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艺术人类学

艺术人类学

艺术人类学
艺术人类学

如何重新认识中国的本土资源——艺术人类学视角

费孝通先生在他晚年的时候,曾讲道“中西方文化的大辩论迟早是要到来的。”近百年来,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有三次大的碰撞,第一次是在清末时期。当西方列强用炮火轰开中国的大门,强行让中国加入到世界体系时,李鸿章惊呼,“中国正在面临一个三千年未有的大变局”。面对强大的西方文化,当时的中国人手足无措,但那时候的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还有一点点自信,所以提出“中体西用”,即保持国体不动,把西方的东西拿过来用为我所用的口号。第二次是1911年的辛亥革命,这个时候的中国人突然意识到,如果我们不彻底的改变我们的文化,国家是没有前途的。于是,有了“五四运动”的时,也有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甚至有人提出了要“全盘西化”口号。第三次就是今天,面对全球化又是一个对中国人“三千年所未有的大变局”,我们除了能够提出与国际接轨的口号,是否还能有点什么新的思考?包括在这新一轮的“三千年未有的大变局”背景下的中国当代艺术又应该有何作为?

艺术是人心灵的东西,我们艺术家可以改变自己的观念去学习西方,但是老百姓审美观念是千百年来所形成的,对艺术的认识也是如此,要改变也不容易,他们未必会跟着艺术家走。许多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民众看不懂,在民众的心灵里引不起共鸣,因为这样的一些表现形式并不产生于中国的文化语境,所以完全照搬肯定不行。但从人类学的角度来讲,人类心智的一致性,使不同国家的人能相互理解,也能产生一些共同的价值观。但在人类学里也还有一个重要的观念,那就是“文化相对论”。这个文化相对论是反对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的重要武器,因为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文化,我们就会认识到各个不同族民的文化传统都是值得尊重的,都有它自己存在的理由和价值。一个健康的生物圈必须要保持生物基因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构成了生命互动的链条,这样的链条一旦被打断,整个的生物圈就有可能崩溃。人类的文化也一样,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多样性的智慧和经验,只有不同的经验和智慧的互动,人类未来的发展才有更多的可能性。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思考,西方的文化固然先进,西方的艺术也非常前卫,但毕竞那是西方人的道路。作为当代的中国人有没有自己的价值观?作为中国的当代艺术有没有足以支撑自己创作的哲学思想?我们中国文化能不能成为多元文化世界中的一元?这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费孝通先生晚年曾提出了一个“文化自觉”的理念,他说,所谓的“文化自觉”,就是要把自己文化的来龙去脉讲清楚,要知道自己文化的历史与特征,要有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名”,自知之明的目的就是面临整个社会转型的时候,可以做到自主转型,掌握文化发展的自主性。但是到了今天,当中国的经济状况比以前更好的时候,当互联网时代到来,我们可以跟西方面对面对话的时候,我们能不能开始拥有文化上的自主性和原创性,如果仍然没有,就是“文化自觉”不够。因为我们还没有真正的认识到,中国文化的精髓在什么地方,中国文化在当代人类社会中,应该占据一个什么样的位置?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的民族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新的文化和政治再生产的资源。面对这些文化的发展趋势,中国的当代艺术能不能也来一个艺术式的文化自觉,在学习西方的同时,重新审视一下中国人的艺术思想和审美特征。把中国的艺术传统讲清楚,找到中西艺术之间的差别,然后才能在中国式的当代艺术创作中,有更多的自主性和自觉性。

当代艺术的概念基本来自于西方,但西方的艺术概念能不能完全涵盖中国的艺术概念?这是值得讨论的。如“视觉艺术”这一词语已在美术界广为流行,西方欣赏造型艺术,主要是讲究视觉上的冲击和张力以及形式感等,因此可以用视觉来囊括所有的造型艺术。但这一概念却很难

对中国艺术的造型艺术下定义,因为中国人欣赏艺术,不仅是使用视觉,也会使用到其他的感觉器官。如中国人欣赏艺术首先要讲究意境,韵律,气势,还要有味道,情趣等等,如果是立体的器物,还要能够把玩,讲究温润感等等,这些都不是视觉可以完全取代的。所谓的意境、韵律、情趣、气势,不仅要用视觉,还要用心灵去感受,甚至要用五脏六腑形成的气场去相通;所谓的味道,不仅要用心灵,还要用心灵想象的味觉去感受等等。如中国的绘画是卷轴式的,古人欣赏绘画,常常是三五好友一起,慢慢展开卷轴,这样的过程就是触觉的过程,欣赏画的时候可能还要弹点古琴或古筝相伴,然后插上几枝腊梅或其他什么花卉,焚上香,这样听觉、嗅觉都有了,在调动所有器官的感觉后,大家再一起品味,讨论。如此的意境,如此的气氛,是中国人特有的。这是一种全觉式的艺术,岂止仅仅是视觉。

另外,中国不是一个宗教国家,但其是一个以礼乐立国的国家,古人讲究“钟鸣鼎食”,钟代表乐器,鼎代表食器,它们既是乐器和食器,又是祭祀天地祖先的礼器。周朝时,统治者在这些礼器上刻满面了各种相关的纹饰和铭文,这些铭文又被称之为钟鼎文,其是纹饰的文,也是文化的文,文字的文。这些“纹”和“文”化之为人的行为,就被称之为“文化”。古人在音乐声中,在钟鼎文中祭祀天地祖先既是一种文化活动,也是一种艺术活动。因此,又有人说,中国是以艺术代宗教的国家。中国人喜欢以心造境,喜欢生活在诗情画意中,喜欢以艺术代生活,是一个工艺美术非常发达的国家。古人对于书生的教育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这里“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我想“修身”也包括了艺术的修养,艺术的修养不仅是对美的一种感受,还包括了对社会的思考和对自己行为举止的约束。所谓的礼仪之邦,就包含了古人的艺术行为。因此,我认为对于艺术家来说,最重要的还不是他的艺术品,而是他的艺术思想和看问题的角度,以及艺术的行为对于社会所造成的影响。无论是中国的艺术还是西方的艺术,在这方面都是相通的。

