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贝克特的荒诞派戏剧艺术

论贝克特的荒诞派戏剧艺术

论贝克特的荒诞派戏剧艺术
论贝克特的荒诞派戏剧艺术

作者简介:曹波(1968-),博士生,湖南师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英美现代文学及旅游文化

收稿日期:2003-08-27(修改稿)

2004年第3期

总第180期外语与外语教学F 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 eaching 2004,№3Serial №180

论贝克特的荒诞派戏剧艺术

曹 波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 200083)

摘 要:塞缪尔?贝克特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他以本真时间和绵延作为时间处理的基本原则,使自己的作品具有一种趋于静止的螺旋型情节结构。他的舞台布景是现代荒原的缩影,而荒原中的人物逐渐失去主体性地位;人与物的冲突及人与人的隔阂与依赖都是彻底异化的真实表现。他的语言具有自我解构的特征,倾向于创造一种可写文本。贝克特的戏剧艺术既具有鲜明的现代特征,也具有明显的后现代色彩。

关键词:贝克特;荒诞派戏剧;艺术特征

Abstract :Samuel Beckett is the representative writer of the Theater of the Absurd.He takes psychological time and duration as the principles of time arrangement in literature so that his plays display a static plot structure similar to that of a gradually diminishing spiral.His stage settings are the silhouette of the m odern wasteland ,where characters are losing their position of subjectivity and where the conflict between man and material and the estrangement and mutual reliance between characters are all signs of absolute human alienation.His dra 2matic language tends to deconstruct itself and convert his plays into writerly texts.Beckett ’s plays show both m odernist and postm odernist artistic features.

K ey words :Samuel Beckett ,the Theater of the Absurd ,artistic feature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4)03-0029-03

一、引言

爱尔兰裔作家塞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 ,1906-

1989)是196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在普鲁斯特、乔伊斯等

人的现代文学思想的影响下,他对艺术形式进行了大胆革

新,创作了一系列深刻反映战后西方社会荒诞现实的小说和

戏剧,被一些评论家誉为“20世纪两三个最重要的作家之

一”

(李维屏,1998:408)。他以奇特的艺术手法揭示现代人严重的孤独感和异化感,以新颖的艺术形式表现杂乱无序、

荒诞不经的生活现实,标志着荒诞派戏剧的诞生和崛起。这些戏剧以存在主义等现代哲学思潮为理论依据,为了表现社

会的极度荒诞和人类的彻底异化,在时间、情节、布景、形象

及语言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艺术革新,具有明显的现代和后

现代艺术特征。本文试就贝克特的戏剧艺术进行初步的整

体研究,以揭示其艺术革新的理论基础与主要方式。二、时间处理与情节结构为了表现荒诞社会中人类作为时间过程中的存在的复杂的本体论意义,贝克特接受了海德格尔关于“存在与时间”的基本观点,认为本真的时间无所谓过去、现在和未来,其先后次序由“此在”自身设定,因此他放弃了将故事时间总是设定为过去时间的文学传统。在没有“上帝”的现代社会中,日复一日的物理存在对于本真的“此在”而言仅仅表现为现在时段的缓慢延续,所以贝克特非常注重体现故事时间的现在性及延续性。如《等待》的两幕发生在两天的同一时间,而且叙述的是两个类似的人生片段:虽然时间不断流逝,但荒诞的人物还在百无聊赖中重复着“昨天的故事”,仿佛其人生轨迹滞留在无法穷尽的“今天”。又由于本真的时间以将来为重点,贝克特有时依据“此在”的直觉将故事时间设定为未来,并使之产生传统艺术手法无法表现的丰富含义。在他的笔下,克拉帕的故事就发生在“未来的一个傍晚”,这不仅暗示着人类的存在与以机械时间为存在过程的外部现实的严重脱节,而且也象征着荒谬现实的无尽延续。对故事时间的这种现代主义的处理方式是对传统文学时间艺术的重要突破。贝克特还接受了柏格森的“绵延”说。他的戏剧充分运用了“绵延”学说,并表现出明显的时间的延续性和行为的反

复性特征。《等待》中戈多的缺场使迪迪、戈戈的等待变成无

尽的徒劳:到戏剧的第二幕,他们仍然只能在无所事事中延续第一幕的行为。在《残局》中,等待更是人物恒久不变的生存方式:汉姆在等止痛药,纳格在等半流质食物,而克洛夫则在等汉姆归天。在《日子》里,沙堆似乎永远不会堆到维尼的头顶,暗示着她永远无法到达自己选定的终点,而只能在这漫长的过程中苟延残喘。而当《磁带》落幕时,旧磁带仍在寂静中继续转动,仿佛克拉帕仍要不厌其烦地重复那些琐屑而

毫无意义的行为。存在是一种持续的时间过程,而贝克特笔下的荒诞人生更是一种难以穷尽的延续,一种令人痛苦不堪的漫漫旅途。

“绵延”学说的运用使贝克特戏剧的情节结构具有区别于传统戏剧的趋于静止的艺术特征:其剧本的情节多半只有一种螺旋型的静态结构,而没有传统戏剧那种包括发展、高潮、结局等阶段的动态结构。其基本结构手段就是事件的重复:为了不以闹剧般的夸张刻画内心极度痛苦却又对荒诞现实无能为力的人物形象,贝克特巧妙地使人物的习惯动作和个性语言在戏剧中适当重复,暗示克拉帕似的人物面对多余的人生已茫然无措,惟有重复毫无意义的行为才能消磨这无聊的余生;生既无奈,死又不能,迪迪、戈戈们只有“重复昨天的故事”,继续等待那永远不会到来的“戈多”;貌似对话、实则独白的维尼也无法期盼到达人生的终点,只能不断地修造永不封顶的沙冢。人物在孤独无聊中依靠行为的重复苦度残生,他们的人生轨迹既不是大起大落的波浪线,也不是直奔终点的直线,而是逐步缩小的螺旋型曲线。重复既是荒诞人物的生存方式,也是作者表达主题的手段和剧情构成的模式,它使贝克特戏剧的情节结构趋于静止。而传统戏剧的情节不管是否曲折,其结构总是表现为一条起落明显的抛物线,具有明显的动态特征。凭借时间的绵延和事件的重复表现社会的荒诞和人生的无奈,淡化故事情节并构造趋于静止的情节结构,这是贝克特荒诞派戏剧对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古典戏剧情节观的艺术突破。

三、舞台布景与人物形象

舞台布景作为人物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是判定人物生存状态的直接依据。出于主题表达的需要,贝克特在这种外部现实中注入了鲜明的非人性化特征。他笔下的布景具有明显的阴郁、苍凉、衰败等悲观色调,有力地烘托出故事的整体气氛和异化主题。《等待》的全部背景就是一条光秃的公路和一株了无生气的植物,这强烈地暗示着人物困境的无尽延续和精神的极度贫乏;而且在剧本上映前,贝克特总要将植物的一根小枝拧歪,用以强化人物摆脱困境的无望和现代社会的残败。在《残局》中,“内部缺乏装修”的房间是西方文明衰败的象征,而住人的垃圾箱则是非人性化生存环境的典型缩影。《磁带》中,人物的四周笼罩在黑暗中,强烈暗示着人类精神的枯竭。值得注意的是,《等待》中的那株植物既像矮小乔木,又像灌木或草丛,是一个“反对阐释”的混沌所指,这表明贝克特的舞台背景已蕴涵着后现代主义的成分。

为了突出现代人严重的异化感和病态心理,贝克特还有意扭曲人物的外在形象,将其设计为生理不健全的残疾者(汉姆),或心理孤独的失魂落魄者(迪迪、戈戈)。在他的笔下,克拉帕的相貌既有小丑的怪异,又有落魄者的不修边幅。颓废的外貌是现代人类畸形心理的必然外化,因而成了荒诞派戏剧中人物外在形象的典型特征。而典型动作作为内心活动的自然流露,也是贝克特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他笔下的人物有时不厌其烦地重复一些毫无意义的琐屑动作,显得无所事事,空虚之至,有时茫然前望,似有所失,有时又呆若木鸡,无言以待。他们或欲悬丝自尽而不能,或将自己埋入不断增高但终难封顶的沙冢,或如一局僵棋残存在开局

与结局之间,或以曾经的风流韵事聊作苦度余生的慰藉。他们没有向死而生的勇气,只能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无聊的言语和行为,体现出极度异化和空虚的特征,具有强烈的现代悲剧色彩。消极无为的存在体现的是彻底的异化,在非人性化的现代社会中具有更广泛的悲剧意义。而《等待》中重要人物戈多的缺场也体现了贝克特在人物塑造上的后现代性。

