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镇的早晨年教学反思

小镇的早晨年教学反思

小镇的早晨年教学反思
小镇的早晨年教学反思

篇一:《《小镇的早晨》教学反思》

《小镇的早晨》教学反思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

程,并提出了 "以学定教,教是为了学"的响亮口号。我根据学生

"学’的特点,来设计"教”的方式,尝试性地上了一节语文课《小镇的早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激情入境

出示我国著名画家陈逸飞画的《双桥图》让学生欣赏,并请到过

周庄的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就此引出课题,促使学生充满情

趣地进入特定的情境中去感知、理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课文《小镇的早晨》。(板书课题)播放课件,(小镇的录像)让学生

初步感受一下江南小镇的水乡神韵。

2读通课文

2 . 1初读课文。教师提出读书要求读正确,做到五不(不错字、不漏字、不添字、不重复、不断句),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边读边把读书过程中遇到的”拦路虎”做上记号。(师巡视并随机表扬读书认真的学生)

2 ? 2扫除"拦路虎"。学生提出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些字的读音拿不准或一些长句子如何断句等),师生共同讨论解决,扫除读书障碍。

2 .3再读课文。教师提出更高的读书要求不但要正确,还要

流利,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师巡视并指导)

篇二:《《小镇的早晨》教后反思》

12课

我是生活小主人

—、教学目标

1画出自己刷牙、洗脸或帮妈妈干家务活的场面,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和用线造型的能力。

培养学生热爰生活,做生活小主人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用线表现生活场面。

难点构图主题突出,动态自然。

三、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色彩工具,彩笔,白纸等。

学具色彩工具,彩笔,白纸等。

四、教学步骤

(-)组织教学,检查学具。

(二)新授

上台表演刷牙、洗脸、洗澡等生活情景。

教师出示学生作业,逐个分析。

小结

构图

a.突出人物的表情;

b.背景与人物生活场景十分丰富。

学生讨论你最感兴趣最开心的是什么活动呢?作业要求

要求画面构图饱满,色彩丰富。

(三)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

(四)

展示作业,小结。

活动二

给各小组分发居室设计图,看一看,评一评,说一说。

a.这图中的居室你喜欢吗?

b.居室运用了一些什么东西来装饰?

C.这居室有什么功能?它是按什么来整理的?

欣赏教材中的居室设计图,说一说对他们的看法,分小组抢答。学生进行书包整理。

篇三:《《小镇的早晨》教案设计》

《小镇的早晨》教案设计

[课型]教读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字11个,写字9个,学习新部首四字头,多音字”看”。

2、能力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地朗读课文。

(2)体会先总后分,以动衬静的写作方法,找段落的中心句。

3、情感目标感受小镇的早晨安静、热闹、忙碌的特点,体会水乡小镇的美。

【教学重点】感受小镇的早晨安静、热闹、忙碌的特点,体会水乡小镇的美。{小镇的早晨年教学反思}.

【教学难点】体会本文的写作方法,学习描写优美的句子。

【教学方法】朗读法、问答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谈活导入

1、同学们,你们早晨几点到学校?每天上学的路上,都能听到些什么声音?

看到些什么景象?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

师这节课老师带大家到另外一个不同的地方去看一看、听一听,—起去领略—下江南水乡小镇的早晨。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小镇的早晨。看了课题,你猜这篇课文会写什么? 你想知道些什么?老师这就带大家去,满足你的愿望。

二、整体感知课文

例题教学反思

1 重视课堂教学例题的反思 浙江省慈溪市庵东初级中学 冯剑峰 有人说教学是一门艺术,教无定法,教学的效益跟教师的“个体”有关,每位教师有不同的特点,教学的差异也就不可避免的产生。我们的前辈顾泠沅教授,他就曾经讲过,同样的3道例题,就算一样的时间,进一样的班级,但他的教学效果跟别人就不一样,他把原因归结为教师的人格魅力。这是有科学依据的。 有人说教学是一门技术,它就可以在不同环境、不同对象下被复制,是一种科学。这种说法初一听,没有前一种说法有道理,但我们要追求教学效益的更大化,必须在承认教学是艺术的前提下,研究教学中的各个细节,所以教学被分解为六大环节,不断有人研究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成果也层出不穷,像布卢姆、布鲁纳、杜威等等,专家举不胜举。事实也说明,他们的研究给教学确实带来了质的变化,因此教学是科学的说法,不由我们不信。 今天我们也把教学当作是一门科学。是科学就有它内在的规律,在教学中如果能掌握、并能运用好这种规律,对我们的工作来说,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接下来,我就数学教学例题的反思与大家交流交流。 我认为例题的反思至少有两种途径。 一、做好试题归类,提纲挈领 如在直角三角形性质定理的教学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教学我也做过类似的尝试。 1、如右图,AD 、BE 是△ABC 的高,F 、G 分别是DE 中点,求证FG DE 。 学生对这个图形的认识不够深入,相当一部分学生是有 困难的。假设是下面一题,他们更无从下手了。 24、如下图,AD 、BE 是△ABC 的 高,相交于H 。F 、G 分别是AB 、CH 的中点,问:线段FG 与线段DE 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为 什么? 针对这些问题,图形一个比一个复杂,我们教师就一定要教会学生从复杂图形中寻找出基本元素,这需要我们

例题教学后的反思-新课标整理(20201118155508)

