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对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思考

论对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思考

论对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思考
论对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思考

论对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思考

论文关键词:“利益相关者”理论;股东至上;公司治理

论文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公司治理结构和企业战略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传统的“股东至上”理论受到了挑战。本文在分析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形成和涵义的基础上,阐述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理论进步性和存在的局限性。本文认为公司治理应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

传统的企业理论认为,企业目标是追求股东利益的最大化,企业治理结构是“资本雇佣劳动”型的单边治理结构,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全部归股东所有。这就是所谓的“股东至上”理论。然而,在现代社会,特别是在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的时代里,随着物质资本社会化及证券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和团队性的不断增强以及企业之间战略伙伴关系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日益关注,致使“股东至上”理论受到了越来越强烈的挑战。利益相关者理论便应运而生,受到了人们越来越普遍的关注。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形成过程。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思想由来已久。20 世纪中叶以来,知识经济引领社会发生巨大变革,对公司治理理论形成了巨大的冲击,直接促成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产生。1929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一位经理曾在一次演讲中提到,不仅股东,而且雇员、顾客和广大公众都在公司中有一种利益,因此公司的经理人员有义务保护他们的利益。1932年,伯利和米因斯等也发表了相关论述,表明在“股东至上”理论盛行的同时,少数学者

“已有了不同的声音”。

20世纪70年代以来,特别是美国经济学家Freeman的《战略性管理:一种利益相关者方法》这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问世后,学术界出现了讨论利

益相关者概念的热潮。但是,真正使利益相关者理论成为当今企业和社会至少某一个重要方面主旋律的事实,则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和国际组织对各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普遍重视。1990年,美国商业圈桌会议发布的《公司治理声明》指出,对公司而言,善待员工、优质服务于消费者、鼓励供应商长期合作、偿还债务并拥有良好的社会责任声誉都是股东长期利益所在……事实上,美国一些州己经颁布法令以特别授权董事会要考虑股东及其他相关者的利益,还有少数州通过立法来耍求企业要考虑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此后,英国、韩国、日本、德国、英联邦等国家的公司治理原则也对各利益相关者利益有着不同程度的关注,“股东至上”理论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利益相关者理论对“股东至上”理论的批判开始正式化了。

(二)利益相关者的涵义。自196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一个研究小组首次定义利益相关者以来,迄今经济学家已提出了近30种定义。米切尔(Mitchell,1997)归纳了其中的27种,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最宽泛的定义,即凡是能影响企业活动或被企业活动所影响的人或团体都是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雇员、供应商、消费者、政府部门、相关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周边的社会成员等。第二类是稍窄的定义,即凡是与企业有直接关系的人或团体

才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排除了政府部分、社会组织以及社会团体、社会成员等。第三类的定义最窄,认为只有在企业中下了“赌注”的人或团体才是利益相关者。这个定义直接与主流经济学中的“资产专用性”概念相通,即凡是在企业中投入了专用性资产(如专用设备等,一旦挪为他用,便可能一文不值)的人或团体才是利益相关者。[1]

可以用潜在的利益相关者和真实的利益相关者两分法把三种定义协调起来,凡是符合第一类定义的都是潜在的利益相关者,只有当潜在的利益相关者向企业投入专用性资产时,才转化为真实的利益相关者。我们认为,作为企业的利

益相关者一般应符合如下四个标准:第一,向企业投入了专用性资产,如资本、劳动或服务等;第二,必须分享企业的收益,即从企业获得工资、奖金、股利等各种报酬;第三,必须承担企业的风险,当企业经营不善失败时会蒙受一定的损失。第四,分享企业的控制权。符合这四条标准的利益相关者就是目前主要经济学所关注的“真实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职工等。这些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生存和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如果没有他们投入的专用性资产,构成企业经营的物质基础,企业就不可能作为一个经营主体而存在。

[2]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进步性

一些学者认为:如果仅仅强调经理人对股东负责,那么势必导致经理人为了股东的利益而侵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由于公司的经营决策影响到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经理人就应该对所有利益相关者负责,公司决策应该是平衡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不是仅仅最大化股东的利益。

近几年来,国内的一些学者也提出了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类似的观点。他们认为,随着企业关系复杂程度的加深,利益关系的多元化,一个企业的经理人也应该对其他利益相关者负责。现代社会几乎成了“公司社会”,大量处于统治地位的公司(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是偏离“股权至上”逻辑的,是新经济环境下公司治理理论的必然选择,他们的具体理由如下:(一)从理论上说,出资者购买股票,成为公司的股东,其资本所有权就转变为股权。股权是公司赋予股东的权利,无论适用范围还是自由度都大大弱于原先的资本所有权。这意味着所谓股东对公司的绝对权威是不存在的,因为股权的运用受到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制约。再者,出资者投资形成的资产与债权人的债权,以及公司运营过程中的财产增值和无形资产共同组成公司的法人财产,公司凭借法人财产获得相对独立的法人财产权,由此得以成为人格化的永

续的独立法人实体。显然,公司行为的物质基础是法人财产,而不是股东的资产,其权利基础是法人财产权,而不是股权。公司的目标是确保法人财产的保值与增值,那么不仅仅是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工人等等都为法人财产的保值和增值做出了贡献。因此,公司应归利益相关者共同所有,他们通过剩余索取权的合理分配来实现自身的权益,通过控制权的分配来相互牵制、约束,从而达到长期稳定合作的目的,而这种双边或多边的合作模式称为“共同治理”。

