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及应用情况

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及应用情况

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及应用情况
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及应用情况

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及应用

情况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学校信息化建设及开展应用情况随着信息化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推广和应用,学校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未来学校教育发展战略的制高点,成为学校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学校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教师的专业发展,终生学习和学生的成长提供了技术支撑。我校按照“建设好,使用好”的目标,走出了一条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创新之路。

建设情况

如何让资金短缺的基层学校,尤其是资金严重不足的一所民办学校,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加速实现教学现代化,真正实现“三通两平台”。我们本着“明确目标,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以满足教育教学需要,满足教师、学生发展需要,满足学校现代管理需要为基本出发点,协商提出并形成了“多方参与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新机制”。

我校积极按照国家“三通两平台”的发展要求,把校园网(校校通),班级多媒体(班班通)有效利用和连接起来,并顺利向以学生为中心的人人通过渡。我校配合市教育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光纤教育宽带网络的接入,建设信息化资源平台。

根据学校教育信息化的现状,本着“坚持质量一流、开放灵活、安全可靠、易于扩展”的原则,在市育局大力支持以及学校自身的努力下,经过多年的时间,完成以下七个方面的建设。

一、“班班通”教学设施建设。

“班班通”是学校信息化资源获取与利用、终端信息显示的软硬件环境。学校建成“班班通”教学班88个,均配备计算机、交互式智能教学触摸一体机、实物投影等设备,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二、网络计算机教室和信息化教学办公建设。

计算机网络教室不仅能够进行计算机常规教学,而且满足了学校规模培训的需求,全面提升培训效率,创造了一个实时的网络互动课堂。

建成标准化计算机网络教室3个,学生电脑180台,为学生信息课的开设提供了保障。已配教师办公电脑220台,并全部接入互联网,师机比达到1:1。

三、互联网及校园局域网建设。

学校采用教育网光纤接入互联网,教育网出口带宽达到1000Mbps,互联网出口带宽达到200Mbps。每个办公室、教室、微机室都有网络节点,无线WIFI网络覆盖整个校园,使教师办公、学生学习实现了网络化、数字化。满足了教师电子备课需要,实现了资源共享。2015年全省开展“一师一优课”活动以来,我校教师积极参与此项活动,在我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网络空间注册、开通率达100%。2018年底将对校园局域网进行升级改造,计划实现全千兆的局域网网路环境。

四、录播系统管理平台和录播教室升级改造建设。

2017年学校建成多媒体录播教室1个,可实现实时直播,搭建了相互观摩借鉴的网络平台,达到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五、平安校园安保系统建设。

根据学校综治安全需求,建成校园监控系统4套,采用高清摄像机,实现校园安全无盲区监控、网上安全巡查、报警处置联动、安全信息报告系统等功能。布控80个监控点,基本实现校园全覆盖,保障了学校安防。

六、数字资源库建设。

学校通过自建和引进两种方式建设校园资源库,现有数字资源总量。自建资源包括优质课课堂实录16G,教师的优质课件、教案3G,并且逐年逐学期在不断增加资源量。引进市教育局资源量包括数字图书,增加了师生阅读量、丰富了师生的阅读面。2016年又引进中学学科网的精品教学资源,极大的方便了教师网络备课、网络组卷等教学工作。

七、阅卷系统建设。

我校使用市教育局阅卷系统一套,不但确保了阅卷质量,减轻了教师负担,提高了教学水平,还实现了中、高考试卷模式的接轨,实现了数据共享。

使用情况

一、网络计算机教室的多元化使用

(一)上好信息技术课程。

我校共有计算机专业教师5名,学校按照课程设置要求,1-9年级全部开设信息技术课,每班每周1节。在落实信息技术教材的同时,每个年级补充相应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进行计算机应用技术培训。

教师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主导力量,建设一支适应教育信息化需要的师资队伍,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我们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学校所有教师都能熟练操作计算机,能从网上下载有关教学资料,运用软件制作幻灯片及运用多媒体开展辅助教学。通过不同层次培训,全校教师的信息技术综合素养得到不断提高。

(三)开展计算机应用技术竞赛。

充分发挥信息化设备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将信息化推进工作与“436”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整合,提升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定期组织教师参加课件制作、交互式白板应用课比赛、录像课等,将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情况作为对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重要要素,使教师成为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构建、学科整合的骨干,全面带动并推进了学校信息化建设。

(四)开展“电脑小制作”计算机兴趣小组大课间活动。

将喜欢计算机的学生吸收进来,于每周三、周五下午第三节课后定期开展活动,提升学生的打字、电脑绘画、网页制作、软件操作水平,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二、录播教室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录播教室建成后,主要承担全校教师微课、精品课堂的录制、学科竞赛活动以及分年级专题活动的直播。录播教室的使用在具体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校教师积极参与一师一优课活动,我校部分教师已经成功录制典型课例和微课,完成了晒课任务。

三、多种资源库拓宽了师生的视野

学校电子图书库提供的电子书内容多样化,涉及的领域十分广阔,从小说、诗歌到农业、科技到娱乐、财经等,能很好地满足老师和学生的需求。中学学科网精品教学资源,极大的方便了教师网络备课、网络组卷等辅助教学任务的完成。

四、学校网站、qq平台、校训通及微信平台简化了信息的交流

学校通过校园网进行校内通知、新闻发布、教研交流、重大事项公示等。校讯通信息网络以及qq平台,方便了教师、学生、家长的互动交流,简化了常规教学信息的上传与下达。在完善更新学校校园网站的同时,申请微信公众平台1个,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发布学校信息、传播办学理念、宣传教育思想。

