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医学教育的三代改革

医学教育的三代改革

医学教育的三代改革
医学教育的三代改革

医学教育的三代改革是指什么?

第一代改革:以科学为基础的医学教育。第一代医学教育改革(1900年-1960年)由Flexner报告开启一系列医学教育变革,以科学为基础的课程设置推进了现代医学及其技术的快速发展,其特点:

?以教师为中心

?以科学为基础

?按学科进行课程设置

第二代医学教育改革:以问题为中心的教育创新过程。第二代医学教育改革(1960年-2000年)由伦敦Harden RM,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进行系统的医学教育,其特点:

?以学生为中心

?以问题为基础

?基于问题的学习

第三代医学教育改革:患者和人群为中心,以培养胜任能力为核心的医学教育模式。进入21世纪,医学教育正在进行的新的改革浪潮。2010年“国际医学教育委员会”规划出跨越国界、淡化学科界限的发展战略。第三次改革以患者和人群为中心,以培养胜任能力为核心,倡导专业教育要以团队联合为基础,重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和领导管理技能培养。其特点:

?以病人为中心

?以系统为基础

?以胜任力为导向

过去100余年的医学教育改革推进了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然而当代的医学却面临诸多现代性危机与困境,医学教育新一代变革迫在眉睫。现代医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引发了诸多新问题,其中人口学与流行病学改变、新技术无限制应用、专业过度分化和人群需求改变等是主要因素。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转向慢性疾病的侵袭、自然环境变化和负面医疗行为风险,致使全球卫生系统形势变得越发复杂,因此也就对医学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很遗憾,当今医学教育系统仍处于严重滞后状态,未能有效地应对上述挑战。

当今医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岗位胜任力不足。以系统为中心的教育变革就是要通过各种教学和体制面的调整,以达到转化式教育目的。新一代系统性转型就是要以卫生系统需求为基础,注重胜任能力的培养与转化,将医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有效转化成为临床服务技能,为医疗卫生系统培养优秀医学人才,以适应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是医疗与教育两个系统的共同目标,教育系统的任务就是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医学人才,从而满足现代医疗卫生领域的人才需求。

2.医学院校毕业生的胜任力应具备哪些能力?

(1)运用分子、生物化学、细胞学的知识以及维持体内稳态的系统机理及其调节异常来预防、诊断并且治疗疾病

(2)运用物理学和化学的主要原理解释普通生物学、病理生物学以及用以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主要技术的作用机制

(3)根据基因传递、人类基因组的分子生物学以及群体遗传学的原理来推断和计算疾病的发病率,拟定医疗计划降低发病率,获取并且解释家族史以及血统资料,规范基因检验,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评估病患风险

(4)运用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免疫以及非免疫防御机制的细胞和分子基础确定疾病的病因以及预防措施,并且预测治疗结果

(5)把健康和疾病状态下普通的以及特定疾病的病理过程机制应用到重要人类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预测领域

(6)运用有关正常生理以及疾病微生物的生物学原理解释疾病的病因,确定预防措施,并且预测治疗效果

(7)根据药理学原理评价安全、合理、最为有益的药物疗法

(8)运用量化的知识和推理方式——包括数据整合、建模、计算和分析——以及信息学工具来辅助临床诊断和治疗决策。

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背景及国内外现状

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背景及国内外现状 2005-5-17 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 一、促进高等医药教育改革的内外部动因 1.卫生服务和社会需求改变随着人口年龄谱、疾病谱的改变,农村和城市 中心贫民区卫生服务不足,卫生服务需求发生重大改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医学教育都面临着适应卫生服务需求变化的要求。美国政府 和医学院协会( AAMC )早在 1970 年就提出以综合健康为目标的卫生 服务模式,大力发展以健康促进、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为重点的初级 卫生保健,并作为发展和改革高等医学教育的一项策略。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除了适应卫生服务需求的变化外,更多的是适应社会需求的变 化,特别是当今我国正在实行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 向集约型转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 略,对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专业设置与培养过 程、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改革势在必行。 2.卫生费用的急剧上涨和医学教育投资的政策导向随着高科技医疗的发展 和初级卫生保健的普及,卫生服务费用也急剧上涨,这是欧美发达国家进行医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原因,美国国会通过了卫生人力发展计划,试 图通过卫生人力资源开发的投资导向,将传统的、以培养第三级医疗服务为目标的医学教育转向培养以面向社区的初级卫生保健医生方面来。 3.科技进步对医学教育改革的影响医学科学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医学新知 识、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发展,形成了与医学相关的边缘学科和 交叉学科,传统的医学教育已不能采用简单地扩充课程内容的方法来实 现,需要进一步进行课程计划和课程内容的改革。 4.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医学科学和医学教育的交流合作日趋国际化,了 解和借鉴国内外医学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能够促进医学教育思想、观 念和方法的转变。 5.教育思想的转变和教育观念的更新,使得教育内容和课程体系相应改 变。如上世纪 30 年代起医学教育界对人文教育的逐渐重视,使得增设 人文课程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国际教育界逐步树立起 全面素质教育的观念和科学的人才质量观,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调动和发挥、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得 素质教育成为医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6.医疗行业对自身成员的素质要求要提高医疗行业的服务水平和收益,维 护行业整体利益,必须在学校阶段起就开始对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执 业能力进行规范化的培养,这也促进了高等医学教育的不断进步和革 新。 二、我国医学教育面临的形势