(二)从现实中来看,20世纪70年代左右,出现了企业伦理问题、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和环境管理问题等一系列现实问题,这些问题都与企业经营时是否要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密切相关。再次,其他利益相关者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使他们承担了比以往更大的风险和责任。股东作为物质资本的所有者拥有企业的控制权,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实际上,股东只承担了有限责任,随

着现代资本市场的发展,股东所承担的风险可以通过投资的多样化来分解,同时股票的自由转让也降低了股东的风险,一旦企业发生危机状况,出资人往往可能一逃了之,而不是考虑怎样挽救企业于危难之中。相比之下,其他利益相关者承担的责任风险越来越大,成为真正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操心者。[3]所以应该设计一定的契约安排和治理制度来分配给所有的利益相关者一定的企业控制权,即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应参与公司治理。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强调对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的保护。我们把企业看

作是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约,仅仅对股东的利益进行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对其

他利益相关者利益的保护也是不容忽视的,而利益相关者理论所倡导的就是这

种理念。

1. 对雇员利益的保护。人力资本的兴起,使以人力资本所有者为代表的利益相关者(如企业的雇员)的作用和重要性逐渐超越股东。企业的所有参与者中,股东投入的是物质资本,企业雇员投入的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专用

性表明其需耍其承担公司的剩余风险。[4]在过去的工业经济时代,物质资本相对短缺,企业对物质资本高度依赖,在企业资源中物质资本最具有重耍性,企业属于物质资本所有者天经地义。然而随着只是经济时代的来临,占有知识的人力资本在企业活动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正在成为财富创造的核心动力。按照

“拥有企业最有价值资源的所有者是企业真正的控制者、所有者”这个原则,

人力资本的拥有者当然有权利参与公司的治理。

2. 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从企业筹资的角度来看,企业的资金一般都是由权益性资金和债权性资金构成,只是构成比例不一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扩大再生产的内在要求与竞争规律的客观作用,必然导致企业内部的积累额不能满足内外投资的需要,从而外部筹资成为一种客观的必然要求。债权人作为企业资金的主耍提供者,其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5]因此,与贷款人建立稳定的信誉关系,让债权人参与公司的治理是十分必要的。首先,有利于对经营者形成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有利于降低“代理成本”。其次,有利于保护其合法权益,激励他们为公司长远绩效的提高而努力。对公司而言,在治理中鼓励债权人进行专用性资产的投资是极为必要的。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局限性

尽管持有以上观点的学者的论述有一定的道理,也有实践表明,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相适应的公司管理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的确能给公司带来更理想的传统意义上的业绩指标,但利益相关者模式所面临的问题决定了其最终无法成为公司治理的效率标准。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无法解决各个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加总问题,也就是说企业在决策时,无法明确知道以什么样的目标为决策目标。作为多个人的集合,企业的决策必须以一定的目标为前提,目标越单一可量化,决策就越有效按照利益相关者理论,所有利益相关者都是企业的委托人,经理人必须在不同

委托人的利益之间进行平衡,但是我们不禁要问:管理层真的能做到吗?这显然有相当大的难度,不仅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偏好和目标差异很大,甚至截然相反。例如股东偏好投资的收益;债权人偏好债权的安全和可回收性;员工偏好高工资和就业稳定;客户偏好物美价廉;当地居民偏好优美的环境和就业机会;政府偏好稳定增加的税收。因此,管理层在偏好差异很大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之间进行加总是十分困难的。但是尽管不同的股东之间的偏好不完全一

样,但股东相对于其他利益相关者而言,他们的利益更加容易加总。股票的价

值是企业未来利润的贴现值,不论股东持有的股票数量多少,股票的价值与企

业的总价值是成比例变化的,股东们都乐于看到未来企业步入良性循环和股票

价格持续上涨。但是,对于其他利益相关者来说,内部的偏好不一致程度要大

得多,比如,同为企业的员工,新员工渴望企业能够扩大规模,以提供更多的

个人发展空间,老员工则希望把扩大规模的资金用来提高退休工人的福利等。

[6]因此,股东利益的相对容易加总使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这个缺陷表现得更为明显。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另外一个局限性就是相关者利益本身具有相互竞

争性。一方利益的实现必然是以牺牲另一方的利益为代价。比如员工希望获得

更高的工资,而在企业利润率一定的前提下,高工资必然会影响到所有者的利益,而如果要同时保障所有者的利益和员工的高工资,企业必然要提高价格,

这时,消费者的利益又会受损,但如果考虑消费者的利益,则企业的利润必然

会有相应的下降,此时,国家的税收就会随之减少。[7]由此可见,在相关者的

利益存在竞争性的情况下,要同时兼顾他们的利益是不现实的。

(三)相关利益人的价值具有不可计量性,虽然目前有学者用“顾客满意度”、“平衡积分卡”等理论来测量利益相关人的价值,但这只是局限于定性

分析,彳艮难量化。至于建立决策理论模型也是十分困难的。

(四)利益相关者理论所主张的对所有的利益相关者负责,使经理人的责任归属问题难以衡量。利益相关者利益目标的各异性导致企业管理的不确定性。一方面,如果公司采用利益相关者理论提供的多重目标,那么,决策者也就是经理人不可能做出理性的选择和科学的理财行为。可以说,让经理人对所有人负责就是对所有人不负责。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着冲突,在这些冲突当中,一部分需要并且可能由经理人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协调,而另外一部分冲突,则非单凭经理人的努力所能企及。要求企业同时实现短期利润、市场份额、利润增长率最大化,这只会让经理人不知所措,无从下手。同样,如果让他们同时对工人、客户、消费者、地方政府等所有利益相关者负责,而每一方的利益又不一样,这样,经理人就很容易逃避责任。

