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最新神经解剖学复习题笔记

最新神经解剖学复习题笔记

最新神经解剖学复习题笔记
最新神经解剖学复习题笔记

灰质在中枢内,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聚集的部位因新鲜标本色泽暗灰,称灰质,分布于大、小脑表面的灰质又称皮质。

白质在中枢内,神经纤维聚集的部位因其新鲜标本颜色呈白色,而称白质,分布于大小脑内部的白质又称髓质。

神经核在中枢内,皮质以外,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团或柱,称为神经核。

神经节在周围部,神经元胞体聚集成细胞团或柱,称为神经节。

反射神经系统功能活动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神经系统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反射弧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形态基础。包括五个基本组成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任何一环发生故障,反射就不能进行。

躯体神经分布于皮肤、运动系统(骨、关节、骨骼肌),管理它们感觉和运动的神经。内脏神经分布于内脏、血管、平滑肌和腺体,管理它们感觉和运动的神经。

尼氏体嗜碱性物质,由大量平形排列的粗面内质网和期间游离的核糖体组成。光镜下,碱性染料可将其染成深蓝色的颗粒或块状。尼氏体为神经元合成蛋白最活跃的部位,是结构蛋白和分泌蛋白的合成中心。

运动终板脊髓前角或脑干的运动神经元长轴突接近骨骼肌纤维时失去髓鞘,裸露的轴突反复分支形成纽扣样膨大,并与骨骼及纤维形成突触样连接,此连接区呈椭圆形隆起,称运动终板。

Golgi I型神经元高尔基I型神经元轴突较长,可延伸到胞体范围以外的区域,从脑的一个部分延伸到另一个部分,又称为投射神经元。

Schwann 细胞施万细胞(雪旺细胞),又称神经膜细胞,是周围神经系的卫星细胞,扁平、呈薄筒状包绕周围神经的轴突,形成周围神经的髓鞘。

闰绍(renshaw)细胞小型中间神经元,接受α-运动神经元轴突的返回侧支,其发出的轴突又作用于同一个α-运动神经元胞体,具有反馈抑制作用。故称抑制性中间神经元。

马尾马尾位于终池的脑脊液中,腰骶尾部的神经根几乎垂直向下,于终丝周围形成马尾。白质前连合在脊髓的内部结构中有中央管.而在中央管前方有纤维横越,称白质前连合.

脊髓休克当脊髓与高位中枢断离时,脊髓暂时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而进入无反应状态的现象称为脊髓休克。

脊膜支脊膜支为一极细的支,为脊神经的分支,在脊神经分为前支和后支之前发出,然后再经椎间孔返回,入椎管。脊膜支内含来自脊神经节的感觉纤维。

网状结构*:指脑干内边界明显的灰质和白质以外的细胞体和纤维互相混杂分布的部分。

内囊:位于背侧丘脑、尾状核、豆状核之间的白质区。在大脑半球水平切面上呈“><”形,分为前肢、膝、后肢三部。一侧损伤表现为偏瘫、偏盲和偏身感觉障碍。

纹状体:是基底核中豆状核(苍白球、壳核)和尾状核的合称。是锥体外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哺乳类以下的动物是是控制运动的最高中枢,在人类是皮质下重要的运动整合中枢。由壳核和尾状核通过大量条纹状细胞桥互相连接而得名,二者合称新纹状体,损伤时出现舞蹈症;苍白球称旧纹状体受损时出现帕金森病。

下颌下神经节:位于下颌腺与舌神经之间,与副交感、交感、感觉三个神经根相连。副交感根:来自上泌涎核的副交感节前纤维鼓索,换元后至下颌下腺、舌下腺。

交感根:来自面动脉的交感丛,为交感颈上节发出的节后纤维,穿过此节至下颌下腺、舌下腺的血管平滑肌。感觉根:三叉神经的舌神经穿过此节分布于下颌下腺、舌下腺和舌。后丘脑:背侧丘脑后外下方,中脑顶盖上方的两对小隆起。包括内侧膝状体和外侧膝状体,分别是听觉和视觉传导的中继核团。

小脑岛(小脑小球):苔藓纤维与小脑皮质之间的突触连接形式。以苔藓纤维形成的玫瑰结为中心,有颗粒细胞的树突、高尔细胞的轴突、高尔基细胞的树突。表面包以胶质囊。

边缘系统:由边缘叶衍生,在大脑半球内侧面一相当恒定的弯曲脑回(胼胝体上下回、扣带回、海马旁回等),位于大脑和脑干相接处。现在认为边缘系统由边缘叶(隔区、扣带回、海马旁回等)及与其密切相关的皮质下结构(杏仁体、下丘脑、背侧丘脑、中脑被盖等)组成。红核:卵圆形粉红色,位于中脑上丘水平,黑质背内侧。分大细胞部和小细胞部。传入纤维:皮质红核束、齿状红核束;传出纤维:红核脊髓束、红核小脑束。协调随意运动,调节肌张力和姿势。(损伤后不能学习新的运动。一侧损伤对侧出现运动障碍,过度随意运动和共济失调。)

丘系三角:位于小脑上脚外侧缘、下丘臂与中脑外侧沟之间的三角区。其深面为外侧丘系。菱脑峡:脑桥与中脑的移行部缩窄,称菱脑峽,包括小脑上脚、上髓帆、丘系三角

白交通支:是脊髓灰质侧角细胞的多极神经元发出的节前纤维,随前根出脊髓,离开脊神经进入交感干神经节的通路,由有髓神经纤维构成,属于内脏运动纤维。

海德氏带(Head zones):临床上将内脏患病时体表发生感觉过敏以及骨骼肌反射、血管舒缩、汗腺分泌异常等障碍的部位称为海德带。了解海德带有助于内脏疾病的定位诊断。如:胆囊疾病常常牵涉到右肩部的疼痛。

神经系统按位置是怎样区分的?

神经系统按位置和功能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位于颅腔,脊髓位于椎管,二者在枕骨大孔处相连。中枢神经系统有控制和调节整个机体活动的功能。周围神经系统是指与脑相连的12对脑神经和与脊髓相连的31对脊神经。

神经系统按分布对象是怎样区分的?

神经系统按分布对象可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内脏神经系统。它们的中枢部在脑和脊髓,周围部分别称为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躯体神经分布于皮肤、运动系统(骨、关节、骨骼肌),管理它们感觉和运动的神经。内脏神经分布于内脏、血管、平滑肌和腺体,管理它们感觉和运动的神经。

叙述电镜下典型神经元胞体的结构。

电镜下可以看到神经元的胞体的结构。胞体内胞核大而圆,着色浅,核仁大而明显;胞质内含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核糖体、线粒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镀银染色下胞质内可看到由微丝、微管组成的神经原纤维。

根据你所学到的知识区别神经元的轴突和树突。

轴突和树突是神经元的突起,电镜下可观察到其结构有明显区别。胞质内可看到的细胞器在树突内均可看到,随着树突的分支,这些细胞器逐渐减少;而轴突内无粗面内质网和游离的核糖体,轴突内含微丝、微管、线粒体和滑面内质网,轴突主干全长粗细基本一致。

简述化学突触的结构。

电镜下可观察到化学突触的结构。化学突触由突触前部、突触后部和突触间隙组成。突触前部是前一个神经元的轴突终末,电镜下呈囊状结构,故又称突触前囊,内含线粒体、滑面内质网、神经细丝和微管等结构,突触前囊表面有一层特化膜,其与突触后成分相对应的部分称突出前膜。突触后部与突触前成分相对的膜称为突出后膜,突触后成分的结构随连接部位的不同而有差异,主要可见线粒体、神经细丝、微管、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等。突出间隙突触前后膜之间有间隙,称突出间隙。化学突触的突触间隙较宽。突触间隙内含有黏多糖、糖蛋白和唾液酸。

轴突被切断后,神经元(包括轴突)可发生哪些变化?

哺乳类动物只有周围神经损伤后能再生,中枢神经系统则不能再生。胞体变化:轴突被切断数小时后,光镜下可见胞体出现肿胀,胞核移向边缘,尼氏体破换溶解,两周后达到高峰。电镜下,粗面内质网减少,线粒体、高尔基体、溶酶体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轴突的变化:轴突的远侧端由于与胞体失去联系出现轴突肿胀,不久分裂成碎片,崩裂,消失。周围神经

的轴突损伤后,如胞体没有死亡,经过一定时间轴突的断端可发出小芽,沿神经膜管逐渐向远端延伸到达伤口的疤痕组织中。再生的轴突芽具有变形虫式运动,通过瘢痕组织进入远端保留着的神经膜管,其有引导作用,使纤维的生长加快,最后到达原来神经纤维所在部位,然后逐渐恢复正常的形态和分布,胞体肿胀逐渐减轻,胞核恢复中央位置。

星型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主要结构特征和功能。

星型胶质细胞

结构:普通染色胞核较大,染色质少。镀银染色呈多角形,胞突自胞体呈放射状向细胞四周伸出。星型胶质细胞有些突起末端常常膨大,称终足,终止于血管表面。功能:对神经元有支持作用;具有分裂能力;形成血脑屏障;参与物质运输等。

少突胶质细胞

结构:呈球形或多角形,突起较少,核染色较深,胞质较少。电镜下细胞质和细胞核致密,细胞质内缺少细丝和糖原,胞突内有大量的微管。功能:形成中枢神经的髓鞘。

小胶质细胞

结构:较小,光镜下胞质较少,胞突短而弯,胞核扁或圆,用碱性染料着色深。电镜下,胞质致密,胞质少,不含胶原原纤维,粗面内质网扁长,高尔基复合体明显。功能:吞噬坏死组织,促进组织修复。

脊髓的外形和内部结构如何?

