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玉屏风散的功效

玉屏风散的功效

玉屏风散的功效
玉屏风散的功效

玉屏风散的功效

玉屏风散就是一剂中药名方,由我国元代医家危亦林创制,防风1两(15克), 黄芪2两(30克,蜜炙), 白术2两(30克),可敛汗固表,也就是体质虚弱者预防感冒等感染性疾病的良方。研究还表明,玉屏风散具有调节人体免疫力的之功效,有中成药中的“丙种球蛋白”美称,现代临床在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现代应用】

1.用本方预防反复性感冒及体弱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属气虚表弱者。

2.治变态反应性鼻炎属表虚不固,易感外邪者。

3.治冷激性荨麻疹属卫气虚风邪外袭者

(本方常用于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属表虚不固而外感风邪者,以及肾小球肾炎易于伤风感冒而诱致病情反复者。)

4、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特别就是一年感冒数次的人,非常有效。(这种感冒就是指因汗多,抗病力下降或因气候变化而诱发所致的感冒风寒、短气无力、气喘声低,喉中有轻度哮鸣,咳嗽痰稀色白、面色淡白无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怕风畏冷、鼻流清涕等症状。)

5、气管炎、哮喘、肺气虚弱,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等疾病,属于气虚者都可用玉屏风散。

6、就是表现为稍微运动后就较常人多汗者(中医称自汗),玉屏风散常服有卓效。除上述治疗气虚感冒之外,玉屏风散在临床上还可以治疗小儿体虚多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口腔溃疡、慢性荨麻疹、美尼尔综合征、柯萨奇B病毒性心肌炎、慢性结肠炎、面神经麻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皮肤瘙痒症、习惯性便秘、原发性多汗症等等。在玉屏风散的实验研究中有许多新的成果。专家发现黄芪能使血液中白细胞显着增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增强,从而使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增加。黄芪能促进抗体合成,对体液免疫有促进作用,还有诱生干扰素的作用。临床药理实验结果表明,诸多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患恶性肿瘤、慢性肝炎、慢性支气管炎等),服用黄芪可使其免疫功能增强。白术就是培补脾胃之要药,强身壮体之佳品,在清朝宫廷长寿方中,白术使用频率达69%,占有重要位置。新近的研究指出,白术能够提高细胞免疫功能,还能提高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故又能增强体液免疫功能。此外,对于白细胞减少症,白术还有升白作用。防风有祛风、镇痛、发汗、解热、抗菌之作用。以上三药共用,产生协同作用使疗效增强,且有病能治,无病能防,实为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

玉屏风散入选了2009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部分),成为基层医院必备中药。玉屏风散,被称为中药免疫调节剂。表虚自汗,易感风邪;风雨寒湿伤形,皮肤枯槁。汗出恶风,面色恍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亦治虚人腠理不固,易感风邪。(本方常用于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属表虚不固而外感风邪者,以及肾小球肾炎易于伤风感冒而诱致病情反复者。)补脾实卫,益气固表止汗。

玉屏风散就是一剂中药名方,有典籍可考。中医名著《世医得效方》、朱丹溪《丹溪心法》、《医方考》、《古今名医方论》、《古方选注》、《成方便读》等均有记载。中药方剂讲究君臣佐使,方中黄芪益气固表止汗为君;白术补气健脾为臣;佐以防风走表而散风邪,合黄芪、白术以益气祛邪。且黄芪得防风,固表而不致留邪;防风得黄芪,祛邪而不伤正,有补中寓疏,散中寓补之意。

玉屏风散临床普遍用于预防感冒,呼吸道反复感染、哮喘、气虚感冒、虚汗、过敏性鼻炎、慢性荨麻疹、多发性疖肿、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周围性面瘫、复发性口腔溃疡、慢性肾炎、胃下垂、习惯性便秘、慢性结肠炎等,诸多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患恶性肿瘤、慢性肝炎、慢性支气管炎等),服用黄芪可使其免疫功能增强。

玉屏风散的副作用:若外感自汗,阴虚盗汗,不宜应用本方。

玉屏风散创始人:危亦林

危亦林(1277-1347)字达斋。祖籍抚州,后迁南丰(今江西南丰县)(属江西)。医学家。与陈自明、崔嘉彦、严用与、龚廷贤、李梴、龚居中、喻昌、黄宫绣、谢星焕并列为江西历史上十大名医。在行医与任州医官时,继承与发展危氏本家四代医学经验,积五世医方,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分成大方脉杂医科、小方脉科、风科、产科兼妇人杂病科、眼科、口齿兼咽喉科、正骨兼金镞科、疮肿科、针灸科、祝由科,历时10年,于至元三年(1337)著成《世医得效方》20卷50余万字。

全书编次有法,科目无遗,论治精详,就是上承唐宋,下启明清的一部重要方书,依当时医学13科分类,多选载前代医学文献及家传验方,在骨伤科证治方面载述尤详、书中翔实与突出地记述了关于麻醉药物的使用,有世界上较早的关于全身麻醉的记载。对于骨折、脱臼、跌打损伤、箭伤等整复治疗也有精辟的论述,特别就是首创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椎骨折更就是珍贵。对今天的临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世医得效方》的骨伤科成就,代表了金元时期中国骨伤科的发展水平,居于当时世界医学的前列。

危亦林在《世医得效方》中,总结了她家五代行医的经验,“所载良方甚多,皆可以资考据”。其中正骨的医术尤为独创。书中对各种骨折与脱臼整复方法以及处理原则有详细的记述。其整复脊椎骨折“悬吊复位”法,比英国达维斯1927年提出的悬吊法早600多年。有关用麻醉药物──草乌散(用蔓陀罗花配制),进行全身麻醉的记录,比日本人华冈青州早450年。该书被清朝收入《四库全书》子部,称其“载古方甚多,皆可以资考据”。数百年来,一直被医家推崇,在国外也有相当影响。

玉屏风散

玉屏风散 同名方约有3首,现选《丹溪心法》自汗方。防风、黄芪各一两,白术二两。上每服三钱,水一盅半,姜三片,煎服。 玉屏风散为中药名方,由我国元代医家危亦林创制,可敛汗固表,也是体质虚弱者预防感冒等感染性疾病的良方。研究还表明,玉屏风散具有调节人体免疫力的之功效,有中成药中的“丙种球蛋白”美称,现代临床在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组成(1两为15克) 防风1两(15克),黄芪2两(30克,蜜炙),白术2两(30克) 功效 补脾实卫,益气固表止汗。 主治 玉屏风散,被称为中药免疫调节剂。表虚自汗,易感风邪;风雨寒湿伤形,皮肤枯槁。汗出恶风,面色恍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亦治虚人腠理不固,易感风邪。(本方常用于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属表虚不固而外感风邪者,以及肾小球肾炎易于伤风感冒而诱致病情反复者。) 用法 上(口服)咀。每服三钱(9克),用水一盏半,加大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食后热服。(现代用法:研末,每日2次,每次6-9克,大枣煎汤送服;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禁忌 阴虚盗汗,则不宜使用。 1、直接服用成药 成药玉屏风颗粒,三岁以下,每次半包,每天三次;三岁以上(含成人)每天三次,每次一包,饭前温水冲服。 或自制黄芪、白术、防风的用药比例为2:2:1,10克黄芪,10克白术,5克防风,3味药物共碾为细末(药店可以提供研磨服务)为1剂,混合均匀,早晚各1次,温开水送服,1天服完。

