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服装材料学》教案要点

《服装材料学》教案要点

第一节服装材料的重要性及其内容

一、服装材料的内容

服装材料包括服装的面料和辅料。在构成服装的材料中,除面料外其余均为辅料。辅料包括里料、衬料、垫料、填充材料(絮填材料)、缝纫线、纽扣、拉链、钩环、尼龙搭扣、绳带、花边、标识、号型尺码带以及使用示明牌等。

纤维制品:

(1)纺织制品:布类(梭织物、针织物、花边、网眼织物)

线带类(织带、编织带、捻合绳带、缝纫线、织编线、其他)

(2)集合制品:毛毡、絮棉、非织造布、纸

皮革制品:

(1)皮革类(兽皮、鱼皮、爬虫类皮)

(2)毛皮类(裘皮类)

皮膜制品:粘胶薄膜、合成树脂薄膜、塑料薄膜、动物皮膜

泡沫制品:泡沫薄片、泡沫衬垫

金属制品:钢、铁、铜、铝、镍、钛等材料制成的服装辅料和服饰配件

其他制品:木质、贝壳、石材、橡胶、骨质制品、化学品等)

二、服装材料的重要性

消费者在选购服装时,对服装的评价和要求常从以下几个因素考虑:

(1)服装的外观审美性;(2)服装的安全舒适性;(3)服装的易管理性;

(4)服装的耐用性和经济性;(5)服装的流行性

服装设计制作的三(服装的色彩、款式造型、材料)要素之一。

服装材料的更新不断地推动着服装的新进程。

服装设计的新突破,服装行业已进入以材取胜的时代。

三、为什么要学习服装材料

一门建立在理论基础上的实践性学科。

无论从服装的要素来看,还是从消费者的要求(服装的外观审美性、安全舒适性、易管理性、耐用性和经济性、流行性)来看,服装材料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服装材料已成为人们选购服装的首要因素。因此,只有了解和掌握了服装材料的类别、特性及对服装的影响,才能正确地选用服装材料,设计和生产出令消费者满意的服装。

第二节服装材料的历史和发展

一、服装材料的生产流程

纤维→纱线→织物(布)〈机/梭织物、针织物〉→后整理〈染整〉→性能

二、天然纤维

棉:公元前3000年印度开始使用棉花。

麻:公元前5000年埃及开始用麻织布,苎麻有中国草之称。

丝:公元前2600年我国开始用蚕丝制衣。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公元前138年,汉朝杰出的外交家张骞曾经出使西域。这以后,从内地去西域的陆路就更加畅通了。当时通往西域的大路有南北两条:南面的一条出玉门关(今甘肃敦煌西)经古楼兰(在今新疆若羌)、今新疆和田、莎车,再向北到达今新疆喀什。由疏勒向西,就可以到今乌兹别克共和国境内费尔干纳盆地。北面的一条出玉门关经今新疆吐鲁番、今新疆库车东、到达乌兹别克共和国境内费尔干纳盆地。南北两路会合,然后经布哈拉可到伊朗。从伊朗再往西可通往伊拉克、罗马帝国。

当时,汉朝的丝绸多由南路运往西域,再由西域经波斯运到欧洲。十九世纪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把这条道路称

为“丝绸之路”。以后“丝绸之路”的名称,就为全世界学术界所公认。

毛:兽毛皮和树叶是人类最早使用的服装材料。公元前2000多年,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已开始利用动物的兽毛,其中主要是羊毛。

三、纺织技术的发展

加捻技术;纺轮;织布机的发明;纺纱机的发明;针织机的发明;合成染料的发现。

四、化学纤维的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生产出粘胶人造丝,

1925年又成功地生产了粘胶短纤维,

1938年,美国宣布了尼龙纤维的诞生,

美国1950年开始生产聚丙烯腈纤维(腈纶),

1953年聚酯纤维(涤纶)问世,

1956年又获得了弹力纤维的专利人工合成材料

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天然纤维合成化,合成纤维天然化”的口号,化学纤维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表现在:

通过改变纤维断面形状而生产的异形纤维(三角、多角、扁平、中空等),对改善织物光泽、手感、透气、保暖以及抗起球等有较好的效果。

“差别化纤维”广泛应用于服装面料的生产。“差别”是针对传统的合成纤维而言的,它们是易染纤维、超细纤维(单纤维线密度小于0.44dtex)、高收缩纤维(用于膨体纱)、三维立体卷曲纤维、有色纤维及模拟纤维(仿丝、仿毛、仿麻)等。

利用共聚或复合的方法,即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原料聚合物进行聚合,或通过一个喷丝孔纺成一根纤维,生产出性能更加优越的纤维。如腈氯纶,以及聚酰胺和聚酯制成的复合纤维。它们都具有两种纤维的特色及更好的综合性能。

利用接枝、共聚或在纤维聚合时增加添加剂的方法使纤维具有特殊的功能。如阻燃纤维、抗静电纤维、抗菌纤维、防蚊虫纤维等。

20世纪80年代以后又有不少高性能的新纤维出现,如碳纤维、陶瓷纤维、甲壳质纤维、水溶性纤维及可降解纤维等。

天然纤维也有了重大的改进,如彩色棉、环保棉,无鳞羊毛,抗皱免烫丝绸等。

五辅料的发展

第三节服装材料的流行趋势

当前国际服装面料的发展趋势主要呈现出新素材、新工艺、新风格等特点,具体表现为:

1.天然纤维继续占用优势;

2.进行多种纤维组合利用;

3.开发新型、功能性纤维;

4.面料组织结构变化;

5.后整理高薪技术的应用。

为了增强服装的美感和功能,面料创新应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纤维的开发利用;二是面料的视觉效果设计(色彩与图案、纱线线型、组织结构、后整理技术);三是功能性面料的开发。

七、作业

1.服装材料的重要性与服装设计的关系。

2.服装材料的发展方向。

3.了解:杜邦、兰精公司

第一章服装用纤维原料

一、教学要求

1.了解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和长链分子的化学物理特征。

2.熟练掌握纤维分类及名称,及各种纤维的结构特征。

二、教学内容提要

1.纤维的定义

2.纤维分类及名称,纤维的高分子链状结构。

3.纤维的性能

4. 纤维的认识与鉴别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 教学重点及难点:纤维分类及名称。

2. 解决方法:深入浅出,尽可能将专业知识讲解的通俗易懂。

四、课时安排

14学时

五、检测教学目标实现程度的具体措施和要求

作业

六、教学内容

第一节纤维分类及其形态结构特征(4学时)

成为纺织纤维的条件:

1.必须有一定长度,一般长度须在几十毫米以上;

2.必须有一定的强度和可挠性;

3.纤维的粗细应该在一定范围内;

4.必须具有一定的化学稳定性,

5.必须有一定的服用性能和包缠性。

纤维:直径数微米到数十微米或略粗些,长度比直径大许多倍(上千倍甚至更多)的物体。

纺织纤维:长度达到数十毫米以上,具有一定的强度、一定的可挠曲性和互相纠缠报合性能和其他服用性能而可以生产纺织制品(如纱线、绳带、机织物、针织物)的纤维。

一、纤维的分类及其概念

(一)服装常用纤维分类及名称

天然纤维——植物纤维:种子纤维:棉、木棉

(天然纤维素纤维)韧皮纤维:亚麻、苎麻、大麻、罗布麻

动物纤维:动物毛:绵羊毛、山羊毛、马海毛、兔毛、骆驼毛

(天然蛋白质纤维)牦牛毛、羊驼毛、骆马毛

丝:桑蚕丝、柞蚕丝、蓖麻蚕丝、木薯蚕丝

矿物纤维:石棉

化学纤维——人造纤维:粘胶纤维、富强纤维、铜氨纤维、醋酯纤维

(再生纤维)

