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哪些部位是结肠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

哪些部位是结肠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

哪些部位是结肠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
哪些部位是结肠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

哪些部位是结肠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

结肠癌的远处转移主要是肝脏,约50%的患者会发生术前或术后肝脏转移。结肠癌肝转移表现,资料又显示:约有30%的患者在手术前已有B超或CT无法检测的阴匿性肝转移。多数患者都是在晚期被发现,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期。

一般来说,结直肠癌初次诊断时血清肿瘤标志物阳性率并不高,如出现异常升高或术后降为正常后再升高,预示着病情发生变化。B超对转移病灶的检出率可达80%,如果B超无法确诊的肝脏病灶,还可以进行CT、MRI等影像学检查。如果有条件,还可以查PET-CT,PET-CT能够发现小于1厘米的微小转移灶。

结肠癌出现肝转移,不少人认为病情已到晚期,没必要再治疗。事实上,手术仍是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首选方案,因为以新辅助化疗为主的治疗手段可降低患者的临床分期,接受手术切除的肝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达36%~45%。如果不能进行手术治疗,伽马刀也是比较好的选择,伽马刀是局部精确放疗的一种,可以精确杀死转移灶,对正常组织几乎没影响,是当下比较流行的治疗方法。

为了能更快的检查到结肠癌肝转移,结肠癌术后每3个月随诊1次,术后3~5年的患者改成每6个月随诊1次,5年后的患者每年随诊1次,检查项目最好为PET-CT。

多细胞免疫治疗:让患者们得到了更好的治疗,消灭癌细胞彻底

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细胞医学门诊专家说,对于结肠癌多发转移为了治疗肿瘤,提高生活质量,延长中晚期患者生命,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最有效的方案是多细胞免疫治疗技术,用先进的血细胞分离机采集患者自身一定量的外周单核细胞。经过培养后成为抗癌性强的免疫细胞,回输患者的体内来消灭癌细胞。

多细胞免疫治疗作为当今的第四种抗癌方法,将人体自身的抗癌细胞在体外无限扩增培养,经严格筛选会输入人体,然后如同打点滴一样分次回输到患者体内,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消除癌细胞的转移病灶,达到预防和控制复发和转移的目的,而且对人体无任何损伤,能迅速重建人体免疫系统,实现绿色抗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方面表现卓越。

以综合治疗为原则,目前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细胞医学门诊开设有:微创介入、氩氦刀、粒子植入、射频消融、微创手术等多种先进微创疗法,具体的效果是什么?

1、无需开刀,多细胞免疫治疗主要是通过DC细胞、CIK细胞、NK细胞、NKT细胞和CD3AK细胞,这种细胞被国际上称为经典组合细胞,治疗癌症效果非常明显。

2、定位准确损伤小、恢复快、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

3、与手术、全身化疗相比较,术后并发症相对少、轻对身体的干扰不大,在最大程度上保护了患者的免疫力,提升患者的机能。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任何的问题,都可以在线咨询我们的专家。

到哪治疗直肠癌骨转移

直肠癌是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发展到了中晚期,常会出现转移扩散的情况,其中骨转移是常见的转移部位,患者疼痛异常,让患者很是困扰。那么出现骨转移到哪里去治疗呢? 转移是恶性肿瘤特有的生物学特性,是肿瘤患者致死的主要要原因,直肠癌亦是如此。出现骨转移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多伴有贫血、发热、出血,少数可有局部肿块或并发病理性骨折,也有患者伴有高钙血症的发生。如果不及时治疗,会造成截瘫,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直肠癌患者应该到哪里去治疗呢? 其实专家介绍,到哪里去治疗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一定要选择正规,有实力的医院进行治疗,直肠癌出现骨转移一般多采用放化疗和中医药进行治疗,特别是中医药,可减轻毒副作用,提高放化疗的敏感度,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对于直肠癌骨转移的患者来说,中医药也可单独使用,具有很强的整体观念,中药可以通过抑制癌细胞扩散转移,减少骨转移,防止疼痛的发生。在治疗的过程中也要及时及有效的控制原发癌肿外,还应注意及时有效的控制转移癌灶,减少癌细胞转移和侵袭,软化缩小肿瘤能有效的减少疼痛,防止疼痛的加重和反复。 当然选择中医药治疗也要选择一个好的医院,所谓术业有专攻,一个专科中医院治疗疾病更专业,专病专治,可一对一的服务,在中医治疗领域,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以中医治疗为主,以“调理治”为理论指导,以“三联平衡疗法”等抗癌处方为具体治疗方法,通过“医生、专病、专科”,针对具体病种、病情、症状,选择科学治疗方案,给予针对性、系统性的个性化治疗,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帮助了上万例患者减少了痛苦,延长了生命。 该医院独创的中医三联平衡疗法治疗疾病抓住关键病机,统筹兼顾,采取“扶正”“疏通”“祛毒”三大对策,有的放矢,重点用药,扶正补虚,理气活瘀,化痰散结,攻毒排毒,从而达到调节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生理机能平衡,帮助了数万例患者减少了痛苦,延长了生命,使很多被判死刑的患者获得了康复,甚至实现了长期带瘤生存的机会。 通过一则真实的案例一起来了解一下 贠孟菊,女,直肠癌,许昌市湛涧乡 2010年,贠孟菊一直拉肚子,但是她自认为身体很好,觉得不是什么大病,只吃一些治肠胃的药,长期服用却不见好转,最后大便开始出血,才意识到病情严重,到许昌市中心医院做了检查后确诊为直肠癌。 贠孟菊按照医生的安排做了手术,但是医生告诉贠孟菊的老伴儿,直肠癌这种病,就算做了手术最多也就是三年的生命。贠孟菊开始非常恐惧,这时医院又让做化疗,但贠孟菊的儿子担心化疗的毒副作用大,一直反对。一次他在无意间得到一本《关爱生命》的小册子,从上面了解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在治疗肿瘤方面的效果不错,跑到医院考察一番后,就带着贠孟菊前来就诊。 当时患者手术后身体虚,大便次数多,一天跑厕所六七次。袁教授依据抗癌“三联平衡疗法”为贠孟菊配制了中药,服药一个疗程后,贠孟菊明显感到病情好转了,第二个疗程之后,她就能在路上来回的小跑了,身体和精神各方面都慢慢恢复,在家除了干些家务活、农活,没事就带着孙子,送孩子上学,也不觉得累,生活恢复如常。 在希福医院的治疗下,贠孟菊身体渐渐恢复,各方面情况也都变得越来越好,一家人对袁院长以及医院的医护人员都心存感激。 以上就是关于直肠癌骨转移到哪里治疗的介绍,希望通过上述介绍对大家有帮助,直肠癌骨转移要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争取在出现疼痛第一时间采取恰当治疗方案,合理用药,取得满意疗效。选择医院最好是选择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这样既能保障效

