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生理学实验

生理学实验

生理学实验
生理学实验

实验三:影响神经冲动传导的因素观察

实验目的:

1.继续学习蟾蜍坐骨神经-腓神经标本制备方法,掌握坐骨神经标本的制备方法。

2.引导蟾蜍坐骨神经动作电位,并观察其基本波形(包括双相和单相动作电位)。

3.学习和掌握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4.设计改变细胞外液的某些因素会对动作电位在神经干上传导的速度产生何种影响?

实验原理:

蛙类的一些基本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与恒温动物相似,若将蛙的神经-肌肉标本放在任氏液中,其兴奋性在几个小时内可保持不变。若给神经或肌肉一次适宜刺激,可在神经和肌肉上产生一个动作电位,肉眼可看到肌肉收缩和舒张一次,表明神经和肌肉产生了一次兴奋。在生理学实验中常利用

如果将两个引导电极置于正常完整的神经干表面,当神经干的一端兴奋之后,兴奋波会先后通过两个引导电极(r1r1’,图5坐骨神经干包括多种类型的神经纤维成分,因此记录到的动作电位是它们电位变化的总和,因此神经干动作电位是一种复合动作电位。由于各类神经纤维的兴奋阈值各不相同,所以记录到的动作电位幅值在一定范围内可随刺激强度的变化而改变,这一点不同于单根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有一定的速度。不同类型的神经纤维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各不相同。蛙类坐骨神经干中以Aα类纤维为主,传导速度(V)大约为35~40 m/s。测-腓肠肌标本的制备,但无需保留股骨和腓肠肌。坐骨神经干要求尽可能长些。在脊椎附近将神经主干结扎,剪断。提起线头剪去神经干的所有分支和结缔组织,到达腘窝后,可继续分离出腓神经或胫神经,在靠近趾部剪断神经。将制备好的神经标本浸泡在任氏液中数分钟,待其兴奋性稳定后开始实验。

3.仪器及标本的连结

(1)用浸有任氏液的棉球擦拭神经标本屏蔽盒上的电极,标本盒内放置一块湿润的滤纸片,以防标本干燥。用滤纸片吸去标本上过多的任氏液,将其平搭在屏蔽盒的刺激电极、接地电极和引导电极上,并且使其近中端置于刺激电极上,远中,频率8~16 Hz,波宽0.1~0.2 ms,强度根据标本兴奋性而定,由小增大(一般可选2V)。示波器灵敏度0.1~0.5 V/cm,扫描速度1~2 ms/cm。外触发输入接刺激器的触发输出端。触发选择置于外触发同步。开启电子刺激器时,调节触发电平旋钮,使示波器扫描与刺激输出同步。将扫描线调至荧光屏中间。

(3)若使用计算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进行实验则参照图5.5-2连接仪器。两对记录电极分别连接到CH1、CH2通道,刺激电极连接到刺激输出。打开计算机,启动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进入“神经干动作电位”模拟实验菜单。

4.观测和测定双相值时的阈刺激。

(2)增大刺激强度的过程中,伪迹和动作电位均随之加大,但当强度加大到某一程度后(此刺激强度称为最大刺激),动作电位就不再增大,而伪迹仍随之加大。这是区别刺激伪迹与动作电位的可靠方法之一。

(3)仔细观察双相动作电位的波形(图5.5-3)。读出最大刺激时双相动作电位上下相的振幅和整个动作电位持续时间数值。

(4)将神经干标本放置的方向倒换后,双相动作电位的波形有无变化?

(5)将两根引导电极r1,r1’的位置调换,动作电位波形有和变化?

5.观察单相动作电位

用镊子将两个引导电极r1,r1’之间的神经夹伤,或用一小块浸有3 mol/L KCl溶液的滤纸片贴在第二个引导电极(r1’)处的神经干上,再刺激时呈现的即是单相动作电位。读出最大刺激时单相动作电位的振幅值和整个动作电位持续的时间数值。

6.动作电位传导速度的测定

换一根坐骨神经,按步骤3(1)搭放在神经屏蔽盒的电极上。进入“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模拟实验菜单,或在显示方式菜单中选择“比较显示方式”(则可在一个通道内显示两个通道的图形)。给予神经干最大刺激强度,可在两个通道中(或示波器的上、下线)观察到先后形成的两个双向动作电位波形。

(1)分别测量从刺激伪迹到两个动作电位起始点的时间,设上线为t1,下线为t2(或可直接测量两个动作电位起点的间隔时间),求出t2~t1的时间差值。

(2)测量标本屏蔽盒中两对引导电极相应的电极之间的距离d(即测定r1~r2的间距)。

(3)将神经干标本置于4℃的任氏液中浸泡5 min后,再测定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

(4)参照上步操作可自行设计改变细胞外液的某些因素,如分别将神经干标本置于25℃的任氏液、高钾和低钠任氏液中浸泡5 min后,再测定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

实验结果:

1.分别计算正常的神经干和低温浸泡后的神经干上动作电位传导速度V=d/(t2~t1)(m/s)。

2.对全部各组的实验结果加以统计,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注意事项:

1.避免蟾蜍体表毒液和血液污染标本,压挤、损伤和用力牵拉标本,不可用金属器械触碰神经干。

2.在操作过程中,应给神经和肌肉滴加任氏液,防止表面干燥,以免影响标本的兴奋性。

3.制备标本时,神经纤维应尽可能长一些,将附着于神经干上的结缔组织膜及血管清除干净,但不能损伤神经干。标本制成后须放在任氏液中浸泡数分钟,使标本兴奋性稳定,再开始实验效果会较好。

4.各仪器应妥善接地,仪器之间、标本与电极之间应接触良好。

5.经常滴加任氏液,保持神经标本湿润,但要用滤纸片吸去神经干上过多的任氏液。神经干不能与标本盒壁相接触,也不要把神经干两端折迭放置在电极上,以免影响动作电位的波形。

6.测定动作电位传导速度时,两对引导电极间的距离应尽可能大。

思考题:

1.什么叫刺激伪迹,是怎样发生的?怎样鉴别刺激伪迹和神经干动作电位?

2.神经被夹伤或经KCl溶液处理后,动作电位的第二相为何消失?

3.神经干动作电位与刺激强度有何关系?它与神经动作电位的“全或无”特性有矛盾吗?为什么?

4.引导电极调换位置后,动作电位波形有无变化?为什么?

5.为什么不用从刺激电极的阴极到第一个引导电极的距离除以t1直接计算神经动作电位传导速度?用一对引导电极能否测定神经动作电位传导速度?

6.根据你的结果可推断蛙的坐骨神经干中的神经纤维主要属于那种类型的?

7.将神经干标本置于4℃的任氏液中浸泡后,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有何改变?为什么?

附:

1.刺激伪迹逐渐增大刺激强度时,在屏幕的左侧基线上第一个波即为伪迹,其波形、幅度、宽度和位置可分别由刺激器的强度、延迟和渡宽调节钮控制。它的产生机制有二,一是通过刺激电极与记录电极之间的电容偶合进入放大器,二是通过细胞膜的电缆效应偶合进入放大器。伪迹可以做为刺激时刻的标志和刺激器、示波器功能状态的标志。但伪迹太大,会使动作电位发生畸变。

2.细胞膜的电缆学说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均为含电解质的液体,可以看作为两个导体引起的膜电位改变时,发现:在电源附近电位上升快,达到的最高电位也较大;离开电源越远,则不但电位上升的慢,而且最终的最高电位也较低。电位改变变慢,是膜电容引起的后果;电位依距离变小,是膜外电阻、膜电阻及膜内电阻引起的后果。

3.双极记录法本实验使用的记录方法为双极记录法,所记录到的电位变化,为两个电极之间的相对电位,并不代表电极下的真实电位,而是其代数和。另外,本法又是一种细胞外记录的方法,测得的电位也不代表细胞内的电位,只反映了膜外电位的改变。

4.刺激的极性法则以直流电作用于神经时,在通电、断电时均可产生兴奋,而且通电时的兴奋发生在阴极,断电时的兴奋发生在阳极,这称为极性法则。在直流电通电过程中,阴极下神经组织的兴奋性升高,称为阴极电紧张。是通电时发生兴奋的原因;阳极下的兴奋性降低,称为阳极电紧张.断电后,阴极下的兴奋性降低,称为阴极后压抑;阳极下的兴奋性升高,称为阳极后加强,是断电时发生兴奋的原因,通常所说的刺激发生在阴极下,刺激时阴极下的外向电流,指的就是通电的情况而言的。

