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光机电一体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运作实践

光机电一体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运作实践

光机电一体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运作实践
光机电一体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运作实践

第34卷增刊2008年12月

光学技术

OPTICAL TECHN IQU E

Vol.34Suppl.

Dec. 2008

文章编号:100221582(2008)S2*******

光机电一体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运作实践Ξ

萧泽新,黄美发,陈宁,莫秋云,刘惠娟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

摘 要:据调研,社会急需光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在“回归工程”和“大工程”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人才市场的需求启迪出了培养规格,加上对人才培养客观规律认识的深入,催生了光机电一体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通过培养方案,建立起了培养模式的运作机制。两年多的实践证明,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论文是教学改革成果的总结。

关键词:光机电一体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运作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f comprehensive optomechatronic talent training

style and the style operation practice

XI AO Ze2xin,H UANG Mei2fa,CHE N Ning,MO Qiu2yun,LI U Hui2juan (School of Mechanical&Electrical Engineering,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Guilin 541004,China) Abstract:Talents of optomechatronic are keen needed in our society according to investigations.Under the guidance of “Returning of engineering”and“Universal Engineering”education concepts,talents culturing specification is enlightened,inno2 vational culturing style of comprehensive optomechatronic talents is catalyzed also because of the deeper cognition to the talents culturing objectivity.Operation mechanism of the culturing style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culturing plan.The education reform has been proved relatively successful with more than two years practice.This article is a summing2up of the education reform fruits.

K ey w ords:optomechatronic;comprehensive talent;training style;operation mechanism

1 社会呼唤高校又快又好地培养光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

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是由光学、机械、微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及其他相关技术交叉与融合而构成的综合性高技术。光机电一体化作为高新技术的重要代表之一,是现代制造业的基础和核心。发展以光机电一体化为基础的现代制造业将对传统产业的全面优化升级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将对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支撑、拉动和提升作用。人才需求的情况表明,光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供不应求。这给高等教育提出了如何又快又好地培养光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的问题。

鉴于这一技术背景、社会背景及其发展趋势,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从2001年成立光机电一体化研究所起就着手培养光机电一体化硕士研究生,从2003年起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和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招收“光机电一体化专业方向”的本科生。我们从2006年起探索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光机电一体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该课题获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资助,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2 光机电一体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内涵模式的探索与提炼源于对光机电一体化人才需求的内涵有较深层次的了解和对复合型人才培养客观规律认识的深化。

光机电一体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表述为:“准工程:大

通才、少精深;强综合,重能力”。具体的内涵是:在“回归工程”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在“光、机、电、算”宽厚的“大工程”背景上,淡化机械、电子、光学各专业界限,优化知识结构,培养适应性强、专业基础厚、综合能力强、整体素质高复合型的“大通才”;而“少精深”是为了对人才专业技术能力有较高要求而设置的课程(含实践环节)与知识技能体系。主要通过光、机、电、算少量针对专业能力培养有较大实用价值的、实践性强的设计类课程进行深入精讲、精练,达到工业应用层面的深度。“大通才+少精深”使之“宽”中有“专”,“广”中有“深”。模式注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对“大通才”强调工程综合能力;而“少精深”侧重工程专业能力,以增强其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

3 人才培养规格和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机制

3.1 以需求为导向,界定人才培养规格

通过走访调研和对贵阳新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以需求为导向,界定光机电一体化人才的培养规格是:具有较广博光机电一体化相关基础理论与实践知识,同时具备某一专业领域较为精深专业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工程人才。毕业生可在企业、研究所、高校等单位从事技术研发、设计、制造以及教学、管理等相关工作。

3.2 人才培养模式运作保障体系———培养方案的修订与实施

我校光机电一体化专业方向确定了为泛珠三角经济圈、环北部湾经济圈以及西部广大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而培养

713

Ξ收稿日期:2008210218 E2m ail:gjd@https://www.wendangku.net/doc/52956215.html,

基金项目: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萧泽新(19432),男,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光学工程、光机电一体化的研究。

复合型人才的宗旨,努力践行光机电一体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并通过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培养方案为实现人才培养规格的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本专业方向的学生主要学习光机电一体化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除了传统的机械电子工程的专业基础课程外,必需完成“应用光学”等光学技术基础课,以实现在机电结合基础上的扩展为光、机、电三个领域主干课程的有机整合,力求:留精华,去重复,实现机电、光电、光机电“边缘”创新与“磨合”,实现“大通才”的专业基础培养。

在掌握光机电一体化、计算机控制技术等专业基础知识后,强化光、机、电综合设计和某专门化领域设计能力的提升。为此,开设了重要的相关课程,如《工程光学设计》、

《光电精密仪器设计》和《光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等,在培养目标中“大通才”的通才教育基础上,达到“少精深”的目标,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专业技术能力较高的要求,使学生具有光机电产品的设计开发、设备的测试与控制、设备的运行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在培养方案中对“大通才,少精深”的具体体现如表1所示。

表1 培养方案中相关的层次联系

专业领域“大通才”培养“少精深”培养

光《应用光学》等,培养光学

初步设计能力

《工程光学设计》和《工程

光学CAD实训》,培养光

学设计能力

机《工程制图》、《机械原

理》、

《机械设计》和《光电

精密仪器设计》等

精密机械CAD设计能力

的培养

电模电、数电和控制类课程基于单片机的电路设计及实训

“强综合、重能力”方面,通过光机、光电、机电类课程的开设,加强光、机、电三个专业领域的综合培养。并通过开设专业实验、综合实验和实践环节,加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培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

综上所述,培养方案的修订与运作,对光机电一体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起保障作用,具体体现见表2。

表2 培养方案的内容与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关系表

通才课程(大通才)基础必修课:电工技术、电子技术B、机电控制工程基础、应用光学;限选课:计算机控制技术、光电传感与测量技术;任选课:系统建模与仿真、光电成像、激光技术、光电子器件与技术、红外技术

专才课程

(少精深)

限选课:工程光学设计;任选:激光加工与精密加工

强综合限选课:光电精密仪器设计、机电液一体化;任选课:智能机器人、光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微机电系统

重能力实验,实践教学环节

4 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重要举措

4.1 特色教材建设———以满足培养模式运作之急需

加强教材建设是落实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环节,教学内容整合、知识重组均反映并落实到教材建设上。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所用的教材的质量有相当大的关系。为此,我们一方面尽量选用国内名牌大学的经典教材,双语教学教材则选用国外较好的原文教材;另一方面抓教材建设。课题组成员编写出版了《工程光学设计(第2版)》(2008.3)、《现代光电仪器共性技术与系统集成》(2008.6)、

