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一学期导学案集体备课活页

第一学期导学案集体备课活页

第一学期导学案集体备课活页
第一学期导学案集体备课活页

第一学期导学案集体备课活页

板书设计:

第一学期导学案集体备课活页

板书设计:

第一学期导学案集体备课活页

板书设计:

第一学期导学案集体备课活页

板书设计:

第一学期导学案集体备课活页

板书设计:

第一学期导学案集体备课活页

板书设计:

第一学期导学案集体备课活页

板书设计:

第一学期导学案集体备课活页

板书设计:

第一学期导学案集体备课活页

板书设计:

第一学期导学案集体备课活页

板书设计:

永乐中学集体备课导学案

永乐中学集体备课导学案 知识目标 1、 积累词语,掌握“糍粑、阴霾”等词的读音,理解“怡然自得、睡眼惺忪”等 词的词 义并学会运用。 2、 了解魏明伦和《变脸》的剧情。 3、 了解川剧的一般特点。 i 重点! 1、 掌握剧情,理解水上漂与狗娃之间的矛盾抵触。 2、 悉心体会剧中的细节刻画、心理刻画,理解它们所表达的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 正确认识水上漂重男轻女的世俗观念。 个性化内容 一、 视屏导入 观看川剧变脸片断。 1、 根据你收集的资料谈一谈川剧变脸艺术 2、 师媒体展示:川剧变脸艺术的特点和发展历史 导语:芦花丛中,渔夫唱晚。一个身怀绝技。孤身闯荡江湖的老艺人与他新来 的“孙儿“拉开了家常,其乐融融。老人不由为自身的变脸艺术终于有了传人而怡 然自得。然而,他的愿望却落了空一一面对生活的捉弄,老人在实际生活中是怎样 变脸的? 二、 《变脸》剧情介绍 资料助读水上漂身怀 “变脸”绝技,只身驾舟,浪迹江湖。观音会上,结识“活 观音”男旦梁素兰,又从人贩子手中买下狗娃, 爷孙俩相依为命,其乐融融。后来, 水上漂发现狗娃原来是个假小子,大失所望,又不忍心赶走,便将她改作小帮工, 暂时留在身边。狗娃生性好奇,偷看“老板”变脸秘密,酿成大祸,不得己跳船逃 走。川江某城,梁素兰主演《舍身岩》 ,玩友师长率部捧场,戏园内外人声鼎沸, 十分闹热,人贩子从人群中“请”走高家孙少爷天赐,又抓回狗娃严加看守。狗娃 却身背天赐逃出虎口,暗中送给水上漂认作孙儿,惹出一桩绑票案,给水上漂带来 杀身之祸……。 《变脸》全剧共六场,课文节选的是第二场。这场戏描写了水上漂发现狗娃是 女孩时,要将她抛弃而最终将她收留的一段曲折。上半场主要写水上漂与狗娃闲拉 家常,细致的描绘出了一幅爷孙共乐和美悠然的生活图景。下半场则直接表示了人 物之间的矛盾抵触,以和各自内心抵触。这场戏,情节起伏跌宕,矛盾抵触尖锐, 动人心魄,扣人心弦。 三、 分解色朗读,整体感知 1、 找四名学同学读人贩子、狗娃、水上漂,其余同学读帮腔人。了解剧情。 2、 积累词语(预习效果交流): 词语注释。同学发言后,课件显示: 学科 语文 年级 教学课题 14.变 课型 讲读 第1课时 主备教师 石明学 上课教师 教学时间 审核人 学习 目标 教学重点 难点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导学案