四、非人性化与人物关系

生存环境的非人性化必然导致人与物的冲突、人与人的陌生及人类感知主体地位的逐步丧失,因此贝克特非常注重体现人与物的矛盾和人际关系的陌生化。在他的笔下,克拉帕即使在家里也总是与身外之物互相抵触,与美国荒诞派剧作家阿尔比笔下总是与恶犬水火不容的杰利一样,是个与生存环境格格不入的异化者。在《残局》中,纳格与内尔生活在垃圾箱里,体现了一种严重的生存错位。而在《日子》里,当维尼被沙堆埋到下颌时,另一主角威利就完全被挡在沙堆后,似乎在自己创造的物质膨胀过程中,人类的存在已变成虚无,只是物质世界的吞噬对象,这与尤奈斯库笔下的“椅子”“将人挤出舞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贝克特的戏剧中,人与物的冲突就是生存环境非人性化的表现,就是存在“意义之无”与世界“物质之有”的矛盾。(朱立元,1997:156)非人性化也渗透到了人与人的微妙关系。贝克特戏剧中人物关系的最大特征就是互相隔阂却又互相依赖的成对关系(Pairing)。这些人物常常成对出场;即使在《磁带》中,过去的自我与现在的自我通过录音这一媒介也成双出现。在这种二元关系中,心理隔阂与相互陌生是关系的主题,而友谊与相互理解则居其次,因为贝克特并不把这一最小的人际关系单位当作人物最后的避风港,而是将异化与孤独看作人类存在的绝对现实。而两个自我之间的关系也异化成了互不相知的我与他者的分离关系:《磁带》中人物现在的自我竟咒骂过去的自我是“愚蠢的私生子”。从人与物的分离到人际间的心理隔阂,再到个人内心两个自我之间的矛盾冲突,无不渗透着异化的因子,因而在贝克特的戏剧中异化是人类彻底而绝对的存在状态。

然而,这种成对关系并不是尖锐对立的二元关系,而是互相依存的伙伴关系。贝克特笔下的人物面对“多余的人生”都缺乏形而上的精神寄托,必须依赖哪怕是最小的关系单位来填补精神的空虚和证明自身的存在。在《残局》中,克洛夫多次扬言要离开汉姆,但终究没有离开;汉姆不断叫克洛夫滚开,可当克洛夫真要离去时又把他拉了回来。他们无法独自面对痛苦的人生,只能依赖最小的伙伴关系在荒诞的世界中维持生存。而在《日子》里,维尼明知威利木讷无言却要唠叨不止,不过是想在毫无意义的“对话”中感知对方的存在,并通过与对方的相互关系来确定自己的存在———毕竟,“存在就是被感知。”

原本是感知主体的自我因高度异化而逐步丧失主体地位,而作为感知客体的他者则必须扮演感知主体的角色来协助确认自我的存在,因而在荒诞派戏剧中,自我与他者构成一种高度扭曲却又不可或缺的伙伴关系。贝克特构造的成对关系作为感知自身存在的必需手段,是对现代主义存在观的突破。笛卡儿认为,“人们唯一不可怀疑的就是自己的存

在。确定和知识从自我开始”(Charles E.Bressler,1999: 116)。而贝克特却力图将自我驱除出主体地位,以他者这一同样难以确认自身地位的客体来映衬自我的存在,因此在贝克特的戏剧中,自我之所以感到自己的存在只不过是因为自我感受到了他者的存在。自我的存在以他者的存在为前提,可见贝克特戏剧的主要人物并非自在的存在。贝克特通过成对关系表现的存在观是对理性主义自在存在观的解构,因此这种艺术手法具有了后现代文学的特征。

五、语言消解与沉默美学

贝克特的语言艺术也具有鲜明的后现代特征。这种特征首先表现为语言的自我消解,即语言指涉功能的丧失。语言是能指和所指结合的符号系统,只要所指缺失或延宕,能指将变得无所依着,因此所指的异延是消解语言的基本手段。贝克特正是利用这种手段消解语言的指涉功能,使人物的语言具有空洞性和多余性特征。在《日子》里,维尼只能在回忆往昔那些“幸福的日子”中消磨无聊的现在时间,因此她的语言基本上不指涉在场的世界。能指(人物的话语)出场时,所指却总是缺场,因而语言变成了空洞的符号。而海滨的气候经久不变,“酷热”、“温和”等词语对维尼而言已毫无意义,这样所指的缺失又使语言变得多余。贝克特消解语言的另一手段就是造成所指与能指的紧张关系,使能指变得模糊不清。如《等待》中的那株植物就具有很强的模糊性,无法用约定俗成的名称(能指)来指涉,因此迪迪端详着那棵植物,只能说“我不知道”这是何树。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它的消解表明了人类思想的枯竭和心理的高度异化。

作为人类交际的工具,语言依赖其社会运用产生意义,因此消除语言的社会运用,破坏语言的交际功能也是语言消解的重要手段。在贝克特的笔下,不管维尼怎样设法使威利开口,威利常常默不吭声,使维尼意图中的对话成了不具有人际交往功能的独白。即使《等待》中迪迪、戈戈看来在对话,他们也常常前言不搭后语,或者干脆答非所问,这表明荒诞社会中即使是最小的人际关系单位间的沟通也是困难的。值得注意的是,《等待》中的许多疑问句(对话的起始句)采用的是陈述句句式,而且一半疑问句都没有回答句。说话人的意图和思想得不到听话人的回应,对话就倾向于表现为一种单向的物理行为,从而失去交际功能。在语言反映论看来,“没有结局的行为”必然反映为“没有结局的话语”(Harold Bloom,1987:13)。语言作为符号的体系在贝克特的戏剧中开始瓦解了,这从另一个角度表明贝克特的作品已露出后现代主义的端倪。

贝克特语言艺术的另一重要特征就是沉默和停顿的广泛运用。沉默和停顿是一种特殊的表达语言,穿插在人物的有声之言中能巧妙地传达不同语境中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贝克特戏剧中的沉默和停顿至少有以下四种类型:难以找到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词穷时的沉默;被听话人的漠然态度震惊时的哑口无言;说话人觉察到自己违反了社会禁忌时的受压抑的缄默;以及为了获取临时的存在感而等待听话人作出反应时的默默期待(参见John Pilling,2000:75)。前两种类型实际上就是能指的缺场,

第三种类型是能指受到压制,而第四种类型则是语言交际过程的中断。无论何种类型,这些沉默和停顿最终要表达的就是人物对荒诞的世界无言以对时的茫然和痛苦,以及那不可避免的“无言的结局”。

人物频繁的沉默和停顿打断了有声语言的连续性,使戏剧表演显得支离破碎,仿佛这些戏剧只是“一系列缺乏连贯的话语和插曲,而非一种主要观念的天衣无缝的表述”(John Pilling,2000:75),从而给观众留下杂乱无序的印象,而作者则借此巧妙地实现自己的创作意图———唤醒观众对现代社会中人类异化现象的深切关注,因此这些沉默与停顿正是作者终极人文关怀的无声表述。而且,这些沉默和停顿又给观众留下时间来体会其中的意蕴,让他们创造性地以个人的方式参与剧本意义的确立,使剧本倾向于成为可写文本,从而给贝克特的戏剧艺术凭添了几分后现代色彩。这种无声之言不仅“揭示人物的孤独感和空虚感”,也强化了观众的参与感,而且更“为荒诞派戏剧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沉默美学’”。(李维屏,1998:416)

六、结论

作为锐意革新的现代作家和第一个重要的后现代作家,贝克特抛弃传统的时间观,淡化故事情节,利用贫乏、苍凉的舞台背景,残缺、畸形的人物形象,反反复复却又毫无意义的人物行为,以及断断续续、趋向于自我消解的戏剧语言,来突出人生的无奈和生存的荒诞,使自己的作品在时间处理、情节结构、背景设置、形象塑造以及戏剧语言等方面呈现出鲜明的现代文学特征,并隐约体现出他的后现代情结。这些戏剧不仅因其深刻的主题而“具有希腊悲剧的净化作用”,通过“怜悯和恐惧”可以“使现代人从精神贫困中得到振奋”(徐曙玉等,2002:192),而且因其高超的艺术手法及体现的形式特征在风起云涌的现代主义文学运动中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并在刚兴起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形式革新中独领风骚。

参考文献:

[1]Bloom,Harold.Modern Critical Interpretations:Samuel Beckett’s Wait2

ing for G oddot[C].London:Chelsea H ouse Publishers,1987.