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及应用情况

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及应 用情况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学校信息化建设及开展应用情况随着信息化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推广和应用,学校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未来学校教育发展战略的制高点,成为学校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学校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教师的专业发展,终生学习和学生的成长提供了技术支撑。我校按照“建设好,使用好”的目标,走出了一条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创新之路。 建设情况 如何让资金短缺的基层学校,尤其是资金严重不足的一所民办学校,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加速实现教学现代化,真正实现“三通两平台”。我们本着“明确目标,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以满足教育教学需要,满足教师、学生发展需要,满足学校现代管理需要为基本出发点,协商提出并形成了“多方参与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新机制”。 我校积极按照国家“三通两平台”的发展要求,把校园网(校校通),班级多媒体(班班通)有效利用和连接起来,并顺利向以学生为中心的人人通过渡。我校配合市教育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光纤教育宽带网络的接入,建设信息化资源平台。 根据学校教育信息化的现状,本着“坚持质量一流、开放灵活、安全可靠、易于扩展”的原则,在市育局大力支持以及学校自身的努力下,经过多年的时间,完成以下七个方面的建设。 一、“班班通”教学设施建设。

“班班通”是学校信息化资源获取与利用、终端信息显示的软硬件环境。学校建成“班班通”教学班88个,均配备计算机、交互式智能教学触摸一体机、实物投影等设备,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二、网络计算机教室和信息化教学办公建设。 计算机网络教室不仅能够进行计算机常规教学,而且满足了学校规模培训的需求,全面提升培训效率,创造了一个实时的网络互动课堂。 建成标准化计算机网络教室3个,学生电脑180台,为学生信息课的开设提供了保障。已配教师办公电脑220台,并全部接入互联网,师机比达到1:1。 三、互联网及校园局域网建设。 学校采用教育网光纤接入互联网,教育网出口带宽达到1000Mbps,互联网出口带宽达到200Mbps。每个办公室、教室、微机室都有网络节点,无线WIFI网络覆盖整个校园,使教师办公、学生学习实现了网络化、数字化。满足了教师电子备课需要,实现了资源共享。2015年全省开展“一师一优课”活动以来,我校教师积极参与此项活动,在我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网络空间注册、开通率达100%。2018年底将对校园局域网进行升级改造,计划实现全千兆的局域网网路环境。 四、录播系统管理平台和录播教室升级改造建设。 2017年学校建成多媒体录播教室1个,可实现实时直播,搭建了相互观摩借鉴的网络平台,达到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五、平安校园安保系统建设。

学校信息化建设

学校信息化建设(软件)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充分发挥校园网络系统及多媒体等现代化教育教学设备的作用,满足学校教育教学需求,进一步完善学校信息化建设,学校决定加大信息化软件建设,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陈世海 副组长:李福文薛言赵河付国才郑瑞金吕鑫淼 组员:中层领导、教研组长及备课组长 三、资源采集与整理:电教组 四、具体实施过程 (一)以现代教育思想塑造新师,培养新人。 1.加强对全体成员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念的学习,从思想上促使全体成员观念更新,从行为上提高全体成员对教师和教师工作的重新认识。 2.提供多种信息渠道,形成开放、立体的培训空间和学习活动的场所。 (1)定点、定时、定人安排领导、教师、信息技术专业人员参加各类业务培训。

(2)请专家作讲座,培训教师现代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条件下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3)挖掘本校培训资源,集中专题培训。内容包括教师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培训,通过具体的优秀的案例,进行整合方法的培训。 (4)观摩学习。组织教师观摩校内外优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课,通过观摩教师能更具体体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学习他人成功经验,引发思考。 (5)教研组活动。围绕热点问题进行学术讨论,通过集体确定主题,大家分头探索、研究,集中讨论,最终形成共识。 (6)网上论坛。在校园网上以论坛形式在网上开展学术交流和讨论。 3.开展课题研究,探索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与学,促进教师不断学习和提高。 (1)以案例为抓手,开展信息技术与各科教育教学的整合研究,以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以课题为切入口,探索信息技术支持下,教与学模式的研究。 (二)加速信息化课程的实践研究与探索。 1.开展基础性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 (1)实行电脑网络备课设计。(文本、课件)

学校信息化建设汇报材料

信息化建设汇报材料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 响应《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做到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一直以来,在省、州、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校信息化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突出了信息化建设在学校快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现将我校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及信息化硬件建设 学校目前占地面积90222平方米,建筑面积37852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18200平方米。现有教职工289名,其中专任教师168名。现有学生1978人,全为寄宿生。 我校校园网建成于2014年,电信光纤专线200M互联网网络接入。现有专用计算机教室5个,统一配备的学生终端共计324台,生机比6:1。现有统一配备的教师办公电脑167台,师机比1:1。每个行政办公室已配有打印机及相关设备。班班通系统54套,全部已电信光纤百兆速率专线接入。并有录播教室、阶梯教室、数字化实验室、中心机房等功能室。 信息化硬件设备的大力投入,对于教师办公、学生学习实现了网络化、数字化,提高教师的办公效率和教学水平,最大限度的利用网络信息化发挥了突出作用。

