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一、解释词语在词作中的意思。

1、不识:。

2、层楼:。

3、赋:。

4、强:。

5、识尽:。

6、欲说还休:。

7、却道“天凉好个秋”:。

二、阅读理解。

1、这首词运用写作方法,以“”字贯穿全词,表达词人

的情感态度。

2、上阕写,生动描绘年轻人

的情态,“”字真切表现了年轻人好装斯文、争强好胜的纯真。

3、下阕写,形象写出了词人

的心情。“”字概括了词人

的经历。

4、“欲说还休”表现了词人

的心情,迭用此句更表现了词人的情感。

5、“却道天凉好个秋”一句表面,实则是

6、本词“愁”含义隽永,上阕所言之“愁”是,下阕所言之“愁”是,在对比中深刻表达作者的情感。

三、下列对词作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词的作者是豪放派的词人辛弃疾,所以本词风格豪迈。

B、这首词作于作者罢官闲居时期。

C、词作中叠句运用,既连接了上下阙的前后文,也使上下阙互为呼应。

D、本词浓愁淡写,既有报国无门的痛苦,又有对南宋朝廷的讽刺与不满。

1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上课时间:总课时: 学习目标 一、学生能说出有关辛弃疾的文学常识 这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他在带湖居住期间,闲游于博山道中,却无心赏玩当地风光。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在这首词中,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令人回味无穷。 二、学生能说出诗中重点字词的释义 ①丑奴儿:即《采桑子》。四十四字,平韵。 ②博山:博山在今江西广丰县西南。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 ③层楼:高楼。 ④强说愁:无愁而勉强说愁。 ⑤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多少事,欲说还休。” 三、学生能理解诗歌,说出诗歌的大意。 人年轻的时候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四、学生能背诵这首词 学习过程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1、师:少年时的愁是怎样的一种愁?(分钟)生:少年时涉世未深,即使登楼,要愁也愁不出来,因而这时的愁是一种无根之愁,是做作之愁,是闲愁。 2、师:而今的愁是怎样的一种愁?(分钟) 生:而今的愁是胸怀壮志,倍受打击,以致年华虚度,壮志难酬的愁。是一种深沉而无法解脱的愁。 3、师:比较少年时登楼与而今登楼的目的有何不同?(分钟) 生:少年时登楼,是为了登高望远,抒情自己的豪情壮志。而今登楼,是为了排遣内心的悲愤之情。 4、师:为什么词人“欲说还休”?是什么原因使他想说却又不说了?(分钟) 生:A.处境的残酷。统治者处处排挤、打击他,他处处受猜忌,所以有愁不敢说。B.更主要的原因是,一生抱负化付与流水,鬓发苍苍,功业无成,而又没有知音,无人理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最终版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对比手法和叠句使用。 2、体会构思的巧妙,生动真切。 3、体会作者浓墨重彩的“愁”。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体会词意及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宋词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掌握对比手法和叠句使用。 2、体会作者浓墨重彩的“愁”。 【教学难点】体会构思的巧妙,生动真切。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写作背景导入: 辛弃疾四十二岁时被弹劾落职,闲居信州上饶,离博山不远,辛弃疾于博山寺旁筑有“稼轩书屋”,故常往来于博山道中,这首词写于此时期的一个秋天。 辛弃疾这次落职,一直闲居十年。《词苑萃编》:“辛稼轩……负管(仲)乐(毅)之才,不能尽展其用,一腔忠愤,无处发泄……故其悲歌慷慨,抑郁无聊之气,一寄其词。”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丑奴儿》就是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写出来的。 二、自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人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愁苦的滋味,喜欢登上高楼。喜欢登上高楼,为写一首新词没有愁苦而硬要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最终没有说。想说却最终没有说,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三、探究词文含义: 1、少年时的愁是怎样的一种愁?(结合“强”字分析) 提示:少年时涉世未深,即使登楼,要愁也愁不出来,因而这时的愁是一种无根之愁,是做作之愁,是闲愁。 新解:少年古时指青年时期,从辛弃疾的生平看,这时的他正处于金人统治区内,看到沦陷区的人们在异族的奴役之下,作为血气方刚的爱国青年,油然而生收复失地的报国之志,因而这时的愁情也是真实存在的,那就是对沦陷区人民的同情,对国土沦丧的耻辱感。这时的愁,更多是一种渴望收复中原,建立不世功业的志愿和动力,是昂扬而充满激情的。因而理解为闲愁或做作的愁,是不恰当的。 2、而今的愁是怎样的一种愁?(结合相关背景知识和“欲说还休,欲说还休”来解答) 提示:而今的愁是胸怀壮志,倍受打击,以致年华虚度、壮志难酬的愁。是一种深沉而无法解脱的愁。 3、比较少年时登楼与而今登楼的目的有何不同? 提示:少年时登楼,是为了登高望远,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而今登楼,是为了排遣内心的悲愤之情。 4、为什么词人“欲说还休”?是什么原因使他想说却又不说了? ①处境的残酷。统治者处处排挤、打击他,他处处受猜忌,所以有愁不敢说。 ②更主要的原因是,一生抱负化付与流水,鬓发苍苍、功业无成,而又没有知音,无人理解。这种孤独的愁情,跟谁诉说?说了又有什么用?这中间也包含着对南宋小朝廷的无限失望。 5、结句“天凉好个秋”采用欲吐还咽的抒情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2020年青书学堂大学英语3试题与答案

