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峡部裂性腰椎滑脱影像学诊断的研究进展

峡部裂性腰椎滑脱影像学诊断的研究进展

峡部裂性腰椎滑脱影像学诊断的研究进展
峡部裂性腰椎滑脱影像学诊断的研究进展

腰椎滑脱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腰椎滑脱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作者:黄运绥腰椎滑脱症有哪些治疗方法?腰椎滑脱症一般都是由于外部创伤 或者遗传,劳损等因素所造成的。而且这种疾病一般发作与青壮年和中老年人,比较常见。这种以腰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虽然比较常见,但是严重的时候也是会威胁人们的生活健康。甚至都不能久坐久站。所以,大家要注意哦。下面我们就看看腰椎滑脱的治疗方法吧。腰椎滑脱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腰椎滑脱保守治疗方法如下: 1、腰部制动:包括卧床休息,避免参加腰部负重、扭转、弯腰用力等活动,腰部支具、围腰保护等。 2、药物治疗:腰椎滑脱的治疗方法有哪些?非甾体类抗炎药、病灶注射、神经阻滞治疗、中医药等。 3、手法治疗:常用的屈髋屈膝法、屈脊位手法、拉压疗法、旋转整复法等手法,治疗时手法的力、点、度要准确掌握,切忌过重,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复位后症状虽然消失,但不等于治愈,必须采取可靠的腰椎稳定措施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4、牵引治疗:腰椎滑脱的治疗方法有哪些?目前最常见的是骨盆牵引。采用仰卧臀部垫枕牵引治疗腰椎滑脱,符合生物力学的作用原

理,能够增加腰椎后凸的力量,减少骨盆前倾。另一方面可使腰椎间隙特别是L5~S1的后侧间隙明显增大,腰骶角变小,可减少L5滑脱的剪力。同时由于腰椎持续后凸,对骶棘肌可产生牵引作用,缓解骶棘肌的反射性痉挛和减轻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有利于减轻腰椎滑脱的剪力,并且还可减轻黄韧带的折叠、粘连及其对椎管和神经根的影响,故能取得良好疗效。 手术治疗 腰椎滑脱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如果腰椎滑脱的患者出现了神经症状,而且通过正规的保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缓解,仍然有长期的腰痛和其它滑脱的伴随症状,即保守治疗无效,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就应该考虑手术治疗了。腰椎滑脱的手术方法有很多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如后路滑脱复位、椎弓根螺丝钉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等。其原理是先通过一定的方法将滑脱的椎体复位,然后再将相邻的腰椎进行融合,防止再次滑脱并恢复了腰椎的稳定性。如果有神经根的压迫症状,还需要进行神经根管及椎管的减压,从而消除因腰椎滑脱引起的下肢疼痛麻木等。手术治疗的风险高,不到最后时刻我们不推荐您使用手术疗法。

峡部裂的最佳治疗方法

峡部裂是脊椎峡部裂的简称,又称为脊椎峡部不连、椎弓崩裂。人体生长完全的脊椎,可分为椎体、椎弓、椎板、上下关节突、横突与棘突。上下关节突之间较为狭小的部分称为椎弓根峡部。如果一侧或两侧峡部骨质不连续,则称为脊椎峡部不连。腰椎峡部裂是临床上下腰痛的常见病因之一,其基本病变是峡部骨断裂,至椎体小关节对抗剪切应力能力的丧失,腰椎失稳,最终导致椎体向前滑脱。 对于此病的发生,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先天性的遗传。在胚胎期,椎弓尚未形成,至出生时仍然是分离的。出生后约1~2岁左右,椎弓开始联合。3~6岁后椎体与椎弓骨核融合。如果在发育过程中,椎弓没有联合,留下缝隙、缺口,则成为峡部裂。 另一些学者认为此病系后天性,与外伤及劳损关系明确。Wiltse认为椎弓崩裂是一种应力骨折或疲劳骨折,虽一次严重的损伤也可造成急性骨折,但通常的发生机制是重复的应力。运动员,尤其是体操和举重运动员,椎弓崩裂的发生率较高。 脊椎椎弓峡部裂有哪些症状 脊椎椎弓峡部裂有哪些症状?以下就是关于脊椎椎弓峡部裂的症状的具体介绍:一真性脊椎滑脱 即因椎弓根峡部骨不连所致之前滑脱,此类最多见。 二假性脊椎滑脱 无峡部骨不连,仅由于脊椎或间盘退行性改变,或其他原因所引起的椎体轻度前移位,较常见。 三后滑脱,较少见 上述三种滑脱之共同症状为慢性腰腿痛,单纯性峡不连多无明显临床症状,但由于腰骶部稳定性较差,局部软组织容易发生劳损,出现滑脱者成年后症状明显。 其主要症状为腰腿痛,疼痛部位和性质各有不同,可以为持续性或间歇性,也有仅 在过度劳累时始感疼痛者,疼痛可局限于腰骶部,也可向髋部,骶尾部或下肢放射,如坐骨神经痛,椎管狭窄等,其而产生马尾神经麻痹者,卧床休息后疼痛较轻,自 卧位起床时疼痛加重,腰部活动时内部偶有移动感,病人有显著之腰椎前突,躯干 部略前倾,季肋部与髂骨嵴接近、臀后突、腹下、腰骶部凹陷、第5腰椎棘突显著 后突、行走不便、有摇摆步态、腰部肌肉痉挛、功能受限、尤以前屈为甚、第5腰 椎棘突部明显压痛、脊椎前滑脱明显的妇女、自腰椎前缘至耻骨联合之距离减小、 宛如扁平骨盆、生产时影响儿童进入骨盆。 脊椎椎弓峡部裂具体要做的检查化验?