结肠癌病理知识

病理 (一)大体形态分型 1、肿块型结肠癌 2、浸润型结肠癌 3、溃疡型结肠癌 1、肿块型(菜花型、软癌)肿瘤向肠腔内生长、瘤体较大,呈半球状或球状隆起,易溃烂出血并继发感染、坏死。该型多数分化较高,侵润性小,生长较慢,好发于右半结肠。 2、侵润型(缩窄型、硬癌)肿瘤环绕肠壁侵润,有显著得纤维组织反应,沿粘膜下生长,质地较硬,易引起肠腔狭窄与梗阻。该型细胞分化程度较低,恶性程度高,出现转移早。好发右半结肠以远得大肠。 3、溃疡型肿瘤向肠壁深层生长并向肠壁外侵润,早期即可出现溃疡,边缘隆起,底部深陷,易发生出血、感染,并易穿透肠壁。细胞分化程度低,转移早。就是结肠癌中最常见得类型,好发于左半结肠、直肠。 (二)组织学分型 1、腺癌大多数结肠癌就是腺癌,约占四分之三,腺癌细胞可辨认,排列成腺管状或腺泡状,按其分化程度可分为三级,Ⅲ级分化最差,细胞排列为片状或索条状。 2、粘液癌癌细胞分泌粘液,在细胞内可将细胞核挤到一边(状似戒指,有称作印戒细胞癌),在细胞外可见间质内有粘液以及纤维组织反应,癌细胞在片状粘液中似小岛状。分化低,予后较腺癌差。 3、未分化癌癌细胞小,形状与排列不规则,易侵入小血管及淋巴管,侵润明显。分化很低,愈后最差。 (三)临床分期

Ⅰ期(Dukes A期):癌局限于肠壁内 A0期:癌局限于粘膜 A1期:癌局限于粘膜下层 A2期:癌侵及肠壁肌层未穿透浆膜 Ⅱ期(Dukes B期):癌侵润至肠壁外 Ⅲ期(Dukes C期):伴有淋巴腺转移 C1期:近处淋巴转移(肠旁) C2期:远处淋巴转移(系膜) Ⅳ期(Dukes D期):已有远脏转移 (四)扩散转移 1、大肠癌扩散得特点一般沿肠管横轴呈环状侵润,并向肠壁深层发展,沿纵轴上下扩散较慢,且累及肠段一般不超过10公分。癌侵及浆膜后,常与周围组织、邻近脏器及腹膜粘连。 2、结肠癌得淋巴转移淋巴转移一般依下列顺序由近而远扩散,但也有不依顺序得跨越转移。 (1)结肠淋巴结位肠壁脂肪垂内。 (2)结肠旁淋巴结位邻近结肠壁得系膜内。 (3)系膜血管淋巴结位结肠系膜中部得血管旁,也叫中间淋巴结组。 (4)系膜根部淋巴结位结肠系膜根部。 癌肿侵入肠壁肌层后淋巴转移得机率增多,如浆膜下淋巴管受侵,则淋巴转移机会更大。 3、血行转移一般癌细胞或癌栓子沿门静脉系统先达肝脏,后到肺、脑、骨等其它组织脏器。血行转移一般就是癌肿侵犯至毛细血管小静脉内,但也有由于体检时按压瘤块、手术时挤压瘤体所致,甚至梗阻

结肠癌肝转移的典型症状

肝转移是结肠癌最好发的转移部位,有很多患者在初次诊断时就已经伴有肝转移。肝转移是结肠癌的一种特殊状态,且可能转移灶仅局限于肝脏,并不伴有其他地方的转移,所以结肠癌肝转移患者是可以采取手术切除的。 结肠癌肝转移的症状: 1、肠梗阻:左侧结肠癌常并发肠梗阻,时有腹部绞痛,伴有腹胀、肠鸣音亢进等。 2、腹部肿块:结肠癌肝转移晚期时腹部肿块多见于右腹部,提示已到中晚期,肿块表面可有结节感,一般可以推动,但到肿瘤晚期时则固定,合并感染时可有压痛。 3、不同程度的腹痛:常有糜烂、坏死和继发性感染,如发生在右侧则会产生右腹部钝痛,有时出现餐后腹痛。 4、进行性贫血:结肠癌肝转移晚期患者可出现进行性贫血,低热,进行性消瘦,恶液质,肝肿大、浮肿、黄疸和腹水等。 5、肝脏疾病症状:结肠癌肝转移症状会随着癌肿的进一步浸润,表现出一系列肝脏疾病,在一定程度上,结肠癌发生肝脏转移除了表现出肿瘤的普遍症状外,还会表现出转移部位的特殊症状。由于肝脏功能的特异性,也使得结肠癌肝转移的症状表现上会呈现出一定的独特性,如出现肝区疼痛、发热等。 肝转移是影响结肠癌患者预后和生存期的重要因素,虽然能够采用手术切除,但是手术会给患者带来比较大的气血损伤,如果不能及时调理,那么仍然达不到延长生命的治疗效果。所以对于结肠癌肝转移的治疗一定要采用中西医结合,尤其是中医的应用更应该及早贯穿于整个治疗的始终。 目前在临床上比较常用的中医疗法有三联平衡疗法,在治疗的过程中,三联平衡疗法能够扶正培本,调整已经因疾病和其他治疗所致患者机体内环境的失衡,重点治疗肿瘤患者气血不足、气滞血瘀、痰湿结聚等疾病本质,调整机体免疫平衡,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抗癌能力,增强抗病能力,达到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治疗病例】 李来双,男,77岁,结肠癌,山西太原 李来双起初出现腹痛、腹胀,20天未见缓解,治疗期间一直在发烧,温度最高时达到38.8℃,经检查最终确诊为结肠癌。由于李来双身体异常虚弱,而且伴有低