5.记录介质通常所说双相动作电位的波形,其记录介质是空气或油。若神经干浸在细胞外液中,则记录到的波形为三相波。因此实验时,不可在神经干上滴过多的任氏液。

实验四:蛙类离体心脏灌流及药物影响(综合设计性实验)

实验目的:

1.学习离体蛙心灌流的实验方法,了解离体器官的研究方法。

2.观察内环境理化因素相对稳定对维持心脏正常节律性活动的重要作用,了解肾上腺素、乙酰胆碱等激素、神经递质对心脏活动的调节意义。

3.观察强心甙、中草药提取物和一些临床治疗药物对离体蛙心的直接作用。实验原理:

心脏正常的节律性活动必须在适宜的理化环境中进行,一旦适宜的环境被破坏,例如酸碱度及离子浓度的急剧改变等,心脏的活动就会受到影响。

在整体内,心脏的活动受自主神经的双重支配,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使心肌收缩力量增强,心率加快;而迷走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心肌收缩力量减弱,心率减慢。

强心甙类药物能够增强心肌收缩能力,减慢心率。动植物提取物对心脏功能的影响与其内部所含物质的成份有关。

动物与器材:

蛙或蟾蜍,蛙心套管,套管夹,支架,双凹夹,滑轮,烧杯,常用手术器械,蛙板,蛙心夹,计算机采集系统,张力传感器,滴管,培养皿,污物缸,纱布,棉线,橡皮泥,任氏液,0.65% NaCl,1%CaCl2,1%KCl,3%乳酸,2.5%NaHCO,1:5000肾上腺,1;10000乙酰胆碱,300U/ml肝素,强心药物,中草药提取物等等。

方法与步骤:

1.取一只蛙或蟾蜍,双毁髓后背位于蜡盘中,仔细识别心脏周围的大血管。在左动脉下方穿一线,于动脉圆锥处结扎,再从左右两动脉下方穿一线,并打一活结备用。左手提起主动脉上时结扎线,右手用眼科剪再结扎线下方,沿向心方向将动脉上壁剪一斜口。取一带线的蛙心夹在心室收缩时夹住心尖。选择大小适宜的蛙心套管,然后将盛有少量任氏液的斯氏蛙心套管,由开口处插入动脉圆锥.当套管进到大动脉圆锥基部时,应将套管稍稍后退,提取蛙心夹连线并使蛙心套管尖端向动脉圆锥的背部后下方及心尖方向推进,经动脉瓣插入心室腔内。此时可见套管中血液冲入套管,并使液面随心脏的波动而上下移动,表明操作成功。用滴管吸去套管中的血液,更换新鲜任氏液。稳定套管后,轻轻提起备用线,将左右动脉连同插

入的套管用双结扎紧(不得漏液),再将结线固定在套管的小玻璃钩上,然后剪断结扎线上方的血管。轻轻提起套管和心脏,看清静脉窦的位置,与静脉窦下方剪断有牵连的组织,仅保留静脉窦和心脏联系,使心脏离体。用任氏液反复冲洗心室内余血,使血管内灌流液不再有残留血液,保持套管内液面高度一致,进行实验。

2.将插好的离体心脏套管固定在支架上,用蛙心夹住少许的心尖部肌肉.再将蛙心尖上的系线绕过一个滑轮与张力传感器相连。注意:勿使灌流液滴到张力传感器上,调节显示器的心脏收缩的曲线幅度适中。

3.实验观察

描计一段正常心搏曲线,注意观察心跳频率和强度以及心脏的收缩、舒张程度。

4. 实验项目设计及结果观察

(1)温度对无机离子蛙心活动的影响

A、把蛙心套管内任氏液全部换为0.65%NaCl溶液,观察心跳变化。

B、把0.65%NaCl溶液吸出,换以任氏液,加入1%CaCl2溶液1~2滴,观察心跳变化。

C、把含1%CaCl21~2滴的溶液吸出,换以任氏液,加入1%KCl溶液1~2滴,观察心跳变化。

D、把含KCl的溶液吸出,换以任氏液,加入0.01%肾上腺素溶液2~3滴,观察心跳变化。

(2)递质和激素对蛙心活动的影响

A、把含肾上腺素的溶液吸出,换以任氏液,加入0.01%乙酰胆碱溶液1~2滴,观察心跳变化。

B、把含乙酰胆碱的溶液吸出,换以任氏液,加入3%乳酸溶液1~2滴,观察心跳变化。待心跳变化明显时,立即加入2.5%NaHCO3溶液1~2滴,观察心跳逐步恢复。

(3)心血管药物对蛙心活动的影响

制备如心得安、异丙肾上腺素和毒K等化合物制剂参照以上方法依次,观察实验结果。

(4)观察自己提取的植物制剂和人民常饮用的化合物对例题蛙心的活动影响

中草药:夹竹桃叶、蟾酥、蛙皮素、烟叶、茶叶等。

有机化合物:乙醇、甲醇等。

植物药有效成分提取方法:适量的植物组织(鲜组织用量多些)加入开水冲泡冷却后备用。

(5)设计实验观察的项目数量

每个实验组必须选取以上四类项目中10个可能的影响因子组合成实验项目进行实验。

5.整理记录,并将测量的心搏曲线数据填入表

注意事项:

1.当每种化学药物作用已明显时,须立即更换新鲜任氏液3次,待心跳恢复正常后再进行下一项实验。

2.在加化学药物与调换溶液时须及时在记录上做好符号,不要凭记忆而弄错。

3.吸任氏液的吸管和吸蛙心套管内溶液的吸管要分开,不可混淆,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4.蛙心插管内液面应保持恒定高度。

5.保持记纹鼓转速均匀一致。

6.化学药物作用不明显时,可再加滴。

思考题:

1.本实验说明心肌的那些生理特征?

2.用实验说明内环境相对恒定的意义。

3.试分析任氏液中适量离子,钙离子,钾离子对心肌的影响。

4.为何强调实验保持灌流液面的恒定?灌流量对心脏活动的有什么影响?

5.试想,活的机体在心交感神经兴奋时或迷走神经兴奋时对心脏有何影响?附:离子和药物对离体蛙心活动的影响的解释

1.K+对心脏活动的影响:

总体看来心肌对细胞外K+浓度变化比较敏感;但是不同部位心肌的敏感性有所不同,心房肌最敏感,房室束-浦肯野纤维系统次之,窦房结敏感性较低。

细胞外液钾浓度增高时,对兴奋性的影响与其浓度增高的程度有关。当K+浓度轻度或者中度升高时,细胞内外K+的浓度梯度减小,K+外流的力量减弱,静息电位(RP)的绝对值减小,和阈电位(TP)差值减小,细胞的兴奋性增高;当K +的浓度大幅度的升高,RP的绝对值减小(膜内-55mv左右)时,钠通道的开放效率降低,钠通道逐渐失活,兴奋性降低或者丧失,严重时,可导致心肌停搏

于舒张状态。此时,仅由Ca2+的内流来构成动作电位,故上升支小而缓慢,使兴奋传导速度减慢,传导性降低。

当细胞外K+的浓度升高时,细胞膜对钾的通透性增高,心室肌细胞复极过程加速,平台期缩短,不应期也缩短。

高钾对心肌收缩功能有抑制作用。因为细胞外的K+和Ca2+在细胞膜上有竞争性抑制;因此当膜外K+的浓度升高时,平台期内流的Ca2+减少,心肌细胞内的Ca2+浓度难于升高,减小了Ca2+的兴奋-收缩偶联作用,从而减弱了心肌收缩能力。

4期自动除极速度减慢,导致窦房结自律性降低,心率减慢。

2.Ca2+对心脏活动的影响:

细胞外Ca2+在心肌细胞膜上对Na+的内流有竞争性抑制作用,称为膜屏障作用。因此,细胞外Ca2+浓度发生变化时,与Ca2+内流和Na+内流相关的生物电活动都将受到影响,而对静息电位则无明显作用。

当细胞外Ca2+的浓度升高时,对Na+的屏障作用加大,由于这种抑制作用,触发Na+快速内流产生0期去极化就比较困难,即出现阈电位上移,从而与静息电位的差距加大,兴奋性降低;发生兴奋后,Na+内流的抑制则导致0期去极化速度和幅度下降,传导性下降。

Ca2+内流是慢反应细胞0期去极化和快反应细胞动作电位2期复极的主要离子活动。细胞外的高钙促使Ca2+内流加快,慢反应细胞0期去极化加快加强,结果是其传导性增高。快反应细胞动作电位平台期将因Ca2+的内流加速而缩短、复极加速、不应期和动作电位时程均缩短。

细胞膜Ca2+对通透性升高,心室肌细胞平台期Ca2+内流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强增快;当细胞外的Ca2+浓度多高时,心脏就会停搏于收缩状态,称为钙僵直。