腰椎滑脱症的诊断与治疗要点

腰椎滑脱症 简介: 腰椎滑脱症是指由于腰椎椎弓峡部裂,是椎体发生滑脱、压迫神经根,产生以腰腿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男性多见,主要发生在L5和L4。 病因: 根据其病因可分为: 1.先天性腰椎弓中央及两侧各有化骨中心,在发育中未能连接而成峡部裂,胎儿出生时即有椎弓峡部的缺损。行走之后逐渐发生滑脱。 2.家族型或遗传性腰椎滑脱症,其原因也是先天性腰椎峡部化骨中心未能愈合,但有明显的家族型,可能系儿童时期细弱的峡部折断而成峡部缺陷。 3.后天性、疲劳骨折,峡部较细小,可能为发生峡部裂的内在因素。相对细小的峡部,在劳动、运动或轻微外伤时,易发生劳损骨折。由于症状轻或无症状而易被忽视,致骨折不连接,形成峡部裂。 4.创伤性腰椎滑脱症,腰椎峡部因外伤特别是后伸损伤,可发生骨折。 临床表现: 发生腰椎滑脱后,患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仅仅在是拍片时发现。也可能会出现各种相关症状,如腰痛、下肢疼痛、麻木、无力,严重时可出现大小便异常。滑脱较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腰部凹陷、腹部前凸,甚至躯干缩短、走路时出现摇摆。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 1.下腰痛,在正中或偏一侧,深在,劳动后加重,休息则好转。疼痛可向臂部或大腿后面放射。如压迫神经根或伴椎间盘突出,则下肢放射痛沿坐骨神经根的分布走行。 2.站立时腰生理前凸增加。

3.直腿抬高多不受限,下肢的感觉、肌力及反射正常。 4.X线片显示腰椎峡部缺陷。峡部裂隙之改变由裂隙增宽、硬化、颈部细长,向前延伸。 5.CT检查可显示腰椎峡部列。在先天性腰椎滑脱严重者,腰前凸明显,L4及L5棘突积气上下韧带常有压痛,腰部活动受限。有神经根受压征者,可根据感觉及肌力的改变来定位。 符合上述第1~3项可拟诊。第5项确诊。 (二)鉴别诊断 1.腰肌劳损和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损伤:好发于长期弯腰工作者。主要症状未腰部酸痛。劳累后加重,卧床休息后好转。但卧床过久后,又感腰部不适,稍事活动后好转。X线片可明确鉴别诊断。 2.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主要症状为腰痛。少数可向下肢放射,第三腰椎横突处压痛,无坐骨神经症状。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 3.腰椎管狭窄症:许多因素可引起椎管、神经根管、椎间孔狭窄使相应部位的脊髓、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受压的症状。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腰痛,马尾神经或神经根受压的症状,特别是间歇性跛行。鉴别主要靠X线正侧位和左右斜片位、CT和MRI。 4.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伴下肢放射痛。增加腹压时下肢放射痛加重,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加强试验阳性。X线正侧位片盒左右斜片位、CT检查可明确诊断。 治疗方案: 1.非手术治疗 (1)无症状的峡部裂及Ⅰ度腰椎滑脱患者不需要特殊治疗。 (2)口服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压痛点局部封闭,理疗,佩带腰围,加强腰背肌锻炼。 2.手术治疗 (1)前路椎间植骨融合术:切除椎间盘,上下椎体作出骨粗面或一骨槽以接纳植骨。用适当器械使脱位椎体复位,于髂骨结节处取适当大小骨块,植于两椎体间,并钢板固定。术后卧床8~12周。石膏腰围固定后起床,再固定8周。

腰椎滑脱诊断症状及治疗方案

腰椎滑脱诊断症状及治疗方案 简介: 腰椎滑脱症是指由于腰椎椎弓峡部裂,是椎体发生滑脱、压迫神经根,产生以腰腿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男性多见,主要发生在L5和L4。 病因: 根据其病因可分为: 1.先天性腰椎弓中央及两侧各有化骨中心,在发育中未能连接而成峡部裂,胎儿出生时即有椎弓峡部的缺损。行走之后逐渐发生滑脱。 2.家族型或遗传性腰椎滑脱症,其原因也是先天性腰椎峡部化骨中心未能愈合,但有明显的家族型,可能系儿童时期细弱的峡部折断而成峡部缺陷。 3.后天性、疲劳骨折,峡部较细小,可能为发生峡部裂的内在因素。相对细小的峡部,在劳动、运动或轻微外伤时,易发生劳损骨折。由于症状轻或无症状而易被忽视,致骨折不连接,形成峡部裂。 4.创伤性腰椎滑脱症,腰椎峡部因外伤特别是后伸损伤,可发生骨折。 临床表现: 发生腰椎滑脱后,患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仅仅在是拍片时发现。也可能会出现各种相关症状,如腰痛、下肢疼痛、麻木、无力,严重

