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服务创新文献综述

服务创新文献综述

服务创新文献综述
服务创新文献综述

国外服务创新研究综述

陈超

旅游管理

11211158 【摘要】:服务业越来越成为各国经济增长和国民福利提升的重要驱动。随着SD逻辑的兴起,服务的范畴也跨越原有的局限,在更多行业范畴中发挥重要的角色。服务创新作为服务企业发展的根本形式,在国内外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其研究也经历了从制造业语境到服务业语境的转变。本文根据国外已有研究成果,对服务创新的概念、制造业语境中的服务创新研究、服务语境中的服务创新研究做了综述。综述的研究范围涵盖营销、运营、战略等范畴。

【关键词】:服务创新综述国外

一、引言

“服务创新”(Service Innovation)作为一个边界明确的研究领域正焕发

出活跃的生命力。虽然关于创新(Innovation)的探讨可以追溯到Schumpeter (1934)时代,但学者们对创新发生在服务领域中的关注则不到30年

(Barra,1986,1990)。并且,早期对服务创新的探讨是制造业语境的,研究者更多的将服务作为制造业创新或产品创新的途径进行研究(Vandermerwe and Rada1988, Quinn et al., 1990,Mathe and Shapiro, 1993)。直接对服务情境中创新的发生进行关注的研究则直到近十年来才开始出现(Sundbo and Gallouj, 2000;Thomke, 2003;Zeithaml and Bitner, 2003;Gronroos, 2007;Lovelock and Wirtz, 2007)。

并且,过去有关服务创新的研究,其核心命题也并非从整个服务宏观框架出发来审视创新的过程、机制、模式、驱动因素以及影响因素。而是在对服务相关的诸多要素进行研究时,将创新在某个领域的发生作为了研究的部分构成而被提及。这种情况的发生在如客户管理(Zeithaml and Bitner, 2003;Parasuraman et al., 1985; Berry and Parasuraman, 1991; Gronroos, 2007; Lovelock and Wirtz, 2007), 服务管理(Levitt, 1972; Quinn et al., 1990, 1994; Heskett et al.,1997; Lovelock, 1984) 以及运营管理(Chase, 1981)等领域。

由此服务创新作为核心研究概念仍没有得到很好的认知(Bullingera et al.,

2003; Essen, 2009; Menor et al., 2002),而关于服务创新定义的探讨、理论推导以及可操作的理论模型仍是近年来学界热烈讨论的主题,大量的理论构建、实证实践及模型开发的工作仍有待完成(Chase and Apte, 2007; Goldstein et al., 2002; Maglio and Spohrer, 2008)。

近年来,服务创新领域的探索性研究兴起是与服务产业发展的背景紧密相关的。服务业在发达国家的兴起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正逐步在各国的国民生产中扮演中决定性角色,并成为提高社会福利及经济增长的持续驱动因素(Coombs and Miles, 2000; van Ark et al., 2003; Gallouj, 2002; OECD, 2005; European Commission, 2009).。

而SD逻辑的兴起,更是在所有产业范围内掀起了服务化的浪潮,使得服务更被置于了市场和经济发展概念中基础而核心的位置(Lusch et al., 2007; Vargo and Lusch, 2004)。制造行业开始了服务化的进程,产品与服务的融合日益紧密,许多传统制造企业通过提供“服务—产品”一体的解决方案来实现企业的收益能力提升以及在多变的竞争环境中保持持续增长的能力(Johnstone et al., 2009; Pawar et al., 2009; Martinez et al., 2010)。无论对制造业还是服务业而言,服务创新都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领域,因为正如产品的升级和更新换代一样,服务创新是服务企业提升动态能力,获得持续增长的根本手段。同时,服务的创新过程与产品相比更是持续且振荡的;因为产品的创新往往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和代际分隔,而服务的创新却几乎可以发生在任何时候和任何环节中。这是服务具有的无形性、与顾客的共同创造、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以及服务的不可贮藏性(Fitzsimmons and Fitzsimmons, 2000)所决定的。这种创新的即时性和持续性,更使业界和学界都对这一研究领域倾注了更大关注。

另一方面的原因也在于消费者已逐渐从被动的接受角色转变为价值共创者,消费者们具有了更强的购买和消费的主导意识。一成不变的服务提供者难以通过固有的服务流程满足差异化的顾客需求。服务创新是消费者导向的服务企业可以选择的营销努力手段之一。

二、服务创新的定义

谈及产品创新,研究者较容易在概念上达成共识。因为产品的生命周期具有明显的区隔和规律。即使不同种类的产品之间,产品生命周期的环节划分也是相

似的,因而大多数产品之间具有相似的创新过程和驱动来源。

但服务由于其诸多特殊性和自生的特异性,学界难以用一个具体的概念群或框架穷尽的一次性描述所有发生服务创新的情形。学者们根据各自研究的切入点,从不同的角度为“服务创新”下给出了不同的定义(Haukness, 1998; Djellal and Gallouj, 2001; Gallouj, 2002; van der Aa and Elfring, 2002; Tether, 2005; Sundbo et al., 2007)。

Gadrey(1995)认为服务创新发生在服务产品、组合创新、对现有服务内容的修正以及现有服务流程和组织的创新。Gallouj & Weistein(1997)认为服务创新可以体现为服务产出的特征变化、服务提供者的能力改变、服务提供商技术进步以及顾客能力的的提升。Sirilli & Evangelista(1998)认为服务创新只

体现为服务产品和流程的革新。Den Hertog(2000)的研究对服务创新定义的贡献较大,他首次提出了服务概念的创新、顾客界面创新以及服务传递过程的创新。回应前人研究,他也重申了组织革新和技术辅助手段革新的重要性。Sundo(2003)在提出服务产品创新、流程创新以及组织创新之外,还强调了市场革新的重要性。

Drejer(2004)和Dolfsma (2004)两位学者的研究为服务创新的定义增加了创见性的内涵:外部关系创新、专业领域创新以及特别创新(ad hoc)的概念被提出。Djellal & Gallouj(2005)的研究提出了组成服务(constituent service)、中介及目标服务,服务规范创新、服务供应商能力创新等。

结合其他研究者如DeVries(2006),Soundbo等(2006)的概念定义,服务创新

被较普遍的认为是一揽子概念的集合:产品创新、流程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以及扩大化的服务。

其中Gallouj & Weistein(1997)的概念模型是广受讨论和批判的(Drejer, 2004; Windahl et al.,2004; DeVries, 2006; Tether and Howells, 2007),

因为他们的模型最早做出了关于产品和服务融合的尝试,呈现出一种综合的倾向。同时他们还定义了创新程度的六个类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替代其他学者定义中的部分概念,这六种类型分别是:彻底创新、渐进创新、改进创新、组合创新、正规化创新以及特别创新(ad hoc)。特别创新被定义为“针对特定的问题为顾

客提供社会(交互式)建构的解决方案。”( Gallouj & Weistein1997)综上所述,学界中对服务创新的定义集中在两个层次上:(1)创新发生的元素。用内部审视的观点看待服务,则服务可以分为产品、流程、组织、市场、技术、供应能力等诸多元素。对于特定的行业以及差异化的创新策略,服务提供者

可以在一个或多个服务元素中进行创新尝试,从而获得新的服务组合,并发现获得高绩效服务表现的新的商业机会。(2)创新发生的程度及属性:这种定义方式反映了创新对固有的服务产生的影响力水平以及创新发生机制具有的形式特点。不同的市场特征和竞争环境,将影响服务提供者对创新程度的选择,同时服务提供者也将考虑服务的情境特征而选择创新的形式。

三、发端于产品创新研究的服务创新研究

学界对产品创新的研究产生的历史要早于服务创新研究,诸如制造企业的研发行为、合作伙伴网络(供应者、竞争者或者研究机构)、市场勘察行为等对产品创新产生影响的因素都得到了较充分的讨论。对创新的过程在服务中的发生是一直存在的,但直到制造业语境中的研究者观察到服务在制造业中的兴起趋势时,服务创新才开始被纳入了讨论的范围(Barra,1986,1990)

综合来看,如果将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视为两个相互独立又交互影响的领域。则国外对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关系的探讨大致可以分为三种视角,分别是:技术主导视角、区隔视角和综合视角。

技术主导视角:

技术主导视角产生于服务创新研究诞生的早期。在这一流派中,研究者对创新的认识高度集中在技术创新的影响上。服务创新的过程似乎必须是“以技术为基础的”(Tech-based),而忽视了整个创新过程中,其他环节(诸如组织、流程、客户界面等)对创新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

Barra(1986,1990)在他的逆向产品周期模型中首先提出了服务的生命周期模式是与产品不相同的,因而他的研究也被服务创新研究者们视为该研究领域的源头(Miles, 2006; Tether and Howells,2007).。Barra认为,服务生命周期即服务的创新周期,显著的服务创新将导出崭新的服务,意味着原有服务生命周期的终结 (Linton and Walsh, 2008).。基于这样的观点,barra提出服务的创新

实现应当主要来源于技术能力的获得以及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进步。许多的学者因而将barra的学说称为服务创新的“技术方法论”(Gallouj and Weinstein, 1997; Gallouj, 1998; DeVries, 2006; Sundbo et al., 2007).

