下开间和左右进深数据,就是房屋四周后期要标注的轴线尺寸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方案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测量 方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方案 一、编制依据 土建工程施工涉及的有效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规程: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2、《建筑施工测量手册》。 二、工程概况 三、控制点的布置及施测 从场地的实际情况看,场地局部位置较宽敞,故对布设控制点无影响,根据根据设计院提供的总平面图内坐标点形成四边形进行控制,将控制点引测至场内,南北向控制点集中布设在南侧绿化带上,北侧只布设远向复核控制点,东西向控制点布设在西侧,东侧设复核控点。控制点布置及复核点见附图。 布设的控制点均引向四周永久建筑物或马路上,且要求通视,采用正倒镜分中法投测轴线时或后视时均在观测范围之内。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对楼层进行网状控制,设置控制轴线1、6、14、23、30轴,A、L轴为控制轴,详细控制点布置及引侧详见附图。 高程控制点数据:根据总平面图提供的上南路路中()向建筑物四周引测固定高程控制点,东侧两个,南侧一个,距离基坑至少5m,埋于土层以下或设于周围永久建筑物上。

控制点放样采用极坐标法,为便于复测,控制点的布置均成直线型。(见附图) 、水准点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 、所有控制点必须设专人保护,定期巡视,并且每月复核一次,使用前必须进行校核。 四.轴线及各控制线的放样 地面控制点布设完后,转角处线采用2″级电子经纬仪进行复测。各控制线间距离采用全站仪检测,经校核无误后进行施测,各工艺施测程序见第五项(轴线及高程点放样程序)。 基础施工轴线控制,直接采用基坑外控制桩两点通视直线投测法,向基础平台投测轴线(采用三点成一线及转直角复测),再按投测控制线引放其它细部施工控制线,且每次控制轴线的放样必须独立施测两次,经校核无误后方可使用。 基础施工(即±以下)采用悬吊钢尺法将标高导人护坡桩上,且基坑四周不低于6点(1轴线30轴线一点,A轴线L轴线各两点),校核无误后方可引测其它控制标高点,必须两点以上后视且两后视点标高差在规定范围之内。 ±以上施工,采用正倒镜分中法投测其它细部轴线。 ±以上高程传递,采用钢尺直接丈量法,若竖直方向有突出部分,不便于拉尺时,也同样采用悬吊钢尺法。每层高度上至少设两个以上水准点,两次导入误差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否则独立施测两次。每层

测量房建工程监理细则

测量工程监理细则 本细则仅适用于房建中一般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测量工程以及工业厂房中土建部分的测量工程。 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测量内容主要包括:建筑物的定位、轴线放样、标高复核、建筑物总高测量、建筑物的垂直度测量、建筑物沉降观测。 一、测量前准备 1.测量前应对拟采用的测量仪器(水准仪、红外线测量仪等)进行校正和定期精度认定,以减少仪器的测量误差。 2.校核测量配套工具,如标尺刻线、丈量长度所用圈尺的精度。 3.准备好不同测量内容所用的测量记录表。 4.检查判明测量用的原始点是否已破坏。 5.测量前应确定测量方案,由于测量方案关系到测量精度,因此,测量方案应由技术负责人审核确认,其次,测量人员应有职责分工。 二、工程测量 1.建筑物的定位测量 ⑴建筑物定位测量前,应由建设项目法人提供规划测量位测量并确认的建筑物角标的坐标,(包括书面通知和

