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01年水资源公报

2001年水资源公报

2001年水资源公报
2001年水资源公报

2001年水资源公报

一、概述

2001年全区年平均降水量306mm,折合降水总量为158.276亿m3,比上年增加43%,较多年均值偏大5%。属平水年份。

当地地表水资源量为9.497亿m3,比2000年增加62%,比多年平均减少2%。

全区总取用水量84.227亿m3,比2000年87.198 亿m3减少3%。用水量减少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加强了灌溉管理及节水力度,农业灌溉用水减少2.509亿m3;二是工业节水已显成效,工业取水总量较2000年减少0.446亿m3,其中石嘴山电厂2001年减少取黄河水0.19 亿m3,其它工业用水也有所减少。三是城镇生活取用水量有所减少。

2001年全区耗水总量39.160亿m3,比2000年增加0.759亿m3,主要是农业耗水和农村生活耗水有所增加。

2001年黄河干流宁夏段入境水量为215.355亿m3,出境水量为181.0亿m3,进出境水量差为34.355亿m3。农业取用黄河水量75.189亿m3,较2000年减少3.171亿m3;灌区排水量40.224亿m3,减少3.678亿m3;耗水量(黄河水量)34.965亿m3。

二、水资源

(一)降水

2001年宁夏全区降水总量158.276亿m3,折合降水深306mm,比多年均值增加5%,比2000年增加43%。

与多年均值比:各流域分区降水量,清水河、黄左区间、葫芦河减少2%~7%,其它各河、各流域增加1%~23%。各行政分区降水量除吴忠市增加18%外,其它减少2%~10%。

与去年比:各河、各流域增加15%~139%,各行政分区增加13%~79%(见表1、表2)。

2001年宁夏降水量地区分布情况:总趋势由南向北递减,固原地区平均降水量最大412mm,吴忠市次之为276mm,银川市、石嘴山市分别为195mm、172mm。各流域分布:泾河最大为505mm,葫芦河次之435mm,黄河灌区相对较小为182mm。

六盘山、南华山、香山、贺兰山为相对高值区,中心雨量分别为800mm、400mm、300mm、300mm,较去年明显偏大。2001年全区降水量地区分布状况见附图1。

(二)地表水资源

2001年全区天然地表水资源量为9.497亿m3,折合径流深18.3mm,比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偏小2%,比2000年增加62%。

地区分布:2001年径流深分布极不均匀,全区年径流深变化在2.5~300mm之间,分布趋势与降水量相对应。高值区主要有两个,贺兰山中心径流深21mm,与去年接近;六盘山中心

径流深300mm,较去年明显偏大。总的趋势由南部300mm以上减至黄河以南不足5mm。黄河灌区径流深为23.1mm,较去年明显偏大。各流域分区地表水资源量见表3,年径流深分布情况见附图2。

各流域地表水资源量,泾河最大为3.508亿m3,清水河次之为1.526亿m3,葫芦河1.463亿m3,与多年均值相比增减情况依次为4%、-21%、-8%;黄河左岸区间0.525亿m3,折合径流深9.1mm,比多年均值偏少26%;祖厉河、盐池内流区增大6%、20%;苦水河、红柳沟由于降局地暴雨产生洪水,年径流明显增大,比多年均值偏大分别为181%、83%。

各行政分区地表水资源量,银川市0.662亿m3,合径流深18.9mm;石嘴山市0.619亿m3,合13.9mm;固原地区6.186亿m3,合36.9mm;比多年均值分别减少6%、28%、6%,吴忠市2.030亿m3,合7.5mm,比多年均值增加30%。固原地区面积占全区面积的32%,而地表水资源量占全区的65%(见表4)。

(三)地下水资源

2001年地下水资源量为26.894亿m3,与多年均值29.840亿m3相比,减少10%,比2000年增加1.695亿m3。宁夏地表水资源主要集中在固原地区,而地下水资源主要在黄河灌区,主要是接受引黄河水量的补给。2001年引扬黄河水量75.189亿m3,灌区渠系和田间渗漏补给量达21.408亿m3,降水补给量1.430亿m3。各流域分区:黄河灌区地下水资源量最多,达

22.365亿m3,占全区地下水总量的83%;泾河流域1.845亿m3,占7%;清水河0.778亿m3,占3%;其它流域所占比重较小。各行政分区:银川市7.719亿m3,占总量的29%;石嘴山市4.140亿m3,占总量的15%;吴忠市11.961亿m3,占总量的44%;固原地区3.074亿m3,占总量的12%。各流域分区地下水资源量见表5。

(四)水资源总量

2001年宁夏水资源总量11.188亿m3,其中天然地表水资源量为9.497亿m3,地下水资源量26.894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与地表水资源量间重复计算量为25.203亿m3。行政分区水资源总量固原地区最多为6.186亿m3,占全区水资源总量的55%,吴忠市次之,为2.909亿m3,其它两区较小。流域分区水资源总量泾河最多为3.508亿m3,其次黄河灌区是2.473亿m3,清水河、葫芦河分别为1.526亿m3和1.463亿m3,各流域、行政分区水资源总量见表6、表7。

三、黄河灌区引、排水量

2001年黄河干流宁夏段入境(下河沿水文站)实测年径流量215.355亿m3,出境(石嘴山水文站)年径流量181.0亿m3,进出境水量差34.355亿m3。

2001年宁夏引、扬黄河水量总计75.189亿m3,比2000年少引3.171亿m3,卫宁灌区总引水17.544亿m3(包括固海、同心、红寺堡扬水),比2000年多引0.059亿m3,青铜峡灌区共引、扬黄河水57.645亿m3(包括盐环定、陶乐扬水),比2000

年少引3.230亿m3。黄河灌区引扬黄河水量见表8。

2001年灌区各排水沟直接排入黄河水量为40.224亿m3,比2000年少排3.678亿m3。卫宁灌区排水量8.365亿m3,比2000年的9.428亿m3少排1.063亿m3;青铜峡灌区排水量31.859亿m3,比2000年的34.474亿m3少排2.615亿m3。灌区引、排水量差34.965亿m3。灌区各排水沟水量见表9。

四、山区水库蓄水情况

2001年固原地区各县中小型水库年末合计蓄水量为4539万m3,比2000年同期增加1875万m3。当年末蓄水量最多的隆德县为1215万m3,比上年增加940万m3。各县年末蓄水量见表10。

五、平原区地下水动态

宁夏灌区地下水动态评价范围分北部青铜峡灌区和南部固海扬水灌区,青铜峡灌区面积7983km2,地下水监测控制面积4985 km2,其中银北灌区为2900 km2,银南河东灌区为788 km2,河西灌区为1297 km2。地下水补给主要来源于引黄灌溉水入渗,山前侧向径流补给和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较小。因此,地下水动态变化受灌溉和排水控制明显,最低水位出现在2~4月,最高水位出现在灌溉期,地下水埋深差别较大。固海灌区主要位于清水河中下游的河谷阶地,地下水监控面积400 km2。(一)区域浅层地下水动态

1、青铜峡灌区

2001年平均地下水埋深:银北1.38m,银南河东1.70m,

银南河西1.99m,与2000年相比均偏小。平均地下水埋深分布面积:<1.0m的面积992.6 km2,占20%;1.0~1.5m的面积1783.8km2,占36%;1.5~2.0m的面积1185.2 km2,占24%;>2.0m的面积1023.4 km2,占21%。

