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急性心梗护理病例讨论

急性心梗护理病例讨论

5月份病例讨论记录

急性心梗患者急诊行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处理原则——【病例讨论总结】

急性心梗患者急诊行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处理 一、手术紧急程度分型: 1.Emergency(紧急手术):如果不在6h内行手术则患者生命或肢体安全将受到威胁,通 常情况下缺乏或仅有极少时间可行术前评估。 2.Urgent(紧迫手术):如果不在6-24h内行手术则患者生命或肢体安全将受到威胁,通 常情况下仅有时间行简单的术前评估。 3.Time-sensitive(限期手术):患者病情允许手术延后1-6周,期间可完善术前检查或调 整术前管理以改善手术预后。 4.Elective(择期手术):患者病情允许手术延后1年以上。 二、心脏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风险分级: 1.Low risk(低危手术):综合手术及患者自身危险因素,术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 —包括死亡和心肌梗死——发生率<1%。 2.Elevated risk(较高危手术):MACE发生率>1%,包括中危及高危手术。 *因针对intermediate risk(中危手术)和high risk(高危手术)的推荐方案类似,《2014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术期评估指南》中将二者合并为一类。 三、风险评估: 非大血管手术的修正的心脏危险指数(RCRI) 以下每个危险因素为1分: 1.腹腔内、胸腔内和腹股沟上的血管手术 2.缺血性心脏病 3.心力衰竭史 1

4.脑血管病史或TIA史 5.需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 6.术前肌酐>2.0mg/dl 根据危险评分确定心脏并发症发生率 级别RCRI指数评分心脏并发症发生率 Ⅰ级0分0.4% Ⅱ级1分0.9% Ⅲ级2分 6.6% IV级3分或3分以上11.0% *注意:该评分不适用于进行大血管手术的病人 四、心肌梗死(MI)发作至手术间隔时间与预后的关系: 1. 患者MI发作至接受手术间隔时间越长,术后再发MI的几率越低: 0-30天=32.8%;31-60天=18.7%;6-90天=8.4%;91-180天=5.9%; 2.患者MI发作至接受手术间隔时间越长,术后死亡的几率越低: 0-30天=14.2%;31-60天=11.5%;6-90天=10.5%;91-180天=9.9% 3.建议在未行冠状动脉手术干预的情况下,非心脏手术因推迟至MI后60天以上; 4.近期心梗(MI至手术时间<6个月)是患者行非心脏手术术后发生围术期脑卒中的独立 危险因素。 五、术前心脏功能评估 1. 风险评估量表能很好的预估患者非心脏手术术后MACE发生率,MACE发生低危的患者不需要接受进一步心脏术前评估。 包括RCIR,NSQIP,MICA量表。 2.生化指标(BNP,Nt-proBNP,C反应蛋白等)与预后的相关性尚不明确。 1

心肌梗死疑难病例讨论

心肌梗死疑难病例讨论:一位65岁男性患者 1. 基本情况 患者基本信息:张先生,65岁,男性,近期因劳累过度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症状持续不减。近期症状加重,遂前往医院就诊。 2. 症状描述 张先生近期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症状持续不减。在劳累、情绪波动或饱餐后易出现症状,疼痛可放射至左肩、臂部及下颌部,伴或不伴大汗淋漓、恶心、呕吐等症状。症状持续时间长达数小时,甚至超过12小时。 3. 检查结果 心电图提示:V1-V4导联ST段弓背向下抬高,T波倒置;超声心动图示:室壁运动减弱;实验室检查:心肌酶谱明显升高。 4. 诊断分析 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考虑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可能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 5. 治疗方案及理由 患者入院后立即给予抗血小板、抗凝、溶栓等治疗。溶栓药物可促进纤溶系统功能,溶解血栓,恢复梗死血管的血流,从而改善心肌缺血情况。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稠度,从而预防血栓形成。抗凝药物包括肝素和低分子肝素,可抑制凝血因子Xa和凝血酶的活性,预防血栓形成。同时给予硝酸酯类药物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心脏负荷。 6. 治疗效果及分析 经溶栓治疗及抗栓治疗后,患者胸痛症状明显缓解,心电图示ST段回落超过50%,心肌酶谱逐渐恢复正常。溶栓治疗有效,恢复梗死血管的血流,改善心肌缺血情况。抗栓治疗可预防血栓形成,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硝酸酯类药物可降低心脏负荷,缓解胸痛症状。 7. 预防措施及建议 针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不稳定型心绞痛,预防措施包括控制危险因素,如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改善生活习惯,如戒烟、控制体重、合理膳食等;定期进行心血管疾病筛查,及早发现并治疗冠心病。同时,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仍需继续进行抗栓治疗,定期进行心电图、心肌酶谱等相关检查,以监测治疗效果和预防复发。建议患者在出院后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以改善心肺功能和体力状态。此外,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预防