《金工实习教材(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

国家级规划教材,2008.12);这三本教材集中体现了“务实”和“创新”两个鲜明的特色;书中实例大部分出自作者的科研成果和科研实践,从而增强了教材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4.2 进一步加大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的力度,提升多媒体教

学的档次和水平

课题组制作完成了《应用光学》、

《工程光学设计》、

《工程光学CAD实训》、

《液压与气压传动》和《机械系统创新设计》等5部多媒体课件,其中《液压与气压传动》于2006年获广西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大赛3等奖。

萧泽新主持研发的“自动正置金相显微镜”,获得2007年梧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在该成果的基础上,自主创新构建了“工程材料显微分析多媒体互动实验教学平台”,由自动正置金相显微镜(教师用机)、中级正置金相显微镜(学生用机)、自动调焦与图像采集处理软件和实时互动教学软件等组成。利用该互动平台已开设出《铁碳合金平衡组织与钢的热处理组织观察与分析》等4个实验,将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和研究性实验贯穿其间,充分地调动学生上实验课的积极性。该多媒体互动教学系统的研发成功,不仅进一步提升了我校在多媒体教学的档次和水平,而且在广西高校开创了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自主构建多媒体互动教学系统的先河。

4.3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设立创新实验课程,培养学生光机电一体化综合应用能力

光机电一体化是集成了多门学科前沿的高新技术,实践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尤为重要。课题组修改和制定了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新增开设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如:《光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光机电系统安装与调试》和《光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等大型综合实验。

(2)依托校内实践基地,让学生获得工程实训和创新实践机会

我校“机电综合工程训练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光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校内实践基地。依托“中心”的综合资源,便于多实践课程的交叉、综合与可持续发展,更有利于复合人才培养。目前在中心开出实验19个(含实训、创新实践),其中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占12个。

(3)建设两个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生产实习创造有利条件

“新天/桂电光机电一体化实习基地”(与我国精密光电计量仪器生产“龙头”企业贵阳新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和“澳特光电/桂电光机电一体化实习基地”(与梧州澳特光电仪器有限公司共建,它是我校与梧州科技局共建的智能仪器仪表产业园中的高科技企业,我校与该公司有良好合作关系,取得多项产学研成果。)

5 结语:成效与体会

5.1 成效

(1)教师授课效果良好,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与水平

据2005年至2008年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光机电一体化专业方向的学生,对理论与实验课教师“学生评教”结果全部在“良”以上。课题组多位教师授课多项获奖。

(2)特色教材辐射作用强

(下转第320页)

813

生既能生动地学到科学知识,又能在步入社会后更快更好地进入自己的角色,而这一切首先应当从我们的大学教师开始。

2.2 学生工程素质的培养

光通信实习模块的开课时间是大三暑假,时间有三个星期。学生在此前学习的课程大多是光通信基础课,对实际光通信系统还缺乏认识,很少使用到光通信器件测试仪器仪表,更不了解其工作原理。为了能让更多的学生接触到最新、最全面的光通信技术,除了任课教师的培训外,还需要让学生了解相关产业的企业。现在很多与光学相关的企业虽然欢迎本科生参观,但是出于生产安全,技术保密等原因,很少有支持大量本科生在企业实习的。即便是能够安排参观,则也都大多流于形式,学生所学相当有限。如果能够与一些有规模企业经常沟通和协作,如邀请企业里的工程师以举办讲座的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或者协助任课教师制定教学计划、筹建实验室等方式,逐渐完善学校实践课程平台的建设。通过长期的积累,逐渐形成自成一体的“模拟的小企业”。技术工程师除了介绍业界的发展现状外,还可根据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选择自己有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利用学校现有的实验设备解决这些问题,解释其中的道理。课堂上大部分时间让学生思考与讨论,通过本课程学习帮助学生努力掌握光通信系统中器件测试的基本概念和信息,以建立他们自己对光通信系统的理解,激发学生智慧的潜能。学校还应该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校内实习机会,比如学校内的光纤网络铺设,可全部或部分交给光电系的学生设计与组建。既能使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进一步加深理论知识,得到很好的锻炼机会,又能增加学生的工作经验,锻炼学生的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光电专业学生的工程素质,继而扩大浙大光电系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综合竞争能力。

3 学生能力的评估

很多考试能够捕获学生的某种应试能力,但是很少能反映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些考试往往使学生认为学习就是记忆,考试就是回忆,很难反映出学生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灵活运用、理解的程度。教学的失败在于没有从教育观念上影响学生,并且没有帮助学生理解本来应当理解的学习的本质[3]。只有一个学生理解了这门课程的内容,并能够利用理解的东西进行推理,那么这个学生在考试中得到高分的意义才能真正体现出来。否则学生仅仅是死记硬背学习知识,即使在获得高分,也不能说明掌握了这门课程的知识。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低分的学生也反映出任课教师未能在教学过程中影响这些学生。因此,学生学习一门课程的能力,不应仅用考试的分数代表,还应该包括任课教师基于平时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出的评价意见,告诉学生他们在这门实践课程上哪几种应该把握的理解和推理能力。

4 结 论

如何在当今经济化、高节奏、大压力的社会环境中,适应社会发展保持大学相对的独立性而又回归大学之初的真正理念,是一个富有意义和挑战的工作。光电信息与工程学系专业的毕业生有很多将在现代企业或科研机构中从事光通信工程技术工作,光通信实习模块作为专业的实践课程应当为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方面发挥作用。加强本科教育与相关专业领域的企业合作关系,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而且还能使高校更好地了解企业需求,为社会培养急需的人才。从一个方面来说,很少有企业有能力系统的培养具有自己所需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另一方面,学生缺少将书本理论知识升华到指导工作的经验知识能力,造成了理论学习的枯燥。开创实习课程则可以弥补这方面的欠缺,实习课程应更贴近市场需求,注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这种实践课程应该提高到超越“职业培训”的水平。相信通过这一教学改革,将使更多优秀的本科学生进入光电产业,他们将具有更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工程素质;由于是在理论的基础之上面向实际的工程应用,他们将具有更强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参考文献:

[1]邵爱东.电子专业培养学生工程素质的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

2003,22(2).

[2]李晓彤,岑兆丰,刘向东.面向信息工程(光电)专业的几何光学

教学[J].理工高教研究,2005,18(2).

