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陶艺欣赏与制作结业论文

陶艺欣赏与制作结业论文

陶艺欣赏与制作结业论文
陶艺欣赏与制作结业论文

陶艺欣赏与制作结业论文

一、理论欣赏篇

总结性的来说我们的理论课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中华陶瓷的演变与发展过程

1、在80000-9000年以前,新石器时代彩陶浮出水面。那时的陶瓷都是在800多度的高温下烧制而成用过渡金属的氧化物作画料,这些画料耐高温,且在高温下易显色,如铁红(氧化铁)。

2、在夏、商、周出现了釉陶,这是“釉”的第一次出现,是陶瓷艺术史的一次飞跃,而在这时的陶瓷上的釉都只有几十微米厚,但却因为有釉的加入而变得很好看;

3、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江南越窑便出现了青瓷,这种青瓷是在釉陶的基础之上转变而来的,青瓷的釉变厚;

4、隋唐五代,南青北瓷和天马行空的造型设计成为了陶瓷艺术是上的一个鼎盛时期,其广阔的想象力为以后的器型设计奠定了基础,产生了无法超越的巅峰;

5、宋代五大名窑的出现导致了瓷器的出现,这是第二次飞跃,使得瓷器到达顶峰状态;

6、元明,一枝独店景德镇,清墨再染青花;在明代清幽古镇宜兴(中国陶都)出现了紫砂、有“宫中艳说大彬壶,海外竞求鸣远碟”之说;

7、在清代的景德镇,半透明釉发展为半透明胎,这是陶瓷艺术的第三次飞跃。

二、中国陶瓷的艺术特点:

1、风格大多写意,含蓄隽永;

2、审美情趣往往反映上层建筑的喜欢;

3、有欣赏者、收藏者却没有作者的艺术;

4、与时代政治经济面貌和社会风尚联系紧密,历新朝而层出不穷;

5、因技而得道,因艺而得传,技艺融合,相得益彰。

三、各个时代的陶瓷简介

1.陶的起源

人类在制造工具和定居之后,开始需要储存食物和饮用水,容器的概念和容器的发明就同时产生了。人类在新石器时代或仰韶文化时期有一个相当长的使用葫芦容器的时期,然后将葫芦容器作为陶器的天然模型,从而制成陶容器。陶器的烧制和使用,被认为是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的基本特征之一。

2.新石器时代彩陶。

(1)仰韶文化大地湾类型彩陶

彩陶的发现和制作可以追溯到仰韶文化大地湾遗址。大地湾遗址大致可分为五期文化:前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早、中、晚期和常山下层文化。其历史年代从距今8000年一直延续到距今5000年。

绘饰内容:主要是形形色色的几何形纹,如∽形,十字形,网形,水波形,涡纹形和勾叶形等;也有造型生动的动物(如鱼、蛙、龟、鹿)和植物(如花果,谷叶,树枝等),以及人物纹样。这些花纹多装饰在细泥红陶钵、碗、盆和罐的口部、腹部。

仰韶文化代表:彩陶人面鱼纹盆、鱼纹彩陶钵、彩陶黑彩三角纹

钵、彩陶黑彩纹钵、黑陶兽面纹壶、人头形器口彩陶瓶、石斧彩陶缸。(2)马家窑文化彩陶

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约距今5000年—4000年。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早期以纯黑彩绘花纹为主;中期使用纯黑彩和黑、红二彩相间绘制花纹;晚期多以黑、红二彩并用绘制花纹。马家窑彩陶继承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爽朗的风格,但表现更为精细,特点:图案常有平行、弧曲、交叉、同心圆、漩涡的线条变化;风格流畅、繁而有序;物体刻画简单但形象。

马家窑文化代表:水波纹彩陶纹盆,旋彩纹陶尖底瓶、彩陶十字圆点网纹壶、鲵鱼纹彩陶双耳瓶、舞蹈纹彩陶盆、菱格纹彩陶双耳壶,(3)大汶口文化,特点:(1)描绘精细,构图严谨。(2)色彩对比强烈。代表:八角星纹彩陶杯。

3.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1)秦始皇兵马俑

秦代最有特色的是写实性大型陶俑的制作,代表:秦始皇兵马俑。

秦兵马俑的特点:1,高度写实。2巨大广博、细致精细。3规模宏大、阵容严密、形体伟岸、数量巨大。4,造型有一定类型化。兵马俑的写实性由以下几点确立:(1)身份职务明确。(2)秦俑头部都是单件雕塑,面目不同,神态各异。

(2)汉代陶俑

汉代陶俑数量和种类都超过了以往。汉俑的艺术风格奠定了中国艺术以形写神的审美基调。这些帝王陵墓随葬陶俑,包括帝后陵墓和

王公大臣陪葬墓两类,规模巨大,数量众多。

汉俑特点:1,体量小,数量大,分布广。2,取大势,去繁缛,强调整体,注重概况。3、题材多,内容丰富。

这一时期的陶俑代表:阳陵陶俑、杨家湾陶俑、安陵与霸陵陪葬墓陶俑、徐州北洞山与狮子山陶俑等。

4.唐代以后的陶器

(1)唐三彩

三彩是指釉色而言,施釉多以红、绿、黄为主,故称“唐三彩”。三彩是釉色混合使用效果的通称,并不限于三种颜色。除红、绿、黄外,还有白、黑、蓝、紫等颜色。

唐三彩虽然是陶器,但胎体不用陶土而用高岭土制成。三彩釉是由单色釉变化使用发展而来的,从两汉至隋唐,单色铅釉陶都作为随葬明器而烧制。唐三彩多为二次烧成,首先要做成素胎,然后第一次入窑烧制(也称素烧)。素胎经过1100℃高温焙烧冷却后上釉,第二次入窑再经900℃低温烧成。

唐三彩盛行的原因:1、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艺术昌盛;2、是生活奢华,自上而下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典章制度和厚葬之风;3、还有就是唐人率真直性,崇文尚武,不喜拘束。唐三彩特点:釉色绚丽奇幻,饱满且生动。

5. 宋代四大名窑

四大名窑:汝,关,哥,均官窑特点:大量生产仿古铜、玉的器物,古朴雅致大多平淡含蓄,一色纯净。作品:宋徽宗(天蓝色,

温润感的作品)

6.元代景德镇陶瓷

景德镇的艺术成就:1、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2、开创以造型历代大成,技法繁多。釉下彩绘为装饰技法(青花五彩,青花玲珑);3、造型历代大成,技法繁多。

元朝逐渐形成景德镇一枝独秀的原因有:1、历朝历代积累的丰富制瓷基础;2、特殊的地势使其免遭战乱荼毒“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3、高岭土的发现。4,元人的喜好。

7.明清紫砂陶

紫砂陶是用紫砂泥製作的一种质地坚硬的陶製品。该陶製品外部不施釉,但外观朴雅,表面越用越光润,极富民族特色。紫砂陶茶具有泡茶不走味、盛夏不易餿、耐冷热、急变性能好等特点,因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始创者为宜兴“金沙寺”寺僧,专抟当地的特产--细陶土加以煅炼,手捏为坯,经几道工序烧制而成,世代相传至今。

紫砂的特点:1、特有的双气孔结构使其能保持茶色茶味茶香,历久弥香;2、大气孔使其不仅寒冬腊月注沸水而不裂,且可以放在文火上烧;3、色泽古朴,肌理细腻,历经常时间抚摸,会发出黯然之光;4、无釉无彩,质朴自然,意境幽深。

二、陶瓷制作篇

我想陶艺课的理论欣赏固然是整个课程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但是这

一门课可以受到同学们如此多的青睐更重要的是它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亲自动手的过程——陶艺实践。通过手工捏制作品,我们发挥了我们的创造力,让课堂不再只有单调的教学也有了妙趣横生的实践,不仅可以了解关于陶艺方面的相关知识,而且还可以亲手做出属于自己的瓷器,而这就是关键所在。

第一次课——自由发挥。上课伊始,老师严肃的讲解了陶艺课的纪律,必须认真听取每一节课的内容,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制作,为了保证作品的烧制过程中的安全,如果有同学迟到那就只好遗憾的错过这一节课离开了。接着老师讲解了在自由制作过程中几点小小的技巧和方法,还有要注意的方面,每位同学还领到了围裙,也许这是我们上完陶艺课之后唯一的一件的纪念品。讲解完毕,制作之旅正式开始,我早已经迫不及待了。