合成纤维:聚酯纤维(涤纶)、聚酰胺纤维(锦纶)、聚丙烯腈纤维(腈纶)、聚丙烯纤维(丙纶)、聚氨基甲酸酯纤维(氨纶)、聚乙烯醇纤维(维纶)、聚氯乙烯纤维(氯纶)、其他纤维

(芳纶等)

(二)概念

天然纤维:由自然界直接取得的纤维。

化学纤维:用天然的或合成的聚合物为原料,经过化学方法和机械加工制成的纤维。

根据所用原料的不同,可分为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两大类;

人造纤维:采用天然聚合物为原料,经过化学方法与机械加工而再生制得的、与原聚

合物在化学组成上基本相同的纤维。

合成纤维:利用煤、石油、天然气、农副产品等制得的低分子化合物(单体)为原料,经人工合成与机械加工而制得的纤维。

根据内部组成分类,可分为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聚丙烯腈纤维、聚乙烯醇纤维、聚丙烯纤维、聚氯乙烯纤维等;

根据化学纤维的形态特征,可分为长丝和短纤维两大类;

长丝:化学纤维加工得到的连续丝条,不经过切断工序的称为长丝,又可分为单丝、复丝与变形丝。单丝中只有一根纤维;复丝中包括多根单丝,一般用于织造的长丝,大多为复丝;经过变形加工的化学纤维称为变形丝或弹力丝。

短纤维:化学纤维在纺丝加工中可以切断成各种长度规格的短纤维。

根据化学纤维的截面形态和结构,又可分为异形纤维和复合纤维。

异形纤维:用非圆形喷丝板加工的非圆形截面的纤维。

复合纤维:在化学纤维的横截面上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分或成分的纤维。

二、纤维的形态特征及其影响

纺织纤维微观结构概述(补充)

纤维的三级结构:大分子结构,链结构;

超分子结构,聚集态结构;

形态结构。

所谓形态结构是指纤维中尺寸比较大的的分子敛集结构特征,这可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下或用肉眼直接观察到。如纤维的各级微观结构、纤维的断面形状、纵向特征、以及纤维中存在的各种缝隙、孔洞等。

纺织纤维的分子都很大,常由数百至数万原子组成,称为大分子。

纺织纤维的大分子一般为直线形长链,其链节可以是完全相同的(如纤维素、聚乙烯等),也可是基本相同的(如蛋白质等)。这种链节称为“单基”。

一根大分子中具有单基的数量称为“聚合度”。

柔曲性:分子链节转动(弯曲、伸直)的特征。

大分子的结合力:分子引力(范德华力)、氢键、盐式键、化学键。

纺织纤维中大分子有规律地整齐排列的状态叫结晶态;纺织纤维中呈现结晶态的区域叫结晶区。纺织纤维的结晶区中,由于大分子排列比较整齐密实,缝隙孔洞较少,分子之间互相接近的各个基团的结合力互相饱和,因而纤维的吸湿较困难,强度较高,变形较小。

非晶态(无定形态):大分子不呈结晶态那样规则整齐排列的各种聚集态。

纺织纤维是结晶态和非结晶态的混合物,从整根纤维来看,表现出两方面的特征:第一是大分子排列方向和纤维方向的关系。大分子排列方向与纤维轴向符合的程度叫“取向度”。第二是纺织纤维中结晶区的比例用“结晶度”来表达。结晶度一般是指结晶区的体积占纤维总体积的百分数。

(一)纤维的长度

纤维的长度对织物的外观和纱线质量,以及织物手感等有影响。

(二)纤维的细度

纤维细度是衡量纤维品质的重要指标,纤维越细,手感越柔软,在同等纱线粗细的情况下,纱线断面内纤维根数越多,强力等品质越好。

(三)纤维断面形态

在显微镜下观察纤维的纵向和横向断面可以发现不同纤维的明显差异,如图/表1所示。

图1各类纤维的纵横向形态

表1常见纤维纵横向形态

纤维纵向形态特征断面形态特征

棉扁平带状,有天然转曲腰圆形,有中腔

苎麻有横节、竖纹腰圆形,有中腔及裂

亚麻有横节、竖纹多角形,中腔较小羊毛表面有鳞片圆形或接近圆形,有

些有毛髓

兔毛表面有鳞片哑铃形

桑蚕丝表面如树干状,粗细不匀不规则的三角形或

半椭圆形

柞蚕丝表面如树干状,粗细不匀相当扁平的三角形

或半椭圆形

粘胶纤维纵向有细沟槽锯齿形,有皮芯结构富强纤维平滑较少齿形或接近圆

醋酯纤维有1-2根沟槽不规则的带状

维纶有1-2根沟槽腰圆形

腈纶平滑或有1-2根沟槽圆形或哑铃形

氯纶平滑或有1-2根沟槽接近圆形

涤纶、锦纶、平滑圆形

丙纶

(二)纤维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第二节常用纤维的性能特征(4学时)

一、纤维素纤维

(一)棉

1.棉花的分类

按棉花的品种分:陆地棉(细绒棉)、海岛棉(长绒棉)、亚洲棉(粗绒棉)、非洲棉(草棉)

陆地棉:又称细绒棉,因最早在美洲大陆种植而得名,是世界上四个棉花栽种品中数量最多的品种,占世界棉花总产量的85%以上。我国陆地棉栽培面积占棉田总数的98%以上。

海岛棉:又称长绒棉,原产美洲西印度群岛,后传入北美洲东南沿海岛屿种植,故名。著名的埃及长绒棉,原属海岛棉系统,经长期选育驯化,品质优良,产量亦高。中国生产长绒棉已有较长历史,但数量较少,现在新疆、上海和广州地区少量种植。长绒棉品质优良,是高档棉纺产品的原料。

亚洲棉:又称粗绒棉,原产于印度,在中国种植已有二千多年,故又称中棉。由于纤维粗短,只能适应个别纺织

品种的需要,近年大部为陆地棉取代。

按棉花的初步加工分:皮辊棉、锯齿棉

棉花的初加工过程是指籽棉上纤维与棉籽分离的过程,亦称轧棉。皮辊轧花机加工的皮棉称为皮辊棉;用锯齿轧花机加工的皮棉称为锯齿棉。

按原棉的色泽分:白棉、黄棉、灰棉

2.性能

棉纤维的主要成分是含有大量亲水基团的纤维素(纤维素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纤维素的化学结构式C6H10O5的构造单元重复构成),而且在纤维表层中又有很多孔隙,因此具有优良的吸湿性和芯吸效应,能在热天大量吸收人体上的汗水,并散发到织物表面,使穿着者感到舒适,不易产生静电。

棉纤维强度一般,不很耐磨,弹性较差,所以不是很耐穿。

棉纤维吸湿后强力增加,因此棉织物耐水洗,可用热水浸泡和高温烘干。

耐酸性:棉纤维抗无机酸的能力较弱,在浓硫酸或盐酸中,即使在常温下也能引起纤维素的迅速破坏,在稀酸溶液中随时间的延长,也能引起纤维素的水解,使强力降低。汗液中的酸性物质也会损坏棉制品,所以应及时洗涤。

耐碱性:棉纤维比较耐碱,在常温或低温下浸入浓度18%—2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可使纤维直径膨胀,长度

缩短,此时,若施加外力,限制其收缩,则可产生强烈光泽,强度增加,提高吸色能力,易于染色印花,这种加工过程称为丝光。若棉织物在烧碱溶液中,不施加张力,任其收缩,能使织物紧密、丰厚,富有弹性,保形性好,此过程称碱缩,主要用于针织物。

棉纤维比较耐热,但不宜在100℃以上长时间处理,熨烫温度可达190℃左右,垫干布可提高20—30℃,垫湿布可提高40—60℃,喷湿易于熨平。

在一定的温湿度条件下,棉纤维易受霉菌等微生物的损害,纤维素大分子水解,纤维表面产生黑斑,保养时应加以注意。

棉纤维可以纯纺,也可以与其他任何纤维混纺或交织。

(二)麻

麻纤维是从各种麻类植物中取得的纤维的统称。包括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双子叶植物的韧皮纤维和单子叶植物的叶纤维。

