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股市与国际股市的差距比较

中国股市与国际股市的差距比较

中国股市与国际股市的差距比较
中国股市与国际股市的差距比较

中国股市与国际股市的差距比较 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改革开放为大背景,借助大量统计 数据,从纵向与横向的八个主要方面,综合论述了我国股市特指大陆股市 的现状特征,并指出了它与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股市相比之下的差距之所 在,及其在未来改革与发展中的总体趋势。 一、上市公司规模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 1998 年, 中国工业 500 强的总资产平均值为 7. 11 亿美元, 销售收入平均值为 3. 98 亿美元,分别仅相当于当年世界 500 强平均规模的 0.88%和 1.74%。 1998 年中国最大工业企业的销售收入为 61.13 亿美元,仅相当于同 年世界 500 强最小企业销售收入 89.02 亿美元的 68.7%。 即使以中国工业 100 强同世界 500 强比较,差距也仍然是显著的。 1998 年中国工业 100 强的总资产平均值折算成美元为 19. 48 亿美元, 销售收入平均值为 10.89 亿美元,分别仅相当于当年世界 500 强平均规 模的 2.44%和 4.75%。 1999 年我国四大全资国有商业银行首次全部进入世界 500 强, 但相比 之下,它们在其中的表现却是大而不强。 其中的原因不言自明我国四大全资国有商业银行的庞大规模是政府 过去用巨额财政资金和垄断经营政策做大的。 因此,我们的国有银行虽有世界级大银行的外壳,但尚缺乏跨国大银

行的内在素质,当然也就不能算做名符其实的世界 500 强。 不难想象, 从上述企业中产生的上市公司, 其规模也必然会是偏小的。 以上市公司的总股本规模为例,上海 30 指数所含 30 只成分股的可流 通股本规模普遍都是偏小的。 以 2001 年 4 月底的统计数据为准,在 30 只成分股中,可流通股本不 足 1 亿股的就有 2 只 1 亿~2 亿股有 12 只; 2 亿一 4 亿股有 8 只; 4 亿~6 亿股有 6 只;6 亿股以上有 2 只。 从统计结果看,有近一半成份股的可流通股规模不足 2 亿股,而且没 有一只股的可流通股本达到 10 亿股。 即便从这 30 家上市公司的总股本来看,公司规模也是偏小的。 其中,总股本大于 20 亿元的只占 2 家;而总股本不足 7 亿元的则占 18 家;总股本介于 7 亿~20 亿元之间的有 10 家。 再以香港股市为例,在香港恒生指数所含的 33 只成份股中,大多属 于蓝筹股,它们的总股本即可流通股本规模现状是 5 亿股以下只有 1 只; 5 亿~10 亿股有 6 只;10 亿一 20 亿股有 7 只;20 亿~30 亿股有 12 只; 30 亿一 50 亿股有 4 只;50 亿股以上有 2 只;100 亿股以上有 1 只。 二、上市公司股本结构依世界各国的先例,股本一般只有普通股与优 先股之分,而我国上市公司总股本却异样地分割为国有股、法人股和社会 公众股三大块,而且,只有社会公众股才能上市流通,可流通股占总股本 的比重仅 30%多一点。 原本偏小的总股本规模,当其中的 60%以上又不能上市流通时,至少 会引发以下后果 1. 由于股市的实际股本流通量狭小, 易于大户操纵控盘,

从而形成投资不足、投机过剩的格局,最终导致股价失真。 曾经制造中国股市天价奇迹的亿安科技,为何能与其业绩如此不符地 冲上 126 元的天价?后来人们从证监会的公告中才得知,原来是南方四个 大户联手操纵的结果。 其实,只要看一下亿安科技的股本结构,我们就不难发现问题所在 7000 多万元的总股本已是够小的了, 而可流通股更是少得可怜, 仅有 3500 万股。 正是由于流通股本太小, 易于操纵, 因此, 经常的现象是, 大户坐庄, 散户抬庄,赚者投机,套者投资。 2.由于上市公司总股本不能整体上市流通,尤其是处于控股地位的 国有股和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一方面,它不仅造成了上市公司与上市股 本的不对称,而且还导致了流通股与非流通股的不平等待遇以及市场并购 的难度加大;另一方面,它不利于国有资产的存量活化与结构调整,易于 造成国有资产的沉淀与流失。 换言之,上市公司总股本不能整体上市流通,严重阻碍了股市的资源 配置功能,同时,退化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机能。 3.国有股与法人股的不能上市流通,易于形成内部人控制下的一股 独大。 由于股权的过分集中,监督与决策机制失衡,经常发生的现象是,与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不正常的关联交易经常发生,强制上市公司为控股母公 司担保, 私分上市公司财产, 抽逃上市公司资金, 甚至大肆掏空上市公司, 中饱私囊或满足小集体的利益。

我国上市公司这种特殊的股权结构,是我国股市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 历史遗留问题。 实际上,国家股东和法人股东要想转让股权,目前在法律许可的范围 内,经证券主管部门批准,与合格的机构投资者签订转让协议,可以一次 性完成大宗股权的转让。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有股和法人股的这种转让主要是通过兼并收购、 买壳、借壳等资产重组行为而展开的。 业已开始试点的国有股减持方案显示国有股减持将采取二级市场配 售、增量发行、上市公司回购、向非国有企业协议转让等四种方式进行。 我们相信,随着这一重大改革举措的推行,中国股市的国有股与法人 股的类别划分,将最终从上市公司股本结构中消失。 三、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强弱,是企业内在素质和 外在规模的综合体现。 反映上市公司盈利水平的主要指标有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等。 每股收益也称每股盈利或每股税后利润侧重反映企业当前经营业绩 的好坏;每股净资产则着重反映企业经营的现实资本,及其未来创造利润 并能抵御风险的能力。 纵观世界各国股市,凡属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其股市发展史差不 多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一样,长达一二百年,因此,这些国家和地 区的上市公司其中有不少是跨国公司一般都有着较高的国际竞争力和盈 利水平。 以美国为例,1999 年,在世界 500 强中,美国独占 185 家,我国大陆

地区则只占 5 家。 正因如此,美国股市有着大批业绩优良的上市公司,如.摩根,1999 年每股收益竟高达 1116 美元。 美国类似公司,还有通用汽车、通用电气、可口可乐、、英特尔、微 软、戴尔等。 正是有了这一批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绩优股,美国股市与股指才能不 断地成长壮大。 再以香港股市为例,恒指 33 只成份股中,绝大部分每股收益都在 1 港元以上,也有不少在 2 港元以上。 其中,长江实业每股收益曾高达 7.66 港元。 类似业绩的蓝筹股还有汇丰控股、九龙仓、恒生银行、和记黄浦、新 鸿基地产等。 这些上市公司的每股净资产一般都达 20 港元以上,有的每股净资产 甚至接近 50 港元。 我国上市公司则没有这么幸运。 以 2000 年度业绩为例,沪深两市一千余家上市公司加权平均每股收 益仅 0.20 元,每股净资产为 2.65 元,净资产收益率为 7.66%,亏损 面 8.55%剔除年内新上市公司后则亏损面将达 10%。 其中,业绩最差的每股收益为 �3 . 12 元,每股净资产最低的为 �8.93 元,每股未分配利润最少的为�10.96 元;即便业绩最好的 上市公司一家酿酒公司每股收益只有 1.60 元,每股净资产最高的公司当 年才增发新股也没有达到 10 元。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同世界 500 强相比,中国 工业 500 强的盈利能力明显偏低。 1998 年, 中国工业 500 强的平均资产利润率、 人均利润和人均收入分 别为 2.78%、1366 美元从和 27456 美元/人,而当年世界 500 强的同类 指标分别为 11.29%、11093 美元从和 288855 美元从,前者分别仅相当 于后者的 24.62%、12.31%和 9.51%。 由此可见,作为上市公司基础的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水平,与国际一 流水平相比尚有较大差距。 四、上市公司利润分配按照国际惯例,上市公司必须在兼顾眼前和长 远利益的前提下,先行对税后利润至少作出如下几项必要的扣除后,才能 对股东进行最后的利润分配。 第一项扣除是抵补以前历年亏损;第二项扣除是留作法定公积金;第 三项扣除是留作法定公益金。 从国外发达股市来看,上市公司利润分配基本上是以派息为主的,而 派息的多少则是依盈利水平而定的。 例如,从香港恒生指数的 33 只成份股来看,公司对股东进行利润分 配的主要形式是派息,而且绝大多数公司的派息水平都在每 10 股派 5 港 元之上。 其中,派息最多的是恒生银行,从网�上可查阅到的 1995~1998 年的资料来看,该公司连续 4 年派息都是最高的,其每年派息都在每 10 股派 30 港元之上。 汇丰控股每年每 10 股派息则都在 20 港元之上。