地下水动态:2001年末与2000年末对比,地下水位下降幅度>0.3m的面积占总面积的15%;上升幅度>0.3m的面积占总面积的9%;稳定区面积占76%。

2月份地下水埋深(代表非灌期):银北平均2.14m,银南河东平均2.65m,银南河西平均2.52m。埋深小于1.0m的面积为24.9 km2,占1%;1.0~1.5m的面积为448.9 km2,占9%;

1.5~

2.0m的面积为1531.5 km2,占31%;大于2.0m的面积为2979.7 km2,占59%。

8月份地下水埋深(代表灌溉期):银北平均0.96m,银南河东平均0.98m,银南河西平均1.40m。埋深小于1.0m的面积为2859.9 km2,占57%,1.0~1.5m的面积为1145.4 km2,占23%;1.5~2.0m的面积为609.2 km2,占12%;大于2.0 m的面积370.6 km2,占7%。

2、固海灌区

2001年末与2000年末对比中宁长山头灌区中部地下水位略有上升。其中北部花豹湾上升0.18m;中部气象站上升0.22m;南部长农七队、长山头农场东部靠近长山头水库的陈麻井村基本持平。同心县清水河河西灌区:北部同心县农场、良繁场基本持平;石坝头上升0.21m,南部李家套子上升幅度较大0.34m。同

心县城东灌区:地下水位呈上升趋势,其中黑家套子(民井)上升0.80m;黑家套子(测井)上升0.51m;湾段头沟下降0.16m。同心县清水河河东灌区地下水位基本持平。海源县兴高李灌区地下水位基本持平。固原县七营镇南地下水位下降0.59m。总体上固海灌区地下水位呈缓慢上升趋势。

(二)地下水降落漏斗

银川市地下水降落漏斗主要位于新市区、城区一带,为多年开采所形成。其范围北起芦花台、农科所,南到平吉堡、丰盈村,西起西干渠,东至红花乡,2001年面积为449.99 km2,比上年缩小3.18km2。位于降落漏斗中心附近的木材厂,年平均水位埋深17.65m,比上年上升了1.30m。

银川市总的状况是:开采量减少,漏斗面积略有缩小,漏斗中心水位有所回升。地下水开采以第一承压含水组为主,2001年开采量为1.19亿m3,比2000年减少0.19亿m3。

石嘴山市降落漏斗主要位于大武口地区,其范围内分布着大小漏斗5个,为区域性开采降落漏斗。2001年大武口地区区域性开采降落漏斗总面积74.52 km2,比去年缩小17.79 km2。最大的漏斗位于龟头沟,中心水位较去年上升0.12m,漏斗面积缩小1.26 km2。

大武口地区总的状况是:开采量减少,漏斗面积略有缩小,中心水位略有上升。2001年大武口地区地下水开采量0.53亿m3,较2000年减少0.24亿m3。

六、水资源开发利用

(一)用水量

2001年宁夏全区取用水量84.227亿m3,其中引扬黄河水75.189亿m3,取用地下水6.580亿m3,石嘴山电厂直接从黄河提水1.00亿m3,石嘴山工业用黄河水0.042亿m3,大坝电厂、青铜峡造纸厂用黄河水0.325亿m3,取用当地地表水1.091亿m3。在分项用水量中,农业用水量最多为78.230亿m3,占总用水量的93.0%;工业用水量4.322亿m3,占总用水量的5.1%;城镇生活用水量1.044亿m3,占总用水量的1.2%;农村人畜用水量0.631亿m3,只占总用水量的0.7%。在取用的地下水量中,农业2.025亿m3,占地下水总量的30%;工业2.953亿m3,占45%;城镇生活1.021亿m3,占16%;农村人畜0.581亿m3,占9%。

在各流域分区用水量中,黄河灌区用水量最多为79.833亿m3,占全区总用水量的95.0%;其次为黄河左岸区间1.918亿m3,占2.3%;清水河0.707亿m3,占0.8%;其它流域分区用水量较小,仅占总量的1.9%。

各行政分区用水量,吴忠市最多为41.323亿m3,占全区总用水量的49.1%;银川市次之为26.086亿m3,占30.9%;石嘴山市14.314亿m3,占17.0%;固原地区最少,仅占3.0%。农业用水量最多的为吴忠市39.407亿m3,占农业总用水量的50.4%;工业用水量最多的是石嘴山市1.989亿m3,占工业总用水量的46.0%;城镇生活用水量最多的是银川市为0.511亿m3,占城镇生活总用水量的48.9%。各流域、行政分区用水量

情况见表11、表12。

(二)耗水量

2001年全区耗水总量39.160亿m3,其中耗用地下水3.123亿m3,耗用黄河水35.186亿m3,耗用当地地表水0.851亿m3。在各分项耗水量中,农业耗水量最多为37.150亿m3,占总耗水的94.9%;工业耗水量为1.107亿m3,占2.8%;农村人畜耗水量0.631亿m3,占1.6%;城镇生活耗水量为0.272亿m3,占0.7%。就流域分区而言,黄河灌区耗水量最多为36.927亿m3,占总耗水量的94.3%;葫芦河次之为0.703亿m3,占1.8%;清水河0.522亿m3,占1.3%;其它流域分区共占总耗水量的2.6%。各行政分区耗水量与用水量相应,吴忠市最多为18.597亿m3,占总耗水量的47.5%;银川市为11.304亿m3,占28.9%;石嘴山市7.285亿m3,占18.6%;固原地区为1.974亿m3,占5.0%。在分项耗水量中,农业、工业、农村人畜耗水量最多的吴忠市耗水量分别为17.758亿m3、0.476亿m3、0.277亿m3,分别占全区农业、工业、农村人畜总耗水量的47.8%、43.0%、43.9%,城镇生活耗水量最多的是银川市为0.113亿m3,占城镇生活总耗水量的41.5%。各流域、行政分区耗水量见表13、表14。

七、水旱灾害及重要水事

(一)旱灾

2001年春夏两季我区干旱少雨,旱情的主要特点:一是降雨偏少。1~6月份,南部山区大部分地区降雨偏少,特别是地处

干旱带片上的盐池、同心、海原、固原等县累计降雨量,较历年同期偏少13至46个百分点。二是气温普遍偏高。与常年同期相比,气温偏高1.0~3.7℃。三是沙尘暴天气增多,1~5月中旬,我区连续出现扬沙及沙尘暴天气15次,造成土壤失墒严重。全区因旱有27万人、9.6万头大家畜、32万只羊饮水困难。(二)水灾

