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跨铁路施工方案

跨铁路施工方案

跨铁路施工方案
跨铁路施工方案

220千伏ⅠⅡ宋线改造工程 跨越陇海电气化铁路施工方案

编制说明

220千伏ⅠⅡ宋杏线改造工程跨越陇海电气化铁路施工技术方案是依据按安委办字[2003]5号《关于对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电视线交越和搭挂进行安全整治的通知》、郑铁办[2008]190号《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及现场使劲情况编制。

一、跨越情况

1、六处交叉跨越点情况说明

(1)、第一处跨越情况

由我公司负责施工的220千伏ⅠⅡ宋杏线路,于# 5--#6(同塔三回架设)档内于陇海电气化铁路K506+550公里处交叉跨越,地点在杏花营火车站东。交叉角87°。#5、#6塔均为SSZ 直线塔,#5-#6档距长194米,导线最大弧垂时(+70°C)距轨顶最大高度为18.9米。

交叉跨越平面示意图

(2)、第二处跨越情况

由我公司负责施工的220千伏ⅠⅡ宋杏线改造工程;220千伏Ⅰ宋杏线原线路拆除#25-#24档内于陇海电气化铁路K506+967公里处交叉跨越,地点在杏花营火车站东。交叉角87°。#25、#24塔均为直线塔。

交叉跨越平面示意图

由我公司负责施工的220千伏ⅠⅡ宋杏线改造工程;220千伏Ⅱ宋杏线原线路拆除#27-#26档内于陇海电气化铁路K507+117公里处交叉跨越,地点在杏花营火车站东。交叉角

87°。#27、#26塔均为直线塔。

(4)档内于陇海电气化铁路K507+417

85°。#4-#5塔为SZG 钢管直线塔,(+70C)距轨顶最大高度为19米。

(5)110千伏杏闫线原线路拆除#14-#15站东。交叉角

交叉跨越平面示意图 (6)、第六处跨越情况

由我公司负责施工的220千伏ⅠⅡ宋杏线改造工程;110千伏Ⅰ杏金线原线路拆除#13-#14档内于陇海电气化铁路K506+775公里处交叉跨越,地点在杏花营火

车站东。交叉角87°。#13、#14塔均为直线塔。

25日,第二次为2011年8月26日一9月068月17日,第四次为2011年09月18日一09月28日一09月08日,第六次协商再定。施工时间以铁路部门与施工单位具体协商时间为准。

三、跨越施工方案

在每段线路跨越铁路施工前,需在交叉跨越处搭设承力索,以支撑张力放线中人力展放的导引绳,并确保在放线时当导引绳或牵引绳、导地线失去张力时由承力索支撑,使铁路交通畅通无阻。

跨越施工计划利用线路的跨越铁路两端直线塔作为支撑塔在被跨铁路及其电力线上方架设承力索跨越专用防护网进行封顶,组成封闭的跨越施工系统。

第一次要点时间的施工步骤:

点前:将施工前各项准备工作做好,将承力索拉至铁路两侧待命。

点中:将细绝缘绳将一侧承力索跨过接触网升空,剩余一根承力索运用相同的方法跨过铁路接触网并升空,第一、二次跨越同时将承力索完成架设。

点毕后:报请工务段、供电段等部门现场负责人检查,合格后清理施工现场,然后及时报请车站登记送电。

第二次要点时间的施工步骤:

点前:将一、二次跨越点防护网准备好,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点中:搭设一、二次跨越点绝缘防护网。

点毕后:报请工务段、供电段等部门现场负责人检查,合格后清理施工现场,然后及时报请车站登记送电。利用绝缘循环绳牵引导引绳带过牵引绳,开始线路

架线施工。

第三次要点时间的施工步骤:

点前:线路架线(或拆除)完毕,附件安装好后,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点中:利用已架好的导线将一、二次跨越点承力索拆除并收回。

点毕后:报请工务段、供电段等部门现场负责人检查,合格后清理施工现场,及时然后报请车站登记送电。送电后严禁施工人员继续工作。

铁路南端塔承力网铁路北端塔

27m 预紧绳承力索

10m

88m 15m 预紧绳地锚承力索地锚

跨越铁路承力索护网布置正规图

铁路北端塔

陇海电气化铁路

铁路南端塔

跨越铁力承力索护网布置俯瞰图

四、施工组织

项目专责安全员: 李丽电话:

五、施工安全的保证措施

1、管理组织机构

2

2.2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穿胶底鞋,高空作业必须扎安全带,作业时安全带打在牢固的地方,防治商空坠落。

2.3使用的牵引绳、钢丝绳、绝缘绳等所有工器具必须有检验合格证明,方可使用。

2.4技术、安全、质量专责人员必须在现场负责各自专项工作。

2.5封网的施工操作全过程中,必须有铁路部门的人员在场监督和指导,并在铁路部门提供的合理时间段进行封顶操作。

2.6承力索跨越网搭设及导地线展放过程中,现场必须由具有带电作业资质的人员进行安全监护,并请铁路运行单位派人到现场监督施工。

2.7安排专人驻守两端,对施工现场24小时看护,定期对承力索地锚、预紧绳地锚及固定处进行巡视,如遇下雨、大风等恶劣天气应不间断巡视,防止发生意外。

2.8施工前对使用的安全防护用具、工器具、设备必须按照方案中规定的规格

型号进行使用,不能以小代大。

2.9绝缘尼龙绳、承力索、封顶网使用时应处于干燥状态,不得沾染污物.现场应摆放在干燥的防水布上,不得直接放在潮湿的地面上;潮湿天气禁

止进行搭设及拆除承力索及封顶工作。

2.10施工操作中,应注意不要使承力索的弯曲半径小于承力索半径的1.5倍,使用前要检查承力索是否有损伤。

2.11承力索展放和回收应采取措施保证不接触带电导线,以防止灼伤承力索.

2.12操作过程中应避免绝缘材料与地面、铁塔等磨挂。

2.13施工中要保持通讯畅通,如信号中断时,及时停止牵引和紧线.

2.14由于作业期间被跨越线路带电运行,因此要时刻注意封顶网和被跨越线路间的距离及封顶网的受力情况,发现隐患及时进行处理。

2.15在展放牵引绳、导、地线时如遇大风,应指定专人监视牵引绳、导、地线的风偏,如有可能偏出封顶网,应适当增加张力或停止工作.

2.16施工期间建立天气记录本,详细记录天气情况,如遇雷电、雨、雪、雾相应湿度大于85%或5级以上大风天气,应停止作业.

2.17牵引绳、导、地线在展放过程中,禁止与承力索、封顶网接触,防止磨伤。

3、保证安全的技术要求

3.1施工前应进行技术交底,组织有关人员学习本施工方案,使全体施工人员明确任务,明确操作工艺,明确质量标准,树立安全意识,确保安全施工。

3.2施工前应组织施工人员学习《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DL5009·2—2004)中的有关内容,并在施工中认真执行。

3.3严格执行我公司ISO 9001质量保证体系和QHSMS 1800安全保证体系中的有关程序文件。

3.4施工时认真执行安全工作命令票制度,进行站班会。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3.5展放导引绳之前,先用φ16绝缘绳放过防护网,然后用绝缘绳适当带张力引渡导引绳过防护网,并与两端已展放好的导引绳连接。

3.6尼龙绳引渡导引绳、导引绳牵引牵引绳与跨越架接触时,两绳的连接点必须采取措施(如缠黑胶布)使连接点平滑。

3.7防护网与铁路的安全距离必须满足要求。

3.8在放线前检查跨越架所有配套的工器具是否完好,并悬挂相应的施工警示牌,放线期间派专人昼夜看守,以免发生危险。跨越施工的绝缘绳、网,在现场应按规格、类别、用途整齐摆放在防水帆布上。

3.9搭设防护网,展放导引绳工作应在良好天气进行,遇到雨、雾及五级以上风天,应停止工作。

3.11跨越系统完成后,必须经项目部安全部门检验合格后在进行导引绳展放。安全部门要按要求填写跨越架检查记录。

3.12施工人员应树立纪律观念,统一指挥,令行禁止,服从施工负责人和安全监护人员的指挥。

3.13被跨铁路过车频率较高,在路轨上往来的施工人员应注意安全,并协调好现场工作。

六、越线承力索搭设

1、准备工作

1.1对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详细介绍本次施工任务及现场的安全注意事项,做到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全面统一协调。施工前将所有工器具材料全部运至现场,铁路南端塔为主要操作塔。