2、煎服 上述药物放入药罐,煎汤剂当茶饮,每日煎1剂,分2—3次服用 甘麦大枣汤 出《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组成:甘草三两,小麦一升,大枣十枚。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次温服。 方论 清·徐彬:小麦能和肝阴之客热,而养心液,且有消烦利溲止汗之功,故以为君;甘草泻心火而和胃,故以为臣;大枣调胃,而利其上壅之燥,故以为佐。盖病本于血,必为血主,肝之子也,心火泻而土气和,则胃气下达。肺脏润,肝气调,燥止而病自除也。补脾气者,火为土之母,心得所养,则火能生土也。(《金匮要略论注》)清·尤怡:小麦为肝之谷,而善养心气;甘草、大枣甘润生阴,所以滋脏气而止其躁也。(《金匮要略心典》) 清·王子接:小麦,苦谷也。中医 经言心病宜食麦者,以苦补之也。心系急则悲,甘草、大枣甘以缓其急也,缓急则云泻心。然立方之义,苦生甘是生法,而非制法,故仍属补心。(《绛雪园古方选注》) 清·陈念祖:此为妇人脏躁而出其方治也。麦者,肝之谷也,其色赤,得火色而入心;其气寒,秉水气而入肾;其味甘,具土味而归脾胃。又合之甘草、大枣之甘,妙能联上下水火之气而交会于中土也。(《金匮要略浅注》) 清·莫枚士:此为诸清心方之祖,不独脏躁宜之,凡盗汗、自汗皆可用。《素问》麦为心谷,《千金》曰麦养心气。(《经方例释》)清·顾松园:此方以甘润之剂调补脾胃为主,以脾胃为生化气血之源也,血充则燥止,而病自除矣。(《顾松园医镜》) 注意事项

玉屏风散的功效

玉屏风散的功效 玉屏风散是一剂中药名方,由我国元代医家危亦林创制,防风1两(15克),黄芪2两(30克,蜜炙),白术2两(30克),可敛汗固表,也是体质虚弱者预防感冒等感染性疾病的良方。研究还表明,玉屏风散具有调节人体免疫力的之功效,有中成药中的“丙种球蛋白”美称,现代临床在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现代应用】 1.用本方预防反复性感冒及体弱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属气虚表弱者。 2.治变态反应性鼻炎属表虚不固,易感外邪者。 3.治冷激性荨麻疹属卫气虚风邪外袭者 (本方常用于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属表虚不固而外感风邪者,以及肾小球肾炎易于伤风感冒而诱致病情反复者。) 4.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特别是一年感冒数次的人,非常有效。(这种感冒是指因汗多,抗病力下降或因气候变化而诱发所致的感冒风寒、短气无力、气喘声低,喉中有轻度哮鸣,咳嗽痰稀色白、面色淡白无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怕风畏冷、鼻流清涕等症状。) 5.气管炎、哮喘、肺气虚弱,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等疾病,属于气虚者都可用玉屏风散。 6.是表现为稍微运动后就较常人多汗者(中医称自汗),玉屏风散常服有卓效。除上述治疗气虚感冒之外,玉屏风散在临床上还可以治疗小儿体虚多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口腔溃疡、慢性荨麻疹、美尼尔综合征、柯萨奇B病毒性心肌炎、慢性结肠炎、面神经麻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皮肤瘙痒症、习惯性便秘、原发性多汗症等等。在玉屏风散的实验研究中有许多新的成果。专家发现黄芪能使血液中白细胞显着增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增强,从而使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增加。黄芪能促进抗体合成,对体液免疫有促进作用,还有诱生干扰素的作用。临床药理实验结果表明,诸多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患恶性肿瘤、慢性肝炎、慢性支气管炎等),服用黄芪可使其免疫功能增强。白术是培补脾胃之要药,强身壮体之佳品,在清朝宫廷长寿方中,白术使用频率达69%,占有重要位置。新近的研究指出,白术能够提高细胞免疫功能,还能提高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故又能增强体液免疫功能。此外,对于白细胞减少症,白术还有升白作用。防风有祛风、镇痛、发汗、解热、抗菌之作用。以上三药共用,产生协同作用使疗效增强,且有病能治,无病能防,实为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 玉屏风散入选了2009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部分),成为基层医院必备中药。玉屏风散,被称为中药免疫调节剂。表虚自汗,易感风邪;风雨寒湿伤形,皮肤枯槁。汗出恶风,面色恍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亦治虚人腠理不固,易感风邪。(本方常用于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属表虚不固而外感风邪者,以及肾小球肾炎易于伤风感冒而诱致病情反复者。)补脾实卫,益气固表止汗。 玉屏风散是一剂中药名方,有典籍可考。中医名著《世医得效方》、朱丹溪《丹溪心法》、《医方考》、《古今名医方论》、《古方选注》、《成方便读》等均有记载。中药方剂讲究君臣佐使,方中黄芪益气固表止汗为君;白术补气健脾为臣;佐以防风走表而散风邪,合黄芪、白术以益气祛邪。且黄芪得防风,固表而不致留邪;防风得黄芪,祛邪而不伤正,有补中寓疏,散中寓补之意。

玉屏风散药物剂量讲解

邓铁涛:玉屏风散的剂量是黄芪+防风=白术 导读:“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治风者,不患无以祛之,而患无以御之,不畏风之不去,而畏风之复来。”邓老用玉屏风散治疗气虚,气不固表的自汗、盗汗,和体弱表虚易患感冒之患者,有一个重要的比例就是:黄芪+防风=白术。 玉屏风散 治疗表虚自汗的玉屏风散出自《丹溪心法》,这是中医所公认疗效确切的名方。方剂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功能益气固表止汗。其中用黄芪益气固表为君,臣以白术健脾,合君药以资气血之源,佐以防风走表而祛风邪,合黄芪、白术以益气散邪,三药合用,托里固表,使玄府闭合有度,故能治疗表虚之自汗。这犹如一屏风护卫于肌表,故得玉屏风之名。 我体会此方不但能治自汗,一些盗汗属气虚者亦适用。临床上常用汤剂,根据个人经验,其用量为:黄芪12g,防风3g,白术15g。 我认为,其组成分量比例颇需研究,较为重要的有两点:其一,防风用量要少于黄芪,这是根据东垣防风能制黄芪,黄芪得防风其功愈大之说,又因防风为疏散之品,汗证不宜多用,与黄芪相配达相畏相使之目的便可;其二,白术的量须是黄芪与防风之和,这是根据“发在芪防收在术”之意,一走一守,达表“实卫”。曾有一例自汗盗汗之患儿,治以玉屏风散,稍效,后因药房缺白术,找余商量,因我不在,另一医建议用苍术代之,结果大汗淋漓,这是不明方义,不知苍术辛燥

