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北师大版历史(2018)九年级上第14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历史(2018)九年级上第14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历史(2018)九年级上第14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历史(2018)九年级上第14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同步练习

《第一次工业革命》同步练习

1.一个人的名字与一个时代相连,注定这个名字是伟大的。与蒸汽时代紧密相连的名字是()A.瓦特 B.达尔文 C.莱特兄弟 D.亨利·福特

2.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这场变革是()

A. 1640年开始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英国资产阶级建立的君主立宪制

C.英国首先开始的工业革命 D.英国无产阶级进行的宪章运动

3.在“解放”手的发明中,第一台成为真正近代意义上的机器是()

A.飞梭 B.珍妮纺纱机 C.水力织布机 D.蒸汽机

4.“机器生产”“工厂”“工人阶级”“铁路”……这些流行语集中出现在19世纪上半期的()A.英国 B.德国 C.法国 D.美国

5.(题文)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6.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美国人发明了轮船 B.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

C.瓦特改良蒸汽机 D.英国的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

7.蒸汽机的改进,推动了采煤业和制造业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面貌,开创了崭新的“蒸汽时代”。为改进蒸汽机作出突出贡献的是()

A.哈格里夫斯 B.瓦特 C.史蒂芬孙 D.凯伊

8.某国“在1825年建成世界上地一条铁路,1850年基本形成全国干线铁路网”,率先进入“铁路时代”。这个国家是()

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法国

9.“英国到处都建立起大工厂。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历史已经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这里“新的时代”是指( )

A.蒸汽时代 B.铁器时代 C.石器时代 D.农耕时代

10.1851年,英国举办了第一次世界博览会,耗资八万英榜修建了钢铁一玻璃结构的巨大展型“水晶宫”,向全世界炫耀其取得的财富和工业技术成果,该博览会举办的背景,是英国( )

A.通过《权利法案》 B.开始工业革命

C.完成工业革命 D.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

11.“火车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为现代生活的准则。”追溯历史,1825 年,名为“旅行者号”火车机车的试车成功,开辟了陆上运输的新纪元,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火车机车的发明者是()

A.史蒂芬孙 B.瓦特 C.哈格里夫斯 D.卡尔·本茨

12.1765 年,织布工出身的他发明了一种新式的手摇纺纱机,以其女儿的名字命名为“珍妮机”。“他”

指的是( )

A.凯伊 B.哈格里夫斯 C.瓦特 D.史蒂芬孙

13.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从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开始的,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最早开始于哪个部门()

A.交通运输业 B.冶金采矿业 C.棉纺织业 D.毛纺织业

14.18世纪80年代后,英国工业品产量增长迅速,积累了大量资金,工业革命持续加速。推动工业革命“持续加速”的动力是()

A.畜力 B.改良蒸汽机 C.水力 D.风力

15.回答有关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问题:

(1)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先是从哪个国家开始,哪个工业部门开始的?

(2)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最为重要的发明是谁改良的什么机器?

(3)简要回答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答案与解析】

1.【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机械师瓦特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改进了蒸汽机。1785年以后,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此后,在许多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因此A项正确;达尔文是英国的科学家,他出版了《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因此达尔文与蒸汽时代无关,排除B项;莱特兄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了飞机,把人类在天空翱翔的理想变成了现实,因此莱特兄弟与蒸汽时代无关,排除C项;亨利·福特采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汽车价格大幅下降,因此亨利·福特与蒸汽时代无关,排除D项。故选A。

2.【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当革命风暴横扫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法国大革命的时间是1789年,此时期的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机器生产取代手工业生产,成为工厂的主要生产方式,极大的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的时间都不符合题干的时间,排除;故选C。

3.【答案】B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最初的珍妮机一次能纺出8根纱线,经过改进后,能同时纺出80根纱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工业革命开始,B项符合题意;

飞梭仅仅提高了织布速度,没有引起工业上的变革,A项不符合题意;1785年,理发匠卡特莱特发明水力织布机,使织布工效提高了四十倍。到1800年,英国棉纺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C项不符合题意;蒸汽机是动力机器,D项不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4.【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机器生产”、“工厂”、“工人阶级”、“铁路”和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60

年代,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标志性的成就是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发明,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随后,英国人发明了火车机车,铁路交通迅速发展。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完成,因此A项正确;德国由于政治上长期分裂,工业革命晚于英法美,并且进展缓慢,19世纪6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德国第一次工业革命还未完成,因此与“19世纪上半期”的时间不符,排除B项;1840年前后,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此后,工业革命扩展到法国,大概在19世纪中期,法国完成工业革命,因此C项排除;美国工业革命的开展晚于英法,19世纪中期,美国完成工业革命,因此D 项排除。故选A。

5.【答案】A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9

世纪中期,英国最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成为世界强国,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6.【答案】B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最初的珍妮机一次能纺出8根纱线,经过改进后,能同时纺出80根纱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工业革命开始,B项符合题意;C项是工业革命期间的重要发明,不是开始标志,不符合题意;AD项都是在交通领域取得的成就,不符合题意;故选B。