二、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一)组织领导及机构建设情况 为确保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顺利有效的开展,我校专门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教学副校长任副组长,处室负责人和信息技术教师为成员的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 学校设有信息中心,专门负责信息化建设管理,并且建立和完善了各种规章制度,制定了具体的工作职责。对信息化建设工作档案进归档整理,确保我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具体落实。 (二)信息化应用及教育资源建设情况 近年来,学校获得信息技术论文评选国家级优秀组织奖,州级“优课”优秀组织奖,州级学生作品比赛优秀组织奖。10余人次获得国家级信息技术论文、课件、微课不同等次奖励,50余人次在省级各类信息化应用比赛中获奖,在州县级信息化应用比赛中也取得了优异成绩。 另外多人在“一师一优课”活动获得部级、省级、州县级优课,并且在教育资源云平台应用、“国培计划”等方面得到了上级好评。 这些获得的诸多奖励,是对近年来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充分肯定,说明我校教师信息化能力得到了稳步提升,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整合应用已成为常态,具备信息化素养已经成为广大教师基本功。 在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方面,我校继续采用教师自制、网上优秀资源下载、师生优质资源收集整理等相结合的方法,多年来不断

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及应用情况

学校信息化建设及开展应用情况随着信息化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推广和应用,学校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未来学校教育发展战略的制高点,成为学校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学校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教师的专业发展,终生学习和学生的成长提供了技术支撑。我校按照“建设好,使用好”的目标,走出了一条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创新之路。 建设情况 如何让资金短缺的基层学校,尤其是资金严重不足的一所民办学校,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加速实现教学现代化,真正实现“三通两平台”。我们本着“明确目标,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以满足教育教学需要,满足教师、学生发展需要,满足学校现代管理需要为基本出发点,协商提出并形成了“多方参与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新机制”。 我校积极按照国家“三通两平台”的发展要求,把校园网(校校通),班级多媒体(班班通)有效利用和连接起来,并顺利向以学生为中心的人人通过渡。我校配合市教育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光纤教育宽带网络的接入,建设信息化资源平台。 根据学校教育信息化的现状,本着“坚持质量一流、开

放灵活、安全可靠、易于扩展”的原则,在市育局大力支持以及学校自身的努力下,经过多年的时间,完成以下七个方面的建设。 一、“班班通”教学设施建设。 “班班通”是学校信息化资源获取与利用、终端信息显示的软硬件环境。学校建成“班班通”教学班88个,均配备计算机、交互式智能教学触摸一体机、实物投影等设备,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二、网络计算机教室和信息化教学办公建设。 计算机网络教室不仅能够进行计算机常规教学,而且满足了学校规模培训的需求,全面提升培训效率,创造了一个实时的网络互动课堂。 建成标准化计算机网络教室3个,学生电脑180台,为学生信息课的开设提供了保障。已配教师办公电脑220台,并全部接入互联网,师机比达到1:1。 三、互联网及校园局域网建设。 学校采用教育网光纤接入互联网,教育网出口带宽达到1000Mbps,互联网出口带宽达到200Mbps。每个办公室、教室、微机室都有网络节点,无线WIFI网络覆盖整个校园,使教师办公、学生学习实现了网络化、数字化。满足了教师电子备课需要,实现了资源共享。2015年全省开展“一师一

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问题及对策 所谓教育信息化,是指由传统教育向信息化教育的转变过程。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在教育过程中广泛应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即在教育技术上实现数字化、多媒体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教育信息化的目标追求,是达到一种新的教育形态一一信息化教育,这种教育具有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任务合作化、环境虚拟化、管理自动化等显著特点。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是国家、社会发展的趋势。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提高国民的信息素养、培养信息化人才,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根本。教育信息化则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因此,开展教育信息化研究,以指导和促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在当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进程虽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在实际的建设与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教育信息化认识不够深刻 随着信息技术与通讯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到了前所未有的信息化时代,它给教育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在这种形势下,教育的目标、结构、内容、手段和评价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等都将发生重大的变革,教育的质量和效率也将大幅度提高。 目前,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大多局限于多媒体辅助教学、网络资源的检索等方面,而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战略意义和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政策并不了解,也没有理解教育信息化的真正含义。因此,虽然教育行政部门近几年加大力度对学校进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力求早日实现多媒体进每一间教室,实现校校通。但在调查中发现,投入与产出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信息技术与网络在教学中的应用方面,设备的利用率较低,并没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实际作用。 2、教学资源及软件建设滞后 一方面学校教学软件数量较多,另一方面教师使用的积极性不高,使得这部分资源被闲置起来。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方面,一是学校宣传力度不够,很多教师不知道学校有这些资源;二是这些资源一般由学校的资料室集中管理,教师使用时可以去借,很多教师没有时间或是嫌麻烦;三是有些教学软件实用性较差,教师使用时感觉效果不好,不愿意用;四是多数教师不会对购买来的教学软件进行再加工或者没有时间加工等等。这些情况既造成了资源和资金的浪费,也影响了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积极性。 3、信息技术培训重技能轻应用 这几年,由于教育行政部门及人事部门对教师专业化的要求(评职称时必须有计算机应用能力合格证书),所以中小学信息技术培训搞得轰轰烈烈。但是从培训内容上看,都只停留在技术层面。导致目前广大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基本上大多都是单一模式一一课件,对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理解也只是课堂中播放课件,使得信息技术真正的优势与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仅是教师的演示工具,这是信息技术应用的初级阶段,属于最低的层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因此,仅有技术的培训是远远不够的,要针对教师的实际情况,开展面向教学应用、面向课程整合的培训,

