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GB-T-34089-2017-VHF-UHF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开场测试参数和测试方法

GB-T-34089-2017-VHF-UHF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开场测试参数和测试方法

GB/T 34089-2017 VHF/UHF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开场测试参数和测试方法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Test parameters and test methods for VHF/UHF frequency band radio monitoring and direction finding system in OATS

【标准状态】现行

【全文语种】中文简体

【发布日期】2017/7/31

【实施日期】2017/11/1

【修订日期】2017/7/31

【中国标准分类号】M36

【国际标准分类号】33.060

关联标准

【代替标准】暂无

【被代替标准】暂无

【引用标准】GB/T 25003-2010

适用范围&文摘

本标准规定了VHF/UHF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开场测试的测试条件、测试设置和测试参数及方法,包括监测系统监测灵敏度、监测系统场强测量精度、监测系统频率测量精度、监测系统识别信号能力、测向系统测向灵敏度、测向系统测向精度、测向系统带内抗扰度、测向系统互调抑制度和系统对瞬时信号的监测、测向能力等。本标准适用于VHF/UHF 频段内的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的开场测试,包括移动监测测向系统、可搬移监测测向系统、固定监测测向系统的参数测量和在用移动监测测向系统、在用可搬移监测测向系统的参数校验。本标准不适用于固定监测测向系统固定安装后的现场测试。

#[精品]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检测的检验依据(含参考标准)

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检测的检验依据(含参考标准) (一)调频收发信机 1.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文件《关于350 MHz频段移动通信设备主要技术指标的通知》(国无办频〔1996〕93号) 使用频段:336-399.9MKz (1)360MHz:基站发射频段:361-368MHz 移动台发射频段:351-358MHz 同频单工频段:358-361MHz (2)380MHz:基站发射频段:382-389MHz 移动台发射频段:372-379MHz 同频单工频段:379-382MHz 2.《关于重新调整336-399MHz频段移动通信频率配置及管理办法的通知》(信无函【2001】85号) 频率配置: 频率配置分为12.5kHz信道间隔和25kHz信道间隔两种方式 频率分配及审批管理: (1)部门规划使用频率: 1)351-356MHz/361-366MHz 2)356-358MHz/366-389MHz 3)376-379MHz/386-389MHz 4)358-361MHz 5)379-380.5MHz 上述各段频率由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分别配给军队、武警部队和公安系统,用于组建各系统指挥调度通信网。 (2)共用组网频率: 1.372-376MHz/382-386MHz 2.380.5-382MHz 上述二段频率主要分配给国家安全、法院、检察院、司法监狱劳教、海关等政府部门用于组建区域性或全国指挥调度通信网,原则上异频单工频段管理用于建设各部门共用网。3.信息产业部《关于公众对讲机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信部无【2001】869号)工作频率(单位:MHz):409.7500; 409.7625; 409.7750; 409.7875; 409.8000; 409.8125; 409.8250; 409.8375; 409.8500; 409.8625; 409.8750; 409.8875; 409.9000; 409.9125; 409.9250; 409.9375; 409.9500; 409.9625 ;409.9750; 409.9875。(共20个) 4.信息产业部《关于400 MHz频段公众对讲机业务频率规划的通知》 信部无【2001】793号 工作频率同3 5.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文件《关于450 MHz频段内增加农村无线接入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 国无办频[1998]66号 使用频率范围:基地台发射频率:460.500-461.975MHz 用户终端发射频率:450.500-451.975MHz 6.信部无〔2002〕10号《关于900 MHz频段无中心多信道选址移动通信系统关使用频率有关问题的通知》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5844.1—1995