3.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脏活动的影响:

去甲肾上腺素与心肌细胞膜上的β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从而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cAMP的浓度升高,进而激活蛋白激酶和细胞内蛋白质的磷酸化过程,使心肌细胞膜上的钙通道激活,动作电位平台期Ca2+的内流增加,肌浆网释放Ca2+也增加,心肌收缩能力增强。另外去甲肾上腺素能加强4期的内向电流If,使心率加快。

4.乙酰胆碱对心脏活动的影响:

乙酰胆碱与心肌细胞膜上的M型的胆碱能受体结合,可使腺苷酸环化酶抑制,细胞内的cAMP浓度降低,肌浆网释放Ca2+减少,心肌的收缩力量减弱。也可以能使传导速度减慢,心率降低。

5.0.65%NaCl对心脏活动的影响:

0.65%NaCl对蛙和蟾蜍来说是等渗的溶液,完全置换任氏液后,细胞外的Ca2+浓度、K+浓度大大降低,使心肌的收缩能力减弱,心率减慢。

6.3%乳酸对心脏活动的影响:

乳酸的PH值较低,完全置换任氏液后,细胞外H+的浓度大大升高,H+和Ca2+竞争性结合肌钙蛋白的结合位点,从而抑制Ca2+与肌钙蛋白结合,使心肌收缩力量减弱。当再加入2.5%NaHCO3后,解除了H+对Ca2+的抑制作用,Ca2+又可与肌钙蛋白结合,心肌的收缩力量增加。

7.哇巴因对心脏活动的影响:

哇巴因属于强心甙类的药物,可选择性的作用于心肌。

在体实验中给与治疗量的强心甙类药物,可引起正性肌力、负性频率。

①正性肌力:强心甙能与细胞膜Na+-K+-ATP酶结合而抑制此酶的作用,使细胞内的Na+浓度升高而K+的浓度降低,细胞内Na+增多后再通过Na+- Ca2+双向交换机制,使Ca2+内流增加,心肌的收缩力量加强。

②负性频率:强心甙使心肌的收缩力量加强,增敏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反射性引起减压反射,结果是迷走神经传出的冲动增加,引起负性频率、负性传导。

离体实验中,给与中毒剂量的强心甙类的药物,可引起正性肌力、正性频率。

①正性肌力:机制同上。

②正性频率:由于离体实验中不存在迷走神经的作用,所以通过此途径引起负性频率是不可能的。主要是由于中毒量的强心甙严重抑制Na+-K+-ATP酶,使细胞内Na+、Ca2+大量增加,而K+的浓度明显减少,导致自律性升高,传导减慢、甚至引起房室传导阻滞。

生理学学生实验报告

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院 生理学实验报告 (供临床医学专业使用) 实验一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1] 实验目的 1.学习机能学实验基本的组织分离技术;

2.学习和掌握制备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方法; 3.了解刺激的种类。 [2] 实验原理 蛙类的一些基本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与恒温动物相似,若将蛙的神经-肌肉标本放在任氏液中,其兴奋性在几个小时内可保持不变。若给神经或肌肉一次适宜刺激,可在神经和肌肉上产生一个动作电位,肉眼可看到肌肉收缩和舒张一次,表明神经和肌肉产生了一次兴奋。在机能学实验中常利用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研究神经、肌肉的兴奋、兴奋性,刺激与反应的规律和肌肉收缩的特征等,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是机能学实验的一项基本操作技术。 [3] 实验对象 蛙 [4] 实验药品 任氏液 [5] 仪器与器械 普通剪刀、手术剪、眼科镊(或尖头无齿镊)、金属探针(解剖针)、玻璃分针、蛙板(或玻璃板)、蛙钉、细线、培养皿、滴管、电子刺激器。 [6] 实验方法与步骤 ①破坏脑、脊髓 取蛙一只,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勿用手搓)。左手握住蛙,使其背部向上,用大拇指或食指使头前俯(以头颅后缘稍稍拱起为宜)。右手持探针由头颅后缘的枕骨大孔处垂直刺入椎管(图3-1-1)。然后将探针改向前刺入颅腔内,左右搅动探针2~3次,捣毁脑组织。如果探针在颅腔内,应有碰及颅底骨的感觉。 再将探针退回至枕骨大孔,使针尖转向尾端,捻动探针使其刺入椎管,捣毁脊髓。此时应注意将脊柱保持平直。针进入椎管的感觉是,进针时有一定的阻力,而且随着进针蛙出现下肢僵直或尿失禁现象。若脑和脊髓破坏完全,蛙下颌呼吸运动消失,四肢完全松软,失去一切反射活动。此时可将探针反向捻动,退出椎管。如蛙仍有反射活动,表示脑和脊髓破坏不彻底,应重新破坏。

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程

《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程大纲 一、课程概述 课程名称(中文):植物生理学实验 (英文):Plant Physiology Experiments 课程编号:18241054 课程学分:0.8 课程总学时:24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前修课程:植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 二、课程内容简介 植物生理学是农林院校各相关专业的重要学科基础课,是学习相关后续课程的必要前提,也是进行农业科学研究和指导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和依据。本实验课程紧密结合理论课学习内容,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植物生理学的实验技术、基本原理以及研究过程对了解植物生理学的基本理论是非常重要的。本大纲体现了植物生理学最实用的技术方法。实验内容上和农业生产实践相结合,加强学生服务三农的能力。实验手段和方法上,注重传统、经典技术理论与现代新兴技术的结合,提高学生对新技术、新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实验目标与要求 植物生理学实验的基本目标旨在培养各专业、各层次学生有关植物生理学方面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技能,包括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的建立。开设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程,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植物生理学基本原理、基础知识的理解,而且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提高科研能力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要求学生实验前必须预习实验指导和有关理论,明确实验目的、原理、预期结果,操作关键步骤及注意事项;实验时要严肃认真专心操作,注意观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和结果;及时将实验结果如实记录下来;实验结束后,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完成实验报告。 四、学时分配 植物生理学实验课学时分配 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实验类别备注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3学时验证性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及定量测定3学时验证性 植物的溶液培养及缺素症状观察3学时验证性 植物呼吸强度的测定3学时设计性 红外CO2分析仪法测定植物呼吸速率3学时设计性选修 植物生长物质生理效应的测定3学时验证性 植物种子生活力的快速测定3学时验证性

生理学实验报告一

生理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题目: 1.实验员:马冰(0941054) 2.时间:2011年10月10日 3.组号:第二组 4.班级:09生科 二、实验目的 1.熟悉并掌握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2.掌握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和坐骨神经干标本的制备技术 3.观察不同刺激强度、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形式的影响 4.观察电刺激对神经兴奋性、兴奋传导的影响 5.熟悉阈强度、最适刺激强度及单收缩、完全强直收缩之间的关系 三、实验原理 兴奋性:可兴奋组织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细胞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兴奋:也就是动作电位,指可兴奋细胞受阈刺激或阈上刺激时,细胞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一次迅速的、短暂的并可扩布的电位变化。 阈强度:在刺激持续时间和刺激强度-时间变化率固定时,引起可兴奋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也叫阈值或阈刺激。 阈刺激或阈上刺激产生动作电位,其特点:①“全或无”现象;②进行长距离无衰减传递(神经纤维、骨骼肌细胞等)。 阈下刺激引起局部电兴奋,其特点:①幅度在阈下刺激的范围内,随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升高;②在细胞膜上可进行电紧张性扩布,即衰减性传播;③可以相互融合(时间总和、空间总和)。 最适刺激强度:引起肌肉产生最大收缩时的最小刺激强度。 单收缩:肌肉受到一次短促的刺激时,会产生一次机械性收缩和舒张的过程。 兴奋性作为三大基本生命现象(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那么,什么叫兴奋性呢?它是指可兴奋组织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所有可兴奋组织产生兴奋

