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麦金农:“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

麦金农:“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

麦金农:“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
麦金农:“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

麦金农:“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为什么迟缓?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经济学家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不仅简单明了,而且几乎众口一词,将其归结为“资本匮乏”。因此,发展中国家若要实现经济腾飞,要么提高储蓄率,要么引进外资,加速资本形成。在著名的哈罗德—多马模型中,资本积累被看做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以提出“二元经济结构论”而闻名的刘易斯也认为,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提高资本形成率。但是,这些学界权威的理论,一当用于解释实践,似乎又显得有些力不从心。1973年,发展经济学家麦金农提出了一个开创性的观点,他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不仅在于资本的稀缺,更重要的是,金融市场的扭曲造成了资本利用效率低下,抑制了经济增长。由此出发,他另起炉灶,建立了一套关于“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的理论。《经济发展中的货币和资本》,就是集中

表达他这一理论的力作。

麦金农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被条块分割,相互隔绝,是“不完全”的。这种“不

完全”体现在各个领域,而金融市场尤甚,其中一个重要现象,就是大量中小企业和居民,一直被拒之门外。这些中小企业,虽然“个头”不大,“貌”不惊人,但能量却不可小视。它们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可以说是举足轻重。可是,这些功莫大焉的企业,在政府眼里,只是“杂牌部队”,政策上被冷眼相看。尽管这些企业不是“癞蛤蟆”,但对金融市场这块“天鹅肉”,它们却可望不可即,处境很有几分凄凉。当它们扩大规模、改进技术、更新设备时,需要大量资本,却由于无法跨入金融市场门槛,只能“自力更生”,依靠内部积累。尽管与外部融资相比,这种方式的效率差了一大截,但也是万般无奈中的选择。

企业的内部积累,可以采取实物形式,但这要花费一定的成本,如农民贮藏粮食有损

耗、存放的固定资产要折旧等,所以不如持有货币(广义的货币M2,包括现金、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俗话说,“赔本生意无人干”,要使企业和个人愿意以持有货币

形式积累,就必须保证他们有利可图。这个“利”就是存款的名义利率和通货膨胀率之差,也就是实际利率。实际利率越高,人们越会为利所动,乐于持有货币,储蓄和投资越活跃。反之则相反。

麦金农指出,发展中国家之所以欠发达,就在于实际利率太低,甚至为负数。这可能

是由于政府执行了错误的政策,人为地压低利率;也可能是由于通货膨胀,或者二者兼而有之。对储蓄者而言,由于低利率缺乏吸引力,不愿将剩余资金存入金融体系。金融市场

出现了需求远远大于供给的情况,政府被迫以“配给”的方式提供信贷。在信贷配给制下,资金几乎是无偿使用,有时甚至因为实际利率为负,借款者只要借到资金,“闭门家中坐”,就可以“利从天上来”。所以,企业不管手头有无项目,项目前景如何,都对借款投资趋之若鹜,全社会形成了投资饥渴症。能否借到钱,不是看你的经济效益,而是看你有没有裙带关系。“八字衙门朝南开,没有关系莫进来”。结果是造成资金使用粗放,投资效益低下,产出水平低,国民收入扣除用于消费的部分后所剩不多,储蓄率下降。另一方面,低利率又阻碍了新增收入向投资的转化。经济发展所需的新投资来源不足,储蓄和投资的缺口进一步拉大,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矛盾更加尖锐,经济停滞不前。糟糕的经济状况,反过来又使储源萎缩,资金紧缺,迫使政府当局对利率实行更加严厉的管制,从而形成了恶性的“经济涡流”,国民经济陷入欲罢不休、欲进不能的困境。这种人为压低利率,造成金融体系和经济效率低下的现象,麦金农称之为“金融抑制”。

怎样消除“金融抑制”,给金融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呢?麦金农进而提出了他的“金

融深化”理论。其主要思想是,放松政府部门对金融体系的管制,尤其是利率的管制,使实际利率提高,充分反映资金供求状况。这样,投资者就不得不考虑融资成本,再三权衡投资成本和预期收益。如果对投资项目的前景不怎么看好,腰杆不硬,底气不足,就会在高利率面前望而却步。最终,有限的资金流入高效益的项目,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配置效率大为提高。而且,高利率鼓励人们储蓄,金融体系“不尽储源滚滚来”,投资也就不愁没有资金。总之,“一着棋活,全盘皆活”,金融市场的活跃高效,会带来整个社会经济的活跃。麦金农还指出,利率和通货膨胀紧密相连,因此,不能顾此失彼。在消除金融抑制,提高利率的同时,决不能搞通货膨胀。否则,一旦通货膨胀率高于利率增长率,从而实际利率为负时,消除金融抑制的良好愿望就会徒劳无功,化做泡影。麦金农的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提出后,引起了巨大反响,许多发展中国家以此为理论依据,着手对本国金融体系进行深化。但进入90年代,一些实施金融深化的国家相继爆发了金融危机,于是,对麦金农理论的抨击便随之而来,甚至有人认为,他的理论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的确,东南亚国家在金融深化过程中,过急过早地实行金融自由化,放开对国际流动资本的限制,是诱致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一点,恐怕麦金农自己并没有料到。他的初衷,原本是要通过金融深化,来完善国内金融市场,促进资本形成,以避免长期过度依赖外资。不过也有人说,东南亚发生金融危机,是人们把麦金农的“经”念歪了,不能怪罪于麦金农的金融深化理论。相反,麦金农所强调的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作用,要求解除政府管制、实行利率自由化等,将始终是发展中国家金融改革的方向。

