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增长极理论

浅谈增长极理论

浅谈增长极理论
浅谈增长极理论

浅谈增长极理论

马志忠

浅谈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概念最初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弗郎索瓦·佩鲁提出来的,他认为,如果把发生支配效应的经济空间看作力场,那么位于这个力场中推进性单元就可以描述为增长极。增长极是围绕推进性的主导工业部门而组织的有活力的高度联合的一组产业,它不仅能迅速增长,而且能通过乘数效应推动其他部门的增长。

佩鲁认为,经济增长首先在区位较好、资源独特的地区率先发展,并形成具有创新能力的主导产业,主导产业的发展带动与之相关的前向、后向和旁侧产业的发展,不断拉长产业链,逐步形成区域经济增长极。

增长极的构成要素:

增长极体系有三个层面:先导产业增长;产业综合体与增长;增长极的增长与国民经济的增长。在此理论框架下,经济增长被认为是一个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依次递进,有机联系的系统。其物质载体或表现形式包括各类别城镇、产业、部门、新工业园区、经济协作区等。

增长极的两大效应:(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

佩鲁认为,极化效应促成各种生产要素向增长极的回流和聚集;扩散效应促成各种生产要素从增长极向周围不发达地区的扩散。

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极化效应是主要的,当增长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极化效应削弱,扩散效应加强。增长极效应是一种多种效应的复合体,如上游下游效应、集聚效应和互利效应等。

提出背景

一、提出初期,增长极理论最初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francois perroux)提出,许多区域经济学者将这种理论引入地理空间,用它来解释和预测区域经济的结构和布局。后来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j.b.boudeville)将增长极理论引入到区域经济理论中,之后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john. frishman)、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a.o.hischman)分别在不同程度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使区域增长极理论的发展成为了区域开发工作中的流行观点。

增长极概念最初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弗郎索瓦·佩鲁(Francois Perroux)提出来的,他认为,如果把发生支配效应的经济空间看作力场,那么位于这个力场

中推进性单元就可以描述为增长极。增长极是围绕推进性的主导工业部门而组织的有活力的高度联合的一组产业,它不仅能迅速增长,而且能通过乘数效应推动其他部门的增长。因此,增长并非出现在所有地方,而是以不同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这些增长点或增长极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他借喻了磁场内部运动在磁极最强这一规律,称经济发展的这种区域极化为增长极。

二、后期发展,佩鲁首先提出了一个完全不同于地理空间的经济空间。他主张经济空间是以抽象的数字空间为基础,经济单位不是存在于地理上的某一区位,而是存在于产业间的数学关系中,表现为存在于经济元素之间的经济关系。其次,佩鲁认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技术进步与创新。创新集中于那些规模较大、增长速度较快、与其他部门的相互关联效应较强的产业中,具有这些特征的产业佩鲁称之为推进型产业。推进型产业与被推进型产业通过经济联系建立起非竞争性联合体,通过后向、前向连锁效应带动区域的发展,最终实现区域发展的均衡。这种推进型产业就起着增长极的作用,它对其他产业(或地区)具有推进作用。第三,增长极理论的核心是推进型企业对被推进型企业的支配效应。支配,是指一个企业和城市、地区、国家在所处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

法国的另一位经济学家布代维尔认为,经济空间是经济变量在地理空间之中或之上的运用,增长极在拥有推进型产业的复合体城镇中出现。因此,他定义:增长极是指在城市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布代维尔主张,通过"最有效地规划配置增长极并通过其推进工业的机制",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美国经济学家盖尔在研究了各种增长极观点后,指出影响发展的空间再组织过程是扩散-回流过程,如果扩散-回流过程导致的空间影响为绝对发展水平的正增长,即是扩散效应,否则是回流效应。

有三种类型,一是产业增长极,二是城市增长极,三是潜在的经济增长极。

经济增长极具有相对性和变异性,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均衡(20世纪50-70年代)-非均衡(80年代)-非均衡协调(90年代)的动态发展过程,典型的发展中大国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这一国情和区情,决定了我们应该采用以增长极理论为基础的非均衡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其地理空间表现为一定规模的城市;(2)必须存在推进性的主导工业部门和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3)具有扩散和回流效应。

增长极体系有三个层面:先导产业增长; 产业综合体与增长; 增长极的增长与国民经济的增长。

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

(1)极化效应。又称回波效应,是指迅速增长的推动性产业吸引和拉动其他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首先出现经济活动和经济要素的极化,然后形成地理上的极化,从而获得各种集聚经济,即规模经济。规模经济反过来又进一步增强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从而加速其增长速度和扩大其吸引范围。佩鲁认为,极化效应促成各种生产要素向增长极的回流和聚集;即出现发达地区越来越发达,不发达地区越来越落后,经济不平衡状态越来越突出,甚至形成一个国家内地理上的二元经济局面。

(2)扩散效应。扩散效应是指增长极的推动力通过一系列联动机制不断向周围发散的过程。扩散作用的结果,是以收入增加的形式对周围地区产生较大的乘数作用。扩散效应促成各种生产要素从增长极向周围不发达地区的扩散,即通过建立增长极带动周边落后地区经济迅速发展,从而逐步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极化效应是主要的,当增长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极化效应削弱,扩散效应加强。增长极效应是一种多种效应的复合体,如上游下游效应、集聚效应和互利效应等。

如果增长极的扩散效应大于回波效应,就会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共同发展。然而由于积累性因果循环的关系,回波效应往往大于扩散效应,导致增长极地区越来越发达,周边地区越来越落后,形成地理空间上的二元经济,使地区经济差距扩大,甚至形成独立于周边地区的"飞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 增长极的发展导致外围地区资本筹集困难。增长极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优厚的投资利润以及需求日益扩大的市场,这些因素吸引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将经济落后地区的储蓄转化为经济发达地区的投资;而外围地区由于落后的经济基础和投资收益率低,资本外流,致使资本积累逐渐减少,资本日趋短缺和枯竭,任何现代化的产业都难于起步。

b. 增长极的经济发展使外围地区人才缺乏,经济发展受到极大制约。增长极在就业机会、工资待遇、工作环境、个人多样化需求的满足程度、子女上学就业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这些优势吸引着落后的外围地区的劳动者和各类专业人才通过各种途径纷纷流向那里,结果在增强增长极发展能力的同时,却对外围地

区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c. 增长极的发展导致外围地区贸易状况恶化。由于地域邻近,增长极与外围地区势必发生区域贸易活动,前者以输出工业品、资本品为主,并从后者输入初级产品;而后者以初级产品的生产和输出为主。初级产品的价格低而不稳,且缺乏需求弹性,因而竞争形势和交易条件有利于前者而不利于后者。总之,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往往是以牺牲外围地区的发展为代价的。