例题教学后的反思 我们常有这样的困惑:不仅是讲了,而且是讲了多遍,可是学生的解题能力就是得不到提高! 也常听见学生这样的 埋怨:巩固题做了千万遍,数学成绩却迟迟得不到提高!这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了。诚然,出现上述情况涉及方方面面,但其中的例题教学值得反思,数学的例题是知识由产生到应用的关键一步,即所谓“抛砖引玉” ,然而很多时候只是例题继例题,解后并没有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因而学生的学习也就停留在例题表层,出现上述情况也就不奇怪了。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罔”即迷惑而没有所得,把其意思引申一下,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例题教学为什么要进行解后反思了。事实上,解后反思是一个知识小结、方法提炼的过程;是一个吸取教训、逐步提高的过程;是一个收获希望的过程。从这个角度上讲,例题教学的解后反思应该成为例题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些探究。 一、在解题的方法规律处反思“例题千万道,解后抛九霄”难以达到提高解题能力、发展思维的目的。善于作解题后的反思、方法的归类、规律的小结和技巧的揣摩,再进一步作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解,挖掘例题的深度和广度,扩大例题的辐射面,

无疑对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例如:(原例题)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是4,底长为6 ;求周长。我们可以将此例题进行一题多变。 变式1 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长为4,周长为14 ,求底边长。(这是考查逆向思维能力) 变式2 已等腰三角形一边长为4 ;另一边长为6 ,求周 长。(前两题相比,需要改变思维策略,进行分类讨论) 变式3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3 ,另一边长为6,求周长。(显然“3 只能为底”否则与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相矛盾,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严密性) 变式4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x,求底边长y的取值范围。 变式5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X,底边长为y,周长是 14 。请先写出二者的函数关系式,再在平面直角坐标内画出二者的图象。(与前面相比,要求又提高了,特别是对条件0 v y v 2X的理解运用,是完成此问的关键) 再比如:人教版初三几何中第93 页例 2 和第107 页例 1 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解答,这是一题多解不可多得的素材(A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小镇的早晨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小镇的早晨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镇的早晨(北师大版三年级) 【学生状况的分析】 我所带的三年级学生在课堂上思维很活跃,理解能力和自读自悟方面的学习能力较强。根据学生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效融合在一起。江南水乡的晨景对于我们所处的西北的孩子来说,有一定的地域差异,为了弥补这种差异,我在教学中,通过配乐朗读,加上媒体出示江南水乡的景色,使学生领略江南的美景,因而感触一定是深刻的。 【教学内容分析】 《小镇的早晨》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的一篇课文。课文描写了蚕乡小镇早晨的情景,反映了改革开放给小镇带来的勃勃生机。2——4自然段都是总分段式。即便于学生运用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的方法阅读,又可供学生仿写练习。课文不长,但文质兼美,词语丰富,富有感情,教

学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边读边想象,使学生领悟课文意韵,唤起学生对课文的审美体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本课生字词,通过学习了解小镇早晨的特点,感受江南小镇的美。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小镇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能力目标:通过优美的画面,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和合作的精神,以及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江南水乡小镇的意境美,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继续学习理解自然段的方法,引导学生细细品读生动优美的句子,练习把句子写具体。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的段落安排顺序,学习课文,了解小镇“安静”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导入: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家乡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你有没有感受到家乡越来越美了? 特别是旱晨,当你背着书包走在上学的路上,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学生结合实际谈一谈。 3.小结:这些都是我们家乡的早晨所特有的景象。这节课老师要带大家到另外一个不同的地方去旅游,去看一看,听一听,一起去领略一下江南水乡小镇早晨的美景,大家说好不好? 4.(出示课件:江南水乡) 在我国江南水乡有许多古朴的小镇,这里有小桥、流水、人家、绿树(红花)繁茂。你们瞧这便

因数和倍数--公开课教学设计

因数和倍数--公开课教学设计

主备课人冯春明备课时间3/11 课题因数与倍数课型讲授课 三维目标1、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2、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 3、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创新点探讨总结因数与倍数关系 空白点动手找因数,倍数 教具准备 生:12个同样的正方形,师:ppt 课件 教学过程二次创作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许多种关系,你们和爸爸(妈妈)的关系

是……?我和你们的关系是…… 生:父子、父女、母子、母女师:我和你们的关系是……?生:师生关系 师:对,我是你们的老师,你们是我的学生,我们是师生关系。在数学中,数与数之间也存在着多种关系,这节课,我们一起讨论两数之间的因数和倍数的关系。 板书:因数和倍数。 二、认识因数和倍数 师:课前,老师让每个学生都准备了12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形卡片,现在请大家把这些卡片拿出来,请看:课件 生:学生明确要求后开始动手操作,师巡视并适当给予指导

生:汇报,师出示课件 师:刚才我们用12 个正方形拼出了不同的长方形,根据摆法我们还写出了3个不同的乘法算式。如:课件生读红色字部分 师:谁能根据6*2=12,接下去仿4*3=12也说4句他们之间关系的话?12*1=12 怎么说呢?板书:12 的因数有:1 2 3 4 6 12 三、求一个数的因数 从12 的因数可以看出,任何一个数都有它的因数,而且不止一个,找到一个并不难,难的是想办法把他的所有的因数无遗漏的全部找出来,老师相信你们能办得到,有信心吗? 课件例1 (小组合作,总结

本命年的回想(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本命年的回想(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本命年的回想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词汇,正确、笔述文中所写的过年的习俗,口述文章的线索。 2、能力目标:陈述春节习俗的文化内涵(家的文化);陈述文章生动传神的语言;陈述今昔过年的异同,陈述自己对过年习俗的新认识和新理解。 3、情感目标:表情朗诵课文(热爱民俗文化,激发热爱民俗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点 目标1、2 教学难点 目标2 教学过程 一、进入新课(背景音乐喜洋洋) (学生播放投影)宋朝著名诗人王安石曾经写过一首诗《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播放投影的同学问:首诗描写我们中国哪个传统节日的?(春节) 也就是我们说的过年,诗中写到了过年时人们有放鞭炮,贴春联的习俗。那么远在北京郊区的运河那儿,在几十年前是人们怎样过年的呢?我们现在就走进《本命年的回想》,随着著名的乡土作家刘绍棠到那儿去过一次年,领略一下那儿的民俗风情。板书课题 二、解释课题 1、谁能告诉老师“本命年”是什么意思?(见书下注释)渗透读书方法 2、第一个“本命年”是几岁?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多少岁了,你是怎么知道的?(12岁,60岁,最后一段。) 3、通过预习,你了解到作者的一些情况了吗?(投影作者头像,发言后出示,请学生朗读) 【刘绍棠】(1936~1997)当代作家。河北通县(今北京市通州区)人。1949年读中学时开始发表短篇小说。195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他的《蒲柳人家》获得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蛾眉》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京门脸子》获得北京优秀长篇小说奖。《敬