发汗,阴虚内热、气虚多汗者忌服之过,只走不守,发散不收,故汗水淋漓!临床上运用时,若见自汗盗汗兼阴虚者,我喜用玉屏风散加生龙骨、生牡蛎各30g,或加浮小麦、糯稻根各30g;若汗出特多者,则加麻黄根10g。至于纯阴虚之盗汗,我认为当归六黄汤往往效如桴鼓,此处只言玉屏风,故不赘述。玉屏风散不仅能治汗,而且能预防外感,对于体弱表虚易患感冒之患者尤为适宜。 我曾建议某中医院按上述比例制成玉屏风散,每用10?20g水煎服,每天1剂,服半月至一月,以取代丙种球蛋白以治容易感冒之患者(该地喜用丙种球蛋白成风),这既可发扬中医特色,又可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更可避免染上某些难治之疾,何乐而不为?事后了解,据说有相当好的效果。其建议实受启发于蒲辅周玉屏风散预防感冒之经验,蒲氏认为此散用三至五钱即可,用量过重有胸闷不适之弊。 若深究其能预防感冒之理,我认为柯韵伯之论较有启发,现录之,与同道共同学习。 柯韵伯在《名医方论》中指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治风者,不患无以祛之,而患无以御之,不畏风之不去,而畏风之复来。何则?发散太过,玄府不闭故也。昧者不知托里固表之法,遍试风药以祛之,去者自去,来者自来,邪气流连,终无期矣。” 防风遍行周身,称治风之仙药,上清头面七窍,内除骨节疼痹,外解四肢挛急,

玉屏风散的功效与副作用

玉屏风散的功效与副作用 篇一:防风的功效与作用 防风的功效与作用性味功效味辛、甘,性温。功效:解表止泻,祛风镇痉。传统应用主治感冒风寒的发热、恶寒、身痛、咽痛,风湿痹痛,破伤风,抽搐,痉厥等病症。传统方剂①防风汤():防风、荆芥、葛根,治疗风邪伤卫,有汗恶风;②防风汤():防风、葛根、秦艽、桂枝、当归、黄芩、赤苓、杏仁、生姜、甘草,治疗感冒骨节疼痛;③防风散():防风、地龙、漏芦,治疗白虎风,走转疼痛,两膝热肿;④玉真散():防风、天麻、南星、白附子、白芷、羌活;治疗破伤风;⑤凉惊汤():防风、钩藤、青黛、黄连、牛黄、生姜,治疗小儿抽搐;⑥防风丸():防风、蝉壳、天麻、猪牙皂荚,治疗风疮疥癣,皮肤瘙痒,搔成瘾疹。 在治疗风热便结淋闭的防风通圣丸中,治疗自汗的玉屏风散中,治疗偏正头痛的清空膏中,治疗腹痛腹泻的痛泻要方中,防风也都是重要的药物。主要成分主要含挥发油烯类和多糖类等成分。药理作用 (一)解热镇痛和抗菌 1、解热:对兔发热用水煎剂灌胃有中等度解热效果;腹腔注射有明显的解热作用。 2、镇痛:水煎剂小鼠腹腔注射,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3、抗菌:水煎剂对多种细菌如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 (二)抗炎和增强免疫 1、抗炎:水煎剂小鼠腹腔注射,能明显抑制炎症性耳廓肿胀,与荆芥同用更强。对大鼠蛋清性足肿,灌服后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增强免疫:水煎剂能提高

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因此,对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 (三)镇静和抗惊厥 分离出藤助防风脱糖素和防风脱糖素,可抑制小鼠自发活动,并可延长睡眠时间。水煎剂灌胃对小鼠电休克有一定的对抗作用。 (四)保护胃黏膜和解痉藤助防风脱糖素可抑制酒精所致的胃黏膜损伤。防风脱糖素可抑制应激性溃疡。防风水煎剂能明显抑制兔肠的收缩而有解痉作用。其挥发油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而收平喘之功。临床应用 1、普通感冒之轻症. 2、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肩关节周围炎等关节酸痛,中医谓之风湿风寒痹痛证。 3、癫痫抽搐,中医谓之肝风。 4、慢性腹泻,如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谓之脾虚肠风泄泻。剂量与用法药典剂量:~9g。临床常用剂量:~9g。大剂量:12~30g。使用方法:水煎服,研末或入丸、散吞服,浸酒内服,外敷。临床体会 (一)关于治疗感冒中医治疗感冒,有辛凉解表和辛温解表两类。前者以桑菊饮、银翘散为代表,后者以麻黄汤、桂枝汤为代表。荆芥和防风性温,一般归在辛温解表一类中。在治疗伤风感冒时,荆芥、防风常同用。一年四季的感冒都能使用。只用于感冒初起轻症,不发热或发热在 38 摄氏度以下者。两者都有弱的解热作用和消炎作用,临床使用还有弱的发汗效果,但药力较弱,是退不了发热的。古方荆防败毒散,荆芥、防风虽然作为君药,由于方剂很复杂,方中柴胡、羌活等药的退热发汗效果较荆、防更好。所以在著名的清热解表的银翘散中,荆芥是作为配伍药使用的;在桑菊饮、银翘散中都