外形脊髓呈前后稍扁的圆柱形,位于椎管内,上端平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连,下端缩窄变细为圆锥形。脊髓全长粗细不等,有两个梭形膨大:颈膨大和腰骶膨大。颈膨大自颈4至胸1节段;腰骶膨大自腰2至骶3节段。

内部结构由灰质和白质构成,灰质在内部,灰质的周围是白质。灰质成“H”形,其中间横行部分称灰质连合,中央有一细小的中央管,中央管纵贯脊髓全长,内含脑脊液。每侧灰质向前扩大为前角,后部狭细的部分为后角,前后角之间为中间带。白质由许多纤维束组成,每侧白质借脊髓纵沟分为三个索,前正中裂和前外侧沟之间为前索,前后外侧沟之间为外侧索,后外侧沟与后正中沟之间为后索,在灰质连合的前方有白质前连合。

试述下列传导束的起始、行程和功能。

薄束、楔束薄束位于后正中沟两侧,楔束位于薄束外侧。在第五胸节段以下薄束占据后索的全部;在胸四以上薄束占据后索的内侧部,楔束占据后索的外侧部,二者沿脊髓后索上行止于延髓的薄束核和楔束核。薄束、楔束分别传导来自同侧下半身和上半身的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脊髓丘脑束分为脊髓丘脑前束和脊髓丘脑侧束。前束位于前索,传递触压觉信息;侧束位于外侧索,传递痛温觉信息。脊髓丘脑束起自脊髓灰质(灰质Ⅰ和Ⅳ~Ⅶ层),止于丘脑。脊髓小脑束包括脊髓小脑前束和脊髓小脑后束,分别位于外侧索的前部和后部。传递躯干下部和下肢的触压觉、本体感觉信息。起于脊髓灰质,止于小脑皮质。

皮质脊髓束起自大脑皮质,下行至延髓椎体后大部分交叉至对侧为皮质脊髓侧束,少量沿同侧下行称皮质脊髓前束。前束止于中胸段脊髓灰质,主要支配上肢肌和颈肌;侧束直达骶髓(约S4),逐节止于颈、胸、腰、骶髓灰质(Ⅳ~Ⅸ),支配这些部位的骨骼肌运动。通过检查患者的感觉障碍现象怎样知道是脊神经、后根、后索和白质前连合损伤?

脊神经受损:支配部位运动及感觉皆障碍。后根受损:发生同侧节段性感觉障碍。后索受损:同侧节段平面以下本体觉及精细触觉障碍。白质前连合受损:节段性双侧痛温觉丧失,触觉存在。

脊髓主要节断(高颈髓、颈膨大、胸髓、腰膨大、脊髓圆锥和马尾)横贯性损害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原因?1) 高颈髓(C1~C4):四肢中枢性(痉挛性)瘫痪,膈肌麻痹,损伤平面及其以下全部感觉消失,括约肌障碍(尿、便失禁),四肢和躯干多无汗。常见于:环枕部畸

形、外伤和炎症等。2)颈膨大(C5-T2):两上肢呈周围性瘫痪,下肢呈中枢性瘫痪,病灶平面以下各种感觉缺失,C8-T1节断侧角受损可产生Horner综合症,括约肌障碍(尿、便失禁)。3)胸髓(T3-12):损害平面以下各种感觉缺失、受损节断有束带感、两下肢中枢性瘫痪及括约肌障碍。4)腰骶膨大(L1—S2):上肢不受影响,两下肢软瘫。损害平面以下各种感觉缺失。受损节断有束带感。括约肌障碍(尿便失禁,还有其它内脏机能紊乱症状)。5)圆锥病变(S3-5、尾节):无下肢瘫痪及锥体束症。马鞍区感觉障碍。膀胱反射中枢破坏:尿潴留。性反射中枢破坏:阳痿。6)马尾:下肢可有下运动神经元瘫痪。根痛明显。大小便功能出现较晚。类似腰膨大和脊髓圆锥联合病变。但马尾行程长,病变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有差异。

简述颈丛、臂丛、腰丛、骶丛的组成、位置及其主要的分支。

①颈丛:位置:胸锁乳突肌上方深部。组成:C1-C4的前支。分支:1)皮支: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横神经、锁骨上神经2)肌支:膈神经、颈襻、颈交通支。

②臂丛:组成:C5-8,T1前支的一部分。位置:经颈根部、锁骨下动脉的后上方,锁骨之后进入腋窝。分支:胸长神经、肩胛上神经、胸内侧神经、胸外侧神经、胸背神经、肌皮神经、腋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

③腰丛:组成:L4、T12前支的一部分,L1-3前支。位置:腰大肌的深方。分支: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股外侧皮神经、生殖股神经、股神经、闭孔神经。

④骶丛:组成:L4前支的一部分、L5、S1-S5、Co神经的前支。位置:盆腔内,骶骨及梨状肌前面。分支:臀上神经、臀下神经、股后皮神经、阴部神经、坐骨神经。

6、简述下列临床症状的原因:马蹄内翻足、钩状足、垂腕、爪形手、猿掌畸形。

①马蹄内翻足:腓总神经损伤时,足不能背屈,足下垂、内翻,不能伸趾,走路时呈“跨阈步态”。②钩状足:胫神经损伤,足不能跖屈、不能屈趾和足内翻,由于小腿前、外肌群的牵拉,足呈背屈外翻状态,出现“钩状足”③垂腕:桡神经在肱骨中段损伤,不能伸腕伸指,拇指不能外展,前臂旋后功能减弱,抬前臂时,出现“垂腕”症,:“虎口区”皮肤感觉丧失。④爪形手:尺神经损伤出现屈腕、拇指内收障碍(屈腕、屈指肌、拇收肌瘫痪),各指不能相互并拢,指间关节屈曲,第4、5掌指关节过伸(骨间肌、第3、4蚓状肌瘫痪),形似鹰爪。⑤猿掌畸形:尺神经和正中神经同时损伤,小鱼际肌、鱼际肌、骨间肌、蚓状肌均萎缩,整个手掌平坦类似猿手。

简述舌下神经起始核团、纤维成分及损伤出现的症状。

起自舌下神经核,一般躯体运动纤维。一侧舌下神经损伤,出现同侧舌肌萎缩、瘫痪,伸舌时舌尖偏向患侧,缩舌时舌尖偏向健侧。

简述大脑皮层的分层及细胞构筑。

①分子层(切线层):散在水平细胞和星状细胞,含来自深层密集的纤维。

②外颗粒层(无纤维层):密集的颗粒细胞、小锥体细胞;有髓纤维少。

③外锥体层(纹上层):大量的锥体细胞(浅层为中型,深层为大型),树突进分子层,轴突进髓质形成联络纤维和连合纤维。

④内颗粒层(外纹层):含大量的星状细胞,少量的小锥体细胞;纤维来自丘脑的特异性传入纤维。

⑤内锥体层(内纹层):大量的中、大、特大型锥体细胞(Betz),轴突进入髓质形成投射纤维,少数形成连合纤维。

⑥多形层(纹下层):梭形细胞、星状细胞、马蹄诺蒂(Martinotti)细胞

简述大脑皮质躯体运动中枢的部位及特点。

第一躯体运动区。躯体运动的最高级中枢。在大脑皮质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包括Brodmann4区和6区。控制骨骼肌随意运动具有以下特点:①交叉对侧支配:一侧运动中枢支配对侧肢体运动。对侧头面部、躯干以及四肢的运动。②倒置性支配:犹如头在下,脚在上的倒置人形,但头面部不倒置。③皮质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

管理眼球运动的脑神经有哪些?各有何临床意义?动眼神经:损伤后眼外斜视,上睑下垂;对光及调节反射消失。滑车神经:眼不能外下斜视。展神经:眼内斜视。

脑干有哪些一般躯体运动神经核?有何作用?

①动眼神经核:外侧核支配同侧下、内直肌,下斜肌,对侧的上直肌;中央核支配双侧提上睑肌。损伤:上睑下垂,外下斜视。

②滑车神经核:支配对侧上斜肌。

③展神经核:支配外直肌。

④舌下神经核:舌肌。

新小脑的组成、功能和损伤表现如何?

新小脑:后叶,又称皮质小脑,由小脑半球外侧部及相关齿状核构成。参与协调、配合随意运动(力量、方向、范围等),防止运动过度,协调精细动作。损伤:肌张力低下,四肢精细动作协调障碍(共济失调),如指鼻不准,辨距过度,书写障碍,轮替不能等。

延髓内有何交叉?各由何组成?

①椎体交叉:锥体交叉由大脑皮质躯体运动中枢发出的锥体束(皮质脊髓束),大部分纤维在延髓中央管腹侧左右交叉,称为椎体交叉,交叉后在脊髓外侧索下降,形成皮质脊髓侧束,管理躯干四肢骨骼肌。②内侧丘系交叉:延髓薄束核和楔束核发出纤维绕过中央灰质呈弓形,称内弓状纤维并在中央管腹侧中线左右交叉形成内侧丘系交叉。交叉后向上行于脑桥及中脑被盖部,形成内侧丘系,终止于背侧丘脑。躯干四肢的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简述大脑皮质语言中枢的位置及损伤表现。运动性语言中枢:额下回后部(44、45区),Broca区。与说话机能有关。损伤时,咽喉舌唇肌并不瘫痪,可发音,但丧失说话能力,严重者仅能说出简单的字,称运动性失语。也称前说话区。书写中枢:额中回后部(8区)。与书写文字有关,称书写中枢。损伤此区发生失写症。视觉性语言中枢:顶下小叶的角回(39区)。损伤:虽无视觉障碍,但成字盲,不能理解文字的意义,不能阅读,为失读症。听觉性语言中枢:颞上、中回后部(22区)和缘上回(40区)。此区损伤,虽无听觉障碍,但成字聋,不能理解别人的语言,称听觉性失语。视觉性和听觉性语言中枢称后说话区,此区损伤为感觉性失语症。

海马三突触环路及其功能嗅区Ⅱ及Ш层锥体细胞轴突(形成穿通通路)---- 齿状回分子层外2/3---- 颗粒细胞树突。颗粒细胞轴突苔藓纤维---- CA3透明层----锥体细胞顶树突基部。CA3锥体细胞轴突的Schaffer侧枝---- 同侧CA1腔隙分子层---- 终止于锥体细胞顶树突干。三种突触之间都是兴奋性氨基酸形成兴奋性前馈通路。

进入舌的脑神经有哪些?各有何功能?

三叉神经:下颌神经的舌神经,分布于舌前2/3,司味觉。

面神经:鼓索与下颌下神经节感觉跟分布于舌前2/3,鼓索司味觉和下颌下神经节司感觉。舌咽神经:舌支分布于舌后1/3粘膜和味蕾,司一般感觉和味觉。

舌下神经:全部舌内肌和大部分舌外肌,司一般躯体运动。

脑和脊髓的白质中有哪些感觉和运动传导路?试简述这些传导路的行程(可用简表示意),这些传导路损伤后会出现哪些功能障碍?