现场坐标移交)角标一般为三点以上,其中两点作为定位测量用,其余点作为校核用。

内墙或内排柱的轴线定位。框架结构中的外排柱在通线进行定位后,还应对单柱上下层的轴线进行复核。 ⑶当墙体为框架剪力墙或柱时,在模板安装前,还应根据已放样的轴线,弹出模板安装时的内边线,作为立模定位的依据。 ⑷砌体组砌时,外围护墙应边砌边吊线校核。柱或剪力墙的模板上口引中线与标准轴线校核。梁板则根据柱、墙上口校核过的中线进行轴线校核。 ⑸阳台或出墙构件,除应从轴线外引进行定位外,还应吊垂线与低一层的阳台或出墙构件对齐。 3.建筑物标高复核 ⑴在建设项目法人提供规划部门测量确认的角标时,应同时提供永久性高程点,当永久性高程点距建筑物较远时,应引至建筑物四周不受影响的地方做半永久性高程点或在建筑物四周做高程桩,再把永久高程引至高程桩。高程桩应设井围护,桩身置于残积土以下,桩身为上小下大方柱或圆柱并埋设①16圆钢,高程桩应设在不易扰动的地方,半永久性高程应定期校核。 ⑵根据永久性咼程或半永久性咼程,测量基底标咼,在基底做标高木桩控制垫层厚度,在地梁模板上弹梁面标高线以控制地梁标高,在底层墙体上或框架柱上测出建筑物单体

开间进深方面的内容

什么是开间和进深,怎么控制室内净高,开间,进深 开间:两横墙间距离进深:两纵墙间距离有些结构设计横墙不全在短轴,这种情况不能把开间简单看做两横墙间距离,而一般根据房间门的朝向来区分,房门进入的方向的距离为进深,左右两边距离为开间。 习惯上,我们把房间的主采光面成为开间(面宽),与其垂直的称为进深。也可根据房间门的朝向来确定开间和进深,房门进入的方向的距离为进深,左右两边距离为开间。(卧室以床顺着摆放的方向为开间,床头依靠的墙宽度为“进深”,卧室内布置床时,床头一般不靠窗台摆放) 一般意义上的户型方正就是指户型的进深与开间之比合理。进深与开间之比一般介于1:1.5之间较好。进深过大,开间过小,会影响户型采光通风,房间内会显得比较暗;而进深偏小,开间过大不利于房间保温,浪费能源,北方尤其如此。比较方正的户型能做到采光通风与保温两者间的平衡。 开间:住宅设计中,住宅的宽度是指一间房屋内一面墙的定位轴线到另一面墙的定位轴线之间的实际距离。因为是就一自然间的宽度而言,故又称开间。住宅的开间在住宅设计上有严格的规定。根据《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J100-87)规定:住宅建筑的开间常采用下列参数:2.1米、2.4米、2.7米、3.0米、3.3米、3.6米、3.9米、4.2米。 进深:在建筑学上是指一间独立的房屋或一幢居住建筑从前墙壁到后墙壁之间的实际长度。进深大的房屋可以有效地节约用地,但为了保证建成的建筑物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条件,进深在设计上有一定的要求,不宜过大。楼梯间开间、进深,这个要根据建筑防火、救灾、疏散的功能要求确定,不同建筑功能楼梯间的开间和进深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中小学校的楼梯间的开间进深最大。其次是医院、然后是办公建筑、宿舍、旅馆等,住宅对开间进深的要求最低,开间一般2.4~2.6m即可,进深4.8~5.4m左右。 先不管建筑学上对进深和开间的标准注释,在习惯上,我们把一个楼(或房间)的主采光面称为面宽(或开间),与其垂直的称为进深。 达标指数:为了保证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条件,房间的进深在设计上一般被限定在5米左右,不能任意扩大。对于板楼来说,进深以13米左右最为理想。 心肠测算:若进深过大,比如超过18米,就会使住房呈狭长型,影响采光和通风(也有开发商用加大面宽的办法来弥补,但造成户型总面积过大,但室内面积的功能性并未增多)。那么,为什么一些项目会对大进深感兴趣呢?其中的奥妙在于,加大进深一是可以节约建安成本,二是可以多出面积。 同样是100平方米的矩形,当进深为4米、面宽为25米时,矩形周长为58米;当进深拉长为10米、面宽为10米时,周长减为40米。对于住宅来说,墙体、窗材的成本在建安成本中占的比重较大,墙体面积减小,开窗减少,能省不少成本。 在一个长70米、宽30米的矩形地块中,楼间距要求为10米的话,可排列进深4米的板楼5座,若在同样面宽的情况下,进深10米的板楼可排4座,而此社区的总建筑面积增加了一倍! 当然,受地块形状、土地成本、项目定位影响,楼盘的进深不可能都尽量做“浅”,但明白进深对开发商的“深长”意味,对买房人来说还是必要的。 一)出现室内净高尺寸偏差过大、不符设计要求的主要原因与检验方法: 1、现浇楼层楼板结构的板底标高控制的准确性、可靠性存在过大偏差,影响模板工程板底模板标高不统一、不一致,水平度不水平、不达标,甚至出现不同程度倾斜现象。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5毫米,用2米靠尺和塞尺检查;对跨度不小于4米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用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底模上表面标高允许偏差±5毫米,用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2、现浇楼板截面尺寸即厚度偏差过大(规范允许偏差为+8毫米,-5毫米,用钢尺检查),形成楼板板面高低不平,表面平整度差(规范允许偏差为8毫米,用2米靠尺和塞尺检查)。 3、现浇楼板的模板工程由于砼浇捣过程中承载能力和刚度较差,出现不同程度的轻微下沉现象,形成现浇楼板整体轻微下垂。 4、部分模板质量不好、周转次数多,容易变形、拼接不平,造成现浇楼板倾斜、弯曲、接口高低不平现象。 5、砌体施工周期短,灰缝沉实后出现室内净高尺寸偏差过大。 (二)开间、进深尺寸出现不同程度的一头大一头小现象。

