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绩效考核经典案例分析

绩效考核经典案例分析

绩效考核经典案例分析
绩效考核经典案例分析

绩效考核:现代版“请君入瓮”

2011-06-09

“特大喜讯:今年的评议HR部门又是垫底,杨志下台了!”

武松集团的员工都收到了这条群发的短信,杨志本人也收到了。

杨志是武松集团人力资源部经理,两年前,他主持制定了集团的绩效考评制度,规定:部门评议连续两年得分最低的,部门经理要引咎辞职。没想到,自己设计的制度,第一个淘汰的人就是自己,真是现代版的“请君入瓮”。

伞兵空降

武松集团系一家大型民营集团,涉足旅游、餐饮、交通和商业地产,曾经超高速发展了十多年,有着辉煌的过去。近几年,由于行业竞争加剧、劳动力成本上升,集团的发展速度大幅度下降,利润率也随之大幅下降。为了防止业绩继续下滑,提高经营水平,董事长兼总裁武松遍访高人,决定引进高端人才,对企业进行现代化改造。

猎头王婆找来了一堆人,武松挑花了眼,感觉张三很不错、李四也很棒,长得都是一付高端人才的模样,很难判断。正当武松觉得无法取舍的时候,见到了杨志,让他从鱼与熊掌的困境中走了出来。

杨志是一家制造业外企的行政经理,尽管头衔不高,工作经历也不多,但对企业管理还是很有一些独特的见解。杨志认为,民营企业改造应该从绩效考核入手,用制度代替关系,用数字代替人情,用赏罚分明的军事化管理提高员工的执行力,有了执行力就有了竞争力。

在所有候选人当中,武松最认可杨志,一是认同他的为人,有观点、敢说话,其他的候选人说话吞吞吐吐,没有明确的观点,总是强调,“管理很复杂,如何调整要看具体情况”;二是认同杨志的观点,因为武松本人下海之前是阳谷县森林公安局的副局长,他坚信优良的作风、铁一般的纪律和过硬的本领是企业的法宝。经过一番商谈,杨志加盟武松集团,担任董事长助理,兼总经理助理、兼人力资源总监、兼人力资源部经理。

天生恶人

杨志到来前,武松集团内部一团和气,经理和员工几乎都是阳谷县人,上班时是同事,下班之后是邻居,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得饶人处且饶人。

高调上任之后,杨志马上着手设计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考核、360度评估和部门评议。绩效考核中,上级需要把下级分为甲、乙、丙、丁四级,每个部门的甲级员工不能超过该部门总人数的20%,同时每个部门的丁级员工不能少于10%.根据考核结果,拉开奖金分配的差距,根据20/80法则,80%的奖金分配给甲级员工,20%的奖金分配给乙级和丙级员工,丁级员工没有奖金,用这种重奖、重罚的办法鼓励员工。

360度评估和部门评议同时进行,并引入末位淘汰制度,对360度评估得分最低的人实行部门内部通报,如果员工连续两年360度评估得分部门内最低,则要被除名。

部门评议由员工对各部门进行民主的、不记名的评议,得分最低的部门,部门经理降一级,如果连续两年得分最低,该部门经理要辞去职务,成为普通职员。

这一套制度出台后,武松集团的管理层和员工怨声载道,说这一套东西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搞得人心惶惶,把所有的经理逼成了恶人,而制定这一套制度的杨志,是个天生的大恶人,甚至不是人。

因为这套考核制度,杨志得了一个“青面兽”的绰号。

两全其美

以考核为重点的改革开始之后,告状的人把武松的门槛都踢破了。作为总经理助理,杨志代替总经理考核集团所有部门经理。他不仅仅严格得近乎苛刻,而且在绩效面谈时非常不客气,在和财务部经理西门庆谈话时,他甚至说出了这样的话:“你以为你是谁?还真把自己当职业经理啊?这点事都做错,我看你只配吃软饭。如果离开武松集团,你还能找到工作,那就真是奇迹!”

西门庆哪受得了这个,跑到副总经理潘金莲面前,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哭诉,说是有他没我,有我没他。潘副总连哄带劝,还答应为西门官人换一台最新的笔记本电脑,才把他给劝住了。

潘副总那个气啊,跑到董事长那里去告状:“这个杀千刀的青面兽,不知天高地厚,把西门庆给惹毛了,他到税务局举报一下,二叔您都吃不了兜着走。董事长,您可一定要好好管管您的助理。”

潘金莲刚出董事长办公室的门,人力资源部培训专员牛二又来告状,说青面兽动不动就骂人,他用手机录了杨志说的一段话:“你这般说话,却是放屁!你知道什么叫培训吗?如果你也算是培训经理,那我就是玉皇大帝!”

武董事长安慰了牛二一番,充分肯定了牛二的学习态度和努力程度,夸奖了牛二脾气好、有

涵养,并让牛二把录音删除。

刚开始,武松还有点担心大家都不喜欢杨志,后来发现杨志骂的都是自己也想骂,但是又不能骂的人。由杨志出面骂人,他骂完之后自己再出面安抚,既教育了员工,又收买了人心,两全其美。

“恶人”职业化

改革推行两年,集团变化很明显,尽管大家怨声载道,但是所有经理都在学习、所有的员工都关心考核。不管绩效考核有没有作用,这种形式已经被大家接受了,对于奖金的差异,大家也认为是正常的了。

随着改革的深入,大家在情绪上对杨志的抵触越来越强烈,连续两年把HR部评为最差部门,杨志被迫辞职。

辞职之后,杨志反思得失,觉得自己过于严厉、过于着急,下次再有这样的机会,一定要心平气和地、有条不紊地推进改革,再也不做什么“天生恶人”了。

辞职没几天,猎头王婆找到杨志,想约他出来谈一谈:“杨先生,可喜可贺,您现在是威名赫赫的改革家,一串串的集团老总排着队想约见您呢。”

杨志说:“王婆啊,您别消遣我了,第一次改革就被说成是天生恶人,搞得半途而废,算什么改革家。”

王婆呵呵一笑:“唉哟,我的杨总啊,您不知道,天生恶人才是您的核心竞争力啊。”

杨志问:“此话怎讲?”

王婆说:“民营企业改造啊,非恶人不可。原来弟兄们靠义气打天下,规范化了之后,就不能再靠义气了。但是老板对弟兄们是有承诺的,也是有感情的,不能不讲义气。这样的公司,只能从外面引进恶人。这样的人一般干不长,帮助企业打破传统的兄弟义气,建立现代职业意识之后,就应该离开。这样的人是职业恶人,眼下很抢手。”

“职业恶人?”

“对啊”王婆笑了,“职业恶人就是专门帮助家族化、半家族化的民营企业进行现代化改造的职业经理。像您这样坚持原则、不讲情面、就事论事的天生恶人,是天生的改革家,比职业恶人

还要牛哦。”

“哈哈哈,还是王婆您更牛啊,您卖恶人和卖瓜一样,自卖自夸,头头是道,我服了您了。从今天起,我这个职业恶人就交给您打理了。”

‖“案例”栏目以HR管理难点或困境为主题,根据现实商业环境或场景虚构创作,其中涉及到的人物及公司均为虚构。

针对上述案例,管理专家各抒己见

个性悲剧和专业败笔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这是改革者必备的勇气和姿态,但在当前人情重于法理的社会,激进式改革者大多以悲剧收场。

商鞅变法,“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终遭车裂之祸;11世纪历史上伟大的改革者王安石,变法失败,落寞贬谪;张居正生前享尽殊荣,死后备受侮辱等等,个人认为两点值得深思:一是封建王朝时代,自居改革者大多成为君王玩弄政治权术的工具或牺牲品;二是这些改革者本身在自身个性先天性缺陷和具体改革措施方面存在致命的缺陷。杨志重蹈了覆辙。

杨志以铁腕式的绩效考核为切入点,拉开了该民营集团现代化改造的序幕,由于开始得到了董事长的大力支持,表面上一切进展顺利,但从专业层面深剖,笔者觉得,除了老板自身引进职业经理人认识和实际操作上的误区外,更关键的一点,杨志的职业素养先天性缺失,而HR专业又未能真正切入企业业务运营层面,未能体现或提供专业的价值贡献。怎样降成本,怎样辅助提升业务发展速度改善经营,怎样改变家族化管理模式等等,有太多当务之急的解决方案要出台,而非简单的绩效管理革命。杨志作为空降兵在企业的生存问题尚未着落,不能自保其身,遑论改革成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在杨志个性素养的基因里暴露出太多的先天性缺失。“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传统文人的价值取向,作为一名职业经理人,拥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品德是至关重要的。杨志急于求成,在工作中缺乏对职场秩序和潜规则的起码了解,由于老板赋予的位高权重,杨志自始至终摆出君临天下舍我其谁的架势,让人反感,与公司元老的沟通过程中,不但不能采贤纳谏,还藐视其功;在推行绩效面谈的过程中,杨某完全将自己个性粗鲁无礼的一面表现得淋漓尽致!人格魅力大打折扣,能力再强,方案再好也是枉然。职业经理人的权杖大小取决于个人人格魅力的多寡,而不是老板书面或者口头授权的大小。

大凡改革,总会触及一部分人的利益,改革不能仅靠老总或一两个人,需要很多力量的支持。

杨志是空降兵,群众根基不稳,连手下嫡系都难笼络,甚至打击挖苦,所以更应把握时机争取除董事长外的更多力量支持自己,一把令箭走天下,注定改革失败的宿命。如何让公司的各层中坚力量一起参与配合改革是杨志面前的生死坎,杨志没有趟过去。