麻纤维是世界上最早被人类所使用的纤维,它被誉为凉爽和高贵的纤维。服装用麻主要是亚麻和苎麻,近年来还开发了大麻来制作服装。亚麻主要产于前苏联、法国、比利时和爱尔兰等地。我国的亚麻主要产区为黑龙江省和吉林省。苎麻起源于中国,被称为“中国草”,中国、菲律宾、巴西是主要产地。我国苎麻主要产于湖南、湖北、广

《服装材料学》教案要点

第一节服装材料的重要性及其内容 一、服装材料的内容 服装材料包括服装的面料和辅料。在构成服装的材料中,除面料外其余均为辅料。辅料包括里料、衬料、垫料、填充材料(絮填材料)、缝纫线、纽扣、拉链、钩环、尼龙搭扣、绳带、花边、标识、号型尺码带以及使用示明牌等。 纤维制品: (1)纺织制品:布类(梭织物、针织物、花边、网眼织物) 线带类(织带、编织带、捻合绳带、缝纫线、织编线、其他) (2)集合制品:毛毡、絮棉、非织造布、纸 皮革制品: (1)皮革类(兽皮、鱼皮、爬虫类皮) (2)毛皮类(裘皮类) 皮膜制品:粘胶薄膜、合成树脂薄膜、塑料薄膜、动物皮膜 泡沫制品:泡沫薄片、泡沫衬垫 金属制品:钢、铁、铜、铝、镍、钛等材料制成的服装辅料和服饰配件

其他制品:木质、贝壳、石材、橡胶、骨质制品、化学品等) 二、服装材料的重要性 消费者在选购服装时,对服装的评价和要求常从以下几个因素考虑: (1)服装的外观审美性;(2)服装的安全舒适性;(3)服装的易管理性; (4)服装的耐用性和经济性;(5)服装的流行性 服装设计制作的三(服装的色彩、款式造型、材料)要素之一。 服装材料的更新不断地推动着服装的新进程。 服装设计的新突破,服装行业已进入以材取胜的时代。 三、为什么要学习服装材料 一门建立在理论基础上的实践性学科。 无论从服装的要素来看,还是从消费者的要求(服装的外观审美性、安全舒适性、易管理性、耐用性和经济性、流行性)来看,服装材料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服装材料已成为人们选购服装的首要因素。因此,只有了解和掌握了服装材料的类别、特性及对服装的影响,才能正确地选用服装材料,设计和生产出令消费者满意的服装。

服装结构设计教学案

绪论 一、服装结构设计的性质 服装结构设计学是服装专业的主干课,是研究以人为本的服装结构平面分解和立体构成规律的学科。它涉及到人体工程学、服装材料学、服装卫生学、服装款式设计、服装生产工艺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是艺术和科技相互融合,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的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现代服装工程是由款式造型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三部分组成。 二、服装结构设计的方法 1.平面结构设计 将指定的服装款式,结合人体穿衣的动、静及舒适要求,运用一定的计算公式,变化原理通过平面结构制图方法将服装整体结构分解为基本部件或样板的结构设计过程。主要有比例分配法和原型法两种。 比例分配法 原型法 2.立体结构设计 将样布披覆在人体模型上,运用边观察边造型边裁剪的手法,直接裁剪岀指定的服装款式或经整理成服装的基本纸样的设计过程。 单一式 混合式 展平式 三、服装结构的内容 服装人体工学 规格设计 服装设计原理 服装平面、立体结构设计的方法 特体服装的结构处理 计算机辅助服装结构设计 服装庛病与修改

第一章服装与人体工学 第一节人体的构成 一、人体主要部位的构成 人的基本体型由头部、躯干部、上肢部、下肢部四大部分构成。 二、人体主要基准点的构成 人体主要基准点是服装人体测量、结构设计制图重要理论依据之一。主要基准点的构成分前面、后面与侧面两大部分。

1.头顶点:人站立时头顶部最高点,位于人体中心线上,是身高测量的基准点。 2.颈围前中心点:连接左右锁骨之中点。 3.颈侧点:位于颈侧面根部,从人体侧面观察,位于颈根部宽度的中心点偏后的位置,此基准点不易确定,宜斟酌而定。 4.肩峰点:肩胛骨肩峰上端向外最突出点。 5.肩端点:位于肩峰点偏前的位置,此点是衣袖缝合线袖山的位置,同样也是肩宽、袖长确定的基准点。 6.前腋点:当手臂自然放下时,手臂根部与体干部在前面形成绉纹的起点,此点位置因 人而异。7.乳头点(胸高点):胸部最高点即乳头的中点。 8.腰围线前中心点:腰围线与前中心线之交点。 9.腹部前突点:位于前中心线腹部向前最突出点。 10.膝盖骨中点:膝盖骨的中心点。 11.大转子点:大腿股骨上端向外最突出点。 12.颈围后中心点(颈椎点):颈后第6-7颈椎的突出点,是背长测量的基准点。 13.后腋点:当手臂自然放下时,手臂根部与体干部在后面形成绉纹的起点。 14.腰围线后中心点:腰围线与后中心线之交点。由于人体型的关系腰围后中心点往往比腰围线前中心点稍低。 15.肘点:上肢弯曲时肘关节向外最突出点。 16.臀部后突点:臀部向后最突出点。 17.手根点:位于手腕部后外侧最突出点,是测量袖长的基准点。 18.外踝点:踝关节向外侧突出点。 三、人体主要基准线的构成 人体基准线是结构设计的根基,也是理解人体形体结构的基础。 1.颈根围线:是人体躯干与颈部的分界线。此基准线通过颈部前、后中心点、颈侧点。 颈部前中心点略低颈部后中心点1cm左右。 2.臂根围线:人体躯干与上肢的分界线。 3.肩线:肩端点与颈侧点的连线。 4.胸围线:经过两乳头点的水平围线。 5.腰围线:人体腰部最细部位的水平围线。 6.臀围线:人体臀部最丰满部位的水平围线。 7.袖肘线:通过肘关节的水平线。

《服装材料学》综合性实验指导书

《服装材料学》综合性实验指导书 织物综合鉴别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对未知机织物进行经纬密度、正反面、经纬向、织物组织以及使用纤维种类进行综合认识和鉴别的方法。 二、实验要求 对所给定的未知织物进行综合鉴别。 三、实验原理及内容 1.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判断织物经、纬向。 2.应用所学知识鉴别织物的正、反面。 3.利用密度镜,分析织物经、纬密度。 4.利用密度镜,通过拆散法等方法分析织物组织,并画出组织意匠图。 5.通过纺织纤维的鉴别实验,掌握鉴别纺织纤维的几种常用方法,鉴别出面料所用纤维。 各种纺织纤维的外观形态或内在性质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纤维鉴别就是利用纤维的外观形态或内在性质差异,采用各种方法把它们区分开来。鉴别天然纤维主要是根据外观形态特征。由于各种化学纤维的物质组成和结构不同,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质差别很大。因此,化学纤维主要根据纤维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差异进行鉴别。许多化学纤维,特别是一般合成纤维的外观形态基本相似,其截面多为圆形,但随着异形纤维的发展,同一种类的化学纤维可制成不同的截面形态,这是很难从形态特征上分清纤维品种,因而必须结合其他方法,如燃烧法、溶解法等进行鉴别。 四、实验方法和依据 1.根据织物中不同方向纱线的状态、强度、密度大小等鉴别织物经、纬向。 2.根据织物布面质量(疵点、接头等)、织纹和花纹清晰程度、织物表面光泽、定型针眼的凹凸等鉴别织物正、反面。 3.利用密度镜,分析机织物经、纬密度。 4.利用密度镜、针等工具,通过拆散法分析织物组织,并画出组织意匠图。 5.利用各种纺织纤维的外观形态和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采用手感目测法、燃烧法和