2020年青书学堂大学英语3试题与答案 1. (单选题) Please _____ the TV. It’s time for the weather report. ( )(本题1.0分) A、turn off B、turn in C、turn on D、turn over 2. (单选题) If you don’t want to _____ weight, you’d better go on a diet. ( )(本题1.0分) A、put up B、get up C、get on D、put on 3. (单选题) Tom ______ to America with his parents. They_____ back in two weeks.( )(本题1.0分) A、have gone; will come B、has gone; will come C、have been; have come D、have been; come

4. (单选题) -We haven’t heard from Jane for a long time.( ) -What _____ to her?(本题1.0分) A、was happening B、to happen C、has happened D、having happened 5. (单选题) He arrived____ London ____ a cold winter night.( )(本题1.0分) A、at; at B、in; on C、in; in D、\; on 6. (单选题) Our new _____ has three bedrooms and a sitting room. ( )(本题1.0分) A、home B、house C、family D、household 7. (单选题) She is my best friend, so I know her very _____. ( )(本题1.0分)

古诗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翻译赏析

古诗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翻译赏析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辛弃疾。其全文如下: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前言】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是宋代大词人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此词通篇言愁,上片描绘出少年涉世未深却故作深沉的情态,下片写出满腹愁苦却无处倾诉的抑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之情。全词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构思精巧,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令人回味无穷。 【注释】 丑奴儿:词牌名。 博山:在今江西省广丰县西南。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 少年:指年轻的时候 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 “为赋”句: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有愁。 强:勉强地,硬要。 识尽:尝够,深深懂得。

欲说还休:表达的意思可以分为两种:1男女之间难于启齿的感情。2内心有所顾虑而不敢表达。 休:停止。 【翻译】 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鉴赏】 此词通过回顾少年时不知愁苦,衬托“而今”深深领略了愁苦的滋味,却又说不出道不出,写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词的上片,作者着重回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苦,所以喜欢登上高楼,凭栏远眺。少年时代,风华正茂,涉世不深,乐观自信,对于人们常说的“愁”还缺乏真切的体验。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乃是上片的核心。辛弃疾生长在中原沦陷区。青少年时代的他,不仅亲历了人民的苦难,亲见了金人的凶残,同时也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争精神的鼓舞。他不仅自己有抗金复国的胆识和才略,而且认为中原是可以收复的,金人侵略者也是可以被赶出去的。因此,他不知何为“愁”,为了效仿前代作家,抒发一点所谓“愁情”,他是“爱上层楼”,无愁找愁。 作者连用两个“爱上层楼”,这一叠句的运用,避开了一般的泛泛描述,而是有力地带起了下文。前一个“爱上层楼”,同首句构成因果复句,意谓作者年轻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

青书学堂考试答案2020英语(二)(专升本)

西南石油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平台 英语(二)-线上考试 批次专业:202001-法学(专升本)课程:英语(二)(专升本)总时长: 100分钟 1. (阅读理解题)Part I Multiple Choice (50 points) Directions: In this part, there are 10 incomplete dialogues/sentences. For each dialogue/sentence,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Choose the ONE answer that best completes the dialogue. (1). (单选题) ---I wonder if you could do me a favor? ---____________(本题5.0分) A、Sure. B、I could C、Yes, I do D、No, not at all. 学生答案: A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 5

(2). (单选题) ---I’m awfully sorry to have kept you waiting for a long time. ---__________________(本题5.0分) A、Just tell me the reason. B、You shouldn’t have said so. C、No problem. D、Actually I’ve only been here for twenty minutes. 学生答案: D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 5 (3). (单选题) ---Cherry, would you mind looking after my cat for a few days when I go on business? ---_______________(本题5.0分) A、No, I do mind B、No, I don’t think it a good idea C、Of course not! D、I’m not used to it. 学生答案: C 标准答案:C 解析: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年代】:宋 【作者】:——《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内容】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鉴赏】: 这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他在带湖居住期间,闲游于博山道中,却无心赏玩当地风光。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在这首词中,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令人玩味无穷。 词的上片,着重回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苦。少年时代,风华正茂,涉世不深,乐观自信,对于人们常说的“愁”还缺乏真切的体验。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乃是上片的核心。我们知道,辛弃疾生长在中原沦陷区。青少年时代的他,不仅亲历了人民的苦难,亲见