主备人:陈星合年级:四年级备课日期:5月30日执教:陈星合 教学课题: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教学内容:这篇课文讲述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年轻时代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敢于挑战权威对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土多德的理论产生了怀疑,经过反复试验求证后,在人们的辱骂和猜疑中走上比萨塔,用事实证明了真理,课文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 目标引导: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固执、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4.初步学习通过具体事例和人物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理解伽利略怎样用实践来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话是靠不住的。 难点:1.针对课文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2.理解伽利略推出的两个结论的含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这节课我们要走近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就是17世纪意大利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准能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资料,互相补充,对伽利略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2、意大利著名的比萨斜塔,1590年,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就在这里做了举世闻名的实验(板书课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下面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去感受这次意义重大的实验。 二、基础达标 1、自己小声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xuān bùxī là zhé xué zhēn lǐ huái yí gù zhí ()()()()()() 2.比一比,再组词。 执()奉()腊()奏()热() 势()春()借()揍()挚() 三、初读感知 1、自由读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的科学家伽利略,敢于(),对人人信奉的哲学家()所谓的真理产生了怀疑,经过()求证后,

集体备课导学案

课题:2、匆匆 主备人:许俊参备人:景秀华张娜刘继元审核人:许凤霞 课型:自学探究+展示提升(新授课)课时:两课时 一、学习目标: 1、会写本课2个生字,正确读写“挪移、蒸融、游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3、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三、教学思路设计: 《匆匆》一文写作特色值得学生学习。抓住这一契机,我设计课堂上每人想一句类似的句子,请几个同学为一组连说,组成一段话,自然水到渠成。课后又让同学写下来,有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四、导学过程: 【自主预习】 利用工具书,自主学习完成。 一、读熟课文,读准字音,背诵喜欢的句子。 二、自学生字词,自己注音组词默写一遍,分别组两个四字词,理解意思。 三、了解背景。 四、概括主要内容,初步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提出探讨问题。 【课堂交流,展示自学成果】 一、检测预习: 1、默写生字词。 2、检查朗读,互相评价,纠正字音。 二、合作探究: 美读课文,读后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一)、概括主要内容 (二)、知识链接 (三)、问题探讨: 1、时间无形,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去来的匆匆的? 2、课文中哪些句子让你体会到了作者复杂的心情? 3、课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还能找几句名言来说明吗? 4、开头结尾有什么联系? 5、文中大量问句有什么好处? 6、文中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分别找出来,说说它们的表达作用。 7、两个破折号分别有什么作用? 8、你认为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课后:依照文中写法再写几句。 词句理解: (第2自然段)中天:“溜”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董:“在默默里算着……也没有影子”寓意着什么? (第4自然)中平:为什么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只有徘徊和匆匆?你觉得应该有些什么才好? (四)、美读课文,体会作者的心情,读出感情。 【展示提升课】 一、默读课文,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时间匆匆,一去不复返”呢?在文中画出你认为写得优美的语句,并批注你的体会。 1.细读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提出问题——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 2.细读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具体说明,时光飞逝 细读第3自然段,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去来的匆匆的?你从哪些词句体会出来的?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 仿写: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的时候,日子从 ()过去;()的时候;日子从()过去;()的时候,日子从()过去。

集体备课导学案

集体备课导学案 第一章(课)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复习教案第1课时总第1个教案

“20分钟展示交流质疑、训练点拨 提高”环 节2、 重点分析 1、责任的概念 应该做什么 不应该做什么 2、 责任的来源(八个方面) 举例分析: (1)医生的主要责任是治病救人。这个责任来 自: 职业要求、法律规定、道德原则。 (2) 父母亲的责任是抚养教育子女。这个责任 来自:法律规定、道德原则、传统习俗。 3、 履行责任对于他人的好处: (1) 安全性(2)有效性(3)合作性 (4)社区 精神 4、 履行责任对于自己的好处: (1) 独立性 (2) 自尊心 (3) 被接受和认可 (4) 获得知识技能和经验 5、 履行责任的代价: 时间、精力、金钱、受责备、受处罚等。 6、 履行责任的回报: 物质方面 精神方面:如: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赞 许、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 7、关于责任冲突 冲突时着重分析的几个因素:紧迫性、相对重 要性、时间要求、可用资源、利益与价值观。 3、 质疑问难 四、背诵重要知识点 师生举例说明 师生举例分析 生讨论 师归纳 生讨论 师归纳 生提问题 生交流解答 师归纳总结 生自主学习