(技术规范标准)无线电管理文件和技术标准

无线电管理文件和技术标准 一、GSM900/1800 双频段数字蜂窝移动台 ㈠检验依据: YD/T 884-1996 《9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台设备技术指标及测试方法》 ㈡参照标准: 1、ETS 300 607-1《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2、Mobile Station (MS) conformance specification; Part 1:Conformance specification (GSM 11.10-1version 4.22.1) 》; ㈢核准频率范围: Tx:885~915MHz/1710~1785MHz Rx:930~960MHz/1805~1880MHz ㈣说明 1800MHz移动台传导杂散发射值:1.710~1.755GHz≤-36dBm; 1.755~12.75GHz≤-30dBm 二、GSM900/1800 双频段数字蜂窝基站 ㈠检验依据: YD/T 883-1999 《900/1800MHz T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基站子系统设备技术要求及无线指标测试方法》; ㈡参照标准: 1、ETSI EN 301 087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phase 2+); 2、Base Station System (BSS) equipment specification; Radio aspects (GSM 11.21version 8.2.1Release 1999)》; ㈢核准频率范围 Tx::930~960MHz/1805~1880MHz 、Rx::885~915MHz/1710~1785MHz ㈣说明 1800MHz基站传导杂散发射限值:1805~1850MHz≤-36dBm/30/100kHz、1852~1855MHz≤-30dBm/30kHz、1855~1860MHz≤-30dBm/100kHz、1860~1870MHz≤-30dBm/300kHz、1870~1880MHz≤-30dBm/1MHz、1880~ 12.75GHz≤-30dBm/3MHz、1710~1755MHz≤-98dBm/100kHz; 三、GSM直放机 ㈠检验依据 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有关直放站设备管理的规定》(信无 [1999] 62号); ㈡参照标准 1、ETSI 300 609-4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Phase 2); 2、Base station System(BSS) equipment specification ; 3、Part 4: Repeaters(GSM 11.26)》; ㈢核准频率范围 下行:930~960MHz/1805~1880MHz、上行:885~915MHz/1710~1785MHz ㈣说明 根据移动通信运营商的要求,直放机必须具备仅适用于某运营商使用频段的功能。测试时,上行885~ 909MHz、909~915MHz;下行930~954MHz、954~960MHz分别测试。其带外也是分别指885~909MHz、909~915MHz;930~954MHz、954~960MHz的带外。 四、800MHz CDMA数字蜂窝移动台

无线电测向技术教材

第十一章无线电测向技术 (参考件) 一、无线电波与其传输特性 1.1 关于无线电波的一些基本概念 1.1.1 无线电波是电磁波的一种 从物理含义上讲,电磁波包含无线电波、光辐射和光子辐射。电磁波中波长小于0.1mm,或者说频率低于3000GHz的波,叫无线电波。把电磁波和无线电波视为同等概念,严格说是不确切的。但从当今应用目的看,习惯叫法也是可以的。 1.1.2 无线电波的分段和名称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规则第二条(Article 2,20δ,Geneva,1982)频带命名如表示: 表1.(2)频带命名

关于无线电波的频带划分与命名,需补充几点: ①国际电联频带划分时规定,每个频率范围含上限而不含下限; ②实际工作中常有这样一些情况:仅使用频带的一部分,比如战术通信台工作频段为30~88MHz,这时仍称VHF电台;边沿垮接相邻频带,如2~30MHz的接收机,因其主要工作频率处于高频,这时仍称高频(HF)接收机;当工作频率范围跨接两个频带,又都为主要工作频段时,如25~1000MHz的测向机,这时,则惯称甚高频/特高频(VHF/UHF)测向机等。 ③国内一些部门习惯用短波、超短波、微波等称谓。显然短波与高频等效。超短波包括甚高频(VHF)和特高频(UHF),但界限含混,微波一般指频率高于300MHz的众多频带。 1.1.3 无线电波的一般传输特性 在2.1节介绍有关述语的函义中,已讲到无线电波的一些特性,为使读者便于理解后面的内容,现就电磁波传输的一般特性归纳如下: ●电磁场中电场和磁场具有确定的方向和数值,即 S(t) = E(t) . H(t) E=-ZH ●传输中的电场和磁场都具有极化特性; ●电磁波在自由空间传输时,其传输平面是一确定的大圆面,其传输方向不变,且相速度和群速度相同; ●电磁波在界质中传输时,将受到界质的影响。在各向同性的色散