感觉传导路:1.躯干四肢的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第1级神经元是脊神经节内的假单极神经元,其周围突随脊神经分布于躯干和四肢的肌、腱、关节及皮肤的感受器,

中枢突经脊神经后根进入脊髓,在脊髓同侧的后索内组成薄束和楔束上升,至延髓,两束分别终于薄束核和楔束核。第2级神经元是延髓薄束核和楔束核内的神经元,由其发出的纤维左、右交叉,称为内侧丘系交叉,交叉后的纤维在中线的两侧上升,构成内侧丘系。内侧丘系向上经脑桥、中脑,终于背侧丘脑的腹后外侧核。第3级神经元是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内的神经元,由其发出的纤维参与组成丘脑皮质束(丘脑中央辐射),经内囊后肢投射到大脑皮质中央后回的上2/3部和中央旁小叶的后部。损伤表现:1、脊髓内损伤:损伤平面以下同侧意识性本体感觉障碍和皮肤精细触觉障碍。2、内侧丘系交叉以上损伤:对侧半身意识性本体感觉障碍及皮肤精细触觉障碍

3.头面部痛、温、触觉传导路:

第1级神经元为三叉神经节细胞,其周围突经三叉神经分布于头面部皮肤及口鼻腔粘膜的有关感受器;中枢突经三叉神经根入脑桥,传导痛、温觉的纤维再下降为三叉神经脊束,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传导触、压觉的纤维终止于三叉神经脑桥核和脊束核。第2级神经元的胞体在三叉神经脊束核和脑桥核内,它们发出纤维交叉到对侧,组成三叉丘系,止于背侧丘脑的腹后内侧核。第3级神经元的胞体在背侧丘脑的腹后内侧核,发出纤维经内囊后肢,投射到中央后回下部。

损伤表现:若三叉丘系以上受损,则导致对侧头面部痛、温觉和触觉障碍;若三叉丘系以下受损,则同侧头面部痛、温觉和触觉发生障碍。

4.视觉传导路:视网膜内的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为光感受器细胞。双极细胞为第1级神经元。节细胞为第2级神经元,其轴突在视神经盘处集合成视神经。视神经经视神经管入颅腔,形成视交叉后,延为视束。在视交叉中,来自两眼视网膜鼻侧半的纤维交叉,交叉后加入对侧视束;来自视网膜颞侧半的纤维不交叉,进入同侧视束。因此,左侧视束内含有来自两眼视网膜左侧半的纤维,右侧视束内含有来自两眼视网膜右侧半的纤维。视束绕大脑脚向后,主要终止于外侧膝状体。第3级神经元胞体在外侧膝状体内,由外侧膝状体核发出纤维组成视辐射,经内囊后肢投射到端脑距状沟两侧的视区(纹区),产生视觉。

损伤表现:①视神经损伤:患侧视野全盲②视交叉中部损伤:双侧视野颞侧偏盲③视交叉外侧部损伤:患侧视野鼻侧半偏盲④视束、外侧膝状体、视辐射、视中枢损伤:双眼视野对侧同向性偏盲附:瞳孔对光反射: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视束-上丘臂-顶盖前区-两侧动眼神经副核-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节后纤维-瞳孔括约肌损伤表现:①视神经损伤:患侧瞳孔直接对光反射消失,间接对光反射存在。②动眼神经损伤:患侧瞳孔直接、间接对光反射消失;健侧瞳孔直接、间接对光反射存在。

运动传导路:锥体束(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的巨型锥体细胞,其轴突下行形成椎体束) 1.皮质脊髓束:主要由由中央前回上、中部和中央旁小叶前部的锥体细胞,先经内囊后肢,再经大脑脚底中部、脑桥基底部至延髓锥体,在锥体下端,约3/4的纤维交叉至对侧,形成锥体交叉,交叉后的纤维继续于对侧脊髓侧索内下行,称皮质脊髓侧束,此束沿途发出侧支,逐节终止于前角细胞(可达骶节),支配四肢肌。在延髓锥体,皮质脊髓束小部分未交叉的纤维在同侧脊髓前索内下行,称皮质脊髓前束,该束仅达胸节,并经白质前连合逐节交叉至对侧,终止于前角细胞,支配躯干和四肢骨胳肌的运动。皮质脊髓前束中有一部分纤维始终不交叉而止于同侧脊髓前角细胞,支配躯干肌。所以,躯干肌是受两侧大脑皮质支配的。2.皮质脑干束:主要由中央前回下部的锥体细胞的轴突集合而成,下行经内囊膝部至大脑脚底中3/5的内侧部,由此向下,陆续分出纤维,大部分终止于双侧脑神经运动核(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展神经核、三叉神经运动核、面神经运动核支配面上部肌的细胞群、疑核和副神经脊髓核),支配眼外肌、咀嚼肌、面上部表情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和咽喉肌。小部分纤维完全交叉到对侧,终止于面神经运动核支配面下部肌的细胞群和舌下神经核,支配面下部表情肌和舌肌。因此,除支配面下部肌的面神经核和舌下神经核为单侧

(对侧)支配外,其他脑神经运动核均接受双侧皮质核束的纤维。损伤表现:1、上运动神经元损伤a在皮质脊髓束表现为硬瘫,即肌张力增高、肌肉不萎缩、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出现等;b在皮质核束表现为核上瘫:即对侧眼裂以下的面肌瘫痪和舌肌瘫痪(舌尖偏向对侧)。2、下运动神经元损伤a在脊髓前角运动神经无及脊神经表现为软瘫。即肌张力降低、肌肉萎缩、深、浅反射消失、无病理反射等;b在脑干躯体运动神经核及脑神经表现为核下瘫:即同侧全部面肌瘫痪和舌肌瘫痪(舌尖偏向同侧)。

脑和脊髓的白质内有哪些纤维越过中线行至对侧,这些交叉纤维起源于何处?传导什么性质的信号?

1、内侧丘系交叉薄束核、楔束核发出的纤维,弓形走向中央管腹侧,左、右交叉,称为

内侧丘系交叉,因交叉后的纤维在中线两侧上行成为内侧丘系。2、白质前连合脊髓丘脑束(脊髓丘脑侧束和脊髓丘脑前束)发出的纤维,在白质前连合处交叉3、椎体交叉皮质脊髓束发出的纤维在锥体下端,约3/4的纤维交叉至对侧,形成锥体交叉4、三叉丘系交叉头面部皮肤浅感觉感受器→经三叉神经→三叉神经节(换元)→三叉神经脊束核、脑桥核(换元)→三叉丘系交叉至对侧→三叉丘系→丘脑腹后内侧核(换元)→经内囊→中央后回下部感觉中枢5、视交叉视交叉,由双眼视网膜鼻侧半交叉纤维和双眼视网膜颞侧半不交叉纤维所共同组成。6、斜方体听觉传导通路的一部分,是神经元胞体和纤维的集合束,位于中脑脑桥部,从蜗神经核发出的传导听觉的二级纤维,在基底部和被盖部之间组成一个横穿内侧丘系的带状纤维束

交叉纤维起源传导信号

内侧丘系交叉延髓的薄束核和楔束核躯干四肢的意识性本体觉和精细

触觉

白质前连合胞体位于脊髓灰质后角脊丘系(脊髓丘脑侧束,脊髓丘脑前束):传导躯干、四肢的痛、温觉和粗触觉、压觉。

脊髓小脑前束:传导下半身的非意识性本体觉。

皮质脊髓前束:支配颈部和上肢的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锥体交叉(皮质脊髓侧束)

中央前回上2/3区和

中央旁小叶前部的锥体细胞

躯干和四肢的骨骼肌的随意运动。三叉丘系交叉三叉神经脊束核、

三叉神经脑桥核头面部痛、温、触觉、压觉

视交叉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视觉、瞳孔对光反射

斜方体脑干内蜗神经核听觉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有哪些主要的区别?

①低级中枢的部位不同:交感神经(内脏神经胸腰部)——低级中枢:位于脊髓T1-L3侧角内。副交感神经(内脏神经脑骶部)——低级中枢:脑干内副交感神经核(动眼神经副核、上泌涎核、下泌涎核、迷走神经背核),脊髓S2-S4节段的副交感神经核。②周围神经节的位置不同:交感神经节位于脊柱两旁(椎旁神经节)和脊柱前方(椎前神经节)。副交感神经节位于所支配器官的近旁(器官旁节)和器官壁内(器官内节)。③分布范围不同:交感神经:分布较广泛,支配头、颈、胸腔、腹盆腔脏器和四肢的血管、汗腺和立毛肌。

副交感神经:主要分布于泪腺、鼻粘膜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及内脏器官的平滑肌和腺体。④节前神经元与节后神经元的比例不同:交感神经——一个节前神经元可与许多节后神经元组成突触。副交感神经——一个节前神经元与较少节后神经元组成突触。⑤对同一器官所起的作用不同:两者对同一个器官的作用即相互拮抗又相互统一。如交感神经兴奋心脏,加快心率。副交感神经抑制心脏活动,减慢心率。

心丛和肺丛各位于何处?两丛的交感神经的节前神经元和节后神经元各在何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和肺的功能产生何种影响?

(1)位置:①心丛由颈上、中、下心神经,胸心神经及迷走神经心支构成,分为心浅丛和心深丛。心浅丛位于主动脉弓下方,心深丛位于气管杈前面,两丛相互交织。分布于心肌和心血管。②肺丛位于肺根的前、后方,分布于支气管树(平滑肌和腺体)及肺血管平滑肌。(2)神经元(胞体)位置:①心丛:节前神经元位于脊髓胸1-4(或5)节段侧角,节后神经元位于相应胸交感干神经节及颈上、中、下神经节。②肺丛:节前神经元位于脊髓T2-T6节段侧角。节后神经元位于颈胸神经节和上胸神经节。

(3)对心肺功能影响:①交感神经对心脏活动具有兴奋作用,加强心肌收缩力、加速心率、加快传导、增加心输出量。对血管,主要是促进微动脉收缩,从而增加血流外周阻力,提高动脉血压。对冠状循环的血管,交感神经的直接作用是使血管收缩,但其间接作用则是使血管舒张。交感神经对气管、支气管平滑肌具有抑制作用,可使其扩张,有利于肺的通气功能。

②副交感神经对心脏活动具有抑制作用,减弱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减慢传导、降低心输出量。降低血压。副交感神经对气管、支气管平滑肌具有兴奋作用,可使其管道收缩,抑制肺的通气,同时促进呼吸道腺体分泌以清洁气道。利于体力恢复和能量储存。

盆丛位于何处?其交感和副交感节前神经元各来源于何处?