结肠癌淋巴转移是不是没救了

结肠癌是常见的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以40~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男女之比为2~3:1,发病率占胃肠道肿瘤的第3位。由于结肠癌预后较差,很多病人在发现出现淋巴转移时比较恐慌,会发出是不是没救了?的疑问,下面我们具体了解一下: 结肠癌发生转移是中晚期患者最长表现出来的症状,大家都知道转移后的结肠癌治疗起来相比早期结肠癌更为困难。主要是因为结肠癌转移主要表现在淋巴结上,一旦在手术时没有彻底清扫,就很有可能出现结肠癌的再复发,及再次转移,如此反复,直接影响着病人存活期的长短。 那么,结肠癌淋巴转移是不是没救了?专家指出,在西医治疗领域中,结肠癌淋巴转移一直是个难题。多年来,医学界许多学者常忽视中医理论研究,以及中药治疗开发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然而,大量实践表明,对于结肠癌晚期淋巴转移病人,最好的治疗方法是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 众所周知,对癌症治疗最直接、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治疗。但病人需要知道,结肠癌出现淋巴转移,意味着癌细胞已经扩散,手术属于局部治疗,虽然能够暂时减轻癌灶压迫,但却无法实现标本兼治,因此手术成功并不意味着康复,术后如何做好巩固措施至关重要。 临床上,也常常有病人因忽略后续的巩固治疗,因术后复发失去生命。由于结肠癌晚期病人身体虚弱,放疗、化疗毒副作用大,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中药巩固,中西医结合有利于攻守病情,调养病情,减轻痛苦,早日实现康复。研究表明,结肠癌淋巴转移术后喝中药有两大优势: 一是可以“扶正祛邪”“培元固本”,修复手术造成的元气大伤,增强机体免疫力与耐受力; 二是可以有效清除机体游离及术后残留癌细胞,改善原发性癌灶生存环境,铲除易致癌“土壤”,实现标本兼治。 临床上,在中医治癌领域,三联平衡疗法具有不错的患者口碑,治疗效果受到很多患者的认可,该疗法是由出身于袁氏中医世家,第八代传人,拥有三十余载临床抗癌实战经验的袁希福教授,创立的中医药疗法。 该疗法具备中医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扶正固本、软坚散结、以毒攻毒”等优势,并通过反复的临床实践应运而生,且治疗费用低,适合治疗各个时期的癌症患者,能有效抑制病情的恶化,增强患者的身体机能、减轻痛苦延长患者的寿命。 温馨提示,结肠癌晚期出现淋巴转移,虽然治疗难度大,但也并不是等于死亡,病人树立乐观心态,做好全面科学护理,进行中西医综合治疗,完全可以战胜“癌魔”,向死亡说“不”。

直肠癌扩散到骨的生存期

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道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在我国一直呈现上升趋势,由于其早期症状隐匿,不少患者发现病情的时候已经扩散转移,如常见的骨转移,此时治疗起来比较困难,很多患者对于生存期比较关心,那么直肠癌扩散到骨头还能活多久呢? 直肠癌扩散到骨头还能活多久呢?对于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专家指出,病人出现扩散转移后存活期的长短,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病人机体耐受力,病人心态,治疗方法,护理是否周到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然直肠癌扩散患者一定不能放弃治疗,积极科学治疗,方有康复奇迹。 那么在临床上,直肠癌扩散到骨头应该怎样帮助患者减轻痛苦,延长生命呢?临床上,当直肠癌扩散到骨头的时候,手术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不仅对机体损伤较大,而且难以彻底清除病灶,因此,直肠癌扩散患者多采用放化疗和中医药进行治疗。 放化疗是常见的治疗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改善症状,但是会杀伤正常的细胞,带来一系列的毒副作用,长期效果较差,患者不耐受,临床实践证实,放化疗的时候及时配合中医药治疗效果更佳,可减轻毒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贠孟菊,女,直肠癌,许昌市湛涧乡 2010年,贠孟菊一直拉肚子,但是她自认为身体很好,觉得不是什么大病,只吃一些治肠胃的药,长期服用却不见好转,最后大便开始出血,才意识到病情严重,到许昌市中心医院做了检查后确诊为直肠癌。 贠孟菊按照医生的安排做了手术,但是医生告诉贠孟菊的老伴儿,直肠癌这种病,就算做了手术最多也就是三年的生命。贠孟菊开始非常恐惧,这时医院又让做化疗,但贠孟菊的儿子担心化疗的毒副作用大,一直反对。一次他在无意间得到一本《关爱生命》的小册子,从上面了解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在治疗肿瘤方面的效果不错,跑到医院考察一番后,就带着贠孟菊前来就诊。 当时患者手术后身体虚,大便次数多,一天跑厕所六七次。袁教授依据抗癌“三联平衡疗法”为贠孟菊配制了中药,服药一个疗程后,贠孟菊明显感到病情好转了,第二个疗程之后,她就能在路上来回的小跑了,身体和精神各方面都慢慢恢复,在家除了干些家务活、农活,没事就带着孙子,送孩子上学,也不觉得累,生活恢复如常。 在希福医院的治疗下,贠孟菊身体渐渐恢复,各方面情况也都变得越来越好,一家人对袁院长以及医院的医护人员都心存感激。 直肠癌扩散中医治疗比较普遍,中医中药从整体扶正气,复元气,可提高机体免疫机能,增强自身抗病能力出发,结合局部辨症论治,可以起到快速杀灭残留癌细胞,减少并发症,提高免疫力,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的目的。 近些年,随着中医药的不断发展,中医药在治疗癌症上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帮助了不少患者减少了痛苦,延长了生命。如临床上,受到患者和家属的好评的中医三联平衡疗法。该疗法治疗注重从患者整体入手,采用天然中草药,从整体出发,辩证施治,在治疗治疗“肿”、“痛”、“水”这些“标”症的同时,更注重辨病因、病机,重点治疗肿瘤“虚”、“瘀”、“毒”三大本质,并且调整全身的免疫和阴阳平衡,疗效持久稳定,不易复发。 此外,直肠癌扩散能活多久也与病人的身体机能密切相关,身体机能好,免疫力强,才能抵抗癌肿的发展,耐受各种药物治疗。因此,提高免疫机能,增强对肿瘤的抵抗力对直肠癌患者,尤其是晚期患者极为重要。做好饮食方面的支持,给予充足的营养支持,帮助患者更好的治疗疾病,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总之,直肠癌扩散到骨的生存期与选择的治疗方案,体质,心态等各方面有关,建议患者最好是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样才能有助于患者减少痛苦,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结肠癌病理知识

病理 (一)大体形态分型 1.肿块型结肠癌 2.浸润型结肠癌 3.溃疡型结肠癌 1.肿块型(菜花型、软癌)肿瘤向肠腔内生长、瘤体较大,呈半球状或球状隆起,易溃烂出血并继发感染、坏死。该型多数分化较高,侵润性小,生长较慢,好发于右半结肠。 2.侵润型(缩窄型、硬癌)肿瘤环绕肠壁侵润,有显著的纤维组织反应,沿粘膜下生长,质地较硬,易引起肠腔狭窄和梗阻。该型细胞分化程度较低,恶性程度高,出现转移早。好发右半结肠以远的大肠。 3.溃疡型肿瘤向肠壁深层生长并向肠壁外侵润,早期即可出现溃疡,边缘隆起,底部深陷,易发生出血、感染,并易穿透肠壁。细胞分化程度低,转移早。是结肠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好发于左半结肠、直肠。 (二)组织学分型 1.腺癌大多数结肠癌是腺癌,约占四分之三,腺癌细胞可辨认,排列成腺管状或腺泡状,按其分化程度可分为三级,Ⅲ级分化最差,细胞排列为片状或索条状。 2.粘液癌癌细胞分泌粘液,在细胞内可将细胞核挤到一边(状似戒指,有称作印戒细胞癌),在细胞外可见间质内有粘液以及纤维组织反应,癌细胞在片状粘液中似小岛状。分化低,予后较腺癌差。 3.未分化癌癌细胞小,形状与排列不规则,易侵入小血管及淋巴管,侵润明显。分化很低,愈后最差。 (三)临床分期 Ⅰ期(Dukes A期):癌局限于肠壁内