而且中国作为世界上为一个文化延绵了五千年而没有被中断的国家,它有自己的文化内核,也有自己的艺术认识。但在今天我们如何去重新认识它,重新在里面发现我们的文化基因,以及文化的生命活力,以化成我们当代艺术的一部分,这是值得研究的。我很坚定地认为,中国的当代艺术仅仅是学习西方,仅仅套西方的理念是远远不够的,它必须有两条线,一条横线是通向西方甚至世界不同国家,一条纵线是通向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国的当代艺术应该在对外的学习和历史的反思中建立新的前行的路。

基础写作教学大纲

《基础写作》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基础写作课程代码 课程类型 专业必修课 适用对象 汉语言文学本科(师范类) 总学时数 92 周学时数第1学期2,第2学期4 开课学期 1、2 学分 6 先修课程 基本教材《现代写作教程》,董小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教材:1. 《基础写作教程》尉天骄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写作教程》,路德庆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二、课程描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二)课程教学目的 写作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兼具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并带有师范专业的特色。开设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系统的写作理论知识,提高写作能力和研究能力,为学习其他课程和今后的发展夯实“会写”的基础;同时,使学生了解中学作文教学的基本原理,初步熟悉作文教学的规律和方法,为将来胜任语文教学工作做好“会教”的准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基础写作理论和主体素养知识,结合写作过程训练和文字表述训练,使学生掌握文学文体、理论文体和实用文体的写作能力。 (三)课程的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创造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相长和因材施教的原则。 写作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 正确处理理论知识传授和写作训练的关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首先选准知识点精讲细讲,使学生进入写作学理论体系,形成写作和研究的氛围。其次根据每章节的重点进行写作实践训练,实现最终目标——每人一本“精品作文集”。讲授时以传统讲授为主要授课方法,以多媒体技术及教学课件为辅助教学手段。 2.为学生提供优秀范文,讲前用例文引路,让学生对相关写作理论有感性认识,讲后用例文分析印证写作理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写作理论。 3.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教学讨论活动,强调广泛阅读,培养学生读书和写作的积极性。 4.提倡自主创作,提倡为实际工作和学习写作,鼓励学生为各级各类刊物投稿,对发表或录用文章的学生给予奖励。 5.对学生的作文、作业认真批改讲评,每学期作文评改课不得少于6次,其中包括学生互评与自评。 三、课程各章建议学时分配 章次内容建议学时

文化自觉与艺术人类学研究_王永健

中国文化报/2014年/12月/30日/第003版 理论评论 文化自觉与艺术人类学研究 ——2014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王永健杨晓华 费孝通先生晚年反复阐述了“文化自觉”的命题,他期待知识界能够“放眼世界”,在广阔的比较视野中,对本民族的文化有“自知之明”,研究其来历、形成、特色和发展趋向,以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自主地适应新环境、选择新文化。日前,在费孝通先生这一思想的启发下,由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北京舞蹈学院、《民族艺术》杂志社联合主办的“文化自觉与艺术人类学研究——2014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国内外艺术人类学领域的近300位专家学者围绕着“艺术人类学理论”“非遗理论与个案”“舞蹈美学与舞蹈人类学”“造型艺术”“民俗与表演艺术”等议题展开了研讨。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名誉会长王文章莅临大会并讲话。 以新的理论视野,促动文化自觉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艺术人类学会会长方李莉以景德镇传统手工业的复兴为案例,提出了如何将传统文化转化为新的文化资源的问题,即“从文化遗产到人文资源”的理论命题。她认为,作为传统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帮助我们建构着今天的社会,也帮助我们看到通往人类社会的未来之路。如果人类能很好地利用自己的传统文化或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可以发展出一条属于自己地方性的现代文化之路,和地方性的独特的现代社会运行模式。在人类的知识系统已经世界化了的今天,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域文化的交融与互动,将会是人类世界未来发展的大趋势。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王建民在人类学的立场上重新讨论了中国“器”与“道”的关系。他认为,应该由器物出发考察和分析生产过程中社会关系、社会组织、社会结构,以及与器物相关的时间观、空间观、道德观、伦理观和宇宙观,追寻当代人类学学术理论积累和转换之路,重新链接以往被割裂的“器”与“道”关系的知识脉络,重视在现实场景中器物对于人的社会关系和文化观念的再生产。 复旦大学长江学者教授纳日碧力戈以格尔茨理论的反思作为讨论的起点。他认为:艺术生活是普世与特殊相统一的过程,艺术不仅仅是“走表”的娱乐,它还是诗学创造和和睦共生的“大道”,能够通过形物体验、精神升华和美韵交流,把普世与特殊中和起来,达到生存交互性和互属性。深入生活,体验生存,这是避免极端普世主义与极端特殊主义的不二选择。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李立新对于一种非延续性工艺再生产的研究,体现出费孝通先生所论文化上的生与死不同于生物学意义上的生与死,一种生物死亡了不可能复活,而一种传统文化消失了当有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土壤时会重新生发、再生,这也为完善非遗保护理论和方式提供了现实依据。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季中扬通过对如何合理正确面对及处理艺术人类学中“本土化”这一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指出,立足本土并不意味着单纯的以自我的文化眼光看待问题,而是以一种更为兼容并蓄的开阔视野从学术研究的国际化广角鸟瞰自身的发展,从而实现我国艺术人类学真正的“本土化”。就此,他提出以下三点:一是在重视对中国艺术与中国经验深入研究同时,还应该有大批专家对其他国家、民族的艺术进行深入研究;二是应该有全球比较的意识,重视对人类艺术相互关系的研究;三是顺应艺术人类学学科发展规律,将学术研究版图由原始艺术、民族民间艺术研究拓展到当代艺术以及当代大众文化研究领域。