虽然说佩鲁的增长极理论与区域增长极理论有出入,但将它的思想应用于区域开发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增长极理论中的经济关系是建立在抽象的经济空间结构中,但任何活动也必然依存于一定的自然实体,不能说增长极理论是针对区域开发而设,却可以认为,增长极理论思想是区域开发的指导思想。从实践上看,增长极理论是建立在非均衡发展基础之上。它应用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是指由于某些主导产业或有创新能力的大企业在核心区或大城市的集聚,导致资本与技术的高度集中,容易形成规模经济和相关的外部经济,从而通过自身增长迅速的增长极对临近地区产生强大扩散作用,带动相邻地区的共同发展。这一理论的实质是一种区域内部发展理论,强调区域内部增长中心本身的形成与发展,通过增长极地区的优先增长,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从增长极理论产生的背景来看,增长极理论的形成主要针对经济发展步入成长阶段或成熟阶段的区域而言的。佩鲁增长极的形成与发展其前提是市场的有效需求,市场的有效需求的形成必须是在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发达经济的市场经济发育程度低,经济运行机制不健全、落后的地区环境条件等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异,而且落后地区或萧条地区一般缺乏商品市场的开发能力及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新的企业无法发展。

增长极理论提出后,被许多国家用来解决不同的区域发展和规划问题。70年代以后,增长极理论曾广泛应用于不发达经济和不发达地域经济发展,成为指导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许多国家试图运用这一理论消除落后地区的贫困,促进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在一些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地区也曾收到一定的效果。其中取得较大成功的国家有巴西和马来西亚。

(1)在巴西的应用

就巴西而言,它在东南部地区经济发展时期,采取种种激励手段来刺激亚马逊河流域等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如把首都从繁荣的里约热内卢迁往落后的巴西

利亚,修建贯穿亚马逊河流域的公路体系,鼓励向落后地区移民,同时,重视落后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开辟新工业区,利用优惠政策吸引外来投资,开辟内地自由贸易区等。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位于亚马逊河中游的"玛瑙斯自由港"成为巴西最大,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经济特区。它被作为推动巴西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辐射中心,有效地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

(2)在马来西亚的应用

马来西亚曾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在东南亚金融风暴之前,马来西亚不仅经济高速增长,而且国内经济稳定、地区间收入分配较公平。

该国成功的经验是鼓励出口工业,实现了产业升级,大部分新工业为高科技产业,从而提高了马来西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同时,该国政府针对国情提出了适度的不平衡发展战略,既不损害发达地区的经济利益,又使欠发达地区的经济能快速增长。马来西亚东部落后,西部较为发达,因此该国开始采取了与佩鲁的增长极观点较为接近的政策,为创新创造垄断机制,并鼓励在一定时期内将增长集中于特定的产业和特定的地区。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马来西亚开始减少向繁荣地区如雪兰莪地区的人口流动,前提条件是以不损害繁荣地区的根本利益和经济活力为原则。不过政府也不鼓励私人投资流向特别贫困的地区,而是鼓励人才和资金向中等发达地区转移,如转移到比较发达的帕朗地区。因为这些地区具有较好的基础设施和发展潜力,其经济扩张力大到足以克服发达地区带来的不利的回波效应。政府通过向帕朗地区投资,为建立西北地区的增长极提供优惠政策以产生扩散效应。这样就使那些相对贫穷、停滞的地区逐步发展为富裕的地区,尤其是政府对高科技电子等创新产业的扶持,带动了许多企业的模仿和不断创新,使帕朗和周围地区发展成为世界性的电子产品出口基地。与此同时,马来西亚政府鼓励发展全国各地的贫困中小城市。

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政策就是以增长极理论为基础,采取的政策符合自身国情,既充分发挥增长极的扩散效应,又力求克服其不利的回波效应;既考虑到地区优先发展战略,又兼顾了落后地区的发展,从而较好地解决了地区发展差距和地区收入差距问题。

这两个国家成功的经验表明,应当把增长极理论与本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同时,还需要正确的政府行为,政府应采取适当的干预政策,制定开发落后地区的合理政策规划,以促进落后地区和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但也有一些国家将增长极理论作为制定地区发展战略依据,希望借此实现经济增长,但结果并不理想。如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加拿大等国曾先后遇到这一问题。意大利、西班牙曾参照增长极理论,组成几个大小不等的"工业发展区域"和"工业化核心",却因为忽视农业和中小企业的作用、推进型企业与当地自有资源脱节、严重依赖外国资源、不能有效吸收当地劳动力等原因,未能促进当地经济增长。这些增长极被喻为"嵌在落后地区的飞地"。

增长极有自然增长极和人工增长极,发达的地区拥有的是自然增长极,欠发达地区和国家就需要政策制定者的公共投资,对基础设施进行足够的投资,创造增长点。如果选择正确,其扩张率在将来会自我形成,呈现自然增长点的特征;规划得好的增长点是一种潜在的自然增长点,而规划得不好的增长点将会依赖于大量的公共投资而生存。因此,区域增长极的设置要切实考虑区域经济的要求,制订符合区情的区域发展政策和区域发展目标。如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意大利的区域差距最为显著。以罗马以南为分界线,意大利分为南北两个地区。南北地区较大的经济发展差距造成南方地区人口大量流向北方地区。为了缩小南北经济差距,遏制劳动力外流,意大利政府长期对南方地区经济发展给予巨大支持。建立交通干线、港口、水电等基础设施,鼓励并直接在南方地区投资,发展工业。经过战后数十年努力,南方经济有很大发展,但与北方地区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正如赫希曼所说的:"只依赖于公共投资政策来试图弥补区际间经济水平差距,一种方法是给落后地区提供像较发达区域一样好的基础设施。但是,这并不是产生增长的最有效方法,因为缺乏足够的企业关系,虽然也需要一些基础设施投资,但最根本的任务是资助落后地区那些已有的、有积极促进作用的经济活动。"

综上所述,用佩鲁观点来看,区域增长极的确定之首在于推进型产业的建立。为了促进增长极的形成,应致力于发展推进型企业和以推进型企业为主导的产业综合体。推进型企业和产业综合体通过技术创新活动,促进和带动区域经济迅速增长。作为增长极的推进型产业是指出口型产业,它具有国内和国际市场,创新能力强。而创新是产生极化效应的动力,创新活动不仅使单个企业获得生产效率的提高,而且还通过创新对当地和周边地区产生重要影响。

从技术方面看,增长极内的技术创新活动使企业产出增长率、投资回报率大大高于落后地区同类企业,从而引起周围其他企业的学习和效仿;从社会结构方面看,创新使现有的社会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组织结构更容易朝着变革方向转

变,使之适应创新结果,并成为下一次创新活动的基础;从社会心理方面看,创新强化了社会群体的进取意识,同时推动了周边地区劳动力为改变自己进入增长中心的比较劣势而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

在发达区域,由于产业结构和城市体系发育成熟,具有完整的产业关系和空间关系,技术基础和人力资本密集,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明显,增长极容易形成。欠发达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但生产力水平不高产业结构和城市体系残缺,技术落后,人才缺乏,则引进需要同时创立产业联系与空间联系体系,引进和完善产业关系和空间关系结构。政府应该发挥能动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破狭隘和封闭的发展状态,形成一个没有行政界限的经济空间,培育一个生产要素能自由流动的区域经济环境,结合当前的技术基础,选择适当的增长极和与之相适应的技术等级和规模,促进推进型产业的集聚效应得以快速形成,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新增长模型(内生增长模型)