急性心梗病例分析

病例分析之樊仲川亿创作 患者,男,60岁,五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胸痛,程度剧烈,不克不及缓解,伴大汗淋漓,乏力,来院急诊。既往有青霉素过敏。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输血史。否认结核、肝炎、伤寒等传染病。否认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病史。有胃食管返流病、萎缩性胃炎病史。预防接种患者不克不及回忆。出身原籍,久居上海。否认疫水疫地接触史,有吸烟史数十年,200支一年,否认饮酒史。家人均健康,否认家族遗传病。 体格检查:T:36.8℃,P:74次/分,R:45次/分,BP:90/60mmHg。神志清、体型偏胖,无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出血点。浅表淋凑趣未及肿大。咽无充血,扁桃体不大。颈软,平卧位颈静脉充盈明显,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界不大,未见抬举样搏动,心率74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及明显杂音。腹隆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扣痛(-),murphy’s征(-),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未见浮肿。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CK:190U/L,AST:30U/L,LDH:300U/L,WBC:11×109/L。心电图:Ⅱ、Ⅲ、avF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v2-6胸前导联ST段压低,V3R、V4R、V5RST段抬高。 请问: 1.列出医疗诊断? 2. 怎样采取科学的护理工作方法为病人进行整体护理?

答案: 1.急性心肌梗死。 2.护理评估: 主观资料:患者,男,60岁,五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胸痛,程度剧烈,不克不及缓解,伴大汗淋漓,乏力。有吸烟 史数十年,200支一年。 客观资料:T:36.8℃,P:74次/分,R:45次/分,BP:90/60mmHg。 体型偏胖,平卧位颈静脉充盈明显。双肺呼吸音低。CK: 190U/L,AST:30U/L,LDH:300U/L,WBC:11×109/L。 心电图:Ⅱ、Ⅲ、avF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v2-6 胸前导联ST段压低,V3R、V4R、V5RST段抬高。

心肌梗塞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心肌梗死护理疑难病例讨论之吉白夕凡创作 主持人:周小花 介入人员:张晓琳丁蓉蓉杨元元纪燕燕 病人资料:科别:急诊床号:抢姓名:马玉清 病情介绍:患者男 58岁因胸痛2小时于2017.12.15.9:00在家人的搀扶下来我院急诊科就诊,查体T36.6 P88次/分R23次/分Bp116/82mmhg,神志清楚,查体合作,急性病容,立即给于患者卧于抢救床上,抬高床头,吸氧,心电监护,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抽血送检,行急诊床边心电图检查,结果陈述显示“窦性心律,急性下壁,正后壁心肌梗死”床边肌钙T显示小于50ng/L,BNP显示 156Pg/ml.立即给于阿司匹林波立维300mg口服,同时给于抗血小板,抗凝等治疗.于11:00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 讨论问题: 一,心肌堵塞病人的应急处理 二,心肌梗死病人的转运 护士长总结:心梗患者往往病情凶险,要快速准确配合医生做好应急处理,第一时间开通绿色通道,为抢救患者的生命,尽早进入溶栓扩管阶段争取贵重的时间,抢救过程中还要加强监测生命体征,严密不雅察病情变更,尤其要注意心电图变更,同时坚持输液各类管道的通常,密切评估转运风险,在病情允许下做好充分转运准备,在

医护人员的严密监护下平安送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 讨论内容: 一,心肌堵塞病人的应急处理 二,心肌梗死病人的转运 一,心肌堵塞病人的应急处理 (一)基本处理: (二) 1吸氧,高流量吸氧,心电图监护,如病人有气促或呼吸空难,给于端坐卧位或摇高床头,第一时间开通绿色通道. 2 快速而有效的建立静脉通路,给药,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更,并及时记录 3 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安抚 二,心肌梗死病人的转运 1转运的医护人员应该具有丰厚的转运临床经验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有良好的业务和心理素质,随时坚持应急状态 2 准备好转运东西,如:心电监护机氧气急救药品呼吸气囊3转运前评估患者生命体征,意识情况.并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评估解释任务. 4转运过程中严密不雅察病人病情变更,如有变更及时处理 总结:在任务中遇到胸部疼痛的患者要高度重视,可以最大限度地抢救生命. 心肌梗死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N3:张晓琳

心肌梗塞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资料范本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心肌梗塞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心肌梗死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时间:2017.12 主持人:周小花 参加人员:张晓琳丁蓉蓉杨元元纪燕燕 病人资料:科别:急诊床号:抢姓名:马玉清 病情介绍:患者男 58岁因胸痛2小时于2017.12.15.9:00在家人的搀扶下来我院急诊科就诊,查体T36.6 P88次/分R23次/分 Bp116/82mmhg,神志清楚,查体合作,急性病容,立即给于患者卧于抢救床上,抬高床头,吸氧,心电监护,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抽血送检,行急诊床边心电图检查,结果报告显示“窦性心律,急性下壁,正后壁心肌梗死”床边肌钙T显示小于 50ng/L,BNP显示156Pg/ml.立即给于阿司匹林波立维300mg口服,同时给于抗血小板,抗凝等治疗。于11:00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 讨论问题: 一,心肌梗塞病人的应急处理 二,心肌梗死病人的转运 护士长总结:心梗患者往往病情凶险,要快速准确配合医生做好应急处理,第一时间开通绿色通道,为抢救患者的生命,尽早进入溶栓扩管阶段争取宝贵的时间,抢救过程中还要加强监测生命体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尤其要注意心电图变化,同时保持输液各种管道的通常,密切评估转运风险,在病情允许下做好充分转运准备,在医护人员的严密监护下安全送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 讨论内容: 一,心肌梗塞病人的应急处理 二,心肌梗死病人的转运 一,心肌梗塞病人的应急处理 基本处理:

