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戏曲知识

戏曲知识

戏曲知识

篇一:中国戏曲知识大全

中国戏曲知识大全一、中国戏曲

1、始于离者,终于和

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舞台艺术样式。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这些形式主要包括:诗、乐、舞。诗指其文学,乐指其音乐伴奏,舞指其表演。此外还包括舞台美术、服装、化妆等方面。而这些艺术因素在戏曲中都为了一个目的,即演故事;都遵循一个原则,即美。

2、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

中国戏曲之特点,一言以蔽之,“谓以歌舞演故事也”(清末学者王国维语)。戏曲与话剧,均为戏剧之属,都要通过演员扮演人物,运用对话和动作去表现一定长度的故事情节。所不同者,戏曲是运用音乐化的对话和舞蹈化的动作去表现现实生活的,即歌舞的手段。也即人们所熟知的“唱、念、做、打”。

3、离形而取意,得意而忘形

中国戏曲的表现生活,运用了一种“取其意而弃其形”的方式,如中国画之写意山水,用纵横的笔势去体现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所以,戏曲舞台上才有了红脸的关羽,白脸的曹操;有了长歌当哭,长袖善舞;有了无花木之春色,无波涛之江河。

4、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

中国戏曲作为一种舞台艺术,需要面对一个舞台之狭小与生活之博大的矛盾。戏曲并没有象话剧那样用“三一律”的原则对生活进行挤压以便于表现。而是运用虚拟的手段,制造弹性的时空,又借助于演员生动的表演和观众的想象与理解,来完成对阔大天地的描画。所以,戏曲可以在明亮的灯光下制造出黑夜的假象,可以在空旷的舞台上驭马行舟。

二、中国戏曲史

1、中国戏曲的孕育与形成

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汉代,在民间出现了具表演成份的“角抵戏”,尤以《东海黄公》为著。到了南北朝时期,民间出现了歌舞与表演相结合的“歌舞戏”,具有了更为浓郁的表演成份,如《拔头》、《代面》、《踏摇娘》等。唐代,出现了由先秦时期的优伶表演发展来的以滑稽表演为特点的“参军戏”;民间的歌舞戏进入宫廷,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民间又出现了“俗讲”和“变文”等通俗说唱形式。宋代,城市商品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出现很多市民娱乐场所

──“瓦舍”和“勾栏”;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有了综合的趋势,出现了“宋杂剧”。金代,在宋杂剧基础上,北方出现了“金院本”,南方出现了“南戏”。元代,北方形成“北杂剧”,南方南戏进一步发展成熟,戏曲形成。

2、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宋元南戏

南戏,是中国戏曲最早的表现形式,它形成于南北宋之交的浙江温州

(古称永嘉)一带的民间,时称撚兰卧泳鐢。它是在宋杂剧的基础上,融和南方民间小曲、说唱等艺术因素形成的。以体制庞大、曲词通俗质朴为其特点,已粗具戏曲的基本艺术特征。剧目多表现民间故事。

3、中国戏曲的第一个繁盛期──元杂剧

元代,是中国戏曲史的一种重要时期,它以其元曲闻名于世,而元曲中影响最著者,唯北杂剧(亦称元杂剧)。北杂剧之文学,以质朴自然胜,后世戏曲文学无有出其右者;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等杂剧作家,使北杂剧成为一代之文学。北杂剧之表演则显示出戏曲在形成之初的朴实和浓郁的民间气息。

4、中国戏曲的第二个繁盛期──明清传奇

传奇,源于宋元南戏,是它成熟化与规范化的结果。明中叶以后,传

枚举,为戏曲文学绝盛之时。表演上则日趋成熟,多用昆曲演唱。5、明代四大声腔

所谓明代四大声腔是对中国明代南曲系统的浙江海盐腔、浙江余姚腔、江西弋阳腔和江苏昆山腔的合称。明代戏曲,在音乐上出现明显的地方化趋势,主要表现为地方声腔的崛起。对后世戏曲影响最大的是后两种,即弋阳腔和昆山腔,前者发展为全国影响广泛的高腔系统;后者发展成典雅细腻的昆曲。

6、中国戏曲的转型期──清代地方戏的兴起

自清代前期起,戏曲舞台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戏曲的民间

化和通俗化。先是昆曲、高腔折子戏的盛行,后是地方戏的兴起。从此,戏曲舞台不再是传奇戏的天下,昆曲与高腔有了来自民间的竞争者。戏曲的表演场所也由厅堂氍毹变为了茶肆歌台。

7、徽班进京

乾隆五十五年,即公元1790

班进京献艺,带来了与昆曲皆然不同的一种地方曲调棗徽调,给京城观众以耳目一新之

感。而后,撍南矓、摯禾〝、摵痛簲等徽班相继进京。徽调以其通俗质朴之气赢得了京城观众的欢迎,从此在京城扎下了根。

8、中国戏曲史上的大事──京剧形成

继徽班进京之后,湖北汉调艺人也于道光年间(1828年前后)进京与徽班艺人同台献艺,他们同徽调艺人一样唱皮黄腔,只是更具湖北风格。徽、汉皮黄在京城和流,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终于在1840年前后,形成一种独具北方特色的皮黄腔棗京剧。

9、京剧的第一个鼎盛期──清代同治、光绪年间

京剧形成后不久,即迎来了它的第一个繁盛期,时间在清同治、光绪年间。当时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京剧演员并在此时引起了宫廷官方的喜爱。宫内优厚的物质条件促进了它艺术上的成熟。

10、京剧的第二个鼎盛期──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

20

展,京剧又迎来了它的第二个繁盛期。这一时期京剧的繁荣主要表现在优秀京剧演员的层出不穷上。而且,这个时期也是京剧流派产生最

多的时期,旦行的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

净行的金(少山)派、郝(寿辰)派、侯(喜瑞)派、丑行的萧(长华)派等。每个流派的创始者拥有一批数量可观的剧目,所以这个时期也是京剧文学的繁荣期。这个时期一直持续到了20世纪40年代末。

11、京剧的第三个鼎盛期──20世纪50年代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全国处处呈现出万象更新之貌。京剧也因此迎来它艺术上的春天。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到1959年前后,它的艺术生命又到了第三个顶峰。这个时期的繁荣是以演员阵容的强大,梯队的完整为标志的。《白蛇传》、《将相和》、《穆桂英挂帅》、《野猪林》等优秀剧目的出台,也将京剧文学的发展推向了一个高峰。12、新兴地方戏的产生──越剧、评剧、黄梅戏等

20世纪初,一批新兴地方戏开始在各地戏曲舞台上出现,包括越剧、评剧、黄梅戏等。它们均由民间小戏发展而来,具有极为浓郁的民间乡土气息,进入城市后,它们吸收京剧、梆子等老剧种的艺术营养,表演上得以成熟。

13、毛泽东为中国戏曲研究院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1951

鲂聰,以后便成为戏曲发展的指导性方针。即要求戏曲艺术既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又要求各个剧种在自由竞赛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1964年,北京举行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共推出35个剧目,其中著名的有《红灯记》、《芦荡火种》、《奇袭白虎团》、《智取威虎山》、《黛诺》、《六号门》、《红嫂》等。这是京剧编演现代戏的一次成果展示。

15、戏剧梅花奖设立

为表彰戏剧优秀演员而设立的奖项,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1983年设立,每年评选一次。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影响的全国性戏剧演员评奖活动。

16、第一届中国京剧节在天津举行

1995年11月在天津举行了第一届中国京剧节,设立金、银、铜三类奖项,推出一批优秀京剧剧目。其中获奖的剧目有《曹操与杨修》、《狸猫换太子》、《岳云》、《西施归越》等。

17、第二届中国京剧节在北京举行

1998年12月第二届中国京剧节在北京举行。此次京剧节也推出一批优秀的京剧新创剧目,如《骆驼祥子》、《贞观盛世》、《风雨同仁堂》、《大脚皇后》、《千古一人》等。其中的《骆驼祥子》改编自老舍的同名小说,是众多剧目中的佼佼者。