[2]Bressler,Charles E.Literary Criticism: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Practice[C].New Jersey:Prentice2Hall,Inc.,1999.

[3]E liopulos,James.Samuel Beckett’s Dramatic Language[M].Paris:

M outon,1975.

[4]G ibs on,Andrew.Postmodernity,Ethics and the Novel[M],London:

R outeledge,1999.

[5]K ing,K imball.Modern Dramatists:A Casebook o f Major British,Irish

and American Playwrights[C],New Y ork:R outeledge,2001

[6]Pilling,John.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Beckett[C].上海:上海外

语教育出版社,2000

[7]李维屏.英美现代主义文学概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1998.

[8]徐曙玉边国恩等.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M].天津:百花文

艺出版社,2002.

[9]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外国文学复习题

1、美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海明威的第一部重要的长篇小说是《太阳照样升起》,该书被认为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 2、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有《椅子》的作者尤内斯库和《等待戈多》的作者贝克特。 3、卡夫卡作品中,描写绝对化的父权对人异化这一主题的作品是发表于1913年的短篇小说《判决》 4、《沙恭达罗》的男女主人公分别是豆扇陀和沙恭达罗。 5、在古埃及文学中,关于太阳神拉神的神话对天地的出现、人类的诞生、万物的形成作了朴素的解释。奥西里斯则是自然、土地、丰收之神,他的死而复活表现了古埃及人对万物荣枯等自然现象的理解。 6、中古时期,日本、波斯、阿拉伯、印度等国的文学走在亚非文学的前列。其中被波斯诗人萨迪的《蔷薇园》、阿拉伯的《一千零一夜》等都是其重要作品。 7、古代东方文学成就辉煌,出现了人类文学史上最古老的诗歌总集《吠陀》,出现了人类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写实小说《源氏物语》。 8、《旧约》中的摩西五经包括《创世记》、《出埃及记》、《民数记》、《利未记》、《申命记》等五卷书。 9、古代印度文学中的两大史诗分别是《摩诃罗婆多》和《罗摩衍那》 10、在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中,描写了主人公格里高尔由人变成大甲虫的故事,表现了人的异化这一主题。 11、萨特发表于1938年的长篇小说《厌恶》表达了主人公洛根丁对荒谬的世界充满厌恶的主观感受。 12、“他人就是地狱”一语出自萨特的一部哲理味极浓的名剧《禁闭》 13、《厄运被注定的王子》是古代埃及(国家)故事体文学中的佳作。 名词解释 硬汉性格:海明威作品中塑造的个性独特鲜明的男性形象被称为“硬汉子”。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和旺盛的精力,在同充满敌意的世界对抗中殊死搏斗。表现出共同的性格特征:坚强刚毅,,勇敢正直,能忍受苦难与折磨,不怕失败,视死如归。精神胜利,在困难与死神面前不是人的尊严,不失勇气和决心,表现出临危时的优雅风度。中篇小说《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是是作者在30年代以来的作品中塑造的“硬汉”性格的发展与升华,是“硬汉子”形象的代表。 冰山风格:1932年,海明威在他的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中,第一次把文学创作比做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文学批评界称之谓海明威创作的“冰山原则”。即把自身的感受和思想情绪最大限度的埋藏在形象之中,使之情感充沛却含而不露、思想深沉而隐而不晦,从而将文学的可感性与可思性巧妙的结合起来,让读者对鲜明形象的感受去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体现了海明威式的语言简洁和表达含蓄。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魔幻现实主义指的是20 世纪中期拉丁美洲小说创作中的一个流派。是通过“魔法”所产生的幻景来表达生活现实的一种创作方法。魔幻是途径,表现生活现实是目的。首先在拉丁美洲使用“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术语的人是委内瑞拉作家:彼特里。真正成熟的标志是墨西哥作家鲁尔福的中篇小说《佩德罗·帕拉莫》。本世纪60年代,拉丁美洲小说创作中魔幻现实主义形成热潮,以马尔克斯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为标志。 黑色幽默小说“黑色幽默”是60年代风行美国的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由美国作家弗里德曼编的一个《黑色幽默》的集子而得名。“黑色幽默”是一种用喜剧的形式来表现悲剧的内容的文学方法。幽默加上了黑色,就成为了一种展现绝望的幽默。西方评论家把它称之为“绞刑架下的幽默”。黑色幽默的艺术特征:是一种哭笑不得的幽默;“反英雄”式的人物;“反小说”的叙事结构法;具有寓意性。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海勒,被认为是“黑色幽默”的一面旗帜。其它作家:冯尼格特:代表作《第五号屠场》品钦:《万有引力之虹》。 存在主义文学:存在主义文学是在存在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形成的文学流派,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荒诞派戏剧和贝克特(廖可兑)

荒诞派戏剧和贝克特(廖可兑) 荒诞派戏剧在20世纪各种流派的戏剧当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这种戏剧并非一时形成的,而是有着很长的历史发展过程的。作为一个流派,它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产物,流行于20世纪50~60年代的西方各国。 和其他的一些现代戏剧流派不同,荒诞派没有它自己的纲领,也不曾掀起过运动,而是由一群认为现实生活荒诞并将这种生活反映到戏剧创作中来的戏剧家形成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各国带来的严重破坏和可怕的灾难,首先就使敏感的知识分子感到痛苦、惶惑、迷惘、压抑、孤独、失望,甚至满腔愤怒,怀疑一切,否定一切,认为现实世界已经走进死胡同,窒息着人们的生命,并且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荒诞派戏剧家就是这样的一群人,他们着力反映的大体上是下列的一些问题: 第一,人们被荒诞的生活所奴役,被各种非人的因素所控制,处在一种无可奈何的境地,人类的智慧解决不了这些问题。第二,现实社会生活变得越来越狭隘,人们彼此隔绝,互不来往,互不通气,互不了解,互不关心,没有交流,过着孤独生活。第三,人们被各种虚伪的口号、意识形态,甚至各种艺术风格所约束,而资产阶级的思想和政治统治则是最可怕的奴役人们的力量。第四,人们你争我夺,互不相让,彼此敌视,把生活变成了战场。如此等等。 荒诞派不仅反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而且反对资产阶级文化传统。荒诞派戏剧被称作“反戏剧”。也就是说它是反对戏剧传统的。这是一种笼统的提法,不科学,也不符合事实。荒诞派戏剧和20世纪西欧的其他戏剧流派一样,主要是反对19世纪以来的现实主义戏剧,而不是反对所有的戏剧传统。当然,这也是个复杂的问题,需要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才能作出恰当的结论。可以肯定地说:荒诞派戏剧要求重新评价西欧戏剧传统,对于19世纪的现实主义戏剧传统更要有所突破,以便在创作上有所创新,有所前进。 所谓“荒诞”,这个名词最早出现在1942年加缪写的《西西弗斯神话》中。它表明人类的处境艰难。因此,荒诞派戏剧便将反映某种特定的生活情境这一内容提高到作品中的首要地位。这种情境也不是一般认为的真实生活写照,而是带有夸张性质的某些生活问题。事实上,在这一点上,荒诞派戏剧和残酷戏剧多少有些类似之处;不同的是,荒诞派戏剧所表现的更是一些不连贯的事件,它们往往处在一种静止状态,人们仿佛生活在梦中,原地踏步不动。如果说,这也算得上是故事情节,那无论如何不是通常意义的故事情节,而是利用某些事件来表现各种困难问题或表达剧中人物焦急不安的心情,以说明人类被难于认识的生活现实或周围世界所困扰。 由此可见,荒诞派戏剧是不重视故事情节的。与此同时,荒诞派戏剧也不重视人物性格的塑造。它的人物缺乏行动,更谈不上有什么斗争行动,因此不能形成真正的戏剧动作。要说有行动,那往往也只是叙述某种观念,而且并不一致。他们讲得很多,却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甚至几乎和他们的行动无关。他们的行动也缺乏明确的动机,使人难于了解其中的意义,结果反映的问题是严肃的,其表现形式却并非如此,有时近乎游戏文章。在荒诞派戏剧中,以喜剧性或闹剧性的人物居多。这些人物从阿里斯托芬、莫里哀、即兴喜剧直到现代马戏团那里都可以看到;但是一般说来,他们也赋有他们自己的某些性格特征。他们彼此需要,互相依存,谁也离不开谁。他们无事可做,在一处絮絮叨叨,讲些废话、假话,一再加以重复,有时你说你的,我说我的,颇有闹剧色彩,使人感到可笑;但是他们却是以此来消磨时间,忘掉烦恼,忘掉他们自己的。在这种喜剧或闹剧的表现形式中,包括着深刻的悲剧性质的内容。他们的处境很像古希腊悲剧或中世纪神秘剧所表现的情况,人们的生活前途仿佛不能由他们自己来决定,而是掌握在命运或神的手中。须知荒诞派戏剧家并不相信命运,也不相信上帝,更没有表现超自然的东西。他们所表现的是他们对人类的看法,他们自己的心理状态