然而,Barra的学说对技术的集中关注遭到了后续其他学者的批评(Nightingdale, 2003; Dolfsma, 2004; Hipp and Grupp,2005; Howells, 2006):

批评的焦点在于:(1)在服务创新过程中技术的主导地位;(2)他的“一体适用”假设(Salter and Tether, 2006, p. 6),不考虑服务之间的异质性。(3)在他的论述中,难以区分产品以及服务过程之间的区别。

Gallouj (2002)进一步的批判了这种技术作为服务创新唯一途径的论述,他辩证的提出服务创新是常常非技术层面的,如一个新的保险政策、一个新的餐馆样式,或者每个新的法律服务领域。相似的对服务创新的技术主导观点的批评还有Pavitt (1984) or Miozzo and Soete (2001) (Sundbo et al., 2007)。

区隔视角

区隔学派显然认识到了技术主导学派的缺陷,对服务创新和产品创新之间的差异进行了明确的阐述。对于两者之间的“鸿沟”,区隔学派当中又分为了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区隔是可以跨越的,并且产品和服务创新之间呈现出“同化”(Assimilation)的倾向(Sirilli and Evangelista., 1998; Hughes andWood.,1999;Coombs and Miles, 2000; Drejer, 2004; DeVries,2006; Nijssen et al., 2006).而另一种观点认为服务创新和产品创新是显著“区别”(Demarcation)的,甚至这种区别使得服务和制造业之间是很难形成知识交换,这是服务业本身具有的异质性特点使得其创新过程在结构上极大的区别于产品创新(Fitzsimmons and Fitzsimmons, 2000)。

“同化”观点的一个重要研究实例是1997年进行的“第二次欧洲创新调查(CIS II),该调查同时兼顾了大规模制造的产品和服务的定义及概念(Howells, 2006)。这一流派的一些学者(Sirilli and Evangelista., 1998; Hughes andWood.,1999)发现服务和制造业之间的区别似乎没有过去认为的那样大,甚至这种区别相较而言还没有服务业和制造业各自的内部区别大。但无论如何,这一流派仍然主要关注了服务创新中技术的驱动因素,因而对服务创新的描述和研究仍然是不完整的。

其他学者在(Drejer., 2004; Akamavi., 2005)进一步论述的论述中认为,因为这些研究都是使用制造业研究的框架来分析服务创新,因而它们都较为忽视了服务所具有的独特气质。

比较典型的“区别”观点研究应当是Gadrey(1995),Den Hertog (2000) or Djellal and Gallouj (2001)等人的研究,他们的研究有效洞察了制造业当中产

品的创新,他们比较关注的是对服务创新行为的气质的揭示。

例如,Djellal and G allouj’s (2001, p. 58) 的研究力图对“服务创新的内生概念“进行讨论,他们在研究中开拓性的探讨了创新过程中顾客以及顾客界面的重要性,服务创新过程中遭遇的终止风险;并且,与经典线性创新理论形成对照的,谈们探讨了服务创新的互动特征。

关于区隔研究另一个重要的学术工作来源于Den Hertog (2000). 他以概念化的视角审视服务创新,进行了关于服务创新模式的分类研究。他在研究中提出了诸多新颖的观点,诸如“服务概念的创新”、“顾客界面创新”以及“服务传递过程的创新”等,为后续学者开辟了一些值得探讨的新的研究子领域。

综合视角:

在这一流派中,研究者们倾向于将服务和产品创新进行结合,而非将他们视为独立的领域分别进行研究(Gallouj and Weinstein, 1997; Coombs and Miles, 2000; Nightingdale, 2003; Drejer,2004; Howells, 2006; Nijssen et al., 2006)。这种研究趋势的兴起得归因于对服务创新重要元素的阐释(如顾客参与的重要性,Sande′n et al., 2006)这些关注点直到现在对制造业产品创新的研究中都是被忽略的(Drejer, 2004)。Gallouj and Weinstein (1997)的研究是第一个尝试该研究路径的范例,作者并没有区别“产品”这一概念应属于服务领域还是制造业领域,讨论了服务和制造业之间模糊的界限,并且清晰的阐述了一种整合的研究路径来探讨发生在两个范畴中的创新行为(虽然他们的实证研究案例是单一的基于服务行业的)。其他后续研究者Bitran and Pedrosa (1998), Hollenstein (2003), Hipp and Grupp (2005),DeVries (2006) or Froehle and Roth (2007) 也都同时关注了制造业和服务业当中发生的创新过程之间具有的联系。

概括而言,上述三种视角的发展是具有脉络关系的。服务作为创新研究的独立领域,其重要性在时间轴上由弱到强的逐渐凸显。学者们首先注意到,对于服务创新的研究不能简单套用产品创新的概念和模型;但又逐渐的认识到,服务创新过程和产品创新过程之间存在一定的共性。这种认识的趋势促使综合视角在近年来的研究中逐渐升温。首先,关注服务创新和产品创新之间的差异的研究不再显得急迫和必要。因此,区别和同化观点的研究的影响力及关联性可预见性的将要下降。众多的学者的研究已经转向综合流派(Coombs and Miles, 2000; Drejer, 2004; Miles, 2006; Salter and Tether, 2006; Froehle and Roth, 2007)。

由此,未来的研究机会在于综合适用于产品及服务研究的理论模型的构建。此外,之前Gallouj and Weinstein (1997)的模型仅仅以服务业的田野材料做了检验,对这一模型制造业材料的补充也可以视为未来的研究方向。

四、纯粹服务语境中的服务创新研究

前文提及,早期将创新行为置于纯粹服务语境中的讨论多数将创新作为一个构建,探讨了它与更宏大主体之间的关系。例如Parasurama等(1985)在对服务质量量化和服务质量模型的探讨中,提出服务创新可以做为服务质量提升的变革手段。Zeithaml and Bitner(2003),Lovelock and Wirtz, (2007)等则将

服务创新纳入客户管理的语境中进行探讨,认为基于客户各种独特和变化的需求,服务创新时满足顾客需求的重要方式,并且能够帮助获得顾客忠诚。Levitt (1972), Quinn( 1990, 1994); Heskett (1997)以及 Lovelock ( 1984)则从服

务管理的角度认为服务创新能够增进客户的服务体验。

直指服务创新概念内部的研究首先来自于Sundbo(1996,1997), 他将服务

创新作为一个完整的核心概念,探讨了如何对服务创新过程进行管理。Sundbo

从创痛的创新理论出发,认为战略创新范式用于解释服务创新管理是最为合适的。他采用丹麦的服务企业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给出了关于组织创新行为的模式分类。一个显著的结论是,服务企业很少具有专门的“研发部门”(R&D),并且大多数

的创新举动只是非系统化的“且行且看”的过程(search –and-learn process)。Sundbo 与 Gallouj在稍后的研究(2002)中进一步的对服务语境中的创新行为

进行了剖析,认为创新在服务环境中体现为一种“松散的耦合系统”。服务系统内部的元素之间具有明显的异构特征,但在相应的创新机制规则下,能够成为一个统一的运行实践主体,并表现出完整的组织输出结果。这也揭示了组织创新机制在内部是网络式的结构,其模型必须是描述性的而非可以预先计划的。这对传统上的线性创新模型做出了批判。

与之相呼应的研究有Chae(2011)关于服务创新模型的探讨。Chae的服务创新模型构建在复杂系统论和混沌论(Chaos theory)之上,用Kauffman的NK模型以及组织二元性理论来描述服务创新发生的机制。

Kauffman 的NK 模型具有两个要素:N和K,N代表机体中的元素或者组成

构件

在SI语境中,N可以代表服务系统中不同的元素(例如技术能力、业务流程和其他资源)。而K是对系统中各元素间相互依赖程度的描述值。NK模型用适应值曲面(fitness landscape)来呈现N、K之间的关系。适应值曲面用波形图表达了测量值的连续性变化,往往表现出波峰和波谷。而K值则决定了曲面的波动振荡程度(ruggedness of the landscape)。

低水平的K值(如K=0)以为着平滑的曲面,当K值极端大时,曲面则表现

出众多的波峰和波谷,呈现出混沌性和严重的不规律性。在SI语境中,曲面中

的波峰值意味着一个服务系统创造了高的收益或者占有了较高的市场份额以及

良好的客户体验。在实际情景中,服务系统的K值往往并不处于两个极端,而是在两者之间,因而服务创新的适应值曲面显现出“同时具有规整性和不可测性的特点”(Chae.,2011)。