18、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优秀剧目献礼演出

1999年8月15日至10月15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优秀剧目献礼演出在北京举行。此次活动旨在推出一系列优秀的新创剧目(话剧、戏曲、舞剧、音乐剧等),以此繁荣全国的戏剧创作。此次活动涌现出来的戏曲优秀剧目有黄梅戏《徽州女人》、川剧《金子》、

京剧《宝莲灯》、《贞观盛世》、淮剧《金龙与蜉蝣》、《西梦霸王》等。

三、戏曲经典剧目

(一)古代戏曲剧目

(宋元南戏剧目)

1、现存最早的南戏剧本《张协状元》

《张协状元》是一出婚变悲剧。写书生张协在考中状元后,不认结发之妻。后其妻被一高官收为义女又被许与张协,其妻对张羞辱一番后,夫妻和好。这出戏反映出当时“富易交,贵易妻”的社会现实。

指元代四出有名的南戏作品,分别为《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和《杀狗记》。

《荆钗记》:写王十朋与钱玉莲以荆钗为凭订下终身。王考中状元,因不肯娶丞相之女而被贬。垂涎玉莲已久的孙当权以假休书骗玉莲十朋已负心,玉莲愤而投江,幸遇救。后十朋与玉莲相见夫妻团圆。《白兔记》:写刘知远与妻李三娘不容于兄嫂,刘去投军。三娘在家中饱受虐待,并在磨房产下一子,托人送交刘知远。十年后,其子外出打猎遇母,全家团圆。

《拜月亭记》:写蒋世隆与王瑞兰在战乱中相并订下终身之约,却遭王父反对,将二人拆散。瑞兰不忘旧情,夜间拜月诉说心事。后蒋考中状元,被王家招赘,夫妻团圆。

《杀狗记》:写孙华孙容兄弟不睦,孙华之妻杨氏杀一狗伪装成人形放于自家门外,孙华被其友以杀人罪告官。孙荣替兄抵罪。杨氏于公堂上说明原委,兄弟和好。这是一出家庭伦理戏。

3、南戏的压卷之作棗《琵琶记》

《琵琶记》,明初高明(则诚)所做,取材于宋南戏《赵贞女》,但变一出婚变悲剧为一出歌颂男子忠孝和女子贞烈的教化观世戏。写蔡伯喈进京赶考,高中后被迫入赘牛丞相府。家乡遭灾饿死了他的父母,其妻赵五娘卖发葬公婆,身背琵琶上京寻夫。幸而牛小姐识大体,一夫二妻团圆。

(元杂剧剧目)

4、关汉卿与《窦娥冤》

《窦娥冤》是一出悲剧,王国维称之为“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为关汉卿的代表作。写窦娥年轻守寡,与婆婆蔡氏相依为命。波皮张驴儿欲用毒害死蔡氏以霸占窦娥,却误将其父毒死。官府听信张之诬告将窦娥处斩。临刑时,六月飞雪以示其冤。

5、王实甫与《西厢记》

《西厢记》是一出爱情喜剧。写书生张君瑞与相府小姐崔莺莺一见钟情,其母老夫人却以张没有功名而百般阻挠。但二人在红娘的帮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此剧文辞优美,有“花间美人”之称。

6、白朴与《墙头马上》

篇二:中国各大戏曲的知识

中国各大戏曲的知识

意义:

中国戏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堪称国粹。由于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的文化不同,除了京剧以外,还形成了丰

富多彩的地方戏。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昆曲、评剧、粤剧、湘剧、越剧、豫剧、黄梅戏等。分别从起源、特色、艺术、发展现状等多个方面对中国戏剧进行一个较全面的认识,有利于中国戏剧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内容(简介):

一、国粹——京剧

(一)京剧的起源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流行于全国的重要剧种之一。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三庆、四喜、春台、和春这“四大徽班“陆续进京,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相互影响,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逐渐融合、演变,发展成为京剧。

(二)国粹中的国粹——京剧脸谱京剧是中国戏曲中最大的剧种,集合各剧之精华,脸谱完善,谱式繁多,蔚为“大观”。京剧演员个行当都经过化妆,有固定的脸谱有效地表现出人物的品貌、身份、性格、特征。脸谱使人能目视外表,窥其心胸,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脸谱以舞台为第一应用,它的产生源于生活,现于舞台。在看戏的过程中首先一直觉给人深刻印象的正是这些鲜明各异的脸谱造型,如:蓝脸的多尔礅,红脸的关公,黄脸的典韦,黑脸的张飞,白脸的曹操等。京剧脸谱不但我国广大人民熟悉喜爱,也逐渐别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一提到脸谱就会让人想到京剧,想到京剧就会想到中国。京剧脸谱已是我国发展对外文化交流事业的一个重要项目,也

是旅游市场久打不衰的强项品牌。

(三)京剧独特地位国粹京剧艺术以其丰厚的内容、完善的形式、精湛的技艺,达到了戏曲艺术发展的高峰,它的突破时间空间界限的虚拟化表现方式,从化妆到表演的艺术夸张和写意手法,凝聚了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所积淀的美学品质和艺术手段,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艺术魅力,其所形成的中国特有的东方戏剧艺术体系是完全可以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等戏剧艺术体系相媲美的,不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而且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精品,是中国的一个象征性符号,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

二、昆剧

昆曲,发源于14、15世纪苏州昆山的曲唱艺术体系,揉合了唱念做表、舞蹈及武术的表演艺术。现在一般亦指代其舞台形式昆剧。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主要以中州官话为唱说语言。昆曲在20XX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明朝汉族音乐以戏曲音乐为主。明代人称南戏为《传奇》。明以后,杂剧形渐衰落,《传奇》音乐独主剧坛,兼收杂剧音乐,改名昆曲。

(一)昆剧特色昆剧表演的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谐和。昆剧是一种歌、舞、介、白各种表演手段相互配合的综合艺术,长期的演剧历史中形成了载歌载舞的表演特色,尤其体现在各门角色的表演身段上,其舞蹈身段大体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说话时的辅助姿态和由手势发展起来的着重写意的舞

蹈;一种是配合唱词的抒情舞蹈,既是精湛

的舞蹈动作,又是表达人物性格心灵和曲辞意义的有效手段。昆剧行腔优美,以缠绵婉转、柔漫悠远见长。在演唱技巧上注重声音的控制,节奏速度的顿挫疾徐和咬字吐音的讲究,场面伴奏乐曲齐全。昆曲的音乐属于联曲体结构,简称“曲牌体”。它所使用的曲牌,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一千种以上,南北曲牌的来源,其中不仅有古代的歌舞音乐,唐宋时代的大曲、词调,宋代的唱赚、诸宫调,还有民歌和少数民族歌曲等。它以南曲为基础,兼用北曲套数,并以“犯调”、“借宫”、“集曲”等手法进行创作。

(二)昆剧里程碑及现状

昆剧在其发展的历史上,得力于大师巨匠们的扶持推动。他们每一次卓有成效的努力,便构筑了一座座巍峨高耸的里程碑:魏良辅创制新腔,梁辰鱼又将清唱的音乐变成戏曲声腔;汤显祖的创作与沈璟的规范格律,引发了昆剧创作的热潮;洪昇、孔尚任振衰起敝,使昆剧呈现中兴气象;浙江苏昆剧团的“传字辈”编演《十五贯》,让昆剧起死回生;白先勇打造青春版《牡丹亭》,探索了一条昆剧在新时代演出的成功之路。中国昆剧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首批“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情况通报。但昆剧目前还是面临着许多困难:1、编剧人才严重缺乏2、传统剧目严重流失3、院团经费严重不足4、昆曲生源严重匮乏5、缺乏昆曲演出剧场

三、脍炙人口的黄梅戏

(一)“水戏”

黄梅戏班坚持草根文化和时尚元素相结在挖掘老戏潜力的基础上,融合其他文化元素,通过“水戏”,不断创编、改编剧目,创新演出样式,让观众既耳熟能详,又有新鲜感,既保持了浓郁的原汁原味,又在表演上、剧情上更贴近群众和时代乡土气息,深受广大基层群众的喜爱所谓“水戏”,是指黄梅戏中只有大致的故事情节,没有固定的剧本,演出时全。凭演员即兴发挥的演出剧目或模式,又称“放水戏”。“水戏”的特点:1.创作随机,演员主体。演出时,演员只需记住自己角色的定位,根据剧情和自己扮演的角色凭经验即兴发挥。2.演出灵活,高效多产。只要你想看戏,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可以天天不重样3.团结协作,配合默契。

