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

概述

[编辑本段] (Cognitive Dissonance)认知失调是指一个人的行为与自己先前一贯的对自我的认知(而且通常是正面的、积极的自我)产生分歧,从一个认知推断出另一个对立的认知时而产生的不舒适感、不愉快的情绪。其中有两个重点或难点:一是认知成分,即所谓人们的思维、态度和信念等等;二是推断,即所谓逻辑推理是否正确。这两点同时又是产生失调的原因。随着认知失调的不断增加,一个要求减少和消除失调的压力就越来越大。减少和消除这种由失调而产生的压力和心理紧张,通常采取以下三种途径:①减少不协调认知成分;②增加协调的认知成分;③改变一种不协调的认知成分,使之不再与另一个认知成分矛盾。

认知失调是一个心理学上的名词,用来描述在同一时间有着两种相矛盾的想法,因而产生了一种不甚舒适的紧张状态。更精确一点来说,是两种认知中所产生的一种不兼容的知觉,这里的“认知”指的是任何一种知识的型式,包含看法、情绪、信仰,以及行为等。

认知失调的理论表示相冲突的认知是一种原动力,会强迫心灵去寻求或发明新的思想或信仰,或是去修改已在心里存在的信仰,好让认知间相冲突的程度减到最低。已有实验试图去量化此一理论上的趋动力。

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在1956年首次于其著作《当预言失灵》中提出了此一理论,其观察幽浮末日教派的成员们对这种反直觉信仰的坚持,以及其领导人的预言失败后,改信人数的增加。因为地球灭亡的预言失败,“预期落空”增加了认知间的失调,结果使得大多数没有心理准备的成员们,为了减缓此一心理失调而改去接受新的预言;亦即,外星人已经因为他们而饶恕了这个星球。

关于认知失调理论

[编辑本段] 认知失调理论是认知一致性理论的一种,它最早由费斯廷格(Leon Festinger 1957)提出来的一种理论。在费斯廷格看来,所谓的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比如你本来想帮助你的朋友,实际上却帮了倒忙。费斯廷格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的态度与行为是一致的,如你和你喜欢的人一起郊游或不理睬与你有过节的另一个人。但有时候态度与行为也会出现不一致,如尽管你很不喜欢你的上司夸夸其谈,但为了怕他报复你而恭维他。在态度与行为产生不一致的时候,常常会引起个体的心理紧张。为了克服这种由认知失调引起的紧张,人们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以减少自己的认知失调。以戒烟为例,你很想戒掉你的烟瘾,但当你的好朋友给你香烟的时候你又抽了一支烟,这时候你戒烟的态度和你抽烟的行为产生了矛盾,引起了认知失调。我们大概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减少由于戒烟而引起的认知失调:

1.改变态度

改变自己对戒烟的态度,使其与以前的行为一致(我喜欢吸烟,我不想真正戒掉)。

2.增加认知

如果两个认知不一致,可以通过增加更多一致性的认知来减少失调(吸烟让我放松和保持体型,有利于我的健康)。

3.改变认知的重要性让一致性的认知变得重要,不一致性的认知变得不重要(放松和保持体型比担心30年后患癌更重要)。

4.减少选择感

让自己相信自己只所以做出与态度相矛盾的行为是因为自己没有选择(生活中有如此多的压力,我只能靠吸烟来缓解,别无他法)。

5.改变行为

使自己的行为不再与态度有冲突(我将再次戒烟,即使别人给也不再抽烟)。

由费斯廷格﹐L.提出的阐释人的态度变化过程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它是认知相符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其思想基础源于格式塔心理学﹔是20世纪50~60年代在西方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中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

基本内容每个人的心理空间中包含多种多样的认知因素。这些因素是人对外部世界和对自我的种种认识﹐包括观念﹑信仰﹑价值观﹑态度等许多方面﹐同时﹐也可以是某种行为的表象或再现﹐甚至是对未来事件的期待。随着人当前社会活动的内容不同﹐各种有关的认知因素会以各种组合方式并存于人的当前意识中。它们之间的关系有3种可能性﹐即协调﹑失调和不相关。协调和失调是针对认知因素之间是否在心理上存在相互矛盾而言。所谓两个认知因素相互失调是指这两个因素之间不一致﹐偏重的是心理意义上的矛盾。

认知失调理论研究当人具有相互失调的认知因素时的心理体验的特点﹐以及在这种体验作用下的心理活动变化。费斯廷格认为﹐相互失调的认知因素会引起人的心理上的紧张﹐并产生不愉快体验﹐他将其定义为失调感。例如﹐一个平日吸很多烟的人﹐读了论证吸烟可能导致患肺癌的文章後﹐心理体验是不愉快的。因为“我平日吸许多烟”与“研究证明吸烟很可能引起肺癌”这两个认知因素相互失调。失调感的程度依赖于两个因素﹕一是两个认知因素矛盾的程度﹔二是从个人角度看﹐两个认知因素的重要性。给人带来不愉快心理体验的失调感可成为动机作用于人﹐使人努力减弱或消除它。采用的方法有4种﹕改变认知因素之一的方向﹐使其与另一个相协调﹔采取新的行动获得协调﹔收集新的认知因素重新调整原来的认知系统﹔改变认知因素的重要性。费斯廷格提出﹐人在减弱或消除失调感的过程中﹐一般对自己的心理活动状态缺乏明确的意识。

相关的研究费斯廷格在提出认知失调理论的同时﹐也给出了实验证据加以验证。

不充分合理化实验让被试做1小时枯燥无味的绕线工作﹐在其离开工作室时﹐实验者请他告诉在外面等候参加实验的“被试”(其实是实验助手)绕线工作很有趣﹐吸引人﹔为此﹐说谎的被试得到一笔酬金。然後实验者再请他填写一张问卷﹐以了解他对绕线工作的真实态度。结果发现﹐得报酬多的被试对绕线工作仍持有低的态度评价﹔得报酬少的被试提高了对绕线工作的评价﹐变得喜欢这个工作了。

费斯廷格的解释是﹕当被试对别人说绕线工作很有趣时﹐心口不一致。他头脑中有了两个认知因素:“我本不喜欢绕线工作”和“我对别人说这话有趣”﹐两者是相互失调的。为了消除心理上的失调感﹐他便要把自己的行为合理化。费斯廷格认为﹐得钱多的(20美元)被试会用这笔不小的酬金为自己的行为辩解﹐认为自己之所以对别人说绕线有趣是因为有明显的外部好处﹐这样说是值得的。心口不一致所带来的失调感就削

弱了。可是对得钱少的(1美元)被试来说﹐用这种理由为自己的行为开脱就较困难。由於失调感所带来的心理压力﹐他会再审视两个相互矛盾的认知因素。其中第2个是对自己行为的认知﹐做出的事不易收回﹔第1个对自己内部态度的认识相对来说要较为容易改变。所以﹐被试便不自觉地提高了对绕线工作的态度评价。新的认知因素“我比较喜欢绕线工作”与“我对别人说绕线工作很有趣”就相互协调了。结果﹐得报酬少的人比得报酬多的人更喜欢绕线工作。这种情况被称为在不充分的合理化条件下因认知失调引起的态度改变。

决断后效应人对几个各有利弊的事物做出唯一的选择是个决断过程。如果在决断之前﹐每个事物的价值在决策者心目中大致相近﹐则难于决断其优劣﹔但在作出选择之後﹐决策者对这些事物的态度评价就发生了改变。人对被他选中的事物更加偏爱﹐对未选中的事物易於采取贬低的态度。认知失调理论认为﹐这种现象也反映了人内部解除失调感的过程。人作出选择意味著他放弃了未被选择事物的利处﹐接受了被选择事物的弊处﹐对这一结果的认知与他自己对自身的评价(“我是个理智而能干的人”) 之间所产生的矛盾造成人的失调感。为了消除它﹐他可以采取行动改变原来的选择﹐但在很多情况下﹐所作选择是难於改变的﹐於是﹐便采取重新评价各种事物的方式﹐收集新的信息缓解由於决策造成的失调感。这时﹐他更多地意识到被选事物的优点和被拒绝事物的缺点﹐致使对两种事物的评价在态度上就有了明显的区别。