(五)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传统的企业理论不是替代,而只是一种补充,最大贡献就在于提醒公司应该更多地关注股东以外地其他利益主体的利益,以确保实现公司价值长期的最大化。但是,在董事或董事会代表谁的利益这个问题上仍然有着较大的争议。在传统的理论中,董事的角色被定义为所有者的“自己人”,与股东之间在利益关系上高度一致。董事及董事会至高无上的权力源自股东的绝对信任,因此他们首先必须忠于所有者,而不是雇员、经理、消费者或政府部门等其他主体。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董事以及董事会应该代表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而应该由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团体任命和选举自己的代言人进入董事会。也就是说只要属子利益相关者,就可以有自己的代言人进入董事会,参与决策过程。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董事会必须以某种方式平衡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这误解了董事会的职责,也是不合理不实际的。如果潜在的投资者知道自己用来增加利润、承担市场风险的资本将会被董事会用来协调其他主体的利益,那么作为一个理性人,他是不会向这样的公司投资的。

(六)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对于任何一个机构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是

首先弄清楚它存在的目的是什么。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同样耍解决一个最基本的问题,那就是企业经营存在的目标是什么。按照传统的企业理论,追求利润是企业得以与其他非盈利组织相区别的一个最大特征,企业是因为投资者的投资而存在,实现价值增值是企业的动力源泉。利益相关者理论主张公司的目标是协调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即使不能做到多赢,也应采取中立的解决方案。在这种情况下,公司运作的目的将有可能会把保证就业、保护环境甚至保护人权等政治性的责任放在股东价值最大化同等重要的地位,从而迷失方向。

(七)在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方面,体现在利益相关者治理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上,还没有确定的实证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利益相关者治理有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与客户和供应商之间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促进企业发展。而这些是所有企业为了在商业竞争中生存所必须考虑的,不能作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与企业业绩之间呈正相关的依据。事实上,由于利益相关者的制约,企业会缺乏高效决策和适应性,有可能丧失必须的效率和竞争力。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局限性表明,一旦企业失去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商业性目标,就会变成企业不像企业的奇怪结局,在实施的实际效果上,可能对每一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都无法做到有效保护,从而导致所有利益相关者被“锁死”。

以上的原因表明,与利益相关者模式相比,选择股东主导模式对所有利益

相关者而言是一种帕累托改进。如果一个利益相关者担心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

在股东主导模式下,他完全可以通过成为股东而使自己的利益得到保护。股东

价值最大化对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而言,不仅满足了他们的个人参与理性,而

且是激励相容的。

四、结束语

本文并没有对利益相关者理论或“股东至上”理论孰好孰坏做出定论,但

是通过以上的分析看出,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主要思想实际上是经济理论中早已

论述的东西。因为对公司而言,善待员工、向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鼓励供应

商长期合作、偿还债务并培育良好的社会剩余都是股东长期利益之所在。其他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是以公司为载体的,只有确保公司持续、健康运营,这些利

益才能兑现,而股东以及潜在投资者对公司的投资是这一逻辑过程的必备前提。

从长期来看,股东利益最大化与协调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不一定存在冲突。为了股东的长期利益运营公司,管理层和董事必须考虑公司其他利益相关

者的利益,但日常指导经理人决策的最高准则必须是股东价值的最大化。所以,

笔者认为只要企业在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同时,更多地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

的价值,就能使企业进入以下的良性循环:设定股东价值最大化,企业进行健

康的经营,从而实现企业股东价值最大化,利益相关者合理的价值分配,然后

企业声誉不断提高,创造更高的企业价值。

参考文献:

[1] 杨瑞龙,周业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应用^].北京:经济科学出

版社,2000.

[2] 张兆国.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治理效应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

出版社,2004.

[3] 姜涛.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必然性分析[_1].商场现代化,2006,(11).

[4] 黄少安,宫明波.共同治理理论评析[刃.经济学动态,2002,(4).

[5] 陆庆平.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导向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基于利益相

关者理论[J].会计研究,2006,(3).

[6] 张维迎.产权、激励与公司治理[^0.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7] 宋其美.正确审视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_1].管理科学文摘,2006,(12).

利益相关者的研究探究综述 - 最终2003新

利益相关者及其公司治理关系的研究综述 李玲 (山东淄博,山东理工大学商学院,255000) 摘要: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反对传统股东至上主义理念挑战的一种公司治理理论,在近年来取得较大进展。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利益相关者的分类、利益相关者与公司治理三个方面对利益相关者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应用中存在的不足,以期为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理论;公司治理 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 Theory)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它是在对美、英等奉行“股东至上”公司治理实践的质疑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利益相关者管理所奉行的核心思想是: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要为综合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而展开进行。与传统的股东至上理论相比,该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和参与,比如股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等,股东只是众多利益相关者中的一个,仅仅关注股东的利益是远远不够的。在国外,斯坦福学院的学者、安索夫(Ansoff)等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后,弗里曼(Freeman)、克拉克森(Clarkson)、布莱尔(Blair)、米切尔(Mitchell)等学者致力于完善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整体框架和实际应用,并取得丰硕的成果。而在国内,杨瑞龙、周业安、陈宏辉、贾生华、江若尘等在借鉴西方理论的基础上,对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比较深入,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思想体系。 本文试图对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国内外的研究发展现状做一个梳理,从而对利益相关者理论形成一个清晰的理论框架,以期对以后的理论研究有所帮助,为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利益相关者的界定方法 利益相关者理论遇到的首要问题是怎样界定,究竟谁是利益相关者。如果利益相关者本身都界定不清,就无法展开基于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公司治理(杨瑞龙,2000)。因此,在界定方面的研究是利益相关者理论取得研究成果最多的地方,众多学者纷纷从不同的角度界定利益相关者。 西方学者真正给出利益相关者的定义是在上世纪60年代,“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这个词首先出现在斯坦福研究中心1963年的内部备忘录中一篇管理论文。利益相关者概念最初是对“股东”这一