1.3施工前应先同有关部门取得联系,提出跨越申请。

1.4跨越点两侧的放线滑车在铁塔上均应采取接地保护措施,在跨越前所有接地均应连接可靠。

1.5跨越施工期间需业主单位派人现场监护指导。

2、搭设工作

2.1首先在两端塔上分别挂设展放承力索的滑车(每根承力索在每基塔上用双滑车,保证横担前后主材受力均衡,并使承力索挂点有双保险),滑车挂设位置: 铁路南端塔塔为主要操作塔,根据铁塔的横担结构,地线距铁塔中心距离为3米,上相导线挂点距塔中心距离为

3.5米,中相导线挂点至铁塔中心的距离为4米,下相导线挂点距离铁塔中心距离为3.8米。为使护网的遮护宽度能保护导、地线,采取措施在中相横担头悬挂承力索滑车,用长套子连接使承力索滑车低于下横担下平面2米。考虑导线风偏为0.95米。为保证在风偏条件下护网能保护被跨越铁路及电力线路,需采取措施:a、上相导线滑车直接用钢丝绳套悬挂横担上,中相导线滑车向塔身拉偏1.0米,用Φ13钢丝绳以V字型拉向铁塔主材固定,b、中线横担头悬挂承力索滑车应向线路外侧拉偏2.5米,注意承力索与塔材接触处垫麻袋片防止磨损,采用承力索地锚预偏时横线路向外偏20米。

3.5m

4m

2.2按要求布置承力索滑车后,考虑风偏导地线位于护网中心,均满足安规安全要求。

2.3将承力索放置与铁路北端塔大号侧。考虑承力索到位后锚固时对地夹角不得大于300,铁路南端塔小号侧承力索锚固位置也不小于50米,将承力索通过承力索滑车跨过铁路南端塔。

3、搭设承力索

3.1停电:在接到停电命令后,必须先进行验电,在验明线路确无电压后,立即在接触网两侧挂上接地线,然后开始工作。

3.2将Φ16绝缘尼龙绳(300m长)放于10kV线路跨越点20米处。然后利用抛绳器将Φ6绝缘尼龙绳(200m长)跨过被跨10kV线路,再将细绝缘尼龙绳与Φ16绝缘尼龙绳相连,将Φ16绝缘尼龙绳带张力跨过被跨越铁路。

3.3Φ16绝缘尼龙绳跨过被跨越铁路后,利用Φ16绝缘尼龙绳两端配合张力

将承力索越过被跨铁路、线路。

3.4在架设承力索的过程中,要防止承力索与带电线路的导线碰触,避免灼伤承力索。

3.5承力索跨过铁路、线路后两端连好,利用绞磨将承力索紧起来,带上张力,第二处也要同时进行承力索展放工作。

4、防护网的挂设

承力索架通后开始挂设防护网:

4.1防护网规格采用30m X 5m,网格不大于1 m2。此次需要2张防护网,防护网用专用小滑车连在承力索下,在铁路北端塔一端防护网先上塔,铁路南端操作塔端防护网最后上塔。

4.2防护网上塔前,应在地面用拉网绳连接好防护网、网撑和小滑车,利用机动绞磨将整个防护网吊到塔上,塔上每根承力索下上一人配合另一端人员利用引渡绳将防护网拉到设计位置。

4.3从铁路南端操作塔拉本端防护网至已到位的防护网接头,安装两端防护网同时,带上两端预紧绳;防护网安装完毕后,利用机动绞磨调整承力索的弧垂,并利用预紧绳配合进行,并使防护网与铁路接触网和电力线保持5米以上距离。

4.4当防护网拉到位后,将预紧绳固定于防护网端部横线路均为30米处的专用地锚上,同时按预定的预紧力利用预紧绳对防护网进行固定,

5、跨越施工

5.1护网固定好后,通过预先跨好的循环绝缘尼龙绳带张力拉牵引绳,连接后立即牵引使牵引绳离开护网,然后依次跨牵引绳,连通后依次牵引导、地线。

5.2在施工过程中牵张场牵引绳、导地线均应设置良好可靠接地。

5.3跨越处需设专人监护,使牵引绳及导地线不得与护网接触,不得掉任何异物.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通知牵张场停车处理。

5.4牵引过程中,应保证通讯畅通,各个施工点作业人员到岗就位。

5.5施工现场超过五级风时应停止放线作业,并将所有导地线临时锚固好。

七、跨越施工应采取的措施

1、跨越施工前应同铁路管理部门联系,报审本施工方案及其它有关资料,办理施工许可证。

2、施工中邀请铁路管理人员到现场监督、指导工作,并建立签到本,配合、防护人员不到场不开工;认真听取、采纳铁路管理人员对施工提出的意见。

3、设备、工器具材料都要做认真检查不符合要求不能使用;防护网不能有磨损现象。

4、施工前由方案制定部门带领主要施工人员现场讲解方案并对全体施工人员交底。承力索护网中心必须和遮护宽度的中心线重合。

5、在施工范围按铁路管理部门要求设置警告标示,同时兼顾夜间车辆夜间行车安全。

6、安全监护和看护人员应配置警示服(反光衣),便于工作和保证安全。在牵引过程中设专人看护防护网,做好防护不能掉线,牵引绳与导线连接可靠牢固。

7、附件安装时,工作人员做“双保险”。

8、施工过程中严禁有人在铁路上逗留或休息,所用材料等不得占用铁路界面,并不得影响铁路的日常维护工作。

9、严格按铁路有关规定设置安全防护,施工完毕应及时清理施工现场,使之恢复原样。

10、严格按照铁路部门的施工要点程序安排施工步骤。

(1)、点前

在施工要点前,施工人员提前进入施工现场附近做准备工作,准备好后,向工务段、供电段等部门现场负责人跨报情况,由工务或供电部代为登记,施工单位签字确认,准备停电。

(2)、点中

铁路接触网停电后,有工务段、供电段等部门现场负责人通知施工负责人开始施工,并按照工作计划进行施工,严格遵守铁路管理部门的安全规定,在铁路

管理部门划定的工作范围内施工作业。

(3)、点毕

一个施工要点工作完毕后,报请工务段、供电段等部门现场负责人检查,合格后清理施工现场,不影响铁路安全运行,保证铁路供电设备的安全距离,然后报请车站登记送电。送电后严禁施工人员继续工作。

八、应急预案

1、组织机构:

为了便于指挥、协调和反应迅速特成立应急小组

组长: 李凯

副组长: 苑明智楚敏

成员:闫生海赵超高杰王海军

(1)应急小组组长职责

①分析紧急状态确定相应报警级别,根据相关危险类别,潜在后果,现有

资源控制紧急情况行动的类型。

②指挥协调应急反应行动.

③与公司应急指挥部、公司各部门及外部应急人员进行联络。

④直接监察应急操作人员行动.

⑤最大限度地保证现场人员和外援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安全.

⑥协调后勤方面以支援应急反应组织.

⑦应急反应组织的启动.

⑧应急评估,确定升高或降低应急警报级别。

⑨决定应急撤离,决定事故现场外影响区域的安全性。

(2)应急成员职责

应听从指挥、服从安排、全力做好现场抢救、安全保卫、医疗救护、善后处理、后勤保障、危险源评估、技术支持等工作。

2、施工中的主要危险点:

高空坠落、触电、跑线等。

3、针对以上危险点制定防范措施

①登高作业人员必须穿软底鞋.系安全带,上下瓷瓶串须使用速差保护器。

②牵张设备必须由可靠接地,已停电线路两端挂接地线。

③紧线、锚线、卡线时要做双保险,防止跑线、掉线发生.

④防线过程中,牵张设备必须专人指挥,不得随意更换.