第十章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

第十章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1、金融深化所表现的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状态是() A.良性循环 B.恶性循环 C.无序 D.频繁变动 2、经济货币化与经济商品化的关系是( ) A.反比 B.波动变化 C.无法预知 D.正比 3、金融市场落后是造成金融压制的原因之一,其主要表现是() A.货币市场发育不全 B.资本市场发育不全 C.外汇市场发育不全 D.黄金市场发育不全 4、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分析的对象是() A.发展中国家 B.发达国家 C.市场经济国家 D.计划经济国家 5、政府对金融业实行过分干预和管制政策,人为压低利率和汇率并强行配给信贷而制约了经济发展,而经济的呆滞又制约了金融业的发展,金融和经济发展之间就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状态,这种状态是() A.金融约束 B.金融风险 C.金融抑制 D.金融滞后 6、当金融业能够有效地动员和配置社会资金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加大了金融需求并刺激金融业发展时,金融和经济发展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这种状态是() A.金融促进 B.金融深化 C.金融抑制 D.金融约束 7、以下改革措施当中,不属于金融深化的范畴的是() A.取消利率上限,以减少通货膨胀 B.放松汇率限制以减少高估货币对出口的打击 C.统一并减少金融工具的种类 D.允许金融机构之间开展竞争 8、下列因素中,能够造成金融抑制的成因是() A.金融市场过渡开放 B.政府对汇率和利率实行硬性行政管制 C.金融衍生工具充斥金融市场 D.政府取消金融机构的业务监管 9、在金融抑制的现象中,金融市场价格扭曲的表现是() A.金融衍生工具价格偏高 B.票据贴现利率高于市场利率 C.贷款利率被政府调高 D.存款利率被政府压低 10、在金融抑制的现象中,信贷管制的表现是() A.政府对民营企业提供优惠贷款 B.享有特权的国有企业能够得到大额贷款 C.货币当局用公开市场业务调节市场货币量 D.中央银行对再贴现率规定高限 11、以下金融抑制的表现当中,属于发展中国家金融管理方面的弊病是() A.对外汇市场的监管放松 B.金融衍生工具泛滥 C.经济上长期存在分割性 D.实行金融机构国有化 12、金融抑制论与金融深化论解释的是() A.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B.经济政策与金融政策的关系 C.金融政策与金融发展的关系 D.金融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3、目前在中国大陆尚未对外开放的金融市场是() A.同业拆借市场 B.资本市场 C. 保险市场 D.贴现市场 14、金融监管的最基本出发点是() A.维护国家利益 B.维护社会公众利益 C.控制金融机构经营风险 D.维护金融秩序 15、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源头是() A.韩国 B.香港 C.泰国 D.马来西亚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请将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1、金融深化对经济发展的正效应有() A.收入分配效应 B.储蓄效应 C.就业效应 D.经济增长效应 E.投资效应 2、发展中国家实现金融深化的具体措施有()

货币政策、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

第21章(教材)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一个国家的政府改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手段。 这一章主要学习:货币政策的目标;货币政策的工具;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第一节货币政策的目标 货币政策目标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即最终目标,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 一、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一)最终目标的内容 最终目标主要有四个: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及国际收支平衡。 1、稳定物价 鉴于通货膨胀各种负面影响,各国一般都把反通货膨胀、稳定物价作为一项基本的宏观经济政策。 2、充分就业 较高的失业率不但会造成社会经济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很容易导致社会和政治危机,因此各国政府一般都将充分就业作为优先考虑的政策目标。 总的来说,对长期内的就业状况货币政策并不能起很大的作用,但对于周期性的失业率上升是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的。 3、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对一个国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主要是从长期的角度来实现较高的经济增长的。 4、国际收支平衡 它是指一国对其他国家的全部货币收入和货币支出持平、略有顺差或略有逆差。 一般情况下,我们考察国际收支平衡不是考察整个国际收支的总体,而是考察其中的部分项目。 通常所说的国际收支平衡是指除了外汇储备项目以外的其它项目的收支是否平衡。 (二)最终目标相互之间的关系 在实际的政策操作中,由于这四个目标并非都协调一致,相互之间往往存在矛盾,所以政策目标的选择只能是有所侧重而无法兼顾。 1、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之间的矛盾。 对两者关系最经典的描述就是菲利浦斯曲线。该曲线表明,失业率与物价变动率之间存在着一种此消彼长的相互替换关系。 2、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 当我们以较大的投资来刺激经济增长,在获得较高的经济增长的同时我们失去的是物价的稳定。 从长期来看,要想实现经济的良好增长,必须保持物价的稳定。 3、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4、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由于最终目标之间存在着矛盾,货币政策在作目标选择时不能不有所侧重,有所取舍,难以统筹兼顾。 二、中介目标 1、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 1)可测性 2)可控性 3)相关性 2、经常采用的中介目标 根据以上三个标准,经常采用的中介目标有:银行信贷规模,货币供应量,长期利率。 1)银行信贷规模 它是指银行体系对社会大众及各经济单位的存贷款总额。 就可测性而言,通过对各个存款机构的资产负债表进行核算就可以得到该指标。 可控性方面,控制这一指标可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的信贷管制;另一种是中央银行通过该改变准备金率、贴现率及公开市场业务来间接地控制信贷规模。 相关性方面,银行信贷规模与物价、就业、国际收支、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银行信贷

金融创新与监管问题研究

金融创新与监管问题研究 一、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关系 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来自不同的金融主体,金融机构推出新的管理制度,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是为了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和技术发展的要求,或是为了避免风险,逃避监管,达到在新的市场条件下提高金融密集效益的目的。 金融监管和防范金融风险以维护金融秩序为目的,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金融创新在促进金融体系变革的过程中,将向金融监管提出新的课题,带来新的制度和规范,和推动金融监管水平不断的提高。而新的监管因为金融创新提供新的动力和更为广阔的空间。正是金融创新和监管创新共同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发展,在二者的相互作用下,金融运行效率不断得到提高,金融系统的安全性不断得到增强。此处,有效的金融监管既要给予金融创新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还要保证金融体系的安全运行,也就是说金融监管一方面要鼓励企业进行创新活动,防止出现因为管得过死,统得过紧,不利于金融企业的创新,另一方面要消除和防范金融创新带来的金融风险,迎接伴随金融创新而来的日益复杂的金融环境和金融风险的挑战。因为每次创新它都是在旧规则上突破,在旧监管手段的突破,如果创新很多,突破的速度过于快,整个市场风险,整个监管的盲点就会增加。因此,监管的环境就越发复杂,监管的手段也就越来越困难。 二、传统意义上的金融创新与监管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金融机构受到政府的政策性干预,自主创新能力差,业务类型单一,主要充当的是政府的政策执行职能。在那个时候金融机构的主要业务主要集中在国家的大型重点项目和重点扶持项目上,为国家重点工程提供资金支持。个人储蓄业务是当时主要的吸收存款业务,也是针对个人的核心业务,其它理财业务很少。保险业、证券业还处于萌芽状态。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国有商业银行先后进行了股份制改革。后来随着国内各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成立,大大增强了金融市场的参与主体,同时也增强了彼此间的竟争,以往的以国家政策扶持的国有商业银行的老大地位已一去不返。自主经营,自谋出路,自我创新就成了各金融机构的工作核心。这个时期,保险业、证券业也得了飞速的发展,金融市场体系逐步健全。 随着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更是加快的金融体系的发展,保险业、证券业、银行业,三业同进,更是互相竟争,为了应对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对外开放,我国的金融机构必须增强自身实力。 三、现代金融体系对金融创新提出的新要求 为了兑现我们当年加入WTO时的承诺,五年内逐步开放银行市场,到时候面对管理经验丰富,服务质量优越,机构发展成熟的外国金融机构,我们将何去何存,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头等大事。 为了应对这一天的到来,我国金融机构积极应对,努力创新,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法律体制更加健全,金融业经营更加规范