时可出现大小便异常。滑脱较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腰部凹陷、腹部前凸,甚至躯干缩短、走路时出现摇摆。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 1.下腰痛,在正中或偏一侧,深在,劳动后加重,休息则好转。疼痛可向臂部或大腿后面放射。如压迫神经根或伴椎间盘突出,则下肢放射痛沿坐骨神经根的分布走行。 2.站立时腰生理前凸增加。 3.直腿抬高多不受限,下肢的感觉、肌力及反射正常。 4.X线片显示腰椎峡部缺陷。峡部裂隙之改变由裂隙增宽、硬化、颈部细长,向前延伸。 5.CT检查可显示腰椎峡部列。在先天性腰椎滑脱严重者,腰前凸明显,L4及L5棘突积气上下韧带常有压痛,腰部活动受限。有神经根受压征者,可根据感觉及肌力的改变来定位。 符合上述第1~3项可拟诊。第5项确诊。 (二)鉴别诊断 1.腰肌劳损和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损伤:好发于长期弯腰工作者。主要症状未腰部酸痛。劳累后加重,卧床休息后好转。但卧床过久后,又感腰部不适,稍事活动后好转。X线片可明确鉴别诊断。 2.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主要症状为腰痛。少数可向下肢放射,第三腰椎横突处压痛,无坐骨神经症状。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 3.腰椎管狭窄症:许多因素可引起椎管、神经根管、椎间孔狭

腰椎峡部裂有哪些症状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腰椎峡部裂有哪些症状 导语: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腰酸腿疼的症状,通常情况下都是由于过度劳累所导致的,一般是没有什么大碍的,但是经常性的出现类似的症状的情况时候需要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腰酸腿疼的症状,通常情况下都是由于过度劳累所导致的,一般是没有什么大碍的,但是经常性的出现类似的症状的情况时候需要引起重视了,下面我来和大家一起了解下腰椎峡部裂的症状有哪些并且如何可以发现的,希望对您有帮助。 患者症状体征的轻重取决于峡部不连的类型、脊椎不稳情况、滑脱程度及年龄。其临床表现无特征性,与非器质性下腰痛者大多相同。单纯峡部不连多无明显临床症状,多在无意中经X线检查发现。成年后症状逐渐明显,主要为腰腿痛。一般在20~30岁时症状缓慢出现,开始时有下腰痛,或同时有腰腿痛,多为间歇性钝痛,有时为持续性,一般并不严重,对日常生活无影响,仍能从事一般劳动。站立、行走或弯腰时加重,过度劳累或负重受压时症状加剧,卧床休息时,疼痛即减轻或消失,自卧位起床时疼痛又可加重。疼痛可局限于腰骶部,也可向髋部、骶尾部或下肢放射,如坐骨神经痛、椎管狭窄等。但是并非每个患者都出现腰腿痛,坐骨神经痛的发生率只有约50 %。 继发椎体滑脱者,严重时可产生马尾神经麻痹,腿部肌肉萎缩。腰部活动时内部偶有移动感。病人有明显的腰椎前凸,躯干部略前倾,季肋部与髂骨嵴接近。臀后突、腹下垂,腰骶部凹陷,第五腰椎棘突明显后突。行走不便,有摇摆步态。腰部肌肉痉挛,功能受限,尤以前屈为甚。值得注意的是脊椎滑脱诊断特征是第一腰椎棘突出现轻度后突,这主要是由于脊椎滑脱引起的脊椎后凸伴有胸腰椎之间的代偿性前弯。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后路手术治疗

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后路手术治疗 【关键词】手术治疗;腰椎滑脱;内固定 一般资料 56例为峡部裂性腰椎滑脱后路手术随访成功的患者,其中男30例,女26例,年龄24~66岁,平均岁,全部患者均有下腰痛,44例伴有下肢痛,久站或行走下肢麻木和放射痛加重。术前常规行腰椎X线正侧位片、左右斜位片检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CT、MRI辅助检查。X线片检查:L4-5滑脱24例,L5~S1滑脱32例。斜位片显示:所有患者均有双侧峡部裂。根据Meyerding 分度方法,Ⅰ度滑脱27例,Ⅱ度滑脱29例。 手术方法 本组病例均采用后路手术,并用椎弓根螺钉钉棒内固定系统进行固定,行椎体间植骨和后外侧植骨。按椎体间植骨材料分为2组:自体骨组31例, 融合器组25例。具体手术方法:①患者右侧卧位,硬膜外麻醉;