当然板子打在杨某一人身上,有欠公允。而幕后操纵邀请杨某加盟的老板一直在暗中扮演着玩弄权术的角色:自己想说而不方便说的话,让杨某说;自己想做而抹不开情面的事,让杨某做。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多民营家族式企业的老板身上都有权谋思想的烙印,专擅政治权术,以一方钳制另一方的游戏规则来掌控公司的一切。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化管理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契约化过程,是基于公司所有者和经营者的信任与委托,实施的专业化分工管理。职业经理人也应该对工作负责,对职业珍爱,而不是唯老板马首是瞻,忠顺地服从老板长官意志,是职业心态和专业精神枯竭的表现。

发挥专业优势,着眼于组织长远利益的发展,积极引导老板的正确需求,是一个真正职业经理人的专业品质所在。杨志在改革中应用了一些HR的工具和方法,但专业功力火候不够,就杨某推行的基于平衡记分卡的考核来说,考核目的、方案设计、考核运用上均存在纰漏,员工绩效不与个人部门绩效挂钩,而直接用强迫分布法分配奖金,凭主观臆断;360度考核本应在组织规范、氛围和谐的前提下使用,但改革之初,易导致内部矛盾,引起猜忌;部门内部评议“以人情定输赢”,导致“老好人得分、改革者被打击”,另外绩效沟通面谈技巧乏善可陈。

处理好职业经理人与元老旧臣的关系,需要老板和职业经理人达成共识,规范引入机制和授权适度。清晰界定企业自身需求,这个问题看似不难,很多企业的老板一开始并不知道自己的真正需求是什么?譬如案例中的企业,由于行业竞争加剧、劳动力成本上升,集团的发展速度大幅度下降,利润率也随之大幅下降。从表面上看是利润方面的问题?但深层分析,是因为市场还是管理方面的原因导致利润下降,换句话说,企业需引入管理类还是营销类人才,在选人时需要区别。实际上,职业经理人也有自己的特点,有些人适合制度体系运营管理,有些人适合开拓市场。作为企业老板在人才引入时首先应先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除此之外,空降人才,人品绝对比专业能力更重要,不能单凭猎头中介或个人一面之词。

职业经理人引入后,为了表示对职业经理人的信任。许多企业老板的做法是充分授权,让职业经理人放开手脚去做。殊不知董事长或总经理的认可并不能代表整个公司的认可。特别是企业的元老们,职业经理人的工作或许原本就是他们从他们手上接过来的,有些授权更需要职业经理人自己争取。在处理职业经理人与元老旧臣关系时,老板要清楚:家和万事兴,在职业经理人引入的同时必须安置好创业元老。一方面为职业经理人施展抱负赢得空间,同时也为创业元老建立合适的退出机制:“守摊子”给老人,“创新路”给新人??在企业动态发展、新老结合的过程中,一个优势互补的富有战斗力的人才团队就能诞生,这样的团队才能让企业真正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江洪明,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

绩效管理别做改革“探路石”

每一位管理者都不可避免地需要妥善处理来自各个层面的复杂关系。

杨志的观点无懈可击,措施雷厉风行。没处理好的是对大环境的认识和对人际关系的把握。除了老板,每一个管理者,都面临着与领导的关系、与同级的关系、与下属的关系。任何一层关系没处理好,都可能作茧自缚。

杨志与老板的沟通应该说是成功的,此种风格的经理人也确受很多老板追捧。有下属能当个替自己挡“脏活”的恶人,是老板们尤其是家族化企业老板共同的心愿。何况每位老板都有各自的用人观,正因杨志的论调对武松的想法有着恰到好处的契合,使得他得以脱颖而出。

在与同级和下属的关系层面,青面兽却捅了大娄子。现在有“大师”言必称绩效管理,殊不知对诸多企业而言,绩效管理应是最终的定海针,而非改革的探路石。

毋庸置疑,以前管理越松的企业,面对绩效新规反弹会越强,若控制不了,当然改革者引火烧身。

恰如对危重病人须先以汤剂调理,待病情、精神好转再施以苦口良药。在当今的武松集团,不妨先安抚人心,充分肯定团队以前踏实肯干的精神,同时强调为了帮助企业走出低迷,需要在和谐的基础上突出效率(并获得老板明确的肯定,这点很重要),通过改良获得从上到下的认同后,逐步引入相应机制。

笔者忆起曾经在某大型制造业集团任生产主管时推行的制度改良,也是家族化企业,老板是作风强悍的外籍华人,中高层管理者皆与老板十余年共打天下且自成团体,生产线员工都是当地人且与集团有利益关系,谁都得罪不起。此前同样是一团和气,“你好我好大家好”,老板虽知有问题也采取默许态度。

笔者遂从最易见效的6S管理入手。通过对中层管理者及员工的培训及细致入微的具体事项指导,让员工立竿见影地看到生产环境的明显改善和产品质量的显著提高,并从中获得持续的成就感,此举也容易得到老板和其他管理者的认同。同时通过纠正员工细节规范入手到导入标准化生产,及至科学化管理。最终以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实现整个管理体系的改良。

引用上述案例说明一个观点,在我们为企业中高层管理者提供咨询、培训时会经常提到——不要做让员工高兴的事,要做让员工尊敬的事。不必追求让员工说“领导真好”,这句话的潜台词通常是“从来也不管我们”;要让员工说“我们领导很厉害,但我服,他真有办法!”而让员工尊敬的前提之一是——尊重员工。对杨志,套用一句时髦的话:“青面”不是你的错,“兽”就是你的不

对了。(杨骏材,北京脉动咨询公司项目主管)

绩效管理不可迷失方向

虽然杨志两年即败走麦城,他在武松集团的做法还是有些可取之处的。但在绩效管理问题上,杨志出现了方向性的错误。

不规范的民营企业,没有明确的制度,或者无法严格执行企业的规章制度;内部关系错综复杂,导致绩效难考核,赏罚不分明,执行力不高。我们先来看看杨志对的动作。

首先,他思路清晰,理念到位。他认为,民营企业改造应该从绩效考核入手,用制度代替关系,用数字代替人情,用赏罚分明的军事化管理提高员工的执行力,有了执行力就有了竞争力。而杨志的这种理念,直接针对公司的执行力,通过打造执行力来提高竞争力。而杨志在武松集团的实践也证明,集团变化很明显,所有经理都在学习考核制度,所有员工也都关心考核,大家也很认同奖金的差异。

其次,他以绩效考核为突破口,转变管理风格,对民营企业进行改造。杨志上任以后设计了基于平衡记分卡的绩效考核,将员工分成甲、乙、丙、丁四级,严格控制各级员工的比例。同时,重奖重罚,根据考核结果,拉开奖金分配的差距,将80%的奖金发给占员工总数20%的甲级员工。杨志抓住绩效考核,并没有对组织结构大动干戈,直接针对个人业绩和企业指标,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管理手段。

最后,他坚持原则,铁面无私,不讲情面,保证了绩效考核的公正和公平。例如,财务部经理西门庆、人力资源部培训专员牛二等,都是背景颇深的人物,连董事长武松都要让几分,但在绩效考核时,杨志毫不留情,点中了他们的软肋。武松董事长也发现,这些人都是自己想骂而又不能骂的人。

尽管杨志理念正确,坚持原则,也抓住了改革的突破口,但仍旧不能摆脱职业经理人的厄运,“出师未遂身先死”。问题究竟在何处呢?在绩效管理问题上,杨志迷失了方向。

第一,指导思想上,从某种意义上讲,杨志和武松都把绩效管理当作“整人”的工具,这是大错特错的。绩效管理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考核,也不是为了重奖重罚,而是为了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员工的潜力,推动他们有效地完成本职工作,从而持续实现公司的目标。应该说,绩效管理是一种激励的手段和工具,也是实现公司和员工双赢的重要途径。而杨志,却把重奖重罚作为绩效考核的目标,并强制推行末位淘汰和部门评议,在部门和员工内部造成恶性竞争,导致“有他没我,有我没他”的排他性局面。董事长武松,也把杨志和绩效考核当作“整人”和收买人心的工具:由杨志替自己出面骂人、整人,然后自己再辅之以安抚,试图“两全其美”。在这种思

想的指导下,杨志和武松都忘记了绩效考核的本来目的,偏离绩效考核的本意越来越远,自然就南辕北辙了。

第二,缺乏调研和沟通,绩效考核系统没有结合武松集团的实际情况,没有获得管理层和员工的认同,失去了绩效管理顺利实施的群众基础和舆论氛围。平衡记分卡、360度评估、部门评议、末位淘汰等等,这些都是业界常用的绩效考核工具,可惜杨志没有认真分析武松集团的情况,没有扎扎实实的调查研究,也没有与关键的部门和骨干员工进行沟通,拿来就用,立马就上,自然水土不服。员工本来对绩效管理就有天生的排斥,而在实施过程中,杨志又不举行听证会,没有对部门经理和员工进行培训,没有统一实施流程和规范,导致大家理解混乱,怨声载道。本来一套很好的绩效考核工具,却被大家认为“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搞得人心惶惶,把所有的经理逼成了恶人”,结果可想而知。如果杨志能够认真调研,结合武松集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绩效考核制度,并与大家深入沟通,指明绩效考核对员工个人职业发展和公司业绩提高的好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消除误解和成见,让大家接受这套新系统。同时,制定统一的实施流程,形成系列文档,并组织培训和沟通会,解难答疑,让大家正确使用,听取大家的反馈意见,对系统进行适当修正。如此一来,推行可能会顺利一些,结果自然就会大不相同了。

第三,在具体技巧上,杨志的做法也不恰当,忘记了绩效管理的本源。杨志没有将武松集团的经营目标分解到管理层和员工,没有指导大家形成个人的绩效指标,也没有让经理与员工共同探讨和设定绩效指标,更没有在工作的过程中对员工进行实时评估和反馈,只是采取“秋后算账”的办法,将员工分成甲乙丙丁四等,分别给予重奖重罚。而在一年仅仅一次的绩效反馈面谈中,杨志更是粗暴地进行人身攻击,讽刺挖苦,或者破口大骂,完全失去了职业经理人的形象,也将绩效面谈的目的抛诸脑后。