(三)黄梅戏艺术

1、质朴性:人们一般认为黄梅戏是从采茶、花鼓等民间歌舞发展起来的民间小戏,也有人认为除此之外还有青阳腔的直接渊源。民间歌舞也好,青阳腔也好,都是以质朴为特征的艺术品种,黄梅戏继承并发扬了它们的质朴性,形成自已的审美情趣。我认为,质朴性不仅仅是指表演方式接近生活,更重要的是在于质朴性中含有“本真”的意味,这使黄梅戏的表演有了现实的基础和当代的品格,也与浮华、外在、“洒狗血”划清了界限。

2、大众性:黄梅戏的大众性体现在追求观众群的最大化上,在雅俗之间找寻更多的共同点。作为演员,让很多的观众说“好看”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黄梅戏的表演,以生活化为基础,吸纳戏曲程式中的活力,有生命感的技巧,受众面比较宽。大众化是一个顺应时代的、在变化着的概念,一百年前的“大众”与今

天的“大众”,欣赏艺术的口味是有差异的,所以,黄梅戏表演艺术追求的大众化,一定是发展的、进步的。

三、其他地方戏剧

(一)评剧

评剧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地方戏,在华北、东北以至云贵高原都广为流行,

是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评剧诞生于1900年前后共经历了四个时期,第一时期称为“对口莲花落”,第二时期为“唐山落子”,“奉天落子”是第三时期,在这期间共经过了30多年,而评剧便是第四个时期。

(二)越剧

清末起源于浙江嵊县,即古越国所在地而得名;由当地民间歌曲(落地唱书)发展而成。发祥于上海。男子越剧起源于嵊州东王村,女子越剧起源于嵊州施家岙。前身是浙江嵊县(今嵊州)一带流行的说唱形式“落地唱书”(具体历经“落地唱书”→“小歌班”→“绍兴文戏”→“越剧”的称谓演变)。1925年9月17日上海《新闻报》演出广告中首以“越剧”称之。

(三)粤剧

广东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也是我国南方影响非常大的一个剧种。由于它产生于广东,所以称被为粤剧。最初兴起于广州、佛山一带,现主要流行于广东、广西、台湾和香港澳门等地。由于海外的华人有许多是广东人的后裔,所以在海外的华侨聚居的地区也常有粤剧演出。

粤剧以唱梆子、二簧为主,又保留昆山腔、戈阳腔、广腔并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间乐曲和时调,唱念均用广州方言,因此又称“广东梆簧”、“广东大戏”、“广府戏”。

(四)湘剧

湖南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主要以长沙、湘潭为活动中心,主要流行于“长沙府十二属”(即长沙、善化、湘阴、醴陵、湘潭、湘乡、宁乡、益阳、攸县、安化、茶陵)湘南东部17个县市,江西与湖南毗邻的北起修水、南至吉安的各县,广东的坪石、岐门、乐昌、桂头、犁市、韶关等地。当时民间习称为“大戏班子”、“长沙班子”或“湘潭班子”,一度被称作“长沙湘剧”。20XX年5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五)豫剧

河南豫剧是我国主要的剧种之一,特色鲜明,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其唱腔圆润、节奏明快。豫剧一向以唱见长,在剧情的节骨眼上都安排有大板唱腔,唱腔流畅、节奏鲜明、极具口语化,一般吐字清晰、行腔酣畅、易为听众听清,显示出特有的艺术魅力。豫剧的风格首先是富有激情奔放的阳刚之气,善于表演大气磅礴的大场面戏,具有强大的情感力度;其次是地方特色浓郁,质朴通俗、本色自然,紧贴老百姓的生活;再次是节奏鲜明强烈,矛盾冲突尖锐,故事情节有头有尾,人物性格大棱大角。总之,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区别一个剧种所显示的最大的特色,首先表现在它来自不同声腔系统的音乐

唱腔。这些音乐唱腔则是以所产生地区的语言、民歌、民间音乐为依据,并兼收其他地区音乐而产生的。各个剧种的剧中人物大都分由生、旦、净、丑等不同脸谱化的脚色行当充任。表演上着重运用以生活为基础提炼而成的程式性动作,和虚拟性的空间处理。讲究唱、做、念、打艺术,表演动作富裕舞蹈性,技术性很高,构成有区别其他戏剧而成为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

篇三:戏曲知识竞赛及答案

戏曲知识竞赛

1、中国戏曲起源于哪些形式?(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参军戏)

2、我国的戏曲剧种大约有多少种?(360种)

3、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是我国的哪一个剧种?(昆曲,即昆剧,被称为"百戏之祖"。享有"中国戏曲之母"雅称。)

4、与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合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的剧种是什么?(中国戏曲)

5、享有"东方歌剧"盛誉的是哪一剧种?(京剧)

6、中国的三大国粹是什么?(京剧、中医、国画)

7、你知道昆剧有多少年的历史吗?(400多年)

8、你知道京剧有多少年的历史吗?(200多年)

9、戏曲表现生活的基本特点是(虚拟,程式,写意)

10、京剧四大名旦是哪四位?(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

11、梅派擅长表演(善良温柔华贵典雅而具正义感的古代妇女。)

12、程派擅长表演(遭遇悲惨,具有外柔内刚性格的中下层妇女。)

13、荀派擅长表演(天真活泼热情的少女形象,具有柔媚娇婉的风格。)

14、尚派擅长表演(以气与力取胜,有阳刚之美,具有刚健婀娜的风格。)

15、京剧中的梅派、尚派、荀派、程派、各擅长表演什么样的女性?(梅派擅演"仙女",程派擅演烈女,荀派擅演少女,尚派擅演侠女。)

16、目前京剧的四大行当是什么?(生,旦,净,丑。)

17、“生”分为哪几类?(老生也叫须生、小生、武生、娃娃生)

18、"旦"可分为哪几类?(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也叫摇旦)

19、“净”俗称(花脸),分为哪几类?(大花脸、二花脸)

20、“丑”扮演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

21、戏曲中的"四功"是指哪些艺术手段?(唱,念,做,打)

22、戏曲中的"五法"是哪些技术方法?(手,眼,身,法,步)

23、中国首部电影是由哪一位京剧大师演出的《定军山》?(谭鑫培)

24、中国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是什么?由谁主演?(京剧《四郎探母》谭富英主演)

25、中国的第一部彩色电影是什么?由谁主演?(京剧《生死恨》梅兰芳主演)

26、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彩色电影是由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范瑞娟主演的什么?(《梁山伯与祝英台》)

27、昆曲发源于哪一省哪一地区?(昆曲:江苏昆山〈苏州〉)

28、越剧发源于哪一省哪一地区?(越剧:浙江嵊县〈绍兴〉)

29、黄梅戏发源于哪一省哪一地区?(黄梅戏:湖北黄梅县)

30、黄梅戏发展壮大于哪(安徽安庆)

31、秦腔的别名、特点?

(秦腔,陕西省地方戏,也叫"陕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约形成于明代中期。其表演粗犷质朴,唱腔高亢激越,其声如吼,善于表现悲剧情节。)

32、豫剧是哪个省的地方剧种?(河南)

33、山西梆子又称什么?(晋剧)

34、花鼓戏流行于(湖南)。

35、你能说出戏曲演员场上所戴的胡子的专业名称吗?(髯口)

36、你知道京剧中最主要的两大音乐体系是什么?(西皮,二黄)

37、世界三大戏剧表演体系除了布莱希特体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外,还有一个是什么戏剧表演体系?(梅兰芳表演体系)

38、京剧《智取威虎山》中有一句暗号"天王盖地虎",你知道下句是什么吗?(宝塔镇河妖)

39、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白朴《梧桐雨》郑光祖《倩女离魂》)

40、戏曲的角色分为四大行当,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是哪一行当(净)

41、在京剧中扮演曹操应该有什么颜色的脸谱(白色)

42、京剧的前"四大须生"分别是谁?