金融发展理论与我国金融体系改革

金融发展理论与我国金融体系改革 ●孙洪钧 摘 要:文章分析了金融抑制及其局限性、金融深化及其内在缺陷性、金融约束及其政策取向,提出我国金融体系改革应确定以金融深化为改革的终极目标,以金融约束为必要手段,协调货币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金融抑制 金融深化 金融约束 金融体系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8)02-199-0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金融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但是并没有导致较高的通货膨胀,特别是当中国市场化过程中出现财政赤字时,能够保证价格水平稳定和金融增长的同时实现,这种现象是难以用传统的金融发展理论中的“二分法”———非金融抑制即金融自由化来解释的。事实上,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在经济转轨过程中中国政府实施了金融约束政策。这一特定的时期金融约束政策发挥了相当积极的作用,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持了稳定。但是随着经济格局的根本性改变,金融约束政策的基础出现动摇,政策的成本和收益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样就有必要对金融约束现阶段在我国的适用性进行新的审视,并且适时对这一政策进行调整。 一、转轨经济时期的金融约束政策概述转轨经济时期中国实行金融约束政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存贷款利率控制政策。政府通过对存,不仅维持了国有金融机构的垄断地位,同时也为国有金融机构及国有企业创造了“特许经营权”的租金机会。 2.市场准入限制政策。政府通过实行较为严格的市场准入限制,为在一定时期内保证银行业的有限竞争提供了法律上的缓冲带,也保证了国有银行作为存款市场为数不多的先行进入者得到的租金不会消散。 3.限制性替代政策。政府行政干预证券市场,如在证券发行中长期实行配额限制和地区切块管理,在限制了市场规模的同时,也制约了市场功能发挥,从而达到抑制证券市场的目的,使垄断银行的特许权价值不至于损失。 金融约束政策对我国经济成功地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动员储蓄的优势。在转轨经济条件下,纯粹的金融市场制度无法提供足够的货币供给,在中国,正是由于国家垄断的或国家控制的特殊金融安排,才为转轨过程的经济提供了足够数量的低成本货币供给。 2.对税收财政的制度替代。国有金融制度一直保持着很强的聚集金融资源的能力。在动员金融资源的过程中,金融制度替代了一部分税收制度的功能,而在随后进行的金融资源配置过程中,又进一步替代了财政制度的功能。 3.体现国家能力。中国在改革过程中始 终维持着强有力的政府控制,才能在财政能 力迅速下降时,利用国有银行体系迅速集中起分散于民间部门的储蓄。由此产生的金融资产存量的巨额增长使得自由化了的部门既能为自己融资,也能为政府以及缓慢改革的国有企业的赤字融资。 但尽管金融约束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国也为这一政策的实施付出了一定的代价。 1.资源配置效率损失。金融约束政策的直接结果是大量贷款被政府指令性配置,并流向政府偏好的产业和部门。这种信贷资源配置方式的结果,一是抑制了金融成长,二是导致金融市场的效率损失。 2.国有银行在双重目标约束下不良债券日益膨胀。国有银行除了作为企业,必须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经营外,还需要作为政府推行产业政策的工具,为政策产业发展目标服务,从而使国有银行面临双重目标,这种双重目标是导致国有银行在财务上出现巨额不良债券的主要原因之一。 3.国有银行为自身利益所做的努力导致金融风险累积。随着分权改革的深入,国有银行越来越成为独立的利益主体,总是力图利用金融约束政策进行有利于自身的博弈活动,不仅展开寻租活动,还想方设法去实现成本外部化,从而加大了金融约束政策所带来的风险累积。 二、金融约束现阶段在我国的适用性探讨 我国经济早已从短缺经济全面过渡到过剩经济,这一经济格局的根本性改变已使传统的信贷软约束已无以为继,金融约束政策的基础出现动摇。买方市场的形成改变了金融约束政策的作用空间,首先,在买方市场中市场供求缺口已被弥补,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企业经营和发展的外部条件。市场约束硬化,大多数企业获取超额利润的条件已不复存在,盈利水平的逐步下降,企业亏损和破产风险加大,导致银行信贷投放的风险也随之逐步扩大。其次,买方市场的出现动摇了原有的政府主导型结构调整政策的基础。在短缺经济条件下,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政府采取税收优惠、金融约束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主导产业群予以扶持,有效地克服了市场供求缺口,拉动了经济的增长。与此同时,政府为缓解经济发展中的“瓶颈”约束,对基础设施、基本建设及原材料工业采取了信贷倾斜、利率优惠政策,使“瓶颈”产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进入买方市场后,我国的原材料等基础工业也出现了相对过剩问题,一直受到金融支持的重点产业也面临着过高的资产负债水平,使国有银行的金融支持难 以为继。再次,买方市场的形成导致企业分化加快,不同企业之间出现了资金过剩和资金短缺并存的局面。在优势企业与弱势企业分化日益明显,企业竞争日渐激烈,企业间兼并重组的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单纯的金融支持已不可能改变大多数国有亏损企业的困境,金融约束政策的作用在日渐减弱。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融资途径多元化,进一步加大了金融约束政策的推行难度。 随着我国经济货币化水平的提高,通过金融约束政策获取的货币发行收益日益减少,从而使中国政府从金融约束政策中获得的总收益缩减。随着经济改革向纵深发展,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冲突处于突出时期,体制改革的补贴需求巨大,但经济货币化程度已达到顶点,可用于体制补贴、改革补贴的货币发行收益却远远不够。面对各种改革的压力,政府便不得不继续用扩大银行贷款和货币发行的方式进行利益补偿,由此导致通货膨胀的加剧。世界银行的分析表明,中国在改革初期依赖企业和居民对现金和银行存款看上去不能满足的需求,却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避免了通货膨胀。可是,这种货币需求不会持续下去,因为货币余额已经非常庞大,银行存款的其他替代形式如股权、债权、外汇等越来越多,加上资本市场规模的扩大,国家通过银行向公共部门融资形成的赤字会直接转化为通货膨胀。 在中国的特殊国情下,金融约束还存在以下的弊端: 1.“租金”的归属问题。金融约束本质上是政府为民间部门创造获得租金的机会。而我国在金融市场上居主要地位的国有商业银行和数量众多的国有企业几乎完全归政府所有,尚未按市场化原则运作,并不具备民间部门的特征,由此可认为,如果在我国实行金融约束,政府将利率水平限制在均衡利率水平之下,金融机构和企业获得了大部分租金,最终是为政府创造了租金,民间部门获得的租金极其有限,这是以牺牲居民的福利为代价的。另外考虑到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的不完善,金融约束给了“政治性寻租者”以机会,容易滋生腐败,金融约束的租金很有可能会落到少数的个人手里。 2.限制银行业的竞争问题。目前,我国的银行不是竞争过度,而是缺乏竞争,中国银行业的市场准入要比世界上其他国家严格的多。市场准入的严格限制和非公平的竞争环境制约了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这尤其不利于我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要改变这一不利局面,必须借助于加强日益发展壮大的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才能完成。(下转第201页)