1)上腹下丛延续到盆腔的部分,位于直肠的两侧,并接受腰骶部交感干的节后纤维和第2~4骶神经的副交感节前纤维。此丛分布于盆腔各脏器。2)盆丛的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来源于脊髓L1-L3灰质侧角。副交感节前神经元来源S2-S4副交感核。

什么是脑屏障?脑屏障可有哪几种类型?各类脑屏障分几层,起屏障作用的是什么结构?1)许多物质很容易透过脑、脊髓以外区域的毛细胞血管壁到达周围组织,但透过脑的毛细血管壁到达脑组织时则是选择性的通过。这就是脑屏障。脑屏障具有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的正常功能活动及其周围的微环境的稳定性作用。

2)根据脑屏障的形态特点,可分为三类:血—脑屏障、血—脑脊液屏障、脑脊液—脑屏障。

①血—脑屏障:分cap内皮层、基膜及胶质膜三层。屏障结构——.毛细血管内皮间的紧密连接;内皮外连续的电子密度均匀的基膜;基膜外有由胶质细胞足板形成的胶质膜。三层组成的复合体、极性分布的电荷、酶系统和免疫反应参与屏障机制。②血—脑脊液屏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膜和脉络丛细胞三层组成。毛细血管内皮有窗孔,因此,脉络上皮细胞之间的闭锁小带是其主要屏障结构。③脑脊液—脑屏障:室管膜上皮或软脑膜和软膜下胶质膜是其屏障结构。

什么是海绵窦?海绵窦有哪些交通?

海绵窦位于垂体窝的两侧,左、右间借横支相连。是硬脑膜两层间的不规则腔隙,窦内被许

多小梁分隔成许多小腔,形似海绵,故得名。腔内有颈内动脉和展神经通过。

海绵窦与颅内外交通广泛:向前:经眼静脉、内眦静脉与面静脉相交通向后:经岩上窦、岩下窦与乙状窦、横窦或颈内静脉相交通;经基底静脉丛与直窦和边缘窦相交通向上:经大脑中静脉及其与上矢状窦的交通支与上矢状窦相交通向下:经卵圆孔、破裂孔等处的导血管与翼静脉丛相交通

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习题

周围神经系统 (一)名词解释 1.脊神经节:指位于脊神经后根在近椎间孔处的膨大部分,含感觉性的假单极神经元胞体。 2.交感干:是椎旁节借节间支连接而成的串珠状结构,位于脊柱两侧。 (二)填空题 1.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和内脏神经。 2.脊神经共有31 对,其中颈神经8 对,胸神经12 对,腰神经 5 对,骶神经 5 对,尾神经 1 对。 3.脊神经前支构成的神经丛有颈丛、臂丛、腰丛和骶丛。 4.臂丛是由第5~8对颈神经的前支和第1对胸神经前支的大部分纤维组成,该丛在锁骨后方比较集中。 5.胸神经前支保持明显的节段性,第2对胸神经分布区相当于胸骨角平面,第4对胸神经分布区相当于男性乳头平面,第8对胸神经分布区相当于肋弓平面。 6.坐骨神经经梨状肌下孔出盆腔,再经股骨大转子与坐骨结节之间至大腿后面,在腘窝上角处分成胫神经和腓总神经。 7.腓骨颈骨折可损伤腓总神经,将出现小腿外侧群肌和小腿前群肌瘫痪。 8.感觉性脑神经是ⅠⅡⅧ对脑神经,运动性脑神经是ⅢⅣⅥⅪⅫ对脑神经,混合性脑神经是ⅤⅦⅨⅩ对脑神经。含有副交感纤维的脑神经是ⅢⅦⅨⅩ对脑神经。 9.动眼神经自中脑脚间窝出脑,经海绵窦前行,穿眶上裂入眶。 10.三叉神经3个大分支是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其感觉纤维的分布在体表大致以睑裂和口裂作为分界标志。 11.迷走神经在胸部经肺根后方贴食管走行,左迷走神经经食管前面下行延续为迷走神经前干,右迷走神经经食管后面下行延续为迷走神经后干。 12.喉上神经的外支支配环甲肌,内支分布于声门裂以上的喉黏膜。 13.右喉返神经绕右锁骨下动脉,左喉返神经绕主动脉弓。 14.腮腺的分泌受舌咽神经支配,泪腺的分泌受面神经支配,下颌下腺和舌下腺的分泌受面神经支配。 15.内脏神经主要分布于内脏、平滑肌、心血管和腺体。 16.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在,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和。 17.动眼神经的节后纤维支配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 (三)单项选择题 1.脊神经前、后根的合成部位是(C ) A.椎管 B.椎孔 C.椎间孔 D.横突孔 2.脊神经中不含运动纤维的是(C ) A.前支 B.后支 C.前根 D.后根 3.颈丛的主要分支是( A ) A.膈神经 B.枕小神经 C.耳大神经 D.锁骨上神经 4.关于膈神经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是运动性神经 B.在前斜角肌前面下行 C.除分布到膈外,还分布到胸膜、心包等 D.损伤后,表现为同侧膈肌瘫痪 5.受肌皮神经支支配的肌是( B ) A.三角肌 B.肱二头肌 C.肱三头肌 D.肱桡肌 6.关于股神经叙述,正确的是( C ) A.发自骶丛 B.经腹股沟管至大腿部 C.在股三角处位于股动脉外侧 D.支配膝关节屈肌 7.支配小腿三头肌的神经是( A ) A.胫神经 B.腓总神经 C.腓浅神经 D.腓深神经 8.上睑下垂、瞳孔斜向外下方可能损伤了( D ) A.眼神经 B.面神经 C.滑车神经 D.动眼神经

2016年人体解剖学总结笔记-医学生们的免费总结

人体解剖学 备课笔记

一、 人体解剖学(human an atomy ):研究正常人体各器官形态、结构、位置、 毗邻关系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属于 生物学中形态学的范畴。 目的: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必要的形态学基础。 二、 分类: 来阐明每一个局部有关 广义解剖学 及毗邻关系。 细胞学 组织学 胚胎学 其他门类:断层解剖学、比较解剖学、运动解剖学、应用解剖学、生长解剖 学、艺术解剖学等。 三、 人体结构概述: (一) 细胞+间质 一"组嚅官 系统 人体 (二) 人体九大系统: 1、运动系统: 2、消化系统; 3、呼吸系统; 4、泌尿系统; 5、生殖系 统; 6、脉管系统; 7、内分泌系统;8感觉器;9、神经系统。 (三) 分部: 1、 头部:颅、面。 2、 颈部:颈、项。 3、 躯干部:胸部、腹部、盆部。 4、 四肢 左、右上肢:肩、臂、前臂、手; L 左、右下肢:臀、大腿、小腿、足。 四、 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 (一) 解剖学姿势:人体直立,面向前方,两眼平视正前方,两上肢下垂于 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两足并立,足尖向前。 (二) 方位术语: 4、 内与外:某结构与体腔或空腔脏器的相互位置关系,近腔者为内, 远腔者为外。 5、 浅、深:体内某点与体表间的距离,近皮肤者为浅,远者为深 J 近侧:靠近肢体附着者 系统解剖学: 将人体分成若干个系统, 按各个系 统进行形态结构等的 ( 巨视解剖学 局部解剖学 叙述。 :将人体分成若干个部分, 按部分 诸器官结构的层次排列、 局部位置 微视解剖学 1、 上(颅侧):近头者 2、 前(腹侧):近腹者 3、 内侧:近正中面者 下(尾侧):近足者 后(背侧):近背者 外侧: 远正中面者。

神经解剖学复习题

神经解剖学复习题 1.神经系统包括哪些部分? 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 2.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哪些部分? 脑脊髓 3.神经组织包括什么? 神经元神经胶质 4.神经元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每个神经元都包括神经和突起两部分,后者又包括轴突和树突5.什么是灰质、白质、皮质、髓质、神经节、神经核、网状结构?在中枢部灰质: 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的聚集处(脊髓灰质) 白质: 神经纤维,即轴突的聚集处(脊髓白质) 皮质: 灰质在脑表面成层配布(大、小脑皮质) 髓质: 脑内皮质深方的白质 神经核: 皮质以外,聚成一团的形态、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 纤维xx:

起止、行程、功能基本上相同的一束神经纤维 在周围部神经节: 神经元胞体聚集处,有感觉神经节与内脏运动神经节之分 神经: 神经纤维在周围部聚合而成,由结缔组织膜包被 网状结构: 位于灰、白质交界区,由纵横交错的纤维和散在的神经元核团组成 6.12对脑神经中各种成分及其主要支配? 单纯感觉性 Ⅰ嗅神经(特殊内脏感觉性纤维) 起自嗅黏膜的嗅细胞,周围突分布黏膜上皮,中枢突由嗅丝经筛孔至嗅球,传导嗅觉冲动Ⅱ视神经(特殊躯体感觉性纤维) 视网膜内的节细胞轴突—视神经—视神经管—视交叉—视束—间脑外侧膝状体,传导视觉冲动 Ⅷ前庭蜗神经(特殊躯体感觉性纤维) 前庭神经: 传导平衡觉 蜗神经: 传导听觉 单纯运动性 Ⅲ动眼神经(一般躯体运动+一般内脏运动)

一般躯体: 支配上睑提肌、上直肌、下直肌、內直肌、下斜肌 一般内脏: 瞳孔括约肌、睫状肌 Ⅳ滑车神经(一般躯体运动)支配上斜肌 Ⅵ展神经(一般躯体运动)支配外直肌 Ⅺ副神经(特殊内脏运动) 颅根: 加入迷走神经,支配咽喉肌 脊髓根: 支配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 Ⅻ舌下神经(一般躯体运动)支配舌内肌、舌外肌 混合性 Ⅴ三叉神经 特殊内脏运动: 支配咀嚼肌群(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 一般躯体感觉: 面部皮肤、眼及眶内、口腔、鼻腔、鼻旁窦的黏膜、牙、脑膜,管理头面部的痛、xx、触、压觉。 Ⅶ面神经 特殊内脏运动(面神经核——脑桥):

系统解剖复习习题 神经系统(中文)

网络练习题(神经系统部分) 杨新文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神经系统的的描述哪一项就是正确的? A、脊髓表面的灰质称皮质。 B、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与脑神经。 C、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脊髓与脊神经。 D、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在中枢聚集,称神经节。 E、按部位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与周围神经系统。 2、成人脊髓下端平齐 A、第1腰椎体下缘 B、第2腰椎体下缘 C、第3腰椎体下缘 D、第1骶椎体下缘 E、第2骶椎体下缘 3、脊髓第6颈节段平对 A、第4颈椎体 B、第5颈椎体 C、第6颈椎体 D、第7颈椎体 E、第8颈椎体 4、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胞体或轴突受损伤时,它所支配的骨骼肌失去随意运动,表现为 A、不能完成反射活动 B、肌张力增高 C、不出现肌萎缩 D、属痉孪性瘫痪 E、伴有痛温觉消失 5、关于楔束的描述正确的就是 A、位于脊髓后索全长 B、主要传导下肢的深感觉与精细触觉 C 、在脊髓后索中位于薄束的内侧 D、属第二级感觉纤维 E、起于中胸部T4以上的脊神经节细胞 6、脊髓空洞症(即脊髓中心部位产生空洞)临床表现为