创新过程发生在崎岖的适应值曲面中,因而可以采用两种创新探索的方式:(1)进行远程跳跃(long jump),这种跳跃意味着企业的服务系统要进行内部

元素的彻底重新配置,其目的在与通过激烈的调整而获得全新而显著的服务机会,但也具有较大的风险。(2)渐进爬升的探索(incremental hill-climbing search),也可以称为短期行进(short walk)。这种方式能够帮助企业获得短期成功,但

却在未来不可避免的面临下滑的业绩表现,于此同时也限制了企业感知新的服务机会多的可能。这两种大相径庭的方式分别对应这短期成功(short term success)和企业的长期生存能力(long term survival)。对于企业而言,一个二元的创新进程,包含短期行进和远程跳跃可以使得公司在崎岖的曲面中进行明智的探索。

另一方面,服务系统作为一个复杂机体,其内部的元素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如前文Sundbo(2002)所认为的那样,服务系统是松散耦合的。由此,对任一或

多个元素进行“状态”(State)的转变能够促成整个系统的变革。作者认为服务系统至少可以被定义为三个维度上的“元素”(Element):提供商维度、顾客维

度以及外部环境维度(Geographic/institutional)。而每一维度上,可供选择

的创新策略分别对应“渐变”(Mutation)和“跨界”(Crossover)。那么,在三

个维度上进行创新的策略组合总共有23种。

将服务创新过程用复杂系统的形式呈现揭示了服务创新过程的不可预测性

和多维度触发的特点。因而是一个进化的动态过程。

对于这一脉络而言,未来的研究困境也许是:作为复杂系统的创新过程,对创新“元素”的选择不可能先验的完成。而试探所耗费的成本、试探失败造成的

负面影响以及企业绩效的振荡都是对实际运营产生重大损害的。作者同时也承认,对“选择机制”的研究也许是为来的研究机会所在。

Matthing等(2004)在他们的研究中揭示了服务使用者参(User participant)与对服务创新过程的影响。Matting认为,新服务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对潜在客户

需求的预测和理解。而为了前瞻性的获知顾客需求,应当在服务发展过程中开放的邀请顾客参与,并观察客户在真实参与中传达的需求信息。

Matthing基于营销理论和学习导向理论,运用“服务核心”(service center)模型发现了顾客对于服务的点子总是更具有创新性并且将使用者价值置于了更

核心的位置,这却往往是专业服务开发者所欠缺的。

因而,客户导向需要持续的与顾客合作并向顾客学习,以能够响应顾客独特多样而又动态变化的需求。服务中心逻辑(Service-centered logic)意味着服务的价值是与顾客共同创造的,并且由顾客基于其使用价值而定义服务的价值水平。

Moller (2008)从相似的价值共创的视角出发,认为进行服务创新实践的

关键在于对价值共创以及价值获得逻辑的把握。根据前人对价值共创网络的研究,moller提出了三种服务创新策略:(1)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提供已经成型的服务。(2)在附加值服务中进行渐进的服务革新。(3)通过激进而彻底的服务革新产生新颖的服务。

这些策略的良好实施有赖于理解顾客以及服务提供者双方的角色,价值共创的双方都需要综合的感知价值共创对服务创新的驱动、支持。作者还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机会在于进一步开发概念、理论以及框架从而在服务价值共创的框架下更好的探讨服务创新。

Michel(2008)的研究对于服务逻辑创新和顾客创新做出了较多的理论推进。基于SD逻辑,服务产品的创新应当是为顾客提供新的途径来使他们满足自身的个人需求。甚至,顾客自身对需求的感知也是不充分的,服务提供者需要帮助客户发现需求正是新的创新机会所在。

因此,服务提供商提供给客户的应当是一种共同参与的解决方案,包括实物支持、边界灵活可变的服务内容以及顾客参与。

对服务战略的研究可以视为另一个相对独立的脉络。Trigo& Vence(2011)通过对西班牙技术创新年鉴中2148进行了创新的服务公司的考察,用“潜伏组分析”(lantent class Analysis)的方法论评估了西班牙经济体中进行创新的服

务企业的范围。他们的研究发现,在创新过程中,外部信息的影响越发重大;与之相一致的是,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服务行为的属性影响了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的选择以及合作强度。由此,研究者将服务创新企业之间的合作分类为三大类:(1)技术-科技密集型合作;(2)顾客互动密集型合作(3)独立创新者。而第三种类别的企业占到了59%,因此,相当肯定的结论是,相当大比例的西班牙服务企业并没有在创新过程中寻求外部合作。更深入的,研究者将创新的输出作为变量研究了合作伙伴的选择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支持了伙伴对绩效的正相关影响。另一个有趣的发现是,在同一个行业中,存在多个合作者共存的情况。

Agarwal & Selen(2011)的研究没有集中关注服务创新过程中,战略合作伙伴的选择机制;而是提出了“服务升华”(elevated service offerings,ESO)的概念,用以研究企业联盟对服务供给提升的影响。ESO意即服务企业通过合作与联盟来提升原有服务或者是提供新的服务,而这种提升的结果,是不可能分离由单一的组织可以达成的。ESO能够在服务网络和服务系统的维度上提供研究服务创新的框架。

Agarwal & Selen(2011)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澳大利亚449个通讯行业服务提供商及其联盟组织的合作行为。其实证研究结果揭示了当下的服务创新已不再仅仅是流程和产品的革新,也应当是服务绩效和生成力的增益,甚至于服务组织形态上的创新。ESO所建构的三个检验层次——战略、生产率、绩效的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服务创新具有日益增长的复杂性和多维度的特点,同时创新的过程是重复迭代的。

综上,在纯粹服务语境下的服务创新研究仍在蓬勃发展之中,主要的研究具有三种导向:市场营销导向、战略导向以及运营导向。无论在哪一领域当中,服务创新的概念边界以及概念模型都仍是有待发展的。虽然学者们都提出了各自的理论建构,但仍缺乏主导性的研究框架的出现。这也正是该语境中最大的研究机会所在。进而,关于服务创新研究的量表开发、实证研究工作也仍待推进。非常重要的是,同时对制造业材料和服务业材料进行探讨的实证研究还较少出现。

五、结论

服务创新研究自诞生以来,经历了长时间的理论演变。服务创新的研究关注点从制造业语境逐渐向服务行业语境发生了转移。于此同时,更多

独立于产品创新的服务创新的理论建构工作得到了推动,从而逐步在战略、营销、运营方面都产生了服务创新研究的成果。在SD逻辑逐渐兴起的经济背景下,服务创新将更显著的成为全行业范围中赋予企业竞争力和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驱动;服务创新的主体也将从服务提供者的完全主导,逐渐向顾客终端移动,顾客将在新的创新实践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关于顾客主导的服务创新的研究也许将会成为新的研究机会。

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服务业的发展正在迅猛成长时期。十二五计划

进一步给予中国服务业的发展以政策支持。可以预见,中国的服务市场将在容量扩大的同时面临竞争水平越来越激烈的现实。服务企业在竞争中满足顾客差异而多变的需求将成为企业商业实践中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因而,服务创新的中国本土化研究势在必行。结合中国情境的服务创新研究也将为全球服务创新研究贡献新的声音。

【参考文献】

[1]Akamavi, R.K. (2005), ―A research agenda for investigation of product innovation in the financial services sector‖, Journal of Services Marketing, V ol. 19 No. 6, pp. 359-78.

[2]Barras, R. (1986), ―Towards a theory of innovation in services‖, Research Policy, V ol.

15,pp. 161-73.

[3]Barras, R. (1990), ―Interactive innovation in financial and bu siness services: the vanguard

of the service revolution‖, Research Policy, V ol. 19, pp. 215-37.

[4]Berry, L. and Parasuraman, A. (1991), Marketing Services: Competing through Quality,

The Free Press, New York, NY.

[5]Bongsug (Kevin), Chae.,(2011), An Evolutionary Framework for Service Innovation: Insights of Complexity Theory for Service Science, 135(2012), pp.813-822

[6]Bullingera, H.,F¨ahnrichb, K.,Meiren,T.,2003.Serviceengineering—methodical development ofnewserviceproducts.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duction Economics 85,275–287.

[7]Chae, B., 2009. Growth of business consulting and systems integration firms through integrated IT service: a service science 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rvices Sciences 3,

40–52.

[8]Chase, R., Apte, U., 2007. A history of r esearch in service operations: what’s the big idea?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25, 375–386.

[9]Chase, R.B. (1981), ―The customer contact approach to services: theoretical bases and practical extensions‖,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V ol. 29 No. 4, pp. 698-706.

[10]Coombs, R. and Miles, I. (2000), ―Innovation, measurement and services: the new problematique‖, in Metcalfe, J.S. and Miles, I. (Eds), Innovation Systems in the Service Economy, Kluwer, Dordrecht, pp. 83-102.