【医学教育论文】慕课在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中的运用

慕课在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中的运用 摘要:本文将慕课在医学教育国际化进程中临床基本技能教学作为研究背景,通过分析我国目前医学教育基本技能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出发,将慕课作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标准以及“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分析将慕课利用到现代教育技术、虚拟现实以及多媒体,通过音视频和计算机网络进行医学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慕课;医学教育;改革;探索 一、研究背景 越来越多的人将现在我们所处的时代称之为网络时代(Web时代),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网络越来越多的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每天通过互联网进行互动,了解彼此的信息,或者在闲暇时候进行娱乐,这已经变成我们的一种生活习惯。而作为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教育,也受到了互联网的青睐,各种在线教育视频网站,网络公开课也已经渐渐深入我们的教育和学习中。自从2012年之后,人们往往将这种线上教学模式称之为“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音译过来就是“慕课”。

二、慕课在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慕课在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其可以通过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以及远程通信技术,从而能够有效地实现医生对于医学信息的远程采集、创术、处理以及查询,从而有效的达到异地疾病的诊治、医学远程教育、卫生保健以及医疗信息资源的共享等目标。利用慕课涉及到的远程医学教育主要有病理学、皮肤病学、内科学、外科学、精神病学、牙科学、医学影像以及咨询和会诊、手术示教等学科。慕课是医学院高等院校的毕业生走向医疗卫生岗位后终身学习知识的一个方便途径,也是医学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我国医务人员进行不断的学习、探索和更新专业知识的有效途径。三、不同领域的应用和探索慕课作为一种较为新潮的教育方法,受到了世界各国教育界的青睐和认可,也为我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机遇。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和领域来审视它给我国医疗领域制度变革、诊疗水平提升、就医条件改善,尤其是医学人才培养方面带来的优势。 (一)远程医学教育领域

医学教育的三代改革

医学教育的三代改革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医学教育的三代改革是指什么 第一代改革:以科学为基础的医学教育。第一代医学教育改革(1900年-1960年)由Flexner报告开启一系列医学教育变革,以科学为基础的课程设置推进了现代医学及其技术的快速发展,其特点: ?以教师为中心 ?以科学为基础 ?按学科进行课程设置 第二代医学教育改革:以问题为中心的教育创新过程。第二代医学教育改革(1960年-2000年)由伦敦Harden RM,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进行系统的医学教育,其特点: ?以学生为中心 ?以问题为基础 ?基于问题的学习 第三代医学教育改革:患者和人群为中心,以培养胜任能力为核心的医学教育模式。进入21世纪,医学教育正在进行的新的改革浪潮。2010年“国际医学教育委员会”规划出跨越国界、淡化学科界限的发展战略。第三次改革以患者和人群为中心,以培养胜任能力为核心,倡导专业教育要以团队联合为基础,重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和领导管理技能培养。其特点: ?以病人为中心 ?以系统为基础 ?以胜任力为导向 过去100余年的医学教育改革推进了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然而当代的医学却面临诸多现代性危机与困境,医

学教育新一代变革迫在眉睫。现代医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引发了诸多新问题,其中人口学与流行病学改变、新技术无限制应用、专业过度分化和人群需求改变等是主要因素。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转向慢性疾病的侵袭、自然环境变化和负面医疗行为风险,致使全球卫生系统形势变得越发复杂,因此也就对医学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很遗憾,当今医学教育系统仍处于严重滞后状态,未能有效地应对上述挑战。 当今医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岗位胜任力不足。以系统为中心的教育变革就是要通过各种教学和体制面的调整,以达到转化式教育目的。新一代系统性转型就是要以卫生系统需求为基础,注重胜任能力的培养与转化,将医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有效转化成为临床服务技能,为医疗卫生系统培养优秀医学人才,以适应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是医疗与教育两个系统的共同目标,教育系统的任务就是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医学人才,从而满足现代医疗卫生领域的人才需求。 2.医学院校毕业生的胜任力应具备哪些能力 (1)运用分子、生物化学、细胞学的知识以及维持体内稳态的系统机理及其调节异常来预防、诊断并且治疗疾病(2)运用物理学和化学的主要原理解释普通生物学、病理生物学以及用以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主要技术的作用机制 (3)根据基因传递、人类基因组的分子生物学以及群体遗传学的原理来推断和计算疾病的发病率,拟定医疗计划降低发病率,获取并且解释家族史以及血统资料,规范基因检验,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评估病患风险