②显露L5~S1棘突、椎板、关节突和横突 根部,可见L5双侧峡部裂,完整取下L5断裂峡部后方的棘突、椎板和下关节突;③清除峡部的纤维瘢痕组织,切除肥厚的黄韧带及增生骨质,切除S1上关节突尖部和内侧,充分扩大神经根管及椎管,尤其是神经根管,直至神经根松弛为止;④此时可直接探到L5和S1的双侧椎弓根,在L5和S1上依次打 入4枚椎弓根钉,撑开即可大部复位,将预弯的短棒植入,撑开上、下钉,恢复椎间隙的高度,转棒弧度向前增加上下钉之间的前凸角,恢复椎体间前凸角,固定钉棒;⑤牵开硬膜囊和神经根,髓核钳将椎间盘咬除,绞刀处理椎间隙,将软骨终板全部绞除,尽可能保护骨性终板,合适大小的2枚自体骨充填的融合器或髂骨块或修剪后的下关节 突植入椎体间;⑥合拢钉棒,加压使椎间融合器或者自体骨块与上下椎体紧密结合;⑦剩余骨剪碎植入后外侧,冲洗切口,置引流管后缝合;⑧术后3周可下床活动,腰围保护3个月。 影像学及疗效评价

腰痛(腰椎滑脱症)中医诊疗方案

腰痛(腰椎滑脱症)中医诊疗方案 (2018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2012年发布的《中医整脊常见病诊疗指南》[1]。 (1)常见于中老年人,女性居多。 (2)慢性腰痛,多为痠痛、胀痛或有沉重感,久坐、久站后症状明显,躺下休息后减轻,可有双下肢麻痹,痠痛无力,或大小便障碍。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2009年发布的《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2]。 (1)病史:常见于中老年人,女性居多,长期劳累或腰部有扭伤史 (2)症状:腰腿痛、间歇性跛行,可能伴马尾神经症状。 (3)体征:腰部后正中处呈“阶梯”样改变,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或阴性;无下肢缺血的阳性体征。 (4)辅助检查:腰椎X线检查可见腰椎曲度异常,相应节段椎弓峡部退变或断裂,椎体移位、神经受压的表现。 (二)诊断分型[3] 根据腰椎X光片表现,结合临床,将腰椎滑脱症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前滑脱型:由腰椎椎弓峡部不连续,或退变、断裂,导致小关节不稳,可见腰椎椎曲加大,上位腰椎椎体相对下位腰椎椎体向前方滑动移位。 2.后滑脱型:由于腰椎退行性改变,椎曲变直或反弓,椎弓峡部多无断裂,上位腰椎椎体相对下位腰椎椎体向后方滑动移位。 (三)证候诊断 1.风湿痹阻证:腰腿痹痛重着,转侧不利,反复发作,阴雨天加重。舌质淡红或暗淡,苔薄白或白腻,脉迟缓。 2.寒湿痹阻证:腰腿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痛有定处,虽静卧亦不减或反而加重,遇寒痛增,得热则减,小便利,大便溏。舌质胖淡,苔白腻,脉弦紧或沉紧。 3.气滞血瘀证:腰腿痛剧烈,痛有定处,刺痛,腰部板硬,俯仰艰难,痛处拒按。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沉涩或迟。 4.湿热痹阻证:腰腿痛,伴有热感或见肢节红肿,口渴不欲饮,烦闷不安,

腰椎滑脱护理查房

---------------------------------------------------------------最新资料推荐------------------------------------------------------ 腰椎滑脱护理查房 腰 5 椎体滑脱一、简要病史患者高绪泉,男,67 岁,因双膝关节及腰部疼痛伴活动受限半年,加重 1 月。 入院前半年,患者不明诱因出现腰部及双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双下肢无麻木,在攀钢医院住院口服药物、外用膏药、针灸理疗等治疗后症状有所好转。 但症状反复。 入院前 1 月,患者不明显诱因出现双膝关节及腰部疼痛加重,以左膝关节及左下肢疼痛明显,为求进一步治疗,2019 年 7 月 29 日门诊以 1、双膝骨关节炎 2、腰椎滑脱收入膝关节外科治疗,于2019 年 8 月 3 日转入我科继续治疗。 查体: 患者步入病房,神志清楚,慢性面容,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饮食、睡眠、大小便正常。 测体温36.2℃,脉搏70 次/分,呼吸20 次/分,血压118/70mmHg。 腰部广泛压痛以腰 4/5 棘间明显,无明显下肢放射痛,肢端感觉血运正常,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 60(-),左下肢直腿抬高试验 50(+),双膝关节微肿胀,广泛压痛,以左膝压痛明显,髌骨碾磨实验、回旋挤压实验阳性,左膝浮髌试验(+),右膝浮髌试验、双膝抽屉试验、内外翻试验阴性,左膝关节屈伸活动(-15-100 度),右膝关节 1 / 9