金融深化及金融浅化

金融自由化 20世纪70年代中期,一些发展经济学家提出的一种金融理论和政策主张。麦金农 (Mckinnon,R.I.)和肖(Shaw,E.D.)等人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原因之一是“金融抑制”(financial repression)或“金融浅化” (financial shallowing),货币机制发挥不充分,金融资产不发展,国家干预过多,但即使如此,货币和相对价格仍在发挥作用。因此,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应当解除政府对金融市场的管制,由金融市场的自发活动去决定利率、汇率,通过自由利率、浮动汇率来调节并促进经济活动,以实现金融自由化或“金融深化”(financial deepening)。具体建议是:①反对政府限制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让利率由金融市场自由决定,以提高储蓄积极性,准确反映资本的机会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②反对以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增长的战略,认为通货膨胀只会引起金融浅化,“通货膨胀税”会降低定期存款的实际价值,挫伤储蓄积极性,会给经济增长带来消极影响; ③反对固定汇率制,主张实行自由汇率或允许汇率随市场变化自由浮动;④强调改革财政政策,改革税制、税收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政策的社会经济效益。一些发展经济学家认为,金融自由化论指出了发展中国家财政、金融中存在的问题,但这种理论在促进经济增长中却忽视了收入均等化和政府投资的作用等问题。遵循金融自由化的思路,一些发展中国家如东亚国家配合其他对外开放的政策,其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1997年7月开始出现的“金融风暴”并进而转化为经济危机又表明金融自由化理论的某些片面性。参见“金融抑制”、“金融深化”。 金融深化 金融深化是指金融资产在总国民财富中比重的增大,或金融资产累积的速度快于非金融资产累积的速度。这一概念与理论是由E·S·肖在1973年出版的《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中提出的。这种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状况可分为“金融浅化”和“金融深化”两种。所谓“金融浅化”是指:整个经济中非货币经济比重很大,金融关联比率小,货币数量、利率等货币机制和法定准备率、信贷等货币政策的作用很小,商业银行法定准备率偏高,普遍实行非价格信贷配给,实际利率偏低甚至可为负值,其结果会造成边际消费倾向提高,储蓄中非金融资产比重增大,部分储蓄用于购买外国金融资产从而造成资金外流,进而导致储蓄率下降、M2(银行和各种储蓄机构的定期存款)对国内生产总值比值下降、金融体系实际增长停顿甚至收缩,金融中介活动的职能难以扩大,资金利用率降低,经济增长受到抑制。肖认为,为克服这种现象,必须实行“金融深化”战略,即加快金融资产累积速度,提高金融关联比率,增加货币经济比重,以充分发挥利率等货币机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要使实际利率保持正值,以达到提高国内储蓄率,使本国投资按利率水平公平地获得贷款,促进投资结构合理化,提高货币资金利用率和投资效益,提高金融活动在资金筹措中的作用并减少对财政手段和外资的依赖性等目标。这种理论的实质是提倡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干预,主张利用市场机制、尤其是价格和利率来调节经济。70年代后实行过这一战略的国家的经验表明:金融深化对某些国家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也有副作用,其效力有限,因而受到一些学者的批评。参见“金融自由化”。

第十六章 金融深化和金融抑制

第四模块对外金融关系 第十六章金融深化和金融抑制 本章共计5个考点 考点1. 金融创新概述(备考指数:★) 1、金融创新就是在金融领域内各种要素之间实行新的组合。 1)狭义的金融创新是指金融工具的创新。以1961年美国花旗银行首次推出的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CDs)为典型标志。 2)广义的金融创新包括金融工具、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以及金融制度的创新。 2、金融创新的动因 金融管制的放松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利润最大化的驱动 科学技术的进步 3、金融创新的主要内容 1)金融创新的分类: 按创新的主体来划分,金融创新可以分为市场主导型和政府主导型。 按创新的动因来划分,金融创新可以分为逃避管制型、规避风险型、技术推动型和理财型等 按创新的内容来划分,金融创新可以分为制度创新、业务创新、工具创新。 2)金融创新的主要内容 金融制度的创新:是指金融体系与金融结构的大量新变化 金融业务的创新(商业银行业务创新) 金融工具的创新 【历年真题】 【多选题】按创新的主体划分,金融创新可以分为()等类型。 A.市场主导型 B.政府主导型 C.客户主导型 D.企业主导型 E.银行主导型 答案:AB 【单选题】金融制度的创新是指()。 A.与国际惯例接轨 B.混业经营到分业经营的转变 C.金融体系与金融结构的新变化 D.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分类管理 答案:C

