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邓子基

邓子基

邓子基
邓子基

邓子基:托起100个博士,让世界惊诧

——记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邓子基资深教授

本刊特约记者陈立荣

引子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橇起地球,这是举世皆知的定律,但是这个支点的坐标只能落在苍茫宇宙之中的某一点之上.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人生的支点.

邓子基说:属于我的支点,就是我已经站了60年讲台的位置.

那个下午,我用脚步在丈量着距离.前面的大海跳跃着蓝色的波涛,近处的小树林都包裹在金灿灿的黄色调光影的纠缠交错之中.

蓝色是年轻的代表,而金黄色调则是成熟的象征.

一位年轻的老者就住在这条通往海边小径尽头的楼房上.他的晚年就一直住在脱尽喧嚣的厦大校园深处.

这个年轻的老者就是邓子基,每天他都由这条小路走向他坚守的位置.

那个下午,我就一直用脚步丈量距离.是的,我不仅用脚步去丈量距离,也试图用脚步去跨越时空隧道,去寻访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人生轨迹,去探测一个让世界惊诧的老人的人生支点.

第一章走出大山深处

1.婴儿的啼哭

1923年6月,从福建沙县夏茂镇儒元村的一个家庭里传出一阵阵婴儿的啼哭,声音虽然弱小,但穿透力十分巨大,婴儿的哭声穿过窗棂,盘旋在被山雾层层笼罩的小山村里。

这个婴孩就是日后成长为中国著名经济学家的邓子基。

11岁那年,小子基的父母亲相继去世,成了孤儿。他独身一人来到镇上谋生。找到一家杂货店,店主了解来意后,决定收下小子基当学徒。

小子基从小练就手脚勤快的本领,从早到晚一刻不闲把个店面收拾得亮堂亮堂。顾客进门都觉得眼睛发亮。生意好了,老板心头高兴,每个月除了包吃住,还给了两块大洋作为奖赏。

2.考了第一名

1937年秋天,南平。

距邓子基离乡当学徒才半年,他终于攒了十几块的银元。他给自己的人生做了第一步的规划,决定告别小镇,考取到南平上初中。

“银元有可能被花光,退路是没有了。我只能靠考取第一名的成绩来嬴得奖励。” 邓子基在70年之后这样说,“从那一刻起,我的命运就注定我必须拿下人生之路的各式各样的第一名。”

读书对于邓子基来说既是生存的手段,又是自我意识成长的必然需求。因为,邓子基太渴望读书,太渴望改变自己被命定的苦难。

有一次,邓子基生病了,打“摆子”打得很厉害,但是,正逢期末大考,不敢来得半点大意。尽管身子虚弱,走路摇摇晃晃,老师和同学们都劝他回宿舍休息,“不,啊——不,我的身体还行,还能坚持得住。。。。。。”

上完课,邓子基又踉踉跄跄拖着身子,去打扫学校的卫生,要把厕所冲洗得没有一点异味才行。因为,做好这些差事也是决定是否能领取奖励金的条件之一

进初中后的第一次大考,邓子基果然摘取了语文和数学等科目的第一名,更重要的是——他终于领取了学校颁给的奖学金。

没有人比他更知道,这笔奖学金的重要性。因为它意味着——一位吃尽生活苦头的学子,能否在求知的道路上继续跋涉前行。

以后,邓子基所参加的考试都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3.放弃了造飞机的梦想

1943年,抗日战争已经进入第6个年头。这年夏天邓子基参加全省高中考,他又是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保送国立政治大学的入学资格,同时也被国立交通大学航空系录取,读的是飞机制造专业。国立政治大学有全国最好的经济学专业、外交系专业和法律系专业,这些专业都属于文科,国立交通大学则是理工科尖子生理想的摇篮,能上这两个在全国排位都靠前的文理专业,在全国范围内也属凤毛麟角。交通大学比政治大学早半年开学,邓子基在航空系读了半年,发现自己所带的盘缠几乎用光,身旁只剩下一件用来御寒的棉衣,吃饭也快成问题,何况学校也在催他赶快交学费。眼看山城的冬天转眼就要到了,容不得邓子基再想其他办法,只好作出了放弃制造飞机梦想的计划,尽快到南岸政治大学报到的决定。因为政治大学实行的是包学费、包伙食费、包分配的“三包政策”,陷入绝望之中的邓子基重新又振作起了精神。

历史往往就是这样阴差阳错。交通大学失去了一位学生,也许失去的是一位制造飞机的专家,而政治大学却迎来了一位经济系的新生,而有谁能想得到新中国财政“国家分配论”主流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即将从这里开始学术探索的步伐。5.辞掉小税务职员

1945年,中国经过八年坚苦卓绝的抗战终于迎来日本的投降。抗战胜利后,迁往陪都的中央政府和各国立大学又忙着迁回南京。邓子基也随中央政治大学迁回了南京。时光一转眼到了毕业的时刻。

分配之前的暑假,邓子基回到了福州。王若畏已出落得亭亭玉立的了,长成了善解人意的大姑娘了。她正在福州上高中,得知邓子基将回南平度假,狂喜之中藏着几分娇羞。恩师王守椿看出了侄女的心情,便提出要把她正式介绍给邓子基,以了却他自己多年的心愿。

本来幻想经济系毕业能好好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多难的中华民族做点事,但是,现实很快击灭了他的幻想。尽管邓子基各科成绩都非常优秀,名单分到了财政部,但是没有显赫的身世和社会背景,又被一级级往下分,直至被分到了苏北的泰州,但是就连泰州这样偏僻小县城的职位,也未能保住,继续被贬到了更为偏僻荒凉的泰州县。于是,邓子基只好来到泰州县税务局报到,当了一名庸碌的小税务员。邓子基不甘终身的理想沦落在小县城,他打听到当时正在招考高等财务人员,经过三个月精心的准备,他赴南京去参加这场特殊的考试。果然,他又以高分挂榜,

在等待分配的日子里,国共却又爆发了内战。这几年邓子基目睹了国内的民不聊生,又目睹了国民政府的贪污腐败,觉得前途不免黯淡。在这段身居异乡的日子里,他自觉不自觉地以经济学家的眼光,反反复复思考着中国的前途。。。。。。邓子基终于向泰州县税务局提出了辞职报告,结束了人生第一次任职三个月的公务生涯。

第二章选择实现终生理想的支点

1.等待机会

邓子基回到福州后,他很快在省城福州谋得了一份差事.这时,他看不惯国民党政府的集权统治,也看不惯官场的黑暗、尔虞虏我诈,更不满政府高速的通货膨胀,不管百姓死活。一幕幕活生生的现实,使他警醒,感觉自己在民族前途抉择的关头,再不能有任何的犹豫与观望。

邓子基跃身投入了“反饥饿、争自由”民族斗争伟大洪流。他加入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主联合会”(系“民革”的前身)。参加了组织的集会、讲演和各种形式讨论会。

由于邓子基频繁参加“民联”组织的活动,索性又一次把工作辞掉,他也觉得自己不适合端那种饭碗。再次沦为失业,邓子基反倒觉得心里很塌实,他专心致志在等待机会。

2.考取王亚南首批研究生

1950年4月,距新中国成立仅半年的时间,地处东南沿海的厦门大学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由厦门大学校长王亚南领衔的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招收研究生。这次招生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首先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招收研究生,而且研究生的导师是具有崇高威望的王亚南教授,他以翻译马克思经典巨著《资本论》著称于世。