“10分钟当堂检测、反馈、 矫正”环 节当堂检测题: 1、 选择题: 1、 作为学生不该逃课,不该闯红灯。从这些方 面看责任是( ) A. 一个人应当做的事 B.一个人不该做的事 C.学生做的事 D.所有人的事 2、 歌德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 有一种爱。”这句话说明的道理是( ) A. 索取是不应该的 B.奉献是为了索取 C.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D.奉献就是不要任何回报 2、 案例分析 小刚的车子在校车棚里因未上锁而被窃了, 分析谁该对此事负责?如何解决?对你有何启 示? 3、 辨析题 责任=代价+回报 检测 点评 课堂评价小结 课后作业1、 背诵本课知识点; 2、《当》长试卷对应练习。 教后反思

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导学案:4.3.1 角

第6学时 4.3.1 角 学习目标:1.认识角,掌握角的两种定义形式及四种表示方法. 2.认识角度的单位;会初步进行角度的度、分互化运算. 学习重点:1.角的概念与角的表示方法. 2.角度的计算. 学习难点:对角的概念的理解. 一、自主学习: 1.下面的图形,你有怎样的认识? 2.角是一种基本的几何图形,画出一个角试试. 3.生活中有形如“∠”这种形状的图形吗?试举出一个例子. 4.角的概念. (1)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个公共端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角的两条边. 如图,角的顶点是O ,两边分别是射线OA 、OB . (2)角有以下的表示方法: ① 用三个大写字母及符号“∠”表示. 三个大写字母分别是顶点和两边上的任意点,顶点的字母必须写在中间. 如上图的角,可以记作∠AOB 或∠BOA . ② 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这个字母就是顶点.如上图的角可记作∠O . 注意: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角是同一个顶点时,不能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 ③ 用一个数字或一个希腊字母表示. 在角的内部靠近角的顶点处画一弧线,写上希腊字母或数字. 如图的两个角,分别记作∠α、∠1 5.想一想“小贴示”中的问题. 图中有几个角? (3)思考.(这是角的另一种定义方式) 用你的圆规为工具,体会角的这种定义方式. 二、合作探究: 1.角度的单位:度、分、秒及其表示方法. 把圆周角等分成360等分,每一份就是什么是1度的角,记作1°. 把1度的角等分成60等分,每一份就是什么是1分的角,记作1′. 把1分的角等分成60等分,每一份就是什么是1秒的角,记作1″.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① 1°=60′,1′=60″ ② 1周角=360°,1平角=180° 若∠α是51度26分37秒,则记作∠α=____________(用符号表示) 【老师提示】:以度、分、秒为单位的角的度量制叫做角度制. 另外还有以弧度为单位的弧度制,军事上常用密位制. O B A α1