《服装纸样设计1》教案

《服装纸样设计》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服装纸样设计 英文名称:The Pattern Design 课程性质与类别:学位课 课程简介: 服装纸样设计主要研究服装纸样设计原理和技术,并创造性地解决服装从立体到平面、再从平面到立体结构的转变,它与服装制作工艺及成衣技术紧密衔接,是实现设计思想的根本手段,作为服装设计到成衣的中间环节,它不仅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也是完成服装设计过程的再创造、再设计。因此,服装结构设计能力是服装设计师必备的专业素质之一。该课程分四个阶段讲授服装结构设计的理念、规律、技法,课程名称分别为“服装纸样设计1”、“服装纸样设计2”、“服装纸样设计3”,“服装纸样设计4”并经过教学实践和调整,建立了适合学生循序渐进、学能相长的教学内容模块。 课程目的: “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是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以及艺术设计专业服装艺术设计方向、服装设计与表演方向的专业主干课程,该课程注重设计与工艺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已使服装结构设计能力成为我院服装专业毕业生就业强项,被服装企业所认可,也成为我院的特色课程。 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服装工艺,服装设计 限定教学时数:240 理论学时:240 学分:12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服装人体工学;人体测量;基本纸样的省移和施褶原理;领子变化原理;袖子变化原理及纸样的变化规律;女装纸样设计原理和规律;国家服装号型标准以及推板,服装CAD制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独立完成各类服装的工业纸样设计。 考核形式:考查 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女装设计原理与技巧》刘瑞璞等中国纺织出版社1991.12 第一版 2.《男装纸样设计原理与技巧》刘瑞璞等中国纺织出版社1991.12 第一版 3.《服装工业制版》潘波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6 第一版 4.《服装工艺学(结构设计分册)》张文斌等中国纺织出版社1998.12 第二版 5.《英国经典服装纸样板型》威尼弗雷德?奥尔德里奇著刘莉译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2 第一版 6.《服装纸样设计原理与应用》欧内斯廷?科博等著戴鸿等译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4 第一版 7.《人体与服装》中泽愈著袁观洛译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4 第一版 8.《服装号型标准及其应用》戴鸿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8 第二版 课程教案: 《服装纸样设计1》教案 第一章绪论 一、服装纸样设计的性质 服装纸样设计学是服装专业的主干课,是研究以人为本的服装结构平面分解和立体构成规律的学科。它涉及到人体工程学、服装材料学、服装卫生学、服装款式设计、服装生产工艺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是艺术和科技相互融合,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的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现代服装工程是由款式造型设计、纸样设计、工艺设计三部分组成。 二、服装纸样设计的方法 1.平面设计 将指定的服装款式,结合人体穿衣的动、静及舒适要求,运用一定的计算公式,变化原理通过平面结构制图方法将服装整体结构分解为基本部件或样板的结构设计过程。主要有比例分配法和原型法两种。 2.立体设计 将样布披覆在人体模型上,运用边观察边造型边裁剪的手法,直接裁剪岀指定的服装款式或经整理成服装的基本纸样的设计过程。有单一式,混合式,展平式三种方法。

服装材料学

课程简介 《服装材料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包括实验、市场调研等)密切结合的专业基础课程,是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其内容包括《服装材料学》理论课和《服装材料实验》两部分。基础理论课主要讲解服装用纤维原料、纱线、织物分类、结构特征、服用性能及纺纱、织布、印染等工艺基础知识,还包括服装辅料、面料的选择应用及服装的保养和整理等理论知识。实践课主要进行织物编织及服装面、辅料的选择与应用的市场调研,还锻炼学生对纱线的结构、外观、性能特征的实验观察与了解及织物风格的主观与客观性能测试等实验操作能力。《服装材料学》课程经过多年的全面建设,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教学内容的先进性 在教学内容上,紧跟时代前沿,将理论知识与前沿流行同步,注重知识的前沿性和时代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时代性、科学性;注重与科研、工程和社会应用实践密切联系,根据21世纪工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更新、充实教学内容,大量引进现代服装材料生产中的新工艺,新技术,融入科技创新和实验教学改革成果,紧跟最新技术发展,使整个教学内容与行业同步;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通过校企联合,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了解目前市场的最新服装材料的性能及其在服装中的应用,及时更新教学内容。通过双语教学积极引进国外服装材料新知识,并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外文资料和网址,让学生能及时了解国际最新服装材料,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充分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 在实验教学方面,我们主编了纺织服装高等教育“十一五”部委级规划教材《新编服装材料学实验教程》,在教程中将实验内容分为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三种类型。为配合服装材料实验教学的进行,服装系成立了“德州学院服装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徐静教授担任中心主任,并被确定筹建山东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心在全省率先提出“大服装”的概念,以此构建了全新的实验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新的实验理念,创造性的提出“体验实验”理念。服装材料实验是该中心管理下的一门专业基础实验,建设了实验网站,学生们可以从网站上轻松获得实验课的全部资料,熟悉实验课上用到的大型仪器,学习实验方法,在实验课和理论课中发现的问题可以通过教学讨论区展开讨论,达到了良好的使用效果。此外,开放实验室为学生的实验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保障,实验开出率达100%,同时也为师生业余时间进行课程和科学研究提供了物质平台。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情况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建立了课程教学网络平台,网站内提供了全部的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教学课件和教案,同时提供了练习题、模拟题、试题供学生学习,并附设了大量网络资源供同学们利用,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与此同时开设了在线答疑系统,学生们可在此进行服装材料学专题的讨论,为同学们的服装材料学学习和交流提供了良好的网络平台,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得到广大学生的好评。我们非常重视硬件设施的升级换代,为各任课教师配备了电脑和大量教学音像设施,鼓励任课教师制作出精美、有效、信息量大的多媒体课件,将课程理论灵活地展现出来。 课程及教学改革情况 课程组围绕教学改革这一主题积极开展教学研究,通过集体备课、观摩教学、开展教改研究、合作教研项目等方式,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通过充分研讨进行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构建课程体系方面,提出并确立了一课为主、多门配套的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多层次、宽领域的课程体系,达

《服装工业样板制作与推档》课程教学标准

《服装工业样板制作与推档》课程教学标准 (2020版)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服装设计与结构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服装设计工作必备的知识、工作规范、工作流程、操作技能和技巧。本课程以专业教学大纲为依据,掌握服装结构制板与放码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解服装大类的产品结构设计原理,具备设计服装产品整体结构的能力;了解服装工业样板制作要求;理解服装大类产品系列样板设计和制作要求;掌握服装工业系列样板制作与推档方法,具有验证样板合理性的能力。 掌握服装款式、结构、工艺制作方法,使学生具有独立完成基础纸样和样板制作。确定缝制工艺流程及成衣效果控制的基本能力。同时在平时的练习中训练学生精细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并在课堂知识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创新与设计能力。 二、课时 48课时。 三、学分 3学分。 四、课程目标 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掌握服装设计、服装制版、成衣制作及服装营销等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技能,能在服装、服装相关等企事业单位生产、服务第一线从事各类服装制作、服装款式设计、服装样板设计、服装营销等实际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有创新和实践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全体魄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服装工业样板制作与推档的基本知识; 2.掌握服装工业样板制作与推档工具运用; 3.能运用服装工业样板制作与推档进行服装制板; 4.能运用服装工业样板制作与推档进行服装样板放码; 5.能运用服装工业样板制作与推档进行服装样板排料;