[3]肯?贝恩著;明廷雄,彭汉良译.如何称谓卓越的大学教师[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上接第318页)

1)据电子工业出版社反馈的信息:《工程光学设计》(初版,第2版)累计印数10000册,已发行8700册。被北邮、首师大等众多高校采用为光学设计课程教材;据了解,该书还被清华、天大等重点大学列为主要教学参考书。

2)《金工实习教材》该书共9次印刷,累计发行36000册,被包括重点院校南京林业大学、贵州大学在内的区(省)内外20多所高校作为金工实习教材;该书还分别获得了国家、省部级奖。《金工实习教材(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将于2008年12月出版。

(3)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创新成果在相关竞赛中多次获奖

2007年,课题组成员指导学生在中南地区和港澳特区大学生创新设计与制造大赛、第三届“挑战杯”广西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省际跨地区和省部级的竞赛中共获奖6项,其中1等奖2项。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创新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标志了光机电一体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5.2 体会

(1)观念先行、实践启迪和善于思考才能创新

“回归工程”和“大工程”教育理念,象明灯一样照亮了我们教改之路;人才市场需求,启迪了我们的培养规格;加上对人才培养客观规律认识的深入,催生了光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

(2)运作机制与得力的措施是培养模式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刘桂雄,李龙根,林颖,等.光机电一体化综合人才培养模式及其

课程体系[J].光学技术,2002,(增刊):99—102.

[2]王汀,刘向东.工科专业综合创新训练课程的探索[J].光学技术,

2002,(增刊):148—149.

[3]施建华,王弘刚,景永辉,等.关于“光学工程”学科课程建设的几

点思考[A].2006年-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暨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

[4]蔡怀宇,郁道银,刘文耀,等.浅析美国大学的光学教育[A].2006

-2010教育部高等学校光电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及协作委员会2008年全体会议“会议论文集[C].

023

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装置555C

DLFA-555C光机电一体化实训系统 技术文件 图片仅供参考 一、设备概述: DLFA-555C型光机电一体化实训系统是模拟工业现场的流程环境,对不同类型的工件进 1

行识别检测并进行搬运与自动分拣的实训系统,其中大量应用的各种传感器实现对工件的检测识别,然后通过机械手臂和传送机构进行工件搬运,最终由分拣机构对搬运到位的工件完成分拣。 设备整体由铝合金实训平台、上料机构、搬运机械手、物料传送和分拣机构等部件构成。 控制系统采用模块组合式,由PLC模块、变频器模块、触摸屏模块、电源模块和各种传感器等组成,可按实训需要对模块进行灵活组合、安装和调试。 使用过程中需用到机电一体化专业学习中所涉及的诸如电机驱动、机械传动、气动控制、可编程控制器、传感器,变频调速等多项应用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典型的系统综合实训环境,使学生掌握的各项专业知识得到全面、综合地加深巩固并灵活应用。 DLFA-555C型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考核系统用于教学,可按工作过程导向,工学结合的模式规划教学活动,完成以下工作任务: 1. 气动系统的安装与调试项目: 选用该系统配置的单出杆气缸、单出双杆气缸、旋转气缸等气动执行元件和单控电磁换向阀、双控电磁换向阀和磁性开关等气动控制元件,可完成下列气动技术的工作任务: ★气动方向控制回路的安装;★气动速度控制回路的安装;★摆动控制回路的安装;★气动顺序控制回路的安装;★气动机械手系统的安装;★气动系统安装与调试; 2. 电气控制电路的安装和PLC程序编写项目: 2

选用该系统配置的PLC模块、变频器模块和指令开关、传感器等,可完成下列PLC应用技术工作任务: ★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的连接与控制程序编写;★电动机调速控制电路的连接与控制程序编写;★气动方向控制程序编写;★气动顺序动作控制程序编写;★气动机械手控制程序编写;★皮带输送机控制程序编写;★机电一体化设备控制程序编写;★自动生产线控制程序编写。 3. 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项目 选用该系统配置的机电一体化设备部件、PLC模块、变频器模块和指令开关、传感器等,可完成下列机电设备安装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工作任务: ★传动系统同轴度的调整;★皮带输送机的安装与调整;★搬运机械手设备安装与调试;★物件分拣设备的安装与调试;★送料设备的安装与调试;★自动生产线设备安装与调试。 4. 自动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项目 选用该系统配置的机电一体化设备部件、PLC模块、变频器模块和指令开关、传感器等,可完成下列机电设备安装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工作任务: ★多种传感器的安装与调试;★机械手的自动控制;★皮带输送机的自动控制;★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自动控制;★PLC控制系统的安装与调试;★自动生产线的安装与调试。 DLFA-555C型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考核系统用于考核或技能竞赛,可考察的职业能力: 3

光机电一体化设备(DLMCS-675)

DLMCS-675光机电一体化实训系统 技术文件 图片仅供参考 一、产品概述 DLMCS-675光机电一体化实训系统,它的命名中,5代表5种电机(三相异步电动机,他励直流电机,直流电机,步进电机,伺服电机),7代表7中传感器(电感式,光电式,电容式,光纤式,温度传感器PT100,脉冲编码器,微动开关),6代表6个模块(环形输送,加工检测,

装配,加热,搬运,仓储)。 设备提供丰富的传感器类型和电机种类,基本涵盖了工业现场当中用到的控制类型。PLC采用双系统,西门子系统与三菱系统,也概括了现在现场应用当中的主流品牌。本设备能够最大限度的将工业现场还原给同学,让同学更多地了解工业现场的设备环境。 设备整体由铝合金实训平台、环形送料单元、加工检测单元、搬运单元、装配单元、加热单元、分类存储单元等部件构成。 控制系统采用模块组合式,由多种PLC模块、变频器模块、触摸屏模块、电源模块、闭环调速模块、步进控制模块、伺服控制模块组成,可按考核需要对模块进行灵活组合、安装和调试。本系统涵盖了机电一体化和电气自动化专业中所涉及的PLC 控制、闭环直流调速、伺服电机调速、步进电机脉冲控制、传感器检测、气动元件、机械结构安装与系统调试等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典型的系统综合实训环境,使学生掌握的各项专业知识得到全面、综合地加深巩固并灵活应用。 1

由DL-ZLTS 和DL-CSFD 挂箱组成 图系统模块示意图 二、设备特点 1、该实训考核系统融典型机电一体化设备机械部件安装、气动系统的安装与调试、电气控制电路的安装、PLC 编程、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自动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于一体,满足实训教学和竞赛的需要。 2、该实训系统控制模块为PLC模块、变频器模块,双闭环调速模块、伺服驱动及伺服电机模块、步进驱动及步进电机模块等模块;被控对象为送料单元模块、加工检测单元模块、搬运单元模块、装配单元模块、分类存储单元模块。 3、可自由组合系统控制及被控对象模块,完成简单或复杂的实训考核内容。 2