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1年至5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为了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精神,使医学教育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特制定本纲要。 一、医学教育面临的形势 ㈠新中国成立50年来,我国的医学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通过实践逐步探索出医学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形成了医学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初步建立了包括学校基础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的连续统一的医学教育体系。医学教育的规模、质量、效益有了明显提高。高等医校数量和在校生由建国初期的44所、1.52万人,发展到0年的177所、71.48万人。普通中等卫生学校由1949年的181所发展到0年的489所。师资队伍不断加强,教学条件逐步改善。 50年来,医学教育为我国卫生事业输送了一大批合格的医药卫生人才,0年卫生队伍总量已超过559万人,其中卫技人员449万人,医生207.6万人(医师160.3万人)、护士126.7万人。每千人口医师数从建国初期的0.1上升到1.30,接近世界的平均水平。这支队伍为满足人民群众的卫生服务需求,保证人民的身体健康,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高等医学教育一系列改革计划的实施,对医学教育专业口径过窄、素质教育薄弱、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过死等状况进行了有效的改革,注重医学生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促进了医学生在知识、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等方面的发展,使医学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尽管我国医学教育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与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卫生事业改革的需要仍不相适应。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医学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特殊规律认识不足;医学教育的结构不合理,层次偏低,不能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医学教育现有办学条件与发展规模不符。 ㈡当前医学教育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 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转变,将促使教育进行深层次改革。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适应市场

对新形势下医学检验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对新形势下医学检验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医学检验也逐渐标准化、自动化、精确化、高效化。目前,医学检验已不再是以往的检测数据、检测三大常规的实验,而是逐渐发展为检验医学,符合现代化医疗的发展需求。 标签:新形势医院检验教育教学改革 1983年,我国开设了医学检验本科专业,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医学检验学也得到快速发展,我国有百所本科院校开设医学检验专业。 但是,医学检验学本属于交叉学科,发展速度过快,该专业在教学目标、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学制学位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阻碍了我国医学检验学的健康、可持续发展。2011年,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指出,医学教育要努力为国家的医疗改革事业与卫生事业做贡献,加快医学教育教学改革;次年,教育部正式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改革和调整了医学检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学制,让医学检验教育教学改革有了正确的方向。 一、医学检验学人才培养模式与规模 现阶段,我国各高校的医学检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满足医疗卫生事业对人才的需求,合理规划培养规模,努力优化人才结构。医学检验专业市场需求旺盛,就业率高,发展状况良好,但是目前就业市场已出现饱和现象。所以,合理控制招生规模;另一方面,我国人口基数大,经济发展地域差异明显,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不合理,所以,现阶段,要不断满足城市社区、农村等地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目前,我国医学检验专业专科为三年制、本科为五年制,为了增强医学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可适当采取“5+3”的发展模式,详细点说,就是4或5年的本科教育加上3年的住院医师教育培训,培养出类拔萃的医生。 二、调整医学检验学人才培养目标及学制学位 我国尚未有明确同意的医学检验专业的教学目标、学制学位。1983年本科院校刚开始开设医学检验专业,5年制,毕业授予医学学士学位,教学目标是培养检验医师。1998年,教学目标被改为培养医学高端人才,4年或5年制,毕业授予医学学士或者理学学士学位。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正式出台,医学检验专业被改为医学技术类专业,学制为4年,毕业授予理学学位,致力于培养专业技能高、学习能力强、思维能力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科研能力强的高端专业人才。 人才培养目标、学制学位的调整是医学检验高等教育适应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对医学人才需求的重要手段,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学制学位的调整能有效提高人们对医学检验本科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

医学教育及中国医学教育改革的现状

医学教育及中国医学教育改革的现状 医学教育的历史源远流长。人类在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建立了医学,为了把长期积累起来的医疗经验传给下一代,便产生了医学教育。起初是以师带徒的形式,随着知识量的扩大和对医务人员需要量的增加,学校形式的医学教育便应运而生。中国早在公元 443年刘宋王朝已设立了官方的医学教育机构;公元9世纪,意大利萨列诺医学校开始闻名于世。 一定社会的医学教育要受到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制约,并且直接受到卫生和教育事业发展水平的影响。与此同时,医学教育反过来又对它们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和作用;为社会培养医疗保健人才,保护社会劳动力;把医学知识和经验世代积累下来,传授下去,实现医学知识的继续和再生产。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欧洲出现了终身教育的思想,认为教育是个人一生中连续不断地学习的过程。在这种思潮的启发下,目前国际上医学教育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一个医生接受医学教育也是一个终身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基本医学教育,即医学院校教育,学生在学校中接受的是基础教育;毕业后教育,医学生从医学院校毕业以后,在所学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接受专业化培训,使所学知识和技能朝着某一专业方向深化;继续医学教育,是在完成毕业后教育以后,为跟上医学科学的发展,继续不断掌握新知