略论荒诞审美范畴-精选文档

略论荒诞审美范畴 在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变迁之中,人们对于美、美本质、美的表现形态、美的范畴及其特征等的考察和认识也相应地不断深入,在美学领域中形成了新的观念:使得美学研究变得丰富多彩。 传统的美学范畴的主要关注对象是崇高、优美这两大领域,历时性的社会嬗变,新的审美范畴开始孕育产生,尤其是进入当代社会,美学的自身逻辑发展到了出现新的范畴领域,荒诞就是其中最为明显的一个。荒诞这一审美范畴在当代的生成和确立,同样经历了自身逻辑的发展演变,由艺术表现手法到文艺思潮流派,最后到审美范畴这样的过程。 对于荒诞一词的含义有许多解释:《简明牛津词典》对“荒诞”的定义是:“荒诞:1、(音乐)不和谐。2、缺乏理性或恰当 性的和谐(当代用法)。”《企鹅戏剧词典》把荒诞剧的本质“定 为人与其环境之间失去和谐后生存的无目的性(荒诞的字面意思是不和谐)。”;法国罗贝尔?埃斯卡尔皮在法国《百科全书》“荒诞”一条中说:“荒诞就是常常意识到世界和人类命运的不合理的戏剧性”仅从这些定义来看,对于荒诞的命名和含义的规定。 则是属于现代的解释了,主要是现代西方文化和现代西方社会的 产物。在上述的规定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荒诞作为一种艺术手法已经被普遍使用,但是这样的用法并非产生于现代。 其作为一种艺术手法,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希腊。当时的戏剧家阿里斯托

芬就在喜剧《阿哈奈人》中运用了荒诞的手法,让一个雅典农民同斯巴达人订立和约。向对方开放和平市场,出售和平眼药,用这样荒诞的情节表达重建和平的严肃主题。继而这样的艺术手法在后世进一步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在西方的文化历程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例子,从中世纪到18 世纪,西方一些著名的作家如但丁、莎士比亚、歌德、斯威夫特等的作品里就大量体现。但丁《神 曲》中的地狱、炼狱、天堂等的梦幻形式;莎士比亚《哈姆莱特》精灵的出现;歌德《浮士德》中的同魔鬼打赌订立契约以及遇到各种超越时空的离奇情节描述和民间传说;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般长游历大人国,小人国等荒诞的情景。这些荒诞的艺术手法的运用在大体上还是用来表达作品的主题思想或者寄寓作者情感。这不仅在西方的文学作品中有体现,而且在其他国家的文学中也有类似的表现,《西游记》、《红楼梦》、《聊斋志异》这些中国的经典文学作品中也运用了梦幻、鬼怪、狐妖等荒诞形式。 中先王鬼魂的出现,麦克白》中女巫的出现,以及其历史剧中及至到了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欧美出现了产生很大影响的戏剧流派――荒诞派戏剧。先前的荒诞作为一种艺术手法到了荒诞派戏剧当中就不仅仅是简单的艺术手法了。而是作为一种文艺思潮了。这时期出现的代表性剧作为尤奈斯库的《秃头歌女》、 椅子》,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等,这些剧作的特别之处在于打破了传统戏剧的艺术手法,把戏剧的动作、语言、人物等要素

浅论曹禺《雷雨》独特的艺术魅力

内容提要 《雷雨》在戏剧艺术上臻于完美之境。本文从戏剧艺术冲突、人物形象的塑造、戏剧结构和语言特色四个角度讨论了剧作感人的艺术魅力。《雷雨》的矛盾冲突杂而不乱,层次感极强,使得剧中千丝万缕的种种矛盾冲突环环紧扣,动人心魄。《雷雨》的人物形象鲜明而复杂,虽然全剧只有八个人物,但每一个都极具个性。《雷雨》的结构严谨精巧:采取特殊的“回顾方法”,将过去的情节与现在的情节交织起来,以“过去的戏剧”推动“现在的戏剧”;出色地应用“发现”的手法,促进戏剧情节的激变和高潮的到来;极大地调动了观众的参与,使观众的情绪与剧情的发展一起跳跃。《雷雨》的语言极具特色:人物语言本质而又本能,高度个性化;人物语言随处可见简练而有味的潜台词;人物语言富于动作性;人物语言具有诗性的抒情。《雷雨》的这些特点相互融为有机整体,不可分割,显示了作者卓越的艺术才华和感人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曹禺《雷雨》戏剧艺术冲突人物结构语言 浅论曹禺《雷雨》独特的艺术魅力 话剧《雷雨》是中国现代话剧史上的优秀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感。是杰出的剧作家曹禺的代表作。它在一九三四年问世,以其精巧的艺术构思、鲜明的人物形象及深刻的内容,赢得