“E+”双专业一体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E+”双专业一体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摘要:武汉工程大学“E+”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按照“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理念,提出了双专业一体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并实施,其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E+”模式的提出和实施,丰富了本科专业设置的内涵,拓宽了高校人才培养的途径,可为各高校探索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融合,在教学理念、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双专业;复合型人才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推动着人才在全球范围加快流动,也促进着各类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入开展,这就需要培养大量既具有相关学科知识、又有较强外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历来高度重视大学公共外语教学;对传统的外语专业尤其是英语专业的改造也在不断进行中,普遍的做法是进行“英语+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改革。武汉工程大学在建设多科性大学的过程中,历来鼓励跨学科交叉,培养复合型实用人才,在多年成功实施“英语+专业方向”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英语+其他专业”(简称为“E+”)双专业一体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以下简称“E+”模式)。这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自2006年起实施,2009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立项为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E+”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正式获批。 一、“E+”模式的主要内容 1理论基础——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E+”模式强调学生在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同时具备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知识,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这与当前国际上流行的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外语教学具有两大功能:工具功能(instrumental)和一体化培养功能(integrative)。工具功能指学生按照理解、掌握和运用的程序来学习外语,并通过练习来强化所学的知识,使外语服务于一些特殊目的,如翻译文学作品、阅读文献以及日常交往等:外语教学的一体化培养功能就是指外语教学可以通过不同文化的学习,使学生浸淫其中,从而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发展和具备一种新的文化意识。由于不同文化各有其独特的价值观以及思维、行为方式,学生能够在了解别的文化的基础上,比较不同的文化,综合、全面地了解人类知识的总体状况,包括主要知识领域的基本观点、思维方式和历史发展趋势,认识和了解当前人类社会的重要课题,发展全面的人格素质与广阔的知识视野,从而发展成为具有全球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一体化培养功能就是通识教育在外语教学中的体现。在“E+”模式中,可以充分发挥英语教学的通识教育作用,通过语言、文化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外国文化传统,引导学生去欣赏、领略并积极借鉴、吸收外国优秀文化精华,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通识教育模式下培养的人才也需要有过硬的专业本领。在现代社会,人必须

光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和应用

- 1 - 光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和应用引言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 的交叉与渗透,引起了工程领 域的技术改造与革命。在机械工程领域,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 其向机械工业的渗透所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机构、功能 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了“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 摘要 工程机械自90年代以来发展速度加快 应用也愈来愈广。我国由于经济 形势走上快车道 工程机械的应用非常广泛 工程机械的研究得到了高度重视。 本文从工程机械发展的几个趋势和各种工程机械的分析来阐述我国工程机械发 展的现状和方向迄今为止 世界各国都在大力推广机电一体化技术。在人们生活 的各个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并以蓬勃的生机向前发展 不仅深刻地影响着全 球的科技、经济、社会和军事的发展 而且也深刻影响着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历史、应用 自90年代以来 国外工程机械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目前国外工程 机械发展总的趋势是 发展快 水平高。1、在广泛应用新技术的同时 不断涌 现出新结构和新产品。2、继续完成提高整机可靠性。3、技术发展的重点在于增

加产品的电子信息技术含量 在集成电路、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及电子监控技术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4、努力完善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 改善 驾驶人员的工作条件 向节能、环保方向发展 可靠性、安全性、舒适性、环保性得到了高度重视。5、向大型化和微型化方向发展。如国外工程机械产品在集 成电路、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及电子监控技术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一些节能新技术得到了推广 可靠性、安全性、舒适性、环保性能得到了高度重视 并向大型化和微型化方向发展。借鉴国外工程机械产品的发展趋势 我国工程机械产品的发展走势应是 大力发展机电一体化产品 实现装载机工作状态的自动监测和控制 实现平地机的激光导平自动控制 实现在有毒、有危险环境下工程机械作业的遥控;大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可靠性和技术水平;大力发展品种;大力加 强新技术的应用 改善驾驶员的工作条件。 一、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在自己专业中的应用https://www.wendangku.net/doc/52956215.html,> - 2 -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应运而生 首先 光机电一体化是机械技术 光电技术 电子技术及其计算机技术等群体技术的综合运用。而机械技术是光机电一体化的基本技术 随着高技术的应用在各个领域越来越受到

2017年XX市技能大赛--光机电一体化试题

××智能生产设备组装与调试 工 作 任 务 书 中国.四川.XX 2017.10

一、工作任务与要求 一、按《工件处理设备组装图》(图号01)组装工件处理设备,并满足图纸提出的技术要求。 二、按《工件处理设备电气原理图》(图号为02)连接电路,你连接的电路应符合工艺规范要求。 三、按《工件处理设备气动系统图》(图号03)连接工件处理设备的气路,使其符合工艺规范要求。 四、请你正确理解工件处理设备的检测和分拣要求、意外情况的处理等,制作触摸屏的各界面,编写工件处理设备的PLC控制程序和设置变频器的参数。 注意:在使用计算机编写程序时,请你随时保存已编好的程序,保存的文件名为工位号+A(如3号工位文件名为“3A”)。 五、请你安装、调整传感器的位置和灵敏度,调整机械部件的位置,完成工件处理设备的整体调试,使工件处理设备能按照要求进行生产。 二、工件处理设备说明 1. 工件处理设备为先对金属件和白塑料件两种工件(黑色塑料件为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工件)进行加工,然后进行表面处理,再分拣打包的机电一体化设备。 2. 工件处理设备高速运行时,变频器的输出频率为30Hz;工件处理设备低速运行时,变频器的输出频率为25Hz(工件由A向B方向运行为传送带正转方向)。 工件处理设备各部件名称及位置如图1所示: 图1 工件处理设备各部件名称及位置