识、新技术的终身过程。这三个性质不同的教育阶段应紧密地衔接,形成连续统一的医学教育过程。 中国医学教育的历史中国的医学教育始于南北朝,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19世纪以后,西方医学传入中国,外国教会在各地陆续办起医院,进而招收学徒,创办医学校,西方新医学教育引入中国。1866年美国教会在广州创办了博济医学校,1881年清政府在天津开设医学馆,继之,1903年在北京京师大学堂内增设医学馆。这以后全国各地建立许多医学院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基本上确立了初等、中等、高等、研究生和进修教育等形式的教育结构,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多层次的医学教育体系(见表)。在发展现代医学教育的同时,又奠定了中医药教育基础,发展了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医学教育。 医学课程设置18世纪后,生物学理论、显微技术的建立和应用,奠定了近代实验医学的基础,以生物学为带头学科的生物医学模式形式并逐渐在医学中占据了统治地位,直接影响到医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医学教育随之形成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包括:①公共基础课,包括人文和社会科学课程,对学生进行文化和品德教育;②普通基础课,包括生物学、物理学、化学、数学等自然科学课程,为学习医学打基础;③医学基础课,关于人体正常及异常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学科,以及治疗预防的基本理论知识,为学习临床医学打基础;④医学临床课。其教学安排是以学科为单元,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先一般后医学,先基础后临床,将整个教学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一为医前

中医学本科教育规范(标准)

附件: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医学专业 (暂行) 2012年12月

目录 前言 (1) 第一部分: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4) 一、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 (4) 二、知识目标 (5) 三、临床能力目标 (6) 第二部分:办学标准 (7) 一、宗旨和目标 (7) 二、教育计划 (9) 三、学生成绩评定 (13) 四、学生 (16) 五、教师 (17) 六、教育资源 (19) 七、教育评价 (23) 八、科学研究 (24) 九、管理和行政 (25) 十、改革与发展 (26) —1 —

前言 中医高等教育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与发展,实现了从传统教育方式向现代教育方式的转变,现代中医高等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医高等教育抢抓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在规模发展、结构优化、质量提高与突出特色、注重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国家医学人才培养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医药卫生改革对中医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促进中医高等教育改革,提高中医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医教指委”)受教育部委托,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指导和支持下,于2007年开始制订《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医学专业》(以下简称《标准》)。本着边试点认证、边修订完善的原则,先后对9所不同类型高校的中医学专业进行试点认证,并在广泛征求相关高校意见的基础上,历时5年,完成了《标准》制订工作。 本《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1 —

医学教育的三代改革

医学教育的三代改革是指什么? 第一代改革:以科学为基础的医学教育。第一代医学教育改革(1900年-1960年)由Flexner报告开启一系列医学教育变革,以科学为基础的课程设置推进了现代医学及其技术的快速发展,其特点: ?以教师为中心 ?以科学为基础 ?按学科进行课程设置 第二代医学教育改革:以问题为中心的教育创新过程。第二代医学教育改革(1960年-2000年)由伦敦Harden RM,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进行系统的医学教育,其特点: ?以学生为中心 ?以问题为基础 ?基于问题的学习 第三代医学教育改革:患者和人群为中心,以培养胜任能力为核心的医学教育模式。进入21世纪,医学教育正在进行的新的改革浪潮。2010年“国际医学教育委员会”规划出跨越国界、淡化学科界限的发展战略。第三次改革以患者和人群为中心,以培养胜任能力为核心,倡导专业教育要以团队联合为基础,重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和领导管理技能培养。其特点: ?以病人为中心

?以系统为基础 ?以胜任力为导向 过去100余年的医学教育改革推进了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然而当代的医学却面临诸多现代性危机与困境,医学教育新一代变革迫在眉睫。现代医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引发了诸多新问题,其中人口学与流行病学改变、新技术无限制应用、专业过度分化和人群需求改变等是主要因素。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转向慢性疾病的侵袭、自然环境变化和负面医疗行为风险,致使全球卫生系统形势变得越发复杂,因此也就对医学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很遗憾,当今医学教育系统仍处于严重滞后状态,未能有效地应对上述挑战。 当今医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岗位胜任力不足。以系统为中心的教育变革就是要通过各种教学和体制面的调整,以达到转化式教育目的。新一代系统性转型就是要以卫生系统需求为基础,注重胜任能力的培养与转化,将医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有效转化成为临床服务技能,为医疗卫生系统培养优秀医学人才,以适应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是医疗与教育两个系统的共同目标,教育系统的任务就是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医学人才,从而满足现代医疗卫生领域的人才需求。 2.医学院校毕业生的胜任力应具备哪些能力? (1)运用分子、生物化学、细胞学的知识以及维持体内稳态的系统机理及其调节异常来预防、诊断并且治疗疾病