信息化系统应用范围及效果

银晨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信息化系统应用范围及效果 一、公司概况 银晨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各类医药产品、保健品、医疗器械、中药材及饮片批发、零售经营的企业。目前有一个批发部和五间大型医药零售超市、一间医疗器械专卖店、一间中药配方、一间加盟店。 二、信息化系统启用之前存在问题: 【1】、各个连锁店独立服务器和数据库,配备仓库管理人员和仓库,增加企业经营成本; 【2】、无法实时传递数据,导致企业内部存在各种‘信息孤岛’,企业各部门根本无法协同作业。例如,货物到了仓库无法实时让业务及采购人员等知道,这样导致增加大量的沟通成本。 【3】、盘点环节几乎没有而且也数据不准确,导致库存占用大量资金;也无法及时处理临近失效期的药品。 【4】、半手工操作和传统管理模式导致效率低下--操作效率低、管理效率低、监控效率低。 【5】、由于数据不实时,导致总部与配送中心、各连锁店上下沟通困难,连接反映速度慢,不易实时发现问题。 【6】、前台收款流程不严密,导致收款严重不符;(平均每班相差1000元)。【7】、由于数据不准确,导致门店需要配置一个‘周转仓’,使企业的有效经营面积被占有。 三、解决方案:

【1】、取消各个分店数据库,统一在总部,各分店仓库和仓库人员逐步撤销;【2】、全部分店和仓库制定完善盘点流程,配备盘点机。经过几次盘点,现在员工已经掌握正确的盘点方法,目前已经可以做到每月快速盘点一次,及时检查库存准确性。 【3】、全面启用电脑信息化管理,反复探讨,重组业务流程,制定符合医药经营特点的业务流程; 【4】、各分店前台和总部实时联网,销售数据实时传输至总部,大大方便了总部决策层对问题的发现和实时解决,提高了效率; 【5】、前台制定了完善的收款流程,实现了现金与电脑流水帐平衡; 【6】、通过不断修改,设定各个货位的库存上限和下限,使库存占压资金大大减小。 【7】、总部可以实现电脑自动补货;大大减少在补货环节投入的人力。 【8】、仓库实现药品批号管理,降低药品失效率; 四、实施效果 【1】、每次的盘点的损溢率不断降低。现在已经达到每个分店的平均损溢两至三百元。 【2】、各个货位的库存上限和下限的设定,降低了企业的库存积压资金,各个分店报货统一实现电脑自动化,配送中心每天平均配送两次,各个分店之间的调拨基本不存在。为企业一年节省的成本=库存积压资金 500万×1%=5万。【3】、各分店取消了仓库人员及门店后台录入人员,为企业一年节省的成本= 5个门店× 2人× 2000 × 12月= 24万。 【4】、各门店取消了周转仓,使分店经营空间最大化利用。为企业一年带来的收

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及对策

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及对策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信息化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实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己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教学模式和方法等束缚,当前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思考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代教育技术现状对策近几年,随着“农远”工程、“校校通”、“班班通”、“数字校园”的逐步推进,教育信息化示范校建设,部分农村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水平有了质的变革。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观念日益增强,教学手段越加式样化,广大中小学生受益明显,极大的增强了群众对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信心。另一方面,新生事物发展得越快,需要解决的问题就越多,教育信息化在农村中小学的发展也是一个难曲折的过程。数字校园示范校的建设、互联网+的运用,以及智慧校园的规划,使部分农村中小学硬件建设配套达标,为这些学校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高投入工程,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目前,大多数农村中小学还不完全具备教育信息化装备能力,部分达标学校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过程中还有许多需要完善之处。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更是需要加强提升。 一、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教育技术装备存在问题

(一)教育技术装备基础设施落后。 近年来,由于教育信息化的需要,各校逐步投入了一定的人力、财力、物力,购置了电脑、投影仪、展示台、电子白板、录像机、电视机等现代化教学媒体设备,部分学校也建设了微机室。扫视现状,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讲一天”的状况依旧普遍。当我们还在认真学习电脑基础知识、学习课件制作,以便利用学校的多媒体教室上公开课的时候,城里的孩子已经可以每堂课坐在教室对着大屏幕上生动有趣的课件进行学习了;当我们也有了“班班通”的时候,城里的孩子已经人手一台平板,随时可以和老师、同学交流畅谈了;当我们也有六大功能室,可以进实验室进行实验、音乐课可以听到钢琴声、放学后可以去图书室借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的时候,城里孩子的学校叫智慧校园了……在教育信息化的路上,农村学校配件配置始终属于跟进状态。 另外实验室不达标,按照标准,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至少要配备理化生与小学科学实验室,但许多学校都不达标,有的学校连教室都不够,只好占用了本来就稀少的实验室,而更多的是实验室不规范,徒有其名,挂了个牌子而已。加之一些教学仪器太落后了,实验药品缺乏,造成达不到当前的实验教学要求。 (二)教育装备金费投入不足。 虽然市财政与区财政、学校每年都投入一定量的资金用于教育技术装备,但实际情况是广大农村中小学都没有那么多的资金投入到购买教育技术装备上。近几年来,一些大城市开展得如火如荼的翻转课

教学信息化应用系统和管理信息化试点方案

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试点项目实施方案 安陆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2014年9月我校被湖北省教育厅确定为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项目试点建设单位,为全面落实鄂教职成〔2014〕9号文件精神,提升我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应用水平,提高我校教学和管理的质量,切实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特制定“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一、概述 1、项目名称: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试点项目 2、学校概况 (1)基本情况。安陆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坚持以职业教育为主体,走出一条改革发展之路,被认定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国家示范中职学校,是共青团中央等七部委联合表彰单位、湖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61个新型农民工培训点成员单位,拥有包括计算机及应用、农业机械精加工、机械制造技术、会计电算化四个省级重点(骨干)专业在内的十二个专业。学校占地面积205.3亩,建筑面积87342平方米,在校生规模2360人,专任教师217人,“双师型”教师108