邓子基得知消息后,觉得自己的机会降临了,他不仅要冲新中国第一的目标,而且更想摘取第一当中之第一的桂冠,因为他天生就是争当第一的人。

果然,邓子基取得了福州考区第一名的成绩。

当时厦门大学也和全中国一样,刚从旧中国的废墟带着满目疮痍站起来,万废待举,选择经济作为突破的课题,其中自然蕴藏划时代的深远意义。

当时,王亚南校长、身兼研究所所长、导师多重职务,但是,他对待学生犹如对待自己的亲人,不仅督促、辅导学生的学业,还无微不至地关怀学生各个方面的成长。

半个多世纪之后,邓子基回忆起这段难忘的历史,他深情地说,“ 王老师永远是我人生旅途上的坐标,他时刻提醒着我,作为教师,只有对学生付出全部无私的爱,才有资格坚守教师的岗位。因此,这六十年的教育生涯让我恪守10字宗旨:教书、育人、出成果、出人才。”

两年的研究生时光一眨眼就过去了,当初考进来的8个研究生中有的被淘汰了,而目前尚健在5个研究生之中,邓老仍以83岁的高龄还在带博士生。

1952年,邓子基研究生毕业,王亚南校长把他留校。这年的暑假,王若畏从福州大学地理系毕业,她已经成长为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被分配到北京中央教育部工作。趁暑假,邓子基来到福州同王若畏结婚,新婚蜜月还没度完,王若畏就急着上北京报到。

蜜月虽然短暂,但对未来的憧憬是共同的,他们都选择了厦门大学作为实现终生理想的支点,而这个支点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3.长达25年的“青年讲师”

邓子基留校以后,全身心地投入了教学活动。他兼任校教务秘书,不久又兼任校教学改革委员会秘书,那时他为三个正副教务长和校长服务,可以想象当年工作量之大,工作效率之高难以比拟。当邓子基回忆起当年的一切时,“我没有当官的欲望,要不然,这几十年我不会一直留在厦门大学的。” 邓子基显得表情淡然,然而,邓子基的教授之路却走得异常的艰苦和漫长。

上世纪五十年代,邓子基研究生毕业后不久就发表了第一篇论文《苏联预算制度研究》成果,此后,他就专攻国家财政学和税收理论,发表六十部的专著、译著教材(含合作)和几百篇的学术论文,这些建构了作为我国财政学界《国家分配论》国家主流学派的不可动摇的地位。

发表了第一篇的学术论文和《略论财政本质》等著名论文之后,学界中人都知道厦门大学出了一位很有名的青年教师。等到“很有名的青年教师”,又变成了“很出名的青年讲师”后,而因此停留在“很出名的青年讲师”位置上,却达到长达25年的时间跨度。粉碎“四人帮”以后,在邓小平“拨乱反正”的1979年,“青年讲师”才变身为“副教授”,这一年,邓子基已经53岁了。1979年对邓子基来说是一个幸运的年份,因为邓子基当年参加“民联”,属于党的外围组织,因而认定他解放前就参加了党组织的活动,具备了“离休干部”的资格。1980年,邓子基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拨乱反正”以后我国发展的第一批知识分子党员,跃上了《光明日报》的头版新闻,于是,邓子基的人生之旅又添上一桩“第一”的美谈。

第三章梯队之光

1.理论的力量

1983年,邓子基又以60岁的高龄,没有悬念也没有“破格”之类的说法,当然被评聘为“文革”后的首批教授、博导资格。60岁是我国一般干部和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但对邓子基来说却是梯队建设的黄金时期。

没有时间可以再挥霍和等待了。因为,国家急需高级经济管理人才。

1984年,邓子基着手招收第一批研究生工作,从应考的本科毕业生中挑选了3名弟子,其中有一位学生何立峰,如今他担任中共福建省委常委兼厦门市委书记。每当有重要客人想当面向这位书记讨教财政、资金运营“高招”时,何立峰书记都会不无自豪地说,“谁叫我是著名经济学家邓老的学生啊,需善于运筹、做好平衡,四两拨千斤呗。”

其实,他们的脑海里都铭刻着邓子基上第一堂研究生课的一段话语:“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先坚持,后发展,要重在发展论。既反对僵化论,又要反对过时论。对待西方东西,先要学习、分析、借鉴和吸收,重在消化论,既反对排斥论,又反对照搬论。对待方法论,首要坚持辩证论和历史唯物论,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分为二,对立统一。要从中国国情出发,从现象看到本质,勇于开拓创新,在继承中发展。”在以后历届的研究生和博士生的第一堂课上,邓子基都要重复这一立论,因为这是他毕生从事学术探索的心血和结晶,也是他从事梯队建设的灵魂和重要思想保障。

其实,邓子基比谁都清楚有人在质疑居于国家主流地位的“国家分配论”的学术体系。他认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本着虚心求教,实事求是的态度,坚持真理,修正缺点,做到补长取短,发展提高,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正是由于邓子基严谨的治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最早为厦门大学先后建立了财政学与货币银行学两个硕士点、博士点和全国重点财政学科点,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而他对中国财政学理论的卓越贡献,更是高山仰止。

他是中国财政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被誉为“财政学泰斗”、“一代宗师”。他的国家分配论长期居于主流派地位。他的许多理论与政策主张多被中央、省、市政府采用,指导相关政策的制订与实行。同时为我国当前建立稳固、平衡、强大的国家财政和构建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半个多世纪来,他把所有的精力和心血倾注于科研和教育事业上,虽年逾八旬仍奋斗不止,他曾到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日本、肯尼亚、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讲学或出席各种会议,他的努力直接推动了中西财政理论的接轨。他的成就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出版60多本专著、译著和教材(含合作),发表论文390多篇,著述千余万字,培养数万专业人才,带出300名硕士、100名博士。他的名字被收入国内外50多部传记、辞典中。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际荣誉勋章”(英国)、“终身杰出成就金人奖”(美国)和国家、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荣誉奖40多个奖项。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授予他“世界500名人”称号、美国国际传记协会授予“国际500名有重大影响人物”称号,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500名人传》(英)、《国际500名有重大影响人物传》(美)、《中外经济学名人传》、《世界名人传》、《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家词典》、《一代名家》、《东方之子》等50多种词典、传记之中。

1984年,邓子基的第一批弟子经过三年的修炼,终于要接受社会的检验。当时,任厦门特区办主任王一士来到邓老的家中,要求邓老推荐一名学生支援特区建设,邓老毫不犹豫地推荐了何立峰,因为,他相信自己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不仅是一个何立峰,而是几十个何立峰在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岗位上发挥了顶梁柱的作用。邓老培养的学生中除了不少担任省部级的领导职务外,有许多当了教授、博导、财政专家,大学校院长,还有好多在金融、保险、证券大公司里担任重要职务。

2.昏倒在讲台上

2004年2月17日,邓子基照例在清晨5点钟就醒了过来.和往常一样,他没有先急着起床,而是静静地躺在床上,用手指按摩、叩击身体的部位和关节,这是邓老自己创编的一套按摩保健操,他坚持用这套保健操保养自己的身体,他心里知道,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几乎是不可能完成梯队建设的任务,新中国王亚南第一代梯队的薪传,历史性地落在自己的肩上。邓子基和往常一样,做了近一个钟头的保健操,觉得自己身体体内涌动着一股暖流,他才翻身起床。也许,这些日子感觉有些疲劳,他照例在7点1刻走出家门。夫人王若畏看他脸上露出些许的倦容,只叮咛他路上要多加小心。因为夫人知道,劝他在家休息根本不起任何作用。