A0期:癌局限于粘膜 A1期:癌局限于粘膜下层 A2期:癌侵及肠壁肌层未穿透浆膜 Ⅱ期(Dukes B期):癌侵润至肠壁外 Ⅲ期(Dukes C期):伴有淋巴腺转移 C1期:近处淋巴转移(肠旁) C2期:远处淋巴转移(系膜) Ⅳ期(Dukes D期):已有远脏转移 (四)扩散转移 1.大肠癌扩散的特点一般沿肠管横轴呈环状侵润,并向肠壁深层发展,沿纵轴上下扩散较慢,且累及肠段一般不超过10公分。癌侵及浆膜后,常与周围组织、邻近脏器及腹膜粘连。 2.结肠癌的淋巴转移淋巴转移一般依下列顺序由近而远扩散,但也有不依顺序的跨越转移。 (1)结肠淋巴结位肠壁脂肪垂内。 (2)结肠旁淋巴结位邻近结肠壁的系膜内。 (3)系膜血管淋巴结位结肠系膜中部的血管旁,也叫中间淋巴结组。 (4)系膜根部淋巴结位结肠系膜根部。 癌肿侵入肠壁肌层后淋巴转移的机率增多,如浆膜下淋巴管受侵,则淋巴转移机会更大。 3.血行转移一般癌细胞或癌栓子沿门静脉系统先达肝脏,后到肺、脑、骨等其它组织脏器。血行转移一般是癌肿侵犯至毛细血管小静脉内,但也有由于体检时按压瘤块、手术时挤压瘤体所致,甚至梗阻时的强烈蠕动皆可促使癌细胞进入血行。

哪些部位是结肠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

哪些部位是结肠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 结肠癌的远处转移主要是肝脏,约50%的患者会发生术前或术后肝脏转移。结肠癌肝转移表现,资料又显示:约有30%的患者在手术前已有B超或CT无法检测的阴匿性肝转移。多数患者都是在晚期被发现,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期。 一般来说,结直肠癌初次诊断时血清肿瘤标志物阳性率并不高,如出现异常升高或术后降为正常后再升高,预示着病情发生变化。B超对转移病灶的检出率可达80%,如果B超无法确诊的肝脏病灶,还可以进行CT、MRI等影像学检查。如果有条件,还可以查PET-CT,PET-CT能够发现小于1厘米的微小转移灶。 结肠癌出现肝转移,不少人认为病情已到晚期,没必要再治疗。事实上,手术仍是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首选方案,因为以新辅助化疗为主的治疗手段可降低患者的临床分期,接受手术切除的肝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达36%~45%。如果不能进行手术治疗,伽马刀也是比较好的选择,伽马刀是局部精确放疗的一种,可以精确杀死转移灶,对正常组织几乎没影响,是当下比较流行的治疗方法。 为了能更快的检查到结肠癌肝转移,结肠癌术后每3个月随诊1次,术后3~5年的患者改成每6个月随诊1次,5年后的患者每年随诊1次,检查项目最好为PET-CT。 多细胞免疫治疗:让患者们得到了更好的治疗,消灭癌细胞彻底 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细胞医学门诊专家说,对于结肠癌多发转移为了治疗肿瘤,提高生活质量,延长中晚期患者生命,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最有效的方案是多细胞免疫治疗技术,用先进的血细胞分离机采集患者自身一定量的外周单核细胞。经过培养后成为抗癌性强的免疫细胞,回输患者的体内来消灭癌细胞。 多细胞免疫治疗作为当今的第四种抗癌方法,将人体自身的抗癌细胞在体外无限扩增培养,经严格筛选会输入人体,然后如同打点滴一样分次回输到患者体内,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消除癌细胞的转移病灶,达到预防和控制复发和转移的目的,而且对人体无任何损伤,能迅速重建人体免疫系统,实现绿色抗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方面表现卓越。 以综合治疗为原则,目前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细胞医学门诊开设有:微创介入、氩氦刀、粒子植入、射频消融、微创手术等多种先进微创疗法,具体的效果是什么? 1、无需开刀,多细胞免疫治疗主要是通过DC细胞、CIK细胞、NK细胞、NKT细胞和CD3AK细胞,这种细胞被国际上称为经典组合细胞,治疗癌症效果非常明显。 2、定位准确损伤小、恢复快、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