PBL教学模式对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影响

PBL教学模式对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1-11-15T10:46:35.62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8期供稿作者:栾萍王军[导读] PBL是一种基础与临床整合于一体的教学方法。 栾萍王军(广东深圳大学医学院 518060)【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8-0082-03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的日新月异,对医学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当前高等医学教育如何适时改革是很严峻的问题。目前许多国家的教育学者倡导在高等医学教育阶段采用基于问题的学习方(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也称作问题式学习) 来指导学生学习。在此种模式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精髓在于如何发挥问题对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针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顺应教学改革潮流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3]。在解读PBL教学模式内涵的基础上,针对其特点进行了全面探讨。【关键词】医学高等教育 PBL教学模式教育改革PBL teaching mode on the impact of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reform 【Abstract】Along 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the changing of medicine, medical talentsdemand is also improving the currenthigher medical education,how timely reform is very serious problems. Many countries now education scholars advocate of education stage inhigher medical based on Learning methods and Learning promotion - based (abbreviation PBL, also known as problem-based Learning) to guide students Learning. In this mode,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statushave undergone significant changes. Its essence is to give play to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problems guidance, behelpful for arouses student's study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which is based on thedisadvantages of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conform to the teaching reform tidedeveloped a kind of new teaching mode. In this paper, the connotation of the teaching mode unscramble PBL, based on its characteristic for a comprehensivediscussion. 【Keywords】Medical education PBL teaching mode education reform 1 PBL内涵解读 1.1 PBL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法 它是一种基于现实世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1-2]。PBL医学教育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医学生为主体,以小组讨论为形式,在指导教师参与下,围绕某一医学专题或具体病例的诊治等问题进行研究的学习过程。与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法有很大不同,PBL强调以学生的自主式或互动式学习为主,而不是传统教学中以授课为基础(lecture-based learning, LBL)的单向教学方法;PBL将学习与更大的任务或问题挂钩,使学习者投入问题中;PBL设计真实性任务,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而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技巧和自主学习能力[3-4]。 1.2 PBL历史回顾 PBL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西余大学;1969年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大学首先把PBL引入到医学教育领域;1984年Schmidt详细论证了PBL的优点,倡导在医学教育中使用PBL作为传统教学的补充。从此,PBL的研究与实践在世界医学教育领域大规模展开。1991年,美国70%的医学院已不同程度地采用PBL教学;1993年在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上PBL得到了大会推荐;1994年英国曼彻斯特医学院在1~4年级的教学中全面采用了PBL模式;1997年香港大学医学院正式开始实施,目前,采用此种方法教学已占该校全部医学教育的60%以上;日本全国80所医学院校中,已有39所院校(48%)引入了PBL教学模式,另有14所院校(18%)已决定引入。据WTO报告,全球目前大约有1700余所医学院校采用PBL教学模式,而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我国最先是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和西安医科大学于1986年开展的。90年代以来,我国开展PBL教学的院校逐渐增多,如湖南医科大学、第四军医大学、暨南大学等。这些院校分别在基础课、临床课和实验课中部分试行了PBL,取得了良好效果。因此,PBL教学方法已成为国际上一种十分流行的教学模式。 1.3 PBL实施要点 PBL基本授课方法是一个完整的师生共同参与、彼此沟通、合作学习、具体回馈、自省重建的学习过程,体现了从感知到认知、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 标准的PBL课程由8~10名学生1名教师组成一个小组。教师负责控制课程进度以达到计划的学习目的,学生主持者制定表格,主要的是于一周前为学生提供案例或问题情境,使学生为探索问题的解决而提出多种假设和思路,从而确认最可能的假设与问题解决方法之间的内在关联,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分工合作、更全面的掌握知识,避免知识的片面性,教师鼓励学生自己核实结论的正确性,启发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自由问答。在PBL中,教师的作用是一个“牧羊人”、促进者、激励者、协助者;学生是“一群在牧场的羊”、主动探索者、概念细化者、问题解决者、经验更新者、知能转化者。 PBL实施的基本流程要素包括:提出问题,即以问题为中心(该问题必须是学生在未来专业领域所能遇到的“真实世界”的非结构化问题,无固定解决办法和过程);提供材料,与本问题相关;自主学习(以问题为中心),小组合作学习;在每个问题(或每个课程单元)结束时,要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口头、论文);依据PBL的目标去测量(比较)学生的进步。 PBL案例的编写:PBL教学对案例要求比较高。每个案例必须通过高质量的专业教研组织的审核,反复修改才能保证PBL教学的顺利开展。需要确定具体教学目标;所选取的案例引导学生自然进入规定学习领域(轨道)并且适合预设目标;拟定的问题应该适合学习深度、教学进度以及学生理解水平;问题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并与随后实践相关;将基础知识揉合在临床案例中,训练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案例中线索应能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并寻找答案;解决问题的广泛性和实用性;学生通过研究案例得出的学习目标应能够与教师制定的学习目标相一致。 2 PBL教学模式的优点 2.1 开放性和探究性。PBL教学对教师提出比传统教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对相关学科之间的理解与联系掌握。通过编写临床案例扩大知识面,有利于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指导其如何去解决问题,并且可以从学生的讨论中得到某些启发或未知的知识更新。