⑤所用工器具必须合格符合规范要求,使用前必须进行认真检查,不得使用不合格的工器具。

⑥展放、牵引、紧线等工作必须在通讯畅通的情况下进行,否则立即停止

施工。

4、基本处理常识

1、外伤急救

①外伤急救原则上先抢救,后固定,再搬运,并注意采取措施,防止伤情加重或污染,需要送往医院的,立即送往医院。

②伤口渗血时,用较伤口稍大的消毒纱布覆盖伤口,进行包扎。

③伤口呈喷射状出血或鲜红血液涌出时,立即用清洁手指压迫出血点近心端止住血液流出,然后使用止血带或有弹性的布止血并包扎伤口,及时送往医院:严禁使用铁丝、电线等做止血带。

④高出坠落、挤压、撞击伤者外观无出血但面色苍白、脉搏细弱,气促,冷汗淋漓,四肢厥冷,烦躁不安,神智不清等状态,应迅速平躺、抬高下肢、保持温暖,迅速送往医院;如路途远时间长,可少量给伤员饮糖盐水。

2、骨折处理

现场抢救应保持镇静,严禁将骨折处盲目复位,做好临时固定处理,在处理后尽快送往医院救治。

①肢体骨折急救使用夹板、竹片、木棍等将断骨上下两个关节固定,避免骨折部位移动,以减少疼痛,防止伤势恶化。

②开放性骨折,伴有大量出血,首先进行止血,在固定,并用干净布片覆盖

伤口,迅速送往医院救治。切勿将外露的断骨推回伤口内。防止感染。

3、发生人身触电

发现有人身触电者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绝缘工具、干燥木棒、木板使触电者脱离电源,一面采用触电急救法急救,一面通知医院和应急小组,并及时将伤者就近送往医院。

4、发生接触网断线

1、当发生接触网断线时,施工人员应第一时间通知供电人员和应急小组,施工人员不得进入现场,施工负责人将现场情况及时通知供电段配合人员。

2、积极配合开封供电段事故抢修人员,严格执行开封供电段配合施工事故抢修预案,“先通后复”和“先通一线”的基本原则尽快疏通线路和尽早恢复设备正常状态,缩短停电或中断行车时间。

九、工器具材料表

附件一:

风偏计算(新建ⅠⅡ宋杏)

新建线路导线;LG-400/35,风偏计算如下:

x-跨越点与新建线路最近杆塔距离(m)本次跨越的值取80m h-新建线路放线张力,导线取15000N。

1-新建线路跨越档#5-#6档距194m

λ-新建线路#5为耐张塔、#6为直线塔,边导线绝缘子串长2.4m。

W1-新建线路导线单位长度重量为13.49N∕m。

d—新建线路导线直径为26.82mm。

k-风载体型系数;导线d大于17mm,k取1.1。

W4(10)--在最大风速下导线单位长度风荷重,其计算公式如下(按10米∕秒考虑)。

W4(10)=1.06kd=0.06×1.1×23.76=1.77N∕m

导线风偏计算;Zx=W4(10) ×[X(1-x) /(2h) +λ∕w1]=1.77×80×(194-80) ∕(2×15000﹚+2.4/13.49=0.54(米)

附件二:

风偏计算(新建杏闫线)

新建线路导线LGJ-185/25,,风偏计算如下

x-跨越点与新建线路最近杆塔距离(m)本次跨越的值取56m

h-新建线路防线张力,导线取15000N。

1-新建线路跨越档#35-#36档距179m。

λ-新建线路#4为耐张塔、#5为直线塔,边导线绝缘子串长1.5m.。

W1-新建线路导线单位长度重量为7.326N/m。

k-风载体型系数;导线d大于17mm,k取1.1。

W4(10)--在最大风速下导线单位长度风荷重,其计算公式如下(按10米/秒考虑)。

W4(10)=0.06kd=0.06×1.1×18.88=1.246N/m

导线风偏计算:Zx=W4(10)×[X(1-x)/(2h) +λ/w1 ]=1.246×[62×(179-62)/(2×15000)+1.5/7.326=0.30(米)

附件三;

承力索受力计算( 新建ⅠⅡ宋杏)

(一)承力索受力图

1、A、B为两端铁塔。

2、L 为跨越档的档距208米,m 为护网长度60米,n 为铁塔A 至护网端部距离62米。

3、ω1为承力索的每米重4.9N /M 米,ω2两根导线的每米重加护网的秒米重14.5N /米。

4、Q1和Q2为网端承受的导线向下压力,即网以外导线重量的一半。 (二)根据静力平衡原理对B 点去力矩

VaXL -ω1×L /2cos θ-ω2×m ×(L-n-m /2) -Q1×(L-n) -=0

Va=ω1×L /2×cos θ+ω2×m ×(L-n-m /2) /L ×cos θ+Q1×(L-n) /L +Q2×(L-m-n) /L

注:θ为护网两端的高差角17度

i.

对最低网端处取力矩(m+n )

1、公式

H0×Y=VA ×(m +n) -ω1×(m +n) ×m +n /2cos φ-Q1×m -ω2×㎡/2 2、将VA 代入上式得

H 0×Y=[ω1×L /2×cos Φ+ω2×m ×(L -n -m/2)/L+Q 1(L-n)/ L+Q 2× (L -n -m) / L] ×(n+m)一ω1×(n+m)2/2cos Φ一ω2× m 2/2一Q 1×m 3、求受力H 0

根据现场测得被跨越物高度再加上护网至被跨越线路的距离10+7=17米,求出m+n 处的弧垂(即Y 值=24-17=7米)。

将m 、n 、ω1、ω2、Q 1、Q 2的值代入即可求出值。

承力索受力H 0=32.25kN 附件四:

承力索受力计算(新建杏闫线)

(一)承力索受力图

1、 A 、B 为两端铁塔。

2、L 为跨越档的档距179米,m 为护网长度60米,n 为铁塔A 至护网端部距离56米。

3、ω1为承力索的每米重4.9N/米,ω2两根导线的每米重加护网的秒米重24.5N/米。

4、Q1和Q2为网端承受的导线向下压力,即网以外导线重量一半。 (二)根据静力平衡原理对B 点去力矩

V A ×L 一ω1×L/2×cos θ一ω2×m ×(L -n -m/2)一Q 1×(L -n)=0 V A =ω1×L/2×cos θ+ω2×m ×(L 一n 一m/2)/ L ×cos θ+Q 1×(L -n)/L+Q2

×(L -m -n)/L

注: θ为护网两端的高差角17度。 (三)对最低网端处取力矩(m +n)

1、受力视图二

ω1×m+n/cos Φ

m Y

VA

m+n 2、公式

H 0 × Y=V A × (m+n)一ω1一× (m+n) ×m+n/2cos Φ一Q 1 ×m 一ω2×m 2/2 3、将VA 代入上式得

H 0× Y=[ω1× L/2×cos Φ+ω2×m ×(L 一n 一m/2)/L+Q 1 (L -n)/L+Q 2× (L -n -m) /L] ×(n +m)一ω1×(n +m) 2/2cos Φ一ω2× m 2/2-Q 1 × m 4、求受力H 0

根据现场测得被跨越物高度再加上护网至被跨越线路的距离10+7=17米,求出m +n 处的弧垂(即Y 值=21-17=4米)。

将m 、n 、ω1、ω2、Q1、Q2、的值代入即可求出值。

承力索受力H 0=29.32kN 附件五:

地锚受力计算

Q 一地锚容许抗拔力,kN d 一矩形地锚的宽度,0.3m 1一地锚的长度,1.2m h 一地锚入土深度,2m

a 一地锚受力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300 Φ1一土壤的计算抗拔角260 γ一土壤的容量,16kN/m 3

K 一安全系数,与地锚的重要性有关,K=3 地锚容许抗拔力计算:

Q=1/K[d1(h/s Ⅰna)+(d+1)(h/s Ⅰna) 2 tan Φ1+4/3(h/sⅠna) 3 tan 2Φ1] γ× sⅠna)tan 2 Φ1]=60.5kN

跨铁路桥施工方案范本

目录 1编制依据 (3) 2编制原则 (4) 3工程概况 (5) 3.1桥梁概况 (5) 3.2梁板来源 (6) 3.3主要工程量 (6) 4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架设方案 (7) 4.1梁板架设方案 (7) 4.2跨跌路梁板安装工期安排 (7) 5.1施工工组织机构 (9) 5.2劳力、机具安排 (9) 6主要工程施工方法及措施 (11) 6.1梁板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11) 6.2跨跌路梁板安装施工方案 (16) 6.3要点计划 (17) 7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 (24) 7.1组织保证措施 (24) 7.2制度保证措施 (25) 8安全施工措施 (30) 8.1成立组织,设置机构 (30)