A、引起双侧相应部位痛温觉消失 B、引起双侧相应部位运动障碍 C、引起双侧损伤部位以下痛温觉消失 D、引起双侧损伤部位以下运动障碍 E、引起双侧损伤部位以下痛温觉消失与运动障碍 7、唯一自脑干背面出脑的脑神经就是 A、动眼神经 B、滑车神经 C、三叉神经 D、展神经 E、面神经 8、下列哪个核团发出舌咽神经的一般内脏运动纤维? A、上泌涎核 B、下泌涎核 C、疑核 D、孤束核 E、楔束核 9、支配瞳孔括约肌与睫状肌的节前纤维起于 A、动眼神经核 B、动眼神经副核 C、滑车神经核 D、展神经核 E、面神经核 10、关于原裂的叙述正确的就是 A、将小脑分成叶片的浅沟 B、绒球小结叶与小脑半球之间的沟 C、绒球小结叶与小脑后叶之间的沟 D、小脑前叶与小脑后叶的分界 E、小脑下面前1/3与后2/3交界处的横行深沟 11、关于丘脑的描述错误的就是 A、背侧面的外缘处有前后走向的丘脑髓纹 B、内侧面参与构成第三脑室的旁壁 C、以下丘脑沟与下丘脑分界 D、外邻端脑的内囊

最新人体解剖学电子复习题第章中枢神经系统

人体解剖学电子复习题第章:中枢神经系统 1.神经元:也称神经细胞,是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构成。 2.突触: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之间特化的接触区,根据神经传导的方式,可把突触分为电突触、化学突触两类。 3.神经传导束: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起始、行程和功能相同的一束神经纤维称为神经传导束(纤维束)。 4.神经纤维:神经元的轴突和长的周围支外面常包有髓鞘和神经膜,称为神经纤维。可分为有髓和无髓两类。 5.白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集聚之处,色泽白亮,称为白质。

6.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和树突集聚之处,色泽灰暗,称为灰质。 7.脑皮质:在大、小脑表层的灰质称为皮质。 8.神经核: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集聚成一团,分散于白质中称为神经核。 9.神经节:在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集聚在一起,形成的结状结构,称为神经节;有感觉神经节和内脏神经节两种。 10.神经:在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集聚成束,外包被膜,称为神经。 11.网状结构:在脊髓、脑干等处,有由灰、白质混杂交织的结构,称为网状结构。

12.边缘系统:在大脑半球内侧面,扣带回、海马旁回、钩和海马等连接成环,称为边缘叶。边缘叶以及与它邻接的皮质(岛叶、颞极和眶回后部等)和皮质下结构(杏仁体、下丘脑、丘脑前核群和中脑被盖等)在结构和功能上相互间有密切的联系,称为边缘系统。 13.内囊:在端脑内部,居于丘脑、尾状核与豆状核之间的结构。14.大脑镰:伸入大脑纵裂内的硬脑膜,呈镰状,称大脑镰。15.小脑幕:伸入大脑横裂内的硬脑膜称小脑幕。 16.内侧丘系:薄束核、楔束核发出纤维交叉到对侧,折向上行称内侧丘系。 18.小脑扁桃:小脑半球下面的前内侧的膨出部,紧贴枕骨大孔。19.胼胝体:连接两侧大脑半球新皮质的纤维,位于大脑半球底部。

解剖学试题及答案-神经系统

11 神经系统 一、名词解释 1反射 2反射弧 3灰质 4白质 5神经核 6神经节 7网状结构 8大脑动脉环 9硬膜外隙 10蛛网膜下隙 11纹状体 12纤维束 13锥体外系 14内侧丘系 15 脑桥小脑三角 16 胼胝体 17 内囊 18 血脑屏障 19 硬脑膜窦 二、填空题 1脊髓全长有两个膨大,位于上部的叫_____,连有布于_____的神经;位于下部的叫_____,连有布于_____的神经。 2硬膜外隙是指_____与_____之间的间隙。 3薄束和楔束上升至延髓后,分别止于_____核和_____核。 4脑可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四部分。 5营养脑的动脉来自_____和_____。 6脑脊液由脑室内_____产生,蛛网膜下隙的脑脊液经_____渗入到上矢状窦。 7脑和脊髓的被膜由外向内依次为_____、_____和_____。 8脑神经共_____对。按所含的纤维成份可将其分为 _____、_____ 和 _____三类。 9三叉神经分支为_____、_____和_____。 10通过眶上裂的脑神经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 11出入颈静脉孔的脑神经有_____、_____和_____。 12交感神经节按部位分为_____和_____;副交感神经节按部位分为_____和_____。 13锥体束包括_____和_____。 14躯干、四肢本体觉传导通路中,第一级神经元胞体位于_____节、第二级神经元胞体位于_____核、第三级神经元胞体位于_____核。 15 成人脊髓位于 _____,上端平_____,连于_____,下端平_____ ,末端逐渐变细称为_____,向下延为_____止于尾骨背面 16 31个脊髓节段包括 _____,_____,_____ ,_____ 和_____ 。上部颈髓与_____ 相对应,下部颈髓和上部胸髓与 _____ 平对,中部胸髓与 _____ 平对,下部胸髓与_____ 平对,腰髓平对 _____ ,骶`尾髓平对_____ 。 17 延髓前正中裂两侧为_____,其外侧卵圆形的隆起为_____,二者之间有_____ 出脑,延髓薄束上端膨大为_____ ,楔束上端膨大为_____ ,其外上方为 _____ 。 18 薄束和楔束纤维来自_____ ,止于_____ ,脊髓丘脑束起于 _____ ,止于 _____ ,皮质脊髓束起于 _____ ,止于_____ 。 19 脑桥腹侧面,脑桥与延髓以 _____分界,由内向外依次有_____,_____ ,_____ 神经根出脑。橄榄后沟自上而下依次排列着 _____,_____ ,_____ 神经根。 20 菱形窝上部边界为_____ ,内侧隆起在髓纹以上有_____ 内有 _____,髓纹以下,内侧三角区为 _____ 内含 _____,界沟外侧的大三角区为 _____ 内含_____ 。 21 脑干内属于内脏运动柱的核团有 _____,_____, _____,_____ 。内脏感觉柱 _____ ,躯体感觉柱为 _____,_____ ,_____ ,_____ ,_____ 。 22 内侧丘系起于 _____和 _____,传导 _____ ,外侧丘系起于 _____ ,传导_____ ,三叉丘系起于 _____ ,传导 _____ ,锥体系起于 _____ ,传导 _____ 。 23 小脑位于 _____ ,中间部称 _____ ,两侧部称_____ ,可分为三叶 _____, _____,_____ 。一般把 _____ 称为古小脑,把 _____和_____ 称旧小脑,把_____ 成为新小脑 _____ 。古小脑与_____ 联系,旧小脑与_____ 联系,新小脑与_____ 联系。

系统解剖学心得体会+笔记

解剖重修心得体会 首先,打开书本目录的部分仔细看好每一章节的大标题,并用准备好的笔记本专门用一页纸记录下来。记录的 时候不仅要将大标题写下来,还要将其中的每一个小标题也列出来。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给自己搭建一个解剖学的 基本框架,使自己在之后的学习中不至于茫然。 之后便是每一个章节的学习,个人经验而言,按着书上章节的顺序来学习就可以,这样会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 程,也有助于与自己的记忆。 每一章的重要的知识点都要自己用手亲手(这点很重要!)写过,尽量每一章的知识点概括在一张纸里面(A4 大小)(大的章节例如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可以多一些),这样既能高度概括,还能方便记忆,而且自己亲手写下 来记忆的效果会比光看硬背的效果好的很多。 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看课本,还要结合教员的PPT、实物图谱一起看。而且教员每一个PPT都会在最后留 有一些问题和一开始有上一次问题的解答,这个一定要好好看!考试的很多重点都会涉及到。 还要学会对比或者结合学习,例如动静脉循环、神经与肌肉、器官的血管等。 标本考试可以说原题差不对就在实物图谱那本书上面了,要记得边学习边对照着看,这样下来基本一大半都能 记住。剩下的那些就要看你看的够不够细了。 而英译汉汉译英那一块,太过细致的除非是教员专门提到过的就不要记了,自己拿张纸整本书从头到尾将那些 关键的大部位的英文和一些重点小地方(如内囊之类的)都抄一下基本都能包含到。大翻译的话找到关键的词汇, 然后根据自己的印象写一些。我英文也不好,所以就只能给这么些意见了。 下面是我自己的一些笔记: 运动系统 人体的标准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双眼平视正前方,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下肢并 拢,足尖向前。 1.骨(bone)的结构 正常人共有206块骨:中轴骨(颅骨、躯干骨),四肢骨 骨的结构: 骨质:骨密质、骨松质 骨膜: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内层(含有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外层(致密,胶原纤维传入骨质附着) 骨髓:填充于骨髓腔和送质间隙,红骨髓(造血),黄骨髓(脂肪组织,无造血功能,可转化红骨髓) 2.脊柱的组成弯曲 脊柱组成: 椎骨24块(颈椎cervical vertebrae7、胸椎12、腰椎5)、骶骨1、尾骨1 椎骨vertebrea:1体1弓7突起——锥体vertebral body,椎弓vertebral arch(锥体和椎弓形成椎孔,连成椎管),棘突spinous process,横突2,关节突4(上下关节突). 第一颈椎——寰椎atlas:无锥体、棘突、关节突 第二颈椎——枢椎axis:有齿突与寰椎相关节

系统解剖学神经系统习题集及答案

系统解剖学神经系统习题集及答案 一、中枢神经系统 (一)单项选择题 1.脊髓() A、仅占据椎管的上1/3 B、颈膨大发出到下肢的神经 C、下端逐渐变细,称脊髓圆锥 D、前正中裂有前根穿出 E、后角的神经元发出纤维组成后根 2.对脊髓灰质的描述,错者是() A、由神经元胞体和轴突组成 B、围绕中央管周围 C、后角接受后根的传入纤维 D、Ⅲ、Ⅳ层内稍大的细胞群称后角固有核 E、前角含躯体运动神经元 3.对脊神经节及其细胞的描述,错者是() A、神经节位于后根上 B、细胞属于假单极神经元 C、属于感觉神经元 D、细胞周围突参加脊神经组成 E、细胞中央突组成后根,全部终于后角 4.楔束的描述,错者是() A、占据后索 B、位于薄束的外侧 C、来自第5胸髓节以下的后根 D、传递本体感觉和精