(也就是动作电位)都必须有一个条件:刺激。 刺激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刺激强度、刺激时间、刺激强度-时间变化率。其中,刺激强度就是电刺激的脉冲电压,刺激时间就是某个单刺激所持续的时间。 刺激强度对骨骼肌收缩形式的影响(固定刺激的时间和刺激强度-时间变化率):单根神经纤维或肌纤维对刺激的反应是“全或无”式的。但在神经纤维肌肉标本中,则表现为当刺激强度很小时(阈下刺激),不能引起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产生和肌肉的收缩;当刺激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动时,肌肉收缩的幅度与之成正比。因为坐骨神经干中含有数千万条粗细不等的神经纤维,其兴奋性各不相同。弱刺激只能使其中少量兴奋性高的神经纤维先兴奋,并引起它所支配的少量肌纤维收缩。随着刺激强度逐渐增大,发生兴奋的神经纤维数目逐渐增多,其所引起收缩的肌纤维数目亦增多,结果肌肉收缩幅度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刺激达到某一强度时,神经干中全部神经纤维兴奋,它们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也都发生兴奋和收缩,从而引起肌肉的最大收缩。此后,若再增加刺激强度,肌肉收缩幅度将不再增加。我们把引起肌肉产生最大收缩时的最小刺激强度叫最适刺激强度。 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形式的影响(把刺激强度固定在最适刺激强度,把单刺激改为连续单刺激):刺激频率就是单位时间内连续刺激的次数。随着刺激频率的增高,肌肉的反应依次表现为单收缩、不完全强直收缩和完全强直收缩: ⑴如果刺激频率很小时,每相邻两个刺激的间隔时间很大,当其大于肌肉收缩的收缩期和舒张期之和时,肌肉表现为一个个的单收缩。单收缩包括收缩期及舒张期。前者占时较后者为短。 ⑵当逐渐增加刺激频率,使新的刺激引起的肌肉收缩落在前一个刺激引起肌肉收缩的舒张期,这样,肌肉在连续未完全舒张的基础上就开始新的收缩,形成锯齿样的不完全强直收缩张力曲线。 ⑶当刺激频率继续增大时,新的刺激引起肌肉收缩落在前一次刺激引起肌肉收缩的收缩期,这样,肌肉在连续收缩不全的基础上出现新的收缩,形成一个类似方波的完全强直收缩张力曲线。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 (见生理学实验指导P36,P40,P44) 五、实验对象 蟾蜍

吉大19春学期《生理学(含实验)》在线作业一

(单选题)1: 大动脉管壁硬化时引起 A: 收缩压降低 B: 舒张压升高 C: 脉搏压增大 D: 脉搏压减小 正确答案: (单选题)2: 血浆中最重要的抗凝物质是 A: 尿激酶 B: 抗凝血酶Ⅲ和肝素 C: 激肽释放酶 D: 组织激活物 正确答案: (单选题)3: 心脏自律性最高的部位是 A: 房室交界 B: 窦房结 C: 房室束 D: 浦氏纤维 正确答案: (单选题)4: 下列作用中不属于生长激素的直接作用是A: 促进骨生长 B: 促进蛋白合成 C: 促进神经系统发育 D: 减少糖的利用 正确答案: (单选题)5: 重吸收葡萄糖的部位是 A: 近端小管 B: 髓袢升支细段 C: 集合管 D: 髓袢升支粗段 正确答案: (单选题)6: 在骨骼肌收缩过程中,与细肌丝结合的是A: Na+ B: K+ C: Ca2+ D: Mg2+ 正确答案: (单选题)7: 躯体运动的大脑皮层代表区主要分布于A: 中央前回

B: 中央后回 C: 枕叶 D: 皮层边缘叶 正确答案: (单选题)8: 血浆蛋白减少时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是 A: 淋巴回流减少 B: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C: ADH分泌增加 D: 有效滤过压增大 正确答案: (单选题)9: 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是 A: 增强心肌收缩力 B: 使心房和心室不同时收缩 C: 使心室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 D: 使心室肌动作电位幅度增加 正确答案: (单选题)10: 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心率和血压分别发生怎样的变化A: 加快,升高 B: 加快,降低 C: 减慢,升高 D: 减慢,降低 正确答案: (多选题)11: 与呼吸运动有关的中枢部位有 A: 脊髓 B: 延髓 C: 脑桥 D: 下丘脑 E: 大脑皮层 正确答案: (多选题)12: 交感神经兴奋时主要表现有 A: 心输出量增加 B: 心率减慢 C: 回心血量减少 D: 心输出量减少 E: 外周阻力增加 正确答案: (多选题)13: 基础状态是指 A: 清晨未进食前

生理学实验必考题点复习课程

生理学实验必考题点

实验中静脉注射乳酸后血压、呼吸及尿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静脉注乳酸后,理论上可使呼吸运动加深加快。因为乳酸改变了血液PH,提高了血中H+浓度。H+是化学感受器的有效刺激物H+可通过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来调节呼吸运动,也可直接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但因血中H+不容易透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中枢化学感受器,因此,血中H+对中枢化学感受器的直接刺激作用不大,也较缓慢。但本次实验注射乳酸对循环、呼吸及泌尿的影响并不明显。注射乳酸时,可见家兔有强烈的抽搐,故可认为乳酸发挥效果较快,测量指标时应及时迅速。本次实验过程中可能并未掌控好测量时间,使各项指标均已接近正常后方进行测定,最终导致各项指标测量值变化不明显。 4.夹闭右颈总动脉对循环、呼吸及泌尿的影响 实验中夹闭右颈总动脉血后血压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呼吸、尿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那是因为当夹闭右颈总动脉时,心室射出的血液不能流经该侧颈动脉窦,使窦内压力降低,压力感受器受到刺激减弱,经窦神经上传中枢的冲动减少,降压反射活动减弱,因而心率加快、心缩力加强、回心血量增加、心输出量增加,阻力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导致动脉血压升高。 5. 刺激减压神经对循环、呼吸及泌尿的影响 实验中刺激减压神经后平均动脉血压明显下降(P<0.05),呼吸、尿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这是因为减压神经是单纯的传入神经,具有稳定动脉血压的作用。当动脉血压升高或降低时,压力感受器的传入冲动也随之增多或减少,使减压反射相应地增加或减弱,以保持动脉血压相对稳定。当电刺激减压神经时,减压神经传入冲动增多,使心迷走中枢兴奋、心交感中枢抑制、缩血管中枢抑制,使迷走神经传出冲动增加,交感神经传出冲动减少,而至心率减慢、心缩力减弱、小静脉舒张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减少,小动脉舒张,外周阻力降低,最终导致血压下降。

植物生理学模拟试题

一、名词解释(分/词×10词=15分) 1.生物膜 2.水通道蛋白 3.必需元素 4.希尔反应 5.糖酵解 6.比集转运速率 7.偏上生长 8.脱分化 9.春化作用 10.逆境 二、符号翻译(分/符号×10符号=5分) 1.ER 2.Ψw 3.GOGAT 4.CAM 5.P/O 6.GA 7.LAR 8.LDP 9.SSI 10.SOD 三、填空题(分/空×40空=20分) 1.植物细胞区别于动物细胞的三大结构特征是、和。 2.由于的存在而引起体系水势降低的数值叫做溶质势。溶质势表示溶液中水分潜在的渗透能力的大小,因此,溶质势又可称为。溶质势也可按范特霍夫公式Ψs=Ψπ=来计算。 3.必需元素在植物体内的生理作用可以概括为三方面:(1) 物质的组成成分,(2) 活动的调节者,(3)起作用。 4.类囊体膜上主要含有四类蛋白复合体,即、、、和。由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是在类囊体膜上进行的,所以也称类囊体膜为膜。 5.光合链中的电子传递体按氧化还原电位高低,电子传递链呈侧写的形。在光合链中,电子的最终供体是,电子最终受体是。 6.有氧呼吸是指生活细胞利用,将某些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形成和,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中被氧化的有机物称为。 7.物质进出质膜的方式有三种:(1)顺浓度梯度的转运,(2)逆浓度梯度的转运,(3)依赖于膜运动的转运。 8.促进插条生根的植物激素是;促进气孔关闭的是;保持离体叶片绿色的是;促进离层形成及脱落的是;防止器官脱落的是;使木本植物枝条休眠的是;促进无核葡萄果粒增大的是。 9.花粉管朝珠孔方向生长,属于运动;根向下生长,属于运动;含羞草遇外界刺激,小叶合拢,属于运动;合欢小叶的开闭运动属于运动。 10.植物光周期的反应类型主要有3种:植物、植物和植物。 11.花粉的识别物质是,雌蕊的识别感受器是柱头表面的。 四、选择题(1分/题×30题=30分) 1.一个典型的植物成熟细胞包括。 A.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B.细胞质、细胞壁和细胞核 C.细胞壁、原生质体和液泡 D.细胞壁、原生质体和细胞膜

动物生理学实验设计

动物生理学实验设计 班级:09级生物技术本一班 小组成员:李水琴姚燕兵罗泉清龙伟雄 实验设计内容 一、课题名称:静脉注射和口服等量生理盐水对小白鼠尿量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通过对小白鼠注射和口服等量生理盐水,了解尿液生 成过程,进一步熟悉掌握肾小管的功能。 三、基本原理: 生理盐水对尿液的影响:加大了血液中水的含量,冲淡了血 液,增加人体的排尿量.肾脏为了维持体内水的平衡,通过生 成尿液来实现.尿的生成来源于血浆,通过肾小球的滤过,肾 小管的吸收,肾小管的徘汇和分泌这三个过程来完成.在这 三个过程中,除了生成尿液外,肾脏同时根据体内水分的多 少对尿量进行调节,而保持水的平衡,维持人的正常生活.