邓子基沿着静谧的海滨,走向教室。

学生照例给邓老在讲台上放一把椅子,可以理解,80高龄的邓老一口气给博士生上两三种头的课,该需要付出多少的体力!在中国,甚至在世界,不说绝无仅有,恐怕也是为数不多的几个。

邓子基站在讲台上,这是他最熟悉、最喜欢的地方,拿世上哪怕最珍贵的东西和他交换,邓老也绝不会答应的。因为,这个位置,他已经站了整整六十个年头。党和国家、人民给了他极大的荣誉,过去的岁月里,他曾受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三代领导人的亲切会见,这种幸福感始终在激励着他。

没有任何的征兆,那一天是他一生之中无数正常工作日中的一个,然而,他却昏倒在讲台上。。。。。。

120救护车风驰电掣朝174医院疾驶。经医生的检查,身体没有发生重大的毛病,只是,因为过于劳累血糖太低,导致身体虚弱而发生昏倒病征。

听说自己身体没有发生大状况,邓子基苍白的脸色也开始逐渐恢复正常。他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要回去上课!”但是,医生、院长都不允许,学校的领导也极力安慰他,劝他好好在医院里休整一段时间,教学的事情暂搁一旁。

在邓老昏倒讲台的现场,系主任也在第一时间打电话通知他的儿子邓力平,邓力平是厦门大学原副校长、教授、博导,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现调任厦门国家会计学院院长,父子两人同是著名的经济学家又是教育家,也堪称“邓氏第一”了。邓力平一接到电话,急速赶往医院看望父亲,力劝父亲在医院安心静养,他小时侯起,还从没有看到过父亲停歇下来,他的身边总有做不完的事。

就在邓子基不安心住院的时候,夫人发生了骨折,也被送进了174医院。医院院长赶来探望,“也好,我给您俩老开个大房间吧,您俩老也合该在我这里好好过一段刻骨铭心的时光哩。”

住院一个月,房间里始终有学生送来的鲜花,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温馨的气息似乎让他们重温了60多年前那个没有度完的蜜月。

3.老兵的位置

邓子基的家庭生活是幸福美满的,他没有更多的奢求。去邓小达年17岁的孙子考取了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邓力平和赵蓓夫妇俩回国后,因忙于事业,仍把他们出国留学工作期间留给爷爷奶奶培育大孙子交给爷爷、奶奶。邓子基夫妇细心照料孙子,家中仅有三个房间,却腾出了一个房间专门给孙子住,以保证他的学习环境不受干扰。如今,孙子回厦门说什么也要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住在他从小就占有的房间里面,觉得心情特别宁静。邓子基还有一个女儿邓力文和女婿黄宝厦在加拿大和国内创业,他风趣地说,一个搞精神建设,一个搞经济建设,和国家一样需要两个文明一起抓,这样的人生还能奢求什么呢?

邓子基没有一般大学者的大脾气,他的性格脾气是随和的。他说他的家庭之所以很幸福、很美满,正是实践了中国人最基本的家庭伦理道德规范:家和万事兴。邓子基善于总结自己的生活经验,他有一套“三四五六”的格言——

“三乐”:知足长乐、助人为乐、自得其乐。

“四动”:动脑多思、动口多讲、动手多写、动腿多走。

“五老”:一有老体、二有老伴、三有老本、四有老友、五有老窝。

“六条”:心态平衡、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适当运动、合理饮食、必要治疗。邓子基的一生基本可以说,是一个中国平民知识分子追求真理、追求成功的缩影。因而,邓老活得豁达、活得自由,活出了境界也活出了真谛。他始终作为一个战士,坚守在所应该坚守的位置上,他为自己感到幸福。

尾声

那个秋日的下午,我一直在厦门大学海滨东区通向大海的小路上倘佯。

我想寻访培养出100个博士,让世界惊诧的更多精彩片段。

但是,邓老说,我是一个差点被旧中国遗弃的孤儿。我活到现在,并能尽我的力量为我的祖国服务,我感到幸福和快乐。

呵,我猛然记起了上世纪五十年代流行的一句话:“有什么比工作着更美丽、更快乐?”

是的,假如把邓老的人生比作一部交响乐,其中虽有伤感的段落,但更多的是充满一种震撼人心的美丽和快乐的主基调,它必然是关于战士永恒主题的写照。那个下午,我的心中就回荡着这种主旋律,在思考:那个让世界惊诧的邓子基的支点到底在哪里?

其实,连接学校与大海的这条小路可以作证,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每个金色的早晨和黄昏,邓子基走过的每一步步伐,不正是他赖以创造出让世界惊诧的支点么?黄昏,一对披着灿烂霞光的背影出现在我的视线里,他们照例会在没有发生风雨的时刻,缓缓地走向海边,享受一段幸福而安详的时光。

人物名片

邓子基,男,1923年6月出生于福建省沙县,195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资本论》研究生班。毕业留校后一直在厦门大学财金系、财政系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至今。1980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厦门大学财政系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联系导师,访问学者导师,财政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全国重点财政学科总学术带头人,中国财政学会顾问、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顾问。

邓子基财政学详细讲义第五章财政支出增长及其控制

第五章财政支出增长及其控制 本章知识点认知度 内容提要:本章首先对各国财政支出所普遍呈现出的增长趋势进行了描述和深入分析;然后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财政支出的增长现象进行经济学分析,试图对财政支出的增长作出理论上的解释;最后着重分析了我国财政支出的增长状况,明确指出财政支出的增长要与经济的发展相协调。 学习目标:了解世界范围的财政支出增长趋势。掌握财政支出增长的几种理论解释。深刻领会财政支出的增长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这一论断。应用这些理论对我

国财政支出增长进行分析,进而对财政支出的增长进行控制。 第一节财政支出增长的趋势 内容提要:本节通过描述财政支出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均呈现出一种增长的趋势,着重分析了西方发达国家在二战后财政支出迅速增长的原因;同时还说明了西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财政支出增长过程中支出结构的不同变化。一、西方国家财政支出的增长 西方国家财政支出增长具有阶段性: (一)50-80年代:无论是绝对数还是相对数,增长都相当迅速的时期。主要的工业化国家的上升比例都超过了20%。其中意大利、前德国的增长速度属最高之列。 (二)80年代至今:财政支出的绝对额依然在继续增长,但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变化不大,有些国家甚至出现了些许下降,如荷兰王国。 之所以出现这样阶段性特征,主要是因为二战之后,西方国家推崇凯恩斯主义,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作用,结果导致财政支出的绝对额和相当额都开始大幅度上升。但从七十年代末开始,西方国家出现了滞胀现象,社会普遍认为财政支出过快增长是导致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使得各国政府都尽量减缓财政支出的增长。 二、西方国家财政支出增长过程中的支出结构变化 在财政支出增长的过程中,其内部结构也发生显著了的变化,这实际上是对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政府职能变化的一个反映。从以上表格我们可以看出,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府承担着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这就使政府在社会

我国近几年财政收入规模变化及原因

. 我国近几年财政收入规模变化及原因财政收入作为政府行使职能的保证,其规模和组成结构反应了财政政策的导向。财政收入也一直是社会大众相当关注的一项统计数据。在漫长的财税体制改革中,财政收入的分类和比例不断调整,数量快速增长,其占GDP的比例也不断变化,不同年份的财政收入持续波动,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收入比例也在不断改变。财政收入的改变直接反应了财政政策对平衡贫富差距,调节经济运行,强化政府效力的影响,收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一、近年我国财政收入总体情况 (一)近年财政收入规模、增速对比——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中央财政收入稳固提高,财政收入规模(占GDP比重)仍需扩大 分析:从财政收入自身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入总量连年增长,尤其是自2003年突破2万亿关口之后,开始大幅度增长。2004-2006年,财政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4681.22 、5252.82 、7110.91万元,2007年实现财政收入5.1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25亿元。 与GDP的增长对比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实现了较大增长,2007年GDP达到24.66万.. .