服装工艺教案全

服装工艺教案 第一章绪论 成衣工艺加工方法是要根据不同品种、款式和要求制订出特定的加工手段和生产工序,虽说加工方法、顺序不同,生产形态也是不定形的,但是其生产过程及工序基本是一致的,服装生产工程主要有以下几个生产工序和环节组成: 1、样板制作工艺:基础纸样、样衣试制、纸样修正、系列样板制作。 2、生产准备:面、辅料选用、预算、测试、整理。 3、裁剪工艺:分床划样、排料、铺料、剪切、验片、打号等。 4、缝制工艺:是整个加工过程中技术较复杂也较为重要的工序,包括如何确定加工方法,划分工序,组织工序,选择线迹、缝型机器设备和工具等。 5、熨烫塑型工艺:是将成品或半成品通过施加一定的温度、湿度、压力、时间等条件的操作工艺,使织物按要求改变其经纬密度及衣片外形,进一步改善服装立体外形,包括湿热加工的物理、化学特性,衣片归缩、拉伸塑形原理和手工机械进行熨烫的加工工艺方法,定形技术要求等内容。 6、成品品质控制:使产品达到计划质量与目标质量相统一的控制措施。 7、后整理、包装、储运。 8、生产技术文件的制订:总体计划、商品计划、款式技术说明书、成品规格表、加工工艺流程图、生产流水线工程设计、工艺卡、质量标准、标准系列样板和产品样品等技术资料和文件。 第二章成衣基础工艺 手针工艺已经讲过,这里不再重复。 §2-1针、缝线、衣料的匹配 一缝线 缝线的选择主要考虑三个方面,捻向、缝线细度(线密度)、种类。 1、捻向:缝线是由两股或两股以上的单纱加捻而成,加捻后缝线中的纤维或股线呈倾斜方面,这种倾斜方向我们称之为“捻向”.捻向分为S捻和Z捻亦称为左捻向和右捻向,手工缝线不受捻向的限制,而高速平缝机的面线一般选用S捻向,底线不受限制,否则面线会发生退捻现象,致使逢线的强度下降。 2、线密度:没有严格限制,一般来说,薄料选择细线,粗料选择粗线,线密度的单位有特数,公制支数、英制支数、旦数等.同时还要考虑装饰的作用。 3、种类:常见的种类有棉缝线、丝缝线、化学纤维缝线、绣花缝线、金银丝线等。 二针 针可分为手缝机针(手针)缝纫机针(机针)两类. 1、手针 手针大小粗细用号数表示,1-12号,号数越小针越粗越长,同一号中又有粗条针和细条针之分,一般缝制服装多采用4-8的粗条针,而缝制丝织布、绣花时多采用细条针。 2、机针 机针又可分为工业用缝纫机针、家用缝纫机针.由于缝纫机种类很多,与其相适应的机针型号、规格形状也不相同,形状有直针、弯针、双头针等.号数越大,机针越粗,这一点与手针刚好相反。 习惯号数9 10 11 12 14 16 面料方面知识同学们要学服装材料学,这里不再重复。 三针、缝线、衣料的匹配及规格表示 根据缝纫加工的对象确立使用针的规格,对某些特殊织物要根据材料的性能考虑选用特制的机针品种,如球形针的选用,同时还要考虑与线的配合。

服装材料学试题与答案

上海市东华大学 (答案要注明各个要点的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24分) (1)公定回潮率:指相对湿度为65%±2%、温度20℃±2℃条件下纤维的吸湿性。 (2)热定型:主要针对合纤及其混纺织物,将织物经高温加热一定时间,然后以适当速度冷却的过程。 目的是保持织物尺寸稳定。 (3)丝光处理:通常指棉、麻织物在一定张力下,用浓碱溶液处理的加工过程。经过丝光处理的棉、 麻织物强力、柔软性、光泽、可染性、吸水性等都会得到一定程度提高。 (4)织物热湿舒适性:织物隔热性、透气性、吸湿性、透湿性、透水性、保水性、润湿性等统称为热 湿舒适性。 (5)织物悬垂性:当支撑物处于静止状态时,织物由于重力的作用,在自然悬垂状态下呈波浪屈曲的 特性。 (6)织物风格:包括织物的触觉风格(软与硬、厚与薄、光滑与粗糙、弹性好坏等)和视觉风格(肌理、颜色、图案、光泽等)。 (7)涂层整理:在织物表面的单面或双面均匀的涂上一薄层(或多层)具有不同功能的高分子化合物等涂层剂,从而得到不同色彩的外观或特殊功能的产品。 (8)织物成衣加工性能:指面料在服装加工中形成优良的服装外观的难易程度。它是织物的多种物理力学性能在服装加工中的综合表现。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 棉 , 麻 , 动物毛 , 蚕丝 。 2. 线密度(tex)、 旦数(D) , 公定支数(Nm)、英制支数(N e)。 3. 水洗或干洗色牢度,摩擦色牢度,汗渍色牢度,熨烫色牢度,日晒色牢度。 4. 涤纶 , 锦纶 , 腈纶 , 丙纶 , 维纶 , 氨纶 , 氯纶 。 5. 桑蚕丝 , 粘胶人丝 , 涤纶 6. 进口精纺羊毛 , 12公支 。 7. 75D 锦纶长丝 , 21S 棉纱 , 56根/CM , 24根/CM 。 8. 云锦 , 宋锦 , 蜀锦 。 三、简答题(每个4分,共16分) 1. 经针织物与纬编针织物的区别? 经编针织物:采用一组或几组平行排列的纱线沿着“经向”同时在经编机的织针上成圈串套而成。 特点:纵向尺寸稳定,横向有弹性和延伸性,抗皱性好,脱散性小,透气性好。 纬编针织物:纱线沿着“纬向”顺序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针织物。 特点:一般尺寸不及经编针织物稳定,弹性、延伸性较经编针织物大,脱散性较经编针织物大。 2. 混纺织物与交织物的区别 混纺织物:由两种或以上纤维混纺成纱而织成的织物。 交织织物:织物的经纱和纬纱原料不同,或者经纬纱中一组是长丝纱,另一组是短纤维纱交织而 成的织物。

服装材料学教案

服装材料学教案【教案名称】:服装材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服装材料的种类和特性,掌握其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2. 掌握常见的服装材料的加工工艺和使用方法; 3. 培养学生对服装材料的鉴别能力和创新意识;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 一、服装材料的分类和特性 1. 纤维类材料: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合成纤维; 2. 织物类材料:棉织物、麻织物、毛织物、丝织物、化纤织物; 3. 皮革类材料:动物皮革、人造皮革、合成皮革; 4. 辅料类材料:纽扣、拉链、扣子、织带等。 二、服装材料的加工工艺 1. 纺织加工工艺:纺纱、织造、印染等; 2. 皮革加工工艺:鞣制、染色、整理等; 3. 辅料加工工艺:纽扣制作、拉链安装、扣子缝制等。 三、服装材料的应用与创新 1. 不同材料的特点及其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2. 材料的色彩、质感和透气性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3. 探索新材料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和创新。 四、实践操作与团队合作 1. 材料的鉴别实践:通过观察、摸索、烧毛等方法鉴别不同材料; 2. 材料的手工加工实践:使用不同工具和技术进行材料的手工加工; 3. 团队合作项目:分组进行服装设计与制作,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服装材料的分类、特性和加工工艺; 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材料鉴别实践和手工加工实践,培养他们的操作技能;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不同材料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和创新; 4. 课堂展示:学生展示自己设计和制作的服装作品,进行互评和点评。 【教学流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图片、视频或实物展示不同材料的服装作品,激发学生对服装材料学的兴趣。 二、知识讲解(30分钟) 1. 介绍服装材料的分类和特性,让学生了解不同材料的优缺点; 2. 介绍服装材料的加工工艺,让学生了解材料的生产过程和加工方法。

服装材料学教案

服装材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服装材料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2. 掌握不同类型的服装材料的特性和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提高对服装材料的选择和设计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对服装材料的加工和处理技能。 二、教学内容 1. 服装材料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a. 服装材料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b. 服装材料的分类和特性 c. 服装材料的性能测试和评价方法 2. 纤维材料 a. 纤维材料的分类和特性 b. 常见纤维材料的应用和特点 c. 纤维材料的加工和处理技术 3. 织物材料 a. 织物的分类和结构 b. 织物的性能和特性 c. 织物的选择和设计原则