人,拥有各类实验实训室35个(含生产性实训车间3个),设备总值1580 万元。,建有国家级计算机应用及软件技术实训基地和省级电子技术应用实训基地各一个,校园网经中国电信接入INTERNET,出口带宽为100M,实现了校园网内互联互通,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计算机核心技能大赛十强院落校”。时任省委书记罗清泉、孝感市委书记陶宏多次莅临学校检查指导工作,并寄予了殷切希望。“上安职,学技能,升大学,走天下”成为社会的共识。 (2)负责人情况。①主要负责人:罗明发,男,1964年出生,中学高级教师,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长期从事职业教育管理研究工作,参编出版中职教材3本,发表多篇学术文章,是孝感市职业教育领域专家。项目负责人:施晓纹,男,1965年出生,中学高级教师,学校副校长兼工会主席,湖北省机电教研中心组教研员,发表多篇教学论文,参编出版专业教材一本,参加国家级课题二项并顺利结题,被评为“安陆市十大名师”、“安陆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安陆职教领域的“土专家。②信息化实体性职能部门及负责人:学校信息化实体性职能部门为信息网络技术中心,中心主任董申平,男,1968年出生,中学一级教师,信息技术专业教研室主任,编写出版教材2本,参与国家级课题一项并顺利结题,参加了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是孝感、安陆两级技能大赛首席评委,孝感市、安陆市优秀教师。3、试点工作目标、内容和期限 加快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学校的教

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方案设计

学校信息化建设方案 一、学校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现状 近几年,学校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先后配备了电脑85台,其中学生用电脑45台,每百名学生拥有电脑10.2台,建有网络教室1个,建成了100M主干的校园局域网,并且光纤接入教育城域网,班班配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完成了班班通、室室通和人人通“三通”工程。 信息化建设大大地提高了我校教育教学效率和管理效能,基本实现了学校管理的网络化。一方面,应用于学校管理。学校借助校园FTP或QQ群,进行及时通知,并将所有文件、通知、计划、总结发布在学校网站中供全校教师查阅,并实行教师网上提交材料,在设定的文件夹里上传相关的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另一方面,广泛应用于师生教与学。老师们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全校教师依托丹阳教育信息网,建立个人教育博客,网络备课、办公平台、教学平台等实现了全市城域网优质资源共享,学生利用分配的帐号通过教育网校、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突破时空限制,进行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我校实行电子备课,然后要求上传到内部办公系统共享,再是提供下载,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修改,再一次上传分享,同时也进行了网上评课活动,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锻炼的平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今后三年规划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上级文件精神,进一步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6-2020年)》,同时根据延安市数字化校园建设要求,不断加强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从校情出发,依据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发展规划,着眼现在,展望未来,坚持求真务实,不断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教育的深化改革。 三、信息化建设三年发展目标 本着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注重实效、适度超前的原则,开展学校未来三年的信息化建设。 1.强化校园网站建设。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尽快建设一个功能完善的集信息服务系统、教育管理系统、教育资源系统、学生成长系统、家校互动系统为一体的信息化教育网站。真正把学校网站办成师生学习交流的平台、资源的中心、宣传的窗口、本校师生与其他异地师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问 题及对策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问题及对策所谓教育信息化,是指由传统教育向信息化教育的转变过程。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在教育过程中广泛应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即在教育技术上实现数字化、多媒体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教育信息化的目标追求,是达到一种新的教育形态一一信息化教育,这种教育具有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任务合作化、环境虚拟化、管理自动化等显着特点。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是国家、社会发展的趋势。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提高国民的信息素养、培养信息化人才,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根本。教育信息化则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因此,开展教育信息化研究,以指导和促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在当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进程虽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在实际的建设与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教育信息化认识不够深刻 随着信息技术与通讯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到了前所未有的信息化时代,它给教育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在这种形势下,教育的目标、结构、内容、手段和评价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等都将发生重大的变革,教育的质量和效率也将大幅度提高。 目前,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大多局限于多媒体辅助教学、网络资源的检索等方面,而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战略意义和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政策并不了解,也没有理解教育信息化的真正含义。因此,虽然教育行政部门近几年加大力度对学校进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力求早日实现多媒体进每一间教室,实现校校通。但在调查中发现,投入与

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信息化的学校,是以学校为对象的信息化、网络化、可视化和智能化的信息集成与应用系统,它将学校各部门、各学科、各领域的信息通过信息化和计算机处理,并最大水准地集成和利用各类信息资源,快速、完整、便捷地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实现学校教学和管理的信息化。让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蕴含的丰富信息资源充实、丰富学生知识面,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水平的重要途径。在当前新形势下,将传统校园逐步转换为数字校园已成为迫切需要。为适合这个需求,也为了使我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更进一步,我们本着“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应用、逐步完善”的原则,以满足教育教学需要为基本出发点,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总体规划,分段实施。 一、指导思想 学校信息化的一个重要领域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即使课堂教学存有着一些与生俱来的不足与缺陷。但是,就当前来说,课堂教学,或者说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仍然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学生通过学校的正规课程的学习获得必要的知识和水平是学生发展的主渠道,所以我们将积极探索学校正规课程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作用,同时也将研究学生活动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新领域。 二、现状分析 我们通过各种措施努力推动学校信息化建设,持续提升师生的信