2001年汛期8~9月份,我区大部分地区降水较常年偏多4成到1倍以上,泾源、隆德、彭阳、固原南部、西吉北部汛期降水量比历年偏多1~2成。局地发生了洪水冰雹灾害,全区100 m3/s以上的洪水发生了7次,其中危害较大的洪水发生了4次。6月23日,彭阳县局地降强暴雨挟带冰雹,半小时降雨44mm,导致山洪暴发,造成在建的彭阳县庙台水保骨干坝溃决。6月24日,西吉县降大雨,新营乡遭受了严重的冰雹袭击,持续时间达40分钟。7月26日,我区普降大到暴雨。盐池、利通区、灵武等县市遭受了严重的洪水袭击。吴忠市局地的大到暴雨持续了30个小时,造成山洪暴发,苦水河最大洪峰流量达458m3/s,造成利通区苦水河胜利桥岌岌可危,金银滩桥及跃进桥两岸护坡滑塌,交通中断。盐环定扬水工程八干渠77km处干渠决口60m,冲毁生产桥1座。灵武市受苦水河洪水袭击,冲跨秦渠渡槽排架1处,兴隆桥右岸公路冲断,华一青年桥右侧塌陷,中渠渡槽右侧护坡毁坏,一节渡槽塌陷,无法正常输水。青、灵、吴一级公路山水沟大桥右侧护坡塌陷。洪水冲毁农渠2条280m、护岸码头85处。冲断五里坡人饮工程1处2.4km。8月17日,南部山

区普降大到暴雨,同城、同予公路多处地段被水冲毁。海原县兴仁乡发生山洪,3名妇女失踪。

据统计,去年汛期共有4 人死亡,受灾人口50.93万人,倒塌及损坏房屋1200间。农田受灾17.0万亩,其中绝产1.01万亩。死亡家畜1500 头。毁坏公路12 条50.3 km,电力线路6.1km。毁坏堤防130 处14.6km、护岸107 处、泵站3座、建筑物39 座、水窖450眼,直接经济损失1.2亿元。

(三)黄河冰情

2001年冬至2001年春黄河宁夏段凌汛主要特点是:由于气温骤冷骤热,黄河宁夏段出现了近30年有观测资料以来的二次封开河现象。第一次封河约20天,第二次封河约15天。(四)重要水事

2001年11月6日、7日贺兰县、盐池县水务局成立,2001年12月底平罗县、陶乐县、惠农县、银川郊区、永宁县水务局成立,标志着我区部分县区向实现水资源统一管理迈出了崭新的一步。

2001年11月22日国家“十五”重点水利项目、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之一——宁夏黄河沙坡头水利枢纽工程上游围堰合龙,顺利实现黄河截流。

2001年5月10日,自治区政府召集有关部门协调解决中宁、同心两县小红沟地下水源问题。依据《水法》规定,坚持生活用水优先的原则,妥善解决了小红沟地下水源问题。这是《水法》颁布以来,我区依法处理的首例水权争议。

2001年6月12日,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召集有关部门,现场检查汝箕沟的交通防洪问题。随之,石嘴山防洪部门根据《防洪法》的有关规定,向社会发布公告,并对汝西公路的部分路段实行交通、管制。

八、主要河流、排水沟水质

根据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黄河下河沿站2001年入境水体水质类别为Ⅱ类,出境石嘴山站年平均水体水质类别为Ⅴ类,枯水期为劣Ⅴ类,主要污染物为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挥发酚。

清水河等南部山区诸河,水体含盐量高,易受地形、地质条件及暴雨洪水等因素的影响,变化范围较大,离子总量在1200~10000mg/L之间。清水河干流固原、韩府湾、泉眼山段水质均超过国家标准Ⅴ类。尤其是清水河固原段因接纳了固原县城大部分工业废水及居民生活污水,个别项目近几年来严重超过国家Ⅲ类标准,主要污染物为硫酸盐、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氟化物,其中年最大含量高锰酸盐指数超标174倍,总磷超标146倍。

苦水河主要污染物为氯化物、硫酸盐、铅、铁、总磷、氟化物,水质劣Ⅴ类。

南部山区泾河水系水质较好,离子总量在562~1890mg/L 之间,基本上没有人为污染。泾河源头二龙河水质是区内地表水质量最好的,矿化度仅300mg/L。

宁夏黄河灌区诸排水沟,受工业废水及城市生活污水、农田

灌、排、退水影响,各种污染物含量高、变化大、污染严重,各排水沟水质类别均为超Ⅴ类,以银新沟潘昶、第三排水沟石嘴山和清水沟新华桥段最差。银新沟主要污染物为:氯化物、硫酸盐、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挥发酚、总磷。其中年最大含量氨氮超标35.3倍、高锰酸盐指数超标23.5倍、生化需氧量超标59.0倍、挥发酚超标182倍、总磷超标30.4倍。第三排水沟主要污染物为:氯化物、硫酸盐、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其中年最大含量氨氮超标46.9倍、高锰酸盐指数超标9.3倍、生化需氧量超标33.2倍。清水沟主要污染物为:氯化物、硫酸盐、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挥发酚、总磷。其中年最大含量高锰酸盐指数超标12.0倍、生化需氧量超标26.8倍、挥发酚超标56.4倍、总磷超标53.0倍。经枯水期调查入河排污量每年达3.5亿t。

山区沈家河、三里店、夏寨水库水质已严重污染,为劣Ⅴ类,其余大部分水库天然水化学指标高,矿化度在2000~5000mg/L 之间。沙湖矿化度呈逐年增高趋势,离子总量达2800mg/L,比1998年增加200mg/L。

目前宁夏出省断面水质基本良好,个别断面略有污染。

各排水沟水质灌期好于非灌期。

各河流、排水沟水质评价等级及主要污染物见表15。

2016年陕西省水资源公报

前 言 《陕西省水资源公报》是陕西省水利厅定期向各级政府、社会 各界通报上年度全省水资源数量、质量和开发利用情况的专业性 年报。旨在为政府有关部门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向社会公布 我们赖以生存的水资源状况,呼唤全社会关注水资源、珍惜水、 保护水,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 批 准:王拴虎 审 定:张玉忠?王建杰 审 核:程子勇?吴?萍 审 查:龙正未?赵?洁?王清发 编 制:田宏伟?葛芬莉?刘小学?陈芳丽?薛亚莉 张春玲?古明兴?王?杰?张宏斌?杨建宏 靳姗姗?王灵灵?李润武?鱼晓利?赵丽云 张瑞萍?刘?莎?柴?娟?王?芳?艾?超? 陈?博?云亚静 主办单位:陕西省水利厅 编制单位:陕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陕西省地下水管理监测局 陕西省水资源管理办公室

一?综述 陕西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总面积20.56万平方公里。其中黄河流域13.3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64.8%;长江流域7.2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5.2%。 2016年陕西省平均年降水量为626.2毫米,折合降水总量1287.49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减少4.6%,属平水年。 水资源总量为271.48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减少了35.9%,其中:地表水资源量249.1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07.39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与地表水资源重复计算量85.08亿立方米。 各类供水工程总供水量90.8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供水量55.53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61.13%,地下水供水量33.28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36.64%,其他水源供水量为2.02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2.23%。 各部门总用水量90.83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0.33亿立方米,减少了0.4%,其中地表水用水量55.53亿立方米,较上年减少0.47亿立方米,减少了0.8%。农灌用水量48.06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52.91%;林牧渔畜用水量为9.56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10.53%;工业用水量13.69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15.07%;居民生活用水量13.27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14.61%;城镇公共及生态环境用水量为6.25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6.88%。 全省总耗水量为54.63亿立方米,平均耗水率为60.1%。其中地表水耗水量为34.84亿立方米。 2016年全省废污水排放总量11.210亿吨,其中:第二产业废水排放量5.172亿吨,第三产业废污水排放量1.299亿吨,城镇居民生活废污水排放量4.739亿吨。全省排入江河的废污水总量为9.771亿吨。 全省河流水质评价结果:在7524.1公里评价河长中,全年平均Ⅰ~Ⅲ类水质河长占71.1%,比2015年增加1.6%;Ⅳ~Ⅴ类水质河长占18.7%,比2015年增加3.4%;劣Ⅴ类水质河长占10.2%,比2015年减少5.0%。