对股东如此丰厚的利润分配,如果没有极强的盈利能力,那的确是很 难想象的。 相比之下,大陆股市上市公司的利润分配则以送股、配股、或直接增 发新股为主要形式,而派息不过是象征性的,派息面与派息率均很低,例 如,每 10 股派 1 元,甚至只有几角钱。 这种现象在我国股市中可能还要持续相当长一段时期,原因主要有两 个其一,上市公司股本偏小,客观上只有通过不断地送配或增发新股,才 能做大股本规模,尤其配股和增发还能同时提高每股净资产含量;其二, 上市公司普遍盈利能力较弱,每股盈利水平不高 ,若强制性要求所有上市公司的派息最低限,势必影响企业资本积累 与投资扩张。 因此,送配增发形式的分配方式是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一举两得的现实 选择。 五、机构投资者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成熟股市一般都有着庞大的机构投 资者,其中,尤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主体,这种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机 构投资者队伍的大小及其内在素质高低,是股市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 因素。 据统计,1996 年 2 月,美国共有五千多个开放式共同基金和五百多个 封闭式共同基金,持有基金股东有一亿多人,共同基金资产总额达 3.01 万亿美元,相当于 1995 年美国 7.4 万亿美元的 40%。 1997 年 6 月,日本有基金管理公司 44 家,管理基金 5300 多个,管理 资产近 45 万亿日元。

1997 年底, 英国有单位信托基金管理公司 154 个, 管理单位信托基金 近 1600 个,管理资产 1500 亿英镑;另有投资信托公司 570 多个,管理资 产 580 亿英镑。 1997 年底, 我国香港特区共有 46 家基金管理公司、 788 个投资基金, 基金资产总值约为六百多亿美元。 另据统计, 在美国股市中, 个人直接持有的股票占股票总市值的 20%, 个人通过共同基金持有的股票占股票总市值的 27%; 机构直接持有的股票 占股票总市值的 28%, 机构通过共同基金持有的股票占股票总市值的 25%; 共同基金持有的股票占股票总市值的比例约为 55%。 1997 年英国机构投资者持有的股票占上市股票总值的 79.5%。 日本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率增长很快,1960 年为 40.9%,1984 年为 64.4%,1989 年为 72%,1997 年即增加到 81%。 相比之下,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也起步较晚,规模相对较小。 1998 年初,我国真正意义上的证券投资基金诞生。 截止 2001 年 5 月初统计, 沪深证交所挂牌的证券投资基金仅有 33 只, 而且全部都属于封闭式基金。 其中,最小规模只有 5 亿个基金单位占 11 只;最大的基金规模也不 过 30 亿个基金单位。 按照加入谈判的承诺,中国的资本市场也将逐步对外国投资者开放。 因此,培育大批机构投资者的工作非常重要。 事实上,为了满足股市超常规发展的需要,我国证券监管部门正在大 力培植机构投资者队伍。

例如,已经推出的一系列改革举措包括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取代老基 金、券商资本扩容、企业准人放宽限制、保险基金人市等;随后还将推出 的其他举措包括开放式基金面世、社保基金与养老金入市、外资设立基金 入市、 混业经营下的银行资金直接入市等, 直至完全开放的外资机构入市。 到那时,我国机构投资者将是股市最庞大的投资者群体,它们将支撑 着我国股市的健康发展,并逐步走向完全的国际化。 六、股价分布股价作为虚拟资本的一种价格,它是股票市场最重要的 信号之一。 股价只有在市场给予合理定位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成为国民经济的晴 雨表,从而做到准确有效地反映宏观基本面和微观景气度。 一般地,股市较为成熟的国家或地区,其股市价格分布大多表现为极 差即最高价与最低价之差较大的均匀分布。 例如, 美国股市最高股价为 100 多美元, 股价仅有 1 美元多的也不少, 甚至还有不足 1 美元的。 很显然,其股价最高值与最低值之比均超出了 100 倍之多。 相比之下,我国股市价格分布则不妙。 以 2001 年 5 月 11 日表 1 收盘价为例,最高股价为华工科技 53.35 元,最低股价为马钢股份 3.94 元,二者相差仅 12.5 倍。 在 1091 只上市股中不含股,位于 50 元之上的有 1 只,介于 40~50 元之间的有 9 只,介于 30―40 元之间的有 31 只;而落在 7 元以下的仅有 20 只; 介于 7―10 元间有 84 只; 其余的 946 只股票的价格则分布在 10―30 元之间,占全部股票的 86.7%;其中 727 只股价高度密集在 10~20 元之

间。 也就是说,我国股市的股价分布是一窝蜂,是大锅饭,股价基本上没 有拉开应有的档次,这样的股价分布,当然也就反映不出上市公司质量的 优劣与差异性来。 反过来讲,上市公司整体质量不高,也正是股价普遍拉不开档次的根 本原因。 表 1 我国股上市公司股份分布结构 2001 年 5 月 11 日收盘价价格元合 计 7 以下 7~1010~2020~3030~4040 以上股票只 109120847272193110 占比 1000187766620128001 另一方面, 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可流通股本规模偏小, 这就使得股市客观上供不应求,而流通盘过小的股票则更成为投机者的追 逐对象,无论公司业绩好坏,其股价均居高不下;相反,为数不多的流通 大盘股, 即便是绩优大盘股, 其股价由于流通盘较大不易炒作而始终偏低, 例如,10 元以下股价中大盘股占多数。 这种因股本而排列的股价严重偏离了上市公司的业绩和投资价值。 客观上的股市投资不足和投机过剩,势必造成股价整体水平高企,股 价严重扭曲。 以同时发行股和股的上市公司股价比较,同股却不能同价,普遍情形 是,上市公司在大陆流通的股市价无一例外地高于在香港流通的股市价 5~10 倍,有的甚至达到近 20 倍。 可以肯定的是,香港股市显然比大陆股市成熟而规范。 七、股价指数的成长性股价指数是衡量并记录一国或地区股市成长历 程的重要指标。