浙江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格式

浙江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格式 有机化学大纲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有机化学是综合性大学化学系基础课之一,也是生物化学、药物化学、材料化学,化学工程、高分子化学、农业化学等学科的基础。通过有机化学这门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达到如下要求:掌握各官能团结构、性质、制备及其相互转换和有机化学基本原理组成。涉及的官能团有:烷、烯、炔、卤代烃、醇、酚、醚、醛、酮、醌、羧酸、羧酸衍生物、胺、硝基化合物、杂环、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等;涉及的基本原理有:立体化学、结构解析、自基取代、亲电加成、亲电取代、亲核加成和亲核取代等机理初步。通过基础知识部分的学习,要求学生对有机化学学科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并了解其在化学、化工、环境、材料、能源、生命、医药、农业等学科中的根基地位

及其相互的关系。二、教学内容(一)、结构与性质 1. 了解有机化学的发展史以及有机化学与生命科学的关系;2. 有机分子的结构:共价键、碳原子的特性; 3. 有机化合物分子的表示法:实验式、结构式、投影式;4. 有机化合物中的共价键:碳原子的杂化轨道、σ键和π键; 5. 共价键的属性;键长、键角、键能、极性和极化度; 6. 有机化合物结构和物理性质的关系,分子间作用力对溶解度、沸点、熔点、比重的影响。(二)、饱和脂肪烃1. 烷烃的结构:SP3杂化;同系列;烷基的概念;同分异构现象;伯、仲、叔、季碳原子的概念;烷烃分子的构象:Newmann投影式,重叠式与交叉式构象及能垒。 2. 烷烃的命名:普通命名法及系统命名法; 3. 烷烃的物理性质; 4. 烷烃的化学性质:自基取代反应游离基取代反应历程(均裂反应、链锁反应的概念及能量曲线、过渡态及活化能) 5. 氧化反应及热化学方程式; 6. 烷烃的来

21世纪议程

《21世纪议程》是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重要文件之一,是“世界范围内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它是从目前至21世纪在全球范围内各国政府、联合国组织、发展机构、非政府组织和独立团体在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各个方面的综合的行动蓝图。 文件综述 《21世纪议程》是一份没有法律约束力、800页的旨在鼓励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的全球可持续发展计划的行动蓝图,它于1992年6月14日在里约热内卢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地球首脑会议的组织者说,这项计划若实施,每年将耗资1250亿美元。文件包括有关妇女、儿童、贫困和其他通常与环境无关联的发展不充分等方面问题的章节。《21世纪议程》是将环境、经济和社会关注事项纳入一个单一政策框架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成就。《21世纪议程》载有2500余项各种各样的行动建议,包括如何减少浪费和消费型态、扶贫、保护大气、海洋和生活多样化、以及促进可持续农业的详细提议。《21世纪议程》内的提议仍然是适当的,后来联合国关于人口、社会发展、妇女、城市和粮食安全的各次重要会议又予以扩充并加强。 制定过程 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

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重要文件之一。该文件着重阐明了人类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之间应作出的选择和行动方案,提供了21世纪的行动蓝图,涉及与地球持续发展有关的所有领域。是“世界范围内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它应是从目前至21世纪在全球范围内各国政府、联合国组织、发展机构、非政府组织和独立团体在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各个方面的综合的行动蓝图。 基本内容 《21世纪议程》共20章,78个方案领域,20万余字。大体可分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四个部分。每个部分由若干章组成。每章均有导言和方案领域两节。导言重点阐明该章的目的、意义、工作基础及存在的主要难点;方案领域则 《议21世纪议程》说明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应如何采取的行动。 文本四大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由序言、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对策、或持续发展立法与实施、费用与资金机制、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以及团体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共六章组成,有18个方案领域。这一部分从总体上论述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背景、必要性、战略与对策等,提出了到2000年各主要产业发展的目标、社会发展目标和上述目标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对策。第二部分:社会可持续发展。由人口、居民消费与社会服务、消除贫困、卫

中国古代文学课后习题全北京大学精品课

一、先秦文学 第一章《尚书》和《周易》 思考题: 一、《尚书》天命观念的基本内涵和特色是什么? 二、《易经》在以象达意方面有什么特征? 第二章《诗三百》和屈原的诗 思考题: 一、《诗三百》在中国诗歌史上的主要意义何在? 二、屈原浪漫主义精神的基本实质是什么? 第三章叙事文 思考题: 一、比较《左氏春秋》跟《战国策》的不同特质,并由此检讨学术史上有关《左氏春秋》的认识有什么偏颇。 二、为什么我们必须从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大统中把握《左氏春秋》的性质? 第四章说理文 思考题: 一、把《论语》论说“仁”的片断全部找出来编在一起,由此研讨“仁”的内涵以及孔子思想在这一方面的得失。 二、由《论语》和《孟子》来看孔子和孟子两个形象的特点及其差异。 三、《庄子》的浪漫主义精神跟屈原的浪漫主义精神有何本质上的异同? 四、怎样区分《韩非子》的寓言和故事?《韩非子》寓言的特色是什么? 二、秦汉文学 第一章汉赋 思考题: 1.为什么赋这一种文体会在汉代盛行? 2.以《子虚赋》、《上林赋》为例,分析汉大赋的美学价值。 第二章汉代散文 思考题:

