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地方政府环境法律责任研究

地方政府环境法律责任研究

协同治理综合模型案例解析及政府改进建议

协同治理综合模型应用案例分析 一、案例基本情况 (一)星雨儿童康健园 1. 基本情况 2.配臵情况 基础设臵配臵:居民小区内独栋三层。由徐汇区教育局以优惠价格租予。设有感觉 综合训练室、多媒体感官训练室、淘气堡游乐室、个别训练教室、精细训练室、音乐/图画教室、普通教室、休息室、操场等康复教学设施。 人员配臵:教职员工20名,主要专业背景为心理学、社工、学前教育及特殊教育; 设有教研部、教务部、发展部、行政部、财务部五个部门;理事会成员来自上海市特殊教育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特教系、华东理工大学社工系、上海师范大学心理系等11名专家学者组成。 教学教务:对每位儿童进行个人综合评估和个案课程评估,制定IEP个别化教学计 划,多元化教学和训练方法;家长培训,家校合作;自闭症儿童与正常儿童融合教育。 效果:成为兼具专业性与公益性的较为成熟的机构。

(二)九点社工站 1. 基本情况 2. 目标与服务举措 目标:为不同类型社区青年提供满足他们特定需求的服务 服务体系:交友、专业团体培训、义工行动(重点)。 举措:(1)满足不同人群的个性化需求。为全职妈妈提供交流平台;为英语爱好者开设英语沙龙;为在沪生活与工作的新上海人、外来媳妇、境外人士开设沪语学习班。(2)积极调动自身志愿者资源,回应社区为老服务需求,面向社区高领、孤寡老人开展“爱暖 心扉”公益行动,为老年人提供探访、康乐、精神慰藉等服务,弘扬关爱老人理念。 二、案例的协同治理综合模型分析 (一)外部环境 在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方面,我国法律并没有任何障碍,且政府已高度关注,并支持将部分公共服务的供给权交给社会组织。 [上海市徐汇区 ]

地方政府环境管理中的多主体协同治理

地方政府环境管理中的多主体协同治理 杨娟 (湖南大学法学院公共管理,湖南省长沙市,410009)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诸多的环境污染问题, 给地方环境管理带来巨大的挑战。而目前主要的政府作为单一主体的环境管理将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因为地方的环境管理可能会影响到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公共选择理论和治理理论的引导下, 提倡地方环境管理主体的的多元化, 促进公众的广泛参与是必然并且正确的选择。 关键词:主体多元化;参与式治理;协同治理 中图分类号:X 文献标识码:A 目前, 我国正处于经济的加速发展期, 据中科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预测,到203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将达到世界第一;到2050年,人均GDP将达到当前发达国家的程度;到21世纪末,人均GDP和人均社会发展水平都将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带来诸多的环境污染问题, 给地方环境管理带来巨大的挑战。而目前主要的政府作为单一主体的环境管理将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因为地方的环境管理可能会影响到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公共选择理论和治理理论的引导下, 提倡地方环境管理主体的的多元化, 促进公众的广泛参与是必然并且正确的选择。 关于“参与式治理”的界定,尽管没有得出一个统一概念,但大家普遍认为,“参与式治理”的核心要素是“参与”,它强调利益相关者广泛参与到与自身利益相关的政治决策和政府服务中,利益相关者包括公民、社会团体、企业等个人和机构。 国外关于“参与式治理”的研究成果主要有美国政治学家卡罗尔·佩特曼在1970年出版的《参与和民主理论》一书, 系统阐述了以参与理念为核心的民主理论。所谓参与性社会,“即社会中所有领域的政治体系通过参与过程得到民主化和社会化”。真正的民主应当是所有公民直接的、充分参与公共事务决策的民主,从政策议程的设定到政策的执行,都应该有公民的参与。只有在大众普遍参与的氛围中,才有可能实践民主所要实现的基本价值如负责、妥协、个体的自由发展和人类的平等。本杰明·巴伯认为,所谓“参与”,是“积极的公民进行直接的自我管理,他们并不必要在每个层次和事件上进行具体管理,但是,在做出基本决策和进行重大权力部署的时候他们必须经常充分地和详尽地参与。”世界银行认为参与式治理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运用,改善了当地的政治生态,提升了公民的主体意识,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 国内对于“参与式治理”的研究与界定尽管晚于国外,但却发展的非常迅速。项继权在《参与式治理:臣民政治的终结》中提出参与式治理强调社会组织和公众个人参与社会和社区的管理过程,发展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及公民各主体间的多元参与、合作、协商和伙伴关系,建立政府主导,社会、企业、公众多元主体参与的现代城市基层管理体制,这也是现代民主在当代中国的实践形式。而范玫芳认为,“参与式治理”是一个规范性的概念,等同于“协商民主”或“审议民主”。在这一用法上,“参与式治理”与以往的“参与式民主”、“强势民主”的概念没有太大区别。“参与式治理”被看作是“参与式民主”、“协商民主”或“强势民主”的实践,是治疗当前代议民主的良方。也突出强调了“参与”的重要性。陈剩勇和赵光勇认为,“参与式治理”是指与政策有利害关系的公民个人、团体和政府一起参