在久经思考之后,我毅然决定做一个杯子,因为一实用性强,不怕看的上用不上二操作简单。说干咱就干,把泥块缓缓的均匀压平,再用刀截取出一块长方形,这是杯壁的基本材料了,把它慢慢的卷起来,这可是一个细活儿,稍有不慎不仅做不出杯壁,反而会把泥版损坏,用老师的话说就是泥受伤了,烧制起来会有问题(血的教训啊!!!),当然。我也是后来才在这么深刻的体会到的,当然这是后话了。二十年来幸运之神终于向我招了招她的小手(现在想起来,我怀疑她认错人了,所以后来改正了错误),第一步做的不错一个圆筒呈现在了我的手上,那一刻我仿佛看见了自己拿着它细品香茗,干的不错,咱把底儿也盖上去试试,于是堪比911的悲剧发生了,当我把它

放在桌上的那一刻,从上到下向布做的一般瞬间垮了下去,(我心底悲呼“哥们儿,你就是纸做的也没那么快吧!”),我只能说,完美的失败。不行,有位哲人说过(虽然我现在也记不起来他是谁,但肯定不是我):“即使我只剩下两个手指,我也会用它扼住命运的咽喉。”(呃,其实哥也说的出来这么有深度的话,只是被这小子抢注了版权而已)。一边失败再来一遍,分析一下过程,从施工用材上来看鉴于业主单位和施工单位是一家(即本人),不存在偷工减料的嫌疑,从施工技巧上来看,所有的手法都按照了老师的介绍来的(通过了ISO9001认定的啊),没有违规操作,显然,失败是由预定目标过高,杯子的高度太高,超过了泥材的强度可支撑范围,所以导致的放下后就垮塌(据说911的大楼也是钢筋在火灾中融化了强度不够才垮的)。Ok,吸取教训了,失败的命运,看哥不把你扼的翻白眼儿!再来一遍,高度降低了,长方形的泥板扁了不少,再把它卷起来,熟练优雅的动作让我自己都有点崇拜自己了,放在桌上,嗯,不错占了这么长的时间都没垮,应该没有事情了吧,接下来做底,按照圆筒的一端在另一块泥板上比照下大致的形状,用刀把它截下来,盖在圆筒的底部,杯子的形状大致差不多了。端在手上细细的欣赏,一秒钟,非常得不错;五秒,其实还可以;十秒,用起来绝对没有问题;半分钟,all right,我只能再一次悲剧的承认,额,这个“碗”做的有那么一点点不好形容,好吧,命运,再让你稍微笑那么几秒钟,记住,只有几秒钟!

我决定给杯子添加上把柄,盖子,因为大凡杰出的瓷器都拥有造型独特的修饰物来增加它的美感,(真的很不想承认我只是想让它更

像一个杯子)。把柄,杯盖……十分钟后,我终于可以欣慰的说:“这杯子”……等等,把柄掉了我把它先粘上……“真不错啊!!!”

第二三次课——拉坯严格的来说真正开始学习陶艺制作是从第二次课——拉坯开始的。这是很重要的一环,因为不管是从以后的器形修坯还是烧制,它与作品的成败息息相关。看的出来老师也很重视这一环,讲了相当长一段时间。

首先是揉泥,操作者必须两手放在泥的两边,包住泥,在像和面时揉面一样,使劲的来回揉,最关键的就是不要让泥两端变长,不要出现裂横,否则的话,做出来的作品质量就会有问题。揉捏时间大概在控制在5分钟左右。总的来说,还行,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话说,刚有点怀念上一节课的刺激感,他就来了,你说如果不怀念的话我这节课会不会更顺一点?)。

接下来准备工作做好了,开始拉坯,先是扶泥,老师让我把泥块狠狠地砸在机器的托盘上(怕把机器砸坏,我没敢用劲儿,事实证明没多大的影响,为了保护咱们学校的公共财产,我觉得老师可以把这步改一下,当然如果能在每一届同学面前稍微提一下发现者的名字,我在这里代表他表示感谢了),根据老师所讲解的:由外及里,从上到下,循序渐进12字方针,我开始了幸福的拉坯生活(唉,年轻的时候就是这么容易乐观)。由于第一节课的那个杯子有点像碗,我决定这次一定要做出来一个完美的杯子(事实上终于还是做出了三个血统更纯正的碗),把它作为一件浪漫的礼物送给……咳,扯得有点远了,回到主题,老师说要把泥在手和机器的作用力下扶到正中间,再

在上面拉自己想要的作品。“水少了,加水”,“你这不够,在加一点”,“我做过,你听我的准没错儿!”旁边内个哥们儿真热心,自己的作品都不关心一直在指导我,在他的如此积极的帮助下,我终于做出了一堆——稀泥,“这个,你在做之前应该看一看的……”愤怒了,对自己的相貌一直很自信的我第一次由衷的希望自己的眼睛可以再大一点,大到内个“热心哥”可以清楚的看到我在瞪他,如果目光可以把他撕成一百片,我绝不把它撕成九十九片,目光能把他撕成一百片吗,当然不能,所以我只有继续做我的稀泥,不,是杯子。

好吧,这件事我也有错,不该迷信别人的经验,我反省。再来一次,少放水,咬牙切齿的对自己说。咦,这口儿怎么这么大?看着旁边那个女生的芊芊玉手,精美的坯体婉约至极,再看看自己的熊掌,这个……“术业有专攻”不能这样比,其实碗也不错,我本来就是想做一个碗的……做碗就简单多了,左手逆着机器转动的方向向前推,而右手也是逆着力向后拉,手微微向外,把口在开大一点,好的,碗壁出来了,接下来从底部开始剪,一切顺利,碗不负众望的出来了。

临近下课四个碗华丽丽的呈现在我的面前(也尝试过做别的,但总是失败),赏心悦目,多完美呀,可我怎么总是想感叹一下,我的杯子啊!!!

第四五次课——修坯修坯比较简单,但是很危险,一不小心就会把作品给修坏了。修坯主要是把作品打薄,太厚的作品是不能入窑烧制的,还有就是做出圈足,如果内壁底部有褶皱也要小心修平。修坯一种方法是用刀在侧面挤压,另一种方法使用桌上的雕刀慢慢的刮,

把需要修的部分刮掉。还有就是如果作品出现了裂缝,一定要把表面上的刮掉,直到看不见裂缝为止。

不得不说一下我第一节课费了多少力气才做出来的那个杯子好像没有看见了,当我发现这一点的时候,我终于明白,所有梦想都开花那是童话里都是骗人的,杯子的梦想彻底破碎,看着面前歪歪扭扭的五个碗,无奈的接受现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修坯。拿起刻刀,选出一个最不好看的,断然下手(好看的弄坏了会心疼,事实证明,我总是最倒霉的,最好的那个碗……后面再说),看看碗底,震惊的一幕出现了,居然是螺旋裂纹,所有的伤口中最重的一种,号称是作品终结者的一种,竟然在我的手上完美的成现了出来,我果然很强,连失败竟然都是最强大最无法挽救的哪一种,继第一节课之后,时隔三节课之久(第一次是那个垮掉的杯子,提到就心痛),完美失败的记录再次被我打破。不敢有任何的奢望了,拿起雕刀,十二份小心的刮磨着表面,一点一点,奇迹发生了,裂缝只有表面的一层,一件作品被我挽回,避免了无法孤怜的损失。

手法一点点熟练,信心一点点膨胀,终于,拿起了我最完美的那一件作品,我终于要做出一件禁停地泣鬼神的作品了,把口削平,不错;圈足,不错;打薄……怎么老是这么厚,不行,再薄一点,再薄一点……会不会碎啊?怎么可能修了四个都没问题,继续……会不会太用力啊?不会!砰!!!碎掉的不是寂寞,是自己的心,在我孜孜不倦的打薄之下,碗终于不堪雕琢,四分五裂。那一刻,哥心如刀绞(就是把自己的心拿出来用刀搅阿搅得,表示很难受,这个比较生僻,我

特意查了字典的)有一首歌在我耳边不断的回响……(根据电影效果的渲染,这里应该加上一首悲凉的歌曲,但是我暂时想不起来,先假想它存在吧)

下课了,不淡定的走回寝室……(背景音乐继续)

最后一课——上釉上釉有两种不同的方法:第一种是先釉下彩绘,在上透明色,然后修地。第二种时直接上彩色釉,然后修地。两种上釉方法,在上釉之前都需要补水,就是用毛笔沾适量的水把作品内外均匀的抹一遍。

在这里着重的强调一下,为了让自己重温一边那时的惊喜,之前没有做过任何的暗示哟,我的杯子最后在作品架的最上层找到了,那一刻,我的天空,星星都亮了!虽然没有修坯,虽然把柄最后还是掉了,虽然盖子找不到了(是不是有人把我的盖子当成烟灰缸拿错了?!!),虽然——还是别虽然了吧,找到就很满意了——但是,我还是把它作为一个杯子的样子找了回来,略微的修一下,上釉,啊!今天的月亮就是比昨天圆啊!