结肠癌干细胞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2009-07-13 基金项目:973计划前期预研专项(2008CB517304)作者简介:陈志刚(1984-),男,湖北仙桃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硕士生,从事肿瘤干细胞相关研究. 结肠癌干细胞研究进展 陈志刚 综述,黄 建 审校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肿瘤外科,浙江杭州310009) 摘要: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 m ce l, l CSC )是一群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肿瘤细胞,许多研究已证实在包括结肠癌在内的多种实体瘤中存在肿瘤干细胞。虽然CSC 在肿瘤细胞总数中只占很小比例,但是在肿瘤的起源、发展、转移以及复发等方面均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为此就其相关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结肠肿瘤;肿瘤干细胞;肿瘤标记,生物学;信号传导;肿瘤转移;复发 中图分类号:R 735.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1692(2010)01-0103-03 自1997年Bonnet 等 [1] 首次通过细胞表面标志CD34+ CD38- 分离出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干细胞来,人们又相继在乳腺癌 [2] 、脑瘤 [3] 、结肠癌 [4-5] 等实体肿瘤中证实了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 m cel,l CSC )的存在。CSC 是一群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虽然在肿瘤细胞总数中只占很小比例,但与肿瘤复发、转移和治疗失败等密切相关。由于CSC 多处于休眠状态,且存在ABCG2等天然的耐药机制,所以传统抗癌药物难有效杀灭。 结肠癌是西方国家常见的肿瘤,占肿瘤相关死亡的第二位。我国结肠癌发病率以每年4.2%的速度递增,排第三或第四位。如能从研究CSC 角度深入分析结肠癌的临床生物学特性,则为结肠肿瘤的防治提供新线索和思路,为此本文就结肠癌干细胞相关进展作一综述。1 结肠癌发生、发展的干细胞起源 结肠癌干细胞和正常干细胞都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是否表示结肠癌干细胞起源于正常干细胞?事实上多数结肠上皮细胞存活时间很短,而结肠癌发生、发展则需要累积数年的突变,结肠干细胞寿命较长,其突变可导致肠上皮组织结构功能异常和内环境稳定失调,进而促使肿瘤的发生。 关于正常干细胞发展为结肠癌的潜能,Odoux 等[6] 提供了证据。最近Ver m eulen 等 [7] 又提出结肠癌是 单细胞起源,他们证实起源于单个干细胞克隆球的结肠癌具有相似的异质性。 此外,Bo m an 等 [8] 证明结肠癌干细胞主要通过 对称分裂来进行过度扩增,这种扩增在肿瘤起始与进展中均有着重要作用。为了研究结肠癌干细胞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B rabletz 等 [9] 提出了/迁移的 CSC 0的概念。他们认为静止的CSC 可经过上皮-间质(epithe li a -l m esenchy m al transition ,E MT )转化为 /迁移的CSC 0,从而可以导致肿瘤播散。一旦肿瘤干细胞到达新的部位,可通过间质-上皮转化形成转移灶。但是Odoux 等 [6] 认为并不是每一个CSC 都 能转移,他们提出了一种随机模型,即每一个干细胞获得随机突变,但只有那些适于生存、增殖、侵袭的CSC 才能转移。 2 结肠癌干细胞相关信号通路 E MT 过程涉及多个信号通路,包括W n t 信号途径、PI3K /AKT 途径、受体酪氨酸激酶Ras -MAPK 途径等 [11] ,同时这些通路还与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相 关。W nt 信号通路(APC /B -caten i n /Tcf4)异常是结肠癌进展过程中最关键的事件之一[10] 。Bo m an 等 [8] 认为:APC 基因突变后,W nt 蛋白与细胞膜表 面的受体结合,APC 蛋白不能与Ax in 形成支架蛋白,导致B -ca ten i n 在胞内大量累积并进入核内,作为转录因子TCF -4的辅助因子,共同激活Survivi n 基因。Survivin 具有抑制细胞凋亡,维护细胞活性和调节细胞有丝分裂的功能。Survivin 高表达导致增殖性细胞数量增多和细胞S 期的调控机制失控,破坏细胞增殖分化之间的平衡,CSC 也因之过度增殖,进而起始结肠癌。且已有证据表明Survi v in 仅在腺泡基底部有表达 [12] 。Chu 等 [13] 也证实结肠癌中 CD44high 细胞核B -caten i n 高表达。此外还有研究 表明,No tch 信号通路与W nt 信号通路有交通,对维持细胞的未分化和增殖状态有重要作用 [14] 。 S MAD /B MP 信号通路可抑制干细胞生长,可与W nt # 103#实用肿瘤杂志2010年 第25卷 第1期

结肠癌的CT诊断

结肠癌的CT诊断 发表时间:2011-05-13T09:43:44.12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期供稿作者:喻鲁饶[导读] 结肠癌原发灶的主要CT征象有肠壁的增厚、肿块、肠腔狭窄和局部肠壁的异常强化。喻鲁饶 (黑龙江省饶河县中医院 155700) 【中图分类号】R735.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2-0211-02 【关键词】结肠癌诊断 CT (一)结肠癌的CT表现 1.原发灶 结肠癌原发灶的主要CT征象有肠壁的增厚、肿块、肠腔狭窄和局部肠壁的异常强化。利用水灌肠法进行增强CT扫描,可更好地显示病变的形态特征。 早期结肠癌的CT表现常常类似于腺瘤性息肉,当CT显示有肠壁的局限性增厚并伴有强化时,对于诊断有重要意义。 Borrmann 1型癌表现为伴有肠壁增厚的肠腔内大的广基偏心性分叶状肿块。与胃癌不同的是,结肠的溃疡型癌(Bomnanon 2,3型)常常表现为环形或半环形肠壁的增厚,伴有肠腔的不规则狭窄。Borrmann4型癌在结肠癌中很少见,表现为肠壁弥漫均匀性增厚、僵硬,称为革袋状结肠,此时应注意与转移癌和克罗恩病鉴别。 2.浆膜及临近器官受侵的判定 由于结肠周围有较为丰富的脂肪组织,因此更易于对浆膜是否受侵作出判定。通常将肠壁的浆膜面在CT上的表现分为以下几种情况:①肠壁外缘光滑锐利,表明癌肿仍局限于肠壁之内。②肠壁浆膜面模糊不清,或伴有浆膜外的索条状影,表明癌肿已穿透壁外。③临近脏器间脂肪层消失,表示周围脏器受侵。采用此标准判断的准确率可达60%~80%,对于癌肿穿透肠壁判断的准确性更高。 癌肿与邻近器官间脂肪层的消失,作为判定受侵的标准时,应当注意参考上下层面脂肪层的情况。当输尿管受侵时,可发现受累部位上方的输尿管扩张。 CT还可显示结肠癌所形成的穿孔、腹腔脓肿、套叠和窦道。 3.淋巴结和远隔转移 局部淋巴结转移(肠系膜上淋巴结和肠旁淋巴结)是结肠癌的常见转移方式。 盲肠和升结肠的淋巴主要是回流入结肠上淋巴结和结肠旁淋巴结,其中盲肠的淋巴还可流人中结肠淋巴结及肠系膜根部的主要淋巴结,而且肠系膜根部的淋巴结可以播散到腹膜后,并且沿主动脉旁淋巴结或主动脉腔静脉淋巴结群上行。右结肠动脉是回结肠动脉的分支,常位于十二指肠降部及水平部的前方,因此,升结肠癌的淋巴结转移可在十二指肠降部的前面及外侧观察到。由于解剖变异,升结肠的淋巴可以伴随边缘动脉沿着升结肠流人中结肠淋巴结,在此胃结肠干在胰头前方引流入肠系膜上静脉。主淋巴结的转移可以在肠系膜动脉附近或胰头部观察到。在大多数病例中,肝曲和右半结肠癌的淋巴结转移可以出现在边缘动脉和胰头前面的胃结肠干。脾曲和左半结肠癌的淋巴结转移常出现在沿左、中结肠血管走行的肠系膜内。横结肠癌转移可达胰周淋巴结并侵犯胰腺。对于乙状结肠癌,应当注意乙状结肠系膜左右支走行的不同区域这一特点。 (二)结肠癌的分期诊断 结肠癌有许多种分期方法,这些分期方法常常造成临床应用上的混乱。Thoeni、 Moss等曾提出了结肠、直肠癌的CT分期,但由于注重的仅是病灶对肠壁内外的浸润和有无远隔转移,而对淋巴结转移未做评估,因此其在临床上所能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目前较为常用的是改良的Dukes分期和TNM分期。 原始的Dukes分期是1932年提出的直肠癌分期,仅分为三个阶段:A:癌肿局限于直肠;B:癌肿侵及直肠外;C:伴有淋巴结转移。在以后的应用过程中,对这一分期进行了许多修改,最流行的是Ast|er-Coller分期或称为改良的Dukes分期,虽然这个分期仍沿用Dukes的名称,但已与原来的分期有很大不同。改良的Dukes分期已成为临床上最常用的结肠、直肠癌分期方法,在决定治疗方案和判定预后方面显示出很高的价值。 另一个经常使用的分期方法是UICC—MCC提出的TNM分期,通过这一方法能对肿瘤更好地定义。TNM分期包括:T:肿瘤的原发灶;N:局部淋巴结;M:远隔转移。I~Ⅲ期大致相当于原始的Dukes分期,Ⅳ期相当于D或远隔转移。这一分期与5年生存率的关系大致为:Stage 0:>95%;StageI:75%~100%;StageⅡ:50%~70%,StageⅢ:30%~50%,StageⅣ:<10%。参考文献 [1]綦先成,张海英,高晓云.结肠CT透明法及仿真内镜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99年08期. [2]张安田.结肠癌临床误诊原因探讨(摘要)[J];肿瘤学杂志;1980年04期. [3]罗词文.结肠癌的发生过程[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1980年03期.