实际上,绩效面谈是绩效管理的关键一环,也是实现公司和员工双赢的重要渠道。通过面谈,经理人员能够帮助被评估人客观分析其优势和劣势,提出建议,共同探讨解决方案,以帮助其职业发展,并通过实现员工绩效指标来完成公司的各项经营目标。面谈之前,杨志应该回顾被考核人过去一年的基本表现,对照年初设定的绩效指标,给予一个总体的评价;同时,应该客观分析被评估人的优点、长处、不足之处和存在的问题,给对方提出建议,并引导被评估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和时间。这样,通过绩效考核,员工知道了自己的努力方向,制定了行动计划;而通过员工的不懈努力,武松集团业务定会节节攀升。

坚持原则,不留情面,固然是“天生恶人”杨志的优点。不过,要从“天生恶人”进化为“职业恶人”,杨志还需要继续修炼。(陈德智,IBM人力资本管理高级顾问)

转型中的痛苦磨合

“杨志”现象反映了民营企业转型中的通病。

外资企业与民营企业有很多区别:外资企业更强调通过完善的管理体系、高效的执行力度、顺畅的流程运转、合理的组织架构几个方面共同起作用,提高企业运作效率,推动企业健康向前发展,类似与案例中提到的“坚持原则、不讲情面、就事论事”,但在大多数民营企业尤其是家族半家族的民营企业中,讲情面、靠人情的情况时有出现,企业的规章制度形同虚设,执行的效率大打折扣,最终影响到企业运营管理中的各个环节,再加上外部环境诸如竞争激烈、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猛涨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发展举步维艰,案例中的武松集团就比较类似。

其次,“空降兵”到企业后,怎么使用的问题。“杨志”来了之后,开始逐步规范人力资源的相关操作细节,引入了诸如平衡积分卡、360度绩效考核、末位淘汰制等实效的管理工具,希望以此明确奖惩、提高员工队伍的积极性,但员工的配合度却很差,甚至到上司那“告状”,引发了一系列“冲突”。其实就所引入的管理制度本身而言,没有一点问题,这些制度都是时下众多企业推崇的实用管理工具。

问题出在两个方面:一是这些制度在推广过程中没有很好地和各个协作部门、员工队伍进行很好沟通。案例中杨志的“你以为你是谁?还真把自己当职业经理啊???我看你只配吃软饭!如果离开武松集团,你还能找到工作,那就真是奇迹!”,这种沟通方法实在不敢恭维,也不应是一位“职业经理人”应有的沟通方式,可见“杨志”本人与同事的沟通方法存在极大隐患;二是“武松”本人对“杨志”及其推广的制度所持的态度问题。

案例中当武松“发现杨志骂的都是自己也想骂的但是又不能骂的人,由杨志出面骂人,他骂完之后自己再出面安抚,既教育了员工,又收买了人心,两全其美”,表面上看“武松”与“杨志”一个唱白脸,一个唱黑脸,效果挺好,“两全其美”。但事实上,如果“唱”不好,反而害了自己,误了企业。假如老板本身认可“空降兵”的行事风格及其出台的制度,就应该和经理人一起,“暗中”“明里”坚决坚持的予以贯彻、推广,最终达到自己预期的目的,并使其渗入到公司现有的企业文化。

还有一点,案例中“杨志”兼职过多,身份过杂,有时反而会使自己、上司行事尴尬,不利于推动工作,当然这点放在整个案例中来看,影响并不十分大。

最后,民营企业在追求建立现代企业管理体系的进程中,常见有两种方式:引入“空降部队”、自我完善。引入“空降兵”,不可回避的因素就是其与企业的匹配度,以及企业领导者与“空降部队”的相互配合,虽然貌似是条捷径,但磨合的过程会很痛苦。当企业通过自我完善来提升运营管理水平时,“蜕变”的过程也会让企业备受折磨。具体哪种方式更合适,不可一概而论,必须因时、因势合理选择。(朱良,北京脉动咨询公司项目主管)

变革管理,文化先行

从武松集团的成长生命周期分析,集团正处于成长后期,用伊查克。艾迪思(Ichak Adizes)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分析,应该是青春期。其显著特点是企业成长迅速,在这一阶段,企业必须脱离“人治”的特征,逐步实现授权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才有可能顺利进入下一个阶段即盛年期。

每个人都想改变世界,但每个人都没有想着去改变自己。——列夫。托尔斯泰

企业变革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但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一个企业的策略或者计划能够在没有适当的组织文化的辅助下能够成功。因为文化决定了人们的习惯,而任何试图改变组织现有运营方式的转型都打破了组织惯常的业务模式,并要求个人改变他们长期形成的习惯。不幸的是,“每个人都想改变世界,但每个人都没有想着去改变自己”。变革任重而道远,处理不当就会遇到障碍甚至是组织成员强烈的抵制。很多企业由于变革带来的阵痛过多而无法承受。于是有人惊呼“变,找死;不变,等死。”

对杨志来说,正是由于忽略了这种文化的影响力而使自己成为变革的牺牲品。

古老的社会学将人与人之间产生联系的方式分为两种,即社交性与团结性。社交性是指组织内成员友善交往的程度,团结性指组织内成员之间协作创利的程度。前者重在“做人”,后者重在“谋事”。这两种行为在不同的组织/公司内,表现的强弱不同,由此就反映出不同类型的组织特征,构成不同类型的企业文化。

对于武松集团而言,“武松集团内部一团和气,经理和员工几乎都是阳谷县人,上班时是同事,下班之后是邻居,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得饶人处且饶人”。表现出明显的社交性处事原则。这种原则导致的不良结果就是人们会容忍低绩效,把解决组织效率问题所必须的管理冲突看做是得罪人。

而杨志所提出的“从绩效考核入手,用制度代替关系,用数字代替人情,用赏罚分明的军事化管理提高员工的执行力”,就是要求管理者从维护公司绩效出发,不怕得罪人,员工间合作的基础不再是友情,而是共同的工作目标及籍由工作目标的完成所带来的明确的共同利益。这是一种典型的团结性要求。

在一个高度社交性的文化氛围中推行一种要求高度团结性的管理方式,这是杨志所面临的根本问题。社交性与团结性本身并不矛盾,不是非此即彼,问题在于杨志不但没有很好地利用社交性的文化优势为变革服务,反而站到了文化的对立面。

首先,没有统一战线。任何一种管理变革,必须在变革前对变革的必要性进行解释说明,树

立变革目标,阐述变革的重要性、迫切性及变革对于公司及员工群体的益处,最大限度地引导员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来促进变革成功。而杨志显然是在孤军做战,不但普通员工不支持,高层管理团队也不认同,甚至连董事长武松对于变革也采取在暗中推波助澜式的支持而不是旗帜鲜明地倡导。这样改革变成了“空降兵与地面军团的博弈”,失道寡助,空降兵杨志将难以取胜。

其次,沟通不充分。沟通是变革管理的关键。有效的沟通不但能够使员工明确变革的目标,同时也提高他们参加变革的主动性。尤其是在社交性较强的公司,持续的沟通更为重要。对于骨干人员需要通过一对一的朋友式讨论,让他们知道变革势在必行。要分辨那些抱怨、反对的声音,因为这些也有可能来自真正关心公司的人。赢得他们对组织转型的支持非常重要,一旦他们“拍手称快”,就会“奔走相告”,变成变革最有激情的践行者。而杨志在沟通过程中采取了打击甚至谩骂的沟通方式,显然适得其反。不但没有达到正向的沟通作用,反而徒生事端,在落人口实的同时将自己置于风口浪尖。一旦有点风吹草动,企业老板必然会壮士断腕。

第三,没有重视团队培养。企业进行管理变革的目的,本质上是要提高员工绩效,提升员工素质,这就需要在给部属诚实公正评估的前提下,大量投资开发部属潜能。正如韦尔奇所说,淘汰不适应的员工,留下来的就得好好培植,让部属知道他所长、所短。公司提供训练,改进他的短处,加强其专业技能。而显然杨志所实施的管理变革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人才培养的环节。不但不能从本质上解决企业绩效问题,还容易使员工产生企业仅仅把员工当成工具的想法。尤其是在社交性特征明显的公司,由此而产生的对企业的抵触情绪将更为明显。

总之,变革管理一直被视为是最为重要的3个营运业务流程之一。比起其他的组织,但凡能轻松、快速而有效地适应变革的组织总是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而在变革的过程中那些更为注重文化因素的公司,变革的效果更好。正如艾瑞克。斯哥特所说,“三分之一组织在变革,少有成功。四分之三变革靠领导,而非管理。”(王彦,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

卡莉式“一招鲜”

编辑曾给出了几个可供选择的讨论角度。其中有一个角度是:猎头王婆,她对杨志的包装能成功吗?个人认为:王婆对杨志的包装能够取得成功。

杨志是职业经理人,职业经理人我们说得太多也听得太多,但询问一个本源性的问题:为什么叫职业经理人?首先,要职业化,就是说当经理管人,这就是他的工作;其次,具有阶段性,今天在梁山明天去黑风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却做同样的事;第三,就是专业化。

那么我们来看看杨志的专业化体现在哪里?表面看来是骂人,深入点看是能够骂老总想骂的人,而再深入一点看,就是能够以强硬的手腕,在企业内部实施改革,改变家族企业原有的人情