("前四大须生"为: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后四大须生"为: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

43、京剧的后"四大须生"分别是谁?

("前四大须生"为: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后四大须生"为: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

44、京剧《智取威虎山》中的栾平还有一个诨名,叫什么?(小炉匠)

45、中国戏剧梅花大奖惟一获得者是(尚长荣)

46、产生于甘肃省的剧种有(陇剧、高山剧、影子腔、甘南藏戏)

47、脸谱中红脸、黑脸、蓝脸、白脸分别代表什么?举例说明。(红脸含褒义,代表忠勇,如关羽;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如包拯;蓝脸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如窦尔敦;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如曹操。)

48、陇剧是(甘肃)省一个新兴的地方戏曲剧种。它的前身是(陇东道情)。

49、眉户戏又作“眉鄂”或“迷糊”,是(陕西)省的主要戏曲剧种之一。现代戏(《梁秋燕》)是眉户剧的代表剧目,扮演主要角色的李瑞芳,享有很好的声誉。

50、请说出十种比较著名的剧种。

(中国戏曲历史悠久,剧种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京剧、昆剧、越剧、豫剧、黄梅戏、评剧、粤剧、庐剧、徽剧、淮剧、沪剧、吕剧、湘剧、柳子戏、茂腔、淮海戏、锡剧、婺

剧、秦腔、碗碗腔、关中道情、太谷秧歌、上党梆子、雁剧、耍孩儿、蒲剧、陇剧、汉剧、楚剧、苏剧、湖南花鼓戏、潮剧、藏戏、高甲戏、梨园戏、桂剧、彩调、傩戏、琼剧、北京曲剧、二人转、二人台、拉场戏、单出头、河北梆子、漫瀚剧、河南坠子、河北梆子、湖南花鼓戏、淮北花鼓戏、梅花大鼓、梨花大鼓、京韵大鼓、西河大鼓、评弹、单弦、山东快书、山东琴书等五十多个剧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

51、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52、戏剧文学,即剧本,是舞台演出的基础,是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戏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53、剧本通常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剧作家的舞台提示,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布景、服装、道具以及人物台词的心理情绪、动作、上下场等等;一是人物自身的台词,包括对话对唱)、独白(独唱)、旁白(旁唱)等。

54、戏剧文学为符合舞台艺术的要求,具有三大特点:

第一,剧本的结构必须遵循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的原则。第二,剧本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第三,剧本主要靠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自己的性格。

55、剧本的情节结构可以分为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56、戏剧文学语言的特点,一是要求高度的个性化和充分的表现力,二是要求精练、含蓄、便于激发人们的想象,三是要求明朗动听,能

琅琅上口,清亮入耳。

57、戏剧按照表现形式,可以分为话剧、诗剧、歌剧、舞剧、戏曲。

58、戏剧按照内容性质,可以分为悲、喜剧和正剧。所谓正剧,就是能反映悲喜等思想感情的复杂变化的戏剧。

59、戏剧按照题材所涉及的方面,可以分为现代剧、历史剧、神话剧、科学幻想剧、童话剧、儿童剧。

60、戏剧按照篇幅规模,可以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

中国戏曲知识

中国戏曲知识 篇一:中国戏曲基础知识 中国戏曲基础知识 【戏曲交互式】指用艺术的虚来整体表现生活的虚的过程,就是戏曲整体表现生活的 基本手法。它利用舞台的假定性,灵活处理时间、空间。在艺术和生活的关系上,力求相 像而不图形如。例如以桨交互式行船,以探索交互式夜晚,以更声则表示时间变化等。对 自然环境、物体、人物、自然现象等,同样实行交互式的手法,利用观众的M18x去顺利 完成艺术缔造。戏曲节奏戏曲术语。就是并使唱念踢诸般艺术手段统一的共同要素。由戏 曲形体动作节奏和音乐节奏两部分共同组成,二者相辅相成。戏曲的唱念、演出、舞蹈、 动作片等都存有很强的节奏性。它能够协助整体表现人物情绪、写意戏剧色彩,衬托和图 形舞台气氛。 【戏曲程式】戏曲表演中形成发展起来的艺术及技术上的格律和规范。它把生活中的 语言和动作提炼加工,使唱、念、做、打和音乐伴奏、化妆、服装等都形成规范化的表演 法式,使生活的形态音乐化、舞蹈化、规范化。如表演中的关门、行船、跑马等,都有基 本固定的格式。它比生活中的自然形态更富有表现力,更具形式美,程式又须随着社会的 发展不断有所丰富、变化和发展。 【压轴】一台折子戏表演中倒数第二个剧目。因最后一个剧目表示大轴闻名。 【串】演戏俗称“串戏”,因脚色须连贯成队故称串。一说串字来源于“爨”字,因 旧时也以“爨”或“爨弄”泛称演剧。 【扮相】指艺人饰演原所属行当外的角色。如旦行演员演生行或武 生等。 【客串】非职业演员出席戏班表演表示客串。 【票友】旧时对戏曲、曲艺的非职业演员、乐师的通称。相传清代八旗子弟凭清廷所 发“龙票”,赴各地演唱子弟书,不取报酬,为清廷宣传,后就把非职业演员称为票友。【优伶】古代以歌唱、舞蹈、滑稽、杂技表演为业的艺人之统称。一般认为以表演戏谑为 主的称“俳优”,以表演乐舞为主的称“倡优”。演奏音乐的艺人称“伶人”。宋元以来,常称戏曲演员作优伶。 【行当】传统戏曲角色的类别。近代自足、旦、天量、帅和生、旦、天量、末、帅两 种总支行方法。每个行当中各存有若干分支,如生又分成老生、小生等。各剧种在分支的 层次和名目上又存有考试内容之别。

戏曲的知识点归纳

戏曲的知识点归纳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

戏曲基本知识

戏曲基本知识 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传承 和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和艺术特点,吸引着众多的观众和艺术爱好者。对于了 解和研究戏曲的人来说,具备一些基本知识十分必要。本文将介绍戏曲的基本知识。 一、戏曲定义和分类 戏曲是指我国传统戏剧中的形式之一,主要表现形式是演员藉由歌唱、念白、舞蹈以 及各种肢体动作来表达故事情节。戏曲分为昆曲、京剧、豫剧、越剧、黄梅戏、评剧、粤剧、河北梆子等多种类型。 二、戏曲历史和渊源 戏曲起源于古代的宗教仪式与祭祀活动,后逐渐发展成为民间的娱乐形式。最早的戏 曲是汉朝的杂剧,唐代进入鼎盛期,宋元时期演出形式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和调整。明 清时期戏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成为了演员和群众广泛喜爱的艺术形式。现代戏曲在吸取 传统元素的基础上,加入了新的表现手法和风格,更加符合时代的审美需求。 三、戏曲演员的构成和角色类型 戏曲演员按照其对角色的表演技巧和水平,一般分为正、旦、净、末、丑五大行当。 正是男演员中的主角,通常出现于正剧中;旦是女演员中的主角,形象多为美丽、聪明、 善良;净是男性演员中表现英雄豪杰的角色,形象多为刚毅、有权威、正义;末是演员中 的配角,通常表现一些次要人物;丑是演员中的喜剧角色,通常用来调节气氛,增加观众 的欢笑。 四、戏曲的表演风格和技巧 戏曲的表演风格以唱、念、做、打、舞五个方面为主要特色。唱是指演员通过操作声音,表达角色所要扮演的情感、地位、意图等;念是指演员通过运用语言、动作和信口念 出的字和句子,来表现剧中人物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做是指演员各种动作的举止、动态,如行走、坐卧、拜见等;打是指演员动作的力度、速度和配合。舞是指演员在演出中呈现 出的各种舞蹈动作和形式。 戏曲演员在表演时需要注重角色的形象、姿态、面部表情、身体动作等方面,同时还 需要注意节奏、语音、音调等细节,全面地展现其表演技巧和才华。 五、戏曲文化内涵和价值 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价值。戏曲中蕴 含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哲学、道德和审美观念,是对传统文化的生动表达和传承。