加强地方政府社会管理的职能论文(1)

摘要 我国己进入到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充满发展风险的时期。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生活方式的快速变迁,社会结构的急剧分化,以及社会价值观念的日益的多元化,都会使各种社会矛盾尖锐地反映出来。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加大了我国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工作的难度。所以对当前地方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问题的研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价值,又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本论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就我国地方政府如何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职能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若干对策和措施。 论文首先阐述了论题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综合评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在本领域所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继而对我国地方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涵义与具体构成,然后对我国地方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存在的五大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论述了造成地方各级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弱化的基本原因,提出以更新管理观念,创新地方政府社会管理运行机制,建立地方公共财政体制,培育社会管理多元主体,改进地方政府社会管理方式等途径来强化我国地方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 关键词:地方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对策

ABSTRACT It is a very important and risky Period that China has stepped in during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social lifestyle changed rapidly social structure divided,and the view of social value diversified. With the great change of the social system, the social management of local government become more difficult. This thesis is about how to strengthen the social management functions, which in order to meet the broad masses of citizens’increasing demands for public services under the macroeconomic environment. Firstly, the thesis is on the subject of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comprehensively review of social management functions, and then introduce the framework and research methods. Then analysis the local governments’social management exsit in the following the meaning and specific composition of the social management functions of local government; Then analyze the causations of these problems. In the end of the thesis, proposing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local govern ments’social management. These countermeasures are improving the management concept, innovating the operating mechanism of local government, setting up local public finance system, nurturing the pluralistic main body of the society management and improving the administration of local government. Keywords: Local Government, Social Management Function, Countermeasures

地方政府治理教学大纲

《地方政府治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从理论上掌握地方政府治理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和基本知识,从而对中国地方政府组织形式、职能和结构以及地方治理的方式、方法有较系统、完整的理解和把握,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于地方公共事务管理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地方政府管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二、教学时数 计划学时:36学时 三、教学方式 1.课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除了课堂讲授知识,教师还按各章学习内容为学生安排参考阅读材料,目的是强化和加深学生对所学章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对专业学习的思考,学生们可在课后向老师提出问题,扩大知识面。 2.课堂讲授与课堂随机提问相结合。在课堂上,教师根据所讲课程内容抓住重点或难点向学生提问,从而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要求及内容 地方政府治理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地方政府治理的基本理论框架,二是把治理理论引向中国地方政府的管理实践。地方政府治理从管理学的角度,研究政府如何运用地方治理的方式、方法来处理公共事务管理方面的问题。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地方政府概述 一、国家、政府与社会 (一)什么是国家 (二)政府:国家主权的执行者 (三)“社会”的概念 二、地方政府的内涵和特征 (一)地方政府的内涵 (二)地方政府的基本特征 三、地方政府的类型 (一)按地方制度划分的地方政府 (二)按设置目的划分地方政府 (三)按行政层级划分的地方政府 四、地方政府的价值 (一)政治层面的价值 (二)社会层面的价值 第二节地方政府研究 一、西方地方政府研究 (一)西方地方政府研究的历史回顾 (二)西方地方政府研究的基本现状 二、中国地方政府研究 第三节当代中国地方政府研究的意义、对象与方法 一、当代中国地方政府研究的意义 (一)有利于从系统的角度梳理地方政府相关的基本问题

地方政府治理》第03章在线测试

地方政府治理》第03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46:35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中国古代封建帝制时期的地方政府,属于( ) A、自治体地方政府 B、民主集中制地方政府 C、行政体地方政府 D、混合体地方政府 2、关于自治体地方政府的说法,正确的有( ) A、管辖事物的范围和权限不确定 B、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和法人资格 C、政府官员由上级政府任命 D、实行政令统一,与中央形成统一的行政制度 3、地方政府层级结构划分的依据是( ) A、地方人口的数量 B、地方疆域的范围 C、权力资源的分配 D、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和当地居民的关系 4、当前中国一般地域型地方政府单位主要有( ) A、省市县乡 B、省市县 C、省县乡 D、市县乡 5、我国城镇型地方政府的建制单位主要有( ) A、市镇市辖区 B、县镇 C、市县镇 D、市县市辖区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自治体地方政府的优点有( ) A、能够有效地吸纳民意,有效地监督政府 B、促进地方的积极性 C、培养地方民众的民主意识与民主技能 D、能够克服地方偏见和地方保护主义