急性心梗病例讨论

急性心梗病例讨论 急性心梗是一种心脏疾病,是因为心脏血管出现血栓,导致血 液循环不畅,进而影响心脏正常工作。该病的危害非常严重,如 果不及早诊治,甚至可能导致死亡。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一位急 性心梗患者的病例。 这位患者为一位60岁的男性,平时有轻微的血压偏高和轻度 贫血的病史。突然有一天,他感到胸部非常疼痛,且疼痛并没有 完全缓解。他也感到左臂和颈部疼痛,甚至还有一些呼吸困难。 这些症状提示他可能患了急性心梗,因为这些症状通常与心脏疾 病有关。 当他到医院急救的时候,医生迅速对他进行了诊断。首先,医 生要求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以便快速确认是否存在急性心梗的 标志。结果显示,患者的心电图出现了ST段升高的情况,这是最 常见的急性心梗表现之一。通过心电图检查,医生紧急为患者进 行了血管通路介入治疗。在这个过程中,医生通过小切口进入患 者体内,找到了造成血管堵塞的血栓,并通过特殊技术将其取出。在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心电图指标也逐渐恢复到正常 水平。

这个病例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告诉我们几件事情。首先,如果患者出现了急性心梗的症状,应该尽快就医。对于急性心梗,时间就等于生命。只有及早发现和治疗,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心脏损伤和死亡风险。其次,心电图检查和血管介入治疗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关于它们的原理和操作方式,医生要有充足的知识和经验,以便迅速进行操作,不断提高诊治率和治愈率。最后,对于患者的治疗过程要密切关注,可以在治疗后进行定期随访,以便随时发现患者的变化和问题,采取必要的措施。 总之,急性心梗病例的讨论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深入了解和探讨,才能更好地帮助患者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恢复健康。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重心脏健康,注意保健和预防,避免患上心脏疾病。

急性心肌梗死病例讨论

2007-4-2 11:20何朝荣副主任医生查房记录 一、病史特点 1、患者任泽龙,男,52岁 2、胸闷、胸痛3天 3、既往否认高血压病史,否认糖尿病尿、乙肝、结核病史,近一周有受凉后感冒,咳嗽、咳痰,无发热。既往有吸烟、饮酒史,无药物过敏史。 4、体检:T 36.4℃P52 次/分R 18次/分BP 86/60mmHg 神志清楚,呼吸平稳,体型肥胖,查体合作,皮肤粘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大,双肺呼吸音清晰,左肺底可闻及细湿罗音,未闻及干罗音,心界不大,心率52 次/分,律齐,心音低钝,腹平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腹水征阴性,肠鸣音存在,双肾区无叩痛,双下肢不肿。 5、辅助检查:郧县县医院于2007.3.30查肺部SCT提示未见主动脉夹层,可见肺部感染;入院后查电解质、凝血功能、血常规正常,查心肌酶CK 1822IU/L、CK-MB186IU/L、LDH680IU/L、HBDH772IU/L、AST220IU/L。查ECG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今晨发作时心电图可见广泛心前区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伴T波倒置,II、III、aVF导联可见ST段弓背向上抬高伴Q波形成,V5R导联可见ST段弓背向上抬高。 二、诊断分析 一)冠心病急性下壁、右室心肌梗死梗死后心绞痛心功能II级(Killip分级) 患者为老年男性,体型肥胖,有长期吸烟史等多个冠心病发生危险因素,有典型的胸闷胸痛,有典型的心肌梗死心电图动态演变以及心肌酶学显著升高,故冠心病急性下壁、右室心肌梗死诊断明确。患者经过溶栓治疗以及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扩管、改善心肌血供治疗仍有反复胸闷发作且有后背部持续性闷痛,结合发作时心电图今晨发作时心电图可见广泛心前区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伴T波倒置等透壁性心肌缺血表现,症状缓解后抬高的心前区导联回落接近基线。故梗死后心绞痛明确。患者入院体检在双肺底可闻及细湿罗音,所以心功能II级(Killip分级)明确。 从入院后心电图动态变化观察推断患者此次犯罪血管为前降支开口处可能大,合并右冠病变也有较大可能。患者目前频繁发作心绞痛要考虑:1、血管斑块不稳定,诱发冠脉痉挛甚至心肌梗死继续进展。2、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导致冠脉灌注继续减少,但是患者目前无明显呼吸困难,体检肺部罗音不对称不支持,要查心脏彩超进一步了解。3、肺部感染导致体温升高高动力循环状态,诱发心绞痛。 患者背部疼痛原因考虑为:1、心肌梗死后心肌严重缺血导致放射痛,患者心肌梗死程度重且频