习题讲评的教学反思

反思我的教学 教学是一种艺术。要想把教学工作做得更好,就必须对自己的教学不断地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查漏补遗。下面我就自己本次习题Assignment Units 3/4讲评课进行一下反思: 首先是备课方面。我认为自己还存在“背课”现象。我只是在机械地或者盲目地去记忆或者背诵语言点。我仅仅满足于自己记住了这些语言点。而很少根据学生的答案分布去充分备课。学生选择哪一个选项,都有他们自己的理由。而我目前所欠缺的就是不能根据学生的答案分布去排除学生的错误想法;而是仅仅停留在正确答案的讲解上。就是有的时候,自己有意识去纠正学生的错误想法,自己也不知道从何处下手,找不到切入点。当碰到一些相当刁钻的问题的时候,自己更是束手无策,无能为力,不知道怎么巧妙地将此问题化解,如as与while的区别等等。再有就是备课的时候,没有很好地明确讲每道题目的思路方法明确,呈现的是一种乱的状态。总之,我的备课方面,还不能完全做到备学生。再有就是自己的语言知识急需加强。 再有就是讲课方面。自己的目光不关注学生,把目光停留在了卷子,与学生没有眼神的交流。表情过于严肃,不自然,教态拘谨不大方。但是声音响亮,抑扬顿挫。板书设计过于简单,但是主要语言点一目了然,比较清晰明了。自己的教学语言,没有经过锤炼,罗嗦麻烦;而且没有幽默性的语言,课堂气氛有些沉闷,肯定给学生的感觉是“烦”。但是我也注意了以提问的方式,来让学生回忆旧知识,让学生保持适当的紧张度。我还有很多无效语言,如“明白了吗?记完了吗?”等等。讲的过程中有停顿现象,这肯定会浪费时间,不能充分地利用时间,从而使得整堂课出现了前松后紧的现象。尤其是讲解完型填空的是,对自己的语言的表达能力真是一个挑战。为了节省时间,自己应该坚决不讲得分率在90%以上的题目,把时间留给得分率

浅谈例题教学的反思

浅谈例题教学的反思 发表时间:2011-03-31T10:06:29.610Z 来源:《新校园》理论版2011年第2期供稿作者:任静陈俊 [导读] 在解题过程中,学生由于受思维定势、概念模糊或粗心大意等因素的影响,常常会导致解题不正确。任静陈俊(邗江实验学校,江苏扬州225002) 一、反思结果的正确性 在解题过程中,学生由于受思维定势、概念模糊或粗心大意等因素的影响,常常会导致解题不正确。因此,教师在例题教学中必须强调复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要向学生讲解检查的方法。 例1:把下列各式中根号外面的因式移到根号里面。 二、反思题目的条件 学生往往在求出结果后就认为解题已结束,不再去推敲求得结果是否与条件吻合,这是导致解题失误的重要原因。教师应在例题教学中给予恰当地引导,培养这方面的反思习惯。 例2:已知关于x 的方程(k+1)x2-2x+3=0 有实根,求k 的取值范围。 评析:本题学生解错的原因在于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以为有实根就是一元二次方程。而事实上一元二次方程是有两个实数根或没有根。在讲解此题时教师也可以把它变成已知关于x 的方程(k+1)x2-2x+3=0 有两个实数根,求k 的取值范围。三、反思是否漏解 初中数学已初步涉及到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但由于学生刚刚接触,运用不熟练,因此对有些需分类讨论的题目导致以偏概全或漏解的错误。所以在解题后要引导学生反思解答是否全面,有无出现漏解的错误,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完整性。 例3:圆O 的半径为13cm,弦AB∥CD,AB=10cm,CD=24cm,求AB与CD 间的距离。 大部分学生只考虑两条弦在半径的异侧的情形,如图1,解得距离为17cm,而忽视了两条弦在半径的同侧的情形(如图2),造成了漏解。 四、反思题目的多解 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好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求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学习习惯,在实现数学教学目的的过程中,适当的一题多解,可以激发学生去发现和去创造的强烈欲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训练学生对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娴熟运用,锻炼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灵活性和独创性,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这些都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和数学知识的应用产生深远的影响。 例4:如图,若在⊿ABC 中,∠C=90°,AD 平分∠CAB 交BC 于点D,AB=10,AC=6,求D 到AB 的距离。

李淑彬教学设计

《小镇的早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运用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的方法阅读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2自然段。 2、感受蚕乡小镇在改革开放春风的沐浴下欣欣向荣的气氛。 3、培养学生质疑问难、合作探究、敢于创新的语文能力。 教学重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第2段。 教学难点: 通过自读自悟,体会小镇早晨的恬静、热闹、紧张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江南水乡的小镇,领略了江南小镇特有的小桥、刘水、人家的美景。今天,就让我们再次去江南小镇走一走、看一看,去细细品味——(师引读)《小镇的早晨》。 二、品文悟境 (一)整体感知美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说说小镇的早晨是怎样的? 2、★课件出示:小镇的早晨多美呀! 指名读,齐读。