(a ) (b ) (b ) (d ) 工件处理设备有“调试”和“运行”两种模式,由其按钮模块上的转换开关SA2选择。当SA2在左挡位时,选择的模式为“运行”;当SA2在右挡位时,选择的模式为“调试”。 工件处理设备上电后,绿色警示灯闪烁,指示系统电源正常,同时触摸屏进入首页界面如图2(a )所示。将PLC 拨到运行状态,若系统不处于初始状态,则按钮模块上的指示灯HL1闪烁(每2秒闪烁一次);若处于初始状态,则指示灯HL1长亮。 工件处理设备的初始状态是:机械手的悬臂靠在右限止位置,悬臂和手臂气缸的活塞杆缩回,手指张开,斜槽气缸的活塞杆缩回。料盘的直流电机、传送带的三相电动机不转动。若上电时有某个部件不处于初始状态系统应进行复位,复位方式自行设定。 (一)工件处理设备的系统调试 将按钮模块上的转换开关SA2置于“调试”档位,触摸屏“首页界面”对应的“调试”指示灯常亮,如图(a “输入密码框”,如图(b )所示,输入正确密码:235后,则可以进入触摸屏“调试界面”界面如图3所示。若密码不正确则弹出“重新输入密码”的对话框如图(c )所示,可重新输入新的密码;若重新输入的密码还不正确,则弹出“你不能进行设备调试进”的提示,如图(d )所示。这时需要再次按下触摸屏上的 a )。 图2 触摸屏进入首页界面 1.输送机的调试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 一、计算机应用专业行业背景及需求分析 国家“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文件的出台,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纲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确立,宝鸡市“关于加快关天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以及眉县关于引进高端技术产业,兴建信息化产业园区五年规划蓝图的绘制,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目前,学历教育提供的人才数量远远满足不了需求。教育部关于紧缺人才的报告称,我国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每年将增加100万,陕西省2011年计算机职位需求3万多个。伴随我县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将达到数千人。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我县信息产业建设,我校将重点建设计算机专业,培养大量优秀的技能型人才,以应对人力资源岗位空缺的不利局面。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总体建设目标 (一)专业建设目标 加强校企合作,全面构建“校企对接、能力本位”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体系,推行并完善以“任务驱动法”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两年建设期内,主要完成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完善。 同时,学校围绕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为中心,构建双线齐进的教学模式,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实施“订单式”培养,突出实践应用特色,促进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及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结合行业资格准入政策,实施毕业生的“一书多证”制度,以区域市场为导向,以行业为依托,以“双师”素质教师为保证,把计算机应用专业建成培养目标定位准确,专业理论知识够用,实践教学体系完善,产学研结合紧密,具有鲜明中职特色的示范专业。 (二)课程建设目标 与合作企业共同组建专业团队,加强校本教材、实训教材开发,建设核心课程2门,特色课程2门。完成相关实习实训教材编写。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在已有的课程教学改革和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更新课程教学内容体系,跟踪最新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改革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网络实验室和教学环境条件的建设,加强课程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争取达到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建设水准。 (三)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一方面到企业聘任兼职教师,另一方面选派教师到合作企业参加专业技能培训,打造一支业务素质过硬、实践操作能力突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并利用2年时间,培养出1名平面设计和1名网络技术专业带头人,4名核心骨干教师7名双师型教师、4名兼职教师。 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分析学校原有计算机专业教师的现状,师资队伍建设将以巩固提高现有教师队伍为主,引进高水平人才为辅的策略,同时聘请本专业优秀的校外兼课教师。将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建设始终放在专业办学的首位,树立“专业办学,师资为先”的理念。力争组建一支专兼职的专业师资队伍,逐步建立起专业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成果显著、专业方向明确、中青骨干为主、结构层次合理的高素质校内专任师资队伍。同时不断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培训,逐年派遣师资到产学合作企业进行专业调研或技术实践,或参加专业性的技术研讨会,或参加技术培训学习,进一步加强建设双师型的教师队伍的力

光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实验报告

学院实验报告 学院:专业:班级:成绩: 姓名:学号:组别:组员: 实验地点:实验日期:指导教师签名: 实验(2)项目名称:加速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振动测量实验和悬臂梁固有频率测量实验 1.实验项目名称 加速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振动测量实验和悬臂梁固有频率测量实验 2.实验目的和要求 (1)了解并掌握机械振动信号测量的基本方法 (2)掌握用瞬态激振方式,进行机械阻抗测试的仪器组合及使用方法,了解瞬态激振时的数据处理方法 (3)测出悬臂梁的固有频率 3.实验原理 (1)振动测量原理 机械在运动时,由于旋转件的不平衡、负载的不均匀、结构刚度的各向异性、间隙、润滑不良、支撑松动等因素,总是伴随着各种振动。 机械振动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有害的,振动往往会降低机器性能,破坏其正常工作,缩短使用寿命,甚至造成事故。机械振动还伴随着同频率的噪声,恶化环境,危害健康。另一方面,振动也被利用来完成有益的工作,如运输、夯实、清洗、粉碎、脱水等。这时必须正确选择振动参数,充分发挥振动机械的性能。 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除了对各种机械设备提出低振动和低噪声要求外,还需随时对机器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测、分析、诊断,对工作环境进行控制。为了提高机械结构的抗振性能,有必要进行机械结构的振动分析和振动设计。这些都离不开振动测试。 振动测试包括两种方式:一是测量机械或结构在工作状态下的振动,如振动位移、速度、加速度、频率和相位等,了解被测对象的振动状态,评定等级和寻找振源,对设备进行监测、分析、诊断和预测。二是对机械设备或结构施加某种激励,测量其受迫振

动,以便求得被测对象的振动力学参量或动态性能,如固有频率、阻尼、刚度、频率响应和模态等。 振动的幅值、频率和相位是振动的三个基本参数,称为振动三要素。 幅值:幅值是振动强度的标志,它可以用峰值、有效值、平均值等方法来表示。 频率:不同的频率成分反映系统内不同的振源,通过频谱分析可以确定主要频率成分及其幅值大小,从而寻找振源,采取响应的措施。 相位:振动信号的相位信息十分重要,如利用相位关系确定共振点、测量振型、旋转件动平衡、有源振动控制、降噪等。对于复杂振动的波形分析,各谐波的相位关系是不可缺少的。 在振动测量时,应合理选择测量参数,如振动位移是研究强度和变形的重要依据;振动加速度与作用力或载荷成正比,是研究动力强度和疲劳的重要依据;振动速度决定了噪声的高低,人对机械振动的敏感程度在很大频率范围内是由速度决定的。速度又与能量和功率有关,并决定动量的大小。 (2)YD-37加速度传感器简介 压电传感器的力学模型可简化为一个单自由度质量——弹簧系统。根据压电效应的原理,当晶体上受到振动作用力时后,将产生电荷量,该电荷量与作用力成正比,这就是压电传感器完成机电转换的工作原理。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在振动测试领域中应用广泛,可以测量各种环境中的振动量。YD-37加速度传感器与DRBS-12-A型简易电荷放大器的综合灵敏度约是6080mV/m.s-2。 (3)CD-21速度传感器简介 CD-21振动速度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是基于一个惯性质量(线圈组件)和壳体,壳体中固定有磁铁,惯性质量用弹性元件悬挂在壳体上工作时,将传感器壳体固定在振动体上,这样当振动体振动时,在传感器工作频率范围内,线圈与磁铁相对运动,切割磁力线,在线圈内产生感应电压,该电压值正比于振动速度值,这就是振动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CD-21振动速度传感器的测量范围是10~1000Hz,灵敏度约是200mv/cm.s-2。 (4)悬臂梁试验台架由底座、悬臂梁、加速度传感器、激振捶等构成。悬臂梁结构总体尺寸为120*110*150mm(长*宽*高)。可进行悬臂梁固有频率和阻尼系数的测量。 实验时通过激振捶敲击悬臂梁,产生脉冲激振,通过安装在悬臂梁上的加速度传感器获取悬臂梁受瞬态激励后输出的振动信号波形(信号触发采样方式),经信号调理设备处理后,通过数据采集仪输入计算机中,从悬臂梁脉冲响应信号波形或信号功率谱就