GB 13421-1992 无线电发射机杂散发射功率电平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GB 13421-1992 无线电发射机杂散发射功率电平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GB 13613-1992 对海中远程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要求 GB 13614-1992 短波无线电测向台(站)电磁环境要求 GB 13615-1992 地球站电磁环境保护要求 GB 13616-1992 微波接力站电磁环境保护要求 GB 13617-1992 短波无线电收信台(站)电磁环境要求 GB 13618-1992 对空情报雷达站电磁环境防护要求 GB 13837-1997 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无线电干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 13425-1992 24路海底同轴电缆载波电话设备测试方法 GB/T 13426-1992 数字通信设备的可靠性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 13427-1992 增量调制终端设备技术要求 GB/T 13428-1992 增量调制终端设备测量方法 GB/T 13429-1992 120 路海底同轴电缆载波电话设备测试方法 GB/T 13430-1992 24路海底同轴电缆载波电话设备技术要求 GB/T 13431-1992 120 路海底同轴电缆载波电话设备技术要求 GB/T 13503-1992 数字微波接力通信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GB/T 13504-1992 汉语清晰度诊断押韵测试(DRT)法 GB/T 13543-1992 数字通信设备环境试验方法 GB/T 13581-1992 高保真头戴耳机最低性能要求 GB/T 13619-1992 微波接力通信系统干扰计算方法 GB/T 13620-1992 卫星通信地球站与地面微波站之间协调区的确定和干扰计算方法 GB/T 13622-1992 无线电管理术语 GB/T 13721-1992 移动通信选择呼叫设备音频段和模拟系统测量方法 GB/T 13722-1992 移动通信电源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 13855-1992 通路传输自动测试设备技术条件 GB/T 13856-1992 4GHz微波联络机技术条件 GB/T 13857-1992 微波通信系统远程监控设备技术条件 GB/T 13858.1-1992 中距离地面模拟无线电接力系统彩色电视调制机和解调机(1路电视和4路伴音)技术条件GB/T 13858.2-1992 中距离地面模拟无线电接力系统300路电话调制机和解调机技术条件 GB/T 13859-1992 2048 kbit/s 30路脉码调制分插设备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 GB/T 13948-1992 送话器测量方法 GB/T 13949-1992 视频系统中21芯连接器的应用特性 GB/T 13953-1992 隔爆型防爆应用电视设备防爆性能试验方法 GB/T 13993.1-1992 通信光缆系列总则 GB/T 13994-1992 60路PCM/ADPCM编码转换设备技术要求 GB/T 13995-1992 TDM/FDM 60路复用转换设备技术要求 GB/T 13996-1992 光缆数字线路系统技术规范 GB/T 13998-1992 电信线路磁感应纵电动势和对地电压、电感应电流及杂音计电压的测量方法 GB/T 14001-1992 磁带录像用时间和控制码 GB/T 14013-1992 移动通信设备运输包装 GB/T 4958.14-1992 地面无线电接力系统所用设备的测量方法第一部分:分系统和仿真无线电接力系统通用的测量第二节射频范围的测量 GB/T 4958.15-1992 地面无线电接力系统所用设备的测量方法第一部分:分系统和仿真无线电接力系统通用的测量第四节基带范围的测量 GB/T 4958.16-1992 地面无线电接力系统所用设备的测量方法第二部分:分系统的测量第三节射频分支网络 GB/T 4958.17-1992 地面无线电接力系统所用设备的测量方法第二部分:分系统测量第六节分集、双路和热备用设备

无线电监测设施指标摸底测试方案

无线电监测设施指标摸底测试方案 一、测试目的 无线电监测设施指标摸底测试是依据现有的标准测试方法,对监测设施的特定技术参数开展测试,汇总测试结果,明确指标情况,为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在无线电监测设施的系统选型环节提供参考。 本次测试所包含的无线电监测设施主要指监测接收机和监测测向系统。 二、测试依据 本次测试依据的无线电管理文件和技术标准请见表1。 表1依据的无线电管理文件和技术标准 三、测试地点 本次测试的场地信息请见表2。 表2监测接收机和监测测向系统测试场地信息 本次针对监测接收机开展的实验室传导测试的场地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尖山路39号长沙中电软件园22栋,该场地所属单位是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该处场地在2018年取得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证,已经为多家企