E、有助于政令统一 2、地方政府层级结构的类型主要有( ) A、高层政府 B、中层政府 C、基层政府 D、单一制政府 E、联邦制政府 3、地方政府功能结构的设置,主要目的是( ) A、维护政治统治考虑的需要 B、基于行政管理的需要 C、基于发展平衡的需要 D、维护少数民族利益的需要 4、地方政府的权限特点在于( ) A、必须由中央政府或联邦成员政府划定 B、必须在法定的地域范围内行使 C、必须在法定的事物范围内行使 D、必须由国家立法机关确定 5、影响地方政府权力结构配置的主要因素有( ) A、地方的实际需要 B、中央政府政治统治的需要 C、政治理念的差异 D、权力的本质属性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一般地域型地方政府在各国地方政府中总是居多( )

如何提高地方政府环境污染治理的能力

如何提高地方政府环境污染治理的能力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高度关注,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方面所承担的责任也日益加重。环境污染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包括城市人口越来越集中,产生的生活垃圾和污水、汽车尾气、工业化水平提高导致的环境破坏等等。面对污染源日益增多,环境急剧恶化的趋势,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治理和管控,我们的生存空间将会越来越恶劣,如何提高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能力则是政府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环境污染;地方政府;治理;可持续发展 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地方政府必须提高认识,加大对环境污染治理的力度,采取必要的手段,比如工业三废排放、尾气排放、粉尘污染等。作为城市中居民,也应该加入到环境治理的行列中来,从自身做起,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地放政府要充分发挥其领导与监督的职能,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污染现状分析 《201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指出,主要四项污染物指标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2423.7万吨,氨氮排放量为253.6万吨,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11.7万吨,氮氧化物排放量为2337.8万吨,这主要四项指标与上年均同比下降。 但是,我们仍要清醒的认识到,我国环境状况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环境矛盾凸显,压力继续加大。一些重点流域、海域水污染严重,部分区域土壤、地下水等污染显现和城市大气灰霾现象突出,许多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部分地区生态损害严重,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人民群众环境诉求不断提高,突发环境事件时有发生,环境问题已成为威胁人体健康、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随着人口总量持续增长,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能源消费总量不断上升,污染物产生量将继续增加,经济增长的环境约束日趋强化。 面对环境问题,虽然地方政府给予高度的重视,而且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治理措施,也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得到民众的肯定,但是环境状况依然严峻,与民众的期望仍有较大差距。这就需要地方政府继续加大治理力度,协调好城市发展与环境污染两者之间的矛盾,才能真正的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地方政府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作用 《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法律赋予政府环境保护的主要责任主体,因此,其履行环境保护职责的程度直接关系到环境质量的优劣。 为了给民众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政府如何在环境保护中发挥作用,切实做