8.2安全保证体系 (30) 8.3安全岗位职责 (31) 8.4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 (33) 8.5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34) 8.6跨铁路线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39) 9安全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45) 9.1总则 (45) 9.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45) 9.3工作原则 (48) 9.4安全事故报告程序 (49) 9.5营业线施工事故报告程序 (49) 9.6预制梁倾斜应急预案 (52) 9.7预制梁坠落应急预案 (53) 9.8高空坠物应急预案 (54) 9.9施工车辆及机械设备事故应急预案 (55) 9.10吊装作业应急预案 (56) 9.11火灾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 (57) 9.12触电事故应急与响应预案 (58) 9.13防洪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 (60) 9.14坍塌事故应急预案 (61)

1编制依据 本标段K25+145车行天桥第3孔、K26+415车行天桥第3孔、K30+190车行天桥第3孔、K34+090车行天桥第2孔四座车行天桥跨图佳线铁路,共4孔20片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跨铁路架设,其梁板安装施工方案编制依据以下有关文件、规范、规程以及工程实际特点进行编制。 1.1鹤大高速公路宁安至杏山段改(扩)建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第三册(第五分册A册)共六册; 1.2铁路部办公厅2008年印发《铁路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办法》。(铁办【2008】190号); 1.3《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上、下册)(TB10401.2-2003、J259-2003); 1.4《铁路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中国铁路出版社; 1.5《安全员工作实务》天地大方编; 1.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建设部JGJ46-2005); 1.7《铁路工务安全规则》; 1.8《铁路线路维修规则》; 1.9现场实地踏勘调查资料。

高速公路桥梁冬季施工方案.doc

广甘高速公路G15标段冬季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及施工气候 本合同段为G15合同段,起于K50+235,位于宝轮镇龙泉村,路线从跨沟谷从龙泉水库南侧设徐家梁大桥通过后,设置宝轮服务区,再设置晏家河大桥跨越晏家河、深谷至晏家河北侧,再设置清江河特大桥跨越宝成铁路、G108线及气管、油管、地埋光缆和清江河,通过一段路基后,设置李家沟大桥跨河,至本标段终点 K55+696.627与罗家沟互通相接(绵广高速公路K242)。路线全长5.km(以右线贯通计)。 本合同段主要工程项目为:路基挖方66.58万方,路基填方67.32万方,路基弃方0.11万m3,清江河特大桥1704.55米/1座,大桥1042.93米/4座,跨线中桥28.0米/1座,分离式立交51.02米/1处,涵洞(通道)7座,宝轮服务区一处,晏家河改河、改路以及附属工程等。 工程区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年降雨量800~1000mm,年平均相对湿度在70~80%之间,日照数1300~1400小时,年平均气温17℃左右,七月至九月份最高,为33.9~36.4℃,十二月及一月最低,可达-6.6℃。工程区气候垂直差异明显,从山麓至山巅依次分布着中亚热带~温带~寒温带的完整气候带,小气候条件复杂。 依据广元地区的气候条件,冬季施工的主要时段为11月20日~次年的2月20日需做按冬季施工要求进行施工。 二、工程进度及冬季施工项目 本合同段桥梁基础及下部构造施工已经完成了90%,梁片预制完成21%。冬季施工主要施工项目有以下内容:

1、徐家梁1#大桥下部构造墩身、盖梁混凝土施工。 2、K318涵洞右侧滑坡处治抗滑桩混凝土施工。 3、李家沟大桥下部构造墩身、盖梁混凝土施工。 4、20m小箱梁、30m、40m T梁预制及架设施工。 5、桥梁上部构造、附属工程混凝土施工。 三、冬季混凝土施工方案 在施工时如在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在5℃以下或最低气温连续5d稳定在-3℃以下时,就要按低温季节施工。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如何确定混凝土最短的养护龄期,二是如何防止混凝土早期冻害,三是如何保证混凝土后期强度和耐久性满足要求。 冬期施工中要防止混凝土冻伤损坏强度,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差产生温度应力裂缝。因此需要从材料选择上、技术措施上等有关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混凝土结构施工顺利进行。根据本项目冬季施工项目内容,对各个环节有针对性的制定了相关的施工方案: (一)混凝土材料的选择与运用 1、水泥优先选用,提高混凝土的抗渗、防冬、早强能力。 2、粗骨料采用碎石,粒径5-40mm,含泥量不大于1%。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碎石配制的混凝土,和易性较好,抗压强度较高,同时可相应减少用水量及水泥用量,从而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温升。 3、细骨料采用中粗砂,平均粒径大于0.5mm,含泥量不大于3%。选用平均粒径较大的中、粗砂拌制混凝土比采用细砂拌制混凝土可减少用水量10%左右, 并可减少混凝土的收缩。

铁路工程框架桥施工方案word参考模板

DIK232+232.3-11.31m框架桥施工方案 一、概述 本桥位于二道河子公路小里程方向,为保证既有道路畅通与哈佳铁路线立交。桥内净跨为11.31米,桥内净高7m,全桥长度55.17m,主要是为了当地居民的交通方便而设。稳定地下水位约1.5米深。本桥施工交通比较方便,场地相对宽阔。具体工程数量见下表: 1工程数量表

二、编制依据 1、《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函【2010】5号) 2、《铁路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技术条件》(TBT 2965-2011) 3、《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 10002.1-2005)及局部修订条文(铁建设【2010】5号) 4、《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规范(TB 10002.3-2005)及铁建设【2009】22号文“关于发布《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等三项标准局部修订条文的通知” 5、《铁路桥涵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TB 10002.4-2005) 6、《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 10002.5-2005) 7、关于发布《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等44项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条文的通知(铁建设【2009】62号) 8、《铁路工程抗抗震设计规范》GB 50111-2006(2009年版) 9、《铁路无缝线路设计规范》(TB 10015-2012) 10、《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 10005-2010)

11、《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TB 10063-2007) 12、《铁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TB 10017-99) 13、《铁路边坡排水工程设计补充规定》(铁建设【2009】172号) 14、《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3-2009) 15、《客货共线铁路桥涵施工技术指南》(TZ 203-2008) 16、《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17、《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15-2003) 18、《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24-2010) 三、人员、机械配置情况 资源使用计划 1人员: 架子队构成框图 队长 技术负责人 技术员 试 验 员 工 班 长 材 料 员 安 全 员 领 工 员 质 量 员 各作业班组

跨铁路施工方案

220千伏ⅠⅡ宋线改造工程 跨越陇海电气化铁路施工方案 编制说明 220千伏ⅠⅡ宋杏线改造工程跨越陇海电气化铁路施工技术方案是依据按安委办字[2003]5号《关于对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电视线交越和搭挂进行安全整治的通知》、郑铁办[2008]190号《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及现场使劲情况编制。 一、跨越情况 1、六处交叉跨越点情况说明 (1)、第一处跨越情况 由我公司负责施工的220千伏ⅠⅡ宋杏线路,于# 5--#6(同塔三回架设)档内于陇海电气化铁路K506+550公里处交叉跨越,地点在杏花营火车站东。交叉角87°。#5、#6塔均为SSZ 直线塔,#5-#6档距长194米,导线最大弧垂时(+70°C)距轨顶最大高度为米。 交叉跨越平面示意图 (2)、第二处跨越情况 由我公司负责施工的220千伏ⅠⅡ宋杏线改造工程;220千伏Ⅰ宋杏线 原线路拆除#25-#24档内于陇海电气化铁路K506+967公里处交叉跨越,地点在杏花营火车站东。交叉角87°。#25、#24塔均为直线塔。 南

