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9-2020学年河南省南阳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2019-2020学年河南省南阳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2019-2020学年河南省南阳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2019-2020学年河南省南阳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2019-2020学年河南省南阳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

1. 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彻底水解糖原、淀粉、蔗糖得到的单糖都是葡萄糖

B.主动运输机制有助于维持细胞内元素组成的相对稳定

C.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它能参与某些代谢过程

D.如果一种生物的核酸只由4种核苷酸组成,则该生物一定不是细胞生物

【答案】

A

【考点】

核酸的组成元素及基本组成单位

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主动运输的原理和意义

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解析】

1、细胞生物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病毒只有一种核酸。

2、主动运输是细胞膜具有选择通过性是重要体现,主动运输既需要载体协助,也需要能量,通过主动运输过程细胞能够主动吸收或排除细胞内的元素,有利于维持细胞内组成元素的相对稳定;细胞内的水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自由水参与细胞内许多化学反应。

3、糖类物质中,葡萄糖为主要的能源物质,蔗糖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

【解答】

A、蔗糖水解得到的单糖是葡萄糖和果糖,A错误;

B、主动运输机制有助于细胞根据需求,有选择的从环境中吸收元素,有助于维持细胞内元素组成的相对稳定,B正确;

C、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它能参与某些代谢过程,如参与有氧呼吸、光合作用,C正确;

D、一种生物的核酸只由4种核苷酸组成,说明该生物只有一种核酸,则该生物一定不是细胞生物,而是属于病毒,D正确。

2. 下列关于生物体能源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ATP中两个高能磷酸键都易断裂和重新形成,故ATP储存的是不稳定的化学能

B.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均可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供能

C.等质量的脂肪与糖类在有氧呼吸时,产生的能量值不同,这与它们分解产物不同有关

D.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而蛋白质一般不作能源物质

【答案】

D

【考点】

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ATP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

脂质的种类和功能

【解析】

生物体内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于葡萄糖,生物

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是脂肪,生物体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最终能源都来自于植物

固定的太阳光能。

【解答】

A、ATP中,远离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易断裂和重新形成,A错误;

B、核酸不能为生命活动供能,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B错误;

C、脂肪与糖类,在细胞呼吸过程中分解产物相同,都是二氧化碳和水,C错误;

D、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而蛋白质一般不作能源物质,蛋白质是主要的结构物质,D正确。

3. 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与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磷脂是所有细胞膜和各种细胞器的重要组成成分

B.ATP是由一分子腺苷、一分子核糖和三分子磷酸组成

C.DNA的多样性与碱基数目、种类、排列顺序有关而与空间结构无关

D.微量元素可参与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如Fe、Mg分别参与血红蛋白和叶绿素组成

【答案】

C

【考点】

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

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脂质的种类和功能

【解析】

脂质的种类及功能:

(1)脂肪:良好的储能物质;

(2)磷脂:构成生物膜结构的重要成分;

(3)固醇:分为胆固醇(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有效促

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解答】

A、有些细胞器无膜结构,如核糖体和中心体,故不含磷脂,A错误;

B、ATP是由一分子腺嘌呤、一分子核糖和三分子磷酸组成,B错误;

C、DNA的多样性与碱基数目、种类、排列顺序有关而与空间结构无关,C正确;

D、Mg属于大量元素,D错误。

4. 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相似

B.生物膜系统指生物体内的所有膜结构

C.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部区域化

D.内质网的膜上附着有多种酶,性腺细胞内质网丰富

【答案】

B

【考点】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解析】

生物膜系统

1.概念: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等细胞器膜和核膜、细胞膜等

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2、功能:

(1)保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过程起决定作用。(2)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是许多生物化学反应的场所。

(3)分隔细胞器,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解答】

A、各种生物膜主要都是由蛋白质和磷脂构成的,A正确;

B、生物膜系统是指细胞内所有生物膜结构的统称,包括核膜、细胞膜和细胞器膜,B

错误;

C、生物膜系统分隔细胞器,使细胞内部区域化,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C正确;

D、内质网的膜上附着有多种酶,性腺细胞合成性激素的内质网较多,D正确。

5. 糖尿病心肌病是由高血糖引发的心肌线粒体功能损伤,主要是心肌细胞对脂肪的摄取、代谢增强,导致线粒体耗氧增加和呼吸功能损害。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心肌细胞线粒体含量高,葡萄糖在线粒体氧化分解供能

B.患者的高血糖会影响体内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

C.氧气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线粒体,在线粒体内膜参加反应

D.患者的线粒体耗氧增加是因为脂肪中氧含量远少于糖类

【答案】

A

【考点】

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有氧呼吸过程中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中基质中,发生

的反应是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和还原氢,同时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

水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还原氢,释放少量能量,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是还

原氢与氧气结合形成水,释放大量能量,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

【解答】

A、葡萄糖不能在线粒体中进行氧化分解,A错误;

B、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合成和分泌受血糖浓度调节,因此高血糖会影响体内胰岛素

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B正确;

C、氧气与还原氢结合形成水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C正确;

D、与糖类相比,脂肪中的含H多、含O少,因此氧化分解时消耗的氧气多,D正确。

6. 下列叙述不符合“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学观点的是()

A.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有利于水分的吸收

B.内质网膜可与核膜、细胞膜相连,有利于细胞内物质的运输

C.神经元的突触小体内含有较多线粒体,有利于神经递质的释放

D.卵细胞体积较大,有利于提高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

【答案】

D

【考点】

细胞中其他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突触的结构

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解析】

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①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体积与表面积之比)越小,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越弱;

②细胞核所能控制的范围是有限的(即核质比)。

卵细胞体积较大,但相对表面积较小,不利于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解答】

解:A.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有利于水分的吸收,符合“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A错误;

B.内质网膜可与核膜、细胞膜相连,有利于细胞内物质的运输,符合“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B错误;

C.神经元的突触小体内含有较多线粒体,可以为神经递质的释放提供能量,因此有利于神经递质的释放,符合“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C错误;

D.卵细胞体积较大,则相对表面积小,因此不利于提高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不符合“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D正确。

故选:D。

7. 下列与酶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探究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的实验结果都是未知的

B.低温能够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低温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

C.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时,不能用碘液进行鉴定

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温室下混合后置于不同温度下保温

【答案】

C

【考点】

酶的特性

【解析】

1、高温、过酸、过碱能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低温降低酶活性,但酶在低温条件下空间结构稳定。

2、碘液与淀粉产生蓝色反应。

3、酶具有高效性,将酶与底物混合的瞬间,酶就和底物发生反应。

【解答】

A、探究性实验的实验结果是未知的,验证性实验的实验结果是已知的,A错误;

B、低温能够降低酶活性,但是低温条件下,酶的空间结构稳定,高温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B错误;

C、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时,不能用碘液进行鉴定,因为蔗糖不管能否被淀粉酶分解,都不能用碘液检测出来,C正确;

D、酶具有高效性,故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不同温度下分别保温后,再将相同温度条件下的酶和底物混合,保证反应是在特定温度下进行的,D 错误。

8.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在催化反应完成后,被分解为氨基酸或脱氧核苷酸

B.酶在最适温度和pH下催化效率高,体现了酶的高效性

C.酶的合成一定需要核糖体,但不一定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D.酶既可以作为生物催化剂,也可以作为某些化学反应的反应物

【答案】

D

【考点】

酶的特性

酶的概念、本质和作用

【解析】

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受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酶所处的环境改变可能引起酶活性的变化;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或RNA,酶的结构改变会影响其功能。

【解答】

A、酶是生物催化剂,在催化反应完成后其性质和数量不发生变化,A错误;

B、酶的高效性是指同无机催化剂比较,催化效率更高,B错误;

C、对于蛋白质类的酶,需要在核糖体上合成,而RNA类的酶,则不需要,C错误;

D、酶是蛋白质或者RNA,本身是催化剂,也可作为底物被蛋白酶或者RNA酶降解,D 正确。

9.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合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

B.净光合速率长期为0时,植物停止生长

C.夏季晴天光照强度最大时,小麦光合速率最髙

D.人体剧烈运动时所需能量主要由无氧呼吸提供

【答案】

B

【考点】

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解析】

破伤风芽胞杆菌属于厌氧型微生物,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植物进行生长的条件是光合

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植物在最适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条件下光合速率最高;人体进行

生命活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有氧呼吸。据此分析作答。

【解答】

A、破伤风芽胞杆菌属于厌氧型微生物,只能进行无氧呼吸,适合生活在无氧的深层伤口环境中,A错误;