有关戏曲方面的知识

有关戏曲方面的知识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艺术内涵。以下是一些有关戏曲方面的知识: 1.戏曲的起源和历史:戏曲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歌舞,经过八百多年的不断丰富、 革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在发展过程中,戏曲受到了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不断吸收和融合各种艺术形式,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2.戏曲的种类:中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各地区的戏曲剧 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其中,京剧、豫剧、越剧等是中国戏曲的代表性剧种,被誉为“中国戏曲三鼎甲”。 3.戏曲的表演形式:戏曲表演综合了对白、音乐、歌唱、舞蹈、武术和杂技等 多种表演方式。戏曲表演中有四个基本行当:生、旦、净、丑,每个行当都有自己独特的表演程式和技巧。演员们通过唱、念、做、打等艺术手段,将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4.戏曲的音乐和唱腔:戏曲的音乐包括声乐和器乐两部分。声乐部分主要是演 员的唱腔和念白,器乐部分则包括各种乐器的演奏。不同的戏曲剧种有着不同的音乐风格和唱腔特点,这也是区分不同剧种的重要标志之一。 5.戏曲的服装和道具:戏曲的服装和道具也是表演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戏曲服 装色彩鲜艳、图案精美,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理念,也与戏曲的表演内容紧密相关。而道具则用来辅助演员的表演,营造出更加逼真的舞台效果。 6.戏曲的传承和发展: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受

到广泛的关注和支持。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和观众需求的变化,戏曲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为了传承和发展戏曲艺术,需要不断探索新的表演形式和传播途径,吸引更多的观众了解和欣赏戏曲艺术。 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通过了解和欣赏戏曲艺术,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中国戏曲知识大全

中国戏曲知识大全 一、什么是戏剧?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戏剧离不开戏剧冲突,它表现在人物性格的冲突上,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动作。戏剧的基本要素是矛盾冲突,通过具体的舞台形象再现社会的斗争生活,能激起观众强烈的情感反映,达到社会教育的目的。在文学上,我们通常所说的戏剧,往往指的是排演舞台艺术所参照的文字蓝本,即“剧本”。 戏剧是由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艺术,因而它要受舞台制约,要适合演出的需要。这就决定了它的一些特征: 第一、更典型、更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的冲突和斗争。 第二、故事情节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往往很集中,登场人物也有一定数量的限制。第三、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主要是通过登场人物的语言来表现。 第四、故事情节的发展往往分幕分场。 二、戏剧的要素: 戏剧有三要素,即舞台说明、戏剧冲突和人物台词。 舞台说明是写在剧本每一幕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的说明

性的文字,包括人物表、舞台美术、环境、音响、人物上下场、人物对话的姿态、动作、表情等。这部分语言要求写得简练、扼要、明确,一般用括号(方招号或圆括号)括起来。它具有增强舞台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展开等作用。 戏剧冲突,是矛盾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表现先进与落后、进步与保守等的矛盾冲突。戏剧冲突应比生活矛盾更强烈,更典型,更集中,更富于戏剧性。人物台词,是剧中人物的语言。它是性格化的,是富有动作性的,即人物的语言是同他的行动联系在一起的。台词的表现形式有:对话、独白、旁白(登场人物离开其他人物而向观众说话)、内白(在后台说话)、潜台词(即是言中有言,意中有意,弦外有音。它实际上是语言的多意现象)等。 三、戏剧的特点: 1、时间空间的集中性 剧本不像小说、散文那样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要求时间、人物、情节、场景高度集中在舞台范围内。小小的舞台上,几个人的表演就可以代表千军万马,走几圈就可以表现出跨过了万水千山,变换一个场景和人物,就可以说明到了一个全新的地方或相隔多少年之后??相隔千万里,跨越若干年,都可通过幕、场变换集中在舞台上展现。 剧本中通常用“幕”和“场”来表示段落和情节。“幕”指情节发展的一个大段落。“一幕”可分为几场,“一场”指一幕中发生空间变

中国戏曲知识大全

中国戏曲知识大全 中国戏曲是中国古代文化瑰宝之一,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代表,它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它不仅作为表演艺术,而且 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思想、习俗和 道德观念。本文将带您了解中国戏曲的发展历程,剧种与剧目, 以及各种技术和表演方式。 一、发展历程 中国戏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祭祀仪式。到了唐代, 戏剧这一艺术形式逐渐成为宫廷文化并吸收了宫廷诗歌和音乐的 元素,逐渐形成了中国传统戏曲的基础。到了元朝、明朝和清朝,戏曲文化得到了大力发展,形成了北京、秦腔、豫剧、昆曲和评 剧等地方戏的剧种。 二、剧种与剧目 1. 京剧 京剧是一种中国传统戏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粹。它源自北京 皇家宫廷戏曲,并融合了徽班、昆曲、秦腔、河南坠子等汉族戏

的表演艺术。京剧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演方式,依照唱腔、角色、剧情和音乐等特征,又可分为四大类:青衣、花旦、生、净。京剧的代表剧目有《红楼梦》、《长生殿》、《霸王别姬》等。 2. 昆曲 昆曲是中国最古老和最著名的戏曲剧种之一。它对于中国戏曲 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昆曲以唱、念、做、打为表 演方式,特别注重形体动作和腔调。昆曲剧目以历史传说和文学 作品为主要题材。代表剧目有《牡丹亭》、《汉宫秋》、《西施 牵牛》等。 3. 豫剧 豫剧是中国豫剧的代表之一,其发源于河南省中部地区。豫剧 以唱、念、做、打为表演方式,它的特点是与时俱进,随着时代 的发展而创作。豫剧的主要剧目是以农村生活为主题的题材剧, 如《洛阳才子》、《红灯记》、《沙家浜》等。 4. 秦腔

秦腔是安徽、河南、陕西三地的地方戏剧。秦腔的表演技巧特 点是强调唱腔、技艺、舞蹈和动作的运用。秦腔的主要题材是历史、传说和小说。典型的秦腔剧目有《汉宫秋》、《穆桂英挂帅》、《霸王别姬》、《空城计》等。 三、技术和表演方式 1. 脸谱 脸谱是戏曲的重要特色之一。它反映了各种不同的情绪和性格,使观众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戏曲角色。脸谱的类型种类多样,如 红脸、黑脸、青脸、白脸等。 2. 武打 武打是戏曲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表演者通过拳脚、刀枪、长鞭等武器的配合,来展示戏曲角色的战斗和挣扎。武打技 巧的完成需要演员具备优秀的体能和技巧。 3. 服装和化妆