考点2. 金融深化和金融发展(备考指数:★) 1、1973年由罗纳德.I.麦金农(美)和爱德华.S.肖(美)提出:金融发展理论,金融抑制论。 2、金融深化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其金融中介、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不断进行创新,市场可以运用的资金潜力不断被挖掘,市场规模不断增加,同时不断走向专业化和复杂化的过程。它既包括金融机构产品的创新,又包括金融制度和技术的创新;既包含数量的增加,又包含质量的提高。 3、衡量金融深化的指标 货币化程度:货币交易总值/国民生产总值 货币化程度越高,经济的市场化、金融化程度越高 4、金融深化与金融发展的区别 金融深化表现为金融资产规模与金融机构数量的扩张,或金融产品的复杂化——质量和数量上的扩张; 金融发展不单指数量或质量上的变化,更主要是指金融效率的提高,体现金融为经济发展的贡献。 没有发展的金融深化是危险的。 5、金融深化的原因 (1)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指交易的一方对交易的另一方的信息掌握不充分而无法做出准确决策的现象。信息不对称会降低市场的运作效率 信息不对称容易导致“逆向选择”与“道德危害” 逆向选择是一种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常常在交易发生前出现的问题。如贷款中的逆向选择,会造成“劣胜优汰”。 道德危害又称道德风险,一种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常常在交易发生后出现的问题。如借款人获得贷款后,更倾向于投向贷款人不愿看到的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 逆向选择和道德危害都会导致金融交易的减少。 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措施:金融中介,金融深化。 从本质上讲,所有形式的金融深化,其内容都是某种意义上有关信息的交易。 (2)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指完成交易所需的全部成本。 规模经济可以有效的降低交易成本。规模经济是指通过增大交易规模来降低每一元钱的交易成本。 金融深化能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金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6.金融深化的表现 金融深化最直接的表现为金融机构数量的增加,分工的专业化程度加深,金融资产的总规模增长,经济活动对金融的依赖程度加深,金融交易方式多样、方便、有效,金融监管效率更高,金融运行的法律环境更加完善等 重要的表现: (1)专业生产和销售信息机构的建立。——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收集、生产信息的成本。 (2)政府出面进行管理。——既是金融深化的要求和条件,又是金融深化的标志和内容。

麦金农:“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

麦金农:“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为什么迟缓?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经济学家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不仅简单明了,而且几乎众口一词,将其归结为“资本匮乏”。因此,发展中国家若要实现经济腾飞,要么提高储蓄率,要么引进外资,加速资本形成。在著名的哈罗德—多马模型中,资本积累被看做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以提出“二元经济结构论”而闻名的刘易斯也认为,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提高资本形成率。但是,这些学界权威的理论,一当用于解释实践,似乎又显得有些力不从心。1973年,发展经济学家麦金农提出了一个开创性的观点,他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不仅在于资本的稀缺,更重要的是,金融市场的扭曲造成了资本利用效率低下,抑制了经济增长。由此出发,他另起炉灶,建立了一套关于“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的理论。《经济发展中的货币和资本》,就是集中 表达他这一理论的力作。 麦金农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被条块分割,相互隔绝,是“不完全”的。这种“不 完全”体现在各个领域,而金融市场尤甚,其中一个重要现象,就是大量中小企业和居民,一直被拒之门外。这些中小企业,虽然“个头”不大,“貌”不惊人,但能量却不可小视。它们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可以说是举足轻重。可是,这些功莫大焉的企业,在政府眼里,只是“杂牌部队”,政策上被冷眼相看。尽管这些企业不是“癞蛤蟆”,但对金融市场这块“天鹅肉”,它们却可望不可即,处境很有几分凄凉。当它们扩大规模、改进技术、更新设备时,需要大量资本,却由于无法跨入金融市场门槛,只能“自力更生”,依靠内部积累。尽管与外部融资相比,这种方式的效率差了一大截,但也是万般无奈中的选择。 企业的内部积累,可以采取实物形式,但这要花费一定的成本,如农民贮藏粮食有损 耗、存放的固定资产要折旧等,所以不如持有货币(广义的货币M2,包括现金、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俗话说,“赔本生意无人干”,要使企业和个人愿意以持有货币 形式积累,就必须保证他们有利可图。这个“利”就是存款的名义利率和通货膨胀率之差,也就是实际利率。实际利率越高,人们越会为利所动,乐于持有货币,储蓄和投资越活跃。反之则相反。 麦金农指出,发展中国家之所以欠发达,就在于实际利率太低,甚至为负数。这可能 是由于政府执行了错误的政策,人为地压低利率;也可能是由于通货膨胀,或者二者兼而有之。对储蓄者而言,由于低利率缺乏吸引力,不愿将剩余资金存入金融体系。金融市场