第四章新增长模型(内生增长模型)初步:AK模型及其他 一、问题的提出 1.“难以令人满意的理论解释”: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如果外生的 技术进步的增长率为零,人均产出的增长率也将为零。因此,长期中人均增长取决于模型未能解释的“假设增长”的技术进步。 2.“与现实经验不符的理论预测”: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经济增长 的变量表现为收敛性,即按照时间路径将最终到达某种稳定状态。 这与经济增长的某些现实数据不符合。 3.“沉闷和悲观的经济增长”:报酬递减的规律 二、新增长理论的内容与结构 1.AK模型:假设不变的外生储蓄率和固定的技术水平,可以解释消除报酬递减后将如何导致内生增长。 2.研究与开发模型:强调是知识积累而不是资本积累导致了增长,通过建立传统部门与研究开发部门的两部门模型解释增长的来源。3.干中学模型:强调知识积累不是有意的,而是传统经济活动的副产品,即经验的积累的结果。它是研究与开发模型的一个变种模型。4.人力资本模型:强调资本积累是增长的关键,但资本的含义更加宽泛,包括了教育与人力资本。 5.扩展模型:内生储蓄与上述模型的结合。 三、AK模型

1. AK 生产函数及其性质 设新的生产函数为Y=AK ,A 为反映技术水平的常数,K 为资本存量则人均产出为y=Ak ,k 为人均资本存量。 图示: Y(y) K(k) 生产函数的性质: (1) 规模收益不变:λY=A(λK) 。 (2) 资本的边际产品A MP K =不变为常数。 2. 投入品的变动 (1)劳动力的增长:n t L dt t dL t L t L ==? )(/]/)([)(/)( (2)知识的增长:g t A dt t dA t A t A ==? )(/]/)([)(/)(,g 为表示技术进步率的外生参数,由于假定技术为固定的常数,因此g=0 (3)资本的增长:)()(]/)([)(t K t sY dK t dK t K δ-==? ,其中s 为储蓄率,δ为资本折旧率,均为外生变量 3.增长路径的动态 类似于索洛模型,有)()())(()(t k n t k sf t k δ+-=? 则,)()()()(t k n t sAk t k δ+-=? 令k 的增长率k k k /? =γ,则) (δγ+-=n sA k

新经济增长理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新经济增长理论力求以一种与传统新古典经济学相当不同的思路来解释各国经济增长率的差异,为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开拓新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思路,因而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与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尤其就是在发展中国家当中。当今发展中国家及新兴工业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新经济增长理论恰好为它们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理念与开拓新的道路。 一、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几点严重问题 (一)贫富差距急剧拉大,“三农”问题日趋严重 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急剧拉大,三农问题日趋严重、社会不稳定因素在增多加大。至今仍有2500万农村人口生活在绝对贫困中,吃不饱、穿不暖。按联合国设定的日均1美元的贫困线基准,中国目前的贫困人口则达2亿多。据世界银行测算,2001~2003年间,中国10%的最富裕人口的收入增加了16%,而10%的最贫困人口的收入却降低了2、4%,这一差距于今更大。按官方统计,20012年,中国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已达0、474,业已超过了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城乡人均收入的差距为3、10:1,这一差距已超过国际公认的严重程度。若按专家学者的测算,中国的基尼系数与城乡收入差距数据都远远超过官方的统计。 (二)社会保障体系薄弱,消费水平下降 中国社会保障薄弱,国内储蓄过高,导致消费下降,也严重影响扩大内需消费为主的经济增长。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增长,虽然迅速而成效显著,但却未能在其发展过程中相应配套地建立起社会保障体系。应与经济改革与增长同步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不仅严重滞后,而且在农村与贫困人口中甚至欠缺。由此而造成人们普遍感到经济上无保障与社会安全网的缺失,因而不得不压缩开支、节制消费,增加预防性储蓄,这导致中国家庭储蓄率高达30%,而且总体消费水平20年来一直在下降。据官方统计,政府与公众总体消费从20世纪80年代占GDP的62%,下降到2012年的43%;公众消费占GDP的比例已从1991年的48、8%下降到33%。这一比例大大低于亚洲国家50%~60%的水平。 (三)投资过度,污染严重 中国经济连续保持8%左右增长,主要依赖于国内投资持续不断地高涨与进出口贸易的连年高速增长。从理论上来说,长此下去,过热过快的投资增长必将造成生产力过剩与通货紧缩,而出口贸易的过速持续增势必将造成贸易摩擦与经济的不平衡。中国现在已经面临这种严峻的问题,必须加以有力的调控。中国一直在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宏观经济调控,实施紧缩政策,但成效不大,第一二三产业投资比重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另外,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与过度投资就是以能源、资源的高耗费与环境的严重污染为代价换取的。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到了必须彻底改变的时候了。中国中东部大地的水系、土壤、空气大都被严重污染,废气、废水、废物的排放一直未得到有效治理。 二、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思想 纵观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过程, 从哈罗德多马模式到现在, 经济增长理论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从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到哈罗德模式就是第一个发展阶段, 索洛模式与丹尼森模式就是第二个发展阶段, 舒尔茨模式就是第三个发展阶段, 目前出现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就是第四个发展阶段。新增长理论强调特殊的知识与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积累所引起的递增收益对经济增长重要作用,它不仅对发达国家, 对发展中国家也具有借鉴意义。 (一) 罗默的经济增长理论