利益相关者理论综述

利益相关者理论综述 利益相关者理论产生以前,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固定式企业的所有者,利益相关者理论保障了所有为企业投入资源的个人或群体,而不仅仅是注入物质资本的股东。 股东中心理论认为,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企业的财产是由他们所投入的实物资本形成的,他们承担了企业的剩余风险,理所当然成为企业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的享有者(Crossman & Hart,1986;Hart & Moore,1990)。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应是利益相关者的企业,包括股东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注入了一定的专用性投资,同时也分担了企业的一定经营风险,或为企业的经营活动付出了代价,因而都应该拥有企业的所有权(Freeman,1984;Blaire,1995,1998)“利益相关者”这一词最早被提出可以追溯到1927年,通用电气公司一位经理的就职演说中首次提出公司应该为利益相关者服务的思想(刘俊海,1999)。 基于公司的出资不仅来自于股东,而且来自于公司的雇员、供应商、债权人和客户,后者提供的是一种特殊的人力投资。 因此,利益相关者理论学者指出,公司本质上是一种受多种市场影响的企业实体,而不应该是由股东主导的企业组织制度,股东并不是公司唯一的所有者(Donaldson & Preston,1995)。 其否定了“股东利益至上”的观点。 公司的股东并没有承担理论上的全部风险,而其他利益相关者有的分担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有的为企业的经营活动付出了代价,有的对企业进行监督和制约,企业的经营决策必须要考虑他们的利益或接受他们的约束。 其他利益相关者包括企业的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等交易伙伴,也包括政府部门、本地社区、媒体、环保主义等的压力集团,甚至包括自然环境、人类后代等受到企业经营活动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客体。 Freeman在1984年给出利益相关者的经典定义,即“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能影响企业目标的实现或被企业目标的实现所影响的个人或群体”,并从所有权、

对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思考

对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思考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公司治理结构和战略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传统的“股东至上”理论受到了挑战。本文在分析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形成和涵义的基础上,阐述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理论进步性和存在的局限性。本文认为公司治理应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理论;股东至上;公司治理 传统的理论认为,目标是追求股东利益的最大化,治理结构是“资本雇佣劳动”型的单边治理结构,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全部归股东所有。这就是所谓的“股东至上”理论。然而,在现代社会,特别是在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的时代里,随着物质资本社会化及证券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和团队性的不断增强以及之间战略伙伴关系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社会责任的日益关注,致使“股东至上”理论受到了越来越强烈的挑战。利益相关者理论便应运而生,受到了人们越来越普遍的关注。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形成过程。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思想由来已久。20世纪中叶以来,知识经济引领社会发生巨大变革,对公司治理理论形成了巨大的冲击,直接促成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产生。1929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一位经理曾在一次演讲中提到,不仅股东,而且雇员、顾客和广大公众都在公司中有一种利益,因此公司的经理人员有义务保护他们的利益。1932年,伯利和米因斯等也发表了相关论述,表明在“股东至上”理论盛行的同时,少数学者“已有了不同的声音”。 20世纪70年代以来,特别是美国经济学家Freeman的《战略性管理:一种利益相关者方法》这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问世后,学术界出现了讨论利益相关者概念的热潮。但是,真正使利益相关者理论成为当今和社会至少某一个重要方面主旋律的事实,则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和国际组织对各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普遍重视。1990年,美国商业圈桌会议发布的《公司治理声明》指出,对公司而言,善待员工、优质服务于消费者、鼓励供应商长期合作、偿还债务并拥有良好的社会责任声誉都是股东长期利益所在……事实上,美国一些州已经颁布法令以特别授权董事会要考虑股东及其他相关者的利益,还有少数州通过立法

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 1984年,弗里曼出版了《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分析方法》一书,明确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是指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为综合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而进行的管理活动。与传统的股东至上主义相比较,该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企业追求的是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某些主体的利益。 利益相关者包括企业的股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等交易伙伴,也包括政府部门、本地居民、本地社区、媒体、环保主义等的压力集团,甚至包括自然环境、人类后代等受到企业经营活动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客体。这些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他们有的分担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有的为企业的经营活动付出了代价,有的对企业进行监督和制约,企业的经营决策必须要考虑他们的利益或接受他们的约束。从这个意义讲,企业是一种智力和管理专业化投资的制度安排,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企业对各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的回应的质量,而不仅仅取决于股东。这一企业管理思想从理论上阐述了企业绩效评价和管理的中心,为其后的绩效评价理论奠定了基础。 “利益相关者”这一词最早被提出可以追溯到1984年,弗里曼出版了《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分析方法》一书,明确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是指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为综合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而进行的管理活动。与传统的股东至上主义相比较,该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企业追求的是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某些主体的利益。 利益相关者分析 1、权力-行为矩阵