4. 皮革材料 a. 皮革的分类和特性 b. 皮革的加工和处理技术 c. 皮革制品的设计和应用 5. 合成材料 a. 合成纤维的分类和特性 b. 合成纤维的应用和特点 c. 合成材料的加工和处理技术 6. 其他服装材料 a. 金属材料的应用和特点 b. 塑料材料的应用和特点 c. 其他新型材料的应用和特点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服装材料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以及不同类型的服装材料的特性和应用。 2. 实验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测试和评价服装材料的性能,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和评价不同服装材料的选择和设计原则,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材料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和效果。

四、教学过程 1. 服装材料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a. 介绍服装材料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让学生了解服装材料学的基本概念。 b. 分析服装材料的分类和特性,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服装材料的特点和应用。 c. 介绍服装材料的性能测试和评价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评估服装材料的质量和性能。 2. 纤维材料 a. 分类和特性:介绍纤维材料的分类和特性,如天然纤维、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等。 b. 应用和特点:讲解常见纤维材料的应用和特点,如棉、麻、丝、毛和化纤等。 c. 加工和处理技术:介绍纤维材料的加工和处理技术,如纺纱、织造、染色和整理等。 3. 织物材料 a. 分类和结构:讲解织物的分类和结构,如平纹织物、斜纹织物和缎纹织物等。 b. 性能和特性:介绍织物的性能和特性,如强度、弹性和透气性等。 c. 选择和设计原则:讲解织物的选择和设计原则,如根据服装款式和功能选择合适的织物。 4. 皮革材料 a. 分类和特性:介绍皮革的分类和特性,如动物皮革和人造皮革等。

服装缝纫教案

服装缝纫教案 XX职校缝纫班培训教案第一章成衣工艺概述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纺织纤维通过缝合造型基本知识;熟悉服装造型的前期内容;提高学生对立体造型动手意识;为未来服装设计成衣缝制部分奠定基础。 教学要点: 要求学生对服装设计和服装结构知识正确理解和实践;引导培养学生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思想;掌握正确的工艺造型方法内容。 学习方法: 理论讲授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第一节 成衣工艺学概述一、成衣工艺学 1.成衣的概念在讲述具体内容之前,我们首先介绍一下成衣的概念。成衣:按标准号型成批量生产的成品衣服,这是要对于在裁缝店定做和自己家里制作服装而出现的一个概念,我们现在服装店中一般出售的都是成衣。 2.成衣工艺学的概念成衣工艺学则是针对成衣生产而产生的一门研究成衣生产技术与工艺的科学。 第二节 成衣工艺发展概况一、成衣工艺的影响因素 1.服装加工工具的进步从最原始的骨针、动物筋制成的线,发展到现在服装常见的加工工具和设备4000余种,出现了包括单缝机、链缝机、绷缝机、包缝机、刺绣机、锁眼机、钉扣机、打结机等缝纫等缝纫机械,打褶机、拔裆机、粘衬机、各种部件熨烫机和成品熨烫机等熨烫机械,摊布机、电动裁布机、模板冲压机等裁切机械,以及电子计算机在服装工业中的应用和柔性吊挂生产线系统等。成衣工艺也由原始的手工作业,发展到机械化自动化作业,服装机械的发展大大推动了成衣工艺的发展,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简化和优化生产工艺。 2.服装材料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服装材料的种类很多,有天然的动物纤维、植物纤维、矿物纤维和各种人造纤维、合成纤维,以及各种纤维的混纺、交织的织

物。新的风格的织物形态和新涂料的产生,推动各种湿热塑型工艺、粘接缝制工艺的发展,从而改进了部件的组合形式,促进新工艺的产生和旧工艺的改进,提高加工效率和制品质量,这里可以举一很常见的例子:粘合衬的运用,代替传统的布衬、麻衬、毛衬等,既简化了成衣工艺又提高了服装质量。 3.服装品种发展和款式流行趋势由于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促使服装种类不断增加,主要体现在两上方面: (1)品种的增加,如一些特种职业服和防护服,这些服装具有不同的特殊要求。 (2)服装款式的增多,服装具有“多品种、小批量、短周期”的特点,要求服装企业能够快速反应市场需求,柔性吊挂线系统、单元同步生产系统、快速反应系统等生产方式的产生,正是这种需求的反应,相应地这些系统也促进了新工艺的产生,旧工艺的改善。 二、成衣工艺技术发展的方向1、服装机械设备技术服装机械设备机械化、自动化、计算机化,尽量减少生产和过程,提高设备利用率,采用高新技术和设备,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生产过程管理、仓储管理、产品配送及企业管理,促使成衣工业向高效率、高质量发展。 2、成衣生产程序化 成衣生产过程实现程序化生产,使整个成衣制品生产形成自动化流水线,由原来的每人单独做一件改为流水线生产,对工人的技术要求相对降低,而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提高。 3、纺织技术科学化采用纺织工业、服饰工业及现代最新技术成果,开发适应新材料的合理而科学的成衣技术,发展无缝缝制、成形立体编织等。“一步法”、“非缝纫”.三、我国服装生产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我国的成衣工艺历史比较久,但发展缓慢,在相当长时期内还停留在个体制作和手工作坊的生产形态,现在我国的服装企业也大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的生产方式,而国外的服装生产已经过机械化生产的六十年代、自动化生产的七十年代、计算机化生产的八十年代到计算机网络化生产的九十年代。我国现有的服装企业中约有80%是中小型企业,而且大多是数量型企业,以廉价的劳动加工及大批量的生产在市场参与竞争,据调查,70%的欧洲服装企业拥有服装CAD系统,台湾

《服装材料学》教学与考核大纲(汇编)

《服装材料学》教学与考核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服装材料学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学时:90学时 适用专业:三年制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 撰稿人:郭凤玲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要求 《服装材料学》是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随着我国服装工业和服装教育的迅速发展,对服装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服装设计、制作、现代化生产管理及服装使用过程,都离不开对服装材料知识的了解掌握。因此《服装材料学》是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必备的一门基础课程。本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服装面料和辅料的分类、品种和性能以及面辅料对服装设计与使用的影响;了解服装材料的检测、分析了解方法掌握服装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方法;了解服装材料的发展趋势,为学生在未来从事服装工作打好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服装材料的认识和应用达到以下基本要求:了解服装用纤维、纱线、织物的分类、结构特征及与服装性能的关系,能正确分析纺织类服装材料。了解各种纺织品和裘皮、皮革的大类商品名称、性能、特点及对服装的影响,能针对具体服装选择

面料。理解各类服装辅料的品种、性能以及与服装配伍的要求。了解服装材料物理机械性能的测试方法及所用的仪器设备。掌握服装材料的使用性能与搭配技巧。 二、课程内容 (一)课程重点与难点 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各种纤维材料的基本性能,主要机织物的性能特点,服用针织物和毛皮、皮革的种类,影响织物服用性能的因素,识别各种类别的辅料。本课程的教学难点:机织物与针织物的名称及服用性能,影响织物服用性能的各种因素,材料性能测试的方法及测试仪器的使用,掌握各类辅料在服装中的应用。 (二)课程内容 绪论 1、本课程研究的主要内容 2、服装材料的种类 3、服装材料与服装的关系 第一章纤维和纱线 1、纤维 (1)纤维原料的基本性能及分类 (2)常用纤维原料性能的分析和比较 2、纱线 (1)纱线的分类 (2)纱线的结构和性能