[11]Den Hertog, P. (2000), ―Knowledge 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 as co-producers of innov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 V ol. 4 No. 4, pp. 491-528.

[12]Den Hertog, P., van der Aa, W., de Jong, M.W., 2010. Capabilities for managing service innovation: toward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Journal of Service Management 21 (4),

490–514.

[13]Dolfsma, W. (2004), The Process of New Service Development: Issues of Formalization and Appropriability ERIM Report Series Research in Management, Erasmus Research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Rotterdam.

[14]Drejer, I., 2004. Identifying innovation in surveys of services: a Schumpeterian perspective. Research Policy 33, 551–562

[15]Essen, A., 2009. The emergence of technology-based service systems. Journal of Service Management 20, 98–122.

[16]Gallouj, F., Savona, M., 2009. Innovation in services: a review of the debate and a research agenda. 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 19, 149–172.

[17]European Commission (2009), Challenges for EU Support to Innovation in Services –Fostering New Markets and Jobs through Innovation, SEC(2009)1195 Final, European Commission,Brussels.

[18]Fitzsimmons, J., Fitzsimmons, M., 2008. Service Management: Operations, Strate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cGraw-Hill, New York.

[19]Froehle, C., Roth, A., 2007. A resource-process framework of new service develop- ment.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16, 169–188.

[20]Gadrey, J., Gallouj, F. and Weinstein, O. (1995), ―New modes of innovation: how services benefit indust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rvice Industry Management, V ol. 6 No. 3, pp.

4-16.

[21]Gallouj, F. and Weinstein, O. (1997), ―Innovation in services‖, Research Policy, V ol. 26 Nos 4-5,pp. 537-56.

[22]Gallouj, F. (2002), Innovation in the Service Economy: The New Wealth of Nations,

Edward Elgar,Cheltenham..

[23]Goldstein, S., Johnston, R., Duffy, J., Rao, J., 2002. The service concept: the missing link in the service design research?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 121–134.

[24]Gronroos, C. (2007), Service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 A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Approach, 3rd ed., Wiley, Chichester.

[25]Heskett, J.L., Sasser,W.E. Jr and Schlesinger, L.A. (1997), The Service Profit Chain, The Free Press, New York, NY.

[26]Hipp, C. and Grupp, H. (2005), ―Innovation in the service sector: t he demand for service-specific innovation measurement concepts and typologies‖, Research Policy, V ol. 34, pp. 517-35.

[27]Howells, J., 2004. Innovation, consumption and services: encapsulation and the combinatorial role of services. The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 24 (1), 19–36.

[28]Kauffman, S., 1995. At Home in the Universe: The Search for Laws of Self- Organization and Complexit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29]Levitt, T. (1972), ―Production line approach to service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V o l.

50 No. 5,pp. 41-51.

[30]Linton, J.D. and Walsh, S.T. (2008), ―A theory of innovation for process-based innovations such as nanotechnology‖,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V ol. 75 No. 5, pp. 583-94.

[31]Lovelock, C.H. (1984), Services Marketing: People, Technology, Strategy, Prentice-Hall, Englewood Cliffs, NJ.

[32]Lovelock, C.H. and Wirtz, J. (2007), Services Marketing: People, Technology, Strategy, Pearson Prentice-Hall, Upper Saddle River, NJ.

[33]Lusch, R.F., V argo, S.L. and Wessels, G. (2008), ―Towards a conceptual foundation for service science: contributions from service dominant logic‖, IBM Systems Journal, V ol. 47 No. 1,pp. 5-14.

[34]Maglio, P., Spohrer, J., 2008. Fundamentals of service science.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36, 18–20.

[35]Martinez, V., Bastl, M., Kingston, J., Evans, S., 2010. Challenges in transforming manufacturing organisations into product-service providers. Journal of Man- ufacturing Technology Management 21 (4), 449–469.

[36]Matthing, J., Sanden, B. and Edvardsson, B. (2004), ―New service development: learning from and with custom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rvice Industry Management, V ol. 15 No. 5, pp. 479-98.

[37]Mathe, H., Shapiro, R.D., 1993. Integrating Service Strategy in the Manufacturing Company. Chapman & Hall, Suffolk (UK).

[38]Mathieu, V., 2001. Service strategies with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benefits, costs and partnership.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rvice Industry Management 12 (5), 451–475.

[39]Menor, L., Tatikonda, M., Sampson, S., 2002. New service development: areas for exploitation and exploration.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 135–157.

[40]Michel, S., Brown, S.W. and Gallan, A.S. (2008), ―Service logic innovations: how to innovate customers, not products‖, Californi a Management Review, V ol. 50 No. 3, pp. 49-65.

[41]Miles, I. (2006), ―Innovation in services‖, in Fagerberg, J., Mowery, D.C. and Nelson, R.R. (Ed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Innov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pp.

433-58.

[42]Miozzo, M. and Soete, L. (2001),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services: a technological perspective‖,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V ol. 67, pp. 159-85.

[43]Moller, K., Rajala, R. and W esterlund, M. (2008), ―Service innovation Myopia? A new recipe for client-provider value creation‖,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V ol. 50 No. 3, pp. 31-48.

[44]Nightingdale, P. (2003), ―Innovation in financial services infrastructure in Shavinina‖, in Shavinina, L.V. (Ed.), The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Innovation, Elsevier, Oxford, pp.

529-47.

[45]OECD (2005), Enhanc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ervices Sector, OECD, Paris.

[46]Parasuraman, A., Zeithaml, V.A. and Berry, L.L. (1985), ―A conceptual model of service qualit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Journal of Marketing, V ol. 49, pp. 41-50.

[47]Pavitt, K. (1984), ―Sectoral patterns of technical change: towards a taxonomy and a theory‖, Research Policy, V ol. 13, pp. 343-73.

[48]Quinn, J.B., Doorley, T.L., Paquette, P.C., 1990. Beyond products: services-based strateg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68 (2), 58–66.

[49]Renu, Agarwal., Willem, Selen., (2011), Multi-dimensional nature of service innovation: Operationalisation of the elevated service offerings construct in collaborative service organiza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 Production Management, V ol. 31

No.11,pp. 1164-1192

[50]Schumpeter, J.A. (1934), 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

[51]Sirilli, G., Evangelista, R., 1998.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services and manu- facturing: results from Italian study. Research Policy 27, 881–899.

[52]Sundbo, J. (1994), ―Modulization of service production and a thesis of convergence between service and manufacturing organisations‖,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 V ol.

10 No. 3, pp. 245-66.

[53]Sundbo, J. (1996), ―The balancing of empowerment. A strategic resource based model of organizing innovation activities in service and low tech firms‖, Technovation, V ol. 16 No.

8,pp. 397-409.

[54]Sundbo, J. (1997), ―Management of innovation in services‖, The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 V ol. 17 No. 3, pp. 432-55.

[55]Sundbo, J. and Gallouj, F. (2000), ―Innovation as a loosely coupled systems in services‖,

in Metcalfe, J.S. and Miles, I. (Eds), Identifying Innovation Systems in the Service Economy, Measurement and Case Study Analysis, Kluwer Academic Press, London, pp. 43-68.

[56]Tether, B.S. and T ajar, A. (2008), ―Beyond industry-university links: sourcing of specialist knowledge for innovation from consultants, private research organisations and the public science base‖, Research Policy, V ol. 37 Nos 6-7, pp. 1079-95.

[57]Thomke, S. (2003), ―R&D comes to services: Bank of America’s pathbreaking experiment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V ol. 81 No. 4, pp. 70-9.

[58]Alexandre Trigo. And Xavier V ence. 2005, ―Scope and Patterns of Innovation Cooperation in Spanish Service Enterprise‖, Research Policy, Article in Press.

[59]V andermerwe, S., 1993. Jumping into the customer’s activity cycle: A new role for customer services in the 1990s. The Columbia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28 (2), 46–65.

[60]V andermerwe, S., Rada, J., 1988. Servitization of business: adding value by adding services.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6 (4), 314–324.

[61]V argo, S.L., Lusch, R.F., 2004. Evolving to a new dominant logic for marketing. Journal of Marketing 68, 1–17.

[62]V argo, S.L. and Lusch, R.F. (2004b), ―The four service marketing myths: remnant of a goods-based, manufacturing model‖, Journal of Services Research, V ol. 6 No. 4, pp. 324-35.

[63]Zeithaml, V.A. and Bitner, M.J. (2003), Services Marketing: Integrating Customer Focus across the Firm, 3rd ed., McGraw-Hill, New Delhi.

Foreign Literature Review on Service Innovation

[Abstract]:Service has increasingly boosted the growth of economy among countries and enhanced the well-beings of people. Accordance with the emerging of a SD-logic, a variety of industries has embraced the trend of servitisation. As a critical approach to development among service firms, Service Innovation appeals to scholars across disciplines, and their works has experience a transition from manufacturing context to service context. This paper reviews overseas literatures across several fields, including the concepts of SI, The works on SI derives from manufacturing Innovation, and the works embedded in pure service context. The review also provides a mu lt i-d ime ns io n p ersp ective o f mark et ing,o p erating a nd strategy.