病例讨论:第六章心血管系统疾病2

病例讨论:第六章心血管系统疾病 互动教材虚拟实验室病例讨论网上测试论坛双语教学 站内搜索: 病例讨论双语教学论坛论坛帐号:密码: 病例讨论 第六章心血管系统疾病 例13 心肌梗死 病况诉说: 患者男性,56岁,晚上看电视时突然感觉胸闷,心悸,胸骨后剧痛,伴恶心、呕吐和呼吸困难,急诊人院。过去数年来有类似发作多次,疼痛并放射到左上臂和左肩,曾被诊断为心肌梗死而住院治疗。出院后常感活动时心悸、气急及心前区闷,休息或服药后即能缓解。 体检:皮肤发绀,湿冷,T 37.5℃C,P110次/分,BP 23.6/13.2kPa。发育营养良好,急性病容,神志清醒。两下肢足踝部轻度浮肿,颈静脉轻度怒张。心浊音界向左、右扩大,两肺底可闻及少量湿性罗音。肝肋下三指,脾未触及。 实验室检查:血、尿、大便常规检查无特殊发现。有高胆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SGPT、SGOT、LDH、肌酸磷酸激酶等均在正常范围。心电图检查示陈旧性前侧壁心肌梗死,有心肌缺血改变。 住院经过:经吸氧等治疗无好转,住院翌日在大便时又出现心前区剧痛,冷汗淋漓,接着呼吸困难,咯粉红色泡沫痰,昏倒,抽搐,神志不清,抢救无效死亡。 问题: 1.根据冠状动脉的分布,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好发部位,说明心肌梗死的好发部位。 2.从心肌梗死的形态改变,结合本例临床表现,预期可以见到心肌有哪些改变? 3.分析胸骨后剧痛的原因和心绞痛及其牵涉痛的机制。 4.根据临床表现,本例除预期可以见到心肌病变外,还可以见到哪些脏器的明显病变?从这些病变进行死因分析。

分析与解答:(点击查看内容) 1.一般说(因为动脉分布有变异),右冠状动脉供给右心房和右心室(除外右心室胸肋面的左部,此处是由左冠状动脉供应的)。左冠状动脉供给左心房和左心室(除外左心耳、左心房的后面和左心室横隔面的右部,这些部位是由右冠状动脉供给的)。房间隔一般由右冠状动脉供给,室间隔由左、右冠状动脉的室间支供给。 据尸体解剖材料统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好发部位依次为: 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病变最严重的部位是上1/3段,即从冠状动脉口开始大约3~4cm处)、右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的旋支,最后是左冠状动脉的主干。 心肌梗死的部位与阻塞的冠状动脉供血处相一致。由于左冠状动脉病变最常见,所以心肌梗死多发生在左心特别是左心室。约50%的心肌梗死发生在左心室前壁、心尖部及室间隔前2/3处即相当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供血区;约25%的心肌梗死发生在左心室后壁、室间隔后1/3处及右心室大部,即相当于右冠状动脉供血区;此外,偶见于左心室侧壁,即相当于左冠状动脉的供血区。 2.心肌梗死范围的大小,与阻塞的冠状动脉分支的大小和阻塞部位有关。按梗死所占心壁厚度的不同,可将心肌梗死分为两种情况:大块的心肌梗死累及心室壁全层或大部分者常见,称为透壁性心肌梗死。它可累及心包引起心包炎症,波及心内膜引起心室腔内附壁血栓形成。小的心肌梗死呈灶性分布者少见,如仅累及心室壁内层,不到心室壁厚度的1/2,称为心内膜下心肌梗死。心肌梗死灶一般需经6小时后肉眼方能辨认。梗死灶不规则,颜色苍白;8~9小时后呈黄色或土黄色,干燥,失去正常光泽。第四天起在梗死灶边缘出现明显的充血、出血带;到第10天左右,梗死灶变黄,甚软,常伴有病灶内出血;第2—3周后,由于肉芽组织增生而呈红色。第五周后,梗死组织逐渐为瘢痕组织所取代,变成灰白色陈旧梗死灶。 镜检:在心肌梗死2小时以后即可看到梗死区边缘的心肌拉长成波浪状及嗜酸性变;3小时后出现肌浆凝聚;4小时后心肌原纤维和核消失;6小时后梗死灶内和周围开始有中性粒细胞反应2—3周后肉芽组织长入梗死灶内;5周后变为瘢痕组织。第2周末,较大的梗死灶即可完全机化。 本例胸骨后剧痛数年来多次发作,而且曾被诊断为心肌梗死可以预期,心肌内存在多数陈旧性梗死灶,也为死亡前心电图所证 实,心脏前侧壁陈旧性梗死。此处心肌纤维消失,而为瘢痕组织所取代。除上述陈旧性心肌梗死灶外,应该尚能见到新鲜心肌缺血 性改变,即心肌波浪状变性和嗜酸性变。因为最近二次胸骨后剧 痛发作,第一次离死亡已达10余小时,其病灶内心肌应已发生明显凝固性坏死,有少数中性粒细胞反应;但第二次发作后很快死亡,此时心肌病变尚不明显,充其量只能见到心肌波浪状变性和嗜酸性变。总之,本例新旧心肌梗死并存,形态多样是可以预期的。 3.临床上胸骨后剧痛的原因很多,主要有:①心脏疾病,例如冠心病、心肌炎和心包疾病;②心脏以外的胸腔内其他脏器疾病,例如升主动脉瘤、肺梗死、肺癌、食管及纵隔疾病;③胸壁皮肤、肌肉骨骼等疾病;④腹部胃、肝胆及胰腺等疾病的牵涉痛。结合本例,除冠心病所致心绞痛外,其他原因都缺乏相应的临床表现,故均可排除。 心绞痛机制:根据Lachman,心脏结缔组织和心脏血管外膜的游离神经末梢可接受刺激。从这里冲动沿内脏神经的感觉纤维,穿过心丛并通过颈心中、下神经和胸心神经到颈部和上胸段交感链。来自颈中、下交感链神经节的纤维在链里不发生轴突到上胸段,另一些痛觉传导路径由胸心神经直接到达这里。从交感链上胸4~5神经节发出的纤维,仍无轴突,它经由白质交通到脊神经T4~T5及与它们相应的背根及神经节。它们的胞体即位于此处。