《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集体备课导学案

娄底华达学校集体备课教案 组长审核:(年月日) 分管校长审核:(年月日) 6、冬阳·童年·骆驼队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会认读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抄写喜欢的句子。 2、理解课文,能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3、细读文中作者回忆的几个印象深刻的画面,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表达自己真实感受的写作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 1、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从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断中体会童趣,感受作者的怀念之情。 2、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表达自己真实感受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 1、阅读课文第30页资料袋里的内容,了解小说《城南旧事》及作者。 2、电影《城南旧事》片断,配以歌曲《送别》。 3、教学视频《城南旧事》看骆驼咀嚼的片段。 4、教师自制ppt课件。 5、学生观察一种动物吃食的样子,并写好观察日记。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1、学写9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 2、读熟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习准备: 1、阅读课文第30页资料袋里的内容,了解小说《城南旧事》及作者。 2、电影《城南旧事》片断,配以歌曲《送别》。 学习过程: 课前一分钟: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电影《城南旧事》片断,配以歌曲《送别》,学生了解小说《城南旧事》。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是电影《城南旧事》中的主题曲,看到的短片是根据小说《城南旧事》拍成的电影片段,《城南旧事》究竟是一部怎样的小说?作者又是谁呢?课前,同学们已经阅读了资料,谁来向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学生介绍) 2、引言导入:一曲《送别》唱出的不仅仅是对离去的朋友的不舍,也唱出了对美好童年的深深依恋。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就是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板书课题) 3、这个题目与我们平时学过的课文题目有何不同?(题目的三个词语中间有两个间隔符号)。 老师读题目,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感受一下,在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在温暖的冬阳下,一群骆驼队从远处走来,驼铃声悦耳动听,童年的“我”站在旁边静静地看着。)这个题目把三种事物编织在一起,充满诗情画意,会令我们产生许多遐想。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童年发生的事往往充满稚趣,又很有意思,它们像一颗颗闪亮的珍珠收藏在我们的记忆里,今天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回忆他那充满稚气的童年往事吧,齐读课题 4、简介作者与背景 二、自主学习 1、读一读:我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圈出不懂的字词。(用红笔勾画) 2、查一查:我能通过查字典,理解不懂的字词,并能给生字及读不准的字词注上音。(用红笔把最容易读错的、写错的字词写在下面) 3、画一画: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画出我喜欢的句子,并能简要地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2、边读边想:在作者的心中,童年的哪些往事重临于她的心头,让她难以忘怀呢? 4、想一想:在作者的心中,童年的哪些往事重临于她的心头,让她难以忘怀呢? 5、问一问:我要把我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疑惑记录下来,以便和同学讨论交流。(写在笔记栏内) 6、考一考:

《白杨》集体备课导学案

白杨》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白杨的特点。 2、理清课文脉络,分段、概括段意。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教学重点:初读课文,了解白杨的特点。教学难点:理清课 文脉络,概括段意。 课前准备:学生收集白杨和有关西部边疆的资料,预习课文 学习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在祖国的西北,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昔日辉煌的丝绸之路……今天我们一起走进 茫茫的戈壁滩,看看戈壁滩上生长着的白杨。(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课文。 1.出示自学思考题。学生自学: (1)查字典或根据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戈壁茫茫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 抚摸表白沉思 (2)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大戈壁是什么样的?白杨树是什么样的? (4)爸爸是怎样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的

(5)试着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2.老师检查自学效果。 三、课内测评: 1. 写近义词:介绍( ) 抚摸( ) 分辨( ) 高大挺秀( ) 2. 写反义词:清晰( ) 动摇( ) 软弱( ) 消失( ) 3.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三个问句,读一读,想一想,你能在文中找到答案吗 四、小结:老师点拨白杨三特点——高大挺秀,茂盛、大,生命力顽强。 五、学生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白杨有了哪些认识呢?请谈一谈。 板书设计: 3、白杨 高大挺秀繁茂生命力强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表现方法。 2、体会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3、培养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重点难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前准备:老师熟知课文,学生课前充分预习课文。 学习过程:

四年级数学上册除法导学案集体备课教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除法导学案集体备课教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学校班级姓名 除法——(5)练习二 主备人:陈玲审查人:徐宏臻复备人: 学习内容:第七册第7页练习第1——8题。 学习目标:进一步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试商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培养善于观察、发现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学习过程: 一、独立尝试 1、复习与预习 (1)口算练习二第3 题(竖着做):先独立完成,再比较每组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计算下一行时要注意什么 (2)口算下列各题: 44÷4 90×60 16×6 270÷60 15×4 46÷2 95÷5 180÷30 (3)练习二第4题。 (4)练习二第1题:先说出把除数看作几十来试商,再写出商是几。 1、复习题在小组内交流,组长批改。 2、练习二第5题(竖着做):先说出把除数看作几十来试商,再算出商是几。 比较每组中的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3、练习二第6题:在小组内说出下面各题的商是几位数。(竖着看) 4、练习二第7题:先读题理解题意,并在组内说说要注意什么再独立计算并填写表格。最后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先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三、巩固提升 1、()里最大能填几 19×(?? )<100 ??? 52×(?? )< 347

