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后路手术治疗

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后路手术治疗

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后路手术治疗
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后路手术治疗

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后路手术治疗

【关键词】手术治疗;腰椎滑脱;内固定

一般资料

56例为峡部裂性腰椎滑脱后路手术随访成功的患者,其中男30例,女26例,年龄24~66岁,平均岁,全部患者均有下腰痛,44例伴有下肢痛,久站或行走下肢麻木和放射痛加重。术前常规行腰椎X线正侧位片、左右斜位片检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CT、MRI辅助检查。X线片检查:L4-5滑脱24例,L5~S1滑脱32例。斜位片显示:所有患者均有双侧峡部裂。根据Meyerding 分度方法,Ⅰ度滑脱27例,Ⅱ度滑脱29例。

手术方法

本组病例均采用后路手术,并用椎弓根螺钉钉棒内固定系统进行固定,行椎体间植骨和后外侧植骨。按椎体间植骨材料分为2组:自体骨组31例, 融合器组25例。具体手术方法:①患者右侧卧位,硬膜外麻醉;

②显露L5~S1棘突、椎板、关节突和横突

根部,可见L5双侧峡部裂,完整取下L5断裂峡部后方的棘突、椎板和下关节突;③清除峡部的纤维瘢痕组织,切除肥厚的黄韧带及增生骨质,切除S1上关节突尖部和内侧,充分扩大神经根管及椎管,尤其是神经根管,直至神经根松弛为止;④此时可直接探到L5和S1的双侧椎弓根,在L5和S1上依次打

入4枚椎弓根钉,撑开即可大部复位,将预弯的短棒植入,撑开上、下钉,恢复椎间隙的高度,转棒弧度向前增加上下钉之间的前凸角,恢复椎体间前凸角,固定钉棒;⑤牵开硬膜囊和神经根,髓核钳将椎间盘咬除,绞刀处理椎间隙,将软骨终板全部绞除,尽可能保护骨性终板,合适大小的2枚自体骨充填的融合器或髂骨块或修剪后的下关节

突植入椎体间;⑥合拢钉棒,加压使椎间融合器或者自体骨块与上下椎体紧密结合;⑦剩余骨剪碎植入后外侧,冲洗切口,置引流管后缝合;⑧术后3周可下床活动,腰围保护3个月。

影像学及疗效评价

该组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87个月,平均个月。所有病例均在术前、术后和随访时行腰椎X线检查,并进行测量和观察。测量侧位X线片的滑脱率,椎间盘指数,观察术前滑脱程度和椎间隙高度以及术后

矫形结果。术前术后 PS的对比反映了患者术前滑脱椎的滑脱情况和术后复位情况。术前术后 DI的对比反映了术前椎间隙的退变情况和术后椎间高度的恢复情况。观察椎体间植骨融合情况和有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情况,融合的标准[3]是植骨材料与椎体之间,无明显透光影,过伸过屈侧位X线片上椎体之间无明显运动。用日本整形外科学会腰痛评分标准在术前和随访时对每位患者

进行评分。JOA评分包括自觉症状0~9分,体征0~6分, 日常生活动作0~14分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后路手术治疗膀胱功能

-6~0分,满分为29分。比较自体骨组和融合器组随访时椎间高度和JOA评分的差异。

统计学处理

所有影像学数据和JOA评分均采用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所有病例术前、术后结

果进行配对资料t检验,对自体骨组和融合器组病人随访时DI和JOA评分进行成组资

料t检验,P<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者PS、DI和JOA评分

所有患者术前PS平均为±,术后PS平均为±,术后较术前有了显着的改善,说明术后复位良好,基本恢复了正常的生物力学。术前DI为±,术后DI为±,说明术后椎间隙高度有了显着恢复,椎间孔和神经根管的容积有了显着扩大。所有患者术前JOA评分平均为±,随访时JOA评分平均为±,术后较术前JOA评分显着提高,说明术后比术前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显着改善。

植骨融合情况和内固定松动断裂情况

53例患者X线片上实现椎体间融合,融合率%,另3例随访时仍可见植骨块上下透光影,其中1例滑脱下椎2枚椎弓根钉断裂,其余病例在随访时间内没有出现内固定松

动和断裂情况。典型病例见图2。

自体骨组和融合器组患者随访时椎间

高度和JOA评分的比较结果

随访时椎间高度用DI来衡量,结果见

表1。由表1可见,融合器组DI要大于自体骨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融合器组在椎间高度维持方面要好于自体骨组,但是JOA评分二者对比并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种方法对治疗效果影响不明显。

3 讨论

成人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有一定的进展性[],保守治疗无效需要手术治疗。目

前对手术方法的选择存在一些争议,根据本组患者的随访结果,参考国内外文献,认为腰椎后路手术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其原则为减压、复位、植骨融合和内固定。