典型案例1人才培养模式

典型案例一 产教融合创新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实施背景 如何构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切实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会计人才是示范性特色专业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专业自开办以来,一直在积淀,一直在成长,针对目前高职会计专业重理论、轻实践,传统学科式培养等种种弊端,我们积极探索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二、主要目标 本专业以开放的办学思路,利用广阔的社会资源,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会计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构建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三强化、五阶段、三位一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突出“理实一体,德技双馨,校企共同育人,产教深度融合”特征,体现会计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要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按照“三强化”策略序化课程,在“三位一体”人才培养平台之上保证“五阶段”实践教学组织模式的实施条件,全面带动专业建设与改革。 三、实施过程 (一)设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流程 本专业注重健全过程监控,积极通过开展学校与企业,乃至家长的调研、走访、座谈和制度试行等,完善适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校企共管制度,特别是在非毕业综合实习阶段的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体系、校内学习和校外实际工作一致性的教学监控制度、学生校外实习期间素质教育制度等做了进一步的探索。 设计流程说明: 1.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进行广泛深入的会计专业人才需求调研;

2.针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开展会计职业岗位群分析; 3.制定初步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并进行行业专家论证; 4.依据会计各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确定专业教学内容; 5.确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报经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评审; 6.校企共同全面、全员、全程监控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运行; 与实施,并考核评价。 图1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设计流程图 (二)调研会计专业人才需求及职业岗位群分布 在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初期,广泛的社会调研十分必要。进行实地调研时,本专业直接深入到企业与被访者接触,当面提问并记录对方的回答。小组座谈会时,通过邀请行业专家和资深的专业教师开座谈会,积极征求各位专家对专业教学标准改革的意见和建议。调研的内容涉及会计专业人才结构现状、专业发展趋势、职业岗位对知识能力

光机电一体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运作实践

第34卷增刊2008年12月 光学技术 OPTICAL TECHN IQU E Vol.34Suppl. Dec. 2008 文章编号:100221582(2008)S2******* 光机电一体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运作实践Ξ 萧泽新,黄美发,陈宁,莫秋云,刘惠娟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 摘 要:据调研,社会急需光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在“回归工程”和“大工程”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人才市场的需求启迪出了培养规格,加上对人才培养客观规律认识的深入,催生了光机电一体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通过培养方案,建立起了培养模式的运作机制。两年多的实践证明,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论文是教学改革成果的总结。 关键词:光机电一体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运作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f comprehensive optomechatronic talent training style and the style operation practice XI AO Ze2xin,H UANG Mei2fa,CHE N Ning,MO Qiu2yun,LI U Hui2juan (School of Mechanical&Electrical Engineering,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Guilin 541004,China) Abstract:Talents of optomechatronic are keen needed in our society according to investigations.Under the guidance of “Returning of engineering”and“Universal Engineering”education concepts,talents culturing specification is enlightened,inno2 vational culturing style of comprehensive optomechatronic talents is catalyzed also because of the deeper cognition to the talents culturing objectivity.Operation mechanism of the culturing style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culturing plan.The education reform has been proved relatively successful with more than two years practice.This article is a summing2up of the education reform fruits. K ey w ords:optomechatronic;comprehensive talent;training style;operation mechanism 1 社会呼唤高校又快又好地培养光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 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是由光学、机械、微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及其他相关技术交叉与融合而构成的综合性高技术。光机电一体化作为高新技术的重要代表之一,是现代制造业的基础和核心。发展以光机电一体化为基础的现代制造业将对传统产业的全面优化升级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将对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支撑、拉动和提升作用。人才需求的情况表明,光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供不应求。这给高等教育提出了如何又快又好地培养光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的问题。 鉴于这一技术背景、社会背景及其发展趋势,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从2001年成立光机电一体化研究所起就着手培养光机电一体化硕士研究生,从2003年起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和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招收“光机电一体化专业方向”的本科生。我们从2006年起探索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光机电一体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该课题获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资助,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2 光机电一体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内涵模式的探索与提炼源于对光机电一体化人才需求的内涵有较深层次的了解和对复合型人才培养客观规律认识的深化。 光机电一体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表述为:“准工程:大 通才、少精深;强综合,重能力”。具体的内涵是:在“回归工程”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在“光、机、电、算”宽厚的“大工程”背景上,淡化机械、电子、光学各专业界限,优化知识结构,培养适应性强、专业基础厚、综合能力强、整体素质高复合型的“大通才”;而“少精深”是为了对人才专业技术能力有较高要求而设置的课程(含实践环节)与知识技能体系。主要通过光、机、电、算少量针对专业能力培养有较大实用价值的、实践性强的设计类课程进行深入精讲、精练,达到工业应用层面的深度。“大通才+少精深”使之“宽”中有“专”,“广”中有“深”。模式注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对“大通才”强调工程综合能力;而“少精深”侧重工程专业能力,以增强其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 3 人才培养规格和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机制 3.1 以需求为导向,界定人才培养规格 通过走访调研和对贵阳新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以需求为导向,界定光机电一体化人才的培养规格是:具有较广博光机电一体化相关基础理论与实践知识,同时具备某一专业领域较为精深专业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工程人才。毕业生可在企业、研究所、高校等单位从事技术研发、设计、制造以及教学、管理等相关工作。 3.2 人才培养模式运作保障体系———培养方案的修订与实施 我校光机电一体化专业方向确定了为泛珠三角经济圈、环北部湾经济圈以及西部广大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而培养 713 Ξ收稿日期:2008210218 E2m ail:gjd@https://www.wendangku.net/doc/52956215.html, 基金项目: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萧泽新(19432),男,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光学工程、光机电一体化的研究。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 一、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预期目标:满足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需求,深化校企合作深度,积极探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共同调研并制订相关管理制度。 验收要点: 1.通过企业调研详细了解用人单位的生产经营、员工队伍、用工需求、用工计划、岗位技能要求,细化人才培养方案及评价报告。 2.建立有学校、企业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监督和评价的管理办法。 3.继续建立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配套的长效运行机制,更加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4.签订与企业的长期培养合作协议。 5.学校与企业开展科技合作,共同承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研究。 6.坚持毕业生双证制度。提高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争取达到95%。 二课程体系: 预期目标: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和优化课程体系机课程内容,实现课程与岗位任务对接,建设精品课程;改革各类课程教学和实训教学的考核方式,突出能力考核;开发工学结合校本教材。 验收要点: 1.修订可行性机械加工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计划,进一步完善机械加工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大纲。 2.加强精品课建设,计划在2015年之前完成三门专业主干课程省级精品课程建设。 3.加强与课程配套的网络课程建设,建设2个以上网络课程教学平台。 4.专业模块:CAD/CAM模块、数控车模块、数控铣模块、加工中心模块教学和考