股市的成长,意味着股指不断地向上长大,而股指长大正是上市公司 不断成长壮大的必然结果。 与此同时,反映股市涨落的股指,又是国民经济波动的晴雨表。 20 世纪最后 10 年,美国经济经历了战后少见的长达一百多个月的经 济持续增长,这也许是西方世界的奇迹,但正是这一奇迹制造了美国所谓 的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也正是这股动力推动了道琼斯指数在近十年中的超 常生长。 而仅有十年发展历程的我国股市的确还很年轻。 我国股市价格分布过于集中,在股价普遍偏高且拉不开档次差别的情 况下,宏观面上稍有风吹草动,极易导致股市大起大落,进而形成股价上 的普遍性同涨同跌,投资者方面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格局。 在股价反复的齐涨齐跌中,股指似乎很难长大。 以沪市综合指数为例,1992 年股指从最低 293 点猛窜至 1429 点,但 年末却又陡落至 386 点;1993 年新年刚开市股指又猛升至 1558 点,随后 又快速步入逐波下跌之路,直至 1994 年 7 月底跌至 325 点,随后上海综 指强劲反弹至 9 月 13 日达 1052 点,在不到一个半月的时间里股指累计涨 幅达 223%,而年末收市又跌至 600 多点;在经历了一年多的沉寂之后, 1996 年初股指从 550 点逐步启动,1997 年 6 月股指直逼此波行情的最高 点 1510 点;随后股指退守至 1000 点附近,这种进退两难的格局又维持了 近两年, 直到 1999 年 6 月我国连续第七次降息及 《证券法》 的即将实施, 终于推动股指快速上扬至 1756 点的历史新高。 在经历了近十年的曲折后,股指终于第一次摆脱 1500 点的历史大箱

顶,进而大步冲向 2000 年的最高点 2125 点,2001 年 5 月份继续冲高至 2200 点之上。 很显然,自 1996 年启动的这一波超长大牛市,一直没有大回头的原 因有两个一是宏观经济成功软着陆后的买方市场时代的到来,使我国国民 经济摆脱了过去长期以来的大起大落的格局;二是上市公司在市场经济改 革大潮中,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在此我们可以作出如下基本判断随着这一波牛市的必然终结,下一波 熊市的最低点如果能站稳在 1750 点之上,我们就有理由相信我国股市已 经告别了过去大起大落、难以长大的历史,这将是我国股市走向成熟的一 个重要转折点。 八、股市的国际地位国际股票市场,不仅拥有来自世界各地优秀的上 市公司,而且还有着广阔的国际资本供给空间。 一国或地区要想将国内或地区内的股票市场变成国际股票市场,必须 满足一定的条件完全开放的贸易和金融制度、充分发达的经济和金融、规 范的法治和有力的管制。 从当今的国际股票市场来看,如纽约、伦敦、东京等地的国际性股票 市场,它们无一例外地建在国际金融中心或开放的国度里。 以国别而论,美国在股市上占有多项世界第一 1 上市公司总数最多。 1998 年底,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拥有上市公司三千多家,在纳斯达克 注册的企业有 5068 家,再加上其他全国性和地方性股票交易中心,实际 上,美国共有 28000 家公司的股票直接在二级市场上交易。 2 股票年发行额最大。

1996 年美、英、日三国的股票发行额分别以 84844 亿美元、30888 亿 美元、17402 亿美元占据世界的前三位。 3 股票年交易额最大。 1996 年美、日、英三国的股票交易额分别为 71215 亿美元、12520 亿 美元、5785 亿美元。 在这些国家的开放股市中,既有大批来自世界各国的优质上市公司, 也有来自世界各地规模庞大的机构投资群体,它们共同促进了这些国家股 市的发展与繁荣。 目前, 大陆股市的股票总市值已超过香港股市, 仅次于日本东京股市, 成为亚洲第二大股市。 截止 2000 年底, 我国境内上市公司总数为 1088 家, 比 1993 年的 183 家增长了近 5 倍;股票、股市价总值达 48090 亿元,比 1993 年的 3531 亿 元增长了 12.6 倍;股票总市值占比重为 53.8%,比 1993 年的 10.2% 提高了四十多个百分点;流通市值为 16087 亿元,比 1993 年的 862 亿元 增长了 17.7 倍;股票当年交易额为 60826 亿元,比 1993 年的 3627 亿元 增长了 15.8 倍;股票当年筹资额 1554 亿元,比 1993 年的 315 亿元增长 了近四倍。 从动态看,我国股市在短短十年中的发展是十分迅猛的,但与发达国 家和地区股市在质上作横向比较则仍存在较大差距。 目前,尚无外国企业直接来大陆上市,而且除在香港上市外,我国在 海外直接上市的公司也很少,仅有十余家。





股市市值是根据总股本计算的

股市市值是根据总股本计算的,总市值只是个虚值,并没有那么多钱流入股市,所以这些钱都是来无影去无踪。就比如总股本是100股,流通股是10股,而当股票价格从1元涨到10元,总市值就是1000元,而这当中流入的钱并没有1000元,也许流入9元就能把股票价格拉到10元。当股票价格又重新回到1元时,总市值又回到100元,就并成了蒸发掉900元。真实流入的钱就是在重新分配的过程中。 上证指数从去年10月16日的6124点一泻千里,直到昨日上证指数最低点1664.93点,最大跌幅近73%;而伴随着股指节节下滑,两市市值亦如洪水决堤,一发不可收拾。据统计,从去年高点至今市值已经蒸发了近24万亿。哀叹不已的股民不禁疑问,我们的真金白银究竟都去了哪? 蒸发数额惊人:24万亿! 24万亿意味着什么?24万亿比我国2006年全年的GDP还多;相当于建18条京沪高速铁路;相当于近344个巴菲特资产的总和,这么一笔巨大的财富却在无形中灰飞烟灭。 不仅是股市市值,受股市暴跌影响,多家上市公司老总身家也急速“蒸发”。国美老总黄光裕个人的持股市值因股价的暴跌从100亿港元降至50亿港元左右;万科老总王石所获得股票市值已经损失了近1亿元,其余200余名激励对象账户内的股票,市值损失合计超过15.9亿元。 仅几万亿的实际资金投入 有一个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能量守恒,物质不灭。也就是说,没有什么东西会平白无故的消失不见,物质是永存的。股票也是如此,分析人士表示,中国股市虽说号称蒸发了24万亿人民币,但实质上只有几万亿的实际投入资金而已。就是这几万亿资金炒高了整体的A股市值。 长城证券首席分析师张勇认为,股市是一个虚拟经济,股价只是一个货币符号,在不同点位下代表着不同的数字。整个股市有2/3处于非流通状态,加上流通价的下跌产生了一定杠杆效应。“事实上,股市是流通者的4万亿撬动着13万亿的资本流动。当时计算的市值也并非代表真正有那么多货币在股市。”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你有三亩地,以1万元的价格卖了一亩给别人,于是市场价就是1万元,你还有2亩,身价就是2万元。后来那个人把地转给另一个人,2万元成交,于是每亩市场价升到了2万元。于是你的资产就要重新计算了,变成4万元。最后那亩地被辗转交易多次了,最后接手的人用了100万

中国股市和欧美股市区别

中国股市和欧美股市区别 1、西方股市的规模相对于整体经济比中国大的多,金融产业是他们的国家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产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西方股市规模已经相当大了,单纯依靠资金是很难推动股市上涨的,这也是为什么在美国股市价格分化很厉害的原因,股票有的只有一美分,有的却能达到几百美元的价格。中国规模较小,所以依靠资金的推动就能产生一波牛市。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股票的价格都很高的原因之一。 2、西方国家企业上市较为容易。中国的企业上市在盈利能力、资产规模、资产结构等方面有严格的限制,西方国家限制很少。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中国企业跑到纳斯达克上市的原因。 3、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西方国家的投资者已经相当成熟,形成了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大量散户参与的局面。信奉价值投资、长期投资是西方国家的市场特点。但是并不是说他们所有的人都是价值投资,投机的人也很多。2000年互联网泡沫就是他们投机的结果。但是他们的市场规模太大,上市企业太多了,单纯依靠投机,依靠资金很难推动股市上涨。他们之所以喜欢长期投资也是被逼的。 4、股市的监管方法、市场制度等法规方面有很多地方和中国不一样,他们的法规比中国要成熟严密的多。 5、西方国家的金融市场相当成熟,交易品种相当丰富。股市并不是割裂出来的,他和期货市场、货币市场等其他市场是紧密连接在一起