交叉跨越平面示意图 (3)、第三处跨越情况 由我公司负责施工的220千伏ⅠⅡ宋杏线改造工程;220千伏Ⅱ宋杏线原线路拆除#27-#26档内于陇海电气化铁路K507+117公里处交叉跨越,地点在杏花营火车站东。交叉角87°。#27、#26塔均为直线塔。 南 (4) #4-#5档内于陇海电气化铁路K507+41785°。#4-#5 塔为SZG (+70C)距轨顶最大高度为南 (5)110千伏杏闫线原线路拆除公里处交叉跨越,地点在 南 交叉跨越平面示意图 (6)、第六处跨越情况 由我公司负责施工的220千伏ⅠⅡ宋杏线改造工程;110千伏Ⅰ杏金线原线路拆除#13-#14档内于陇海电气化铁路K506+775公里处交叉跨越,地点

跨越架搭设跨越铁路施工设计方案

冷水滩城区110kV改造工程跨越湘桂铁路复线 施工案 批准: 审核: 编制: 单位:永州恒通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冷水滩城区110kV改造工程施工项目部 2015年12月1日

1、编制依据 1.1铁路技术管理规程; 1.2 铁路安全技术规程 1.3 铁路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1.4《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TG/CW106-2012 1.5《广铁集团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GZG/CW112-2012 1.6《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GB50233—2005; 1.7《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办法(2015)版》; 1.8《冷水滩城区110kV改造工程项目管理实施规划》; 1.9 冷水滩城区110kV改造工程设计施工图; 1.10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15年版; 1.11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2部分:架空电力线路(DL 5009. 2.-2004); 1.12现场实测数据 2、工程概况 2.1 施工日期及施工容: 2016年10月1日-10月31日跨越架搭设拆除施工(点外) 2016年10月15日跨越架拆网施工(点) 2.2 施工地点:柳园—大泉区间K1062+250至K1062+350上下行 2.3 施工等级:Ⅲ级 2.4 施工影响围:利用图定天窗封闭柳园—大泉区间K1062+250至K1062+350上下行线45分钟,进行跨越架封网施工及利用图定天窗封闭柳园~大泉区间K1062+250至K1062+350上下行线45分钟,进行跨越架拆网施工。停电单元编号柳园C1,柳园牵引所212、211号馈线,影响围:峡口至柳园区间上下行线;柳园站;柳园至大泉区间上下行线停电;1.禁止电力机车进入峡口至柳园区间上下行线。2.禁止电力机车进入大泉至柳园区间上下行线。3.禁止机务折返车间电力机车越过J15#、J35#、J2#道岔进入柳园站。 2.5 施工限速情况:线路开通后恢复常速 2.6 线路概况:本线路柳园110kV变电站东起第二间隔出线,至新建35kV 花牛山变电站单回路架设,线路全长18.066公里。本工程属新建项目,电压等级为35kV。导线型号两相为LGJ-/30钢芯铝绞线,一相为OPPC16芯复合相线。线路临近变电站1.5公里处架设架空避雷线,型号为1×7-7.8-1270-B

[【隧道方案】铁路工程隧道高地温地段施工方案]宝成铁路109隧道-最新范文

[【隧道方案】铁路工程隧道高地温地段施工方案]宝成铁路109隧道-最新范文 新建XX 至XX 铁路工程 XX 标段 XX 隧道高地温地段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XX 审核: XX 审批: XX XX 铁路XX 标指挥部20XX 年XX 月XX 隧道高地温地段专项施工方案 1 目 录1 编制范围和编制原则 1 11 编制范围 1 2 12 编制原则 1 2 工程概况 1 1 21 青云山隧道概况 1 2 22 隧道高地温情况 1 3 高地温的认识和分析 2 31 国内外高地温隧道现状 2 32 高地温对地下工程的不利影响 2 33 地下工程施工对地热(热害)要求标准 3 4 青云山隧道高地温施工方案 3 1 41 总体施工方案3 42 高地温施工技术措施 3 421 量测岩温和空气温度 3 422 加强通风方案 5 423 洒水降温 5 424 增加作业工班和作业人员 5 425 高温度地下水直接排出洞外 6 43 其他辅助施工措施 6 431 加强高地温专题安全培训 6 432 加强施工人员的健康管理 6 433 配备防中暑物资及药品 6 434 加强设备防护 6 4 44 成立应急组织机构 7 441 高地温应急组织体系 7 442 指挥机构 7 443 预防与应急 8 444 加强应急处理措施 8 5 主要资源配置9 1 51 人员组织9 2 52 高地温机械设备配置9 6 安全、环保、水保措施9 1 61 安全技术保证措施9 2 62 环保、水保要求10 7 附件10 1 71 附表10 2 72 附图10 XX 隧道高地温地段专项施工方案 1 青云山隧道高地温地段专项施工方案 1 编制范围和编制原则 11 编制范围 青云山隧道高地温段。 2 12 编制原则 (1)《青云山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2)《青云山隧道设计图》(2008 年12 月);(3)《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4)《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

跨铁路线立交桥专项施工方案

跨既有铁路施工及安全防护方案 1准备工作 1.1项目专项安全生产小组副经理牵头,安质部负责与铁路部门关于铁路排迁事宜。具体排迁如下: 1.1.1铁路通信排迁:沈大线西侧既有一条直埋综合光缆(8芯光缆+13*4*0.9电缆),6孔硅管(其中通信段2孔,网通4孔),硅管内有48芯光缆1条。光缆径路影响桥梁桩基施工,光缆需排迁1km,综合光缆排迁0.5km。桥梁施工期间,光电缆架空过渡。 1.1.2铁路信号排迁:有3处区间信号电缆影响桥墩施工,长度总计600m,采用电缆连接的方式排迁,施工时明设,并做好防护。施工结束后,挖沟敷设。 1.1.3铁路电力排迁:排迁贯通、自闭线架空线路。采用一主一备方式用YJV22-10KV-X70mm2新设电缆。 1.1.4铁路电气化:拆除桥下既有接触网立柱,在桥两侧重新立柱调整接触网跨距,将接触网既有下锚拆除,又有重新下锚;附加导线在桥梁施工期间改为电缆娄底直埋;桥下安装放电板,承力索加装绝缘备线;桥梁施工结束后附加导线电缆改为抗冰绝缘线。 1.2项目专项安全生产小组总工牵头,工程部负责施工方案编制。1. 2.1在本桥跨既有铁路施工之前,提前向本铁路所在铁路局—沈阳铁路局相关部门办理有关审批手续。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及安全措施上

报铁路部门,批准后予以实施。 1.2.2设置施工工地防护员,铁路两侧设置岗哨,二十四小时进行值班,当列车临近时及时通报。发现有危及铁路营运安全的情况时,立即通知有关部门。 1.2.3列车经过桥梁施工区段时,施工人员应尽可能的撤离到安全地带,以防万一,保证施工人员及机械设备安全。 1.2.4涉及到铁路地下管线、地上电力线时,采取措施进行保护。 1.2.5距离铁路线外侧不小于2米设置限界隔离桩,防止施工机具、堆码材料侵入限界。 2主要施工工艺及施工顺序 2.1本桥在第9孔上跨既有铁路,施工顺序为:先施工0#台~7#墩、10#墩~16#台基础及下部构造工程施工,再施工铁路小里程方向8#墩和铁路大里程9#墩的基础及下部构造施工。 2.2T梁预制及安装(安全防护重点) 2.2.1本桥上跨既有铁路,在K376+659处上跨沈大铁路既有线,总体施工方案采用在预制场进行预制上部主梁,运梁至桥位处,由架桥机进行架设。在架设时为确保减少对铁路的干扰,采用架设跨度可达50米的JQH(B)50/170型架桥机架设。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就是确保在施工期间铁路能够正常运营,因此除了在设备上有足够的保证外,同时做好铁路安全防护,施工组织计划与铁路运行计划相协调等工作,在确保铁路安全运营的同时,保证施工质量和工期按计划实施。 2.2.2 本桥共有40米预制T梁192片,每跨左右幅共12片,T梁预制采用在预制场集中预制,预制场设在K100+300右侧41米处,距离本桥5540米,T梁预制完成后由炮车运至桥位区,架桥机进行架设

跨铁路桥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2021年)

Companies want to improve production, safety is the top priority. The occurrence of unsafe accidents must be stifled in the cradle.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跨铁路桥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2021年)