1.为什么汉初会是一个散文家活跃的时期? 2.《史记》所采用的“互见法”对人物塑造有什么意义? 第三章汉乐府诗 思考题: 1.试比较汉乐府民歌与《诗经》中民歌的异同。 第四章汉代的五言诗 思考题: 1.试以《古诗十九首》中的一篇作品为例,分析其艺术特色。 2.分析《古诗十九首》的内容、艺术与中国传统文人生活之间的关系。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 思考题 1、魏晋南北朝文学在文学史的地位。 2、魏晋文学与南朝文学在发展上的连续性与变迁之处。 3、三曹父子个性、思想与文风之比较。 4、阮籍《咏怀诗》卓越的艺术创造及其成因。 5、西晋文学的特点。 6、如何理解玄言诗的出现。 7、如何认识陶渊明的隐逸。 8、为何说谢灵运为山水诗的开创者,谢氏之前山水诗创作的情况。 9、鲍照的寒素意识、才华、遭遇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 10、谢朓与永明诗人群体。 11、宫体诗现象之认识。 12、魏晋南北朝民歌对文人诗的影响。

艺术人类学的研究现状与反思

艺术人类学的研究现状与反思 发表时间:2018-11-23T16:27:23.470Z 来源:《文化研究》2018年第11月作者:平锋 [导读] 艺术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大多是非西方社会,艺术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艺术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而艺术学或美学本位的研究更注重形式、风格,并常用西方的美学观点去看待非西方的艺术形式,重在审美。 平锋 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南宁530022 摘要:艺术人类学的研究存在两种路径。在人类学本位的研究路径中,艺术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大多是非西方社会,艺术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艺术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而艺术学或美学本位的研究更注重形式、风格,并常用西方的美学观点去看待非西方的艺术形式,重在审美。 关键词:艺术人类学;艺术;美学 基金项目:广西艺术学院博士科研项目“当代艺术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的反思性研究”(项目编号:BS201403) 艺术人类学乃是运用人类学的理论方法,对人类社会艺术现象、活动、作品进行研究的学科领域。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展开,艺术人类学的价值得以凸显,学科发展快速,受到学界广泛关注。然而,艺术人类学的体系建设并不充分,相对统一的学科范式尚未确立。 一、历史与现状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艺术人类学在西方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相关论著也越来越多,仅是冠以“艺术人类学”的专著即不少。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美国学者罗伯特·莱顿的《艺术人类学》(The Anthropology of Art)、澳大利亚学者霍德华·墨菲(Howard Morphy)和摩尔根·帕金斯(Morgan Perkins)合编的《艺术人类学》(The Anthropology of Art)、日本学者中沢新一的《艺术人类学》。但是,这些研究因限于个案阐发而少有理论建树。 在国内,随着美学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的兴起,对艺术的讨论也成了热点,美学本位的艺术人类学研究也由此展开。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相关论著也多了起来。例如,易中天的《艺术人类学》、王建民的《艺术人类学新论》、项阳的《山西乐户》、傅谨的《台州戏班子》、方李莉的《传统与变迁——景德镇新旧民窑业田野考察》。2006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成立,自此每年都举办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 二、两种路径 从总体上来看,当代艺术人类学研究呈现两种不同研究取向——审美艺术还原和社会文化还原。前者以对艺术样态的发展演进考释及审美多样性与一致性问题之间的关系论辩为主旨;后者则主要关注非西方文化中的艺术,将其置入具体族群社会文化生活场景之中进行观察与描述,作为阐释研究对象社会文化的一种视角和一个事象来解读。[1]这就是艺术人类学的两种路径:艺术本位或美学本位的研究与人类学本位的研究。 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环境下,人们对于艺术的理解也不同。随着人的认识的发展,艺术的边界也在不断扩大,从高雅艺术到通俗艺术、民间艺术,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变得日益模糊,但现实中的艺术观念主要是西方中心的。 人类学是兼具科学与人文色彩的学科。虽然文化人类学具有人文性的一面,但人类学一直主张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长时间的参与观察,并以整体观、文化相对观来审察研究对象。在人类学家眼里,艺术并非独立存在的,艺术与社会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是与社会结构、功能,亲属制度、祭祀礼仪等存在有机联系。在小型社会中,表演艺术与祭祀礼仪更是常常交融在一起。人类学家因为关注这些族群的社会组织结构与功能,继而关注具有象征意义的祭祀礼仪,从祭祀礼仪中窥探艺术。在西方社会,曾普遍认为非西方社会的艺术总是和宗教有关,这无疑很偏颇。人类学以田野调查为基础,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艺术进行比较,来扩展对艺术的认知,对被遮蔽的知识进行“祛魅”,进而打破西方社会对非西方社会对非西方社会的认识偏见。 另一方面,在以艺术为本体或美学为本位的研究路径中,人类学成为了借用的视角和套用的概念,常缺乏实在的人类学方法和理论的观照与运用。或是关于艺术概念的形而上的美学讨论,或是具体艺术类型形而下的审美分析。例如,在有关音乐主题的艺术人类学研究或音乐人类学(民族音乐学)研究中,国内该方向的研究生学位论文和该领域的著作仍注重的是音乐本体研究,常常是借用西方乐理来分析中国的民族音乐形式,这无疑是一种削足适履或舍本逐末的行为,本质上是西方音乐学或西方中心主义的研究,而非艺术人类学或民族音乐学的研究。 三、总结与反思 马利亚特·韦斯特曼(Mariet Westermann)指出:“文化人类学所研究的艺术,更多地是‘艺术对象’而非‘艺术作品’,通常是西方原初意义上的,即拉丁文ars所代表的艺术,其意:由最有价值的技巧制作而成……在任何社会中,艺术品的功能都不会完全沦为实用,艺术的力量仍在审美领域……美学并不仅限于那种完全是西方的标准所认可的对美的鉴赏,即康德意义上的无利害、具有理论普遍性的对美的鉴赏,而是包含了一系列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视觉属性。”[2]归纳之,作为艺术人类学研究对象的艺术具有如下几点特征:一、艺术不是单独的艺术作品,而是包含有价值的技术的艺术对象。二、艺术仍是审美的。虽然艺术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但并不能否认艺术的审美属性。三、艺术乃文化的组成部分。与西方艺术家常常关注艺术的形式不同,人类学家更关注艺术背后的精神及文化意义,常将艺术看作是传递信息、表达文化和认知世界的一个重要方式。[3] 然而,真正的艺术人类学研究,就是要用他者的眼光去“欣赏”特定的艺术,以打破西方中心主义的艺术观与美学观。 参考文献: [1]洪颖.19世纪中后期以来国外艺术人类学研究述评[J].思想战线,2006(6).