政府协同治理的内涵、模式与价值考量

第37卷第4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7月 Vol.37 No.4 Journal of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Jul. 2015 ────────── 基金项目: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X 2014B280) 收稿日期:2014-12-02 作者简介:胡徽(1990-),女,湖南邵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 -138- 政府协同治理的内涵、模式与价值考量 胡 徽 (湘潭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 摘 要:深入研究政府协同治理这一新兴治理模式,对于完善政府治理体系、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具有极强的时代价值。从分析政府协同治理的深层次内涵出发,总结了政府主导式、主体并行式、多元驱动式等三种协同治理模式,探讨政府协同治理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挑战,以此促进我国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关键词:协同治理;政府主导式;治理体系;善治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9115(2015)04-0138-04 DOI :10.3969/j.issn.1009-9115.2015.04.036 The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of the Government: Connotation, Pattern and Value Consideration HU Hui (College of Public Management, Xiangtan University, Xiangtan 411105, China) Abstract: In promot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nation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management ability, further study is made on the new management model of government coordinated management. From analyzing the deep connotation of the government coordinated management, the government leading types are summarized. They are government dominated type, subject parallel type and multiple drive type. The value and practical challenges of government cooperative governance theory are discussed to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our country government management system and management ability. Key words: the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government dominated; governance system; good governance 协同治理(joint-up governance )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作为现代社会治理命题的基本趋向,它力图把经济组织、第三部门及公民社会拉回公共事务治理中来,重塑包括政府在内的社会治理主体在急剧变化的治理形势中新的角色定位,发掘政府与社会合作新的功能形态。从纵向的历史发展过程来看,政府协同治理并非自然天成,而是社会治理模式发展的必经阶段,是统治型政府模式向管理型和治理型政府模式转变的必然结果,也是探索新的政府治理模式的必然产物。 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治理模式,政府协同治理的研究在中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协同治理理论被应用到中国的政府管理之后,它还必然地面临着为适应中国国情、社情、民情而进行修正、完善的使命过程。 一、政府协同治理的内涵 政府协同治理的灵魂支柱是马克思主义合作学,其理论源头主要来自管理学中的多元治理理论与物理学中的协同学理论,同时还吸收了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诸多学科的理论精华和研究精髓。就协同治理的思想内核而言,最重要的理论渊源当属协同学理论和多元治理理论。 1. 政府协同治理的概念 政府协同治理就是政府主导或引导下的社会治理实践过程。具体而言,就是在这个系统的治理过程中,通过平等参与、协商对话、合作共赢来整合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民等各个子系统的力量,以现实的公共利益为连结纽带,以已有的法律法规、伦理道德为实践规范,形成一个全面的、有效的社会治理系统,并促使组

西部地方政府管理创新论文

西部地方政府管理创新论文 一、依法行政对于西部地方政府管理创新具有特殊意义 (一)依法行政是西部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的重要路径 1依法行政是西部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的必由之路。中国国情决定了西部大开发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政府性开发行为,离开了政府的直接参与和支持,离开了政府的规划、投入、调控和管理,西部大开发将不可能顺利实施。无数事实如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青藏铁路、西部退耕还林还草等重大生态环境保护等不断证明,政府的直接参与是顺利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有力保障。但政府如何参与西部大开发,参与到什么程度,怎样才能做到权力不越位、不缺位和不错位,却还是一项需要认真调查研究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到目前为止,实践不断地证明,政府特别是西部地区的政府要适应西部大开发的实际需要,只有不断进行管理上的创新——全面依法行政,才能适应西部大开发的发展需要,也才能把西部大开发实施好,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2依法行政是西部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的核心内涵。政府管理创新是一项全新的课题,涉及到政府管理的方方面面。内容十分庞杂。选择什么切入点进行创新,怎样创新,创新到什么程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适应西部大开发的实际发展需要,这是需要做出明确回答的。就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外部环境来看,中国加入WTO,成其正式法定成员多年,必须严格按照WTO法定规则和程序做事。通俗地说,WTO本身就是一套较为规范和成熟并带有强制性的规范国际贸易的法律制度,这就要求中国各级政府按其法律制度依法行政。就国内环境来看,中国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治国的基本方略,因此,各级政府依法行政必然成为其题中应有之义,依法行政成为各级政府进行管理创新的基本核心内涵。 (二)依法行政是西部地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根本保障 1依法行政是西部地方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科学发展观不但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重大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关乎国家和地方发展的重要实践问题,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指导思想,也是西部地区政府依法行政的基本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四个基本点对于政府依法行政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发

中国地方政府层级改革论文

中国地方政府层级改革 首先我们来了解什么叫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是与中央政府相对应的术语。对于联邦制国家,地方政府是中央政府的分支机构,是为治理国家部分地域由中央政府设置的:对于单一制国家,地方政府是国家设置在中央政府之下,行使部分国家权力,管理国家和地方事务的地域性政府。 然后了解什么是地方政府结构。地方政府结构,是国家为实施政治统治和行政管理,依据一定的原则和法律程序对其领土进行划分,形成一些大大小小的区域,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分层、分类的地方政府,由此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制度化系统。地方政府结构的组合方式有其内在规定性的。它是由国家的民族状况、历史传统、经济发展水平和政治统治与整合治理的需要而决定的。地方政府结构组合方式在形式上主要表现为:层级化和类型化。层级化构成地方政府体制的纵向结构,类型化构成地方政府体制的横向结构。层级化是指地方政府体制结构中的各个地方政府在纵向上分为若干层次,并依照上下隶属关系组合形成的结构。各级主要与其上级发生统辖与被统辖的关系,故纵向的层级结构是地方政府结构的基本结构,按其本身不同的权限排列在不同的等级,构成国家行政管理的最基本体系,从而保证国家行政管理的稳定性、有效性,使管理活动得以有序地进行,获得最佳的效能。行政学基本理论认为,行政组织的上下级之间、每级行政组织各组成部门之间,存在领导与被领导、命令与服从关系的组合方式,这种排列组合方式称为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它主要涉及两个问题,即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之间的关系。行政管理层次是指行政组织纵向划分的管理层级的数目,行政管理幅度是一级行政机关或一个行政首长直接领导和指挥的下级单元数目。 最后了解地方政府的分类。根据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间的关系,分为基层地方政府、中层地方政府和高层地方政府。不同层次的地方政府同中央政府和辖区居民的距离不同,承担的职责也不同。地方政府在层级划分中所居的位置离中央政府越近,级别越高,中央政府所赋予的职责与权限越大,其承担的管理职能越具有政治性,管理方式越趋于间接性:反之,地方政府在层级划分中所居的位置离中央政府越远,级别越低,则与管理对象一居民的距离越近,其承担的管理职