上釉有彩色釉和透明釉两种,根据个人的爱好可以自由选择,我喜欢彩釉(如果不是考虑到自己的绘画能力,其实,我更想喜欢透明釉的)所以,选择了上彩釉。接下来把底刮干净,一点都不能有,放回架子,我会在无尽的期待中等着我的杯子,希望他能度过1300度的高温……祈祷,祝福……

三、我的看法

我觉得人类发明陶器真的是一个很伟大的过程,它不仅提供了我

们生活中的日常所需,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个让我们数千年来自由地发挥我们的想象力的一种文化,也总是因为想象力的腾飞让陶瓷艺术在快乐中无穷尽的前行了数千年,陶瓷本身就已经成为了我们文化中的快乐地天马行空的创造的象征,陶艺制作不也正式让我们在想象力缺失的年代寻回那分最纯真的快乐地方法吗?

有趣的陶艺课精选作文800字

有趣的陶艺课精选作文800字 有趣的陶艺课 陶瓷是中国文化的图腾,它使中国与一些西方国家增进了友谊,使更多的国家认识了中国。今天,我们就来到了以南宋官窑遗址为基础,具有深沉的历史文化内涵的中国第一座陶瓷专习题博物馆。 我们首先来到的是南宋官窑中的“制陶室”,制作自己的彩陶作品。“制陶室”中的灯光是鹅黄色的,里面十分温暖,我们那么多同学坐在一起,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可以做自己喜欢的彩陶作品,让我感到了一种大家庭的温暖。 这种气氛似乎特别容易让人安静,一个姐姐走了过来,原来她就是讲解员。“大家在做的时候,假如觉得陶泥太硬,就要先把它搓软,将它放到你桌面的小瓷板上,用小竹刀先刻出大的轮廓,然后再捏一些小形状彩陶加以点缀。”讲解员姐姐边讲解,边演示,终于我们可以开始动手制作了。 我拿起一块乳白色的彩陶搓了起来,原来,比想象中的要硬,我以为我可以搓的很软,可谁知稍一用力,它就碎了!这时,正在一旁笑话我的楼铭月也因为不小心一用力,彩陶变身成一颗颗的小颗粒了。月月也很不甘心,想将它们重新合拢,再融入大块中,可能她操之过急,那些小颗粒干脆成了“粉末”状。渐渐的,我们摸索出一些门道来了,只要用擀棒去擀彩陶,擀着擀着,它就软了。 彩陶终于软了,我们想象着要做些什么东西呢?朱冰清指着她捏的

“太阳”对我们喊道:“看,我的太阳棒棒糖!”我们好多同学应了杭州的一句老话叫“杭儿风”,喜欢跟风,都捏起了形态各异的棒棒糖,但也有例外的—比如欣怡,她制作的是一个我们称之为“四不像”,像章鱼?像小丑?像佛手?最后,我们亲切地称它为“世间万物的混合体”。刘思敏,制作的是一个写有“LOVE”的漂亮的作品。最后,我们的杰作终于都完成了,就等着它们进烤箱啦! 在等彩陶出炉期间,我们组队去参观了“南宋官窑博物馆”。在博物馆里,我们欣赏了历代的古陶瓷,了解了陶瓷的历史,还学到了南宋官窑瓷器的造型风格以及胎釉的特点。不过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与伙伴们玩一个“把碎掉的陶瓷重新拼起来”的游戏。这个游戏还真是看看简单,做做好难啊!刚开始,我们拼的还是简单的,游戏就要闯关,于是我们越拼越难,我们怎么拼都拼不好。只见月月双眉皱成疙瘩,拿起一块碎石片看看,摇摇头又放下,再拿起另一块,按到模子上又拿下来。欣怡也端起模子将它转来转去,拿起一块碎片这儿放放,那儿摆摆,还小声喃喃着:“这块不是啊,那块也不是啊,到底是哪块呢?” 这时,月月拍拍我的肩膀问我:“你看,这块碎片弧度那么大,一定是底下的吧?”我点点头,拿起来一放,居然吻合了。我们越来越有自信了,最后还剩下两块碎片,我们绞尽脑汁地想,不停的摆放,就是吻合不起来。“啊,简直比考试还难!”月月开始不耐烦了。“再试试吧,没准儿,马上就放好了呢。”欣怡劝道。“哎,你们看看,这块大的会不会是应该按在这儿的?”我问她俩。“怎么可能啊?大小明

中国陶艺欣赏与制作

中国地质大学 课程名称陶艺欣赏与制作 教师姓名沈毅 学生姓名00 学生学号0000

说起陶瓷,外国人就会想到中国。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世界各国的制瓷技术多是从中国传入的。在古代,外国人称中国为“瓷器之国”。直到现在,英语中的“china”一词的另一个含义就是“瓷器”。 陶艺是一种人工形态。陶瓷形态的基本材料是土、水、火。人只有掌握了水土揉合的可塑性,流变性,以及成型方法和烧结规律,才能促成陶艺形态的产生和演化,使陶瓷器物产生美的形式。同是注重造型与装饰的有机结合,通过人们敏锐的灵感和创新意识,捕捉并揭示泥土的塑性美、柔韧美以及表现活力,这样就出现了全新陶艺形态,为智慧的人所掌握、发展、创新。任何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形成完整的技巧。 一.中国陶瓷艺术的特点 1、风格大的写意,含蓄隽永 2、审美情趣往往反映上层建筑的喜好 3、有欣赏者,收藏者却没有作者的艺术 4、与时代、政治、经济风貌和社会风尚联系紧密,历新朝而层出不穷 5、因技而得道,因艺而得传,技艺融合,相得益彰 二.发展历史 1、距今8000—9000年前,新石器时代彩陶的出现 2、夏商周时期,釉陶出现(“釉”的出现,第一次飞跃) 3、三国两晋南北朝,江南春早,越窑青瓷

4、隋唐五代,南青北白和天马行空 5、宋五大名窑——瓷(第二次飞跃) 6、元明景德镇,清墨再染青花 7、明、清古镇宜兴,紫砂 8、清,景德镇,半透明釉发展为半透明胎(第三次飞跃 1.彩陶的出现 从古到今,尽管世界各民族对美的鉴赏千差万别,但是,却都能以某种方式获得对美的享受。 远在九千多年前,中国先民在从事渔猎、农业生产活动的同时,不但开始可最原始的建筑活动,并且随着火的发明和使用,在改造大自然的长期劳动实践中,伴随着无数次时间与成功的体验,开始制造和使用成为中国古文化之一的艺术创造物-陶器,并揭开了人类发展史上的“新石器时代”。 以彩陶为文化的仰韶文化,常用三角、宽带、波折、网格等几何纹表示人面或动物纹风格从写实逐渐发展为抽象。 马家窑文化,图案常有平行、弧曲、交叉、同心圆、漩涡,风格流畅,繁而有序,物体刻画简单但形象。 大汶口文化,描绘精细,构图严谨,色彩对比强烈。 以山东为中心的龙山文化的另一类文化遗存方式出现。这个时期制陶业的突出成就就是黑陶艺术。龙山文化灰陶器面,不求无益的崇饰。全凭器体自身的黑色取胜,它以“通体漆黑”闪闪发亮为最佳境界,器体有时略加点缀凹凸璇纹或镂孔与塑造烧制结合,体现出一种单纯的质朴美。 进入商代,模仿同时期青铜器纹样与器型的白陶出现了,在当时它是比青铜器更为豪华的工艺,器形几乎全是礼器。尤其富有特点的是波状雷纹、勾连雷纹和一种怪异人形云雷纹。是人类文化上罕见的工艺美术品。 商周时期的制陶工艺没有显著的进步,艺术性也没有多少发展,从战国时期开始,中国进入了漫长的封建社会。空心砖的生产是战国陶工的一项重要创造。