年均增GDP65.5%。近五年来,我国亿元增长了66.7倍,比2002年增长亿元,比1978年的3645.2,相比之下,财政收入16.69%21.09%,实际财政收入年均增长长10.6%,而名义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978从20年间持续下降,的增长速度。财政收入占GDP的比率在改革开放后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GDP年间稳步上升,10年这种下降势头开始得到扭转,并在近年的10.41%,1997年的31.06%下降到199620062007年该比率比年均上升约1个百分点,尤其是1997从年的10.95%上升到2007年的20.8%,增量的比个百分点,表现出明显加速的势头。从增量对比来看,财政收入增量占GDP 年上升了2.4 2007两年显著上升。重近五年逐年升高,其中2006、年税收所我国财政收入中税收比重仍然偏低。虽然税收收入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但08 90%的税收收入相比仍然偏低。占财政收入比例为88.41%;与美国、英国、阿根廷等国则超过7,046.15;而非税收入为亿元,同比增长只有4.7%09年前10月财政收入中的税收收入51,317.65 33.8%,非税收收入过快增长会影响经济运行效率。亿元,同比增长达到14583.212009年增加112.4%,比2010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83101.51亿元,完成预算的年全国财政,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几年平均增幅基本持平(2005-2008亿元,增长21.3% 。和19.5%)收入增幅分别为19.9%、22.5%、32.4%2009,比73210.79亿元,完成预算的112.6%2010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23.0%,占全国公共财政收入的88.1%年增长国有资罚没收入、纳入一般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包括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年增2009,比年全国非税收入20109890.72亿元,完成预算的110.8%源有偿使用收入等。个百分点。年下降1.29.9%,占全国公共财政收入的11.9%,比2009长 对比我国与欧美发达国家财政收入水平可以发现,欧美发达国家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普遍在30%-45%这一范围内,而中国无论是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还是人均财政收入都远不及欧美发达国家。 (二)近年财政收入结构及比例对比——税收占财政收入比例不断上升,收费仍有不可替代左右,宏观税负水平处于稳定水平 2010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73210.79亿元,完成预算的112.6%,比2009年增长23.0%,占全国公共财政收入的88.1%。纳入一般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包括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等。2010年全国非税收入9890.72亿元,完成预算的110.8%,比2009年增长9.9%,占全国公共财政收入的11.9%,比20091年下降1.2个百分点。税收依然成为财政收入中的主要组成,税收收入与非税收收入大致呈现了9:1的比例态势。世界各国的财政收入基本都是以税收为主,但收费也占有一定的比重 12011-08-03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基本情况》《2010,财政部,.. .

邓子基《财政学》(第2版)章节题库(第9章 社会保险支出)【圣才出品】

第9章社会保险支出 一、选择题 1.从保险产品或服务的属性来说,它实际上是一种私人产品,具有()。A.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B.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C.非排他性和竞争性 D.排他性和竞争性 【答案】D 2.社会保险是一种(),政府的介入体现了家长主义(paternalism)的观念。A.劣质品 B.优值品(merit goods) C.吉芬物品 D.以上都不对 【答案】B 3.社会保险是一种优值品(merit goods),政府的介入体现了()的观念。A.实用主义 B.功利主义 C.家长主义(paternalism) D.以上都不对

【解析】社会保险是一种优值品,政府的介入体现了父爱主义(又称家长主义,paternalism)观念。按照父爱主义的观点,个人缺乏远见,以致不能为他们自己的利益购买的足够的保险,因此,政府必须强迫他们购买。 二、判断题 1.医疗卫生是具有很强负外部效应的混合产品。() 【答案】错 【解析】医疗卫生是具有很强正外部效应的混合产品。 2.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呈现出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 【答案】对 3.力图覆盖全体城镇劳动者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建立,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也已得到很好的解决。() 【答案】错 【解析】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正处于改革和完善之中,并呈现出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力图覆盖全体城镇劳动者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已经初步建立,而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 4.在我国逐步建立起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部分基金积累相结合。()

【解析】在我国逐步建立起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5.在我国逐步建立起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包括基本医疗保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等各种形式在内的医疗保险体系。() 【答案】对 三、简答题 1.社会保险税作为社会保障支出的资金来源有什么优越性和局限性? 答:以社会保险税作为社会保障支出的资金来源是一种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做法。其优点在于: (1)同商业保险相比,以社会保险税为资金来源的社会保险更为公平。征收社会保险税实行社会保障可以强制要求社会成员普遍参与保险,防止商业保险中可能出现的“逆向选择”,降低保险费用,避免高风险但非高收入的社会成员承担高额保险费,使社会收入更趋于公平。 (2)社会保险税与财政转移支出作为社会保险的资金来源相比,具有更高的透明度与权利义务对等性,使高收入的社会成员在缴纳较多的保险税后能取得较多的保险收入,有利于保持高收入者的工作积极性,维持社会效率。 但是这种做法也有不足的地方,对于收入极低或零收入的社会成员,因其没有可以用作投保的资金,无法参与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所产生的保障对他们是没有意义的。另外,社会保障中有一类项目,与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有密切的联系,如对现役军人的补贴。虽然具体的

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摘要: 财政收入是一国政府实现政府职能的基本保障,主要有资源配置、收入再分配和宏观经济调控三大职能。财政收入的增长情况关系着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财政收入主要受国民经济发展、预算外资金收入、税收收入等因素的影响。本文针对我国财政收入影响因素建立了计量经济模型,并利用E-views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相关回归分析,排除简单多元回归模型存在的严重多重共线性等问题,建立财政收入影响因素更精确的模型,分析了影响财政收入主要因素及其影响程度,预测我国财政收入增长趋势。