分析如下: 圖示列出了一個權力/動態性矩陣,在這個矩陣上可以畫出各利益相關者的位置。利用這種方法可以很好地評估和分析出在新戰略的發展過程中在哪兒應該引入“政治力量”。 A、最難應付的團體是處於D區內的那些團體,因為它們可以很好地支持或阻礙新戰略,但是它們的觀點卻很難預測。其隱含的意思非常明顯:在已建立一個不可改變的地位前一定要找到一種方法,來測試這些利益相關者對新戰略的態度。 B、相反,在細分市場C內的利益相關者,可能會通過管理人員的參與過程來影響戰略,這些管理人員同意他們的’觀點’並建立那些代表他們期望的戰略。 C、雖然細分市場A和B內的利益相關者權力很小,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它們不重要。事實上,這些利益相關者的積極支持本身,會對權力更大的利益相關者的態度產生影響。 2、权力-利益矩阵 分析如下: 權力/利益矩陣的一個有價值的發展,如圖示中所示,它根據利益相關者與其持有的權力大小的關係,以及從何種程度上表現出對組織戰略的興趣,對其分類。因此稱其為權力/利益矩陣。 這個矩陣指明瞭組織與利益相關者之間的不同類型。顯然,在戰略制定和實施過程中,應重點考慮主要參與者(D區)是否接受該戰略。因為他們既有權力又有興趣。關係最難處理的一類利益相關者是C區內的利益相關者,雖然總的說來他們是相對被卻的,但卻可能因某些特定事件而對戰略產生興趣,並施加有力的影響。因此,全面考慮利益相關者對未來戰略的可能反應非常重要。如果低估了他們的利益而迫使其突然重新定位於D區內,並且阻止戰略變革,那麼情況就會很糟。類似地,需要正確地對待B區中利益相關者的需要,因為企業的經營業績和戰略,與他們的利益密切相關,而他們並沒有太大的權力,所以可以通過保持信息交流來滿足他們對利益關註的心理要求。 通過權力/利益矩陣可以明確以下一些問題。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原创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住宅小区物业公司发展战略研究——以 诸暨市为例 摘要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影响企业经营管理的一种重要理论,最早由弗里曼提出,近年来得到广大学者和企业家的广泛关注,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它与传统的以企业管理者利益为核心的理念不同,重视与企业利益相关的投入与参与者,追求企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是某些主体的利益。利益相关者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投入了相当的智慧和力量,分散了企业经营的压力和风险,企业在做经营决策时应该综合考量利益相关者创造的价值,对利益相关者给予人文关怀,更应该重视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战略规划产生的重要影响,为企业的长远发展谋划布局。 基于此,本论文以诸暨市物业公司相关者理论为研究主线,诸暨市两家典型的住宅小区为案例,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分析。旨在能够通过本文的研究,印证当前的企业相关者理论在具体的实施效果和经营的具体过程中,需要结合战略实施,进而能够推进整个企业本身的发展。当然,在两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在其中扮演者不同的角色来驱动企业发展,使企业走上良性循环之路,给予利益相关者合理的利益分配,从而优化企业经营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实现更高的发展目标。 本论文对利益相关者理论进行系统梳理,阐释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演化过程和重要因素,以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为基础,结合战略管理理论以及在实际的利益相关者分析的矩阵模型,重点体现了物业公司、政府、业主以及房地产开发商之间的利益分析和行为影响。最终,结合诸暨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符合诸暨市物业公司发展的整体战略实施的建议。同时,对诸暨市政府在协助物业管理的同时,也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期望本文的研究能够推进诸暨市在物业管理公司治理上的进展。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物业公司;诸暨市;战略;研究

论对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思考

论对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思考 论文关键词:“利益相关者”理论;股东至上;公司治理 论文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公司治理结构和企业战略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传统的“股东至上”理论受到了挑战。本文在分析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形成和涵义的基础上,阐述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理论进步性和存在的局限性。本文认为公司治理应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 传统的企业理论认为,企业目标是追求股东利益的最大化,企业治理结构是“资本雇佣劳动”型的单边治理结构,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全部归股东所有。这就是所谓的“股东至上”理论。然而,在现代社会,特别是在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的时代里,随着物质资本社会化及证券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和团队性的不断增强以及企业之间战略伙伴关系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日益关注,致使“股东至上”理论受到了越来越强烈的挑战。利益相关者理论便应运而生,受到了人们越来越普遍的关注。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形成过程。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思想由来已久。20 世纪中叶以来,知识经济引领社会发生巨大变革,对公司治理理论形成了巨大的冲击,直接促成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产生。1929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一位经理曾在一次演讲中提到,不仅股东,而且雇员、顾客和广大公众都在公司中有一种利益,因此公司的经理人员有义务保护他们的利益。1932年,伯利和米因斯等也发表了相关论述,表明在“股东至上”理论盛行的同时,少数学者 “已有了不同的声音”。 20世纪70年代以来,特别是美国经济学家Freeman的《战略性管理:一种利益相关者方法》这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问世后,学术界出现了讨论利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方法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方法 多锥细分法 “企业的生存和繁荣离不开利益相关者的支持,但利益相关者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细分,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者对于企业管理决策的影响以及被企业活动影响的程度是不一样的”。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外很多专家和学者采用多锥细分法对利益相关者从不同角度对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划分。 Freeman(1984)认为,利益相关者由于所拥有的资源不同,对企业产生不同影响。他从三个方面对利益相关者进行了细分:(1)持有公司股票的一类人,如董事会成员、经理人员等,称为所有权利益相关者;(2)与公司有经济往来的相关群体,如员工、债权人、内部服务机构、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竞争者、地方社区、管理结构等称为经济依赖性利益相关者;(3)与公司在社会利益上有关系的利益相关者,如政府机关、媒体以及特殊群体,称为社会利益相关者。 Frederick (1988)从利益相关者对企业产生影响的方式来划分,将其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利益相关者。直接的利益相关者就是直接与企业发生市场交易关系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股东、企业员工、债权人、供应商、零售商、消费商、竞争者等;间接的利益相关者是与企业发生非市场关系的利益相关者,如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外国政府、社会活动团体、媒体、一般公众等。Charkham (1992)按照相关群体是否与企业存在合同关系,将利益相关者分为:契约型和公众型利益相关者两种。 Wheeler(1998)从相关群体是否具备社会性以及与企业的关系是否直接由真实的人来建立两个角度,比较全面的将利益相关者分为四类:(1)主要的社会性利益相关者,他们具备社会性和直接参与性两个特征;(2)次要的社会利益相关者,他们通过社会性的活动与企业形成间接关系,如政府、社会团体、竞争对手等;(3)主要的非社会利益相关者,他们对企业有直接的影响,但却不作用于具体的人,如自然环境等;(4)次要的非社会利益相关者,他们不与企业有直接的联系,也不作用于具体的人,如环境压力集团、动物利益集团,等等。 米切尔评分法 米切尔评分法是由美国学者Mitchell和Wood于1997年提出来的,它将利益相关者的界定与分类结合起来。首先认为,企业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属性中至少一种:合法性、权利性以及紧迫性。依据他们从这三个方面对利益相关者进行评分,根据分值来将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分为三种类型:(1)确定型利益相关者,同时拥有合法性、权力性和紧迫性。他是企业首要关注和密切联系的对象,包括:股东、雇员和顾客。(2)预期型利益相关者,由于三种属性中任意两种。同时拥有合法性和权利性,如投资者、雇员和政府部门等;有合法性和紧急性的群体,如媒体、社会组织等;同时拥有紧急性和权力性的,却没有合法性的群体,比如,一些政治和宗教的极端主义者、激进的社会分子,他们往往会通过一些比较暴力的手段来达到目的。(3)潜在型利益相关者,他们只具备三种属性中的其中一种。