3、(边板书边提要求)小镇的早晨真美呀,那为什么会让我们感到这么美呢?打开课本,默读全文,找找课文中的哪几句话告诉了我们原因。 4、★课件出示:小镇的早晨是恬静的。 小镇的早晨是热闹的。 小镇的早晨是紧张的。 5、这几句话中告诉了我们小镇的早晨有哪几个特点?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恬静 热闹 紧张 6、过渡:现在,就让我们先去欣赏一下小镇那恬静的风光吧。(二)感受“恬静美” 1、请同学们轻轻打开课本,读一读课文的第一小节,这一段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围绕这句话写了哪些内容,你体会到了什么。(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 交流并点击变色(小河、石桥、小船、太阳、老人) 2、再读课文,这些景物中哪些地方让你最能感受到小镇早晨的恬静。静的。 A中心句:小镇的早晨是恬 B从哪里可以看出恬静呢? ★课件出示:穿镇而过的小河犹如一条碧绿的玉带。河水清澈透明,河面波光粼粼。

五年级下册数学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2.1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借助具体性质,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及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2、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 学生都知道一个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以及知道整数的概念(目前小学阶段不包括负整数)。 三、重点难点: 1、理解因数和倍数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2、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及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讲授】 1、激情导入:唐僧和孙悟空之间是师徒,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引出课题。 2、学习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1)教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例1,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算式,把这些算式分为两类。 学生说出自己的分类方法,商是整数的分为一类,商不是整数的分为一类。教师以商是整数的第一题为例,板书:12÷2=6。 教师:在这道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都是整数,商也是整数,这时我们就可以说12是2和6的倍数,2和6是12的因数。 谁来说一说其他的式子? 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 (2)说一说第一类的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学生回答,如:在20÷10=2中,20是10和2的倍数,10和2是20的因数。或:20是10的倍数,20是2的倍数,10是20的因数,2是20的因数。(3)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回答,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3、举例概括 教师:请同学们注意,为了方便,我们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的是自然数,而且其中不包括0。

教师:在自然数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们每个同学都在心中想一个,想好了说给大家听。学生举例,并说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教师同时板书。 教师小结:像这样的例子举也举不完,那能不能用比较简洁的方式来叙述因数与倍数的关系呢? 引导学生根据“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表述因数与倍数的关系。 如:M÷N=P,M、N、P都是非0自然数,那么N和P是M的因数,M 是N和P的倍数。 A×B=C,A、B、C、都是非0自然数,那么A和B是C的因数,C是A 和B的倍数。 你能从这些数中挑出两个数,说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吗? 3、9、15、21、36 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 4、找因数: (1).出示例1:18的因数有哪几个? 一个数的因数还不止一个,我们一起找找18的因数有哪些? 学生尝试完成后汇报 (18的因数有:1,2,3,6,9,18)教师:说说看你是怎么找的?(生:用整除的方法,18÷1=18,18÷2=9,18÷3=6,18÷4=…;用乘法一对一对找,如1×18=18,2×9=18…) 教师:18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我们在写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 (2).用这样的方法,请你再找一找36的因数有哪些? 小组合作交流后汇报,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 教师:你是怎么找的? 举错例(1,2,3,4,6,6,9,12,18,36) 教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因为重复的因数只要写一个就可以了,所以不需要写两个6) 仔细看看,36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

东台市廉贻镇中学本命年的回想word课堂教学实录及反思

《本命年的回想》课堂实录 东台市廉贻镇中学教者:吴刚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积累词汇,了解京郊运河的春节习俗。 2、能力目标:理解春节习俗的文化内涵(家的文化);比较今昔过年的异同,说出自己对过年习俗的认识和理解。 3、情感目标:热爱民俗文化,激发热爱民俗文化的感情。 课堂教学实录: 一、导入 师:时间过得真快,再过3个多月又要过年了。请大家回忆一下以往我们过年时家家户户都会做哪些事? (大屏幕出示过年风俗图) 生:放鞭炮 生:贴对联 生:看春节联欢晚会 生:吃团圆饭 ……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请看老师的总结。 (大屏幕显示“现在的年”) 现时的年:①放鞭炮②拿压岁钱③吃团圆饭 ④守岁⑤拜年⑥贴春联 ⑦看春节晚会 师:现在,让我们跟随作家刘绍棠到他的家乡——北京郊外运河边的村庄,去过一个旧时的年。 (大屏幕出示课题、作者)

师:我们一齐把课题读一下。 (生齐读) 师:哪位同学来说说什么是“本命年”? 生:我国习惯用十二生肖记人的出生年,每十二年轮回一次。如子年出生的人属鼠,再遇子年,就是这个人的本命年。 (大屏幕出示:本命年的回想即本命之年回忆往事) 生齐读 师: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本文的作者 (大屏幕出示:刘绍棠:我国著名作家。40多年的文学生涯,他致力于“中国气派,民族风格,乡土题材,地方特色”的文学创作。) 生齐读。 二、检查预习情况 师:接下来老师想看看同学们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大屏幕出示生字词,点名朗读) 生齐读生字词。 三、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听范读,注意听准生字词的发音。想想文中哪一小节描写了北京郊外运河地区人们过大年的情况? 生听课文范读 师:那么文中哪一小节描写了京郊运河地区人们过春节的情况呢? 生:第四小节 四、研习第四小节