玉屏风散配方

玉屏风散配方 组成:防风(30克)黄芪(60克,蜜炙)白术(60克) 【功用】益气固表止汗。 【主治】表虚自汗。汗出恶风,面色恍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亦治虚人腠理不固,易感风邪。(本方常用于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属表虚不固而外感风邪者,以及肾小球肾炎易于伤风感冒而诱致病情反复者。) 玉屏风散在药店内有成药出售,可按说明书服用。不过,在家也可自制散剂,非常方便。1、直接服用:黄芪、白术、防风的用药比例为2:2:1,10克黄芪,10克白术,5克防风,3味药物共碾为细末(药店可以提供研磨服务)为1剂,混合均匀,早晚各1次,温开水送服,1天服完。 2、煎服:上述药物放入药罐,煎汤剂当茶饮,每日煎1剂,分2—3次服用。 玉屏风散在古代多用散剂。即取黄芪30克,防风30克,炒白术60克,把药味打成粗末,每天取18克,加生姜6片,水煎,待沸后5~8分钟,药液分两次服,为成人量。现代多用汤剂,即把药物饮片放入罐中,加冷水浸泡30分钟,然后加热,沸后20分钟倒出药汁,连煎两次,合药液,分3次服用。 “玉屏风散”的成人配方为黄芪12克、白术8克、防风4克,儿童的配方一样,药剂量则减半。“玉屏风散”主要具有增强肌体免疫力的作用,如果想增强抗病毒的功效,可以选择在“玉屏风散”中加入金银花10克、桑叶6克或者连翘10克一起服用。 对于有轻微咳嗽症状的市民,可以在黄芪10克、白术10克、防风6克的药方中,添加桔梗10克、菊花9克或者黄芪10克、白术10克、防风6克、玄参10克来服用。 此外,如果怕煎药麻烦,市民还可以选择购买“玉屏风散”的中成药或中药饮片。预防甲型流感的中成药还有莲花清瘟胶囊、藿香正气水、蓝芩口服液、清开灵颗粒、板蓝根颗粒。想通过服用中药的方法来预防甲型流感,费用高不高?据介绍,如果抓取一服普通的“玉屏风散”中药,成人仅需要两元钱。如果同时配齐药方中所涉及到的中药,费用也不超过5元。 服药避开绿豆汤和萝卜 郭主任提醒说,服中药期间尽量不要食用绿豆和萝卜,辛辣的食物也少吃为妙,该中药最好连续服用半个月为一疗程。 玉屏风散在药店内有成药出售,可按说明书服用。在家也可自制散剂,非常方便。 黄芪能使血液中白细胞显着增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增强,从而使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增加。黄芪能促进抗体合成,对体液免疫有促进作用,还有诱生干扰素的作用。临床药理实验结果表明,诸多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患恶性肿瘤、慢性肝炎、慢性支气管炎等),服用黄芪可使其免疫功能增强。 白术是培补脾胃之要药,强身壮体之佳品,在清朝宫廷长寿方中,白术使用频率达69%,占有重要位置。新近的研究指出,白术能够提高细胞免疫功能,还能提高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故又能增强体液免疫功能。此外,对于白细胞减少症,白术还有升白作用。 防风有祛风、镇痛、发汗、解热、抗菌之作用。 以上三药共用,产生协同作用使疗效增强,且有病能治,无病能防,实为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

玉屏风散治疗儿科常见疾病现状(一)

玉屏风散治疗儿科常见疾病现状(一) 【关键词】玉屏风散;小儿;肺卫不固证;异病同治 近10年来,现代医家在吸取前人治疗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观察和运用,以玉屏风散(或汤剂)加味应用,治疗儿科常见疾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如反复呼吸道感染、肺炎、喘嗽、汗证、哮喘、过敏性紫癜肾炎、扁桃体炎、过敏性鼻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等。总结如下: 1临床应用 1.1反复呼吸道感染张飞钦〔1〕用加味玉屏风散预防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32例。药物组成:黄芪36g,防风12g,白术、陈皮各24g,山药、生牡蛎各36g,上述药物研细末,加糖服用。何吉才〔2〕运用固卫祛痰为主治疗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40例。选用玉屏风散合二陈汤为基础方。急性期以祛邪为主,扶正为辅。用药:生黄芪10g,防风6g,白术、法半夏、茯苓、苏子、川贝母各8g,白及10g,生甘草5g。结果:显效2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魏丽华〔3〕运用河车玉屏风合剂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80例观察,药物组成:黄芪4~10g,白术3~6g,防风2~5g,龙骨、牡蛎各5~10g,紫河车粉1~4g。总有效率为9 2.5%。吴兴亚〔4〕用加味玉屏六君汤为主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32例。基本方:黄芪12g,防风、白术、陈皮、法半夏各6g,茯苓、党参各9g,甘草3g。随症加减:感染期配以金银花,大青叶,贯众;恢复期以基础方为主,汗多加龙骨、牡蛎;纳呆食少加神曲、焦楂;腹胀便秘加全瓜蒌;不耐寒凉加桂枝;面色无华加当归、红枣;先天不足加菟丝子、淫羊藿。结果:显效18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 1.2肺炎何春霞〔5〕使用玉屏风散肺炎患儿免疫功能影响的初步观察。102例中,随机分为玉屏风散组52例,对照组50例。两组均给予青霉素、双黄连抗感染治疗,玉屏风组加服玉屏风散,用量为每次每周岁0.5~1g,每日3次,开水冲服或煎者3~5min后服用。疗效观察:咳嗽缓解,肺部湿性罗音消失时间为12~24h。玉屏风散组5例,对照组2例:~48h,两组分别为20例及11例;~72h分别为23例及15例,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玉屏风散组治疗后血中IgG、IgA、IgM含量增高,以第2周时明显;而对照组虽有增高,但与前者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梁文旺等〔6〕运用药散对抗生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协同作用。将98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用红霉素治疗,观察组用红霉素和双屏散(黄芪12g,党参、白术、柴胡、防风、枳实、白芍、制半夏、甘草各6g)治疗。结果显示:两组的总有效率均为100%,但观察组的治愈率较对照组为高(P0.05);显示在两组治愈病人中,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的发生率,观察组比对照组要低(P0.01)。 1.3汗证黄玲〔7〕运用敛汗汤治疗小儿汗证130例。“敛汗汤”由玉屏风散合牡蛎散加大枣、百合、五味子、地骨皮、竹叶、桔梗组成。自汗55例,痊愈47例,好转7例,无效1例。治愈率85.5%,治愈好转率98.2%;盗汗75例,痊愈63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治愈率84.0%,治愈好转率97.3%。董新华等〔8〕运用玉屏风散加味治疗小儿多汗14例,药物组成:黄芪10~30g,白术5~15g,防风5g~10g。阳虚加龙骨、牡蛎、桂枝、浮小麦、五味子;阴虚加当归、麦门冬、五味子、麻黄根;气阴两虚加大枣、麦门冬、浮小麦、五味子、麻黄根,痊愈14例,好转9例,无效1例。张茂等〔9〕用玉屏风液治疗小儿汗证57例。总有效率96.49%。魏向德〔10〕运用加味玉屏风散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汗证62例,基本方:黄芪10g,白术、白芍、麦门冬、五味子各6g,防风,桂枝、甘草各3g,龙骨、牡蛎、党参各10g,红枣5枚。随症加减。显效21例,有效37例,无效4例。另外用本方加麻黄治疗小儿气虚及气阴两虚多汗症75例,收效满意,痊愈率9 2.86%〔11〕。 1.4哮喘陈裕明〔12〕玉屏风散加减治疗小儿哮喘69例,方药:黄芪6~12g,白术4~8g,防风3~6g。气促加白芥子、紫苏子、葶苈子、化橘红;咳嗽加陈皮、半夏、杏仁、紫菀、桔梗、茯苓;呕吐加竹茹、姜汁;腹胀或食欲不振加山楂、神曲、麦芽、莱菔子;手足心热加地骨