房屋建筑测量方案

施工测量方案 一、编制依据 1.1由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三林城W5-5,W5-8,W5-11地块公建工程》图纸。 1.2《三林城W5-5,W5-8,W5-11地块公建工程楼施工组织设计》 1.3土建工程施工涉及的有效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规程:《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建筑施工测量手册》 二、工程概况 三林城W5-5,W5-8,W5-11地块公建工程位于上南路,建筑占地面积9810m2,总建筑面积79480m2,主楼地下二层,地上四层(局部五层),地下建筑面积36400M2,地上43080M2。建筑物檐高23.45m,室内外高差150mm,±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5.50m。基础为桩承台—阀板基础,开挖深度-11.60m,基础底板厚650。建筑外轴线尺寸为243.6米×79.200米。 三、控制点的布置及施测 3.1从场地的实际情况看,场地局部位置较宽敞,故对布设控制点无影响,根据根据设计院提供的总平面图内坐标点形成四边形进行控制,将控制点引测至场内,南北向控制点集中布设在南侧绿化带上,北侧只布设远向复核控制点,东西向控制点布设在西侧,东侧设复核控点。控制点布置及复核点见附图。 3.2布设的控制点均引向四周永久建筑物或马路上,且要求通视,采用正倒镜分中法投测轴线时或后视时均在观测范围之内。 3.3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对楼层进行网状控制,设置控制轴线1、6、14、23、30轴,A、L轴为控制轴,详细控制点布置及引侧详见附图。 3.4高程控制点数据:根据总平面图提供的上南路路中(H 4.900)向建筑物四周引测固定高程控制点,东侧两个,南侧一个,距离基坑至少5m,埋于土层0.5m以下或设于周围永久建筑物上。 3.5控制点放样采用极坐标法,为便于复测,控制点的布置均成直线型。(见附图) 3.6、水准点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 3.7、所有控制点必须设专人保护,定期巡视,并且每月复核一次,使用前必须进行校核。 四.轴线及各控制线的放样 地面控制点布设完后,转角处线采用2″级电子经纬仪进行复测。各控制线间距离采用全站仪检测,