核全部在实训室进行。 5.完善教学资源库。 6.开发工学结合的校本教材?钳工工艺学?,形成与企业对接的课程体系。 三、教学模式改革: 预期目标: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形成本校的特色。在理论、实践教学中实行项目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岗位教学法。力争使教学成果在同类学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中得到推广。 验收要点: 1.根据实际情况完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2.普通课实行案例教学和情景教学,专业课实行项目教学,实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 3.课件、教案、教学录像的资料库。 4.继续探索网络教学平台及记录。 四、评价模式: 预期目标:依照企业用人标准制定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多方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修改本专业教师考核方案。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健全激励机制,提高学校整体办学的功能和社会效益。 验收要点: 1.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完善教学计划。 2.形成与企业职业技能考核标准对接的评价标准。 3.与企业共同制定培训内容和培训项目。 4.建立满足社会与企业用工人员综合素质、职业素质、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要求的考核标准。

亚龙YL-235A型光机电一体化实训技能实训

职业技能实训说明书 2009/2010 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电子技术综合实训 课题亚龙YL-235A型光机电一体化实训姓名 班级自动化0802 学号08031402 指导教师 起止时间第15 周~ 第16周 电气电子工程系 2010.6

前言 教育部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推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展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类专业的办学成果,交流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在电工电子类专业教学中运用的经验,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电工电子类专业技能训练,激励中职学校师生爱岗敬业、自强不息的精神,根据《教育部关于举办“200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通知》(教职成函[2008]3号)精神,教育部与信息产业部决定举办2008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技术技能大赛,并由亚龙科技集团协办。为了配合此次大赛,亚龙科技集团特精心研制了亚龙YL-235A型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考核装置,供各校和大赛实训与考核使用。 亚龙YL-235A型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考核装置既包含了机电一体化专业所涉及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的机电技能要求,也体现了当前先进技术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典型的、可进行综合训练的工程环境,为学生构建了一个可充分发挥学生潜能和创造力的实践平台。在此平台上可实现知识的实际应用、技能的综合训练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客观考核。 本实训说明书主要对亚龙YL-235A型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考核装置的一些基本结构、原理、工作过程和典型产品(PLC、变频器和传感器)的使用进行简要说明。除了对这些,最重要的是对此次实训课程设计作主要介绍。

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训室建设规划[2012_2015]

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验、实训室建设规划 (2012——2015年) 一、建设目标 我院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以“立足校内苦练基本功,工学结合紧密联系实际,顶岗实习锻炼提高”的模式展开。从2005年3月至2012年6月,我院电气工程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首先,将实践教学贯穿于全部教学活动中。在新的教学计划的构架下,体现“能力本位”的指导思想,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的教学以“学中做、做中学”的形式开展。 其次,在现有实践教学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教学投入,更新教学设施,以满足专业教学需求。现有与本专业相关的实训场所主要有:电工实验室、电子实验室、电工实训场、电子实训场、电子安装实训、机床电气综合实训室、线路安装实训室、电工技能实训室、单片机实验室、机电一体化现代控制中心PLC 实验室、电气实训室、光机电一体化实训室、EDA实训室、GE智能平台自动化系统实训室、中央财政支持的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等。 根据教学需要,近两年来,电气工程系实施更新、增加与专业课程建设相关的实验实训场所和设备。在现有实验实训教学设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教学投入,完善教学硬件资源。2010年新增加专业机房及光机电一体化实训室,新增电工维修考核实训装置,机床故障与排查实训装置等。2011年,获得了中央财政支持“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中央财政支持200万,学院配套200万),将增加柔性自动化的先进制造综合实训系统、工业机器人实训系统等装置,并在原有实验设备的基础上继续增加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装置台套数等。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支持“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项目资金80万)和“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实训基地建设项目(项目资金120万,学校配套60万),经过这些项目的建设,机电专业的教学设施条件更加完善。2011年8月,我系《机电技术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区》申报工作顺利完成,被江西省教育厅批准为全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为了拓宽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学生就业面,我院加强了校企合作的力度。特别是2011年我院与通用电气(上海公司)成功签署设在学院设立的“GE智能

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word版本

常温液奶事业本部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 签发人: 审核人: 起草人:高峰 起草时间:2008年4月13日

目录 一、背景 二、人员的选拔阶段 三、人员提升阶段 四、实践考核阶段 五、管理办法

第一部分:背景 中国企业正进入新的战略转型和系统变革时期,产业信息飞速发展的不断升级的特殊阶段,企业从粗放式资源投入、人海战术到集约化、精细化、精益化管理方向发展,同时也从单一追求成长规模转向规模与效益并重,公司在发展到稳定增长阶段之后,对公司发展战略与运作流程进行了重新梳理与明晰后,发现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的已经远远高于员工的能力,目前管理成本居高不下,冗员与人才短缺并存。在新形式的激烈人力资源竞争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企业前进的核心能动因素。为此,在本部总经理的倡导下,产生了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即将现有管理人员从单一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改变目前中高级管理人员短缺人才外聘的培养方式,本次通过内部选拔培养体系提升内部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得内部管理人员向复合型人才转变。 为突破公司管理人才培养的瓶颈,同时也丰富和拓展生产或技术人才的职业发展通道,公司应首先考虑从后台的生产、物流、供应等系统的技术和营销人员中挑选出适合的管理人才,制定有效的培养计划,进行职位的轮换和技能的培养,以更好的贯彻公司经营战略和储备优秀的管理人才。

第二部分生产、物流人员转型的培养 一、人员的选拔阶段: 一)营销管理人员具备的条件 1、大学本科(含本科)以上学历; 2、在蒙牛集团工作三年以上; 3、高度认同蒙牛企业文化; 4、上一年度工作绩效优秀,在本单位同业务系统排名前三; 5、品德高尚,从业经历中无不良记录,包括但不限于贪污受贿、刑事犯罪、经济犯罪等; 6、具备一定管理能力和管理经历,专业知识技能突出,高层领导评价较高。 二)营销管理人员具备的胜任特征素质能力 1、说服/影响力 2、成就动机市场开拓能力 3、综合分析能力 4、关系建立能力组织意识 5、培养人才责任心 6、客户服务意识专业知识 7、诚实正直8、组织意识 9、信息收集10、市场开拓能力 11、成就动机12、人际洞察力 13、监控指导14、坚韧性和主动性 三)评审小组的构成 本部的评审小组应包括但不限于本单位的第一负责人、分管此项工作的副总、人力资源部部长、咨询公司的人力专家。 1、人员的筛选