[Key Words]: Service Innovation, Review, Foreign literatures

关于产业技术创新的研究综述

经济研究导刊 ECONOMIC RESEARCH GUIDE 总第166期2012年第20期Serial No .166 No .20,2012一、技术创新的概念 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中第一次提出“创新”的概念:“创新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 的新的组合。” [1] 弗里曼(1973)认为,技术创新是技术、工艺商业化的过程,导致新产品的市场实现和首次商业性转化[2]。Bessant (2001)认为,技术创新是技术变革过程中发明之后的阶段[3]。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在1969年的研究报告中将创新定义为技术变革的集合;在1976年的报告中把模仿和不需要引入新技术的改进视为低层次的两种创新,划入技术创新的范畴[4]。傅家骥(1995)认为,技术创新是:从研究开发(R&D )到企业家抓住市场潜在机会,重新组合生产条件和生产要素,建立生产费用更低、能效更强、效率更高的生产经营的系统活动过程[5]。 曹萍等(2008)认为,技术创新是指企业根据市场需求、 竞争状况及自身条件,进行技术研究开发以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6]。廖媛红(2009)指出,技术创新是对新产品、 新工艺、新服务以及上述各项改进的构想从闪现、研究到生产、销售,实现市场价值的全过程[7]。 综合上述观点,技术创新是技术和经济相结合的过程,是包括新构想的产生、研究开发到成果引入市场、商业化和应用扩散的一系列科学、技术和经营活动的全过程。 二、技术创新模式 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先后出现了五种具有代表性的技术创新模式。 1.技术推动的技术创新过程模式,是指创新主体通过研究开发得到新技术、新产品来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并通过生产和销售把新技术、新产品引入市场。在这种模式中,科技进 步或研究开发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来源,市场只是被动的接受创新成果[8]。 2.需求拉动的技术创新过程模式,认为多数的技术创新是由社会和市场需求拉动的渐进性的过程,而不是技术推动的直接结果[9]。 3.技术推动与市场需求相互作用的模式,强调技术和市场的有机结合共同推动技术创新,把单一的技术创新模式视为科学、技术和市场交互作用的特例[10]。 4.技术创新一体化模式,认为技术创新过程包括构思、研究开发、生产以及营销等行为,强调研发和制造的一体化,以及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沟通联系[11]。 5.技术创新的网络模式是一体化模型的发展,强调合作企业之间更密切的联系和信息交换。随着技术的进步,技术创新过程的网络化已成为创新过程发展的趋势。 三、我国产业技术创新的现状 按照划分对象的层次不同,技术创新可划分为企业技术创新、产业技术创新和国家技术创新。产业技术创新是以企业技术创新为基础,推动整个产业进步,提高产业竞争力的过程[1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2007)指出,随经济社会发展,我国企业技术条件发展较快,部分企业已具备较好的创新基础和研发能力,但仍然缺乏技术型人才和核心技术[13]。肖虹(2007)通过对37个产业1999—2004年技术创新统计数据的研究,指出当前中国产业技术转化能力较弱,高新技术产业与非高科技产业对技术的转化能力不强[14]。 王健(2007)结合我国高新技术产业2000—2004年的指标值,认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在R&D 投入和产品占世界出口份额上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对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也较为薄弱[15]。董瑜等(2011)的研究表明:我国的产业技术创新 收稿日期:2012-05-30 作者简介:王璐(1988-),女,安徽合肥人,硕士研究生,从事产业经济学研究。关于产业技术创新的研究综述 王 璐 (安徽大学,合肥230601) 摘要: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因此,在创新过程中,要注重培育企业主体创新意识,引进和培养技术创新人才,提高研发人员比重,创建学习型组织。政府要加大研发资金投入力度,选择正确的技术创新战略,加强对科研成果的保护力度,加大产业政策扶持,营造良好的技术创新氛围和政策环境,从而提升产业整体的技术创新能力,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技术创新;产业技术创新;创新能力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 (2012)20-0020-02 20——

关于企业创新研究文献综述

关于企业创新绩效研究综述 摘要:企业创新,虽然最通常是指产品和技术的创新,但实际上,企业创新涵盖企业的方方面面。在一个行业中,创新决定了一个企业是引领者还是模仿跟随者。企业创新也是企业家对整个创新过程所涉及的创新目标和创新活动方案进行设计、选择并组织实施的行为过程,其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创新的最佳效益,即取得较大的创新绩效。创新绩效的大小受多个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企业创新、创新绩效、企业 自从1912年熊彼特在其著名的《经济发展理论》中首先提出“创新”的概念之后,创新逐渐受到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关注。创新绩效反映企业创新行为取得的成果,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国内理论界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将影响创新绩效的因素划分为四个,本文拟综合分析多个学者提出的观点以及其看法的缺陷,从而提出这四个因素的关系和各因素下使企业绩效最大化的几点建议。 一、影响因素的分类 鉴于目前对知识的研究和对创新的研究这两个领域有很多相通之处,这两个研究领域的界限日渐模糊【1】。国外学者将知识资本划分为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而这3种资本通过以下途径积累和分配知识:个人;组织结构、过程和系统;联系和网络【1】。另外,也有学者认为创新受到个人、企业及网络3个层面因素的驱动。本文借鉴国外文献对知识资本的划分,并结合国内外文献的相关内容,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分类:宏观层面的影响因素,例如马宁、官建成指出“产业政策影响专利数量”【2】;买忆媛,聂鸣指出国家的经济制度影响创新绩效”。企业与外部组织间联系与互动的因素,如Jaffe、Levin和Reiss研究了知识溢出的问题;国内也有研究者对此做出探讨。管理层面的影响因素,例如Gupta指出了企业内部部门之间的协作对创新的影响;杨建君等人就沟通因素对

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分析与建议

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分析与建议 05基地李仁伟(40501135)曾唯海(40501127) 摘要:区域创新能力是造成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专利数据是衡量区域创新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在我国,专利具有集中于沿海分布的特点,动态数据表明区域创新能力的差距在不断扩大。计量模型分析表明,各地区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支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①(作为竞争程度的衡量),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作为对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衡量)对专利申请数都有显著影响。由此可以得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来增强各地区以专利数量衡量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专利区域创新R&D经费支出竞争程度 1.引言 进入21世纪,科技革命正在改变着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模式,导致了国家间、地区间和企业间竞争方式的改变,使竞争的实质变为创新能力的竞争。当前,创新带来的新技术的采用已经成为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经济增长的过程实际上是由新技术应用于生产领域的过程实现的。 中国是一个大国,因地理、历史、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原因,各个地区的创新能力分布很不均匀。在中国,以广东深圳为主的珠江三角洲,上海、江苏、浙江为主的和以北京为主的三大经济发展极正在形成。而这种极化的原因是区域创新能力的大小在地区分布上的不均匀。 区域创新能力是指一个地区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专利的申请量和授权量是国家科研产出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因此,对各地区专利的申请量②的统计分析,可以了解我国各地区创新能力的现状,探索创新政策上某些仍需改进的方面。 2.文献综述 专利数据是研究技术创新的重要资源,专利申请量在各地区的分布又不是随意的,要受到社会、经济等多方面条件的制约。国外对专利分布的研究很早就已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一般以年产量作为企业规模的标准,国家对不同行业的企业都制订了一个规模要求,达到规模要求的 企业就称为规模以上企业。国家统计时,一般只对规模以上企业作出统计,达不到规模的企业就没有统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全部国有企业(在工商局的登记注册类型为"110"的企业)和当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含)的非国有工业企业。 ②由于在我国专利申请到授权往往需要几年时间,这里取申请量以方便研究

技术创新管理论文

技术创新管理课程论文题目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基于江苏的实证研究 学生姓名吴文军 学号 20081307027 院系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二O一一年一月五日