四、材料与用品:小白鼠数只、生理盐水200ml、25%氨基甲酸乙酯 溶液、纱布、棉线、注射器、试管、试管夹等五、注意事项: 1.实验前给小白鼠多喂些食物,或用导尿管向小白鼠胃中灌入40—50ml 清水,以增加其基础尿流量; 2.实验中需多次进行耳缘静脉注射,注射时应从耳缘静脉远端开始,逐步移近耳根。手术的创口不宜过大,防止动物的体温下 降,影响实验; 3.输尿管手术的难度较大,应注意防止导管被血凝块堵塞,或被扭曲而阻断尿液的流通。 六、方法与步骤: 1、小白鼠抓取、称重、麻醉:抓取3只体型相近、健康指数大致 一致的小白鼠称重,然后用25%氨基甲酸乙酯溶液(按1g/kg 或4ml/kg用量),从耳缘静脉注入,小白鼠麻醉成功后,使其仰卧并用绳固定在兔台上备用,并标号、记录数据; 2、分别对上述上三只小白鼠进行注射、口服30ml等量生理盐水 和空白对照处理;

3、在胱底部找到并分离两侧输尿管,在输尿管靠近膀胱处用细线 结扎,另穿一细线打松结备用,略等片刻,待输尿管充盈后,提起结扎细线,在管壁上用眼科剪剪一小斜口,从斜口向肾脏方向插入口径适当的预先充满生理盐水的输尿管插管,结扎固定,用试管收集尿液。 4、三小时后,每隔半小时,观察小白鼠尿量变化(滴/分),做 好记录,并绘制成曲线图观察。

运动生理学实验指导

运动生理学实验指导 实验一血红蛋白测定及血型测定 A..血红蛋白的定量测定 【目的】掌握用比色法来测定血红蛋白量。(3分) 【原理】血红蛋白量测定方法有光电比色法、分光光度法和沙里氏比色计比色法。本实验采用沙里氏比色法。血液中血红蛋白的颜色随其结合的氧量多少而有一定的变化。为提高测定的标准,可向血液中加稀盐酸,使亚铁血红蛋白酸化成高铁血红蛋白而显稳定的棕黄色,加蒸馏水稀释并与标准色比较,既可求出100mL血液中所含的血红蛋白的克数。血红蛋白的含量受年龄、性别、营养状况、体育锻炼以及居住条件的影响。(5分) 我国正常成年男子约含12~15g·dL-1;女子约为11~14 g·dL-1。 【器材】沙里氏比色计(含比色管、比色架、吸血管)、采血针、75℅酒精、棉球、95℅酒精、0.1mol盐酸、乙醚、蒸馏水、小玻棒、小滴管。(6分)【步骤】 1.向比色管内加入0.1mol盐酸10滴(约达到比色管的10℅的刻度线)。(3 分) 2. 采血。以75℅的酒精消毒无名指及采血针(2分); 3.用采血针刺破无名指指腹一侧皮肤,让血液自然流出,用消毒干棉球擦去一滴后,用右手平持吸血管使管口接触自然流出的一滴血管,准备吸取20μl 的血液(血柱液面平20μl刻度线)。(6分) 4.用干棉球拭檫管外的血液,然后迅速将吸血管移入比色管,徐徐将血液吹入盐酸深层,并用上层清夜多次洗涤吸血管,轻轻振荡,置室温中10~15min,充分到使亚铁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6分) 5.比色。将比色管放入血红蛋白比色架中,向比色管逐滴加入蒸馏水并且边滴边搅拌边竖起对光观察,将比色管的颜色与比色计上的标准颜色做比较,直至比色管溶液颜色与标准颜色一致为止。正确读出并记录比色管内溶液弯月面下缘最底点对应的比色管刻度数值,此数值即为每100mL血液中所含血红蛋白的克数。(9分) 【注意事项】 1.要准确配制0.1mol的盐酸。血液被酸化的时间不得少于10min。 2.吸取的血量应准确,并将吸血管外的血液抹去。 3.吹入血液和洗净吸血管时,切勿将空气吹入盐酸中,以免形成气泡影响 比色。 4.稀释时要耐心地逐滴加蒸馏水,并应边滴边搅边竖起比色,当颜色接近时,只能半滴半滴地稀释。

神经生理学模拟实验报告材料

实用文档专业:应用心理学 : 学号:日期:地点:汪加诚3110102422 2016.1024 医学楼 C512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实验名称: 神经生理学指导老师:成绩: 同组学生:神经干不应期的测定实验类型:模拟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蛙类坐骨神经干产生动作电位后其兴奋性的规律性变化。学习绝对不应期和相对不 应期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神经组织和其他可兴奋组织一样,在接受一次刺激产生兴奋以后,其兴奋性将会发生规 律性的变化,依次经过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和低常期,然后再回到正常的兴奋 水平。 采用双脉冲刺激的方法。将两刺激脉冲间隔由最小逐渐增大时,开始只有第一个刺激脉 冲刺激产生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 AP),第二个刺激脉冲刺激不产生 AP,当两刺激脉 冲间隔达到一定值时,此时第二个刺激脉冲刚好能引起一极小的 AP,这时两刺激脉冲间隔即 为绝对不应期。继续增大刺激脉冲间隔,这时由第二个刺激脉冲刺激产生的 A P逐渐增大,当 两刺激间隔达到某一值时,此时由第二个刺激脉冲刺激产生的 AP,其振幅刚好和由第一个刺 激产生的 A P相同,这时两刺激脉冲间隔即为相对不应期。 三、材料和方法 【材料】:蟾蜍或蛙;标本屏蔽盒、任氏液、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实验方法】: 1.系统连接和仪器参数设置 (1)RM6240 系统:点击“实验”菜单,选择“肌肉神经”或“生理科学实验项目”菜 单中的“神经干兴奋不应期的测定”或“神经干兴奋不应期的自动测定”项目。系统进入该 实验信号记录状态。仪器参数:1通道时间常数 0.02s、滤波频率 1KHz、灵敏度 4mV,采样频率 80KHz,扫描速度 1ms/p。双刺激激模式,最大刺激强度,刺激波宽 0.1ms,起始波间隔 30 ms,延迟 2ms,同步触发。

生理学实验设计

生 理 实 验 设 计 实验课题:筒箭毒对神经—肌肉接头处得兴奋传递得影响 实验成员:星期五下午第四实验室第二组 筒箭毒对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传递得影响 实验假设 筒箭毒能与乙酰胆碱竞争神经肌接头处得nm受体,使肌肉松弛。 实验原理与目得 神经肌肉接头处得兴奋传递过程有三个重要得环节: 一就是钙离子促进神经轴突中得囊泡膜与接头前膜发生融合而破裂; 二就是囊泡中得乙酰胆碱释放到神经肌肉接头间隙; 三就是乙酰胆碱与接头后膜上得受体结合,引发终板电位。 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就是一种重要得神经递质,就是连接每个运动神经元与骨骼肌之间得信使。如果ACh得传递受阻,肌肉就不能收缩。箭毒就是美印第安人在猎箭头部涂抹得一种毒药,它能够占用并阻塞ACh 受体得位置,能竞争性阻断ACh得去极化作用致使神经递质不能影响肌肉、能与ACh 竞争神经肌接头处得nm胆碱能受体,但不激动受体,因而使骨骼肌松弛、抗胆碱酯酶药可拮抗其肌肉松弛作用,新斯得明就是胆碱酯酶抑制剂,可通过抑制胆碱酯酶增减乙酰胆碱在肌接头间隙得浓度。故筒箭毒过量可用适量新斯得明解救。筒箭毒与乙酰胆碱竞争性结合乙酰胆碱受体,注射新斯得明后使突触间隙内得乙酰胆碱浓度升高