以削弱失调感增强信念在社会生活中常见的另一情形是﹐人为了某个目标作出种种努力﹐但後来发

现结果与原来所期待的相差甚远。当面对与期待不一致的结果时﹐有的人不能正确地调整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却坚持原来的看法。费斯廷格和他的同事做过一次现场调查研究﹕偶然的机会﹐他读了报上一篇报导﹐说某个地区的宗教团体向人们宣布了上帝的意思﹐在一个特殊日子﹐人类生存的这个世界将被一场洪水彻底摧毁。费斯廷格随後来到这个地区﹐观察当地的人们为迎接这个特殊日子所做的种种准备活动。当这个日子到来时﹐世界并没有毁灭。随后他发现人们不但没有改变原来对上帝的信仰﹐反而更加虔诚地敬仰﹑崇拜他﹐因为他们认为世界之所以没有被毁灭是因为他们积极的努力和热情的迎接死亡的态度感动了上帝﹐使之改变了原来的计画。人对某种目标怀著坚定的信念﹐并为此投入了很多精力﹐但最终发现那个目标根本没有实现﹐这会引起很强的失调感。消除这种由於徒劳的努力引起的失调感也是很困难的。因为已经付出的努力是不可挽回的﹐即使改变原来的信念﹐也无法消除失调感:“我曾为某种信念投入了巨大的劳动”与“事实证明这种信念是不真实的”。这时﹐人只好寻求其他方式﹐可作的选择是对已有的事实作少许让步。比如说找些看上去还说得过去的理由为已存在的开脱﹐或是简单地承认在这次活动中有些小的失误﹐但总的信念系统是正确的。在对事实作出小的让步的基础上﹐以更加坚定的方式信奉原来的信念﹐并更加努力地宣传它和维护它﹐以此缓解人内心中怀有的失调感。费斯廷格指出﹐以削弱失调感的方式增强人的信念这种现象可以在历史上的许多群众运动中发现。

引起的争论认知失调理论在学科中也引起很多争议。其中有两种反对的观点较有影响﹕一是以M.J.罗森伯格等人为代表的强化观点﹔二是以D.J.比姆为首的自我知觉观点。争论主要围绕著不充分合理化实验展开的。持强化观点的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态度是由人所得到的酬赏数量决定的。人喜爱一事物是因为该事物给他带来较多的酬赏。人对没有酬赏的事物自然不喜欢。这当中不存在失调感及其影响。他们批评原来的实验在方法上有问题﹐并且从强化原则的角度出发﹐重新设计实验﹐获取有利强化原则的证据。自我知觉论的观点是对认知失调理论的另一种批评﹐它接受不充分合理化实验所获得的结果﹐但不赞成用认知失调观点所作的解释。比姆指出﹐人评价自己对某事物的态度与他评价他人对该事物的态度的方式是一样的﹐他作为观察者﹐观察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以推论出自己或他人对该事物的态度。他对别人说绕线工作有趣﹐并得到少量的钱﹐这时他会从观察者的角度评价自己对绕线的态度﹐既然在很少好处的条件下说了此话﹐则自己对绕线的态度是喜爱的。反之﹐若是在较多好处的条件下说绕线有趣﹐则是自己并不喜欢绕线﹐只是为得到好处。这种解释也否定了失调理论。

反对意见和相应的实验证据引起了支持认知失调理论的心理学家对失调理论本身更深入更细致的研究﹐这些研究丰富了支持失调理论的实验证据﹐并且从理论上探讨了认知失调理论适用的领域和场合。由争论引起的各种研究对社会心理学的一个突出作用是﹐它们极大地促进了研究方法的发展和改善。反覆的争论和探索终於使心理学家认识到﹐人的社会心理活动是极为复杂的现象﹐每一种理论都是对这种复杂性的探索﹐它们作为人的问题的理解﹐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也有其谬误之处。在此处适用的观点在彼处不一定适用﹐但它们相互之间不是完全不相容的﹐它们对人的问题的理解依赖於当时现象的特点和存在的条件。认知失调理论探讨人对自身活动的认识与外界事物发生过程之间的联系﹐强调人的行为对态度转变或持续的先行作用﹐这在理论上是对心理学科的一项贡献。在此之前﹐人们强调的是态度先於行为﹐有什麼样的态度就有什麼样的行动。但认知失调理论提醒人们注意另一方面的情况。人的行为也可以是态度改变或更加坚定的先行条件﹐已做出的行为引起人的内部失调感﹐从而发生态度的改变。这一看法对人的社会生活实践也有指导意义。

认知失调理论自身的弊端是﹐在语言表达上不够明确﹐特别是关於认知“失调”这一重要概念﹐始终没能给出明确的定义﹐只是说﹕两个认知因素在心理上不一致。这给进一步严格的科学研究带来困难。在有关的实验中﹐研究者不能用可观察的指标定义被试内部产生的认知失调感﹐只能假定或推测它的存在。在学科中一个好的理论不仅应能正确反映事物的规律性﹐而且应包含良好的证明手段﹐认知失调理论在後一点上是薄弱的。

80年代以来﹐人们对认知失调理论的讨论转向新的方面。其中较为引起重视的课题有两个﹕一是认知失调现象与人格的自我评价之间的联系﹐因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认知失调感的发生通常伴随著人的自我形像的损害﹔二是认知失调感作为一种负性的情绪﹐它的发生伴随著何种特有的生理唤醒状态。

认知失调的实证研究

[编辑本段] 已有一些实验方法被用来证明认知失调,其为:

诱导性的服从的研究,之中的研究对象被要求做出和其看法相背的行为[Festinger & Carlsmith, 1959; Harmon-Jones, Brehm, Greenberg, Simon, & Nelson, 1996];

决策后的研究,研究在决策后对反对的另一种选择的看法[Brehm, 1956; Harmon-Jones &

Harmon-Jones, 2002];

研究人类如何以其自身的观点来找寻协和的资讯,而不是不协和的资讯,以防止认知失调的发生[Frey, 1986];

研究人类对与其坚信的信仰、看法等不协和的资讯是如何反应的[Festinger, Riecken, & Schachter, 1956; Batson, 1975; Burris, Harmon-Jones, Tarpley, 1997]。

诱导性的服从的研究

[编辑本段] 起源和第一个测试理论的实验

在费斯廷格与美瑞尔·卡尔史密斯1959年的一个经典实验中,学生们被要求进行烦琐且无意义的工作,包括把书翻转四分之一圈,以及另一个,把汤匙放在盘子上,清空盘子,再把盘子放满汤匙,如此不断地重复。参加这个实验的人都很消极地反覆这些工作。过了一段时间后,学生们会被告知实验已经结束,他们可以离开了。这是诱导性的服从的研究的一个例子。

不过,实验者随后向实验对象做了一个小小的请求。即他们被告知某位必要的研究助理无法进行这个实验,而这位参加者被要求去代为说服另一位接受实验者(此人实际上是知情者)这项刚刚才被完成的单调的,无聊的工作其实是有趣的且吸引人的。某些参加者受雇以20元的代价,另一组则是1元,而对照组不能被要求去执行此任务。

当之后被要求去评价拔钉子工作时,那些在1元组的人比起其他在20元组以及对照组之评价显得更加地肯定。这被Festinger和Carlsmith解释成为认知失调的证明。实验者理论化了人们在感受到介于矛盾认知的不一致”我告诉某人这项工作是有趣的,而实际上我却发现它是无聊的”。当只被给予1元时,学生们被强迫内在化他们被诱导表现而产生的态度,因为他们没有其他正当的理由。那些在20元组的情况中,这是有争议的,即为此行为有着一个外在正当的理由。行为内在化是唯一一个方式去解释受试者对于此任务的评价。这项研究已经被延伸于往后几年之中。现今被相信的是有一个冲突介于认知当中即”我不是一个说谎者,但我却说了谎”。因此,这事实已经被带向靠近谎言一步了,更可以说,即此任务评价往上升了。

研究者更进一步地推测只有1元组的受测者面临到不足的理由以致于产生”认知失调”,所以当他们被要求对于这些任务而说谎,他们借由改变他们的态度以寻求抒发这些假定的压力.这种过程让受测者真正地相信这些工作是有趣的。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

费斯廷格与他的《认知失调理论》

2007-4-8 8:04:23

明月

1957年,当时任斯坦福大学心理教授利昂·费斯廷格知写的《认知失调理论》(A 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一书出版。社会心理学中新近对研究工作最有激励作用的概念莫过于认知失调这一概念。利昂·费斯廷格1919年5月8日生于纽约市。1939年在纽约市立学院完成大学教育之后,他去衣阿华州立大学,1940年得硕士学位,1942年得博士学位。先后在衣阿华大学、罗切斯特大学、马萨诸塞理工学院、密歇根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担任教学和研究工作之后,于1955年任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1968年,他参加了纽约市社会研究新学校的教授会。费斯廷格认为,人基本上是一个试图使其生活协调有序的有思维的个体。设想一下下述情境:甲和乙是两成年男友,他们在辩论年轻一代的品行。甲先生认为年轻一代都是坏家伙,不负责任、不守纪律、衣着邋遢、语言粗野、懒懒散散。而乙却认为这些人并不比老第一辈人年轻时坏,在某些方面可能还更好些。这种不一致,费斯廷格标名为认知失调。