对轻度滑脱是否需要神经根减压尚存

争议,但对滑脱严重者多数作者主张神经减压,以缓解症状,恢复功能[6]。由于峡部裂性腰椎滑脱多伴有峡部和小关节的骨质

增生,腰椎管狭窄和神经根管狭窄是常见合并症,也是导致临床症状的主要原因,是否减压彻底,是决定手术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应把减压作为手术操作的首要任务。而

峡部裂的最佳治疗方法

峡部裂是脊椎峡部裂的简称,又称为脊椎峡部不连、椎弓崩裂。人体生长完全的脊椎,可分为椎体、椎弓、椎板、上下关节突、横突与棘突。上下关节突之间较为狭小的部分称为椎弓根峡部。如果一侧或两侧峡部骨质不连续,则称为脊椎峡部不连。腰椎峡部裂是临床上下腰痛的常见病因之一,其基本病变是峡部骨断裂,至椎体小关节对抗剪切应力能力的丧失,腰椎失稳,最终导致椎体向前滑脱。 对于此病的发生,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先天性的遗传。在胚胎期,椎弓尚未形成,至出生时仍然是分离的。出生后约1~2岁左右,椎弓开始联合。3~6岁后椎体与椎弓骨核融合。如果在发育过程中,椎弓没有联合,留下缝隙、缺口,则成为峡部裂。 另一些学者认为此病系后天性,与外伤及劳损关系明确。Wiltse认为椎弓崩裂是一种应力骨折或疲劳骨折,虽一次严重的损伤也可造成急性骨折,但通常的发生机制是重复的应力。运动员,尤其是体操和举重运动员,椎弓崩裂的发生率较高。 脊椎椎弓峡部裂有哪些症状 脊椎椎弓峡部裂有哪些症状?以下就是关于脊椎椎弓峡部裂的症状的具体介绍:一真性脊椎滑脱 即因椎弓根峡部骨不连所致之前滑脱,此类最多见。 二假性脊椎滑脱 无峡部骨不连,仅由于脊椎或间盘退行性改变,或其他原因所引起的椎体轻度前移位,较常见。 三后滑脱,较少见 上述三种滑脱之共同症状为慢性腰腿痛,单纯性峡不连多无明显临床症状,但由于腰骶部稳定性较差,局部软组织容易发生劳损,出现滑脱者成年后症状明显。 其主要症状为腰腿痛,疼痛部位和性质各有不同,可以为持续性或间歇性,也有仅 在过度劳累时始感疼痛者,疼痛可局限于腰骶部,也可向髋部,骶尾部或下肢放射,如坐骨神经痛,椎管狭窄等,其而产生马尾神经麻痹者,卧床休息后疼痛较轻,自 卧位起床时疼痛加重,腰部活动时内部偶有移动感,病人有显著之腰椎前突,躯干 部略前倾,季肋部与髂骨嵴接近、臀后突、腹下、腰骶部凹陷、第5腰椎棘突显著 后突、行走不便、有摇摆步态、腰部肌肉痉挛、功能受限、尤以前屈为甚、第5腰 椎棘突部明显压痛、脊椎前滑脱明显的妇女、自腰椎前缘至耻骨联合之距离减小、 宛如扁平骨盆、生产时影响儿童进入骨盆。 脊椎椎弓峡部裂具体要做的检查化验?

腰椎滑脱症的诊断与治疗要点

腰椎滑脱症 简介: 腰椎滑脱症是指由于腰椎椎弓峡部裂,是椎体发生滑脱、压迫神经根,产生以腰腿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男性多见,主要发生在L5和L4。 病因: 根据其病因可分为: 1.先天性腰椎弓中央及两侧各有化骨中心,在发育中未能连接而成峡部裂,胎儿出生时即有椎弓峡部的缺损。行走之后逐渐发生滑脱。 2.家族型或遗传性腰椎滑脱症,其原因也是先天性腰椎峡部化骨中心未能愈合,但有明显的家族型,可能系儿童时期细弱的峡部折断而成峡部缺陷。 3.后天性、疲劳骨折,峡部较细小,可能为发生峡部裂的内在因素。相对细小的峡部,在劳动、运动或轻微外伤时,易发生劳损骨折。由于症状轻或无症状而易被忽视,致骨折不连接,形成峡部裂。 4.创伤性腰椎滑脱症,腰椎峡部因外伤特别是后伸损伤,可发生骨折。 临床表现: 发生腰椎滑脱后,患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仅仅在是拍片时发现。也可能会出现各种相关症状,如腰痛、下肢疼痛、麻木、无力,严重时可出现大小便异常。滑脱较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腰部凹陷、腹部前凸,甚至躯干缩短、走路时出现摇摆。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 1.下腰痛,在正中或偏一侧,深在,劳动后加重,休息则好转。疼痛可向臂部或大腿后面放射。如压迫神经根或伴椎间盘突出,则下肢放射痛沿坐骨神经根的分布走行。 2.站立时腰生理前凸增加。