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基于江苏的实证研究 吴文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210044 摘要:知识经济的到来预示着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的因素。创新活动中的R&D(研究和开发)投入与经济增长的主要量度指标GDP增长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本文基于索洛模型提出用于测度研发(R&D)投入对GDP贡献的定量分析模型,根据江苏省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二者的关系。 关键字:创新 R&D GDP 1、绪论 研究与试验发展(R&D) : 指为增加知识的总量( 其中包括增加人类、文化和社会方面的知识) , 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工作。提高R&D经费的投入规模和强度是一个国家实现自主创新的重要手段, 这一点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中已得到证实。美国政府近年来也指出: 研发投资来测定美国经济增长的方法能更好地解释目前无法解释的40%的经济和生产力成长, 但这还处在初步研究阶段。近年来, 我国也越来越重视自主研发的投入对科技、经济的贡献了。《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明确了“十一五”期间, 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占GDP 的比例将达到2%, 同时也指出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全局看, “十一五”期间, 我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需要坚实的科学基础和有力的技术支撑。而作为经济大省的江苏省,尤其要在R&D经费上加大投资。本文基于索洛模型提出用于测度研发(R&D)投入对GDP贡献的定量分析模型,基于江苏省的数据,对R&D经费投入对GDP 增长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有关结论和建议。 2、文献综述 2.1 技术创新理论的提出 熊彼特( JosephA. Schumpeter) 于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创新理论”之后, 又在《经济周期》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中将这一理论加以运用和发挥, 形成了以创新理论为基础的独特的理论体系, 并在方法上强调发展观点和内在因素并重, 坚持用动态分析代替静态分析, 强调并采用历史、统计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熊彼特认为, 创新是指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 是打破经济静止均衡状态、推动经济向前发展的根本力量。它包括五个方面: 生产一种新产品; 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开辟一个新市场; 获得一种新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 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创新不是一种例行工作, 而是企业家对新产品、新市场、新的生产方式和组织的开拓以及对新的原材料来源的控制。实行了创新的企业在成本、质量、效率的竞争中就处于有利地位, 获得额外利润, 其他企业纷纷效仿, 一个领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文献综述研究

毕业论文 科技型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文献综述研究 专业名称:市场营销 班级: 111601班 学生姓名:施晓燕 学号: 201116060123 指导教师:常洁 二零一五年六月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对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政府出台的许多政策、措施也体现出了对其的高度关注。但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对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缺乏认识与研究,更缺少对系统的构建与运行,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对企业认识系统起着理论与现实的意义。 技型中小企业进行实地调查分析现状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综述本论文在对山西省高新区科论文写作方法对中国知网等相关网站上的资源进行统计筛选整理分析,从生态系统、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4个方面的文献入手,在分析理论的基础上进行评述,最终分析总结出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整体理论。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Medium-small-sized enterprises are playing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Many policies and measures promulgated by the government also reflect the high attention of it.But due to the small and medium sized enterpris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ecologic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system theory lack of understanding and research,lack of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Therefore, the research on enterprise understanding system plays a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Shanxi Province high tech Zone SMEs field survey analysis of the status , using literature review method of writing of CNKI and other related web resources for statistical sorting analysis, starting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the ecosystem,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cologic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syste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technology innovation ecosystem of literature, are reviewed on the basis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finally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overall theory of technology-based SME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cosystem. Keywords: Medium-small-sized enterpris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echnology innovation; ecosystem

技术创新理论研究趋势综述

技术创新理论研究趋势综述 【摘要】技术创新是新技术的产生和商业化应用。本文根据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趋势,将其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单个企业创新行为、创新企业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创新企业与国家关系的研究阶段,并将各阶段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技术创新理论;演变趋势;综述 1.技术创新的概念界定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A.Schumpeter,1912)的《经济发展理论》的出版,首次提出了“创新”这一概念,他认为:“所谓创新,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a new combination)引入生产体系。”其内涵包括:(1)引入新产品;(2)引入新工艺;(3)开辟新市场;(4)控制原材料新的供应来源;(5)实现工业的新组织。熊彼特的创新概念既包括了技术性变化的创新,又包括了非技术性变化的创新,其创新理论开辟了技术创新理论的先河。下表列举了以往研究者对“技术创新”的概念界定(见表1)。 表1 以往研究者的“技术创新”的概念界定列举 2.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发展阶段 20世纪熊彼特最早提出了技术创新理论,从此,拉开了技术创新研究的序幕。根据相关研究文献,从时间上可把技术创新理论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 2.1第一代技术创新理论 第一代技术创新理论研究阶段为单个企业创新行为研究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在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推动下,技术创新研究迅速发展,逐步突破新古典经济学的限制与束缚,形成对技术创新起源、效应和内部结构与过程等方面的专门研究。但研究主要停留在对单个企业创新行为的研究上,如熊彼特于1934-1944强调企业家的作用(见图1)。此后,技术创新理论形成了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为研究对象、组织变革和组织形式为研究对象的两个分支。该时期并未形成完整的理论框架。 图1 熊彼特的企业家创新模型 (Mark Dodgson,Roy Rothwell,2000) 2.2第二代技术创新理论 第二代技术创新理论研究阶段为创新企业与企业的合作关系研究阶段。时间为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该阶段研究强调创新企业与企业的合作关系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及运行机制创新研究文献综述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及运行机制创新研究文献综述 对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及运行机制的改革与创新一直是国内外高校致力于推行的工作,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高等教育机构对学分制的改革采取了新的策略,20世纪80年代,我国高校开始推广学分制,学分制被一部分重点大学率先采用,随后部分地方院校也相继实施,可目前为止,国内高校所实施的学分制均未达到最终目标。随着学分制的全面推行,国内外学者对学分制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各高校也以期通过学分制的改革来实现实践教学模式及运行机制的创新。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的学分制教育体系及教育模式较为成熟,在学分制背景下,实践教学以其极大的灵活性、实用性服务于其学术发展,并促进了教育与社会的流动,对开放的教育体制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起了重要促进作用。综合已有文献,笔者总结国外对高校实践教学的研究如下。 (一)关于高校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 比较典型的国外实践教学模式,即美国的社区学院以及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社区学院具有注重实践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时分配接近1:0.8,甚至能达到1:1,技能教学注重各种能力的综合性和职业性培养。德国的双元

制是德国高等职业学院普遍实行的实践教学模式,是由国家立法支持、校企合作办学,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人才的教学模式(姚永聪,2012)。“双元制”模式十分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训,其理论和实践之比约为3:7或者2:8,理论教育尤其注重于实践相结合,且服从于实践需求。另外,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它是由国家框架体系下以产业为推动力量,政府、行业与学校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而进行的灵活办学、相对独立的多层次综合性人才培养模式(李强、刘继平、皮智谋、任东、申晓龙,2008)。加拿大的实践教学模式为合作教育计划,是一种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在合作教育雇主机构中的工作经历结合起来的计划,通常涉及在商业、工业、政府及社会服务等领域。英国实行的“三明治”教育模式,让学生一段时间在校学习,一段时间到工厂实习以及工读交替进行的教学计划(首珩,2011)。 (二)关于国外高校实践教学模式特点的研究 学者通过研究美国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定位、组织形式、实践内容和指导力量,发现其呈现出鲜明的社会化运作的特点,实践内容和指导己经形成了学校、政府环环相扣的成熟的模式(刘志军,2009)。德国的“双元制”、加拿大的“CBE”、英国的“资格推动型”、澳大利亚的“TAFE”等模式具有一些共同特点,实践教学围绕技术应

诱致性技术创新:文献综述及其引申

诱致性技术创新:文献综述及其引申* Induce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Theoretical Development and Literature Review 何爱曾楚宏 内容提要梳理半个世纪以来诱致性技术创新的理论演变过程并综述相关文献。该理论成功地揭示了既定资源条件下技术生成和变化的方向,主要被应用于农业发展研究。现有文献多数以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为对象,且多为验证性研究。通过对理论发展和实证研究表明,以该理论研究中国农业尚存在很大空间。 关键词诱致性技术创新技术变革农业发展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40;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420 He Ai Zeng Chuhong Abstract:This paper provide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studies on the theory of induce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and finds that most of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focuses o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developed economies,and especially,they are confirmatory studies.As to Chinese agriculture,there are still huge potential research areas under this theoretical frame-work. Key words:induce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technological change,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技术变革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之一。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将技术变革与 资源禀赋结合到一起,通过把技术变革视为内生变量,成功地解释了在自然资源 给定的条件下技术生成和变化的偏向问题。该理论萌芽于20世纪30年代,至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得到关注与发展,并主要被应用于研究农业技术变革和 农业发展。现有研究通过对各国(地区)农业的考察,成功地说明了农业技术变 革的路径及其对整体农业发展的影响。但较多集中于对发达国家(地区)农业的 研究,且多数仍属验证型,即考察理论的存在性和正确性,较少研究运用该理论 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 一、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 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最初是从厂商理论中发展而来,包括两个分支。一个 分支是“施莫克勒-格里利切斯”(Schmookler-Griliches)假说,重点关注增长的产 品需求对技术变革速度的影响,也可称其为市场需求诱致的技术创新理论。 Griliches采用这一理论对美国杂交玉米的发明和推广进行研究,并解释了这一 过程中市场需求所起的作用,但是并没有给出一个比较完全的理论模型描述[1]。 而Schmookler非常肯定地指出,引致发明的因素在于市场力量的作用,而不是 其他可获得的基础科学知识[2]。尽管如此,“施莫克勒-格里利切斯”假说并没有 被广泛接受而是遭遇了一些批评。例如,Mowery and Rosenberg认为,“市场需求 *该标题为《改革》编辑部改定标题,作者原标题为《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演变与研 究评述》。