费斯廷格·利昂(Festinger,Leon 1919-1989)美国社会心理学家。1919年8月5日生于纽约市。1939年获纽约市立大学心理学士学位。嗣后,前往衣阿华州立大学,在K.勒温的指导下从事研究工作,分别于1940年和1942年获得碛士和博士学位。1943-1948年先后在罗切斯特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任职。1951年起任密执安大学团体动力学研究中心主任。1965年到斯坦福大学任心理学教授。1968年起转任美国社会研究新学院心理学教授。自此,他离开社会心理学领域而专注于对知觉问题的生理心理学研究。1989年2月11日卒于纽约。

费斯廷格早年随勒温参与团体动力学研究。他在继承勒温动力论思想的同时,于1957年正式提出认知失调概念,从而发展了自己的理论。他认为认知上的失调(或称矛盾),例如人们在意见、信念和价值观上的不协调,会造成特定的心理压力,产生心理上的不愉快,从而促使人们去减少失调。减少失调,意味着改变现存的认知关系,消除心理失调体验。根据这种理论,如果人们的行为不符合其思想,那么他们不是重组自己的思想以与行为保持一致,就是要改变行为以与思想保持一致。他首先在动机领域里引进认知失调,实现了把行为动因从交与作用动力观到认知矛盾动力观的转变,把动机理论的参照点从需求水平转移到认知水平。认知失调是一种动机状态,认知失调理论是动力心理学的一种新观点

1月7日

认知失调理论

认知失调理论由费斯汀格提出的。如果一个认知与另一个认知相对立,这两个认知的关系,就叫做失调。

认知失调理论首先是由费斯汀格提出,并成为以后许多理论的基础,他指出如果一个认知与另一个认知相对立,这两个认知的关系,就叫做失调。

认知失调理论认为:一般情况下,个体的态度与行为是相协调的,因此不需要改变态度与行为。假如两者出现了不一致,如做了与态度相违背的事,或没做想做的事,这时就产生了认知失调。认知失调会产生一种心理紧张,个体会力图解除这种紧张,以重新恢复平衡。

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通常有4种:

1.改变认知如果两个认知相互矛盾,我们可以改变其中一个认知,使他与另一个相一致。

2.增加新的认知如果两个不一致的认知导致了失调,那么失调程度可由增加更多的协调认知来减少。

3.改变认知的相对重要性因为一致和不一致的认知必须根据其重要性来加权,因此可以通过改变认知的重要性来减少失调。

4.改变行为认知失调也可通过改变行为来减少,但一般情况下,行为比态度更难改变。

英语学习的毅力与认知失调理论(2006-11-23 22:50:00)

分类:我的口语学习方法---请进!

标签:教育教学口语英语外语人生宇宙科学神秘佛

教佛学管理就业

今天中午在南四环开车,突然看到前面一辆车很奇怪,离近了,原来是翻了!撞得很惨,四脚朝天。从驾驶楼伸出了一只胳膊在挣扎。我放慢了速度,心里在震撼和犹豫---是停下车帮助救人还是继续走赴约?---约会重要?犹豫中已经走过了。心里很是不舒服,内疚,自责自己不能见义勇为。

想起了前几天讲的课,关于组织行为学里的心理学部分---认知失调理论,自我剖析了自己。认知失调理论是一个人采取的行为与自己的价值观或者态度不一致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三个因素构成:元素的重要性,控制性和回报性。

比如,当采访一个人的时候,问他环境保护重要吗,90%以上的人都会说重要。但是90%的人生活中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环境的行为。比如乱扔纸片,烟头,不按分类处理垃圾等。这是由于以上三个变量引起的。元素一,我们可能觉得一个小的事物的重要性没有那么严重,比如觉得仅仅一个烟头不会造成严重的破坏。二,我们也可能觉得整个环境面临的问题远比这个严重,自己的行为不会减轻整体的环境状况,自己是不可控的。三,我们觉得自己的做法回报力度不够,没有奖赏,所以还是采取了捷径的处理方法。很多西方国家如德国,就在矿泉水瓶上写了回收20欧分的字样,效果很明显。

以上现象也可以用博弈论来解释---我不扔,别人也要扔,还不如我也扔。

所以我们想彻底改变自己的意识看来难度不小,正如一个口号所倡导的:“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英语学习,亦复如是。每一个要决心学习的人,从价值观到态度都不会觉得不应该刻苦学习。但是,为什么学着学着学不进去了?以上理论很适合。一,元素的重要性,还是没有真正相信英语学习成功会给自己带来变化,所以对重要性认识不够。另外,其他的五花八门成功诱惑和繁杂的生活以及娱乐也会降低学英语的重要性认识。以前接待很多学生都是这种心态,没有感觉真正重要。二,不可控,不可知,认为自己可能无法掌控未来学习中的变数,对方法和内容产生了怀疑。三,看不到回报,由于学习的日积月累特点,还没有到了质变就觉得没有效果,灰心了。

这个理论,在组织行为学里被应用于员工满意度调查---不要轻信调查的结论!如同我们看到的电视访谈节目---真是“见见之时,见非是见”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我们最难征服的东西是自己的意识

认知失调对管理者的启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52327819.html, 认知失调对管理者的启示 作者:宋紫薇 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18年第08期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8-0031-01 在社会心理学中,认知取向的认知一致性理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是认为,认知之间的不一致关系指的是认知不平衡、不对称、不和谐以及不协调状态。这种不一致的认知关系产生了不愉快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引发了要获得一致的、愉快的行为。所有这些理论代表了一种总的认知取向,即它们都是把态度、期望、知识、信念等作为基本因素来解释行为。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是认知一致性理论的一种。 每个人的心理空间中包含多种多样的认知因素。这些因素是人对外部世界和对自我的种种认识,包括观念、信仰、价值观、态度等许多方面,同时,也可以是某种行为的表象或再现,甚至是对未来事件的期待。随着人当前社会活动的内容不同,各种有关的认知因素会以各种组合方式并存于人的当前意识中。它们之间的关系有3种可能性,即协调、失调和不相关。协调和失调是针对认知因素之间是否在心理上存在相互矛盾而言。在态度与行为产生不一致的时候,常常会引起个体的心理紧张。为了克服这种由认知失调引起的紧张,人们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以减少自己的认知失调。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通常有四种:第一种:改变认知如果两个认知相互矛盾,我们可以改变其中一个认知,使他与另一个相一致。第二种:增加新的认知如果两个不一致的认知导致了失调,那么失调程度可由增加更多的协调认知来减少。第三种:改变认知的相对重要性因为一致和不一致的认知必须根据其重要性来加权,因此可以通过改变认知的重要性来减少失调。第四种:改变行为认知失调也可通过改变行为来减少,但一般情况下,行为比态度更难改变。 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经常被应用于管理文献中,以解释和预测管理决策中产生态度和行为变化时的认知失调。费斯汀格认为,元素就是认知,而认知指的是有关一个人自己或所处的环境的任何知识、观念、信念或情感。费斯汀格把元素之间的关系分为三类:无关、失调和协调。如果两个元素彼此之间没有什么关系,那么,一个认知元素对另外一个认知元素就没有什么含义,它们之间就存在着无关的关系(Relation of irrelevance);如果认知之间以某种方 式相联系以至一个元素对另外一个元素意味着什么,那么,他们之间就存在着有关的关系,这种关系或者是协调,或者是失调。协调是指一个元素紧跟另外一个元素的同方向;失调是指一个元素紧跟另外一个元素的反面。 认知失调理论的基本原理是:人们具有一种一致或平衡的倾向。然而认知失调理论和其他一致性理论有两个重要区别:(1 >它侧重于一般的认知行为(Cognitive behavior),所以,它主要不是一个有关社会行为的理论;C2与其他的一致性理论相比,它对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影

社会心理学原理与应用网上作业一

哪位学者首先提出儿童的自我概念是通过“镜像过程”形成起来的“镜像自我”,即别人对于儿童的态度反应(表情、评价与对待)就像一面镜子? ?A) 米德 ?B) 库利 ?C) 弗洛伊德 ?D) 埃里克森 参考答案: B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2(2分) 社会认知的基本特性不包括哪一项? ?A) 互动性 ?B) 间接性 ?C) 整体性 ?D) 矛盾性 参考答案: D