一问题的提出 据《中国之声》报道,2010年中国税收收入预计将达到7.7万亿元,加上非税收入,今年财政收入走入“8万亿”时代已成定局。而一旦实现了这个数字,中国将紧随美国之后成为全球第二大财政收入经济体。中国仅用了3年的时间就超越日本,坐上了世界第二的宝座,这一变动将会对全球经济及政治形势产生巨大的影响。 据统计1978~2008年我国财政收入的规模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而增长,由1978 年的1132.26亿元到2008年的61330.35亿元,扩大了近50倍。“十一五”期间,中国财政收入从“十五”末年的3万亿元起步,以年均1万亿元的幅度增长,年度增速数倍于同期GDP。 同时,“中国税负是否过高”引发了全民关注。 为了研究影响中国财政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分析中央财政收入对税收收入的依赖程度,预测中国财政收入未来的增长趋势,需要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 影响中国财政收入增长的因素很多,但据分析主要的因素有: ①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是基础性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财政收入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 ②预算外资金收入。预算外收入是指不通过国家预算管理的财政收入。数据显示,1978年,全国预算外收入为347亿元,相当于当年预算内收入的30.6%;而2006年的全国预算外收入总量,已与3.9万亿元的国家财政收入不相上下。预算外收入已成为影响中国财政收入不可或缺的因素。 ③税收收入。税收是社会主义国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最主要、最规范的形式,筹集财政收入稳定可靠。中国的税收收入已占到财政收入的95%左右,是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 ④能源消费总量。未来十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将达48亿-53亿吨煤,等于在现有基础上再增加近20亿吨,而从供应端来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从能源的角度考虑,中国也必须叫停大量耗费能源的“世界加工厂”模式,这必然对中国经济造成冲击,而由此带来的财政收入的变化问题也值得我们思考。 综上所诉,我们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各种因素对中国财政税收增长的具体影响。 二、模型设定 研究财政收入的影响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变量的选择 研究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离不开一些基本的经济变量。大多数相关的研究文献中都把总税收、国内生产总值这两个指标作为影响财政收入的基本因素,还有一些文献中也提出了其他一些变量,

邓子基财政学详细讲义第五章-财政支出增长及其控制汇编

学习-----好资料 第五章财政支出增长及其控制 、对财政支出增长的控制 内容提要:本章首先对各国财政支出所普遍呈现出的增长趋势进行了描述和深入分析;然后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财政支出的增长现象进行经济学分析,试图对财政支出的增长作出理论上的解释;最后着重分析了我国财政支出的增长状况,明确指出财政支出的增长要与经济的发展相协调。 学习目标:了解世界范围的财政支出增长趋势。掌握财政支出增长的几种理论解释。深刻领会财政支出的增长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这一论断。应用这些理论对我

国财政支出增长进行分析,进而对财政支出的增长进行控制。 第一节财政支出增长的趋势 内容提要:本节通过描述财政支出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均呈现出一种增长的趋势,着重分析了西方发达国家在二战后财政支出迅速增长的原因;同时还说明了西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财政支出增长过程中支出结构的不同变化。 一、西方国家财政支出的增长 西方国家财政支出增长具有阶段性: (一)50-80 年代:无论是绝对数还是相对数,增长都相当迅速的时期。主要的工业化国家的上升比例都超过了20% 。其中意大利、前德国的增长速度属最高之列。 (二)80 年代至今:财政支出的绝对额依然在继续增长,但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变化不大,有些国家甚至出现了些许下降,如荷兰王国。 之所以出现这样阶段性特征,主要是因为二战之后,西方国家推崇凯恩斯主义,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作用,结果导致财政支出的绝对额和相当额都开始大幅度上升。但从七十年代末开始,西方国家出现了滞胀现象,社会普遍认为财政支出过快增长是导致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使得各国政府都尽量减缓财政支出的增长。 二、西方国家财政支出增长过程中的支出结构变化在财政支出增长的过程中,其内部结构也发生显著了的变化,这实际上是对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政府职能变化的一个反映。从以上表格我们可以看出,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府承担着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这就使政府在社会保障支出等转移性支出方面增长得更快,而在和平时期,国防支出等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就随之而下降了。

19502013年中国历年财政收入一览表

1950-2013年中国历年财政收入一览表 财政部2012年2月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税收总收入完成89720.31亿元,比上年增加16509.52亿元,同比增长22.6%。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2011年税收增长的主要特点:一是税收总收入平稳增长。全国税收总收入增长与上年增速基本持平。二是分季度来看税收收入增速呈“前高后低、逐季回落”走势。三是与生产经营相关的主体税种较快增长。国内增值税、营业税同比分别增长15.0%、22.6%,与上年增速持平;企业所得税增长30.5%,比上年增速加快9.2个百分点。此外,与汽车、房地产相关的税种增速明显回落。汽车消费税、车辆购置税同比分别增长10.2%和14.1%,比上年增速分别回落45.6和39.9个百分点。房地产营业税和契税同比分别增长14.9%和12.1%,比上年增速分别回落17.5和30 个百分点。 分税种看,2011年国内增值税实现收入24266.64亿元,同比增长15.0%,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27%;国内消费税实现收入6935.93亿元,同比增长14.2%,比上年增速回落13.3个百分点,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7.7%;营业税实现收入13678.61亿元,同比增长22.6%,比上年增速回落1.2个百分点,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15.2%;企业所得税实现收入

16760.35亿元,同比增长30.5%,比上年增速加快19.2个百分点,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18.7%。 2011年个人所得税实现收入6054.09亿元,同比增长25.2%。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6.7%。 财政部表示,个人所得税收入实现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随着资本市场和艺术品市场发展,个人股权转让以及拍卖收入大幅增长,带动居民财产转让所得税快速增长。二是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带动工资薪金、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税较快增长。三是税务机关加强了对高收入者及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的征管,保证了相关个人所得税税款的及时足额入库。 2011年房产税实现收入1102.36亿元,同比增长23.3%。 财政部称,房产税收入快速增长的原因:一是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的保有量一直保持快速增长;二是房屋租赁价格上升。 2011年资源税实现收入598.87亿元,同比增长43.4%,比上年增速加快19.9个百分点。 资源税收入占税收总收入比重为0.7%。 财政部发布消息:2011年1-12月,全国财政收入103740亿元,比上年增加20639亿元,增长24.8%。 1950-2013年中国历年财政收入一览表统计年度

邓子基《财政学》(第2版)课后习题(第17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圣才出品】

第17章政府间财政关系 一、概念题 1.分级财政体制 答:分级财政是指“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中国在1985~1989年实行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主要内容是各级财政收入基本按税种划分,财政支出按照行政单位和企业、事业单位的隶属关系划分,地方以收定支,自求平衡。它是适应第二步利改税后,财政收入绝大部分来源于各项税收的新变化而实行的。财政收入划分按税种划分为中央财政固定收入、地方财政固定收入和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共享收入三大类。 2.俱乐部理论 答:俱乐部是人们为分享某种利益而自愿联合起来的一种组织。布坎南的俱乐部理论就是把地方辖区比作俱乐部,这实际上意味着,之所以会有众多不同的地方辖区的存在,是因为有着不同兴趣、爱好、习俗等的人们自愿选择各自居所的结果。 在这一类比的基础上,布坎南分析了实现地方辖区最优规模的条件。①随着新成员的加入,现有辖区居民所承担的成本将由更多的成员分担。②新成员的加入会使辖区逐渐变得拥挤,辖区提供的公共产品变得更加紧张。因此辖区的最优居民规模应当确定在这样的水平上:因新成员加入而节省的边际成本恰好与新成员加入所带来的边际拥挤成本相等。显然,如果公共产品的数量增加,那么辖区的最优居民规模也会增加。 3.蒂伯特模型 答:蒂伯特模型说明的是,个人在各辖区之间移动的能力产生了一个类似于市场的、解