陶艺论文

浅谈中国陶瓷艺术 李照宇工科试验班(工学) 3130104748 摘要: 从古到今,尽管世界各民族对美的鉴赏千差万别,但是,却都能以某种方式获得对美的享受。而在中国,陶瓷无疑是最受欢迎的艺术品之一。陶瓷艺术在中国的发展源远流长,种类繁多,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中国的陶瓷艺术也一直是颇具代表性的艺术珍品,历经千年,仍盛而不衰。本篇论文将从中国陶艺的发展历程,现当代陶艺发展所存在的问题等方面,来浅谈中国的陶瓷艺术。 关键词:中国陶艺文化;发展历程;现代陶艺。 正文: 一、中国传统陶艺的发展历程 远在九千多年前,中国先民在从事渔猎、农业生产活动的同时,开始了最原始的活动。随着火的发明和使用,在改造大自然的长期劳动实践中,伴随着无数次失败与成功的体验,开始制造和使用成为中国古文化之一的艺术创造物——陶器,并揭开了人类发展史上的“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中期中国制陶业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彩陶艺术,各个地区文化彼此影响、相互交流、或继承发展,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共同又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仰韶文化的彩陶。仰韶文化多采用泥条盘筑法成型,用慢轮修整口沿,在器表装饰各种精美的纹饰。其彩陶器造型优美,表面用红彩或黑彩画出绚丽多彩的几何形图案和动物形花纹,其中人面形纹、鱼纹、鹿纹、蛙纹与鸟纹等形象逼真生动。曾出土了像人面鱼纹盆这种艺术珍品。 以彩陶为文化的仰韶文化之后,以山东为中心的龙山文化的另一类文化遗存方式出现,那便是黑陶艺术。龙山文化采用快轮制陶技术,灰陶器面,不求无益的崇饰,全凭自身的黑色取胜,表面光亮如漆,器体薄如蛋壳,有时略加点缀凹凸璇纹或镂孔与塑造烧制结合,体现出一种单纯的质朴美。这一时期可以说是中国制陶史上的鼎峰时期。 进入商代,模仿同时期青铜器纹样与器型的白陶出现了,在当时它是比青铜器更为豪华的工艺,器形几乎全是礼器。尤其富有特点的是波状雷纹、勾连雷纹和一种怪异人形云雷纹,是人类文化上罕见的工艺美术品。尽管在商代制陶工艺没有明显进步,艺术性也没有明显提高,但是白陶的烧制成功对由陶器过度到瓷器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一时期,也出现了瓷器的前身“原始青瓷”。 原始瓷从商代出现,经历了西周和春秋战国到东汉,逐渐的走向成熟,出现了青瓷。这些青瓷的加工精细,胎质坚硬,不吸水,表面施有一层青色玻璃质釉。而且它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斑斓著称于世。“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之花”不愧为瓷中之宝。青瓷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瓷器生产已进入一个新时代。同时,在秦汉时期,制陶业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秦朝时的陶俑造型逼真,深刻揭露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彩陶方面,汉代彩陶一改奔放热烈的作风,转而崇尚凝重精雅的神韵,艺术表现力强。

陶艺欣赏论文

陶艺论文

一.陶艺欣赏部分 中国的陶瓷艺术是东方绚烂的文明财富,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至今都在世界范围内广受人们关注。也是出于对陶艺的喜爱和好奇,这学期我选修了陶艺欣赏和制作这门课程。在为期五周的理论课上,老师带领着我们追随陶瓷艺术的足迹,从距今8000-9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开始,我们逐步揭开了陶艺神秘的面纱。陶艺的发展史大致可分为八个阶段,分别是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夏商周的辉煌——釉陶、三国两晋南北朝的越窑青瓷、隋唐五代,南青北白和天马行空、宋代的五大名窑、元明一枝独秀的景德镇、明清幽谷古镇宜兰、以及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景德镇时代。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特点主要是:风格以写意为主,含蓄隽永、审美情趣往往反映上次建筑的喜欢、与时代政治经济面貌和社会风尚联系紧密。同时,陶艺是一种欣赏者、收藏者却没有作者的艺术。 理论课所介绍的陶瓷艺术主要分为新时代的彩陶、秦汉陶俑、唐三彩、四大名窑、景德镇陶瓷、元代青花、紫砂几个章节。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秦汉陶俑、唐三彩和元代青花,以下重点介绍这三章的内容。 秦汉陶俑 所谓俑,是以木或陶等材料制作的人或物的雕塑作品,目的在于代替活人随葬。俑大约是春秋战国时代才开始出现,它的前身是殉葬的活人,人殉极其残酷,在商和西周非常盛行,大量的活奴隶和活士兵被用作殉葬,随着春秋战国时代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兴起,用奴隶作为人殉的习俗也被迫改变。同时,由于战乱,人口密度迅速降低,这才有了俑的出现,来代替残忍的活人殉葬制度。 1.秦俑 1974年3月,在陵东的西杨村村民抗旱打井时,在陵墓以东三里的下和村和五垃村之间,发现规模宏大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坑,经考古工作者的发掘,才揭开了埋葬于地下的2000多年前的秦俑宝藏。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1978年,前法国总理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秦俑,不能算来过中国”。从此秦俑被世界誉为“八大奇迹之一”,目前已挖掘出3个俑坑。一号坑是战车和步兵混合编组的主体部队,二号坑是以骑兵和战车组成的混合部队,三号坑是统领一、二号坑的指挥部。秦兵马俑主要有将军俑、武士陶俑、跪射俑、牵马俑等等,这些兵俑特点是高度写实,对人物面部特征的刻画尤为重视;规模宏伟,阵容严整,形体伟岸,数量巨大,造型具有一定类型化。 秦俑彩绘主要有红、绿、蓝、黄、紫、褐、白、黑八种颜色。如果再加上深浅浓淡不同的颜色,如朱红、粉红、枣红色、中黄、粉紫、粉绿等,其颜色就不下十几种了。红色由辰砂、铅丹、赭石制成。绿色为孔雀石,蓝色蔚蓝铜矿,紫色为铅丹与蓝铜矿合成,褐色为褐铁矿,白色为铅白和高岭土,黑色为无定形炭。这些矿物质都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颜料。秦俑运用了如此丰富的矿物颜料,表明2000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已能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这些颜料。这不仅在彩绘艺术史上,而且在世界科技史上都有着重要意义。秦俑彩绘技术也有许多独到之处。一般在彩绘之前对陶俑表面先进行处理。由于陶俑是没有釉的素陶,具有较多的毛细孔,表面不能滑润。而彩绘则要求毛细孔不易太多,也不能太少,表面不易太滑,也不能太涩。为了达到这一要求,陶俑在烧造之前表面似用极细的泥均匀涂抹,并加以压光,减少了毛孔,又提高了光洁度,同时在陶俑烧造之后,似进行了化学物理处理。从陶俑陶片断面观察,也证明了陶俑烧造之前表面曾用细泥涂抹,有的部位不只涂抹一次,陶俑表面还

二年级上册陶艺

1、泥板成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感受陶艺作品艺术特点和基本成型方法,对现代陶艺的基本表现风格有所认知。 过程与方法:感受泥性,以泥板成型的陶艺制作技法为手段,自由发挥创作,制作一个陶艺作品,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热爱历史悠久的传统陶艺的同时感受现代陶艺作品的魅力,激发学生无穷的创造力。 教学重点:泥板成型的制作技法。 教学难点:作品的造型。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泥料、拍子、转盘等 教学方法:示范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英文导入、激发情感。 1、教师在黑板上写英文单词china :让我们一起来大声读这个单词好吗? 这个单词是什么意思?——中国 2、同学们都不知道吧?“china”还有一个解释,那就是:瓷器。 3、有谁知道马可波罗的故事吗? 总结:中国有着9000多年的制陶历史,中国的陶瓷艺术长期影响着世界各地陶瓷艺术的发展。今天,我们继续来感受陶文化。 (二)引导观察,学会技法。 1、老师这里有两个不同的花瓶,我们观察一下它们在制作技法上有何不同? 一个作品用的是上一节课学的泥条盘筑法制法的,一个用是泥板成型 法,这种泥板成型法运用广泛、变化多端,半干的泥板可以制作挺直的器

2、教师演示泥板成型的正确制作方法: 老师示范,请同学一起来观察并总结出正确的制作技法。a、滚压法:先在陶土下垫一块布,用手掌将粘土丘扁。然后在粘土的两端各放置一和所需泥板厚度等厚的木条,用摊面棍前后滚压,直至压到和木条厚度相同为止。适于制作较大面积的泥板。 b、拍片法: 1.拍片法是制作紫砂壶常用的方法,先将粘土放在泥案上,用泥拍的背部从粘土的中间向四周拍打。 2.而后将粘土小心翻转过来。 3.再用泥拍的正面斜下方用力,均匀有序拍打至所需厚度。 4.泥板成型。 5、切割、围形和粘接:在讲解泥条盘筑的技法时,我们的重点是泥条与底盘的粘接,泥条与泥条的粘接。今天我们这节课还是以此为重点,我请一个同学上来示范一下粘接的技法,看看大家掌握得如何。 个别学生示范—>其他学生观察并提出不足之处—>教师提示本课重点 (三)确定主题、实践操作。 1、欣赏一组泥板成型技法制作的作品(课件展示) 看了这些作品,你有什么感想?今天你准备做一件什么题材的作品。是独自完成单件作品?还是小组合作单件大型作品?还是小组合作系列作品(如动物系列、房屋系列、器皿系列)? 2、自由分组,确定创作主题。 3、学生作业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4、教师随时表扬效果制作好、造型新颖、富有创意的学生作品,并展示;同时帮助造型能力困难的学生。 (四)展示作品、相互交流。 举行“我们的陶艺作品展示会”。