解析: 无 3(2分) 在利他行为的诸多理论中,我们所做的很多源于最大化我们的报酬和最小化我们的成本的动机。以上说法是出自于哪一理论? ?A) 社会交换理论 ?B) 社会规范理论 ?C) 进化理论 ?D) 社会认知理论 参考答案: A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4(2分)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良好人际关系原则的是哪项? ?A) 相互性原则 ?B) 平等性原则 ?C)

?D) 交换性原则 参考答案: C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5(2分) 明尼苏达多项个性量表(MMPI)属于哪种测验? ?A) 速度测验 ?B) 智力测验 ?C) 能力测验 ?D) 典型反应测验 参考答案: D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6(2分) 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过来予以肯定与支持。这一现象说明了哪一项原则? ?A) 人际关系的相互性原则

?B) 人际关系的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C) 人际关系的交换性原则 ?D) 人际关系的平等性原则 参考答案: B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7(2分) 社会心理学关于归因理论的研究始于1958年哪位学者的研究??A) 冯特 ?B) 勒温 ?C) 墨菲 ?D) 海德 参考答案: D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8(2分)

认知失调理论

认知失调理论是认知一致性理论的一种,它最早由费斯廷格(Leon Festinger 1957)提出来的一种理论。在费斯廷格看来,所谓的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比如你本来想帮助你的朋友,实际上却帮了倒忙。费斯廷格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的态度与行为是一致的,如你和你喜欢的人一起郊游或不理睬与你有过节的另一个人。但有时候态度与行为也会出现不一致,如尽管你很不喜欢你的上司夸夸其谈,但为了怕他报复你而恭维他。在态度与行为产生不一致的时候,常常会引起个体的心理紧张。为了克服这种由认知失调引起的紧张,人们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以减少自己的认知失调。以戒烟为例,你很想戒掉你的烟瘾,但当你的好朋友给你香烟的时候你又抽了一支烟,这时候你戒烟的态度和你抽烟的行为产生了矛盾,引起了认知失调。 我们大概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减少由于戒烟而引起的认知失调: 改变态度 改变自己对戒烟的态度,使其与以前的行为一致(我喜欢吸烟,我不想真正戒掉)。 增加认知 如果两个认知不一致,可以通过增加更多一致性的认知来减少失调(吸烟让我放松和保持体型,有利于我的健康)。 改变认知 改变认知的重要性让一致性的认知变得重要,不一致性的认知变得不重要(放松和保持体型比担心30年后患癌更重要)。 减少选择感 让自己相信自己只所以做出与态度相矛盾的行为是因为自己没有选择(生活中有如此多的压力,我只能靠吸烟来缓解,别无他法)。 改变行为 使自己的行为不再与态度有冲突(我将再次戒烟,即使别人给也不再抽烟)。 编辑本段 基本内容

人当前社会活动的内容不同,各种有关的认知因素会以各种组合方式并存于人的当前意识中。它们之间的关系有3种可能性,即协调、失调和不相关。协调和失调是针对认知因素之间是否在心理上存在相互矛盾而言。所谓两个认知因素相互失调是指这两个因素之间不一致,偏重的是心理意义上的矛盾。 认知失调理论研究当人具有相互失调的认知因素时的心理体验的特点,以及在这种体验作用下的心理活动变化。费斯廷格认为,相互失调的认知因素会引起人的心理上的紧张,并产生不愉快体验,他将其定义为失调感。例如,一个平日吸很多烟的人,读了论证吸烟可能导致患肺癌的文章后,心理体验是不愉快的。因为“我平日吸许多烟”与“研究证明吸烟很可能引起肺癌”这两个认知因素相互失调。失调感的程度依赖于两个因素:一是两个认知因素矛盾的程度;二是从个人角度看,两个认知因素的重要性。给人带来不愉快心理体验的失调感可成为动机作用于人,使人努力减弱或消除它。采用的方法有4种:①改变认知因素之一的方向,使其与另一个相协调;②采取新的行动获得协调;③收集新的认知因素重新调整原来的认知系统;④改变认知因素的重要性。费斯廷格提出,人在减弱或消除失调感的过程中,一般对自己的心理活动状态缺乏明确的意识。 编辑本段 相关的研究 费斯廷格在提出认知失调理论的同时,也给出了实验证据加以验证。不充分合理化实验 让被试做 1小时枯燥无味的绕线工作,在其离开工作室时,实验者请他告诉在外面等候参加实验的“被试”(其实是实验助手)绕线工作很有趣,吸引人;为此,说谎的被试得到一笔酬金。然后实验者再请他填写一张问卷,以了解他对绕线工作的真实态度。结果发现,得报酬多的被试对绕线工作仍持有低的态度评价;得报酬少的被试提高了对绕线工作的评价,变得喜欢这个工作了。 费斯廷格的解释是:当被试对别人说绕线工作很有趣时,心口不一致。他头脑中有了两个认知因素:“我本不喜欢绕线工作”和“我对别人说这话有趣”,两者是相互失调的。为了消除心理上的失调感,他便要把自己的行为合理化。费斯廷格认为,得钱多的(20美元)被试会用这笔不小的酬金为自己的行为辩解,认为自己之所以对别人说绕线有趣是因为有明显的外部好处,这样说是值得的。心口不一致所带来的失调感就削弱了。可是对得钱少的(1美元)被试来说,用这种理由为自己的行为开脱就较困难。由于失调感所带来的心理压力,他会再审视两个相互矛盾的认知因素。其

认知失调报告

社会心理学实验 实验名称:理由不充分效应与认知失调理论 班级:13应用心理学姓名:张雨佳学号:2013326601011 其他组员:周相群、杨林竺、王嫕、杜诗音 1目的 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研究者莱昂·费斯丁格提出了深具影响力的著名的“认知不协调”理论。提出假设:当你同时持有两种或多种在心理上不一致的认知时,你就会感到认知不协调。此时,它会在不同程度上产生不适和压力,其程度取决于这种不协调对你生活的重要性。由于你无法改变你的行为(因为你已经完成了,或者当时你的形势压力太大),于是你只好改变你的态度。那么人们在一种行为的理由不充分时,会有一种自动寻求补充理由,以维持自己认知协调的心理反应。 本实验通过让实验组参加一个困难任务的实验(左手画圆,右手画方),并对接下去的假被试谎称这是一个容易的游戏,而撒谎这个行为的报酬(一支圆珠笔)是不充分的,以此来验证不充分理由效应以及认知失调理论。 2方法: 2.1材料 图1任务样本 任务样本如上图所示,以及白纸60张,两支黑笔,圆珠笔60支,实验结束问题反馈表(详见附件)。 2.2被试 浙江理工大学本科生60名,29男31女,男生年龄20.9±2.0,女生年龄19.0±1.3,均为右利手,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 2.3实验设计 自变量:实验组撒谎且因此得到报酬一支圆珠笔,控制组不撒谎也没有报酬。控制变量:实验环境控制在教室 因变量:对实验任务难易程度的认知;对同类实验参加的意愿。 单因素被试间设计

2.4实验流程 1.展示指导语“欢迎参加本实验!在实验中,请用左手画圆,右手画方,图形形状如下所示。要求两手同时画且不能间断,如果画得一模一样,可以获取一定现金报酬。”并同时展示任务样本如图1所示。在被试明确实验任务后即开始实验。 2.被试完成任务并告知他任务失败。 3.在完成步骤2后将被试分为两组,一组为控制组,他们没有得到报酬,也不需要说谎。另一组为实验组,他们需要帮助研究者对等待实验的假被试谎 4. 愿意参加类似实验)。 3结果 3.1描述性统计 表1被试任务困难程度与参加同类实验评分(mean±sd) 组别任务困难程度 (-5到+5) 参加同类实验 (-5到+5) N 控制组(不撒谎) 2.70±1.725 0.57±2.956 30(男15人,女15人)实验组(撒谎) 1.13±2.515 1.90±2.578 30(男14人,女16人) 由表1得,在任务困难程度评定上,实验组和控制组都是认为任务是困难的,但是实验组相比控制组评分低,也就是可能实验组会相对来说觉得任务较容易。在参加同类实验评定上,实验组和控制组都是想参加同类实验的,但是实验组相比控制组评分略高,也就是实验组可能对参加同类实验有更强烈的意愿。后续将对此做进一步深入的独立样本t检验。 3.2独立样本t检验 (1)任务困难程度 方差齐性检验发现方差不齐,故用矫正公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2任务困难程度独立样本t检验 t df p -2.813 51.339 .007 结果显示t0.5/2(51.339)=-2.813,p<.01,差异显著,说明实验组对困难程度地评分显著低于控制组,即实验组相对于控制组认为任务更加简单。 (2)参加同类实验 方差齐性检验结果齐性,故直接选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的生活应用