戏曲基础知识

戏曲基础知识

戏曲基础知识 【戏曲虚拟】指用艺术的虚来表现生活的实的过程,是戏曲表现生活的基本手法。它利用舞台的假定性,灵活处理时间、空间。在艺术和生活的关系上,力求神似而不求形似。如以划桨虚拟行船,以摸索虚拟夜晚,以更声表示时间变化等。对自然环境、物体、人物、自然现象等,同样采取虚拟的手法,借助观众的联想来完成艺术创造。戏曲节奏戏曲术语。是使唱念打诸般艺术手段统一的共同要素。由戏曲形体动作节奏和音乐节奏两部分组成,二者相辅相成。戏曲的唱念、表演、舞蹈、武打等都有很强的节奏性。它能帮助表现人物情绪、点染戏剧色彩,烘托和渲染舞台气氛。【戏曲程式】戏曲表演中形成发展起来的艺术及技术上的格律和规范。它把生活中的语言和动作提炼加工,使唱、念、做、打和音乐伴奏、化妆、服装等都形成规范化的表演法式,使生活的形态音乐化、舞蹈化、规范化。如表演中的关门、行船、跑马等,都有基本固定的格式。它比生活中的自然形态更富有表现力,更具形式美,程式又须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有所丰富、变化和发展。【压轴】一台折子戏演出中倒数第二个剧目。因最后一个剧目称大轴得名。【串】演戏俗称“串戏”,因脚色须连贯成队故称串。一说串字来源于“爨”字,因旧时也以“爨”或“爨弄”泛称演剧。【反串】指艺人扮演原所属行当外的角色。如旦行演员演生行或武生等。【客串】非职业演员参加戏班演出称客串。【票友】旧时对戏曲、曲艺的非职业演员、乐师的通称。相传清代八旗子弟凭清廷所发“龙票”,赴各地演唱子弟书,不取报酬,为清廷宣传,后就把非职业演员称为票友。【优伶】古代以歌唱、舞蹈、滑稽、杂技表演为业的艺人之统称。一般认为以表演戏谑为主的称“俳优”,以表演乐舞为主的称“倡优”。演奏音乐的艺人称“伶人”。宋元以来,常称戏曲演员作优伶。【行当】传统戏曲角色的类别。近代有生、旦、净、丑和生、旦、净、末、丑两种总分行方法。每个行当中各有若干分支,如生又分为老生、小生等。各剧种在分支的层次和名目上又有繁简之别。【生】戏曲表演主要行当之一,演男性人物。生行初见于宋元南戏,后除元杂剧外,历代都有,一般扮演青壮年男子,是剧中主要人物。随着艺术的发展,生行又据所扮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划分为许多专行,如老生、小生、武生等。【旦】戏曲表演主要行当之一。扮演女性人物。旦的名目初见于宋代歌舞,宋杂剧已有装旦,后历代都有这行脚色,又大都按扮演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及其表演特点划分为许多专行,如正旦、花旦、贴旦、闺旦、武旦、老旦、彩旦等。【净】俗称“花脸”、“花面”。戏曲表演主要行当之一。一般认为是杂剧和金院本的副净演变而来。面部化妆用脸谱、唱用宽音或假音,动作大开大阖,大都扮演性格刚烈或粗鲁*险的男性人物。按扮演人物性格、身份及其艺术特点,又划分为许多专行,如京剧的正净、副净、武净等。【末】传统戏曲脚色行当。宋杂剧中有副末。元杂剧的正末是同正旦并重的两个主要角色。明清时,成为独立行当,常扮社会地位比生扮的人物低,表演上唱做并重的中年以上男子。近代多数剧种末已并入老生行。【丑】戏曲表演主要行当之一。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块白粉而俗称“小花脸”。又与净脚的大花脸、二花脸并列而俗称“三花脸”。宋元南戏已有丑脚。可表现幽默、机智的人物,也可表现灵魂丑恶、*诈卑鄙的人物。按扮演人物身份、性格和技术特点,分为文丑和武丑两大支系。【龙套】也叫“文堂”、“流行”。扮演剧中士兵、夫役等侍从人员,因身着特殊形式的龙套衣得名,一般以四人为一堂。舞台上用一堂或两堂龙套,以表人员众多,起烘托声势作用。【四功五法】戏曲演员唱、念、做、打4种艺术手段和口、手、眼、身、步5种技术方法的合称,为戏曲演员的基本功。【唱念做打】戏曲表演的4种艺术手段。指唱功、念白、做工、武打,习称“四功”。是戏曲演员的4种基本功夫。【声腔】指戏曲以演唱的腔调来区分不同品种。某些戏曲剧种或剧种的腔调在音乐或演唱方法上具有较多共同性被称为一种声腔,或归为一个声腔系统。【板眼】戏曲音乐名词。奏乐或唱曲时,每一小节,强拍以板敲,称“板”;弱拍或次强拍则

戏曲小知识

戏曲小知识 一、戏曲主要种类简介 1.昆曲 昆曲,又称“昆腔”“昆剧”,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它源于江苏昆山,明中叶后开始盛行,当时的传奇戏多用昆曲演唱。除了保持早期昆曲特色的南昆外,还在全国形成许多支脉,如北方的昆弋、湘昆、川昆等。昆曲的风格清丽柔婉、细腻抒情,表演载歌载舞、程式严谨,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表。 2.高腔 高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原被称为“弋阳腔”或“弋腔”,因为它起源于江西弋阳。其特点是表演质朴、曲词通俗、唱腔高亢激越、一人唱而众人和,只用金鼓击节,没有管弦乐伴奏。自明代中叶后,它开始由江西向全国各地流布,并在各地形成不同风格的高腔,如川剧高腔、湘剧高腔、赣剧高腔等。 3.梆子腔 梆子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源出于山西、陕西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特点为唱腔高亢激越,以木梆击节。然后,它向东、向南发展,在不同地区形成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东梆子等。 4.京剧 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5.评剧 评剧,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批女演员。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在表演上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派。1950年以后,以《刘巧儿》《花为媒》

小学闽剧与京剧知识点梳理

小学闽剧与京剧知识点梳理 闽剧与京剧是中国优秀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表演风格和艺 术特点。在小学学习阶段,了解闽剧与京剧的基本知识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本文将对小学阶段学习闽剧与京剧所需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梳理。 一、闽剧知识点梳理 1. 闽剧的起源与发展 闽剧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福建地区。其源于南曲,发展于明清 时期,形成了独特的地方戏曲风格。闽剧艺术在明清时期达到了顶峰,成为了闽南地区的主要戏曲形式。 2. 闽剧的基本特点 闽剧以其细腻的表演、独特的唱腔和百戏变化而闻名。其唱腔韵律多变,旋律 悠扬,以“南”字调为主,由单音词和双音词组成。闽剧的表演形式多样,包括唱、念、做、打和舞蹈等。闽剧的服饰和化妆精美独特,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3. 闽剧的代表作品 闽剧有许多优秀的代表作品,其中最有名的是《牡丹亭》。《牡丹亭》以其婉 转的唱词和细腻的表演成为了闽剧的代表作,被誉为中国戏曲史上的经典之作。 4. 闽剧与其他剧种的区别 闽剧与其他剧种在唱腔、表演形式和题材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与京剧相比,闽剧的唱腔更为细腻、婉转,而京剧的唱腔则更为雄劲、激昂。与黄梅戏相比,闽剧更加注重音乐和舞蹈的表达,而黄梅戏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达。 二、京剧知识点梳理

1. 京剧的起源与发展 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的代表之一,起源于北京。它在明清时期形成,正式定名为“京剧”则是在19世纪晚期。京剧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誉为中国戏曲的“国粹”。 2. 京剧的基本特点 京剧以其高亢激昂的唱腔、精彩的表演和严谨的艺术规范而闻名。它具有丰富多样的表演形式,包括唱、念、做、打和舞蹈等。京剧的唱腔严格遵循音乐旋律,演唱方式非常独特。京剧的表演风格十分讲究,要求演员具备严格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 3. 京剧的剧目与角色 京剧的剧目丰富多样,其中有许多经典之作。常见的剧目有《红楼梦》、《白蛇传》、《窦娥冤》等。京剧中的角色分为生、旦、净、末四大行当,每个行当都有其特定的表演特点和角色性格。 4. 京剧的服饰与化妆 京剧的服饰和化妆是京剧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京剧的服饰华丽庄重,色彩鲜艳,反映了各类角色的身份和品质。化妆则通过不同的脸谱和面部化妆来表现角色的性格和情绪。 5. 京剧与其他剧种的区别 与其他剧种相比,京剧有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表现手法。相比之下,京剧的唱腔更为雄浑有力,表演也更加注重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京剧的剧情多以历史为背景,注重表现人物的品格和情感。 通过了解闽剧与京剧的知识点,学生可以增进对中国传统戏曲的了解与认识,培养对戏曲的兴趣和鉴赏能力。这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有助于传承

