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生物化学总复习

生物化学总复习

生物化学总复习
生物化学总复习

第一章糖的化学

一、选择题

1.下列哪种糖无还原性?____C_____。

A. 麦芽糖

B. 木糖

C. 蔗糖

D. 果糖

2.麦芽糖是由2分子的D-葡萄糖组成的二糖,它们之间通过什么样的糖苷键相连接?_____B____。

A.α-1,2 B. α-1,4 C. α-1,6 D. β-1,6

二填空题

1. 在多糖淀粉的分子结构中主要存在两种化学连接方式,其中直链淀粉分子结构中葡萄糖的连接方式是α-1,4糖苷键,而支链淀粉分子中单糖之间还存在通过__α-1,6__糖苷键的连接方式以形成侧链。

2.麦芽糖是由2分子葡萄糖组成,它们之间通过_ α-1,4___糖苷键相连。

3.乳糖是由1分子半乳糖和1分子葡萄糖组成,二者之间通过__β-1,4__糖苷键相连。

4.蔗糖是由1分子果糖和1分子葡萄糖组成,二者之间通过α-1,2___糖苷键相连。

5.判断一个糖的D-型和L-型是以__距离羰基最远__碳原子上羟基的位置作依据。

6. 纤维素是由D-葡萄糖组成,它们之间通过__β-1,4____糖苷键相连。

三、判断题

1. 果糖是左旋的,因此它属于L-构型。 ( × )

2. 从热力学上讲,葡萄糖的船式构象比椅式构象更稳定。( × )

四、名词解释

糖苷键:一个糖半缩醛羟基与另一个分子(如醇、糖、嘌呤或嘧啶)的羟基、胺基或巯基之间缩合形成的缩醛或缩酮键,常见的糖醛键有O-糖苷键和N-糖苷键。

变旋现象:某旋光化合物的溶液的旋光度会逐渐改变而达到恒定,这种旋光度会改变的现象叫做变旋现象。

第二章脂质化学

A.油酸

B. 软脂肪酸

C. 亚麻酸

D.棕榈酸

2. 人体内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是指___C ___。

A. 油酸、软脂肪酸

B. 油酸、亚油酸

C. 亚油酸、亚麻酸

D. 软脂肪酸、亚油酸。

3. 卵磷脂含有的成分为____B____。

A. 脂肪酸,甘油,磷酸,乙醇胺

B. 脂肪酸,磷酸,甘油,胆碱

C. 磷酸,甘油,丝氨酸,脂肪酸

D. 脂肪酸,磷酸,甘油

4. 下列物质中由十八碳原子组成的不饱和脂肪酸是__ A ______。

A. 油酸

B. 棕榈油酸

C. 硬脂酸

D. 花生四烯酸

二填空题

1. 卵磷脂是由磷脂、蛋白、糖类和磷脂组成。

三、判断题

1. 磷脂不溶于丙酮,根据这个特点可将磷脂和其它脂类化合物分开。(√)

2. 细胞膜类似与球蛋白,有亲水的表面和疏水的内部。(√)四名词解释

油脂酸败: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变质,氧化的初产物是氢过氧化物,RCOOH分解产生的小分子醛、酮、醇,酸等有哈喇味。