的,国内的市场又和国外的市场联系在一起。例如:股指期货、期权就把股市和期货市场联系在一起,一些金融衍生品又把股市和货币市场联系在一起,通过货币市场又和别的国家联系在一起。这也是为什么这次金融危机仅仅是信贷市场的危机就几乎能导致整个西方国家金融体系的崩溃。中国的金融市场没出现崩溃性的局面就是因为中国的资本市场之间、中国市场和国外市场之间相互割裂的原因。 6、他们的投资理论相当丰富,相当成熟。中国人学习的江恩理论、波浪理论、均线理论、价值投资这些投资方法几乎全部来自西方国家,而且他们的投资者名家辈出。 中国股市特点 中国股市最大的特点是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时承诺不流通,因此各股票只有流通股在市场中按照股价进行交易,然而指数却是依照总股本加权计算,从而形成操盘上的“以少控多”的特点。例如比较显著的是1997年以前的东北电气、吉林化工,由于其总股本较大而流通股数较少,因此只动用少量的资金影响这两只股票,就能形成对指数的部分控制。 到了2001年后,中国证监会逐渐提出要解决国有股的不能流通问题,要盘活国有资产,曾先后出台了一些方案。但由于在当初的上市发行环节,流通股东以超高市盈率购买了流通股,而出台的这些方案都或多或少地损害了流通股东的利益,因此市场以走熊而对“国有股减持”的改革作出市场反应。后迫于市场的压力,中国证监会宣布暂停“国有股减持”的改革。

中国股票市场有效性分析

中国股票市场有效性分析 张晓瑞 郭立夫 〔摘 要〕 中国股票市场经过20多年的规范发展,信息披露及传导机制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本文通过对股票市场有效性的三种形式的研究,进而对中国股票市场信息不对称与股票市场有效性关系进行分析。 〔关键词〕 股票 有效性 一、股票市场的有效性 股票市场有效性是指股票价格对市场信息反应的有效化,如果所有股票价格都充分反映了所有相关信息,股市即达到了有效状态。在新古典均衡理论中,有效率是指帕累托最优理论。而股票市场的有效率与此涵义大为不同。有效股票市场可定义为证券定价完全并正确地反映了相关信息的股票市场。从本质上讲,股票市场有效性问题探讨的是股票价格对相关信息的反应程度和速度。 在一个有效市场上,各种股票的价格完全、迅速的反应了可得到的信息(如公司上一年的盈利和股票的分股,中央银行已公布调整利率的消息以及国家的重大政策等),市价能根据得利的信息很快调整。这样,市价在其固有值周围随机波动。投资者预期只能得到正常的利润和赚取正常的回报,不能得到反常回报。 根据股票价格反应相关信息集的程度不同,可把股票市场的有效性分为弱式、半强式和或强式有效市场三种状态,与之相对应的信息集分别为所有历史的相关信息、所有公开可获得的相关信息、所有相关信息(包括尚未公开的内幕信息) 弱式有效市场理论是关于相关信息的第一个重要的量程碑。根据弱式有效市场理论,今年股票价格反映了该股票所有的历史价格数据。在弱式有效市场中,投资者不可能从股票历史价格数据中发现被错误定价的股票,并通过买卖这些股票来获利。股票价格已经根据这些信息作了相应的调整。投资者不可能运用技术分析来寻找获取超额收益的机会。投资者只能获得与所承担风险相对应的正常收益,投资者无法利用过去的证券价格分析去获得超额利润。在弱式有效市场中,股票价格变动与其历史行为方式是独立的,股价变动的历史时间序列数据呈现出随机游走形态。例如,假设现期以100元买入某股票;而价格每期变化的概率为:以75%概率上涨12%,以25%的概率下跌10%。则在此投资中 ,有3Π4 的机会(75%)收益为12%,只有1Π4的可能性(25%) 收益为-10%。所以期望收益为: E(R)=01753(12%)3100+01253(-10%)3100=615 虽然期望收益为65%,但在给定年度中,对特定结 果进行观察,则呈现随机状态。因此即使在此例中,也 可以认为证券价格遵循随机游走。 根据半强式有效市场理论,价格反映了所有可利用 的当前和历史的公共相关信息。除了股票历史价格数据 外,可利用公共信息还包括公司财务状况、财务状况通 告和其它会计规则要求的补充信息。可利用公共信息还 包括其它外部金融和规章资料,例如财产税、市场有关 数据、收益率水平和股票β系数等等。在半强式有效市 场中,仔细研究财务金融报告是没用的。此观点的思想 是,财务金融信息一经公开,所有投资者将即时反应并 把价格推至与所有公共信息相对应的位置。因此,当投 资者早上喝茶时从报纸中了解到一些公共信息,例如发 明了一种新药或某公司人事变动,但这对于要赚取超额 收益来说已经太迟了。因此这时所能买卖的股票价格已 经反映了该信息。与半强式有效市场理论相对立的,有 些投资者认为可通过仔细研究可利用公共数据,特别是 会计资料,来获取超额利润。这些投资者通过基础分析 手段,运用金融财务公报和其它公共信息来源获得的信 息来确定被错误定价的股票。但有效市场理论表明,若 市场达到半强式效应,则投资者通过基础分析手段不能 获取超额利润;即半强式有效否定了基础分析。 图1 有效市场理论市场划分与信息来源关系图 — 2 1 1 —

中国股市发展分析(完整版)

中国股市发展历程(以上证综指走势为例) 分上中下三篇发至经济观察木泉投资原创文章 上证综指于1991年7月15日首次发布,其样本股是全部上市股票,因此其对中国股票市场有非常好的代表性。下面以上证综指自发布以来的收盘价为载体,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进行分析。 (1)1990-1992年10月:初步实验,股市第一次起落 邓小平南方讲话,提出坚持改革开主、发展市场经济(含股票市场)的观点,国内开始进行股票市场试点开放,国内掀起一轮投资热,股票价格的逐渐上涨也使得上证综指从90多点涨至400多点。 1992年5月21日,上海股市交易价格限制全部取消,在这一利好消息刺激下,大盘从616.99点直接跳空高开在1260.32点,较前一天涨幅高达104.27%,这也是上证指数首次突破千点大关。此后仅仅3天时间,各只股票价格都呈现一飞冲天的走势,平均涨幅为570%。其中,5只新股更狂升2500%至3000%。最终上证指数暴涨至1300多点。 但由于这一年有30多只新股票上市,比1991年增长了3.88倍,对投资者的心理冲击和资金面压力巨大,股指一路下滑,深圳“810事件”也加速了上证综指的下跌。“1992股票认购证”第四次摇号。当时预发认购表500万张,每人凭身份证可购表1张,时称有“百万人争购”,不到半天的时间,抽签表全部售完,人们难以置信。秩序就在人们的质疑中开始混乱,并发生冲突。这天傍晚,数千名没有买到抽签表的股民在深南中路打出反腐败和要求公正的标语,并形成对深圳市政府和人民银行围攻的局面,酿成“8·10事件”。上海股市受深圳“8·10”风波影响,上证指数从8月10日的964点暴跌到8月12日的781点,跌幅达19%。暴跌五个月后,1992年11月16日,上证指数回落至398点,几乎打回原形。 (2)1992年10月-1994年6月:股市第二次起落 从1992年底到1993年初,我国新兴的投资基金开始得到政府支持,上市投

中国近10年股市发展报告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股票市场逐步得到完善。2012年1月8日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提出:资本市场要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本文尝试对2002年—2011年中国股票市场发展情况做一个基本分析,探讨中国股市近十年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股市;成果;问题