细触觉 E、终于楔束核 5.Medulla oblongata 腹侧面可见() A、基底沟 B、面神经丘 C、舌下神经根 D、薄束结节 E、听结节 6.属于 brain stem 背侧面的结构是() A、锥体 B、面神经丘 C、乳头体 D、基底沟 E、脚间窝 7.第四脑室() A、底为菱形窝 B、顶朝向中脑 C、下通中脑水管 D、无脉络丛 E、有成对的正中孔 8.属于脑神经核的是() A、红核 B、疑核 C、薄束核 D、脑桥核 E、上丘核 9.属于脑神经躯体感觉核的是() A、舌下神经核 B、楔束核 C、孤束核 D、脑桥核 E、蜗神经核 10.属于脑神经躯体运动核的是() A、动眼神经副核 B、副神经核 C、骶副交感核 D、脑桥核 E、三叉神经脑桥核

11.位于延髓内的脑神经核是() A、面神经核 B、迷走神经背核 C、上泌涎核 D、豆状核 E、展神经核 12.不属于脑干的内脏运动核是() A、动眼神经副核 B、骶副交感核 C、上泌涎核 D、下泌涎核 E、迷走神经背核 13.对 cerebellum 的描述中,错者为() A、左、右两侧较大称小脑半球 B、小脑半球下面靠内侧有小脑扁桃体 C、绒球小结叶为古小脑 D、前叶为旧小脑 E、后叶为新小脑 14.不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是() A、神经核 B、纤维束 C、灰质 D、神经节 E、髓质 15.不属于丘脑的结构是() A、乳头体 B、灰结节 C、漏斗 D、视交叉 E、外侧膝状体 16.属于后丘脑的结构是() A、视交叉 B、灰结节 C、松果体 D、外侧膝状体 E、乳头体 17.丘脑腹后内侧核接受的是() A、外侧丘系 B、内侧丘系 C、三叉丘系 D、

神经系统解剖学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神经系统解剖学 导语:神经系统是机体内起主导作用的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神经系统解剖学是一个大的学术范围,也是一门相关课程的名称 神经系统是机体内起主导作用的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神经系统解剖学是一个大的学术范围,也是一门相关课程的名称,大家具体的神经系统有哪些吗?神经解剖学的内容里都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看看神经系统解剖学的内容介绍。 一概念 神经系统是人体内起主导作用的功能调节系统。人体的结构与功能均极为复杂,人体的神经系统体内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和各种生理过程都不是各自孤立地进行,而是在神经系统的直接或间接调节控制下,互相联系、相互影响、密切配合,使人体成为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体,实现和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同时,人体又是生活在经常变化的环境中,神经系统能感受到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体内各种功能不断进行迅速而完善的调整,使人体适应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见,神经系统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着主导的调节作用,人类的神经系统高度发展,特别是大脑皮层不仅进化成为调节控制人体活动的最高中枢,而且进化成为能进行思维活动的器官。因此,人类不但能适应环境,还能认识和改造世界。 二主要功能 ⒈神经系统调节和控制其他各系统的共功能活动,使机体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⒉神经系统通过调整机体功能活动,使机体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维持机体与外界环境的平衡。 ⒊人类在长期的进化发展过程中,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质得到了高度的发展,产生了语言和思维,人类不仅能被动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而且能主动地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使自然界为人类服务,这是人类神经系统最重要的特点。 看完上面的神经系统解剖学的介绍后,对于神经系统的概念和主要功能作用,就会认识了,人类之所以能够适应和改造世界的原因,也是源于神经系统受外界刺激后自身调节的作用,神经系统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很敏感,也是发展变化很快的部分。 生活知识分享

系统解剖学 笔记(中枢神经)

中枢神经系统(CNS) 中枢神经系统是控制和调节其它系统活动的中枢. 脑:位于颅腔,包括端脑、间脑、小脑、脑干 脊髓 一、位置和外形 ■位置:椎管内上2/3,枕骨大孔—第1腰椎体下缘(成人) ■外形 ◇两个膨大:颈膨大(C4—T1) 腰骶膨大(L2—S3) ◇沟和裂:前正中裂后正中沟前外侧沟后外侧沟 二、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脊髓节段:C1—8 T1—12 L1—5 S1—5 C0 骶尾腰一胸十二,定位诊断是依据。 名词解释: 马尾:腰、骶、尾神经前后根在未出相应的椎间孔之前,在椎管内垂直下行一段距离,围绕终丝集聚成束,形似马尾。 ■脊髓解剖的临床应用: 临床上常选择第3、4或4、5腰椎棘突之间进行腰穿. 三、脊髓的内部结构 1、灰质前角 中间带:侧角(侧柱):存在于C8—L3脊髓节段 后角 : 灰质前、后连合 ◇灰质的分层:脊髓灰质是由大量大小形态不同的多极神经元所组成。功能相同或相近的神经元往往排列在一起形成层或核,这些细胞在横切上分界明显,从立体角度看,它们是占据不同节段、长度不一的神经元柱。 灰质细胞构筑分层:Ⅰ--Ⅹ层 ⑴前角(柱) (板层Ⅷ、Ⅸ) 含运动神经元(α、γ运动神经元),α神经元, 支配骨骼肌收缩,γ神经元, 调节肌张力。 核团性质为运动性核团;在颈、腰骶膨大处分为内、外侧群,分别支配躯干、四肢;脊髓全长都可见内侧群 前角主要接受脑部下行的纤维,其运动神经元发出的轴突参与脊神经前根形成,支配四肢、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⑵中间带(板层Ⅶ)

内侧有贯穿全长的中间内侧核;C8 / T1—L3节段形成侧角,内有中间外侧核;在S2—S4节段有骶副交感核。其中中间外侧核和骶副交感核发出轴突参与前根的形成。 ⑶后角(板层Ⅰ—Ⅵ) 自背侧向腹侧依次有:后角边缘核Ⅰ、胶状质Ⅱ、后角固有核Ⅲ、Ⅳ、胸核Ⅶ(C8—L3)。 ⑷中央灰质(板层Ⅹ) 灰质前、后连合 ◇灰质板层与核团的对应关系 第I层---后角边缘核第Ⅱ层---胶状质第Ⅲ、Ⅳ层---后角固有核第Ⅴ层---网状核 第Ⅵ层---后角基部第Ⅶ层---中间内、外侧核胸核骶副交感核第Ⅷ层---前角底部 第Ⅸ层---前角运动细胞第Ⅹ层---中央灰质 2、白质前索 外侧索 后索 白质前连合 白质的传导束 ⑴上行传导束(感觉传导束) 薄束与楔束 位置:脊髓后索 形成: 薄束位于后索内侧,楔束位于后索外侧(T4以上有薄束和楔束,T5以下仅有薄束) 定位: S、L、T、C(内→外) 功能:传导同侧躯干、四肢的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脊髓小脑前、后束 位置:外侧索的边缘 形成: 功能:传导非意识性本体感觉 脊髓丘脑束(前、侧束) 位置:外侧索前半和前索 形成: 定位: S、L、T、C(外→内) 功能:传导对侧躯干、四肢的痛觉、温度觉(侧束)和粗略触压觉(前束)。 ⑵下行传导束(运动传导束) 皮质脊髓束 位置:位于脊髓外侧索、前索 形成:皮质脊髓侧束、皮质脊髓前束 定位:皮质脊髓侧束:S、L、T、C(外→内) 功能:控制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红核脊髓束: 起于中脑红核,在脊髓内位于侧索,皮质脊髓侧束的前方;兴奋屈肌运动神经元和调节肌张力。 前庭脊髓束: 位于前索;兴奋伸肌运动神经元,维持体位等 网状脊髓束: 位于前索及外侧索深部;主要来源于同侧脑干的网状结构,调节张力,协调骨骼肌的运动。 顶盖脊髓束: 位于前索;来源于中脑上丘,参与完成视觉和听觉防御反射。

人体解剖学考试重点笔记+

人体解剖学备课笔记

绪论 一、人体解剖学(human anatomy):研究正常人体各器官形态、结构、位置、毗邻 关系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属于生物学中形 态学的范畴。 目的: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必要的形态学基础。 二、分类: 系统解剖学:将人体分成若干个系统,按各个系统进行形态结构等的 巨视解剖学叙述。 局部解剖学:将人体分成若干个部分,按部分来阐明每一个局部有关 广义解剖学诸器官结构的层次排列、局部位置及毗邻关系。 细胞学 微视解剖学组织学 胚胎学 其他门类:断层解剖学、比较解剖学、运动解剖学、应用解剖学、生长解剖学、艺术解剖学等。 三、人体结构概述: (一)细胞+间质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二)人体九大系统: 1、运动系统: 2、消化系统; 3、呼吸系统; 4、泌尿系统; 5、生殖系统; 6、脉管系统; 7、内分泌系统; 8、感觉器; 9、神经系统。

(三)分部: 1、头部:颅、面。 2、颈部:颈、项。 3、躯干部:胸部、腹部、盆部。 4、四肢左、右上肢:肩、臂、前臂、手; 左、右下肢:臀、大腿、小腿、足。 四、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 (一)解剖学姿势:人体直立,面向前方,两眼平视正前方,两上肢下垂于躯干两 侧,手掌向前,两足并立,足尖向前。 (二)方位术语: 1、上(颅侧):近头者下(尾侧):近足者 2、前(腹侧):近腹者后(背侧):近背者 3、内侧:近正中面者外侧:远正中面者。 4、内与外:某结构与体腔或空腔脏器的相互位置关系,近腔者为内,远腔者为外。 5、浅、深:体内某点与体表间的距离,近皮肤者为浅,远者为深 近侧:靠近肢体附着者 6远侧:远离肢体附着者 内侧和外侧上肢:尺、桡 下肢:胫、腓 (三)轴和面 1、轴: 1)垂直轴:上、下方向走行; 2)矢状轴:前、后方向走行;