初三物理一道回声问题教学反思

初三物理一道回声问题教学反思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既具有表象性,又具有抽象性,既具有规律性又具有变化性,这使得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学习难以把握,出现了许多解题误区。 例: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在进入隧道口提前鸣笛,火车速度为20m/s,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司机在鸣笛后9s听到自隧道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求①火车开始鸣笛处距隧道口距离②听到回声时火车距隧道口的距离 错解一:已知,V声=340m/s V车=20m/s t =9s 分析:因为声音的所走的时间与车所走的时间相等, 所以 S声= V声·t=340m/s·9s=3060m S车= V车·t=20m/s·9s=180m 所以S1= S声/2 =3060m/2=1530 m S2=S1-180m=1350m 答火车开始鸣笛处距隧道口距离1530m②听到回声时火车距隧道口的距离1350m 错解二,已知,V声=340m/s V车=20m/s t =9s 所以 S声= V声·t=340m/s·9s=3060m S车= V车·t=20m/s·9s=180m S2= S声/2 =3060m/2=1530m S= S声/2—S车=3060m/2+180=1710m

答火车开始鸣笛处距隧道口距离1530m②听到回声时火车距隧道口的距离1710m 正解已知,V声=340m/s V车=20m/s t =9s 分析,因为汽车鸣笛后,声音与车同时前进,人又听到回声,说明车与声音走过的时间相同即都是9s S声= V声·t=340m/s·9s=3060m S车= V车·t=20m/s·9s=180m 所以S1=( S车+S声)/2=1620m S2= S1-S车=1440m 答火车开始鸣笛处距隧道口距离1530m②听到回声时火车距隧道口的距离1710m 分析学生做错,存在很多问题,下面就我的几点看法浅谈一下: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建立模型意识的培养 理想的物理模型,即是物理科学体系典范,也是解决现实物理问题不可或缺的依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及时向学生建立的基本物理模型的。并要求学生牢固把握住这些基本的物理模型,并且在具体应用解决物理问题时。引导学生如何根据题设条件,从物理规律出发,通过分析、综合、类比等,使思维从纷繁复杂的具体问题中抽象、构造出我们熟悉的物理模型。然后应用掌握的相关知识予以解决。在本题中学生不会做题,说明学生对声音的理解还不透,声音学生看不见,摸不着,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传播时走的是什么路线,向那个方向传播的,学生都理解的不清楚。

张齐华因数和倍数课堂教学实录

张齐华因数和倍数课堂 教学实录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张齐华《因数和倍数》课堂教学实录教学过程: 一、认识倍数和因数 数摆了几排?(屏幕显示摆法)同样第二种摆法也可以省。还有吗? 2排。也有同学可能想每排摆2个,摆6排。(屏幕显示摆法)同样第二种摆法也可以省。 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每排能摆5个吗?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能摆3种不同的乘法算式,千万别小看这些乘法算式,今天我们研究的内容就在这里。咱们就以第一道乘法算式为例,3×4=12,数学上把3是12的因数,以往我们把他叫约数,现在叫因数,3是12的因数,那4(也是12的因数,)倒过来12是3的倍数,12(也是4的倍数)。同学们很有迁移的能力,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因数和倍数。 师板书:因数和倍数 师:这儿还有两道乘法算式,先自己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行不行? 师:谁先来? 生说略 师:刚才在听的时候发现1×12说因数和倍数时有两句特别拗口,是哪两句啊? 生:12是12的因数,12是12的倍数。 师:虽然是拗口了点,不过数学上还真是这么回事,12的确是12的因数,12也是12的倍数。为了研究方便,以后来探讨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所说的数都是什么数啊? 生:自然数 师:而且谁得除外。 生:0 师:好了,刚才我们已经初步研究了因数和倍数,屏幕显示:试一试:你能从中选两个数,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因数和倍数?行不行?先自己试一试。 3、5、18、20、36 生说略。 二、探索找因数倍数的方法 师:看来同学们对于因数和倍数已经掌握的不错了。不过刚才张老师在听的时候发现一个奥秘,好几个数都是36的因数,你发现了吗?谁能在五个数中把哪些数是36的因数一口气说完? 生1:3、18 师:还有谁? 生2:36

本命年的回想 教案教学设计

本命年的回想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简洁地概括文中所写过年习俗,并说出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2、比较今昔过年习俗的异同,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教学重点: 概括文中所写过年习俗,体会其中的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 能说出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对过年的独特感受。 教学设想: 教学程序总体设计按纵横结构展开。即以“过去— 现在—未来”为“纵线”,由对文中所写旧时习俗的了解,引起对现今过年习俗的思考,进而激发对未来过年 方式的憧憬。“横”则指以知识、能力、情感目标为主 题构成的概括习俗、比较异同、探究联想三大板块。 教学方法: 1、在教学中,主要运用情景教学、对话教学等方法。 2、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3、坚持以“读”为本,加强阅读指导,使学生学会

朗读、速读、跳读等阅读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媒体播放《新年好》,师生同唱导入新课。唤醒学生对过年生活的情感体验,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 2、媒体出示图片,启发学生谈过年感受,产生了解过去过年情形的欲望,自然引入本文教学。 二、整体感知 1、大家回顾一下以往我们过年有那些活动? 现时的年:①放鞭炮②拿压岁钱③吃团圆饭④守岁⑤拜年⑥贴春联⑦看春节晚会现在,我们把我们的过年暂且放一放,一起到作者的家乡——北京郊外运河边的村庄作一次民俗风情游,去过一个旧时的年。 2、放声朗读第四节,在朗读声中观摩农家过年的活动。 (1)朗读之后,先各自质疑再小组成员互相答疑,然后每个小组提交一个问题小组间质疑并解答,如有意见不一时,老师可加入讨论。 (2)提问大家 ▲大家在村庄里看到了几幅过大年的场景? 旧时的年:

