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石油行业信息化的现状与展望

石油行业信息化的现状与展望

石油行业信息化的现状与展望
石油行业信息化的现状与展望

石油行业信息化的现状与展望

石油行业是一个跨学科、多专业相互配合的高度技术密集型行业。石油行业的信息化一直伴随着石油行业的发展,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0世纪中期,计算机技术已经在石油勘探领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并收到了显著的效果;稍后,在油气田生产及其它石油工业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也逐步得到应用。时至今日,随着“数字油田”、“数字石化”、“数字石油”等新的石油行业信息化理念被普遍接受,全球石油石化企业信息新一轮的信息化竞赛已经进入了实力较量阶段。石油石化企业已经发展到了离开信息系统就无法生存的地步,全面数字化已经成为各石油企业逐鹿中原的重要战略。

目前,数字油田建设已成为众多石油企业,特别是上游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数字油田本身也成为各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对于下游企业,与数字油田对应的“数字石化”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已经成为各石化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热点。数字油田和数字石化作为数字石油最重要的两方面内容,引领着新时期石油行业的信息化。

石油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阶段性

根据诺兰等学者提出的信息化发展阶段理论模型,一个企业或组织的信息化进程可分为6个渐进的阶段:初始期、普及期、控制期、整合期、数据管理期和成熟期。每个阶段都是在前一阶段基础上的提高,具有不可跨越性。其中控制期和整合期是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这一时期,企业主动的调整十分必要的,这项工作的缺失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未来信息化的发展,进而影响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目前,大部分国际大型石油公司已经基本完成了调整任务,进入了数据管理期,而国内大多数石油企业的信息化进程尚未进入这个阶段。我国有些石油企业的较大规模信息化建设起步不久,大多数处于控制期,少数企业正在步入整合期。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尽管我国少数石油企业信息化建设程度相对较高,但各企业发展不平衡,总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好、做实,否则不能顺利渡过控制期和整合期,从而严重影响整个石油行业的信息化进程。因此可以说,我国石油企业信息化建设正处于一个十分关键的阶段。

纵观我国石油行业整体信息化建设的历史与未来,基本上可以用“两个里程碑”和“一个新阶段”来加以总结。两个里程碑基本上与初始期和普及期对应,新阶段的任务对应控制期和整合期,而其目标亦与上述模型一致。

第一个里程碑是IT技术的初步应用。自从上个世纪中期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油田勘探开发及石油加工领域以来,IT技术在提高油气开发和加工水平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地震勘探、油田测井、工程设计、油藏建模、数值模拟、产能建设以及油气加工处理自动化等各方面的专业应用系统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这一阶段的信息化建设是局部的,各系统是独立的。

第二个里程碑是企业网的建成。90年代中期以来,因特网技术推动了国内外石油行业以网络建设为

代表的信息化建设浪潮。到2000年左右,国内各油田和石化企业都基本完成了企业网的建设任务,标志着石油行业信息化建设第二个里程碑的铸成。在这个阶段,以网络为依托的信息管理取得了明显进步,典型的应用包括办公自动化(OA)、管理信息系统(MIS),以及基于数据库的专业应用系统等;同时,一些新思想,如电子商务/政务、ERP、BPR等相继产生并向石油行业渗透。

新阶段即是数字石油建设阶段。历经了许多迷茫和痛苦,走过了一些弯路之后,石油行业的信息化建设跨入了数字油田与数字石化时代。今天,我们彻底明白了,IT技术必须为主营业务服务,不能忽视现实,不能忽视数据,当然也决不能失去信心。痛定思痛,我们重新整理思路,实事求是,夯实基础,稳步推进,将数据建设作为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解决数据共享问题,搭建统一的应用平台,打造数字石油。

2000年之后,以大庆油田为代表的石油企业积极倡导数字油田建设,在国内外掀起了数字油田建设的热潮。同时,下游企业以ERP为切入点,全面推进流程再造。全球各大石油企业纷纷制定了以“数字化”为核心的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石油行业信息化建设将在原有基础上取得巨大进步,生产、科研、经营以及员工生活环境等全面数字化的新时代即将到来。

数字石油的战略意义

数字油田是石油企业特别是上游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产物,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油田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的必经阶段。实际需求是建设数字油田的内因,而技术的发展为数字油田创造了条件。对于下游企业,数字石化有着与数字油田相类似的发展因素和战略目标。

数字石油的提出有着深刻的应用需求背景,富有明显的战略意义,其最终目的是支持石油企业自身的高效持续发展。我国的石油天然气开发与利用已经进入了二次创业时期,在油气开发方面,剩余油气藏普遍存在于复杂的生储盖地质环境中,具有埋藏更深、更隐蔽、更难开采的特点;在油气加工方面,随着原油价格的迅速攀升,石化企业生产成本不断上涨。中国的三大石油石化集团已经进入国际市场,已经从计划经济模式走到了国际竞争的前缘,正在承受着日益加大的来自国际石油行业的竞争压力,以低劳务成本取胜不会是永远的优势。数字石油建设对提高油气开发与加工能力和管理决策水平、降低经营风险具有重大意义。另外,数字油田和数字石化也是石油石化企业全面升级与再造的需要。这些需求越来越迫切,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苛刻,只有建设全面数字化的油田和企业才是最终的解决之道。

石油行业信息化发展动态

同国际先进的石油企业相比,国内石油企业信息化还有较大的差距。整体表现为:

1、跨学科系统集成和综合分析研究能力上的差距。据国外统计资料,跨学科系统集成使钻井前地质/地球物理评价的周期缩短至过去的50%,业务人员可以用更多的时间进行数据的解释 (>50%),而不是数据的整理和转换,从而在整体上提高解释结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实时数据自动采集、数据规范管理上的差距。国外大的石油公司基本实现了井场数据的自动采集、实时传输,以服务外包的形式建立了自己的全球化数据仓库,借助数据仓库对数据实现了规范管理。

3、现场生产运行管理上存在的差距。相当一部分国外公司通过互联网实现了跨地域生产现场管理,实现了“虚拟、远程、协作”办公。

4、业务流程规范上的差距。迄今为止,全球近90%的石油天然气企业实施了具有行业针对性的ERP系统,其中一些企业已经初步实现了协同电子商务。

5、企业知识管理上的差距。国外公司积极采取措施,对勘探开发中产生的中间成果、报告和经验知识实现有效的管理,运用远程协作的工作模式促进公司员工之间的相互交流和信息共享,在全企业范围内营造学习环境。

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内石油市场将逐步开放,国际石油巨头也在加快步伐,抢滩中国,投资势头猛劲,发展潜力惊人,真正激烈的竞争和实力的比拼即将全面展开。这些国外企业的管理水平,尤其是信息管理水平明显较高,它们普遍实施了成熟的石油天然气行业解决方案,从而在一个信息化的高层次平台上进行生产运作,展开市场竞争,藉此提高企业资产的投资回报率,强化企业资源的整体运作能力,最终突显出企业在激烈竞争与风云变幻的全球市场中不俗的赢利能力。