陶艺设计与制作课程标准试行

附录1 《陶艺设计与制作》课程标准(试行) 课程名称:陶艺设计与制作 课程代码: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专业(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方向) 学时:144课时 学分:8学分 一、课程性质 《陶艺设计与制作》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授课对象面向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 二、设计思路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各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工艺品的开发与游客的实际需求矛盾加大,旅游工艺品的开发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作为拥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众多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众多的手工技艺类项目面临保护与发展的压力,而傣族慢轮制陶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项,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以发展地方经济为己任,同时也肩负着传承、保护、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重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职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最有价值的办学模式探索,为少数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办学提供了积极的实践。陶艺设计与制作以实践性教学为主,向学生系统介绍陶艺造型设计、计算机辅助陶艺产品设计、陶艺制作、陶艺装饰、陶艺烧制、陶艺欣赏等陶艺设计与制作的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傣族慢轮制陶这一民间传统工艺在课程中贯穿始终;强调学生立足本地旅游经济,开发特色陶艺旅游工艺品的能力,贯彻学生作品就是产品的产、学、研结合教学管理模式。 三、课程培养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课堂理论教学、校内实训基地实训教学、民族村寨慢轮制陶体验教学,陶艺欣赏教学,使学生了解陶艺的概念、陶艺造型设计、计算机辅助陶艺产品设计、陶艺制作、陶艺装饰、陶艺烧制等知识,能熟练掌握陶艺设计与制作的方法,具备开发陶艺旅游工艺品的能力。 (二)具体目标 1.了解陶艺的发展概况,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傣族慢轮制陶的基本情况;了解陶艺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2.掌握陶艺造型设计的规律、方法、步骤。 3.掌握计算机辅助陶艺产品设计的流程和方法,熟练运用3Ds MAX、Photoshop设计软件进行陶艺产品设计。 4.掌握陶艺制作的成型方法,运用泥条盘筑、拉坯、泥板成型、慢轮制陶传统工艺等成型方法制作陶艺产品。 5.掌握陶艺装饰的基本手段,运用多种方法对陶艺产品进行装饰,掌握利用传统纹样对现代陶艺产品进行装饰的方法与理念。 6.掌握燃气窑、傣族平地堆烧两种陶艺烧制方法。 7.通过陶艺欣赏了解现代陶艺发展状况,了解云南民间陶艺面貌。 8.掌握并贯彻民族元素在陶艺产品开发中的应用。 四、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课时分配

陶艺论文

陶艺的过去与现在 陶艺是中国的传统古老文化。所谓陶艺,它指陶瓷日用品陈设品的造型、釉色和装饰等所呈现的艺术特点,也专指陶器和瓷器的艺术瓷,而现代陶艺是介于雕塑、绘画和建筑之间的一种新文化表达方式,是传统陶瓷艺术的延伸、扩展和蜕变。 中国的英文名称叫China,意思是陶瓷,中国是陶瓷古国,说起陶瓷,外国人就想到中国。陶艺更是一种人工形态。陶瓷形态的基本材料是土、水、火。人只有掌握了水土揉合的可塑性,流变性,以及成型方法和烧结规律,才能促成陶艺形态的产生和演化,使陶瓷器物产生美的形式。同是注重造型与装饰的有机结合,通过人们敏锐的灵感和创新意识,捕捉并揭示泥土的塑性美、柔韧美以及表现活力,这样就出现了全新陶艺形态,为智慧的人所掌握、发展、创新。任何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形成完整的技巧。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艺术传统的国家,中国传统陶瓷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媒介,一直遵循着中国古老的造型法则:“制器者尚象”、“物我统一”,运用这一法则制造出中国古老文化和精空间,其中蕴涵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气质。中国是陶瓷的故国,在彩陶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创作出美妙绝伦的陶艺作品,有许多陶器是超越实用意义而具有纯粹的审美价值的。过去的半个世纪,当中国人还在为生存苦苦挣扎的时候,发达国家的陶瓷艺术已经飞速发展起来了,而且每个国家都呈现不同的风格和特色。比如美国的陶艺教育非常普及,美国的陶艺作品体现这个民族轻松活泼、色彩斑调的特性,喜爱表现社会生活中的人和故事,直接而且生动。日本的陶瓷艺术是在汲取传统营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作品追求工艺的完美、精致,以及风格的典雅、新奇……西文近百年的现代陶艺发展,使陶艺这门独特的艺术语言走向国际化。中国现代陶艺起步比较晚,它的概念产生于西方,在近代得以较快的发展。现代陶艺是针对西方工业化生产日益发展、机械化代替了手工制作的现象而产生的。现代社会开始崇尚个性,崇尚自然朴实的风气。有一些人开始有意识地创作富于陶瓷制作者个人特性

难忘的一次活动作文600字800字1000字

难忘的一次活动作文600字800字1000 字 我的口才那可是一流,这可不是我吹,只是一直都不能展示自己而已。今天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是我人生中最“值”的一次——拍卖活动。 我带了20元,只花了3元,说来话长呀!我期盼已久的一本书,在孟子龙那里,我就去找孟子龙,他痛快极了,我花3元钱买了。买完之后我就后悔了!后来,我才知道,他用1元买的,赔了!不行,要找他算账。可我猛一想,我可是曹体,吃亏是福嘛! 但是聪明绝顶的我,才不吃这“哑巴亏”哩!我得“捞”回来! 于是乎,我的眼睛落到一本书上,《男生女生青春故事》,这本书可比我的好多了。不但比我的大、厚、好,关键它不是注音版的,我要“捞”回来。我把《一分钟巧破案》放在桌子上,然后就去做“生意”了。 我一眼就看见了《男生女生青春故事》这本书,可以用一见钟情来形容我对这本书的感情。顾雨晴死活也不愿意,那毕竟是10元钱买的书,尽管有点旧,却有收藏意义。

终于第三次它还是进我腰包了,相对来说还是不错。我总结出了商人是不容易的,说难听的,这叫“骗”!孟子龙“骗”了我,我“骗”了顾雨晴,但是如果没有真实和骗的话,这场拍卖会就不会有太多的意义了。 我不知道老师办这次拍卖会是干什么的,但是我知道老师是在培养我们的探索研究发现的能力。如果没有通过研究,不自己去不断的探索,只从单个方面去思考就没有任何意义。只从课本上知道那“大海中的一滴水”是品味不到甘甜的露珠的,我们要多读书,多体验。 就像当年老师告诉我们的:“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对与错、真与假。我卖每一件东西的时候,都在绞尽脑汁的思考我该如何表达,每当丢失一位“顾客”的时候,都在反省自己:是表达能力不够?还是价格不合理?就算没有卖出去什么,赔了本还是会有一丝希望,但是每一丝希望也是给我最大的鼓励。就算到最后是一无所有,那么我也是一无所缺的。因为我收获到的,不是用价钱可以比较的,因为我买到了更可贵的东西。 在这一次活动中,我品味到了快乐,经过无数次的讲价,砍价,

陶艺学习心得体会

陶艺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陶艺制作心得体会 篇一:陶艺制作心得体会 陶艺 制作心得体会 盘条———个性绽放 陶艺制作的第一节 课就是盘条,其实说实话,我根本没准备用那些细条条去盘出个什么茶壶碟子来,带着只是 玩玩的态度,我开始了制作课,第一堂课,老师没按我们自己揉泥,貌似是嫌我们太嫩,还 是怕我们劳累呢,既来之,则安之,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拿着一团泥就是雕啊,刻的,, 构思是,桃心的杯底,杯身是由底部开始渐变到口径小一点,到达中部时在向外扩展口径变 大,杯柄也采用桃心形状的。不过后来,在制作的过程中,我的心都碎了,杯子是没碎,不 过在大约三分之二是向右边坍塌,没办法,我取出几条,改成一个烟灰缸,尽管还有一点歪 斜,不过俗话说“残缺美嘛”也就不介意了,其实还蛮啊q精神的。不过事实证明我还是太 乐观了,后来我的这个作品在摆放架的外侧不知道什么