中国近10年股市发展报告 一、中国股票市场近10年取得的成绩 (一)发行规模逐步扩大 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公司成功上市,股票市场融资的功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表1,反映了我国自1992年至2011年股票市场发行规模。 从表1可以看出:2002年我国境内上市公司只有1224家,到了2011年共有2342家,10年的时间我国上市公司增长了1118家,平均每年增长112家,每年上市的公司数量居于世界前列。其中境内上市外资股近10年无显著变化,H股也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2002年内地在香港上市公司只有75家,到2011年已经有171家,增长了2、3倍。 (二)证券化率逐步提高 证券化率,指的是一国各类证券总市值与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股市总市值与GDP总量的比值),实际计算中证券总市值通常用股票总市值来代表。证券化率越高,意味着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重要,因此它是衡量一国证券市场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一国或地区的证券化率越高,意味着证券市场在该国或地区的经济体系中越重要。 我国证券市场起步晚,发展滞后,证券化率在全球处于较低水平,按照1997年末市场市值与当年国民生产总值计算,为23.4%,不仅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说明中国证券市场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如表2中的数据反映我国2002年-2011年年底证券化率情况。

中美股市人比人气死人

中美股市人比人气死人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把这话用在中美股市的身上,同样也很贴切。 先说大盘指数。目前反映中国股市走势的上证指数还在2200点附近徘徊,与2007年大牛市时的最高点位6124点相比,目前的股指只是处于山脚下。而反映美国股市走势的道琼斯指数,近期的最高点位是15709点,把2007年大牛市时的最高点14198点成功地踩在了脚下。 再看股市对消息面的反应。上周三,美国9月非农数据大幅逊于预期,标普500、黄金暴涨。但接下来中国股市却大跌超过1个百分点。美国非农不及预期,市场预期QE暂时不会退出,美股拉升。而之前美国经济数据超预期,市场因经济复苏强烈预期,美股拉升。总之,不能消息面好与不好,美股都能拉升。反观中国股市,经济数据较好,市场预期经济见顶了,跌!经济数据不好时更跌!不论消息面好坏,中国股市就是无妈的孩子只有“跌”(爹)。因此,从市场对消息面的反应来看,美国股市明显偏于乐观,而中国股市更显得消沉。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明显的差别呢?其实出现这种明显的差别也很正常。实际上,中美股市是没有多少可比性的。毕竟美国股市的历史超过了200多年,美国股市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市场,这个市场是为投资者服务,它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为己任。所以这个市场有一句名言叫做“保护中小投资者就是保护华尔街”。至于中国股市只有短短20几年的时间,还是一个非常不成熟的市场,并且这个市场主要是用来为融资者服务的,融资功能是中国股市最主要的功能,为此投资者的利益常常被牺牲,因此中国股市的名言就是“支持中国经济的发展”。所以,美国股市对消息面反应更加积极,中国股市对消息面的反应偏于消极,这就不足为奇了。 所以要说中美股市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其重中之重在于对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保护不同。应该说,在这个问题上,中国股市管理层对此是有很清醒的认识的。就在日前,证监会主席肖钢在《人民日报》上发文称“保护中小投资者就是保护资本市场”。肖钢主席准确地解剖了中小投资者利益得不到保护的原因在于:由于历史原因,长期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在制度设计中更多偏重于融资,对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重视不够,有针对性的制度安排少,形成了融资者强、投资者弱的失衡格局。中小投资者保护制度规范原则笼统,可操作性缺乏,权利行使存在很多障碍,甚至形同虚设。所以肖钢主席

中国股市与国际股市的差距比较(doc 11)

中国股市与国际股市的差距比较 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改革开放为大背景,借助大量统计数据,从纵向与横向的八个主要方面,综合论述了我国股市(特指大陆股市)的现状特征,并指出了它与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股市相比之下的差距之所在,及其在未来改革与发展中的总体趋势。 一、上市公司规模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1998年,中国工业500强的总资产平均值为7.11亿美元,销售收入平均值为3.98亿美元,分别仅相当于当年世界500强平均规模的0.88%和1.74%。1998年中国最大工业企业的销售收入为61.13亿美元,仅相当于同年世界500强最小企业销售收入89.02亿美元的68.7%。即使以中国工业100强同世界500强比较,差距也仍然是显著的。1998年中国工业100强的总资产平均值折算成美元为19.48亿美元,销售收入平均值为10.89亿美元,分别仅相当于当年世界500强平均规模的2.44%和4.75%。 1999年我国四大全资国有商业银行首次全部进入世界500强,但相比之下,它们在其中的表现却是“大而不强”。其中的原因不言自明:我国四大全资国有商业银行的庞大规模是政府过去用巨额财政资金和垄断经营政策做大的。因此,我们的国有银行虽有世界级大银行的外壳,但尚缺乏跨国大银行的内在素质,当然也就不能算做名符其实的世界500强。 不难想象,从上述企业中产生的上市公司,其规模也必然会是偏小的。以上市公

司的总股本规模为例,上海30指数所含30只成分股的可流通股本规模普遍都是偏小的。以2001年4月底的统计数据为准,在30只成分股中,可流通股本不足1亿股的就有2只:1亿~2亿股有12只;2亿一4亿股有8只;4亿~6亿股有6只;6亿股以上有2只。从统计结果看,有近一半成份股的可流通股规模不足2亿股,而且没有一只股的可流通股本达到10亿股。即便从这30家上市公司的总股本来看,公司规模也是偏小的。其中,总股本大于20亿元的只占2家;而总股本不足7亿元的则占18家;总股本介于7亿~20亿元之间的有10家。 再以香港股市为例,在香港恒生指数所含的33只成份股中,大多属于蓝筹股,它们的总股本(即可流通股本)规模现状是:5亿股以下只有1只;5亿~10亿股有6只;10亿一20亿股有7只;20亿~30亿股有12只;30亿一50亿股有4只;50亿股以上有2只;100亿股以上有1只。 二、上市公司股本结构 依世界各国的先例,股本一般只有普通股与优先股之分,而我国上市公司总股本却异样地分割为国有股、法人股和社会公众股三大块,而且,只有社会公众股才能上市流通,可流通股占总股本的比重仅30%多一点。原本偏小的总股本规模,当其中的60%以上又不能上市流通时,至少会引发以下后果: 1.由于股市的实际股本流通量狭小,易于大户操纵控盘,从而形成“投资不足、投机过剩”的格局,最终导致股价失真。曾经制造中国股市“天价奇迹”的亿安科技,为何能与其业绩如此不符地冲上126元的“天价”?后来人们从证监会的公告中才得知,原

中国股市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 经过近 20 年的发展,我国股票市场已形成了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特色道路,规模不断扩大,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投资者积极性不断提高,制度性建设日趋完善。但股票市场在诸多方面的不完善性仍较为明显。过度投机问题的存在,加剧和放大了市场的波动和风险,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严重制约着我国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必须下大力气加以解决,虽然我国限制内幕交易的立法措施和执法力度得到了不断完善。但是仍旧难以满足证券市场快速发展的需要。为防止新形式的内幕交易行为扰乱市场秩序并影响市场效率。应借鉴国际经验,从立法、执法以及交易制度等方面入手,杜绝内幕交易孳生的土壤。保证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这些缺陷削弱了股市的功能,阻碍了股市的进一步发展,为引发金融危机埋下了隐患, 这些包括了监管力度、人才的培养、以及一些交易的内幕,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这些现状及其原因、我国股票市场过度投机产生的主要原因,找出改善对策。 关键词:股市监管问题对策