人体解剖学习题-神经系统

【练习题】 ◇A1型题 1.关于脊髓外形,下列何者正确 b A.脊髓和椎管等长 B.成人脊髓下端平对第1腰椎下缘 C.颈、胸和腰神经根形成马尾 D.脊髓下端变细为终丝 E.脊髓腹面有前正中沟,背面有后正中裂 9.腕不能伸直是何神经损伤 a A.桡神经 B.尺神经 C.正中神经 D.腋神经 E.肌皮神经 10.关于胸神经支配的阶段性描述,何者错误e A.胸2相当于胸骨角平面 B.胸6相当于剑突平面 C.胸8相当于肋弓平面 D.胸10相当于脐平面 E.胸12相当于耻骨联合上缘平面 25.支配肱二头肌的神经是 c A.正中神经 B.尺神经 C.肌皮神经 D.腋神经 E.桡神经 26.支配肱三头肌的神经是 a A.桡神经 B.肌皮神经 C.腋神经 D.正中神经 E.尺神经 34.脊神经 c A.共31支 B.管理躯体骨胳肌的运动 C.前支较粗大 D.神经丛左、右不对称 E.只含有躯体感觉和躯体运动纤维 (15~14题共用备选答案) A.髂腹股沟神经 B.正中神经 C.膈神经

D.坐骨神经 15.骶丛的主要分支是 16.腰丛的主要分支是 17.臂丛的主要分支是 18.颈丛的主要分支是 (19~21题共用备选答案) 【答案】 ◇A1型题 1.B 2.B 3.C 4.D 5.C 6.B 7.E 8.E 9.A 10.E 11.A 12.A 13.D 14.C 15.D 16.B 17.D 18.D 19.A 20.C21.B 22.A 23.B 24.A 25.C 26.A 27.C 28.C 29.B 30.E 31.E 32.E 33.A 34.C 35.E ◇B1型题 1.B 2.C 3.A 4.D 5.E 6.B 7.D 8.C 9.A 10.E 11.A 12.D 13.B 14.C 15.D 16.A 17.B 18.C 19.A 20.C 21.B 22.A 23.B 24.C 25.A 26.B 27.C 28.A 29.C 30.B 31.A 32.C 33.B 34.D 35.E 36.B 37.C 38.D 39.A ◇X型题 1.ACD 2.BC 3.ABE 4.ABC 5.ABCD 6.ABCD 7.BC 8.BCE 9.ABCD 10.BCD 11.ACD 12.AC 13.BCD 14.AD 15.BD 16.ACE 17.AD 18.ADE 19.BCD 20.ABCE 21.AB 22.ABD 23.ACE 24.BC 25.ACDE 26.AC 27.ABCE 28.ABC 29.BCDE 30.BE 31.AD ◇名词解释 1.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集聚的部位,色泽灰暗,称灰质。 2.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聚集的部位,色泽白亮,称白质。 3.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的胞体聚集成的灰色团块状结构称神经核。 4.在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元细胞体聚集成的灰色团块状结构称神经节。 5.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由灰质和白质混杂而成的部位,即神经纤维交织成网,灰质团 块散在其中,称网状结构。 6.内囊位于背侧丘脑、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的上、下行纤维束组成,分为内囊前肢、 内囊膝和内囊后肢3部分,管理躯体对侧的感觉和运动等功能。 7.纹状体由豆状核与尾状核组成。在种系发生上,尾状核与壳合称新纹状体,苍白球 称旧纹状体。纹状体具有调节躯体运动的重要作用。 8.脊髓蛛网膜与软脊膜间较宽阔的间隙称蛛网膜下隙,内含清亮的脑脊液。 9.硬脊膜与椎管内面骨膜之间的狭窄腔隙称硬膜外隙,内含疏松结缔组织、脂肪、淋 巴管和静脉丛等;有脊神经根穿过此隙。 10.大脑动脉环位于脑底的下方,蝶鞍上方,由两侧大脑前动脉起始端、两侧颈内动脉 末端与两侧大脑后动脉借前、后交通动脉彼此吻合形成,又称Willis环,该环围绕在视交叉、灰结节和乳头体周围,此环使两侧颈内动脉系与椎-基底动脉系相交通。 11.白交通支主要由具有髓鞘的节前纤维组成,因髓鞘反光发亮,呈白色。 12.灰交通支由椎旁节细胞发出的节后纤维组成,多无髓鞘,故颜色灰暗。 13.在周围神经系统中神经纤维聚集成粗细不等的神经纤维束称神经。

神经解剖学复习题

1 / 41 神经解剖学复习题 1.神经系统包括哪些部分? 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 2.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哪些部分? 脑脊髓 3.神经组织包括什么? 神经元神经胶质 4.神经元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每个神经元都包括神经和突起两部分,后者又包括轴突和树突5.什么是灰质、白质、皮质、髓质、神经节、神经核、网状结构?在中枢部灰质: 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的聚集处(脊髓灰质) 白质: 神经纤维,即轴突的聚集处(脊髓白质) 皮质: 灰质在脑表面成层配布(大、小脑皮质) 髓质: 脑内皮质深方的白质 神经核: 皮质以外,聚成一团的形态、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 纤维xx:

2 / 41 起止、行程、功能基本上相同的一束神经纤维 在周围部神经节: 神经元胞体聚集处,有感觉神经节与内脏运动神经节之分 神经: 神经纤维在周围部聚合而成,由结缔组织膜包被 网状结构: 位于灰、白质交界区,由纵横交错的纤维和散在的神经元核团组成 6.12对脑神经中各种成分及其主要支配? 单纯感觉性 Ⅰ嗅神经(特殊内脏感觉性纤维) 起自嗅黏膜的嗅细胞,周围突分布黏膜上皮,中枢突由嗅丝经筛孔至嗅球,传导嗅觉冲动Ⅱ视神经(特殊躯体感觉性纤维) 视网膜内的节细胞轴突—视神经—视神经管—视交叉—视束—间脑外侧膝状体,传导视觉冲动 Ⅷ前庭蜗神经(特殊躯体感觉性纤维) 前庭神经: 传导平衡觉 蜗神经: 传导听觉 单纯运动性

Ⅲ动眼神经(一般躯体运动+一般内脏运动) 3 / 41 一般躯体: 支配上睑提肌、上直肌、下直肌、內直肌、下斜肌 一般内脏: 瞳孔括约肌、睫状肌 Ⅳ滑车神经(一般躯体运动)支配上斜肌 Ⅵ展神经(一般躯体运动)支配外直肌 Ⅺ副神经(特殊内脏运动) 颅根: 加入迷走神经,支配咽喉肌 脊髓根: 支配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 Ⅻ舌下神经(一般躯体运动)支配舌内肌、舌外肌 混合性 Ⅴ三叉神经 特殊内脏运动: 支配咀嚼肌群(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 一般躯体感觉: 面部皮肤、眼及眶内、口腔、鼻腔、鼻旁窦的黏膜、牙、脑膜,管理头面 部的痛、xx、触、压觉。

(完整版)系统解剖学重点笔记

1:骨按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骨的构造:骨质,骨膜,骨髓 2:胸骨角:胸骨柄与体相连处形成微向前突的横脊,称为胸骨角。两侧平对第二肋软骨,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真肋:第1-7肋的前端与胸骨相连接,称真肋 假肋:第8-12肋的前端部直接与胸骨相连接,称假肋 弓肋:第8-10肋的肋软骨一次连与上位肋软骨,共同形成一软骨性边缘,称肋弓 肋角:肋体后份急转弯处形成肋角 3:脑颅骨由成对的顶骨、颞骨、和不成对的额骨、筛骨、蝶骨、枕骨组成。 4:面露骨包括:成对的鼻骨、泪骨、上颌骨、下鼻甲、灌骨,颚骨,和不成对的下颌骨、犁骨、和舌骨。5:鼻旁窦4对:额窦,开口于中鼻道:蝶窦,向前开口于蝶筛隐窝:筛窦,分前中后三群,前中裙开口中鼻道,后群筛窦开口于上鼻道。 上颌骨开口于中鼻道 6:翼点:颞窝内侧壁前部有颞,顶,额,蝶四骨相交形成H型的骨缝,称翼点。此处为颅腔侧壁的薄弱处,其内面恰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此处骨折极易损伤动脉 7关节的基本构造: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关节的辅助结构:韧带,关节盘,滑膜壁,关节唇。 8:胸廓上口:由第一胸椎,第一肋,和胸骨柄上缘围成 胸廓下口:由第十二胸椎,第十二肋第十一肋的前端和肋弓及剑突围成 胸廓下角:两侧肋弓在中线相交,形成向下开放的胸骨下角,角间夹有剑突 9:躯干骨的连接: 1椎骨的连接: 椎体间的连接:椎间盘,前纵韧带,后纵韧带 椎弓间的连接:黄韧带,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横突间韧带,关节突韧带 寰枕关节和寰枢关节 椎骨间连接: 滑膜关节:寰枕关节,寰枢关节,关节突关节,椎间盘 韧带连接:前纵韧带,后纵韧带,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2肋的连接: 肋与胸椎连接:肋头关节,肋横突关节 肋与胸骨连接:软骨连接,胸肋关节,肋弓,浮肋 3颅骨连接:软骨连接,缝,颞,下颌关节 10:七大关节的结构和特点: 1颞下颌关节:组成:下颌骨的下颌头+颞骨的下颌窝+关节结构 特点:关节囊松弛,囊外有外侧韧带加强,囊内有关节盘将腔分上下两部分.关节囊前部较薄弱,较易向前脱位 11:肌分为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 12:骨骼肌的分类:长肌,短肌,扁肌,和轮匝肌 骨骼肌的辅助结构:筋膜,滑膜囊,腱鞘。 腱鞘:是包围在肌腱外面的鞘管,存在于活动性较大的部位,如腕,踝,手指,足趾等处。可分为纤维层和滑膜层两部分。 13:斜角肌间隙:前中斜角肌与第一肋之间的间隙,呈三角形,称斜角肌间隙,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通过,临床上可将麻药注入此间隙,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中国医科大学系统解剖学复习题及答案