面对信息化管理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的石油企业也在积极部署战略,抓紧实施。无论中石油、中石化还是中海油,三大公司在90年代中期都已拥有了各自的网络基础平台,并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资源。为此,逐步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注重数据资源的管理和开发应用,并通过开展ERP、电子商务应用,加强企业管理,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是目前三大公司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目前,国内数字油田建设已经取得初步进展并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大庆、新疆、胜利、塔里木等油田数据整理和统一应用平台搭建工作取得进展,为数据集成与应用集成奠定了基础。中国石油已经在大庆油田开始实施地球科学与钻井系统和上游生产信息系统,并将于2005年开始向所属全部13个油气田推广。

大庆、塔里木等油田已经着手实施数字盆地、数字油藏、数字地面工程建设。准葛尔盆地和松辽盆地北部地震勘探成果拼接取得进展,统一的数字化的盆地模型预计在3-4年内完成;大庆长垣内油藏分块数字化与多学科油藏研究工作已经展开,数字油藏(长垣内)即将实现;油气集输等地面工程信息化建设数据基础牢固,集成正摄影像、地下管网、道路、通讯、站库等统一的油田地理信息系统即将形成。数字盆地、数字油藏和数字地面工程三大系统的实施为狭义数字油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数字油田建设同步,中石化近年实施了ERP,并在仪征化纤、江苏油田等所属企业取得了较大进展,从而迈出了数字石化的关键一步。

另外,作为数字石油的重要内容,国内石油行业在数字化经营、数字化员工方面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随着数字石油的进展,数据集成和应用集成将逐步实现,油藏动态模拟、油田虚拟开采、油水井可视化动态监测与诊断、设备运行模拟、公司运营模拟等典型应用将进入我们的视野。

当前我国石油信息化建设的任务

新的形势为石油行业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和研究方向。我们必须主动适应时代的发展,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努力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利用信息技术不断提高油田勘探开发和经营管理水平,切实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中国石油工业走向世界的战略目标。

“信息化”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通过信息化建设促进我国石油行业实现发展战略目标。今后若干年,石油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任务是全方位支持石油工业的核心业务,即:

1、全方位支持勘探技术突破瓶颈,实现数字盆地

信息技术必须为实现勘探目标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支持。目前,盆地精细地质研究等关键技术的发展,迫切需要在信息技术的全力支持下寻求突破。信息技术不仅要继续为油气勘探提供高强度的计算能力,还要提高地震资料等海量数据的存储与管理水平,为全过程共享勘探信息搭建环境,最终实现数字盆地、数字区带和数字圈闭。

2、为油气田开发技术现代化提供基础保障,建设数字油(气)藏

在多学科油藏研究和现代化油藏管理等提高油气田开发水平的关键技术攻关方面,信息技术必须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依靠信息技术实现描述、预测和评价的定量化。近期,我们要着重解决基础数据质量控制和共享问题,搭建应用软件平台,完善信息管理系统,推动油气田开发技术现代化,早日实现“数字油(气)藏”的目标。

3、将信息一体化作为勘探开发一体化的纽带,实现成果共享

勘探开发一体化的重要基础之一是信息一体化。从勘探阶段的粗犷模型评价到开发阶段的精细地质模型描述,模型的建立、演化、完善和再认识等各阶段工作成果的继承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关系到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更直接体现为经济效益。信息化建设要为勘探开发一体化提供全程信息共享的支持平台,用信息技术推动模型的演变,用信息对模型进行精雕细刻。

4、规划数字地面建设,辅助科学决策,实现地上地下一体化

地面工程建设是一个不断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需要反复地对所涉及的信息进行精细的研究。数字化地形图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原油集输等地面工程信息系统都是依靠GIS等信息技术实现的,并且已经见到了很好的效果。今后要通过建立有效的数据资源更新维护机制,准确、动态地反映油气田地面信息的演变,为地面工程的规划决策提供保障。同时,要进一步加强与勘探、开发信息的共享,加快“数字地面工程”建设,实现“地上地下一体化”的目标。

5、为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奠定基础,推动流程再造

信息化建设是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必要基础。信息技术能够加快经营管理信息的传递速度,提高业务流程的运行效率,明确责任和义务,实施有效监控,规范流程运作,强化内部管理。几年来的实践证明,经营管理应用系统的建设,在财务、资产、人力资源、物资、计划、规划、生产运行等各个方面发挥了不

可替代的作用。今后,要继续大力发掘管理信息系统的潜力,以信息化带动业务和技术流程的整合与再造,全面实施ERP,打造现代化石油企业。

石油石化企业信息化的先进控制与实时优化

石油石化企业信息化的先进控制与实时优化 来源:[互联网] 作者:[樊少明江鹰] 发布日期:[2010-12-8 14:09:20] 1 引言 “十五”以来,国内炼化行业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ERP、MES、PIMS/APS等信息系统在炼化企业得到了应用,预计到“十一五”末,这些系统将全面覆盖各主要炼化企业。另外,炼化企业在控制系统配套、先进控制(advanced process control,APC)技术、在线优化(real time optimization,RTO)技术、实时数据库等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展。多年来,企业的技术人员和科研院所的学者们越来越感觉企业信息化不单单信息处理,更应该通过信息化建设提高决策效率,并将决策信息快速用于生产干预,解决企业快速响应市场问题。特别是近年供应链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先进控制和实时优化这种管理目标与生产技术指标综合控制的手段是其他方式不能替代的。这类手段与其他信息系统的集成应用,是国外信息化工作的热点,也是企业信息化的较高阶段。经过对先进控制和实时优化发展趋势以及企业信息化模型构架分析和研究,以及对行业专家经验和观点的归纳总结,我们认为先进控制和实时优化不仅是生产过程的最高层面,更是企业信息化的最基础工作,应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中加以统筹,实现与MES、APS、ERP等信息系统及DCS、PLC等控制系统的有机整合,做好在炼化企业的应用,从而促进自动化和信息化融合。 2 先进控制与实时优化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 在典型的炼化装置生产操作过程中,存在着动态响应时间滞后、变量未能在线测量、动态响应非线性、干扰相互偶合、约束、大的外部干扰等特性,从而导致传统的PID控制效果不佳。20世纪70年代初,学术界提出以多变量预估控制为核心的先进控制(advanced process control,APC)理论,根据装置运行的实时数据,采用多变量模型预估技术,计算出最佳的设定值,送往控制器执行。多变量预估控制范围不再只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工艺测量值或与之有关的变量,而是根据1组相关的测量值乃至整个装置的所有变量。通过实施APC,可以改善过程动态控制的性能,减少过程变量的波动幅度,使生产装置在接近其约束边界的条件下运行(卡边操作)。90年代以来,大规模的模型预估控制和用于优化的非线性预估控制技术得以完善,在石油化工行业获得广泛应用,大量工业装置在已有DCS基础上配备了先进控制系统。 先进控制可以保证该控制环节稳定运行在给定工况,但先进控制不能确定装置的最优工况及对应的生产参数。针对该问题,在先进控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发出针对整个装置的在线、闭环实时优化(real-time optimization,RTO)技术。实时优化是模拟和控制的紧密结合,在装置稳态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数据校正和更新模型参数,根据经济数据与约束条件进行模拟和优化,并将优化结果传送到先进控制系统。实时优化与先进控制集成后的基本流程如图1所示。