原因被人压成了碎条条,由此可见老 师的上课前的注意事项是非常有必要的。 问了一下旁边的同 学,原来是我的盘条粗细不得当造成的,下面应该粗一些,上面越来越细才好,而且收口也 应该越来越小才好。于是觉得还是中规中矩的比较容易成功。第二件作品是一个很普通的圆 口杯子,不过这件作品也没保存下来,杯身和杯底分离,又犯了一大 忌讳。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不容易的。此时眼看看就要下课了于是取了一个块状泥,做了一个 小脚丫的形状,因为和我的名字谐音所以意义不同,题了字,自我感觉良好。 拉坯——旋转的舞 蹈 第二次制作课我就 学乖了,先不从心理上藐视那些泥巴。后来我发现我是很对的,因为我根本无法藐视它。当 它们在老师的手里时,温顺的像只小绵羊,而到我手里,它们就变成了我的主人,而我只是 那身不由己的奴隶。被这些泥巴给藐视了,这应该算是我最大的悲哀了吧。好不容易把那些

陶瓷鉴赏论文

浅谈中国陶瓷文化 陶瓷,众所周知,即陶器与瓷器的总称。中国人早在约公元前8000-2000年(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陶瓷材料大多是氧化物、氮化物、硼化物和碳化物等。常见的陶瓷材料有粘土、氧化铝、高岭土等。陶瓷材料一般硬度较高,但可塑性较差。除了在食器、装饰的使用上,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亦扮演重要角色。陶瓷,是人类在生存空间中最早出现的几种艺术形式之一。从初始的以实用为目的,渐渐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增加了美学的功能,使其成为集实用和欣赏为一体的工艺美术品,最终,陶瓷又摆脱了实用的初衷,成为完全意义上的欣赏品。 陶瓷的产生和发展,实际上是同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实践紧密相连的。大约在70万年以前的原始时代,人们就发现,将泥巴晾干后加火一烧就变得坚硬起来,而且可以做成各种形状用来盛水,放食物等等,这便是陶器产生的初始。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它揭开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做斗争的新的一页,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是人类生产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下面具体分析陶瓷的发展史。 1、夏、商、周朝时期的陶瓷文化商朝殷虚的遗址中挖出的陶片、陶罐包括很多种款式,有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以及带釉的硬陶,这些陶器上的纹饰、符号、文字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和青器有密切的关系。青器的成本高只能为贵族享用,广大民众的各种生活器皿只能采用陶器。因此可以了解商代制陶工艺也得到普遍的发展,带釉的硬陶在这个时期已经出现了,釉色青绿而带褐黄,胎质比较硬,呈灰白色。陶器在此时已经不在局限於盛物器皿,应用范围较广,大略可分为日用品类、建筑类、殉葬类、祭祀礼器类。朝廷对於制陶工作也很重视。 2、秦汉时期陶瓷文化秦汉-古代的建筑多采用木料来架构,不易久存,所以一些伟大的建筑,如秦代的阿房宫和汉代的未央宫,都无法完整保存下来,但仍可在残存的废墟中发现瓦当及汉砖等遗物,藉以略窥古代建筑的规模。 3、隋唐朝时期的陶瓷文化西元五百八十九年,杨坚篡权北周并南陈,统一中原,改国号为隋,隋的朝代虽短,但在瓷器烧制上,却有了新突破,不但有青瓷烧造,白瓷也有很好的发展,另外此时在装饰手法上也有了创新,如在器物上另外的泥片—贴花,就是一例。 4、唐朝时期的陶瓷文化到了唐代,瓷器制作可为以蜕变到成熟的境界,而跨入真正的瓷器时代。因为陶与瓷的分野,在乎质白坚硬或半透明,而最大的关键在于火烧温度。汉代虽有瓷器,但温度不高,质地脆弱只能算是原瓷,而发展到唐代,不但釉药发展成熟,火烧温度能达到摄氏一千度以上,所以我们说唐代是真正进入瓷器的时代。唐代最著名的窑为越窑与邢窑。 5、元朝时期陶瓷文化元代入主中原九十一年,瓷业较宋代为衰落,然而这时期也有新的发展,如青花和釉里红的兴起,彩瓷大量的流行,白瓷成为瓷器的主流,釉色白泛青,带动以后明清两代的瓷器发展,得到很高的成就。 6、明朝时期陶瓷文化我国的陶艺发展到了明代又进入一个新的旅程,明代以前的瓷器以青瓷为主,而明代之后以白瓷为主特别是青花、五彩成明代白瓷的主要产品,而景德镇更成为主要的窑厂,规模最大,一直延续明清两代五、六百年而不衰。明代开始,窑址都趋于集中在景德镇,无论官窑或民窑都偏向于彩绘瓷器,宋瓷前都以单色釉为主,而明代後走入了彩绘世界。 7、清朝时期陶瓷文化清朝中国瓷器可谓登峰造极。数千年的经验,加上景德镇的天然原料,督陶官的管理,清朝初年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因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皇帝重视,瓷器的成就也非常卓越,皇帝的爱好与提倡,使得清初的瓷器制作技术高超,装饰精细华美,成就不凡,是悠久的中国陶瓷史上最光耀灿烂的年代。从上述陶瓷在各个时期的发展历程看,

陶艺制作教学案例

走进陶艺世界 ——陶艺制作 【项目介绍】 我国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在这伟大的国度里有着无数的传统文化瑰宝,陶艺就是其中之一。陶艺是土、水、火相结合的一种人工形态。瓷器更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在古代,外国人称中国为“瓷器之国”。直到现在,英语中的“china”一词的另一个含义就是“瓷器”。 陶艺是以粘土为原料,以泥条盘筑、泥板成型、徒手捏制等方法成型,然后经过施釉和烧制而成的一种雕塑工艺品。虽然在我们的生活常会见到,但很多人在深深喜爱他们之余却并不知道这些实用与美观为一身的艺术品是如何制作出来的。陶艺制作的过程除了可以锻炼双手各关节和肌肉,同时还可以提高手、脑、眼的协作能力。 开设陶艺课程让学生认识陶艺、感受泥土、掌握制陶基本技法,使我们古老的文化继承、传扬和发展。 【活动目标】 1.了解陶艺辉煌的历史和发展现状并认识陶艺制作的工具和材料。 能力目标: 2.掌握泥条盘筑法、徒手捏制法、泥板成型法三种制陶技法和制作步骤,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至少一件陶艺作品外加小组合力完成一件作品组合。 3.通过欣赏优秀名作,感受祖国悠久的陶艺文明,提高审美修养。 4.在设计与制作的过程中,打开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领悟沟通、协商、策划与合理分工的重要性,感受团队合作的强大力量。 【学情分析】初二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熟记制作陶艺的基本技法和制作步骤,并能独立完成课程任务。创作一:运用所学技法结合自身创意制作出一件独一无二的陶艺作品。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后,进一步总结探索制作经验,并完成创作二: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制作一件主题明确、内容积极的作品组合。 解决策略:1.教师亲自示范结合细致讲解加强学生对制作方法和步骤的记忆,主要讲解泥条盘筑法、徒手捏制法、泥板成型法。 2.大量创意作品的欣赏,扩宽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分析作品的制作细节,学生在分享的设计与创意的同时老师及时给予评价与提示,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如何将个性化创意落实到实践操作中。 难点:在创作的过程中,每个形象都是由各部分组成的,两部分组合时要注意粘贴要牢固,并且从设计到制作的整个过程都要考虑好承重,防止重心不稳导致作品坍塌或损坏。 解决策略:将两部分连接的地方先刮毛糙,再刷泥浆,然后保证不变形的基础上施力固定。外在接痕,用泥塑工具刮平。 承重问题要从绘制设计图时就要想到,制作过程中要保证做到下重上轻,下大上小,陶泥用量比例平衡。 【活动方法】 1.直观演示法:通过教师示范并加入有效的讲解和总结,使学生直观地掌握陶艺技法,提高学生对专业术语的记忆和创作过程中的准确性。 2.动手体验探究法: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发现问题,教师给予一定时间先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深入探索精神,充分感受和体验陶泥的艺术魅力。 【活动准备】 1.陶艺历史的相关资料 2.印有数字的号码牌(便于抽号分组)