跨铁路桥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2021年)导语:企业想要提高生产,安全问题就是重中之重。如果不具备安全管理条件,企业生产就不能顺利进行。想要企业顺利生产,就要不断更新安全技术,把不安全事故的发生扼杀在摇篮中。 1、施工期间,附近铁路主管车站派驻驻站联络员,施工现场设防护员,保证驻站联络员与施工现场的防护人员、指挥人员联系通畅。在列车距施工现场800米时停止作业,并检查线路附近有无材料、设备等侵限,确保列车安全通过。 2、限速运行时在施工地点两侧20米处设置减速地点标,在施工地点两侧800米处设置移动减速信号牌。封锁施工时,在施工地点两侧20米处设置停车信号牌,施工地点两侧820米防护人员显示停车手信号。 3、施工现场按要求设置各种标识牌,在铁路限界外设置围挡,避免施工过程中的机械设备和材料侵入铁路限界内。上部安设防护网,防止作业人员和物体坠落。 4、线路上方施工作业,不得将施工材料、设备等随意堆放,不得乱扔烟头、杂物等。 5、施工的各路口设置安全标志和警示灯,施工现场易燃场所设安

全标志和灭火器材。 6、施工前查明地面、地下各种铁路设施。做出明显标识,并做防护。 7、施工人员横越道口及线路时,严格执行:“一停、二看、三通过”,同时安排防护员在施工中进行防护,禁止非施工人员和机械进入施工区。 8、在行车线路附近施工时,必须有经过培训并考试合格的防护人员防护,按规定着装,配带齐全防护用品。 9、凡有吊车作业,必须由专业人员统一指挥作业,并指派专人防护,以防吊车旋转时侵限、伤人和吊车起吊时碰断上部电力、通信线路,以免照成人员伤害和其它损失。 10、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特种设备必须有检验合格证方可使用,如吊车、铲车、储风缸、氧气表、乙炔表等;现场用电应按标准架设线路,用电设备应按一机、一闸、一器设置配电箱。 11、钢筋、模板安装时,搭设脚手架平台的探头板要绑扎牢固,作业平台铺设要平稳,四周设围栏杆防护,凡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配戴安全带;灌注混凝土使用的振捣器应接有漏电保护器,使用吊斗灌注混凝土时,应预先通知模板内捣固人员避让,以免物体坠落伤人。

kV电力线路跨越铁路施工方案

k V电力线路跨越铁路施 工方案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双堰至遂西110千伏线路工程 N27#-N29#夜间跨越铁路施工方案 遂宁市江源实业有限公司 二0一六年五月

N27#-N29#跨越铁路夜间施工方案批准:____________ 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安全审核:____________ 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技术审核:____________ 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编写:____________ 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双堰至遂西110千伏新建线路工程,目前已进入铁塔组立阶段,按照要求,铁塔组立方案及机械、机具设备、特种作业人员已按要求进行报审。本线路N27#-N28#跨越遂渝铁路,N28#-N29#跨越遂渝铁路复线,N27#塔形1D2-SJC4/20;N28#塔形1D2-SJC2/27;N29#塔形1D2-SJC3/21。N27--N28档距131米; N28-N29档距148米。导线型号:JLHA3-335;地线型号JLB20A-80、OPGW-24B1-90。交叉跨越铁路施工断面图如下: 现场查勘: N27-N28跨越遂渝铁路,跨越铁路轨道三根,即跨越接触网三次; N28-N29跨越遂渝铁路复线,跨越铁路轨道两根,即跨越接触网两次。 被跨越的遂渝铁路 被跨越的遂渝铁路 N27#-N28#跨越遂渝铁路 N28#-N29#跨越遂渝铁路复线 本段线路跨越铁路协调情况:公司多次与铁路相关部门协调,取得同意:确定在5月11日-13日夜间,利用电气化铁路“开天窗”的时间点,将铁路接触网进行停电,配合电力线路跨越施工。 二、主要施工作业任务: 1、铁塔组立;

路基土石方施工方案1

路基土石方施工方案 一、工程简介 “5.12”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破环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造成四川省多条国省干线、重要连接干道、重要旅游道路、许多农村公路道路损毁、中断。根据四川省2008年农村公路灾后重建规划,为满足灾后重建的需要,拟对江油市小伏路小溪坝至梓潼界段公路进行灾后重建。江油市小伏路小溪坝至梓潼界段公路是连接小溪坝与梓潼之间宝成铁路沿线乡镇的重要道路,路线起于江油市小溪坝火车站,与小桐路相接,经小溪坝场镇、梨树村、骑龙村、红合村、太平村、燕子村、峰顶村、阴坪村、神龙河村、止于江油河口镇和梓潼仙峰乡的交界处。 本路段全长3.7公里。 二、区域自然环境 江油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边缘、绵阳市北部,涪江上游,龙门山脉东南,地理坐标在东经104°31′~105°17′、北纬31°32′~32°19′之间。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南北狭长,地域差异明显。西北部为山地,坡陡谷深,为境内原生植被主要分布区和野生动物的主要栖息地。中南部涪江两岸为250平方公里的冲积平原,是被誉为四川第二大平原的江彰平原。东南部为丘陵和平坝交杂,中南和东南部构成境内主要的农耕区域。大地构造西北部属东北~西南走向的龙门山~大巴山台缘褶断带。地貌表现为山峦重叠,坡陡谷深;东南部属四川台坳,为低矮的丘陵和大小不等的平坝。 项目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受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地形的综合影响,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具有冬暖、夏热、春早及秋雨连

绵等气候特点。气温:年平均气温160C~16.30C。极端最低气温-6.80C~-7.30C,极端最高气温36.70C~370C。区内中浅丘一般为17.4~17.8℃,中低山区一般为14.6~17.0℃,总体来看海拔每升高100m,平均气温分别下降0.3~0.57℃。降水:多年平均降雨量1417mm,降雨量集中在七~九月份,约占全年降雨量的69.6%;多年平均暴雨日6.7天,洪涝频率高达80%,是本区的主要灾害天气之一。湿度: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6%,最低67%,最高82%。蒸发量:多年平均蒸发量757.3mm,风:多年平均风速1.4m/s,最大风速为1.5m/s。 构造剥蚀中低山(褶皱山):基岩一般埋藏较浅,顶部直接裸露,风化现象严重,有时表层为残积物覆盖,谷底堆积有较厚的洪积物、坡积物或残积物,在边缘地带常堆积有结构松散的新近堆积物。丘陵地区地下水的分布较复杂一般丘顶部分无地下水,边缘和谷底常有上层滞水或潜水型的孔隙水。褶皱山由褶皱所致,除了简单的背斜或向斜褶曲外,尚有次生的小褶曲。山脉走向与褶曲的方向常一致。在向斜构造及背斜构造的褶皱山区容易产生狭长的槽沟地形。地层结构:上覆可塑—硬塑状亚粘土1-3m,下伏砂泥岩地层。线路上主要分布在k3+230—止点段。 三、路基施工 本标段主线路基标准宽度为21.5米,分离式路基宽度为11.25米。主要施工项目有:场地清理、软基处理、路堑开挖、路基填筑以及路基防护和排水工程。路基挖方155万方,路基填筑85万方,防排水工程10.4万方。

跨铁路施工技术措施

跨铁路施工技术措施 (1)工程简述 本高速公路项目在K140+577.50处上跨铁路,采用简支梁跨越铁路;交叉点处铁路里程为K128+350,轨顶标高为+347.9m,为直线路基段。 桥梁与既有铁路线(目前为双线,内燃牵引)交角为70度,铁路线与设计桥墩之间的平面位置如下图所示: (2)确保既有线安全的“卡死”制度 没有经建设单位或监理审查签认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没有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没有与铁路工务、电务及行车部门签订好施工安全协议不准开工。 没有书面的技术交底,对施工现场的地下电缆、水管等隐蔽设施,没有查明及采取保护措施不准动工。 在既有线作业,与行车安全有直接影响的防护员、驻站联络员、道口看守员、施工员等必须经过铁路安全培训考核并取得合格证。 封锁线路或慢行施工,没有审定的施工方案,没有到车站办理好施工封锁或慢行手续,没有按规定设置好防护不准开工。 (3)设置安全防护平台 安全防护支架结构位于桥梁下下方,且防护平台高度满足铁路运行净空的要求。 安全防护平台为型钢框架,钢管柱支承,混凝土基础。基础上预埋法兰盘及螺栓,与型钢结构法兰盘相连接,使其有足够的刚度。型钢结构框架采用螺栓连接,