息素养,提升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和管理中的应用水平,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校的年轻教师们都通过了信息技术基本操作水平考试,绝大部分教师通过了因特尔未来教育培训,教师们在教学中开始逐渐习惯于使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区级规划和支持,学校逐步配备了各种信息技术设备,学校内所有教室和功能室安装了班班通设备,开通了校园网。满足了教育信息化需要的物质条件。 三、总体目标 以信息化校园建设为核心,完成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科学、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库;培养造就一支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信息技术的师资队伍;推广信息化学校管理平台,建立较为完善的教育信息化管理和服务体系;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扎实实施学校教育现代化,促动学校教育观点、教育模式的现代化。 四、工作措施 1、进一步改善校园信息化环境,重点在局域网的优化配置。采用适用的网络管理软硬件,提升学校网络安全和管理效率,改善内网运行速度。在部分楼层、办公室构建无线网接入设备,逐步提升校园信息化环境。 2、通过健全、完善学校现有的校园网络、信息技术设备管理等管理办法和制度,形成学校齐全、规范的信息化实验规章制度。 3、建立学校的教育资源平台,把现网站的教育、教学、科研资源重建整理,逐步充实教学资源。形成师生共建,具备校本特色,为广大师生青睐的资源网站。发展图书馆信息化资源库藏,优化组合学

中小学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精选文档

中小学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信息技术已在我国教育领域迅速发展,不但走进了教室,还渗透到了教育的方方面面。随着教育部门对中小学校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的增加,信息化建设经费的投入也不断加大。但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由于规划和管理上的经验不足,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学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缺乏科学管理,设备利用率低 现代化教学设备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更新换代很快,如计算机、投影机、网络设备等一般更换周期在三到四年左右。如果在这段时期内不能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就会造成很大的浪费。据调查,中小学里的计算机、投影机、校园网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利用率普遍不到10%,因此需要科学的管理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2.软件资源缺乏,信息化管理滞后 软件系统必须要有硬件系统的支持,而离开了软件,硬件则一文不值,因此软件与硬件是相辅相成的。比如我校的现代化教育设施在我市各中小学中是一流的,绝不比任何一所学校差,但软件资源的建设与先进学校相比相差甚远,软件资源的建设严重阻碍我校的信息化建设。 3.学校主管领导欠缺专业知识,信息化建设难以落实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要实现无纸化办公,要重视站建设以及开发各类教育教学管理平台。虽然一些学校主管领导具有信息化建设的意识,但如果欠缺专业知识或对信息化建设的意义认识不够,没有很好地制定计划的实施目标与措施,信息化建设定会因计划没有得到有效落实而受影响。 4.师资力量不足,信息技术人员欠缺积极主动的态度作为信息技术专业人员,学校信息化建设应该说责无旁贷,但学校信息技术专业人员一般很少提及学校信息化建设地问题,一方面由于学校主管领导没很好地把他们调动起来;另一方面,他们深知信息化建设的艰巨性,欠缺积极主动的态度。 学校信息化建设策略

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汇报

山阴县第三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省市区加大了对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特别是在山西省“校校通”工程的实施以来,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巨大进步。 一、基本情况及主要成绩 建成的硬件设施有:全校拥有计算机100台,计算机教室2个,多媒体教室21个,投影仪2台,打印机3台,并且学校实现20兆光纤接入互联网,学校建有网站,为师生访问信息提供了通道。 几年来,随着设备的不断投入,学校领导做好了周密的计划,有效、合理地利用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学校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覆盖所有学科的信息化工作推进小组,制定信息化工作的发展规划,并根据发展规划制定每学期的工作重点,使我校的信息化工作持续的推进。 一直以来我校以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为抓手,结合学校特色工作,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学校所取得的成绩,都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在学校发展、教师专业成长中所起到的促进作用。 学校教育信息化,落脚点还在学科教学上。在听课、评课、教学比赛活动中,都明确必须要和信息技术整合。学校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加校内外举办的各项信息技术的培训。学校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比赛均采用多媒体教学,全校所有的教师全部通过省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的教育信息化考核。 目前学校有30人能够制作出效果良好的课件,有1人具备

网络管理员资格,有1人获计算机等级二级证书,有2人在教育局举行的信息技术教师基本功比赛中获奖,所有的教师都能使用多媒体计算机上课,有15篇论文在省市区电教论文评比中获奖。 二、主要经验及存在问题 1、完善管理制度建设 为进一步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管理工作,学校制订管理制度,专用教室使用规则,教师培训制度。做到学习宣传、落实职责,制度上墙、经常对照,检查督促、共同遵守,确保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正常运转。同时,还配套了多媒体教室的使用登记、软件的使用记录、各专用室的使用制度等。 2、抓好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 为了全力提高学校现代教育的水平,要求教师人人参与,人人掌握校园网的使用和上网技术,人人会制作多媒体课件。二是要求教师能自觉运用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课时数占总课时数的30%以上。三是注重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力求教育信息化。 3、明职责,促落实 从学校实际出发,制定教育信息化相关管理制度,明确职责,落实到人,促进信息化工作的正常开展。 4、投经费,促效率 为了提高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实效性,学校自筹经费,添置教师使用的信息化设施,如电脑、u盘、移动硬盘、摄象机、杀毒软件等,为教师的备课、查阅资料提供方便,为增强课程与信息技术

智慧校园信息化现状和需求分析

智慧校园信息化现状和需求分析 1.信息化现状 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目前学校完成建立校园骨干网络建设。已经完成部分应用系统建设,这些信息化建设内容在学校取得了许多很好的实际应用效果,也为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传统的信息化建设存在以下问题:1.存在信息孤岛,教务处、财务处、人事处等系统及数据各 自独立,部门数据不能有效及时交互,导致财务收支存在漏洞。 ?新生数据不能及时同步到各部门,导致各部门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学籍变动、人事变动,信息缺乏互通,造成财政收支漏洞; ?学生处和后勤部门信息不统一,学生突发状况很难处理; ?……