而使竞争性增强,故乙酰胆碱与受体接触增多,从而使肌无力症状减弱。 本实验得目得就是探索筒箭毒对神经--肌接头处兴奋传递得影响极其相关机制;观察筒箭 毒得肌松作用,分析其作用点;了解新斯得明对抗筒箭毒得作用。 实验对象 大白鼠,体重250g以上 实验器材与药品 Powerlab一套(主机,刺激器,张力换能器),手术器械一套,小动物人工呼吸机,气管插管,棉线,大头针,铁架台,注射器0.001g%筒箭毒碱,0。005g%新斯得明,25%乌拉坦,1。5%普鲁卡因,生理盐水 实验方法 1、大鼠称重,麻醉;25%乌拉坦腹腔注射0。5ml/100g麻醉。然后仰卧固定于鼠手术床上,分离气管及颈外静脉,分别插入气管插管与静脉插管,准备好人工呼吸机。数分钟后翻正反射消失,即可进行实验; 2、分离坐骨神经;在髋关节后,坐骨结节内凹陷处切开皮肤,钝性分离肌肉,暴露一段坐骨神经,用浸有1、5%普鲁卡因得棉线围绕坐骨神经打一个结,在坐骨神经干上做传导阻滞麻醉,排除下行干扰; 3、分离腓神经;在外侧剪开皮肤,钝性分离肌肉组织,分离腓神经,神经穿线备用; 4、分离胫前肌;将大鼠两前肢固定在手术台(仰卧),从后置踝关节正前方向剪开小腿皮肤,剪断踝关节前部韧带,分离胫前肌肌腱,沿胫骨分离胫前肌(注意不要损伤血管),在踝部得胫前肌肌腱处扎线,与结扎线远端切断肌腱; 5、安装并设定powerlab记录肌张力得chart设定文件;调定刺肉毒碱对神经肌肉接头处处兴奋传递得影响 6、连接仪器;手术操作完成后,将胫前肌与powerlab得张力换能器向连接,腓神经处安放刺激电极。最适负荷设定为10g左右。稳定一段时间后,于给药前记录一段正常得肌肉收缩曲线; 7. 缓慢静脉注射0。001%筒箭毒碱0.1ml/100g,从仪器上观察肌肉收缩曲线得变化情况; 8。待肌肉收缩曲线再次稳定或完全消失后,停止刺激,同时缓慢静脉注射0。005%新斯得明0、15ml/100g,观察肌肉收缩曲线得变化情况、 预期结果 注射筒箭毒后肌肉收缩曲线幅度变小甚至消失,即肌肉处于肌无力状态,注射新斯得明后肌肉收缩曲线又基本恢复正常,即肌肉恢复正常收缩状态; 结果分析 从神经传来得兴奋,通过神经-肌肉接头传递给肌纤维膜,就是以化学递质乙酰胆碱为中介进行得,其全过程可分为:(1)接头前过程、(2)神经递质在间隙得扩散。(3)接头后过程、 如果就是筒箭毒作用于突触前膜,即不能释放乙酰胆碱,那么无论就是否有新斯得明,后膜中均无乙酰胆碱,所以在注射新斯得明后仍然就是肌无力状态,即不会出现预期结果; 如果就是筒箭毒作用于突触间隙,即与突触前膜释放得乙酰胆碱结合,抑制其发挥作用,那么无论就是否有新斯得明,后膜中均无可发挥肉毒碱对神经肌肉接头处处兴奋传递得影响作用得乙酰胆碱,所以在注射新斯得明后仍然就是肌无力状态,即不会出现预期结果; 而如果就是筒箭毒作用于突触后膜,即与乙酰胆碱竞争性结合乙酰胆碱受体,注射新斯得明后使突触间隙内得乙酰胆碱浓度升高而使其竞争性增强,使乙酰胆碱与受体接触增多,从而使肌无力症状减弱,使肌肉收缩曲线幅度增强,即会出现预期结果; 综上所述,假设成立。 注意事项

生理学实验报告

生理学实验报告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学习蛙类动物双毁髓的方法 掌握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操作技术,为此后有关的神经肌肉实验打下基础。 二、实验原理 蛙或两栖类动物的一些基本生命活动及生理功能与温血动物近似,而且其离体组织需要的生活条件非常简单,易于控制和掌握。因

此在生理学实验中,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是研究神经肌肉生理最常用的对象,经常用来研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刺激与反应的规律、肌肉收缩的特点、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等。 三、实验对象 蟾蜍或蛙。 四、实验器材及药品 蛙类手术器械一套(金属探针1根,粗剪刀、眼科剪刀各1把,圆头镊子、眼科镊子各1把,玻璃分针2根),蛙板和玻璃板各1块,培养皿,滴管,废物缸、锌铜弓,丝线,棉花;任氏液。 五、实验方法及步骤 1、双毁髓:左手握蟾蜍,背部向上。用食指按压其头部前端,拇指压住躯干的背部,使头向前俯;右手持毁髓针,由两眼之间中线向后方划触,触及两耳后腺之间的凹陷处即是枕骨大孔的位置。将毁髓针由凹陷处垂直刺入枕骨大孔,然后针尖向前刺入颅腔,在颅腔内搅动,以毁脑组织。再将毁髓针退至枕骨大孔,针尖转向后方,与脊柱平行刺入椎管,以捣毁脊髓。脊髓彻底捣毁时,可看到蟾蜍后肢突然蹬直,然后瘫软,此时的动物为双毁髓动物。 2、剥制后肢标本:左手持手术镊提起两前肢之间背部的皮肤,右手持手术剪横向剪断皮肤,然后往后肢方向撕剥皮肤。剪开腹壁肌肉,用手术镊提起内脏,翻向头部,在看清支配后肢的脊神经发出部位后,于其前方剪断脊柱。 3、分离两后肢:将去皮的后肢腹面向上置于解剖盘上,右手持

金冠剪纵向剪开脊柱,再剪开耻骨联合,使两后肢完全分离。 4、分离坐骨神经:将一侧后肢的脊柱端腹面向上,用玻璃分针沿脊神经向后分离坐骨神经,股部沿腓肠肌正前方的股二头肌和半膜肌之间的裂缝,找出坐骨神经,剪断盖在上方的梨状肌,完全暴露坐骨神经,剪去支配腓肠肌之外的分支,再剪去脊柱及肌肉,只保留坐骨神经发出部位的一小块脊柱骨。 5、分离股骨头:沿膝关节剪去股骨周围的肌肉,保留股骨的后2/3,剪断股骨。 6、游离腓肠肌:在腓肠肌跟腱下穿线并结扎,提起结扎线,剪断肌腱与胫腓骨的联系,游离腓肠肌,剪去膝关节下部的后肢,保留腓肠肌与股骨的联系,制备出完整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标本应包括:坐骨神经、腓肠肌、股骨头和一段脊柱骨四部分。 7、检验标本:用任氏液沾湿的锌铜弓的两极接触神经,如腓肠肌发生收缩,则标本机能正常,把标本固定在肌槽上。 8、连接好装置,调节适宜的灵敏度及刺激强度,开动记录仪,走纸速度为10mm/s,用手控触发开关,以单脉冲刺激神经,记录肌肉的单收缩曲线。 9、分别用1 Hz、2 Hz、3 Hz、4 Hz、6 Hz、12 Hz、24 Hz、30Hz 等频率去刺激坐骨神经,记录肌肉的收缩曲线。 六、分析及讨论 七、思考题 ?1.剥去皮肤的后肢,能用自来水冲洗吗?为什么?

动物生理学实验

?麻醉注意事项 ?1、麻醉前应正确选用麻醉药品、用药剂量及给药途径。 ?2、密切观察动物麻醉状态及反应,以便准确判断麻醉深度。 ?3、如麻醉较浅,动物出现挣扎或呼吸急促等,需补充麻醉药以维持适当的麻醉。一次补充药量不宜超过原总用药量的五分之一。 ?4、麻醉过程中,应随时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注意保温。 ?5、在手术操作复杂、创伤大、实验时间较长或麻醉深度不理想等情况下,可配合局部浸润麻醉或基础麻醉。 ?6、实验中注意液体的输入量及排出量,维持体液平衡,防止酸中毒及肺水肿的发生。 实验一血液的组成 [实验原理] 血液是由液态的血浆和悬浮于血浆中的血细胞组 成。血细胞占全血的体积比称为红细胞 压积,又叫红细胞比容。 要求与思考题 1.血浆与血清有哪些区别? 血浆与血清的区别是不含纤维蛋白原,某些凝血因子以及血小板释放因子 实验二血红蛋白的测定 [实验原理] 由于血红蛋白的颜色,常随结合的氧量多少而改变,因而不利于比 色,但血红蛋白与稀盐酸作用后,能使亚铁血红素变成不易变色的棕色