对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认识研究

浅谈利益相关理论 班级:2014级工商管理1 班学号:14040427 姓名:杨爱 1.引言 利益相关理论在某种意义上是在挑战传统的股东利益至上理念的基础上所提出的一种关于公司管理的理论,近年来引入我国后被不少企业所研究应用,也一度作为研究国家社会责任和企业治理改革的重要理论指导思想。它不同于主流企业的理论观点对于股东利益的追捧和为维护,重点提出了企业与社会之中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或轻或重的联系对于管理的重要性,并且对于这些联系有着较为系统且全面的认识,这无论是对于企业的管理治理还是对于社会的体系制度改革都有着很大的帮助。研究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意义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通过研究企业与不同组织和个体之间的关系,从而能够深入认识经济社会机体的运行,一个是能够让人对企业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有一个较为深入的认识又可以帮助企业正确的处理行业内的关系。 2.理论起源 利益相关者理论萌芽于20世纪的60年代,到现在已有五六十年之久了,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算是较为成熟的理论。它是在美英等国的股东利益至上理论发展遭遇实践失败时出现的,可想而知这个理论在当时的西方也是备受质疑的,当时,一直实行股东至上理论的西方国家包括英美两国的经济迅速衰退,而率先实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少数国家则发展迅速,于是利益相关者理论进入到了公众的视野并且备受关注,人们迫切的希望验证它的正确性。在20世纪80年代时,利益相关者理论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主要原因是英美等西方国家国掀起了一阵恶意收购的狂潮,这种行为很大程度上损害了企业经理、下层员工、供应商、经销商等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另外一方面,德国和日本的公司通过成功取得与各方利益相关者比如员工和合作方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从而增长的公司绩效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这都使得利益相关者理论引起人们的广泛讨论与关注,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直接导致1998年《OECD公司治理准则》出台,从此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得以确认。 到了20世纪90年代,西方学者开始重视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于公司治理的积极作用,努力的方向变成能够在保护各利益相关者的前提下,实现公司价值的最大化和财富的最大化。其实到现在,对于该理论在公司管理中的应用不止在西方,就是在我国也是非常普遍的。我国对于利益相关理论的重视是从20世纪90年代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中国的实证研究基础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中国的实证研究基础* 何新明①张双文② 联系方式: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361005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理论 实证研究 Key Words: Stakeholder Theory, Positive Research 摘要: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 Theory)日益在管理学科、企业伦理学、法学和社会学等领域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在理论框架、研究传统等方面均有了较深入的探讨。但在实证研究方面,该理论仍显薄弱。特别是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识别、权重研究、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及如何评价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关系管理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我国的理论界和管理部门已开始重视企业的利益相关者问题,但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我国的实证研究需要有前期的基础研究。本文将主要探讨这个问题。 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 Theory)是对要求管理者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股东至上主义”的挑战。该理论认为,公司影响、也受到其包括股东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群体的影响,管理者要为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服务。自上个世纪30年代,就有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关注企业的利益相关者问题。1963年由Stanford Research Institute首次命名并给出定义后,利益相关者理论得到了众多管理学、企业伦理学、法学和社会学等学科学者的关注,在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方面取得很大的发展。美、英、日、德、欧共体(后为欧盟)及一些发展中国家都已开始在立法和判例上考虑利益相关者问题(Donaldson & Preston, 1995)。在我国,企业的利益相关者问题也逐步得到重视,如《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第六章“利益相关者”的第81条规定:“上市公司应尊重银行及其他债权人、职工、消费者、供应商、社区等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利”(中国证监会,国家经贸委,2002)。 尽管有了理论上的发展和应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实证研究方面仍显薄弱,特别是对企业各类利益相关者的识别、权重研究、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及如何评价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关系管理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我国的实证研究迫待前期的实证研究基础。本文将主要探讨这个问题。 1. 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利益相关者的识别 产生已有数十年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概念和理论体系仍不算完善,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其宗师级学者Freeman给出的定义“一个组织的利益相关者是可以影响到组织目标的实现或受其目标实现的人或群体”(Freeman, 1984)被广为接受,但Mitchell等列举出的文献中出现过的利益相关者的不同定义就有27个之多,其识别的理念也多种多样(Mitchell, Agle, and Wood, 1997)。虽然在研究中对主要利益相关者群体的识别比较一致,不过研究者们在定义的广义性和狭义性、分类方法上还未取得一致意见。以下是一些研究对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识别:Ruf等认为包括员工、顾客、环境、社区和社会(Ruf et al, 2001);KLD数据库包括顾客、社区、员工、环境和社会(Ruf et al, 2001);Waddock等认为基本利益相关者包括顾客、供应商、员工、投资者和环境,次要利益相关者包括社区和政府(Waddock & Graves, 1997);Cornell等认为利益相关者即公司的索取者,包括股东、债券持有者、顾客、供应商、分销 *本文的撰写得益于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二位博士生导师:沈艺峰教授、翁君奕教授的中肯建议,同时感谢暨南大学会计系的沈洪涛女士参与了我们的讨论。 ①厦门大学管理学院讲师,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 ②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讲师,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