一道数学思考题的教学反思

一道数学思考题的教学反思 陈婧 一年级下册“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后面有一道思考题:把21、22、23、24、25、26、27、28、29这九个数填到圆圈 里,使横行、竖行、斜行上三个数相加都等于75.这道题目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其实有相当大的难度,怎样教学才能让他们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呢?课上我是这么做的,自认为还可以,现在写下来和各位老师共同探讨,希望得到您的指点。 上课时我将题目抛给学生,先让他们试着做一做。几分钟后他们的脸上出现了愁容,有的记得叫起来:“怎么做啊?”于是我和孩子们共同研究起来:你找到哪三个数相加等于75?学生找到21+29+25=75;22+28+25=75;23+27+25=75;24+26+25=75.想一想,还有吗?我们又共同找到第一个算式中29不动,让25少1,21多1(22+29+24)、第二个算式中28不动,让25少1,22多1(23+28+24),同样的方法又找到21+28+26;22+27+26.一共有8个算式,摆在一起,让学生看看有什么发现。很快他们发现25用了4次,22、24、26、28各出现3次,21、23、27、29各出现2次。这时我让学生观察题中的图中哪个位置的数出现5次(中心位置)、哪个位置的数出现3次(四个顶角位置)、哪个位置的数出现2次(四条边的中间位置)。接下来我们开始根据以上的发现填数:将5放在中心位置;22、24、26、28放在四个顶角;21、23、27、29放在四条边的中间。这时有的孩子高兴地笑了,有的孩子还是发现不行,我又和他们进行细微的

调整,最后答案出来了。这时我没有满足于有了答案,我让孩子们认真观察这道题的答案,看看有没有什么发现?最后他们发现:中间的数5放在图的中心位置;处在第2、4、6、8(双数)位置的数填在四个顶角,而且都是从左往后放置;剩下的单数放在每条边的中间(最小的放在两个最大双数中间、最大的放在两个最小双数中间,剩下两个就好放了。)教学到现在,我们基本上研究出了解题的方法。接下来我们又尝试用这个方法解决几道类型题: 将1、2、3、4、5、6、7、8、9填到圆圈中,使得每个横行、竖行、斜行上的三个数相加都等于15. 将1、3、5、7、9、11、13、15、17填到圆圈中,使得每个横行、竖行、斜行上的三个数相加,和都相等。 将5、10、15、20、25、30、35、40、45填到圆圈中,使得每个横行、竖行、斜行上的三个数相加,和都相等。 这几道题解决完以后,有的同学就发现了这9各数都是按照每次多几的规律排列的。这个发现很精彩,我又让能力强的孩子试着编一道这样的题来考考大家,他们编出将2、4、6、8、10、12、14、16、18填到圆圈中,使得每一横行、竖行、斜行的三个数相加,和相等。将11、12、13、14、15、16、17、18、19填到圆圈中使得横行、竖行、斜行三个数相加,和相等。 这道思考题的教学,我们用了大概一节课的时间,我觉得是很值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孩子们经历了尝试、探索、猜想、验证的过程,在探索解题思路的过程中,他们的解题技巧的到提高。我想,今

读写结合案例

找准时机??读写结合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小练笔? 课堂小练笔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随机地学写一些小片断、小段落。它具有篇幅小、形式活、效果好等特点。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听说读写”能力的和谐发展逐渐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并在实践中越来越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因为阅读与习作始终是语文学习的重头戏,读写结合不仅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且也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读是吸收,写是倾吐,读影响和制约着写,写又反过来促进了读,所以在课堂中,不但要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更要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潜心默读、圈圈写写进行小练笔,让小练笔走进课堂。这就要求我们一线教师在课堂上不能仅仅满足于简单的“教教材”,更要研究如何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在平时每天的阅读教学中,能够做到以课文为范本,读写结合,加强“课堂小练笔”。那么,挖掘哪些文本资源来让学生练笔好呢??本文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些做法:? 一、有感而发写一写? 在我们的教材中有不少人文性很强的文章,它通过充满真情实感的故事内容,向学生传达着人世间美好的情感,给学生以道德情感上的熏陶。在教学这类文章时,要做到以“情”来贯穿文本,营造浓浓的情感氛围,此时课堂上的小练笔如若设计精当,就能让学生在情感氛围中与文本对话,与角色产生共鸣,从而为深化文本架设桥梁。?? 我曾经上过的《妈妈的爱》这篇课文至今让我记忆犹新。这是一首满怀深情的诗歌,用孩子的口吻写出了妈妈对孩子无私的爱,也抒发了孩子对妈妈的爱。本文所述说的都是生活中的小事情,几乎每个孩子都经历过。由于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对父母的爱往往视而不见,或认为理所当然,因此在教学时我重点

因数和倍数课堂教学实录

《因数和倍数》 课前准备: 今天咱们认识的问题和什么有关呢?(数)对于数同学们不陌生吧,老师来举几个 例子,比如说和,这样是数叫(小数)再比如说2分之1, 3分之2,这样的数叫(分 数),这些都是课堂里学的,但是有一类数,在你们刚刚出生不久以后,爸爸妈妈就开始慢慢的教了,举几个例子,像哪些数?像这样的数叫什么数?(自然数) 为什么叫自然数呢? 自然数真的简单么? 教学过程: 一、认识倍数和因数 师:一起看大屏幕,数一数,几个正方形?(12) 12就是一个自然数。有一个问 题需要大家帮忙,能不能把12个正方形摆成一个长方形?不允许说一长句话,只允许用一道非常简单的乘法算式表达出来? 生:2X 6=12 师:猜猜看,他每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 生:2个,摆了6排。 师:当然,也可以是每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 (屏幕显示摆法)是这样吗?第二种摆法我们只要把他旋转一下就跟第一种怎么样? (一样)。我们可以把他忽略不计。还可以怎么摆?同样用一道乘法算式表达出来? 生:3X 4=12 师:这一次每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或者每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屏幕显示摆