房建测量方案正文

1. 工程概况 1.1 建筑及结构设计概况 本工程为重庆东海大石坝片区旧城改造拆迁安置项目A区1#~5#楼工程,是一个集停车库、住宅、商铺为一体的小区综合性建筑。其中1#、2#、3#楼为错、跃层式33/1层高层住宅,4#楼为16/1层办公大楼及公寓,5#楼为地下单层车库及商业用房。三幢住宅楼均设负一层商业用房,以上均为标准住宅;4#楼1~2F商业用房,3~6F办公室,7~16F公寓。建筑面积94998.17m2;层高住宅楼负1层层高6.3m~4.7m,标准层层高住宅楼3.0m (H+3.0m),办公楼3.3m、5.5m,车库层高4.7m;建筑总高度:- 6.3m至109.8m 。外墙住宅楼贴面砖,办公大楼幕墙,局部涂料。 本工程建筑类别为一类,按六度抗震设防,结构安全等级二级,框架三级(车库四级)抗震。耐久年限50年,耐火等级一级,屋面防水等级Ⅱ级。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筏板基础、条形基础、独立基础。主体结构形式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体、框支剪力墙结构,现浇混凝土楼板。 工程建筑占地面积9885㎡,施工用地面积约17300㎡,±0.00=275.30m。 1.2施工重难点 本工程由于工期紧、在场地未平整完毕前提供控制坐标点、内部造型轴网复杂,轴线施测工作要求高度严谨。住宅楼多为错层、跃层,需加强控制点引测并做好保护,办公室及公寓大楼外型全弧形设计,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测量方法。本工程面积大,建筑幢号多,且施工步调不一致,交叉作业,控制点保护工作宜做好。 1.3 工程轴线及高程控制依据 1.3.1轴线控制依据 本工程由于各栋楼开工时间不一,业主先期提供出A2#楼的控制坐标点(A2#楼的8个角点),为防止控制点在平整场地时遭到破坏,在对A2#楼控

层高、开间、进深控制措施

控制层高、开间、进深的措施 为进一步加强我公司工程质量管理,增强工程主体的质量意识,提高工程质量水平,结合我公司实际,制定本措施。出现室内净高尺寸偏差过大、不符设计要求的主要原因与检验方法: (一)层高控制: 1、现浇楼层楼板结构的板底标高控制的准确性、可靠性存在过大偏差,影响模板工程板底模板标高不统一、不一致,水平度不水平、不达标,甚至出现不同程度倾斜现象。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5毫米,用2米靠尺和塞尺检查;对跨度不小于4米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用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底模上表面标高允许偏差±5毫米,用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2、现浇楼板截面尺寸即厚度偏差过大(规范允许偏差为+8毫米,-5毫米,用钢尺检查),形成楼板板面高低不平,表面平整度差(规范允许偏差为8毫米,用2米靠尺和塞尺检查)。 3、现浇楼板的模板工程由于砼浇捣过程中承载能力和刚度较差,出现不同程度的轻微下沉现象,形成现浇楼板整体轻微下垂。 4、部分模板质量不好、周转次数多,容易变形、拼接不平,造成现浇楼板倾斜、弯曲、接口高低不平现象。 5、砌体施工周期短,灰缝沉实后出现室内净高尺寸偏差过大。(二)开间、进深尺寸出现不同程度的一头大一头小现象:

1、现浇剪力墙结构的模板拉结不牢,出现涨模现象,墙面的垂直度、平整度控制的准确性、可靠性存在过大偏差,出现开间、进深尺寸不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出现不同程度的一头大一头小现象。现浇剪力墙结构的模板安装的截面内部尺寸允许偏差为+4毫米,-5毫米,用钢尺检查;现浇结构的层高垂直度层高大于5米时允许偏差为8毫米,层高不大于5米时允许偏差为6毫米,用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现浇结构的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为5毫米,用2米靠尺和塞尺检查。 2、砖砌体轴线位置偏移过大,墙面的垂直度、平整度控制的准确性、可靠性存在过大偏差,出现开间、进深尺寸不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出现不同程度的一头大一头小现象。砖砌体轴线位置偏移允许偏差为10毫米,用经纬仪和尺检查或用其他测量仪器检查;每层砖砌体垂直度允许偏差为5毫米,用2米托线板检查;砖砌体平整度允许偏差为8毫米,用2米靠尺和塞尺检查。 3、一般抹灰的墙面,由于立面垂直度、平整度、阴阳角的控制存在过大偏差,出现不同程度的开间、进深尺寸不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出现一头大一头小现象。普通抹灰的墙面立面垂直度允许偏差为4毫米,高级抹灰墙面立面垂直度允许偏差为3毫米,用2米垂直检测尺检查和检验方法;普通抹灰墙面的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为4毫米,高级抹灰墙面的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为3毫米,用2米靠尺和塞尺检查;普通抹灰墙面的阴阳角方正允许偏差为4毫米,高级抹灰墙面允许偏差为3毫米,用直角检测尺检查。