心肌梗死病例讨论

心肌梗死病例讨论 心肌梗死(心脏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事件,通常是由于冠状动脉的一部分突然阻塞,导致心肌(心脏肌肉)缺血或坏死。以下是一个心肌梗死病例的讨论,以了解其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 一、病例描述: 患者是一名55岁的男性,有高血压、高胆固醇和家族史。他抱怨剧烈的胸痛,伴随着呼吸困难和恶心。症状开始于早上,一直持续了30分钟。他迅速就诊到附近的急诊室。 二、病因: 主要病因是冠状动脉的阻塞,通常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并形成血栓,导致血液供应到心肌的部分区域中断。 三、症状: 症状可以包括: 1. 剧烈的胸痛,可能感觉像钝痛或压迫感。 2. 呼吸困难,因心脏无法有效泵血。

3. 恶心、呕吐,可能是由于心肌梗死引起的胃肠道反应。 4. 可能伴有出冷汗、头晕或晕厥。 四、诊断: 1. 临床评估:医生首先会询问症状、病史和家族史,然后进行体格检查。 2. 心电图(ECG):ECG可以显示心脏电活动的异常,包括ST段抬高,这是心肌梗死的重要指标。 3. 血液检查:通过检查肌钙蛋白I或肌酸激酶等心肌标志物来确认心肌损伤。 4. 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冠脉造影术)可以确定冠状动脉的阻塞情况,帮助决定治疗方式。 五、治疗: 1. 心脏监测:患者需要连续监测心脏电活动,以确保没有进一步的心律不齐。 2. 溶栓治疗:如果冠状动脉造影无法立即进行,溶栓

药物可能用于溶解血栓。 3. 心脏导管手术:在冠状动脉造影中发现严重阻塞时,可能需要进行冠脉支架植入或冠状动脉旁路手术(CABG)来恢复血液供应。 4. 药物治疗:包括抗凝血药、抗血小板药物、负性肌力药物等,以减轻心脏负担。 5. 心脏康复:康复计划帮助患者康复,包括药物管理、体力活动和生活方式改变。 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的生存和康复至关重要。此外,心脏康复和生活方式改变也对预防将来的心脏事件至关重要。患者需要密切遵循医生的建议,并进行定期的随访。

医院护理病例讨论记录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医院护理病例讨论记录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范文 内一病区20XX年02月护理病例讨论记录时间:20XX-2-2 17:30 主持人:李xx 主讲人:谭xx 参加人员:(略)讨论 题目:对肾移植术后急性心梗患者进行护理讨论地点:会谈室记录人:xxx 内容: 一、病例资料 xx:患者01床 115368 马余文男 67岁因急性前壁心肌梗塞入院,急诊行PCI术,术后返回病房,心率70-80次/分,窦性,未见室早,血压98-103/70mmHg左右。既往有2型糖尿病病史20余年,现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血糖控制情况较差;患者于20xx年在我院因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在我院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目前长期服用抗排斥药物“骁悉和新赛斯平”,肾功能正常。目前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胸闷、胸痛,睡眠,活动后偶感气促,睡眠欠佳,胃纳可,大便干结,小便可。 二、讨论 徐xx:急性心梗患者一般卧床休息3-7天周,勿过早下床活动,保持病室环境安静、清洁,无异味,

减少探视,保证患者良好的休息环境。协助患者生活起居如床上擦浴,洗漱等。 xxx: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前壁心梗患者容易发生室性心率失常,频发室性早搏,常规给予心电监护监测血压、心率、心律等变化。患者曾行右侧桡动脉动静脉造瘘术,故避免在右上肢测量血压、输液及穿刺。 xx:患者的输液速度必须严格控制,所有输液均应用输液泵控制滴速。准确记录患者24小时出入量,每班总结一次,若入量超过出量500ml以上及时报告医生,给予相应处理。 xxx:该患者是异体肾移植状态,长期口服抗排斥药,加上有糖尿病,免疫力及抵抗力相对些,容易并发肺部感染,所以我们应该严格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观察患者咳嗽程度、咳痰颜色、性状及量。指导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的方法,嘱患者少量多次饮温开水促进痰液排出,监测患者体温的变化,注意保暖。 伍xx:睡眠欠佳对患者的疾病愈合有影响,所以指导患者调节睡眠的方法,协助患者临睡前用温水泡脚并按摩涌泉穴,或者行头部穴位按摩。嘱患者睡前不看刺激性书刊、影视、不饮浓茶、咖啡等兴奋性饮料。 谭xx:患者大便干结,排便不畅,医生已开了麻仁软胶囊口服,防止患者用力排便。我们应该指导患者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多吃水果蔬菜等粗纤维食物,如火龙果、芹菜等。每晚睡