单选题 1.板层Ⅸ A.由前角运动神经元和α运动神经元组成 B.由前角运动神经元和γ运动神经元组成 C.α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内肌纤维 C.γ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外肌纤维 D.前角运动神经元是锥体传导路的下运动神经元 2.膀胱的正确描述是 A.属于腹膜内位器官 B.空虚时全部位于盆腔内 C.底朝向后上方 D.在男性,底与前列腺相邻 E.在女性,后方与直肠相邻 3.鼻泪管开口于中鼻道后部 A.中鼻道前部 B.上鼻道 C.下鼻道前部 E.非上述各处 4.鼻旁窦开口于上鼻道的有 A.上颌窦 B.额窦 C前筛窦 D.中筛窦 E.后筛窦 5.薄束和楔束 A.是后根内侧部粗纤维的直接延续 B.薄束起自第5胸节以上的节细胞 C.楔束起自第4胸节以下的节细胞 D.终于脊髓板层I~V E.贯穿脊髓全长 6.不参加腕关节构成的骨是 A.月骨 .三角骨 .手舟骨 .豌豆骨 .桡骨下端 不含味蕾的结构是轮廓乳头 .菌状乳头 .软腭的粘膜上皮 .丝状乳头 .会厌的粘膜上皮 不与脑干相连的脑神经嗅神经 .三叉神经 .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副神经 参与跟腱形成的是比目鱼肌 .胫骨前肌 .胫骨后肌 .长屈肌 .趾长屈肌 成对的喉软骨是甲状软骨 .会厌软骨 .环状软骨 .杓状软骨 .以上均不是成对的 穿过茎乳孔的结构是面动脉 .脑膜中动脉 .面神经 .舌下神经 .副神经 穿过眶上裂的结构为视神经 .眼动脉 .滑车神经 .上颌神经 .下颌神经 穿四边孔的神经是旋肩胛神经 .桡神经 .腋神经 .肌皮神经 .胸背神经 传导头面部痛、温觉冲动的神经是第Ⅲ对脑神经 .第Ⅳ对脑神经 .第Ⅴ对脑神经 .第Ⅵ对脑神经 .第Ⅷ对脑神经 从锥体与橄榄之间的沟出脑的神经是舌咽神经 .迷走神经 .副神经 .舌下神经 .展神经 大脑后动脉来自椎动脉 .分布于颞叶、枕叶及额叶 .中央支供应尾状核 .中央支供应间脑的大部分核团 .来自颈内动脉 胆囊三角(Calot三角)由肝左管、肝右管与肝的脏面围成 .肝右管、胆囊管与尾状叶共同围成 .肝总管、胆囊管和肝的脏面围成 .胆总管、肝总管与肝的下面共同围成 .肝总管、门静脉与方叶共同围成骶管麻醉的穿刺部位正对骶角 .骶管裂孔 .骶前孔 .骶后孔 .骶岬 第Ⅰ躯体运动区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 .额中回后部 .额下回后部 .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中央前回和中央后回 窦房结位于下腔静脉口的右侧 .房间隔下方 .冠状窦口前上方 .界嵴处 .以上都不对 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间脑和骶2~4脊髓节.脑干和胸1~腰2脊髓节 .脑干和骶2~4脊髓节 .胸1~腰2脊髓节 .脑干 腹膜形成的结构包括大网膜 .阑尾系膜 .肝胃韧带 .膀胱上窝 .以上都对

《正常人体解剖学》试题-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 一、名词解释 1.神经核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原胞体常聚集在一起,称为神经核 2.内囊 内囊是大脑皮层与脑干、脊髓联系的神经纤维通过的一个部位的名称,位于基底神经节与丘脑之间。 3.蛛网膜下隙 脊髓的蛛网膜与软脊膜之间,以及脑的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的缝隙称之为蛛网膜下隙。 4.硬脑膜窦 为硬脑膜的两层在某些部位分开,内衬内皮细胞,构成特殊的颅内静脉管道,输送颅内静脉血。窦内无瓣膜,窦壁无平滑肌,不能收缩,故硬脑膜窦损伤,出血较多。 二、问答题

1.神经系统的分部如何? 按部分区分: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 按功能区分:躯体神经、内脏神经 2.反射弧包括哪几个环节? 感觉器→传入神经→反射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 3.脊神经的性质如何?纤维成分的来源和分布如何? 脊N前根是运动性的,后根是感觉性的,脊N是混合性的。脊N 出椎间孔后即分为前支和后支,前、后支均为混合性。 1)躯体感觉纤维:来源于脊神经节细胞,分布于皮肤、骨骼肌、腱和关节 2)内脏感觉纤维:来源于脊神经节细胞,分布于心血管、内脏和腺体 3)躯体运动纤维:来源于前角运动神经元,分布于骨骼肌 4)内脏运动纤维:来源于侧角细胞及骶副交感神经元

4.试述臂丛的组成、分束及分支如何? 组成:由5~8颈N前支和第1胸N前支的大部分组成。 分束:锁骨下部在腋窝内,围绕腋A形成内侧束、外侧束和后束,由束发出分支。 分支: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和腋神经。 5.腓骨颈骨折易损伤哪条神经,该神经损伤后出什么症状?为什么? 易损伤腓总神经,功能障碍:不能背屈,不能外翻,足部畸形:足下垂。由于重力和后群肌过度牵拉,足下垂并内翻,患者走路时呈跨阔步态。 6.腰丛的组成和位置及分支如何? 组成:第12胸N前支一部分,第1~3胸N前支和第4腰N前支一部分。 位置:腰大肌上部深面。

神经解剖试题精选

1 / 17 1.脊髓末端终止部位()脚交叉的纤维C.接受中脑黑质、大脑基底核纤维 D.以上都不对 A.第1腰椎下缘 B.第2腰椎下缘 C.第1骶椎下缘 D.骶管 裂孔 2.有关脊髓灰质的叙述,下列哪项不正确?()A.前角的γ神经元支配梭内肌 B.侧角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 C.胸核发出纤维形成脊髓小脑后束 D.侧角见于脊髓全长 12.苍白球() A.属新纹状体 B.属旧纹状体 C.是间脑的一部分 D.是深感觉传导路的第三级神经元 13.胼胝体() A.是大脑的联络纤维 B.是大脑的投射纤维

2 / 17 3.对于脊髓白质的叙述,以下哪项正确?() C.是大脑的连合纤维 D.连接两侧嗅球 A.薄束和楔束只存在颈胸段 B.脊髓小脑前后xx传导意识性 本体感觉 C.红核脊髓xx调节伸肌xx D.皮质脊髓侧束终止于同侧前 角神经元 4.传导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的纤维束是() 15.视交叉中央部受压迫,可导致() A.脊髓丘脑xx B.皮质脊髓xx A.双眼颞侧视野偏盲 B.双眼鼻侧视野偏盲 C.薄束和楔束 D.红核脊髓xx C.单眼鼻侧视野偏盲 D.单眼颞侧视野偏盲 5.支配骨骼肌随意运动的传导束是() 16.一侧视束损伤可导致() 3 / 17 A.皮质脊髓xx B.脊髓丘脑xx C.红核脊髓xx D.薄束和楔束A.双眼颞侧视野偏盲 B.双眼鼻侧视野偏盲

6.在脊髓灰质中,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C.双眼视野同向性(对侧半)偏盲 D.患侧眼全盲 A.前角 B.侧角 C.后角 D.骶髓2-4节前后角之间 17.皮质脊髓侧束损伤,可导致() 7.脑干内内脏感觉核是哪一个?() A.伤面以下同侧硬瘫 B.伤面以下同侧软瘫 A.疑核 B.迷走神经背核 C.三叉神经脊束核 D.孤束核 4 / 17 C.伤面以下对侧硬瘫 D.伤面以下对侧软瘫 8.下列核团中,哪个不属于躯体运动核?()18.脊髓丘脑xx损伤,可导致() A.疑核 B.展神经核

神经解剖学复习重点整理

神经解剖学学习要点: 1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答:(一)灰质和皮质 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聚集的部位,在新鲜标本上,色泽灰暗,故称为灰质。在大、小脑表面的灰质则称为大脑皮质和小脑皮质。 (二)白质和体质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的轴突集中的部位,因色泽苍白,故称为白质。在大、小脑深面的白质又称为髓质。 (三)神经核和神经节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其胞体常聚集在一起,被包埋在白质中,称为神经核。在周围神经系统内,其胞体聚集的地方,形状略膨大,则称为神经节。 (四)纤维束和神经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行程和功能相同的神经纤维聚集在一起走行,称为纤维束或传导束。在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所聚集成的粗细不等的集束,则称为神经。 2脊神经的前根和后根,脊神经前支和后支 答:前跟来自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成分为运动神经纤维;后跟来自脊神经,成分为感觉纤维。 脊神经出椎间孔后立即分为前支和后支。前支和后支都是混合性的。 3脊神经的节段性分部 答:脊髓分为31节段,每个脊髓节段通过一对脊神经支配一对体节。身体的皮肤和肌肉都由胚胎时的体节发育而来。虽然在形态和位置上与原来比较有了显著的改变或转移,但仍与原所属的脊神经相连。因此,脊髓对肌肉和皮肤的支配仍具有节段性o (一)脊髓对肌的节段性支配 人体的肌肉是胚胎时的肌节演化而来的。每对肌节都受相应的脊髓节段支配。概括地说:第1-4颈髓节段支配颈肌和膈肌;第5颈髓节段至第1胸髓节段支配上肢肌;第2胸髓节段至第1腰髓节段支配躯干肌;第2腰髓节段至第2骶髓节段支配下肢肌;第3骶髓节段以下支配会阴肌。每块肌肉多数由数个相邻脊髓节段支配。如肱二头肌由第5-6颈髓节段支配,股四头肌由第2-4腰髓节段支配等。 (二)脊髓对皮肤的节段性支配 脊髓对皮肤的节段性支配,以颈部和躯干最为典型。在此处脊神经的分布仍接近原始状态,呈环绕颈部和躯干的束带状分布,并且自上而下按神经的序数依次排列。;例如第2胸髓节段支配胸骨角平面的皮肤,第4胸髓节段支配乳头平面的皮肤,第6胸髓节段支配剑突平面的皮肤,第10胸髓节段支配脐平面的皮肤,第12胸髓节段支配腹股沟韧带中点平面的皮肤等。 4臂丛的组成,主要神经走行分支分布。 答:臂丛由第5—8颈神经前支和第1胸神经前支大部分组成。臂丛自斜角肌间隙穿出,行于锁骨下动脉上方,经锁骨后方,进入腋窝。臂丛以锁骨为界分为锁骨上部和锁骨下部。锁骨上部是些小的肌支,分布到颈部、胸部和肩部的肌肉。锁骨下部围绕腋动脉形成内侧束、外侧束和后束,由此三束再发出分支。臂丛的主要分支如下: (0)胸前神经起于锁骨上不,支配胸大肌和胸小肌。 (1)(1)胸长神经发自锁骨上部,在胸廓侧方,伴胸外侧动脉,沿前锯肌表面下降,并支配该肌。 (2)胸背神经发自后束,循肩胛骨外侧缘下行至背阔肌。 (3)臂内侧皮神经起自内侧束,分布至臂内侧皮肤。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