了广大观众的强烈喜欢。《雷雨》是一部很感人的戏剧,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打动无数中国人的心!《雷雨》一剧人物形象的刻画、戏剧性强的结构方式和精彩的戏剧语言被人们广为称道,它奠定了曹禺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地位,同时也是中国话剧艺术成熟的标志。《雷雨》写了周、鲁两家之间的恩怨情仇和阶级对立,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矛盾冲突中逐渐被推至读者面前的。语言是构成剧本的基础。剧作家通过人物语言来展开矛盾冲突,塑造人物形象,揭示戏剧主题。《雷雨》在戏剧艺术上臻于完美之境。本文试图从戏剧矛盾冲突、人物形象、戏剧结构和语言特色四个角度谈谈自己对曹禺《雷雨》戏剧艺术的理解。 一、《雷雨》的矛盾冲突杂而不乱,层次感极强 《雷雨》反映的是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家庭内部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其最突出的特点是情节安排巧妙,矛盾冲突杂而不乱,层次感强。同时,作者在剧中将矛盾激化、缓和、再激化、再缓和,节奏紧凑,不给人喘息之机,这正好与“雷雨”这个剧名相吻合。例如四凤,周萍把她当作救赎,周冲把她当作希望,侍萍却不想让她走自己走过的路。再例如周萍,对于周朴园是欺骗与罪孽感,对于侍萍是难逃宿命,对于蘩漪是悔恨与惧怯,对周冲是歉意,对四凤是希望。鲁大海的出现在周公馆掀起了轩然大波,导致了一系列的矛盾冲突:父子相认不相亲反相仇、母子相认不相亲反相怨、兄弟相认不相亲反相残、夫妻相见不相亲反相恨。这杂而不乱的种种矛盾冲突环环紧扣,动人心魄。 《雷雨》的矛盾冲突非常复杂,但都以周朴园为中心,主要有三条:第一条是周朴园与蘩漪之间的尖锐矛盾和冲突,反映了周朴园作为封建家长对妻子冷酷专制的统治,和追求自由和幸福的蘩漪的不满和反抗。第二条是周朴园和侍萍之间的尖锐矛盾和冲突。这是地主少爷、资本家老爷和孤苦无告的下层劳动妇女之间的阶级压迫和对立。第三条是周朴园和鲁大海之间的尖锐矛盾和冲突。这是资本家与工人、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冲突和斗争。 在该剧的第二幕中,这些矛盾冲突有充分的体现。第二幕的前半部分,是周朴园和侍萍之间的“相认”。一上场,侍萍就认出了周朴园,而周朴园却没有认出侍萍。于是,这种一明一暗的关系,一下子就扣住了读者的心,从周朴园那些发号施令、居高临下的语言以及当他怀念起侍萍时的“沉吟”、“苦痛”的表情中,不难看出他是个地位高、权势大的“尊者”,而且似乎是个多情的人物,在侍萍的话里,也可以发现,她虽然看透了周朴园,却因为本性的正直善良,仍希望周朴园能认出她。看来,好像两方面冲突不起来了。然而,周朴园的情感毕竟是虚伪的。当他发现侍萍还活着,很可能会影响他的名誉、地位时,他始则厉声斥问侍萍“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继则用巨额支票收买侍萍,企图以他认为是万能的金钱打动侍萍,周朴园虚伪、冷酷的面貌至此暴露无遗。可是,侍萍是有骨气的。她看也没看,就将支票撕得粉碎,说:“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明告周朴园:金钱弥补不了罪过!表现出对资产阶级金钱至上的蔑视。侍萍和周朴园的冲突,反映了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人民同剥削阶级势力的斗争。后半部分,鲁大海的出场,展开了工人阶级与封建资产阶级的矛盾冲突。鲁大海站在周朴园面前,父子不相认。因为,鲁大海直接威胁到周朴园的切身利益,威胁到这个封建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根本利益。周朴园对鲁大海没有而且不能有父子之情了,有的只是压迫的欲望和阶级的仇恨、欺诈,于是撕下伪善的面目,恶狠狠地训斥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和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鲁大海则是满怀阶级仇恨,单刀直入地揭露周朴园:“你叫警察杀了矿上许多人!”、“你故意淹死了两千两百个小工!”、“你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在激烈紧张的戏剧冲突中,人物短短的对话,就使我们看到了周朴园镇压工人罢工手段的毒辣,发家史的罪恶,看到了他狡诈、残忍的嘴脸,也使我们看到了鲁大海坚定的立场,不屈的斗争精神。在这一幕戏中,充满了人物间不可避免的冲突,在特定的环境中,过去和现在的矛盾交汇、连贯在一起。这样,使得人物的形象“立”了起来,并紧凑地写出了三十多年来的变迁,展现了两代人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 总之,《雷雨》通过描写周鲁两家八个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生动地勾勒出当时社会的阶级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长河小说”多卷集长篇小说,罗曼·罗兰最先提出这一说法。“长河小说”是在《悲惨世界》、《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小说线条清晰,具有长河一样一气呵成、绵延万里的特点。它虽然由多部小说组成,但往往描写一个故事而不是多个故事;它提示的不是一个家庭或地区的变化,而是一个中心人物的经历与情感生活。以法国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最为著名。 “迷惘的一代”20世纪美国小说家海明威将斯泰恩的一句话作为《太阳照样升起》一书的题词:“你们全是迷惘的一代”,后来,“迷惘的一代”成了美国文学史上一个专有名词,用来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成长起来的一代美国作家。它并非文学实体,无组织无纲领,却是对战后一代美国青年厌恶、恐惧战争,又找不到出路而痛苦迷惘的集中反映,对当时的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坛产生过很大影响。海明威被称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迷惘”是海明威创作的显著特征。代表作品如《老人与海》。 “硬汉性格”20世纪美国小说家海明威作品中塑造的一系列在迷惘中顽强拼搏的人物形象的特征,这些人物有斗牛士、拳击家、猎人、渔夫等,他们的共同性格特征是:百折不饶、坚强不屈,面对暴力和死亡、面对不可改变的命运时都表现出一种从容镇定的意志力,保持了人的尊严和勇气。《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桑地亚哥就是海明威心中的硬汉形象,也是海明威作品中众多硬汉形象最突出而独特的代表。桑地亚哥的观点“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即是这种具有“硬汉性格”的形象的精神境界。 冰山原则 20世纪美国小说家海明威在他的作品《午后之死》中,提出著名的“冰山原则”。他以“冰山”为喻,认为作者只应描写“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水下的部分应该通过文本的提示让读者去想象补充。冰山原则是海明威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具体表现在他作品的文体与结构上。这种原则反对传统的史诗式的小说结构,而只是截取故事的一个时间段或时间点,以集中反映重大的主题或历史事件,至于历史的经过和历史背景,则当作“冰山”的八分之七隐匿在水面之下,又让读者强烈地感到它的存在。《老人与海》是海明威“冰山理论”的最好范例,文章仅通过老人与鱼搏斗的事迹隐喻了人类最可贵的品格——勇敢坚强,于简约中见博大。 白银时代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经济相对落后、社会矛盾尖锐,形成被称为“白银时代”的新的文化高潮。这时期的俄国文学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托尔斯泰等老作家继续在推出新作,高尔基、蒲宁等新作家又为现实主义文学注入新的活力。象征主义、未来主义、阿克梅派等流派纷纷登场,出现了别雷(《彼得堡》)、勃洛克等许多各具特色的作家,他们为俄国文学打开了一个新天地。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一概念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后被定为苏联文学和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它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具体地描写现实;要求这种描写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相结合;要求发挥艺术创造的主动性,自由选择各种形式、风格和体裁。但是这一概念本身存在缺陷,后来又遭到扭曲,对后来苏联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复杂的影响。代表作家作品如高尔基的《母亲》。 现代主义文学20世纪上半期欧美诸多具有反传统特征的文学流派的总称,它同时也涉及绘画、音乐、戏剧、电影等艺术领域,是20世纪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文艺思潮。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现代化工业社会的产物,它的产生源于欧美各国科技的飞速发展、西方非理性主义文化思潮的流行,也是西方文学自身发展演变的结果。主要流派有后期象征主义(叶芝《拜占庭》)、表现主义(奥尼尔《毛猿》)、未来主义(阿波利奈尔的《醇酒集》)、超现实主义(布勒东《娜佳》)、意识流小说(伍尔夫《墙上的斑点》)。现代主义文学在思想上表现出以下特点:①具有强烈的文化批判倾向②突出地表现异化主题,主要从自然与个人、社会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个人与自我四方面表现出来。在艺术上,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表现为:①强调表现内心生活和心理真实,具有主观性和内倾性特征②普遍运用象征隐喻的神话模式,追求艺术的深度模式③提倡“以丑为美”、“反向诗学”,大量描写丑的事物④热衷于艺术技巧的革新与实验,某些作家的创作具有形式主义倾向。 (后期)象征主义文学19世纪中叶起源于法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广泛流行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20世纪20—40年代形成具有国际性影响的后期象征主义流派。它得名于法国诗人莫雷亚斯的《象征主义宣言》,主要成就是诗歌。象征

贝克特的典型代表作是什么

贝克特《终局》 1 荒诞派戏剧概述 荒诞派戏剧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戏剧界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一般认为,“荒诞派”戏剧这个概念由英国戏剧评论家马丁?艾斯林提出。他在1961年出版的《荒诞派戏剧》一书中化用了加缪的“荒诞”概念,认为“荒诞”不仅仅意味着“荒唐”,更意味着人在被切断了宗教和形而上学根基后,行动上缺乏目的和意义,进而产生痛苦的感觉。代表作家有尤内斯库、贝克特、阿达莫夫、内热等。这些剧作家在20世纪20年代流行的超现实主义文学影响下,特别是在阿尔托戏剧理论的影响下,打破了传统戏剧的写作手法,创造了一批从内容到形式别开生面的剧作。剧作的主题是面对人的生存条件的荒诞不经所引起的抽象的恐惧不安之感。在表达这个主题时,故意不用合乎逻辑的结构和明智的理性去阐明人的生存处境的不合理性、荒诞性,而是直接用形象表现对理性的怀疑和否定。在戏剧发展过程中,明确的时间和地点均被抽掉,行动被压缩到最小极限,甚至行动不复存在。他们用抽象的、还原到人的原型的形象去代替人物性格的描绘与概括。他们借助语言本身的空洞无物,以显示存在的空虚。正如象棋游戏中的终局阶段,此时已经是一种僵局状态,人们深陷其中却又无法自拔。因为结局早已经注定,不论是放弃还是继续游戏,结局都将是一样。所以,《终局》这部戏剧的题目形象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无助和窘迫其实,这部戏剧到最后也未能给观众一个明确的答案,甚至剧中的四个人物也无一个做出他的最终选择。