论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

从历史看来,一个世纪的金融创新都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金融创新也存在金融风险。如果金融创新缺乏有效监管,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演变成金融危机. 金融监管是金融主管部门依法利用其行政权利,对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实施管制和约束,以控制金融业整体风险,限制金融业过度竞争,促进金融业依法健康稳定运行。 金融创新指新的金融工具的广泛应用和新的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的出现并被社会广泛接受。 金融创新的总趋势是证券化和金融市场全球一体化, 即将信贷流量从银行放款转为可上市买卖的债务证券。金融市场全球一体化是宏观经济发展、金融管制放松、金融技术进步和金融工具创新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整个链条看来,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它有利于金融效率的提高和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同时,金融创新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可能会产生严重的财务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对于整个金融体系可能会导致金融脆弱性,影响金融市场的资金流动。 我们必须要承认,金融监管体系构建的初衷并非是要限制金融创新,而是维护社会信用秩序的完好和保证金融业的稳健运行,充分发挥金融的经济助推作用,其实质是介入金融体系的政府活动,目的是促进经济与金融的健康发展。 监管对创新的无意识强制性推进和创新引起的监管手段或体系的被动调整完善,决定了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即没有金触监管,就没有金融创新,没有金翮创新,也就没有金翮监管的逐步完善。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矛盾对立,形成了“监管——创新——再监管——再创新”的良性动态循环博弈发展过程。如果单纯地强调金融创新,而放弃金融监管,就会产生新的金融风险甚至导致金融危机,金融效益就无法继续;如果单纯地强调金融监管,而放弃金融创新,就会抹杀金融的活力甚至遏制金融发展;只有正确处理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掌握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平衡点,在监管中创新,在创新中监管,才能共同发挥两者的效用。 适度进行金融创新。实施有效的风险监管,防范金融危机 必须首先从立法上对风险监管进行规范因此,深刻认识金融创新带来的负面影响,建议从商业银行、金融控股公司、保险业、证券交易所调研不同金融创新的,行为并进行法律规范,保障金融机构业务经营的合法性和安全性,防范金融风险; 其次要完善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提升监管效率,随着金融创新进程加快,金融业务交叉增多,不可避免出现监管真空和重复监管,造成监管成本过高和监管效率降低。建议央行、银监局、保监局、证监会统一联合成立一个金融服务局,专门从事金融创新的风险监管,加大监管的透明度,加深监管程度,推行以目标为导向的监管规则,提升监管效率; 第三要约束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稳步推进复杂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在金融创新的过程中,应对国有金融控股集团的高管们进行管制,对投资复杂金融衍生品进行严格限制,要进行预算硬约束,约束高管们的冒险投机行为,预防道德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最后是要建立金融创新的风险预警机制,加强系统性风险评估。我们应采取不同的系列指标,根据预防货币危机预警系统的理论框架,建立一个风险评估体系,确定一个临界范围,有效管理金融创新所产生的风险,监督金融市场各方面的投资战略、投资领域、投资信誉等多个方面情况,形成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

胡庆康《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教材配套题库(金融抑制、深化和创新(课后习题))【圣才出品】

第六章金融抑制、深化和创新 1.金融抑制的常见手段有哪些? 答:常见的金融抑制手段有以下几种: (1)利率上限 由于惧怕高利率会引发高通胀,一些发展中国家政府采取了规定存贷款利率上限的做法。这种僵硬的名义利率往往低于实际的通货膨胀率,储蓄的实际利率为负,当然资金供给不足;而另一方面,较低的贷款利率又剌激了借款人的强烈的借款需求。资金需求远远大于供给,于是纷纷转向非组织的金融市场。这种游离于金融体系之外的融资反过来又加剧了金融管制的盛行,政府会更加坚定地认为“市场机制会带来无效和混乱”,并采取诸如信贷配给的办法来分配有限的社会资本,消除总需求缺口。可事实上,配给制带来的只是腐败,并末便急需资金的企业获得足够的动力。 (2)高估本币 在外汇市场上也存在着类似的情况:由于本国经济的长期落后,有相当数量的产品需要依赖进口,于是政府常常高估本币。然而能够以官方汇率获得外汇的只是那些持有进口许可证的特权机构,结果造成了腐败和外汇黑市交易。这一方面导致外汇市场发育缓慢;另一方面,对出口来说也是一个灾难性的打击,并造成经济上的长期依赖和落后。 (3)金融管理 除了以上所述的利率和汇率控制之外,发展中国家在金融管理方面还有许多弊病。例如政府部门高度集权,管理机构重复设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互相矛盾等。以财政政策为例,为了扶植本国的“新兴产业”,发展中国家的政府不惜用财政补贴的办法来增加投资,并给予那些“先进企业”以税收优惠,优先提供外汇用以引进先进的技术装备。然而,先进的技

术却常常因吸收能力有限而被闲置;大量的投资和补贴助长了企业的依赖思想,生产效益仍旧停留于低水平上;相当一部分生产投入转化成消费资金,增大了通胀压力。这种财政补贴做法实质上违背了政府榨制货币数量的初衷,低效、显失公平的分配手段取代了高效、公平的金融导管作用,抑制了金融体系的发展,也抑制了经济的发展。 2.金融抑制的负面效应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负面效应有四个方面: (1)负收入效应。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里,大都存在着较严重的通胀,名义利率却受到严格限制,为了逃避通胀,自然会减少以货币形式保有的储蓄,从而导致投资来源枯竭,收入水平长期停滞不前。 (2)负储蓄效应。许多发展中国家试图用规定名义利率上限的做法来控制货币数量。而在通胀率很高的情况下,较低的名义利率只能造就更低的实际利率,人们储蓄倾向降低,并以购买物质财富,增加消费支出和向国外转移资金的办法来回避风险:即便有储蓄意愿,也因金融资产单调、流通变现困难等原因而受挫。 (3)负投资效应。发展中国家常常将有限的资金投向那些高技术的新型产业,无形中限制了向其传统部门(尤其是农业)的投资,使得本国不得不增加对粮食和原材料的进口。对于农业和小规模生产行业的资金歧视,又严重地影响了出口的增长。而在那些“新型产业”中,不熟练的生产技术和过剩的生产能力又降低了投资的实际产出,造成资金的浪费。 (4)负就业效应。金融抑制战略对传统经济部门的限制迫使大量劳动力涌向城市,而城市工业的规划者们常常热衷于建立资本密集型的工厂和企业。这些企业只能吸纳很小部分的闲散劳动力,那些末被吸纳的劳动力形成了一个声势浩大的“城市贫民阶层”,并且伴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技术的改进,失业现象会更加普遍,社会成员间的贫富分化进一步加剧。