必需脂肪酸:指人(或其它脊椎动物)(赖氨酸,苏氨酸等)自己不能合成,需要从食物中获得的氨基酸。

第三章蛋白质

一、选择题

A. 25%

B. 50%

C. 75%

D. 100%

2.下列哪一种说法对蛋白质结构的描述是错误的?___D______。

A. 都有一级结构

B. 都有二级结构

C. 都有三级结构

D. 都有四级结构

4. 氨基酸与亚硝酸反应所释放的N2中,氨基酸的贡献是__B____。

A. 25%

B. 50%

C. 75%

D. 100%

5. 天冬氨酸的pK1=2.09,pK2=3.86,pK3=9.82,则其等电点为___C____。

A. 2.09

B. 3.86

C. 2.97

D. 6.84

6. 每个蛋白质分子必定具有的结构是___C_____。

A. α-螺旋

B. β-折叠

C. 三级结构

D. 四级结构

7. 维持蛋白质一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____A_____。

A. 肽键

B. 二硫键

C. 疏水键

D. 氢键

8. 测定多肽链内氨基酸序列最好的方法是___C______。

A. FDNB法

B. DNS-CL法

C. PITC法

D. 羧肽酶法

9. 下列不是芳香族氨基酸的是____A_____。

A. 亮氨酸

B. 苯丙氨酸

C. 酪氨酸

D. 色氨酸

10. 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____D_____。

A. 肽键

B. 二硫键

C. 疏水键

D. 氢键

11. 天然蛋白质中不存在的氨基酸是____A_____。

A. 鸟氨酸

B. 半胱氨酸

C. 甲硫氨酸

D. 丝氨酸

12. 双缩脲反应主要用来测定____C_____。 B

A. 糖

B. DNA

C. 肽

D. RNA

13. 下列氨基酸与茚三酮作用显黄色斑点的是___B______。

A. 组氨酸

B. 脯氨酸

C. 半胱氨酸

D. 丝氨酸

14. 某蛋白质的等电点为7.5,在pH= 6.0的条件下进行电泳,它的游动方向是____C_____。

A. 在原点不动

B. 向正极移动

C. 向负极移动

D. 无法预测

二填空题

1. 蛋白质在紫外光区的最大光吸收波长一般是280 nm,而DNA于紫外光区的最大光吸收一般在

260 nm波长处。

2.组成蛋白质分子的常见氨基酸中,碱性氨基酸包括赖氨酸、精氨酸和组氨酸。酸性氨基酸有谷氨酸和天冬氨酸。

3.维持蛋白质一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肽键,而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氢键。

4.属于天然碱性的氨基酸有____赖氨酸_____、__组氨酸___和精氨酸。

5.在pH=6时,将丙氨酸、精氨酸、谷氨酸的混合液进行纸上电泳,移向正极的是谷氨酸,移向负极的是_精氨酸____,留在原处的是__丙氨酸_____。

6.组氨酸的pK1=1.82,pK2=6.00,pK3=9.17,它的等电点是__

7.59______。

7.蛋白质为两性电解质,在酸性条件下带__正______电荷,在碱性条件下带_____负___电荷。当蛋白质的净电荷为零时,溶液的pH值称为_____等电点___________。

8.蛋白质的氨基酸残基通过___肽_____键连接成多肽链,氨基酸残基的_______排列顺序_____称为蛋白质一级结构。

9.天门冬氨酸的pK1=2.09,pK2=3.86,pK3=9.82,它的等电点是__2.98______。

10.蛋白质多肽链主链构象的结构单元包括α-螺旋、(β折叠)和(β转角)等。

12已知三种超二级结构的基本组合形式为(αα)、(βαβ)和(βββ)。

三、判断题

1.两性离子氨基酸在溶液中,其正负离子的解离度与溶液pH值无关。( ?)

2.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它的三维构象。( ?)

3. 当某一蛋白质分子的酸性氨基酸残基数目等于碱性氨基酸残基数目时,此蛋白质的pI为7.0。( ?)

4.有两种蛋白质A和B的等电点分别是6.5和7.2,在pH为8.5的条件下同一静电场中A一定比B 向异极泳动速度快。(×)

5.茚三酮试剂能测出蛋白质中肽键的数量。(×)

6. 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都具有都具有一个不对称的α-碳原子和旋光性。( ×)

7.变性后的蛋白质,分子量不发生变化。( √)

8.一蛋白质样品经酸水解后,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能准确测定它的所有氨基酸。( ×)

9.公式pI=(pk2+pk3)/2是计算酸性或碱性氨基酸pI的公式。(×)

10. 从一种动物组织中提纯得一种蛋白质用凯氏定氮法测得其含氮量为12mg(100mg样品),则该样

品的纯度为75%。(√)

11. 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当它的每个亚基单独存在时仍能保持蛋白质原有的生物活性。

( ?)