结直肠癌骨转移规范化治疗

结直肠癌骨转移规范化治疗 结直肠癌骨转移的发生率约为10%~15%,且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甚至低于5%。有研究表明,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异时性肺转移是骨转移发生的高危因素,同时,初始性骨转移和结肠癌骨转移是影响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结直肠癌骨转移最常见的表现是侵犯部位疼痛,伴或不伴有神经压迫症状。 从原发肿瘤的部位来看,直肠癌较结肠癌骨转移发生率高,转移部位最常见于椎骨,其次是骨盆。左侧结肠癌主要向椎骨转移,而右侧结肠癌往往向四肢长骨转移。结直肠癌骨转移常合并其他脏器转移,最常见的是合并肺转移和肝转移。 骨转移按病变特征可分为以下3种类型,溶骨性、成骨性和混合性。大部分结直肠癌骨转移表现为溶骨性破坏。 诊断方法 病理学诊断是结直肠癌骨转移确诊的金标准,在病理诊断不明确的情况下,骨转移的诊断主要依靠放射性核素显像(ECT)、X线、CT、磁共振成像(MRI)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等影像学检查。 在临床工作中,ECT常作为诊断骨转移的主要手段。它能够早期发现骨骼中成骨、溶骨或混合性骨转移灶,特别是对成骨性转移有独特的优势,具有灵敏度高、不易漏诊的优点。但是,全身各部位骨组织在发生成骨过程或血流增加时,均会伴有双磷酸盐沉积,不仅见于骨的恶性肿瘤,还见于骨转移瘤之外的其他骨病变,因此,ECT诊断骨转移的特异度较低。专家组推荐,对于高度怀疑骨转移或CT等影像学检查提示骨转移的患者,应行ECT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X线是骨科常规检查方法,可鉴别溶骨性和成骨性破坏,但对早期骨转移瘤的检测灵敏度低,难以发现早期转移灶。并且在骨小梁破坏>50%时,才有可能在X线平片上见到明确的骨破坏征象,且容易被老年性的骨质疏松所掩盖。另外,X线平片对锁骨、肩胛骨、脊柱和颅底等解剖较复杂、组织重叠较多的部位显示颇为困难,因此,X线并不作为骨转移的常规检查手段。鉴于其操作简单、费用低廉,专家组推荐,对有临床症状的部位或其他影像学检查所发现的异常,可使用X线平片进行补充评估。 CT作为原发灶诊断、复查随访的常见检查方式,具有无创、便捷等优势。尤其对于初诊时高度怀疑骨转移的患者,CT可作为首选检查。同时,CT对骨质破坏的情况更加敏感,可以较好地反映骨质破坏情况、周围软组织肿块侵犯程度、诊断病理性骨折和脊髓压迫综合征等并发症。但仍需要在骨皮质破坏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观察到,因此,需要结合ECT等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此外,由于CT显示解剖结构清晰,可引导穿刺活检。 MRI能在骨转移早期侵犯骨髓而尚未累及骨皮质时即观察到异常,因此能发现CT和骨扫描不能发现的骨髓转移病灶,更好地显示病变部位、范围及周围软组织侵犯程度。MRI 在判断脊髓压迫和压缩性骨折方面优于CT,尤其适用于怀疑脊柱转移或伴有神经症状患者的检查。但是,由于骨皮质在MRI的T1和T2加权上均显示低信号,对于四肢长骨,MRI 诊断骨皮质破坏的敏感性不及CT。 PET-CT诊断骨转移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优于ECT,并且可以评价全身骨骼受累的情况以及肿瘤的全身分期情况。对于病情复杂、常规检查无法明确诊断、制定治疗方案帮助较大时可以作为有效的辅助检查。其缺点是价格相对昂贵,不推荐作为常规检查项目。 如果结直肠癌诊断明确,但仅出现孤立性骨破坏病灶,专家组推荐在临床治疗之前应当进行活检。对特殊部位骨转移病灶(骨盆、脊柱等)的活检,通常在C-臂透视或CT引导下进