了金人的凶残,同时也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争精神的鼓舞。他不仅自己有抗金复国的胆识和才略,而且认为中原是可以收复的,金人侵略者也是可以被赶出去的。因此,他不知何为“愁”,为了效仿前代作家,抒发一点所谓“愁情”,他是“爱上层楼”,无愁找愁。作者连用两个“爱上层楼”,这一叠句的运用,避开了一般的泛泛描述,而是有力地带起了下文。前一个“爱上层楼”,同首句构成因果复句,意谓作者年轻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后一个“爱上层楼”,又同下面“为赋新词强说愁”结成因果关系,即因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在当时“不识愁滋味”的情况下,也要勉强说些“愁闷”之类的话。这一叠句的运用,把两个不同的层次联系起来,上片“不知愁”这一思想表达得十分完整。 词的下片,着重写自己现在知愁。作者处处注意同上片进行对比,表现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处世阅历渐深,对于这个“愁”字有了真切的体验。作者怀着捐躯报国的志愿投奔南宋,本想与南宋政权同心协力,共建恢复大业。谁知,南宋政权对他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他不仅报国无门,而且还落得被削职闲居的境地,“一腔忠愤,无处发泄”,其心中的愁闷痛楚可以想见。“而今识尽愁滋味”,这里的“尽”字,是极有概括力的,它包含着作者许多复杂的感受,从而完成了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的一大转折。接着,作者又连用两句“欲说还休”,仍然采用叠句形式,在结构用法上也与上片互为呼应。这两句“欲说还休”包含有两层不同的意思。前句紧承上句的“尽”字而来,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往往相反相成,极度的高兴转而

青书学堂考试2020复习答案经济法(高起专)

练习题 1. (单选题) 经济法之所以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主要是由它的()决定的( )(本题3.0分) A、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区别 B、主体 C、调整方法 D、调整对象 学生答案: A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 0 2. (单选题) 新合伙人对入伙前的合伙企业债务( )(本题 3.0分) A、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B、承担过错责任 C、不承担责任 D、承担按份责任 学生答案: A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 3 3. (单选题) 合伙人可以用货币、实物出资,经全体合伙人同意,也可以用()出资( )。(本题3.0分) A、个人信用 B、名誉权 C、劳务 D、商誉 学生答案: A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 0 4. (单选题) 合伙企业的下列事务不必经全体合伙人同意的是( )。(本题3.0分) A、处分合伙企业的不动产 B、改变合伙企业的名称 C、以合伙企业名义为他人提供担保 D、聘任合伙人中的某人担任合伙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 学生答案: A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 0

5. (单选题)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注册资本在合营期内( )。(本题 3.0分) A、 A 即不可增加也不可减少 B、 B 即可以增加也可以减少 C、 C 可以增加不可以减少 D、 D 可以减少不可以增加 学生答案: A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 0 6. (单选题) 甲、乙、丙于2005年2月分别出资50万元、30万元、20万元设立一家有限责任公司, 2006年6月查实甲的机器设备50万元在出资时仅值20万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本题3.0分) A、甲的行为属于出资不实 B、甲应补交其差额30万元 C、如果甲的财产不足补交差额的,必须退出有限责任公司 D、如果甲的财产不足补交差额的,由乙和丙承担连带责任 学生答案: A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 0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赏析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赏析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赏析】 这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他在带湖居住期间,闲游于博山道中,却无心赏玩当地风光。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在这首词中,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令人玩味无穷。 词的上片,着重回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苦。少年时代,风华正茂,涉世不深,乐观自信,对于人们常说的“愁”还缺乏真切的体验。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乃是上片的核心。我们知道,辛弃疾生长在中原沦陷区。青少年时代的他,不仅亲历了人民的苦难,亲见了金人的凶残,同时也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争精神的鼓舞。他不仅自己有抗金复国的胆识和才略,而且认为中原是可以收复的,金人侵略者也是可以被赶出去的。因此,他不知何为“愁”,为了效仿前代作家,抒发一点所谓“愁情”,他是“爱上层楼”,无愁找愁。作