2 《终局》情节解读 孤独、寂寞就像怎么也挥之不去的阴影,笼罩着《终局》的整个环境氛围。在一间狭小封闭、只在高墙上开了两个小窗户的地下室里,有着这样四个奇怪的人:主人公哈姆是个盲人,整天坐在轮椅上,由屋里唯一能行走的仆人克罗夫侍候;哈姆的父母早在骑双人自行车的时候出了车祸,摔断了双腿,只得生活在两个大大的垃圾桶中,靠儿子的施舍度日。他们是父子、是夫妻、是主仆、也是朋友;他们相互依赖又彼此厌倦;他们分不开,却又沟通不了;他们没话找话、喋喋不休,是废话,是生活;他们无所事事,仿佛都在等待死亡的到来,而死亡又是不那么确定;他们就这样苟延残喘,在相互牵扯间走向了一个终局……剧中,哈姆是主人,他自私自利、专横武断、贪图享受;克洛夫作为仆人,对哈姆充满仇恨,一直想要离开那个不见天日的鬼地方。最后,克洛夫终于下决心要离开这生不如死的坟墓,他穿戴整齐,打开关闭已久的房门,然后就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听着哈姆的长篇大论。在戏剧的结尾,他仍然守在门外,进行着最后的抉择,谁也无法确定他是否真的要离开。就是在这种昏暗绝望的基调中,贝克特准确描摹出战后人们真实的心理体验:一切都是徒劳,活着是件毫无意义的事情,人生是无聊的,整个世界都是荒诞的。事实上人们所面临的是关于生存的问题。经过了无数次梦魇般的战争和动乱,人们要做的抉择却始终未变--死亡或生存。贝克特用戏剧的手法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了战后世界的荒谬。当世界已然死亡,这些身陷绝境人儿,能否冲破茧缚,走出终局,走进新生活,剧作给观众留下无限回味与遐

论等待戈多和变形记的不同

比较《等待戈多》与《变形记》的不同 摘要:20世纪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变形记》与法国作家贝克多的《等待多戈》都被视为西方现代派的代表作,两部作品都以荒诞的手法表现异化的主题,但在许多方面两部作品又是明显不同的。 关键词:荒诞现代派异化 20世纪世界风起云涌,两次世界大战让人们饱受苦难,文学界也是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以及其他重要作家在文坛上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现代主义中的《变形记》和后现代主义的《等待戈多》都采用了荒诞的手法,但具体使用上又有所不同,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容不同 《等待戈多》是后现代主义的荒诞派戏剧,是一出两幕剧。第一幕,两个身份不明的流浪汉戈戈和狄狄,在黄昏小路旁的枯树下等待戈多的到来。他们为消磨时间,语无伦次东拉西扯地试着讲故事、找话题,做着各种无聊的动作。他们错把前来的主仆二人波卓和幸运儿当作了戈多。直到天快黑时,来了一个小孩,告诉他们戈多今天不来,明天准来。第二幕,次日黄昏,两人如昨天一样在等待戈多的到来。不同的是枯树长出了四、五片叶子,又来的波卓成了瞎子,幸运儿成了哑巴。天黑时,那孩子又捎来口信,说戈多今天不来了,明天准来。两人大为绝望,想死没有死成,想走却又站着不动。剧作无论从剧情内容到表演形式,都体现出了与传统戏剧大相径庭的荒诞性。 贝克特以戏剧化的荒诞手法,揭示了世界的荒谬丑恶、混乱无序的现实,写出了在这样一个可怕的生存环境中,人生的痛苦与不幸。剧中代表人类生存活动的背景是凄凉而恐怖的。人在世界中处于孤立无援、恐惧幻灭、生死不能、痛苦绝望的境地。 《变形记》则是现代主义荒诞派的小说,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在重重压迫下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以致“异化”的现象。小说的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拉是一家公司的旅行推销员,长年累月到处奔波,挣钱养活家人。一天早晨,他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大甲壳虫。他感到十分恐慌,担心市区工作,也无法见人。他的父母和妹妹看到这个情景大为震惊。父亲不理他,母亲很

从《等待戈多》与《秃头歌女》中浅析西方荒诞派戏剧艺术特征

从《等待戈多》与《秃头歌女》中浅析西方荒诞派戏剧艺术特征 荒诞派戏剧现代戏剧流派之一。荒诞派戏剧是对西方现代派文学中的“荒诞文学”的发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戏剧界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它兴起于法国,50年代在巴黎戏剧舞台上上演了尤内斯库、贝克特、阿达莫夫、热内等剧作家的剧作。这些剧作家在20世纪20年代流行的超现实主义文学影响下,特别是在阿尔托戏剧理论的影响下,打破了传统戏剧的写作手法,创作了一批从内容到形式别开生面的剧作。 荒诞最有概括性的含义是:人与世界处于一种敌对状态,人的存在方式是荒诞的,人被一种无可名状的异己力量所左右,他无力改变自己的处境,人与人、人与世界无法沟通,人在一个毫无意义的世界上存在着。这种“荒诞”观集中体现了西方世界带普遍性的精神危机和悲观情绪。这种普遍存在的危机和悲观情绪是西方荒诞文学产生的土壤。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主要有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尤内斯库的《秃头歌女》、《椅子》,热内的《女仆》、《阳台》,品特的《一间屋》、《生日晚会》等等。 一、荒诞派产生原因 荒诞派戏剧兴起于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并非偶然,它的出现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两次世界大战的灾难给西方社会流下了难以愈合的创伤,使西方世界在各个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危机。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特别是中小资产阶级和广大青年人的头脑中产生了一种全面的幻灭感,信仰彻底崩溃,理想完全破灭,失去了昔日的安全、稳定的感觉。他们深感世界瞬息万变,动荡不安,不可捉摸,生活毫无意义,于是,苦闷、彷徨、悲观、绝望,对人的本身存在发生了疑问。荒诞戏剧表现的正是西方社会这种危机意识。 荒诞戏剧的渊源可以追溯到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象征主义的代表作家艾略特的《荒原》所揭示的就是一个荒诞的世界,指出现实世界是一个荒凉、寂寞、肮脏的所处。表现主义的代表作家卡夫卡在他的著名小说《变形记》中,深刻揭示了人的荒诞而悲惨的处境,不合理的现实世界使人丧失“自我”,异化成了虫。他在《城堡》、《地洞》等小说中都接触到了类似的主题。荒诞派戏剧的创始人尤奈斯库在《犀牛》中,让一个小镇的人都变成了犀牛,这显然受到了《变形记》的影响。 二、《等待戈多》与《秃头歌女》 《等待戈多》是一出两幕剧。第一幕两个身份不明的流浪汉戈戈和狄狄弗拉季米尔和爱斯特拉冈在黄昏小路旁的枯树下等待戈多的到来。他们为消磨时间语无伦次东拉西扯地试着讲故事、找话题做着各种无聊的动作。他们错把前来的主仆二人波卓和幸运儿当作了戈多。直到天快黑时来了一个小孩告诉他们戈多今天不来明天准来。第二幕次日黄昏两人如昨天一样在等待戈多的到来。不同的是枯树长出了四、五片叶子又来的波卓成了瞎子幸运儿成了哑巴。天黑时那孩子又捎来口信说戈多今天不来了明天准来。两人大为绝望想死没有死成想走却又站着不动。 《秃头歌女》描述了一个英国中产阶级的生活。史密斯夫妇在自家的起居室中,几乎没有什么共同语言。他们把此说成彼,把是说成非,在无聊无意义的语言中,他们毫无生存价值的生活状态被表现出来。史密斯夫妇不单单代表自己,他们的生活方式可以说是但是整个英国中产阶级的缩影。剧中的马丁夫妇也和史密斯夫妇一样,他们到史密斯家中做客时,竟然认不出自己的丈夫或夫人。在一段冗长的对话后,他们终于发现他们是一对夫妻。作者将悲剧和闹剧结合起来,通过马丁夫妇嘲笑了他们爱情的虚伪和失败。 三、从《等待戈多》与《秃头歌女》来看荒诞派的艺术特征 结合荒诞派戏剧中这两部比较有典型性的作品,可以对荒诞派的艺术特征有进一步的分析和总结。 首先,荒诞派戏剧的结构体现为无逻辑与非理性。荒诞派戏剧完全打破了合乎逻辑、合