消风散和玉屏风散治疗时复症经验浅谈

消风散和玉屏风散治疗时复症经验浅谈 发表时间:2012-03-20T14:33:41.92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1期供稿作者:汤承辉[导读] 时复症多由风邪所致,与个人体质有关,发病季节性很强,每当春暖花开时发病,到秋末天寒时症状消失。 汤承辉 (湖南浏阳集里卫生院 410300) 【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0428-02 【摘要】时复症是指发病时白睛红赤,奇痒难忍,每年至期而发,过期而愈,呈周期性反复发作的眼病。故《证治准绳?七窍门》称为时复症。本病可延绵数年或数十年之久,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轻或痊愈。一般双眼罹患。相当于西医学的春季卡他性结膜炎。【关键词】消风散时复症经验 时复症多由风邪所致,与个人体质有关,发病季节性很强,每当春暖花开时发病,到秋末天寒时症状消失。常侵犯双眼。每年复发,轻症者3~4年后即不再发,重症者可连续复发10余年。双眼奇痒难忍,灼热微痛或碜涩不适,畏光流泪,天热时症状加重,眼眵色白,状如白丝。检查可见上睑内面如去皮石榴。亦可见黑睛边缘及附近白睛色呈污红色,并出现灰黄或暗红色胶样隆起,以上两种症状也可同时出现。给患者带来莫大的痛苦。我自2008年3月至2010年7月运用消风散和玉屏风散治疗时复症,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32例均系门诊患者,年龄最大18岁,最小5岁;男26例,女66例;病程最长8年,最短1年。 2 治法方药 分发作期与缓解期分别治疗。发作期治法为疏风养血,清热除湿。方用《外科正宗·卷四》中的消风散。药物组成:当归6g,生地6g,防风6g,蝉蜕6g,知母6g,苦参6g,胡麻仁6g,荆芥6g,苍术6g,牛蒡子6g,石膏6g,甘草3g,木通3g。服用方法:水煎,空腹服。方义:荆芥、防风为君药,荆芥性味辛温,可去血中之风。防风发表祛风胜湿,为驱风之要药,二药相伍,疏风以止痒。苦参、苍术为臣,苦参性寒,善能清热燥湿,止痒,苍术燥湿、辟秽、发汗、健脾,两者相配,燥性尤强,既能燥湿止痒,又可散风除热。佐以牛蒡子疏散风热、透疹解毒,蝉蜕散风热、透疹,此二味不仅可增强荆芥、防风祛风之力,更能疏散风热透疹。石膏、知母清热泻火,木通清利湿热,胡麻仁、生地、当归滋阴养血润燥,且生地善清热凉血,与清气分热之石膏、知母共除内热。当归养血兼可活血,取治风先行血,血行风自灭之义。生甘草清热解毒,又可调和诸药,乃为佐使。诸药合用,于祛风之中配以除湿、清热、养血之品,使风邪去,湿热除,血脉和,则瘙痒自止。缓解期治法为补脾实卫,益气固表。方用元代医家危亦林创制的玉屏风散。药物组成:防风30克,黄芪60克,(蜜炙),白术60克。服用方法:研末,每日2次,每次6-9克,大枣煎汤送服。方义:方中黄芪益气固表止汗为君;白术补气健脾为臣;佐以防风走表而散风邪,合黄芪、白术以益气祛邪。且黄芪得防风,固表而不致留邪;防风得黄芪,祛邪而不伤正,有补中寓疏,散中寓补之意。驱邪之后。《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时复症患者反复发作,是由于卫表不固,风邪乘虚而入所致,今用《用玉屏风散固表益卫,则风邪不得再乘虚而入,时复症便不易反复发作了。现代研究表明:消风散颗粒可抑制右旋糖酐诱导的小鼠全身性皮肤瘙痒。玉屏风散总提取物及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有显著增强作用。 3 疗效标准 痊愈:症状消失,次年不再发作,好转: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但次年又复发。无效:症状无明显好转。 4 治疗结果 痊愈22例,好转6例,无效2例。 5 典型病例 例1:患者男,8岁,2008年5月3日初诊:2007年3月郊游后出现出现眼内奇痒,灼热微痛,经治疗后好转。今年5月1日在山上游玩后又出现上述症状。平素体质较差,易感冒。查睑内遍生颗粒,状朋小卵石。西医诊断为春季卡他性结膜炎后转中医治疗。中医诊断为时复症。辩证为风热上饶,卫表不故。治疗:先疏风清热,再益卫固表。方用消风散,药物:当归6g 生地6g 防风6g 蝉蜕6g 知母6g 苦参6g 胡麻仁6g 荆芥6g 苍术6g 牛蒡子6g 石膏6g 甘草3g 木通3g共5剂,水煎服,日1剂。 [证候分析]风热外袭,上壅于目则目痒,且感灼热微痛。胞睑脉络阻遏,气血不行,故变生红赤颗粒。风热均系阳邪,故见风、冒日、近火病情加重。5月8日复诊,上述诸证消失,脉浮弱,风热已散,卫表不固。予玉屏风散益卫固表。药物:防风30克,黄芪60克,(蜜炙),白术60克。共2剂。服用方法:研末,每日2次,每次6克,大枣煎汤送服。随访2年未再复发。 例2:患者男,15岁,2009年3月28日初诊,眼内痒反复发作5年。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眼内痒,经治疗后缓解,此后反复发作,2天前骑摩托吹风后即觉眼内奇痒,查:睑内遍生颗粒,状如砂石。脉浮。诊断为时复症。辩证:风邪袭表。方药:消风散5剂,(药物及服用方法同上)。4月2日复诊,症状消失,脉弱。予玉屏风散3剂。(药物用量服法同上)。随访两年未再复发。参考文献 [1]曾庆华.中医眼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9月. [2]郑咏秋.消风散颗粒抗过敏作用及其机制研究.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2,8(6). [3]张磊.玉屏风散多糖类成分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6,22(1).