我国汽车行业信息化现状及发展策略

我国汽车行业信息化现状及发展策略 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以信息化带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已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我国加入WTO和汽车产品关税的逐步下调,汽车市场的开放性和竞争性会越来越强。提高整个汽车产业的生产效率,降低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及产品生产、销售成本就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希望通过探讨如何提高汽车行业和汽车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达到提高汽车行业整体竞争力的目的。 现状:基础薄弱起步较晚 相对于国外同行来说,我国汽车工业的信息化总体应用水平还相当低,尤其是企业间的数据交换,企业集团内部位于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分公司之间的信息交流,企业之间的数据确认等等。除了极少数企业应用了EDI系统,更多的则还是以传真加电话的方式进行联系和沟通,数据交换、商业合同等多以书面或其他介质为主,同时辅以E mail进行。企业之间设计信息的传送更多地仍以最原始的图纸传送方式为主,配备C AD系统的企业则以数据磁带的方式进行传递,只有少量的信息借助互联网进行传送。 这种状况要求我们必须尽快提升整个汽车工业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总结国外汽车工业企业的发展历程,少走弯路,在提升整个行业信息化水平的过程中充分采用跨跃式发展的思路。 当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的信息化水平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整个汽车工业企业中有超过20%的企业已经拥有自己的主页,少部分已经建成了非常完善的企业信息网络系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同时,还有相当多的企业主页和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正在规划和建设之中,企业的领导们也已清醒地认识到,信息化对推动一个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及意义,这就为下一步更好地利用信息化成果来推动汽车工业健康高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整个行业形成了一大批公用信息网站,为汽车行业企业、最终用户提供了多方面的信息资源。 1. 企业内部信息化 汽车行业大型(集团)企业在企业信息化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营造了很好的信息化环境。企业对建设电子商务系统表现出极高的热情,有的企业已经成立了专门的信息化公司,负责集团或公司的信息化工作。

石油化工行业工业控制网络安全

石油化工行业工业控制网络 安全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石油化工行业工业控制网络安全 石油化工企业是典型的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生产的连续性很强,装置和重要设备的意外停产都会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生产过程控制大多采用DCS等先进的控制系统,DCS控制系统的供应商主要有霍尼韦尔、艾默生、横河电机、中控科技等。 1. 石油化工行业网络安全分析 石油化工企业是典型的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生产的连续性很强,装置和重要设备的意外停产都会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生产过程控制大多采用DCS等先进的控制系统,DCS控制系统的供应商主要有霍尼韦尔、艾默生、横河电机、中控科技等。 在早期,由于信息化程度水平有限,控制系统基本上处于与信息管理层处于隔离状态。因此,石化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首先从信息层开始,经过10多年的建设积累,石化&化工行业信息层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涉及到了石油勘探、开发、炼油、化工、储运、销售、数据管理等诸多研究领域,企业在管理层的指挥、协调和监控能力,提高上传下达的实时性、完整性和一致性都有很大提升,相应的网络安全防护也有了较大提高。与其他行业一样,在信息管理层面,石化石化企业大量引入IT技术,同时也包括各种 IT 网络安全技术,包括如防火墙、IDS、VPN、防病毒等常规网络安全技术,这些技术主要面向商用网络应用,应用也相对成熟。 与此同时,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推动下,石化&化工企业的生产管理理念和技术也在不断发展,DCS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了第四代,新一代DCS呈现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开放性的提高。石化&化工企业普遍开始采用基于ERP/SCM、MES和PCS三层架构的的管控一体化信息模型思想,随着两化融合政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石化企业实施MES系统,使管理实现了管控一体化。

浅谈石油安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浅谈石油安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摘要石油作为现代工业的“血脉”和现代经济的命脉,对一个国家经济的长远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国内石油资源的供给已逐渐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供需矛盾突出,这促使国内的生产和生活对进口石油的依赖越来越大,但由于世界石油价格和进口渠道的不稳定,石油资源就有可能成为制裁中国政治、经济的武器,因此,中国的经济增长越来越受到石油安全的制约。为防患于未然,我们必须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风险防范措施,实现中国经济的长久、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石油安全油价上涨经济增长风险防范 Keywords: petroleum safety oil price hike economic growth risk prevention 能源作为国家的重要资源,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更是国家政治、经济安全的强大支柱,而石油作为一种稀缺的生产资料和战略资源,在世界能源格局中更是占有主导地位,对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中国石油安全状况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中国能源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一书中认为:“所谓石油安全就是保障数量和价格上能满足社会持续发展需求的石油供应。所谓石油不安全主要体现在石油供给暂时突然中断或短缺,价格暴涨对一个公家经济的损害。其损害程度主要取决于经济对石油的依赖程度,石油波动的幅度以及应变能力。应变能力包括战略储备、备用能源、替代能源、预警机制等。”[1]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石油发展呈现三个特点:首先,进入90年代以来,石油供给出现净进口局面。中国在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1996年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以来,石油进口量更是与年俱增,近年,石油需求的对外依存度更是高达50%以上,已远远超过20%~30%的国际公认安全警戒线;其次,当前国内石油供给生产能力不容乐观,供给缺口将不断增大。国内外主要机构预测认为,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石油消费量增长将大大超过石油产量的增长,石油供需日益突出,2020年将达到1.9~2.0亿吨。再次,未来国内原油产量还将下降,预计2020年前,中国仍处于石油探明储量增长较快的时期,到2020年探明储量约为5~5.5亿吨,到2050年,年探明储量下降到2.4~2.6亿吨。[2]这就意味着未来中国石油将面临着巨大的经济风险和政治风险,石油安全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的稳定。 二、石油价格上涨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

石油化工发展趋势及机遇

未来石油化学工业发展趋势及中国创新发展机遇 未来十年,是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十三五”规划编制的前夕,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了一批跨国公司大中华区总裁和高层管理人员,对“未来十年世界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趋势和中国的创新发展机遇”进行深入讨论,用了9个月的时间,五易其稿,形成了“跨国公司看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未来”的研究报告。这个报告在9月11~12日召开的2014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上向业界公开发布。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李寿生作为报告发布人指出,“第三只眼睛”看中国的全球视野和独到见解,值得全行业认真学习、仔细倾听和深入思考。整个研究报告共分五个部分,4万多字,现摘要介绍其主要观点。 一、未来十年世界石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未来十年,全球石油和化学工业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的推动下,全球石化产业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变化和新的趋势。未来全球石化产业发展的五大新趋势: (一)新兴市场快速崛起,推动全球石化消费市场持续高速增长 1.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推动全球石化市场重心东移 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为全球石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市场空间,并推动市场增长重点由北美、西欧加快转向高速增长的亚太和南美地区。未来十年,亚洲将持续保持全球石化产品需求增长中心的地位。 2.全球石化产业发展速度将高于经济增长速度 在未来中长期发展阶段,全球石化产业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石化产业发展速度都将超过GDP增速。 (二)原料多元化进程加快,推动全球能源原料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1.页岩气大规模开发推动全球油气供给重心向西转移 北美“页岩气革命”正在推动世界油气工业从常规油气向非常规油气跨越。非常规天然气尤其是页岩气的快速增长,使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产气国。随着全球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深入推进,全球能源供给的重心将加快从中东向西半球转移。 2.中国现代煤化工重大突破开辟了原料供应新途径 中国对进口石油依赖度的快速增长以及油价的持续高位促使中国使用更多的煤炭来替代进口石油。现代煤化工的技术突破加快了以“煤代油”的进程。中国正在开展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等工程示