3.直腿抬高多不受限,下肢的感觉、肌力及反射正常。 4.X线片显示腰椎峡部缺陷。峡部裂隙之改变由裂隙增宽、硬化、颈部细长,向前延伸。 5.CT检查可显示腰椎峡部列。在先天性腰椎滑脱严重者,腰前凸明显,L4及L5棘突积气上下韧带常有压痛,腰部活动受限。有神经根受压征者,可根据感觉及肌力的改变来定位。 符合上述第1~3项可拟诊。第5项确诊。 (二)鉴别诊断 1.腰肌劳损和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损伤:好发于长期弯腰工作者。主要症状未腰部酸痛。劳累后加重,卧床休息后好转。但卧床过久后,又感腰部不适,稍事活动后好转。X线片可明确鉴别诊断。 2.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主要症状为腰痛。少数可向下肢放射,第三腰椎横突处压痛,无坐骨神经症状。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 3.腰椎管狭窄症:许多因素可引起椎管、神经根管、椎间孔狭窄使相应部位的脊髓、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受压的症状。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腰痛,马尾神经或神经根受压的症状,特别是间歇性跛行。鉴别主要靠X线正侧位和左右斜片位、CT和MRI。 4.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伴下肢放射痛。增加腹压时下肢放射痛加重,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加强试验阳性。X线正侧位片盒左右斜片位、CT检查可明确诊断。 治疗方案: 1.非手术治疗 (1)无症状的峡部裂及Ⅰ度腰椎滑脱患者不需要特殊治疗。 (2)口服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压痛点局部封闭,理疗,佩带腰围,加强腰背肌锻炼。 2.手术治疗 (1)前路椎间植骨融合术:切除椎间盘,上下椎体作出骨粗面或一骨槽以接纳植骨。用适当器械使脱位椎体复位,于髂骨结节处取适当大小骨块,植于两椎体间,并钢板固定。术后卧床8~12周。石膏腰围固定后起床,再固定8周。

腰椎峡部裂有哪些症状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腰椎峡部裂有哪些症状 导语: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腰酸腿疼的症状,通常情况下都是由于过度劳累所导致的,一般是没有什么大碍的,但是经常性的出现类似的症状的情况时候需要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腰酸腿疼的症状,通常情况下都是由于过度劳累所导致的,一般是没有什么大碍的,但是经常性的出现类似的症状的情况时候需要引起重视了,下面我来和大家一起了解下腰椎峡部裂的症状有哪些并且如何可以发现的,希望对您有帮助。 患者症状体征的轻重取决于峡部不连的类型、脊椎不稳情况、滑脱程度及年龄。其临床表现无特征性,与非器质性下腰痛者大多相同。单纯峡部不连多无明显临床症状,多在无意中经X线检查发现。成年后症状逐渐明显,主要为腰腿痛。一般在20~30岁时症状缓慢出现,开始时有下腰痛,或同时有腰腿痛,多为间歇性钝痛,有时为持续性,一般并不严重,对日常生活无影响,仍能从事一般劳动。站立、行走或弯腰时加重,过度劳累或负重受压时症状加剧,卧床休息时,疼痛即减轻或消失,自卧位起床时疼痛又可加重。疼痛可局限于腰骶部,也可向髋部、骶尾部或下肢放射,如坐骨神经痛、椎管狭窄等。但是并非每个患者都出现腰腿痛,坐骨神经痛的发生率只有约50 %。 继发椎体滑脱者,严重时可产生马尾神经麻痹,腿部肌肉萎缩。腰部活动时内部偶有移动感。病人有明显的腰椎前凸,躯干部略前倾,季肋部与髂骨嵴接近。臀后突、腹下垂,腰骶部凹陷,第五腰椎棘突明显后突。行走不便,有摇摆步态。腰部肌肉痉挛,功能受限,尤以前屈为甚。值得注意的是脊椎滑脱诊断特征是第一腰椎棘突出现轻度后突,这主要是由于脊椎滑脱引起的脊椎后凸伴有胸腰椎之间的代偿性前弯。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后路手术治疗