急诊心肌梗塞死亡病例讨论记录

急诊心肌梗塞死亡病例讨论记录 引言: 急诊心肌梗塞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发病突然且病情危重。本文将讨论一起急诊心肌梗塞导致死亡的病例,探讨其原因、诊断和治疗的相关问题。 病例介绍: 本例患者为男性,58岁,主诉胸闷、胸痛已有1小时,伴有恶心和呕吐。患者具有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体格检查发现患者面色苍白、出汗、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血压升高。ECG显示ST段抬高伴有T波倒置,血肌酐升高。 讨论: 1. 心肌梗塞的诊断 急诊心肌梗塞的诊断主要依靠患者病史、症状和体格检查,辅助包括心电图、血清心肌标志物和冠状动脉造影等。本例患者具有典型的心肌梗塞症状,ECG显示典型的ST段抬高,血肌酐升高,符合心肌梗塞的诊断标准。 2. 急诊处理 对于心肌梗塞患者,应立即采取急诊处理措施。包括给予患者氧气吸入、口服或静脉给予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以及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在本例中,患者应立即给予氧气吸入、硝酸甘

油舌下含服和静脉注射阿司匹林等急救措施。 3.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和治疗心肌梗塞的关键步骤,它可以明确病变部位和严重程度,并为后续的介入治疗提供依据。在本例中,冠状动脉造影可以帮助确定患者是否需要行支架植入术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4. 进一步治疗 对于急诊心肌梗塞患者,及时开展介入治疗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有栓塞的冠状动脉,应尽早进行血管成形术或支架置入。对于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无法进行介入治疗的情况,可能需要紧急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5. 风险因素控制 心肌梗塞的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因此,对于心肌梗塞患者,除了急诊治疗外,还需要进行长期的风险因素控制,包括调整饮食、戒烟、控制血压和血脂等。 结论: 本例患者在出现心肌梗塞症状后未能及时就诊,导致病情恶化并最终死亡。急诊心肌梗塞的死亡率较高,因此,对于具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心肌梗塞的认识,

急性心梗病例分析

病例分析 患者,男,60岁,五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胸痛,程度剧烈,不能缓解,伴大汗淋漓,乏力,来院急诊。既往有青霉素过敏。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输血史。否认结核、肝炎、伤寒等传染病。否认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病史。有胃食管返流病、萎缩性胃炎病史。预防接种患者不能回忆。出身原籍,久居上海。否认疫水疫地接触史,有吸烟史数十年,200支一年,否认饮酒史。家人均健康,否认家族遗传病。 体格检查:T:36.8℃,P:74次/分,R:45次/分,BP:90/60mmHg。神志清、体型偏胖,无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咽无充血,扁桃体不大。颈软,平卧位颈静脉充盈明显,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界不大,未见抬举样搏动,心率74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及明显杂音。腹隆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扣痛(-),murphy’s征(-),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未见浮肿。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CK:190U/L,AST:30U/L,LDH:300U/L,WBC:11×109/L。心电图:Ⅱ、Ⅲ、avF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v2-6胸前导联ST段压低,V3R、V4R、V5RST段抬高。 请问: 1.列出医疗诊断? 2. 怎样采用科学的护理工作方法为病人进行整体护理? 答案: 1.急性心肌梗死。 2.护理评估: 主观资料:患者,男,60岁,五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胸痛,程度剧烈,不能缓解,伴大汗淋漓,乏力。有吸烟史数十年,200支一年。 客观资料:T:36.8℃,P:74次/分,R:45次/分,BP:90/60mmHg。体型偏胖,平卧位颈静脉充盈明显。双肺呼吸音低。CK:190U/L,AST:30U/L, LDH:300U/L,WBC:11×109/L。心电图:Ⅱ、Ⅲ、avF导联ST段弓 背向上抬高,v2-6胸前导联ST段压低,V3R、V4R、V5RST段抬高。