医学教育的三代改革

医学教育的三代改革是指什么 第一代改革:以科学为基础的医学教育。第一代医学教育改革(1900年-1960年)由Flexner报告开启一系列医学教育变革,以科学为基础的课程设置推进了现代医学及其技术的快速发展,其特点: ?以教师为中心 ?以科学为基础 ?按学科进行课程设置 第二代医学教育改革:以问题为中心的教育创新过程。第二代医学教育改革(1960年-2000年)由伦敦Harden RM,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进行系统的医学教育,其特点: ?以学生为中心 ?以问题为基础 ?基于问题的学习 第三代医学教育改革:患者和人群为中心,以培养胜任能力为核心的医学教育模式。进入21世纪,医学教育正在进行的新的改革浪潮。2010年“国际医学教育委员会”规划出跨越国界、淡化学科界限的发展战略。第三次改革以患者和人群为中心,以培养胜任能力为核心,倡导专业教育要以团队联合为基础,重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和领导管理技能培养。其特点: ?以病人为中心

?以系统为基础 ?以胜任力为导向 过去100余年的医学教育改革推进了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然而当代的医学却面临诸多现代性危机与困境,医学教育新一代变革迫在眉睫。现代医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引发了诸多新问题,其中人口学与流行病学改变、新技术无限制应用、专业过度分化和人群需求改变等是主要因素。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转向慢性疾病的侵袭、自然环境变化和负面医疗行为风险,致使全球卫生系统形势变得越发复杂,因此也就对医学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很遗憾,当今医学教育系统仍处于严重滞后状态,未能有效地应对上述挑战。 当今医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岗位胜任力不足。以系统为中心的教育变革就是要通过各种教学和体制面的调整,以达到转化式教育目的。新一代系统性转型就是要以卫生系统需求为基础,注重胜任能力的培养与转化,将医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有效转化成为临床服务技能,为医疗卫生系统培养优秀医学人才,以适应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是医疗与教育两个系统的共同目标,教育系统的任务就是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医学人才,从而满足现代医疗卫生领域的人才需求。 2.医学院校毕业生的胜任力应具备哪些能力 (1)运用分子、生物化学、细胞学的知识以及维持体内稳态的系统机理及其调节异常来预防、诊断并且治疗疾病

【医学教育论文】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策略

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策略 1中国台湾地区高等医学教育发展历程简介 国民政府接收台北帝国大学,并将其改名为“国立台湾大学”,而其医学部亦改名为“台大医学院”[1]。国民政府对台湾高等教育的接收与改组是平稳的、短暂的。国民政府不仅从根本宪法上赋予台湾民众平等接受高等医学教育的权利,亦使得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高等医学教育在发展上出现了短暂的一致性。但日据时期所形成的高等医学教育体系依然对台湾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影响。1949年,国民政府退至台湾,教育政策更加强有力地集中于台湾,日式教育体系的影响逐渐消退,台湾的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发展进入了新的时期。从1949至今的改革新时期阶段,台湾的高等教育改革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子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学系制”为中心的改革(1950-1992)。在此期间,中国台湾地区采用美国的“学系制”教育取代之前德国、日本所采用的“讲座制”。并在教学课程方面,效法美国医学院的系统教学方式,对基础医学学科实施分期、分科,实行大班式的课程教学。第二个阶段是以“newpathway”为中心的改革(1992-今)。此阶段以“小班教学”、“教学评价”和“课程整合”三大目标为方向,推

行小班教育,注重学生个性发展[2]。中国台湾地区高等医学教育经历百年的发展和积淀,医学教育的内涵得到了不断的延伸及深化,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取得了长久的发展与进步。目前,台湾地区医学高等院校共计有11所,其每年招收学生人数为1,400人左右。院校总体师生比例约为1∶6[3]。其医学学制因各院校略有差异,大致分为七年制医学系、五年制学士后、硕士、博士等[4]。但由于当代社会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高等教育职能的不断转变和衍生,加之台湾地区高等医学教育固有的局限性,台湾地区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面临更大的挑战。 2目前中国台湾地区高等医学教育问题分析 2.1医学教育思维方式选择的困顿问题 医学教育思维方式选择困顿问题是台湾地区医学教育发展的根本问题。台湾地区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之路是以“西方为祖师”的学习之路。在学习西方先进的医学成果、教育制度、教学方法的同时。隐藏在各成果与制度之下的“西式”思维在台湾不断发展、深化。而台湾地区是以中国传统儒家为主导的地区,台湾对中国儒家文化的宣扬与崇拜从未中断。这就造成了高等医学教育中“西式医学思维”与“东

慕课时代医学教育教学改革

慕课时代医学教育教学改革 作为一种新型在线教学模式,慕课(MOOC)引起了国内外教育界的普遍 ___,它实现了教与学的全程参与,带来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的深刻变化。下面是搜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目的浅析慕课时代医学教育教学 ___与建设。方法慕课(MOOC)是一种能实现教与学全程参与的新型在线教学模式,能对教学理念和方式进行深化 ___,因此慕课也开始引起更多人的 ___和重视。结果作为现代医学教育教学来讲,应将慕课发展当成医学教育教学 ___的契机,对 ___的医学进行选择,并根据医学教育的特点,面向医学教育工作人员、学生和国际建立科学的、符合医学教育教学实际需要的慕课。结论本研究通过对慕课内容、特点的分析,探讨了慕课时代医学教育教学 ___与建设。 慕课时代;医学;教育教学; ___;建设 在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也更加成熟和完善,网络教育也开始成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慕课的本意是大规模在线开放式课程,也就是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1]。慕课将以视频为主,同时具有交互功能的网络课程发布到互联网上,让全世界范围内的学习者去学习,在我国真正进入到信息化时代后,慕课也成为了当前教育教学领域中的热点和重点。