ABSTRACT After nearly 20 years of development, China's stock market has been formed to adapt to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way, scale is continually expanding,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listing Corporation, investors continue to improve, the 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is perfect. But the stock market is not perfect in many aspects still more obvious. The problem of excessive speculation exists, intensified and expanded market volatility and risk of serious damage to the investor, especially the interests of small investors, seriously restrict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tock market in our country, we must make great efforts to solve, although China's restrictions on insider trading made Fatos and law enforcement has been continuously improved. But still difficult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securities market. In order to prevent insider trading behavior of new forms of disrupting the market order and affect the market efficiency. We should learn from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starting from the legislation, law enforcement and trading system, to prevent insider trading in soil. To ensur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securities market. These defects weaken the stock market functions, hindered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stock market, the potential for causing the financial crisis in depth, these include supervision, personnel training, as well as some of the main reasons for insider trading,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reasons, China's stock market excessive speculation, find out the improvement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tock market supervision problem countermeasure

中国股市有效性分析

中国股市有效性分析 【摘要】:中国股市的有效性一直是争论的热门话题,它具有很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总结了证券市场的效率类型,通过分析论证得出我国股市的有效性,并对提高股市有效性给出了一些意见。 【关键词】:中国股市市场有效性弱势有效半强势有效 【正文】:股市有效性体现了股票市场的运行效率,在股市满足有效性的情况下,股票价格能够反映公司的真实价值,为公司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提供准确的信号,投资者也因此能够选取最佳的股票进行投资,因此有效性的程度一直是金融学术界、业内人士和监管当局所关注的重要问题。 何为市场有效性? 所谓市场有效性是指,在一个有效的市场中,价格总是能够完全反映所有可接受的信息,这被成为市场有效性假定(EMH)。规范而言,若市场价格并不因为向所有证券交易者公开了信息集而收到影响,那么就说该市场对信息集是有效率的,而且对信息集有效率意味着以此信息集为基础的证券交易不可能获得经济利润。 Fama (1970)给出了如下的模型来定义有效市场假说: E(pj,t+1|Φt)=[1+E(r j,t+1|Φt] pj,t 其中,p j,t 表示证券的价格,r j,t表示收益率,Φt 表示信息集。 令Xj,t+1=p j,t+1 - E(p j,t+1|Φt),于是,E(Xj,t+1)=0。定义序列{Xj,t+1} 是基于信息集的“公平博弈”。在此,价格充分反映可以获得的信息,即排除了可以获得超额利润的可能,市场是有效的。 如果E(pj,t+1)|Φt≥pj,t ,E(rj,t+1|Φt)≥0,那么就认为价格序列是基于信息集的下鞅过程。特别地,如果E(r j,t+1|Φt=0,那么价格序列是鞅过程。所以,有效市场假说是鞅假定。 市场有效性的分类 自Roberts(1967)以来,人们就一直习惯于按信息集的三种不同类型将市场效率区分为弱有效性、半强有效性和强有效性三种类型。弱有效性是指当前的股票价格充分地反应了所有的历史价格信息,半强有效性是指当前的股票价格反映了所有的公开信息(即公开可获得的、有关公司财务和发展前景方面的信息),强有效性是指当前的股票价格反映了所有的相关信息(包括内幕消息)。 从信息经济学角度看,有效性反映了证券市场的基本运行质量和效率,因此市场有效性假定构成了线代金融经济学的重要基石,是金融经济学研究中的核心理论,是线代金融投资理论(如CAPM、APT理论)的基础。

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大股灾

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大股灾 股市在今天已成为很多人投资理财的一个重要所在。其实早在100多年前,中国就已经出现了股市,而且在短短几十年间就发生了三次大股灾。 胡雪岩垮台引起股市下跌 1850年代,中国已经出现了股市,最早是一些在华的外国人从事外企的股票投机,后来一些中方买办看到有利可图,也加入进来。洋务运动兴起后,很多近代意义的中国企业开始出现,为了融资的需要,这些企业也开始发行股票,进入股票市场。经过20多年的培育,中国股市迎来了一个黄金时期,从1870年代开始,上海股市开始疯涨。许多商人和投机者大肆追捧新上市的中方企业股票。因为在他们眼中,这些企业多半是官督商办,有着很强的官方背景,经营上也少有竞争对手。在投机者的追捧下,这些企业的股票开始疯涨,当时轮船招商局的股票一开始一股只有几十两,短短几个月便上涨到近300两,而开平矿务局的股票也在短时间内从不足十两涨到百余两。 受股市疯涨的刺激,不仅普通投机者开始大量涌入,一些钱庄也不甘人后,开始将钱庄资金投入股市。钱庄逐渐成为股市中的主力军,其用于拉升股价的资金几乎全为钱庄的流通资金,而在这些资金大量进入股市后,由流通资金变成企业的生产资金,也就意味着市场流通货币开始减少,这离股灾的爆发就不远了。而这次股灾的诱因与当时鼎鼎大名的红顶商人胡雪岩的垮台密切相关。 胡雪岩在短短几十年间,依靠灵活的手腕在官场和商场长袖善舞,很快建立起自己的商业帝国。他所掌握的阜康钱庄营业区域遍布大江南北。在这次股市繁荣之中,阜康将掌握的大量流通资金投入股市。正当阜康大肆牟利时,作为阜康的老板胡雪岩突然垮台,这使得阜康发生挤兑风潮,由于无力应对,阜康只得宣布倒闭。阜康的倒闭令早就岌岌可危的股市终于崩盘,股价一泻千里。开平矿务局的股票1883年5月还是每股210两以上,并且很难买到,到了8月,其股价已跌至120两,而有人则"愿意

中国股票市场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股票市场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 见证了“牛市”的6000点,现在又经历着跌破1200的“熊市”,广大股民的心理素质想必有了很大的提高,毕竟这可是从天堂一下子掉到了地狱。 现在问及大众怎么看待现在的中国股市,想必大多的答案是: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焉。毕竟现在的股市,真的已经让广大人民群众伤心透了。从6000点下跌,人们观望着,期待不会跌破4000点,可是它就这样轻易的破了这个界限,毫不顾忌人们的感受。然后人们又相信不会跌破3000点,可是它坚持了好久周,最终还是没能坚持到底,又跌破了3000点。现在人们已经不在抱幻想,可是依然保持着最好的期待,可惜,事与愿违,该来的总要来,2000点也破了。这样的恶性循环到底什么时候会结束?是什么让中国股市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这学期选了“证券投资与分析”这门课,虽然只是选修,但是老师全面的分析股市,还是让我学到了许多。关于现在中国股票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上网查了相关的资料,也有自己的想法。 现在专家对这个问题主要有五个观点。主要观点一:股权分置。很多人将股市走弱的原因归结为股权分置问题,这是有一定道理的。由于股权分置问题的存在,不利于上市公司改善治理结构,不利于形成外部治理机制,不利于市场形成稳

定预期,不利于投资者评估上市公司投资价值。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股权分置问题并不是中国股市问题的唯一症结,解决了股权分置问题也并不意味着中国股市从此向好。中国股市也有全流通的公司,中国股市也有民营企业,但是这些公司给投资者的回报也并未高人一等。即使股份全流通了,仍然会有上市公司作假,仍然会有上市公司损害投资者权益,即使在美国这样成熟的市场也出了安然事件。对于那些素质差的上市公司,迟早要退市的公司,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只能给大股东再增加一次圈钱的机会,只能再让投资者付出更高的代价。 主要观点二:上市制度。这么多的上市公司出问题,已不能简单地当个案来处理了,我们必须反思发行上市制度。当前上市公司的风险实在太大了,这必然要带来投资者投资策略和选股思路上的调整。仅仅凭借财务数据和业绩预期选股已不够,即使我们能够甄别出财务报表的真假虚实,即使我们能够准确预测出未来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但如果我们不能察觉管理层的道德风险,如果我们不能识别公司治理机制中的潜在缺陷,我们仍然无法规避投资风险。 主要观点三:新股发行的心态。 新股发行也是影响近期市场走势的一个因素。面对新股发行,投资者是一种十分矛盾的心态。一方面新股发行要带来现有股价结构的调整,要分流市场的资金。另一方面投资