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学说体系(一)

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学说体系(一) 论文关键词:利益相关者理论;理论体系;分类;归结 论文摘要: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当前西方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理论,很多学者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还没有任何学者对它的理论体系进行综合分类和归纳过,使之形成一个清晰、易懂的理论学说体系。本文通过整理和研究有关文献,将它的理论体系分为主要的9类学说,并将其主要观点进行了归结。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当前西方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理论。它是20世纪60年代左右,在美国、英国等长期奉行外部控制型公司治理模式的国家中,对主流企业理论的质疑和批判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缘于公司社会责任之争,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在90年代初期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框架。它认为,企业并不完全是属于股东的实物资产的集合体,股东只是拥有企业的部分,而不是全部。包括股东在内的所有企业利益相关者,都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注入了一定的专用性投资,同时也分担了一定的企业经营风险,或是为企业的经营活动付出了代价,因而企业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应该拥有企业所有权。为了保证企业的持久生存和发展,公司治理安排必须恰当地考虑和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要给其他利益相关者留有足够的发言权。 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内容非常广泛,不仅涉及到管理学、经济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领域,也涉及到管理基础、分类方法等方面的研究,研究内容既有企业经营微观层面的研究;又有关注国家大政方针的宏观层面的研究;研究方法既有纯理性的规范性分析,也有经验性的实证研究。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丰富和完善了它的理论体系。但是这些研究成果却没有被很好地整合起来,尚未形成一个严密的理论体系。经过相关研究后,笔者将它的理论体系分为契约说、产权说、资产专用性风险说等主要9类,并将其主要观点归结如下: 一、契约说 企业的本质是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联结,它是通过协商的方式来执行各种显性和隐性契约的,并由此规范其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和义务。物质资本所有权并非拥有与生俱来的天然强权,其他利益相关者同样可以左右企业的命运。为了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中的契约必须依赖于一种在所有的利益相关者之间所建立起来的协商机制。在这种机制中,有时股东的声音大些,有时候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声音大些。在企业契约联结体中,签订契约的主体远不只企业的所有者、经理人员和员工,还包括所有会影响企业生存发展或受到企业生存发展影响的个体和群体,如政府、供应商、分销商、债权人、消费者、社区等。这些利益相关者都与企业签订了契约,只不过有的签订的是显性契约,有的签订的是隐性契约罢了。经理人员和一般员工往往与企业签订有明确的雇佣契约,而供应商、分销商、社区、政府等利益相关者与企业之间所存在的是隐性契约。这些隐性契约往往容易被忽视掉。隐性契约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的关系并非只是市场交易关系,而且还蕴含着以专用性投资为基础的利益和风险关系。在这组契约体中,由于每一个契约参与者都向企业提供了特殊的资源,而契约的本质就是保证缔约各方享有平等谈判的权利,要求对不同的缔约各方都要给予应有的“照顾”,确保其利益都能被公平、公正的被照顾到,因而作为利益相关者之间一系列契约联结体的企业应该为其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服务,公司治理应该给予利益相关者以充分的发言权。 二、产权说 企业产权是企业存在的前提,企业产权决定了企业归谁所有的问题。企业的所有权和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之所以应归利益相关者所有,企业之所以应当极力追求相关利益者利益最大化,这是因为:第一,企业的本质是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缔结的一组合约,其中每个产权主体向企业投入了专用性资产,它们共同构成了企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对“企业剩余”做出贡献的不仅仅是股东投入的实物资产,还有雇员投入的专用性人力资产,以及债权形成的资产