全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全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报告2002-03-22 14:54 中国国家企业网 为了系统、全面地了解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十五”规划情况,以指导和推动全国企业信息化工作,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于2001年对520户国家重点企业和地方骨干企业的信息化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回收638份有效问卷(以下简称638户)。这些企业户数在全部企业中所占比重虽然不高,但其资产、销售、利润却占有相当比重,这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状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十五”趋势。现将本次调查结果和我们所做的分析报告如下: 一、638户企业基本情况 在所调查的企业中,分别有国家重点企业231户,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510户。 1.企业行业分布 被调查企业分布在机械、化工、纺织、电子、煤炭、汽车等33个行业(包括“未知”行业,凡未填报“隶属行业”一栏的企业归入此类,下同。)

2.企业地区分布 被调查企业覆盖除西藏、海南、新疆建设兵团以外的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计划单列市,如表1-2所示:

3.企业经济类型分布 被调查企业经济类型分布情况如表1-3所示:

4.企业规模分布 被调查企业规模分布情况如表1-4所示: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状况 1.大多数企业设有信息机构和信息主管 据调查统计:有488户企业建立了专门的信息机构,占调查企业总数的%;443户企业设有主管信息化工作的副经理、副厂长,占%。在231户国家重点企业中,%的企业建立了专门信息管理机构,81%的企业设有信息主管。由此可见,大多数企业特别是国家重点企业对信息化工作是比较重视的,是有组织保证的。 2.企业信息化人才队伍情况 据调查统计:638户企业信息技术人员达到39290人,其中高级工程师4666人,占%;工程师17235人,占%。在231户国家重点企业中,信息技术人员达到25917人,占638户企业信息技术人员总数的66%,高级工程师2970人,占638户企业高工总数的%。由此可见,国家重点企业信息化人才资源拥有度高于其他企业。

中国汽车行业信息化发展历程

中国汽车行业信息化发展历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一汽车制造厂以及XX标致汽车公司等先后从国外引进了MRPⅡ软件。 九十年代(1990-1996) 一汽大众集团根据汽车市场的需求将小品种、大批量生产方式转变为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采用先进的ERP管理模式和工具后,企业从制度上规X了公司业务的各个环节,改善了企业的经营决策能力,实现了采购计划及时,库存量降低,生产计划安排合理,均衡了生产,稳定了质量,跟踪市场更加灵敏,提高了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从而使企业在市场上获得了更高的声誉,整体运营水平大大提高 1994年 SAP汽车行业的解决方案就签约一汽大众,SAP汽车行业先进的解决方案也由此进入中国市场。如今,SAP在中国汽车行业的用户已经超过150家。 2001年 1.长安集团重新规划的基于Oracle技术平台的ERP系统正式启动,包括财务、销售和制造系统在内的三大模块先后上线,成为国内大型汽车集团信息化建设的领跑者。 2.XX投资l亿元人民币成立了XX汽车信息产业投资XX。仅XX通用汽车XX一家,当时就在建设信息管理系统上,投资了8千多万美元。

2002年 1.7月中国重汽自主开发了基于明细表延伸设计的集团级网络版工艺路线管理系统,目前该系统已成为集团公司信息化的核心系统,为各生产单位ERP系统提供了准确的基础数据; 2.吉利则从2002年开始先后三次启动ERP项目,其计算机中心也随着ERP项目建设的深入进行,变更为挂靠在经营管理办公室的信息系统部,五年来员工人数增长到超过60人,主抓信息化的副总裁X爱群管辖的X围除了信息系统部,还包括人力资源部、经营管理部、综合办公室。 2003年 1.中国重汽完成了《制造BOM管理系统的开发》;该系统已成为模块化的设计数据根据订单信息转换为生产用唯一数据的桥梁,为生产计划A类件的生成和物料计划的准确排产提供了保障; 2.XX通用汽车建设协同管理供应链。 3.北汽福田2003年建设了可支持200坐席的呼叫中心。福田汽车信息化征程至此开始。经过7年的磨砺,目前福田汽车信息化建设已呈现出平台化、多元化的发展态势。根据业务侧重点不同,共分为研发工程平台、营销及售后平台、供应链平台等相关的平台系统。而这些已建成的基于价值链各主要环节的信息管理系统,无论从系统规模,还是效益产值均处于国内比较领先的地位。 4.奇瑞公司在2003年开始实施SAP/ERP系统。 5.神龙汽车在2004年进一步对其SAP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

关于石油工程采油技术的现状及对未来的展望

关于石油工程采油技术的现状及对未来的展望 当前,传统的采油技术已经没有办法满足新的石油需求,必须不断的对采油工艺进行创新以及完善。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石油的要求。除此之外,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也给环境带来了较大程度的破坏,因此科研人员更好的针对环境污染这一问题展开研究,更好的让石油开采工作与环境保护工作合理共生。笔者在这篇文章就石油开采的新工艺,我们国家石油开采的历史以及石油开采的种类,和石油开采的工艺的发展前景进行了论述,希望笔者的这篇文章可以推动相关从业人员更进一步的推动石油工程开采技术的完善。 标签:采油技术;工艺;产量;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采油技术已然满足不了石油开采的需求,更不能满足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它所带来的各种环境污染问题警醒着人们不断探索研究出新的符合时代需要的原油开采技术。因此科研人员和石油工作者需要发挥创新精神,在借鉴国外先进技术成功经验的同时,不断完善我国的采油技术,探索研究适合我国石油工程采油工作的新技术,使我国石油工业创造出新的辉煌。 1采油技术的分类 近年来,国内外的采油新技术发展很迅速,有物理的、生物的、化学的以及各种综合的方法等,但其本质都是在努力提高原油采收率。从技术的应用时间顺序和技术原理上来看,可分为一次采油、二次采油和三次采油。顾名思义一次采油,就是依靠油藏天然能量进行油田开采的一种方法,常见的一次采油方法有溶解气驱、弹性水驱和气顶驱等;经过一次采油之后,地层压力明显变小,需要为油井注水以平衡地下能量的减弱,这被称为二次采油。通过二次采油之后,采取注水,并应用物理和化学方法,改变流体的性质、相态等,扩大注水的波及范围以便提高驱油效率,从而再一次提高采收率。三次采油主要是依靠化学方法,辅助开采最艰难的层面油藏,一般包括碱驱、聚合物驱、表面活性剂驱、聚合物复合驱等。与二次采油相比,三次采油的特点是高投入、高技术和高效益,在二次采油水驱的基础上向油层注入排驱剂来采油,不同的排驱剂有不同的排驱机理。三次采油增油的效果非常好,近年来已经被国内外广泛重视和研究。 2.我国采油技术的现状 2.1完井工程技术 所谓完井就是指勘探井和开发井的钻井最后阶段,都称为完井。一个时期以来,我国对于直井、定向斜井、丛式井、水平井的技术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掌握了多种完井方法,比如裸眼井补管完井、下套管射孔完井、套管内外绕丝筛管、砾石充填等完井方法。根据油田所处地理位置及油藏情况确定应用不同种类的完井方法。比如华北迷雾山油藏,由于地质条件为碳酸盐岩裂缝,油田采用了