的高铁血红蛋白,用水稀释后可与标准比色板比色,从而测得血红蛋白含量。 [注意事项] 1.血液和盐酸作用的时间不可少于10分钟,否则,血红蛋白 不能充分转变成高铁血红蛋白,使结果偏低。 2.加蒸馏水时,开始可以稍多加几滴,随后则不能过快,以 防稀释过头。 3.比色时最好在自然光下,而不应在黄色光下进行,以免影 响结果。 4.整个实验过程中均应注意避免起泡 实验三红细胞的脆性试验 [实验原理] 如环境渗透压继续下降,红细胞会因继续膨胀而破裂, 释放血红蛋白,称之为溶血。红细胞膜对低渗溶液具有一 定的抵抗力,红细胞膜对低渗溶液的抵抗力越大,红细胞在 低渗溶液中越不容易发生溶血,即红细胞渗透脆性越小。 凡上层溶液开始微呈淡红色,而极大部分红细胞下沉,称开始溶血或最小抗力(红细胞的最小抵抗力)。 凡液体呈均匀红色,管底无红细胞下沉,则称完全溶血或最大抗力(红细胞的最大抵抗力) [注意事项]

生理学(含实验) 吉林大学考试题库答案

生理学 1:哺乳类动物心脏迷走神经的作用是3.减慢心率,减慢传导,缩短不应期,减弱收缩力 2:三种主要食物在胃中排空的速度由快至慢的顺序是1.糖类,蛋白质,脂肪3:视近物时使之聚焦成象在视网膜上的主要调节活动是2.晶状体前表面曲率半径变小 4:下列哪项是人类新小脑受损时所特有的症状?4.意向性震颤 5:细胞膜内外正常的Na+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4.膜上钠?钾泵的作用 6:下列有关同一细胞兴奋传导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5.动作电位的幅度随传导距离增加而减小 7: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其原因是3.心肌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8:下面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5.水溶性物质一般能自由通过细胞膜,而脂溶性物质则不能 9:舞蹈病主要是因下列哪条通路受累引起的?5.纹状体内胆碱能和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病变 10:人体主要的造血原料是2.铁、维生素B12、叶酸 11: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5.白蛋白 12:促胰液素能促进胰腺分泌1.大量的水分和碳酸氢盐,而酶的含量很少13: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常用的简便指标是3.阈强度 14:运动神经元兴奋时,首先产生扩布性动作电位的部位是4.轴突始段 15:在一般生理情况下,每分解一分子ATP,钠泵运转可使4.3个Na+移出膜

外,同时有2个k+移入膜内 16:肾脏维持体内水平衡的功能,主要靠调节下列哪项活动来实现?3.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水量 17: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1.反射 18: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使心输出量增加3.由直立转变为平卧时 19:心动周期中,左心室内压力最高的时期是5.快速射血期 20:评价肺通气功能,下列哪个指标较好?5.时间肺活量 21:肠胃反射可4.抑制胃的排空,抑制胃酸分泌 22:对能量代谢影响最为显著的是3.肌肉运动 23:凝血过程的内源性与外源性激活的区别在于1.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的始动过程不同 24:影响神经系统发育的最重要的激素是5.甲状腺激素 25:运动神经纤维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属于5.出胞作用 1:散光眼产生的原因多半是由于3.角膜表面不呈正球面 3:下列哪种物质既是重要的贮能物质,又是直接的供能物质?5.三磷酸腺苷4: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是由于突触后膜对下列哪种离子提高了通透性? 3.Na+ 、K+,尤其是对Na+ 5:窦房结能成为心脏正常起搏点的原因是5.4期电位去极速率快 6:与肾小球滤过率无关的因素是5.肾髓质血流量 7:在体温调节中起调定点作用的可能是1.PO/AH区的温度敏感神经元 9:呼吸基本节律产生于2.延髓呼吸神经元 10:人体内O2、CO2、和NH3进出细胞膜是通过1.单纯扩散

生理学模拟考试(01)

一、单选题(共7980 题,每题 1 分) 1.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指: A.细胞内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B.细胞外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C.细胞内液化学成分保持恒定 D.细胞外液化学成分保持恒定 E.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相对恒定 正确答案:E 2.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葡萄糖和氨基酸主要是通过: A.单纯扩散 B.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 C.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 D.原发性主动转运 E.继发性主动转运 正确答案:E 3.心迷走神经对心肌的作用效应是: A.减慢心率,减慢房-室传导速度,减弱心房肌收缩力 B.减慢心率,减慢房-室传导速度,增强心房肌收缩力 C.减慢心率,加快房-室传导速度,减弱心房肌收缩力 D.加快心率,减慢房-室传导速度,减弱心房肌收缩力 E.减慢心率,加快房-室传导速度,增强心房肌收缩力正确答案:A 4.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的3期复极化: A.因Cl- 内流而产生 B.因Ca2 +内流而产生 C.因Na+内流而产生 D.因K+内流而产生 E.因K+外流而产主 正确答案:E 5.浦肯野细胞动作电位的0期去极化: A.因Cl- 内流而产生 B.因Ca2 +内流而产生 C.因Na+内流而产生 D.因K+内流而产生 E.因K+外流而产主 正确答案:C 6.左心室内压最高是在: A.等容收缩期 B.等容舒张期 C.快速充盈期 D.减慢射血期 E.快速射血期 正确答案:E 7.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最低值称为:

A.收缩压 B.舒张压 C.脉搏压 D.平均动脉压 E.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 正确答案:B 8.评价肺通气功能,下列哪项指标较好? A.潮气量 B.功能残气量 C.肺活量 D.补吸气量 E.用力呼气量 正确答案:E 9.CO2分压最低的部位是: A.动脉血 B.静脉血 C.组织间液 D.毛细血管内 E.肺泡气 正确答案:E 10.肺通气/血流比值在下列哪个数值时,肺换气的效率最高? A.0.5 B.0.84 C. 1 D. 1.5 E. 2 正确答案:B 11.实验过程中,切断家兔的双侧迷走神经后,呼吸运动表现为: A.加深,变慢 B.加深,变快 C.变浅,变慢 D.变浅,变快 E.无变化 正确答案:A 12.吸气时: A.气道内外压力差缩小,气道平滑肌收缩,气道阻力增加 B.气道内外压力差增大,气道平滑肌收缩,气道阻力增加 C.气道内外压力差缩小,气道平滑肌舒张,气道阻力降低 D.气道内外压力差增大,气道平滑肌舒张,气道阻力降低 E.肺实质对气道壁的状牵引作用减弱,气道平滑肌舒张,气道阻力降低正确答案:D 13.胸廓容量在其自然位置的容量时: A.胸廓以其弹性向外扩展,肺的弹性回缩力消失 B.胸廓以其弹性向内回缩,肺的回缩力向内

生理学实验报告

医专 生理学实验报告(五) 一、实验题目: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与体液调节 二、实验目的: 1、学习家兔动脉血压的直接描记方法; 2、观察神经、体液因素对心血管活动和动脉血压的影响。 三、实验对象:家兔 四、实验物品:BL-420生物功能实验系统、压力换能器、动脉插管、 动脉夹、剌激电极、哺乳类动物手术器械、注射器、实验用药品等 五、实验原理: 在正常机体,血压的变动并不大,而是经常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机体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是通过各种心血管反射实现的。其中最重要的反射是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反射。改变压力感受器活动或剌激反射弧的传入、传出神经会引起心血管活动的改变,进而导致动脉血压的相应变化。在正常体,心血管活动还受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等体液因素的调节。通过静脉注射,改变血液中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也会影响心血管活动,从而使血压发生改变。

六、实验结果与简要分析:

七、实验结论:心血管活动和动脉血压受神经、体液因素的调节。 医专 生理学实验报告(六) 一、实验题目:1、呼吸运动的调节 2、胸负压测定 3、肺活量测定 二、实验目的: 1.学习记录哺乳动物呼吸运动的方法;观察体液中O2、CO2和H+水平变化对呼吸运动的影响;了解肺牵反射在呼吸运动中的作用。 2.观察胸负压, 3.学会用简易肺活量计测量肺活量的方法。 三、实验对象:1、家兔 2、人 四、实验物品:BL-420生物功能实验系统、力换能器、气管插管、50cm长橡皮管一条、注射器(20ml、5ml)、钠石灰瓶、肺活量计等五、实验原理: 呼吸运动是呼吸肌舒缩活动完成的节律性运动,该节律性运动在呼吸中枢的控制下保持正常的深度和频率。体、外多种剌激可通过不同机制作用于呼吸中枢,引起呼吸运动的改变。肺牵反射参与呼吸节