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 1)产生背景 最早提出增长极概念的是法国经济学家帕鲁(Francois Perroux)。他针对古典经济学家的均衡发展观点,指出现实世界中经济要素的作用完全是非均衡的条件下发生的。他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 帕鲁在1950年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经济空间”的概念,他把经济空间分为三类, “增长极”是在第二类经济空间—作为力场的空间中出现的。他主张,20世纪的经济是以支配效应为特征的,为了分析有支配效果发生的经济非均衡增长,帕鲁引入“推动性单位”(propulsive unit)及“增长极”(growth pole)概念。 增长极概念最早由帕鲁提出时,并不是应用于产业区位理论,而是经济增长理论。这一概念之所以被移植到区位理论中,因为在帕鲁1955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增长极”概念》中,集中讨论了对经济增长产生诱导作用的一系列相关产业的特征,结果发现两个明显特征,一是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二是空间集聚,就是从这条思路出发,1966年保德威尔(J.Boudeville)把增长极定义为位于都市内的正在不断扩大的一组产业,它通过自身对周边的影响而诱导区域经济活动进一步发展。从此,以保德威尔威代表的一派区位理论就把增长极理解为相关产业的空间集聚,使这一概念本身的含义发生了变化,由经济增长概念变成地理空间术语,并不断流传固定化。增长极概念被移植转化后,增长极理论就产生了(Gore,1984)。 2)主要论点 增长极理论认为,在地理空间上增长不是均匀发生的,它以不同强度呈点状分布,通过各种渠道影响区域经济。把推动性工业嵌入某地区后,将形成集聚经济,产生增长中心,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增长。 1966年,布德威尔给增长极下了一个简要定义:增长极是指在城市区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进一步发展。布德威尔把增长极同极化空间、同城镇联系起来,使增长极有了明确的地理位置,增长极的“极”,位于城镇或其附近的中心区域。增长极包含两个明确的内涵:一是作为经济空间上的某种推动性工业;二是作为地理空间上的产生集聚的城镇,即增长中心。增长极具有“推动”与“空间集聚”意义上的增长之意思。 3)主要缺陷 很多国家的实践表明,增长极理论指导的区域发展政策没有引发增长极腹地的快速增长,反而扩大了它们与发达地区间的差距,尤其是城乡差距,所以70年代以来增长极理论的有效性受到怀疑,究其原因,增长极理论的主要缺陷有, 一是增长极的极化作用。增长极主导产业和推动性工业的发展,具有相对利益,产生吸引力和向心力,使周围地区的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转移到核心地区,剥夺了周围区域的发展机会,使核心地区域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扩大,这是增长极对周围区域产生的负效果。 二是扩散阶段前的极化阶段时间过于漫长。扩散作用是极化作用的反向过程,两者作用力的大小是不等的。缪尔达尔认为市场力的作用通常是倾向扩大而不是缩小地区间的差异,在增长极的作用过程中,如果不加强国家干预,回流效应(即极化效应)总是大于扩散效应。但赫希曼认为,增长的累积性不会无限的进行下去,从长期看,地理上的涓滴效应(即扩散效应)将足以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1979年布赛尔在其论文《增长极:它们死了吗》中,提出扩散效应和回流效应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观点。无论哪种观点,增长极的扩散效应不可否认,扩散阶段前的极化阶段是漫长的也无庸置疑。然而,要度过这个漫长的时间,落后地区的人民要继续忍受贫困,政治不安定的因素可能增加。对于讲求政绩的政府官员,在短期内看不到政策的显著效果,也一定程度上对增长极政策的实施起到阻碍。 三是推动性产业的性质决定增长极不能带来很多的就业机会。推动性产业是同主导产业紧密配合的新兴产业,具有很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属于迅速增长的企业类型,而且具有较大的规模。推动性产业的性质决定了增长极一般一现代工业为目标,技术装备和管理方法较为先进,因此培育增长极并不可能解决很多的结业问题,而且容易形成“飞地”型的增长极。 四是新区开发给投资带来一定难度。上文已经论述从政府角度增长极政策实施的难度,投资商角度上,增长极一般以城镇为依托,又常不在已有建成区,这些地方交通一般不便,生活服务设施相对较差,投资者往往不愿意为这种新区投资,而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政府的投入,如果政府不采取积极的态度,增长极政策的实施困难很大。 五是增长极理论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区域发展政策,它单纯依靠外力(外来资本以及本地自然资源禀赋等),可能造成脆弱的国民经济。在全球化与本地化趋势并存的世界经济中,寻求依靠内力发展地方经济的道路(endogenous regional development),以知识和技术为本的区域发展战略越来越受到很多国家政府的重视。 边缘理论的介绍,是规划师教材上的。

内生增长理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启示

内生增长理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启示 [提要] 我国目前仍作为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是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以内生增长理论为基础,为使我国经济保持长期持续的增长,应进一步完善促进人力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的制度,增加人力资本的投资。 关键词:内生增长理论;启示 一、内生增长理论的演变过程 20世纪四十年代末期,哈罗德和多马分别根据凯恩斯的思想提出了经济增长模型,对发展中国家产生了很大影响,标志着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产生。这一模型假定,一个经济只生产一种产品,而资本-产出比保持不变,同时,储蓄率、人口增长率保持不变,并且不存在技术进步和资本折旧。基本形式为G=s/v。式中,v为资本-产出比;s为储蓄率。模型表示,经济增长率与储蓄率成正比,与资本-产出成反比。哈罗德-多马模型得出的结论是,当实际经济增长等于资本家愿意的经济增长率并且等于人口增长率时,经济才能处于稳定增长状态,但同时认为,这一增长路径是一“刀锋”。新古典增长理论假设各要素边际报酬递减、规模报酬不变,认为经济是稳定增长的,而且这种稳态增长率是外生的,独立于储蓄率。索洛模型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和改变资本-产出比率为常数的假定,发展了哈罗德-多马模型,但索洛仍然没将技术进步作为重要因素纳入模型,这是一个重大缺陷,因为技术进步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是现实中一个明显的事实。1960年,索洛和米德对该模型进行补充,在原有模型中引入了技术进步和时间因素。修正后的模型被称为“索洛-米德模型”,其基本公式为: G=a△K/K+(1-a)△L/L+△T/T 上式中△T/T代表技术进步。索洛模型和之后的索洛-米德模型不仅体现了凯恩斯主义,而且体现了新古典学派的经济思想,常被称为新古典增长模型,该模型所阐述的增长理论被称为新古典增长理论。新古典增长理论的技术进步率外生的假定不符合现实,储蓄率外生化且与稳态增长率无关结论受到质疑,这些与人们对经济增长问题的实证研究经验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在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基础上,产生内生增长理论,弥补上述的三个缺陷。 20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形成的新经济学认为,长期增长率是由内生因素解释的。在劳动投入过程中包含着因正规教育、培训等而形成的人力资本,在物质资本积累过程中包含着因研究与开发、发明、创新等活动而形成的技术进步,从而把技术进步等要素内生化,得到因技术进步的存在要素收益会递增而长期增长率是正的结论。以罗默、卢卡斯等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在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内生增长理论,弥补了新增长理论的缺陷。 二、内生增长理论的主要内容

新经济增长理论

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一、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内涵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罗默、卢卡斯等人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在新古典增长理论重新思考的基础上,讨论了经济增长的可能前景,它全力解决经济增长根本原因这个问题。新经济增长理论强调经济增长不是外部力量,而是经济体系内部力量作用的产物。它重视对知识外溢、人力资本投资研究和开发、收益递增、劳动分工专业化、边干边学、开放经济等问题的研究。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新”是区别于新古典增长理论而言,将经济增长源泉完全内生化,因此,这一理论又被称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二、新经济理论的发展历程 20世纪40年代以来,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和美国经济学家多马根据凯恩斯收入决定论的思想,将凯恩斯理论动态化和长期化,推演出“哈罗德-多马”模型。这个模型突出了“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中的决定性作用。它假定资本-产出比不变,则经济增长决定于储蓄率,即资本积累率,从而为经济增长找到了一种似乎合理的持久动力和源泉。该模型的重大作用是指出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匮乏从而阻碍经济增长这一要害,也指明了只要资本持续形成,经济便会持续增长。但这一模型存在不少缺陷,受到后来很多经济学家的批评:资本-产出比不变是不可能的,这意味着资本和劳动的不可替代性。其次,该模型过分强调“资本积累”作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却忽略了技术进步的作用,且具有“刀锋”性质,即经济增长是不稳定的,因此不被认为是经济增长的正统模型。 由于它的不足,后由索罗、斯旺等经济学家从理论和实证方面,不断修改前人的经济模型,20世纪50年代掀起了新古典增长理论大潮。新古典增长理论指出了经济增长不仅在于劳务和资本,还取决于技术进步等。然而,新古典增长理论无法解释经济长期增长问题,它以收益递减为前提,而长期增长必然以收益递增为前提,虽然引入了技术进步,但技术进步本身是外生决定的、不确定的资源,难以对经济长期增长作出合理而有说服力的解释。并且由于新古典增长理论假设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要素报酬递减和规模收益不变,这意味着市场信息充分,产品同质,不存在技术壁垒、知识产权等问题。但是这种过于理想的市场环境却不能带来理想的收益。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国各地区工资率和资本-产出比率会趋同,政府和政策变化等对产出和消费却没有长期影响,且在现实的经济发展历程表明: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经济差距在不断拉大。 在此基础上,罗默、卢卡斯等人建立在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假设上提出了新经济增长理论。罗默的知识积累增长模型把知识作为一个独立的新要素引入生产函数中,认为知识积累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提高经济增长率即努力增加研究与开发部门的资源投入以提高知识积累率。卢卡斯的专业化人力资本增长模型