文化,以绩效文化为替代。这实际上是杨志的价值所在。

再来研究一个问题:杨志所提供的专业价值有实际市场需求吗?答案是有。家族企业向来被诟病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人情大于制度、人治大于法治、只讲关系不认结果。随着家族企业的逐步壮大,企业老板逐步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已经成为严重阻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绊脚石。也正因如此,职业经理人空降家族企业高管,成为近些年家族企业一种十分普遍的事情。

看一个现实的例子。2005年2月9日,由于对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产生了重大分歧,惠普CEO卡莉向董事会提出辞职。个人认为,卡莉辞职只不过是因为她已经完成了自己“做恶人”的历史使命。

卡莉任职6年的时间,完成了惠普60年以前的年营业规模;改变了惠普产品偏重商业客户的市场认知度,启动惠普公司消费类市场;将惠普以硬件产品为主流产品的形象,注入了管理软件的活力,先后收购了6家以上的处理软件公司,并将他们嵌入到自己的产品开发和商品化中去;将惠普商标简化,使其世界市场接受度最大化;将惠普从一个以技术产品规模衡量自己在市场上地位的公司,变成用市场占有率来衡量自己在市场地位的公司;将惠普公司形象变为年轻、时尚。这些是卡莉对惠普做出的贡献,而事实上这些也正式当初惠普公司请来卡莉的主要目的:实现公司业绩快速增长、改变惠普传统文化、为惠普公司注入新的活力以及开拓新的市场。

而做出这些贡献的前提,就是卡莉的“专业化恶人”式的推动惠普改革。“坚决、以目标为导向;如有必要,毫不留情”,这是当年美国《商业周刊》对这位商界铁娘子的评语。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当初为了推动惠普并购康柏案,她甚至不惜与惠普创始人的儿子翻脸,当兼并案最终通过后,她坚决把惠普创始人的儿子赶出了董事会。为了表示革新,她把新惠普的股票代码由HWP 改为HPQ.“到划清界限的时候了。”她说。也正因如此,美国媒体曾推出最不受欢迎的“恶女排行榜”,卡莉被评为恶女NO.1.

虽然卡莉和杨志一样,最终以“下课”收场,但不意味着从此江湖没有了他们的位置。因“业绩不理想”而“被迫辞职”的卡莉在辞职后立刻成为各大公司争抢的对象,其收费在4万美元以上的演讲更是受到众多企业家的追捧。这位不但是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到目前为止惟一一位曾经领导一家跻身《财富》20强企业的女人,最近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线,此时她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麦凯恩在明年入主白宫。

杨志的“专业化恶人”形象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有足够市场需求的前提下,以专业化的形象示人更利于个人品牌的形成。就如同以帮助企业上市为专业的唐骏一样,一招鲜吃遍天,在企业江湖中,永远会有专业化人才的一席之地(商振,咨询师、培训师)。

作者: 刘向明

绩效考核经典案例分析.doc

绩效考核:现代版“请君入瓮” 2011-06-09 “特大喜讯:今年的评议HR部门又是垫底,杨志下台了!” 武松集团的员工都收到了这条群发的短信,杨志本人也收到了。 杨志是武松集团人力资源部经理,两年前,他主持制定了集团的绩效考评制度,规定:部门评议连续两年得分最低的,部门经理要引咎辞职。没想到,自己设计的制度,第一个淘汰的人就是自己,真是现代版的“请君入瓮”。 伞兵空降 武松集团系一家大型民营集团,涉足旅游、餐饮、交通和商业地产,曾经超高速发展了十多年,有着辉煌的过去。近几年,由于行业竞争加剧、劳动力成本上升,集团的发展速度大幅度下降,利润率也随之大幅下降。为了防止业绩继续下滑,提高经营水平,董事长兼总裁武松遍访高人,决定引进高端人才,对企业进行现代化改造。 猎头王婆找来了一堆人,武松挑花了眼,感觉张三很不错、李四也很棒,长得都是一付高端人才的模样,很难判断。正当武松觉得无法取舍的时候,见到了杨志,让他从鱼与熊掌的困境中走了出来。 杨志是一家制造业外企的行政经理,尽管头衔不高,工作经历也不多,但对企业管理还是很有一些独特的见解。杨志认为,民营企业改造应该从绩效考核入手,用制度代替关系,用数字代替人情,用赏罚分明的军事化管理提高员工的执行力,有了执行力就有了竞争力。 在所有候选人当中,武松最认可杨志,一是认同他的为人,有观点、敢说话,其他的候选人说话吞吞吐吐,没有明确的观点,总是强调,“管理很复杂,如何调整要看具体情况”;二是认同杨志的观点,因为武松本人下海之前是阳谷县森林公安局的副局长,他坚信优良的作风、铁一般的纪律和过硬的本领是企业的法宝。经过一番商谈,杨志加盟武松集团,担任董事长助理,兼总经理助理、兼人力资源总监、兼人力资源部经理。 天生恶人 杨志到来前,武松集团内部一团和气,经理和员工几乎都是阳谷县人,上班时是同事,下班之后是邻居,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得饶人处且饶人。

绩效考核的11种主要方法

绩效考核的11种主要方法 1)比较法(排序法) 是指通过比较,按考核员工绩效的相对优劣程度确定每位员工的相对等级或名次的考核方法。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简单排序法、间接排序法(交替排序法)、配对比较法(对偶比较法)此绩效考核方法简便易行但比较适用于人数较少、工作性质相近的情况。 2)强制分布法(硬性分布法) 强制分布法是将员工绩效分成若干个等级。每一等级强制规定一个百分比,视员工的总体工作绩效将他们分别归类。 理论依据:正态分布规律(在目标和资源相匹配、且样本足够大的情况下,结果的分布呈正态曲线) 适用场合:适用于人数较多的情况(符合统计规律) 优缺点: 操作较简单,可避免趋宽/趋严/趋中的误差;但是,在特殊情况下比例的分布与实际分布情况可能不完全一致,会带来不公平的情况。应注意留有一定的灵活性。 3)量表评定法(尺度评价表法) 量表评价法是根据设计的等级评价量表来对被评价者进行评价的方法。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绩效考核方法。 设计步骤:选纬度——定权重——分等级——给定义 优缺点:考核面宽、结果量化、可比性强;适用面广;设计难度大 4)混合标准尺度法 混合标准尺度法的基本步骤:

根据考核对象的工作特点分解出若干考核纬度; 准确表述与每一纬度“好/中/差”3个行为等级相对应的典型工作表现,形成不同的描述语句; 把各纬度所有描述语句打乱,呈混杂无序排列,使考核者不易觉察各语句考核哪一纬度或表示哪一等级,因而使其主观成分难以掺入; 考核时把被考核者的实际表现与语句定义的标准对照评判,符合描述则记为“+”,否则记为“-”。 5)评语法(也叫描述法) 基本作法:是由考核者用描述性的文字表述员工在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方面的优缺点,以及需要加以指导的关键性事件,由此得到对员工的综合考核。 6)行为锚定法(行为定位等级评价法) 7)行为观察量表法 8)关键事件法 9)目标管理法 目标管理法的实施步骤: 确定组织目标:在年度计划中确定组织的成果目标 确定部门目标:部门领导与其上级共同商定 讨论部门目标:个人如何为部门目标做出贡献 确定个人目标:主管与员工共同商定短期目标 工作绩效评价:将工作结果与预定目标进行比较 提供反馈:在实施过程和考评之后及时进行信息沟通和结果反馈。 10)关键绩效指标法(KPI)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绩效考核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 案例: A企业为一家网络公司,近日HR正为销售部经理李强辞职一事而烦恼不已。该公司销售部经理是一位刚升职一年的新干部。去年此时正是李强走马上任的时候,李强在没被任命为销售部经理之前是入司两年、业务水平中上游的一名销售代表,由于工作中为人谦逊、思维敏捷、善于分析,很快就在该分区逐步形成了一套十分有特色的“IT产品销售网络图”,因此而深得总经理的气重。同年总经理力排众议、破格将李强提升为销售部经理。上任伊始,由于其原业绩并非十分突出,引起了公司上下许多销售人员工的非议。李强并没有畏缩不前而是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掌握的市场时间、状况,重新制定了吻合市场需求的策略,并汇同人力资源部在工资和奖金制度上采取了与销售业绩直接挂钩的更为灵活的激励模式。从而逐步得到了上级和下属的认同,在一年的时间内将原有的销售业绩猛增了近80%。年末,李强与其下属均得到了公司的表扬,李强的下属们都得到了“价值不菲”的红包,而李强本人却仅仅得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红包。李强心里十分不是滋味,在业界来讲如取得这般的成绩,其各方面待遇均应达到本公司的两倍,且可以偿有15天的带薪假日。于是其随即以“付出与所得不相称”为由向总经理提出异议,而总经理则以“做为部门经理,提高本部门业绩是份内之事”这一见解为之解释,最终不欢而散。七天后李强辞职跳槽至竞争对手的公司任销售部经理,其薪金也随之增长了两倍…… 问题:请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知识,对本案例中李强辞职事件做出分析 解析: 本案例中的优秀员工离职事件其实是许多企业的一个缩影,类似于本案例所述的事件在许多企业里都在不同程度的翻版及变形后不断的“上演”。而对于企业来讲何为最大的损失?莫过于优秀员工的流失!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那就是人才。留住人才才是企业发展的硬道理。 为了更好的发挥企业中“人”的作用,人力资源被提升到战略的高度;为了更好培育“人”企业大力开发培训系统;为了更好的留住“人”,企业更是致力于薪酬体系的建设、福利的健全以及绩效考核体系的完善;为了更好的激励“人”,企业不断构造更具激励性的绩效考核体系。那么,又是因何企业还要一再承受人才流失之“痛”?这不得不带来我们更深层次的思索…… 本案例中,作为企业销售部经理的李强离职,且跳槽到竞争对手那里,对于企业而言是一次十分严重的事件,而这一事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远不单纯是优秀员工流失所能及。 从表面上看来,是因为李强认为自己的年终薪酬没有与自己的贡献成正比,而其他公司恰恰能