者连用两个“爱上层楼”,这一叠句的运用,避开了一般的泛泛描述,而是有力地带起了下文。前一个“爱上层楼”,同首句构成因果复句,意谓作者年轻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后一个“爱上层楼”,又同下面“为赋新词强说愁”结成因果关系,即因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在当时“不识愁滋味”的情况下,也要勉强说些“愁闷”之类的话。这一叠句的运用,把两个不同的层次联系起来,上片“不知愁”这一思想表达得十分完整。 词的下片,着重写自己现在知愁。作者处处注意同上片进行对比,表现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处世阅历渐深,对于这个“愁”字有了真切的体验。作者怀着捐躯报国的志愿投奔南宋,本想与南宋政权同心协力,共建恢复大业。谁知,南宋政权对他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他不仅报国无门,而且还落得被削职闲居的境地,“一腔忠愤,无处发泄”,其心中的愁闷痛楚可以想见。“而今识尽愁滋味”,这里的“尽”字,是极有概括力的,它包含着作者许多复杂的感受,从而完成了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的一大转折。接着,作者又连用两句“欲说还休”,仍然采用叠句形式,在结构用法上也与上片互为呼应。这两句“欲说还休”包含有两层不同的意思。前句紧承上句的“尽”字而来,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往往相反相成,极度的高兴转而潜生悲凉,深沉的忧愁翻作自我调侃。作者过去无愁而硬要说愁,如今却愁到极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阅读答案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阅读答案【篇一:2013奉贤区语文中考二模试卷和答案】 class=txt>(2013年4月) 一、文言文(42分) (一)默写(18分) 1.空山新雨后,。《山居秋暝》 5.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二)阅读下面是个,完成7----8题(4分) 观沧海 三国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耸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 以及观察的对象。 b、“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十句,都是写海上的景象。 c、“水何澹澹”是描写无风时海面水波动荡的样子。 d、“洪波涌起”是描写有风时大海波涛汹涌的壮阔气势。 8、全诗描绘了景象,抒发了诗人的伟大抱负。(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9、本文作者是(朝代)文学家(人名)。(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龙”和“仙”比喻道德高尚的人。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 学问之人的鄙薄。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映了室主人对追名逐利的世俗生活的厌弃。 (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 朱文公受骗 诗径去。未数日,足疾大作,甚于未针时。亟令人寻逐道人,已莫 知其所往矣。公叹息曰:“某非欲罪之,但欲追索其诗,恐其持此诗 误他人尔。” 【注释】①朱文公:即朱熹,南宋儒学大师,谥“文”,故称朱文公。 ②熨:中医学名词,俗称“热敷”。③旋:一会儿。④筇:竹名。⑤ 勃窣:匍匐而行。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4分) (1)道人得诗径去()(2)足疾大作() 13、对文中划线句句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某人不想得罪他,但是想要追回她的诗。 b、某人不想惩处他,只是想要追回她的诗。 c、我不是想要得罪他,但是想要追回那首诗。 d、我不是想要惩处他,只是想要追回拿手诗。 14、文中表现朱文公受骗的句子是(3分) 15、从朱文公受骗后的表现来看,他是个的人。(2分) 二、现代文(4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22分) 时尚红包装满传统意味 ①说到红包,谁都对它不陌生。传统意义上的红包也叫压岁钱,是 过农历春节时长辈给小孩儿用红纸包裹的钱。如今,它正以其令人 眼花缭乱的设计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 ②据史载,a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时称厌胜钱,是为了佩带 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b到了唐代,宫廷内互相朝拜赠送之风盛行,压岁封包制作精良。c大约在上世纪20年代开始出现如 今广为流行的红包封形式。d当时的红包封用土纸或竹宣纸制成,颜色以粉红色或浅紫色为主,做工考究些的,封内还会衬上一层薄纸,以增加牢固度,并配有吉祥的词句和图案。 ③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大量机制印刷的出现,红包封发展势头日益迅猛。首先红包日益缤纷,争奇斗艳,制作精良。除了以一些祥瑞

青书学堂VB语言程序的设计(专升本)2020考试题

西南石油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平台 VB语言程序设计-线上考试 批次专业:20200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升本)课程:VB语言程序设 计(专升本)总时长:100分钟 剩余时间 : 98分 : 12秒1. (单选题) 下面程序段执行后,输出的结果是__C__。 Dim pi As Integer pi = 3.14 Print "pi"(本题2.0分) A、 3.14 B、 3 C、 pi D、有语法错误 2. (单选题) 下面关于数组操作正确的是__D__。(本题2.0分) A、 Option Base 2 B、 n = 10 Dim a(n) As Integer C、 Dim a() As Integer a(1) = 100 D、 Dim a a = Array(1, 2, 3, 4, 5, 6)

3. (单选题) 在代码窗口中,有如下事件过程,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__D__。 Private Sub Option1_Click(Index As Integer) …… End Sub (本题2.0分) A、此事件过程与不带参数的事件过程没有区别 B、有一个名称为Option1的命令按钮,单击该单选按钮,则执行该过程 C、有一个名称为Option1的控件数组,数组中有多个不同类型的控件 D、有一个名称为Option1的控件数组,数组中有多个相同类型的控件 4. (单选题) 下面表达式值为True的是_A_。(本题2.0分) A、 Not 3 > 5 B、 "34" > "5" C、 10 < 7 Or 3 > 4=0 D、 True And False=0 5. (单选题) 以下循环结构中,任何情况下至少执行一次循环体的是__C。(本题2.0分) A、 For 循环变量 = 初值 To 终止值 循环体 Next 循环变量 B、 While <条件> 循环体 Wend

青书学堂2019考试答案多媒体技术及应用(高起本)