慕课能在互联网平台上实现最广泛的教学资源共享和课程模式的互动。慕课课程可以分成线下和在线课程。线下课程具体包括学习社区、翻转课堂、讨论区、固定地点、时间的课程解答和其他形式的互动等。在线课程则包括教师制作的课程内容和学习者参加构建的课程内容,具体包括考试题、简短测试题以及课程视频等。慕课不但 ___了现代教育技术,同时也改变了现代教育体制、观念、教育方法以及人才培养等。慕课的本质其实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将 ___实现共享的现代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慕课能有效实现教与学的全程参与,慕课的在线课程能有效实现共享,同时学习内容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慕课的学习方式符合现代数字化时代的碎片化学 ___点,能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时间[2-3]。 2.1建立完善的医学共享平台 在建立医学教育慕课资源共享平台前,应该对我国现阶段的医学高等教育现状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对我国医学院校的优势和定位进行明确。通过相关 ___的统一协调,来建设医学教育的慕课资源共享平台。国内的医学院校之间应该要加强合作,形成完善的校际联盟,对医学教育慕课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设计和规范进行完善,加强医学院校之间的信息融通,并慢慢建立完善的医学教育慕课公共___资源共享平台,让医学院校之间的 ___教学资源能真正实现共享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

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印发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的通知 教高[2008]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卫生局,教育部有关直属高等学校,卫生部有关直属单位: 为进一步提高医学教学质量,规范医学教育管理,教育部、卫生部委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根据我国医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参照国际医学教育标准,研究制订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以下简称《标准》)。经部分院校自评检测,教育部、卫生部审核,并经过全国医学教育工作会议讨论修改,现将《标准》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本《标准》以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为适用对象,提出该专业教育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是该专业教育质量监控及教学工作自我评价的主要依据。教育部将根据此《标准》组织开展对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的认证工作。 请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将本通知转发至所属有关高等学校。各有关高等学校在依据本《标准》开展教学工作自评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给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以便适时调整《标准》。 附件: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 二〇〇八年九月十六日 抄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附件: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 前言 医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医药卫生人力资源。加强医学教育质量保证工作,是培养高质量人才、为人民提供更好的卫生保健服务和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需要。 1998年,经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医学协会批准,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建立了“医学教育国际标准”项目。2001年6月,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执行委员会通过并发布了《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在这个标准的基础上,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办事处制订的区域性医学教育标准《本科医学教育质量保证指南》也于2001年7月出版。

21世纪新的医学目标与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孙宝志

21世纪新的医学目标与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孙宝志 1传统的医学目标受到最大的挑战 2003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肆虐流行在全世界30多个国家,这是人类进入21世纪后经历的第一次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危机。我国人民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采取各种果断应急措施,取得了抗击“非典”斗争的重大胜利,“非典”之后中央又采取加强公共卫生的计划,为人民健康建筑铜墙铁壁。但是,从总结经验教训的角度看,在“非典”流行之中人们的心理恐慌造成的心理创伤不亚于对 社会经济的损失。心理学家认为,恐慌产生的第一个原因是这个突发事件让人们不知如何去应付。第二个原因是人们不能从“医学”得到指导和帮助。特别是医务人员受感染的比例大。人们对“医学包打天下”的神话产生了动摇。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医学解决不了问题?医学能解决什么?”这些问题是直接对传统的 医学目标的挑战。 那么什么是传统的医学目标?Dorland’s医学词典中定义医学是“诊断和治疗疾病以及维持健康的科学的艺术”。Longman英语字典中定义医学是“治疗和认识疾病的科学”[1]。世界卫生组织1947年对健康定义为“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完美状态”。几十年来现代医学的目标被称为“诊断-治疗”模式(Diagnose-TreatModel)。医学院校设置医学专业也称为“医疗专业”。近几年才改为临床医学专业。这个模式的前提是对疾病或病理的科学研究都能寻找到生物学病因,消灭了病源就能预防了疾病,从而保证健康。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医学经历了很大的成功,众多科学的研究成果取得不容怀疑的爆炸性成就,因此,医学变得更加“雄心勃勃”,造成了一幅幅神话图像。只要有足够的钱、足够的能量和科学热情,没有什么疾病不能治愈的和缓解的。医学目标就是治疗疾病,延长寿命。是的,现在医学应用高新技术,不断革新诊断和治疗方法,超声波、影像诊断和生物免疫学检验的应用,使诊断的正确性大大提高。内窥镜手术、心导管治疗及显微外科的应用、人工脏器与器官移植的应用以及各种新药品的不断出现,使许多疾病的治疗有了重大突破[2]。似乎医学已经对人们健康“包打天下”。 事实上,现代医学的进步面临着解决新的问题和新的困境。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世界新发现传染病有30多种,以艾滋病为例,联合国2002年11月公布,全世界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和患者总计达4200万人,艾滋病传播速度惊人。另外,曾经征服的传染病卷土重来。我国每年新增结核病60万人,死亡20万人[3]。在我国性病也有死灰复燃之势态。目前,医疗费用高涨,医疗保险制度不健全,医疗高新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器官移植、生殖克隆技术等带来伦理问题等,成为新的挑战。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深入,医疗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病人权利意识的增强,现代社会医患关系日趋紧张。据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抽样统计,1991年,全国100家大型医院共发生医患纠纷232件,其中提起诉讼的只有10件,1998年,这个数字已经被突破,达到1400件,其中诉诸法律的有588件,占纠纷总数的42%之多。医患矛盾越来越激烈,医疗纠纷越来越多。 面对这些困境往往采取的对策是组织管理层面,要求财政经费支持和政策调整 以及加强医学科学的研究等,这些都是必需的,但是从认识论上看,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我们长期以来占统治地位的传统医学目标和医学模式。正是这些观念影响了人们对健康的思维方式与医学实践。 那么传统的医学目标和模式的缺点是什么? 第一,把病人看成疾病的载体。认识疾病过程就是把病人分解成器官、系统、