2、填空:在有余数的除法中,除数是27,余数最大是() 625÷35的商是()位数 3、3□6÷34,如果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填______ 如果商是一位数,□里最大填______ 4、730÷□□=□ (10) 四、回顾反思 在小组内互相说说: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2、你想提醒大家要注意什么 五、课堂和课后作业 练习二第2、6、8题。

2021年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导学案: 余角与补角 (30)

感谢您使用本资源,本资源是由订阅号”初中英语资源库“制作并分享给广大用户,本资 源制作于2020年底,是集实用性、可编辑性为一体。本资源为成套文件,包含本年级本课 的相关资源。有教案、教学设计、学案、录音、微课等教师最需要的资源。我们投入大量的 人力、物力,聘请精英团队,从衡水中学、毛毯厂中学、昌乐中学等名校集合了一大批优秀 的师资,精研中、高考,创新教学过程,将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内容整体教给学生。 本资源适用于教师下载后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使用、适合于学生家长下载后打印出来作 为同步练习使用、也适用于同学们自己将所学知识进行整合,整体把握进度和难度,是一个 非常好的资源。如果需要更多成套资料,请微信搜索订阅号“初中英语资源库”,在页面下 方找到“资源库”,就能得到您需要的每一份资源(包括小初高12000份主题班会课课件免 费赠送!) 第六课时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班级姓名__小组__评价__ 教学目标 1.找相等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 2.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3.体会解方程中的化归思想,会移项、合并解ax+b=cx+d型方程,进一步认识如何 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1.找相等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 2.用移项、合并同类项等解一元一次方程. 难点:找相等关系列方程,正确地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使用要求: 一、导学 1.解下列方程: (1)x+3x-2x=4 (2)3x-4x=-25-20 2. (1)设这个班有x名学生,每人分3本,共分出____本,加上剩余的20本,这批书共_______本. (2)每人分4本,需要___本,减去缺的25本,这批书共________本. (3)这批书的总数有几种表示法?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本题哪个相等关系可作为列方程的依据呢?

2013年秋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导学案:4.3.2_角的比较与运算

4 .想一想,你还能用三角尺可以画 30 °、45°、60 °、90°这些特殊角吗? (1)我们能不能用三角尺画出 15°的角呢?怎样画?试试看. (2)能用三角尺能画 75。的角吗? (3)你还能用三角尺画哪些度数的角?试着画画看. 5 ?角的平分线. (1)任意画一个角,取名叫/ AOB . 4. 3. 2角的比较与运算(1) 学习目标: 2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1.通过观察与操作,体会角的大小,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 .在图形中认识角的和、差关系,在操作中认识角的平分线. 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在图形中观察角的和、差关系. 一、自主学习: 1?已知线段AB 和线段CD(如图),你如何比较这两条线段的大小? 2 ?如图,图中共有几个角?如何表示这些角? 这些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二、合作探究: 1?下面的三组图形, 每组中都有两个角,你能判断它们的大小吗?说说你的方法. 可以参考我们前面对两条线段是如何比较大小的.

你能否从角的顶点作出一条射线,把/ AOB分成两个相等的角? 如果能,试说出你的方法. (2)角的平分线: 如图,射线0P是/ AOB的角平分线,那么图这几个角有怎样的大小关系? 6 .我们知道线段有三等分点、四等分点,那么一个角会不会有三等分线或四等分线呢? 如图, 给你一个角,你能作出它的三等分线吗?试试看. 三、当堂检测 如图,已知0B 0C是/ AOB的三等分线,试说出几个你能得到的正确结论: 三、学习小结: 四、作业: A B