1. (单选题) MUA 是指________。(本题 2.0分) A、邮件传输代理 B、邮件用户代理 C、邮件投递代理 D、邮件传输协议 学生答案:未答题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 0 2. (单选题) 在Word 的编辑状态,要将文档中选定的文字移动到指定位置去,首先对它进行的操作是单击______。(本题2.0分) A、"编辑"菜单下的"复制"命令 B、"编辑"菜单下的"清除"命令 C、"编辑"菜单下的"剪切"命令 D、"编辑"菜单下的"粘贴"命令 学生答案:未答题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 0 3. (单选题) Windows 开始菜单中的'所有程序'是______。(本题2.0分)

A、资源的集合 B、已安装应用软件的集合 C、用户程序的集合 D、系统程序的集合 学生答案:未答题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 0 4. (单选题) Windows 的窗口中,为滚动显示窗口中的内容,鼠标操作的对象是。(本题2.0分) A、菜单栏 B、滚动条 C、标题栏 D、文件及文件夹图标 学生答案:未答题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 0 5. (单选题) 计算机在银行通存通兑系统中的应用,属于计算机应用中的______。(本题2.0分)

A、辅助设计 B、自动控制 C、网络技术 D、数值计算 学生答案:未答题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 0 6. (单选题) 某单位的人事管理程序属于______。(本题2.0分) A、系统程序 B、系统软件 C、应用软件 D、目标软件2 学生答案:未答题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 0 7. (单选题) 以下关于多媒体技术的描述中,正确的是______。(本题2.0分) A、多媒体技术只能用来观看的DVD 盘 B、多媒体技术只能用来观看的VCD 盘

青书学堂2020考试答案管理心理学(高起专)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 补考 课程:管理心理学(高起专)总时长:120分钟 1. (单选题) 群体动力理论的创始人是(),该理论又被称为“场”理论。 (本题2.0分) A、霍尔 B、勒温 C、琼斯 D、凯利 学生答案:未答题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 0 2. (单选题) 在人性假设理论中,认为人们的需要与潜在的欲望多种多样,这是()(本题2.0分) A、“经济人”假设 B、“复杂人”假设

C、“社会人”假设 D、“自我实现人”假设 学生答案:未答题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 0 3. (单选题) 性格内向的人在遭受挫折时最容易产生哪种不健康的心理与行为()(本题2.0分) A、倒退 B、固执 C、妥协 D、压抑 学生答案:未答题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 0 4. (单选题) 组织沟通是在组织机构中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它可能发生在个体之间、群体之间、()(本题2.0分) A、人际沟通之间 B、接收者之间

C、发送者之间 D、个体与群体之间 学生答案:未答题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 0 5. (单选题) 下列“改变”中最难达成的是() (本题2.0分) A、知识的改变 B、个人行为的改变 C、团体或组织行为的改变 D、态度的改变 学生答案:未答题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 0 6. (单选题) 泰勒制的科学管理方法是()人性假设的具体体现。(本题2.0分)

A、管理者假设 B、经济人假设 C、组织人假设 D、设计人假设 学生答案:未答题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 0 7. (单选题) 被称为科学心理学之父的人是(本题2.0分) A、冯特 B、华生 C、马斯洛 D、弗洛伊德 学生答案:未答题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 0 8. (单选题) 人类生活中最普遍的应激源是(本题2.0分) A、生物性应激源 B、心理性应激源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教案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教案 1. 介绍学习目标 2. (i)小插曲:于剑铭,宋词有没有什么派别? (ii)介绍作者: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山东历城人,青少年时代生活在金兵占领的北方地区,二十二岁时曾经参加抗金义军,归南宋后,两次上书朝廷,陈述抗金大计,非但未被采纳重用,反而遭到排挤贬斥。免职后,辛弃疾闲居住在今江西上饶农村近二十年。晚年又重新被启用,任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不久,又再次被免职,终于忧愤成疾而死。他的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以豪放悲壮见长,代表了南宋词坛的最高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稼轩长短句》,存词六百多首。辛弃疾出生时山东已被金军占领,从小便立下了恢复中原的壮志。青年时代,他在故乡起兵抗金,后加入耿京起义军占领,为掌书记。张安国杀耿京降金,辛弃疾入金营口市生擒叛徒南归。他初任江阴佥判、建康府通叛,后又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等地方官,坚决主张抗金,采取积极措施,奖励生产,创办学校,训练军队,安定民生。又屡次上书朝廷,规划恢复抗战,受到主和派打击,屡遭贬谪,淳熙八年(1181)落职闲居信州(今江西上饶),后卒于铅山(今属江西)。他一生坚持抗金,但报国有心,请缨无路,一腔愤发之于词,成为豪放派最杰出的代表,他共写有六百多首词,数量在宋人中首屈一指。而贯穿在他词中的基本思想,就是恢复中原、统一祖国,充满了战斗的激情与浪漫主义色彩。 3. 朗读课文,注意思考问题,读错及时纠正 4. 播放音乐 5. 跟着音乐唱 6. 字词疏通(讲到“采桑子”时,请背诵一篇我们学过的《采桑子》) 7. 请同学翻译,显示答案 8. 根据朗读时所思考的裁处写作背景 9. 课文分析:第一、二句 10.“识尽”的意思 11.课文分析:第三、四句 12.提问:词中的“天凉好个秋”是什么含义,是闲话还是弦外有音? 答案:这句话看似闲话,平静洒脱,实际却深沉含蓄。人说秋色入心即为愁,作者这样写,正写出了内心的无奈和愁绪的无尽。这一腔“愁”,词人越是不说,越是令人感到丑的沉重。 13. 找出文中运用重复手法的句子,并说出其作用。 答案:片中两个“爱上层楼”重复使用,将两个不同层次的内容联系起来,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真实地写出了词人年轻时代的精神面貌。“欲说还休”也有两层意思,一是因为“识尽”愁滋味,饱经沧桑,历尽坎坷,有说不尽的“愁”。二是当时投降派当权,有“愁”无处可说,说了犯忌,不如不说。迭次也同时起到了“中间枢纽”的作用。 14. 文中那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文-章-超-市 答案:“少年不愁愁滋味”与“而今识尽愁滋味”。 等等,文中上下下两片处处产生鲜明的对比。 15.从个句分析转向整体理解,你能否概括上、下两阕的主要内容。 答案:词的上片,着重写自已因年少涉世不深,喜欢仿效历代文人骚客,登临觅愁。词的下片,表现自已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处世渐深,对“愁”的内涵有了真切的体会。 16. 文中“少年之愁”与“而今之愁”有什么区别? 答案:“少年之愁”指的是未作新词而无愁找愁,无病呻吟,乃普通文人的通病。“而今之