房建测量流程及方法

第一部分:房建测量放线的流程及方法 一、施工前的准备 施工测量准备工作应包括:施工图审核、测量定位依据点的交接与检测、测量方案的编制与数据准备、测量仪器和工具的检验校正、施工场地测量等内容。 1.1、施工测量前,应根据工程任务的要求,收集和分析有关施工资料,宜包括以下内容: (1)、城市规划、测绘成果; (2)、工程勘察报告; (3)、施工设计图纸与有关变更文件; (4)、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5)、施工场区地下管线、建(构)筑物等测绘成果。 1.2、施工测量方案编制和测量数据准备 1.2.1 、施工测量方案是指导施工测量的技术依据,方案编制宜包括以下内容: (1)、工程概况; (2)、任务要求; (3)、施工测量技术依据、测量方法和技术要求; (4)、起始依据点的检测; (5)、建筑物定位放线、验线与基础以及±0.000以上施工测量; (6)、安全、质量保证体系与具体措施; (7)、成果资料整理与提交。 注:根据施工测量任务的大小与复杂程度,可对上述内容简化。 1.2.2、施工测量数据准备应包括以下内容: (1)、依据施工图计算施工放样数据; (2)、依据放样数据绘制施工放样简图。

(2)、施工测量放样数据和简图均应进行独立校核。 (3)、施工测量计算资料应及时整理、装订成册、妥善保管。 1.4、测量仪器、量具的检验校正与维护 1.4.1为保证测量成果准确可靠,测量仪器、量具应按国家计量部门或工程建设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进行检定,经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1.4.2 测量仪器和量具除按规定周期检定外,对经常使用的经纬仪、水准仪的主要轴系关系应在每项工程施工测量前进行检验校正,施工中还应每隔1~3个月进行定期检验校正。 1.4.3 测量仪器和量具的使用应按有关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并应精心保管,加强维护保养,使其保持良好状态。 1.5、所有测量人员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1.6测量时经常用到的图纸。 熟悉设计图纸,特别是建筑平面图纸是施工测量的主要依据,测设前应充分熟悉建筑物各种有关的设计图纸,便于了解施工建筑物与相邻地物的相互关系以及建筑物本身的内部尺寸和技术要求等,测时必须准确计算所测设的各种定位数据; 测设所需要的图纸有: 总平面图:在总平面图上,就可以看到或计算设计建筑物与原有建筑物或测量控制点的三维坐标、BM点及相互之间的平面尺寸和高差,作为测设建筑物总体位 置的依据,但要注意用地红线、道路红 线及高压线等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及规范的要求。 建筑平面图:在建筑平面图中,就可以看到建筑物的首层、标准层等各楼层的总尺寸,以及内部各定位轴线之间的关系尺寸,这是施工测设建筑物的细部轴线的依据。 基础平面图:在基础平面图上,就可以看到基础边线(基础横断面的形状和

层高及开间进深偏差控制措施

一、室内净高尺寸偏差过大、不符设计要求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措施: 1、现浇楼层楼板结构的板底标高控制的准确性、可靠性存在过大偏差,造成标高不统一、不一致,水平度不水平,甚至出现不同程度倾斜现象。 2、楼层结构标高偏差的防治措施: (1)建筑楼层标高由首层±0.000标高控制,严禁逐层向上引测,以防止累计误差,当建筑高度超过30m时,应另设标高控制线,每层标高引测点应不少于2个,以便复核。 (2)将外侧标高引测点引至楼层已加固好的内架架体上,不少于4个点,以此控制楼层标高。 (3)模板顶部墙柱钢筋上设标高标记,结构50控制线误差≤1mm,并标记清楚,严禁私自改动标高控制点。模板支设时严格按标高控制点施工。 (4)每层楼设足够的标高控制点,竖向模板根部须垫实且加固牢固。 (5)楼梯踏步建筑模板安装时应考虑装修层厚度建筑模板的结构变形。 2、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5毫米,用2米靠尺和塞尺检查; 梁跨度>6m时,模板跨中起拱L/500;4m≤L≤6m时,模板跨中起拱L/400,悬挑梁悬挑长度≥1.5m时,悬挑端起拱L/150。