决地方公共产品问题的方法。一般地,当人们知道现在所居住的社区不能满足其对公共产品的要求,或者发现有另外一个社区能够更有利于提高他们所追求的福利时,人们就会“用脚投票”,流动到并居住于这样的社区,该地区提供他们最喜欢的公共服务与税收组合。而当人们纷纷从公共产品供给成本较高的辖区移向公共产品供给成本较低的辖区时,辖区之间公共产品的供给成本差距就会逐渐缩小,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将不断提高。长此以往,就有可能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4.辖区间外溢 答:辖区间外溢是指一个辖区所从事的活动可以影响到另一个辖区居民的效用水平。辖区间外溢包括两种情形:①辖区间效益外溢,②辖区间成本外溢。比如,某个辖区为当地的年轻人提供良好的公共教育,而他们中的有些人实际上要移居到外边,于是,其他辖区就可能会从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中得益。这是效益外溢的情形。再如,某个辖区的人往河流里倒垃圾,结果一些废弃物流到了位于河流下游的辖区里,那里的居民的正常生活就难免会受到一些负面的影响。这是成本外溢的情形。辖区间外溢性的存在,表明不同辖区之间互相施加了或为正面或为负面的影响,而分权制又往往造成每个辖区只关心自己的成员,在此情况下,这些外溢性影响在公共决策中就会被遗漏,进而导致低效的资源配置格局。 5.无条件补助/收入分享/一般性补助 答:无条件补助是指对补助金的用途不作限定,由受补助者自主决定和支配,这种无限制的总额补助有时被称为收入分享或一般性补助。 6.有条件补助

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及财政支出趋势分析

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及财政支出趋势分析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我国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 及 财政支出趋势分析 学院:经济学院 专业:金融 姓名:李晓红 学号:0223 我国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及财政支出趋势分析

本文讨论的是有关于财政支出的问题,从经济范畴入手能够更加清晰明了的理解其意义。 财政,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 财政的收入和支出是政府经济活动的两个重要方面,也是矛盾的对立统一面。纵观世界各国财政支出增长的情况,无论是发达国家,抑或是发展中国家,无论从绝对量还是相对量上都有不断增长的趋势,这是世界各国普遍的经济现象,但同时,这也成为各个国家必须面临的重要问题。在我国市场化取向的改革过程中,公共财政职能不是缩小而是要扩大,尤其是在经济体制转轨及发展时期,改革的成本、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国家为促进经济发展所采取的一系列相关措施等等,对财政支出都呈现出增长的需求。以下我将对我国1998年——2012年财政支出的相关问题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并且预测财政支出的变化趋势,提出合理地应对措施。 一、1998——2012年财政支出与GDP的相关数据

表1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到,自1998——2012年,不论是GDP的数额还是财政支出的数额,在绝对量和相对量上都是逐年增长的。财政支出的增长率先是逐年下降,到2004年开始上升,并且在2008年达到最高,然后是波动下降;GDP的增长率总体呈现出的是波动上升的态势,在2007年达到最高,2009年的增长率相对于2008年来看,是大幅度的下降,而2010年的增长率相对于2009年来看是大幅度的上涨,2012年GDP的增长率相对于2011年又是大幅度的下降。 二、1998——2012年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变化 1998——2012年财政支出增长率变化图

邓子基《财政学》(第2版)章节题库(第14章 税收制度)【圣才出品】

第14章税收制度 一、概念题 1.分级分税预算体制 答:分级分税预算体制是实行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预算体制,主要包括以下五点内容:(1)一级政权,一级预算主体,各级预算相对独立,自求平衡;(2)在明确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范围的前提下,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范围,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各级财政范围;(3)收入划分实行分税制;(4)实行预算调节制度;(5)适应各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和历史传统而长期形成,体制整体相对稳定。它的主要特征在于规范化和法制化,长期相对稳定以及名符其实的一级预算主体。 分税制是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分税制是按照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合理确定各级财政的支出范围,根据事权和财权相结合的原则,按照税种统一划分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分设中央和地方两套税务机构分别征管;科学核定地方收支数额,逐步实行分级预算管理体制,硬化各级预算约束,有利于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增强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2.税收中性 答:税收中性是指政府课税不扭曲市场机制的运行,或者说不影响私人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如果政府课税改变市场活动中以获取最大效用为目的的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或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的生产者的生产行为,就会改变私人部门原来的(税前)资源配置状况。这些改变效果即税收的非中性。税收的经济效率通常与税收中性有关。

3.税收转嫁 答:税负转嫁是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移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在广义上,税负转嫁包括税收负担转移和最终归宿两个部分。税负转嫁与价格的升降直接相关,是税收负担在各经济主体之间的重新分配,也是纳税人维护和增加自身利益的自主行为。 税负转嫁包括下面五种类型:(1)前转,又称“顺转”或“向前转嫁”。这是指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通过提高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价格,向前转移给商品或生产要素的购买者或最终消费者负担。这是最典型的税负转嫁形式。(2)后转,又称“逆转”或“向后转嫁”。这是指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以压低购进价格等方式向后转给生产要素的提供者负担。(3)散转,又称“复转”或“混转”。即纳税人将税负既向前转,又向后转。这是双渠道的转嫁。(4)消转,又称“消化税收”。即纳税人对其所纳税款,既不前转也不后转,而是内部消化,使纳税后的利润水平不比纳税前低,从而使税负在生产增长中消失。这是一种积极的税负转嫁方式。(5)税收资本化,又称“资本还原”。这是后转的一种特殊方式。一般指生产要素购买者将购买生产要素的应纳税款预先通过压价扣除,实际是将税负转给了生产要素的出售者,从而使自己的资本具有更高的创利能力。 二、选择题 1.社会保险税的课征范围包括()。 A.资本利得 B.股息所得 C.自营人员的事业纯收益额 D.利息收入

韶关市财政收入与GDP数量关系分析

2009年1月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Jan.2009第30卷第1期JournalofShaoguanUniversity?SocialScienceV01.30No.1 韶关市财政收入与GDP数量关系分析 林嘉,张宗君 (韶关市财政局,广东韶关512000) 摘要:2001年以来,韶关市财政收入随着GDP的快速增加而持续大幅增长,且增幅大大超过GDP增速。研究韶关市2001—2007年财政收入与GDP增长的内在关系。揭示其影响因素和运行机制,提出促进韶关市财政收入与GDP持续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为市政府调整产业结构和如何做大财政蛋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财政收入:GDP;数量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348(2009)01—0096—06 2001年以来,韶关市财政收入持续高速增长,增速大大超过GDP增长幅度。本文通过分析财政收入与GDP之间的数量关系,找出影响韶关市财政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并对财政收入与GDP的协调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韶关市财政收入与GDP数量关系的主要特点 (一)财政收入与GDP总量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自2001年以来,韶关市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其中。韶关市财政总收入由2001年的26.78亿元增加至2007年的88.11亿元,增长329.0l%;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也由11.10亿元增加至30.04亿元..增长270.63%。韶关市现价GDP在2001年为212亿元。2007年达到482.54亿元,现价增长227.61%。与GDP的增速相比较,财政收入增速明显加快。2001年一2007年。按现价计算韶关市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2.28%和18.07%,分别高于同期GDP增速7.67个和3.46个百分点。多数年份的财政收入增长均快于GDP的增速(见图1和表1)。 图1韶关市财政收入与GDP增长柱形图(单位:%) 收稿日期:2008—05—28 作者简介:林嘉(1957--),女,广东陆丰人,韶关市财政局会计师,主要从事地方经济研究。 96