7.【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将蒸汽机变为主要动力的发明家是瓦特。1774年,瓦特改造的蒸汽机在一家冶金工厂正常运转,为鼓风机、汽锤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不久,瓦特蒸汽机开始应用到更多的行业。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选项B符合题意,而选项A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命名为“珍妮机”;选项C史蒂芬孙,设计的蒸汽火车;选项 D凯伊,发明了飞梭,所以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8.【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25年,由史蒂芬孙设计的蒸汽火车载着450名乘客,以24千米的时速行驶,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1830年以后,英国掀起投资建设铁路的狂潮,1850年基本形成全国干线铁路网,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故选C。

9.【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瓦特蒸汽机的使用,极大地促进了大工业生产的发展,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BCD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故选A。

10.【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51年英国已经完成工业革命,在第一次世界博览会上向全世界炫耀的其取得的财富和工业技术成果都是工业革命时期的成果。A项1689年英国通过了《权利法案》,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B项工业革命开始是在18世纪60年代;D项第二次工业革命是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故选C。

11.【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25年,由史蒂芬孙设计的蒸汽火车载着450名乘客,以24千米的时速行驶,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因此火车机车的发明者是史蒂芬孙。选项A符合题意;而选项B瓦特改良蒸汽机;选项C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选项D卡尔·本茨发明汽车;所以选项BCD 不符合题意;故选A。

12.【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765 年,织布工出身的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新式的手摇纺纱机,以其女儿的名字命名为“珍妮机”。这是世界上第一台具有真正意义的机器。A项凯伊发明了飞梭;C 项瓦特改良了蒸汽机;D项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故选B。

13.【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60年代,英国棉纺织业出现珍妮机,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因此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最早开始于棉纺织业部门。选项C符合题意;而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4.【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中,1785年,英国的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使机器获得了持续而稳定的动力。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重大意义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人类跨入到“蒸汽时代”,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所以,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使“英国工业品产量增长迅速,积累了大量资金,工业革命持续加速”,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是工业革命前的动力,不符合题意。故选B。

15.【答案】(1)英国,棉纺织业

(2)瓦特,蒸汽机

(3

【解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十八世纪六十年代,纺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称为“珍妮机”的手摇纺纱机,被称为是工业革命的第一台机器。因此,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先是从英国的棉纺织业开始。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机械师瓦特,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经过多年钻研,改进了蒸汽机。这是工业革命的标志性发明。1785年以后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受到广泛欢迎。瓦特蒸汽机出现以后,在许多的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因此,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最为重要的发明是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有: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巩固了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推动城市化进程。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 为了能帮助广大学生朋友们提高成绩和思维能力,接下来WTT 为你整理了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一起来看看吧。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大危机”与“新政” 一、1929 1933年经济危机 1、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①直接原因:人民的消费能力不足导致生产相对过剩; ②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2、首先爆发的国家:美国,然后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3、经济危机的特点:①持续时间长;②影响范围广;③破坏性大 4、1929 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三分之一以上,国际贸易减少了三分之二以上,失业人数达到3000万人以上,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 5、影响最大的国家:美国、德国 6、为摆脱经济危机各国选择的道路:美国“罗斯福新政”;德国和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 二、罗斯福新政

1、背景: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各国资产阶级纷纷寻找出路。 2、目的:为了消除经济危机 时间:1933年 3、新政的主要内容:①财政方面:政府大力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②工业方面:实行产业复兴法,筹划大规模的公共工程的兴建,刺激消费和生产;③农业方面:缩减农业产量,补偿农民的损失,复兴农业。 4、特点(手段):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新”的地方) 5、新政的中心措施:对工业的调整。制定《产业复兴法》(《全国工业复兴法》,是新政的核心和基础),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加强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6、评价罗斯福新政:①取得了显着成效,使美国度过了危机,经济缓慢恢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②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 ③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④但由于产生危机的根源依然存在,它不能化解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也无法使美国避免新的危机。 7、新政的实质:是一种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全册复习提纲

历史九年级上(世界近代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 第1课向人性扼杀者宣战——文艺复兴(P2) 1、背景:○1罗马教皇和天主教会的专制统治,禁锢了人们思想、阻碍社会进步和科学的发展 ○2 14-17世纪的艺术家、科学家和思想家们发掘和继承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传统,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表现了人类不断追求进步的本性。 ○3造纸术、印刷术造纸术的推动。 2、时间:14—17世纪(持续了近300年) 3、爆发地:意大利——扩展到西欧所有国家 4、核心思想:人文主义(以人为本,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5、实质: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6、代表人物: ○1但丁《神曲》(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同时但丁也是文艺复兴的先驱)(《神曲》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2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达·芬奇是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 《最后的晚餐》:取材于基督教《圣经》中的故事,被称为欧洲艺术的拱顶之作。 《蒙娜丽莎》摆脱了宗教题材的束缚,体现了人性美。 ○3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作品代表了当时文学的最高成就,其中《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称为“四大悲剧”。 7、意义:①打破中世纪以来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思想束缚,把人和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2文艺复兴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8、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兴起于意大利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意大利。(经济基础) 第2课探险者的梦想——新航路的开辟(P8) 1、时间:15—17世纪 2、过程: 3、根本原因:商品经济发展激起了欧洲人对黄金的狂热追求。 4、条件:○1欧洲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对地球的了解;(主观条件) ○2中国和阿拉伯的罗盘针、航海知识与地理知识在欧洲的传播(客观条件)。 5、影响:积极○1新航路的开辟,锤炼了欧洲人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 ○2打破了相互隔绝的局面,促使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促使世界市场的形成。 ○3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使欧洲资本主义的触角伸向世界各地。