2014安徽省水资源公报

2014年安徽省水资源公报 安徽省水利厅

发布单位: 安徽省水利厅 编制单位: 安徽省水文局 审定: 张效武 复审: 王家先王德胜 初审: 汪俊飞朱岳松 丁峰张广萍 编写:祝丽萍吴春艳张延孟云侠章莹孙璞储挺韩志国姚梅

目录 一、综述 二、水资源量 三、蓄水动态 四、水资源开发利用 五、水质状况 六、重要水事 附:主要指标解释

安徽省水资源计算分区图

2014年安徽省水资源公报 一、综述 安徽省地处中纬度,为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区,具有明显的过渡性气候特征。受季风气候影响,天气多变,降水年内年际变化大,洪涝旱等自然灾害经常发生。全省辖16个地级市,国土面积139476平方公里,按水系分属淮河、长江及新安江三个流域。 2014年全省生产总值(GDP)20848.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92.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1201.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252.4亿元。全年工业增加值9581.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530.9亿元。常住人口6082.9万人,城镇化率49.2%。全省有效灌溉面积6497.5万亩,实灌面积5206.5万亩。 1.降水量 2014年全省年降水量1278.5毫米,比2013年多24.9%,较常年值多9.0%,属降水偏丰水年。年内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1~4月、5~9月、10~12月份全省降水量分别为340.5毫米、847.2毫米、156.9毫米,分别占全年降水量的25.3%、63.0%、11.7%。三个流域降水情况是:淮河流域年平均降水量1013.8毫米,较常年值多7.5%;长江流域1468.3毫米,较常年值多9.2%;新安江流域2060.9毫米,较常年值多15.2%。 2.水资源量 2014年全省水资源总量778.48亿立方米,比2013年多32.9%,较常年值多8.7%。其中地表水资源量712.86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78.91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与地表水资源量不重复量65.62亿立方米。全省人均水资源量为1279.78立方米。全省入境水量8854.88亿立方米,出境水量9427.81亿立方米,比2013年分别多1041.78亿立方米、1191.75亿立方米。 全省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78.65亿立方米,较年初增加25.75亿立方米。 2014年年末与2013年同期比,淮北平原浅层地下水储存量增加14.51亿立方米。 3.供用水量

2000年水资源公报

年水资源公报 一、概述 年全区年平均降水量为214mm,折合降水总量为亿,比上年减少,较多年平均值少。属枯水年。 当地水资源亿,比年减少,比多年平均减少。 全区总取用水量亿,比年亿减少,用水量减少主要是年农业灌溉用水水价调整和加强了灌溉管理与节水力度,农业取用水减少。工业取用水由于石嘴山电厂由年的亿的黄河水减少到年的亿,虽然其它工业用水有所增加,但工业取用水总量较年减少亿。城镇生活和农村生活取用水量均有所增加。全区耗水总量亿,比年减少亿,其中农业耗水减少亿,其它耗水量均有所增加。 年黄河干流宁夏段入境水量为亿,出境水量为亿,进出境水量差亿。农业取用黄河水量亿,较年减少亿;灌区排水量亿,减少亿;耗水量(黄河水量)亿,减少亿。 二、水资源 (一)降水量 年宁夏全区年平均降水量214mm,折合降水总量为亿, 比上年减少,较多年均值减少,属枯水年。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极不均匀,由南向北递减,固原地区平均降水量最大339mm,银

川市次之为172mm,吴忠市、石嘴山市相对接近,分别为154mm、140mm。各流域分布:葫芦河最大为380mm,泾河次之366mm,黄河灌区仅146mm。六盘山、南华山、云雾山、罗山、贺兰山为相对高值区,中心雨量分别为500mm、400mm、400mm、200mm、200mm,较往年明显偏小。年全区降水量的地区分布状况见附图。 按流域分区和行政分区统计:与多年均值相比,各河、各流域减少,各行政分区降水量减少。与去年比,各河减少,各行政分区减少。(见表、表) (二)地表水资源 年全区天然地表水资源量为亿,折合径流深11.3mm,比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偏少,比年减少(见表)。 地区分布:年径流深分布不均匀,全区年径流深变化在之间,分布趋势与降水量相对应。高值区主要有两个,贺兰山中心径流深,与去年接近;六盘山中心径流深,较去年明显偏少。总的趋势由南部减至黄河以南不足。北部黄河灌区径流深为,较去年明显偏少。各流域分区地表水资源量见表,年径流深分布情况见附图。 分区地表水资源量:从流域分区看:清水河最大为亿,泾河亿,葫芦河亿,比多年均值分别减少、、;黄河左岸区间亿,折合

2003年黄河水资源公报

2003年黄河水资源公报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前言 《黄河水资源公报》(以下简称《公报》)的发布,旨在定期向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发布黄河流域水资源情势,以不断提高公众的节水、惜水意识,促进黄河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 本《公报》是按年度反映黄河水资源情势的综合性年报,内容主要包括水情概况、蓄水动态、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量分析、水质调查评价、泥沙状况及重要水事等。 《公报》的资料来源以黄河水利委员会和沿黄各省(区)的实测数据和水利统计资料为主,并收集了气象、城建、环保、统计等部门的有关资料。《公报》中有关资料的多年平均值分为21年(1980~2000年均值)和45年(1956~2000年均值)两种。 《公报》编制过程中,得到了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省(区)水利厅的大力支持。水利部水资源司、《中国水资源公报》编辑部给予了热情指导和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一、综述 黄河流域(包括黄河内流区,下同)总面积79.5万km2,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省(区)。全河划分为龙羊峡以上、龙羊峡至兰州、兰州至头道拐、头道拐至龙门、龙门至三门峡、三门峡至花园口、花园口以下、黄河内流区(分别简称为龙以上、龙~兰、兰~头、头~龙、龙~三、三~花、花以下和内流区,下同)等流域分区。黄河流域行政和流域分区面积示意图分别见图1和图2。

2003年黄河流域降水明显偏多,平均降水量为555.6mm,折合降水总量4417.0亿m3。从降水量的地区分布看,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最大。汛期降水量增加尤为明显,全流域汛期降水在持续6年(1997~2002年)偏少后,转为多雨年。汛期流域总降水量全部为正距平。除兰州以上偏多1.3成外,其余地区偏多都在3成以上。其中泾渭洛河和三花区间汛期降水总量超过了1958年,为历史同期第一位。从汛期各月降水变化来看,月降水量偏多的程度(指距平值)呈递增的趋势,以8、9月份偏多最为突出,流域各分区月降水量偏多均在4成到1.5倍。 2003年黄河花园口站以上地区水资源总量为684.06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575.42亿m3,与地表水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108.64亿m3。分别比上年水资源总量和与地表水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增大69.7%和5.7%,比1980~2000年均值偏多14.9%和23.3%,比1956~2000年均值偏多10.2%和23.2%。 2003年黄河流域共有大、中型水库148座,其中大型水库22座。大、中型水库年蓄水变量为144.13亿m3,其中大型水库年蓄水变量为139.87亿m3。 2003年黄河流域各平原(盆地)区浅层地下水位上升者居多,仅有宁夏的银川(包括银南、银北)平原、内蒙古巴盟河套平原、三门峡河谷平原地下水位略有下降,其他平原(盆地)区地下水位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2003年黄河总取水量为429.12亿m3(含跨流域调出的地表水量),其中地表水取水量296.04亿m3,地下水取水量133.08亿m3。黄河总耗水量为336.45亿m3,其中地表水耗水量243.57亿m3,,地下水耗水量92.88亿m3。 2003年黄河流域废污水排放量为41.46亿t,其中城镇居民生活废污水排放量为9.46亿t,第二产业为29.33 亿t,第三产业为2.67亿t,火电厂直流式冷却水排放量和矿坑排水量为2.18亿t。