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的生活应用 作者:郭程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利昂·费斯廷格提出的阐释人的态度变化过程的社会心理学理论。认知失调论的基本要义为,当个体面对新情境,必需表示自身的态度时,个体在心理上将出现新认知(新的理解)与旧认知(旧的信念)相互冲突的状况,为了消除此种因为不一致而带来紧张的不适感,个体在心理上倾向于采用两种方式进行自我调适,其一为对于新认知予以否认;另一为寻求更多新认知的讯息,提升新认知的可信度,借以彻底取代旧认知,从而获得心理平衡。该理论在性质上为解释个体内在动机的主要理论,故而被广泛用以解释个体态度改变的重要依据,认知失调论是动力心理学的一种新的观点。是20世纪50~60年代在西方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中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在费斯廷格看来,所谓的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比如你本来想帮助你的朋友,实际上却帮了倒忙。又如“吸烟有害健康”与“我吸烟”就是一种不协调关系。 人际关系和谐与否是影响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而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我们在校期间几乎有50%的时间是在宿舍中度过的,同室友们的关系(宿舍人际关系)是其人际关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而宿舍人际关系是影响我们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乃至身体健康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我上初高中时并没有住过寝室,因而在大学里住校是我第一次住寝室,第一次和三个一开始都相互陌生的同龄人住在一起,我感到不安,也感到兴奋。我是家中独女,父母平时工作都很忙,因而我总是一个人在家,一开始会想着出去玩,但时间一长我就习惯了一个人,上了大学突然要和三个同龄人住一起多多少少会有一些担忧,后来在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中我没有避免出现宿舍人际关系处理不好这个问题,我根据自身的经历和从网上收集的资料总结了影响宿舍人际关系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客观上的原因,不同的家庭背景、兴趣及价值观的不同等;生活细节方面,不同的生活习惯、作息时间的不一致等;人际竞争以及不同的人格特征,而由生活细节引发的不尊重他人,不顾及他人感受是宿舍生活发生摩擦,影响彼此关系的最主要原因。学习了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后,认为这个理论可以很好的解释和解决宿舍人际关系问题,每个人都相信自己是公正、善良、聪明和有价值的人,也正如费斯汀格认为人是理由化的动物,人们没有那么多想使自己正确的动机,而有相信自己正确的动机,在遇到与自己已有认知相左的信息时,人们会做出改变,或是改变已有认知,或是歪曲外部信息,就处理宿舍关系而言,当与室友发生矛盾和冲突时,我们常常会认为自己是有理的或正确的,因为我们先前就有一个认知:“我是善良、友好的”,而这一认知与“我和室友发生了冲突”的认知是不一致的,出现了认知失调,为了减少这一失调带来的不舒服感,我们往往为了保护自尊,维护自我形象,因而将责任归因于室友,“是室友的问题”,而不是我的问题,出现“自我服务偏差”;或者是否认宿舍人际

认知失调理论在网络广告创意中的运用

认知失调理论在网络广告创意中的运用 创意,是现代广告创作的核心环节。凡是那些深深地吸引了受众的注意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优秀广告,无一例外的都具有非凡的创意。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明确指出:“要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同时让他们来买你的商品,非要有好的点子不可,除非你的广告有很好的点子,不然它就像被黑夜吞噬的船只。”新兴网络媒体中的广告,要想摆脱与其他新闻类信息相比的弱势地位,同样需要有好的创意。 认知失调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有时会被拿来创意传统媒体广告。但是通过比较人们会发现,网络与传统媒体相比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网络广告的创意更适合运用认知失调理论。 一、认知失调理论及其在传统媒介广告创意中的局限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于1957年提出并形成的一套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人的认知体系由许多认知因素组成,这些认知因素之间有些是相互独立的,有些是相互关联的。而相互关联的认知因素之间又存在两种情况,一是两个关联因素之间呈协调关系,二是两个关联因素之间呈不协调关系。例如:“吸烟有害健康”和“适量饮酒有利健康”是两个相互独立的认知因素;“我每天喜欢饮用少量的酒”和“适量饮酒有利健康”是呈协调关系的相互关联的认知因素,而和“医生要求我戒酒”是呈不协调关系的相互关联的认知因素。 当人们认知体系内呈协调关系时,就会设法保持这种协调关系,避免接触与已有认知因素相矛盾的信息;当人们的认知体系内发生了不协调,就会设法去减轻或解除这种不协调状态①。在通常状况下,人们总是习惯于在相互协调的认知体系内接受各种信息,从而使个人的认知体系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但是在现实的信息接触过程中,由于个人差异的存在以及所接触到信息的不确定性等因素,使得人们不可能只接触符合自己认知体系的信息。有的信息可能完全是新信息,有的信息则可能是与自己原有的认知相矛盾的信息。当这种异化信息冲击个体的认知体系时,就会与原有的认知因素呈现出不协调的关系,从而导致认知失调和心理紧张。上面提到的“我每天喜欢饮用少量的酒”和“适量饮酒有利健康”是某个个体的关联协调认知。 但当出现“医生要求我戒酒”的认知时,该个体一直以来的协调认知就可能被打破。此时,个体为了解除紧张会使用改变认知、增加新的认知、改变认知的相对重要性、改变行为等方法,来力图重新恢复平衡②。在刚才的例子中,该个体有多种选择可以恢复平衡,如遵守或忽视医生的建议等。 在传统媒体广告中,利用认知失调理论来引起受众注意,从而改变受众认知的广告创意也是存在的。例如奥格威的名篇《穿哈撒威衬衫的男人》,就是利用了眼罩与整个画面的不协调来衬托出穿该品牌衬衫的男人个性十足。但是由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介具有主体传播性强、传受双方互动性弱等缺点,使得受众不容易消除紧张、恢复认知协调,从而限制了认知失调理论在广告创意方面的发挥。 二、网络广告的特点

成本沉没效应

浅谈成本沉没效应 1981年,洛克希德飞机公司宣布放弃L-1011商业飞机项目,因为该项目累计给公司造成了25亿美元的巨额亏损,而且毫无市场发展前景。第二天,该公司的股价随即下跌18%。1983年,德州仪器同样由于宣布退出持续亏损的家庭电脑业务领域,公司股价大跌22%。 为什么一旦企业终止亏损项目或者退出不具竞争性的产品领域,反而会导致公司股价大跌?这是人们对公司主管不能坚持项目的完成以及未能为过去付出的成本创造期望效益的一种自然反应,而似乎并没有考虑到终止项目能够避免越陷越深的怪圈。这就是所谓的成本沉没效应。 一、什么是成本沉没效应 1985年,Arkes和Blumer通过自己的实验研究论证了成本沉没效应(sunk cost effect),认为它是“一种适应不良的经济行为,具体表现为在某一面一旦投入金钱、努力或时间之后就表现出继续投入的巨大倾向”。他们曾设计了一个实验:作为一家航空公司的总裁,你为公司的一个研究项目预计投入1亿美元,目的是生产一种隐形飞机(即不能被传统雷达识别的飞机)。当这一项目完成了90%的时候,另一家公司生产的隐形飞机开始进入市场,并且,这种飞机比你们公司研制的飞机速度更快且更加经济。这时你面临的问题是:你会继续投入另外10%的资金,完成你们的隐形飞机吗?实验发现,85%的人选择继续投入资金。因此,当公司主管做出终止已经投入金钱、努力和时间的项目的决定时,公众却表现出了抗拒心理,认为毕竟已经付出了90%,应该继续投入并最终完成项目。 生活中还有很多成本沉没的例子,比如说在婚前送贵重的订婚戒指,使得男方因为投入了成本而更加的珍惜自己的妻子;较高的拍卖报名费导致人们投标价格高于正常水平,因为沉没的报名费进一步促使人们渴望最终获得拍品,而不想空手而归;现代人工作忙碌,很难实施自己的健康计划,而如果选择比较贵的健身俱乐部,高昂的会员费就会促进人们更积极的参加健身活动。 二、成本沉没效应的理论解释 那么,如何来解释人们的这种成本沉没效应呢?即一般人们在面对失去损失的时候,往往会做出更加冒险的行为决策。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主要有前景理论、避免浪费和认知失调等观点。 (一)前景理论认为,在面对未来的风险选择时,人们通过一个价值函数来进行价值评估。