大学《地方政府治理》考试题库及答案

专门针对管理人员而设计的工作分析系统,是所有工作分析系统中最有针对性的一种系统是( ) 。 收藏 A. 管理人员职务描述问卷 B. 管理人员职位描述问卷 C. 管理人员职责描述问卷 D. 管理人员任务描述问卷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分析对象是管理职位和督导职位,由任职人员自己完成。是一种以工作为中心的工作分析方法,是外国近年来最新的研究成果。这种工作分析方法是()。 收藏 A. 问卷调查法 B. MPDQ C. PAQ D. FJA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 任职者所从事的工作在组织中承担的责任、所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及要求是()。

A. 工作职责 B. 工作关系 C. 工作概要 D. 工作权限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组织活动中最基本的要素是()。 收藏 A. 岗位 B. 工作 C. 职务 D. 人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 地方政府管理与一般管理的不同之处在于政府管理活动的()收藏

权威性和公共性 B. 强制性 C. 指令性 D. 计划性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首次确定当代中国地方各级政府的组织结构和体制的是()年宪法收藏 A. 1982 B. 共同纲领 C. 1975 D. 1954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 社会资本培育和地方公共组织网络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是( ) 收藏 A. 善治理论

公民参与理论 C. 单中心治理理论 D. 多中心治理理论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 地方政府层级结构划分的依据是( ) 收藏 A. 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和当地居民的关系 B. 地方人口的数量 C. 权力资源的分配 D. 地方疆域的范围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政府间纵向关系中最核心的是()收藏 A. 分权关系 B. 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地方政府治理》第02章在线测试

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地方政府治理》第02章在线测试《地方政府治理》第02章在线测试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地方政府层级的划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依据各个时期的发展状况而有不同。我国目前实行( )制。 A、省、市、县(县级市)、乡(镇)四级制 B、省、县、区、乡四级制 C、省、县、人民公社三级制 D、大区、省、县、乡四级制 2、我国历史上秦灭六国后,建立了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以下不属于当时地方政府类型的是( ) A、州 B、里 C、县 D、郡 3、与中央政府相比较,地方政府教多地承担( ) A、政治职能 B、经济职能 C、社会职能 D、文化职能 4、标志着中国地方政府正式产生的是()的出现 A、乡 B、郡 C、村 D、县 5、首次确定当代中国地方各级政府的组织结构和体制的是()年宪法 A、1982 B、1954 C、1975 D、共同纲领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地方政府的基本特征有() A、地域的特定性 B、地位的双重性 C、权力的有限性 D、职能的政治性 E、结构的差异性 2、地方政府权力的有限性主要体现在() A、治理的区域范围有限 B、权力的非主权性 C、职责的有限性 D、受中央政府直接领导 E、地方政府没有自主性 3、关于地方政府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地方公共政策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 B、是实现国家政治统治的基础

C、是基层民主政治的建设者 D、是联系中央与地方的必要中介 E、联邦制国家的州政府就是地方政府 4、广义上的地方政府往往指() A、地方国家行政机关 B、地方国家代议机关 C、地方国家司法机关 D、地方国家公安机关 E、地方军事机关 5、地方政府地位的双重性指的是() A、既是执行者,又是领导者 B、既要维护国家利益,又要维护地方利益 C、在纵向上受中央政府和上级政府领导或指导 D、在横向上受制于同级权力机关的监督和指导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西方国家往往从广义上理解地方政府概念,把地方代议机关、地方行政机关以及地方司法机关统称为地方政府() 正确错误 2、地方政府就是地方利益的代表者() 正确错误 3、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承担的职能相同() 正确错误 4、无论是单一制国家还是联邦制国家,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关系都是相同的() 正确错误 5、中央集权制是西方国家地方政府形成的基本前提() 正确错误 在线测试:满分代做QQ1340038370 郑大所有专业的在线收听、在线测试、网上考试、提交作业、课程论文、毕业论文等服务,100% 保过。欢迎新老学员合作! 需要帮助联系QQ:1340038370