屈伸活动(-15-100 度)。 X片及 CT 片提示 L5 椎体 I 度滑脱,椎弓峡部不连既往史:患者患高血压 8+年,进行正规口服药物治疗,8+年前在攀钢医院诊断患有脑梗塞及冠心病。 二、诊断: 中医诊断: 腰痹(肝肾不足)。 西医诊断: 腰 5 椎体滑脱。 三、诊疗情况: 中医治疗以骨伤 3 号方以补益肝肾、益气养血、通络止痛。 西医以静脉输入血塞通、复方三维 B 活血化瘀,营养神经等治疗无效后于 2019 年 8 月 18 号在全麻下行后路切开,腰 5 椎复位,椎管减压,腰 5-S1 椎间盘切除,椎间及后外侧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术后予骨科一级护理,静脉输入头孢他啶、骨肽、泮托等补液、抗炎、能量营养对症支持治疗,现病情平稳,定期换药。 四、护理诊断/问题及护理措施(一)焦虑、恐惧: 1、气血不足,心神失养有关 2、与担心预后不佳及术后效果有关预期目标: 患者紧张焦虑等情绪减轻,生理、心理上的舒适感增加,增加战神疾病的信心护理措施: 1、耐心倾听患者诉说,理解患者感受,向患者做好解释,介绍

NASS:成人峡部裂型腰椎滑脱诊疗指南(语音版)

NASS:成人峡部裂型腰椎滑脱诊疗指南(语音版) 作者:虎群盛博士,主治医师,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发表SCI 论文1 篇,中文核心论文5 篇。编译英文文献超100 万字,全网阅读量超200 万人次。个人学术公众号「老虎讲骨」获得15000名骨科医生喜爱NO. 59 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点击收听今日内容的语音音频成人峡部裂型腰椎 滑脱诊疗指南来自老虎讲骨00:00 10:59 作者:虎群盛平台:老虎讲骨(laohujianggu) 成人峡部裂型腰椎滑脱是脊柱外科较为常见的疾病,2014 年北美脊柱学会(NASS)循证医学指南委员会发布的成人 峡部裂型腰椎滑脱诊治指南,结合高质量文献,分别对此类患者的自然史;诊断和影像学;药物、干预、手术治疗的预后;成本效益等多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做了详细总结。适用人群为年龄大于等于18岁的峡部裂型腰椎滑脱患者。共计29个问题,20余项推荐建议。 总体印象 1.影像诊断和滑脱程度较轻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上争议不大。成人峡部裂型滑脱与非峡部裂型滑脱者相比,具有更大的骨盆入射角、骶骨倾斜角、骨盆倾斜角和腰椎前凸角。 2.仅有的2项A级推荐是关于融合的。程度较轻的成人峡部裂型腰

椎滑脱建议行后外侧融合与360°融合手术治疗改善预后。360°融合比后外侧融合影像学融合比例更高。3.而对于药物、牵引及功能锻炼等治疗的有效性及预后;手术疗效是否优于保守治疗;减压后是否进行椎间融合、微创脊柱手术的预后是否优于开放手术;滑脱程度较重行融合手术的长期预后;增加融合节段能否提高预后等多个方面还缺乏大样本、随机对照或者前瞻性对比研究的高等级文献支持,无法得出可靠推荐意见。需要根据临床的实际情况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具体条文 一、成人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定义椎弓峡部异常引起的一个腰椎相对于下段腰椎前移引起不同的临床症状,包括背部和(或下肢疼痛,损伤节段或损伤节段以下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受损。该病在成年人中的发病率为3.7%-8%。二、自然病史问题1:腰椎峡部裂(单侧或双侧、青少年或成人发展成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可能性有多大?40%-60%双侧腰椎 峡部裂患者会出现腰椎滑脱,单侧腰椎峡部裂患者几乎不发生腰椎滑脱。推荐等级:B 三、诊断和影像学问题2:诊断成人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最准确体征是什么?没有足够证 据建议用触诊诊断成人峡部裂型腰椎滑脱。推荐等级:I 约半数有症状的成人峡部裂型腰椎滑脱存在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推荐等级:B 问题3:成人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症状和临床表现有哪些?有症状的成人峡部裂型腰椎滑脱患者,大

腰椎滑脱症临床路径(县级医院版)

腰椎滑脱症临床路径 一、腰椎滑脱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腰椎滑脱症(ICD-10:M43.191、M51.805)行椎管减压或加用内固定、植骨融合(ICD-9-CM-3:81.04-81.08)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常规-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主要症状包括腰腿痛、间隙性跛行,可能伴马尾神经症状。 2.体征:可出现下肢感觉、运动、反射改变;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或阴性;无下肢缺血的阳性体征。 3.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有相应节段滑脱、神经压迫的表现。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常规-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腰椎滑脱症诊断明确。 2.手术治疗指征:腰椎滑脱症经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 3.无手术禁忌证。 4.手术治疗:手术方案主要为椎管减压,根据情况可加用内固定、植骨融合。 (1)椎管减压包括有限减压及全椎板切除减压; (2)内固定、植骨融合包括后外侧固定植骨融合或椎体间融合。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43.191、M51.805腰椎滑脱症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5天。 1.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血生化; (3)血凝常规; (4)血型;