大纲格式要求模板

理论课教学大纲格式 全文宋体,行间距固定值22磅,除标题等加粗字号为四号或小四外,其余均为五号字. 《地貌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ZJ101404 课程名称:地貌学 总学时数:72 实验或上机学时:0 一、说明 (一)《地貌学》的课程性质: 《地貌学》是地理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它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及其发育规律的科学。系统介绍了地貌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本课程的任务是直接(二)教材及授课对象: 1、教材选用:选用了严钦尚主编的《地貌学》(第一版),2003年5月出版。本书为一经典的高等学校地理科学专业地貌学教材。同时选用杨景春主编的《地貌学原理》、吴正主 2、授课对象:本课程授课对象为地理科学专业,经过前一阶段地质学基础、气象学与 (三)《地貌学》的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地貌学基本概念和知识,初步掌握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地貌类型,分析地貌形成条件和过程,掌握地貌发育过程和分布规律,为今后学习相关地理专业课程和讲授中学地理课打下必要的基础。 (四)《地貌学》课程授课计划(包括学时分配) 章次内容讲授实验 一绪论 4 二构造地貌8 三风化作用 4 四重力地貌 6 五流水地貌16 六喀斯特地貌 6 总学时72 72

(五)考核要求: 《地貌学》采用考试方式进行考核,平时成绩占30%,期末试卷成绩占70%,其中平时成绩中包括作业、提问、点名、课堂讨论等。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主要教学目标:了解地貌学的课程性质;掌握地貌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掌握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地貌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地貌学的研究对象与性质 一、地貌学的研究对象 (一)地貌及地貌学 (二)地貌学的研究内容 三、参考文献 1、严钦尚主编,《地貌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05月(第1版) 2、杨景春主编,《地貌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3、高抒主编,《现代地貌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 四、教研室:地理科学课程主讲负责人:XXX 院长审核签名:

中国古代文学 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史1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与教学目标 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以中国古代文学发生、发展的过程为研究对象的基础学科,是汉语言文学和对外汉语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主要内容包括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唐宋文学史和元明清文学史以及近代文学史几个部分。古代文学史1即指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教学目标是通过本门课程的教授使学生获得有关我国古代文学发生、发展的基本认识。对我国古代文学伟大成就和基本发展线索、规律有较为全面、系统的认识,并对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家、重要作品的思想、艺术价值作出科学评价。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独立阅读、分析、评价我国古代文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和文化素养,提高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操,以及审美素质,为发展中华民族新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教学方式与方法 以多媒体为主要教学工具,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和探讨式教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文学史各阶段前后发展脉络之间的关系;各阶段文学现象的深度分析与正确评价;每个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客观评价与准确定位;代表作家及其作品的艺术解读与审美鉴赏。 (二)教学难点 不同时代思想文化背景下作家的共性与独特性,以及对作家的客观评价和准确定位;文学史各个阶段文学现象和文学思潮的形成发展脉络。 四、学时分配计划

五、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一)教材 1.《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袁世硕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二)教学参考书 1.《中国通史》,范文澜,人民出版社1978 2.《先秦文学史》,褚斌杰,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3.《中国文学史》,章培恒,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4.《屈原集校注》,金开诚,中华书局1996 5.《诗经注析》,程俊英,中华书局1996 6.《春秋左传注》,杨伯峻,中华书局1981 7.《论语译注》,杨伯峻,中华书局1958 8.《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中华书局1983 9.《诸子集成》,中华书局1986 10.《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 11.《乐府诗集》,郭茂倩,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12.《史记》,司马迁,中华书局1959 13.《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北大中文系,中华书局1962 14.《史记选》,王伯祥,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15.《全汉赋》,费振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16.《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中华书局1983 17.《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罗宗强,中华书局1996 18.《中古文学系年》,陆侃如,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19.《南北朝文学编年史》,曹道衡,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20.《汉魏六朝诗选》、《乐府诗选》、《三曹诗选》,余冠英,人民文学出版社21.《八代诗史》,葛晓音,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