B、植物进行生长的条件是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此时才能有有机物的积累,B正确;

C、夏季小麦在晴天光照适度,且最适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条件下光合速率最高,C错误;

D、剧烈运动时所需能量主要由有氧呼吸提供,无氧呼吸只能起到能量的补充,D错误。

10. 松土是农作物栽培的传统耕作措施。相关看法不合理的是()

A.可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促进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

B.能加快枯枝落叶、动物遗体和粪便等有机物的分解

C.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可能成为沙尘暴的一种诱发因素

D.降低土壤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强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答案】

D

【考点】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

1、中耕松土能够增加土壤的通气量,有利于植物的根系进行有氧呼吸。

2、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

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

量ATP。

【解答】

A、中耕松土能够增加土壤的通气量,有利于植物的根系进行有氧呼吸,并能促进其吸收土壤中的无机盐,A正确;

B、中耕松土能够增加土壤的通气量,促进微生物的有氧呼吸,因而能加快枯枝落叶、

动物遗体和粪便等有机物的分解,B正确;

C、中耕松土能够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因而可能成为沙尘暴的一种诱发因素,C正确;

D、中耕松土能够增加土壤的通气量,提高土壤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强度,增加二氧化碳排放,D错误。

11. 表面将某株植物置于CO2浓度适宜、水分充足、光照强度合适的环境中,测定其在不同温度下的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得到如图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每天的日照时间相同,则该植物在15℃的环境中积累有机物的速率最快

B.若每天的日照时间少于12h,相比于5℃,该植物在25℃环境中生长更快

C.若每天的日照时间为12h,则该植物在35℃的环境中无法生存

D.由图可知,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对该植物的细胞呼吸几乎没有影响

【答案】

B

【考点】

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解析】

图中的光合作用强度指的是总光合作用强度,减去细胞呼吸强度后,可以得到净光合作用强度。

【解答】

A、15℃时,该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最大,有机物积累最快,A正确;

B、设日照时间为x,可以列两个方程:

5℃时,一天的有机物积累可以用方程:y1=4x﹣1×24表示;

25℃时,一天的有机物积累可以用方程:y2=6x﹣2×24表示;

当x=12时,y1=y2;

当x>12时,y1<y2;

当x<12时,y1>y2;

B选项中x<12,应当是5℃生长更快,B错误;

C、日照时间为12h,35℃时一天的有机物积累为5×12﹣3×24<0,该植物无法生长,C 正确;

D、在5﹣15℃范围内,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温度对细胞呼吸几乎没有影响,D正确。

12. 下列与绿色植物新陈代谢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绿色植物的光反应可以在暗处进行,暗反应也可以在光下进行

B.大豆根吸收矿质元素所需的ATP可以直接来源于光合作用

C.水果贮存时充入N2和CO2的目的主要是抑制无氧呼吸,延长水果的贮存时间

D.即使给予叶绿素提取液适宜的温度、光照和CO2,也无法检测到有氧气生成

【答案】

D

【考点】

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ATP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

【解析】

光反应只有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光反应产生的ATP只供给暗反应,不用其他的

生命活动;水果的储存主要是抑制有氧呼吸,保持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强度都比较低。【解答】

A、植物光反应必须在光照下进行,暗反应有光无光均能进行,A错误;

B、大豆根吸收矿质元素所需的ATP直接来源于呼吸作用,B错误;

C、向水果贮存仓中充入N2和CO2的主要目的是抑制有氧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延长水果的仓储时间,C错误;

D、仅仅有叶绿素只能吸收光能,无法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要想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需要色素和蛋白质结合形成复合物,共同完成光反应,所以给予叶绿素提取液适宜的

温度、光照和CO2,也无法检测到有氧气生成,D正确。

13. 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不同,产生CO2的场所也不同

B.与夏季相比,植物在冬季光合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光照时间缩短

C.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添加ATP、NADPH和CO2后,不能完成暗反应

D.密闭玻璃容器中降低CO2供应,植物光反应不受影响但暗反应速率降低

【答案】

A

【考点】

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项,酵母菌细胞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无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项正确;

B项,与夏季相比,植物在冬季光合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温度低,B项错误;

C项,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光合作用的暗反应,暗反应需要光反应的产物ATP和[H]

(即 NADPH)参与,因此,给离体的叶绿体基质提供CO2,同时提供ATP和[H],能完

成暗反应,C项错误;

D项,密闭容器中降低CO2供应,会引起CO2固定速率降低,则C3的还原中消耗光反应

产物ATP和[H]的速率也降低,使光反应也受到影响,D项错误。

故选A。

14. 下列发生了细胞分化且能体现体细胞全能性的生物学过程是()

A.蜥蜴断尾后再生出新的尾部

B.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

C.小麦花粉经离体培养发育成单倍体植株

D.胡萝卜根韧皮部细胞经组织培养发育成新植株

【答案】

D

【考点】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及应用

细胞分化的实质及意义

【解析】

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成个体的潜能。细胞的全能性以产生个体为标志,若无个体产生,不能体现全能性。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解答】

A、蜥蜴断尾后再生出新的尾部的过程中有细胞分化,但没有体现细胞的全能性,A错误;

B、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是细胞分化形成的,但该过程没有体现细胞的全能性,B错误;

C、小麦花粉是生殖细胞,不是体细胞,C错误;

D、胡萝卜根韧皮部细胞经组织培养发育成新植株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化,该过程也体现了体细胞(胡萝卜根韧皮部细胞)的全能性,D正确。

15. 科学家将处于有丝分裂间期的细胞与分裂期的细胞进行融合,结果发现:在融合完成的初期,细胞内出现染色体和细胞核并存的现象,随后核膜开始解体,染色质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对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A.融合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B.该结果表明分裂期细胞中有能使核变化的物质

C.融合细胞内染色体与DNA数量比为1∶2

D.染色质凝缩成染色体,其化学成分并未发生改变

【答案】

C

【考点】

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解析】

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

A.间期的细胞与分裂期的细胞融合,依据的是细胞膜的流动性,A项正确;

B.根据题干信息,融合初期存在细胞核,随后核膜开始解体,表明分裂期的细胞中有能使细胞核发生变化的物质,B项正确;

C.从题干信息中无法判断间期细胞在融合后是否进行DNA复制及分裂期的细胞所处的时期,所以无法判断融合细胞内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关系,C项错误;

D.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不同细胞分裂时期的不同形态,D项正确。

故选C。

16. 如图①~⑤用某种方法在相差显微镜(不用染色)下拍到的二倍体百合(2n=24)某个细胞的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细胞分裂时序排序为①→③→②→⑤→④

B.图①细胞内DNA和染色体数目加倍

C.图②③细胞中均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D.图②③⑤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答案】

B

【考点】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

细胞的减数分裂

【解析】

分析题图:图示是在相差显微镜下拍到的二倍体百合某个细胞的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其中①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②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③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④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⑤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解答】

解:分析题图:图示是在相差显微镜下拍到的二倍体百合某个细胞的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其中①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②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③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④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⑤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A.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细胞分裂时序排序为①→③→②→⑤→④,A正确;

B.图①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此时细胞中主要进行染色体的复制,这导致DNA数目加倍,但染色体数目保持不变,B错误;

C.基因重组有2种类型,一是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②),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另一种是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③),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C正确;

D.图②③⑤细胞中所含染色体数目均与体细胞相同,因此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D

正确。

故选:B。

17. 如图为细胞周期中某细胞示意图,此时发生在有丝分裂的()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答案】

A

【考点】

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解析】

分裂间期:可见核膜核仁,染色体的复制(DNA复制、蛋白质合成)。

前期:染色体出现,散乱排布,纺锤体出现,核膜、核仁消失(两失两现)

中期:染色体整齐的排在赤道板平面上(形数清晰赤道齐)

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点裂数增向两级)

末期:染色体、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出现(两现两失)

【解答】

由图中可知,染色质丝已经缩短变粗,成为在光学显微镜下明显可见的染色体,核膜已经有部分裂解,此为有丝分裂前期的特征。

18. 如图为取自同一哺乳动物不同细胞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假设该生物的体细胞有 4 条染色体,基因型为 MMN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①图甲、乙、丙所示的细胞分裂过程中可发生基因重组

②图甲、图乙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图丙、图丁中不具有同源染色体

③图丁细胞的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

④若相应基因如图丁所示,则说明该细胞在此之前发生了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

A.①②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D

【考点】

细胞的减数分裂

【解析】

分析题图: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该细胞的细胞质均等分裂,说明该动物为雄性动物;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丁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解答】