北师大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第1课鸦片战争的烽烟 一、虎门销烟:1、鸦片流毒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2、直接 危胁到清朝的财政。3、军队丧失战斗力。1839年6月3日, 林则徐在广州虎门销烟。(林,开眼看世界第一人)4、意义: 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 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国际禁烟日) 二、鸦片战争 1、时间:1840.6----1842.8 侵略者:英国。 导火线: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2、根本原因: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3、结果: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影响:见“重点内容提要” 三、重点内容提要 1、简述《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时间:1842年签订国:英国侵略者和中国 ※内容:a、割香港给英国b、赔款2100万元户c、开放广州、厦门、宁波、福州、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d、英国进出口货物缴纳 的税款中国须向英国商定。 ※2、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领土完整受到破坏;政府财政吃紧,人民负担加重;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失去官税自主权。鸦片战争以后,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的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国家政治腐败导致落后,闭关锁国、科技落后也会被动挨打。我们要富国强兵,状大国力,走向富强。 二、魏源与《海国图志》 1、生活年代:鸦片战争时期。 2、突出贡献:“师夷长技以制夷”编成〈海国图志〉。(睁眼看世界) 3、思想主张:主张设立工厂,制造轮船,枪炮,兴办民用企业。学习西方练兵方法,用新式武器装备军队。 第2课劫难中的抗争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 1、时间:1856.10---1860.10 侵略者:英法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原因: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主要罪行:(1)※1火烧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争先恐后掠夺珍宝,抢不走的东西,他们就砸碎,为掩人耳目,他们又放火焚烧。2签订《北京条约》,增开汉口、南京、天津通商口岸。※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2)※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爱珲条约》《尼布楚条约》,并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3、太平军痛打洋枪队 (1)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2018年【北师大版数学】小升初真题卷(一)(附答案)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29分) 1.丁丁从一楼到三楼用了2分钟,照这样的速度,他从一楼到七楼用( ) 分钟。 2.一个圆锥和长方体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圆锥与长方体的体积比是( )。 3.3076009040读作(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亿。 4.钟面上9时整,时针与分针成( )角;6时整,时针与分针成( )角。 5.3÷5=() =( )∶20=( )%=( )(填小数) 10 6.盒子中有6个红球,3个绿球,1个黑球,随手摸一个球,最有可能摸到的是( )球,摸到( )球的可能性最小。 7.一堆水果有a千克,卖出b千克后,剩下的平均装在3个篮子里,每个篮子里 装水果()千克。 8.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45°,顶角是( )。 9.有6名同学互通电话,如果每两名同学通一次电话,一共通了( )次电话。 10.在一幅比例尺是60∶1的图纸上,2.5毫米的零件应画( )厘米。

11.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为2厘米,所画圆的面积为( )平方厘米,周长为 ( )厘米。 12.( )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只需看出各种数量的多 少,应选用( )统计图。 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3段,每段占全长的( ),每段长( )米。 13.把3 4 14.六年级同学种植各种花卉共150棵,其中有3棵没成活,成活率是( )。 15.把两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周长是30厘米,这个长方形 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6.小明家6月份生活开支情况如下图,如果水电支 出200元,那么食品支出( )元,赡养老人支出( ) 元。 17.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左移动两位,再向右移动 一位,这个小数( )到了原来的( )。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6分) 1.把5克糖溶于100克水中,糖与糖水的比是1∶20。 ( ) 2.小数1.90和1.9大小相同,计数单位也相同。 ( ) 3.如果14÷3=4??????2,那么1400÷300=4??????200。( ) 4.8个十分之一比8个0.01大。 ( ) 5.一件100元的商品,先涨价25%,然后又降价25%,该商品的价格不变。 ( ) 6.0.960千克的铁比0.96千克的棉花重。 (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9分) 1.一个小球由静止开始,在斜坡上向下滚动滚到底部后,在平地上减速,最后停 下。下示小球运动情况的是( )。 A. B. C. D.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大创新。 时间: 开始实施。 1937年,工业总产值居欧洲第一,由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工业国。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建立 1935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联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和经济持续发展,时间: 年 , 操纵国:英法美 , 性质: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 》,内容:① ② ③ ④ ⑤…… 时间:1921—1922,操纵国:美英日 内容:尊重中国主权和独立及领土和行政的完整。 主要条约:《九国公约》 中国保证各国在华“机会均等”对外“门户开放” 评价:打击了日本独占中国的计划,为列强共同掠夺中国 提供了条件。 时间: — 年,首先在 爆发。 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引发了各国的政治危机,时间:1933年, 核心:调整工业,颁布《 》, 特点: , 根本目的: 了生产力的恢复,是美国度过了危机。 第二单元:全球战火再起 1933年上台,制造了“ ”镇压共产党和进步势力 屠杀犹太人,转移德国人民对龙断资产阶级的痛恨 年,德意对西班牙的格尔尼卡进行地毯式的轰炸。 壁画《格尔尼卡》的作者是 ,他还有一部作品是《和平鸽》 年,日本进行南京大屠杀,基地设在哈尔滨的 部队做活人细菌试验。 集团。 ② ③ 年,苏联为首的华约组织建立) ,辅以工业改革。 。