且该结构不侵入铁路建筑限界。 作业管理部与设备管理单位和行车组织单位分别签订施工安全协议,明确双方的安全责任和义务,及时协调施工与运营的关系,解决行车与施工中的安全问题。 施工中搭设脚手架、堆放工程材料或机具设备等,严禁侵入临时行车限界。 作业管理部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在落实机具、材料和人员与办好有关手续后,方可开始施工。施工开始前应制定有关的施工方案和相应的安全措施,并向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交待详细的安全注意事项。 防护架上部分配梁施工时采用封锁施工。为保证封锁施工中的安全,应做到:封锁线路或慢行施工应按《既有线行车设备及施工组织管理办法》的规定办理,即在施工前一个月15日向铁路运输部门申报施工计划,批准后实施。 封锁线路或慢行施工时,施工负责人应在接到调度命令后确认施工项目,范围及起止时间,按规定设好防护后方能开工,严禁超前准备;施工负责人与车站及施工地段两端防护人员应有可靠的电话联系,从施工申请时起至施工完成止,(线路开通并经交验合格移交工务段接管时止)派驻站联络员,以随时保证对施工过程、施工进度、安全情况、开通使用、养护交验等情况的掌握;施工完毕,施工负责人要认真检查线路、设备状态,确认达到放行列车的规定条件,施工机具、材料均撤离限界以外,才能通知撤除防护信号,开通线路,并向车站办理销点手续。 跨越既有线铁路施工时,设置安全防护平台,详见“铁路安全防护方案图”。 (4)桩基施工措施 跨铁路4#、5#墩分别为4根φ1.8m的钻孔灌注桩,桩长约34.0m。桩基地质为卵石层,两墩均在铁路路基坡脚处,在桩基施工其间,不得开挖铁路路基边坡,必

跨越铁路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临汾电力设计院:侯马电厂(侯马电厂~紫金山220kV线路)工程交叉跨越分图(3) 2.《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补充办法》(太铁安监〔2008〕320号) 3.《铁路沿线路材路料管理办法》(太铁安监〔2008〕143号) 4.《太原铁路局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太铁师〔2012〕512号) 5.《路局、路局党委关于严格施工管理坚决杜绝“黑施工”的决定》(太铁办〔2012〕355号) 6.《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2009版) 7.《跨越电力线路架线施工规程》(DL 5106-1999) 8.《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33-2005 9.《输变电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实施规程》Q/GDW 248-2008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项目法人单位:山西省电力公司 建设管理单位:山西省电力公司建设管理中心 工程设计单位:临汾电力设计院 工程监理单位:山西锦通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工程施工单位:山西省电力公司供电工程承装公司 1. 侯马电厂~紫金山220kV线路工程,起于侯马电厂,终止于紫金山220kV变电站。 2. 我项目部承担全部施工任务,起止桩号为N1至N42。本施工段全长1 3.009km,铁塔共计42基。本工程为双回路,其中直线塔23基,终端塔2基,钢杆塔8基,耐张塔9基。本标段铁塔,全塔最高的为61.4

米。铁塔最轻,最重。全线均为双回路架设。 3. 本工程导线采用钢芯铝绞线JL/G1A-400/35,每回路为三相导线,每相二分裂排列,分裂间距400mm。地线采用两根OPGW光缆。 4. 本线路中导线拉断力为,钢杆段实际最大使用张力29686N,安全系数。铁塔段实际最大使用张力39962N,安全系数。 5. 本线路中光缆拉断力为87kN,N1-N14段实际最大使用张力22895N,安全系数。N14-N41段实际最大使用张力23514N,安全系数。 6. 本次交叉跨越点为侯西线铁路4km+700m处。 7. 本次交叉跨越铁路10kV为:10kV自闭线(418-419#)、10kV贯通线(373-374#)。 三、跨越现场示意图及主要参数 1. 现场跨越点情况:跨越架搭设点低于铁路0.81米,铁路路轨跨度为5.5米。跨越架高度选择13米,跨度选择米。铁路10kV贯通线、10kV 自闭线采用独立搭设跨越架。断面图、平面示意图如下: 10kV贯通线

基坑防护钻孔桩施工方案

绵阳市梅花东、西街节点工程(二期) 基坑防护钻孔桩施工方案 1、概述 1.1编制依据 1.1.1绵阳市梅花东、西街节点工程(含泵层)基坑降水及支护设计施工图。 1.1.2绵阳市梅花东、西街下穿铁路接线改造工程(二期)设计施工图。 1.1.3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取的交通状况、地下管线、邻近建筑等施工环境及调查资料。 1.1.4《含路桥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 1.1.5《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T/T111—98)。 1.1.6《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50296—99)。 1.1.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1.1.8《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1.1.9《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1.1.10《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T/T8—2007) 1.1.11《锚杆喷射砼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1.1.12《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范》(CECS96.9)。 1.2编制范围 1.2.1梅花东街节点工程K0+660—K1+010段框架、船槽、挡墙基坑开挖防护。 1.2.2梅花西街节点工程K0+120—K0+450段框架、船槽、挡墙基坑开挖防护。 1.3工程概况 1.3.1工程概况 绵阳市梅花东、西街节点工程项目位于绵阳市火车站与园艺片区之间,在涪城区剑门路西段上,为剑门路西段与宝成铁路的下穿通道连接点。该二节点工程大致为西一东走向,总长1114.22m(K0+000—K0+1114.22);工程桩K0+120—K0+450设置梅花西街节点,工程桩K0+660至K1+010设置梅花东街节点,分别与南侧铁路下穿通道在框架交叉处连接。东节点两侧设置D1、D2下行通道,

某某大桥跨铁路施工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及技术标准0 2.工程概况0 3. 工程特点、重难点分析2 4.施工进度计划3 5.施工工艺技术3 6.资源配置计划17 7.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18 8.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31 9.工期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34 附: 挖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架桥机架梁施工工艺框图 组织机构框图 施工进度横道图

苏海田大桥跨铁路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及技术标准 (1)、编制依据 1.1、杭瑞高速贵州省毕节至都格(黔滇界)公路工程《招标文件》、《施工图纸》及贵州高速公路开发总公司下发的通知及各种会议精神。 1.2、现行国家、交通部颁发的有关公路工程施工法规、规范、标准。 1.3、国家、交通部、地方政府有关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法律、规程、规则、条例; 1.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勘测规范》、《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1.5、《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铁路技术管理规程》; 1.6、我公司在公路工程及其他类似工程中的施工经验和成果。 (2)、技术标准 设计速度:80Km/h 设计荷载:公路I级 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1/300、大、中、小桥及涵洞1/100 环境类别:I级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桥梁按VII度设防 2.工程概况 苏海田大桥位于六盘水市水城县勺米乡范家寨村境内,跨越玉马路及水柏铁路,斜交角为105度,桥位于沟谷之上。桥位处中心里程为K200+480,全长296米。5#墩、6#墩位于水柏铁路两侧,5#墩位于铁路护坡上,最近桩基右幅5#墩5-1桩基距离既有线路19.45米,6#墩位于铁路排水沟附近,最近桩基左幅6#墩6-1桩基距离既有线路11.83米。T梁底距离既有线铁路18.96米。 具体尺寸见附图

XXX立交桥跨铁路施工方案

XXXXX立交桥跨铁路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XXXXX立交桥共有6处上跨XXXXX铁路及XXXXX三线铁路,其中A、B、D线上跨XXXXX铁路,与XXXXX铁路在现状XXXXX桥位置相交(铁路里程为K141+587.4米处);E线上跨XXXXX三线(铁路里程为K4+430),S线在现状卫国道地道处上跨XXXXX铁路三线 (铁路里程为K3+461) ;D线匝道桥于K4+290(铁路里程)上跨越XXXXX三线;东纵线位为沿XXXXX三线两侧上下行布置,其中跨程林庄路桥距XXXXX三线较近,施工时需对路基进行加固。 1.A、B、D线跨XXXXX铁路工程概况 A、B、D线均以两跨分别上跨XXXXX铁路,跨铁路的各桥的结构参数如下表: 施工中,与铁路密切相关的桥墩和承台共8个,每个承台有钻孔桩2根,共计16根,桩径有1.5m和1.8m两种,最小桩长为62m,最大桩长为66m。