法)同样第二种摆法也可以省。还有吗? 生齐:1X 12=12 师:用手比划一下可以怎么摆,还可以怎么摆。(屏幕显示摆法)同样第二种摆法 也可以省。 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没有了。 师:瞧,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摆成一个长方形有3种不同的摆法,由此还得到3 道不一样的乘法算式,千万别小看这些乘法算式,今天我们研究的内容就从这里开始。 这样,咱们就以第一道乘法算式为例,3X4=12,在咱们数学上还可以说,3是12 的因数,既然3是12的因数,那4 (也是12的因数,)倒过来12是3的倍数,同样12 (也是4的倍数)。这就是我们今天将着重研究的因数和倍数。 师板书:因数和倍数 师:这儿还有两道乘法算式,先自己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同桌俩悄悄说)选择一道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师:刚才在听的时候发现1X12说因数和倍数时有两句特别拗口,是哪两句啊?谁 来挑战这个难题。 生:12是12的因数,12是12的倍数。 师:虽然是拗口了点,不过数学上还真是这么回事。咱们一起来说一下。 为了研究方便,以后来探讨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所说的数都是什么数啊? 生:自然数 师:而且谁得除外。

一道练习题的教后反思

一道练习题的教后反思 ——对估算意识、策略的探索 刘玉华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课本四年级《数学》上册,第63页,练习十,第十一题“一个粮店3天售出大米的数量分别是430千克、380千克、407千克,这个粮店30天大约售出大米多少千克?”此题是在教学完《三位数乘二位数》这一单元后,对这一单元进行整理和复习的一道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稍复杂问题的练习。我在教学前认真阅读了教参,了解编者的意图是通过这道题的练习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提倡解题策略的多样化。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交流机会,通过交流使学生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和灵活性。因此,我在教学中,先引导学生通过读题了解题目给我们提供的信息,找出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同桌相互交流、探讨解题方法,最后请学生发言,全班交流。 先请一位平时数学成绩比较优秀的同学,他提出了这样的解题方法:先算出三天的总和430+380+407=1217(千克),然后用30÷3=10,再用1217×10=12170(千克)。我们承认这是一种较完美的解题方法,他思路清晰,并且很好地利用了前面刚刚训练过的积的变化规律来处理问题,结论正确。 接着又有一位同学提出了如下的解题方法:(430+380+407)÷3≈406(千克),先求出平均每天大约售出多少千克,然后再求30天的,406×30=12180(千克),学生思路清晰,方法可行,结果正确,

给予肯定。 又有一位同学举起了手,他说:430、380都是整十,我也可以把407看成410,然后430+380+410=1220(千克),再用1220÷3约等于408近似看着410,然后用410×30=12300(千克),该生在计算的过程中一开始就用到了估算,力求计算简便,我紧接着问了一句“你为什么想到可以先估算呢?”他回答说“我是从问题中发现的,问题是说30天大约售出大米多少千克,是要我们估算的。”我及时地给予了这位同学充分的肯定。然后再一次提出还有没有其它的解题方法,可是再也没有同学举手。 从上面三位同学的发言的情况来看,已经完成了教参的要求,达到了该题的教学目标。然而,我觉得余兴末尽,这道题还没有完成,还没有达到要求。首先,我们从这道题给我们提供的信息来看,三天的销售情况是430千克、380千克、407千克,来源于生活实际,同时也隐藏了每天的销售数量是不相等的,不确定的,后来的销售情况有可能相同,但更多的可能是不相同的,是在一个区域内变化的,因此,提出的问题是30天大约可以销售大米多少千克?,突击“大约”二字,应该选择估算的解题策略。我觉得430稍大于400、380稍小于400、407接近400,我们可以大胆地估计每天的销售量为400千克,然后用400乘以30等于12000千克,30天大约销售12000千克,计算简便,符合实际。学生没有想到这一点,老师是否应该适时给予点拔,让学生学会去这样思考呢?我认为相当有必要,且必须讲述清楚。为此我谈下面两个方面的想法:

对一道例题教学设计的反思

对一道例题教学设计的反思 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该倡导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的过程。新课程理念也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不应该是“结果”的教学,而应是“过程”的教学,数学活动的教学,即要把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体现给学生。作者针对《高中代数》上册(必修)中一例题的教学设计来体现这些理念,谈谈自己的体会。 例题如下:求方程x+lgx=3的近似解。书中的解答只有短短的三行: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y=lgx和y=3-x的图像,求得交点的横坐标x2.6 ,这个x值近似地满足lgx=3-x,所以它就是原方程的近似解。 一、通过创设有效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而要将这些学习方式落实到课堂上,体现在教学中,有一个基本的前提条件,那就是要按照学科逻辑程序表现的知识转化为学生待探究的问题或问题情境。没有问题或问题情境做前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也就无从谈起了。而新课程的实施核心就是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总的要求是:创设问题情境→提供知识背景→展示思维过程→培养数学水平→提升数学素养。针对例题,教师设计:问题①先解方程x+2=0,;②求函数f(x)=x+2,g(x)=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③不解方程,探讨方程有解吗?有几个解?学生解答后,师生总结:从函数观点来看,方程f(x)=0的实根,实际上就是函数y=f(x)的零点,即函数y=f(x)的图像与x轴交