人力资源案例分析题10道及答案

案例1: 林某是一家高科技企业的年轻的客户经理,有着双学位的学历背景和较好的客户资源,但是个性较强的林某,常常是公司各种规章制度的“钉子户”,果不其然在公司新的绩效考核方法推行的过程中,林某又一次“撞到枪口上”。 林某所在的公司所推行新的考核办法是根据每个员工本月工作的工时和工作完成度对其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工资中的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挂钩,效益工资和员工创造出的相关效益挂钩。因为该公司有良好的信息化基础,工时是根据员工每日在信息化系统上填写的工作安排和其直接上级对员工工作安排工时的核定来累计的,员工的工作完成度也是上级领导对员工本月任务完成情况的客观反映。上月月末,该公司绩效考核专员根据信息化系统所提供的数据,发现林某上月的工时离标准工时差距很大而且林某的工作完成度也偏低,经过相关工资计算公式的演算,林某这个月的工资中的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要扣掉几百元钱。 拿到工资后的林某,面对工资数额的减少,非常激动,提出了如下几点质疑:1.工作安排不写不仅是他的错,因为上级朱某没有及时下达任务;2.没有完成相关的经济目标责任也不应该全由他承担,因为这和整个公司的团队实力有关;3.和他同一岗位的同事相比,他认为自己的成绩比别人好,而拿到手上的工资却比同事低的多,这太不公平。 带着一身的怨气,林某走进了一向以严明著称的公司董事长赵某办公室…… 诊断分析 这是一个典型的因为绩效评估结果而造成的纠纷,这个纠纷涉及的三个当事人分别是:林某——绩效评估的对象;朱某——绩效评估者;赵某——绩效评判者。简言之就是运动员、裁判和运动会主席之间的故事。 我们先从三者的心理分析入手: 林某:考核不公正。林某对于考核不公正的看法产生于对于考核过程的责任归属有异议,对于考核结果横向比较的内部公平性赶到不满。 朱某:考核真无奈。朱某对于林某一向抱有“惜才”的心理,对于林某平时的一些表现,也仅仅是“点到为止”。对于根据系统计算出的考核结果,朱某也非常吃惊,并且面对这样的结果朱某感到很大的压力。 赵某:考核本应公正严明。面对考核结果,应该公正严明处理,不能因为任何一个个体而违反考核的原则,考核的意义是让员工更好的工作,考核的关键是考核的过程而不是考核的结果。 从董事长赵某的态度和观念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个问题的关键主要在考核的过程沟通和处理。作为林某,在公司推行新的考核办法后,应该予以积极的配合,不能因为上级领导的放松而自我放松,并且对于工作上需要利用的公司资源应主动与公司沟通,而不是消极的等待公司来对责任的认定,至于与同事之间的横向比较也是因为缺乏对考核的理解,考核是对工作过程的一种综合评判,而并非单纯的对工作业绩的反馈,林某所在的公司工作业绩更多的反映在员工效益工资和相关奖金中。作为林某的直接上级朱某,应该在日常工作中对于林某的一些工作行为及时予以提醒、指正,不能自己束缚住手脚,面对管理上的困难,也应该及时和上级请示,寻求上级的支持和方法上的建议,这样也不会将矛盾激化,出现自己被动的局面。 所以就这个案例来说,矛盾的根源是林某自身对绩效考核缺乏理解和认识,同时林某的直接上级忽视了考核过程中的绩效沟通,缺乏管理的力度和方法。针对这样的情况,董事长赵某和林某进行了交流,向其阐述绩效考核的意义和相关方法,并对其工作上的一些行为和观念上的误区进行了指正,这使得林某心服口服,更加深切的明白企业是需要的人才是德才兼备的。对于朱某,赵董事长向其建议了相关改进的工作方法,并对他的工作提供了更多了支持,这使得朱某增加了管理的信心。于此同时,赵董事长降低了朱某和自己的工作完成度,在工资总额上都相应减少了。虽然从结果上看,案例中的三个当事人都扣了工资,但是林某的怨气没有了,朱某的困惑消除了,这个纠纷解决了。 思维纵深

案例分析:绩效考核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情景案例 绩效考核误差 老王是一家IT公司的项目经理,多半年以来一直带着团队在 客户的公司工作现场中做软件系统的测试和维护工作,一天到晚忙 得不亦乐乎。正在这时,到了公司的绩效考核时间,人力资源部催 促老王按期完成考核工作的电话让他感到心烦意乱。虽然当时论证 绩效考核制度的会议自己也参加了,可事到临头,看到绩效考核表 格上的那一个个的指标,老王心里还是觉得没底。 老王心想,我这一落笔,不但关系到面子,而且关系到票子, 大伙出差这么久,功劳苦劳都得记上。新婚的小李,为了赶项目进度,蜜月刚刚过了两天就跑回来工作了,多容易啊。想到这里,老 王顺手就给小李在各项评价指标上填了一串的满分5分。 秘书小孙是新招来的毕业生,她比刚辞职的小安机灵多了,什 么事情一教就会,不像小安,连用传真机都让自己手把手教了半天,所以小孙也应该给高分。 至于小赵,老王皱了皱眉头,小赵通常都是留守在公司里,很 少跟自己一起出差,也不是很清楚他在公司里都干了些什么,干得 怎么样。那就凭感觉随便填填好了。“测试报告完整准确”……,在 自己的印象中,小赵的测试报告倒是没出过大的岔子,给4分吧,“责任感强”……,老王想了想,既然没出过岔子,应该还是有责任 感的,4分?不对,记得小赵刚来的时候,有一回在客户的机房值 班时玩电脑游戏,被领导逮住了,弄得自己也没面子,想到这里, 老王又把小赵在“责任感”这一栏的得分改成了3分。 至于小朱吧,得好好考虑考虑,这小子工作不怎么样,还好高 骛远,总觉得在这个部门淹没了他的能耐,老跑到老刘那个部门去 转悠,搞的老刘还以为他很能干,前两天还透露出想调他过去的想

法,要不就给小朱打个高分算了,让老刘真以为自己捡了个宝贝, 赶紧把小朱调过去那该多好…… 绩效考核误差的危害及其解决难度上述案例中的场景是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在进行绩效考核工作的过程中都有可能会遇到的现象。 事实上,如何克服绩效考核过程中存在的各种误差,是很多组织的 领导者、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以及员工都非常关心的问题。这里的所 谓绩效考核误差,是指考核者在进行绩效考核的过程中,对员工的 真实绩效表现所做出的不真实甚至是歪曲性的反映。由于任何一种 涉及到人对人进行评价的“考评”和“测量”都不可避免会地存在一定的误差,所以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中重要一环的绩效考核也不例外。 绩效考核中潜藏的各种误差看似是小问题,实质上却会成为一种对企业管理、组织文化以及员工关系产生腐蚀作用的“病毒”,会 在不知不觉中给组织带来很多损害。 首先,如果组织的高层管理人员基于这些存在较大误差的信息 来制定各种政策或采取相应的措施,那么,这些政策措施的效果难 免会大打折扣甚至会适得其反; 其次,绩效考核误差的存在很可能会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工 作满意度以及敬业度,甚至整个组织的运营产生不良的影响; 再次,低效度的绩效考核结果会使得绩效改进失去正确的方向,员工会变得不知所措,甚至由于感到没有得到公平的对待而选择离职; 最后,如果考核者在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时,本来应该拉开的 合理差距不拉开,组织采取的与绩效挂钩的薪酬政策所能够产生的 效果也会受到很大影响,这对于那些绩效优秀的员工尤其显得不公平。

常见的绩效考核方法有哪几种

常见的绩效考核方法有哪几种,请说出至少 3 种,并评价其优劣特点?第一种,MBO 又称目标管理法,其优势是可以将公司的战略层层分解到每个员工的身上。大家的努力方向明确,清晰,也便于激励、考核;不足就是成本较高,需要上下都明白一致这么分解的根据和理由是什么,才可以达到有效的激励; 第二种,强制分步法,其优势就是较能快速的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员工的能力、绩效排序;其不足也是来源于优势,用于分布的比例的来源,及一定要排出个上中下,会造成不公平合理,和最后的几名其绩效也不是差的情况出现; 第三种,行为量表法,我的理解就是其优势就是能根据公司发展的需要,采用符合公司需要的行为,并辅助于出现的比例来计算总分,来对比员工的绩效;不足之处就是成本也很高,不能全面的衡量员工的所有工作行为,行为对应的比重的选择也要看用工具的人的水平的。 其中MBC E该说是属于常见的一种,而强制分布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不算绩效考核的方法,因为强制分布的依据是什么,结果是怎么出来的,是要考究的。那么目前通常使用比较多的集中考核方法,我个人认为有: KPI、BSC、M B O、360 度,以上这么几种。 那么MBC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方法,选手回答的比较好,确实是常见的考核方式之一,他的优点是能将任务和目标分解落实下去,使工作清晰。它也有一些不足,比如目标很难制定和明确,比如目标的商定过程比较花成本,上下沟通等 其次是BSC平衡计分卡,平衡计分卡严格来说是一种战略管理工具,那么也正因为是战略管理工具,所以可以分解作为绩效考核方法。他的优点是维度很全面,财务、客户、内部、发展,是严格基于战略的分解落地;缺点在目前的中国企业的适用性和高要求性,因为大部分的企业连战略是什么都是一个问题,那么没有上就没有下,同时对管理规范性的要求也很高。 再说说360 度评价,优点很明显,上级、下属、同级、客户等等全方位的评价。能够比较综合的反映此人的情况,而缺点也很明显,就是操作中很容易出现人际关系导向,即人际关系号的人,给你高分,人际关系差的人,分数很低,而不是实际工作的表现。同时评价很难量化,因此,建议360度考评,最好不要作为绩效考核结果,有一些导向,而作为个人改善的参考,最合适。 最后是KPI,这是用的最常见的绩效考核方法,关键绩效指标。那么根据此人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提取关键绩效指标,然后考核。优点是紧扣工作职责,和阶段性目标。缺点是KPI 指标不同阶段考核不同,同时指标值不好确定,以及有些岗位KPI 很难量化,时间关系,我就说这么多,同时小猪说的末位淘汰制,我个人认为严格来说,也不算绩效考核方法,这个和强制分布是一个道理,是通过一些方法得出了结果。那么结果如何应用,这个更合适强制分布或末位淘汰,强制分布或末位淘汰是绩效结果的应用。