认知失调理论

认知失调理论 名词解释:是由菲斯廷格提出的。是指个体认识到自己的态度之间、或者态度与行为之间存在着矛盾 简介: 知失调理论是认知一致性理论的一种,它最早由费斯廷格(Leon Festinger 19 57)提出来的一种理论。在费斯廷格看来,所谓的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比如你本来想帮助你的朋友,实际上却帮了倒忙。费斯廷格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的态度与行为是一致的,如你和你喜欢的人一起郊游或不理睬与你有过节的另一个人。但有时候态度与行为也会出现不一致,如尽管你很不喜欢你的上司夸夸其谈,但为了怕他报复你而恭维他。在态度与行为产生不一致的时候,常常会引起个体的心理紧张。为了克服这种由认知失调引起的紧张,人们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以减少自己的认知失调。以戒烟为例,你很想戒掉你的烟瘾,但当你的好朋友给你香烟的时候你又抽了一支烟,这时候你戒烟的态度和你抽烟的行为产生了矛盾,引起了认知失调。 我们大概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减少由于戒烟而引起的认知失调: 1.改变态度 改变自己对戒烟的态度,使其与以前的行为一致(我喜欢吸烟,我不想真正戒掉)。 2.增加认知 如果两个认知不一致,可以通过增加更多一致性的认知来减少失调(吸烟让我放松和保持体型,有利于我的健康)。 3.改变认知的重要性让一致性的认知变得重要,不一致性的认知变得不重要(放松和保持体型比担心30年后患癌更重要)。 4.减少选择感 让自己相信自己只所以做出与态度相矛盾的行为是因为自己没有选择(生活中有如此多的压力,我只能靠吸烟来缓解,别无他法)。 5.改变行为 使自己的行为不再与态度有冲突(我将再次戒烟,即使别人给也不再抽烟)。 人类梦境共十二种 美国临床心理学博士帕特里夏·加菲尔德公布了一项有关人类梦境的研究成果:尽管全球有60多亿人,但大家做的梦只有12种。 经过多年研究,加菲尔德博士得出了一个惊人结论:无论国籍、性别、贫富、贵贱、宗教信仰以及文化背景如何,全世界60多亿人每天晚上都在做着大同小异的12种梦,也可以说是12对梦。因为相对于每一种噩梦,一般都有一种对应的、令人陶醉的美梦。 1.追击邻居或电影明星并与之拥抱(美梦);被野兽或怪物等可怕的东西追击

浅谈认知失调理论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认知失调理论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乐清三中陈琼霜 [摘要] 认知失调的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于五六十年代提出来的。认知失调在教与学相互作用的课堂教学中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本文从认知失调的角度,阐述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认知失调理论,并尝试运用认知失调理论来促进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认知失调理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认知失调的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于五六十年代提出来的。其核心观点是: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都有维持自己的观点或信念一致性的需要,以保持心理平衡;如果人们的观念出现了前后不一致时,也就是出现了所谓认知上的失调,这时人的心理会出现紊乱或不安,他就会力求通过重新组织或改变自己的观点,以达到新的认知上的平衡。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认知失调是学习现象发生的先决条件,是教师考察学习现象是否发生的重要依据。 新的教学观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对于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因而,它不仅成为教学的活动方式,也形成师生之间的教育情景和精神氛围。[1]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活动的过程,是人身心发展的手段。教师的教直接作用的是学生的心理活动,学生的学即是心理活动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更主要的是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安排是否激发起了学生的智慧活动,是否引发了学生专注于知识的探求与问题的求索的欲望和行为。 因此,促成学生的认知失调,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是一种重要的课堂教学策略。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认知失调的原理,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在一线课堂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尝试。 1 明确目标,诱导认知失调 布鲁姆指出: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地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由此可见,教师将根据课程标准、考纲精神、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制定的教学目标,转变为学生心中的学习目标,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好途径。通过目标导向教学,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意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 [2] 在课前,可以通过讲义或幻灯片的形式,将本节课的考纲要求的知识点罗列出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让学生面临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或引起学生已有概念的冲突,

认知失调理论

(一)什么是认知失调 费斯汀格假定,人有一种保持认知一致性的趋向。在现实社会中,不一致的、相互矛盾的事物处处可见,但外部的不一致并不一定导致内部的不一致,因为人可以把这些不一致的事物理性化,而达到心理或认知的一致。但是倘若人不能达到这一点,也就达不到认知的一致性,心理上就会产生痛苦的体验。 对费斯汀格来说,认知的不一致就意味着认知不协调或失调。关于认知失调的定义,费斯汀格认为,假如两个认知要素是相关的且是相互独立的,我们可由一个要素导出另一个要素的反面,那么,这两个认知要素就是失调关系。例如一个人有这样两种认知:"抽烟能导致肺癌","我抽烟",这个人就会体验到认知失调。因为由"抽烟能导致肺癌"可以推出"我不应该抽烟"的结论。 "认知"的概念。在费斯汀格的原意中,认知在很大程度上被定义为认知结构中的"要素",一个要素即一个认知。它们是一个人意识到的一切。它们可以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自己的心理状态、人格特征的认识,也可以是对外部客观事物的认识。总之,它可以是事实、信仰、见解或别的一切事物。若某种事实尽管存在,但个体并没有意识或者是一致的,或者是不一致的,或者是不相关的。只有在两者既相关,又不一致的情况下,才能导致失调。第二个注意之点在于"由......可以推出"的确切含义。在个体的认知结构中,要素之间的一致或不一致完全是由个体的心理意义决定的。换句话说,认知的一致与否并不决定于是否符合客观逻辑,而决定于个体的心理逻辑。就一个个体来说,如果由一个认知可以推出另一个对立的认知,那么两个认知就是不协调的。实际上,这两个认知在逻辑上并非一定不一致,只是因为个体依照自己的心理逻辑才体验到了两种认知的差异,从而产生了失调。 认知失调的方式有两种,最简单的方式是逻辑上的不一致。如果说所有的乌鸦都是黑的,那么如果见到某只乌鸦是白色的,则个体的认识就会产生不一致,失调就会随之产生。态度与行为之间的不一致,或者同一个体的两种行为不一致最容易导致失调,一个人在态度上可能反对战争,这样"我反对战争"和"我参加战争"就是两种矛盾的认知,个体也就必然产生认知失调。这种范例同样可应用于两种不一致的行为。 在谈到失调对行为的影响时,费斯汀格做了两个假定:"当失调存在时,由于个体心理上的痛苦,个体则试图减少失调,达到认知和谐,以减少心理上的不舒适体验。当失调存在时,除了努力减少失调外,个体还积极地避开可能导致增加失调的情景和信息"。减少失调可通过三种方式:(1)改变自己对行为的认知。(2)改变自己的行为。(3)改变自己对行为结果的认识。例如,倘若抽烟导致认知失调,个体减少失调的方式是:停止抽烟,或改变对抽烟消极后果的认识。 失调的程度是认知要素重要性的功能。对个体来说,要素的重要性或价值越大,由此要素引起的失调程度也越高。例如,损失一角钱所引起的失调就无法与损失100元所引起失调相比。如果某人不喜欢吃菠菜,但又多少吃了一些,这会产生失调,但程度却不会太高,因为不喜欢吃菠菜和吃了些菠菜在个体的认知结构中都不占重要地位。 在决定失调的程度时,必须考虑认知结构中所有与失调有关的认知要素。前面我们谈到的失调只包含两个认知,实际上,每一种失调都牵涉到两个以上或更多的认知。除了两个主要的认知外,其他有关的认知也都对失调的程度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例如,主张和平和参战是两个矛盾的认知,会导致认知失调,但个体参加战争可能与保卫祖国的认知一致,因而可以减少失调程度,或者根本不会产生失调。 "存在于两个认知要素之间的最大失调等值于对较少抵

态度和品德的养成

态度和品德的养成 一、概述 1、态度的定义: 2、对态度的理解:(3条) 3、态度的结构: (1)态度的认知成分(2)态度的情感成分(3)态度的行为成分 基中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核心 4、品德的含义: 5、对品德的理解: 品德形成的后天性:个体的品德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社会环境中通过学习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品德内容的社会性:品德是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和社会规范的体现 品德结构的相对稳定性:偶尔为之的表现不能称为品德。只有经常地表现出一贯的规范行为,才标志着品德的行成。 品德表现的行为性;品德是人凭选择所习得的习性,是道德行为长期积累的结果,而道德行为又是判断道德品质的客观依据。 品德抉择的自觉性:表现在品德的形成必须以某种社会道德意识或观念为基础,在复杂的道德情境中能凭借一定的判断自觉自愿地、创造性地调节自己的行为。 6、道德的特征 (1)道德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是一定社会为了调整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产生的行为规范或准则的总和(定义) (2)道德的社会共同性。适应全社会各个成员都必须遵循的简单的共同生活准则,同一社会各阶段所共有 (3)道德的阶级性。表现为各个阶级者是以自己的道德观念来维护自己的阶级利益。(4)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它不以个别人的存在或品德为转移。 7、品德和道德的区别和联系 (1)联系:个体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个体品德的形成依赖于社会道德。道德和品德的直接根源不同,但最终根源是相同的都要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2)区别 A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调整人们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而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是社会行为准则在个体身上的反映。B道德的产生和发展服从于社会发展规律,不以个人的存在和品德高低为转移,不同社会有不同道德标准;品德的形成不仅受社会的影响还受个体生理、心理等内在条件的制约C道德是社会学或伦理学研究的对象,品德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8、品德与性格(个性)等的不同。