从贝克特作品看荒诞派戏剧的特征

收稿日期:2002-11-16 作者简介:张红军(1971-),男,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文学硕士。 从贝克特作品看荒诞派戏剧的特征 张红军 (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南京210097) 摘 要:荒诞派戏剧曾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西方舞台上风行一时。它致力于表现人为了明了人生目的,为了找到自我所进行的挣扎。在荒诞派剧作家中,萨缪尔?贝克特是最独特、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位。他的作品表现了在一个由游戏和虚幻构成的时空破碎的世界里,人的生存的尴尬,他要人们正视活生生的现实,从不断的幻想和失望中解脱出来。关键词:荒诞派戏剧;贝克特;特征 中图分类号:I562.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207(2003)02-0052-03 20世纪50年代初,西方舞台上出现了一种新型戏剧品种,它既没有连贯的情节,又没有明晰的人物形象,甚至人物对话、独白也显得颠三倒四,近乎梦呓。但它却致力于表现人为了明了人生目的,为了找到自我,抑或是仅仅在这荒谬的世界里为了逃避生活的重负所进行的挣扎。传统的戏剧手法在这里被肢解、扭曲甚至变形,传统的戏剧评论方法和准则在他们的作品面前失去了效用。这一新的戏剧品种被称为荒诞派戏剧。 在所有荒诞派艺术家中,萨缪尔?贝克特是最独特、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位。在他的作品里,人的灵魂的孤苦、肉体的衰老和精神世界的虚幻是永恒的主题。这位客居巴黎的爱尔兰籍剧作家最成功的作品是著名的《等待戈多》,这部作品连同他的《最后一局》、《快乐时光》一起成为荒诞派戏剧的扛鼎之作。本文拟从这三部作品出发略析荒诞派戏剧的特征。 一、主题意义:生存的尴尬 英国作家马丁?埃林斯指出,荒诞派戏剧的主题是“人类在荒诞处境中所感到的抽象的心理苦 闷”[1](p.69) 。 《等待戈多》关注的是人的文化根基被切断、人对未来希望深感渺茫的困境。《最后一局》揭示的是困陷着人的恶性化世界。整个物质世界正走向零度后的死寂,所有的人面临的是衰老、死亡和幻灭。《快乐时光》表现的是女主角维妮内心的活动和她生命最后时刻的处境。这三部作品都体现了一个主题,这就是人的基本境遇和人的基本境遇的恶化。 作为艺术上的基本论者,贝克特通过对生存的尴尬境遇里,人精神上的挫败感和失落感的表现,否认了数世纪以来支撑西方人精神大厦的宗教理想和改革社会的愿望。宗教的呼唤把人的主题世界无限地延伸到一个脱离了世俗、纯精神的乐园,它长期给心灵受挫、不甘忍受俗世生活的人提供着爱的最后避难所。改革社会的愿望则强调人类社会自我改良、自我发展的潜能。为了达到对这两点的根本否定,贝克特使用了许多表现手法。其中最显著的是,戏剧人物的抽象化、宗教性隐喻、类比和反讽。 首先,所有的人物都是“抽象化的人”。通过抽去人物身上现实存在的个体性特征,人物成了 第14卷 第2期2003年4月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J URNAL OF J IAN GSU RADIO &TEL EVISION UNIV ERSITY Vol.14No.2Apr.2003

浅析戏剧《雷雨》的语言魅力

浅析戏剧《雷雨》的语言魅力 【摘要】《雷雨》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巨著,作品中人物鲜明的个性化语言、深刻的动作性语言以及耐人寻味的潜台词等铸就了《雷雨》永不磨灭的艺术光辉,展现了其非凡的语言艺术魅力。 【关键词】戏剧语言;个性化;动作性;潜台词 曹禺先生的优秀剧作《雷雨》所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剧,是命运对人残忍的作弄,是“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的基石”。《雷雨》突出的艺术成就,不仅在于其独特的结构特色,也在于其非凡的语言魅力。曹禺正是在激烈紧张的戏剧冲突中运用了具有强烈艺术魅力的语言来展现人物的心灵交锋,把语言的艺术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充分体现出了一个优秀剧作家的非凡能力,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谈谈《雷雨》的语言特点。 1 鲜明的个性化语言 所谓人物语言个性化,就是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语言成为人物个性、性格、心理的声音外化。《雷雨》中的许多台词准确地展现了人物的性格,抒发了人物的内心情感,个性化非常突出。例如侍萍和周朴园见面的情形: 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 刚才还是一个温情脉脉,俨然在感情中不能自拔的性情中人,但立即就撕破了多情的面纱,露出了冷酷的本质;因为以周朴园之心度之,他感到了名声和利益的威胁。这个转变完全是人的本质使然,语言无法掩饰得了。 周朴园:那么,我们就这样解决了。我叫他下来,你看一看他,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 鲁侍萍:我希望这一生不要再见你。 周朴园:(由内衣取出支票,签好)很好,这是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 无情又无义,再也伪装不下去了,便化为语言,他认为金钱是万能的;钱是可以解决一切的,他的语言体现了资本家的灵魂本质。人物语言不需经过修饰,本质而又本能,非他莫属,这就是高度个性化。

荒诞派戏剧

荒诞派戏剧 百科名片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戏剧界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它兴起于法国,50年代在巴黎戏剧舞台上上演了尤内斯库、贝克特、阿达莫夫、热内等剧作家的剧作。这些剧作家在20世纪20年代流行的超现实主义文学影响下,特别是在阿尔托戏剧理论的影响下,打破了传统戏剧的写作手法,创作了一批从内容到形式别开生面的剧作。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就是典型的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 目录 简介 产生背景 主要作品 戏剧特点 发展历程 表现手法 相关人物 塞缪尔·贝克特 哈罗德·品特 代表作品 简介 产生背景 主要作品 戏剧特点 发展历程 表现手法 相关人物 塞缪尔·贝克特 哈罗德·品特 代表作品 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荒诞派戏剧现代戏剧流派之一。荒诞(absurd)一词,由拉丁文的sardus(耳聋)演变而来,在哲学上指个人与其生存环境脱节。“荒诞派戏剧”这一名词,最早见于英国戏剧评论家马丁·艾思林1962年出版的《荒诞派戏剧》一书,它是作者对20世纪50年代在欧洲出现的S.贝克特、E.尤内斯库、A.阿达莫夫、J.热内、H.品特这类剧作家作品的概括。荒诞派戏剧的哲学基础是存在主义,否认人类存在的意义,认为人与人根本无法沟通,世界对人类是冷酷的、不可理解的。他们对人类社会失去了信心,这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荒诞派剧作家拒绝象存在主义的剧作家那样,用传统的、理智的手法来反映荒诞的生活,而是用荒诞的手法直接表现荒诞的存在。荒诞派戏剧在艺术上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反对戏剧传统,摒弃结构、语言、情节上的逻辑性、连贯性;②通常用象征、暗喻的方法表达主题; ③用轻松的喜剧形式来表达严肃的悲剧主题。荒诞派剧作中最先引起注意也是最典型的,是贝克特的《等待戈多》(1952);最极端的是他的《呼吸》(1970),这出戏连一句台词都没有。其他著名的荒诞派剧作有尤内斯库的《秃头歌女》、《椅子》,热内的《女仆》、《阳台》,品特的《一间屋》、《生日晚会》等等。荒诞派戏剧在西方剧坛享有极高的声誉,但它的全盛时期