内容:经济上“加速发展战略” 政治上:“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一党政治”向“多党政治”过渡结果:经济每况愈下;政治上思想混乱,政局失控。 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旧体制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年,《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解体加剧 事件,挽救苏联,社会主义失败 《》签订,成立独联体,苏联解体。 影响;雅尔塔体系结束(两极格局结束,冷战结束),社会主义运动遇挫。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应从苏联解体中汲取那些经验教训: 动荡原因:核心是问题,民族宗教问题。大国干预使问题复杂化。 表现:1948—1982年次中东战争 和平进程:①出现:1991年,以“土地换和平”的中东和平会议 ②曙光:1993年,在华盛顿签署巴勒斯坦地区部分地区实现自治宣言 原因:南斯拉夫解体后,科索沃地区民族矛盾激化 表现:年北约以旗号对南联盟进行了78天的空袭 影响:未经安理会授权,表现美国的霸权主义,使多级化受阻 俄罗斯、中国的积极作用,表明: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主要的作战方式:空袭,俗称“非接触性战争” 年)、伊拉克战争(2003年)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北师大版:检测(一)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和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检测(一)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和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先秦时期的中国将对图腾的崇拜转化为对祖先的崇拜,将英雄与祖先重合,将祖先英雄化和神化;而后又发展为对祖宗的崇拜。该变化有利于() A.弱化神权的影响B.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C.土地私有制的确立D.宗族观念的强化 解析:选D从对图腾崇拜到对祖先、祖宗崇拜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对祖宗的崇拜”有利于强化宗族观念,故D项正确。 2.《史记》记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武王此举主要是为了() A.体现新政权的合法性B.分封功臣以巩固政权 C.学习圣人的英明之举D.体现天下为公的精神 解析:选A武王分封先代贵族意图得到先代贵族对新政权的认可,故A项正确;材料中武王分封的主要对象是先代贵族后代,不是分封功臣,也未提及学习圣人之举,故B、C两项错误;材料体现天下为家的观念,故D项错误。 3.(2018·吉林百校联盟联考)据记载,西周初期分封诸侯后,大部分诸侯经历了平定当地部族的反抗并重新建“国”的过程。这说明分封制初期() A.形成了家国同构格局B.具有开疆拓土的作用 C.加剧了诸侯间的争夺D.树立了周天子的权威 解析:选B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家长制,与材料中诸侯平定部族反抗无关,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诸侯受封后,需要平定当地部族反抗,重新建国,可知分封制初期具有开拓领土,确定疆界的作用,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诸侯与当地部族对抗,不是诸侯之间的争夺,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维护周天子地位的内容,故D项错误。 4.据记载,公元前892年,西周懿王崩,其叔父辟方以“德望”被宗室诸侯“拥立”为王,是为孝王。“孝王崩,诸侯复立懿王太子燮,是为夷王。”这反映出当时() A.血缘宗法制是基本政治制度 B.王位继承依据贤能而非长幼 C.嫡长子并无优先继承的权利 D.诸侯争霸导致王室地位衰落 解析:选A材料中孝王和夷王的继位均反映了血缘宗法制在权力继承中的地位,故A 项正确;B、C两项本身说法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诸侯争霸的信息,故D项错误。 5.下表反映出西周社会的本质特征是()

2018年高中历史综合质量评估北师大版选修1

综合质量评估 (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梭伦关于社会等级制度的改革() ①实现了社会成员之间的真正平等②为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参政议政的途径③动摇了贵族政治的社会基础④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梭伦改革实行的是财产等级制度,财产的不平等决定了社会成员之间不可能有真 正的平等。将带①项的选项排除,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答案:B 2?商鞅变法时期,有人当面批评商鞅“相秦不以百姓为事”“残伤民以峻刑”,违背了“得人者兴”“恃德者昌”等基本治国要领。下列选项能够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①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②承认占有奴隶的合法性③什伍、连坐法④焚烧诗书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④ 解析:题干主要反映的是商鞅变法触犯了人民利益,题肢中的四项全部反映了这一问题, 故选A项。 答案:A 3. 史书曾称颂孝文帝时代“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时多奉法”(《魏书?良 吏传序》)。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推行均田制 B.实行三长制 C.整顿吏治,实行俸禄制D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 解析:题目中的“肃明纲纪”“赏罚必行”和“时多奉法”表明孝文帝通过整顿吏治,官吏多遵纪守法,吏治明显好转。 答案:C 4. 下列对王安石变法在教育方面的变革的表述,错误的是() A. 废除了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 B. 太学的教科书的内容是儒家经典 C. 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等 D. 严格“恩荫”制,防止权贵子弟、亲属垄断官位 解析:A、B、C三项都是王安石变法中有关教育方面的改革;D项属于“庆历新政”的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图1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定理知识点汇总[九年级(下册) 第一章 直角三角形边的关系 ※一. 正切: 定义:在Rt△ABC 中,锐角∠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 的正切.. ,记作tanA ,即的邻边 的对边 A A A ∠∠= tan ; ①tanA 是一个完整的符号,它表示∠A 的正切,记号里习惯省去角的符号“∠”;②tanA 没有单位,它表示一个比值,即直角三角形中∠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 ③tanA 不表示“tan”乘以“A”; ④初中阶段,我们只学习直角三角形中,∠A 是锐角的正切; ⑤tanA 的值越大,梯子越陡,∠A 越大; ∠A 越大,梯子越陡,tanA 的值越大。※二. 正弦..: 定义:在Rt △ABC 中,锐角∠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正弦,记作sinA ,即 斜边 的对边 A A ∠= sin ; ※三. 余弦: 定义:在Rt △ABC 中,锐角∠A 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余弦,记作cosA ,即 斜边 的邻边 A A ∠= cos ; ※余切: 定义:在Rt △ABC 中,锐角∠A 的邻边与对边的比叫做∠A 的余切,记作cotA ,即 的对边 的邻边 A A A ∠∠= cot ; ※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分别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余切、正切。 (通常我们称正弦、余弦互为余函数。同样,也称正切、余切互为余函数,可以概括为:一个锐角的三角函数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函数)用等式表达:若∠A 为锐角,则 ①)90cos(sin A A ∠-?=; )90sin(cos A A ∠-?= ②)90cot(tan A A ∠-?=; )90tan(cot A A ∠-?= ※当从低处观测高处的目标时,视线与 0o 30 o 45 o 60 o 90 o sin α 0 1 cos α 1 0 tan α 1 — cot α — 1