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公司治理目标的影响

利益相关者理论背景下公司治理目标的定位 马继雷,男,山东济宁人,经济法硕士,从法院离职,目前旭阳集团法务,在《人民司法》发表《连带责任制度在民事强制执行中困境与突破》;在《北京审判》发表《股东部分优先购买权之行使》;在《天津师大法学评论》发表《在利益相关者背景下公司治理目标的定位》;在《检察日报》法学院专刊上发表《理性考证:为自己腾飞插上翅膀》;在《中国知识产权报》发表了《网络环境下法律信息的共享与保护》。 【摘要】 目前学界对利益相关者理论争议很大,对公司的治理目标更是莫衷一是,有的学者认为应该是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也有的学者坚持股东利益最大化,本文认为基于公司的营利的特性,加上股东利益的特殊性,认为仍然要坚持股东利益最大化。但由于公司所处的历史背景的变化,公司不能纯粹的为股东利益而存在,也应该兼顾其他相关者的利益,但不能否认股东的主导地位,公司治理的目标应是修正后的股东利益最大化。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治理目标、股东利益最大化 Benefits related to the context of the theory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objectives of the positioning Majilei Abstract :The current academic stakeholders on the highly controversial theory of the target company's management is no consensus, some scholars think that we should maximize the interests of stakeholders, some scholars insist maximize shareholder interests, we believe that based on the company's exploit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ecial interests of the shareholders, that still Ran to adhere to maximize shareholder interests. However, as the company's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change, the company can not simply exist for the benefit of shareholders, should also take into account the interests of other stakeholders, but we can not deny that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shareholders, corporate governance should be the objective of the amendment is to maximize shareholder interests. Keywords :Stakeholders, management objectives, maximizing the interests of shareholders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左右,在美国、英国等长期奉行外部控制型公司治理模式的国家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与传统的股东至上的企业理论主要区别在于,该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比如股东、政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甚至是社区居民,企业不仅要为股东利益服务,同时也要保护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利益相关者理论既然强调公司不仅是股东的公司也是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公司,这样就对传统的公司治理目标产生冲击,因为公司传统的治理目标:股东利益最大化是建立在股东是公司的唯一“主人”这一前提之上的。而公司治理目标是“股东至上”还是“利益相关者至上”,国外学术界也一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有多种不同的看法,美国罗伯特·C·克拉克(1986)曾把这些观点概括为“二元论:严格利润最大化准则;一元论:公私利益的远期一致;适度理想主义:自愿守法;高度理想主义:利益集团的调和与作为剩余目标的公

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

摘要:文章总结了利益相关者涵义的界定、利益相关者的分类、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并对已有研究进行综述.以供以后研究之借鉴。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绩效;综述 一.利益相关者涵义的界定 最早正式将“利益相关者”一词引入管理学界和经济学界的是美国学者安索夫,他认为“要制定出一个理想的企业目标.必须综合平衡考虑企业的诸多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冲突的索取权.他们可能包括管理人员、工人、股东、供应商以及分销商”。20世纪70年代.利益相关者理论开始逐步被西方学术界和企业界所接受.随后宾夕法尼亚的沃顿学院于1977年开设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课程.旨在将利益相关者的概念应用于企业的战略管理之中.并形成了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此后.有关利益相关者概念的表述层出不穷.但“没有一个定义得到普遍赞同”(多纳德逊、邓非,2001)。米切尔和伍德总结了自1963年以来的27种代表性概念后认为.作为利益相关者必须具备3个条件:影响力。即某一群体是否拥有影响企业决策的地位、能力和相应的手段;合法性.即某一群体是否被法律和道义上赋有对企业拥有的索取权:紧迫性,即某一群体的要求能否立即引起企业管理层的关注。基于这3个特征的不同组合产生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者,显然这一界定对利益相关者的权重大小进行细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7种代表性概念可大体归纳为两类:一是广义的利益相关者定义,以弗里曼为代表.他认为“组织中的利益相关者是指任何能够影响公司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公司目标实现影响的团体或个人”。然而,弗里曼对利益相关者涵义的界定相当宽泛.很难进行实证研究和实际运用。二是狭义的利益相关者定义.以克拉克森(Clarkson)为代表.他认为“利益相关者是在企业中投入了一些实物资本、人力资本、财务资本或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并由此而承担了某些形式的风险;或者说,他f『J因企业活动而承受风险”(Clarkson.1994)。这一定义缩小了利益相关者的范围.强调专用性投资.并将一些无关的利益相关者排除于利益相关者界定之列。大多数国外学者认同从“是否影响企业或受企业活动影响”、“是否拥有某种相关利益,因企业活动而承担风险”来界定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吴玲总结了国内学者对利益相关者17种定义.并对国内学者对利益卡H关者的代表性定义的关键词及其频率统计分析发现.尽管对利益相关者的定义形式多样.但大多数国内外学者所认同利益相关者定义与大多数国外学者相同。 二、利益相关者的分类 Freeman(1984)从所有权、经济依赖性、社会利益3个方面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持有企业股票者是对企业拥有所有权的利益相关者:债权人、经理人员、员工、供应商、竞争者、社区等是对企业有经济依赖性的利益相关者;政府、媒体则与企业有社会利益关系的利益相关者。Frederick(1988)按是否与企业直接发生市场交易而将利益相关者分为直接利益相关者和间接利益相关者.前者包括股东、债权人、员工、供应商等;后者包括政府、媒体、社会团体等。Savage(1991)从合作性和威胁性两个维度将企业利益相关者分为支持型、边缘型、反对型和混合型。并提出根据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者采取不同的策略。Clarkson(1994)根据相关者群体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承担风险的种类.将利益相关者分为自愿利益相关者和非自愿利益相关者。前者是指在企业中主动进行物质资本或人力资本投资的个人或群体。自愿承担企业经营活动给自己带来的风险:后者是指由于企业活动而被动地承担了风险的个人或群体。他又根据相关者群体与企业的紧密程度.将利益相关者分为主要利益相关者和次要利益相关者:前者是指企业所赖以生存的个体和群体。后者是指间接地影响企业的运作或受到企业运作间接影响的个体或群体。Charkham(1995)按照相关者群体与企业合同关系的性质.将利益相关者分为契约型利益相关者和公众型利益相关者.前者包括股东、员工、顾客、供应商、分销商、债权人等;后者包括政府、媒体、社区、全体消费群体等。Mitchell(1997)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