2.缺乏校园信息化集中应用与展示平台,各自独立的应用系 统导致缺乏协同工作能力,也缺乏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的能力。重管理轻服务,为师生提供的信息服务没有良好的应用体验。 ?学生入学时:对于报到注册流程不能及时获取,迎新现场无序; ?学生在校时:各类申请服务需要填写大量的重复信息,十分繁杂; ?学生离校时:不清楚离校手续审批情况,仍然需要到每个业务部门排队盖章; ?老师年底时:年终总结填写,仍要到各个系统去统计自己的工作量、科研情况,不能通过系统统一获取和生成; ?…… 3.单个部门的信息系统(如教务管理、图书馆管理、资产管 理等),很难站在自己这个信息集上,进行整个学校的全面信息查询和决策分析,各个应用系统能够发挥的效益没有更好地利用和挖掘。

?全校总体情况统计信息,不全面、不及时、不准确; ?招生率、就业率统计难,教师职称统计难,欠费统计难; ?教师评奖金了,工作量、科研无法统计; ?学生奖助贷评定,没有参考数据; ?辅导员缺少所管理班级的整体信息统计,掌握班级“奖学金、贷款、欠费、考勤、成绩”等全面情况; ?…… 2.需求分析 2.1.一站式服务需求 现有应用重管理轻服务现象严重,为师生提供的信息服务不够全面 原有模式按照管理信息化系统和教学信息化系统的分类来投资和组织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项目。“技术导向”的思维模式,在实施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重建设、轻应用”偏向,不仅导致教育信息化投资效率不高,而且对促进

如何加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

如何加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 教育技术装备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技术保证。教育技术装备的使用,改变了学校过去单纯依靠教材和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逐渐形成了书本知识与各种社会知识相结合、教师传授与学生自我探索相结合的现代教学观念和模式,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展了教育空间。因此信息化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中小学技术装备信息化教育现状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各种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在中小学校园的普及率不断增加,教学设备投入加大,如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设备、校园智能广播系统等,尤其是部分学校安装了“班班通”,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水平大幅提升,优质教学资源不断丰富,信息技术和多媒体已经成为教学中非常重要的辅助工具,但是由于装备管理方式和信息化的落后等各种原因,影响了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如多媒体教室在平时教学中使用率不是很高,多用于观摩课、示范课和优质课比赛,主要是因为多媒体教室太少,没有相应的配套课件使用和投影器容易坏等,其次教师对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的掌握和使用能力也有待提高。为了使教学设备、资源管理规范化,应用经常化,效益最大化,必须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和使用。

二、教育信息化的对策 (一)加强建设,制定制度 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建设是前提,配备是条件,管理是手段,使用是目的。教育技术装备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为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服务。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材的不断变更,信息技术教育的大力发展,发挥设备的最大效益是其最终目的。规范科学管理的关键是要有一套完善而健全的规章制度,使管理工作要有章可循,为中小学教育装备的配备、管理和使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二)加强领导,建立机制 各学校要做好远程教育工程项目管理工作,要建立教育信息与装备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分管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工作的领导要坚持深入教学第一线检查督促指导,研究解决信息技术课、实验教学课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中存在的问题;要明确远程教育管理员的工作任务,强化工作职责,并严格考核,进行奖惩;定期举办经验交流会,以此推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及实验教学工作的普及应用;要出台教师创造性使用课件、教具、优质资源激励措施,要形成教师自制课件、教具及相关设备的奖励机制,确保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教学设备物尽其用和效益最大化。 (三)强化应用,形成常规。

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29926

厦门实验中学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 此整体规划是两年前(2013年)我在进入厦门实验中学之前做的整体规划,目前正在一步步实施推进!后一篇是我现在根据自己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的现状做的一个中长期发展的具体规划。欢迎各位领导专家同行指导! 初步设计:阮静 一.前言----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思想概念 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是以学校为对象的信息化、网络化、可视化和智能化的信息集成与应用系统,它将学校各部门、各学科、各领域的信息通过信息化和计算机处理,并最大程度地集成和利用各类信息资源,快速、完整、便捷地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实现学校教学和管理的信息化。 在当前新形势下,校园的信息化建设是指将传统校园逐步转换为数字校园。为适应这一需求,为了校园的信息化建设,我们需要以满足教育教学需要为基本出发点,根据校园的实际情况,总体规划,分段实施。 二.需求分析-----校园信息化建设思路与规划目标 校园信息化建设思路:校园信息网络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一项基础设施,其规划建设应与学校的其它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进行。校园信息化系统的设计、实施,除了根据学校资金的实际情况,还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信息化建设应应考虑以下几点: 1、校园信息化具有怎样的功能: (1)满足教学科研、行政办公需要,提供各种教学、办公工具和支撑平台,并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2)具有完善的办公事务处理能力,包括电子公文传递、电子公文管理、电子邮件、等无纸办公自动化功能。 (3)满足信息情报交流的需要,方便学校各级领导和教学科研人员对各种信息资料、教学情况的检索和查阅,包括Web 查询、电子公告等。 (4)具有远程通信能力,借助internet等通信手段,方便地实现远程互联,跨越地域限制,满足学校要求,加强各组各单位之间的业务联系和信息资源共享。(5)具有收集、处理、查询、统计各类信息资源的能力,充分利用原有数据资源,为学校领导提供准确、快捷的数字信息,实现数据化管理和智能化决策。(6)校园网络系统要确保整个网络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容错能力强,还应该有后备保障系统,确保信息处理安全保密。 (7)校园信息化系统要保证技术先进和操作简单实用,便于非计算机专业人员使用,并能不断满足学校未来业务发展的需要,具有很强的扩展能力。 2、校园信息化建设所需要的应用系统的建设 校园的信息化建设目的主是为了应用,从而提高学校的办事效率、教学效率,所以要特别注重应用系统的建设,应用系统的覆盖范围相当广泛,功能需求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行政办公系统 包括网络会议、网络文件管理、通知公告、网上审批、申请购物、申请用车、网上报修、专用教室(场馆)预定、网上工资签单、各种信息的网上传输等; ●教学支持系统 包括学生成绩网上管理、网上作业、网上备课、网上教案课件管理与浏览、网上课程管理、网上试卷管理、网上课表管理、网上调课、网上考评等等; ●德育管理系统 包括网上心理健康教育、安全纪律管理、生活指导、网上心理咨询、学生素质综合评价等。 ●科研管理系统 包括教育科研活动安排管理、课题管理等,学校教科研管理通过网络,更大程度上实现了自动化,而且从“管”更多地转向协调服务,及时准确地提供各