金融发展理论

金融发展理论的诞生 自银行产生以来,人们就一直在思考金融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金融发展理论是随着发展经济学的产生而产生的,但在发展经济学的第一阶段(20世纪4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期),西方发展经济学家并没有对金融问题进行专门研究,因为此阶段结构主义发展思路处于主导地位,在唯计划、唯资本和唯工业化思想的指导下,金融因成为工业化、计划化和资本积累的工具而处于附属和被支配地位,其发展受到了忽视。 60年代中期以后,发展经济学进入第二阶段,新古典主义发展思路取代结构主义思路而处于支配地位,市场作用受到重视,金融产业的发展才有了合适的空间。金融发展理论,主要研究的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关系,即研究金融体系(包括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在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研究如何建立有效的金融体系和金融政策组合以最大限度地促进经济增长及如何合理利用金融资源以实现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并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金融发展理论的萌芽 二战后,一批新独立的国家在追求本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都受到储蓄不足和资金短缺的制约,而金融发展滞后和金融体系运行的低效是抑制经济发展的深层次原因。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开始从事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方面的研究工作,以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 格利和E.S.肖,罗纳德·麦金农等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先后出版了以研究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专著,从而创立了金融发展理论。 1、金融发展理论的萌芽——金融在经济中的作用 格利和E.S.肖分别发表《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方面》和《金融中介机构与储蓄——投资》两篇论文,从而揭开了金融发展理论研究的序幕。他们通过建立一种由初始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逐步演进的金融发展模型,以此证明经济发展阶段越高,金融的作用越强的命题。继而他们在1960年发表的《金融理论中的货币》一书中,试图建立一个以研究多种金融资产、多样化的金融机构和完整的金融政策为基本内容的广义货币金融理论。格利和E.S.肖在《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一文中,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他们试图发展一种包含货币理论的金融理论和一种包含银行理论的金融机构理论,他们相信金融的发展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手段。 Patrick(1966) 在《欠发达国家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一文中提出需求带动和供给引导的金融问题。他认为,由于金融体系可以改进现有资本的构成,有效地配置资源,刺激储蓄和投资,在欠发达国家,需要采用金融优先发展的货币供给带动政策。与需求推动的金融发展政策不同,它不是在经济发展产生了对金融服务的要求以后再考虑金融发展,而是在需求产生以前就超前发展金融体系,即金融发展可以是被动的和相对滞后的,也可以是主动和相对先行的。 2、金融结构理论——金融发展理论形成的基础 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的杰出贡献是奠定了金融发展理论的基础,他在《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书中指出,金融理论的职责在于找出决定一国金融结构、金融工具存量和金融交易流量的主要经济因素。他创造性的提出金融发展就是金融结构的变化,他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及国际横向比较和历史纵向比较相结合的方法,确立了衡量一国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水平的基本指标体系。通过对35个国家近100年的资料研究和统计分析,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得出了金融相关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的基本结论,为此后的金融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参考和分析基础,也成为70年代以后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种金融发展理论的重要渊源。

论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

论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 这一学期,开了一门货币银行学,主要讲的是货币供给和需求,利率的决定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宏观金融、经济现象的解释和相应的政策建议。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掌握了很多知识。针对在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社会都在反思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就第十三讲的内容金融创新与监管,想就此谈下自己的认识。 一、概念 1 (一)金融创新: 1 (二)金融监管: 1 (三)关系: 2 二、影响 2 (一)金融创新: 2 (二)金融监管: 2 (三)应对措施: 3 三、美国次级房贷 3 (一)危机暴露了美国监管体系存在漏洞和问题 3 (二)危机给金融监管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3 (三)危机带给中国的启示 4 四、参考书目 4 一、概念 (一)金融创新: 1、广义的金融创新。既有历史上各种货币和信用形式的创新以及所导致的货币信用制度、宏观管理制度的创新,又有金融机构组织和经营管理上的创新以及金融业结构的历次创新,也有金融工具、交易方式、操作技术、服务种类以及金融市场等业务上的各种创新,还有当代以电子化为龙头的大规模全方位金融创新等等。 2、狭义的金融创新指的是金融业务创新。 3、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从目前中国的情况来谈金融创新。他指出,金融领域存在许多潜在的利润,但在现行体制下和运用现行手段无法得到这个潜在利润,因此在金融领域必须进行改革,包括金融体制和金融手段方面的改革,这就叫金融创新。创新最重要的动力,来自于资本充足率提高的要求以及信贷扩张受到的制约。 4、包括:金融制度创新、金融组织结构创新、金融机构经营管理的创新、金融业务创新(二)金融监管: 1、广义的金融监管是在上述监管之外,还包括了金融机构内部控制与稽核的自律性监管、社会中介机构组织和舆论的社会性监管等。 2、狭义的金融监管是指金融监管当局依据国际法律法规授权对整个金融业(包括金融机构以及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上所有的业务活动)实施的监督管理。 3、金融监管是指政府通过特定的机构(如中央银行)对金融交易行为主体进行的某种限制或规定。金融监管本质上是一种具有特定内涵和特征的政府规制行为。综观世界各国,凡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无不客观地存在着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管制。 4、目标:1)一般目标。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稳定与安全,保护公平竞争和金融效率的提高,保证中国金融业的稳健运行和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2)具体目标。经营的安全性、竞争的公平性和政策的一致性。

金融体系与金融理论的发展历程

金融体系与金融理论的发展历程 一、金融体系的发展 (一)金融体系概述 如果从功能视角来考察金融体系,经济学家们一般认为金融首要,也是最基本的功能是在不确定性的条件(或前提)下,(以资金为媒介)实现一国或地区的经济资源在亏损主体与盈余主体之间跨期或跨区域配置的优化,或者说实现经济运行中“高效率的储蓄—投资转化”(Merton和Bodie,1995;Tharkor,1996;Allen和Gale,2000)。显然,金融体系这一功能的实现有赖于一些独特的金融部门、金融组织与金融制度(比如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监管组织以及金融法规等等)来实现,而这种金融部门、金融组织与金融制度的复合体也就构成了一国金融体系。 现代经济中,金融体系这一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作为引导资金流动的基本架构,金融体系一般认为是由资金流动的工具(金融资产)、市场参与者(中介机构)和交易方式(市场)的一个关于融资模式的复合体;广义上,考虑到由于金融活动的外部性决定的准公共产品的性质,经济学家们往往把政府金融管制、法律环境等都视做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 如果对现代金融体系做一个简单描述,我们一般可以把它分为三个相互依存的组成部分:金融机构体系、金融市场体系与金融监管体系——(1)金融机构体系。除中央银行这一特殊机构以外,其他机