做陶艺作文六年级400字八篇

做陶艺作文六年级400字八篇 做陶艺作文六年级400一 今天,晴空万里,太阳照在身上火辣辣的,真热啊。方宇涵邀请我们几个同学聚在一起去东瓯智库做陶艺。 我们到了陶艺馆,首先我看到架子上都是各种各样、色彩绚烂的陶艺成品,我也迫不及待地想要做。我就坐到座位上,等待老师的指示。第一步,老师叫我们把正方形泥块揉成一个球状的,我时轻时重,不一会儿就把它揉成了一个椭圆形。第二步,老师叫我们把揉好的泥球放在旋转的大圆盘上两圈以内,然后,我按旁边的开关,它就转了起来。第三步,老师让我们先沾点水,然后用手扶着泥球,像捏东西一样捏进去,它就变高了。接着我想,杯子不是中间需要空出来装水吗?所以,我往杯子中间按下去,按到底下,感觉快要按破了的时候,我就停下来。按着自己的想法,我慢慢地做出了自己现象中的样子,它有模有样,特别精致。最后,我们找了一些泥,捏得细细的,做了一些小动物和花,并贴在我的杯子上。 终于做好了,我非常高兴,并期待等这个杯子干了后给它上色。我相信肯定会非常漂亮。 做陶艺作文六年级400二 寒假的一天,我们整个作文班去了振华商厦对面的“泥哈哈”陶艺坊。在那里我们玩得很开心,同时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来到陶艺坊里,我粗略的看了一下,规模还很大有差不多三十台机器,可惜的是我们只能等小学生做完了才能那个做。

就在我坐在凳子上听mp6的时候,一位老师把我们叫了过去,叫我们看一看是怎样做陶艺的,看着老师轻松地把一块陶泥做成各种形状的工艺品,我想:“不就是把陶泥固定在转盘的中央,撒一点水,踏下踏板,手握住泥巴,然后做出自己想做的东西吗?这也太简单了吧。于是便心不在焉起来。” 等师傅讲完,我一屁股坐在了凳子上,看起漫画来。差不多十来分钟后,轮到我做了,我坐在椅子上,面对着制作陶艺的机器,手里握着粘呼呼的陶泥,在权衡了一番之后,就定做个碗。 我按照老师讲的,把陶泥到了转盘的中心,撒了一点水。我踏下了踏板,可我这陶泥似乎不听话,怎么也不成型。心想:“看似简单,实际上却很难啊,当初我为什么不好好看一下怎么做啊。”就在这时,来了一位老师,帮我把陶泥整好,还帮我做了杯子,给我讲了一遍具体的做法,这回我可不敢再马虎了,认真的听老师讲解。于是我就按老师的方法来做,竟然做出了一个碗。可就在这时,脖子疼了一下,我猛地抬起头,不小心手松了一下,没想到我刚做的碗,变成了一堆烂泥。 但这一次我并不灰心,把这堆烂泥归置到一起,重新做起来,心里时时刻刻提醒着自己:“仔细、认真。” 我终于做出了自己的碗,做得很精致,我松了一口气,看着我的得意之作。 从这次制作陶艺中,我悟出了一个道理————任何事情都不能用简单的目光来看待它,即使出了错,也要吃一堑长一智,不能灰心。

陶艺制作与欣赏

陶艺欣赏与制作 20071002884 尹露1129 欣赏篇——现代陶艺之我见 在后工业时代的当下,过渡、短暂、偶然似乎是现代主义的一个烙印。皆因时间也从未停留在某一时刻,“现代主义”代表着我们这个历史时代特征的一种“文明的形式”,就如同封建制度是中世纪的特征一样。 然而,正像封建制度从十一世纪到十五世纪期间并非在全世界都出现一样,现代主义在当代也不是在全球任何地方都可以见到。同封建制度一样,现代主义也因地区情况、特定文化的历史以及被引入的时期等不同而有所不同。 即使有这些条件的限制,也还是有一种综合性的特征存在着,无论在整个国家或是某一层组织的表面或形式上,都能很容易地把它们辨认出来。这种综合性特征即表明了现代主义,即一种精神现象或一种心理状态。并以现代人的态度、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显现出来。 陶瓷---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出现的一种艺术形态,这种形态是所有艺术门类中最单纯和最简洁的,同时她所具有的神秘与抽象性是无法比拟的!从陶瓷艺术的审美需求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时代的文化内涵和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 中国的现代陶艺应是从属于现代陶瓷艺术文明的一支,但她更多的是在精神领域的开拓与描绘。古典主义由于内在主体性的缺乏而最终解体,在大工业革命肆虐的当下,后工业时代的来临为象征主义、浪漫主义的回归提供了必要的土壤,存在主义、未来主义在此得到了升华与凝固,现代陶艺的兴起与发展,应证了上述变化,而这一切又是现代主义麾下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陶艺是一种融当代个体审美及人文观念并借助于现代技术的陶瓷艺术,她更多的则是在精神领域的开拓与描绘,这使其充满了象征与浪漫的特征。陶瓷与生俱来的古典气质与独特的命运造就了其1万多年的真实历史。她凝聚了泥土之深沉,水之灵气,气之飘逸,最为壮观的则是融入了火的激情。 从现代陶艺诞生之时就与古典陶瓷艺术划清界限,但她继承了古典陶瓷艺术的独特气质与魅力,如凝聚了泥土的深沉,水的灵气,气的飘逸,当然最为壮观的则是融合了火的激情与洗礼,铸就永恒亦或死亡就在这熊熊烈火的洗礼之中。现代陶艺最终摆脱了古典主义思想带来的审美桎梏。对古典主义审美僵化及各种工业化、机械化带来的麻木,运用众多现代主义的观念和审美需求进行反思和重构人性之光。从而起到了一种审美导向的作用!

浅述陶艺的传承与发展论文

浅述陶艺的传承与发展论文 “现代陶艺”>名思义是“现代陶瓷艺术”的略语,是相对“传统陶瓷艺术”而言。艺术界和评论界广泛使用的“现代陶艺”这一概念,己经基本摆脱界别时空的时间名词的范围,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门类也是不争的事实“现代陶艺”与“传统陶瓷艺术”相比,比装饰注重造型、比技法注重创意。它注重社会化的象征意义和作家的自我意识,成了作家发挥想象的载体,成了实现作家个性的媒介,成了现代人的精神寓所之一。 在千百年的陶瓷发展史中,陶瓷制作逐步形成了模式化的弊端,造型追求完整规范,装饰讲究精细关观,从而导致了历代陶瓷造型的大同小异。光亮的杯、碗、瓶、罐、壶、钵虽然实用、关观,但是,器型缺少变化,更谈不上艺术个性。 造型:传统陶艺,讲究规整、平衡、对称。器型的口、颈、肩、腹、腰、足的轮廓线以弧形为主,器型两侧的轮廓线的长短、高低一致,釉而光洁细润,不能出现变形、斑点等缺陷,烧成后瓷器的裂痕、卷曲、变形等问题都属于废品。现代陶艺则注重从变形、卷曲、开裂的问题中发现肌理、窑变现象,从釉料的垂流、积料等缺陷中寻找作品的独特视觉效果从粗犷的材质,残缺的器皿中,探索质感特技,从质朴的材料中显示出独到的形态,有意识地将坯体卷曲、挤压、切割、挖残成随意的形状,显示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艺术个性。 器型:传统陶艺讲究“成器、造物、求关”,陶瓷器型以实用的瓶、罐、碗、盘为主。现代陶艺采用“弃用、索义、求变”的创作理念。传统器型以圆形为主。现代陶艺的器型,把拉坯成型的圆器,泥板拼接的镶器等器型相结合,作为装饰的载体,有意识地把完整的器型加工成不完整的形状,利用残缺、开裂、破损的

器型来形成独特的新形态,在坯胎上进行切割、敲击、打破处理。一块泥土,一只坯体是没有生命力的,经过陶艺家的揉搓、挤捍、加工、装饰,就能使冰凉的坯体变成充满生命激情的艺术品,产生新奇的关感。 肌理:经过艺术处理后的器型材质上,产生出粗犷的肌理效果,犹如山峰、峡谷、石林。在装饰绘画前,用麻袋片在潮湿的坯胎上压印出纤维肌理,然再施釉、绘画、入窑高温烧炼。经过高温烧成后,坯胎发生了窑变现象,既显示出清晰的织物纹理,又使釉而形成高低不平的料痕,犹如冰雪消融的痕迹。现代陶艺作品,虽然是人工创造,却必须依靠窑火的助力。适当的烧成气温是成功作品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恰到好处的肌理效果,也需要窑温的恰当控制才能产生出来。 纹饰:传统陶艺以粉彩、新彩、绘画、书法雕刻等形式,在加工后的坯胎上进行装饰,古色古香的人物,疏朗的山水瓷画与器型相融汇。在装饰设计上,以粗糙的涩底与光洁的釉而装饰作对比,完整的画而与残缺的器型相呼应,现代造型与古代生活情趣相映衬,不规则的开光形与精细的绘画装饰相结合,产生出强烈视觉对比效果。内涵:现代陶艺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独特的器型装饰中,蕴含着深刻意境。虽然玩泥、捍陶是少年儿童也会做的事情,但是,现代陶艺创作并非轻而易举的玩陶。我的作品,造型、肌理、纹饰、看上去很随意,实际上都是经过精心构思后创作的,每一件作品都有内涵意蕴。 现代陶艺是在现代艺术的影响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按现代的艺术风格可分为:具象陶艺、抽象陶艺,象征性陶艺、极简陶艺和装饰性陶艺。按表现形式又可分为:容器类陶艺和雕塑性陶艺。 一、陶艺富有浓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陶艺艺术的历史悠远,依存也无比丰富,这是其他门类的艺术品都无法