青书学堂土木工程概论期末考试

南阳理工学院 课程:土木工程概论(专升本)总时长:120分钟 1. (单选题) 公路、铁路路基于房屋基础的不停点没有()。(本题 2.0分) A、承载力 B、受力形式 C、路基构造 D、建筑材料 学生答案:D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2 2. (单选题) ()的物质成果是房屋建筑和各种工程构筑物;它们都是社会总产品的组成部分。(本题2.0分) A、房地产开发 B、建筑业 C、基础建设 D、配套工程 学生答案:B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2 3. (单选题) 不属于土木工程类型的是()。(本题2.0分) A、装修工程 B、桥梁工程 C、隧道工程 D、铁路工程 学生答案:A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2 4. (单选题) 隧道工程是交通运输穿越天然屏障的有效方法,它比地下建筑工程的作业面要()。(本题2.0分) A、大 B、小 C、宽 D、窄 学生答案:D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2 5. (单选题) 某计算机学院教学实验楼高9层,则该楼结构属于()。(本题2.0分)

A、超高层建筑 B、高层建筑 C、高耸建筑 D、多层建筑 学生答案:D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2 6. (单选题) 不属于文献的是()。(本题2.0分) A、图书 B、报刊 C、资料 D、账本 学生答案:D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2 7. (单选题) 民用单层建筑一般采用的结构是()。(本题2.0分) A、砖混结构 B、排架结构 C、刚架结构 D、框架结构