机电一体化技术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 1-1、机电一体化是在机械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结合而构成系统的总称。 1-2、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主要组成、作用及其特点是什么? a、机械本体:用于支撑和连接其他要素,并把这些要素合理地结合起来,形成有机的整体。 b、动力系统:为机电一体化产品提供能量和动力功能,驱动执行机构工作以完成预定的主功能。 c、传感与监测系统:将机电一体化产品在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自身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参数及状态转换成可以测定的物理量,同时利用监测系统的功能对这些物理量进行测定,为机电一体化产品提供运行控制所需的各种信息。 d、信息处理及控制系统:接收传感器与检测系统反馈的信息,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运算和决策,以对产品的运行施以按照要求的控制,实现控制的功能。 e、执行装置:在控制信息的作用下完成要求的动作,实现产品的主功能。 1-3、工业三大要素:物质、能量、信息。 1-4、机电一体化产品与传统的机械电气化产品相比,具有较高的功能水平和和附加值,它为开发者、生产者和用户带来越来越多的社会经济效益。 1-7、机电一体化的主要支撑技术:传感检测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伺服驱动技术、接口技术、精密机械技术、系统总成技术。 1-8、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智能化、模块化、网络化、微型化、绿色化、人格化、自适应化。 第2章 2-1、机电一体化系统对传动机构的基本要求:传动间隙小、精度高、低摩擦、体积小、重量轻、运动平稳、响应速度快、传动转矩大、高谐振频率以及与伺服电动机等其他环节的动态性能相匹配等要求。 2-2、丝杆螺母机构的传动形式及其特点:a、螺母固定、丝杆转动并移动;b、丝杆转动、螺母移动;c、螺母转动、丝杆移动;d、丝杆固定、螺母转动并移动;e、差动传动。 2-3、滚珠丝杆副的组成及特点:由丝杆、螺母、滚珠和反相器四部分组成;具有轴向刚度高、运动平稳、传动精度高、不易磨损、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2-4、滚珠丝杆副的选择:结构形式的选择、结构尺寸的选择 2-5、齿轮传动各级传动比分配原则:①等效转动惯量最小原则②重量最轻原则③输出轴转角误差最小原则(最末两级的传动比应取大一些,并尽量提高最末一级齿轮副的加工精度); 2-8、齿轮传动侧隙的调整有偏心套调整、双片薄齿轮错齿调整和轴向垫片调整等多种方法。 2-9、机械执行机构的基本要求:①惯量小、动力大;②体积小、重量轻;③便于维修、安装;④易于计算机控制。 2-10、简述各种传感器的特性及选用原则? 一、静态特性是指当测量处于稳定状态下,传感器的输入值与输出值之间的关系。主要技术指标包括:1、线性度。2、灵敏度。3、迟滞。4、重复性。5、分辨率。6、零飘。二、动态特征是指传感器测量动态信号时输出对输入的响应特性。 (1)电气式,具有操纵方便、适宜编程、响应快、伺服性能好、易与微机相接等优点;(2)液压式,优点是输出功率

传统人才培养模式

传统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当前,高职教育如何发展,各地都在实行积极探索。办好高 职教育需要进一步转变观点,跳出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走产学结合之路。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产学结合 高职教育如何发展倍受社会各界注重,办好高职教育应进一步转变办 学理念,适合高职教育特点,跳出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走产学结合之路。 一、深入理解产学合作教育的重要性 什么是产学合作教育?一般认为,所谓产学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 生的全面素质、综合水平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 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的有 机结合,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它由 学校、学生、社会三个要素构成,包括学校和社会两个课堂,核心是 教育,主体是学生,其基本特征是学校的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目 的是增强学生的实践水平和对社会与生产的适合水平,促动学生全面 发展。 高职教育的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早已被西方发达国家广泛采用,成 为当今国际职教界公认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途径。我国高职教育起步 较晚,但非常重视这种模式。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 育的决定》指出:“与企业紧密联系,增强学生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2006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提升高等 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全面贯彻党 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同时, 教育部于2002年10月、2003年12月、2004年2月召开了三次全国

YL-235A光机电一体化实训

课题一认识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考核装置 一、实训目的 1.了解YL-235A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考核装置的组成。 2.掌握电源模块、按钮模块、PLC模块、变频器模块的作用。 3.掌握上料机构、搬运机构、传输分拣机构的作用。 二、器材、工具与仪表 1.YL-235A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考核装置。 2.螺钉旋具、尖嘴钳、斜口钳、剥线钳、钟表起、内六棱扳手、水平尺等。3.万用表等。 三、实训步骤 1.认识YL-235A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考核装置,如图1所示。 图1 2.上料机构

图2 上料机构如图2所示,它包括:1-转盘,2-调节支架,3-直流电机,4-物料,5-出料口传感器,6-物料检测支架。 转盘:转盘中共放三种物料:金属物料、白色非金属物料、黑色非金属物料。 驱动电机:电机采用24V 直流减速电机,转速6r/min;用于驱动放料转盘旋转。 出料口传感器:物料检测为光电漫反射型传感器,主要为PLC提供一个输入信号,如果运行中,光电传感器没有检测到物料并保持若干秒钟,则应让系统停机。 3.机械手搬运机构 图3 机械手搬运机构如图3,包括:1-旋转气缸,2-非标螺丝,3-气动手爪,

4-手爪磁性开关,5-提升气缸,6-磁性开关,7-节流阀,8-伸缩气缸,9-磁性开关,10-左右限位传感器,11-缓冲阀,12-安装支架。 整个搬运机构能完成四个自由度动作,手臂伸缩、手臂旋转、手爪上下、手爪松紧。 手爪提升气缸:提升气缸采用双向电控气阀控制。 磁性传感器:用于气缸的位置检测。检测气缸伸出和缩回是否到位,为此在前点和后点上各一个,当检测到气缸准确到位后将给PLC发出一个信号;(在应用过程中棕色接PLC主机输入端,蓝色接输入的公共端) 手爪: 抓取和松开物料由双电控气阀控制,手爪夹紧磁性传感器有信号输出,指示灯亮,在控制过程中不允许两个线圈同时得电。 旋转气缸:机械手臂的正反转,由双电控气阀控制。 接近传感器:机械手臂正转和反转到位后,接近传感器信号输出(在应用过程中棕色线接直流24V电源“+”、蓝色线接直流24V电源“-”、黑色线接PLC 主机的输入端)。 双杆气缸:机械手臂伸出、缩回,由电控气阀控制。气缸上装有两个磁性传感器,检测气缸伸出或缩回位置。 缓冲器:旋转气缸高速正转和反转时,起缓冲减速作用。 4.物料传送和分拣机构 图4 物料传送和分拣机构如图4,包括:1-磁性开关,2-传送分拣机构,3-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