九年级上下册历史复习提纲(北师大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世界近代史复习提纲) (范围: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14—17世纪)到一战(1917年)) 第一单元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 第1课向人性扼杀者宣战——文艺复兴(P2) 1、背景:○1罗马教皇和天主教会的专制统治,禁锢了人们思想、阻碍社会进步和科学的发展 ○2 14-17世纪的艺术家、科学家和思想家们发掘和继承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传统,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表现了人类不断追求进步的本性。 ○3造纸术、印刷术造纸术的推动。 2、时间:14—17世纪(持续了近300年) 3、爆发地:意大利——扩展到西欧所有国家 4、核心思想:人文主义(以人为本,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5、实质: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6、代表人物: ○1但丁《神曲》(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同时但丁也是文艺复兴的先驱)(《神曲》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2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达·芬奇是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 《最后的晚餐》:取材于基督教《圣经》中的故事,被称为欧洲艺术的拱顶之作。 《蒙娜丽莎》摆脱了宗教题材的束缚,体现了人性美。 ○3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作品代表了当时文学的最高成就,其中《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称为“四大悲剧”。 7、意义:①打破中世纪以来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思想束缚,把人和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2文艺复兴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8、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兴起于意大利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意大利。(经济基础) 第2课探险者的梦想——新航路的开辟(P8) 1、时间:15—17世纪 2、过程: 3、根本原因:商品经济发展激起了欧洲人对黄金的狂热追求。 4、条件:○1欧洲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对地球的了解;(主观条件) ○2中国和阿拉伯的罗盘针、航海知识与地理知识在欧洲的传播(客观条件)。

北师大版(2018)九历史上第4课 古代罗马文明

第4课古代罗马文明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罗马的建立,了解三次布匿战争的经过,知道罗马帝国建立及衰亡的基本史实,了解基督教的兴起及其教义的演变,知道古代罗马文化的代表及影响。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文字、地图、插图等)有针对性地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阅读教材和解读地图,梳理出罗马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培养学生识图、读图的能力;通过了解基督教产生的背景、基本教义等,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罗马帝国兴起、扩张与衰落,知道历史发展的趋势,进而从中借鉴其历史经验教训;罗马帝国建立后,政局稳定,出现了“罗马和平”时期,说明社会安定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认识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通过学习古代罗马文化,了解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三次布匿战争,罗马帝国的衰落。 【教学难点】 基督教的兴起,古代罗马的文化。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罗马文明兴起于西地中海世界的意大利半岛。罗马文明的兴起与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基督教的产生之间有什么联系?罗马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呢?谚语“条条大路通罗马”又说明了什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4课《古代罗马文明》。 二、新课讲授 (一)从共和国到帝国 1.教师讲解:公元前753年,罗慕路斯在意大利中部的台伯河畔建立了罗马城,成为罗马的第一个王。公元前510年,罗马人推翻了王的统治,建立了罗马共和国。罗马共和国统一意大利半岛后,不断向周边扩张。 2.教师讲解:罗马共和国在扩张过程中,遇到了西地中海世界的另一强国迦太基,它通过三次“布匿战争”,消灭了迦太基,开始走上称霸地中海之路。观察教材第16页《布匿战争图》,简要叙述三次“布匿战争”的经过。

2016年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 一.二月革命 1、时间:1917.3 2、结果: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二、十月革命 1、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917年11月,列宁在彼得格勒领导武装起义并取得胜利,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十月革命的意义:它是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它把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使俄国走上了实现现代化的独特之路,为世界上落后国家的发展树立了榜样,对20世纪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巩固新政权的措施: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等收归国有,实行工人对企业的监督;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经农民耕种;签订《布雷斯特和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三、列宁在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目的:抗击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进攻和武装干涉。 2)作用:取得了平息国内反革命叛乱和粉碎外国势力的武装干涉和进攻的胜利。但它不符合和平经济建设的需要,不符合客观经济发展规律。 2、新经济政策: 1)背景: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1921年,列宁领导的苏俄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 2)主要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新的特点),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3)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一大转变,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第2课苏联的崛起 一、苏联成立: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最早的四个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后来扩大到15个加盟共和国。 二、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当资本主义世界陷入经济危机困境时苏联经济却迅速发展,在短时间内,9000多个新企业投入生产,机械制造等重工业部门纷纷建立;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苏联由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工业强国,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三、斯大林模式: 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也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建立。 2、斯大林模式的内容: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3、评价斯大林模式: 1)积极作用:在一定历史阶段发挥过积极作用,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后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2)消极作用:①政治上,党政不分,苏维埃变成徒有虚名的机构,民主与法制匮乏,个人崇拜和家长制作风盛行;②经济上,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用行政手段来干预经济,造成经济部门发展的严重失调和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等问题。 总而言之,斯大林模式阻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 启示:政治建设要健全民主与法治,反对个人崇拜,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使农、轻、重按比例协调发展。 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巴黎和会与《凡尔赛和约》 1、召开时间:1919年1月—6月操纵国:法国克里孟梭、英国劳合·乔治和美国威尔逊 2、召开目的:缔结和约、如何分赃 3、中心问题:如何处置战败后的德国