认知失调

概述 [编辑本段] (Cognitive Dissonance)认知失调是指一个人的行为与自己先前一贯的对自我的认知(而且通常是正面的、积极的自我)产生分歧,从一个认知推断出另一个对立的认知时而产生的不舒适感、不愉快的情绪。其中有两个重点或难点:一是认知成分,即所谓人们的思维、态度和信念等等;二是推断,即所谓逻辑推理是否正确。这两点同时又是产生失调的原因。随着认知失调的不断增加,一个要求减少和消除失调的压力就越来越大。减少和消除这种由失调而产生的压力和心理紧张,通常采取以下三种途径:①减少不协调认知成分;②增加协调的认知成分;③改变一种不协调的认知成分,使之不再与另一个认知成分矛盾。 认知失调是一个心理学上的名词,用来描述在同一时间有着两种相矛盾的想法,因而产生了一种不甚舒适的紧张状态。更精确一点来说,是两种认知中所产生的一种不兼容的知觉,这里的“认知”指的是任何一种知识的型式,包含看法、情绪、信仰,以及行为等。 认知失调的理论表示相冲突的认知是一种原动力,会强迫心灵去寻求或发明新的思想或信仰,或是去修改已在心里存在的信仰,好让认知间相冲突的程度减到最低。已有实验试图去量化此一理论上的趋动力。 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在1956年首次于其著作《当预言失灵》中提出了此一理论,其观察幽浮末日教派的成员们对这种反直觉信仰的坚持,以及其领导人的预言失败后,改信人数的增加。因为地球灭亡的预言失败,“预期落空”增加了认知间的失调,结果使得大多数没有心理准备的成员们,为了减缓此一心理失调而改去接受新的预言;亦即,外星人已经因为他们而饶恕了这个星球。 关于认知失调理论 [编辑本段] 认知失调理论是认知一致性理论的一种,它最早由费斯廷格(Leon Festinger 1957)提出来的一种理论。在费斯廷格看来,所谓的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比如你本来想帮助你的朋友,实际上却帮了倒忙。费斯廷格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的态度与行为是一致的,如你和你喜欢的人一起郊游或不理睬与你有过节的另一个人。但有时候态度与行为也会出现不一致,如尽管你很不喜欢你的上司夸夸其谈,但为了怕他报复你而恭维他。在态度与行为产生不一致的时候,常常会引起个体的心理紧张。为了克服这种由认知失调引起的紧张,人们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以减少自己的认知失调。以戒烟为例,你很想戒掉你的烟瘾,但当你的好朋友给你香烟的时候你又抽了一支烟,这时候你戒烟的态度和你抽烟的行为产生了矛盾,引起了认知失调。我们大概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减少由于戒烟而引起的认知失调: 1.改变态度 改变自己对戒烟的态度,使其与以前的行为一致(我喜欢吸烟,我不想真正戒掉)。 2.增加认知 如果两个认知不一致,可以通过增加更多一致性的认知来减少失调(吸烟让我放松和保持体型,有利于我的健康)。

浅谈认知失调论

浅谈认知失调论 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指一个人的行为与自己先前一贯的对自我的认知产生分歧,从一个认知推断出另一个对立的认知时而产生的不舒适感、不愉快的情绪。这里的“认知”指的是任何一种知识的型式,包含看法、情绪、信仰,以及行为等。 就是说我们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这种不协调会让我们调整自己的想法,来减少不愉快的体验。 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在1956年首次于其著作《当预言失灵》中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他观察到,幽浮末日教派的成员们在其领导人预言地球灭亡失败后,信教人数反而增加了。因为地球灭亡的预言失败,教众们的“预期落空”从而增加了认知失调。为了减少失调,他们便相信是自己的祈祷让外星人饶恕了地球。 认知失调在日常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它可以用来解释很多现象和风俗。 例如据美国《新闻周刊》报道,苏丹南部的努埃尔人和丁卡人有一个共同的特殊习俗。这两个主要靠畜牧为生的非洲部落都会在小孩的门牙一长出来后就将之拔掉,一般是拔掉上面的两颗和下面的四到六颗。用鱼钩拔牙的过程是非常痛苦的,这样做的结果是让所有的部落成员都明显地下巴松弛,而且说话有些困难。这种做法大概开始于很久以前,当时破伤风在中非地区非常猖獗。破伤风会让人“牙关紧锁”,但是如果把门牙拔掉,即使感染上这种疾病的孩子咬紧牙关也可以向其嘴中灌入流食。虽然苏丹南部已经好多年都没有破伤风了,但努埃尔人和丁卡人仍然保留着拔掉孩子门牙的习俗。事实上,他们认为松弛的下巴和下垂的嘴唇很好看。他们说有门牙的人看上去像豺狼。 社会心理学家卡罗尔?塔夫里什和埃利奥特?阿伦森在他们的新书《犯错了,但不是我犯的》中说,这种奇怪的风俗是心理学上所谓的认知失调,“认知失调”是当两种重要的信念、态度或者看法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感受到的一种极端的心理不适感。人类不能长时间地忍受这种不协调,所以他们通过改变自己的信念或者态度来缓解这种不适感。在努埃尔人和丁卡人的例子中。他们“选择”认为没有门牙在审美上来说是令人愉悦的,以此说明他们给孩子带来这种痛苦是正确的。 除此之外,认知失调理论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很多心理现象。 比如,认识失调理论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人的固执、执迷不悟的心理。费斯汀格在解释人的执迷不悟的心理时,认为这是由认知失调导致的。他认为,人都会遇到信念与现实发生冲突的情况,这种情况就会导致认知平衡失调,此时,人们就会感觉难受从而想办法来恢复心理平衡。 认知失调可能会导致执迷不悟,但执迷不悟并不一定是由认知失调所引起的。对于由认知失调导致的执迷不悟,调整的途径一般是:一是改变或否定认知的一个因素,二是对两个认知因素重新进行调整,三是再增加一个能够减轻这种痛苦的因素。 此外,认知失调理论还对于教育也有很大的启发作用。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上,认知失调不仅是课堂教学中的普遍心理现象,而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课堂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是课堂教学过程本质的体现。我国著名的教学论专家张诗亚教授认为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个认知发展的突变环节。教的一方具有主导性,是活动的设计方和引导方;而学的一方则具有生长性,是活动的参与方和目的方。整个课堂教学是建立在诱惑、辨惑、演惑、解惑四阶段基础上的过程。这四个阶段即是由认知失调,到认知转换,再到认知突变,最后建立新的认知平衡的过程。 当态度和行为缺乏一致时,如果这种行为使个人感到满意,可以引起他态度的改变。所以当学生毫无根据地表示他对做某件事情没有信心的时候,教师要鼓励他们先去做等事情开始进行,他就可能会发现自己做的不错,这时他这种感觉做不好、没有信心的态度和他工作取得一定成绩的行为之间的矛盾就会使他产生认知失调。但这种失调有时他并没有意识

认知失调的实际运用(参考资料)

认知失调理论的实际运用概述 认知失调理论是认知一致性理论的一种。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汀格于 1957 年的《认知失调论》一书中所提出。它的基本理论是当个体面对新情境,必需表示自身的态度时,个体在心理上将出现新认知(新的理解)与旧认知(旧的信念)相互冲突的状况,为了消除此种因为不一致而带来紧张的不适感,个体在心理上倾向于采用两种方式进行自我调适,其一为对于新认知予以否认;另一为寻求更多新认知的讯息,提升新认知的可信度,借以彻底取代旧认知,从而获得心理平衡。 简言之,认知失调理论主要在解释当个体知觉有两个认知(包括观念、态度、行为等)彼此不能调和一致时,会感觉心理冲突,促使个体放弃或改变认知之一,迁就另一认知,以恢复调和一致的状态。该理论在性质上为解释个体内在动机的主要理论,故而被广泛用以解释个体态度改变的重要依据,以主体内部认知要素之间的不一致来解释行为的动因,是动力心理学的一种新的观点。 也就是说人们常常会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比如你本来想帮助你的朋友,实际上却帮了倒忙。姑且不管那么多烦人的专有名词,简单讲,就是认知与行为失调了——认知是我们的想法,认知可以引导行为。例如我们上街买衣服,我们一定会买我们认为好看的衣服。正因为我们认为它好看(认知),