戏剧戏曲艺术基础知识

1。世界上民族戏剧的源流归结主要有三大源流它们是: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中国戏曲。 1. 希腊的三大悲剧家分别是埃斯库罗、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它们的代表作分别是《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美狄亚》。 2. 印度戏剧家首陀罗迦的代表作是《小泥车》,迦梨陀娑的代表作是《沙恭达罗》,跋娑的代表作是《惊梦记》。 3. 戏曲是对宋元南戏、元明杂剧、明清传奇、以及近代京剧、各种地方戏的总称. 4. 中国戏曲的特征可以概括为综合性、程式性、虚拟性、歌舞性。 5. 中国戏曲的起源发生有多种观点,如王国维的古巫古优说,此外还有印度梵剧说、影戏傀儡戏说、原始歌舞说、宗教仪式说等观点. 6。西汉角抵戏的代表作是《东海黄公》。 7. 汉代司马迁的《史记滑稽列传》里记载了著名的“优孟衣冠”的故事。 8。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歌舞戏主要有《代面》(兰陵王)、《踏摇娘》和《拨头》。 9. 唐代参军戏的两个主要角色是参军和苍鹘。 10。北宋时期,“变文”被“鼓子词”所继承,用以说唱长篇故事。 11。说唱艺术完全成熟的代表作是金代出现的董解元的说唱诸宫调《西厢记》。 12。构成戏曲的主要来源是古代歌舞、说唱艺术、滑稽戏。 13。瓦舍是一个集多种技艺、供艺人卖艺、观众观看的场所。 14。宋杂剧是在唐代参军戏的基础上,广泛吸收歌舞、多种表演技艺,并将其进一步综合形成的。 15。金院本是金朝在燕山(今北京)建都时逐渐形成的北方派杂剧. 16. 金院本与宋杂剧的不同点在于金院本中用大曲歌唱的节目很少;在属于艳段的节目形式上更加丰富;还存在着一类称为“院幺”的特有节目。 17。南戏,又称南曲戏文、南曲、戏文。最初产生于浙江温州(又名永嘉)地区,故又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 18. 宋元南戏是指北宋末叶至明初时期在中国南方流行的戏曲艺术。 19. 现存南戏中,基本保持戏文的原有面貌或经后人修改过的主要作品有《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琵琶记》、《杀狗记》、《白兔记》、《荆钗记》、《拜月亭记》等十几种剧。 20. 宋元南戏中描写爱情婚姻、家庭内容的作品中包含的两种主题是1.以歌颂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2。描写婚变、以谴责男子发迹变泰负心的。 21。早期南戏不少剧目关于结局的处理不外乎以下两类,一类是给负心汉严厉的惩罚如《赵贞女蔡二郎》、《王魁》和《负心汉陈叔文》;一类是负心丈夫同受害妻子言归于好如《张协状元》. 22. 《张协状元》的主要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能够综合运用曲文、念白、科介,充分刻画人物的性格,表现戏剧的冲突。 23. 宋杂剧一般是“一场两段”:“先做寻常熟事一段,名曰艳段;次做正杂剧,通名为两段。" 24. 院本是金代所流行的一种戏曲形式。“院本"指行院艺人的演出脚本。院本是宋杂剧与元杂剧之间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渡。 25。南戏是公元12世纪在南方温州等地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一般认为南戏产生是中国戏曲形成的标志。 26.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是现存最早的三个宋元南戏剧本,包括《小孙屠》《张协状元》和《宦门子弟错立身》。 27. 元代后期南戏发展出现复兴的局面,产生了五大南戏,分别是《琵琶记》、《荆钗记》《白兔记》、《杀狗记》、《拜月亭》。 28. 《白兔记》在艺术上的突出特点是保持了民间创作的质朴自然。 29. 《拜月亭记》又名《幽闺记》,徐渭的《南词叙录》中题为《蒋世隆拜月亭》。它是一部表现爱情故事的浪漫喜剧,他在艺术上最大的特点是运用了巧合这一戏剧手法,使全剧充满了浓郁的喜剧气氛。 30。《琵琶记》是高明根据早在民间流传的各种有关赵贞女故事内容的文艺作品改编而成的。它的艺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结构严整;二是语言洗练。 31. 南曲在不段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创造出“南北合套”和“集曲”等新的表现形式。 32. 南戏的表演是由歌唱、念白、科介、舞蹈等艺术形式综合而成的一种戏剧表演形态。 33. 南戏在化妆上继承了宋杂剧的艺术传统,采用了“洁面”和“花面”化妆两种基本形式. 34. 南戏的角色行当共有七种:生、旦、净、丑、外、贴、末。 35。宋杂剧的结构特点是“全以故事,务在滑稽”. 36。元杂剧是公元13世纪前半叶,即蒙古灭金1234(前后)在宋杂剧、金院本基础上发展起来以北方流行曲调进行演唱的戏曲艺术。 37. 宋金时期长篇讲唱文学诸宫调对元杂剧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现知作品主要有《刘知远诸宫调》、《董解元西厢记》

戏曲知识点梳理总结图表

戏曲知识点梳理总结图表 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民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戏曲是一种综合性的表演艺术,包括了音乐、舞蹈、戏剧、舞台表演等多种元素。在中国戏曲发展的过程中,不同地区和民族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戏曲剧种,如京剧、豫剧、越剧、黄梅戏等。这些不同剧种都有其独特的表演风格、音乐形式、服饰特色等。戏曲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艺术形式,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艺术价值。 一、戏曲的起源与发展 1. 戏曲的起源 戏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祀活动和宗教仪式,这些活动中常常伴有音乐、舞蹈等表演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表演形式逐渐演变为戏曲。据史书记载,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有了“乐府”之称的音乐戏曲作品。 2. 戏曲的发展历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戏曲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和艺术特色。在唐宋时期,戏曲逐渐成为宫廷和寺庙的重要表演形式,融合了当时的音乐、舞蹈、舞台表演等元素。明清时期,戏曲艺术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戏曲剧种和流派。 3. 戏曲的地区特色 在中国不同地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戏曲剧种,如京剧、豫剧、越剧、黄梅戏等。每种戏曲剧种都有其独特的表演风格、音乐形式、服饰特色等。 二、戏曲的表演形式 1. 音乐 戏曲以音乐为基础,音乐是戏曲表演的灵魂。戏曲音乐包括了唱腔、乐器伴奏、音律节奏等多种元素,通过音乐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剧情的发展。不同戏曲剧种的音乐风格各异,如京剧的快板、黄梅戏的小曲等。 2. 舞蹈 舞蹈在戏曲表演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舞蹈来展示角色的形象和精神境界。不同戏曲剧种的舞蹈形式各异,如京剧的武打动作、越剧的轻盈舞姿等。 3. 戏剧 戏剧是戏曲的核心,通过戏剧来展现角色的性格和情感,以及故事的发展和结局。戏剧包括了唱念做打等多种表演形式,通过戏曲表演技巧来演绎剧情。