2016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6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一、水资源量 降水量2016年,全国年平均降水量730.0mm,比多年平均偏多13.6%,比2015年增加10.5%。 地表水资源量2016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31273.9亿m3,折合年径流深330.3mm,比多年平均偏多17.1%,比2015年增加16.3%。2016年,从国境外流入我国境内的水量179.9亿m3,从我国流出国境的水量6083.6亿m3,流入界河的水量1124.6亿m3;全国入海水量20825.5亿m3。 地下水资源量2016年,全国地下水资源量(矿化度≤2g/L)8854.8亿m3,比多年平均偏多9.8%。其中,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1928.1亿m3,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7252.4亿m3,平原区与山丘区之间的重复计算量325.7亿m3。全国平原浅层地下水总补给量2008.8亿m3。 水资源总量2016年,全国水资源总量为32466.4亿m3,比多年平均偏多17.1%,比2015年增加16.1%。其中,地表水资源量31273.9亿m3,地下水资源量8854.8亿m3,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为1192.5亿m3。全国水资源总量占降水总量47.3%,平均单位面积产水量为34.3万m3/km2。 二、蓄水动态 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2016年,对全国639座大型水库和3410座中型水库进行统计,水库年末蓄水总量3953.7亿m3,比年初蓄

水总量减少40.7亿m3。 湖泊蓄水动态2016年,对29个水面面积在100km2及以上的湖泊进行统计,湖泊年末蓄水总量1301.1亿m3,比年初蓄水总量增加11.0亿m3。其中,青海湖、南四湖、洪泽湖分别增加14.5亿m3、8.0亿m3和7.6亿m3;鄱阳湖和太湖分别减少17.3亿m3和3.0亿m3。 地下水动态2016年,北方16个省级行政区对74万km2平原地下水开采区进行了统计分析,年末与年初相比,浅层地下水蓄变量67.0亿m3。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 供水量2016年,全国供水总量6040.2亿m3,占当年水资源总量的18.6%。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4912.4亿m3,占供水总量的81.3%;地下水源供水量1057.0亿m3,占供水总量的17.5%;其他水源供水量70.8亿m3,占供水总量的1.2%。与2015年相比,地表水源供水量减少57.1亿m3,地下水源供水量减少12.2亿m3,其他水源供水量增加6.3亿m3。 全国海水直接利用量887.1亿m3,主要作为火(核)电的冷却用水。海水直接利用量较多的为广东、浙江、福建、辽宁、山东和江苏,分别为317.0亿m3、189.6亿m3、127.1亿m3、71.7亿m3、59.6亿m3和52.2亿m3,其余沿海省份大都也有一定数量的海水直接利用量。 用水量2016年,全国用水总量6040.2亿m3。其中,生活用水821.6亿m3,占用水总量的13.6%;工业用水1308.0亿m3,占用水总量的21.6%;农业用水3768.0亿m3,占用水总量的62.4%;

2001年水利统计公报

2001年水利统计公报 页面功能【字体:大中小】【推荐】【打印】【关闭】 (2002.10.07)

2001年水利主要指标表 一.水利基本建设 2001年水利基本建设继续加强以大江大河重要干支流堤防和控制性水利枢纽建设为重点的防洪工程建设,突出做好重点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加强重点蓄滞洪区和重点防洪城市的防洪安全建设。在进一步建设和完善防洪安全体系的同时,大力发展节水灌溉,以人饮解困为重点,不断提高城乡供水能力;进一步发展水电事业,加快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围绕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2001年全国水利基本建设完成投资560亿元,其中:防洪工程投资308亿元,占55%;灌溉工程投资70亿元,占13%;供水工程投资80亿元,占14%;水土保持工程投资17亿元,占3%。 水利基本建设在调整投资结构、优化资金配置的同时,突出重点,确保大中型项目、续建项目、投产项目以及防汛等应急项目建设,保证水利投资效益的充分发挥。2001年中央水利投资完成275亿元,占全部完成投资的49%;大中型水利基建项目完成投资340亿元,占全部完成投资的62%,一批大中型项目相继建成投产。 水利基本建设投资来源仍以国家投资为主。2001年水利基本建设完成投资中,国家预算内拨款89亿元,占16 %;国家预算内专项资金193亿元,占34 %;贷款32亿元,占6 %;外资27亿元,占5 %;地方自筹投资174亿元,占31 %;水利建设基金21亿元,占4 %。 中央水利投资在近几年维持高水平的基础上又有大幅度增加。2001年中央水利投资总规模401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国债投资302亿元,在去年178亿元的基础上,又增加了124亿元。中央投资中防洪工程投资289亿元,占72%,主要加强了对长江中下游、黄河下游等重要堤防加固工程的投入,重点安排了重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防洪控制性枢纽等项目建设;水资源工程投资74.6亿元,占18.6%,重点安排了农村人饮、重点水源工程、节水灌溉、大型灌区更新改造及续建配套等工程建设;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投资24亿元,占6%,重点安排了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生态建设和塔里木河、黑河生态和首都水资源综合治理等工程建设。 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政策的积极推动下,西部地区水利基建投资速度明显加快。2001年西部地区共完成水利基建投资131亿元,比上年完成投资增长28%,中央水利投资继续向西部地区倾斜,安排投资111亿元,是2000年的2.2倍。中央投资重点安排了一批江河治理工程、水资源工程和生态修复工程。黑河、塔里木河等生态治理项目相继启动,尼尔基、百色、紫坪铺、沙坡头等水利枢纽工程陆续开工,都江堰灌区、河套灌区等大型灌区改造项目,以及一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水土保持项目相继实施。 2001年水利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当年在建项目投资总规模为5243亿元,在建水利基建项目投产率为25%,固定资产形成率为59%。水利基建当年新增和恢复库容111亿立方米,