邓子基《财政学》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圣才出品】

邓子基《财政学》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一、概念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社会福利制度 答:社会福利制度是指由国家和社会为法律或政策范围内的所有公民普遍提供旨在保证一定的生活水平和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的资金与服务的社会保障制度。具体讲:(1)社会福利制度一般是为调节现实社会中的问题和矛盾而建立的;(2)社会福利制度为法律或政策范围内的所有公民普遍提供资金和服务,常常不带任何前提,以“普遍性”为原则;(3)社会福利制度是较高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除了保障服务对象一定的生活水平之外,还着意在既定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尽力提高服务对象的生活质量;(4)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福利制度更偏重于提供福利设施和福利服务,因为这恰恰弥补了其他偏重资金保障的社会保障形式的不足,从而能更好地发挥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作用,以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2.延期纳税 答:延期纳税亦称“税负延迟缴纳”,系允许纳税人对那些合乎规定的税收,延迟缴纳或分期缴纳其应负担的税额。这种方式一般可适用于各种税,且通常都应用于税额较大的税收上。在施以这种办法的场合,因可延期纳税,纳税人等于得到一笔无息贷款,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纳税人解除财务上的困难。采取这种办法,政府的负担也较轻微,因为政府只是延后收款而已,充其量只是损失一点利息。

3.有条件非配套性转移支付 答:有条件非配套性转移支付是指中央对地方政府实行有条件非配套性转移支付时,指定该笔资金用途,但不要求地方政府出配套资金。例如,中央政府在某时期对地方补助1.5亿元,规定该资金只能用于教育项目。有条件非配套性转移支付最适合于补助那些中央政府认为十分重要,而地方政府由于只考虑地方局部利益却不十分重视的经济活动。 4.现收现付制 答:现收现付制是指政府用每年收缴的投保资金支付当年应付的社会保障费用。其优点是比较灵活,可以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时作出调整;缺点是现收现付制只能适应于人口数量较为稳定的国家,人口数量变化较大将引起“跨代分配不公平”,导致人数较少的就业群体负担较多人群的社会保障,在人口加速老龄化的国家,现收现付制还有可能出现无法维持的危机。 5.完全基金制 答:完全基金制是指受保人接受的社会保障补助来源于他本人、他的单位和国家在以前年份的积累。其优点在于一般对积累基金有明确的规定,能保证受保人在将来可以取得稳定的收入;缺点是当外部经济环境发生较大的变化时,即基金制筹集的资金不能做出相应的反应,从而可能造成正向或反向的收入缺口。

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状况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状况及原因分析 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财政收入103740亿元,比上年增长24.8%。这是我国年度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万亿。2011年,全国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各项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财政收入总体增长较快,是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物价水平上涨、企业效益较好及将原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等因素的综合反映。 2012年,我国财政收入“蛋糕”继续增大。财政部数据显示,全国财政收入逾11.7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3335亿元。但是全国财政收入增速出现较大幅度放缓,增幅放缓至12.8%,较2011年回落12.2个百分点。专家表示,2012年财政收入完成了预算,但是财政收入增速回落幅度较大。经济增速放缓、物价尤其是PPI下行、进口增速下滑以及结构性减税四大因素,导致2012年财政收入增速回落 受全球经济低迷影响,2012年我国经济增速逐步放缓,虽然在四季度出现反弹,但全年经济增速回落至7.8%。税收收入的增长与宏观经济运行关联度高,在这一大背景下,作为财政收入中的主体——税收的增长放缓符合预期。一些税种的税基与物价密切相关。2012年我国物价总体在低位温和运行,尤其是PPI 同比大多在负增长区间运行,相应地增值税、消费税增幅出现回落。 近年来,我国进口环节税收的增长在税收中的作用逐步增强。一般来讲,进口环节中一般贸易规模的扩大会导致税收增收较多。然而,去年国内需求放缓,致使我国进口增速减速,一般贸易规模增长放缓,对税收的影响较大。我国实施的诸多结构性减税政策效应在去年得到充分释放。除了备受关注的个税之外,增值税转型是长期的减税措施,其减税政策效应明显。此外,对小微企业政策倾斜效果继续释放,大大减轻了小微企业的负担。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保持了较快增长,不少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时充分利用增值税转型的优惠政策。企业负担减轻了,相应地我国税收收入减少。 此外,出口退税舒缓外贸企业压力,受到外需低迷、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更强贸易壁垒的影响,我国外贸企业在去年面临着严峻的压力。为舒缓外贸企业的过重负担,我国加快出口退税进度,相应增加退税数额,对出口退税的税率进行了多次调整,主要是增强对小型外贸企业的支持。数据显示,2012年出口退税

邓子基《财政学》(第2版)章节题库(第15章 政府债务)【圣才出品】

第15章 政府债务 一、概念题 1.国债结构 答:国债结构是指一个国家各种性质债务的互相搭配,以及债务收入来源和发行期限的有机结合。以偿还期为标准,国债可分为短期国债、中期国债、长期国债和永久国债。一般来说,短期国债指偿还期在1年或1年以内的国债,1年~5年(或1年~10年)称为中期国债,5年(或10年)以上称为长期国债。永久国债是指没有偿还期的国债,只是按年付息,但可以上市流通,随时兑现。合理的期限结构应该是短期、中期、长期并存的期限结构。 2.国债负担率 答:国债负担率是指一定时期的国债规模与国内生产总值(GDP )的比例。表明一国的国民经济对政府债务的负担程度。一般来说,国债负担率越高,国民对公债的负担越重,国家财政的困难程度也越大。国债负担率的计算公式为:国债负担率=%100 年国内生产总值国债累积余额。一国政府在评价国债规模是否合理时,国债负担率是主要根据。 3.国债依存度 答:国债依存度是指国债发行额与财政支出(或财政收入)的比例,反映财政支出(或财政收入)对国债的依赖程度。一般来说,国债依存度越高,国家的债务负担相对越重,国家财政的困难程度也越大。国债依存度的计算公式可表示为:国债依存度=国债年度发行额

/财政支出×100%。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按上述公式以当年国债发行额计算国债依存度。此外,也有人提出过国债累积依存度的概念,即以国债累积余额代替当年国债发行额作分子与当年财政支出相比,但实践意义不大。 4.国家债务 答:国家债务是指政府作为借债主体(债务人)所形成的债务。国家债务最初源于弥补财政赤字的需要,后来进一步发展成为政府主动调节经济的一种筹资手段。因此,在市场经济中,国债具有三方面的积极意义:①具有反通货膨胀作用。当财政出现赤字时,若不用借债弥补,那就只能依靠扩大货币供应,就会出现通货膨胀。用国债弥补赤字属于购买力转移或结构调整,社会需求总量不变,但能防止出现通货膨胀。②具有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和发展的作用。财政支出要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虽是一个长期性的总的原则,但一经确定就有较强的刚性,难以因经济的临时或短期波动而削减,相反,经济萧条时财政收入减少了,但为了社会稳定和维持劳动力再生产,财政支出还得增加。国债解决了这种一减一增的矛盾,是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作用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与这种消极应付不同,国债还可以用来筹集大型基础设施和公共工程等建设需要的资金,这更是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无以替代的积极作用。③国债及其市场的发展还能为宏观经济调控提供手段。国债本来属于财政政策范畴。但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它又是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三大传统手段中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对象,国债市场是实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结合部。 二、选择题 1.如果国债的发行价格高于国债票面的名义价值,就叫做国债的()。