心肌梗死危重病例讨论范文

心肌梗死危重病例讨论范文 一、给一个心肌梗塞死亡病例争论,不要表格,着重要争论内容 年龄:76岁 性别:男性 主诉:突发胸痛6小时 现病史:患者6小时前消失无明显诱因胸痛,为胸骨后闷痛,呈持续性,伴后背部放射,无腹胀,无腹痛,无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无咳嗽咳痰。 争论: 该患者为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虽然入院前有胸痛发作,但发作时均未捕获到心电图,虽然有cTnT的上升,但由于患者胸痛部位位于右侧,因而能否为急性冠脉综合征还需要进行鉴别,经过检查基本排解其他缘由导致的胸痛,因而冠心病所致胸痛诊断明确,入院后患者属于中危患者,这种状况下需要强化抗血小板、抗凝医治,使患者病情稳定,假如患者病变得到稳定,择期行介入医治就可以,但患者入院后再次胸痛发作,心电图消失ST段抬高,显示为高危患者,随时有发生心肌梗死的可能,此时需要当机立断,马上行介入医治,以防患者心肌梗死的发生。介入医治之后,由于患者属于高危ACS患者,又在关键血管部位植入DES,一旦术后发生支架内血栓,对患者的影响确定是致命性的,所以术后赐予强化抗血小板医治,术后即刻替罗非班静脉滴注,以防急性期支架内血栓的发生,有一点需要留意,就是在双联强化抗血小板医治基础上加用GPIIb/IIIa受体

拮抗剂需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中低危的PCI患者,ISAR-REACT2等讨论已证明600mg氯吡格雷已供应了足够的血小板抑制造用,加用GPIIb/IIIa受体拮抗剂并不能添加获益,而高危患者加用GPIIb/IIIa受体拮抗剂可使PCI患者得到显著获益。 PCI手术的胜利,更重要的是在于术后长期规范的抗血小板医治。目前对于DES后血栓构成的可能机制从临床特点、病变特点、介入操作因素和支架本身及涂层影响等多方面进行了大量讨论,表明过早停用抗血小板药物是植入DES后发生支架内血栓的最强独立猜测因子。为了有效预防支架内血栓构成,必需规范使用氯吡格雷,且长期使用可使患者获益更为显著,2007年ACC/AHA重点更新的PCI指南中,明确建议考虑延长波立维医治超过1年。最新公布的TYCOON注册讨论前瞻性地对药物洗脱支架(DES)患者PCI术后抗血小板医治持续时间与支架内迟发血栓构成的相关性进行了4年随访讨论,结果显示,与波立维医治12个月相比,DES患者使用波立维24个月,更为显著地预防了支架内迟发血栓构成,显著提高患者累积生存率。此外,DES 患者PCI术后长期抗血小板医治并不只仅是为了防止支架血栓构成,其目的还在于预防全身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构成。然而简单病变患者这类高危人群,DES术后需要进行多长时间的抗血小板医治,目前仍旧没有明确的结论,由于现有临床证据相互冲突,且无多中心、随机讨论证据,现有讨论人群差异较大,此外,病变部位、支架(数量、长度、直径、类型、能否堆叠)、用药时间及剂量等存在差异。但植入DES后规范使用氯吡格雷至多1年以上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心肌梗塞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心肌梗死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时间:2017.12 主持人:周小花 参加人员:张晓琳丁蓉蓉杨元元纪燕燕 病人资料:科别:急诊床号:抢姓名:马玉清 病情介绍:患者男58岁因胸痛2小时于2017.12.15.9:00在家人的搀扶下来我院急诊科就诊,查体T36.6 P88次/分R23次/分Bp116/82mmhg,神志清楚,查体合作,急性病容,立即给于患者卧于抢救床上,抬高床头,吸氧,心电监护,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抽血送检,行急诊床边心电图检查,结果报告显示“窦性心律,急性下壁,正后壁心肌梗死”床边肌钙T显示小于50ng/L,BNP显示156Pg/ml.立即给于阿司匹林波立维300mg口服,同时给于抗血小板,抗凝等治疗。于11:00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 讨论问题: 一,心肌梗塞病人的应急处理 二,心肌梗死病人的转运 护士长总结:心梗患者往往病情凶险,要快速准确配合医生做好应急处理,第一时间开通绿色通道,为抢救患者的生命,尽早进入溶栓扩管阶段争取宝贵的时间,抢救过程中还要加强监测生命体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尤其要注意心电图变化,同时保持输液各种管道的通常,密切评估转运风险,在病情允许下做好充分转运准备,在医护人员的严密监护下安全送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 讨论内容: 一,心肌梗塞病人的应急处理 二,心肌梗死病人的转运 一,心肌梗塞病人的应急处理 (一)基本处理: (二)1吸氧,高流量吸氧,心电图监护,如病人有气促或呼吸空难,给于端坐卧位或摇高床头,第一时间开通绿色通道。 2 快速而有效的建立静脉通路,给药,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及时记录 3 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安慰 二,心肌梗死病人的转运