黄河近550年天然径流量演变特征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水资源研究, 2019, 8(4), 313-323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019 in Han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f14433063.html,/journal/jwrr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4f14433063.html,/10.12677/jwrr.2019.84037 Long-Term Evolution in Natural Runoff of the Yellow River during the Past 550 Years Bo Li1, Xingmin Mu1,2, Peng Gao1,2, Guangju Zhao1,2, Wenyi Sun1,2* 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oil Erosion and Dryland Farming on the Loess Plateau, Northwest A & F University, Yangling Shaanxi 2Institut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and 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 Yangling Shaanxi Received: Jun. 18th, 2019; accepted: Jul. 4th, 2019; published: Jul. 18th, 2019 Abstract Long-term historical runoff analysis is the basis to understand the evolution of discharge in rivers. The Yellow River Basin is located in the semi-arid region in northern China, and has long been suffered from water scarcity. It is important to investigate the historical changes of natural runoff to regulate and util-ize water resources. The present study applied the sliding average analysis, MK test and anomaly accu-mulation to analyze the changing trend and fluctuation, and used the Pettitt method to test the abrupt and Hurst index to evaluate the annual runoff with historical data of the Yellow River from 1470 to 2017. The results show that natural runoff has a significant downward trend. The time series remained strong persistence, indicating that the natural runoff still keeps decreasing in the future. During the research period, we found the most abundant natural runoff in the middle and late 19th century and late Qing Dynasty. Abrupt changes occurred in 1641, 1731, 1757, 1816, 1864 (1861), 1933, 1989. The long-term time series indicated that the Yellow River has experienced five abundant water periods, two normal stages and five dry periods, and will stay in dry condition in the future. Natural runoff showed a peri-odicity of 3~4 years examined by wavelet transform. Keywords Natural Runoff, Historical Analysis, The Yellow River 黄河近550年天然径流量演变特征 李勃1,穆兴民1,2,高鹏1,2,赵广举1,2,孙文义1,2*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 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凌 作者简介:孙文义(1983-),男,汉族,山西繁峙人,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GIS与生态水文。 *通讯作者。

2015温州水资源公报

温州市水资源公报WENZHOU WATER RESOURCES BULLETIN 2015 温州市水利局 二○一六年三月

温州市水资源公报(2015) 编辑委员会、编辑组成员名单 编辑委员会 主编:项国生 副主编:薛盛况、王林素 编委:周宏德、庄千艳、陈隆吉、施士杨 程功文、田小平 编辑组 组长:庄千艳 副组长:叶坤华、贾海勇 成员:林昌宁、林湘如、王丽君、陈才明、曾广恩、王晓卯、周林真、王建忠、 黄进齐、朱丹、张榜鑫、郑力、 施伟兵、柯华丽、徐志武、李修柱、 严飞鹏、刘峰、苏骏、龚裕院、 吴玲萍、庄建平、王振铎、陈建民、 郑方舟等

目录 前言 (1) 一水资源及开发利用概述 (2) 二降水 (4) (一)降水总体情况 (4) (二)降水特点 (4) 三水资源 (7) (一)水资源总量 (7) (二)地表水资源 (7) (三)地下水资源 (7) (四)人均水资源量 (7) (五)水库蓄水量 (8) 四供水量与用水量 (10) (一)供水量 (10) (二)用水量 (10) (三)耗水量 (11) (四)退水量 (12) (五)用水指标 (13) (六)水资源利用率 (14) 五水质 (15)

(一)饮用水水源地 (15) (二)三大江水系 (16) (三)出省与独流入海河流 (16) (四)平原河网 (17) 六重要水事 (19) 名词解释 (21)

前言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水情。水是人类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是工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不可替代的极为宝贵的自然资源。 温州地处浙江省东南沿海,受地理、气候等自然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既有资源性、工程性缺水,又有水质性缺水。如何做好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优化配置、节约保护、综合治理,是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基本职责,定期编发水资源公报是水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合理配置、管理保护和政府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相继出台了《温州市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加快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和节水型社会建设。通过近年来的努力,我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框架体系已经建立,“三条红线”控制指标体系已覆盖到县(市、区)。 《温州市水资源公报(2015年)》在编制过程中,得到省水利厅、各县(市、区)水利局及其他有关部门的领导、专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2013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3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2013年,我国干旱、洪涝及台风灾害频发、重发,黑龙江、嫩江、松花江发生流域性大洪水,其中黑龙江下游洪水超百年一遇。一些地区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暴雨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有14个台风影响我国,9个在东南沿海登陆,双台风甚至三台风生成较多,风雨、潮洪交织影响。西南、西北等地发生冬春旱,江淮、江南及西南部分地区发生严重伏旱。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水利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和汪洋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超前部署、科学防控、有效应对,防汛抗旱取得重大胜利,洪涝灾害死亡人数较2000年以来均值减少5成,完成抗旱浇地3.7亿亩次,解决了2007万农村群众因旱临时饮水困难,最大程度减轻了灾害损失,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乡供水安全。 2013年,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取得显著成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部建立由政府主要负责人负总责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行政首长负责制,水利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0个部门组建考核工作组。绝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完成控制指标分解到地级行政区域。重要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工作有序推进,基本实现省界缓冲区水质断面监测全覆盖。节水型社会建设深入开展,水利部联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开展节水产品普及推广和质量提升行动,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教育部开展节水型企业、单位、教育基地等节水载体建设。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管理、入河排污口监管不断强化,地下水治理与保护逐步加强。印发《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启动46个全国水生

2002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

2002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 字体:大中小【打印】来源:监测处时间:2003-06-0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一条“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的规定,现发布2002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 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局长史捍民 2003年6月1日 中央关怀 4至5月,全国政协副主席胡启立率领调研组对我市大气质量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并提出了进一步改善首都大气环境质量的建议。 5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在考察南水北调中线北京段工程时强调,北京要管好水、用好水,发展节水型工业、节水型农业,建设节水型城市、节水型社会,保证首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 9月17-20日,以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张皓若为组长的全国人大调研组,对我市落实“绿色奥运”、改善环境质量情况进行调研,并提出了改进工作的意见。 12月27日,经过全市上下的艰苦努力,市区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比例提前实现年初确定的55%的工作目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来贺信,表示祝贺和慰问。 综述 2002年,全市认真贯彻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和第五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开拓创新,努力落实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市环境污染防治目标和对策》(1998-2002年),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重点,以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为主线,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全面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实现了全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200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为3130.0亿元,总人口达到1423.2万人,能源总消耗4510.7万吨标准煤。首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城市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居环境有较大改善,市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但同时,耗煤量过大、机动车快速增加、水资源紧缺、城市建设规模扩大等因素,依然严重制约着首都环境质量和生态状况的迅速改善。

江苏省2002年水资源公报

江苏省2002年水资源公报 2002年水资源公报 一、来水分析计算 (一)降水量 2002年全省平均降水量922.2mm,折合降水总量941.4亿m3,比多年平均(1956 ~2002年系列)偏小7.3%,比2001年偏大6.0%,在1956至2002年降水量系列排列中居第33位,属于偏枯年。 全年降水量地区分布不均匀,实测年降水量最大为太湖湖西区成章站 1926.4mm,最小为丰沛区徐鲍庄站385.6mm,前者为后者的5.0倍,年降水量等值线变幅在600~1600mm,其中,徐州丰沛和沂北地区雨量较小,在400~600mm之间,淮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在600~1000mm之间,长江干流及太湖东部地区在 1000~1400 mm之间,太湖湖西山区雨量较大,在1600mm以上。与多年平均比较,年降水量淮河流域偏小20.0%,长江下游干流区偏大6.6%,太湖区偏大13.9 %,各行政分区降水量大部分比多年平均偏小,其中,连云港市、徐州市和宿迁市分别偏小30.1%、28.3%和24.3%,而镇江市、苏州市和常州市则比多年平均偏大 17.5%、15.9%和15.1%。 2002年降水量年内分布悬殊,汛期(5~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比值一般在50%到80%之间,平均为63.7%,其中,沂沭泗流域平均为79.1%,淮河中上游为70.5%,淮河下游区为61.7%,长江下游干流为58.5%,太湖流域为58.1%。今年我省淮河以南地区6月19日入梅,7月8日出梅,梅期长19天,较常年梅期短2天。沿江苏南地区梅雨量为173.8mm,比常年梅雨量偏少17%。 (二)地表水资源量