浅谈中国石油西北化工销售公司发展前景

对中国石油西北化工销售公司发展前景的 调查报告 姓名:衡永强 专业:工商管理 班级:2010秋季 指导教师:任春华 日期:2011年9月28日 一、引言 1、调查目的和意义 石化工业是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要原料的化学工业的简称。中国加入世界经济贸易组织,将加快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将使我国的经济逐步由一国经济走向全球经济,我国石化产业面临的经济环境将发生一系列变化。一方面,入世为我国石化企业提供了引进外资、缩小差距、扩大出口、加速发展、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历史机遇;另一方面,入世后,我国的能源供应将在一个更加开放的体系中支配,将直接影响国内石化工业的供求关系,这对我国的石化企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随着中国石油在西北地区各生产企业的改扩建,乌鲁木齐石化2010年完成每年180万吨尿素扩建工程,2010-2011年扩建每年100万吨芳烃产能。西北地区以乙烯、化肥、芳烃为主的化工产品的商品量增加到每年984万吨,从而为公司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通过本文的探讨,希望对中国石油西北化工销售公司的外部环境和化工行业市场结构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企业面临的环境和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在此基础上,通过权衡公司的优势与劣势,提出一些建议。 2、调查对象 对中国石油西北化工销售公司的外部环境和化工行业市场结构进行分析,进

一步了解企业面临的环境和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 3、调查思路及方法 面对全球化和加入WTO带来的竞争压力,本文首先分析企业在新的商业环境下,最新的发展战略的研究方向。其次,根据所收集的资料,对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结合所做得分析,制定公司的发展战略。最后提出几条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二、调查内容和过程、发现的问题和结论 (一)、外部环境的分析 由于国家实行宏观经济的调控,生产原料的价格市场机制将进一步推进,以及国家对化肥取消优惠政策,对农民进行直补的措施出台,使得国内化工市场的后势走向难以确定:而且国内乙烯、尿素生产能力将进一步增加,西北区内市场资源将面临供大于求得压力;加上关税和出口退让减让、出口产品配额限制,石油石化市场走向全面开放,市场主体多元化竞争格局的逐步形成,将加剧国外大公司对国内化工市场的争夺,市场竞争将更为激烈。 (二)、内部环境分析 中国石油西北化工销售公司下设总经理(党委)办公室、人事处(组织部)、规划计划处、财务处、党群工作处(企业文化处)、审计与纪检监察处、市场信息与价格处、企管法规处、技术服务处等9个职能处室,化肥处、合成树脂处、合成橡胶处、合成纤维处、化工原料处、储运处、等6个业务处室,兰州分公司、独山子分公司、乌鲁木齐分公司、宁夏分公司、库尔勒分公司、庆阳分公司、彭州分公司筹备组、等6个分公司1个分公司筹备组,以及15个销售部和代表处。 1、优势 (1)、市场份额较高、客户关系密切。目前公司经营的各类化工产品区域市场占有率与同类企业相比均较高。化肥类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75%,树脂、橡胶类产品区域市场占有率达到90%以上,而化工、化纤类产品市场占有率均到达100%。 (2)、资金实力雄厚,抗风险能力较强。本公司隶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管辖,为了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运行效率,股份公司对下属单位均实行收支两条先管理,即公司各项收入全部上划股份公司总部,各形式的支出

石油行业信息化的现状与展望

石油行业信息化的现状与展望 石油行业是一个跨学科、多专业相互配合的高度技术密集型行业。石油行业的信息化一直伴随着石油行业的发展,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0世纪中期,计算机技术已经在石油勘探领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并收到了显著的效果;稍后,在油气田生产及其它石油工业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也逐步得到应用。时至今日,随着“数字油田”、“数字石化”、“数字石油”等新的石油行业信息化理念被普遍接受,全球石油石化企业信息新一轮的信息化竞赛已经进入了实力较量阶段。石油石化企业已经发展到了离开信息系统就无法生存的地步,全面数字化已经成为各石油企业逐鹿中原的重要战略。 目前,数字油田建设已成为众多石油企业,特别是上游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数字油田本身也成为各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对于下游企业,与数字油田对应的“数字石化”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已经成为各石化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热点。数字油田和数字石化作为数字石油最重要的两方面内容,引领着新时期石油行业的信息化。 石油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阶段性 根据诺兰等学者提出的信息化发展阶段理论模型,一个企业或组织的信息化进程可分为6个渐进的阶段:初始期、普及期、控制期、整合期、数据管理期和成熟期。每个阶段都是在前一阶段基础上的提高,具有不可跨越性。其中控制期和整合期是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这一时期,企业主动的调整十分必要的,这项工作的缺失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未来信息化的发展,进而影响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目前,大部分国际大型石油公司已经基本完成了调整任务,进入了数据管理期,而国内大多数石油企业的信息化进程尚未进入这个阶段。我国有些石油企业的较大规模信息化建设起步不久,大多数处于控制期,少数企业正在步入整合期。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尽管我国少数石油企业信息化建设程度相对较高,但各企业发展不平衡,总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好、做实,否则不能顺利渡过控制期和整合期,从而严重影响整个石油行业的信息化进程。因此可以说,我国石油企业信息化建设正处于一个十分关键的阶段。 纵观我国石油行业整体信息化建设的历史与未来,基本上可以用“两个里程碑”和“一个新阶段”来加以总结。两个里程碑基本上与初始期和普及期对应,新阶段的任务对应控制期和整合期,而其目标亦与上述模型一致。 第一个里程碑是IT技术的初步应用。自从上个世纪中期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油田勘探开发及石油加工领域以来,IT技术在提高油气开发和加工水平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地震勘探、油田测井、工程设计、油藏建模、数值模拟、产能建设以及油气加工处理自动化等各方面的专业应用系统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这一阶段的信息化建设是局部的,各系统是独立的。 第二个里程碑是企业网的建成。90年代中期以来,因特网技术推动了国内外石油行业以网络建设为

石油安全对经济的影响

石油安全对经济的影响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石油安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摘要石油作为现代工业的“血脉”和现代经济的命脉,对一个国家经济的长远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国内石油资源的供给已逐渐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供需矛盾突出,这促使国内的生产和生活对进口石油的依赖越来越大,但由于世界石油价格和进口渠道的不稳定,石油资源就有可能成为制裁中国政治、经济的武器,因此,中国的经济增长越来越受到石油安全的制约。为防患于未然,我们必须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风险防范措施,实现中国经济的长久、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石油安全油价上涨经济增长风险防范 能源作为国家的重要资源,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更是国家政治、经济安全的强大支柱,而石油作为一种稀缺的生产资料和战略资源,在世界能源格局中更是占有主导地位,对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中国石油安全状况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中国能源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一书中认为:“所谓石油安全就是保障数量和价格上能满足社会持续发展需求的石油