结肠癌

结肠癌 1、恶性息肉 定义:息肉中有癌细胞浸润穿透粘膜肌层到达粘膜下层(pT1),pTis不属于恶性息肉。 预后良好组织学特征:1或2级分化,无血管、淋巴管浸润,切缘阴性。 如果带蒂或广基息肉,镜下切除后标本破碎或切缘未能评估或具有预后不良的组织学特征,建议行结肠切除和区域淋巴清扫。 2、AJCC建议至少需检出12枚淋巴结才能准确判断为II期结肠癌。可切除的结肠癌首选的手术方式是结肠切除加区域淋巴结整块清扫。 3、KRAS第2外显子的12(最常见)和13密码子突变者不能从EGFR抗体靶向治疗中获 益,即野生型使用靶向治疗。KRAS突变为结直肠癌发生中的早期事件,故其突变状态在原发灶与转移灶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所有诊断为IV期的转移性患者均应行肿瘤组织基因测序。 4、如KARS无突变,检测BRAF(PCR扩增或直接DNA测序分析)。BRAF V600E突变者预后差,野生型OS20+个月,突变者10+个月,不能从EGFR抗体靶向治疗中获益。 5、可切除原发灶与肝、肺转移灶应行根治性切除,可同期或分期切除,可分次切除。 6、FOLFOX或CapeOX治疗3个月后或出现严重的神经毒性(>3度)时应考虑停用OXA,并用5-FU类+贝伐维持至肿瘤进展,可再用OXA。 7、初始治疗使用西妥昔单抗或帕尼单抗治疗,二线不应再用;两药一种治疗失败后不建议使用另一种。 8、西妥昔单抗适于与含伊立替康的方案联用,若不能耐受伊立替康可单药西妥昔单抗。 9、II期中高危及III期需行辅化,除非临床试验贝伐、C225、帕尼单抗或伊立替康不应用。 10、术后辅化:身体允许情况下越早越好,超过3个月不再行放化疗 高危II期(T3-4N0M0)及III期(T1-4N1-2M0)应予术后辅化。 高危因素:具有不良预后因素包括T4、组织学分化差(3或4级)、血管淋巴管浸润、肠梗阻、局部穿孔的T3、肿瘤太近切缘、切缘不可评价或切缘阳性、标本检出淋巴结过少(少于12枚)。 II期高危可选5-Fu/LV、卡培他滨、5-Fu/LV/OXA 如考虑5-Fu单药辅化的II期患者应行MMR检测(DNA错配修复蛋白,mismatch repair),具有MSI-H(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的II期患者预后好,不会从辅化中获益。在进行MSI检测的同时检测18qLOH(18q杂合性缺失)为不良预后因素。 建议在所有50岁以下结肠癌患者中开展MMR蛋白检测,由于该群体患HNPCC 可能性增加。 III期推荐6个月辅化,共8-12周期,FOLFOX为1类证据并作为首选标准治疗方案(FOLFOX4与m FOLFOX6),CapeOX为2A类;不适合OXA可选单药卡培他滨或5-Fu/LV (单药卡培他滨疗效至少与5-Fu/LV相当) 如T4肿瘤浸润周围固定结构,或肿瘤复发时应考虑给予放疗同期辅助5-Fu为基础的化疗 11、MSI通常由MMR基因或MLH1启动子甲基化导致重复序列的插入或缺失,从而产生DNA微卫星长度的变化。 12、晚期或转移性疾病 原发灶未处理的同时性转移患者,如未发生急性梗阻或穿孔,全身化疗首选 结直肠癌肝转移瘤的部分切除或减瘤手术对生存无益 对初始不可切除的转移性疾病,在术前化疗开始后2个月要重新评估手术切除性,对继续接受术前化疗的患者也应每2个月重新评估一次手术的可能性。

结肠癌患者术后淋巴转移怎么办

结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期危害性大,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一定的麻烦。结肠癌发生转移是晚期常见的症状,淋巴转移是最常见的转移现象,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同时大大增加了治疗的难度。淋巴转移主要是因为结肠癌细胞在生长过程中产生脱落,并且转移到淋巴的一种常见晚期现象。针对这种现象的出现,应当及时进行适合的治疗,才能够更有效的控制病情延长生命。那么结肠癌患者术后淋巴转移怎么办?下面请袁希福教授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结肠癌淋巴转移的治疗方法的选择是影响结肠癌患者存活期的重要因素。临床上治疗结肠癌的方法主要有手术,化疗,放疗,中医药治疗。手术可以及时有效的切除结肠癌肿瘤的原发病灶,迅速消灭患者的威胁,但是对切缘周边的癌细胞没有治疗作用,容易导致结肠癌的转移和复发,并没有完全治愈癌症,可以说是治标不治本。术后出现转移,专家建议采用中医保守治疗。服用中药可以全面调理机体内环境,补气养血,扶正祛邪,有效控制病情,缓解痛苦,延长生命。 化疗是晚期结肠癌的主要化疗方式,能一定程度上缩小癌肿,但其亦会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毒副反应,因此,化疗药物及化疗时间应依据缓解情况、症状缓解情况以及治疗相关性毒性而定。放疗也是晚期结肠癌临床应用较多的治疗方法之一,可使缩小,改善症状,通常联合化疗应用,效果比单纯放疗或单纯化疗为好。但放疗对机体有较大的伤害,对身体机能差的晚期结肠癌患者应慎用。另外,鉴于放化疗对人体的毒副作用,在晚期结肠癌的治疗中可合并中医治疗,以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配合化疗应用,降低毒副作用,能够取得很好的疗效。 对于转移范围广,身体机能弱,已经难以耐受放化疗的晚期结肠癌患者,可用中医药进行保守治疗,虽然短期效果没化疗明显,但远期效果好,在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方面有明显的作用。中医治疗对患者无痛苦,无副作用,能有效帮助患者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减轻患者痛苦,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 中医治疗讲究对于不同的转移部位采用的治疗方法不同,因病施治,改善症状,控制转移,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中医治疗结肠癌转移针对性强,抑制杀灭癌细胞效果好,而且不损害正常机体细胞,服用安全,患者无痛苦,而且效果可靠,同时中医治疗能有效的控制转移癌肿和原发癌肿,提高全面抗癌的效果,防止癌细胞继续转移,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多采用中医三联平衡疗法治疗,该疗法的治疗疗效已经深受广大癌症患者的认可和推崇。 三联平衡疗法治疗结肠癌从整体治疗出发,调节人体的各项机能,而且具有见效快、无副作用、降低放化疗毒副作用、抑制肿瘤生长、转移、复发和晚期肿瘤继续恶化等特点,激活体内的免疫功能,促进治疗,控制癌细胞的转移和复发,有效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存质量。 相信大家通过阅读上面的内容,对结肠癌患者术后淋巴转移怎么办这个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结肠癌淋巴转移孙然是晚期患者的表现,但是缓则和依然不能放弃治疗的希望,要积极治疗,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尽最大可能延长患者的生命。中医治疗是一种绿色的治疗方法,性质温和,副作用极小,并且能在完全不伤害患者机体的情况下,杀伤肿瘤细胞、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从根源上阻止癌症的复发和转移,稳定病灶、避免扩散、防止并发症产生、减轻痛苦,帮助延长乳腺癌晚期的生存期。若您还有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咨询。希望患者朋友能够早日康复!