玉屏风散的功效

玉屏风散的功效 玉屏风散就是一剂中药名方,由我国元代医家危亦林创制,防风1两(15克), 黄芪2两(30克,蜜炙), 白术2两(30克),可敛汗固表,也就是体质虚弱者预防感冒等感染性疾病的良方。研究还表明,玉屏风散具有调节人体免疫力的之功效,有中成药中的“丙种球蛋白”美称,现代临床在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现代应用】 1.用本方预防反复性感冒及体弱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属气虚表弱者。 2.治变态反应性鼻炎属表虚不固,易感外邪者。 3.治冷激性荨麻疹属卫气虚风邪外袭者 (本方常用于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属表虚不固而外感风邪者,以及肾小球肾炎易于伤风感冒而诱致病情反复者。) 4、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特别就是一年感冒数次的人,非常有效。(这种感冒就是指因汗多,抗病力下降或因气候变化而诱发所致的感冒风寒、短气无力、气喘声低,喉中有轻度哮鸣,咳嗽痰稀色白、面色淡白无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怕风畏冷、鼻流清涕等症状。) 5、气管炎、哮喘、肺气虚弱,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等疾病,属于气虚者都可用玉屏风散。 6、就是表现为稍微运动后就较常人多汗者(中医称自汗),玉屏风散常服有卓效。除上述治疗气虚感冒之外,玉屏风散在临床上还可以治疗小儿体虚多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口腔溃疡、慢性荨麻疹、美尼尔综合征、柯萨奇B病毒性心肌炎、慢性结肠炎、面神经麻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皮肤瘙痒症、习惯性便秘、原发性多汗症等等。在玉屏风散的实验研究中有许多新的成果。专家发现黄芪能使血液中白细胞显着增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增强,从而使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增加。黄芪能促进抗体合成,对体液免疫有促进作用,还有诱生干扰素的作用。临床药理实验结果表明,诸多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患恶性肿瘤、慢性肝炎、慢性支气管炎等),服用黄芪可使其免疫功能增强。白术就是培补脾胃之要药,强身壮体之佳品,在清朝宫廷长寿方中,白术使用频率达69%,占有重要位置。新近的研究指出,白术能够提高细胞免疫功能,还能提高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故又能增强体液免疫功能。此外,对于白细胞减少症,白术还有升白作用。防风有祛风、镇痛、发汗、解热、抗菌之作用。以上三药共用,产生协同作用使疗效增强,且有病能治,无病能防,实为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 玉屏风散入选了2009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部分),成为基层医院必备中药。玉屏风散,被称为中药免疫调节剂。表虚自汗,易感风邪;风雨寒湿伤形,皮肤枯槁。汗出恶风,面色恍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亦治虚人腠理不固,易感风邪。(本方常用于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属表虚不固而外感风邪者,以及肾小球肾炎易于伤风感冒而诱致病情反复者。)补脾实卫,益气固表止汗。 玉屏风散就是一剂中药名方,有典籍可考。中医名著《世医得效方》、朱丹溪《丹溪心法》、《医方考》、《古今名医方论》、《古方选注》、《成方便读》等均有记载。中药方剂讲究君臣佐使,方中黄芪益气固表止汗为君;白术补气健脾为臣;佐以防风走表而散风邪,合黄芪、白术以益气祛邪。且黄芪得防风,固表而不致留邪;防风得黄芪,祛邪而不伤正,有补中寓疏,散中寓补之意。

玉屏风散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

玉屏风散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但头汗出”21例分析 发表时间:2009-8-10 10:55:24 来源:中国创新医学网推荐 作者:范文琴张加财作者单位:744100甘肃省华亭煤业集团公司总医院内科 【摘要】目的:探讨玉屏风散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但头汗出”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但头汗出”患者采用玉屏风散合补中益气汤加减,配以化湿药,以益气固表止汗、健脾化湿,标本兼治的疗效。结果:治愈18例,治愈率81%,2例症状好转,1例未愈,总有效率95.2%,随访1~3个月未复发。结论:玉屏风散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但头汗出”,疗效显著、效果满意,充分发挥了中医治疗疑难杂症的优势。 【关键词】玉屏风散补中益气汤“但头汗出” 资料与方法 2003年4月~2008年12月运用玉屏风散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但头汗出”患者21例,年龄22~56岁,平均40岁,病程多数在2年以上,发病与性别、季节无关。 治疗方法:玉屏风散合补中益气汤加减。药用:生黄芪40g,人参、炙柴胡、炙升麻、白术、甘草、当归、陈皮、云苓各10g,防风6g,乌梅20g。失眠多梦者加夜交藤30g,茯神10g,赭石20g,龙赤20g;汗出较多加浮小麦30g,麻黄根30g;湿盛者加白蔻仁15g,薏米仁15g,炙杏仁10g,厚朴10g,半夏15g;阳虚加圆肉10g;肺热加桑叶10g,桑皮10g。以上药水煎2次约500ml,1剂/日,2次/日,7天1个疗程,一般需2~3个疗程。 疗效判定标准:生理性出汗排外,无明显诱因汗出止,能进行正常的工作学习,随访3个月未复发为痊愈。汗出明显减少,对工作生,活无明显影响随访3个月继续治疗有效为好转。汗出无明显改变为未愈。21例患者中,痊愈18例,2例症状好转,1例未愈,总有效率95.2%。 讨论 “但头汗出”指病人仅头面部出汗较多而身体其他部位无汗的病症,多与饮食过饱、情绪激动、劳累后尤为明显,严重的影响到患者正常的工作、生活和社会交往,发病与性别、季节无关。其病程缠绵、治疗效果差、病情易反复,属于中医的疑难杂症。病程多数在2年以上,初期病情轻不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和社交,未引起患者足够的重视治疗不及时,以致病程迁延症状加重,发作次数增多,稍从事一些轻体力活动就大汗不止,逐渐影响到心理健康,与人接触时精神紧张大汗淋漓,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从而使人的性格发生改变。 《内经》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生理状况下,汗为阴液,由津液化生,阳气蒸化津液出于表而为汗,滋润皮毛肌肤。病理状况下,脏腑阳气虚致卫阳不固,汗液外泄。“但头汗出”多因上焦邪热或中焦湿热上蒸所致,以阴阳证和湿热证为多见,因热郁于内,不得四散循经上越,内热退则汗自止,属实证。病后及老人气喘经常头部出汗,均属虚证。小儿睡时惯常头汗,无其他症状,不属病象,俗称“蒸笼头”。 “但头汗出”证型可分为肝经湿热型、肾经水结型、少阳热瘀证、气虚不固型、血室瘀热型、产后郁冒证、膀胱湿聚型。 卫气不固脾虚湿阻患者久汗伤阴,阴液耗损,阳随阴泄而致阳气虚,阳虚不能卫外,汗液外泄。汗为血之液,久汗气血两虚,累及脾胃,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化源不足,气血易虚,脾胃不运湿浊中生,上蒸头面所致属虚实夹杂证。选用玉屏风散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但头汗出”,方中重用黄芪益气固表止汗,升麻、柴胡俱用蜜水炒,以制其生发之性。然非升麻、柴胡不能领参芪至于肌表,故用之。白术健脾益气,助黄芪益气固表止汗,培土生金,防风佐黄芪白术扶正,兼以祛风,驱邪不伤正,固表不留邪,甘草补益中气,当归补血,陈皮运脾,乌梅收敛固涩,以防过汗,全方益气固表,健脾化湿,补中有疏,散中寓收,疗效显著。中药具有毒副作用小、医疗费用低等优点,避免了手术创伤带来的痛苦。