财政收入增长变化及分析

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变化及原因分析 一,财政收入增长变化现状 据财政部公共财政收支情况,2011年,全国财政收入103740亿元,增长24.8%。其中,中央本级收入51306亿元,增长20.8%;地方本级收入52434亿元,增长29.1%,最受公众关注的税收收入89720亿元,增长22.6%。以企业所得税为例,一共收16760亿元,增长30.5%。。数据显示,中国财政收入再次大幅超收,财政收入持续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增速快于中央财政收入,非税收入多年低增长过后再次高增长。 2000年-2010 年全国财政收入(单位:亿元) 二,2012年财政走势 从全年经济财政走势看,财政收入增长前高后低。经济增长逐步放缓,企业利润下滑,物价高位回落,特别是四季度后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减收较多,汽车和房地产成交量下降相关税收减少,全国财政收入增长前高后低。从具体数据看,一季度全国财政收入增长33.1%;二季度增长29.6%;三季度增长25.9%;四季度增长10%。全年财政收入增幅呈现年初快速,年中小幅回落的走势。其中,年初能够保持36%的增长主要是由于受到进口大幅增长,以及上年末收入于今年出集中入库的影响;而4月收入增幅则回落至27.2%,6、7月份则分别增长27.6%、26.7%。 从总体趋势上看,我国财政收入增长持续高位运行。财政部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全国财政收入9864.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080.92亿元,增长26.7%。其中,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同比增长均超过30%,成为主要收入项目中增长最快的两个税种。 1978-2010年历年按主要国家和地区分的中央政府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单 位:% 指标 1991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世界 25.8 24.4 24.1 24.1 25 25.5 25.9 25.1 24.4 中国 5.2 5.9 6.6 7.1 7.9 8.7 8.8 9.5 9.5 10.1 16.8 11.1 法国 43 43.7 42.9 43 42.5 42.1 42.2 43 42.8 42.3 42.2 40.9 德国 30.1 30.5 30.3 29.6 29.6 29.8 28.6 28.7 28.6 28.4 28.4 29.4 俄罗斯联邦 19.5 20.8 24.6 27.1 31.8 27.6 26.9 30.3 28.7 31.3 33.7 35.7 英国 36.3 36.6 37.1 37.1 35.5 35.1 35.8 36.9 37.5 37.3 38.4 35.9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13395.23 16386.04 18903.64 21715.25 26396.47 31649.29 38760.2 51321.78 61330.35 68518.3 83101.51

财政学课后习题答案

2.什么是市场失灵? 答: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这里统称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1)垄断。(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 3.思考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作用。 答:西方新凯恩斯主义提出一种新型的政府-市场观,认为现代经济是一种混合经济(指私人经济和公共经济),政府和市场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图1-1说明了有政府介入的市场,政府与家庭、企业之间的收支循环流程。 4.试述政府干预手段,为什么会出现政府干预失效? 答:政府干预手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1)立法和行政手段。这主要是指制定市场法规、规范市场行为、制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经济政策、实行公共管制、规定垄断产品和公共物品价格等。 (2)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政府组织公共生产,不仅是出于提供公共物品的目的,而且是出于有效调节市场供求和经济稳定的目的。 (3)财政手段。应当指出,财政手段既不直接生产也不直接提供公共物品,而是通过征税和税费为政府各部门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筹集经费和资金。 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可能发生在: (1)政府决策失误。而政府决策失误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失。 (2)寻租行为。在市场经济特征下,几乎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由于滥用权力而发生的寻租行为,也就是公务员(特别是领导人员)凭借人民赋予的政治权力,谋取私利,权钱交易,化公为私,受贿索贿,为“小集体”谋福利,纵容亲属从事非法商业活动等等。 (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也可视为政府干预失误。一旦失误,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4)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这种政府干预失效,可能主要发生于经济体制转轨国家。 5.试述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 答:区分或辨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通常应用两个基本标准:一是排他性和非排他性;二是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排他性是指个人可以被排除在消费某种物品和服务的利益之外,当消费者付钱购买私人产品之后,他人就不能享用此种商品和服务所带来的利益,排他性是私人物品的第一个特征;竞争性是指消费者的增加将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每多提供一件或一种私人物品,都要增加生产成本,因而竞争性是私人物品的第二个特征。 非排他性则是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例如,每个公民都可以无差别地受益于国防所提供的安全保障,每个适龄儿童都有权力和义务接受政府提供的义务教育等。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意味着可能形成“免费搭车”现象,即免费享用公共物品的利益。 非竞争性是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或者说,提供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 此外,外部效应和效用的不可分割性,也是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重要标准。 7.如何理解财政的特殊性? 答:财政是一种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行为。财政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从起源上考察,财政是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人类社会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出现私有财产,社会分裂为阶级后才产生了国家。国家一旦产生,

[全]财政学-邓子基-考研真题详解

财政学-邓子基-考研真题详解 1在电力、煤气、自来水等行业可采用的公共定价方法是()。[中央财经大学2008研] A.平均成本定价法 B.二部定价法 C.边际成本定价法 D.负荷定价法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负荷定价法是指按不同时间段或时期的需求制定不同的价格。在电力、煤气、自来水、电话等行业,按需求的季节、月份、时区的高峰和非高峰的不同,有系统地制定不同的价格,以平衡需求状况。在需求处于最高峰时,收费最高;而处于最低谷时,收费最低。 2《经济学中的灯塔》一文是1974年由()发表的,研究的是公共物品的私人供给问题。[中央财经大学2009研] A.科斯 B.诺斯 C.马斯格雷夫

D.斯密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科斯在1974年发表《经济学中的灯塔》一文,在文中提出了著名的科斯定理,该定理研究的是公共物品的私人供给问题。 3财政支出增长的替代一规模效应理论由()经济学家提出。[中央财经大学2008研] A.阿道夫·瓦格纳 B.马斯格雷夫 C.皮科克和威斯曼 D.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皮科克和威斯曼提出财政支出增长的替代一规模效应理论,在瓦格纳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他们对1890-1955年间英国的公共部门成长情况的研究,提出了导致财政支出增长的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并认为外在因素是说明财政支出增长速度超过GDP增长速度的主要原因。此即替代-规模效应理论。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提出经济发展阶段论。阿道夫·瓦格纳提出了“财政支出扩张论”,即瓦格纳法则。

4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方法不包括()。[中央财经大学2010研] A.成本——效益法 B.最低费用法 C.公共劳务收费法 D.因素分析评分法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方法一般有成本——效益分析法、成本效用分析法、最低成本法和因素分析评价法。 5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需满足的条件是()[中央财经大学2010研] A.公共物品支出的边际效益=私人物品支出的边际效益 B.公共物品支出的边际效益>私人物品支出的边际效益 C.公共物品支出的边际效益<私人物品支出的边际效益 D.公共物品支出的边际效益与私人物品支出的边际效益之和最大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当公共物品支出的边际效益等于私人物品支出的边际效益时,不可能通过社会资源的再分配而使得一方收益不减少的情况下而增加另一方的收益,即此时已经达到了帕累托最优效率状态,实现了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