①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图甲合图丙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不会发生基因重组,①错误;

②图甲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图丙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②错误;

③由图乙可知该动物为雄性动物,因此图丁细胞的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③错误;

④该生物的基因型为MMNn,若相应基因如图丁所示,则说明该细胞在此之前发生了基因突变,④错误。

19.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

A.在细胞分裂间期,核糖体上合成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

B.在细胞分裂前期,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C.在细胞分裂中期,细胞内ATP的含量迅速减少

D.在细胞分裂末期,高尔基体为细胞壁形成合成多糖

【答案】

C

【考点】

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解析】

细胞有丝分裂各阶段的变化特点是:

分裂间期: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核仁解体、核膜消失,出现纺锤丝形成纺锤体,染色质螺旋化成为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纺锤体的中央。

中期: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纺锤丝牵引子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

末期: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丝消失,出现新的核膜和核仁,一个细胞分裂成为两个子细胞。

【解答】

A、在细胞分裂间期,要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需要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它们都是蛋白质,所以在核糖体上合成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A 会出现;

B、在细胞分裂前期,植物细胞由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B会出现;

C、在细胞分裂中期,细胞内消耗ATP,但由于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所以ATP含量基本保持相对平衡,C不会出现;

D、由于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所以在细胞分裂末期,高尔基体为细胞壁形成合成多糖,D会出现。

20. 番茄是二倍体植物(染色体2N=24)。有一种三体番茄,其第6号染色体有三条,三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时2条随机配对,另1条不能配对。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如果该三体番茄的基因型为AABBb,则其产生花粉的基因型有3种

B.其根尖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2次所得子细胞染色体数均为25条

C.从变异的角度分析,三体形成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D.与正常的番茄杂交,形成正常个体的几率为1

3

【答案】

B

【考点】

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三体番茄的第6号染色体有三条,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

时2条随机配对,另1条不能配对,因而会产生异常配子。由于细胞中多了一条染色体,因而属于染色体变异。

【解答】

A、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基因型是AA的番茄只能产生基因型

为A的1种花粉,而基因型是BBb的番茄能产生基因型为BB、b、Bb、B的4种花粉,所以基因型为AABBb的三体番茄产生的花粉的基因型有ABB、Ab、ABb、AB的四种花粉,A错误;

B、其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所以连续分裂2次所得子细胞染色体数均为25条,B正确;

C、从变异的角度分析,三体形成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C错误;

D、由于基因型是AABBb的三体番茄所产生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BB:Ab:ABb:AB

=1:1:2:2,其中正常的配子(Ab和AB)占1+2

1+1+2+2=1

2

,所以基因型是AABBb的

三体番茄与正常的番茄杂交,形成正常个体的几率为1

2

,D错误。

21. 如图中abcd分别表示人的生殖周期中不同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与d过程均存在基因选择性的表达

B.a与b主要差异之一是前者存在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C.b与d的主要差异之一是前者存在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D.c过程体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

【答案】

A

【考点】

受精作用

细胞的减数分裂

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解析】

分析题图:a表示细胞增殖和分化,该过程中细胞通过有丝分裂方式增殖;b表示减数分裂;c表示受精作用;d表示增殖和分化,该过程中细胞通过有丝分裂方式增殖。【解答】

A、a表示细胞增殖和分化过程,d表示细胞增殖和分化过程,这两个过程中都存在基

因选择性表达,A正确;

B、a过程中,细胞通过有丝分裂方式增殖,b过程中,细胞通过减数分裂方式产生配子,因此a与b主要差异之一是后者存在同源染色体的分离,B错误;

C、b表示减数分裂过程,d过程中细胞通过有丝分裂方式增殖,这两种分裂过程中都

存在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C错误;

D、c为受精过程,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但没有体现功能特点,D错误。

22. 如图甲、乙、丙是某高等动物体内发生的细胞分裂模式图,图丁为某一时刻部分

染色体行为的示意图,在无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丁发生在丙细胞形成的过程中,最终产生的子细胞基因组成有2种或4种

B.若A基因在图甲中的1号染色体上,则a基因在4号和8号染色体上

C.由于同源染色体分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乙细胞可分裂产生两种子细胞

D.若丁图表示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则①和②都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考点】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

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解析】

分析题图: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细胞不含

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分裂后期;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

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丁中为一对同源染色体,且非姐妹染色单

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即发生基因重组。

【解答】

解:A.丁中发生交叉互换,若丁发生在丙细胞形成的过程中,最终产生的子细胞基因

组成有4种,A错误;

B.甲细胞中1号和4号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其相同位置上应该含有等位基因或相同

基因,而4号和8号染色体是间期复制形成的,应该含有相同的基因,若A基因在图

甲中的1号染色体上,则a基因在4号和8号染色体上,B正确;

C.乙细胞形成的两个子细胞相同,C错误;

D.若丁图表示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则①和②都发生了基因重组,D

错误。

故选:B。

23. 用高倍镜观察绿色植物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①~⑥中能够被观察到

的结构有()个

①细胞壁②染色体③叶绿体④中心体⑤核膜⑥赤道板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答案】

A

【考点】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解析】

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

(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解答】

①有丝分裂中期可以观察到细胞壁,①正确;

②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前期出现,因此有丝分裂中期可以观察到染色体,②正确;

③根尖细胞不含叶绿体,③错误;

④高等植物细胞不含中心体,④错误;

⑤核膜在前期就已经解体消失,因此有丝分裂中期观察不到核膜,⑤错误;

⑥赤道板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因此观察不到,⑥错误。

24. 下列关于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若正常分裂的细胞中有2条Y染色体,则该细胞一定不是初级精母细胞

②若正常细胞分裂后期有10条染色体,则该细胞的分裂方式为减数分裂

③若正常分裂的细胞内基因A和A正在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则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④32P标记的细胞在31P培养液中进行有丝分裂,在第一次分裂后期有一半染色体含有32P标记

⑤假设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的一个DNA分子用15N 标记,正常情况下它分裂的细胞中含15N的精细胞占1

4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

【答案】

B

【考点】

细胞的减数分裂

【解析】

细胞分裂后期有三种情况,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是体细胞2倍,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解答】

①2条Y染色体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初级精母细胞不发生该过程,①正确;

②若细胞分裂后期有10条染色体,假设是有丝分裂后期,则体细胞为5条,与题意中二倍体矛盾,所以是减数分裂,②正确;

③两条染色单体上的基因相同,所以出现A与A分别移向两极,也可能是减数第二次

分裂后期,③错误;

④由于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所以第一次分裂后期所有的染色体都有标记,④错误;

⑤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一个DNA分子被标记,复制后形成的两个DNA分子中有

,⑤

标记,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最终形成四个精细胞,所以精细胞中被标记占1

2

错误。

25. 下图为染色体数为2m,核DNA数目为2n的某动物精原细胞分裂的示意图,两对

基因A、a和B、b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①③表示细胞处于染色体着丝点(粒)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为2m,核DNA数目为4n

B.②含2个染色体组,③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m

C.①③每条染色体上相互分离的两个DNA上的基因均有可能出现差异,但①出现差

异的概率明显大于③的

D.与图中精细胞同时产生的另外3个精细胞的基因型是aB、ab、AB

【答案】

B

【考点】

细胞的减数分裂

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解析】

分析题图:已知①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的着丝点向两极移动的时期,则①表示有丝

分裂后期;②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属于初级精母细胞,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

③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属于次级精母细胞,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解答】

解:A.①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含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和DNA数目都是体细胞的

2倍,即染色体数目为4m,DNA数目为4n,A错误;

B.②为初级精母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③为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

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此时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即染色体数目为2m,B正确;

C.①③分离的两条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能出现差异,原因是基因突变或者交叉互换,

但③的概率大于①,①有丝分裂后期分离的两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出现差异的原因只

有基因突变,③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离的两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出现差异的原因有基

因突变或交叉互换,C错误;

D.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只能形成2种精细胞,因此与图中精细胞同时产生的另外3

个精细胞的基因型应该是aB、aB、Ab,D错误。

故选:B。

26. 图甲为XY型性别决定的家鼠细胞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部分染色体),图乙为某

个细胞发生三个连续生理过程时细胞中染色体条数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完成家鼠基因组计划时需要测定20条染色体上的DNA序列

B.图甲细胞所处时期对应于图乙中的EF时期

C.图乙中时期DE和时期HI染色体数量变化的原因相同

D.图甲中染色体1和2的相同位置上分别为t和T基因,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等位基因分离

【答案】

B

【考点】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

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甲细胞中着丝点分裂,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1与2上的基因T与t的出现可能是交叉互换或基因突变。