刘军的绩效考核人力资源案例分析

课题名称:对刘军的考绩 小组组别:经济二班第二组姓名:蓝林丽 学号: 2012020631

对刘军的考绩 一、责任报告 我们组完成的是对刘军的考绩表演及分析,我是其中一个观察者,首要阅读“观察者角色说明”、“总经理角色说明”、和“生产经理角色说明”三份文件。整个观察过程保持沉默,并用笔记录谈话过程和内容,在谈话过程结束时,对两个人的表演给予反馈分析并回答提问。 二、研究内容报告 在课堂上接到任务我们首先在相应时间内带着问题对237页到240页,“对刘军的考绩”内容进行详读,然后讨论总经理张维,生产部经理刘军的性格分析,掌握特点,以及谈话主旨,详情如下: (1)张维:1.多方面承认刘军是以为理想的管理人员并与刘军是私人朋友。 2.刘军独断专行导致人才流失成为困扰张总做提升其为经理决定的困扰。 3.已经多次清楚的告诉刘军存在的问题,要么刘军改变原来想法遏制人才流 要么让他辞职。 4..不知道刘军最后送来的报告。 (2)刘军:1.对自己为公司所做的业绩感到自豪。 2.认为中低层管理人员素质差、智商低面对他们的离职,宁愿让他们滚蛋。 3.张维与之为老朋友 4.预测此次谈话可能有两件事,一是提升自己做副总经理,二是为了上周提交 给他的那份报告,他提出增加工资建立测评招揽优秀员工的事。 然后我们进行角色分配,成员总共10人,由表现力强,个性开朗的王在斌同学扮演总经理张维,有幽默机智有思想的王关程同学扮演生产部经理刘军。我们组经过讨论决定根据表演需要增设了张总经理秘书小韩和成产部被刘军辞退的员工小张两个角色。沉稳恬静的韩志莹同学扮演张总经理秘书,干练聪颖的张亮同学扮演生产部小张一角。其余六名同学为观察员。 利用课上以及课下时间小组成员各自整理了一下整体表演思路,对了一遍表演用词,让所有成员大概对过程有了基本了解,并且为了表演效果特意准备下节课表演所需要的道具:桌子、椅子、水杯、文件(刘军的报告)和其他有可能用上的小道具。 正式表演期间,总经理张维,成产部经理刘军,以及张总秘书小韩,前生产部员工小张陆续进行表演,观察员进行观察记录,课上的其他同学为观众组。 最后,生产部刘军真正的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及问题的严重性,和深刻的认识如果不加以改正公司即将面临的危害,和自己即将被开除的危险,所以同意积极配合,虚心改正。张总经理没有开出刘军并且仍然他提升为总经理的机会。两个人和谐愉快地解决了问题。 三、谈话过程研究分析报告 整个表演的谈话过程轻松融洽,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谈话氛围,谈话刚开始秘书带来成产部经理刘军,亲切地倒水,刚开始总经理张维并没有开门见山的说出此次谈话的主要目的,而是以生活近况打开了话题,逐步渗透到公司员工投诉他独断专行,不信任员工,甚至监视他们的事情上来,生产部经理刘军听后很吃惊,认为自己辛辛苦苦为公司做了很多业绩,是那些员工资质差,不能胜任工作并且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

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案例分析答案

案例正文: 华立公司得绩效考核 摘要:华立公司原本就是一家在行业中有一定竞争力、公司中有良好得沟通合作氛囤得企业。但就是,在引入了新得销傳人员KPI绩效考核体系之后,销傳人员得行为发生了显著得变化,员工一味追求完成任务指标,减少了跨部门得沟通协作,造成了企业得业绩下滑,组织气氛也不再与谐融洽。 案例分析题 1.公司引入了KPI墳效考核指标体系得目得就是什么? KPI即企业关键绩效指标,就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某一流程得输入端、输出端得关键参数惊醒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得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就是把企业得战略目标分解为可运作得远景目标得工具,就是企业绩效管理系统得基础。KPI可以使部门主管明确部门得主要责任,并以此为基础,明确部门人员得绩效衡量指标,就是用于衡量工作人员工作绩效表现得量化指标,就是绩效计划得重要组成部分。当进行KPI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设计时,设计者要求遵循SMART原则,SMART原则就是5个KPI系统设计原則,用英文单词得缩写:S 代表具体(specif ic), M代表可度董(measurable)原则,A代表可实现(attainable)原则,R代表现实性(rea I i st i c)原则,T代表时限(time bound)原则,这五个原则,就是KPI系统设计者所熟悉得。 由案例可以知道:公司老总想要借助外资公司得管理经脸以使公司注入新得血液,得到更好地发展,而KPI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在销隹部得引进,就是由美国人引入,目得就是想要使销售部得工作更加透明,更易童化。进而使销傅人员得考核指标非常细化与董化,规定了销傳部门人员每月、毎周、甚至毎天得具体工作内容例如:要打几个coldcal I (就就是给新客户主动打电话),每周要完成多少个客户得上门交谈,每月要完成至少多少得销售额等等非常详尽得指标。具体来说,该公司引进KPI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主要就是根据SMART原则。力求达到以下目得: 1、规定绩效考核中得特定工作指标,使之具体而不茏统,进而使公司更加明确销售部门绩效考核指标。在原文主要体现为销傳人员对新客户主动打电话,与客户上门交谈以及每月完成多少销售额等许多详尽得指标。 2、使绩效考核得指标可度董,以便使更多得绩效考核指标得以量化。在原丈体现为规定了销隹部门人员每人每天要打几个cold call (就就是给新客户主动打电话),每周要完成多少个客户得上门交谈,毎月要完成至少多少得销售额。 3、使绩效考核得指标在员工努力得得以实现。从案例很多地方可以瞧出销隹部人员得确在为绩效考核指标进行忙碌,甚至到了焦头烂额得地步。 4、使绩效考核符合现实性原则,让绩效考核指标实实在在,可以证明与考察。这些从案例中电话记录以及拜访客户得签名可以瞧出。 2.公司引入了KRI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后得效果如何? 由案例可以总结出:该公司引入KPI指标体系后,效果就是非常不好得。用案例得原话来讲:在引入了新得销傳人员KPI绩效考核体系之后,销售人员得行为发生了显著得变化,员工一味追求完成任务指标,滅少了跨部门得沟通协作,造成了企业得业绩下滑,纽织气氣也不再与谐融洽。 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增加了员工得压力,使员工不满于公司得绩效考核管理规定,而絆职,流失了大量优秀得员工。 使员工一味追求完成任务目标,城少了与市场部,产品开发部得联系,不再有市场一线人员与市

绩效考评管理案例分析大全

绩效考评管理案例分析大全 4-5技能要求 (一)新星公司所面临的员工考评问题 新星公司是一家小型公司。创业初期,降低成本、提高销售额成为公司的总目标。由于业务繁忙,公司没有时间制定一套正式的完整的绩效考评评价制度,只是由以前公司老总王某兼任人力资源总监,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如:他会不定期地对工作业务好的员工提出表扬,并予以物质奖励;也对态度不积极的员工提出批评;一旦员工的销售业绩连续下滑,他会找员工谈心,找缺陷,补不足,鼓励员工积极进取。 现在公司规模大了,已经由最初的十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上百人。随着规模不断扩大,管理人员和销售人员增加,问题也出现了:员工的流失率一直居高不下,员工的士气也不高。王某不得不考虑,是否该建立绩效考评的正式制度,以及如何对管理人员考评等问题。 结合本案例请您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您认为在该企业建立正式的绩效考评制度是否必要?请说明具体原因。 (2)假如您是王某,请为销售人员或管理人员设计一套绩效考评方案,并说明如此设计的原因。答案要点: (1)绩效管理对企业以及对员工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企业而言,绩效管理的功能有:诊断功能、监测功能、导向功能、竞争功能等;而对员工而言,绩效管理的功能有激励功能、规范功能、发展功能、控制功能、沟通功能等。绩效管理制度是使企业的绩效管理这些功能能够正常发挥作用的制度性保证。而且: (2)新星公司现在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需要一套正式的制度对员工的行为进行约束; (3)在公司的发展中,出现了员工士气不高,员工流失率高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绩效管理的一些功能得以解决; (4)目前对公司来说,稳定销售人员、管理人员的队伍尤为重要,这正是绩效管理的激励功能得以发挥的机会。 所以,对于新星来说,需要建立一套正式的绩效管理制度。 4-6案例:小王的苦恼 小王在一家私营公司做基层主管已经有3年了。这家公司在以前不是很重视绩效考评,但是依靠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公司的发展很快。去年,公司从外部引进了一名人力资源总监,至此,公司的绩效考评制度才开始在公司中建立起来,公司中的大多数员工也开始知道了一些有关员工绩效管理的具体要求。 在去年年终考评时,小王的上司要同他谈话,小王很是不安,虽然他对一年来的工作很满意,但是他不知道他的上司对此怎么看,小王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除了工作上的问题,他不是很经常地和他的上司交往。在谈话中,上司对小王的表现总体上来讲是肯定的,同时,指出了他在工作中需要改善的地方。小王也同意那些看法,他知道自己有一些缺点。整个谈话过程是令人愉快的,离开他上司办公室时小王感觉不错。但是,当小王拿到上司给他的年终考评书面报告时,小王感到非常震惊,并且难以置信。书面报告中写了他很多问题、缺点等负面的东西,而他的成绩、优点等只有一点点。小王觉得这样的结果好像有点“不可理喻”。小王从公司公布的“绩效考评规则”上知道,书面考评报告是要长期存档的,这对小王今后在公司的工作影响很大。小王感到很是不安和苦恼。 请您结合本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绩效管理-案例分析(含目录、案例及答案)