北师大版2018-2019年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

北师大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8分。) 1.3+3+3+3用乘法算式表示为()×()=(),读作()。2.4个7相加,写成加法算式是(),写成乘法算式是()。3.计算8×2和2×8的口诀是()。 4.4个3相加的和是(),再加上一个3,现在是()个3相加。5.写出相应的算式。 ⑴4个8相加()⑵6乘3写作() ⑶24是8的几倍()⑷把18平均分成3份()6.30÷5=(),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也可以表示把()每()个一份,可以分成()份。 7.12÷4=3,读作(),也读作(),表示12里面有()个(),也表示12是()的()倍。 8.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一般应从尺的()刻度开始画起,画到()厘米的地方。 9.有18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根,列式(),口诀();平均分成6份,每份()根,列式(),口诀()。 10.一个数比32大,比40小,是4的倍数,这个数是()。 11.4个人有()只手,()只手有20个手指。 12.在○里填上“>”“<”或“=” 7×8○65 5×7○6×6 8×3+8○8×4 7○2×5 13.()里最大能填几? 9×()<38 7×()<25 ()×5<22 8×()<35 14.找规律填一填。 (1)40,35,30,(),(),()。 (2)8,12,16,(),(),()。 (3)( ) 9 12 ( ) 18 ( ) ( ) 15、一张10元人民币可以换()张1元,或者()张2元,或者()张5元。 二、你会填吗?(8分) 6+6+6+6=()×()9+9+9=()×() 4×6-6=()×()5×3+3=()×() 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5分) 1、因为2+2可以写成2×2,所以3+3也可以写成3×3。() 2、2×4和32÷4的结果相同。() 3、3+3+4可以写作3×4。() 4、在计算5+2和2×5时可用同一句口诀。() 5、加法算式都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 四、算一算。(每个0.5分,共15分) 3×9= 8×5= 2×8= 6×9= 4×4= 5×9= 7×7= 49÷7= 4×8= 36-6= 7×9= 6×8= 4×7= 56÷7= 3×7= 17+42= 59-18= 32÷4= 64÷8= 36÷9= 48÷6= 63÷7= 81÷9= 8×7= 16÷2= 72÷9= 5×4= 9×8= 24÷8= 100-27= 五、竖式计算(12分)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全册

第1课向人性扼杀者宣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基本情况和主要作用 【能力目标】初步认识文艺复兴对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所起的作用. 【情感与价值观】认识文化的变革的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教法 通过体会课文在恩格斯对但丁的评价,了解《神曲》的基本内容及历史作用.通过查阅有关达?芬奇的主要生平,历史活动,历史影响等资料,了解他的主要成就. 重点难点 从对但丁的《神曲》,达?芬奇的艺术成就和莎士比亚的主要作品的了解来体会文艺复兴的实质,这是本课的难点。重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文艺复兴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文化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讨论式、启发式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4世纪,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一股资产阶级新潮流在意大利兴起.这种资产阶级文化运动在历史上称为文艺复兴. 2、讲授新课 一、文艺复兴运动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后,提问:文艺复兴在什么背景下兴起的谁能讲述一下它的内容,实质及其影响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文艺复兴的背景:(1)罗马教皇和天主教教会在欧洲的封建统治,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性,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因此许多追求思想解放和个人精神的自由的人,向人性的扼杀者宣战.(2)14世纪起,欧洲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变革以及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为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和社会基础.(3)许多对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着迷的文人学士的努力,使多数古希腊罗马经典著作的文化光辉重新为人们理解和认识,极大地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4)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还与欧洲科学的发展和地理大发现息息相关.(5)文艺复兴运动在欧洲的传播和蓬勃发展与印刷术的推广和书籍的普及相关. 文艺复兴的实质:是一场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的内容:新兴的资产阶级提出以人为中心,反对教会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这种思潮被称为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 文艺复兴的作用:文艺复兴作为欧洲文明史上政治,经济,自然科学,思想领域,文学艺术等几乎所有领域都引起变革的运动,其影响是巨大的,它是人们主体意识觉醒和高扬的时代,是人性从中世纪神学摧残下复苏和回归的新时代. 二、《神曲》中的人性 向学生介绍被恩格斯称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的但丁及他的作品.