图乙中,Ⅰ表示减数分裂、Ⅱ表示受精作用、Ⅲ表示有丝分裂,其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40(20对)。

【解答】

解:A.由于家鼠为XY型,所以完成家鼠基因组计划时需要测定19+XY=21条染色体上的DNA序列,A错误。

B.图甲细胞所处时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对应于图乙中的EF时期,B正确。

C.图乙中时期DE表示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时期HI表示受精作用,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染色体数量变化的原因不同,C错误。

D.图甲中染色体1和2的相同位置上分别为t和T基因,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交叉互换或基因突变,D错误。

故选:B。

27. 一个基因型为AaX b 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AaX b的精子,则另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

A.aX b、Y、Y

B.X b、aY、Y

C.aX b、aY、Y

D.AAX b、Y、Y

【答案】

A

【考点】

精子的形成过程

【解析】

1、正常精子的产生过程: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因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一个初级精母细胞能产生2种基因型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类似于有丝分裂,因此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2个基因型相同的精细胞。由此可见,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但只有两种基因型。

2、分析AAaX b的精子,精子中有等位基因A和a,说明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A和a所在的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

【解答】

(2)基因型为AAaaX b X b的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A所在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移向了同一极,形成基因型为AAaX b和aX b的两个精子,而基因型为YY的次级精母细胞正常分裂,形成基因型均为Y的两个精子。

因此,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aX b、Y、Y。

故选:A。

28. 正常情况下,下列人体细胞中可能存在两个X染色体的是()

A.精原细胞

B.初级精母细胞

C.次级精母细胞

D.精细胞

【答案】

C

【考点】

细胞的减数分裂

【解析】

1、人类的性别决定方式是XY型,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

2、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为:后期加倍,其他时期不变。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后减半一次,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短暂加倍,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后又减半一次。

【解答】

A、精原细胞是特殊的体细胞,只含有1条X染色体,A错误;

B、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1条X染色体和1条Y染色体,B错误;

C、次级精母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当着丝点分裂后可能存在两条X染色体,也可能存在两条Y染色体,C正确;

D、精细胞只含有1条性染色体,可能是X也可能是Y,D错误。

29. 从配子形成和受精作用的角度分析,下列关于遗传具有多样性和稳定性的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是形成配子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B.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也是形成配子多样性的原因之一

C.受精时,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导致合子多样性的重要原因

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了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从而维持了遗传的稳定性

【答案】

B

【考点】

亲子代生物之间染色体数目保持稳定的原因

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解析】

1、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原因有: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和同源染色体上非姐

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2、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形成成熟生殖细胞进行的细胞分裂,在分裂过

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因此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

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通过受精作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

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这昂就保证了亲子代生物之间染色体数目的稳定。

【解答】

A、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是形成配子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A

正确;

B、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也是形成配子多样性

的原因之一,B错误;

C、受精时,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导致合子多样性的重要原因,C正确;

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了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从而维持了遗传的稳定性,D正确。

30. 下图甲为某动物(2N=8)体内的一个细胞正常分裂时相关物质或结构数量变化曲

线的一部分,图乙为该动物的一个细胞分裂图像,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图甲表示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图甲中的Ⅰ段所示数值可表示图乙细胞中

染色体数目

B.若图甲表示减数分裂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的变化,图甲中的Ⅰ段所示数值可

表示图乙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

C.若图甲表示有丝分裂染色体组数目的变化,图甲中的Ⅱ段所示数值可表示图乙细胞

中染色体组数目

D.若图甲表示减数分裂核DNA分子数目的变化,图乙细胞所处分裂时期一定位于图甲

中的Ⅱ段

【答案】

B

【考点】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

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解析】

1.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

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

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2.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解答】

解:A.若图甲表示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图甲中的Ⅰ段所示数值是图乙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4倍,A错误;

B.若图甲表示减数分裂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的变化,图甲中的Ⅰ段表示着丝点没有分裂,其所示数值可表示图乙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B正确;

C.若图甲表示有丝分裂染色体组数目的变化,图甲中的Ⅱ段所示数值是图乙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目的2倍,C错误;

D.若图甲表示减数分裂核DNA分子数目的变化,图乙细胞所处分裂时期位于图甲中的Ⅰ段或Ⅱ段,D错误。

故选:B。

31. “假说一演绎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是()

A.由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推测,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由F2中出现了“3:1”性状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则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接近1:1

D.若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接近1:1,则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

【答案】

C

【考点】

孟德尔遗传实验

【解析】

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②作出假说(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解答】

解:AB.“由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推测,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与“由F2中出现了‘3:1’性状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是孟德尔对

高二生物第一次月考

高二生物第一次月考 一、选择题 1、对于下列图解,准确的说法有:() DNA…—A—T—G—C—… ∣∣∣∣ RNA…—U—A—C—G—… ①表示DNA复制过程②表示DNA转录过程③共有5种碱基 ④共有8种核苷酸⑤共有5种核苷酸⑥A均代表同一种核苷酸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③④ D、①③⑤ 2.一个DNA分子转录出多少种多少个mRNA () A.一种一个 B.一种多个 C.多种多个 D.无数种无数个 3.若双链DN A分子的某个基因含X对脱氧核苷酸和Y个鸟嘌呤,则该基因片段转录的信使RNA中,含有的尿嘧啶有()个 A.0~(X-Y)B.1~(X-Y) C.Y D.(X-Y) 4.如图所示tRNA所携带的氨基酸是() A.赖氨酸 B.丙氨酸 C.半胱氨酸 D.苏氨酸 5.科学研究表明,生物体内一种氨基酸可能对应多种密码子,其意义是() A、使不同生物能够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B、是生物体内蛋白质多样性的重要原因 C、对于保持生物性状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D、能够避免生物氨基酸过多而引起变异 6.如图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下列叙述不准确 的是() A.①②④过程分别需要DNA聚合酶、RNA聚合酶、逆转录酶 B.②③过程均可在线粒体、叶绿体中实行;④过程发生在某些病毒 内 C.把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实行①过程,子代含15N的DNA占100% D.①②③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碱基配对的方式不同 7.如图为人体内基因对形状的控制过程的示意图。些列相关叙述中不准确的是

A.图中①②过程发生的场所分别是细胞核、细胞质中的核糖体 B.导致③过程变化的根本原因一般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 C.人体衰老引起白发的主要原因是图中的络氨酸酶活性下降 D.据图分析可知,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而影响人体内的代谢活动来实行的 8.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染色体中缺失一个基因不属于基因突变 B.产前诊断能确定胎儿性别进而有效预防白化病 C.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均能够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 D.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促动染色单体分离使染色体倍增 9.某生物体细胞基因型为DDDdEEEE,则可断定该生物为() A.单倍体 B.三倍体 C.四倍体D.单倍体或四倍体 10. 一个染色体组应是:() A.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 B.二倍体生物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 C.体细胞中的一半染色体 D.来自父方或母方的全部染色体 11.WNK4基因部分碱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示意图。已知WNK4基因发生一种突变,导致1169位赖氨酸变为谷氨酸。该基因发生的突变是 A.①处插入碱基对G-C B.②处碱基对A-T替换为G-C C.③处缺失碱基对A-T D.④处碱基对G-C替换为A-T 12.如图为脉孢霉体内精氨酸的合成途径示意图。从图中不可得出() A.精氨酸的合成是由多对基因共同控制的 甘氨酸:GGG 赖氨酸:AAA AAG 谷氨酰胺:CAG CAA 谷氨酸:GAA GAG 丝氨酸:AGC 丙氨酸:GCA 天冬氨酸:AAU

高三数学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2年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 1. (2010·银川一中第三次月考)已知M ={x |x 2>4},21,1N x x ? ? =≥??-?? 则C R M∩N = ( ) A .{x |1<x ≤2} B .{x |-2≤x ≤1} C .{x |-2≤x <1} D .{x |x <2} 2. (2010··重庆四月模拟试卷) 函数1 lg(2) y x = -的定义域是 ( ) A. ()12, B. []14, C. [)12, D. (]12, 3. (理)(2010·全国卷I )记cos(80)k ? -=,那么tan100?= ( ) A.k B. k - D. (文)(2010··全国卷I )cos300? = ( ) A 12- C 12 D 4(理)(2010·宣武一模)若{}n a 为等差数列,n S 是其前n 项和,且1122π 3 S =,则6tan a 的值为( ) A B .C . D . 4.(文)(2010·茂名二模)在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1241,10,39,n a a a a =+==则n = ( ) A .19 B .20 C .21 D .22 5. (2010·太原五中5月月考)在等比数列}{n a 中,前n 项和为n S ,若63,763==S S 则公比q 等于( ) A .-2 B .2 C .-3 D .3 6. (2010·曲靖一中冲刺卷数学)函数f(x)是以2为周期的偶函数,且当x ∈(0,1)时,f(x)= x +1,则函数f(x)在(1,2)上的解析式为 ( ) A .f(x)= 3-x B .f(x)= x -3 C .f(x)= 1-x D .f(x)= x +1