自考《服装材料学》章节试题:服装用织物结构

自考《服装材料学》章节试题:服装用织物结构 2017自考《服装材料学》章节试题:服装用织物结构 想要顺利通过自学考试《服装材料学》科目考试,就要多做题多练习,巩固所学知识点,以下是店铺搜索整理的一份自考《服装材料学》章节试题:服装用织物结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店铺! 一、填空、选择 1、织物的结构特征包括织物的结构类型、织物中纱线的粗细、织物中纱线或纤维堆积排列的紧密程度、织物的组织及织物的厚度等。 2、织物按其制成方法可分为机织物、针织物、编织物和非织造布四大类。服装用织物是组成服装面料、辅料的主要材料。 3、织物按组成织物的纱线原料分纯纺织物,混纺和混纤织物,交并、交织织物。 4、织物按织物的风格分棉型织物,棉型织物,麻型织物,丝型织物,毛型织物,中长型织物。 5、全棉织物、棉型化纤纯纺织物和棉与棉型化纤的混纺织物统称为棉型织物。 6、全毛织物、毛型化纤纯纺织物和毛与毛型化纤的混纺织物统称为毛型织物。 7、在机织物中,织物中经、纬纱细度以经纱特数×纬纱特数来表示。 8、织物沿纬向或经向单位长度内纱线排列的根数,称为机织物的经纱密度或纬纱密度。 9、机织物的紧度是指织物中纱线的投影面积与织物的全部面积之比。数值越大表示织物紧密程度越大;织物紧度与织物中纱线细度和经、纬向密度有关。分为经向紧度、纬向紧度和总紧度。 10、在原料和纱线细度一定的条件下,针织物的密度可用针织物的纵、横向密度来表示。针织物密度是指在规定长度内的线圈数,纵向密度用 5cm 内线圈纵行方向的线圈横列数表示;横向密度用 5cm 内

线圈横列方向的线圈纵行数表示。 11、织物的物理量度长度,幅宽,厚度,重量。 12、织物的厚度可分为薄型、中厚型和厚型三类。 13、机织物组织的种类可分为原组织、变化组织、联合组织、复杂组织和大提花组织等。 15、通常织物的结构参数包括:织物组织、织物内纱线细度、密度,织物幅宽、厚度、单位面积重量等。 16、原组织包括平纹、斜纹和缎纹三种组织,常称三原组织。 17、根据原组织的变化,变化组织可分为平纹变化组织、斜纹变化组织、缎纹变化组织。 18、平纹变化组织是在平纹组织的基础上延长组织点,并扩大组织循环而形成。平纹变化组织有重平(经重平、纬重平) 、变化重平、方平、变化方平等。 19、线圈是构成针织物的基本单元。针织物的组织就是指线圈的排列、组合与联结的方式,它决定着针织物的外观和性能。针织物组织一般可分为基本组织、变化组织、花色组织三大类。根据生产方式不同,又可分为纬编和经编两种形式。 20、基本组织是由线圈以最简单的方式组合而成。如纬编针织物中的纬平针组织、罗纹组织和双反面组织;经编针织物中的经平组织、经缎组织和编链组织。 22、纬编针织物是纱线沿着“纬向”顺序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针织物。 23、由线圈圈柱覆盖着圈弧的一面称作针织物的正面,反之则称之为反面。由于圈柱对光线反射一致,因此,正面的光泽好些,反面则暗淡些。若线圈的圈柱或圈弧集中分布在针织物一面,称为单面针织物,其正反面外观区别较大。若线圈圈柱分布于针织物两面,称为双面针织物,其两面外观无明显区别。在针织物中,线圈沿横向连接的行列称为线圈横列;线圈沿纵向串套的行列称为线圈纵行。 25、非织造布的生产工艺由四个环节组成:纤维准备、纤维成网、纤维网结合或粘合和后处理。

自学考试《服装材料学》章节试题:服装材料用纱线

自学考试《服装材料学》章节试题:服装材料用纱 自学考试《服装材料学》章节试题:服装材料用纱线 一、填空、选择 1、纱线的分类按照纱线原料分为纯纺纱线,混纺纱线,混纤纱线。按照纤维状态分为短纤维纱和长丝纱线。 2、细度是纱线最重要的指标,表示纱线粗细的指标常采用线密度,通常表示纱线粗细的方法有定长制和定重制两种,前者数值越大,表示纱线越粗,如线密度和旦数;后者数值越大,表示纱线越细, 如公制支数和英制支数。 3、花式纱线常按其结构特征和形成方法进行分类,一般可分为花色线、花式线和特殊花式线三类。 4、竹节纱的特征是具有粗细分布不均匀的外观。从其外形分类有粗细节状竹节纱、疙瘩状竹节纱、蕾状竹节纱和热收缩竹节纱等;从原料分类有短纤维竹节纱和长丝竹节纱等。 5、大肚纱也称断丝线。在纱线加捻过程中,间隔性地加入一小束纤维,并使这束纤维被包覆在加捻纱线的中间,形成局部的突起。改变加入纤维束的大小和颜色,可以形成不同突起效果和具有隐约颜色效果的大肚纱。 6、螺旋线是由不同色彩、纤维、粗细或光泽的纱线捻合而成。 7、辫子线也称多股线,先以两股细纱合捻,再把合股加捻的双股线两根或几根合并加捻,常用于毛线。 8、新型纺纱方法纺制的纱线主要有气流纱,涡流纱,包缠纱,尘笼纱,自捻纱,喷气纱等。

二、名词解释 1、纯纺纱线是由一种纤维原料构成的纱线,包括•纯棉纱线、纯毛纱线、纯麻纱线、纯粘胶纤维纱线等。708服装艺术设计2班专用禁止复制 2、混纺纱线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混合纺成的纱线。 3、混纤纱线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能或外观有差别的长丝纤维结合在一起形成的纱线。 4、短纤维纱线是用一定长度的短纤维经过各种纺纱系统把纤维捻合纺制而成的纱线。 5、长丝纱线是由单根或多根长丝组成的纱线。由单根长丝组成的长丝纱线称为单丝纱。由多根长丝组成的长丝纱线称为复丝纱。 6、精纺毛纱是以较细、较长的优质羊毛为原料,经工序复杂的精梳纺纱系统纺制而成,纱内纤维平行顺直,纱线条干均匀、光洁, 纱线细度细,用于加工精纺毛织物。 7、粗纺毛纱是用精纺落毛和较粗短的羊毛为原料,用毛网直接拉条纺成纱,纱内纤维长短不匀,纤维排列不够平行顺直,结构疏松,捻度小,表而毛羽多,纱线细度粗,用于加工粗纺毛织物。 8、单纱:由单股纤维束捻合而成的纱线。 9、股线:由两根或两根以上单纱捻合而成的纱线。 10、复捻多股线:由两根或两根以上股线捻合而成的纱线。 11、复杂纱线具有较复杂的结构和独特的外观,如花式纱线、包芯纱和包缠纱等。 12、丝光纱:经过丝光处理的棉纱线。在一定张力条件下用浓烧碱溶液处理棉纺织品,使其光泽和强力都有所改善,这样的处理过程称为丝光。 13、烧毛纱:经过烧毛加工的纱线。用燃烧的气体或电热烧掉纱线表面的毛羽,使纱线变得光洁的加工过程称为烧毛。

2023自考《服装材料学》章节试题服装材料用纤维

2023自考《服装材料学》章节试题:服装材料 用纤维 2023自考《服装材料学》章节试题:服装材料用纤维 自考《服装材料学》章节试题:服装材料用纤维 1 一、填空、选择 1、服装材料用纤维按来可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两大类。 2、天然纤维根据来可分为植物纤维、动物纤维和矿物纤维。 3、化学纤维根据高聚物的来分为再生纤维(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 4、按纤维长度常把各种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分为长丝和短纤维两大类。长度超过几十米或上百米的纤维称为长丝,分天然蚕丝和化纤长丝两种。 5、服用纤维多由高聚物(高分子化合物)组成,不同的高聚物成分及排列形成了不同纤维,即纤维具有不同的构造特征,它是影响纤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主要因素。