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包括商业银行、储蓄银行以及信用社等在内的存款型机构,包括人寿保险公司、财产保险公司以及养老基金等在内的契约型机构以及包括金融公司、投资银行、互助基金等在内的投资型机构;(2)金融市场体系。金融市场体系主要由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两个构成;(3)金融监管体系。主要由中央银行、财政部以及其他证券、保险监管部门等机构以及有关金融法规等构成。 由于金融最基本的功能涉及通过储蓄向投资的有效转化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所以观察金融体系较为直观的一个方法就是比较不同国家的储蓄和金融资产结构。德国和美国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类型。在美国,银行资产对GDP的比重为53%,只有德国的三分之一;相反,美国的股票市值对GDP的比重为82%,大约比德国高三倍。因此,美国英国的金融体制常常被称为“市场主导型”,而德国、法国、日本则被称为是“银行主导型”。 (二)金融(体系)的历史演变 作为一个历史范畴,金融,或者说金融体系始终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状态,其发展也表现出较为鲜明的阶段性。但问题是,虽然当前各国学者都基本接受了戈德思密斯(1969)关于金融发展等同于“金融结构的演变”的思想,在金融(体系)发展的“阶段性构成”问题上,不同的学者却依然存在不同的理解。这里,我们准备以Rybcznski 关于金融体系历史演变的分析为基础,结合技术、信息以及产权制度等环境变迁,对金融体系演变过程中的阶段性变迁作一说明。 1.第一阶段:银行主导阶段 Rybcznski认为金融体系发展的第一阶段是银行主导型阶段,大致

从美国次贷危机看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辩证关系

从美国次贷危机看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辩证关系 2008-9-5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美国次贷危机所暴露的金融创新中的深层次问题的分析,对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的辩证关系进行了分析。作者提出在进行金融创新的同时,必须加强金融监管。 [关键词]次贷危机,金融创新,金融监管 一、美国次贷危机所暴露的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深层分析 美国住房次贷危机的发生,是同金融创新产品在房地产领域无节制开发、缺乏有效金融监管而畸形扩张所密切联系的。由于房地产是具有长期耐用消费品和投资品双重属性的特殊产品,它的建设周期较长、与其他产业关联性较强、牵涉的经济主体较多、对金融支持的依赖性较大等特殊性质,决定了金融创新在这一产品开发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利益冲动。同时,房地产市场具有信息不对称的特点,信贷过程中的各主体,如房地产开发商、投资者、消费者以及商业银行等,他们的行为在面临利益诱惑时常常会有非理性的一面。因此,在房地产领域的金融创新产品价格的决定、如何实施有效的金融监管以及它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等问题都是极为复杂的,需要考虑的因素也很多,因而,我们在分析这一问题时,需要综合分析、辩证思考。 在房地产领域的金融创新产品之所以能得以无节制发展,主要受商品房的供求以及地价等因素影响。受供给约束下的房地产价格通常取决于市场结构和市场需求。在经济周期的上行阶段,如果市场结构越具有不完全竞争性,而市场需求增长却很迅速,房地产价格上涨趋势越明显、上涨幅度也越大。如果垄断型的市场结构与有效需求的突然释放相结合必然产生市场的非均衡性、价格上升预期的必然性和投资主体的过度进入,尤其是当金融机构为追求更大利润而肆意进行金融创新时,会使房地产极易成为泡沫的载体和金融风险的渊源。

金融深化

金融深化理论 一、肖与麦金农"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爱德华·肖与麦金农的"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较为科学地指出了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落后的原因,发展中国家在加速工业化的目标下,企图以低成本来利用国内储蓄和国外储蓄,从而人为压低存贷款利率和高估本币汇率(即抑制金融资产的价格),造成金融市场无力调节资金的供给和需求,从而,低利率一方面导致国内储蓄的减少,资金供给不足,另一方面导致对资金的过度需求。金融市场的供求失衡,迫使政府进一步干预,即采取资金配给的措施,通过抑制过度的资金需求,强行实现低水平的资金供求平衡。 肖和麦金农的"金融抑制"论表明,当发展中国家的政府的初始干预行为破坏了金融市场的调节能力时,金融市场的失衡会迫使政府无休止地进行往往是徒劳的干预。结果不仅扭曲了金融市场,严重地限制了金融发展,而且也达不到初始干预的目的,即实现快速经济增长。应该说,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实践反复证明了爱德华·肖和麦金农的"金融抑制"理论的正确性。 肖和麦金农的"金融深化"论可以理解为政府有效的宏观管理下的金融自由化,这种金融自由化的核心是放开金融资产的价格,特别是利率与汇率。让金融资产价格真实地反映供求变化,从而恢复金融市场调节资金供求能力。这样,金融自由化需要和宏观经济的改革同时进行。 二、关于“金融深化理论”评价 金融深化理论的积极意义表现为: 1.发展了传统货币理论。他们认为,传统货币理论都是为那些货币金融制度高度发达的经济设计的,若“不加批判地”将其运用于发展中国家则将是“非常有害的”。因而他们所提出的金融深化论摒弃了传统货币理论中那些不合发展中国家国情的成分,保留传统货币理论的分析方法,并将其运用于发展中国家的具体情况。 2.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货币金融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深刻地揭示了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但又被长期忽略的因素,即货币金融因素,从而将长期脱节的货币理论与发展理论连接了起来,推进了经济理论的研究和发展。金融深化理论则认为货币与资本是相互补充的,所以应该减少对金融的政府干预,让市场机制在金融中充分地发挥作用,以实现货币供给带动经济增长的目标,这是对传统观点的成功挑战。 3.为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强调发展中国家资源的有限性,主张放开利率鼓励储蓄,解除对金融压制,鼓励竞争,走向金融自由化。既增加资本供给,又扩大投资和提高投资效益,带动经济增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