2019-2020学年河南省南阳一中高三(上)开学地理试卷

2019-2020学年河南省南阳一中高三(上)开学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如图为我国某地所测得的等高线地形图。根据图中信息,完成(1)~(2)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容易出现泥石流灾害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图中湖泊附近有一瀑布,瀑布落差32米,图中湖泊湖面与图示区域最高点之间的相对高度最有可能为() A.520米 B.514米 C.532米 D.540米 【答案】 C A 【考点】 常见地形地貌的特征及分布 【解析】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 等高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凸出是山谷,山谷是河流的发源地且河流的流向和等高线凸出的方向相反。根据等高距和等高线数值的递变规律,确定两地的海拔高度,采取交叉相减的方法计算。 【解答】 由题中图可以看出,丙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是山谷地形,易出现泥石流灾害。 图中等高距是50米,图中瀑布所在河流自东南流向西北,则湖泊位于瀑布的下游;根据等高线数值是递变规律可知,湖泊的海拔高度应该在450﹣500米之间,但由于瀑布的落差是32米,所以湖泊的海拔高度在450﹣468米之间;图示区域最高点为山顶,其海拔高度是982米,则湖泊湖面与图示区域最高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在514﹣532米之间,选项中只有520米符合条件,故A正确,BCD错误。 2. 全球各地都有“迎接断年、跨年祝福”庆祝活动,俄罗斯字航员科诺年科在国际空间站上预祝地球人新年快乐,他在太空轨道上迎接了15次2019新年。读图,回答(1)~(2)题。

南阳市第一中学数学全等三角形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南阳市第一中学数学全等三角形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一、八年级数学轴对称三角形填空题(难) ∥,1.如图所示,ABC为等边三角形,P是ABC内任一点,PD AB,PE BC ++=____cm. ∥,若ABC的周长为12cm,则PD PE PF PF AC 【答案】4 【解析】 【分析】 先说明四边形HBDP是平行四边形,△AHE和△AHE是等边三角形,然后得到一系列长度相等的线段,最后求替换求和即可. 【详解】 ∥ 解:∵PD AB,PE BC ∴四边形HBDP是平行四边形 ∴PD=HB ∵ABC为等边三角形,周长为12cm ∴∠B=∠A=60°,AB=4 ∥ ∵PE BC ∴∠AHE=∠B=60° ∴∠AHE=∠A=60° ∴△AHE是等边三角形 ∴HE=AH ∵∠HFP=∠A=60° ∴∠HFP=∠AHE=60° ∴△AHE是等边三角形, ∴FP=PH ∴PD+PE+PF=BH+(HP+PE)=BH+HE=BH+AH=AB=4cm 故答案为4cm.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如图,已知正六边形 ABCDEF 的边长是 5,点 P 是 AD 上的一动点,则 PE+PF 的最小值是_____.

【答案】10 【解析】 利用正多边形的性质,可得点B 关于AD 对称的点为点E ,连接BE 交AD 于P 点,那么有PB=PF ,PE+PF=BE 最小,根据正六边形的性质可知三角形APB 是等边三角形,因此可知BE 的长为10,即PE+PF 的最小值为10. 故答案为10. 3.如图,在01A BA △中,20B ∠=?,01A B A B =,在1A B 上取点C ,延长01A A 到2A ,使得121A A AC =;在2A C 上取一点D ,延长12A A 到3A ,使得232A A A D =;…,按此做法进行下去,第n 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n A ∠的度数为__________. 【答案】11() 802n -??. 【解析】 【分析】 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A 1 A 0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别求出∠CA 2A 1,∠DA 3A 2及∠EA 4A 3的度数,找出规律即可得出第n 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A n 的度数. 【详解】

高二生物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有答案)

高二生物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有答案) 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 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1.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A.胆固醇、脂肪酸、脂肪酶 B.淀粉、半乳糖、糖原 C.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 D.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 2.某学者正在研究某一种鸟类季节性迁徙行为,他研究对象属于哪一生命层次() A.个体 B.种群 C.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 3.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 A.变形虫、水绵、香菇B.蓝藻、灵芝、豌豆 C.小麦、番茄、大豆D.大肠杆菌、酵母菌、霉菌 4.科学家在研究生物体的化学成分时,发现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非生物界中也都存在,这一事实主要说明了() A.生物与非生物没有区别 B.生物来源于非生物 C.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D.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5.把一块生物组织捣碎后进行化学分析,得知其含水、蛋白质、DNA和糖原。由此可以判断该组织取自() A、小麦 B、家兔 C、病毒 D、细菌 6.人体体液中存在着许多缓冲系统(如H2CO2和HCO3-、 HPO42-和H2PO4-等),它们既能与酸性物质发生反应,又能与碱性物质发生反应,这说明无机盐() A.能够维持细胞的渗透压 B.能够维持生物体体液的酸碱平衡 C.能够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D.是构成细胞的成分 7.已知20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是128,现有一蛋白质分子由2条肽链组成,具有98个肽键。则此蛋白质的分子量接近() A.11036 B.12288 C.12544 D.12800 8.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和肌肉中的肌动蛋白的结构和功能不同的原因最正确是() A.两种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的数目不同 B.两种蛋白质所含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C.两种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D.两种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都不同 9.菠菜叶肉细胞和人的骨骼肌细胞内有,而蓝藻细胞没有的结构是() A.线粒体和核糖体 B.染色体和叶绿体 C.RNA和叶绿体 D.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10.在进行植物细胞融合实验时,要除去细胞壁,最好应选择() A.淀粉酶和果胶酶 B.蛋白酶和纤维素酶 C.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D.盐酸 11.

2017年高考河南省南阳一中2017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2017年高考(63)河南省南阳一中2017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河南省南阳一中2016年秋期高三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传统的中国画是一种精神生活方式,而不是一种技能;是一种人文关怀,而不是视觉盛宴。实现人文关怀的首要方式,是亲身投入经邦治国的大业,是立德、立功、立言。立德,是完善道德修养、塑造完善人格。绘画也是实现人文关怀的方式,但又有两个途径,一个途径是针对广大观者的教化人伦,表现为一种有助于社会和谐的体意识,可以叫载道。另一个途径是个人的怡悦情性,表现为人与自然或人与自我和谐,人在超越现实局限中获得的精神自由,可以叫畅神。 畅神虽属个体的审美超越,但具有人文关怀的传统中国画家,并不满足于此,而是把天人合一纳入伦理范畴,在提升人品情操的前提下,以有道德修养的人品砥砺画品,用拟人化的手法,托物言志,赋予自然对象以高格调的精神境界,在实现个体畅神的同时,以高尚的道德观念影响观者,使畅神与载道统一起来,实现寓教于乐。 无论载道,还是畅神,都表现中国文化的和谐精神。中国文化的和谐精神,素称天人合一。当代东方学者季羡林把中国文化的和谐精神概括为三个和谐: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自我内心的和谐。他认为三个和谐的实现,全赖人类与大自然为友。香港学者饶宗颐对老友季羡林天人合一观的阐发是天人互益,即一切的事业,要从益人而不损人的原则出发,并以此为归宿。他说当今时代,人的学问比物的学问更关键,也更费思量。 传统中国画的天人合一,还表现为绘画过程中天工与人巧的结合。传统中国画使用的宣纸、水墨和毛笔,都非常敏感,这些工具可以极尽精微地表现宇宙万象和内心波澜,达到自然而极尽良工苦心,人巧而仿佛天然。 传统中国画在不断演进中保持传统基因并吸取异质文化的因素形成了完整的写意美学体系,这一体系筑基于中国的哲学,得益于中国汉字反映的思维方式,基本特点是不以模拟再现客观世界为根本追求,而是以表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和谐的精神境界,表现高尚人格来实现个体的精神超越和体精神的有序和谐为终极关怀。其独具特色的笔墨语言,是不脱离客观又拉开与客观距离的,是以宇宙中对立因素的统一为着眼点的,是立足视觉又超越视觉的,是讲求绘画性又更重视文化性的。 实际上,仅以文化批判的方式去创作艺术,并不能解决感知者的精神归宿问题。重精神完善、富有写意精神的传统中国画,作为当今世界艺术的一个重要品种,在物欲高涨、精神失衡的后工业社会,对于实现艺术对人类的人文关怀,具有大可以发扬的超前价值。在这一方面两岸四地的画家,只要摆脱20 世纪以来全盘西化论的遮蔽,重视文脉传承,善于以视觉形式发扬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无论是传统出新型的,融合中西型的,还是实验水墨型的,都可以大有作为,都可以做出惠及人类的贡献。 1.下列关于传统中国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传统中国画不是一种技能,不是视觉盛宴,而是一种精神生活方式,一种人文关怀。绘画也是实现人文关怀的方式,有教化人伦和怡悦情性两个途径。