荒诞派戏剧

荒诞派戏剧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戏剧界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它兴起于法国,50年代在巴黎戏剧舞台上上演了尤内斯库、贝克特、阿达莫夫、热内等剧作家的剧作。这些剧作家在20世纪20年代流行的超现实主义文学影响下,特别是在阿尔托戏剧理论的影响下,打破了传统戏剧的写作手法,创作了一批从内容到形式别开生面的剧作。这些作品呈现在舞台上的形象是光怪陆离、荒诞不经的。它们开始出现时受到批评界的冷遇,后来逐渐获得社会承认,并被世界上不少的国家竞相上演。在法国戏剧影响下,其他国家亦相继出现一些从事这种新戏剧创作的剧作家。60年代初,英国著名戏剧理论家马丁?埃斯林在《荒诞派戏剧》一书中,给贝克特、尤内斯库等为首的这一流派定名为荒诞派戏剧。 法国的荒诞派戏剧的几个重要剧作家,几乎全是青年时期来到法国从事文学活动的外国人,后来他们加入了法国国籍。尤内斯库原籍罗马尼亚,他加入法国籍后,并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贝克特原籍爱尔兰。阿达莫夫原籍俄国。 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主要有:贝克特的《等待戈多》(1952)、《美好的日子》(1961),阿达莫夫的《一切人反对一切人》(1953)、《塔拉纳教授》(1953),尤内斯库的《秃头歌女》(1950)、《椅子》(1952),热内的《女仆》(1947)、《阳台》(1956)、《黑人》(1958)等。 谈论人生的荒诞性,早就见诸古代西方戏剧。自希腊悲剧开始,在索福克勒斯、埃斯库罗斯的剧作中就有对人类的命运、人类的生存条件的残酷与荒诞性表示关注的一面。20世纪的存在主义文学家、戏剧家萨特和加缪在他们的许多小说和剧本中,从理性出发,揭示了人的存在的荒诞性。荒诞派戏剧家则更进一步对人生的荒诞性表示强烈的反感和深刻的讽刺,为了揭示世界的不合理性,存在的无依据、无理由,人命贱如蝼蚁、微不足道,他们不仅借助语言,而且借助各种舞台手段去表现,使荒诞性本身戏剧化。为表现人生的荒诞不经,他们任意破坏、支解、割裂传统的戏剧结构,把戏剧的所有传统要素如动作、语言、人物,一一去掉。荒诞派戏剧一般没有具体的情节,没有符合客观现实的人物形象,整个舞台无非是突出世界的荒唐性的一种象征。 尤内斯库、贝克特等人剧作的主题,是面对人的生存条件的荒诞不经所引起的抽象的恐惧不安之感。他们在表达这个主题时,故意不用合乎逻辑的结构和明智的理性去阐明人的生存处境的不合理性、荒诞性,而是直接用形象表现对理性的怀疑和否定。他们要表现的是“原子时代的失去理性的宇宙”。在他们的剧作中,在戏剧发展过程中,明确的时间和地点均被抽掉,行动被压缩到最小极限,甚至行动不复存在。这些剧作没有戏剧性事件,没有剧情转折、起伏跌宕,没有结局。他们用抽象的、还原到人的原型的形象去代替人物性格的描绘与概括。他们笔下的人物往往没有固定的姓名,而是用教授、女生、房客、女仆,甚至可以用字母做标志。语言不再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媒介,他们借助语言本身的空洞无物,以显示存在的空虚;他们以既不联贯又毫无意义的语言、词句的多次重复或语音的反复再现,去夸大语言的机械表象,用滑稽可笑、荒谬绝伦的语言体现人生的荒诞性。 荒诞派戏剧借助于舞台上出现的场景去表现存在的荒诞性,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舞台手段把人类的惶惑不安呈现在观众面前。为了揭示人生现实的不合理性,机械可笑的动作,幻象的显现,灯光和音响的作用都发挥到最大程度。尤其突出的一个特点在于夸大物体的地位,让大量的物体占领舞台空间,用来说明反理性的世界倒过来压迫人的理性世界,反映了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与人的精神空虚的矛盾。 贝克特在他的剧作里塑造的人物都是些病态、丑恶的流浪汉、瘪三、残废者、老人。从《等待戈多》中的流浪汉,《最后一局》中的4个残废人,汉姆和他的缩在垃圾桶里不时探头出来觅食的双亲,到《美好的日子》里埋在沙土中的老妇温尼,都是些丧失“自我”、徒具人形的人。一方面呼号“自我”的不存在,一方面又在探索寻找“自我”。他在剧作中一再表现的另一个基本命题,即人在死亡面前束手无策,人生荒诞绝望,只能无可奈何地走向死亡。尤

论话剧《雷雨》中的人物冲突

论话剧《雷雨》中的人物冲突 《雷雨》是曹禺的第一个艺术生命,也是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雷雨》剧作完全运用了三一律,两个家庭八个人物在短短一天之内发生的故事,却牵扯了过去的恩恩怨怨,剪不断,理还乱。狭小的舞台上不仅突现了伦常的矛盾,阶级的矛盾,还有个体对于环境,时代强烈不谐调的矛盾,在种种剧烈的冲突中完成了人物的塑造,其实悲剧早已潜伏在每一句台词,每一个伏笔中,只是到最后时分才终于爆发出来,化作一场倾盆雷雨,无比强烈的震撼了每个人的灵魂。《雷雨》以异彩纷呈的戏剧冲突来展现悲剧的进程,透过明暗交叉的线索,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不同阶级的对立,跌宕起伏的心理变化,读者(观众)似乎可以触摸到这个悲剧链条上的每个环节。作者向读者(观众)集中展现了周鲁两家三十年的恩怨情仇,人世间爱情、亲情的苦涩酸甜,演绎了一段人生悲剧。一出人性悲剧。而这悲剧正是通过异彩纷呈的戏剧冲突来酿造和显现的。 一部好的剧作的主题思想要通过戏剧冲突来体现。要有引人入胜的情节,紧张激烈的冲突,鲜明生动的人物和个性化的言语。其中,冲突是否合理,是否紧张有序往往是衡量着一部戏的精彩与否。矛盾冲突是刻画性格,增强戏剧感染力的有力手段,对于戏剧创造具有重要的意义。各条冲突线都从一定的方面, 在一定的程度上体现着主题, 而最直接、最深刻地体现主题的是冲突的主线。不论哪条线索都有自己的发展趋向和过程, 对剧情发展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但只有主线是贯串全剧的始终的, 并推动全剧不断向纵深进展。剧本的各条冲突线索都不是彼此孤立, 而是相互作用的。主线在不同的程度上制约着、影响着各条副线, 而所有副线则从不同的角度对主线的发展起到烘托、加强的作用。《雷雨》的冲突线索多且复杂, 比较重要的有周朴园和繁漪的冲突、周朴园和侍萍的冲突、繁漪和周萍的冲突, 此外还有鲁大海和周朴园、周萍的冲突、繁漪和四凤的冲突、繁漪和周冲的冲突、大海和鲁贵的冲突等。 一、分析《雷雨》中的人物冲突 《雷雨》中的人物是丰满而复杂的,下面从各个人物之间的矛盾关系分析其中的戏剧冲突: 父与子、父与女、母与女之间的矛盾冲突 父与子之间的矛盾冲突主要体现在周朴园与周萍、鲁大海,鲁贵与鲁大海之间的冲突,而父与女的冲突就体现在鲁贵与四凤之间的冲突,母与女就是鲁侍萍与四凤的冲突。

论孟京辉戏剧叙事特征研究

论孟京辉戏剧叙事特征研究 余秋雨认为,戏剧在美学形态上的演革,最终表现在形式上。而戏剧叙事学着重研究的便是戏剧的形式问题。然而长期以来叙事学过于注重形式研究,往往并不牵涉文本质量的评判,这也是叙事学理论遭到诟病的地方。 戏剧叙事研究的传统,从布莱希特开始一直注重戏剧结构原理、戏剧形态等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质量研究和创作经验总结。孟京辉戏剧在叙事结构、叙事语言、叙事情节、叙事空间上都有属于自己的特征,为整个戏剧创作以及国内叙事学研究提供了可贵的范本。 一、孟京辉戏剧的叙事结构 孟京辉戏剧之所以被贴上先锋、实验的标签,本质上是因为孟京辉打破了中国戏剧创作的传统观念。这种打碎后的反叛与创新即体现在消解传统意识里戏剧的文学性,消解传统戏剧的戏剧性观念,打碎古典主义时期一直被遵循的注重营造高潮低谷,重视情节完整性与逻辑性的戏剧结构。 戏剧传统非常强大。从古希腊戏剧《俄狄浦斯王》开始,遵循时间、地点、情节的三一律戏剧完美而震撼。这种堪称经典的戏剧模式塑造了观众对戏剧的审美心理。从莎士比亚戏剧到契诃夫戏剧,那动人的台词,严谨的逻辑设置,一幕幕排山倒海的气势延续了上千年,后人做戏之前往往要做非常多的功课,遵循这些让人生畏的戏剧传统。 19世纪后期欧美戏剧界逐渐开始质疑戏剧的戏剧性问题。布莱希特提出叙事体戏剧,并且在戏剧的表演艺术上追求间离效果和陌生化效果。他指出:为了产生间离效果,演员必须把他学到的能使观众对他塑造的形象产生感情一致的东西都放弃掉。如果不打算让他的观众迷醉,他自己得先不要处在迷醉状态。他一刻也不能完全彻底地转化为角色。但这不是意味着:如果他要塑造热情的人,自己必须冷酷。只是他自己的感情不要完全彻底地成为他的角色的感情,为的也是使观众的感情不是完全彻底地成为角色的感情。观众必须有充分的主动自由。 布莱希特的观念同传统的斯坦尼的观念相背离,但是在其作品《大胆妈妈和他们的孩子们》、《伽利略传》等作品中却成功实践了自己的观念。孟京辉明显受到布莱希特观念的影响,这种影响和创新首先体现在作品的叙事结构上。 那么什么是戏剧结构?一般来说戏剧结构可以分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也有人称之为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在作品内部,即戏剧的结构需要组织和安排,需要情节上的起承转合,塑造人物形象,制造人物的戏剧冲突,从而形成作品非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