供应。所谓石油不安全主要体现在石油供给暂时突然中断或短缺,价格暴涨对一个公家经济的损害。其损害程度主要取决于经济对石油的依赖程度,石油波动的幅度以及应变能力。应变能力包括战略储备、备用能源、替代能源、预警机制等。”[1]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石油发展呈现三个特点:首先,进入90年代以来,石油供给出现净进口局面。中国在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1996年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以来,石油进口量更是与年俱增,近年,石油需求的对外依存度更是高达50%以上,已远远超过20%~30%的国际公认安全警戒线;其次,当前国内石油供给生产能力不容乐观,供给缺口将不断增大。国内外主要机构预测认为,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石油消费量增长将大大超过石油产量的增长,石油供需日益突出,2020年将达到1.9~2.0亿吨。再次,未来国内原油产量还将下降,预计2020年前,中国仍处于石油探明储量增长较快的时期,到2020年探明储量约为5~5.5亿吨,到2050年,年探明储量下降到2.4~2.6亿吨。[2]这就意味着未来中国石油将面临着巨大的经济风险和政治风险,石油安全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的稳定。 二、石油价格上涨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 如上所述,油价上涨是影响石油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油价的上涨也将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2004年,国务院发展中心宏观经济部孟

中石化信息化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讲课稿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简称中石化)是我国石化企业的老大,其信息化水平在国内首屈一指,从全球范围看也是领先的。从上游油田的勘探、开采,到原油的加工及石油和石化产品的生产、运输、销售,从生产装置、油罐、原料和油品的检测到企业的生产管理,再到总部的管理和分析、决策,无论是信息化的广度还是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中石化的信息化工作已经步入到从点到面、从单项到系统、从单机到网络、从局域网到广域网再到因特网、从分散的单个企业到整个中石化的系统集成、从生产到经营、从提高管理效能到提高经济效益的阶段,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日前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发布的2008年度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名单中,中石化继续名列前茅。美国《财富》杂志2008年世界500强中石化名列第16位。 一、信息化建设现状 (一)中石化ERP 2000年以来,中石化以ERP为主线信息化建设获得快速发展,到2008年底ERP在81家企业,以ERP为带动电子商务系统、供应链系统、生产指挥系统、集中管理系统,一些先进控制生产集成系统,等多种使用系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信息技术应用解决中石化生产管理多个领域,中石化ERP开始于2000年,在4企业成功试点多个展开,包括油田,炼油化工销售,企业全部覆盖,企业从业大规模ERP建设,2007年底基本完成,ERP系统推进资金改革提高管理水平,规范信息管理行为,强化控制方面效果明显。 2008年,中石化以ERP为核心的经营管理平台基本建成,主价值链各环节的资源优化取得显著效果。油田勘探开发、生产经营管理等信息系统已成为提升油田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支撑; 炼化企业生产层面和生产执行层面的信息系统在生产及运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加油卡成效显著,目前已建成IC卡联网加油站17000多户,发卡网点5000多,持卡消费33%以上。销售企业ERP、成品油二次物流、加油卡三大系统集成取得了重要进展,为提升销售管理水平提供了有效的信息化手段。 2009年是中石化ERP深化应用的第二年,经营管理和生产营运调度指挥两大平台应用深化、层次提升。在2008年已有60%的企业ERP应用达标的基础上,上市部分ERP应用大力推进,非上市部分ERP建设力度和信息化工作的整体提升力度加大。 2009年还是中石化的ERP总部应用年,总部ERP应用全面展开,通过狠抓总部应用,有效带动企业ERP的全面深化应用。在ERP已上线运行的80余家企业中,80%以上的企业实现应用达标。ERP已有效融入企业发展战略、管理体系和日常经营活动之中,总部的管理习惯和方式发生了重要变化。 (二)生产营运调度指挥系统 2008年,总部为集团管控和集中指挥服务的信息系统建设应用效果开始显现。中石化生产营运调度指挥系统在总部新办公大楼的20层投入使用,从原油运输、存储到送达炼厂,从炼油的生产过程到成品油油库储罐的液位,都能够通过图形化的显示实时监控。集中管控的实时信息让总部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动态、高效决策,实施调度指挥。 生产营运调度指挥平台在2009年的深化应用也取得突破性成果,在统一技术平台、统一数据库、统一信息源的基础上,实现了总部与各企业主要生产信息系统的纵向集成。在中石化总部的生产经营调度中心,20多米长的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中石化产业链上中下游各大板块的生产、营运情况。生产营运调度指挥平台不仅可以实现实时的生产营运指挥,其高层次应用还可以实现全集团的油气资源配置优化和上中下游的产供销资源的集中管理与优化。 (三)物资采购电子商务系统 中石化的物资采购电子商务系统也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截至2008年5月,物资采购

石油的使用现状与未来前景

石油的使用現狀與未來前景 石油簡介 石油,也稱原油,是一種粘稠的、深褐色(有時有點綠色的)液體。地殼上層部分地區有石油 儲存。它由不同的碳氫化合物混合組成,其主要組成成分是烷烴,此外石油中還含硫、氧、氮、磷、釩等元素。不過不同的油田的石油的成分和外貌可以區分很大。 石油主要被用來作為燃油和汽油,燃料油和汽油組成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一次能源之一。石油也是許多化學工業產品如溶液、化肥、殺蟲劑和塑料等的原料。今天88%開採的石油被用作燃料,其它的12%作為化工業的原料。由於石油是一種不可再生原料,許多人擔心石油用盡會對人類帶來嚴重的後果。石油因其價值高昂,又被稱為黑金。 在中東地區波斯灣一帶有豐富的儲藏,而在俄羅斯、美國、加拿大、中國、墨西哥和委內瑞拉、中亞等地也有很大量的儲藏。 石油的常用衡量單位「桶」為一個容量單位,即42美製加侖。因為各地出產的石油的密度不 盡相同,所以一桶石油的重量也不盡相同。一般地,一噸石油大約有7.3桶。 石油的使用現狀 石油自762年被巴格達人從當地附近的天然露天油礦中獲得瀝青,用此在建設街道起,至今,已成 為當今時代最主要的能源。今天90%的運輸能量是依靠石油獲得的。石油運輸方便、能量密度高,因此是最重要的運輸驅動能源。此外它是許多工業化學產品的原料,因此它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商品之一。在許多軍事衝突佔據石油來源是一個重要因素。以下將會由開採方法,石 油產品,地下儲藏量和各國的備用儲藏,各國石油消耗量來介紹石油的使用現狀. 1.石油開採方法 開採石油的第一關是勘探油田。今天的石油地質學家使用重力儀、磁力儀等儀器來尋找新的石油儲藏。 地表附近的石油可以使用露天開採的方式開採。不過今天除少數非常偏遠地區的礦藏外這樣的石油儲藏已經幾乎全部耗盡了。在石油開採初期少數地方也曾有過打礦井進行地下開採的礦場。埋藏比較深的油田需要使用鑽井才能開採。海底下的油礦需要使用石油平台來鑽和開採。 石油平台是用來在海上鑽井和開採石油的,通過向油井內壓水或天然氣可以提高可開採的油量。通過壓入酸來溶解部分岩石可以提高含油層岩石的滲透性。隨着開採時間的延長抽上來的液體中水的成分越來越大,後來水的成分大於油的成分,今天有些礦井中水的成分佔90%以上。通過上述手段、按照當地的情況不同今天一個油田中20%至50%的含油可以被開採。剩下的油今天無法從含油的岩石中分解出來.