河南省南阳市一中2019届高三第十七次考试理综物理考试试题

南阳一中2019年春期高三第十七次目标考试 理综试题 可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Fe 56 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二、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至18题为单选,第19至21题为多选。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根据近代物理知识,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将物体看成质点进行研究分析,应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 B. 通过安培分子电流假说可以得出:一切磁现象都源于电流或运动电荷,一切磁作用都是电流或运动电荷之间通过磁场而发生的作用 C. 在原子核中,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的越牢固 D. 铀核U 238 92衰变为铅核Pb 20682的过程中,中子数减少21个 15.一物块沿光滑水平面做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受到一水平拉力F 作用,如图所示是其速度—位移图像,则在位移为x 1的过程中,下 列关于力F 说法正确的是 A. 力F 是恒力 B. 相等位移内力F 冲量相等 C. 力F 逐渐增大 D. 相等时间内力F 做功相等 16.如图所示,一个小型水电站,其交流发电机的输出电压1U 一定,通过理想升压变压器1T 和理想降压变压器2T 向远处用户供电,输电线的总电阻为R 。1T 的输入电压和输入功率分别为1U 和1P ,它的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分别为2U 和2P 。2T 的输入电压和输入功率分别为3U 和3P ,它的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分别为4U 和4P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用户的用电器增多时,2U 减小, 4U 变大 B. 当用户的用电器增多时,1P 变大, 3P 减小 C. 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R U P 22=?

高二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华栋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第一次月考高二年级生物试卷 命题人:苗伟 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请将第I卷(选择题)填涂在答题卡上,第II卷(非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位置。卷面要整洁,字迹要工整。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在每个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60分。) 1.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 ( ) A.照射到该生态系统内所有植物体叶面上的全部太阳能 B.射进该系统的全部太阳能 C.该系统全部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 D.生产者传递给消费者的全部能量 2.一个池塘有生产者(浮游植物)、初级消费者(植食性鱼类)、次级消费者(肉食性鱼类)、分解者(微生物)。其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能量为a,流入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分解者的能量依次为b、c、d,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a=b+d B.a>b+d C.a<b+d D.a<c+d 3.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A.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B.能量循环、物质流动和信息传递 C.能量积累、物质合成和信息流动 D.能量释放、物质分解和信息流动 4.生态系统的能量在流经食物链的各营养级时其特点是() A.逐级递减和循环流动 B.逐级递增和单向流动 C.逐级递减和单向流动 D.逐级递增和循环流动 5.在“草→兔→鹰”这条食物链中,若鹰每增加5 kg,至少要消耗草多少?() A. 1000 kg B. 250 kg C. 25 kg D.125 kg 6.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表示的是() A.营养级与能量的关系 B.各营养级能量利用率的关系 C.食物链中各营养级捕食量的关系 D.生物种类与能量的关系 7.连接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是 ( ) A.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 B.消费者和非生物成分 C.生产者和消费者 D.生产者和分解者 8.任何一个生态系统中都存在着多种形式的信息传递。雌蚕蛾释放性外激素吸引异性前来交尾属于() A.行为信息 B.化学信息 C.物理信息 D.营养信息 9.为解决人口问题,我国应采取的措施是() A.提倡早婚、晚育 B.减少城市人口比重 C.推行计划生育政策 D.开垦荒地,增加耕地数量 10.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各种污染数不胜数,下面名词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①温室效应②赤潮③酸雨④光化学污染⑤臭氧空洞⑥潮汐⑦大脖子病 A.②④ B.⑥⑦ C.⑤⑦ D.②⑤⑦ 1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着一定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在下图所示曲线中能准确表示两者关系的是(a代表抵抗力稳定性,b代表恢复力稳定性) () 12.生物多样性包括() ①遗传多样性②物种多样性③生态系统多样性④变异多样性⑤群落多样性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⑤ 13.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下列关于保护水资源的有效途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节约用水,合理用水 B.控制污染和治理水污染 C.融化冰川,扩大淡水资源 D.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高三第一次月考题

湘潭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地理 题号一二26-27 二28-29 总分 得分 评卷(合分)人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下表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无处不在,但这个差异性表现出一定的有序性。结合有关知识回答1~3题。 1.指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地理事物一般是 A.地形地势B.气候类型C.植被类型D.土壤类型 2.在我国东部从海南到天津,自然带依次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季雨林带 B.热带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 D.热带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3.自然带沿一定方向递变规律是:森林→草原→荒漠,这种分异规律 A.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均有可能 B.一定是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一定是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一定是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读某大洋某季节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图,回答4~6题。

4.图示洋流环流系统最有可能出现的月份是 A.3月B.6月C.10月D.12月 5.据图判断,①半岛东部沿海地区该季节气候特点是 A.进入湿季,高温多雨B.进入湿季,低温多雨 C.受东北信风影响,高温干燥D.受寒流影响,高温干燥 6.②海区洋流向东流的主要动力是 A.东北信风B.东北季风 C.西南季风D.东南信风 读右图,图中O点为地球表面昼半球的中心点,a为经线,b为纬线。据此回答7~10题。 7.b纬线的纬度最大值可达 A.23°26′B.66°34′ C.0°D.47°52′ 8.图示时刻以后,O点一定 A.向北运动B.向南运动 C.向东运动D.向西运动 9.当a的经度为120°E时,全球处于“今天”的范围最可能是 A.西4区向西至东十二区B.0时区向西至西十二区 C.东4区向东至东十二区D.西4区向东至180°经线 10.当O处于一年中最南位置时,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上海在北京时间6时以前日出 B.北极黄河站整日太阳不落 C.南极长城站日出东南方 D.南极圈上某地该日的太阳高度变化范围为20°~40° 读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某河段示意图,回答11~13题。 11.该河段的主航道位于 A.①③B.②④ C.②③D.①④ 12.受自然因素影响,该河段航运量最少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13.该河流的河水主要来自 A.盛行西风带来的降水 B.冷暖气团交汇形成的降水 C.夏季午后的对流雨 D.山地冰雪融水和春季积雪融水 9月中旬,湘中地区一般进入秋季(如果连续10天日平均气温低于22℃,则被认为进入秋季)。读长沙2008年9月中下旬几日的天气状况表,回答14~16题。

河南省南阳一中届高三第二次考试语文缺答案

河南省南阳一中届高三第二次考试语文缺答案

南阳一中2011年秋期高三年级第二次考试 语文试卷 命题:高三语文备课组2011.9.29 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表述、填空、作文)两部分。1-13小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其它题答案写在第Ⅱ卷上。考生作答时,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在指定位置,考试结束只交第Ⅱ卷。 第Ⅰ卷 (共39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第1~3题。 如果把唐宋墓中出土的陶制玩具与当下乡村的泥玩具放在一起,就会惊奇地发现它们几乎一模一样,为什么? 民间艺术是历久难变的。这因为,民间的审美是共性的审美,必须是这一地域人们的审美都变化了,它才会悄悄地发生改变。在漫长的古代农耕社会,人们生活的内容和方式基本上是一成不变的。深藏在谷壑里的山庄,或是江河相隔的村落,大多是在封闭状态中静静地生息与传衍。因之,许多古老的文化形态总是在民间存活得很久很久。比如闽地的南音、云南的纳西古乐,无怪乎人们称它们为古文化的活化石了。 当然,民间艺术并非全都不变。一般的规律是,交通方便的地方,比较容易发生变异。一方面外来文化的涌入,冲击了人们的审美习惯;另一方面则由于现代城市的崛起。城市文化是十分敏感的,是一种强大的不断更新换代的审美的源,向广大乡间放射,产生影响。 当前,现代化、工业化、乡村城镇化以及媒体、科技、生活方式、时尚,都对我们传承久矣的民间艺术产生根本性的冲击。一部分民间艺术处于濒危,正在消亡;那么,另一部分依然“活着”的民间艺术是怎样的呢? 那些摆在旅游景点小摊上的艳丽又奇特的布挂、面具、布老虎,那些画在民俗村屋梁房柱上的怪异的图案,以及竖在那里的匪夷所思的图腾柱、旗幡与神像,或是一群群穿着半似民族服装、半似戏装的年轻人跑过来跳一段不知所云的舞蹈……谁会知道这些民间艺术的真伪,反正有点特点就行。 在全球化商品经济的时代,民间文化大概只有转化为旅游对象才能生存与延续下来。民间艺术原本是一种地域的生活文化,一种民俗方式,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期末试题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期末试 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如图所示,细线的一端固定于倾角为450的光滑楔形滑块A的顶端P处,细线的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的小球。当楔形滑块加速度情况怎样时,小球对楔形滑块的压力恰好等于零() A.加速度方向向左,大小为g tan45O B.加速度方向向右,大小为g tan45O C.加速度方向向左,大小为g sin45O D.加速度方向向右,大小为g sin45O 参考答案: A 2. 质量为m的木块在推力F的作用下,在水平面上运动,如图所示,已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那么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A.μmg; B.μ(mg+Fsinθ) C.μ(mg-Fsinθ) D.μ(mg+Fcosθ) 参考答案: B