心肌梗死病例讨论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疑难病例护理讨论

讨论内容:一、心梗病人的应急处理 二、心梗病人的安全转运 三、急性心梗高危患者的识别 一、心梗病人的应急处理 (一)、基本处理 1、吸氧,高流量吸氧,6~8L/Min,心电监护,如病人有气促或呼吸困难,给予端坐卧位或摇高床头, 第一时间开通绿色通道。(韩怡护士) 2、静脉通道建立及给药 快速而有效开放静脉,保证将药物和液体注入体内并使药物迅速吸收和分布,是心梗抢救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心梗病人应选上腔静脉系统大血管,上肢大血管距离心脏路径短,用药后能够通过上腔静脉系统迅速进入心脏,发挥作用,如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等,一般避免下肢静脉,建立1-2条静脉通道。(高翔健护士)(二)、心电除颤的配合 心梗病人最大的凶险在于室颤,一旦发生室颤/无脉室速,应立即给予心电除颤。使用双相波除颤仪时电流量选择120∽200J,如果不清楚除颤仪的有效能量范围,首次电击可选用200J。使用单相波除颤仪时所有电击均选择360J。需要注意的是,电击后不是立即检查心律而是立即继续进行胸外按压。(林孟护师)(三)、胸外心脏按压 ⑴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的正中线上或剑突上2.5~5cm处。 ⑵按压方法:①抢救者一手掌根部紧贴于胸部按压部位,另一手掌放在此手背上,两手平行重叠且手指交叉互握稍抬起,使手指脱离胸壁。②抢救者双臂应绷直,双肩中点垂直于按压部位,利用上半身体重和肩、臂部肌肉力量垂直向下按压。③按压应平稳、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下压与向上放松时间相等;按压至最低点处,应有一明显的停顿,不能冲击式的猛压或跳跃式按压;放松时定位的手掌根部不要离开胸部按压部位,但应尽量放松,使胸骨不受任何压力。④按压频率为80~100次/分,小儿90~100次/分,按压与放松时间比例以1:1为恰当。与呼吸的比例同上述。⑤按压深度成人为4~5cm,5~13岁者3cm,婴、幼儿2cm。 (苏志颖护师) ⑶按压有效的主要指标:①按压时能扪及大动脉搏动;收缩压2>8.OkPa;心电图恢复窦性心律;②患者面色、口唇、指甲及皮肤等色泽再度转红;③扩大的瞳孔再度缩小;④出现自主呼吸;⑤神志逐渐恢复,可有眼球活动,睫毛反射与对光反射出现,甚至手脚抽动,肌张力增加。

消化道出血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相关讨论

1 我们科刚处理一例上消化道大出血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这例患者我们要在近期会议上进行总结和探讨经验。 患者,男,因急性上消化道岀血入我院消化内科,当天出现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当时患者处于失血、心源性休克状态,血红蛋白42g/L,病情极为危重。 当时立即给予输血、急诊PCI。术中于右冠中段植入支架1枚。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禁食。但患者岀血不止,不但黑便而且常有呕血。因此,停用肝素及任何抗凝药物,由于患者病情极为危重,不易搬动,给予观察,待略平稳后打算进一步胃镜下治疗。但患者于术后第二天形成亚急性血栓,立即行急诊PCI,由于患者贫血较重,未予血栓抽吸(因为血栓抽吸需要浪费很多血液),给予原支架内球囊扩张。术中TIMI血流3级。术后立即给予胃镜下止血(药物),补血。之后给予洛赛克2次/日,波力维1次/日口服,低分子肝素2次/日皮下,继续补血。患者10天后岀血止住,未出现血栓形成,现病情好转,已出院。 通过这次抢救,我们得到的反思是 1、如果消化道岀血并发急性心梗应积极给予PCI保命,然后积极给予止血治 疗。 2、肝素、波力维应该在PCI术后坚持给,但是我们目前急迫想找到一个ADP 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的一个平衡点(正常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应该在50%-60%)到底血小板聚集率控制多少才能,既不加重岀血,而又能防止血栓形成。是否还有其他指标在PCI后进一步监测(对于消化道岀血并心梗的病人)望有经验的前辈给予指教。

像这种病人如果pci术后出血不止死亡,考虑到pci术后的抗栓治疗,家属要告你们错误用药出血仍用抗血栓药导致无法止血怎么办会不会赔钱 这种情况临床确实很少见,能否行介入治疗还是值得商却,首先考虑的是临床预后,其次是手术费用问题,个人认为先止血,在行择期PCI治疗更合适。因为急诊PCI术后抗栓治疗尤为重要,一旦血栓形成,死亡率90%以上,且不宜再次急诊PCI治疗我这是值得考虑的! 个人意见,这样的患者应禁忌行PCI治疗。 我们知道PCI期间及术后管理中,特别强调抗血小板、抗凝的应用,以期减少各种血栓事件的发生!而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严禁这些药物的使用,临床上造成了一种矛盾治疗。 该患者术后出现亚急性血栓提示与急诊PCI有关。试想一下,该患者在大出血的情况下,血小板含量及凝血机制已处于极度低下的状态,术后并发症难道不与支架选择和术后用药有关? 我几年前也曾经遇到这样的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心梗患者,并且“无知者无畏”做了造影,多亏上级医生PCI前请示了某著名国内心内教授,终止了治疗(现在想想总感到后怕)。随后给予内科保守治疗后,患者顺利康复出院。而90年代读硕期间也见过几例这样的患者,内科保守治疗均已顺利康复。因此,我认为在遇到这样的患者,行急诊PCI前应考虑 1 评估患者急诊PCI风险-收益情况,患者是否属于心源性休克或病情不稳定等PCI强适应症?如患者的心脏基本生命体征平稳,内科保守治疗则应作为首选,待到择期手术。 2 如果一定行PCI治疗,则应选择植入裸支架或者单纯PTCA,达到TIMI3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