业提供过测试验证服务。 本次针对监测测向系统开展的标准校验场开场测试场地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灰汤镇将军村村委楼西南侧(见图1)。将军村位于温泉旅游胜地宁乡县灰汤镇北面,交通便利,距离长韶娄高速公路银川绕城高速公路灰汤出口约15公里左右。 图1 湖南标准校验场地理位置(卫星) 该标准校验场于2019年获得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证,测试场地基础条件成熟。 四、测试参数和方法 1.主要测试参数 本次测试的主要参数请见表3。 表3测试参数信息

2.测试频点和测向方向数量选择 本次测试的频点和测向方向选择原则请见表4。 表4测试频点和测向方向选择

3. 监测接收机监测灵敏度 图2 监测接收机测试连接框图 3.1. 概述 监测灵敏度是被测无线电监测接收机在其自身显示器上反映的灵敏度值,用dBμV 或者dBm 为单位表示。 3.2. 测试方法 按图2所示连接方式连接测试设备,测试步骤如下: a) 设置无线电监测接收机处于固定频率监测模式,自动频率控制(AFC )关闭,分辨 率带宽设置为25kHz ,如果被测设备不具备25kHz 的分辨率带宽,应在该设备大于25kHz 的所有分辨率带宽中选择最小的; b) 设置接收机信号接收频率为测试频率;开启信号发生器1,根据选定的测试频率, 设置信号发生器输出标准的连续波试验信号; c) 调整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平大小,使得无线电监测接收机显示器上显示的信号高出底 噪稳定在30dB 以上; d) 降低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平,直到无线电监测接收机显示器上显示的信号高出底噪稳 定在10dB ,记录下此时接收机的输入电平,此电平即为接收机连续波监测灵敏度,用dBμV 或者dBm 为单位表示; e) 根据测试要求,改变测试频率,重复b)~d)的测试过程。 3.3. 测试数据记录 信号发生器1 信号发生器2 双信号汇合网络 被测接收机 音频分析仪 频谱分析仪

接收机动态范围分析及测试方法

VHF/UHF 接收机动态范围分析及测试方法 上海市无线电监测站 郭锋 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的是超短波接收机大动态范围的概念和相关参数的测试方 法。 Abstract: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the concept of high-dynamic-range VHF/UHF receiver and involved parameters testing methods. 关键词: 噪声系数(NF )、灵敏度(Sensitivity )、双音互调失真(Two-tone intermodulation distortion )、三阶截点(Third-order intercept point,)、无杂散动态范围(SFDR )、内部虚假响应(Internally generated spurious responses ) VHF/UHF 接收机又称超短波接收机,工作频率覆盖30MHz-3GHz ,至少提供AM 、FM 、USB 、LSB 、CW 等解调方式,有的还提供数字化I/Q 输出和宽带中频输出。广泛用于信号监测、侦听、测向,配合相关软件,能自动观测频率占用度等。 这种接收机一般采用超外差式结构,天线输入信号先通过前端预选器,滤除带外干扰后经过两次或三次变频,将输入信号变频至一个固定的中频信号(IF ),再由后端模拟解调或DSP 处理。 超短波接收机的动态范围是一个关键的指标,它涉及到接收机的好几个参数。大动态范围接收机的概念,不仅意味着能够以低很低的失真,检测幅度相差达90或100dB 的信号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这个概念应明确包含对虚假信号的免疫能力,虚假信号通常是远离接收机调谐频率的大信号,相互之间因非线性作用而产生的。 本文的目的是让读者对通常为大动态性能而设计的典型频率合成式VHF/UHF 接收机的一些参数有一定认识。要讨论的主题主要包括噪声系数,灵敏度,双音互调失真,三阶截点,无杂散动态范围和内部产生的虚假响应。 一、噪声系数-灵敏度 噪声系数和灵敏度是两个通常和接收机检测小信号能力有关的参数,接收机的电路通常在输入信号上叠加上少量比热效应大的噪声,在检测VHF/UHF 频段的小信号时,电路噪声是通常的限制值。 接收机的噪声系数是一个非常基本的参数,也是衡量接收机电路所附加的噪声大小的量度。公式1以术语信噪比的方式给出了电子设备噪声系数的定义: NF=??????No So Ni Si log 10 (1) 注: NF 是以dB 方式表示的噪声系数; Si 是设备输入端的信号功率; Ni 是设备输入端的噪声功率;