2002年全省地表水资源量185.72亿m3,相当于年径流深181.9mm,比2001年地表水资源量181.41亿m3多4.31亿m3,比多年平均(1956~2002年系列)地表水资源量253.19亿m3偏小26.6%,在1956~2002年系列中排第31位。流域分区地表水资源量与多年平均值比较,淮河流域偏小62.5%,长江下游干流偏小1.7%,太湖流域偏大33.2%。 年径流深地区分布很不均匀,除洪泽湖和骆马湖等大水体外,北部的丰沛区仅为12.1mm,为我省三级水资源分区中的最小值,最大值出现在太湖流域的湖西区,为464.9mm。从行政分区上看,苏锡常镇地区一般均在420mm以上,而徐连淮宿地区仅在50~80mm左右。年径流的年内分配亦很不均匀。全省产生径流的月份,苏南地区除1、10、11月不产流外,其余月份均有径流产生,而苏北地区则主要在4~8月及12月6月中产生径流,其余月份产流量极少。 2002年全省入境水量(不含长江)为281.75亿m3,其中沂沭泗入境3.71亿 m3,淮河上中游入境235.2亿m3,淮河下游入境2.36亿m3,长江下游干流区入境约7.78亿m3,浙江太湖及浦南入境32.70亿m3。全省出境水量(除入海水量)为太湖区的66.47亿m3、固城石臼湖区的6.77亿m3以及南水北调出省水量0.59亿 m3。 2002年全省入海水量为218.03亿m3,其中,沂沭泗66.42亿m3,淮河下游区124.69亿m3,长江下游干流区26.92亿m3。全省入江水量为158.84亿m3,其中淮河流域76.17亿m3,长江干流24.68亿m3,太湖流域57.99亿m3。全省引江水量为196.99亿m3,其中淮河流域76.97 亿m3,长江干流50.64亿m3,太湖流域69.38亿m3。 2002年长江干流大通站年径流量9926亿m3,洪泽湖出湖水量为185.15亿 m3,骆马湖出湖水量为0.23亿m3。 (三)地下水资源量

2001年黄河水资源公报

2001年黄河水资源公报 黄河流域(包括黄河内流区,下同)总面积79.5万km2,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省(区)。全河划分为兰州以上、兰州至头道拐、头道拐至龙门、龙门至三门峡、三门峡至花园口、花园口以下、黄河内流区等流域分区。 2001年黄河流域平均降水量为404.0mm,折合降水总量3210.46亿m3,较常年偏少9.4%。花园口站以上地区水资源总量为416.46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323.33亿m3,地下水资源量316.90亿m3,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量之间的重复计算量223.77亿m3。 2001年黄河总取水量为474.55亿m3,其中地表水取水量为336.79亿m3。黄河总耗水量为361.79亿m3,其中地表水耗水量为265.15亿m3。 2001年黄河流域废污水排放总量为41.35亿t,其中工业废水29.56亿t。2001年黄河流域水质评价河长7497km,其中:Ⅱ、Ⅲ类水河长为2380km,Ⅳ类水河长为1976km,Ⅴ类、劣Ⅴ类水河长为3141km。 2001年重要水事:(1)黄河在特大干旱年再次实现全年不断流。(2)黄委启动“数字黄河”工程。(3)水利部召开黄河、黑河、塔里木河调水和引黄济津总结表彰大会。(4)汪恕诚部长提出“四不”治黄目标。(5)洛河发生氰化物污染事故。(6)水利部领导考察南水北调西线工程。(7)第16届中日水资源交流会在郑州召开。(8)黄河东平湖出现历史最高水位。(9)小浪底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完工,拉西瓦水电站动工兴建。

一、水情概况

1.1降水 2001年黄河流域平均降水量为404.0mm,折合降水总量3210.46亿m3。与上年降水量相比,全流域平均偏多5.8%;与常年降水量相比,全流域平均偏少9.4%。流域内各分区降水量以花园口以下的525.8 mm 为最大,其次为三门峡至花园口的521.6mm;兰州至头道拐的238.3mm为最小,其次为黄河内流区的293.0mm。2001年黄河流域各分区降水量与上年及常年比较见图1 。 1.2实测河川径流量 2001年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实测年径流量与常年相比均偏少。总体趋势是:自上游至下游,偏少幅度逐渐增大。兰州站偏少25.7%,花园口站偏少59.5%,利津站偏少86.2%。2001年黄河干支流主要水文站实测河川径流量见表1。 2001年黄河利津站实测年径流量46.53亿m3,扣除利津以下河段引黄水量5.64亿m3,黄河全年入海水量为40.89亿m3。2001年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实测年径流量与上年及常年比较见图2。

2015年宝鸡市水资源公报

二0一五年 宝鸡市水资源公报二0一五年宝鸡市水资源公报

(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输沙量、河流水质部分) 第一章地表水 一、降水量 2015年宝鸡市平均降水量为631.47毫米,折合降水总量114.75亿立方米,较多年平均偏枯11.1%,属偏枯年份。其中秦岭以北渭河流域降水量为624.35毫米,较多年平均偏枯 8.4%。秦岭以南嘉陵江流域降水量563.09毫米,较多年平均偏枯 19.6% 。汉江流域降水量799.40毫米,较多年平均偏丰8%。 2015年各县区降水量陇县较多年平均降水量偏丰3.3%,麟游较多年平均偏枯 1.1%,与多年平均降水量基本持平,属正常年份;其余各县区均不同程度偏枯,其中凤翔、太白、眉县、陈仓区、渭滨区、金台区偏枯9.9%—15.6%,岐山、凤县2县偏枯较大,其中凤县最大偏枯为19.7%。(详见附表一、附图一)。 从流域分区看,除汉江偏丰8%,千河、金陵河、泾河、漆水河、汤峪河流域接近正常年份外,其余均不同程度偏枯,韦水、晁峪河、小水河、伐鱼河、清姜河、嘉陵江流域偏枯10.2%-19.6%,其余各流域均偏枯20.5%-24.5%。(详见附表二、附图二)。 降水年内分布不均,特点是1-4、10-12七个月降水仅占全年的36.4%,5-9五个月占全年的63.6%。其中7-9三个月占全年的35.3%。降水量地区分布不平衡,高值区仍在渭滨区清姜河、陈仓区潘溪河、眉县汤峪河及陇县石灌沟一带,低值区在陈仓区、千阳、岐山及凤县嘉陵江一带。实测最大年降