不平衡理论

如何理解不平衡理论?“不平衡”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不平衡理论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出的一个概念——物质生产的发展例如同艺术发展的不平衡关系。马克思认为,关于艺术,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不平衡理论有两大表现,一是艺术领域内部的不平衡,二是整个艺术领域同社会一般发展的不平衡。在艺术本身的领域内部,某些有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只有在艺术不发达阶段上才是可能的,当艺术生产一旦作为艺术生产出现,它们就再不能以那种在世界史上划时代的、古典的形式创造出来。整个艺术领域中,艺术发展同社会发展的不成比例可以分为纵向的不平衡和横向的不平衡。纵向的不平衡是以时间为轴,不同时期的艺术形式和有其自身的样式和特点;横向的不平衡是指同一时期不同地区艺术发展的不平衡。 就其产生的原因来说: 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对文学艺术的影响是终极的,而不是唯一的,经济基础与文学艺术之间的 关系不是直接的,无论是经济基础对文学艺术的决定 作用,还是文学艺术对经济基础的反映都不是直接 的。 第二、艺术生产自身的特征。艺术生产具有个体性特征,它

是特殊的精神生产活动,而这种生产活动是无功利 的,不是带来实际效益,而本质上和经济是不能兑换 的。 第三、文艺有其自身的传承性。文艺自身的传承、趋向,也是相对意义上对文艺的发展起特殊的作用。 第四、物质生产的发展和进步与艺术生产的发展和进步具有不同的表现形态。物质生产是呈阶梯状的,新的生 产力代替旧的生产力,失去社会进步,均表现为阶梯 式的向前发展。艺术生产的发展表现为任何一种艺术 形式都要经过发生、成立、成熟、衰落、消亡、新的 艺术形式产生、逐渐定型等这样一个循环运动的轨 迹。

经济增长理论

第十章 经济增长理论 例题讲解: 例1 名词解释: (1)经济增长:为一国生产能力的增长,或者实际产量的增加。它以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额或增长率为指标来衡量。 (2)实际增长率:是指实际上所发生的增长率,即事后统计的增长率,它是根据储蓄率与实际资本—产量比而计算出来的,用G A 来表示: v s G A = (3)有保证的增长率:也称合意的增长率,是出自人们的意愿并愿意维持下去的增长率,用G W 表示:r W v s G = 其中v r 为意愿的资本—产量比。 (4)自然增长率:是自然资源、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所允许达到的最大、“最适宜的”增长率,以G N 来表示,显然G N =n 。 (5)不稳定原理:哈罗德认为在现实生活中, 实际增长率G A 并不必然等于有保证的增长率G W ,二者的相等只能是偶然的事情。而一旦实际增长率与有保证的增长率之间出现偏差,经济活动不仅不能自我纠正,反而还会产生更大的偏离,这个结论被称为哈罗德的“不稳定原理”。 例2 假设资本—产出率为3,一国的国民收入为1000亿美元,消费为700亿美元,而该年的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按照哈罗德增长模型,第二年的增长率应该为多少? 解:根据题意,%301000 70011=-=-=y c s ,4=v 据哈罗德增长模型基本公式, %103 %30===v s G 所以第二年的增长率应为10%。 单元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 1、经济增长的标志是( )。 A 、社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 B 、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 C 、城市化步伐的加快; D 、工资水平的提高。 2、经济增长在图形上表现为( ) A 、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的一点; B 、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移动; C 、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D 、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的一点。 3、可持续发展指的是( )的经济增长。 A 、没有过度的技术进步; B 、没有过度的人口增长; C 、没有过度的资本投资; D 、没有过度地使用自然资源。 4、资本深化是指( )。 A 、增加每单位资本的工人数; B 、增加人均资本量; C 、减少人均资本量; D 、将资本从低效部门重新配置到高效部门。 5、在哈罗德—多马模型中,刻画投资需求效应的是( )。 A 、乘数; B 、资本边际效率; C 、加速数; D 、以上都不对。

经济增长理论一

CH 11 经济增长理论(一) 一、哈罗德一多马模型 (一)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基本假设条件 ① 假定储蓄S 与国民收入Y 呈一种简单的比例函数:S=sY ,这里s 为平均和边际储蓄倾向。 ② 假定劳动力以不变的外生比率n 增长,且L L n ? = ③ 假定没有技术进步,并对资本存量K 不进行折旧。 上述假定对哈罗德模式并不是必要,其目的仅仅是为了简单化。 ④ 在哈罗德模式中,假定生产函数具有固定系数的性质,生产一单位的产出Y 需要劳动L 和资本K 惟一给定,即: ?? ? ???=u L v K Y ,min (二)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基本公式 一个经济社会的资本存量K 和总产出Y 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即: K=V Y 从而 ?Y= V ?K 其中,V 被称为资本-产出比。 定义经济的储蓄率为s ?K =I=S= sY= ?Y/V 则 G=?Y/Y=s/V

即为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基本公式。它表明,当经济处于均衡时,国民收入增长率等于该社会的储蓄率除以资本产出比。 (三)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含义 1.哈罗德—多马模型从凯恩斯的S=I这一公式出发,认为要使经济均衡增长,一个国家每一时刻的储蓄应当全部转化为投资。 2.由于储蓄比例和资本生产率共同决定经济增长率,因而即可以在资本生产率既定的条件下,用改变储蓄比例或投资比例的办法来改变经济增长率,也可以在储蓄比例不变的前提下,用改变资本生产率的办法来使经济增长率发生变动。 3.哈罗德—多马模型的经济增长模型认为,凯恩斯用短期分析法,从有效需求不足出发,只注意投资在增加总需求方面的作用,未注意到投资在总供给方面的作用。由于投资能形成新的生产能力,所以投资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可以增加总需求,另一方面具有生产能力效应,可以增加总供给。 (四)均衡增长率、实际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 1.均衡增长率。均衡增长率(warranted rate of growth) ,也称为合意的(满意的、有保证的)增长率,是指保证总需求与总供给相 等的增长率。其公式为Gw=s d /v r 。其中,Gw表示均衡增长率;s d 表示 意愿的(desired)储蓄率,即人们当前意愿储蓄的金额占其收入的比例;v r 表示意愿的资本-产量比率,即理性的企业家认为理想的资本-产量率。 哈罗德指出,假设s d 和v r 既定,则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要实现 每一年的总需求与总供给均相等或平衡的均衡增长,必须有足够的有效需求,保证由需求带动的国民收入(产量)增长率Gw所引致的投资I(=Gw·v r )恰好能够完全吸纳既定的储蓄。