无线电监测站主要参数指标和性能要求(新)

无线电监测站主要参数指标和性能要求(新) 无线电监测站主要参数指标和性能要求 总参电磁频谱管理中心二OO八年六月 目录 一、无线电监测定 义 (3) 二、固定监测站的定 义 .......................................................................................................................... 3 三、无线电监测的主要内 容 .................................................................................................................. 3 (一)、常规监 测 (3) (二)、电磁环境监 测 (3) (三)、特种监 测 (4) 四、超短波固定监测站技术使用要 求 .................................................................................................. 4 (一)、固定监测站设计使用基本要求 .. (4) (二)、固定监测站主要技术指标要 求 ............................................................................................ 5 五、固定监测站系统

性能指标要求 (7) (一)、基本系统性能参数指 标 ........................................................................................................ 7 (二)、特定系统性能参数指标 .. (9) 六、监测站主要参数及相互关 系 ........................................................................................................ 12 (一)几种常用测量带宽的定义及其相互关 系 ............................................................................ 12 (二)与幅度有关的工作参数及其相互关系 ................................................................................ 16 七、固定监测站系统功能描 述 ............................................................................................................ 20 (一)、基本技术性能要求 .............................................................................................................. 20 (二)、特殊技术性能要 求 (22) 2 无线电监测站主要参数指标和性能要求 一、无线电监测定义 无线电监测是采用技术手段和一定的设备对无线电发射的基本参数和频谱特性参数(频率、频率误差、射频电平、发射带宽、调制度)进行测量;对模拟信号进行解调监听;对数字信号进行频谱特性分析;对频段利用率和频带占有度统计测试分析;测试统计指配频率使用情况,以便进行合理、有效地频率指配;并对非法电台和干扰源测向定位进行查处。

无人机反制-无线电频谱监测系统报告

无人机反制-无线电频谱监测系统无线电频谱监测系统提供对无人机的远距离探测〔有效发现距离≥3km〕,探测数据根据使用环境进展数据融合后,射频干扰系统屏蔽无人机的飞控信道和导航信号,驱离/迫降无人机。被动截获无人机与遥控器之间的图传信号和遥控信号,实现对无人机的被动探测、侧向、识别与定位。 在实际应用中,为实现360度全方位测向,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采用多元圆阵测向。常用的测向方法主要分为振幅法和相位法。比幅测向法是振幅法测向体制中最常用的一种,具有技术成熟、难度小、瞬时带宽宽、截获概率高、不受测频影响、本钱低等优势,但由于天线的幅度方向图特性难以准确解析表达,且不同天线的幅度一致性难以实现,所以比幅测向的精度很难做得很高。相关干预仪测向法是相位法测向体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具有算法简单、测向精度高、灵敏度高、实时性好、适用天线阵型多样等优势,但其测向精度与相位模糊问题对基线长度的要求相互矛盾,要获得较高的精度,需要增大基线长度,而基线长度超过波长的二分之一时就会造成相位模糊,且基线越长,相位模糊越严重。 为实现多元圆阵高精度测向,本系统拟采用一种基于比幅测向的圆阵相关干预仪解模糊方法,通过相关比幅测向法粗测角度解相位差模糊,得到无模糊相位差,然后通过相关干预仪实现高精度测向。