板净距4m≤L≤6m时,模板起拱L/500;L>6m时,模板起拱L/400。L<4m时,板中间区域起拱5mm。用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底模上表面标高允许偏差±5毫米,用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3、现浇楼板截面尺寸即厚度偏差过大(规范允许偏差为+8毫米,-5毫米,用钢尺检查),形成楼板板面高低不平,表面平整度差(规范允许偏差为8毫米,用2米靠尺和塞尺检查)。 控制措施:砼浇筑过程中,浇筑人员根据标高控制点和已做好标高控制尺,拉施工线来控制现浇板的标高和厚度。现场值班人员督促检查砼作业人员做好标高控制、并穿水靴子,现场检查现浇面厚度等标高控制情况。 4、现浇楼板的模板工程由于砼浇捣过程中承载能力和刚度较差,出现不同程度的轻微下沉现象,形成现浇楼板整体轻微下垂。 控制措施:上层布置的木龙骨加密,缩短主梁(钢管)悬挑长度,个别跨度较大区域增设立杆并与周圈架体连接牢固。 5、部分模板质量不好、周转次数多,容易变形、拼接不平,造成现浇楼板倾斜、弯曲、接口高低不平现象。 控制措施:及时更换已破损或变形的模板。 6、泵管及布料机安放区域现浇板易下垂。 控制措施:在泵管及布料机安放区域下部必须模板支撑必须单独加固,增设立杆,顶部丝托必须顶到位。立杆与原模板支撑架体连接成一整体,此部位模板起拱10mm,防止荷载过大导致模板下垂。并将泵管固定牢固防止水平晃动撞击模板影响截面尺寸及模板支撑的稳

房建测量控制方案

目录 一、工程测控概况 (1) 1.工程简介 (1) 2.编制依据 (1) 3.准备工作 (1) 3.1图纸审查及现场勘察 (1) 3.2人员组织 (1) 4.设备调配 (2) 二、控制测量 (2) 1、基本思路 (3) 2、首级场区控制网建立 (3) 2.1场区平面控制网 (3) 2.2场区平面控制原则 (3) 2.3场区平面控制网测设 (3) 3、场区高程控制网 (3) 4、场区高程控制网的布置原则及要求 (3) 5、场区高程控制桩布置 (4) 6、二级建筑物控制网建立 (4) 7、建筑物轴线控制网 (4) 7.1建筑物轴线控制网的测设 (4) 三、土方施工测量 (6) 1、平面控制测量 (6) 2、自然地面开挖线放样 (6) 2.1挖土阶段跟踪测量放样 (6) 2.2基底开挖测量放样 (6) 3、高程控制测量 (7) 3.1自然地平方格网测设 (7) 3.2基坑标高基准点的引测 (7) 3.3标高跟踪测量 (7) 4、基槽验线 (8) 四、结构施工测量 (8) 1、控制网建立基本思路 (8) 1.1平面控制 (8) 1.2高程控制 (8) 2、0.000以下控制网建立 (8) 2.1平面控制测量 (8) 2.2轴线控制桩复核 (8) 2.3轴线投测 (8) 2.4轴线投测允许偏差 (9) 2.5标高控制测量 (9) 2.6标高控制桩的复核 (9) 2.7基坑标高基准点的引测 (9)

2.8施工标高抄测 (10) 3、±0.000以上控制网建立 (10) 3.1平面控制网传递 (10) 3.2控制点的转移 (11) 3.3平面内控点的布设 (11) 3.4内控点埋件的埋设 (12) 3.5平面控制点的竖向传递 (12) 3.6轴线竖向传递允许偏差 (14) 4、高程控制网传递 (14) 五、测量技术资料编制、管理 (15) 1、资料执行规范 (15) 2、资料汇编要求 (16) 六、质量控制、安全生产及环保 (16) 1、测量质量控制保证措施 (16) 2、测量质量保证要素 (16) 2.1人力资源保证 (16) 2.2测量仪器精度的保证 (17) 2.3测绘工艺科学可行性保证 (17) 2.4现场操作规范化保证 (17) 3、测量质量控制流程图 (17) 4、施工测量注意事项及季节性施工测量措施 (19) 4.1施工测量注意事项 (19) 4.2季节性施工测量应采取的措施 (20) 5、安全生产及环保 (20)