北师大版(2018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课程标准: 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知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 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体会人民当家做主的喜悦心情,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了解西藏解放的具体过程。通过“人民解放军在进军西藏时为什么要采取"政治重于军事,补给重于战斗"的方针”的讨论,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收集新中国成立的史料,学会收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方法。课前指导学生搜集有关国旗、国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成等小故事,采访亲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们,把搜集到的故事在课堂上进行讲述,以宣染课堂气氛,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更进一步地了解我们的祖国,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国家的强盛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 教学方法:导读法、讨论法、讲述法、归纳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你们熟悉的国庆节是什么时侯? 答:10月1日。 大家知道,10月1日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请同学们先看本课的导言。 二、新课: (一)、筹建新中国 本目主要叙述了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所做的准备工作。 首先引导学生先看完本节,由老师列出问题: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 2、参加政协会议的有哪些人?这说明了什么? 3、《共同纲领》的性质及主要内容? 4、大会还做出了哪些决定? 学生掌握后,教师可参照教室里面的国旗、国徽、国歌进行介绍。 说一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成立新中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二)、开国大典 学生可先阅读一遍,然后看一段《开国大典》,享受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全国人民的心境。 1、提问: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 一、俄国十月革命 1、革命爆发原因和背景:①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②二月革命*了沙皇政府,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执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并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③出现两政权并存:工人士兵苏维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④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反动统治。⑤“七月事件”的发生。 七月流血事件:标志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结束。 2、革命的准备:①列宁提出《四月提纲》,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 ②1917年8月,制定武装起义方针 二、革命的经过 1、爆发:1917年11月6日晚,彼得格勒起义(斯莫尔尼宫) 2、胜利:1917年11月7日清晨,占领彼得格勒;晚上九点“阿芙乐尔”号向冬宫开炮 1917年11月8日凌晨,攻占冬宫 特征:中心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3、政权: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人民委员会) 4、措施:A、政治上: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 B、经济上: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C、外交上: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一战。 5、迁都:彼得格勒→莫斯科 6、巩固政权:经三年国内战争,1920年取得胜利 3年国内战争(1918-1920),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征集农民手中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对中小企业实

行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 ¤如何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积极作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限度地调动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为保卫苏维埃国家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前提。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消极影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而且在1920年底国内战争基本结束的情况下,非常措施不仅没有收缩,反而进一步加强。这说明制定这一政策的指导思想,即“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和纯社会主义的分配”存在着重大失误,它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3年国内战争胜利的原因: 1、苏维埃政权是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人民的措施,得到了人民的支持。 2、为打退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进攻,战争是正义的。 3、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4、苏俄军民的奋勇斗争。 三、革命的意义 1、性质: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影响(意义)A、是人类历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B、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C、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D、使人类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E、开辟人类历史的新纪元。F、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你如何理解毛泽东的这段话?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 俄国革命影响下,中国出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上了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比较集中等。这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历史(世界近代史)复习提纲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历史(世界近代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迈入近代社会的门槛 第1课向人性扼杀者宣战——文艺复兴(P2) 1、背景:○1罗马教皇和天主教会的专制统治,禁锢了人们思想、阻碍社会进步和科学的发展 ○2 14-17世纪的艺术家、科学家和思想家们发掘和继承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传统,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表现了人类不断追求进步的本性。 ○3造纸术、印刷术造纸术的推动。 2、时间:14—17世纪(持续了近300年) 3、爆发地:意大利——扩展到西欧所有国家 4、核心思想:人文主义(以人为本,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5、实质: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6、代表人物: ○1但丁《神曲》(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同时但丁也是文艺复兴的先驱)(《神曲》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2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达·芬奇是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 《最后的晚餐》:取材于基督教《圣经》中的故事,被称为欧洲艺术的拱顶之作。 《蒙娜丽莎》摆脱了宗教题材的束缚,体现了人性美。 ○3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作品代表了当时文学的最高成就,其中《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称为“四大悲剧”。 7、意义:①打破中世纪以来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思想束缚,把人和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2文艺复兴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8、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兴起于意大利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意大利。(经济基础) 第2课探险者的梦想——新航路的开辟(P8) 1、时间:15—17世纪 2、过程: 3、根本原因:商品经济发展激起了欧洲人对黄金的狂热追求。 4、条件:○1欧洲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对地球的了解;(主观条件) ○2中国和阿拉伯的罗盘针、航海知识与地理知识在欧洲的传播(客观条件)。 5、影响:积极○1新航路的开辟,锤炼了欧洲人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 ○2打破了相互隔绝的局面,促使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促使世界市场的形成。 ○3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使欧洲资本主义的触角伸向世界各地。 消极:新航路的开辟,持续了数百年的殖民掠夺、殖民扩张和侵略活动从此开始。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殖民灾祸 6、比较▲比较哥伦布等人的航海与中国郑和的远航有什么不同? 时间:明朝郑和下西洋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世纪 影响:郑和下西洋是与各国友好交往;新航路的开辟客观上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但也伴随着血腥的殖民扩张