中国股市历次大跌全记录文本

中国股市历次大跌全记录 中国股市历次大跌全记录 第一次大跌:1992年5月至1992年11月,上证指数从1429点跌至400点,历时5个月,最大跌幅72%。 1992年5月21日,沪市突然全面放开股价,大盘直接跳空高开到1260.32点,较前一天涨幅高达104.27%,上证指数当天从616点飙升至1265点,三天后冲高至1420点,股票价格一飞冲天,其中,5只新股市价面值狂飙2500%至3000%,上证指数首度跨越千点。 1992年6月12日,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调高至3‰,当天市场没反应,盘整一月后从1100多点跌到300多点。 1992年8月10日,发售新股认购抽签表,发生震惊全国的“8·10风波”,之后三天,股市受此影响暴跌22.2%,上证指数跌去400余点,与5月25日的1420点相比净跌640点,两个半月跌幅达到45%。 1992年11月17日,联农股份(天宸股份600620)人民币股票上市,当日沪指跌至386.85点,收盘393.52点,完成最后一跌,此后股指一路上行,至1993年2月16日,收在1558.95,涨幅296.16%。 关键词:调高印花税、8·10风波。

第二次大跌:1993年2月至1994年7月,上证指数从1553点跌至325点,历时18个月,最大跌幅达79%。 1993年2月16日“老八股”宣布扩容,上证指数从1558.95点一直下泄到1994年7月29日的最低325.89点,跌幅达79.10%。 1994年7月29日,《人民日报》刊登证监会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稳定和发展股票市场的措施(年暂停新股发行上市;严控上市公司配股规模;采取措施扩大入市资金围),昭示1993年上半年熊市后管理层的坚定信心,引起八月狂潮,俗称“三大政策”,上证指数从当日收盘的333.92点涨至1994年9月13日的1052.94点,涨幅达215.33%。 关键词:扩容、三大政策。 第三次大跌:1994年9月至1996年1月,上证指数从1053点跌至512点,历时16个月,最大跌幅达51%。 1995年1月3日实行T+1交易制度;1995年2月23日,“3·27国债期货事件”爆发,5月17日国债期货市场关闭,5月18日股市井喷,5月19日“3·27”事件始作俑者管金生被捕。

中国股市在世界的地位

中国股市在世界的地位 中国股市在世界的地位 2012年10月17日07:26:54 分类:未分类 最近有两则与中国股市有关的新闻,一是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姜洋在9月25日说“股票市值和公司类信用债券余额都位居世界前列”,另一方面由包括中国证监会、沪深证券交易所、国家外汇管理局、部分托管银行、基金公司和证券公司联合组成的中国资本市场海外推介代表团海外路演,向海外投资者介绍“未来的一个中长期规划”,并澄清并非让海外投资者不要撤离A股市场。这两则消息却事实上反映了中国股市在世界的地位。见下表1。 下表1通过一系列指标来比较中国的两大证券市场和世界范围内50个证券市场的比较。沪深股市在有些指标上名列前茅,但有一些指标也确实表现非常不佳。比如就上市企业总市值指标而言,截至2012年6月30日,在上海证交所上市企业的总市值高达2.41万亿美元,同期深圳证交所上市企业的总市值高达1.15万亿美元,分别列世界第6位和第11位。如果把深交所和上交所合并(即使不包括在

香港交所上市企业市值),其上市企业总市值将高达3.56万亿美元,高于东京证交所的3.38万亿,而仅次于美国(纽约-泛欧交易所集团(美国)和NASDAQ OMX市场),这与中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相当。就股份成交量而言,上交所和深交所也分列世界第4和第5位,说“位居世界前列”也是名符其实。就反映股票流通性强弱的指标股票周转速度[1] 而言,深交所居世界第2。 但这些简单的指标可能具有误导性。比如沪深股市总市值位居世界前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退市制度、新股增发、多年宽松的货币政策、资本账户管制和汇率管制的结果,它更像用GDP来衡量经济规模,它们反映的都是粗放的数量指标而非质量指标;高股票流通速度则更可能反映中国股市的投机性较强以及做空机制的缺乏(张峥,刘力, 2006)。具体到股市指数的表现,沪深股市则与世界范围内的股市出现完全不一样的表现,这也算是对中国股市质量的评价。在2011年9月1日-2012年8月31日1年期间,深证综合指数下跌26.7%,在世界52个市场综合指数中列第49为,上证综合指数跌20.2%,列47位,均属于倒数前5名,这一成绩甚至逊于饱受金融危机折磨的西班牙和葡萄牙股市。 沪深股市与世界的不同还体现在融合程度。有一系列研究检验沪深股市与世界其他股市的融合程度。使用在险价值模型(VAR),Bahng and Shin (2003) 测试出在中、日、

对中国证券市场的看法

中国证券市场现状与投资策略历经了十四年跨越式发展,我国证券市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成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我国宏观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为证券市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证券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反过来促进了投融资体制改革,推动了企业重组和产业结构调整,有力地支持了一批国家重点企业的发展和重点项目的建设,从而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由于起步晚的原因,虽然证券市场在规模上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也就构成了当前我国证券市场的一般特点: 第一个特点就是市场结构不均衡。目前,我国发行上市的证券品种已涵盖了股票及其存托凭证、证券投资基金、债券、权证、资产支持证券等。资本市场为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换代、促进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开辟了更为多样的直接融资渠道。首先是现在我国证券市场还是以股票为主,股票在市场中所占比重很大,而公司债融资上市的品种也是寥寥无几,不利于上市公司运用多种方式筹集资金。其次投资基金比重偏低,由于基金在证券市场起着一定的稳定器的作用,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市场的波动。再次就是衍生产品种类少,这也是我国证券市场落后的一个重要表现,现在市场上衍生产品少,不利于分散投资风险,给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适合的投资品种。 第二个特点就是市场运作不规范。虽然发行制度由审批制过渡到核准制,但是并没有彻底解决发行环节的不规范的缺点。股票发行方式不合理。证券市场发展初期,股票发行采用定向募集的方式在企业内部发行。现在的新股发行方式仍旧不够合理,机构投资者由于有网下发行时候的机会,而坐收几乎无风险的新股收益,广大中小股民却鲜有机会中签买到新股。市场参与者的行为不够规范。 第三个特点就是机构投资者队伍偏小,在市场上所占比重不够大。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国家证券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反映了市场的成熟程度。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初期,市场的投资主体是个人投资者。个人投资者的资金规模有限,通常买卖频率较高,追涨杀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证券市场的不稳定性。由此可见,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是维护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第四个特点是监管手段的法制化程度不高。近年来,中国证监会积极推进证券市场的改革和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明确了监管部门的角色定位。更新监管理念和改进监管方式;加强了证券、期货的一线监管方式,充分发挥派出机构的作用;强化证券、期货业协会的自律机制,有力地促进了我国证券市场的规范发展。这些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市场行为以及监管部门的行为,但是远远不能称之为法制化的证券市场,我们还有很多的路要走。 根据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我从持股周期长短来分析国内投资市场的投资思路,可以分成以下两种: 1、短线追高型。此类投资者基本不关心股票的基本面情况,完全根据个股短线走势来决定买入时机,他们每日跟踪涨幅榜前列的若干支股票,选择刚开始启动的个股作为投资对象,而后在涨势开始衰竭时迅速卖出,持股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周。这种理念的逻辑基础是,大多数强势个股均有一个加速上升区,在此区间介入该股,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投资收益。一般而言,中小散户比较倾向于接受短线快进快出的理念,而许多证券营业部收入的主要来源正是此类客户活跃的短线交易。在此种理念的指导下,短线交易的一种极端做法是,一旦