无线电频谱监测系统实物图 无线电频谱监测系统包括无源侦测分机,数据传输模块,组网融合中心模块,态势显示模块等局部。通信侦测分系统由多个通信侦测站和路由器、中心站效劳器等组成,其中每一个通信侦测站由天线阵列、LNA开关、多通道接收机、信号处理机、控制主机、GPS 罗盘等构成。如下列图所示:

VHFUHF无线电监测设施建设规范和技术要求(试行)

VHF/UHF无线电监测设施建设规范和技术要求(试行) 1总则 1.1.1 为规范全国无线电监测设施的规划、建设和使用,加强无线电监测设施工程决策和项目建设的科学管理,建立统一的无线电监测体系,根据国际电联的《频谱监测手册》和ITU-R的有关建议书,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特制定《VHF/UHF无线电监测设施建设规范及技术要求》(以下简称“规范”)。 1.1.2 全国无线电监测设施包括VHF/UHF无线电监测网、短波无线电监测网、卫星无线电监测网,其中短波、卫星无线电监测网建设以及机载、船载监测站的规范另行制定。 1.1.3 本规范是VHF/UHF无线电监测设施建设的技术依据,适用于无线电监测设施总体规划、方案设计和工程实施。无线电监测设施的改建、扩建工程须参照本规范执行。 1.1.4 无线电监测设施的建设,除应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家的有关规定。 1.1.5 在特殊情况下执行本规范中条款有困难时,实施单位应充分论述理由,附上相应领域内专家的评审意见,并提供处理建议书报主管部门批准。 2术语 2.1.1无线电监测Radio Monitoring Station 对无线电信号进行搜索、测量、分析、识别,以及对无线电波发射源测向和定位,以获取其技术参数、功能、类别、位置和用途。 2.1.2无线电监测站Radio Monitoring 执行无线电监测任务的技术设备及附属设施,分为一、二、三级。 2.1.3固定监测站Fixed Monitoring Station 设置在固定地点实施监测的无线电监测站。 2.1.4移动监测站Mobile Monitoring Station 设置在运载工具中,可在移动状态下实施监测的无线电监测站。 2.1.5可搬移监测系统Movable Monitoring System 可在不同地点临时设置、实施监测的无线电监测系统 2.1.6便携式监测设备Portable Monitoring Equipment 可方便携带、手持的无线电监测设备 2.1.7无线电监测指挥控制中心Radio Monitoring Command Control Center 具有联合无线电测向交会、监听和指挥调度功能的控制中心。 2.1.8A级无线电监测网Radio Monitoring Network of Class A 由一个指挥控制中心、至少三个一级无线电监测站(其中必须包括一个固定监测站)、一个无线电检测实验室以及相关附属设施组成,承担相应的无线电监测和设备检测工作。根据区域内无线电台站数量、覆盖区域面积和特定任务的需要,可另设置二级无线电监测站和三级无线电监测站。 2.1.9B级无线电监测网Radio Monitoring Network of Class B 由一个指挥控制中心、至少三个二级无线电监测站(其中必须包括一个固定监测站)、一个无线电检测实验室以及相关附属设施组成,承担相应的无线电监测和设备检测工作。根据区域内无线电台站数量、覆盖区域面积和特定任务的需要,可设置一个一级无线电监测站,以及若干三级无线电监测站。 2.1.10C级无线电监测网Radio Monitoring Network of Class C

2022-2023年通信计算机技能考试《业余无线电台考试》历年真题高频考点汇总(附带答案)试题号1

2022-2023年通信计算机技能考试《业余无线电台考试》历年真题高频考点汇总(附带答案)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35题) 1. 【单选题】我国对无线电管理术语“业余业务”、“卫星业余业务”和“业余无线电台”做出具体定义的法规文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 C.无线电台执照管理规定 D.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 正确答案:D 2. 【单选题】独立操作具有发信功能业余无线电台的年龄条件是:() A.年满十六周岁 B.具备《业余无线电台操作证书》者操作业余无线电台不受年龄限制 C.年满十四周岁 D.年满十八周岁 正确答案:B