信息化应用系统开发安全规范

信息化应用系统开发安全规范 1 概述 软件不安全的因素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软件自身存在错误和缺陷引起的安全漏洞,二是来自外部的攻击。良好的软件开发过程管理可以很好地减少软件自身缺陷,并有效抵抗外部的攻击。 本规范主要规定了集团信息化应用系统在系统开发的各个阶段所应遵守的各种安全规范,将在不同阶段中所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和相关的安全规范进行进一步的描述和规定,以提高集团信息化应用系统的安全性和抵抗外部攻击的能力。 2 可行性计划 可行性计划是对项目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总体定义和描述,包括了解用户的要求及现实环境,从技术、经济和需求3个方面研究并论证项目的可行性,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对可供使用的资源(如硬件、软件、人力等)成本,可取得的效益和开发进度作出估计,制订完成开发任务的实施计划。 2.1 阶段性成果 可行性研究报告。 2.2 可行性研究报告重点 如下4个方面: 1、设计方案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需对预先设计的方案进行论证,设计研究方案,明确研究对象。 2、内容真实 可行性研究报告涉及的内容以及反映情况的数据,必须绝对真实可靠,不许有任何偏差及失误。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所运用资料、数据,都要经过反复核实,以确保内容的真实性。 3、预测准确 可行性研究是投资决策前的活动,对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结果的估计,具有预测性。因此,必须进行深入地调查研究,充分地占有资料,运用切合实际的预测方法,科学地预测未来前景。 4、论证严密 论证性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一个显著特点。要使其有论证性,必须做到运用系统的分析方法,围绕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既要作宏观的分析,又要作微观的分析。 3 需求分析 软件需求分析就是对开发什么样的软件的一个系统的分析与设想,它是一个对用户的需求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正确理解,然后把它用软件工程开发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需求分析阶段主要工作是完成需求对业务的表达,这体现在对需求规格说明书中,包括业务流程,子系统划分,状态图,数据流图等,最终通过用户用例完成业务分析测试。 需求分析阶段最大的隐患即需求未能准确地描述表达对用户需求的真正正确理解,因此,需求分析阶段的安全工作,应主要在对用户需求真正准确的理解上。

论文题目浅析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

论文题目:浅析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策略 工作单位:东莞中学 作者:邓华声 联系电话:22119802

浅析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策略 [摘要]: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目前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影响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的问题,因此很有必要对过去的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总结。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阐述,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以期有助于今后教育信息化工作能健康发展。 [关健词]:中小学 教育信息化 问题 对策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我国的重要建设工程,近几年得到迅猛的发展,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初具雏形。据教育部数据统计,我国有近3万多中小学建立了校园网,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上元,同时,统计数据也表明90%的校园网络处于一种闲置、没有充分利用的状态。从这种现象可以看到,我国中小学存在着一些不利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问题,就此,笔者对一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走访了一些领导和老师,在看到他们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所取得成绩的同时,更多地与他们共同研究和分析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结合实际,探讨改进问题的策略。下面就当前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策略谈谈我们的看法。 问题一:旧观念,指导新工作。 近几年,教育信息化工作为学校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教学改革起到了极大

的推动作用。然而,目前教师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普遍不高,重视不够,仍以传统教育观念指导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工作,以致制约了教师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积极性和水平,造成了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信息化环境下的教与学,将学生作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除“人灌”外,还要加“机落”和“网灌”,学生没有机会主动参与学习,更谈不上创新和实践,把先进的信息化教学设备当作普通黑板一样来用,效益欠佳,对推动教育信息化工作产生不小负面作用。 对策一:树立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与学的新观念。 观念问题是制约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要树立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与学的新观念,以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推进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创新,逐步实现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学习和创新发展提供现代化的教育环境和学习工具。 问题二:没有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 从调查情况来看,大部分学校没有将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中,只是有教育技术中心或信息中心制定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由于教育技术中心或信息中心的地位和职能的限制,所制定的规划,考虑得更多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制定规划的观念、定位可能会与学校发展规划有较大差别,且他们对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发展规划不甚了解,因此,他们在教育教学方面往往考虑得不够周全,以致出现了校园网络建成后,在教育教学上的应用则难以按规划实施,造成校园网络只是一种摆设的浪费现象。 对策二:提高认识,准确定位,明确发展目标,制定与学校整体发展相适应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