政府生态环境治理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政府生态环境治理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环境的不断恶化已经产生了一系列严峻的问题,把各国政府推上了治理的前台,并成为近年来政府职能转变的一项要务。由于政府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行为、理念、制度、手段和方式的不完善,必然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分析政府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问题,并找到与政府行为特点相适应的解决途径就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环境治理;生态政府;环境保护;绿色GDP 人类无时无刻不生活在一个环境当中,人们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引起环境的变化,而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政府对于环境的治理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政府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政府环境治理力度的加大,环境治理已取得显著成效,但政府在环境治理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研究这些问题并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对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小康社会、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的全面和谐有着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即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对其需求的能力的一种发展方式。我国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发展经济,而经济的发展有赖于环境和资源的支撑。政府治理环境,将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p101-103) (二).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已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成为当今的一大公害,政府治理环境,正确处理好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治理环境,保护环境,将会为我们建设小康社会提供重要的基础与前提,是我国早日实现全民的小康的有力保障。 (三).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与自然和谐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人与自然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的载体,它可 以减少或消除因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导致的各种社会矛盾。更重要的是,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就必须发挥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大力加强环境保护、正确处理人与资源的关系。环境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促进民主法治和公平正义,促使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促进经济繁荣和持续发展,进而全面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政府生态环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中国的环境问题已不是什么“隐约逼近的危机”,而是一个眼前的危机。我想, 大家可能曾在不同的场合赞美过中国过去25年里GDP年均增长8%的奇迹。然而这种增长是资源和环境更快速度的损耗为代价的。现今,政府已意识到环境治理问题的严重性并积极展开行动,已经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但政府在环境治理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行政管理硕士毕业论文题目参考.

公共管理学科行政管理硕士毕业论文题目 1、经济全球化对中国行政管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模式变革 3、公务员保障机制研究 4、论公职人员的身份保障与廉政建设 5、行政委托研究 6、行政授权立法研究 7、论行政自由裁量权 8、论中介机构与行政部门的脱钩和改制 9、政府行政执法研究 10、公务员考试评价机制研究 11、小城镇行政体制之我见 12、公务员绩效评估体系研究 13、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研究 14、电子政务问题研究 15、行政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研究 16、我国当前依法行政的现状与改革研究 17、行政沟通中的障碍与对策研究 18、论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行为研究 19、行政领导者的素质与影响力的关系研究 20、我国国家公务员培训研究 21、行政监督与行政效率 22、行政职能转变研究 23、行政体制改革研究 24、行政组织冲突研究 25、行政公开化研究 26、行政信息化研究 27、行政伦理研究 28、如何强化地方政府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制度创新 29、中国转型期公共危机管理对策研究 30、新公共管理思想对中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影响与借鉴 31、论公务员与国家的关系 32、简论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方向及其保障 33、当代西方行政改革模式及其借鉴 34、电子政府建设的标准化参考模式初探

35、政府信息化给政府管理带来的机遇、挑战及对策制约 36、行政监督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方式 37、行政领导的方法与艺术 38、公务员激励的模式研究 39、电子政府的内涵及对行政发展的影响 40、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的思考 41、地方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与地位研究 42、公务员管理与晋升问题研究 43、政府管理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对策研究 44、行政改革与行政体制创新 45、行政改革的动力机制 46、当前行政管理制度化法制化的思考 47、论地方政府与公共管理 48、行政管理中的行政成本研究 49、中央与地方的职权关系 50、小城镇行政体制之我见 51、论公务员与政党的关系 52 、论政府行为能力 53、论政府的利益及其对行为影响 54 、当代中国政府利益的分析 55、公共领域道德缺失问题研究 56、领导信用问题研究 57、地方政府制度创新行为研究 58、市场经济发展与政府信用的关系分析 59、政府与制度变迁 60 、政府行为失范及其约束机制建立 61、现代科技发展与政府管理创新 62 、地方政府与市场化改革 63、中国行政管理运行机制问题分析 64、素质教育与政府教育体制问题分析 65、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增强政府的监督意识