3. 某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该小船要渡过一条河,渡河时小船船头垂直指向河岸.若船行至河中间时,水流速度突然增大,则 A .小船渡河时间不变 B .小船渡河时间减少 C .小船渡河时间增加 D .不能确定小船渡河时间怎样变化 参考答案: A 4. 如图所示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右轮的半径为r,a点是它边缘上的一点.左侧为一轮轴,大轮的半径为4r,小轮的半径为2r.b点是小轮上一点,到小轮中心的距离为r.c点和d点分别位于小轮和大轮的边缘上,若在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则: A.a点与b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B.a点与b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C.a点与c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D.a点的向心加速度比d点的大 参考答案: C 5. 一个质点做直线运动,初速度的大小为2 m/s,末速度的大小为4 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改变量的大小可能是6 m/s B. 速度改变量的大小可能是4 m/s C. 速度改变量的方向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D. 速度改变量的方向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参考答案: ACD 解:当末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速度变化量△v=4-2m/s=2m/s,当末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变化量△v=-4-2m/s=-6m/s,故A正确,B错误。由A选项分析知,速度变化量方向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同,可能相反,故CD正确。故选ACD。

高二上学期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第2套真题

高二上学期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1. 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B . 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血红蛋白属于内环境成分 C . 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然后作用于靶细胞 D . 内环境中Na+不足,不利于动作电位的产生 2. 关于甲状腺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 B . 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时,机体耗氧量和产热量都增加 C . 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而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多种器官 D . 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引起促甲状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 3. 关于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胰岛素发挥作用后被灭活 B . 乙酰胆碱贮存于突触小泡中 C . 胰高血糖素可为靶细胞提供能量 D . 去甲肾上腺素可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 4. 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血糖调节中枢、体温感觉中枢分别在() A . 下丘脑、下丘脑、下丘脑 B . 下丘脑、下丘脑、大脑皮层 C . 下丘脑、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D . 大脑皮层、下丘脑、下丘脑 5. 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 . 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 .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则尿量增加 D .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加强 6. 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大脑皮层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 B . 人在剧烈运动时主要产热方式是骨骼肌的收缩 C . 温觉感受器只分布于皮肤 D . 降低新陈代谢是人在炎热环境中散热的主要方式 7. 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无直接关系 B . 体液调节某种情况下可看成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C . 神经调节某种情况下可看成体液调节的一个环节 D . 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一般只受神经或体液的调节 8. 人体的体温之所以维持稳定,依赖于机体产热和散热的平衡。人体在夏季高温环境中,热量散出的主要途径为() A . 汗液的蒸发 B . 呼气 C . 排尿 D . 排便 9. 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 B . 体温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过程 C . 人体的体温是一个定值 D . 人体的热量来源以骨骼肌和肝脏产热为多 10. 下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 B . c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C . 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 D . 图示体现了负反馈调节机制 11. 遇海难而漂浮在海面的人,因缺乏淡水,此人() A . 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加 B . 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减少 C . 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增加 D . 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减少 12. 幼年哺乳动物的垂体损伤后不会引起()

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2011—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 1.5分,共40题60分) 1.下列生物中,除细胞膜外几乎不含磷脂分子的有 ( ) ①乳酸菌②变形虫③肺炎双球菌④蓝藻⑤酵母菌 A.②③⑤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④⑤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细胞都有液泡和叶绿体,但没有中心体B.正在分裂的根尖分生区细胞内没有大液泡和叶绿体,但有较多的线粒体和高尔基体C.高倍显微镜下的成熟植物细胞,不可能观察到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 D.许多果实、花瓣的颜色是由液泡中的色素决定的 3.下列各组生物膜的物质差异最大的是( ) A.细胞膜与高尔基体膜 B.高尔基体膜与内质网膜 C.内质网膜与细胞核膜 D.线粒体的外膜与核膜 4.下面细胞器中,参与有机物合成作用的是( ) ①核糖体②线粒体③内质网④高尔基体⑤叶绿体 A.只有①②⑤B.只有①②③⑤C.只有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5.关于细胞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线粒体和核糖体可产生水B.植物细胞的液泡可能含有色素 C.碱基配对的场所只有线粒体和叶绿体D.线粒体和叶绿体都能产生[H]和ATP 6.有关膜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均与物质转运有关 2

B.能与某些糖结合,形成细胞与细胞间联络的文字 C.与神经递质结合,引起神经细胞的兴奋或抑制 D.膜蛋白的结构具有特异性 7.在干旱地区正常生长的一棵植物,从理论上推测,其体内哪一部位细胞渗透压最高 ( ) A.根毛区细胞B.叶肉细胞 C.导管细胞D.根分生区细胞 8.下列过程不能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的是( ) A.神经递质的分泌过程 B.高尔基体产生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 C.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 D.细胞膜上糖蛋白的识别过程 9.下列关于生物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膜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蛋白质 D.细胞内生化反应都是在生物膜内或膜表面进行C.各种膜中糖蛋白含量最高的是细胞膜C.各种膜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线粒体外膜10.植物细胞可以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或失水,将带“皮”的细嫩的茎纵切后插入两烧杯中,如下图所示。已知b侧的细胞壁比a 侧的细胞壁薄,易伸展,判断30 min后可能出现形状是() 11.关于下列细胞器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①线粒体②叶绿体③高尔基体④核糖体 ⑤内质网⑥中心体 (1)上述所有细胞器都含有蛋白质(2) 3