绩效管理——案例分析(含目录、案例、答案) (本文档内容均由作者于本站点或其他站点所下载的公开文档所合成,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指出。未经作者许可,任何人不得擅自传播或用于商业用途) 目录: 案例1:新星公司所面临的员工考评问题 (2) 案例2:某公司生产部门主管李某的绩效考核 (3) 案例3:硬性分配法绩效考评的难题 (4) 案例4:通达公司员工的绩效管理 (4) 案例5:某公司客户经理的360度考评结果如图: (6) 案例6:有一家家电销售公司, (7) 案例7:今年,A公司对所有职能部门实施了绩效管理制度 (8) 案例8:小王在一家私营公司做基层主管 (8) 案例9:李某是某公司生产部门主管, (9) 案例10:某公司又到了年终绩效考核的时候 (10) 案例11:A公司是一家具有独立生产能力的 (10) 案例12:某著名的跨国公司,在世界66个国家 (10) 案例13:富凯公司是一家超市连锁公司 (11) 案例14:公司是一家大型商场, (11) 案例15:北方公司 (12) 案例16:某公司客户部经理的360度反馈评价 (13) 案例17:某公司年底考评工作 (14) 案例18:A公司已有20年的历史, (15) 案例19:某企业的绩效管理主要采用以下步骤 (16) 案例20:某汽车有限公司为了提高公司的效益 (16) 案例21:慧能公司下有若干子公司 (16) 案例22:当项目经理老郭 (17) 案例23:光华公司总经理认为, (17) 案例24:石头公司的绩效考核: (18) 案例25:某国有企业的绩效误区: (18) 案例26:如此面谈 (19) 案例27:天龙航空食品公司的员工考评 (19) 案例28:赛特购物中心的绩效考核 (19) 案例29:A公司是一家著名的乡镇化工企业 (20) 案例30:企业是一家房地产公司 (20) 案例31:某企业是一家中型企业,下设人事部 (20) 案例32:一家生产型公司,在过去 (21) 案例33:天宏公司,干得好的成了"吆鸭子"的 (21) 案例34:客户服务经理吴静 (22) 案例35:王经理是某大型国有企业行政部的负责人 (23) 案例36:Y公司是一家国内知名的黄金生产企业 (23) 案例37:某IT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孙艳 (25) 案例38:A公司,成立于五十年代初。 (25)

常见的几种绩效考核方法

常见的几种绩效考核的方法 一、相对评价法 (1)序列比较法 序列比较法是对按员工工作成绩的好坏进行排序考核的一种方法。在考核之前,首先要确定考核的模块,但是不确定要达到的工作标准。将相同职务的所有员工在同一考核模块中进行比较,根据他们的工作状况排列顺序,工作较好的排名在前,工作较差的排名在后。最后,将每位员工几个模块的排序数字相加,就是该员工的考核结果。总数越小,绩效考核成绩越好。 (2)相对比较法 相对比较法是对员工进行两两比较,任何两位员工都要进行一次比较。两名员工比较之后,相对较好的员工记“1”,相对较差的员工记“0”。所有的员工相互比较完毕后,将每个人的得分相加,总分越高,绩效考核的成绩越好。 (3)强制比例法 强制比例法是指根据被考核者的业绩,将被考核者按一定的比例分为几类(最好、较好、中等、较差、最差)进行考核的方法。 二、绝对评价法 (1)目标管理法 目标管理是通过将组织的整体目标逐级分解直至个人目标,最后根据被考核人完成工作目标的情况来进行考核的一种绩效考核方式。在开始工作之前,考核

人和被考核人应该对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时间期限、考核的标准达成一致。在时间期限结束时,考核人根据被考核人的工作状况及原先制定的考核标准来进行考核。 (2)关键绩效指标法 关键绩效指标法是以企业年度目标为依据,通过对员工工作绩效特征的分析,据此确定反映企业、部门和员工个人一定期限内综合业绩的关键性量化指标,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绩效考核。 (3)等级评估法 等级评估法根据工作分析,将被考核岗位的工作内容划分为相互独立的几个模块,在每个模块中用明确的语言描述完成该模块工作需要达到的工作标准。同时,将标准分为几个等级选项,如“优、良、合格、不合格”等,考核人根据被考核人的实际工作表现,对每个模块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总成绩便为该员工的考核成绩。 (4)平衡记分卡 平衡记分卡从企业的财务、顾客、内部业务过程、学习和成长四个角度进行评价,并根据战略的要求给予各指标不同的权重,实现对企业的综合测评,从而使得管理者能整体把握和控制企业,最终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三、描述法 (1)全视角考核法

绩效考核---案例分析最新版

学号:H11214049 姓名:孟仕康年级专业12哲学 某公司绩效考核案例分析 某公司是一家拥有400多名员工的生产型企业。近几年来,因受原料采购价格上涨、国内同类生产企业增加、海外市场竞争格局改变等种种因素影响,使该企业面临着重新调整企业发展战略、进行产品工艺和技术改造、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等多种问题。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越来越意识到,提升现有人员的素质使之与公司发展战略及目标相匹配,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以更好的实现工作目标,已越来越重要。 为此,该企业从2002年开始在全公司推行绩效考核工作。该企业的绩效考核,采用直属主管考核,二级主管评定的模式,将考核结果与员工月奖金、年终奖挂钩。在考核中由直属总管制定考核办法,考核过程为直属主管按照预先规定的考核指标给下属打分,交二级主管评定后,最后送财务部做为计算考核工资的依据。 企业的发展和成长最终是以企业的绩效来体现的。该企业实施绩效考核后,企业销售额增加了,产品的成本有所降低,产品利润空间得到明显提升。加强了员工对工作目标的认识,从而实现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而管理人员通过给员工考核,在发现员工优点和不足的同时,也间接提升了自己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可以说,绩效考核实施后,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成为该企业完成目标的动力。但是公司的绩效考核整体目标没有达到,公司绩效考核效果不如其他公司明显,随着时间发展,绩效考核越来越流于形式,企业员工怨气越来越大。 问题:1. 对该企业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2. 对该企业实施绩效考核应关注的问题思考 3.对该企业实施绩效考核的建议 一、该企业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1.绩效考核定位存在模糊与偏差 问题表现:“考核就是发奖金”。该企业自推行绩效考核后,对员工而言,考核就是由部门主管决定自己每月能拿多少奖金,对管理人员而言,考核就是每个月给员工打打分,分分资金,明知道这样的考核有问题,却不知道怎样去改进。

绩效考核常用六种方法

企业绩效考核常用六种方法 一、评级量表法: 评级量表法,是绩效考核中采用最普遍的考核方法。由考评人员用一定的量表,对员工在每一考评因素上的情况作出评判和记分,常用五点表。 二、等级鉴定法: 1.概念 又称图表考核法,是一种历史最悠久的、也是应用非常广泛的员工业绩考核方法。 2.实施过程 在应用这种考核方法时,考核者首先确定绩效考核的标准,然后对于每个考核项目列出几种行为程度供考核者选择,等级鉴定法有多种形式,根据各自结构的变化,它们大致有三个方面的区别:一是各项选择含义的明确程度;二是上层管理人员在分析考核结果时分辨理想答案的清晰程度;三是对于考核者来说各个考核项目含义的清晰程度。 3.优点 这种方法成本比较低,容易使用。假定优秀、良好、满意、尚可、不满意分别等于5、4、3、2、1分,在对各个考核标准设定了权重之后,员工业绩的考核结果可以加总为用数字来表示的结果,可以进行员工之间的横向比较。等级鉴定法在考核内容的深度方面不如关键事件法,它的主要优点是适应性强,相对比较容易操作和成本比较低 三、强制分配法: 1.概念 所谓强制分配法就是按“正态分布”,对考核评价结果或考核者进行合并归类,避免主管偏宽的评价而规定的方法。常用于绝对考核(一般一些客观的考核要素,如任职资格,工作任务等)之后的调整,由考核人员将员工分为几类,每一类强制规定一个百分比,按员工整体绩效归入某一类。常用于绝对考核(一般指工作资格,工作量等)之后的调整,即调整出S、A、B、C、D各档次的分布或极优、优、良、中、差的分布。 2.实施过程 (1)确定A、B、C、D、E各个评定等级的奖金分配的点数,使每个等级之间点数的差别具有充分的激励效果。 (2)由每个部门的每个员工根据绩效考核的标准,对自己以外的所有员工进行0~100的评分。 (3)对称地去掉若干个最高分和最低分,求出每个员工的平均分。