汽车营销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分析

汽车营销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分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有效改变了人们的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特别是电子商务产业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线上线下交易日益盛行,信息化营销已然成为新时代营销主流方式之一。基于此,汽车销售行业应该如何顺应新时代?汽车信息化营销模式又改如何发展?本文以此为突破点,对当前汽车营销行业的信息化建设进行了简要剖析,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汽车行业;营销方式;信息化;对策建议 目前,网络销售已经成为广大消费者的主要消费渠道,信息化营销也成为各大企业争相竞争的重要营销领域和方式。信息化营销不仅投放产品种类繁多,而且消息量、传播速度和广度也空前剧增,消费者能够第一时间全面掌握产品信息。在这种大环境下,汽车营销也开始进入信息化,并于传统营销模式相结合,为汽车营销行业带来新一轮的发展[1]。 1 汽车营销行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伴随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汽车销售企业开始进军网络销售市场,不惜余力创新汽车信息化营销模式。相比国外,我国汽车信息化营销发展起步较晚,发展潜力巨大,各种营销创新层出不穷,只要加以规范和引导,并将带领汽车营销行业实现新突破。 当前,汽车营销行业信息化建设实现了从客户产品选择、订单处理、付款收款、客商沟通、货物供应、售后服务等网络销售一站式服务。汽车营销行业信息化建设关键是要开展自我革命,在生产上提高效率,在销售上占据主动,在服务上提升水平,特别是要全方位做好生产、销售、物流、后勤保障等工作,做到信息及时沟通,数据实现共享。 2 汽车营销行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思想认识不到位 一方面,消费者传统观念较强,习惯性把购买汽车定位为高档消费,对网络虚拟营销存在一定顾虑和不信任感,仍热衷于在实体市场上购买。另一方面,汽车营销企业没有认识到信息化营销的巨大潜力,加之国内网络市场多以小商品交易为主,大宗商品交易相对较少,导致在网络营销投入和建设稍显不足。 2.2 品牌宣传不到位 品牌就是效益,品牌就是品质。国内汽车营销行业过于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加上汽车营销企业喜欢打价格战、促销战,从而忽视了长期品牌建设带来的巨大长期效益。有项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消费者在二次购车中已然会选择原品牌汽车

大数据技术在石油化工的应用.docx

[摘要]大数据技术作为新世纪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产物,深刻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时代的新引擎、新动力。 在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大数据技术能够有效解决行业结构性矛盾、增强行业创新能力、减小安全环保压力。 从四个方面探讨大数据技术在石油化工领域中的应用,包括化工原料或矿石勘探,油气数字化生产,化工管道风险评估,化工生产安全管理,有助于读者了解大数据在石油化工行业的应用,为石油化工领域未来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石油化工;信息技术大数据是指通过物联网、传感器等多种手段获取到的巨型数据集。 这些数据集非常庞大,大小从数太字节,1等于1024至数拍字节,1为1024不等,远超出人类在可接受时间内通过常规软件工具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的能力。 海量的数据中蕴含了丰富的行业知识,促使着我们需要对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关联分析,从中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 目前,大数据技术成为各行业发展的新推动力。 从2012年起,美、日、德等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发布大数据相关的纲领性文件,通过实施大数据战略改善社会生产力[1]。 我国也紧跟时代步伐,大力发展应用大数据技术。 我国在《石化和化学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发展石油化工产业。

目前,大数据技术在石油化工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化工原料和矿石勘测、油气的数字化生产、化工管道风险评估、化工生产安全管理等几个方面。 1应用大数据技术的化工原料或矿石勘探各类测量数据支撑着化工原料和矿石的勘探、运输、管理等过程。 传统的数据整理如同做笔记一样,研究人员每发现一种矿物质便会记录并分类,不仅包括其发现的地点,矿床年龄,还包括矿物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数据记录量大。 传统方式效率低而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较好地实现对数据的分析和利用。 应用大数据技术勘探最多的化工原料是油气。 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对海量历史数据的分析,尽可能地提高采收率和油气产量,并通过对地震、钻井、生产数据的综合分析,提供更为智能的生产服务,成为改变油气开发方法的依据。 [2]大数据还应用于预测矿物勘探。 传统的矿物勘探如同游戏,不同矿产产于不同高度,记录十分烦琐,大数据技术可以将数十万地点的数百万份矿物样品进行全面的记录与分类,进而提高信息利用提取效率,为矿石勘测起了重大作用。 2应用大数据技术的油气数字化生产利用大数据实现油田数字化进程,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油田的产量。 通过对数据的深度挖掘,以往被忽视的、不易发现的、隐藏的数据被利用起来,可以实现提高6%的采收率和8%的油气产量。

国内企业信息化现状

我国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从七十年代开始起步,八十年代进行铺垫,九十年代中、后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1.意识上 随着体制转轨,市场化压力的逐渐增大,企业深切体会到了信息的重要性,对信息化可以促进企业发展也基本达成共识。总体上看,认识在不断提高,但在实际操作上的重视程度各个企业却相差很大。 2.需求上 1)成长企业信息化建设起点高,老企业信息化基础相对薄弱。 改革开放后新成长起来的企业由于技术装备智能化水平高、市场观念和现代管理意识强,其信息化建设基础较好,很多企业在创建时就把信息化建设考虑在内。这些企业无论在信息化水平还是在信息化应用效果方面都比传统老企业具有明显优势。 2)企业效益好、外向型企业、具有国际市场开拓能力的大中型企业信息化需求较为强烈,效益不好、竞争领域相对狭窄以及小型企业信息化的需求相对不旺。 企业竞争环境越复杂、竞争压力越大,越要求企业信息化达到较高水平,但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往往决定了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保证程度及其实施效果。 3.应用深度上 1)基础应用的普及面较宽,重大信息工程建设相对滞后。 目前我国各种规模企业绝大部分都用上了微机,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信息处理和辅助管理。许多大中型企业拥有相当多的信息技术设备,也培养和储备了一些自己的信息化人才队伍。但重大信息工程建设如MIS、MRPⅡ、ERP、CIMS等普及率低、水平也相对落后,有些企业应用效果不好。 2)信息化建设出现分层 目前企业的信息化投入和运用的分布很不均衡。企业的中间技术层,尤其是设计部门和财务部门已经初步实现计算机管理;但企业的决策部门的信息化建设依旧很薄弱,基本停留在形象工程上,相关的报表满天飞;另一方面企业的末梢,如供应、生产、销售等环节的计算机基本上是空白,整个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呈现出中间大,两头小的格局,也即是目前的企业信息化建设还处于战术层的居多,而企业的决策层和战略层是相当薄弱的,也是下一步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个重点。 3)信息化水平和普及程度因行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而存在差异。