水量出现在眉县长柳坪雨量站,年降水量1032.9毫米。实测最大月降水量出现在陇县新集川雨量站(6月份)降水量255.6毫米,实测最大日降水量出现在陇县固关雨量站,6月22日降水量达90.8毫米,占该站全年降水量的 12.2%(详见降雨量等值线图)。 二、地表水资源量 2015年属枯水年,宝鸡市自产天然径流量为26.422亿立方米,相应径流深为 145.7毫米,比上年偏丰1.5%,比多年平均偏枯21.4%。其中长江流域8.397亿立方米,占总量的31.8%。比上年偏丰12.7%,比多年平均偏枯30.4%。黄河流域18.025亿立方米,占总量的68.2%。比上年偏枯2.0%,比多年平均偏枯16.4%。 除伐鱼河、汤峪河流域分别较多年偏丰18.2%和11.9%,石头河流域接近正常年份外,其余河流均不同程度偏枯,其中韦水、清姜河、汉江流域较多年偏枯17.5%-26.9%,漆水河、泾河、千河、嘉陵江、通关河、晁峪河域较多年偏枯30.0%-37.6%,小水河、金陵河流域较多年偏枯最大,分别为55.8%和55.1%(资料情况详见附表三、附图三)。 2015年宝鸡市各流域入境水量10.024亿立方米,出境水量24.812亿立方米。渭河流域出境水量16.415亿立方米(未包括宝鸡峡林家村渠道引水),其中漆水河流域出境水量0.385亿立方米,韦水河流域出境水量为0.259亿立方米,泾河流域出境水量为0.354亿立方米;嘉陵江流域出境水量3.254亿立方米;汉江流域出境水量5.143亿立方米。 第二章输沙量 2015年属偏枯水年,全市年内输沙量为55.133 万吨,较多年平均减少

2015 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5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一、水资源量 降水量2015年,全国平均降水量660.8mm,比常年值偏多2.8%。从水资源分区看,松花江区、辽河区、海河区、黄河区、淮河区、西北诸河区6个水资源一级区(以下简称北方6区)平均降水量为322.9mm,比常年值偏少1.6%;长江区(含太湖流域)、东南诸河区、珠江区、西南诸河区4个水资源一级区(以下简称南方4区)平均降水量为1260.3mm,比常年值偏多5.0%。从行政分区看,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偏多的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上海、浙江、江西、江苏和广西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偏多20%以上;与多年平均接近的有湖北、宁夏和青海3个省(自治区);比多年平均偏少的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海南、辽宁和山东3个省偏少15%以上。 地表水资源量2015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6900.8亿m3,折合年径流深284.1mm,比常年值偏多0.7%。从水资源分区看,北方6区地表水资源量为3836.2亿m3,折合年径流深63.3mm,比常年值偏少12.4%;南方4区为23064.6亿m3,折合年径流深675.8mm,比常年值偏多3.3%。从行政分区看,地表水资源量比多年平均偏多的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上海和江苏分别偏多127.2%和74.8%;与多年平均接近的有黑龙江;比多年平均偏少的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河北、山东、辽宁和北京4个省(直辖市)偏少40%以上。 2015年,从国境外流入我国境内的水量213.6亿m3,从我国流

出国境的水量5139.7亿m3,流入界河的水量1061.2亿m3;全国入海水量17600.9亿m3。 地下水资源量全国矿化度小于等于2g/L地区的地下水资源量7797.0亿m3,比常年值偏少3.3%。其中,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1711.4亿m3;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6383.5亿m3;平原区与山丘区之间的地下水资源重复计算量297.9亿m3。我国北方6区平原浅层地下水计算面积占全国平原区面积的91%,2015年地下水总补给量1446.2亿m3,是北方地区的重要供水水源。在北方6区平原地下水总补给量中,降水入渗补给量、地表水体入渗补给量、山前侧渗补给量和井灌回归补给量分别占50.2%、36.5%、7.7%和5.6%。 水资源总量2015年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7962.6亿m3,比常年值偏多0.9%。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为1061.8亿m3,占地下水资源量的13.6%(地下水资源量的86.4%与地表水资源量重复)。北方6区水资源总量4733.5亿m3,比常年值偏少10.1%,占全国的16.9%;南方4区水资源总量为23229.1亿m3,比常年值偏多3.5%,占全国的83.1%。全国水资源总量占降水总量44.7%,平均单位面积产水量为29.5万m3/km2。 二、蓄水动态 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2015年对全国624座大型水库和3378座中型水库进行统计,水库年末蓄水总量4037.3亿m3,比年初蓄水总量增加56.0亿m3。其中,大型水库年末蓄水量为3587.2亿m3,比年初增加14.4亿m3;中型水库年末蓄水量450.1亿m3,比年初增加41.6亿m3。北方6区水库年末蓄水量比年初共减少51.4亿m3,其中黄河区减少66.8亿m3;南方4区水库年末蓄水量比年初共增加107.4

黄河水

黄河水污染原因、危害及防治对策 摘要:进入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黄河水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对黄河水污染造成的灾害性影响,提出了黄河水污染防治的对策及建议: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施行纳污总量控制,推行清洁生产,治理工业废水,进一步完善水量统一调度工作,保障流域和重要河段的环境生态用水,研究并尝试实行国家资源管理体制下水体纳污能力的市场调节。 1 黄河水污染现状 自20 世纪70 年代以来,黄河上陆续开展了水质监测、水污染调查、水质评价、水质预测及规划等方面的工作,20世纪80年代初期,水肾源集中在几条主要支流的中下游河段和黄河干流的兰州、包头河段,污染历时集中在平、枯水季节90 年代以来,黄河流域的水质污染向干流和一些支流蔓延.一些河段在汛期污染也相严重。据2001年黄河水资源公报资料,2001年黄河流域废污水排放总量为41.35 亿七其中工业废水29.56 亿t。干流的主要污染物为氨氮、COD c磷、总铅、总录等,流超标 项目主要有氨氮、B OD s 、DO 、挥发盼、总磷、高锚酸盐等。 2 黄河水污染的灾害性影响 黄河的水问题主要表现在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洪涝灾害三方面。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等是一种短时间甚至瞬时暴发的灾害,具有较强的地区特征和时间特征,水污染是一种人为制造的水息,受污染的水体通过多种方式作用于人体和环境,造成的灾害范围大、历时长.但其危害往往要在一个长时期后才表现出来,容易使人对其失去警觉。2.1 加剧了流域的水资源短缺 随着社会的发展,黄河水资源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黄河的河川径流量为全国河川径流 量的29岛、居我国七大江河的第四位。流域单位耕地面积占有河川径流量仅占全国的169毛.人均占有可川径流量为全国的259岛;若扣除调往外流域的l∞多亿旷水量,流域内人均和耕地平均占有水量则更少、由于河流水质污染受污径比影响,因此径流量越小.市径比相对越大,从而形成缺水一污染一更缺水"的恶性循环局面。 2.2影响城镇供水 目前,水污染己给以黄河干、支流为水源的城镇供水行业带来了很多困扰:自来水厂处理工艺增加,处理费用增大;因水质河染,致使一些沿黄城市不能使用黄河水;地面水污染造成了地下水,特别是浅层水质的污染。 2.3对农业造成严重危害 水质污染对农业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1)对农机设备的危害。主要是浮游物质附着在各种管路上,从而降低机械效率; 各种酸性污水腐蚀机器,缩短机械使用寿。 (2) 对灌区土质的影响。有的污染物能存积在土攘中恶化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土壤中的微生物活动受影响,进而妨碍农作物的发育生长。长期性的污水灌溉将致 使土壤板结、起皮、龟裂、盐碱化等3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