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后路手术治疗 【关键词】手术治疗;腰椎滑脱;内固定 一般资料 56例为峡部裂性腰椎滑脱后路手术随访成功的患者,其中男30例,女26例,年龄24~66岁,平均岁,全部患者均有下腰痛,44例伴有下肢痛,久站或行走下肢麻木和放射痛加重。术前常规行腰椎X线正侧位片、左右斜位片检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CT、MRI辅助检查。X线片检查:L4-5滑脱24例,L5~S1滑脱32例。斜位片显示:所有患者均有双侧峡部裂。根据Meyerding 分度方法,Ⅰ度滑脱27例,Ⅱ度滑脱29例。 手术方法 本组病例均采用后路手术,并用椎弓根螺钉钉棒内固定系统进行固定,行椎体间植骨和后外侧植骨。按椎体间植骨材料分为2组:自体骨组31例, 融合器组25例。具体手术方法:①患者右侧卧位,硬膜外麻醉;

②显露L5~S1棘突、椎板、关节突和横突 根部,可见L5双侧峡部裂,完整取下L5断裂峡部后方的棘突、椎板和下关节突;③清除峡部的纤维瘢痕组织,切除肥厚的黄韧带及增生骨质,切除S1上关节突尖部和内侧,充分扩大神经根管及椎管,尤其是神经根管,直至神经根松弛为止;④此时可直接探到L5和S1的双侧椎弓根,在L5和S1上依次打 入4枚椎弓根钉,撑开即可大部复位,将预弯的短棒植入,撑开上、下钉,恢复椎间隙的高度,转棒弧度向前增加上下钉之间的前凸角,恢复椎体间前凸角,固定钉棒;⑤牵开硬膜囊和神经根,髓核钳将椎间盘咬除,绞刀处理椎间隙,将软骨终板全部绞除,尽可能保护骨性终板,合适大小的2枚自体骨充填的融合器或髂骨块或修剪后的下关节 突植入椎体间;⑥合拢钉棒,加压使椎间融合器或者自体骨块与上下椎体紧密结合;⑦剩余骨剪碎植入后外侧,冲洗切口,置引流管后缝合;⑧术后3周可下床活动,腰围保护3个月。 影像学及疗效评价

NASS:成人峡部裂型腰椎滑脱诊疗指南(语音版)

NASS:成人峡部裂型腰椎滑脱诊疗指南(语音版) 作者:虎群盛博士,主治医师,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发表SCI 论文1 篇,中文核心论文5 篇。编译英文文献超100 万字,全网阅读量超200 万人次。个人学术公众号「老虎讲骨」获得15000名骨科医生喜爱NO. 59 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点击收听今日内容的语音音频成人峡部裂型腰椎 滑脱诊疗指南来自老虎讲骨00:00 10:59 作者:虎群盛平台:老虎讲骨(laohujianggu) 成人峡部裂型腰椎滑脱是脊柱外科较为常见的疾病,2014 年北美脊柱学会(NASS)循证医学指南委员会发布的成人 峡部裂型腰椎滑脱诊治指南,结合高质量文献,分别对此类患者的自然史;诊断和影像学;药物、干预、手术治疗的预后;成本效益等多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做了详细总结。适用人群为年龄大于等于18岁的峡部裂型腰椎滑脱患者。共计29个问题,20余项推荐建议。 总体印象 1.影像诊断和滑脱程度较轻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上争议不大。成人峡部裂型滑脱与非峡部裂型滑脱者相比,具有更大的骨盆入射角、骶骨倾斜角、骨盆倾斜角和腰椎前凸角。 2.仅有的2项A级推荐是关于融合的。程度较轻的成人峡部裂型腰

椎滑脱建议行后外侧融合与360°融合手术治疗改善预后。360°融合比后外侧融合影像学融合比例更高。3.而对于药物、牵引及功能锻炼等治疗的有效性及预后;手术疗效是否优于保守治疗;减压后是否进行椎间融合、微创脊柱手术的预后是否优于开放手术;滑脱程度较重行融合手术的长期预后;增加融合节段能否提高预后等多个方面还缺乏大样本、随机对照或者前瞻性对比研究的高等级文献支持,无法得出可靠推荐意见。需要根据临床的实际情况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具体条文 一、成人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定义椎弓峡部异常引起的一个腰椎相对于下段腰椎前移引起不同的临床症状,包括背部和(或下肢疼痛,损伤节段或损伤节段以下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受损。该病在成年人中的发病率为3.7%-8%。二、自然病史问题1:腰椎峡部裂(单侧或双侧、青少年或成人发展成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可能性有多大?40%-60%双侧腰椎 峡部裂患者会出现腰椎滑脱,单侧腰椎峡部裂患者几乎不发生腰椎滑脱。推荐等级:B 三、诊断和影像学问题2:诊断成人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最准确体征是什么?没有足够证 据建议用触诊诊断成人峡部裂型腰椎滑脱。推荐等级:I 约半数有症状的成人峡部裂型腰椎滑脱存在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推荐等级:B 问题3:成人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症状和临床表现有哪些?有症状的成人峡部裂型腰椎滑脱患者,大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