4. 3. 2角的比较与运算(2) 1.会进行度、分、秒的互化及角度的简单运算. .会进行角度的“加、减、乘、除”运算. 度、分、秒的互化及角度的计算. 角度的“除法”运算. 一、自主学习: 1.任意画两个角(一个小于 90°, 一个大于90° ) 先估计这两个角的度数,然后再用角器量出这两个角的度数,试试你的判断能力. ?什么是1°的角?什么是 1'的角?什么是 T 的角?还记得吗? 如果不记得了,没关系, (1) 35° 15'与 35.15 2.例 1:如图/ AOC = 53° 17',求/ BOC 3 ?例2:把一个周角6等分,每一份是多少度的角? 学习目 标: 2 学习重点: 先看看书再完成下面的问题. 相等吗?为什么? (351)"与 35° 15' 4 相等吗?为什么? 2 (2) —平角= ___________ 3 (3) _______________ 3.32 ° = __ 度 ________ 分 秒.12 (完成上面的问题如果有困难,不妨与同学交流) 合作探 究 .计算:(1) 46° 55' + 23° 35' 度,丄周角= 5 _______ 分 度. (2) 46 9' 36〃= 55‘一 23° 35' (3) 68° 21'- 32° 48' (4) 23° 35'X 3 度. (5) 15° 23' 18''X 4

集体备课教案

集体备课教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驻马店市第十三中学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科:数学教研组长审批:周次:1 课题: 3.1 圆序 号 1 备课组九年级主备人岳素贞授课时间2017年 2月 教学目标1 1.理解确定圆的条件及圆的表示方法;(重点) 2.掌握圆的基本元素的概念;(重点) 3.掌握点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难点) 重 点 理解确定圆的条件及圆的表示方法;(重点) 难 点 掌握点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难点) 教学方 法 讲练结合教具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古希腊的数学家认为:“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 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它的 完美来自于中心对称,无论处于哪个位置,都具 有同一形状,它最谐调、最匀称.观察图形,从 中找到共同特点.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圆的有关概念 【类型一】圆的有关概念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直径相等的两个圆是等圆 B.长度相等的两条弧是等弧 C.圆中最长的弦是直径 D.一条弦把圆分成两条弧, 【类型二】圆的概念的应用 如图,CD是⊙O的直径,点A为DC延长线 上一点,AE交⊙O于点B,连接OE,∠A= 20°,AB=OC,求∠DOE的度数. 解析: 探究点二: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类型一】判定几何图形中的点与圆的位置关 系 二次备课

在Rt△ABC中,∠C=90°,AB=10,BC=8,点D、E分别为BC、AB的中点,以点A为圆心,AC长为半径作圆,请说明点B、D、C、E与⊙A的位置关系. 解析: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长,再由点D、E分别为BC、AB的中点求出AD、AE的长,进而可得出结论. 解:∵在Rt△ABC中,∠C=90°,AB=10,BC =8,∴AC=AB2-BC2=102-82=6.∵AB=10>6,∴点B在⊙A外;∵在Rt△ACD中,∠C=90°,∴AD>AC,∴点D在⊙A外;∵AC=AC, ∴点C在⊙A上;∵E为AB的中点,∴AE=1 2 AB =5<6,∴点E在⊙A内. 方法总结:解决本题关键是掌握点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 【类型二】根据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确定圆的半径的取值范围 有一长、宽分别为4cm、3cm的矩形ABCD,以A为圆心作⊙A,若B、C、D三点中至少有一点在圆内,且至少有一点在圆外,则⊙A的半径r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类型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判断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如图,⊙O′过坐标原点,点O′的坐标为(1,1),试判断点P(-1,1),点Q(1,0),点R(2,2)与⊙O′的位置关系. 解 【类型四】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实际应用如图,城市A的正北方向50千米的B处,有一无线电信号发射塔.已知,该发射塔发射的无线电信号的有效半径为100千米,AC是一条直达C城的公路,从A城发往C城的客车车速为60千米/时. (1)当客车从A城出发开往C城时,某人立即打开无线电收音机,客车行驶了0.5小时的时候,接收信号最强.此时,客车到发射塔的距离是多少千米(离发射塔越近,信号越强) (2)客车从A城到C城共行驶2小时,请你判断到C城后还能接收到信号吗?请说明理由. 解:(1)过点B作BM⊥AC于点M,则此时接收信号最强.∵AM=60×0.5=30(千米),AB=50千