学生答案:A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2 8. (单选题) 中国的北京故宫属于()。(本题2.0分) A、钢结构 B、砖石结构 C、木结构 D、钢筋混凝土结构 学生答案:C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2 9. (单选题) 工程地质、基础工程、地基处理都是()专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题2.0分) A、土木工程 B、工程管理 C、混凝土工程 D、地质勘察 学生答案:A 标准答案:A 解析: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代·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译文及注释 译文 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注释 丑奴儿:词牌名。 博山:在今江西省广丰县西南。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 少年:指年轻的时候。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 “为赋”句: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有愁。强(qiǎng):勉强地,硬要。 识尽:尝够,深深懂得。 欲说还(huán)休:表达的意思可以分为两种:1.男女之间难于启齿的感情。2.内心有所顾虑而不敢表达。 休:停止。 赏析二 这首词是作者带湖闲居时的作品。通篇言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路的痛苦,也是对南宋朝廷的讽刺与不满。 上片写少年登高望远,气壮如山,不识愁为何物。无愁说愁,是诗词中常见的文人习气。下片写而今历尽艰辛,“识尽愁滋味”。“而今”二字,转折有力,不仅显示时间跨度,而且反映了不同的人生经历。在涉世既深又饱经忧患之余,进入“识尽愁滋味”的阶段。所谓“识尽”,一是愁多,二是愁深。这些多而且深的愁,有的不能说,有的不便说,而且“识尽”而说不尽,说之亦复何益?只能“却道天凉好个秋”了。比之少时的幼稚,这或许是老练成熟多了。其实“却道”也是一种“强说”。故意说得轻松洒脱,实际上也是难以摆脱心头的沉重抑塞。周济说辛词“变温婉,成悲凉”。读此词者,当能辨之。 全词构思新巧,平易浅近。浓愁淡写,重语轻说。寓激情于婉约之中。含蓄蕴藉,语浅意深。别具一种耐人寻味的情韵。赏析 此词通过回顾少年时不知愁苦,衬托“而今”深深领略了愁苦的滋味,却又说不出道不出,写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词的上片,作者着重回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苦,所以喜欢登上高楼,凭栏远眺。少年时代,风华正茂,涉世不深,乐观自信,对于人们常说的“愁”还缺乏真切的体验。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乃是上片的核心。辛弃疾生长在中原沦陷区。青少年时代的他,不仅亲历了人民的苦难,亲见了金人的凶残,同时也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争精神的鼓舞。他不仅自己有抗金复国的胆识和才略,而且认为中原是可以收复的,金人侵略者也是可以被赶出去的。因此,他不知何为“愁”,为了效仿前代作家,抒发一点所谓“愁情”,他是“爱上层楼”,无愁找愁。作者连用两个“爱上层楼”,这一叠句的运用,避开了一般的泛泛描述,而是有力地带起了下文。前一个“爱上层楼”,同首句构成因果复句,意谓作者年轻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后一个“爱上层楼”,又同下面“为赋新词强说愁”结成因果关系,即因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在当时“不识愁滋味”的情况下,也要勉强说些“愁闷”之类的话。这一叠句的运用,把两个不同的层次联系起来,将上片“不知愁”的这一思想表达得十分完整。 词的下片,表现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处世阅历渐深,对于这个“愁”字有了真切的体验。作者怀着捐躯报国的志愿投奔南宋,本想与南宋政权同心协力,共建恢复大业。谁知,南宋政权对他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他不仅报国无门,而且还落得被削职闲居的境地,“一腔忠愤,无处发泄”,其心中的愁闷痛楚可以想见。“而今识尽愁滋味”,这里的“尽”字,是极有概括力的,它包含着作者许多复杂的感受,从而完成了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的一大转折。接着,作者又连用两句“欲说还休”,仍然采用叠句形式,在结构用法上也与上片互为呼应。这两句“欲说还休”包含有两层不同的意思。前句紧承上句的“尽”字而来,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往往相反相成,极度的高兴转而潜生悲凉,深沉的忧愁翻作自我调侃。作者过去无愁而硬要说愁,如今却愁到极点而无话可说。后一个“欲说还休”则是紧连下文。因为,作者胸中的忧愁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忧国伤时之愁。而在当时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情况下,抒发这种忧愁是犯大忌的,因此作者在此不便直说,只得转而言天气,“天凉好个秋”。这句结尾表面形似轻脱,实则十分含蓄,充分表达了作者之“愁”的深沉博大。 辛弃疾的这首词,通过“少年”、“而今”,无愁、有愁的对比,表现了他受压抑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是对南宋统治集团的讽刺和不满。在艺术手法上,“少年”是宾,“而今”是主,以昔衬今,以有写无,以无写有,写作手法也很巧妙,突出渲染一个“愁”字,并以此为线索层层铺展,感情真挚委婉,言浅而意深,将词人大半生的经历感受高度概括出来,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赏析三 全词通过回顾少年时不知愁苦,衬托“而今”深深领略了愁苦的滋味,却又说不出道不出,写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青书学堂2018刑事诉讼法试题

商丘师范学院 16级第四学期期末考试 批次专业:2016年春季-法学(专升本)课程:刑事诉讼法(专升本)总时长:150分钟剩余时间: 147分: 59秒 1. ( 单选题) 所谓“涉外因素”主要是指诉讼当事人全部或部分为外国人(包括无国籍人、外国法人或组织),或者刑事案件发生在国外。()(本题3.0分) A、正确 B、错误 2. ( 单选题) 涉外刑事诉讼程序,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办理具有涉外因素的刑事案件时所适用的诉讼程序。()(本题 3.0分) A、正确 B、错误 3. ( 单选题) 刑事司法协助,是指我国司法机关和外国司法机关之间,根据本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按照互惠原则,相互请求,代为进行某些刑事诉讼行为的一项制度。()(本题3.0分) A、正确 B、错误 4. ( 单选题) 诉讼权利同等原则,指外国人在我国参与刑事诉讼,依法享有与我国公民同等的诉讼权利,承担同等的诉讼义务。()(本题3.0分) A、正确 B、错误 5. ( 单选题) 有权提起公诉的机关是( )。(本题3.0分)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司法行政机关 6. ( 单选题) 有权侦查危害国家安全案件的机关为( )。(本题3.0分)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国家安全机关 7. ( 单选题) 有权行使审判权的机关是( )。(本题3.0分)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司法行政机关 8. ( 单选题) 有权对军队内部发生的刑事案件进行侦查的主体为( )。(本题3.0分)