新增长模型(内生增长模型)

第四章新增长模型(内生增长模型)初步:AK 模型及其他 一、问题的提出 1.“难以令人满意的理论解释”: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如果外生的技 术进步的增长率为零,人均产出的增长率也将为零。因此,长期 中人均增长取决于模型未能解释的“假设增长”的技术进步。 2.“与现实经验不符的理论预测”: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经济增长的 变量表现为收敛性,即按照时间路径将最终到达某种稳定状态。 这与经济增长的某些现实数据不符合。 3.“沉闷和悲观的经济增长”:报酬递减的规律二、 新增长理论的内容与结构 1.AK 模型:假设不变的外生储蓄率和固定的技术水平,可以解释消除报酬递减后将如何导致内生增长。 2.研究与开发模型:强调是知识积累而不是资本积累导致了增长, 通过建立传统部门与研究开发部门的两部门模型解释增长的来源。3.干中学模型:强调知识积累不是有意的,而是传统经济活动的副 产品,即经验的积累的结果。它是研究与开发模型的一个变种模型。4.人力资本模型:强调资本积累是增长的关键,但资本的含义更加 宽泛,包括了教育与人力资本。 5.扩展模型:内生储蓄与上述模型的结合。 三、AK 模型 1. AK 生产函数及其性质 设新的生产函数为Y=AK ,A 为反映技术水平的常数,K 为资本存量

则人均产出为y=Ak ,k 为人均资本存量。 图示: Y(y) K(k) 生产函数的性质: (1))规模收益不变:λY=A( λK) 。 (2))资本的边际产 MP K A不变为常数。 品 2. 投入品的变动 (1))劳动力的增长:L(t) / L(t ) [ dL(t) / dt] / L(t ) n (2))知识的增长:A(t) / A(t) [ d A(t) / dt] / A(t ) g ,g 为表示技术进步率的外生参数,由于假定技术为固定的常数,因此g=0 (3))资本的增长:K (t )[ dK (t ) / dK ] sY(t ) K (t ) ,其中s 为储蓄率,为资本折旧率,均为外生变量 3. 增长路径的动态 类似于索洛模型,有k(t) sf (k(t )) ( n )k(t) 则,k(t) sAk(t) (n )k(t ) 令k 的增长率 k/ k ,则k sA (n ) k 当sA (n ) 时,增长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示1: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与经济非均衡发展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正迎来一个新时期。如何借鉴西方主流区域经济理论为我所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区域经济的增长理论和增长模式,并结合中国实际进行简要评论。遵循发展规律,中国区域经济的路径选择是非均衡协调发展模式。 一、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源于发展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其代表人物有纳克斯、罗森斯坦—罗丹、鲍茨和斯坦等。 (一)罗森斯坦—罗丹大推进理论 著名发展经济学家保罗·罗森斯坦—罗丹(P.N.Posenstein-Rodan,1943)是该理论的倡导者和集大成者。该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众多产业,从而突破其发展瓶颈,推进经济全面高速增长。大推进理论的论据和理论基础建立在生产函数、需求、储蓄供给的三个“不可分性”上面。 (二)诺斯出口基地理论 封闭经济模型主要缺陷是没有看到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潜在作用,出口基地模型弥补了这一弱点。出口基地理论(export base theory)最初由美国经济学家诺思(North,1955)提出,后经蒂博特(Tiebout)、罗曼斯(Romans)以及博尔顿(Bolton)等人的发展而逐步完善。其理论基础是静态比较分析中的外贸乘数概念;其基本思想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取决于其输出产生的增长,区域外生需求的扩大是内生增长的主要原动力。根据这个理论,如果每个地区都集中力量发挥自己的优势,自由贸易会逐步平衡地区间的要素(资本和劳动力)、价格(利润和工资),从而导致地区差距不断缩小。 (三)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该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R.纳克斯(R.Nurkse,1953)提出的,纳克斯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宏观经济中存在着供给和需求两个恶性循环。从供给方面看,低收入意味着低储蓄能力,低储蓄能力引起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这样周而复始完成一个循环。从需求方面看,低收入意味着低购买力,低购买力引起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这样周而复始又完成一个循环。两个循环互相影响,使经济状况无法好转,经济增长难以实现。 (四)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简要述评 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提出以后,在一些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区域开发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对工业化过程中片面强调工业化,忽视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的均衡协调发展的倾向有所影响;强调均衡的、大规模投资和有效配置稀缺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市场机制的局限性,实行宏观经济计划的必要性,为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和区域开发提供了一种理论模式,产生了一些积极的作用。 该理论构建了一个庞大而严格的逻辑体系结构,认为经济发展动力来源于“报酬递减”、“比较优势”等,然而该理论是建立在一系列与现实相去甚远的假设条件之上的。不但把技术进步视作外生因素,没有纳入其分析框架之中,而且丢掉了区域(空间)的一个重要特征,即克服空间距离会发生运输费用。所有这一切,都与新古典主义所讲的前提条件相抵触。

新古典增长理论与新增长理论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新古典增长理论与新增长理论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就是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加的过程,是一般社会再生产动态过程的共性实质。它代表的是一国潜在的GDP或国民产出的增加。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中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无庸置疑,没有谁不希望经济增长,但是,用什么方法实现经济增长,人们却有不同的看法。一些经济学家强调投资的重要性,还有一些人则提倡提高劳工素质。 长期以来,经济学家们一直致力于研究经济增长中各种决定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从而提出了种种经济增长理论。诞生于20世纪早期的新古典增长理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近年来新的经济现象的不断出现,新古典增长理论在某些方面的局限性日益明显,于是,新经济增长理论产生了。 在接下来的讨论中,我们将对这两种经济增长理论进行简要的比较。 ◎新古典主义增长理论 新古典增长理论(neoclassical growth theory)是人均实际GDP的增长是由于技术变革引起人均资本增加的储蓄和投资水平的观点。如果技术进步停止,增长就结束。 一、代表人物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创立者是美国的经济学家、MIT的罗伯特·索洛(Robert M. Solow)以及英国的经济学家斯旺(Swan)。早在1956年,他们就分别提出了他们的经济增长模型。但是剑桥大学的弗兰克·拉姆(Frank Ramsey)在上世纪20年代就第一次提出了这种理论后来,英国经济学家米德又进一步发展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并对其作了系统的研究。美国的经济学家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等在他们的经济增长理论中也提出了与索洛基本相同的观点。 二、假定条件 索落在其著作中提出了以下假设: (1)萨伊定理:供给可以创造自身的需求。 (2)I=S,即储蓄永远等于投资。 (3)工资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利息取决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 由以上假定条件,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社会上不会出现失业和通货膨胀。