玉屏风散的功效和作用

玉屏风散的功效和作用 玉屏风散的功效和作用 玉屏风散是一剂中药名方,由我国元代医家危亦林创制,防风1两(15克),黄芪2两(30克,蜜炙),白术2两(30克),可敛汗固表,也是体质虚弱者预防感冒等感染性疾病的良方。研究还表明,玉屏风散具有调节人体免疫力的之功效,有中成药中的“丙种球蛋白”美称,现代临床在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玉屏风散入选了2009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部分),成为基层医院必备中药。玉屏风散,被称为中药免疫调节剂。表虚自汗,易感风邪;风雨寒湿伤形,皮肤枯槁。汗出恶风,面色恍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亦治虚人腠理不固,易感风邪。(本方常用于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属表虚不固而外感风邪者,以及肾小球肾炎易于伤风感冒而诱致病情反复者。)补脾实卫,益气固表止汗。 玉屏风散是一剂中药名方,有典籍可考。中医名著《世医得效方》、朱丹溪《丹溪心法》、《医方考》、《古今名医方论》、《古方选注》、《成方便读》等均有记载。中药方剂讲究君臣佐使,方中黄芪益气固表止汗为君;白术补气健脾为臣;佐以防风走表而散风邪,合黄芪、白术以益气祛邪。且黄芪得防风,固表而不致留邪;防风得黄芪,祛邪而不伤正,有补中寓疏,散中寓补之意。

玉屏风散临床普遍用于预防感冒,呼吸道反复感染、哮喘、气虚感冒、虚汗、过敏性鼻炎、慢性荨麻疹、多发性疖肿、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周围性面瘫、复发性口腔溃疡、慢性肾炎、胃下垂、习惯性便秘、慢性结肠炎等,诸多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患恶性肿瘤、慢性肝炎、慢性支气管炎等),服用黄芪可使其免疫功能增强。 玉屏风散创始人:危亦林 危亦林(1277-1347)字达斋。祖籍抚州,后迁南丰(今江西南丰县)(属江西)。医学家。与陈自明、崔嘉彦、严用和、龚廷贤、李梴、龚居中、喻昌、黄宫绣、谢星焕并列为江西历史上十大名医。在行医和任州医官时,继承和发展危氏本家四代医学经验,积五世医方,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分成大方脉杂医科、小方脉科、风科、产科兼妇人杂病科、眼科、口齿兼咽喉科、正骨兼金镞科、疮肿科、针灸科、祝由科,历时10年,于至元三年(1337)著成《世医得效方》20卷50余万字。 全书编次有法,科目无遗,论治精详,是上承唐宋,下启明清的一部重要方书,依当时医学13科分类,多选载前代医学文献及家传验方,在骨伤科证治方面载述尤详、书中翔实和突出地记述了关于麻醉药物的使用,有世界上较早的关于全身麻醉的记载。对于骨折、脱臼、跌打损伤、箭伤等整复治疗也有精辟的论述,特别是首创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椎骨折更是珍贵。对今天的临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世医得效方》的骨伤科成就,代表了金元时期中国骨伤科的发展水平,居于当时世界医学的前列。 危亦林在《世医得效方》中,总结了他家五代行医的经验,“所

玉屏风散——益气固表如屏风

玉屏风散——益气固表如屏风(2010-06-04 14:27:32) 标签:养生保健黄芪玉屏风散黄耆健康分类:灵丹妙药 河南·毛德西 组成:防风、黄芪各一两,白术二两。 功效:固表止汗,益气御风。 主治:表虚自汗,畏风易感冒;预防因气虚所导致的多种疾病。 用法:散剂,一次6克;片剂,一次6片;大蜜丸,一次1丸;颗粒剂, 一次1~2袋。温开水送服,一日2~3次。 说明:服药期间,避风寒,并忌生冷、油腻、辛辣刺激食品。 出处:元·朱震亨《丹溪心法》。 玉制屏风 屏风之名,原指作为挡风或遮蔽的用具,为室内陈设之物。《史记·孟尝君传》云:“孟尝君待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吏,主记君所与客语。”玉屏风,是指玉制或有玉饰的屏风,大则可以遮风,小则可供欣赏。本方因有益卫固表的作用,而这种作用如同玉制屏风一样,可遮挡风寒,并主治因表虚而致的自汗等症,“珍如玉,体如屏”,如立屏障,故取名“玉屏风”。 散补互用 本方所主之证为:表虚自汗,以及虚人卫气不密,易于感冒,自汗恶风,面色 白,舌质淡, 苔薄白,脉浮缓等。肺主气而属卫,而肺气之源来于脾,脾主肌肉,是以脾气足则肺气充,肌表乃固。故方取黄芪大补脾肺之气,实卫固表;另用白术补气健脾,使中气健旺,肺气乃养,肌表自然可固;防风为治风之要药,别名“屏风”。黄芪得防风,益气固表而不留邪;防风得黄芪,外祛风邪而不伤正。两药一补一散,相辅相使,而功效愈宏。三药合用,能使卫气充足,腠理固密,自汗恶风之症,自然痊愈。 品尝黄芪 黄芪,古名黄耆。耆,长也,本品色黄,为补气之长,故名黄耆。清·黄宫绣《本草求真》云:“黄耆,为补气诸药之最,是以有耆之称。” 黄芪,在我国北方各省均有分布,以内蒙古、甘肃、河北、山西所产黄芪质量最佳。

玉屏风散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48例临床疗效观察

玉屏风散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48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玉屏风散对小儿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48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对照组24例,护理人员按照常规对两组患者实施临床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者加用玉屏风散进行联合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较好,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的意义(P<0.01)。结论在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玉屏风散,能够显著地优化治疗效果,且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强。 标签: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常规治疗;玉屏风散;临床效果 在医院儿科中,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较高,有相关资料显示,该病症在临床上的发病率可高达15%[1],且多为城市患儿[2]。临床研究指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高发人群为3~6岁的儿童[3],可为儿童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在临床上,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情起病急,且病情恶化迅速,临床治愈难度较大,呈现反复性发作的状态,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因此,小兒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又被广泛称为复感儿[4]。为了寻求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方法,本文选取48例该病症的患儿进行分组研究,旨在分析并探讨玉屏风散在该病症的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效果理想,现作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2年8月~2013年2月,共计48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来我院就诊,所有患儿均与全国儿科疾病工作组颁布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诊断标准[5]相符合,所有患儿均未合并有严重内科疾病或者呼吸道畸形(先天性)等病症,按照随机的方式将48例患儿列入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4例,其中男13例,女11例,平均年龄(1±0.2)岁,患儿呼吸道感染的频度为6~14次/年,平均为(8.3± 2.8)次,病程12~25个月,平均(14.8±2.7)个月,对照组24例,其中男13例,女11例,平均年龄( 3.3±0.3)岁,患儿呼吸道感染的频度为6~13次/年,平均(8.2±2.2)次,病程13~22个月,平均为(1 4.5±2.5)个月,两组患儿的基本资料如性别、平均年龄以及病程等相比,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因此可进行组间对比研究。 1.2方法两组患儿均行常规治疗,主要治疗内容包括抗病毒治疗、抗炎治疗和相应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儿使用玉屏风散(由广州一方药业生产)口服治疗,用量为1~3岁5 g/次,2次/d,4~6岁10g/次,2次/d,7~14岁15 g/次,病程为2~3个月。治疗后,护理人员对两组患儿进行6个月~1年的随访,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呼吸道感染的发作情况。 1.3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儿上呼吸道感染的频度≤2次/年,且其下呼吸道感染的频度≤1次/年。有效:患儿上呼吸道感染的频度≤4次/年,且其下呼吸道感染的频度≤2次/年。无效:患儿的呼吸道感染发病次发作情况不存在任何显著变化。