石油行业信息化方案

石油行业信息化方案 石油行业是一个以油气生产为主, 集科研(物探院、地质院、采油院)、勘探(物探、钻井、地质录井、测井)、开发(采油、油水井作业施工、注水)、油气集输、后勤辅助生产(供电、供水、物资采购及供应)和多种经营、物业管理、社会化服务为一体,专业门类齐全的行业。 由于石油行业上中下游的各个业务领域一方面投资巨大、人员众多,另一方面各产业价值链的关联度较高,某一业务的发展会对其他环节业务造成重大影响,所以,大型石油企业更需要实现上中下游产业的一体协同发展。随着石油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石油企业每年要产生大量的业务数据。这些数据分散存放,成果数据难以共享,由于缺乏有效的一体化IT 应用解决方案,同时信息汇总的渠道和时间有差异,这就造成了决策分析的数据口径不一致。信息系统“孤岛”现象较突出。因此,使石油行业各个关联部门走出“信息孤岛”已成为石油行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为了满足信息系统之间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去实现信息的整合。整合的过程其实很简单,最重要的是接受整合的观念。首先是建立一个统一的基于全系统的信息平台,该平台能够包含各个公司级单位的数据信息,能够通过一个统一的接口访问,并且能够保证各系统数据的实时性;其次,在建立了统一信息平台的基础上,能够实现针对具体指标,具体模型的分析,完成具体的业务报表,为领导决策层提供决策信息支持。 朱育强认为,在未来,标准化、集成化、智能化将是石油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重点方向。 ——标准化。标准化既包括硬件的标准化,也包括服务的规范化。同时,企业的信息系统也面临着标准化的难题。石油石化企业专业性强,涵盖油田、炼化、燃气销售等诸多专业系统。建立其各自的数据标准之后,如何互联互通便成为问题,BP等国际大型企业值得借鉴的做法是建立企业通用数据模型,以实现系统的互连升级,而这也是数据标准化的灵魂。 ——集成化。企业运用IT手段,其目的最终在于管理理念的实现,各大石油公司的管理模式、利润采取点各有不同。通过对各业务版块的控制实现管理,一旦面临风险或遇到问题,需要不同业务系统之间的集成联通、整体协调,所以,迫切需要解决集成化的难题。与此同时,高效企业除了效率的提升,也面临着业务的迅速变化与快速扩张,怎样快速、灵活 地址:西安市雁塔区西斜七路紫薇龙腾新世界24层

大数据挖掘技术在石油工程的应用前景展望

大数据挖掘技术在石油工程的应用前景展望 发表时间:2019-08-02T10:15:05.82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作者:王建宇[导读]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各种新进技术不断被应用于我国石油行业,促进了我国石油行业的快速发展。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油田分公司红岗采油厂吉林省大安市 131300摘要: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各种新进技术不断被应用于我国石油行业,促进了我国石油行业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石油生产的各个环节,大大提升了石油生产的经济效益。因此本文在此技术上重点研究了大数据挖掘技术在石油工程的应用前景展望,从而更好促进我国石油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大数据挖掘技术;石油工程;应用前景展望背景 1.油田数据挖掘技术 1.1数据挖掘概述 数据挖掘就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来研究数据背后的规律,学界一般这样表述,数据挖掘技术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工业生产数据中,通过一定的算法来提出数据背后隐含的、不为人知、同时又具有价值的规律的过程。数据挖掘任务有不同的分类,一般可以概括地分成:分类和回归。对于这种任务对于不同的算法可能二者又有一定的统一性。在进行数据挖掘任务时,一般需要根据具体的任务来进行判断该任务是属于哪一种任务,是回归还是分类,然后根据不同的任务来选择合适的算法,从而使得数据挖掘出来的效果更加优异。在开展数据挖掘时,要意识到数据是数据挖掘的基础,只有通过对于当前数据的学习,得到出来数据潜在的规律,才能更好对于未来的数据执行一定的操作。但是这种预测是一定的概率的,因此通过数据挖掘的出来的结论一般是具有统计规律的。一般来说,数据量越大,算法一定时,所发掘的规律更加准备,在进行预测时也会更加精准。 1.2石油行业的数据挖掘 为了更好促进石油领域的发展,很多数据挖掘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石油生产的各个环节。对于不同的环节往往采用的不同的数据模型,一般国内外在把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石油产业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建立不同的数据挖掘模型,从而提高石油产业的发展。 我国主要将数据挖掘的相关技术应用于石油储层评价、施工方式的选择、生产指标的预测以及石油系统的诊断。对于不同环节的工作往往采用的算法不尽相同,基于传统的机器学习的算法包括了决策树、随机森林、聚类算法以及粗糙集等,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分类和回归等各个环节。但是深度学习的数据挖掘算法往往需要很大的数据集进行训练,同时还需要人为进行数据集的标定等等,但是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往往在准确率方面的性能远超于传统的机器学习。这是因为深度学习的算法能够具有以下的特点,第一学习深度特征、第二自主学习,第三非线性映射、第四较强泛化能力。虽然深度学习的模型在训练和调试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一旦模型被训练好之后就可以一直使用。我国很多研究人员将深度学习的数据挖掘技术应用在稠油开采方式进行筛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各项性能方面都超过了传统的数据挖掘算法。 2.基于大数据的数据挖掘技术的特点 2.1大数据技术的特点 相关性是大数据技术很重要的一个特征。在大数据环境下,通过分析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往往可以得出来很重要的结论。具体的实现过程就是通过相关分析大量数据来挖掘数据背后存在的显著性的统计因素,然后利用这些统计因素进一步分析得到预期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的技术手段有很多,常见的手段有基于最小二乘方法或者利用多回归模型来构建大数据模型,然后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影响变量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就可以广泛应用于石油勘测的风险预测工程中,这个过程就不用使用基于风险评估的手段进行了。往往通过大数据得出来的影响因素可以直接用在石油生产的各个环节的过程中,可以有效预测出石油生产各个指标的发展趋势。因此,在大数据技术的背景下,大量的数据为石油生产的各个环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相关分析就可以很快得到石油生产各项指标的参数以及风险评估情况,以此制定的石油生产计划更加的科学合理。 2.2云计算为大数据挖掘技术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云计算技术使得大数据技术计算实现了可能,同时它扩展了虚拟技术、分布式技术、并行技术等技术框架,为大数据计算提供了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的应用程序服务、资源存储服务等云服务,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信息资源。包括数据资源、应用程序、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基础设施等都可以从云服务中获得。但是云计算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这也是限制它发展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但是云计算提供了很大的快捷性和可靠性。通过云服务,工程审计人员可以构建数据云,从而利用数据云的大量数据进行审计业务的开展与实施。 3.石油工程大数据挖掘应用展望 3.1能够有效提高石油产量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石油生产的各个环节已经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通过各种智能传感器和物联网技术能够采集油田生产环节的各种数据,这些数据包括了采油与地面工程的生产、作业等各个类型的数据,这些数据能够储存在数据库中,为开展数据挖掘算法研究了提供了第一手数据。另外随着我国石油企业的信息发展,各种信息系统被应用于石油生产的各个环节,尤其以中石油A5系统为代表的。A5系统的推广和油气生产物联网系统A11的实施,为采集石油生产环节的数据做出了重要贡献,然后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来提出数据背后隐藏的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石油生产,能够保障石油企业的经济效率。把数据挖掘技术应用石油生产的环节具有很多优点,能够保障管理人员即使更加预测的指标和风险评估来制定相应的生产技术,同时这些预测的指标往往是基于大数据得出来的统计规律,往往更具有一般性。管理者利用这些指标来指导石油生产,往往可以有效提升油田产量、采收率、效率、效益。 3.1网络化发展 近些年随着石油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行业的基于数据挖掘的物联网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监督管理人员在任何地点都可以对于石油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这一技术得以实现主要由于网络化技术的发展。另外一方面,随着工业化网络系统的发展,石油生产环节也越来越智能化,智能传感器通过使用数据挖掘技术能够对于系统的相关参数进行合理分析,一般发现异常就通过控制系统向相关管理系统发送错误报告,从而对于故障进行合理的修复。网络化的技术使得人们加强了对于生产环节的控制力度,从而更好促进我国石油行业的发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