生理学模拟实验

生理学模拟实验题目 姓名:余娜学号:201412201801013 14级制药1班 P.94神经肌肉实验 1.毁脑髓后的蟾蜍应有何种表现? 答:进针时有一定的阻力,而且随着进针蛙出现下肢僵直或尿失禁现象。若脑和脊髓破坏完全,蛙下颌呼吸运动消失,四肢完全松软,失去一切反射活动。 2.制备好的神经肌肉标本为何要放在任试液中? 答:任氏液是一种生理盐溶液,其电解质、晶体渗透压、PH和缓冲能力与两栖类动物的组织液相近。能够防止标本干燥,丧失正常生理活性。 3.如何判断神经肌肉标本的兴奋性? 答:用沾有任氏液的锌铜弓触及一下(或电刺激刺激)坐骨神经或用镊子夹持坐骨神经中枢端,如腓肠肌发生迅速而明显的收缩,说明标本的兴奋性良好。 4.锌铜弓刺激坐骨神经引起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肌肉收缩是否是一种反射? 答:不是,因为反射需具备完整的反射弧,而此实验中蟾蜍的脑和脊髓都被破坏,显然不具备反射中枢,不具备完整的反射弧. P.97不同强度和频率的刺激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1.实验中观察到的阈刺激是神经纤维的阈刺激,还是肌肉的阈刺激?如此测出的阈刺激的可靠程度如何?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答:神经纤维的阈刺激;肌肉收缩实验时的力学表现常受负荷、关节角度、初长度的影响,所以与人体有差别。用小鼠代替离体蟾蜍实验。 2.在一定的刺激强度范围内,为什么肌肉收缩会随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增大? 答:因为坐骨神经干中含有数十条粗细不等的神经纤维,其兴奋性也不相同。弱刺激只能使其中少量兴奋性高的神经纤维先兴奋,并引起它所支配的少量肌纤维收缩。随着刺激强度增大,发生兴奋的神经纤维数目增多,结果肌肉收缩幅度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刺激达到一定程度,神经干中全部神经纤维兴奋,其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也都发生兴奋和收缩,从而引起肌肉的最大收缩。 3.不完全强直收缩与完全强直收缩是如何引起的?

生理学设计性实验

不同pH值对牛蛙离体心脏收缩活动的影响 2008231144 赖泽红生科一班 摘要:本实验主要是采用斯氏蛙心插管法,在保持灌流液高度恒定的情况下,分别以不同pH值的溶液对牛蛙离体心脏进行灌流,经张力换能器、RM6240D型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与处理系统记录心肌的活动过程,探讨不同pH对离体心脏活动的影响,以揭示酸碱度与心脏收缩活动的关系。 关键词:pH值;离体心脏;收缩活动 生理状态下,血液pH值保持在7.35—7.45,这是保证细胞惊醒正常代谢和机能活动的基本条件。在生命活动的过程中,体内不断生成酸性或碱性产物,机体通过多方面的调解活动,使血液pH值保持在正常范围内。然而,一旦机体酸碱调节失衡,会导致体内酸中毒或碱中毒,对机体造成影响。心脏直接与血液接触,心肌细胞的收缩活动容易受血液pH值的影响。本实验通过用不同PH值的灌流液灌流牛蛙离体心脏,观察其对心脏某些功能的影响,以揭示酸碱度与心脏收缩活动的关系,用离体牛蛙心脏,排除了在体时的神经体液干扰,故实验结果更为可靠。 一、实验材料: 1、实验仪器:RM6240D型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张力换能器、pH酸度计。 2、常用器械:蛙板或蜡盘,蛙心夹、蛙心套管,滴管,培养皿或小烧杯,玻璃板、容量瓶,移液管、量筒、污物缸,纱布,棉线,

常用手术器械。 3、药品:任氏液, HCL溶液,NaOH溶液。 4、实验动物:牛蛙2-4只(雌雄不限)。 二、实验步骤与方法 1、药品配制 (1)任氏液配制 母液及容量成分 NaCl、 KCl 、CaCl2 、NaH2PO4 、NaHCO3 、葡萄糖、蒸馏水,注: 表内各成分除葡萄糖以 g 为单位外,均以 ml 为单位. 任氏液的配制方法:一般先将各成分分别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母液,而后按所要的容量混合。需要注意的是:CaCl2 应在其他母液混合并加入蒸馏水后,再边搅拌边加入,以防钙盐生成。另外,葡萄糖应在用前临时加入,否则不宜久置。两栖类的为PH6.5-7.0 (2)不同PH浓度的任氏液配制。 不同PH值灌流液的配制。首先,校整酸度计。先将酸度计“PH-mv”开关拨到位置。打开电源开关,指示灯亮,预热30分钟。取下放蒸馏水的小烧杯,并用滤纸轻轻地吸去玻璃电极上多余水珠,在小烧杯内放入选择好的已知的PH值准确的缓冲溶液。将电极浸入。根据标准缓冲液的PH,将量程开关拧到 0~7 或 7~14 处。调节控温钮指示的温度与室温相同,调节零点,使指针在PH为7.0处。轻轻按下或稍许转动读数开关使开关卡住。调节定位旋钮,使指针恰好指在标准缓冲溶液的PH值处。放开读数开关,重复操作,直到数

植物生理学实验汇总

一植物组织中ETH(乙烯)释放量的测定 测定原理:ACC是乙烯合成的直接前体,为了更好地了解乙烯对植物的调节作用,有必要测定植物中ACC的含量,在冷却的Hg+存在下,NaClO专一地使ACC转化成乙烯。 ACC:1-氨基环丙烷-1-羧酸 测定中气相色谱仪用的是氢火焰检测器FID。 色谱仪包括固定相和流动相。由于固定相和流动相对各种物质的吸附或溶解能力不同,因此各物质的分配系数不一样。当待测样(含ETH混合气体)加入固定相以后,不断通以流动相(通常为氮气、氢气)待测物不断再分配,最后按照分配系数大小顺序依次被分离,并进入检测系统被检测,检测信号的大小,反映出物质含量的多少,在记录仪上呈现色谱图。 判断气相色谱仪氢火焰检测器是否点燃的3种方法?如何判断检测器已工作? 1、将不锈钢镊子接触到检测器的喷扣处,若镊子上有水珠证明氢气已被点燃; 2、根据记录笔的位置来判断; 3、微电流放大器的“引燃开关”切换“引燃”时,检测器如发出扑声火焰已被点燃。 结果分析:经冷冻的苹果ETH释放速率低于常温的乙烯释放速率。经低温处理ACC合成酶的形成受到损伤和影响,从而降低乙烯的合成与释放。 3大温度3大气流量:基线成一直线表明稳定了 柱温80度进样器温度120度检测器温度140度 N2 流量35微升每分钟400 H2 流量45 微升每分钟55千帕空气流量350 微升每分钟 40 千帕 二植物组织中脂肪氧化酶活力测定 原理根据基质浓度一定,反应体系中溶解氧浓度的变化与酶活力大小呈线性相关原理进行测定。LOX氧化多元不饱和脂肪酸生成具有共轭双键的过氧化物时消耗氧气,溶液中氧浓度的减少速率与酶活力大小成正比,用氧电极可精确的测定酶活力。 结果:经过干旱处理的小麦组织中LOX活力低(受干旱条件的诱导LOX基因的表达) 注意事项:1测定时,维持温度恒定,氧电极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 2 反应杯中不应有气泡,否则会造成信号不稳 3 进行试验时要保持磁转子的转动,以平衡氧气浓度 4 电极使用一段时间后,在阳极上形成一层氧化膜,使电极的灵敏度下降,需要用清洁剂清洁阳极。 三半伤害温度的求算 1 以伤害度为纵坐标,温度为横坐标,制作曲线,50%伤害对应的温度即半伤害温度; -BT) 生长曲线方程拟合LogisticY=K/(1+Ae2 以Y 伤害度(相当于胁变)K 最大外渗量 T 温度(相当于胁强)A,B 常数 据Logistic方程,以Ln((K/Y)-1)为纵坐标,以T为横坐标作图,的一直线,直线与横轴交点即半伤害温度。 半伤害温度的生理意义,半伤害温度通常可用来表示植物对高温或低温抗性的大小。在高温伤害情况下,若半伤害温度高,说明对高温伤害抗性强;在低温伤害时,则半伤害温度越低,植物对低温伤害抗性强。对于其他逆境,具有相应的生理意义。 但是对于高温伤害,同样以Ln((K/Y)-1)为纵坐标,以T为横坐标作图,发现做出的不是直线而是S型曲线。 四蒸汽压渗透压计测植物组织渗透势蒸汽压渗透压计的工作原理 1 原理对于一种溶液来说,溶质颗粒数的增加改变了溶剂分子的自由度,导致溶剂分子主所以称他们为这些溶液特征的相对变化与溶液中粒子的增加量呈线性相关,要特征的改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