我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论文

我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论文 摘要时至今日,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仍然严重滞后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我国政府在履行其职能方面存在严重的“错位”现象。而地方政府作为承接中央政府宏观调控和直接联系企业与市场的中观层面的特殊角色,其角色“错位”是转轨时期经济秩序混乱的重要原因。要促进经济有序发展,需要对地方政府角色错位进行矫正,重朔地方政府职能。各级地方政府应依照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以构建服务型政府作为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理性诉求,突出服务导向,职能的“退位”与“补位”相结合,明确职责,科学定位,切实规范政府与企业、社会、公民、市场4个方面的关系,努力构建服务型政府,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社会为本的宗旨。 关键词地方政府; 职能转变; 公共服务 中国市场化取向改革已走过了210几年的历程,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以及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的职能转变还没有从根本上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其作用的发挥受到很大制约,甚至成为进1步深化改革的障碍。改革的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我国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1系列问题,都直接或间接涉及到政府自身的改革。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政府角色的合理定位及其作用的有效发挥,是改革成败从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否最终确立的关键。尤其在当今我国已经加入WTO,明确地方政府角色定位,加快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具有紧

迫性和现实性的意义。 1 地方政府职能的科学定位 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地方政府作为承接中央政府宏观调控和直接联系企业与市场的中观层面的特殊角色,要扮演好这1角色,首先要对地方政府职能进行科学合理定位。 1.1 地方政府是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中间传递层 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政府不应再作为中观经济决策层主导资源配臵,而应由市场在资源配臵上发挥基础性作用。地方政府的中观经济决策职能应集中于以下3个方面。首先,承接中央政府宏观调控任务。包括制定相应的地方经济政策,保证中央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的贯彻落实;其次,引导地方经济健康运行。主要包括制定地方中长期发展规划,合理选择地方经济发展速度;调整优化地方经济结构,构建地方优势产业;再次,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平。 1.2 地方政府是地区内有效竞争的市场环境的营造者和保护者 地方政府应从微观经济领域转移出来,把1切可以由市场调节的归还市场。它对微观经济运行的管理应从直接干预变为间接调控,主要是通过制定地区性法规、政策及地方市场规划为市场运行的正常秩序和市场公平竞争。营造有序的市场环境,以促进全国统1市场体系的健康发展。在目前市场发育不完善的情况下,应积极发挥地方政府培育市场的职能。 1.3 地方政府是本行政区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 地方政府应致力于弥补市场缺陷,在社会公共设施,公共服务等领

政府与社会的协同治理之路

政府与社会的协同治理之路 ——以汪清县城市社区管理改革为个案 麻宝斌任晓春 2013-2-20 15:37:01 来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6期 【内容提要】政府与社会的协同治理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潮流。政府与社会良好的协同治理离不开作为两者联接点的社区,更离不开社区管理体制的制度选择。汪清“1+8”社会管理模式便是对县级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的一次有益探索。社会需求诱导和政府供给主导两方面的结合,促使了汪清模式的产生。它以其独特的组织结构、人财使用、职能权限、管理方式和支持系统体现着政府与社会的协同治理。这一新型社会治理模式的合法性、实效性、时效性和普适性成为我们对其评价与审视的重要维度。 【关键词】汪清模式社区管理县级城市协同治理 美国著名学者艾森斯塔德在其名著《现代化:抗拒与变迁》的开篇中指出,持续的结构分化与变迁是现代化发展的基本特征。为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中国的改革开放打破了一元化的集权体制,从总体性社会逐渐演变为多样化社会。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深入,社会的多样化不断发展,直至分裂为相互疏离的“原子”。社会的良性发展需要“原子”的重新整合。政治学、社会学、行政学研究的基本结论是:社区和社团是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和重要载体。社区是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团

是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人相聚而成的互益组织。现代社会中的“社会人”或通过社区转变为“社区人”,或通过社团转变为“社团人”。因而,社会治理主要体现在社区和社团治理上,特别是社区治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民政部首先选择在北京、上海、天津、武汉、青岛、沈阳等城市设立了26个“全国社区建设实验区”,随后全国各大中城市掀起了社区建设的热潮。近年来,县级城市也掀起了社区建设的浪潮。吉林省汪清县的城市社会管理改革便是社区改革中的一朵浪花。 一、汪清县城市社区管理改革的动因 人的社会行为是在既定的制度和体制环境下展开的,制度保障人类社会形成稳定的秩序。但制度并非一成不变,制度变迁的路径主要有“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两种。诱致性制度变迁是一种需求诱导式的变迁,强制性制度变迁则是一种供给主导式的变迁。当然,任何制度的变迁,不可能只是需求诱导或供给主导的单因素变化,而是需求诱导与供给主导相结合的结果,只不过两种因素在制度变迁中所表现出的力量强弱有别。汪清县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动因,也可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需求诱导式的改革动因 需求诱导式的改革动因,往往是由社会运行过程中的内生因素引起的。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城市社会在“单位制为主,街居制为