(5)输血常规; (6)血沉; (7)胸片、心电图; (8)腰椎正侧位及伸-屈侧位片、腰椎CT和/或MRI。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 (1)肺功能、超声心动图(高龄或既往有心、肺病史者); (2)对于部分患者,术前可能需要PT-CT、髋关节正侧位片、肌电图、诱发电位检查、椎间盘造影、脊髓造影、造影后腰椎CT、腰椎斜位X线片、肌电图、双下肢血管彩色超声等检查; (3)有相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应科室(如呼吸科、心内科、介入科和麻醉科等)会诊。 (七)选择用药。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接受清洁手术者,在术前0.5-2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1500ml),可手术中给予第2剂。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总的预防用

腰椎滑脱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腰椎滑脱症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腰椎滑脱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腰椎滑脱症(ICD-10:M43.191、M51.805)行椎管减压或加用内固定、植骨融合(ICD-9-CM-3:81.04-81.08)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常规-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主要症状包括腰腿痛、间隙性跛行,可能伴马尾神经症状。 2.体征:可出现下肢感觉、运动、反射改变;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或阴性;无下肢缺血的阳性体征。 3.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有相应节段滑脱、神经压迫的表现。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常规-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 1.腰椎滑脱症诊断明确。 2.手术治疗指征:腰椎滑脱症经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 3.无手术禁忌证。 4.手术治疗:手术方案主要为椎管减压,根据情况可加用内固定、植骨融合。 (1)椎管减压包括有限减压及全椎板切除减压; (2)内固定、植骨融合包括后外侧固定植骨融合或椎体间融合。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43.191、M51.805腰椎滑脱症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5天。 1.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血生化; (3)血凝常规;

(4)血型; (5)输血常规; (6)血沉; (7)胸片、心电图; (8)腰椎正侧位及伸-屈侧位片、腰椎CT和/或MRI。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 (1)肺功能、超声心动图(高龄或既往有心、肺病史者); (2)对于部分患者,术前可能需要PT-CT、髋关节正侧位片、肌电图、诱发电位检查、椎间盘造影、脊髓造影、造影后腰椎CT、腰椎斜位X线片、肌电图、双下肢血管彩色超声等检查; (3)有相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应科室(如呼吸科、心内科、介入科和麻醉科等)会诊。 (七)选择用药。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接受清洁手术者,在术前0.5-2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1500ml),可手术中给予第2剂。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

骨伤科-腰痛病(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腰痛病(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中医诊疗方案 (2017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1)腰部有扭伤史; (2)腰部疼痛,活动受限; (3)腰肌或臀肌痉挛,或可触及条索状硬结,腰骶部可有明显压痛点。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1982年Willis的《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诊断标准》。 (1)腰痛伴臀部疼痛、下肢疼痛和麻木。 (2)X线示腰椎退行性改变(牵拉性骨刺、椎间隙狭窄、小关节增生)。 (3)腰椎前后平行滑移大于2mm。 (二)分期诊断 1.急性期:表现为腰腿疼痛剧烈,活动受限明显,不能站立行走转侧,不能入睡,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2.缓解期:表现为腰腿疼痛、活动受限好转,但仍有疼痛,不耐劳,不能久坐、久站、久行,生活质量受到一定影响。 3.康复期:表现为腰腿疼痛症状基本消失,但有腰腿乏力,久站久坐久行受限得到进一步改善,可从事基本日常生活工作,生活质量得以控制。 (三)证候诊断 1.风寒湿阻证:腰腿酸胀重着,时轻时重,拘急不舒,遇冷加重,得热痛缓。舌淡苔白滑,脉沉紧。 2.血瘀气滞证: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限,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 3.湿热痹阻证:腰部疼痛,腿软无力,痛处伴有热感,遇热或雨天痛增,活动后痛减,恶热口渴,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4.肝肾亏虚证:腰酸痛,腿膝乏力,劳累更甚,卧则减轻。偏阳虚者面色恍白,手足不温,少气懒言,腰腿发凉,或有阳萎、早泄,妇女带下清稀,舌质淡,脉沉细。偏阴虚者,咽干口渴,面色潮红,倦怠乏力,心烦失眠,多梦或有遗精,妇女带下色黄味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腰椎滑脱护理查房

腰5椎体滑脱 一、简要病史 患者高绪泉,男,67岁,因双膝关节及腰部疼痛伴活动受限半年,加重1月。入院前半年,患者不明诱因出现腰部及双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双下肢无麻木,在攀钢医院住院口服药物、外用膏药、针灸理疗等治疗后症状有所好转。但症状反复。入院前1月,患者不明显诱因出现双膝关节及腰部疼痛加重,以左膝关节及左下肢疼痛明显,为求进一步治疗,2016年7月29日门诊以1、双膝骨关节炎2、腰椎滑脱收入膝关节外科治疗,于2016年8月3日转入我科继续治疗。 查体:患者步入病房,神志清楚,慢性面容,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饮食、睡眠、大小便正常。测体温36.2℃,脉搏7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8/70mmHg。腰部广泛压痛以腰4/5棘间明显,无明显下肢放射痛,肢端感觉血运正常,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60°(-),左下肢直腿抬高试验50°(+),双膝关节微肿胀,广泛压痛,以左膝压痛明显,髌骨碾磨实验、回旋挤压实验阳性,左膝浮髌试验(+),右膝浮髌试验、双膝抽屉试验、内外翻试验阴性,左膝关节屈伸活动(-15-100度),右膝关节屈伸活动(-15-100度)。X 片及CT片提示L5椎体I度滑脱,椎弓峡部不连