我们才会买它(行为)。态度引导行为,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了。 但是有些时候,行为也可以反过来引导认知。这就是说:因为我们先做了,为了不产生失调的感觉,我们只好改变我们的观念。为什么一定要改变呢?认知行为失调理论告诉我们:认知一旦跟行为脱节时,我们就会感到焦虑,例如:我们买了一件衣服,回家一穿,却发现不好看,我们自然很痛苦,因为我们认知衣服是不好的,我们却买了,认知跟行为失调了,我们的举动彷佛告诉我们:自己是买错了,花了冤枉钱。这时候怎么办?改变行为?拿衣服退回店里?万一不能退的话呢?放到衣柜不要穿?万一非穿不可的话呢?那么,我们就只好改变我们的认知了——我们得说服自己:这衣服虽然不是很满意,但还是有可取之处,努力说服自己接受这样的现实与结果并让自己,目的就是不要让自己的认知与行为发生失调。 认知失调在日常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它可以用来解释很多现象和风俗。 例如据美国《新闻周刊》报道,苏丹南部的努埃尔人和丁卡人有一个共同的特殊习俗。这两个主要靠畜牧为生的非洲部落都会在小孩的门牙一长出来后就将之拔掉,一般是拔掉上面的两颗和下面的四到六颗。用鱼钩拔牙的过程是非常痛苦的,这样做的结果是让所有的部落成员都明显地下巴松弛,而且说话有些困难。这种做法大概开始于很久以前,当时破伤风在中非地区非常猖獗。破伤风会让人“牙关紧锁”,但是如果把门牙拔掉,即使感染上这种疾病的孩子咬紧牙关也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主题班会的游戏 1,盲行。 将参加活动的成员分成相等的两组,其中一组先蒙上眼睛,另一组分别选择同伴,然后由组织者选择路线前进,行进过程中不可以说话只能通过肢体语言沟通,然后交换再做一次。 通过分享大家在行进中的感受,然后引导大家懂得信任的意义。 2,生命之重。 让参加活动的成员每人用笔在纸上写上自己的20种身份,比如我是哥哥,班长,团员,男朋友,党员,儿子,朋友,孙子,等等。。。然后将20个身份舍弃10个,再舍弃5个,再舍弃3个,再舍弃一个。引导大家思考对于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3,假如生命还有三天。 让参与活动的成员在纸上写出假如生命只有三天大家会去做的事情。然后进行彼此之间的分享。其实每个人都有遗憾,也都想去挽回,只是因为一些原因没有去做,与其等到那个时候,不如现在就去做。 主题班会的内容 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这表明仅有生理卫生是不够的,还必须注重心理卫生,才能增强身心适应能力。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物质文明的迅速提高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中的人际关系更加复杂,生活节奏更加紧张,威胁人们心理健康的因素也越来越多。其中部分在校大学生们也有了心理健康问题。 一、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相关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因环境适应、人际关系、交友恋爱、完成学业等问题,而患有心理偏离、孤独忧郁、心理障碍等心理疾病的比例接近30%。为什么会有如此高比例的大学生患有心理疾病?笔者认为,从个体身心发展的角度看,大学生处于青少年向成年的转变

时期,这一阶段中,会出现自豪感与自卑感的矛盾冲突,强烈交往的需要与孤独感的矛盾冲突,理想愿望与客观现实的矛盾冲突等一系列问题。当这些矛盾冲突存在的过于强烈和持久,在遭遇某种刺激时,就易出现心理障碍,影响个体的健康发展。 二、心理健康概念的界定 由于国内外学者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研究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相异,有关心理健康的涵义迄今尚未有统一的意见。正如Ka plan L.所说:“许多人都试图定义心理健康,但这是一个混合的领域,它不仅包含知识体系,也包含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人际关系的质量 [1]。 早在194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之时公布的章程就已经指出:“健康不只是没有身体上的疾病和虚弱状态,而是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应处于完整状态。”1989年,WHO又进一步深化了健康概念,提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郁景祖,1995)。从1949年WHO健康定义到1989年对健康概念的重申与解释,健康概念被赋予更为丰富的含义,健康研究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多方面拓展,涉及学科向高度综合和高度分化推进,单一健康模式转向多元健康态度,大健康观取代小健康观,整体健康观取代局部健康观,现代健康观取代传统健康观。考虑到其中“心理健康”对“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的前提作用,我们仍可认为WHO的健康概念仍是以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为核心的。

态度平衡理论-一致性理论-认知失调论

海德的平衡理论 1958年,心理学家海德(F.Heider)提出了改变态度的“平衡理论”,又被称为“P-O-X理论”,P与O各代表一个人,X是第三者或态度对象。平衡理论假定P-O-X之间的平衡状态是稳定的,排斥外界的影响,不平衡状态是不稳定的,并会使个人产生心理上的紧。这种紧消除仅当他们之间的关系发生改变,恢复平衡状态时才竟其功。综合言之,海德尔的平衡理论考虑的是一个人会在自己的认知架构,组合彼此间对人和对物的态度。申言之,海德尔所感兴趣的一致性是在人对他们与其它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看法 简介 海德的平衡理论(Heider's Balance Theory),原则上与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是相同的,但海德强调一个人对某一认知对象的态度,常常受他人对该对象态度的影响,即海德十分重视人际关系对态度的影响力。 示例 例如:P为学生,X为爵士音乐,0为P所尊敬的师长。如果P喜欢爵士音乐,听到0赞美爵士音乐,P—0—X模式中三者的关系皆为正号,P的认知体系呈现平衡状态。如果P喜欢爵士音乐,又听到O批判爵士音乐,P—0—X模式中,三者的关系二正一负,这时P的认知体系呈现不平衡状态,不平衡状态会导致认知体系发生变化。

用处 平衡理论的用处在于使人们可以用“最小努力原则”来预计不平衡所产生的效应,使个体尽可能少地改变情感关系以恢复平衡结构。在一定的情境中,它能以简练的语言来描述认知的平衡概念,使它成为解释态度改变的重要理论。 编辑本段海德的平衡理论的主要容 海德认为,人类普遍地有一种平衡、和谐的需要。一旦人们在认识上有了不平衡和不和谐性,就会在心理上产生紧的焦虑,从而促使他们的认知结构向平衡和和谐的方向转化。显然,人们喜欢完美的平衡关系,而不喜欢不平衡的关系。 平衡理论涉及到一个认知对象与二个态度对象之间的三角形关系。例如,用符号P来表示认知的主体,用符号O与X表示二个态度对象。O与X称为处于一个单元中的二个对象。认知主体P对构成一体的两对象O与X的评价是带有情绪性的,喜恶、赞成与反对。 通常,认知主体对单元中两对象的态度是趋向一致的,如喜欢某人,则对某人的工作也很赞赏;不喜欢某人,则认为他的朋友也不是好东西。 为此,当认知主体对一个单元两对象看法一致时,其认知体系呈现平衡状态;当对两对象有相反看法时,就产生不平衡状态。例如,喜欢某人,但对他的工作表现不能赞同。不平衡的结果会引起心的不愉快和紧。消除不平衡状态的办法将是,赞同他的工作表现,或不再喜欢此人,这就产生了态度转变的问题。 现将上述的P--O--X的关系列成图解形式,以符号“+”表示正的关系,以符号“-”表示负的关系,那么,共有8种工,其中4种是平衡的结构,4种是不平衡的结构,如图(P-O-X关系形式): 判断三角关系是平衡的,还是不平衡的,其根据为:平衡的结构必须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正;不平衡的结构必须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负。 现举例说明这种三角关系。今有认知主体P(女青年),态度对象为O(男青年,为P的男朋友),X(男青年O自愿当清洁工)。 对此,可能存在三种情况: ·P对O与X皆持赞成态度,这是一种平衡状态; ·P对O与X皆持不赞成态度,这也是一种平衡状态; ·P对O持赞成态度,对X持不赞成态度,这就造成了不平衡状态。 在第三种情况下,P要达到平衡的解决办法为: ·P改变对O的看法,认为O很老实,肯干; ·P改变对X的看法,认为X(清洁工)也是工作的需要; ·P劝说O,不要去做清洁工。 由上可见,不平衡状态会导致认知结构中的各种变化,所以,态度可以凭借这种不平衡的关系而形成和改变。 海德的平衡理论缺点 海德平衡理论的缺点是过于简单,只表示出关系的方向,却没有说明这种关系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