如何创新集体备课与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最后定稿

如何创新集体备课与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 教务处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实施中,“立足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实施学科素质教育的核心”,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要使“素质教育的内涵切实渗透溶解于课堂教学内容中、定位于教学目标上、落实于教学过程中”必须在备课上狠下功夫,做到“功在课前,效在课内”。对于大多数教师而言,由于很少有外出学习的机会,再加上不注意涉猎教学期刊,不少教师的备课是年复一年的在重复着“昨日的故事”,而对教材的深入挖掘和分析、对教法的改革与创新研究的不深入。对于刚上岗的青年教师来说更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多,对教材重点、难点的突破,切入点的选择、教法的设计往往感到力不从心。而集体备课就可以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同时集体备课还能使骨干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学特色辐射到每一个教师,营造出一种交流、合作、研究的气氛,教师在交流、研讨的氛围中博采众长,为了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促进以老带新,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使全体教师能从整体上驾驭学科教材,可以说抓实集体备课是我校一直以来坚持的做法。 集体备课追求的是信息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通过师师之间的合作互动,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实现智慧的碰撞,从而产生新的思想和方法,使原有的观念和实践更加科学和完善,促进教师的发展。 集体备课必须坚持“研究教材,个人初备——集体研讨,形成共案——共案修改,完善个案——实施教学,课后反思”的环节进行,

(一)研究教材,个人初备 1、在每一次集体备课研讨前,我们都要求教师先进行教材研究,认真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参考书以及其它相关材料。围绕教学目标去研讨教材、研读学生,确定适合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充分发展的教学方式方法等。力求让每位教师做到:“脑中有纲”(课标)、“胸中有本”(教材)、“眼中有人”(学生)、“心中有数”(差异)、“手中有法”(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在个人研究的基础上要求每位教师必须写出备课初稿,提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以便集思广益,攻克难点,努力提出独创性的设计方案,以便资源共享。 (二)集体研讨,形成共案 1、集体研讨分年级组进行,由年级学科中心副主任负责组织活动的开展。备课组教师在第一次集体备课时,一定要对本学期的课程进行整体规划,简要写出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并制定好单元教学计划。教师在集体备课时要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思路,分别陈述各自的备课方案,最好采用简单“说课”的形式进行比较,以便扬长避短,统一思想,达成共识。我们要求,各备课组教师必须做到“五个统一”,即统一使用教学设计和导学案,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难点,统一阶段测试。注意:“五统一”不是要“一刀切”,而是应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经集体分析,作出合理安排。集体备课时要确定一个中心发言人。 2、经过集体研讨达成共识后,学科中心副主任安排主备教师,形成共案。共案再及时印发给每位教师。 (三)共案修改,完善个案 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每位教师进行二次备课,注意取长补短,反对千篇一律,强调创新精神。教案应避免千篇一律,否则就丧失了个性。教师在五个“统一”