教学大纲格式及示例

检测技术与控制工程 (Detection technology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课程代码:(07370050) 学分:2 学时:30学时(其中:讲课学时26:实验学时:4) 先修课程:物理化学、热力学、金属学、电工电子学、自动控制原理等 适用专业: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2012 年修订版培养计划 教材:热加工测控技术石德全,高桂丽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8 开课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课程网站:(选填)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需说明课程对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 《检测技术与控制工程》课程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及相关材料类其它专业 的选修课程。在电工电子学、材料科学基础等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应用,介绍了非电量测量的基础知识、传感器基本原理及作用、温度测量及控制技术、检测误差分析、工程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课程的基本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检测系统的组成、检测系统的基本要求及检测方法的应用;初步了解控制理论在热加工过程中的应用。使学生具备运用现代工具将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专业人才。能够胜任新材料开发与材料检测、检验和管理工作。 (二)课程目标(需包括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内容,可以分项写,也可以合并写) 课程目标1:了解和掌握检测系统的基本单元构建,检测系统的基本技术要求,具有基本检测系统的构建能力; 课程目标2:了解和掌握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作用以及传感器的基本性能指标;具备选择传感器类型以及技术指标的能力; 课程目标3:了解力、速度、位移、温度及物位等物理参数的检测方法,具备力、速度、位移、温度等参数检测的能力; 课程目标4:了解实验数据误差类型、误差原因及误差分析方法,具备数据误差类型鉴别以及数据误差分析的能力; 课程目标5:了解工程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以及控制方法以及对工业过程的控制提出基本的思路; (三)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 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1-4、3-1、4-2和5-2。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大纲(徐向昱)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中英文):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目的帮助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的常识,把握中国古代文学史演进的主要脉络,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有初步的了解,提高对经典作家作品的解读和赏析能力。同时,在广阔的文化视野中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所在,更加深刻地领会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思想底蕴和精神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向心力。 本课程除了指定的文学史教材外,还会要求阅读相当数量的古典文学作品,学生在课外通过对大量作品的阅读和理解,使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得到提升。 The purpose of the course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is to help students master the common sense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proficiently, grasp the main course of the evolution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history, have a preliminary understanding of the basic laws of the development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and improve the ability to interpret and appreciate classic writers' works.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understand the essence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in a broad cultural perspective, more deeply understand the ideological background and spiritual charm of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enhance national pride and patriotism. In addition to the literature history textbooks, this course also requires students to read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classical literature works. Through reading and understanding a large number of works outside class, students can improve their aesthetic ability and cultural literacy. - 9 -

艺术人类学

如何重新认识中国的本土资源——艺术人类学视角 费孝通先生在他晚年的时候,曾讲道“中西方文化的大辩论迟早是要到来的。”近百年来,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有三次大的碰撞,第一次是在清末时期。当西方列强用炮火轰开中国的大门,强行让中国加入到世界体系时,李鸿章惊呼,“中国正在面临一个三千年未有的大变局”。面对强大的西方文化,当时的中国人手足无措,但那时候的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还有一点点自信,所以提出“中体西用”,即保持国体不动,把西方的东西拿过来用为我所用的口号。第二次是1911年的辛亥革命,这个时候的中国人突然意识到,如果我们不彻底的改变我们的文化,国家是没有前途的。于是,有了“五四运动”的时,也有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甚至有人提出了要“全盘西化”口号。第三次就是今天,面对全球化又是一个对中国人“三千年所未有的大变局”,我们除了能够提出与国际接轨的口号,是否还能有点什么新的思考?包括在这新一轮的“三千年未有的大变局”背景下的中国当代艺术又应该有何作为? 艺术是人心灵的东西,我们艺术家可以改变自己的观念去学习西方,但是老百姓审美观念是千百年来所形成的,对艺术的认识也是如此,要改变也不容易,他们未必会跟着艺术家走。许多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民众看不懂,在民众的心灵里引不起共鸣,因为这样的一些表现形式并不产生于中国的文化语境,所以完全照搬肯定不行。但从人类学的角度来讲,人类心智的一致性,使不同国家的人能相互理解,也能产生一些共同的价值观。但在人类学里也还有一个重要的观念,那就是“文化相对论”。这个文化相对论是反对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的重要武器,因为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文化,我们就会认识到各个不同族民的文化传统都是值得尊重的,都有它自己存在的理由和价值。一个健康的生物圈必须要保持生物基因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构成了生命互动的链条,这样的链条一旦被打断,整个的生物圈就有可能崩溃。人类的文化也一样,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多样性的智慧和经验,只有不同的经验和智慧的互动,人类未来的发展才有更多的可能性。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思考,西方的文化固然先进,西方的艺术也非常前卫,但毕竞那是西方人的道路。作为当代的中国人有没有自己的价值观?作为中国的当代艺术有没有足以支撑自己创作的哲学思想?我们中国文化能不能成为多元文化世界中的一元?这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费孝通先生晚年曾提出了一个“文化自觉”的理念,他说,所谓的“文化自觉”,就是要把自己文化的来龙去脉讲清楚,要知道自己文化的历史与特征,要有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名”,自知之明的目的就是面临整个社会转型的时候,可以做到自主转型,掌握文化发展的自主性。但是到了今天,当中国的经济状况比以前更好的时候,当互联网时代到来,我们可以跟西方面对面对话的时候,我们能不能开始拥有文化上的自主性和原创性,如果仍然没有,就是“文化自觉”不够。因为我们还没有真正的认识到,中国文化的精髓在什么地方,中国文化在当代人类社会中,应该占据一个什么样的位置?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的民族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新的文化和政治再生产的资源。面对这些文化的发展趋势,中国的当代艺术能不能也来一个艺术式的文化自觉,在学习西方的同时,重新审视一下中国人的艺术思想和审美特征。把中国的艺术传统讲清楚,找到中西艺术之间的差别,然后才能在中国式的当代艺术创作中,有更多的自主性和自觉性。 当代艺术的概念基本来自于西方,但西方的艺术概念能不能完全涵盖中国的艺术概念?这是值得讨论的。如“视觉艺术”这一词语已在美术界广为流行,西方欣赏造型艺术,主要是讲究视觉上的冲击和张力以及形式感等,因此可以用视觉来囊括所有的造型艺术。但这一概念却很难

宁波大学课程教学大纲格式及示例

附件2 :宁波大学课程教学大纲格式及示例 《》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英文名称: 学分:周学时:总学时: 课程类别:(1、大类课程 2、专业必修课 2、专业选修课 3、公共必修课 4、公共选修课 5 学位课程 6、自主学习课程) 适用专业: 先修课程: 所属团队/团队方向:课程负责人: 二、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任务 三、教学方法与基本要求: 四、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七、实验(实践)环节教学要求(纯理论课程不用) 参照以前格式 撰写人: 审核人: 制定时间:年月