A、国家安全机关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军队保卫部门 9. ( 单选题) 以下属于我国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是( )。(本题3.0分) A、两审终审制 B、上诉不加刑原则 C、司法协助 D、审判公开原则 10. ( 单选题) 在下列机关中,有权对刑事案件进行侦查的是( )。(本题3.0分) A、人民法院 B、劳教机关 C、公安机关 D、司法行政机关 11. ( 单选题) 以下属于刑事诉讼所特有的原则是( )。(本题3.0分) A、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B、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 C、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原则 D、审判公开原则 12. ( 单选题) 以下属于刑事诉讼基本制度的是( )。(本题3.0分) A、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 B、人民陪审制 C、对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 D、依照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13. ( 单选题) 下列案件属于人民检察院立案管辖的是( )。(本题3.0分) A、非法占有代为保管财物案 B、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案 C、诈骗案 D、刑讯逼供案 14. ( 单选题) 王某在甲地犯有诽谤罪,在乙地犯有侮辱罪,在丙地犯有危害国家安全罪,在丁地犯有虐待罪,审理该案的应是( )。(本题3.0分) A、甲地甲县法院 B、乙地乙县法院 C、丙地中级法院 D、丁地中级法院 15. ( 单选题) 下列案件属于中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是( )。(本题3.0分)

青书学堂考试答案2020英语(专升本)

1. (单选题) The police officers here do not usually _____ guns.(本题3.0分) A、bring B、carry C、take D、hold 学生答案: B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 0 2. (单选题) ______ this is the first time she had lied to her parents.(本题 3.0分) A、 On no means B、For no means C、By no means D、 To no means 学生答案: A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 0

3. (单选题) The point is not who said the words, _____ they are true or not.(本题3.0分) A、but whether B、and whether C、but how D、and how 学生答案: C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 0 4. (单选题) Everyone in our class was working hard and doing what we could ______ a good college.(本题3.0分) A、enter B、to enter C、entering D、entered 学生答案: B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 3

5. (单选题) If they _____ to make a heart-felt apology, we will have to bring an action against them.(本题3.0分) A、disagreed B、refused C、agreed D、hoped 学生答案: B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 3 6. (单选题) _____ Hong Kong is often regarded as _____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business, finance and tourism.(本题 3.0分) A、 /; an B、An; / C、The; / D、/; the 学生答案: A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 3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丑奴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丑奴儿》并能理解它的大致意思。 2、能入情入境地诵读并背诵《丑奴儿》。 3、能感受《丑奴儿》所体现的作者的为国而愁与爱国之情。 教学步骤 一、情趣导入: 1、课前欣赏歌曲《丑奴儿》,配图片。 2、简介丑奴儿——词牌名。又名《采桑子》、《丑奴儿令》等。中国古代,诗人写成了一首词,按一定的旋律来吟唱,这旋律的名称,就是词牌名。 3、今天,我们学习就来这首《丑奴儿》,一起读。 二、感知愁意: 1、读的真好听,谁再来读读。 2、读出这首词中的一个字了吗? 3、是呀,忧愁与感伤呀!让我们带着这种忧愁与感伤再来一起读。 4、读得非常好,谁能再来把这首词节奏停顿读出来,从而更有韵律和味道?哪位同学试一试? 三、因愁而疑: 1、感受到了吗?什么情感? 2、是呀?忧愁呀?感伤呀?煎熬呀?无奈呀……聚成了一个字就是愁,愁呀!愁! 3、于是问题来了——有什么问题?(作者辛弃疾为什么而愁呀?)是呀,辛大词人,你为什么而愁呀?问得好,继续问?(聚焦到一个字眼——尽,这里面又包含着怎样的愁绪呢?) 四、聚焦愁情: 1、是呀,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其实,愁乃人之常情,古代的诗人词人曾在很多作品中写道了愁字愁情。 2、聚焦品读。回到唐代:一读——二问:这是一片怎样的愁情?——三还原:画面理解。回到北宋:一读——二问:这是一片怎样的愁情?——三追问:作者为什么而愁?。 五、识得愁味: 1、也让我们再来问问辛大词人。说尽了愁滋味了吗?道完了愁滋味了吗? 2、看辛弃疾纪念馆图片,了解辛弃疾是干什么的吗? 3、出示背景简洁,走进辛弃疾。(读完追问:从中你读出了辛弃疾为什么忧愁了吗?用四个字概括一下,他这叫——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忧国忧民) 4、辛词拓展。(解释意思:想起当年的战争岁月;完成君王统一国家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 5、回到这首词进一步理解:少年时——不识愁滋味、强说愁。到了现在,辛弃疾、报国无门,这就是他最主要的愁滋味呀!这愁能说吗? 6、带着这样的理解,再读体会。 7、聚集到一个字,还是愁呀,面对这一个愁字,辛弃疾想到了那些画面?拿起我们的笔写下辛弃疾的心里想法。 六、作业检测: 1、《丑奴儿》中词人以“愁”为线索,运用对比和反复的手法,抒发了作者的复杂的心情。从整首词来看,作者所说的“愁”绝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忧国忧民,忧虑国家存亡的报国之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