2018年新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内容整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内容整合 册别单 元 内 容 版 块 标题课题摘要 一年级上册 前言数学来源于生活 第 一 单 元 生 活 中 的 数 数 与 代 数 1、可爱的校园10以内的个数有什么,有多少,数一数 2、快乐的家园数的意义1、2、 3、4分别可以表示什么。 3、玩具5以内的数数一数,说一说,写一写 4、小猫钓鱼0的认识生活中用到0的地方 5、文具6—10的认识数一数,写一写,6—10分别可以 表示什么。 第 二 单 元 比 较 统 计 与 概 率 1、动物乐园比多少知道符号>,=,<的意义;会读,会 写 2、高矮比高矮谁高谁矮,比一比 3、轻重比轻重说一说、掂一掂、称一称 第 三 单 元 加 减 法 ( 一 ) 数 与 代 数 1、有几支铅笔什么是加法认识加号,理解加号的意义,会读 加法算式。 2、有几辆车加法交换律a+b=b+a;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 的位置,和不变。 3、摘果子什么是减法认识减号,理解减号的意义,会读 减法算式。 4、小猫吃鱼得数是0的减法依次减,直到减到0为止。 练习一5以内的加减法 5、猜数游戏做加法想减法,做减法想加法 6、跳绳8和9的加减法数一数,算一算 7、可爱的企鹅8、9的应用题 练习二9以内的加减法 8、分苹果10的加减法10个苹果分成两堆,每堆有几个? 9、操场上求谁多谁少的应用题甲比乙多4→乙比甲少4 10、乘车一位数加减混合运算从前往后,依次计算 练习三10的加减法,加减混合运算整理与复习(一)0—10加减法表 11、大家来锻炼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第 四 单 元 分 类 统 计 与 概 率 1、整理房间大分类怎样整理,分类依据 2、整理书包小分类怎样整理,分类依据 第 五 单 位 置 与 空 间 与 1、前后森林运动会,看图说一说 2、上下看图填一填,说一说 3、左右要发言的请举右手,另一只手是?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全册教案

第1课向人性扼杀者宣战(教学设计) 设计者:zhj 备课时间:2014年5月20日 教材内容:本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课)共有4个子目,分别是“文艺复兴运动”、“《神曲》中的人性”、“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和“文学巨匠莎士比亚”。第一子目从整体上讲述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背景、内容、实质和影响。第二、三、四子目通过诗歌、绘画、戏曲三个方面反映了文艺复兴运动的成就,突出了文艺复兴的核心“人文主义”。 一、课标要求 1、知道《神曲》,复述达·芬奇的主要活动,初步认识文艺复兴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 2、说出《最后的晚餐》的作者和艺术风格。 3、知道莎士比亚的主要作品。 二、教学目标 知道但丁和《神曲》。说出达芬奇的主要成就。说出《最后的晚餐》的作者和艺术风格。知道莎士比亚的主要作品。通过对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作品的朗诵与分析,理解其中蕴涵的人文主义思想,认识文艺复兴是欧洲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感受文化巨人对封建教廷的抨击与控诉、对人性的渴望与追求,形成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人生观,认识文化变革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三、教学过程 (一)设计思路 根据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对教材、学生等因素的分析,本课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确定本课教师的活动以启发、引导为主,多媒体课件演示为辅,通过看图说话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体验、探究,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课堂展示 [导入新课] 名言赏析: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教师引入:改革开放以来,对个性的追求成为一股潮流。近30年来,很多大中小学生在他们的毕业留言册上都写过这句话,或者在憧憬未来时表达过这样的思想。同学们,在你们的留言册上有过这句话吗?你们谁能说出这句名言的作者和他揭示的主题思想吗? 在学生回答后,教师作新课导语:社会越是发展,对个性的追求就越为社会所尊重。作为新新人类的“90后”,同学们是追求个性化的主力军。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这段人类历史上最早追求个性解放、尊重人权的思想解放潮流——文艺复兴运动。 [学习新课] 1、自主学习,完成知识盘点,初步构建知识结构:

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北师大版

九年级下册 1.1917年11月【俄历十月】,列宁在彼得格勒领导武装起义并取得胜利,世界上第一个社 会主义国家——苏俄诞生,这就是十月革命。 2.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这是世界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它把社会主义 理论变为现实,使俄国走上了实现现代化的独特之路,为世界上落后国家的发展树立了榜样,对20世纪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①在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压力下,十月革命后, 列宁领导苏俄政府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②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1921年,苏俄放弃原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国民经济得到恢复。 4.1919年,战胜国与德国签署了《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承担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责 任。 5.《凡尔赛和约》主要内容包括:①阿尔萨斯和洛林交还法国;②莱茵河东岸50千米以 内不得设防;③承认波兰独立,部分领土划归波兰等国;④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交给战胜国进行“委任统治”;⑤废除德国的普遍义务兵役制;⑥德国应支付大量的战争赔款。 6.1922年,美国、英国、法国、中国等九国签署了《九国公约》。 7.《九国公约》主要内容包括:①尊重中国主权和独立及领土和行政的完整;②中国保证 各国在华“机会均等”,对外“门户开放”。 8.《九国公约》的影响:公约打击了日本独占中国的计划,实际上是为列强共同掠夺中国 提供了条件。 9.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列强建立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了战后世界新 秩序。 10.《全国工业复兴法》是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和基础。 11.罗斯福新政的历史意义:“新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美国度过了危机,“新政”是 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13.1938年9月,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四国在慕尼黑签定了《慕尼黑协定》,在没有 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出席的情况下,把捷克斯洛伐克的一部分领土割让给德国,《慕尼黑协定》是英法等国实行的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 14.绥靖政策的实质:以牺牲小国的利益为代价,来维护其自身的利益。 15.绥靖政策的影响: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6.1942年1月1日,中国、美国、英国、苏联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 家宣言》。 17.《联合国家宣言》的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国、意大利、日本 三国轴心及其附庸,决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 18.《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阵线的最终形成。 19.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历史意义: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 增强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