结肠癌扩散到骨的生存期

结肠癌是我国常见的道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在我国一直呈现上升趋势,由于其早期症状隐匿,不少患者发现病情的时候已经扩散转移,如常见的骨转移,此时治疗起来比较困难,很多患者对于生存期比较关心,那么结肠癌扩散到骨头还能活多久呢? 结肠癌扩散到骨头还能活多久呢?对于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专家指出,病人出现扩散转移后存活期的长短,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病人机体耐受力,病人心态,治疗方法,护理是否周到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然结肠癌扩散患者一定不能放弃治疗,积极科学治疗,方有康复奇迹。 那么在临床上,结肠癌扩散到骨头应该怎样帮助患者减轻痛苦,延长生命呢?临床上,当结肠癌扩散到骨头的时候,手术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不仅对机体损伤较大,而且难以彻底清除病灶,因此,结肠癌扩散患者多采用放化疗和中医药进行治疗。 放化疗是常见的治疗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改善症状,但是会杀伤正常的细胞,带来一系列的毒副作用,长期效果较差,患者不耐受,临床实践证实,放化疗的时候及时配合中医药治疗效果更佳,可减轻毒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结肠癌扩散中医治疗比较普遍,中医中药从整体扶正气,复元气,可提高机体免疫机能,增强自身抗病能力出发,结合局部辨症论治,可以起到快速杀灭残留癌细胞,减少并发症,提高免疫力,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的目的。 近些年,随着中医药的不断发展,中医药在治疗癌症上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帮助了不少患者减少了痛苦,延长了生命。如临床上,受到患者和家属的好评的中医三联平衡疗法。该疗法治疗注重从患者整体入手,采用天然中草药,从整体出发,辩证施治,在治疗治疗“肿”、“痛”、“水”这些“标”症的同时,更注重辨病因、病机,重点治疗肿瘤“虚”、“瘀”、“毒”三大本质,并且调整全身的免疫和阴阳平衡,疗效持久稳定,不易复发。 李来双,男,77岁,结肠癌,山西太原 李来双起初出现腹痛、腹胀,20天未见缓解,治疗期间一直在发烧,温度最高时达到38.8℃,经检查最终确诊为结肠癌。由于李来双身体异常虚弱,而且伴有低蛋白血症、水电酸碱平衡紊乱,因此在山西省太原市人民医院经过一系列调理后做了手术,术后医生建议李来双继续做化疗,但化疗的毒副作用很大,家人担心老人受不了。这时李来双的儿子想起自己身患胃癌的叔叔在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吃中药,治疗效果一直不错,李来双家人决定也去试试袁希福院长的中医治疗。 2017年3月31日,李来双儿子代父亲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就诊。由于老人身体比较差,因而袁希福院长开的中药以扶正为主,提高老人的免疫力,辅助祛邪抗癌,达到巩固治疗功效。用药后,老人停止消瘦,精神、气色、体力等均逐渐好转。如今,老人每天可以走个二十分钟,6月份复查结果显示,除了蛋白有点低外,各项指标均正常,家属非常满意。 此外,结肠癌扩散能活多久也与病人的身体机能密切相关,身体机能好,免疫力强,才能抵抗癌肿的发展,耐受各种药物治疗。因此,提高免疫机能,增强对肿瘤的抵抗力对结肠癌患者,尤其是晚期患者极为重要。做好饮食方面的支持,给予充足的营养支持,帮助患者更好的治疗疾病,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总之,结肠癌扩散到骨的生存期与选择的治疗方案,体质,心态等各方面有关,建议患者最好是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样才能有助于患者减少痛苦,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大肠癌试题试题(含答案)

大肠癌试题 一、选择题 A1型题 1.结、直肠癌改良的Dukes B1期是指: A.癌肿局限于粘膜层 B.癌肿侵入肌层而无淋巴结转移 C.癌肿穿透肌层而无不淋巴结转移 D.癌肿在肠壁内淋巴结已有转移 E.癌肿已穿透肠壁,淋巴结有转移 2.直肠癌被误诊的主要原因是: A.早期症状不明显 B.可疑病例未作直肠镜检 C.可疑病例未作直肠指检 D.可疑病例未作钡灌肠 E.未经常作大便隐血试验 3.直肠癌最重要的诊断方法是: A.钡剂灌肠X线检查 B.CEA测定 C.纤维结肠镜检查 D.腹部B超 E.直肠指诊 4.关于结肠癌,下列哪项是错误的?C A.结肠癌可伴有贫血和发热 B.根据肿瘤形态,可分为肿块型,浸润型 .溃疡型 C.左半结肠癌以全身中毒症状为主 D.结肠癌的血行转移,多转移至肝 E.结肠癌淋巴转移首先转移到结肠旁淋巴结 5.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时,下列措施中哪项不恰当? D A.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 B.注意腹部情况,预计病变严重程度,早插胃管,进行胃肠减压 C.稍准备好便手术,先作横结肠造口术,二期再作左半结肠切除吻合术D.胃肠减压后,待梗阻解除便作左半结肠切除术 E.急诊作心电图.血生化等检查,应初步纠正酸中毒后手术 6.下列哪项不符合左半结肠癌的临床表现? C A.常发生低位急性肠梗阻 B. 肠刺激症症状可较早发生 C. 常伴有明显贫血 D.腹部可扪及肿块 E. 常便血 7.结肠癌Dukes分期中B期是指 C A.癌达粘膜下层 B.癌累及肠壁肌层 C.癌穿透肠壁,无淋巴结转移 D.有淋巴结转移,仅局限于结肠旁淋巴结

E.有淋巴结转移,至系膜和系膜根部淋巴结。 A2型题 8.男,45岁,右中上腹持续性隐痛3个月,逐渐食欲不振,消瘦乏力,近1个月来解稀 便2-3次/天,贫血。查:中腹可扪及可移动的肿块,血红蛋白80g/L,大便隐血试验(++)。 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肠结核 B.胆囊癌 C.结肠息肉病 D.克隆病 E.右半结肠癌 9.女,50岁,右下腹隐痛月余。查:右下腹可扪及一移动性肿块,钡灌肠示该处充盈缺 损,血红蛋白85g/L,大便隐血试验(++)。可诊断为: A.结肠癌 B.结肠巨大息肉 C.克隆病 D.回盲部结核(增殖型) E.直肠癌 10.男,28岁,近半年来腹泻与便秘交替发生,近3个月来腹部隐痛,近2天解鲜血便, 腹部触诊和直肠指诊末发现肿块,钡灌肠示降结肠肠壁僵硬,可见充盈缺损。应诊断为:A.乙状结肠癌 B.直肠壶腹癌 C.肠结核 D.溃疡性结肠炎(增殖型) E.降结肠癌 11.男,55岁,阵发性腹痛月余。经常便秘,大便偶带血或粘浴液,以往曾有腹部手术 史,体查:腹膨隆,全腹轻压痛,未扪及肿块,肠鸣音增多,直肠指诊阴性。X线检查:乙状结肠段局限性充盈缺损,粘膜破坏,肠壁僵硬。应诊断为: A.直肠癌 B.慢性痢疾 C.乙状结肠癌 D.肠粘连 E.溃疡性结肠炎 12.男,72岁,因乏力,消瘦近一年而来院就诊,查体:贫血貌、消瘦,右下腹可扪及 一4cm×3cm大小的肿块,界清,质硬,无明显压痛,纤维结肠镜检查提示为盲肠癌,对该患者行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应包括下述范围,除了 A.右半横结构 B.升结肠 C.盲肠 D.左半横结肠 E.长约15~20cm的回肠末段 13.女,60岁,解脓血便2个月。近3天后腹胀、腹痛,呕吐1次。腹部检查:满腹压 痛,无明显肌紧张与反跳痛,有气过水声。立位腹部平片有3个液平面,肠管胀气,钡灌肠示降结肠有充盈缺损区。应诊断为: A.肠套叠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