课程教学大纲示例一: 《法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英文名称:Jurisprudence 学分:3 周学时:3 总学时:54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位课程;自主学习课程;(1、大类课程 2、专业必修课 2、专业选修课 3、公共必修课 4、公共选修课 5 学位课程 6、自主学习课程)适用专业:法学 先修课程:法学导论、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 所属团队/团队方向:法学/经济法学课程负责人:李学兰 二、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任务 《法理学》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教育指导委员会确定的本科法学专业十四门核心课程之一,是法学的基础学科,相对于各部门法学、应用法学而言,法理学关注的是法的一般理论、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论。《法理学》课程既是法学教育的起点,又是法科学生为养成法律人素质而须终生修习的一门知识。《法理学》知识不仅是国家司法资格统一考试必考内容,更是法学研究生、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单独一门。 法理学教学目的是通过学习,掌握法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树立科学的法律观和民主的法制观,确立法律思维方法,培植法学理论素养,既要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并思考法律问题,特别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基本问题,又要通过专门训练养成法律人独特的理念、知识同、思维和经验。 《法理学》将从法理学概论、法律本体论、法律方法论、法律价值论、法律社会论等五个层次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法律观和分析法律现象的理论框架,熟悉并掌握法学思维方式,从而为有效地学习其他法学课程奠定理论和方法论基础。课堂将重点解析贯串整个法学体系的法学基本范畴,如法、法律、权利、义务、法律责任、法律程序、法律方法、法律价;系统介绍法的要素、法的部门、法的体系、法系等法学本体论知识;分析应用法律发现、法律判断、法律解释、法律推理、法律论证等基本法律方法;分析研讨法的基本价值、法与社会、法律现代化、法治建设等法理学传统理论和前沿问题。具体而言,法理学对培养和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方面发展的教学目的包括: 1、法律理念:经由感性、知性的认知,通过系统的思维,达到对法律理性

教材编写大纲(样例)

《典型直流调速系统的调试与维护》课程教材编写大纲 成都市高级技工学校徐国强 1.课程性质和任务 1.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技工院校电气维修专业预备技师的一门职业能力课程,培养学生具有典型直流调速系统的主电路、电源电路、触发电路、保护电路、隔离电路、反馈电路、调节电路及系统调试与维护的能力,达到技师职业资格中相关职业功能模块的要求。 1.2课程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典型直流调速系统原理及应用等方面知识,使学生能根据直流调速设备资料,读懂系统电气原理图,正确调试电路有关工作参数,检修系统电气故障,并具有独立维护系统的能力,达到国家职业标准相关要求。 2.教学项目及要求 2.1教学项目 教学项目一主电路调试与维护 教学项目二电源电路调试与维护 教学项目三触发电路调试与维护 教学项目四保护电路调试与维护 教学项目五隔离电路调试与维护 教学项目六反馈电路调试与维护 教学项目七调节电路调试与维护 教学项目八系统调试与维护 2.2教学要求 2.2.1 能读懂典型直流调速系统电气控制线路; 2.2.2 能独立分析典型直流调速系统各控制环节电路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2.2.3 掌握各控制环节参数调试与维护; 2.2.4掌握典型直流调速系统的系统调试与维护; 2.2.5 会绘制电气控制电路图; 2.2.6 会查阅相关技术资料。 3.编写要求与建议 3.1作为职业任务驱动模式下的教材编写思路,我们必须摒弃由概念或原理的

提出、然后推理论证、最后举例说明等传统的编写思路,而应该是首先明确该教材所面对的教学对象今后的就业岗位和该岗位要求员工的职业能力,然后模拟工作情境、提出工作任务、总结和写出解决任务的方法与过程。 3.2在职业任务驱动模式下,教材编写的大量工作是思考模拟工作情境、恰到好处地提出工作任务(含知识点和技能点)。 3.3教材编写要贯彻“合理确定教学内容、精彩展现教学内容”的编写理念,做到实用、够用、能学、会用,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 3.4教材的编写要围绕职业活动,突出岗位操作技能。以职业活动为教学的依据,虽然考虑到与教学实践活动的结合,但是更应该重视职业活动的真实性,避免造成“学校学一套”“工作干一套”的巨大差异。 3.5教材的内容组织采用“逆向推导”的思维方法,从“任务实施”中的技能需求向理论方向寻求界定相关知识的外延和内涵,避免出现“遗漏”或者“过多、过深、过难”。 3.6教学内容要适当体现本行业所需的“四新内容”,尽量缩短教学与生产实际的距离。 3.7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编写思路做到体例完整,以图代文、以表代文增强教材的形象化。 4.编写内容(以教学项目为载体,按任务分步实施)

21世纪的中国国防

21世纪的中国国防 中国追求的发展是社会的全面进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成为中国21世纪的必然选择。只有社会的持续发展,才能给国防提供强大而长远的战略资源及潜力,同时,只有树立新的国防发展观,才能维护和支撑社会的持续发展。 一、21世纪中国国防战略资源及潜力面临的挑战 邓小平指出:“衡量一个国家的国力,要综合地看,全面地看。”人口、资源、环境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基本要素,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后期所遇到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在我国工业化初期就已出现了。我们面临着既要发展经济、摆脱贫困和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又要全面提高部队战斗力,实现国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因此,开展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同时也维系着国防和军队的发展。21世纪中国国防战略资源及潜力面临的主要挑战有: (一)人口因素对国防的影响 国防人力资源是国防潜力的主体部分,是直接关系到国防实力的决定因素。影响国防人力资源的主要因素是:1.人口规模和增长速度。国防人力资源的规模和增长速度,首先取决于国家总人口的数量和增长速度,两者成正比例