中国经济增长之谜

中国经济增长之谜 自从1776年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问世以来,众多经济学家投身于经济增长理论这个引人入胜的研究领域,之后经济史上发生的“边际革命”使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处于低迷时期,但20世纪30年代的“凯恩斯革命”又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80年代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问世使它又焕发出了青春。从古典模型、新古典模型到内生增长模型,主流经济学对经济增长的研究,也昭示着经济增长理论随时代发展而演变的过程。1978-2017年,中国经济经历了39年来的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GDP)由1978年的3645.2亿元,占世界1.8%,2017年中国经济总量达到827122亿元,增长了226倍,在世界范围内仅次于美国而排名第二,占世界比重也达到了15%。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使得国内外的许多研究机构和经济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 1989年担任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约翰.威廉姆森把当时大多数主流经济学家的认同的观点和信念记录下来,归纳为10个方面的政策工具,并称之为“华盛顿共识”。其中在这些政策中,要促使一个国家获得经济快速的增长必须满足三个核心条件即产权私有化、自由化与稳定化。然而根据中国近30年的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发现,这样一些经济事实特征,在中国法治、产权保护等很不健全,也没有好的金融体系和商业环境。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大多数时间里,中国的法律规章都存在歧视私营企业的情况,直到2004年,中国才修改了宪法,首次将保护私人财产写入了宪法,在契约的执行效率方面也没有完善的法治作为保障,同时根据国际金融公司和世界银行编制的经商环境宽松度指标,中国在155个国家中排名第91位。即使在经济增长的基础条件方面,我们国家在技术创新、人均资源和金融体系方面都处于落后的状况,根据这些经济现实,如果按照“华盛顿共识”的观点,中国在这近30年的时间里是不可能创造“增长的奇迹”的。因而这个“增长悖论”似乎挑战了经典的西方经济理论,因为产权清晰、法治完善下的契约执行和政府效率等被看作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这就是“中国经济增长之谜”。1 对于中国经济增长之谜的解释,目前学术界从许多角度加以解释。如沈坤荣从激励导向的角度分析,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在于中国的制度激励。2何小钢、张宁构建面板数据下的参数成本前沿模型,从成本角度考察了中国经济增长转型的动力。认为在诱发企业成本变动的各种效应中,除规模扩大效应之外,技术进步效应最大,其次是要素价格调整效应,再次是效率提升效应。要素价格调整效应中以能源影响最大,能源价格波动有可能成为制约行业向资源节约增长转型的重要因素。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和对外开放都有利于降低成本的非效率水平。3刘凯豪等从人口结构变化角度来分析,认为人口性别比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负效应,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呈现正相关关系,而初见端倪的现代型人口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高中学历人口所占比重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也不显著,而专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口所占比例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城乡收入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增长,而国有企业就业人员所占比重与经济增长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4 1沈坤荣.解读中国经济增长之谜—一个激励的导向分析,《经济评论》,2008年第一期,21页。 2沈坤荣.解读中国经济增长之谜—一个激励的导向分析,《经济评论》,2008年第一期,20页。 3何小钢、张宁,中国经济增长转型动力之谜: 技术、效率还是要素成本,《世界经济》2015年第一期,25页。 4刘凯豪等,破解中国经济增长之谜——来自人口结构变化的解释,《经济科学》2014年第二期,5页。

增长极理论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增长极理论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一个国家要实现平衡发展只是一种理想,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这就是增长极所认为的。因此,应选择特定的地理空间作为增长极,以带动经济发展。 增长极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的作用是巨大的,主要表现在:第一,区位经济。区位经济是由于从事某项经济活动的若干企业或联系紧密的某几项经济活动集中于同一区位而产生的。例如,某一专业化生产的多个生产部门集中在某一区域,可以共同培养与利用当地熟练劳动力,加强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和共同承担新产品开发的投资,可以形成较大的原材料等外购物资的市场需求和所生产产品的市场供给,从而使经济活动活跃,形成良性循环。区位经济的实质是通过地理位置的靠近而获得综合经济效益。第二,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由于经济活动范围的增大而获得内部的节约。如可以提高分工程度、降低管理成本、减少分摊广告费和非生产性支出的份额,使边际成本降低,从而获得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第三,外部经济。外部经济效果是增长极形成的重要原因,也是其重要结果。经济活动在某一区域内的集聚往往使一些厂商可以不花成本或少花成本获得某些产品和劳务,从而获得整体收益的增加。 增长极理论提出以来,被许多国家用来解决不同的区域发展和规划问题,这是因为它具有其他区域经济理论所无法比拟的优点:第一,增长极理论对社会发展过程的描述更加真实。新古典经济学者信奉均衡说,认为空间经济要素配置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即使短期内出现偏离,长期内也会回到均衡位置。佩鲁则主张非对称的支配关系,认为经济一旦偏离初始均衡,就会继续沿着这个方向运动,除非有外在的反方向力量推动才会回到均衡位置。这一点非常符合地区差异存在的现实。第二,增长极概念非常重视创新和推进型企业的重要作用,鼓励技术革新,符合社会进步的动态趋势。第三,增长极概念形式简单明了,易于了解,对政策制定者很有吸引力。同时,增长极理论提出了一些便于操作的有效政策,使政策制定者容易接受。例如,佩鲁认为现代市场充满垄断和不完善,无法自行实现对推进型企业的理性选择和环境管理问题,因此,提出政府应对某些推进型企业进行补贴和规划。 然而,增长极理论也有其明显的缺陷。由于积累性因果循环的作用,增长极的出现对周围地区会产生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回波效应。即出现发达地区越来越发达,不发达地区越来越落后,经济不平衡状态越来越突出,甚至形成一个国家内地理上的二元经济局面。二是扩散效应。即通过建立增长极带动周边落后地区经济迅速发展,从而逐步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如果增长极的扩散效应大于回波效应,就会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共同发展。然而由于积累性因果循环的关系,回波效应往往大于扩散效应,导致增长极地区越来越发达,周边地区越来越落后,形成地理空间上的二元经济,使地区经济差距扩大,甚至形成独立于周边地区的“飞地”。增长极的负效应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增长极的发展导致外围地区资本筹集困难。增长极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优厚的投资利润以及需求日益扩大的市场,这些因素吸引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将经济落后地区的储蓄转化为经济发达地区的投资;而外围地区由于落后的经济基础和投资收益率低,资本外流,致使资本积累逐渐减少,资本日趋短缺和枯竭,任何现代化的产业都难于起步。第二,增长极的经济发展使外围地区人才缺乏,经济发展受到极大制约。