绿色技术创新研究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017998010.html, 绿色技术创新研究综述 作者:李杰中 来源:《创新科技》2015年第10期 [摘要] 回顾绿色技术创新研究的演进历程,梳理理论研究的热点和主要成果,从评价模型、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等方面探讨绿色技术创新评价研究,评析研究现状与指出存在问题,探讨进一步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关键词] 绿色技术创新;理论;评价研究 [中图分类号] F204 ;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10-32-3 Research Review on the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Li Jiezhong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ingde Normal University,Ningde Fujian 352100) Abstract:This paper reviewed the evolution of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research,combed the hot and main achievements of theoretical research,discussed the evaluation research of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 terms of the evaluation model,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evaluation methods,assessed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pointed out the problems,to explore the direction and focus of further research. Keywords: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Theory;Evaluation research 绿色技术创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随着资源与环境约束的加剧,绿色技术创新成为创新领域研究的热点议题,学者们对此进行了诸多研究和探讨,取得了不少积极的研究成果。 1 国外绿色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综述 国外对绿色技术创新研究随着绿色意识的增强和对环境保护的关注而逐渐展开。从时间维度看,绿色技术创新本身历经了几个明显的发展阶段,从末端技术到无废工艺(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从废弃物最少化技术到清洁生产技术(1984年至1989年),直到对污染预防技术的关注(1990年),绿色技术不断演进,不断向前渗透,目标和关注重点历经了污染的 去处与资源化、资源的合理利用、零排放、节能减排与源头消减,更加强调全过程的绿色技术创新,更加强调防患于未然,更加强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互动。

创新能力培养文献综述

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其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 摘要: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是一个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的大世,其中创新能力更是其中的重头戏,一个国家如果如果有了足够强的创新能力他就能长盛不衰不断发展进步,如果没有创新能力那就只能固步自封,走向灭亡。大学生作为时代的精英,他们的创新能力如何更是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如何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成为了各国关注的问题。本文对国内外一些学者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作了简要综述,并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其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做出了一些个人分析。 关键字:创新能力大学生培养经济发展影响 21 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 知识经济需要一批具有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摇篮。当代大学生, 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2006 年, 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示: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奋发努力、扎实苦干,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周笑妮等,2010)他们能力的强弱,将影响着未来社会的发展。因此, 我国的高等学校教育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把他们培养成为创新型人才。这些人才不仅要有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还要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 并且具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的意识; 除此之外, 还要有一定的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最为重要的, 是要具有创新的意识和创新能力。(王丽萍,2008)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其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理论基础 创新能力的内涵:目前国内外关于创新能力内涵的解释有很多我简要选取了这三种:第一种观点以张宝臣等为代表, 认为创新能力是个体运用一切已知信息, 包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等 ,产生某种独特、新颖、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它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等三部分, 核心是创新思维(张宝臣,2004)。第二种观点以安江英等为代表, 她认为创新能力表现为两个相互关联的部分, 一部分是对已有知识的获取、改组和运用; 另一部分是对新思想、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与发明(安江英,2006)。第三种观点从创新能力应具备的知识结构着手,认为创新能力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工具性知识以及综合性知识四类。(Burton R. Clark,1993)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 1.标准化思维 传统的标准化思维是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痼症, 从高考的标准化训练到考研命题的标准化引导, 从中学教师的“刻板”讲解到大学教师的“规范”说教, 满脑子的标准化答案, 使学生固步自封, 思想越来越趋同, 想象力越来

关于企业创新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2018年5月西部皮革理论与研究 关于企业创新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陈园园 (天津财经大学,天津30000) 摘要:创新是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科技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这几年来,中国高度重视创新,提出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企业创新作为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相关研究已经成为了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点。本文通过总 结国内有关企业创新的研究成果,从影响企业创新的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两个角度总结了现有文献。 关键词:企业创新;宏观因素;微观因素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 - 1602 (2018) 10 -0051 -02 创新是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科技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国 民经济发展的核心。这几年来,中国高度重视创新,提出创新驱动 的发展战略。企业创新作为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相关研究 已经成为了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点。 1宏观因素 蔡竞和董艳(2016)使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各 城市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的数据,结合中国工业企业在2005年- 2007年的数据,对区域银行竞争程度对企业创新行为是否会产生影 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银行业的竞争性市场结构对企业的 研发创新具有促进作用,而且这种影响在中小企业更为明显。同时,与国有商业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相比,股份制商业银行可以 更好地推动企业进行研发创新。 史宇鹏和顾全林(2013)在建立理论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国 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情况对微观企业中创新投入的影响。结果发 现,公司中存在的知识产权侵权的程度会对公司的研发活动产生较 强的抑制作用,而且通过调查与查处并不能完全消除这种负面影 响。另外,知识产权保护的程度对不同公司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与 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受知识产权保护的影响会更大;高竞争 行业的企业也是。 王文春和荣昭(2014)利用1999 -2007年间35个大中型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数据,研究了房价上涨对新产品的产量和X&D 投入的影响。结果发现:如果房价上涨越快,那么本土企业创新的 趋势就越弱。 吴超鹏和唐莳(2016)对中国各省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 的不同对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是否会产生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 表明:如果政府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大,那么可以提高企业的创 新能力,具体表现为企业专利研究的产出和研发投入增加;同时,加强知识产权执法是通过降低研发溢出损失以及减轻外部融资约束 着两种方式来促进企业创新的。 倪骁然和朱玉杰(2016)发现,加强劳动保护可以使企业的创 新创新活动增加。他们以2008年《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为基准,建立了双重差异模型。结果显示,在《劳动合同法》实施以后,劳 动密集型企业的创新投入大幅增加。同时,企业的创新产出也显著 增加。另外,本文的结论在创新需求和竞争程度较高的行业,以及 在民营企业中更为突出。 苏依依和周长辉(2008)吸收和整合了企业行为论与组织生态 学这两个理论,深入探讨了产业集群是否会对企业创新产生促进作 用。首先,从企业行为理论这个角度来看,集群预期为集群公司提 供了绩效评估的基准,这反过来影响了公司的创新决策。其次,从 组织生态学的角度看,集群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化将影响集群企业对外部环境的感知,从而影响企业的创新决策。同时,他们实证分析 了基于2002 -2003年中关村科技园区高新技术的数据。结果表明,企业绩效低于集群预期,集群企业采用高强度研发的可能性较大。 林炜(2013)运用内生增长模型以及知识生产函数来分析了劳 动力成本上升是否会对公司创新能力产生影响。他利用1998 -2007 年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进行研究,计算了制造企业的创新能力对 于劳动力成本的激励弹性系数。结果发现,公司的创新能力与劳动 力成本呈现出正向变动的关系。 张峰等(2016)根据2012年世界银行对中国民营制造企业的 调查数据,研究了非正规部门的灰色竞争是否会对企业创新决策产 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正规部门的存在以及其灰色竞争行为确 实会阻碍正规企业的自主创新,促使正规企业转向模仿。但与此同 时,企业间的合作创新并没有受到影响。同时,非正规竞争的抑制 作用在监管较严的地区更为严重,而在资源丰富或知识产权保护较 强的地区并不是很严重。 江轩宇(2016)结合实施创新驱动型发展战略和深化我国政府 分权改革的现实背景,讨论了地方国有企业金字塔结构对企业创新 的影响。结果发现,地方国有企业的金字塔结构与企业创新呈现出 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表明政府分权能够有效提高公司的创新能 力。另外,减轻政策负担,增加创新资源,放宽工资控制,增加创 新意愿等措施也是促进企业创新的有效方法。 2&观因 王姝勋等(2017)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以及双重查分法,检验 了2006 -2011年中国上市公司采用期权激励是否会对企业创新产生 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期权激励这一措施增加了公司的专利产量,而且增幅高达30/。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以及 期权行权期较长的公司中更加显著。 余琰和李怡宗(2016)分析了以高息委托贷款为代表的影子银 行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年内从事高息委托贷款 使公司未来的专利产出水平和投资水平降低了,同时,未来营业利 润资产收益率较以前更低,而营业外利润资产收益率变得更高。 周黎安和罗凯(2005)运用1985年至1997年的中国省级面板 数据,研究了中国企业规模和创新的地域差别问题。结果发现,在 中国,企业规模能够对创新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但这种关系在非 国有 业更显著。这表明 业 与 业 的关系 立在一定的公司治理结构上。简单的规模化和集团化并不能保证公司 能够 。 鞠晓生等(2013)利用1998年至2008年的数据进行研究,发 现,由于存在较高的调整成本和比较 (下转第53页) 作者简介:陈园园(1994-),女,汉族,江苏盐城人,管理学硕士在读,天津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与方法。 51