既往史:患者患高血压8+年,进行正规口服药物治疗,8+年前在攀钢医院诊断患有“脑梗塞及冠心病”。 二、诊断: 中医诊断:腰痹(肝肾不足)。 西医诊断:腰5椎体滑脱。 三、诊疗情况: 中医治疗以骨伤3号方以补益肝肾、益气养血、通络止痛。 西医以静脉输入血塞通、复方三维B活血化瘀,营养神经等治疗无效后于2016年8月18号在全麻下行后路切开,腰5椎复位,椎管减压,腰5-S1椎间盘切除,椎间及后外侧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术后予骨科一级护理,静脉输入头孢他啶、骨肽、泮托等补液、抗炎、能量营养对症支持治疗,现病情平稳,定期换药。 四、护理诊断/问题及护理措施 (一)焦虑、恐惧: 1、气血不足,心神失养有关 2、与担心预后不佳及术后效果有关

腰椎滑脱症

腰椎滑脱症 1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腰椎滑脱症的诊断、治疗与疗效评定。 本《指南》适用于腰椎滑脱症的诊断、治疗与疗效评定。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腰椎滑脱症lumbar Spondylolisthesis 腰椎滑脱症是指由于腰椎椎弓峡部不连,或退化、断裂,椎曲改变,使小关节不稳,致椎体向前、向后或向侧方滑脱,刺激和压迫脊神经、马尾神经引起腰腿痛等一系列症状。 腰椎滑脱症,属中医“腰痛”、“痹证”范畴。 3诊断 3.1诊断要点 3.1.1病史 本病多见中老年人,女性居多,与日常劳动和外伤有密切关系,特别是长时间久坐或妇女妊娠期椎曲加大,由于载重的压应力造成椎弓峡部长期充血而退变、断裂,椎曲异常后出现椎体滑脱。 3.1.2临床表现 3.1.2.1症状 多为慢性腰痛,常为酸胀、沉重、乏力感,开始时感到下腰酸软无力,久坐、久站即感下腰酸痛,卧床休息后减轻,严重时下腰痛,放射到骶部,或双下肢麻痹,甚至酸痛无力,或大小便障碍。 3.1.2.2体征 前滑脱者腰部外观上有明显腰椎前凸,臀部后凸,腰部触诊局部有压痛、凹陷,腰部后正中处呈“阶梯状”样改变,腰部活动障碍。 后滑脱者腰部可呈板硬、僵直,病变节段棘突隆起,腰部后正中处呈“阶梯状”样改变,腰部屈伸受限。 侧滑脱者可见腰部侧弯,臀部向一侧侧凸,双肩不等高,腰部旋转、前屈、后伸受限。 腰椎滑脱可伴有下肢相应的神经支配区域皮肤感觉减退,直腿抬高试验多为弱阳性或阴性,膝或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3.1.2.3影像学检查 3.1.2.3.1X线检查 正位X片示:椎体旋转或轻度侧弯,侧方滑脱可见椎体向侧方位移。侧位X片示:前滑脱者椎曲加大、变直或出现上弓下曲,呈Ⅲ—Ⅴ级,并可以显示滑脱程度。后滑脱者可见椎体向后方滑脱,椎曲一段变直或反弓,呈Ⅲ—Ⅳ级。左右斜位摄X片示:椎弓峡部不连续或断裂。 3.1.2.3.2CT检查 CT检查在反向扫描相应断层可见椎弓根峡部断裂,横断面可显示脊柱滑脱处神经根受压情况,以及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中医诊疗方案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参考1982年Willis的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诊断标准制定。 1.腰痛伴臀部疼痛、或和下肢疼痛、麻木。 2.X线示腰椎退行性改变(牵拉性骨刺、椎间隙狭窄、小关节增生),无峡部不连表现。 3.腰椎前后平行滑移大于2mm。 具备1、2和3即可诊断。 (二)证候诊断 1.风寒湿阻证:腰腿酸胀重着,时轻时重,拘急不舒,遇冷加重,得热痛缓。舌淡苔白滑,脉沉紧。 2.血瘀气滞证: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限,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 3.湿热痹阻证:腰部疼痛,腿软无力,痛处伴有热感,遇热或雨天痛增,活动后痛减,恶热口渴,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4.肝肾亏虚证:腰酸痛,腿膝乏力,劳累更甚,卧则减轻。偏阳虚者面色恍白,手足不温,少气懒言,腰腿发凉,或有阳萎、早泄,妇女带下清稀,舌质淡,脉沉细。偏阴虚者,咽干口渴,面色潮红,倦怠乏力,心烦失眠,多梦或有遗精,妇女带下色黄味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5.气血亏虚证:面色少华,神疲无力,腰痛不耐久坐,疼痛缠绵,下肢麻木。舌淡苔少,脉细弱。 二、治疗方案 (一)手法 1.松解类手法 (1)基本手法:腰腿部一指禅推法、点按法、滚法、拿法、揉法、推法、叩击法等,可选择上述手法一种或几种放松腰骶部部的肌肉,时间可持续3~5分钟。 (2)腰部牵引法:患者俯卧位,两手紧抓床头,术者位于床尾,两手分别握住其两下肢的踝部,沿纵轴方向进行对抗牵引。 (3)腰部屈曲滚拉法:患者仰卧位,两髋膝屈曲,使膝尽量靠近腹部。术者一手