点的横坐标;而方程f(x)=g(x)的实根,就是两图像y=f(x)与y=g(x)交点的横坐标。从而将函数思想渗透到解题中去,使学生能够体会到,用函数思想能够解决一些非函数问题,而且往往方法新颖、思路独特、直观明了,大大简化解题过程。而利用图形直观解答问题③不正体现了数形相结合思想,“数”就是方程、函数、不等式等,“形”就是图形、图象、曲线等。所谓数形结合,就是抓住数与形之间的本质上的联系,以“形”直观地表“数”的本质,以“数”精确地研究“形”,将两者统一起来;数形结合的思想在数学中几乎无处不在。 教师接着设计问题④求方程x+lgx=3的近似解。学生由熟悉的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转入不熟悉,又没有公式可用的“超越方程”。通过创设“愤,悱”情境,使学生欲罢不能,产生本能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从而进入课堂教学的重点。从数学学习的认知本质看,数学学习离不开情境,从数学课程及数学学习的特点看,情境化设计愈来愈显示出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重视教学设计中的“问”与“探”,由“疑”生“问”,培养学生主动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指出:定理、证明、概念、定义、理论、公式、方法中的任何一个都不是数学的心脏,只有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针对问题④学生经过思考后产生了疑问一:为什么要求方程的近似解?而不是精确值。疑问二:怎么求这个方程的近似解?经过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交流讨论,学生解决疑问一,考虑实际问题的需要,在生产、生活中有时并不需要精确值。例如我们要锯出一块长木头,不管用什么样的工具

1小学生写景作文教学策略浅议

写景作文教学策略浅议 蓝的天,蓝的海;绿的树,绿的草;白的雪,白的云……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们无时无处不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无论是自家的小院,还是行走在闹市大街;无论是幽静的田野、树林,还是花团锦簇的公园,都会使他触景生情,要想用笔把这优美的一切记载下来。怎样才能教学生把景物写得既生动又形象呢?笔者就写景作文的教学策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选好景物,在感受中写 现在的小学生,生活环境越来越好,睁开眼就是美丽的景物,走出门就是丰富的景点。但是要把景物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就不那么容易了。要写好一篇作文,教师首先要教会他们选好对象,选自己熟悉的、感情易抒发的景物。这样写起来不仅具体生动,而且还能给人美感。 选好了景物,学生还要学会运用感觉机能,如用听觉器官感受风声、雨声、鸟鸣声;用视觉器官感受形状、颜色……从不同角度感受,景物会出现不同的特点。这样才能把景物写全面写具体。每年春天,我带学生去春游,一路上同学们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住了:嫩黄的柳牙,娇嫩的杨树叶,刚刚钻出头的小草,各种不知名的小野花;柳树上叽叽喳喳的小鸟,空中飞着春归的燕子;开始播种的农民……好一派春景图。大家的写作欲望空前高涨,他们有了自己的写作对象——春天的美景,而且通过多角度去感受。每次活动后,班里都会出现不少佳作。二、把握顺序,抓住特征 俗话说:“长袖善舞,多财善贾。”只有细致观察,把握写作的顺序,抓住特征,才能为写好景物打下基础。有了顺序,描绘的景物才会层次分明,清晰自然。通常的顺序有:(一)按时间顺序写,如写春夏秋冬四季中景物的变化或早中晚各时辰景物的不同特点;(二)按空间顺序写,由远到近,由里到外,从上到下等;(三)按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写,由浅入深,由一般到个别等。 我辅导学生写《家乡的小河》时,首先引导他们抓住小河的特征:小河像一条带子,环绕在小村周围;河水清澈见底,连小鱼自由自在地活动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小河两边有垂柳、有粮田、有小草、有野花。景物如同展开了一幅画,使人如临其境。然后让学生回忆一年四季中景物的变化,共性与个性结合,写出的文章显得流畅又自然。

张齐华因数和倍数教学实录

张齐华《因数和倍数》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过程: 一、认识倍数和因数 师:一起看大屏幕,数一数,几个正方形(12)第一个问题是如果老师请你把12个正方形摆成一个长方形,会摆吗行不行能不能就用一道非常简单的乘法算式表达出来? 生:1×12 师:猜猜看,他每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 生:12个,摆了一排。 师:(屏幕显示摆法)是这样吗第二种摆法我们只要把他旋转一下就跟第一种怎么样(一样)。我们可以把他忽略不计。还可以怎么摆同样用一道乘法算式表达出来 生:三四十二 师:这一次每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屏幕显示摆法)同样第二种摆法也可以省。还有吗 生齐:2×6 师:张老师来猜测一下同学们脑子里怎么想的,有同学可能想每排摆6个,摆2排。也有同学可能想每排摆2个,摆6排。(屏幕显示摆法)同样第二种摆法也可以省。 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每排能摆5个吗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能摆3种不同的乘法算式,千万别小看这些乘法算式,今天我们研究的内容就在这里。咱们就以第一道乘法算式为例,3×4=12,数学上把3是12的因数,以往我们把他叫约数,现在叫因数,3是12的因数,那4(也是12的因数,)倒过来12是3的倍数,12(也是4的倍数)。同学们很有迁移的能力,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因数和倍数。 师板书:因数和倍数 师:这儿还有两道乘法算式,先自己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行不行 师:谁先来 生说略 师:刚才在听的时候发现1×12说因数和倍数时有两句特别拗口,是哪两句啊 生:12是12的因数,12是12的倍数。 师:虽然是拗口了点,不过数学上还真是这么回事,12的确是12的因数,12也是12的倍数。为了研究方便,以后来探讨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所说的数都是什么数啊 生:自然数 师:而且谁得除外。 生:0 师:好了,刚才我们已经初步研究了因数和倍数,屏幕显示:试一试:你能从中选两个数,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因数和倍数行不行先自己试一试。 3、5、18、20、36 生说略。 二、探索找因数倍数的方法 师:看来同学们对于因数和倍数已经掌握的不错了。不过刚才张老师在听的时候发现一个奥秘,好几个数都是36的因数,你发现了吗谁能在五个数中把哪些数是36的因数一口气说完 生1:3、18 师:还有谁 生2:36 师:3、18、36都是36的因数,只有这3个吗 生1:1 生2:4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