【医学教育论文】慕课时代医学教育教学改革

慕课时代医学教育教学改革 摘要: 目的浅析慕课时代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方法慕课(MOOC)是一种能实现教与学全程参与的新型在线教学模式,能对教学理念和方式进行深化改革,因此慕课也开始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重视。结果作为现代医学教育教学来讲,应将慕课发展当成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契机,对优质的医学教育资源进行选择,并根据医学教育的特点,面向医学教育工作人员、学生和国际建立科学的、符合医学教育教学实际需要的慕课。结论本研究通过对慕课内容、特点的分析,探讨了慕课时代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 关键词:慕课时代;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建设 0引言 在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也更加成熟和完善,网络教育也开始成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慕课的本意是大规模在线开放式课程,也就是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1]。慕课将以视频为主,同时具有

交互功能的网络课程免费发布到互联网上,让全世界范围内的学习者去学习,在我国真正进入到信息化时代后,慕课也成为了当前教育教学领域中的热点和重点。 1慕课的内容和特点分析 慕课能在互联网平台上实现最广泛的教学资源共享和课程模式的互动。慕课课程可以分成线下和在线课程。线下课程具体包括学习社区、翻转课堂、讨论区、固定地点、时间的课程解答和其他形式的互动等。在线课程则包括教师制作的课程内容和学习者参加构建的课程内容,具体包括考试题、简短测试题以及课程视频等。慕课不但改革了现代教育技术,同时也改变了现代教育体制、观念、教育方法以及人才培养等。慕课的本质其实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将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共享的现代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慕课能有效实现教与学的全程参与,慕课的在线课程能有效实现共享,同时学习内容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慕课的学习方式符合现代数字化时代的碎片化学习特点,能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时间[2-3]。 2慕课时代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措施

临床医学教学改革策略

临床医学教学改革策略 摘要: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临床医学教学的要求。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医学人才,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对临床教学模式进行了全面改革:重新构建和调整临床课程体系,压缩理论授课时间,加强见习前教育,增加轮转见习时间,建立、健全技能操作考核制度等。实践证明,基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临床医学教学模式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临床医学;教学模式;课程体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传统的临床医学教育已经渐渐显露出弊端,培养的医学人才也难以适应新的社会发展需要。在2011年12月的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中就指明了我国医学教育的改革方向,提出要通过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来培养卓越医学人才。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文件中,也相应的提出了推进医学教育综合改革,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探索适应国家医疗体制改革需要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自此就围绕如何改革医学教育模式,培养卓越医学人才的大讨论也在全国上下拉开序幕。本文从实际问题引入,就永州职业技术学院的临床教学模式改革为例,讨论临床医学教学改革问题。

一、传统临床医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结构不合理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临床医学的课程内容也在不断的增加。但经过调研相关医学院,绝大多数学院的课程设计依旧是基础、临床、实习传统的教学模式。基础理论学习的科目如大学英语,体育、生理学、药理学、医学微生物学、医用高等数学、医用物理学、医学免疫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等传统学科占用课时比例非常大,平均可达四五十门,学时平均三千多个,学科门类非常之多。由于我国历来的教育习惯和传统的思想模式,目前的我国大多数医学教育仍采用以书本为中心的教学,学生学习被动,教师教授枯燥,几乎没有什么有效的师生沟通与问答,有的只是书中知识点的讲授与被动的接受知识来应付考试,学生难以真正学到知识,自主思考和创新意识难以培养。同时,繁重的课业负担和学时导致以传统的书本教学为主的课堂教学不得不缩减实验操作课程的安排,实践操作课所占总课时的比例不足五分之一。课程之间的设置虽然有从易到难的梯度顺序,但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较少,各部分联系并不十分紧密,学生在学习中仅能各个击破,没有系统的课程体系学习。 (二)人文教育欠缺 让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一方面是医术的研习,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