河南省南阳一中届高三第二次考试语文缺答案

南阳一中2011年秋期高三年级第二次考试 语文试卷 命题:高三语文备课组2011.9.29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表述、填空、作文)两部分。1-13小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其它题答案写在第Ⅱ卷上。考生作答时,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 写在指定位置,考试结束只交第Ⅱ卷。 第Ⅰ卷(共39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第1~3题。 如果把唐宋墓中出土的陶制玩具与当下乡村的泥玩具放在一起,就会惊奇地发现它们几乎一模一样,为什么? 民间艺术是历久难变的。这因为,民间的审美是共性的审美,必须是这一地域人们的审美都变化了,它才会悄悄地发生改变。在漫长的古代农耕社会,人们生活的内容和方式基本上是一成不变的。深藏在谷壑里的山庄,或是江河相隔的村落,大多是在封闭状态中静静地生息与传衍。因之,许多古老的文化形态总是在民间存活得很久很久。比如闽地的南音、云南的纳西古乐,无怪乎人们称它们为古文化的活化石了。 当然,民间艺术并非全都不变。一般的规律是,交通方便的地方,比较容易发生变异。一方面外来文化的涌入,冲击了人们的审美习惯;另一方面则由于现代城市的崛起。城市文化是十分敏感的,是一种强大的不断更新换代的审美的源,向广大乡间放射,产生影响。 当前,现代化、工业化、乡村城镇化以及媒体、科技、生活方式、时尚,都对我们传承久矣的民间艺术产生根本性的冲击。一部分民间艺术处于濒危,正在消亡;那么,另一部分依然“活着”的民间艺术是怎样的呢? 那些摆在旅游景点小摊上的艳丽又奇特的布挂、面具、布老虎,那些画在民俗村屋梁房柱上的怪异的图案,以及竖在那里的匪夷所思的图腾柱、旗幡与神像,或是一群群穿着半似民族服装、半似戏装的年轻人跑过来跳一段不知所云的舞蹈……谁会知道这些民间艺术的真伪,反正有点特点就行。 在全球化商品经济的时代,民间文化大概只有转化为旅游对象才能生存与延续下来。民间艺术原本是一种地域的生活文化,一种民俗方式,当它转变为一种经济方式时,便在本质上发生变异。那种自发的、纯朴的、天真的精神情感不见了。代之以涂红抹绿,添金加银,着力于对主顾的招徕与诱惑。它的特色被无度地夸张着,它内在的灵魂与生命却没有了。 商品化使民间艺术发生的变异正在全国各地普遍发生着。这种貌似“茁壮成长”的民间艺术,在文化意义上却是本质性的消亡。难道民间艺术只有这样一种出路吗?世界上还有另一种对待自己传统和文化的方式——那就是保持住民间艺术中那种对生活的虔诚与执着,把它视为一种传统精神。他们是真正懂得自己民间艺术的价值和美感的。为此,民间艺术一直是他们民族情感与精神的载体之一。 人们知道,在当今这样做何其困难。所以,普查与记录原生态的民间艺术就是迫不及待要做的事了。这不只是为了记录一种文化形态,一种充满情感的美,更是为了见证与记载的一种历史精神。(节选自冯骥才《民间艺术的当代变异》) 1.从原文看,下列对“民间艺术”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一种地域的生活文化、民俗方式。 B. 一种文化形态和历史精神的体现。 C.一种民族情感与民族精神的载体。 D.一种对生活的虔诚与执着的传统精神。 2.下列选项中,不能反映“民间艺术”处于濒危状况的一项是:() A.出土的陶制玩具与当下乡村的泥玩具几乎一模一样。 B.商品经济时代的城市文化造成了民间艺术的巨大变异。 C.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使许多民间艺术转化为旅游对象。 D.认真开展原生态民间艺术的普查与记录已迫不及待。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数学试题

2018-2019学年河南省南阳一中高一(下)开学数学试卷(2 月份)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60.0分) 1.若直线过点(1,2),(4,2+)则此直线的倾斜角是() A. B. C. D. 2.若a=ln2,,,则有() A. B. C. D. 3.三条直线l1:ax+by-1=0,l2:2x+(a+2)y+1=0,l3:bx-2y+1=0,若l1,l2都和l3垂直, 则a+b等于() A. B. 6 C. 或6 D. 0或4 4.甲校有3600名学生,乙校有5400名学生,丙校有1800名学生,为统计三校学生某方 面的情况,计划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一个样本容量为90人的样本,应在这三校分别抽取学生() A. 30人,30人,30人 B. 30人,45人,15人 C. 20人,30人,10人 D. 30人, 50人,10人 5.已知定义域为R的偶函数f(x)在(-∞,0]上是减函数,且=2,则不等式f(log4x) >2的解集为() A. B. C. D. 6.已知圆C:x2+y2+2x=0与过点A(1,0)的直线l有公共点,则直线l斜率k的取值范围 是() A. B. C. D. 7.一个社会调查机构就某地居民的月收入调查了10000,并根据所得数据画了样本的频率 分布直方图.为了分析居民的收入与年龄、学历、职业等方面的关系,要从这10000中再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出100人作进一步调查,则在[2500,3000)(元)月收入段应

抽出人数为() A. 20 B. 25 C. 35 D. 45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 8.甲、乙两名运动员在某个赛季一些场次中得分的茎叶图如图所示, 则水平发挥较好的运动员是______. 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动点P到两条直线3x-y=0与x+3y=0的距 离之和等于2,则点P到坐标原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______. 10.已知符号函数sgn(x)=,> , ,< ,则函数f(x)=sgn(x)-2x的所有零点构成的集 合为______. 11.如图,在棱长均相等的正四棱锥P-ABCD最终,O为底面 正方形的重心,M,N分别为侧棱PA,PB的中点,有下列 结论: ①PC∥平面OMN; ②平面PCD∥平面OMN; ③OM⊥PA; ④直线PD与直线MN所成角的大小为90°.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0分) 12.如图,甲、乙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射靶10次,每次射靶的成绩情况如图所示: (1)求甲、乙两人射击命中环数的平均数和方差; (2)请从平均数和方差相结合看,分析谁的射击水平好.

高二上学期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带答案)

2019年高二上学期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带 答案) 2019年高二上学期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带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1.5分,共60分。 1. 蓝藻、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结构是 A. 细胞壁和内质网 B. 细胞膜和核糖体 C. 线粒体和中心体 D. 细胞核和线粒体 2. 关于人和高等动物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激素的本质是蛋白质 B. 激素的合成场所是高尔基体 C. 激素在成分上都含有元素C、H、O D. 激素是由外分泌腺细胞分泌或人工合成的高效能物质 3、判断生物的亲缘关系的远近,可以对两种生物细胞中的何种物质进行化学分析( ) A.糖类 B.磷脂 C.蛋白质 D.脂肪 4、将用3H标记的尿苷酸引入某类绿色植物细胞内,然后设法获得各种结构,其中最能表现有放射性的一组结构是( ) A.细胞核、核仁和中心体B.细胞核、核糖体和高尔基体C.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和叶绿体D.细胞核、核糖体、内质网和液泡 5、噬菌体、烟草、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中各具有碱基和核

苷酸的种类依次分别是( ) A. 4、8、4和4、8、4 B. 4、5、4和4、5、4 C. 4、5、4和4、8、4 D. 4、8、4和4、5、4 6、下列关于实验鉴定糖类、蛋白质和脂肪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鉴定还原糖和斐林试剂甲液与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B.鉴定脂肪的存在,要用显微镜观察是否有被染成橘黄色或红色的颗粒 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 D.鉴定蛋白质时,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 7、右图是由3个圆所构成的类别关系图,其中I为大圆,Ⅱ和Ⅲ分别为大圆之内的小圆。符合这种类别关系的是 A.Ⅰ脱氧核糖核酸、Ⅱ核糖核酸、Ⅲ核酸 B.Ⅰ染色体、ⅡDNA、Ⅲ基因 C.Ⅰ固醇、Ⅱ胆固醇、Ⅲ维生素D D.Ⅰ蛋白质、Ⅱ酶、Ⅲ激素 8. 有一种物质只能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但却不能顺浓度梯度进出无蛋白质的磷脂双分子层膜。这种物质出入细胞膜的方式是

开封高中2014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正式)

开封高中2014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 命题人:闫霄 审题人:宁宁 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 1.函数1 (01)x y a a a +=>≠且的图像恒过点 ( ) .A (1,1) .B (0,1) .C (1,1)- .D (2,1) 2. 函数y = ( ) .A 13(,)24- .B 13[,]24- .C 1(,]2-∞ .D 1 (,0)(0,)2 -+∞ 3.下列函数的图像与函数3x y =的图像关于y 轴对称的是 ( ) .A 3x y =- .B 3x y -=- .C 13y x = .D 1 ()3 x y = 4.设2,4(),1,4 x x f x x x ? ≥=? + .C 1.86273> .D 1.860.210.21> 7.已知(1)1f x x -=+,则()f x = ( ) .A 2x -+ .B 2x + .C 2x - .D 1x + 8.设集合{|2},{|}A x x B x x a =<=<,若A B ?≠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2}a a < .B {|2}a a ≤ .C {|2}a a ≥ .D {|2}a a > 9. 若{0,1},{1,0,1},A B f ==-是从A 到B 映射的对应关系,则满足(0)(1)f f >的映射有(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2个 10.设()f x 是奇函数,且在(0,)+∞上是增函数,又(2)0f -=,则()0x f x <的解集是 ( ) .A {|20,2}x x x -<<>或 .B {|20,2}x x x -<<<<或0 .C {|22}x x -<< .D {|2,02}x x x <-<<或 11. 2 1 2 10328()(0.002)2)27 - --+-+= ( ) .A 39-- .B 0 .C 1 .D 39- 12.若偶函数()f x 在区间(,0)-∞上是单调函数,则满足2 ()( )4 x f x f x +=+的所有x 之和为 ( ) .A 3- .B 3 .C 8- .D 8 二.填空题 13.函数1()=13 x f x -()的值域是___ ____。 14.已知2 ()(2)(3)3f x k x k x =-+-+是偶函数,则实数k 的值为____ ___。 15.已知二次函数()y f x =图像的顶点坐标为(1,9)-,与x 轴的两个交点间的距离为6,那么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 16.有下列四个命题: ①函数1 ()f x x x =+ 为奇函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