3. 【单选题】144MHz业余频段中留给业余卫星通信使用,话音及其他通信方式不应占用的频率段为:() A.145.8MHz至146MHz B.145.4MHz至144.6MHz C.144.2MHz至144.5MHz D.144.8MHz至145MHz 正确答案:A 4. 【单选题】UHF段的频率范围是多少? A.30到300MHz B.30到300kHz C.300到3000MHz D.300到3000kHz 正确答案:C 5. 【单选题】无线电管制是指在下列范围内依法采取的对无线电波的发射、辐射和传播实施的强制性管理:

A.在特定时间和特定区域内 B.在特定范围、所有时间内 C.在例行范围和例行时间内 D.在全国范围、所有时间内 正确答案:A 6. 【单选题】决定实施无线电管制的机构为:() A.在全国范围内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由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决定。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实施,由相关地方无线电管理机构决定 B.在单位、居民区实施,由单位上级业务主管机构和区人民政府共同决定 C.全国范围内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由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决定。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实施,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相关军区决定 D.在地、市、县实施,由地、市、县人民政府决定 正确答案:C 7. 【单选题】430MHz业余频段中留给业余卫星通信使用,话音及其他通信方式不应占用的频率段为:() A.432MHz至434MHz

【最新2018】itu-r建议书-实用word文档 (1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itu-r建议书 篇一:ITU-R P.1546-3建议书 ITU-R P.1546-3 建议书 1 ITU-R P.1546-3建议书 30 MHz至3 000 MHz频率范围内 地面业务点对面预测的方法 (201X-201X-201X-201X年) 范围 本建议书对30 MHz至3 000 MHz频率范围内地面业务点对面无线电传播的预测方法做了说明。该方法打算用于有效发射天线高度小于3 000 m、路径长度在1-1 000 km之间的陆地路径、海面路径和/或陆地—海面混合路径上的对流层无线电电路。该方法的基础是对经验导出场强曲线进行内插/外推,而该曲线是距离、天线高度、频率和时间百分比的函数。计算程序还包括对该内插/外推法所得的结果进行校正,以便纳入地形净空和地物遮挡对终端的影响。 国际电联无线电通信全会, a) 考虑到在VHF和UHF波段内规划地面无线电通信业务时,需要对工程师提供规划指南; b) 对于运行于同频道或相邻频道上的发射台而言,确定所需间隔的最小地理距离以避免因远距离上对流层传播造成的不可接受的干扰,是十分重要的事项; c) 附件2、附件3和附件4中给出的曲线都基于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注意到 a) ITU-R P.528建议书为125 MHz至30 GHz频率范围和高达1 800 km距离范围的航空移动业务提供点对面路径损耗的预测指南;