玉屏风散

玉屏风散治感冒 玉屏风散出自《丹溪心法》,由黄芪、白术、防风三味药组成,常用于表虚自汗,易感风邪的病症,是中医用于扶正的经典名方之一。 有人对 30例体虚易感冒的小儿应用玉屏风散,经半年多随访发现,小儿呼吸道感染率大为下降,健康状况显著改善,有效率达93%。4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每次口服玉屏风散10毫升,每日1次,连服1个月以上,哮喘发病次数明显减少,其作用显著优于干扰素。以本方加甘草,每日煎水200毫升分两次服,3个月为1疗程,对106例易患感冒的矽肺病人进行防治观察,3年发病率由40%下降为7.5%,血液中igg明显升高。62例高原久咳患儿,每日1剂,连服3剂加味玉屏风散,总有效率达92.9%。本方加味还可用于妇女经期虚寒型、虚热型、气虚型、血虚型感冒,均效果良好。以玉屏风散加味治疗过敏性鼻炎255例,治愈 106例,有效率达84.7%,研究结果表明,本方能使体内环核苷酸水平恢复正常,渗出病变明显改善。 肾小球肾炎患者很容易感冒,且因感冒而使病情反复发作。24例肾炎患者在原用药基础上加服玉屏风散(丸),每日3次,每次6—9克,1个月为1疗程。经1—2个疗程后,显效23例;其中伴慢性咽炎者18人,明显好转者17人。以本方加味配合维生素e治疗隐匿性肾炎患者36例,对尿红细胞转阴有效率为90.9%,尿蛋白转阴有效率为83.3%。 33例慢性肾炎患者服用本方加陈皮、连翘、土茯苓、羌活(共研末),每日3次,每次9克(儿童减半),每月服药12—15天,可预防慢性肾炎的复发。 玉屏风散合生脉饮治疗柯萨奇b病毒性心肌炎30例,效果显著,且患者nk细胞活性明显提高。以本方合补阳还五汤治疗面神经麻痹者49例,痊愈32例,显效15例。本方加味治疗病毒性角膜炎28例,每日1剂,服药最多者60剂,最少者10剂,治愈率达96.5%。本方合桂枝汤加减治疗26例慢性荨麻疹,每日1剂,总有效率为84.7%。 玉屏风散加味还可用于治疗重症失眠、口眼斜、小儿夏季热、小儿厌食、习惯性流产、不育症、慢性结肠炎、胃下垂、胃粘膜脱垂症、类风湿性关节炎、口腔溃疡、美尼尔氏综合征、过敏性皮炎、多发性红斑、多发性疖肿、汗症等病症。 【方名】玉屏风散 【出处】《医方类聚》 【分类】补益剂-补气 【组成】防风(30克)黄芪(60克,蜜炙)白术(60克) 【功用】益气固表止汗。 【主治】表虚自汗。汗出恶风,面色恍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亦治虚人腠理不固,易感

老中医:玉屏风散

玉屏风散 【名方出处】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 【使用历史】约650年。 【主要成分】防风,黄芪,白术。 【整体药性】温。 【功能主治】益气,固表,止汗。用于表虚不固,自汗恶风,面色咣白,或体虚易感风邪者。【典型征象】怕风,自汗,易感冒。 【禁忌人群】阴虚盗汗,则不宜使用。 玉屏风散是由我国元代医家危亦林创制,也有说本方出自朱丹溪的《丹溪心法》。从古到今,玉屏风散的疗效持续不断,它可敛汗固表,是体质虚弱者预防感冒等感染性疾病的良方。现 代研究还表明,玉屏风散能够调节人体免疫力,有中成药中的“丙种球蛋白”美称,在现代临 床的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现代药店有关玉屏风散的中成药有很多类型,有玉屏风颗粒,还有玉屏风丸、玉屏风口服液等。它们的基本药物成分都是一样的,按照说明书上的用法用量服用即可。 气虚了,抵挡外邪的能力就弱 玉屏风散的取名非常贴切而形象,“玉”有珍贵而坚固的意思,“屏风”是指放于室内门前可挡 风的家具。“玉屏风散”具有补气固表的作用,方名的意思是,它可以像一道抵御寒风的屏风 一样保护人体,使风邪难以侵入,特别适合因气虚导致的频繁感冒、体虚盗汗等病。 “气”历来受到医家的重视,有所谓“人活一口气”之说。中医学中有这样的说法:“气聚则生, 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亡。”这里的“气”是指人体的元气,元气充足,免疫力就强,就能战胜疾病;反之,就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或免疫力去战胜疾病。 有的人气虚了,主要表现在卫气不固上。正常情况下,皮毛、黏膜下有卫气循行,就像边防 战士在边疆巡逻、守卫一样。如果卫气不足,体表的保护力不足,外邪易从汗孔、黏膜而入,我们就容易感冒。一阵风吹来,别人可能没有问题,但气虚者却可能为此患上感冒。卫气不足,不能固摄肌表,津液外泄,也容易表现为自汗的症状。气属阳,气虚则阳不足,所以气 虚的人还常会出现怕冷、怕风、汗多等症状。另外,还有一种慢性过敏性鼻炎,患此病的人 每当遇到冷风就会喷嚏不断。这些都是因为气虚,令卫气保卫肌表的功能失常,导致邪气容 易进入人体为患。这好比一个国家因为国力不足,没有精兵强将守卫边境,所以常会遭受到 来自敌国的袭击。 具体而言,肌表卫气不固(气虚)有如下表现,大家可“对号入座”。 (1)体质虚弱,少气乏力,稍有劳作则气喘吁吁,呼吸急促。 (2)抗病能力低下,容易感染外邪,易感冒,多有畏寒、流清涕之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