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案例分析答案

案例正文: 华立公司得绩效考核 、 摘要:华立公司原本就是一家在行业中有一定竞争力、公司中有良好得沟通合作氛围得企业。但就是,在引入了新得销售人员 KPI 绩效考核体系之后,销售人员得行为发生了显著得变化,员工一味追求完成任务指标,减少了跨部门得沟通协作,造成了企业得业绩下滑,组织气氛也不再与谐融洽。 案例分析题 1.公司引入了KPI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得目得就是什么? KPI即企业关键绩效指标,就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某一流程得输入端、输出端得关键参数惊醒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得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就是把企业得战略目标分解为可运作得远景目标得工具,就是企业绩效管理系统得基础。KPI可以使部门主管明确部门得主要责任,并以此为基础,明确部门人员得绩效衡量指标,就是用于衡量工作人员工作绩效表现得量化指标,就是绩效计划得重要组成部分。当进行KPI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设计时,设计者要求遵循SMART原则,SMART原则就是5个KPI系统设计原则,用英文单词得缩写:S 代表具体(specific),M代表可度量(measurable)原则,A代表可实现(attainable)原则,R代表现实性(realistic)原则,T代表时限(time bound)原则,这五个原则,就是KPI系统设计者所熟悉得。 由案例可以知道:公司老总想要借助外资公司得管理经验以使公司注入新得血液,得到更好地发展,而KPI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在销售部得引进,就是由美国人引入,目得就是想要使销售部得工作更加透明,更易量化。进而使销售人员得考核指标非常细化与量化,规定了销售部门人员每月、每周、甚至每天得具体工作内容例如:要打几个 cold call(就就是给新客户主动打电话),每周要完成多少个客户得上门交谈,每月要完成至少多少得销售额等等非常详尽得指标。具体来说,该公司引进KPI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主要就是根据SMART原则。力求达到以下目得: 1、规定绩效考核中得特定工作指标,使之具体而不笼统,进而使公司更加明确销售部门绩效考核指标。在原文主要体现为销售人员对新客户主动打电话,与客户上门交谈以及每月完成多少销售额等许多详尽得指标。 2、使绩效考核得指标可度量,以便使更多得绩效考核指标得以量化。在原文体现为规定了销售部门人员每人每天要打几个 cold call(就就是给新客户主动打电话),每周要完成多少个客户得上门交谈,每月要完成至少多少得销售额。 3、使绩效考核得指标在员工努力得得以实现。从案例很多地方可以瞧出销售部人员得确在为绩效考核指标进行忙碌,甚至到了焦头烂额得地步。 4、使绩效考核符合现实性原则,让绩效考核指标实实在在,可以证明与考察。这些从案例中电话记录以及拜访客户得签名可以瞧出。 2.公司引入了KPI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后得效果如何? 由案例可以总结出:该公司引入KPI指标体系后,效果就是非常不好得。用案例得原话来讲:在引入了新得销售人员 KPI 绩效考核体系之后,销售人员得行为发生了显著得变化,员工一味追求完成任务指标,减少了跨部门得沟通协作,造成了企业得业绩下滑,组织气氛也不再与谐融洽。 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案例分析题及参考答案(三级绩效考核)

三级绩效考核作业题 四、案例分析题及参考答案. 1.某企业为了加强企业内部的绩效管理工作.要求人力资源部的小黎制定,,·份有关员工的绩效管理考评方法,企业领导对这次工作十分重视。本企业有20一35岁员工200名,在第一线工作。技术人员50名,企业领导层20名,请问: (1)可以采用的绩效考评方法有哪些? (2)使用哪种方法会对一线员工有激励作用,并不会产生矛盾? (3)如何使用好加权选择量表法和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197) 答:(1)从绩效管理的考评内容上看,绩效考评可以分为品质主导型、行为主导型和效果主导型。技本人员可采用效果主导型考评方法,企业领导层可采用行为主导型考评方法。 (2)最好使用效果主导型。效果主导型的绩效考评,采用结果性效标,以考评员工或组织工作效果为主,着眼于“干出了什么”.重点考量“员工提供了何种服务,完成了哪些工作任务或生产了哪些产品”。由于效果主导型考评注重的是员工或团队的产出和贡献,即工作业绩,而不关心员工和组织的行为和工作过程,所以考评的标准容易确定,操作性很强。 效果主导型的考评方法具有滞后性、短期性和表现性等特点,它更适应生产性、操作性,以及工作成果可以计量的工作岗位采用,对事务性工作岗位人员的考评不太适合。 (3)加权选择量表法的具体设计方法是: ①通过工作岗位调查和分析,采集涉及本岗位人员有效或无效行为表现的资料,并用简洁的语言作出描述。 ②对每一个行为项目进行多等级(一般为5—9个等级)评判,合并同类项目,删去缺乏一致性和代表性的事项。 ③求出各个保留项目评分的加权平均数,将其作为该项目等级分值。 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也称行为定位法、行为决定性等级量表或行为定位等级法。这一方法是关键事件法的进一步拓展和应用。它将关键事件和等级评价有效地结合在一起,通过一张行为等级评价表可以发现,在同一个绩效维度中存在一系列的行为,每种行为分别表示这一维度中的一种特定绩效水平,将绩效按等级量化,可以使考评的结果更有效、更公平。 2.李某是某公司生产部门主管,该部门有20多名员工,其中既有生产人员又有管理人员。该部门采用的考评方法是排队法,每年对员工考评一次。具体做法是:根据员工的实际表现给其打分,每个员工最高分为l00分,上级打分占30%,同事打分占70%,在考评时,20多个人互相打分,以此确定员工的位置。李某平时很少与员工就工作中的问题进行交流,只是到了年度奖金分配时,才对所属员工进行打分排序。 请分析: (1)该部门在考评中存在哪些问题? (2)产生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答:(1)该部门在考评中存在的问题有: ①考评力·法不合理,缺乏客观标准。对于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考评,应首先将员工的工作表现与客观标准相比较,而不能仅仅采用排队法这一员工之间

绩效考核中的几种计分方法介绍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 精 品 文 档 下 载 【本页是封面,下载后可以删除!】

绩效考核中的几种计分方法介绍绩效考核的计分方式主要是根据指标的计算公式得出的结果,赋予考核指标的分值。常用的考核指标的计分方法有五种:层差法、减分法、比率法、非此即彼法和说明法。下面分别介绍这几种计分方法。 绩效考核中的几种计分方法介绍:1、层差法 层差法是将考核结果分为几个层次,实际执行结果落在哪个层次内,该层次所对应的分数即为考核的分数。 例如:人员招聘周期=用人单位提出用人申请经确认的时间到员工入职到位的时间段。 如果设定的最低完成时间为30日,期望完成时间为25日。招聘周期指标在考核中所占有 的权重为15%,即15分, 假设计分方式可以分为三种: A、25日以内完成,得15分; B、25~30日之间完成,得10分; C、30日以后完成,得0分; 绩效考核中的几种计分方法介绍:2、减分法 减分法是针对标准分进行减扣而不进行加分的方法。在执行指标过程中当发现有异常情况时,就按照一定的标准扣分,如果没有异常则得到满分。

例如:某公司研发中心承担了重大设计失误和现场技术问题处理投诉两个指标,所占权重都为10%。 绩效考核中的几种计分方法介绍:3、比率法 比率法就是用指标的实际完成值除以计划值(或标准值),计算出百分比,然后乘以指标的权重分数,得到该指标的实际考核分数。 计算公式:A/B*100%*相应的分数。(A为实际完成值,B为计划值或者标准值) 例如:人力资源部的招聘计划完成率=实际招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 如果招聘计划完成率在本季度中占有20%的权重,即20分,所得的分数为:招聘计划完成率*20 绩效考核中的几种计分方法介绍:4、非此即彼法 非此即彼法是指结果只有几个可能性,不存在中间状态。 例如:信息部是负责公司一级流程发布计划达成率。 假如季度指标中所占的权重为10%,即10分,由于每个部门的流程不会很多,人力资源部门也许只有8个流程,财务部门也许只有7个流程,故信息部所统计的每个季度完成的流程数量不会很高,所以该指标的最低要求为100%,计算时,只有两个结果,100%完成,没有完成。 假如是100%完成,得10分; 假如没有100%完成,得0分; 绩效考核中的几种计分方法介绍:5、说明法

绩效管理案例分析题

案例1: 为了激励员工,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决定在公司内部实施绩效管理。该公司总经理决定采用很多企业广泛使用的“月度绩效考核”方法。 三个月后,员工积极性未见提高,反而原先表现积极的员工也不积极了。每个部门上交的考核结果也日趋平均,甚至有的部门给每个员工打了相同的分数。整个公司的人际关系也变得有些微妙,没有以前和谐了,同时员工的离职率也开始攀升。 公司的总经理觉得很困惑:不是说绩效管理好吗?为什么我的“月度绩效考核”取不到一个好的效果,反而产生那么多负面影响?

解析 其实,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的一个环节,只对前期工作总结和结果进行评价,远非绩效管理的全部。 有的企业企图用绩效考核绑住员工,当成控制下属的杀手锏,并与员工每个月的月度奖金挂钩,认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利益的驱动下一定能上去。一些管理者也认为手上有了“考核权”,下属就好管了。但事实上,很多企业进行频繁的绩效考核,非但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而且加剧了上下级之间的矛盾,没有达到应有的激励效果。这样必然要偏离实施绩效管理的初衷,无法起到激励员工的作用,反而会给企业发展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另外,从考核结果看,由于有些工作的评估难以量化,因此上级给下级做业绩评估时,难免带有主观喜好,导致评估结果无法做到公正。从公平理论的角度来看,员工喜欢将自己的投入和所得相比较,也喜欢将自己的投入所得与周围其他员工进行比较。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在比较过程中只要出现不平衡,就会滋生不公平感。因此积极性受挫,心生不满,甚至离职。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见,月度绩效考核事实上是绩

效管理的一个误区。这也与我们有些企业管理者的观念有关,没有真正地去研究绩效管理的原理,而认为绩效管理就是绩效考核。这种观念不转变,企业实施绩效管理成功的机率难以提高。 (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