b) ITU-R P.452建议书为约0.7 GHz以上频率提供地球表面上发射台之间微波干扰详细估值的指南; c) ITU-R P.617建议书为30 MHz以上频率范围和100至1 000 km距离范围的超视距无线电中继系统提供点对点路径损耗的预测指南; d) e) ITU-R P.1411建议书为短距离范围(最高1 km)室外业务提供预测指南;ITU-R P.530建议书为地面视距系统的点对点路径损耗提供预测指南, 建议 1 附件1至附件8内给出的程序,应用于30 MHz至3 000 MHz频率范围内和1 km至1 000 km距离范围内对于广播、陆地移动、水上移动和某些固定业务(例如那些采用点对多点的系统)中点对面的场强预测。 附件 1 引言 1 传播曲线 附件2、附件3和附件4中的传播曲线表明在标称频率分别为100、600和2 000 MHz、 1 kW有效辐射功率(e.r.p.)场强值下,场强作为各种参数函数的曲线关系。某些曲线指明与陆地路径参数间的关系,另一些曲线指明与海面路径参数间的关系。可应用附件5第6节内给出的方法对这些标称频率上得到的场强值实施内插或外推,以获得任一给定的所需频率的场强值。 这些曲线所依据的测量数据主要关联到温带区域内的平均气候条件,包含冷海和暖海,例如北海和地中海。陆地路径曲线主要是从欧洲和北美存在的温带气候下得到的数据中整理出的。海面路径曲线主要是从地中海和北海区域得到的数据中整理出的。广泛的研究表明,在与热海交界的某些超折射率地域内,传播情况显著地不同。 然而,在场强曲线族之间进行内播和外推的方法是通用的。所以,如果有不同气候下的曲线族,它们各给出显著的不同的主要无线电传播条件,则应用本建议书内可找到的方法能获得这些区域内精确的无线电传播特性。 本建议书的内容不特定地针对具体的极化方式。 2 最大场强 各曲线在可能的场强值上具有上限,这是在任何条件下可得到的最大值。这些界限值定义于附件5第2节内,它们在附件2、附件3和附件4上画出的曲线图中以虚线表示。 3 基于计算机制表的表格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200-94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4年11月1日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的通知 建标[1994]198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450号文和建设部建标[1991]727 号文的要求,由广播电影电视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1994年11月1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广播电影电视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武汉市广播电视局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4年3月11日 目次 1总则 2系统的工程设计 2.1一般规定 2.2系统的基本模式及主要技术指标分配 2.3接收天线 2.4前端 2.5干线传输 2.6分配网络 2.7前端机房和自办节目站 2.8部件安装和线路敷设 2.9防雷、接地与安全防护 2.10供电 3系统的工程施工 3.1一般规定 3.2接收天线 3.3前端机房 3.4干线架设 3.5支线和用户线 3.6防雷、接地及安全防护 3.7系统的调测 4系统的工程验收 4.1一般规定

4.2系统质量的主观评价 4.3系统质量的测试 4.4系统的工程施工质量 4.5验收文件 附录A系统基本模式中常用的图形符号 附录B常用测试表格 附录C系统的工程验收证书 附录D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加说明 1总则 1.0.1为使有线电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的工程设计与施工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下列信号传输方式的有线电视系统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1.0.2.1射频同轴电缆。 1.0.2.2射频同轴电缆与光缆组合。 1.0.2.3射频同轴电缆与微波组合。 1.0.3系统的工程设计应符合当地城镇建设规划和广播电视事业、有线电视网的发展规划的要求。 1.0.4系统的工程设计、施工除应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系统的工程设计 2.1一般规定 2.1.1使用频道的选择和数量应根据电视广播、调频广播、卫星接收微波传输、自办节目等信号源的现状、发展和经济条件确定, 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2.1.1.1宜预留1~2个频道。 2.1.1.2宜避免各种频率的组合干扰。对无法避免的干扰,应采取变换频道等措施。2.1.2传输方式的确定,当传输干线的衰耗(以最高工作频率下的衰耗值为准)小于100dB时,可采用甚高频(VHF)、超高频(UHF)直接传输方式;传输干线的衰耗大于100dB时,应采用甚高频(VHF)传输方式或邻频传输方式。 2.1.3系统模式应根据信号源质量、环境条件和系统的规模及功能等因素确定,前端宜设置在覆盖区域中心,当接收信号场强小于57dBμV时,可采取增设远地前端等措施。2.1.4按系统模式应对前端、干线和分配网络进行主要技术指标的分配和计算。2.1.5设备、部件及材料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2.1.5.1产品性能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并经国家规定的质检部门测试认定。2.1.5.2在同一系统工程中选用的主要部件和材料,其性能、外观应一致。2.1.5.3选用的设备和部件的输入、输出标称阻抗、电缆的标称特性阻抗均应为75Ω。 2.1.6系统设施工作的环境温度宜符合下列要求: 寒冷地区室外工作的设施:-40~+35℃; 其它地区室外工作的设施:-10~+55℃; 室内工作的设施:-5~+40℃。 2.2系统的基本模式及主要技术指标分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