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经济发展作业 题目: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研究 姓名:郝飞飞 学号: 2014822012 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目录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及涵义 (1)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 (1)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涵义 (1) 二、科学发展观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 (1) (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1) (二)发展观念的模式的统一 (2) (三)现代化建设总体目标的统一 (2) 三、现阶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2) (一)有助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 (二)有利于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 (三)有利于推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3) (四)有利于推进可持续发展 (3) 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3) (一)转变经济发展观念,落实科学发展观 (3) (二)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技水平 (4) (三)建设“两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4) (四)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5) 参考文献: (5)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同时也伴随着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经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当下我国正处于提速增效、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这些问题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遵照党的十八大指出的“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伟大部署,从而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本文指出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关系,立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出发构思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与方法。即转变经济发展观念,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技水平;建设“两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王峰杰 【摘要】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使用可变技术系数的生产函数,认为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宏观经济能够自动沿着充分就业轨迹增长。由于均衡增长率正好等于劳动增长率,在经济均衡增长时,人均产量将保持不变。可以通过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储蓄率与降低人口增长率等,增加人均产量。 【关键词】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资本广化资本深化人均产量 一、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假设: 第一,撇开政府与国际部门,为两部门经济。 第二,仅仅使用劳动与投入两种要素生产产品,且不存在技术进步,则总量生产函数为:Q=F(L,K)(1) 其中,Q表示总产量,L表示劳动,K表示资本。 第三,各种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即随着劳动与资本投入的增加,它们的边际产量(MP L、MP K)递减。 第四,规模报酬不变,即: (2) 令k表示资本—劳动比率,即k=KL,可得: Q=L?f(k),或QL=f(k)(3)

这就是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的生产函数。与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中的生产函数不同,该生产函数中的资本—劳动比率(k)可以变动,因为人均产量(QL)就是人均资本量(k)的函数。 第五,每一时期的劳动(用L表示)按固定比率n增长,即: (4) L t=L 0e nt 第六,不存在资本折旧,则投资(用I表示)会增加资本存量,即: (5) 第七,储蓄函数采取长期的形式,即S=s(Y)。其中,S表示储蓄,s表示储蓄率,即s=SY,Y表示实际产量或实际收入,等同于Q。 第八,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为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在两部门经济中,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就是投资等于储蓄,即: I=S(6) 从上述假定条件,可以推导出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 (9)式就是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的基本方程。该方程表示,从长期来看,储蓄必然等于投资。一个社会由人均储蓄sf(k)转化而来的新资本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nk)是为新增加的每个劳动力提供社会平均水平的资本量,称为“资本广化”;另一部分(dkdt)则用来增加人均资本拥有量,即为每个人配备更多的资本品,称为“资本深化”。也可以这样来理解:在两部门经济中,社会总产品扣除消费(C)以后,剩下的便是储蓄,储蓄转化为投资,投资所增加的资本存量,分成两部分,用于两种用途:一部分为新增加的劳动力提供社会平均水平的资本,另一部分用于增加人均资本拥有量。 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是人均储蓄量等于“资本广化量”,“资本深化量”等于零,即: sf(k)=nk(10)

增长极理论在我国经济实践中的运用

增长极理论在我国经济实践中的运用 -------以四川省洪雅县为例 理论分析:1.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条件较好的少数地区和少数产业带动,应把有限的资源集中投入到发展潜力大、规模经济和投资效益明显的少数部门或区位,通过增长极的极化和扩散效应,影响和带动周边地区和其他产业的发展。 2. 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极化效应是主要的,当增长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极化效应削弱,扩散效应加强。 3. 县域经济的发展可以依靠自身的资源优势或区位优势确定并建立适合自己的增长极。 4.必要要素:交通发达、生态资源良好。洪雅以生态经济为增长极,带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迅速。 5. 在初期需要加快资金、技术、劳动力的集聚。 6.重视发挥环境优势的推进作用,向旅游、农业、林果业、产品加工业、服务业辐射,并由点到面,带动整个县域经济的活跃和发展,都从不同侧面印证出增长极理论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7. 推进型产业的选择必须和区域经济环境、区域经济条件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出增长极理论的应有作用。 8. 如果无重点的全面发展,将破坏自然资源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得不到综合效应,造成力不从心,甚至适得其反。 9.在运用增长极理论指导县域经济工作实践中,要善于依托“集聚一扩散效应”,带动劳动力转移和区域经济发展 10.如果过于强调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容易造成各社会经济单元之间强者愈强,弱者愈弱,拉大经济差距。因此,在具体实践中,必须正确处理“集聚一扩散效应”之间的相互关系,深刻把握经济增长机理,既要善于运用不平衡发展规律,促进有限的资金、技术和人力、物力集聚到最能发挥效率的地方,又要善于发挥增长极的作用,依靠增长极推进区域经济快速增长,产生规模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经济学名词解释-新增长理论与模型

经济学名词解释:新增长理论与模型 1、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obb-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 用来预测国家和地区的工业系统或大企业的生产和分析发展生产的途径的一种经济数学模型,简称生产函数。它的基本的形式为: 式中Y是工业总产值,At是综合技术水平,L是投入的劳动力数(单位是万人或人),K是投入的资本,一般指固定资产净值(单位是亿元或万元,但必须与劳动力数的单位相对应,如劳动力用万人作单位,固定资产净值就用亿元作单位),α 是劳动力产出的弹性系数,β是资本产出的弹性系数,μ表示随机干扰的影响,μ≤1。从这个模型看出,决定工业系统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是投入的劳动力数、固定资产和综合技术水平(包括经营管理水平、劳动力素质、引进先进技术等)。根据α 和β的组合情况,它有三种类型:①α+β>1, 称为递增报酬型,表明按现有技术用扩大生产规模来增加产出是有利的。②α+β<1, 称为递减报酬型,表明按现有技术用扩大生产规模来增加产出是得不偿失的。③α+β=1, 称为不变报酬型,表明生产效率并不会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提高,只有提高技术水平,才会提高经济效益。 2、新经济增长理论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罗默(Paul Romer)和卢卡斯(Robert Lucas)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的出现,。经济增长理论在经过20余年的沉寂之后再次焕发生机。新经济增长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把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的“劳动力”的定义扩大为人力资本投资,即人力不仅包括绝对的劳动力数量和该国所处的平均技术水平,而且还包括劳动力的教育水平、生产技能训练和相互协作能力的培养等等,这些统称为“人力资本”。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罗默1990年提出了技术进步内生增长模型,他在理论上第一次提出了技术进步内生的增长模型,把经济增长建立在内生技术进步上。技术进步内生增长模型的基础是:(1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核心;(2)大部分技术进步是出于市场激励而导致的有意识行为的结果;(3 )知识商品可反复使用,无需追加成本,成本只是生产开发本身的成本。 新增长理论模型中的生产函数是一个产出量和资本、劳动、人力资本以及技术进步相关的函数形式,即Y=F(K,L,H,t) 其中,Y是总产出,K、L和H分别是物质资本存量、劳动力投入量和人力资本(无形资本)存量,t表示时间。 对此有影响的模型有阿罗提出的边干边学模型以及罗默提出的收益递增增长模型。在阿罗的模型中,只是将技术进步的一部分内生化了。在这一模型中,产出不仅仅是有形要素的投入,而且也是学习和经验积累的结果。体现为:资本的贡献要大于传统的贡献,因为增加的资本不仅通过其对生产的直接贡献来提高产量,而且通过其间接推动新思想的发展来提高产量。但在这一模型中技术仍然是外生的,它随着内生的资本存量的变化而变化。在罗默等人提出的新经济增长理论中,充分的重视了知识的作用,将技术进步完全的内生化。他们认为,增长的原动力是知识积累,资本的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