中国股市现状分析

中国股票市场现状浅析 摘要:中国股票市场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特色道路。中国股票市场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已经取得巨大的成绩。股票市场作为中国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它的诸多不完善的地方。 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的需求或欲望,而“幸福和快乐是满足人欲望最好的药剂”(孟德斯鸠)。娱乐的特性是符合现代经济活动的目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更多地关注我们自身的幸福与快乐。 近几年来,全球金融动荡,中国采取各种金融政策见效甚微。中国各种问题仍然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我国股票市场绵延不断的下跌,是否反映了“经济向下“的状况,这是大家都非常关心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大家要分清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是两回事。 对于中国股市的持续下跌不妨分长期和短期两个方面来看。从过去十年的跨度来看,中国股市有着估值回归的内在需求,这是近年来A股不断走低的重要原因。股市的不振更多是信心缺失所致,而不是经济下降所致。根据市场情况,我们可以看到投资者最为担心的是,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依然比较严峻,尤其是欧洲债务危机仍有可能恶化扩散,国内经济受转型和周期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下行压力较大,这些基本面因素是导致市场走弱的主要原因。 众所周知,全球金融市场充满着泡沫,大家进入了一个泡沫化生存的时代。因此,尽管最近以来中国股市,甚至全球股市出现了全面性下跌,但是这种下跌只是市场价格的波动,并非是出现全球股市周期性的变化。对于国内股市大幅下跌,既有国际周边市场的影响,更重要的应该是是国内股市本身出了问题。 中国股市现象既与生活常识相背离,也脱离基本的经济原理,因此,其股市泡沫的吹大是无疑的。既然股市的泡沫已经吹得很大,因此,中国股市发展到一定程度在价格上进行调整也就十分正常了。股市的指数上下波动是很正常的事情,股票的市场价值总是围绕其内涵价值上下波动。因此,国内股市下跌了,特别是泡沫很大的股市下跌,对市场不是不好,而是股市未来发展的必要条件。 从股市是实体经济的睛雨表来看,尽管国内存在两大资产价格巨大的泡沫,但是国内经济向好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韩国的MV风靡我国,从表象上看,也许大家只是把它作为

关于大盘指数。总市值流通市值。蓝筹股。解释

股本指股东在公司中所占的权益,多用于指股票。 上市公司与其他公司比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将上市公司的全部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并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来筹集资本。股东以其所认购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股份是很重要的指标。股份总数为股本,股本应等于公司的注册资本,所以,股本也是很重要的指标。 大盘指数:计算方法(了解下) 深圳证券交易所成份股价指数(简称深证成指)是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主要股指。它是按一定标准选出40家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作为成份股,用成份股的可流通数作为权数,采用综合法进行编制而成的股价指标。从1995年5月1日起开始计算,基数为1000点。其基本公式为: 股价指数=现时成分股总市值/基期成分股总市值×1000 计算方法是:从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所有股票中抽取具有市场代表性的4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为样本,以流通股本为权数,以加权平均法计算,以1994年7月20 日为基日,基日指数定为1000点。 上证指数全称是“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综合指数”,该指数是按照公司股票的流通市值组成的。我们俗称的“大盘”。通过这个指数可以看出整个市场的波动趋势。这个指数下跌,说明整个股市的总市值下跌,指数上涨,说明整个股市的总市值上涨 成份股 通过对股票市场上一些有代表性的公司发行的股票价格进行平均计算和动态对比后 得出的数值被称为股票价格指数。股票价格指数能综合考察股票市场的动态变化过程,反映股票市场的价格水平,为社会公众提供股票投资和合法的股票增值活动的参考依据。那么,这些有代表性的公司股票被笼统的称为成份股。成分股就是一整套股票里的每只,比如50etf里的股票就叫50etf的成分股. 上证180指数和深证100指数就是目前沪、深股市中两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指数,而构成上述指数的股票就分别称为上证180指数成份股和深圳100指数成份股。 深圳证券交易所对在该所上市的公司进行考查,按一定标准选出40家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编制成份股指数。这40家公司即叫成份股(即被选为成份股指数的股票)。选股标准是根据股票所属行业,业绩,成长性等方面来决定的。 成份股指数是指从指数所涵盖的全部股票中选取一部分较有代表性的股票作为指数样本,称为指数的成份股,计算时只把所选取的成份股纳入指数计算范围。

中国股市与国际股市的差距比较

中国股市与国际股市的差距比较 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改革开放为大背景,借助大量统计 数据,从纵向与横向的八个主要方面,综合论述了我国股市特指大陆股市 的现状特征,并指出了它与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股市相比之下的差距之所 在,及其在未来改革与发展中的总体趋势。 一、上市公司规模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 1998 年, 中国工业 500 强的总资产平均值为 7. 11 亿美元, 销售收入平均值为 3. 98 亿美元,分别仅相当于当年世界 500 强平均规模的 0.88%和 1.74%。 1998 年中国最大工业企业的销售收入为 61.13 亿美元,仅相当于同 年世界 500 强最小企业销售收入 89.02 亿美元的 68.7%。 即使以中国工业 100 强同世界 500 强比较,差距也仍然是显著的。 1998 年中国工业 100 强的总资产平均值折算成美元为 19. 48 亿美元, 销售收入平均值为 10.89 亿美元,分别仅相当于当年世界 500 强平均规 模的 2.44%和 4.75%。 1999 年我国四大全资国有商业银行首次全部进入世界 500 强, 但相比 之下,它们在其中的表现却是大而不强。 其中的原因不言自明我国四大全资国有商业银行的庞大规模是政府 过去用巨额财政资金和垄断经营政策做大的。 因此,我们的国有银行虽有世界级大银行的外壳,但尚缺乏跨国大银

行的内在素质,当然也就不能算做名符其实的世界 500 强。 不难想象, 从上述企业中产生的上市公司, 其规模也必然会是偏小的。 以上市公司的总股本规模为例,上海 30 指数所含 30 只成分股的可流 通股本规模普遍都是偏小的。 以 2001 年 4 月底的统计数据为准,在 30 只成分股中,可流通股本不 足 1 亿股的就有 2 只 1 亿~2 亿股有 12 只; 2 亿一 4 亿股有 8 只; 4 亿~6 亿股有 6 只;6 亿股以上有 2 只。 从统计结果看,有近一半成份股的可流通股规模不足 2 亿股,而且没 有一只股的可流通股本达到 10 亿股。 即便从这 30 家上市公司的总股本来看,公司规模也是偏小的。 其中,总股本大于 20 亿元的只占 2 家;而总股本不足 7 亿元的则占 18 家;总股本介于 7 亿~20 亿元之间的有 10 家。 再以香港股市为例,在香港恒生指数所含的 33 只成份股中,大多属 于蓝筹股,它们的总股本即可流通股本规模现状是 5 亿股以下只有 1 只; 5 亿~10 亿股有 6 只;10 亿一 20 亿股有 7 只;20 亿~30 亿股有 12 只; 30 亿一 50 亿股有 4 只;50 亿股以上有 2 只;100 亿股以上有 1 只。 二、上市公司股本结构依世界各国的先例,股本一般只有普通股与优 先股之分,而我国上市公司总股本却异样地分割为国有股、法人股和社会 公众股三大块,而且,只有社会公众股才能上市流通,可流通股占总股本 的比重仅 30%多一点。 原本偏小的总股本规模,当其中的 60%以上又不能上市流通时,至少 会引发以下后果 1. 由于股市的实际股本流通量狭小, 易于大户操纵控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