企业研发人员激励文献综述

我国企业研发人员的激励模式研究 国内外研究现状 1.研发人员的涵义和特征 国外对知识型员工(knowledge worker)的研究始于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他在1959年的著作《明天的里程碑》里将知识型员工定义为“掌握、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在当时,它是指经理或执行经理一类的知识工作者。Lori L Silverman在其著作中指出创新型人才是指拥有深厚的技术知识,具有创造性和丰富的想象力,能提出原创性概念或产生新思想,寻求突破并解决问题的那一类人才,是创新队伍中的一种特殊人才,也是企业中的核心人才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内学者对属于人力资本典型代表的研发人员的认识越来越成熟。 孙理军、聂鸣指出研发人员是企业中利用知识进行创新活动的员工,是企业技术变革的主体,他们是企业的核心员工,是企业最活跃的核心资源,是创新的源泉和发展的动力,研究开发人员的状况反映了企业创新的综合能力,研究开发人员的数量、素质、研发活动的组织以及相应的激励机制是一个企业研究开发规模、力量的具体体现,是企业进行创新活动的决定性因素[2]。李洪伟、高化文(2006)指出研发人员是那些拥有专门技术、掌握核心业务、控制关键资源、对企业产生深远影响的员工。他们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创造、发展企业的核心技术,建立和推动企业的技术和管理升级,扩大企业的市场占有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务实、忠诚、积极和有牺牲精神[3]。蒲湘平、周琴(2004)提出研发人员的本质特征是他们拥有企业发展所需要的技术创新知识和创新精神,这种技术创新知识和创新精神与企业的其它资源相结合,能够转化为具有市场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为企业带来利润和市场,除了这一本质特征,研发人员和其他员工相比,还具有以下五个特征:人力资本特征、团队工作特征、委托代理特征、工作自主特征以及需求个性化和多元化的特征[4]。余莉(2009)对研发人员的特征又做了进一步的补充,指出研发人员的主导特征还包括:学习愿望强烈、富有创造精神,职业忠诚高于企业忠诚,渴望被尊重和认可,成就意识强[5]。郭瑛(2008)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支持,提出了研发人员的三个主要特征:追求职业生涯发展,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发展;对脑力和体力要求高,工作强度大,并且以年轻人为主,业绩报酬是激励研发人员的重要因素;具有较高的创新精神和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忠诚于职业,希望有较好的工作环境[6]。 2.激励和激励机制的研究 自从有管理活动那天起,管理学家对激励问题的研究从来就没有停止过。20世纪前50年对激励的研究成果是通过经验得来的。 泰勒(1911)提出金钱是激励员工的最主要因素,只要给予高工资,就可以

关于区域创新理论的文献综述

关于区域创新理论的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对近几年来最具代表性的20篇经济类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所有关于区域创新的学术论文进行总结,并对这些理论观点进行了归纳与分析,从而进一步的探究了区域创新理论的发展方向,以及引出了产业集聚和FDI对区域创新的作用,而且略述FDI及其效应。 关键词:区域创新、产业集聚、FDI 一、区域创新能力 赵彦云(2009)根据区域创新能力指数,对创新指数的区域机构特征的聚类分析,以及基于经济发展是否支持创新投入、在国内创新辐射和网络活动中扮演角色的因子分析,认为2008年各区域的创新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区域间创新指数落差仍然明显。 在区域创新能力的研究对象和方法方面,宋思丽(2009)在构建城市区域创新发展综合指数的基础上,通过计划指数对城市区域的创新计划进行了量化研究。史修松等(2009)运用随机前沿函数分析方法,以省级区域为样本,测算并分析中国区域创新效率及其空间差异。 二、FDI区位选择 杨先明(2009)认为表明企业层面的因素是造成西部地区吸引FDI困境的重要原因。赵祥(2009)利用1998—2004年省级面板数据重点分析了地方政府竞争对FDI在中国区位分布的影响,发现地方政府竞争和区位特征变量导致FDI的初始地理集聚,而由于集聚效应的作用,地方政府竞争的经济后果会被持续加强,导致了FDI在省级地区不均衡分布。金雪辉(2009)等指出FDI在中国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原因主要在于地区经济增长不平衡、地区内部市场、人力资本等环境不同。 三、FDI的影响效应 1,就业效应。蔡兴等(2009)认为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就业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额就业弹性都呈现出从东部向西部递增的趋势。 2,城乡收入效应。张广胜(2009)指出FDI对城乡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作用非常明显。 3,国内技术。顾锦芳(2009)认为FDI对国内技术的提升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通过引进FDI 能够提升国内的技术水平和人均产出水平,但是受到FDI技术转让、投资技术先进程度等因素的制约。 4,经济增长效应。徐晓虹(2009)比较了外商直接投资对长江三角洲经济增长的短期和长期效应,认为无论是短期效应还是长期效应,外商直接投资的“质”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大于量的影响,所以应吸引更多高质量外资。 5,环境影响效应。陈建国(2009)认为FDI与中国各个经济区域的环境污染状况关系密切,而影响方向、程度却各不相同。 四、推进区域创新的因素 创新发展模式。汤尚颖(2009)认为中国目前已经进入以区域空间形态创新为主导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时期,在创新模式和路径上要分阶段、分区域地分层次发展,并形成点——线——网三维互动、中心城市——二级城市——县域经济——农村地区层次接替的创新发展模式。饶光明(2009)认为应该围绕知识创新、成果转让、应用推广等需求共建科技创新共享平台,协调好内生与外生因素共同促进区域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互动关系。莫琦等(2009)认为企业的创新热情将促进政府建立和完善创新激励制度,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不仅是技术创新的承担者,同时也是制度创新的原动力。 产业集聚和FDI。产业集聚和FDI对区域创新能力及效率具有一定的正向溢出效应。曹休宁、戴振(2009)认为,建立在合作创新基础上的创新优势产业集聚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集聚中的企业合作关系主要包括水平合作和垂直合作,这两种关系都有利于企业的创新。曹广喜(2009)分析表明,FDI对中国创新能力有一定的正向溢出效应,但不是很显著,表现在西部各种层次的创新能力上。邓路(2009)运用中国高技术产业1998—2006年13个行业的面板数据,定量分析了这些产业FDI强度与企业自主创新效率关系,认为中国高技术产业中,FDI强度的增加总体上对于该行业中的内资企业的自主创新水平存在负向影响。 参考资料:

技术创新文献综述

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浙江理工大学,吴华贵,杭州,310018) 摘要: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是自主创新绩效评价和国家创新政策制定的基础。本文回顾了已有的对自主创新能力研究的相关文献,主要从自主创新的投入能力和环境支撑能力两个角度出发,发现以往的文献对投入和外部环境的研究比较多,而对于企业内部的运行和产出能力研究较少。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方面的建议方面强调政府作用的占多数,缺乏对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的内部因素进行研究。 关键词:自主创新;自主创新能力;FDI;R&D; 创新概念的定义 要理解自主创新,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创新,自主的涵义又是什么。 创新一词在辞海中并没有,引用“英汉辞海”innovate,innovation的意思,即采取新的事物,变革,创新,改革。查“英文字根字典”英文单词来自nonus,nonellas.意思是NEW 新的意思。① 熊皮特在其1911年出版的《经济增长理论》首次引入了创新这个概念。他认为任何生产都是一种组合。而当有一种新的组合,这种新的组合是不连续的出现的时候,那么具有发展特点的现象就出现了。这种现象就是创新的最初概念。之后其又在《经济变动分析》一文中对创新做了如下定义:创新就是生产函数的变化,这种生产函数的变化不能分解为无限小的步骤,曾做过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你可以把许许多多的邮车加起来,加到你想要加到的地步,但你永远得不到一条铁路(熊彼特著,叶华译,2007) 。这一定义后来也被学者广泛引用,但是对熊皮特的生产函数跳跃式变动持有不同的观点。S.C. Gilfillan(1935)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产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内容是无数进步细小的更新和改良,而重大创新发生的概率是很低的。John Enos(1962)对美国精细化工工业的技术创新进行了长时间的跟踪研究,发现每项新技术产生的经济效益有一半来自发生在新技术投入商业化使用之后的持续改进。Abernathy 和Utterback(1978)提出:“重大创新”和“渐进创新”两种创新模式并不是彼此独立的类别,许多组织都经历了从重大产品创新到渐进创新的改变;工艺和渐进创新与产品创新具有同等甚至更重要的商业价值。N. Rosenberg(1982)认为:熊彼特强调的是重大创新,却忽略了渐进创新的作用。 从熊皮特提出创新概念到现在,创新被赋予了很多形式: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资源配置创新、组织创新、过程创新、管理创新等。但最终可以归纳为两种形式,即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凡是涉及“人与人关系”的创新就是制度创新(改变生产的“交易成本”),涉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创新就是技术创新(改变生产的“技术成本”)(汪丁丁,2003)。按照这种分类方法,产品创新、技术创新、资源配置创新、过程创新应该属于技术创新,而市场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属于制度创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