我国地方政府合作治理中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

我国地方政府合作治理中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 摘要:我国的地方政府合作治理已经在不断地开展起来,面对复杂的问题,我们有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种方式进行解决。本文将针对地方合作治理中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展开论述,并在分析、比较过程中探索出我们所需要的一种模式。 关键词:合作治理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 我国地方合作治理现状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公告指出,要“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在社会治理当中,政府扮演着十分紧要的角色,对社会治理的全面布局具有关键的影响,而作为地方政府来讲,他们不仅要完成本区内的社会治理,还要与其他地方政府合作,参与到区域社会治理上。目前,我国社会转型和地方政府创新的关键时期,地方政府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涉及面也越来越广,政府间合作解决问题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事实。目前来看,我国现在政府间合作主要有以下趋势: 跨区域公共事务开始通过地方政府间的合作加以解决。近几年来,我国地方政府间通过合作对跨区域的公共事务问题进行了有效解决。突出表现在各级地方政府在中央领导下通过紧密合作有效地抑制了“非典”疫情、禽流感疫情的传播与扩散,对黄河、太湖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了有效的治理,对一些跨区域犯罪通过跨地区的警务合作进行了有效打击等。也有部分地区通过制定统一的区域发展规划提升整个区域的综合竞争力。 各种区域性合作组织逐步形成,这些组织形式包括高层联席会议、城市政府联合体、政府倡导下的非政府组织合作论坛、跨经济区的地方政府联合、区域一体化发展咨询委员会、区域协调联合会、区域一体化促进会等组织。其中,成效显著的地方政府间合作组织主要有:粤港澳合作联席会议、长江三角洲经济合作区等。这些组织机构通过定期召开座谈会,商谈区域合作事宜与区域发展规划,有效地促进了跨区域公共事务的解决。 地方政府间的稳定合作机制有了进一步发展,中国地方政府之间通过会议或协商进行合作,也有少数地方政府之间通过签署合作协议或备忘录促进合作,使地方政府间对跨区域公共事务合作治理的稳定性合作机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浅析我国地方政府治理

浅析我国地方政府治理 20 世纪80 年代兴起的地方政府治理变革运动在各国治理实践中越来越表现出突出的作用和释放出强大的能量, 三十年中,我国地方政府治理模式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性变革,然而三十多年后的今天,随着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的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型地方政府治理模式,已然成为地方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地方政府治理模式的科学化,促进地方政府的执政能力和工作效率的提高○1。 一,我国当前地方政府治理模式及其存在问题 对于治理模式,理论上大致可分为两种模式: 多元主义模式和合作主义模式。多元主义强调个人权利,合作主义强调整体性和一致性。基于我国的社会性质基本国情,我国地方政府治理的治理模式采用政府主导合作型模式。从实践来看,在治理模式中, 合作因素是增强双方沟通互动,提高双方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5,但这种模式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这种模式发展的特征:一、地方政府的自主管理权不断扩大。改革开放后,经济利益取代传统的控制手段,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好坏, 便成了衡量地方政府的得失优差的标准。于是地方政府就需要动员一切资源发挥自身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本地区及其居民争取最大福利。此时地方政府的合法性由自上而下地赋予、获得,在一定程度上变为自下而上地认同。二、地方政府拥有了推行新的制度安排的权限和动力。对于地方政府而言,为了地方的发展,就需要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吸引资源,为本地的未来和发展制定发展战略等等,在这种内在需求的激励下,地方政府制度安排与制度创新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三是地方政府责任性的提高。地方政府权力扩大的同时也意味着其责任的扩大,地方政府的政绩取决于其实际工作所带来的结果的评价模式也是使地方政府责任心提高的重要原因。 相对于以上的三种基本特征,其中存在的问题就可以浅析得出。与之一一对应的问题为:一、地方政府权力的扩大与上级及基层民众之间的权利形成一种类似陀螺的形式。上级把权力下放到市县级,权力便在此集中,而被限制性的下放,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形式。在我国基层,基层选举制度的产生虽然由来已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