中国戏曲知识

中国戏曲 一、中国戏曲史 1、中国戏曲的孕育与形成 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汉代,在民间出现了具表演成份的“角抵戏”,尤以《东海黄公》为著。到了南北朝时期,民间出现了歌舞与表演相结合的“歌舞戏”,具有了更为浓郁的表演成份,如《拔头》、《代面》、《踏摇娘》等。唐代,出现了由先秦时期的优伶表演发展来的以滑稽表演为特点的“参军戏”;民间的歌舞戏进入宫廷,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民间又出现了“俗讲”和“变文”等通俗说唱形式。宋代,城市商品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出现很多市民娱乐场所──“瓦舍”和“勾栏”;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有了综合的趋势,出现了“宋杂剧”。金代,在宋杂剧基础上,北方出现了“金院本”,南方出现了“南戏”。元代,北方形成“北杂剧”,南方南戏进一步发展成熟,戏曲形成。 2、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宋元南戏 南戏,是中国戏曲最早的表现形式,它形成于南北宋之交的浙江温州(古称永嘉)一带的民间,时称撚兰卧泳鐢。它是在宋杂剧的基础上,融和南方民间小曲、说唱等艺术因素形成的。以体制庞大、曲词通俗质朴为其特点,已粗具戏曲的基本艺术特征。剧目多表现民间故事。 3、中国戏曲的第一个繁盛期──元杂剧 元代,是中国戏曲史的一种重要时期,它以其元曲闻名于世,而元曲中影响最著者,唯北杂剧(亦称元杂剧)。北杂剧之文学,以质朴自然胜,后世戏曲文学无有出其右者;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等杂剧作家,使北杂剧成为一代之文学。北杂剧之表演则显示出戏曲在形成之初的朴实和浓郁的民间气息。 4、中国戏曲的第二个繁盛期──明清传奇 传奇,源于宋元南戏,是它成熟化与规范化的结果。明中叶以后,传奇代替杂剧成为戏曲舞台上的主角。其剧本文学曲词典雅,体制庞大,名篇佳作不胜枚举,为戏曲文学绝盛之时。表演上则日趋成熟,多用昆曲演唱。 5、明代四大声腔 所谓明代四大声腔是对中国明代南曲系统的浙江海盐腔、浙江余姚腔、江西弋阳腔和江苏昆山腔的合称。明代戏曲,在音乐上出现明显的地方化趋势,主要表现为地方声腔的崛起。对后世戏曲影响最大的是后两种,即弋阳腔和昆山腔,前者发展为全国影响广泛的高腔系统;后者发展成典雅细腻的昆曲。 6、中国戏曲的转型期──清代地方戏的兴起 自清代前期起,戏曲舞台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戏曲的民间化和通俗化。先是昆曲、高腔折子戏的盛行,后是地方戏的兴起。从此,戏曲舞台不再是传奇戏的天下,昆曲与高腔有了来自民间的竞争者。戏曲的表演场所也由厅堂氍毹变为了茶肆歌台。 7、徽班进京 乾隆五十五年,即公元1790 棗徽调,给京城观众以耳目一新之感。而后,撍南矓、摯禾〝、摵痛簲等徽班相继进京。徽调以其通俗质朴之气赢得了京城观众的欢迎,从此在京城扎下了根。 8、中国戏曲史上的大事──京剧形成 继徽班进京之后,湖北汉调艺人也于道光年间(1828年前后)进京与徽班艺人同台献艺,他们同徽调艺人一样唱皮黄腔,只是更具湖北风格。徽、汉皮黄在京城和流,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终于在1840年前后,形成一种独具北方特色的皮黄腔棗京剧。 9、京剧的第一个鼎盛期──清代同治、光绪年间 京剧形成后不久,即迎来了它的第一个繁盛期,时间在清同治、光绪年间。当时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京剧演员并在此时引起了宫廷官方的喜爱。宫内优厚的物质条件促进了它艺术上的成熟。 10、京剧的第二个鼎盛期──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 20 的繁荣主要表现在优秀京剧演员的层出不穷上。而且,这个时期也是京剧流派产生最多的时期,旦行的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生行的余(叔岩)派、马(连良)派、麒(麟童)派;净行的金(少山)派、郝(寿辰)派、侯(喜瑞)派、丑行的萧(长华)派等。每个流派的创始者拥有一批数量可观的剧目,所以这个时期也是京剧文学的繁荣期。这个时期一直持续到了20世纪40年代末。 11、京剧的第三个鼎盛期──20世纪50年代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全国处处呈现出万象更新之貌。京剧也因此迎来它艺术上的春天。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到1959年前后,它的艺术生命又到了第三个顶峰。这个时期的繁荣是以演员阵容的强大,梯队的完整为标志的。《白蛇传》、《将相和》、《穆桂英挂帅》、《野猪林》等优秀剧目的出台,也将京剧文学的发展推向了一个高峰。 12、新兴地方戏的产生──越剧、评剧、黄梅戏等 20世纪初,一批新兴地方戏开始在各地戏曲舞台上出现,包括越剧、评剧、黄梅戏等。它们均由民间小戏发展而来,具有极为浓郁的民间乡土气息,进入城市后,它们吸收京剧、梆子等老剧种的艺术营养,表演上得以成熟。

中国戏曲知识大全

中国戏曲知识大全 篇一:中国戏曲知识大全 中国戏曲知识大全一、中国戏曲 1、始于离者,终于和 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舞台艺术样式。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这些形式主要包括:诗、乐、舞。诗指其文学,乐指其音乐伴奏,舞指其表演。此外还包括舞台美术、服装、化妆等方面。而这些艺术因素在戏曲中都为了一个目的,即演故事;都遵循一个原则,即美。 2、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 中国戏曲之特点,一言以蔽之,“谓以歌舞演故事也”(清末学者王国维语)。戏曲与话剧,均为戏剧之属,都要通过演员扮演人物,运用对话和动作去表现一定长度的故事情节。所不同者,戏曲是运用音乐化的对话和舞蹈化的动作去表现现实生活的,即歌舞的手段。也即人们所熟知的“唱、念、做、打”。 3、离形而取意,得意而忘形 中国戏曲的表现生活,运用了一种“取其意而弃其形”的方式,如中国画之写意山水,用纵横的笔势去体现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所以,戏曲舞台上才有了红脸的关羽,白脸的曹操;有了长歌当哭,长袖善舞;有了无花木之春色,无波涛之江河。 4、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

中国戏曲作为一种舞台艺术,需要面对一个舞台之狭小与生活之博大的矛盾。戏曲并没有象话剧那样用“三一律”的原则对生活进行挤压以便于表现。而是运用虚拟的手段,制造弹性的时空,又借助于演员生动的表演和观众的想象与理解,来完成对阔大天地的描画。所以,戏曲可以在明亮的灯光下制造出黑夜的假象,可以在空旷的舞台上驭马行舟。 二、中国戏曲史 1、中国戏曲的孕育与形成 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汉代,在民间出现了具表演成份的“角抵戏”,尤以《东海黄公》为著。到了南北朝时期,民间出现了歌舞与表演相结合的“歌舞戏”,具有了更为浓郁的表演成份,如《拔头》、《代面》、《踏摇娘》等。唐代,出现了由先秦时期的优伶表演发展来的以滑稽表演为特点的“参军戏”;民间的歌舞戏进入宫廷,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民间又出现了“俗讲”和“变文”等通俗说唱形式。宋代,城市商品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出现很多市民娱乐场所 ──“瓦舍”和“勾栏”;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有了综合的趋势,出现了“宋杂剧”。金代,在宋杂剧基础上,北方出现了“金院本”,南方出现了“南戏”。元代,北方形成“北杂剧”,南方南戏进一步发展成熟,戏曲形成。 2、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宋元南戏 南戏,是中国戏曲最早的表现形式,它形成于南北宋之交的浙

秦腔 知识问答

秦腔知识问答 秦腔是中国戏曲中的一种,起源于中国古代秦地,具有悠久的历史。它以其独特的音乐、舞蹈和表演形式而闻名于世。下面将通过知识问答的方式,来了解一些关于秦腔的知识。 1. 秦腔是哪个地区的戏曲? 秦腔起源于中国古代秦地,主要流行于陕西、甘肃、宁夏等地区。 2. 秦腔的特点有哪些? 秦腔的特点包括音乐高亢激昂、旋律丰富多样、唱腔独特、表演形式多样化等。它以高亢激昂的音乐为基础,通过唱腔、念白、舞蹈等形式来表达剧情。 3. 秦腔的剧目有哪些? 秦腔的剧目包括《白蛇传》、《牡丹亭》、《窦娥冤》、《荆钗记》等。这些剧目都是中国古代的经典作品,通过秦腔的表演形式来展现剧情。 4. 秦腔的表演形式有哪些? 秦腔的表演形式包括唱腔、念白、舞蹈等。唱腔是秦腔的核心,它通过特殊的音调和节奏来表达情感。念白是指演员用口述的方式来表演剧情。舞蹈则是通过身体的动作和姿势来表达角色的情感。 5. 秦腔的音乐特点有哪些?

秦腔的音乐特点包括高亢激昂、旋律丰富多样、音域宽广等。秦腔的音乐表现力很强,能够准确地表达角色的情感。 6. 秦腔的服装和化妆有哪些特点? 秦腔的服装和化妆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表演时,演员们会穿上精美的戏服,化上浓妆,以凸显角色的特点和地域风情。 7. 秦腔的发展历史如何? 秦腔起源于中国古代秦地,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表演形式和风格。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秦腔受到了不同的影响,逐渐演变出了不同的流派和剧目。 8. 秦腔在现代的传承和发展如何? 秦腔在现代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许多秦腔艺术家致力于将传统的秦腔与现代的舞台表演相结合,创新出了许多精彩的作品。同时,秦腔也积极参与国内外的演出交流活动,为世界各地的观众带来了秦腔的魅力。 9. 秦腔对于陕西文化的影响如何? 秦腔是陕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陕西的文化传统和民间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腔通过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艺术风格,为陕西的文化发展和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10. 如何欣赏秦腔?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