关系。中国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1500万人左右,从21世纪国防人口资源的总量上说是不缺兵源的。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人口数量的压力给资源和环境带来的压力。国防资源和潜力是一个综合体系,国防人力资源丰富是国防实力的一大要素。但由于人口多,也必然给其它资源带来负载,新增国民收入的必将被新增人口消费掉,这实际上也给发展国防带来了经济上的负担和压力,使国防建设难以在短期内有很大的改观。 2.人口老龄化的压力。随着人民生活安定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的趋势随之出现。到2000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达1.6至1.7亿,到2040年,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7%。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对经济尚不发达的中国来说,不能不是一个沉重的负担。由于老年人的增加和家庭的“四二一”结构所产生的种种矛盾,也必然会给部队官兵带来服役期间的一些实际问题. 3.人口素质偏低的制约,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贫穷、落后,在农村依然存在着早婚、早育、近亲结婚的现象,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农民的婚配范围绝大多数没有超过25公里。在农村新生人口中,存在较为严重的遗传生理素质低下的问题,征兵体检时视力不合格和有慢性疾病的也占相当大的比例。另外,1990年统计,全国文盲、半文盲人数仍达1.8亿以上,农村青年中文盲和半文盲占36%。在战士入伍登记表中虽然填写的是初中生、高中生,但有些实际并未达到应有的学历。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 本课程的历史与中山大学的历史同步,1924年孙中山先生创建广东大学即设有“中国文学部”,“中国古代文学”就是“中国文学部”的主干课程。1926年广东大学改名中山大学后,“中国文学部”也易名为“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古代文学”从此一直是本系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该课程从设立发展至今已有近80年的历史。 中国戏曲史是目前最具全国影响力的课程,前辈学者董每戡先生的舞台艺术研究、王季思先生的《西厢记》研究等,都在戏曲研究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王季思先生主编《中国戏曲选》至今仍是许多高校采用的戏曲史教材,八十年代王季思先生还受教育部委托举办全国戏曲史研究进修班,为全国高校培养了一批戏曲教学师资,此后每年都有来自海内外的进修教师和学生到本校学习戏曲史。他主编的《全元戏曲》(12卷)先后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项。黄天骥、吴国钦、欧阳光、康保成、罗斯宁等多名教授,形成了一个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少有的戏曲研究与教学群体,实力居全国前列。 本课程初期以中国文学批评史驰名,国内最早一部中国文学批评史的作者陈中凡先生即在1925-1926年间在我系任教,他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即是与课程教学同步编撰的。1934年,方孝岳的《中国文学批评》出版,至今仍是相当有影响的著作。20世纪60年代,黄海章先生出版了《中国文学批评简史》,这是解放后直至80年代之间仅有的两种批评史教材之一。邱世友先生的《文心雕龙》研究和古代词论研究,在全国学术界影响颇大。本课程方向目前在编在岗的教授三名,课程负责人吴承学教授是全国中青年学者中的佼佼者,他被誉为国内文体学研究的代表人物。孙立、彭玉平教授都是在全国古代文论学术界有影响的中青年学者。 本学科教师在解放后各个时期都站在全国高校教学改革的前沿。50年代,由詹安泰先生主编、容庚、吴重翰先生参加编写的《中国文学史》(先秦两汉部分) 1957年高等教育出版社作为大学教材公开出版,是我国解放后最早出版的中国文学史教科书之一;60年代王季思先生与游国恩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四卷本,几十年风行不衰;80年代王季思先生主编的《中国戏曲选》至今仍是许多高校采用的戏曲史教材;在世纪之交,黄天骥教授作为分卷主编参与袁行霈教授主编的新《中国文学史》,是目前代表最新水平、影响最大的教材。(本系欧阳光、董上德老师也参加编撰) 本课程以坚固的学科建设为基础。本学科为国家首批博士点,首批全国重点学科,首批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经过长期而精心的课程建设,我系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成为全国古代文学史教学的重要基地。1993年被列为广东省第一批重点课程。在2000年广东省优秀课程的评审中,本课程成为全省唯一的古代文学省级优秀(A级)课程。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们从“文科基地建设”的需要出发,着眼于改革教学内容与调整课程结构,把本科生、研究生课程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考虑,建立并完善了新的课程体系。其基本内容是以《中国文学史》教材为依据,把“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按时代先后分为先秦两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四个阶段,加上一门《中国文学批评史》,共5门专业基础课,再配以高质量的系列选修课及创作实践课,形成“专家、专著、专史、专论”四大研究系列课程和“创作实践系列课程”互相支撑的课程新体系。在基本梳理中国文学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将重要的作家作品研究和专题的理论研究结合起来,使本体系既具备深厚扎实的文学史研究基础知识网络,又以一些研究型、专题型课程的开设,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赋予传统课程以当代意义。 “专家”方面的选修课程有——《先秦诸子研究》、《李白研究》、《苏轼研究》等; “专著”方面的选修课程有——《中国古代文学典籍选读》、《中国古代文学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文献学》、《诗经导读》、《史记研究》、《文心雕龙研究》、《红楼梦研究》等。“专史”方面的选修课程有——《中国词学批评史》、《古代诗词发凡》、《唐名家诗导读》、《宋名家诗导读》、《唐宋名家词导读》、《晚明小品研究》、《中国戏曲史》、《古代小说史》、《傩戏艺术源流》等; “专论”方面的选修课程有——《中国文学史专题研究》、《古代诗词理论》、《唐宋词学研究》、《唐诗研究》、《词史专题研究》、《文言小说研究》、《宋元诗社与书会研究》、《戏曲文化概论》、《宋诗与宋诗学研究》、《明末清初诗论研究》等。 “创作实践课”的课程有——《诗词创作》、《散曲创作与鉴赏》、《诗词创作大赛》、《戏曲观摩与话剧创作》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