结构边缘距相邻线路中最小距离为3.5m(承台)。 桥墩布置与铁路相对关系见下图《A、B、D线跨XXXXX铁路平面图》。 《ABD线限界栏杆位置平面图》 2.D、E线跨XXXXX三线铁路工程概况 D线采用一跨预制箱梁上跨XXXXX三线铁路,预制箱梁跨径为35m、结构高度为h=1.70m。结构边缘距铁路中最小距离为6.4m,梁底净高8.0米。 与铁路相关的D11和D12号墩除D12号的盖梁因铁路自闭线的影响未能施工外,其余两墩的下部结构已施工完成。 E线采用预制箱梁上跨XXXXX三线铁路,预制箱梁跨径为41m、结构高度为h=2.15m。结构边缘距铁路中最小距离为4.32m,梁底净高8.0米。 与铁路相关的E15和E16号墩因铁路自闭线和10KV贯通线影响均未施工。 桥墩布置与铁路相对关系见下图《D线跨XXXXX三线铁路平面图》和《E线跨XXXXX三线铁路平面图》。 3.S线跨XXXXX三线铁路工程概况 XXXXX高架桥(S线)在卫国道地道两箱体之间已经预留桥位,在XXXXX三线铁路里程桩号为K3+461(XXXXX三线下行)处采用一跨预制箱梁跨越铁路,与铁路呈45度斜交。跨径布置为35m,结构边缘距铁路外轨最小距离为7.35m。上跨铁路净空高度8.0m,梁体结构高度h=1.7m。 与铁路相关的S6号墩墩身已完成,S7墩身及S6盖梁因受铁路自闭线和10KV贯通线影响而未施工。 桥墩布置与铁路相对关系见下图《S线跨XXXXX三线铁路平面图》。二.施工方法和措施

跨铁路施工方案

220千伏IH 宋线改造工程 跨越陇海电气化铁路施工方案 编制说明 220千伏宋杏线改造工程跨越陇海电气化铁路施工技术方案是依 据按安委办字 [2003]5号《关于对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电视线交越和搭挂 进行安全整治的通知》、 郑铁办[2008]190号《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 法》、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及现场使劲情况编制。 一、跨越情况 1、六处交叉跨越点情况说明 (1) 、第一处跨越情况 由我公司负责施工的220千伏宋杏线路,于# 5--#6 (同塔三回架 设)档内于陇海电气化铁路 K506+550公里处交叉跨越,地点在杏花营火车 站东。交叉角87°。#5、#6塔均为SSZ 直线塔,#5-#6档距长194米,导线 最大弧垂时(+70 ° C)距轨顶最大高度为18.9米。 220千伏I n 、 宋杏110千伏 I 杏金线 (2) 、第二处跨越情 原线路拆除#25-#24档内于陇海电气化铁路K506+967公里处交叉跨越,地点 交叉跨越平面示意 "陇海铁路 -K506+550 由我公司负责施工 22 0千伏 in 宋杏线改造工程; 220千伏I 宋杏线 在杏花营火车站东。交叉角 87 #25、#24塔均为直线塔

220 千伏〉I宋杏

交叉跨越平面示意图 (3) 、第三处跨越情况 由我公司负责施工的220千伏宋杏线改造工程;220千伏H 宋杏线 原线路拆除 #27-#26档内于陇海电气化铁路 K507+117公里处交叉跨越,地点 在杏花营火车站 东。交叉角87°。#27、#26塔均为直线塔。 (5)、第五处跨越情况 (6)、第六处跨越情况 ⑷、第四处跨越情况 尹面 示意图1 由我公司负责施工的110k #4-#5档内于陇海电气化铁路 K507+417公里处交叉跨越,地点 在杏花营火车站东。交叉角 85°。#4-# 5 塔为SZ&冈管直线塔,#4-#5 档 最大高度为19米。 ,导线最大弧垂时(+70C)距轨顶 由我公司负责施工的220千 线路拆除#14-#15档内于陇海电气 线改造工程;110千伏杏闫线原 506+873公里处交叉跨越,地点在 杏花营火车站东。交叉角 87°。 #14、 #15 塔均为直线塔。 由我公司负责施工的22 宋杏线改造工程;110千伏I 杏金线 原线路拆除#13-#14档内于陇誨电气 铁路K506+775公里处交叉跨越,地点 交 220千伏 U 宋杏 V 杏闫线, 陇海铁路宀 K507+117 交叉跨越平面 110KV 杏 闫线 示意图 陇海铁路「° K507+417 / 交叉 陇海铁路 K506+873 ‘ 110千伏 -原杏闫线

水库除险加固施工方案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 第二章施工总说明 第三章施工总布置 第四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第五章拟投入施工机械设备、工期及保证措施第六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第七章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第八章施工组织机构 第九章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第十章资源配备计划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 1.1编制依据 1.根据江油市永胜镇白洋坪震损次高危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图纸、招标文件、答疑书等相关资料。 2.建设单位对本工程的工期、质量要求等。 3.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和水利部部颁水利施工规范、规程。 4.我单位有关人员现场勘察情况。 5.我单位管理水平、技术和机械装备水平以及同类或类似工程所积累的施工经验以及本单位所掌握的国内外施工新技术、先进经验和各种施工统计资料。 6.中华人共和国水利部、建设部颁布发行的各种相关设计、施工标准及规范,具体如下: 1)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2004年版; 2)《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防洪标准》GB50201-94; 4)《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DJ338-89; 5)《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21-90; 6)《水工建筑物活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SL32-92; 7)《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8)《浆砌石坝施工技术规定》(试行)SD120-84; 9)《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1999; 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11)《混凝土质量及控制标准》GB50146-92; 12)《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92; 13)《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63-89; 14)《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大桥跨铁路施工防护方案

宽碑线南环路K2+530.5桥梁工程K2+530.5桥 施工、安全方案(跨凤上线) 东港市威龙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2011 年 3月 25 日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编制说明 第二节编制原则 第三节施工特点、重点及难点 第二章施工组织 第一节总体部署 第二节施工现场布置 第三章施工进度计划 第一节编制原则及依据 第二节施工进度安排 第四章施工方案 第一节施工总体方案 第二节空心板梁架设施工 第三节防护工程 第三节组织机构及人员安排 第五章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及措施 第一节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第二节安全生产目标 第三节安全生产承诺 第四节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第五节确保既有线行车设备及行车安全的措施第六节桥梁施工安全的技术措施及方案 第六章应急预案 第一节目的 第二节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三节事故应急措施 第四节应急物资、设备 第五节通讯方式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编制说明 一、工程概况: 根据丹东市公路勘察设计院图纸知我公司承建的宽碑线宽甸环线K2+530.5桥其中一跨跨越凤上铁路,其中的1#和2#墩在既有凤上铁路两侧,新建线路里程为:K2+530.5(桥中心),凤上铁路里程为:111km085m,两条线夹交为550,共同交汇于此处。 1#墩在凤上线左侧,距既有铁路线最近点距离4.85m。 2#墩在凤上线右侧,距既有铁路线最近点距离5.38m。 1#墩和2#墩之间的施工范围内,该线没有接触网立柱,1#墩和2#墩均在凤上铁路的路基边,施工时涉及既有线路基的开挖,此两墩均为桩接柱式,其相关线路的结构关系见平面布置图及横断面布置图。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4、《铁路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办法》 5、《沈阳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细化办法》 6、《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 7、《铁路工务安全规则》 8、《铁路技术管理规程》 第二节编制原则 1、遵循施工工艺及其技术规律、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和施工顺序; 2、严格遵守合同及设计文件要求; 3、本着安全第一、经济合理的原则,确保路基的稳定、既有新长线设备的安全; 4、坚持施工和运输兼顾的原则,尽力减少施工对运输的影响,并保证施工和行车安全。 5、确保既有线安全,按邻线施工标准施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