住宅开间与进深住宅的开间

住宅开间与进深住宅的开间 在住宅设计中,住宅的宽度是指一间房屋内一面墙的定位轴线到另一面墙的定位轴线之间的实际距离。因为是就一自然间的宽度而言,故又称开间。住宅的开间在住宅设计上有严格的规定。 根据《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J100-87)规定:住宅建筑的开间常采用下列参数:2.1米、2.4米、2.7米、3.0米、3.3米、3.6米、3.9米、 4.2米。我国目前大量建造的砖混住宅,住宅开间一般不超过3.3米。规定较小的开间尺度,可有效缩短楼板的空间跨度,增强住宅结构的整体性、稳定性和抗震性。为了保证建成的住宅具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条件,住宅的进深在设计上有一定的要求。目前我国大量城镇住宅房间的进深一般都限定在5米左右,不能任意扩大。在住宅的高度(层高)和宽度(开间)确定的肖前指提下,设计的住宅进深过大,就使住房成狭长型,距离门窗较远的室内空间自然光线不足。进深大的住宅可以有效地节约用地。 虽然小开间住宅存在着诸多优点,但也存在着许多弊病。因为开间小,在住宅建筑面积中,承重墙、柱的结构面积相对较大,增加了有效使用面积;同时由于开间小,房间分割过小,不适应家庭居住行为变化的要求,而且住房很难自行改造。为改变传统的小开间住宅设计格局,从80年代末期,国家开始了大开间住宅设计的技术攻关,并确定要大力推行开间在5米以上,进深在7米以上大开间的住宅建筑体系。这种住宅可为住户提供一个40~50平方米甚至更大的居住空间,与同样建筑面积的小开间住宅相比,承重墙减少一半,使用面积增加2%,具有构造配件规格小,便于工业化生产,便于住宅灵活隔断、装修改造的特点。例如,购房者可将住宅分割成较大的两室一厅,也可根据需要分割成三室一厅。这种可自由分割的大开间住宅在国外又叫做"演进式住宅"、"空壳式住宅"。在我国由于技术、造价、建材质量等原因,大开间住宅尚处在大力推广之中,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住宅的进深 住宅的长度和进深,在建筑学中是指一间独立的房屋或一幢居住建筑内从前墙的定位轴线到后墙的定位轴线之间的实际长度。 根据《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I100-87)规定,住宅的进深采用下列常用参数:3.0 米、3.3米、3.6米、3.9米、4.2米、4.5米、4.8米、5.1米、5.4米、5.7米、6.0米。 为了保证住宅具有良好的天然采光和通风条件,从理论上进,住宅的进深不宜过大。在住宅的高度(层高)和宽度(开间)确定的前提下,住宅进深过大,就使住房成狭长型、距离门窗较远的室内空间自然光线不足;如果人为地将狭长空间分隔,则分隔出的一部分房间就成为无天然光的黑房间。黑房间当然不适于人们居住,补数的措施之一是将黑房间用于次要的生活功能和设施安置,如储藏室、走道等,用人工照明来弥补天然光的不足。另一措施是在住宅内部建造内天井,将光线不足的房间布置于内天井四周,通过天井来解决采光、通风不足的问题。但内天井住宅也存在厨房串味、传声、干扰大、低层采光不足的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人口在不断增多,土地资源相对不足,而同样面积的土地,设计大进深的住宅比设计小进深的住宅可造出更大使用面积的房子。本着节约用地的原则,我们不得不选择大进深住宅来满足不断对住宅数量的需求。这实际上是一个住宅面积数量与住宅使用质量的矛盾。在今后一个很长时期,建设大进深住宅仍有必要,并有很大需求市场。至于进深过大出现的采光、通风不足等系列问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