扶两膝部,,一手扶两踝部,使腰部过度屈曲,再将双下肢用力牵拉伸直。 2.整复类手法 (1)坐姿定位旋转复位法:(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项目.课题号:2002-Ⅲ-09)第1步:晃腰推拿。患者俯卧,全身放松,医生双手置脊柱两旁,骶棘肌表面,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有节奏地推揉骶棘肌,同时使腰段脊柱左右晃动。第二步:定位旋转扳法:患者坐于特制的治疗椅(见图1)上,腰部放松,固定患者的双下肢,术者一手顶住滑脱腰椎的棘突,另一手从患者健侧的腋下穿过,按住对侧的颈肩部,先令患者慢慢作脊柱前屈,当前屈至拇指下感到棘突间隙张开时,在此幅度稳住;嘱患者向健侧作最大幅度的旋转;同时按住颈肩部的手屈曲旋转患者腰部,此时常能听到“咔嗒”声,术者按住棘突的拇指下也感有棘突跳动。患侧侧重复同样的手法操作。第三步:嘱患者俯卧于诊床上,应用推、揉、滚、拿等放松手法放松患侧腰部及患肢。施术完毕。 图1 腰椎坐姿旋转治疗椅 (2)腰椎斜扳法:第一步,晃腰推拿。患者俯卧,全身放松,医生双手置脊柱两旁,骶棘肌表面,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有节奏地推揉骶棘肌,同时使腰段脊柱左右晃动。第二步,让患者侧卧位,健肢在上,患肢伸直,健肢屈髋屈膝,术者一肘部按于肩前,一肘部按于健侧臀部,两肘向相反方向用力,当腰部有绞锁感时两肘突然用力,可听到“咔嚓”响声,然后让患者健肢在下,患肢在上,侧卧位,再次重复上述手法,术毕。 (3)抱膝滚腰法:让患者仰卧于治疗床上,屈膝屈髋,双手抱膝。术者一手抱膝一手抱臀部,将患者下肢抱起,膝盖紧贴胸部,做腰部前屈翻滚运动。每次10~20分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中医诊疗方案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参考1982年Willis的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诊断标准制定。 1.腰痛伴臀部疼痛、或和下肢疼痛、麻木。 2.X线示腰椎退行性改变(牵拉性骨刺、椎间隙狭窄、小关节增生),无峡部不连表现。 3.腰椎前后平行滑移大于2mm。 具备1、2和3即可诊断。 (二)证候诊断 1.风寒湿阻证:腰腿酸胀重着,时轻时重,拘急不舒,遇冷加重,得热痛缓。舌淡苔白滑,脉沉紧。 2.血瘀气滞证: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限,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 3.湿热痹阻证:腰部疼痛,腿软无力,痛处伴有热感,遇热或雨天痛增,活动后痛减,恶热口渴,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4.肝肾亏虚证:腰酸痛,腿膝乏力,劳累更甚,卧则减轻。偏阳虚者面色恍白,手足不温,少气懒言,腰腿发凉,或有阳萎、早泄,妇女带下清稀,舌质淡,脉沉细。偏阴虚者,咽干口渴,面色潮红,倦怠乏力,心烦失眠,多梦或有遗精,妇女带下色黄味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5.气血亏虚证:面色少华,神疲无力,腰痛不耐久坐,疼痛缠绵,下肢麻木。舌淡苔少,脉细弱。 二、治疗方案 (一)手法 1.松解类手法 (1)基本手法:腰腿部一指禅推法、点按法、滚法、拿法、揉法、推法、叩击法等,可选择上述手法一种或几种放松腰骶部部的肌肉,时间可持续3~5分钟。 (2)腰部牵引法:患者俯卧位,两手紧抓床头,术者位于床尾,两手分别握住其两下肢的踝部,沿纵轴方向进行对抗牵引。 (3)腰部屈曲滚拉法:患者仰卧位,两髋膝屈曲,使膝尽量靠近腹部。术者一手扶两膝部,,一手扶两踝部,使腰部过度屈曲,再将双下肢用力牵拉伸直。 2.整复类手法 (1)坐姿定位旋转复位法:(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项目.课题号:2002-Ⅲ-09)第1步:晃腰推拿。患者俯卧,全身放松,医生双手置脊柱两旁,骶棘肌表面,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有节奏地推揉骶棘肌,同时使腰段脊柱左右晃动。第二步:定位旋转扳法:患者坐于特制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