6、影响纤维服用性能的形态构造特征,主要指纤维的长度、细度和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的横断面和纵向形状、外观以及纤维内部存在的各种缝隙和孔洞等。 7、羊毛纤维的粗细常以品质支数来表示,品质支数的上下代表纤维的粗细。 8、纤维断面形态包括转曲或横节构造,鳞片状构造,沟槽构造,平滑构造,外表多孔构造。 9、影响织物和服装等纤维制品外观审美性能的主要是纤维的细度、长度和形态构造等; 10、影响生理舒适性能的主要是纤维的吸湿性能、热学性能及电学性能等; 11、影响穿用耐久性能和保养照料性能的主要是纤维的力学性能、耐气候性、耐化学品性能以及纤维的保养性能等。 12、合成纤维比其他纤维的体积质量小,比重最小的是丙纶,比水还轻。 13、在纤维受到外力作用一段时间后去除外力,纤维产生的部分伸长变形(称为急弹性变形)会立即回复,随着去除外力后时间的延续,又有部分伸长变形(称为缓弹性变形)继续回复,但最终仍有部分伸长变形(称为塑性变形)不能回复。

服装材料教案

服装材料学 一、课时: 48 学时 二、目的:掌握服装材料的种类、性能、用途及选择、使用。 三、重点:能灵活自如地运用各类服装材料,更好地体现设计意图。 第一章绪论 一、服装材料的重要性: 服装材料是服装的基础,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服装色彩、款式造型和服装材料是构成服装的三要素 服装的色彩和材料是直接由选用的服装面料来体现的,而款式造型则是由服装材料的柔软、挺括、悬垂及厚薄轻重等特性来保证的。 服装材料的装饰性、覆盖性、加工性、保健性、舒适性、耐用性、保管性、功能性及价格等直接影响服装的性能和销售。 二、服装材料的分类 服装材料的种类很多,概括地讲可分为面料和辅料两大类。 辅料(除面料以外的材料) :里料、衬料、垫料、填充料、缝纫线、钮扣、拉链、钩环、绳带、商标、花边、号型尺码带和使用示明牌等。 具体分类可归纳为下表 布类纺织制品机织物针织物花边 网眼织物织带 服装材料 纤维制品 皮革制品 皮膜制品 泡沫制品 金属制品: 其他制品: 编织带 捻合线 缝纫线 织编线 毛毡 集合制品 皮革类:鱼皮、兽皮 毛皮类 粘胶薄膜 合成树脂薄膜 塑料薄膜 动物皮膜 泡沫薄片 泡沫衬垫 铜、钢、铝制成的钩扣、拉链、装饰件木、竹、贝壳、骨质 絮棉 非织造物 纸 线带类

第二章服装用纤维原料 尽管制作服装材料的原料种类很多,但用量最大的是各种纤维原料。 第一节服装用纤维原料的分类 一、服装用纤维原料的特点: 1 .有一定的长度; 2 .纤维的粗细在一定的范围内; 3 .必须有一定的化学稳定性。如早期的维纶遇热水即溶解; 4.必须有一定的强度和可挠性; 5 .必须有一定的服用性和包缠性。 纤维原料即可以直接作为絮填料用于服装,但更多的是通过纺织加工制成各种面料、里料、缝纫线等用于服装。 二、服装用纤维原料的分类: 服用纤维大致可分为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两大类。 植物纤维种子纤维:棉 韧皮纤维:麻 天然纤维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动物纤维动物毛:羊毛 腺纤维:蚕丝矿物纤维石棉 人造纤维素纤维:粘胶 人造蛋白质纤维:花生纤维人造无机纤维:玻璃纤维涤纶 锦纶 腈纶 维纶 丙纶 氯纶 氨纶 第二节服用纤维的基本性能及对服装的影响 一、各类纤维的主要特点: 棉:吸湿、柔软、易染色、耐碱、弹性差、易折皱、不耐酸。 麻:是人类最早用于衣着的纺织的原料,种类很多。 纺织用:苎麻、亚麻、黄麻、洋麻。 苎麻:原产我国,称中国草,主产于长江流域。 亚麻:主产于前苏联、波兰、法国,我国产在黑龙江、吉林省。 麻的形态特征:外观呈长带状,无转曲,有中腔,表面有竖节、裂纹、横纹。 苎麻:横截面呈腰圆或椭圆形,有中腔,胞壁有裂纹。 亚麻:横截面呈多边形,有中腔,但很小。 吸湿、不霉不腐、易染色、手感较硬、易散湿、弹性差、易皱、耐碱。 羊毛:纺织中使用最多的是绵羊毛,山羊毛仅一部分供纺织使用。世界绵羊毛产较多的国家是澳大利亚、前苏联、新西兰、阿根廷和我国。其中澳大利亚的羊毛产量占世界产量的25% ,并以细羊毛为主,占世界贸易量的一半左右,新西兰则主产半细羊毛。

《服装材料学教案》选修用

服装材料学 教案 绪论 一、服装材料的重要性 1.从构成服装的三要素分析: 2.从消费者购买服装时考虑的因素分析; 3.从每年的流行趋势分析:新材料的流行能够带动消费理念和服装款式的变化。 三、服装材料的历史和发展 1。天然纤维: 公元前5000年埃及麻 公元前3000年印度棉花 公元前2600年中国蚕丝

公元前100年丝绸之路与西方建立贸易 2。化学纤维: 初级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粘胶人造丝 1925年英国粘胶短纤维 1938年美国锦纶 1950年美国腈纶 1953年美国涤纶 1956年美国弹力纤维 60年代初各种化学纤维广泛应用 70年代合成纤维成为时髦的产品,结实,不变形。 发展阶段: 国际上60年代已开始认识到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的不足之处,开始研究解决办法。宗旨是“天然纤维合成化,合成纤维天然化” 1)两种或两种以上纤维混纺的; 2)差别化纤维广泛应用于服装面料; 3)利用共聚或复合,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原料聚合物聚合,或通过一个喷丝孔纺成一根纤维,生产出性能更加优越的纤维; 4)生产功能性纤维; 5)高性能纤维:碳纤维、陶瓷纤维、甲壳质纤维、水溶性纤维及可降解纤维 新型纤维: 碳纤维:纤维化学组成中碳元素占总质量的90%以上的纤维。碳纤维不仅取代衣着纤维,而是起取代钢铁,铝合金作用,是增强材料。与其他材料经过一定复合工艺制成一种新 型复合材料。强度大,质量轻,用于航天工业。 性质:耐腐蚀性好,耐热冲击,热膨胀小,耐烧蚀,在2000摄氏度以上的,强度不下降。 甲壳质纤维:用甲壳质溶液制成的纤维,是继纤维素纤维之后的又一种天然高聚物纤维。 甲壳质是由虾,蟹,昆虫的外壳及菌类,澡类的细胞中提炼出的一种天然高聚物。 用途:该纤维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质,且具有优良的生物活性。具有能被人体内溶菌酶降解而被人体吸收的性质,具有消炎,止痛,促进伤口愈合等生物活性。所以目前用于手术缝合线。 陶瓷纤维;抗静电纤维;抗菌纤维;防蚊虫纤维。 三.服装材料流行趋势 1.化学面料的改性,既使化学面料的性能得到改善,最终化学面料成为流行面料; 2.服装材料趋于舒适,轻薄,柔软,有弹性。 3.服装材料向绿色,环保,安全,健康发展。 4.服装材料向科技化,功能化,智能化发展,增加产品附加值(整理技术)。 5.服装材料的外观效果得到进一步重视,面料表面具有特殊结构外观,涂层,复合化,新颖纱线。6.非织选布被广泛应用,实现了从纤维到织物的重大突破。 7.方便,快捷的服装材料。 第一章服装用纤维 第一节纤维分类及其形态结构特征 一、纤维的分类: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