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导学案:4.3.3 余角与补角 (35)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 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 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包含本课对应 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第 6课时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学习目的:1. 会分析亏盈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出方程; 2.体念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学数学的意识和数学建模能力。 学习重点:如何找相等关系,并列出方程解应用题,如亏盈、增长率等问题。 学习难点:设未知数找量等关系. 一、自主学习: 1.商品经济中的盈利与亏损. (1) 利润=________ - _________; (2) 当_______>________时,盈利,当________<________时,亏本; (3) 商品利润率=__________/__________×100%; 2.一家商店将某种服装按成本价提高40%后标价,又以8折(即按标价的80%)优惠卖出,结果每件仍获利15元,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是多少元? 提示:每件商品的利润是商品售价与商品成本价的差,如果设每件商品的成本价为x 元,那么每件服装的标价是__________ 元,每件服装的实际售价为_____________元,每件服装的利润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这个方程, 得 x =_____ . 因此,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价是______元。 3.牛刀小试: (1)一件羊毛衫的进价为150元,销售价为180元,则该商品的销售利润为________元,利润率是_______。 (2)某人以八折的优惠价买一套服装省了25元,则这套服装实际用了( )元。 (A ) 31.25 (B) 60 (C) 125 (D) 100 二、合作探究: 设盈利的那件衣服的进价为x 元,则它的利润是________元,根据售价、进价、利润三者的关系,列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之得: x =_____ . 类似地,可设另一件衣服的进价为y 元,则它的商品利润是___________元,列出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得:y =_______ . 两件衣服的进价是x +y =_______ 元,而两件衣服的总售价是________ 元,于是,进价______售价(填<、>、=),由此可知,卖出这两件衣服总的盈亏情况是__________ . 注意:解这类问题也可用下面的关系式: (1) 进价×(1+盈利率)=售价 ; (2)进价×(1-亏损率)=售价. (3) 进价×(1+利润率)=标价×10 n . (其中n 为打折数) 2.做一做: (1)一件衣服标价是132元,若以九折降价出售,仍可获利10%,这件衣服的进价是

最新《六国论 》集体备课教案

板浦高级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二》导学案(教师版) 课题:《六国论》时间班级姓名 一、基础知识积累: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弊在赂(lù)秦思厥(jué)先祖父暴(pù)霜露 如弃草芥(jiè)洎(jì)牧以谗诛革灭殆(dài)尽 2、关于“论”:“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六国论》既是谈谈六国灭亡的道理。 3、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北宋王朝,对内专制集权,对外卑躬屈膝,内忧外患,始终不绝。北宋初期,西、北方边患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年年间,宋和辽与西夏开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外交上的妥协投降,北宋为求苟安,年年割地纳贡。而这样沉重的负担,全落在百始头上。国难当头,矛盾尖锐,苟洵针对这样的现实写作此文,用于讽喻宋王。 4、作者简介: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汴京(现在河南开封),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的文章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他。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人竞相模仿。因此,苏洵将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祐集》。 苏洵精于散文,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父子三人合称“三苏”,并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 二、课文探究导引: 1、整体把握:速读课文,感知文体和文章内容,并梳理结构脉络 第一部分(第一、二节),提出论点,并作理性分析,从“不赂者”和“赂者”两方面论证论点。 第二部分(第三、四节),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 第三部分(第五、六节)总结历史教训,点明写作目的。 二、研习第一、二段: 1、扫清字词障碍。 2、作者在第一、二段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3、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 明确:A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 不赂者以赂者丧。 4、第一、二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集体备课教案模板

库尔勒市第五中学集体备课(初备)教案

《小数的初步认识》复习课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 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准确地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渗透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回顾落实有关小数的含义,读写方法,大小比较,及加减法的计算等基 础知识。 难点:培养学生利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直接说得数 23+77= += += += 42+24= % 12×4= 2000+400= 11×50= 15×2= 78-69=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一)自主整理,实施创建 师:请同学们借助课本自己梳理一下这一单元我们主要学了什么知识,在小组 内交流一下。 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展示汇报整理成果,教师随机引导,板书: ↗小数的含义和读写 小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意义和大小比较 ↘小数的加减计算 (二)交流矫正,优化再建 结合板书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 师:谁能说一说你身边的小数 生回答后看课件,什么是小数 1、读小数、写小数。 师:想一想读、写小数时应该注意什么? 指名回答,教师小结:小数点左边的数按整数读(写)法去读(写),小数点 右边的数按顺序依次读(写)数字。 2、出示课件完成有关小数的意义的练习。 2、陆地上最大的动物是非洲象,它的高度可达3米5分米,用小数表示是()

库尔勒市第五中学集体备课(群备)教案授课人:授课时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