陶艺论文报告

陶艺欣赏与制作 本学期我选修了中国陶艺欣赏与制作这门课程,通过几次理论实践,让我们对陶艺这门艺术有了初步的了解。 陶艺理论课程 理论课由于课程学时较少,所以想要完全了解中国陶艺的历史渊源和发展,理会这门课程的精髓是不现实的,但是通过老师生动的讲解,让我对陶艺产生了兴趣,下面就来讲述一下我对这门学科的认识。 1中国陶器史 陶器的英文名为“china”,这就直白的表明了中国就是陶瓷的故乡,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陶瓷的发明和发展更具有独特的意义。中国陶瓷的发展史是中华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反应了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不同艺术风格和不同技术特点。早在新时期时代,也就是公元前8000-2000年,中国就已经发明了陶器,起初的陶器只是为了使生活方便,提高生活质量,由于需求量较大,就逐渐通过烧制粘土烧制出了陶器。只具有使用价值,而不具有艺术欣赏价值,但是后来随着制陶业的发展,制陶技术从泥条盘筑进步到轮盘拉坯,结构简单的的横穴窑与竖穴窑已取代了落后的平地起烧,对窑的温度、气氛的控制已取得了一定经验,之后便出现了纹饰精美,条理精致的艺术品。所以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 陶器工艺品是我国最古老的工艺美术品,其发展有这样几个历史时期。 1.1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早期,即距今7000-8000年,我国的先民就已经开始制作陶器。由于当时人类的社会生产力很低下,社会的物质文明程度不高,因而导致了新石器时代陶器的粗糙、古朴几制作不精良的特点。 1.2夏至两晋时期 商朝陶器,总体上继承了新石器时代的样式,在种类上并没有多大的发展。因此陶器仍以灰陶为主,但当时已有专门烧制泥质灰陶和专门烧制泥质夹砂灰陶

关于做陶瓷过程的作文500范文

篇一:《学做陶艺作文850字》 学做陶艺作文850字 学做陶艺作文850字——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到南沙参加社会实践——学做陶艺。 我怀着既激动又好奇的心情跟着老师排队下了车。站在门口,映入眼帘的是四个红色大字“陶艺中心”,在阳光的照射下,闪射出金色的光芒。再往里一走,里面什么也没有,一大片空旷的地方,我误以为走错了地方。接着,老师带我们上楼梯,把我们带到一个专作陶艺的地方。只见里面摆满了琳琅满目的陶艺作品,有造型古典优雅的花瓶,有精细别致的画作,有小巧玲珑的陶瓷应有尽有,无所不有,各式各样,美不胜收。再往里走,摆满了一排排桌子,我们找位置坐了下来。{关于做陶瓷过程的作文500}. 首先,我们要学的是利用机器做出一个花瓶。我们以五人小组为单位,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机器呈圆形状,正中间放着一块泥,当按起开关时,它便会旋转起来。这时你只需用两只手捧住那块泥,使泥旋转成碗状,接着,再用两只大拇指往中间用力地按下去,让机器旋转就可以了,那位老师说的倒是简单,可真正做起来就难了,毕竟我们是外行人嘛,我在心底嘀咕着。我们五个人废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把用大拇指按下去的那一步做好,还总把辛辛苦苦做好的第一步给搞砸了,最后还弄得衣服上满是泥,手就像在泥沼中浸过似的,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啊! 接着,我们要用一块泥捏出自己喜欢的模型,捏完再去烧制。这下倒把我难住了,想破脑壳也不知道要捏什么。只见跟我同组的其他五个同学都开动了,只有我在那迟迟未动手。在最后关头,我决定做一个水晶球,首先,我要捏一个圆球,再捏一个底座,再把球放在底座上,就大功告成了。 最好玩最有趣的莫过于给陶瓷品涂上颜色了,我拿到的是一个兔子形状的笔筒。一看到它,我就爱不释手地把玩起它来,观察着要给它上什么颜色。刚开始,我还很耐心,但当老师提醒我们时间快到的时候,我就变得很紧张,心想糟糕,还有一大半呢。这该如何是好呢。经过思想斗争,我做下了一个震重的决定。唉,算了,死马当活马医吧,拼了。于是,我随便拿起了放在我面前的最显眼的深绿色颜料乱涂一通。唉,可爱的小白兔终究还是被我毁了。 虽然在这场旅途中,我没能做到最好,但它却是我人生中一段最宝贵的回忆。 篇二:《陶瓷作文450字》 中华传统文化种类繁多,有剪纸、国画、陶瓷等,其中陶瓷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古人大约在公元前八千至两千年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瓷。陶瓷大多数是用氧化物、氮化物、硼化物和碳化物等材料制成的。陶瓷烧至七百度可以装水,烧至1200度可以完全不吸水而且耐高温、耐腐蚀。生产陶瓷的工艺过程是淘泥、摞泥、拉坯、印坯、修坯、捺水、画坯、上釉、烧窑。说到陶瓷,我家也有许多瓷器,比如花盆、碗、洗面盆&&,我家的花盆是圆形的,外壁上面的图案有植物红色的茎,其他全是黑色的。洗面盆是圆形的,外壁上印有一首诗,

陶瓷论文

关于中国陶瓷的论文 班级:光电21班(120121) 学生:张湛(120121121) 摘要:选修课上老师仔细为我们讲解了有关陶瓷的知识,各种各样美丽的陶瓷以及它背后的文化背景深深印在我的心里。中国是"陶瓷的故乡",陶瓷就是中国的象征。一部中国陶瓷史就是一部形象的中国历史和民族文化史。陶瓷,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核心文化之一,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加以重视并予以弘扬。 一.陶瓷简介 陶瓷是陶器与瓷器的总称陶瓷,中国人早在约公元前8000-2000年(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陶瓷材料大多是氧化物、氮化物、硼化物和碳化物等。常见的陶瓷材料有粘土、氧化铝、高岭土等。陶瓷材料一般硬度较高,但可塑性较差。除了在食器、装饰的使用上,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亦扮演重要角色。陶瓷,是人类在生存空间中最早出现的几种艺术形式之一。从初始的以实用为目的,渐渐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增加了美学的功能,使其成为集实用和欣赏为一体的工艺美术品,最终,陶瓷又摆脱了实用的初衷,成为完全意义上的欣赏品 二.陶瓷的发展史 陶瓷的产生和发展,实际上是同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实践紧密相连的。大约在70万年以前的原始时代,人们就发现,将泥巴晾干后加火一烧就变得坚硬起来,而且可以做成各种形状用来盛水,放食物等等,这便是陶器产生的初始。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它揭开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做斗争的新的一页,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是人类生产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下面具体分析陶瓷的发展史。 1:夏、商、周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商朝殷虚的遗址中挖出的陶片、陶罐包括很多种款式,有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以及带釉的硬陶,这些陶器上的纹饰、符号、文字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和青器有密切的关系。青器的成本高只能为贵族享用,广大民众的各种生活器皿只能采用陶器。因此可以了解商代制陶工艺也得到普遍的发展,带釉的硬陶在这个时期已经出现了,釉色青绿而带褐黄,胎质比较硬,呈灰白色。陶器在此时已经不在局限於盛物器皿,应用范围较广,大略可分为日用品类、建筑类、殉葬类、祭祀礼器类。朝廷对於制陶工作也很重视。 2:秦汉时期陶瓷文化 秦汉-古代的建筑多采用木料来架构,不易久存,所以一些伟大的建筑,如秦代的阿房宫和汉代的未央宫,都无法完整保存下来,但仍可在残存的废墟中发现瓦当及汉砖等遗物,藉以略窥古代建筑的规模。 3:隋唐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西元五百八十九年,杨坚篡北周并南陈,统一中原,改国号为隋,隋的朝代虽短,但在瓷器烧制上,却有了新的突破,不但有青瓷烧造,白瓷也有很好的发展,另外此时在装饰手法上也有了创新,如在器物上另外的泥片—贴花,就是一例。 4:唐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到了唐代,瓷器制作可为以蜕变到成熟的境界,而跨入真正的瓷器时代。因为陶与瓷的分野,在乎质白坚硬或半透明,而最大的关键在于火烧温度。汉代虽有瓷器,但温度不高,质地脆弱只能算是原瓷,而发展到唐代,不但釉药发展成熟,火烧温度能达到摄氏一千度以上,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