四名词解释

等电点:当溶液的pH达到一定数值时,蛋白质颗粒上正负电荷的数目相等,在电场中,蛋白质即不向阴极移动,也不向阳极移动,此时溶液的pH值成为此种蛋白质的等电点。

超二级结构:在蛋白质中,特别是球蛋白中,经常可以看到由若干相邻的二级结构单元组合在一起,彼此相互作用,形成有规则的,在空间上能辨认的二级结构组合体。

蛋白质的变性作用:生物大分子的天然构象遭到破坏导致其生物活性丧失的现象。蛋白质在受到光照、热,有机溶剂以及一些变性剂的作用时,次级键受到破坏,导致天然构象的破坏,使蛋白质的生物活性丧失。

茚三酮反应;在加热条件下,氨基酸或肽与茚三酮反应生成紫色(与脯氨酸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的反应。即所有氨基酸及具有游离α-氨基的肽与茚三酮反应都产生蓝紫色物质,只有脯氨酸和羟脯氨酸与茚三酮反应产生黄色物质。

α-螺旋:蛋白质分子中多个肽键平面通过氨基酸α碳原子的旋转,使多肽链的主骨架沿中心轴盘曲成稳定的α螺旋构象。

肽单位:又称为肽基(peptide group),是肽键主链上的重复结构。是由参于肽链形成的氮原子,碳原子和它们的4个取代成分:羰基氧原子,酰氨氢原子和两个相邻α-碳原子组成的一个平面单位。蛋白质的三级结构:蛋白质分子处于它的天然折叠状态的三维构象。三级结构是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盘绕,折叠形成的。三级结构主要是靠氨基酸侧链之间的疏水相互作用,氢键,范德华力和盐键维持的。

五问答题

1.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以下氨基酸,用pH=7的缓冲液洗脱时,预测其洗脱顺序并说明原因(天冬氨酸:pI=

2.97;组氨酸:pI=7.59;精氨酸pI=10.76)。

2.将含有赖氨酸,天冬氨酸及丙氨酸的混合液于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上进行分离,当洗脱液的pH为6.0时,它们从树脂柱中洗出的先后顺序怎样?理由是什么?(天冬氨酸pI=2.97;丙氨酸pI=6.02;赖氨酸pI=9.74)

答:阳离子交换树脂,即带正电的会被吸附赖氨酸,天冬氨酸及丙氨酸在pH值为7.0时,带电性差不多是天冬氨酸-丙氨酸-赖氨酸所以洗脱出的顺序是天冬氨酸、丙氨酸、赖氨酸,

3.试述蛋白质常用的分离纯化方法及基本原理。

答:(1)、沉淀

(2)、电泳:蛋白质在高于或低于其等电点的溶液中是带电的,在电场中能向电场的正极或负极移动。根据支撑物不同,有薄膜电泳、凝胶电泳等。

(3)、透析:利用透析袋把大分子蛋白质与小分子化合物分开的方法。

(4)、层析:a.离子交换层析,利用蛋白质的两性游离性质,在某一特定PH时,各蛋白质的电荷量及性质不同,故可以通过离子交换层析得以分离。如阴离子交换层析,含负电量小的蛋白质首先被洗

脱下来。b.分子筛,又称凝胶过滤。小分子蛋白质进入孔内,滞留时间长,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同时入

孔内而径直流出。

(5)、超速离心:既可以用来分离纯化蛋白质也可以用作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不同蛋白质其密度

与形态各不相同而分开。

4.蛋白质变性后,其性质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蛋白质变性的实质是蛋白质分子中的次级键被破坏,引起天然构象解体。变性不涉及共价键(肽键和二硫键等)的破裂,一级结构仍保持完好。蛋白质变性过程中,往往发生以下现象:(1)生物活性丧失;(2)一些侧链基团的暴露;(3)一些物理化学性质的改变,如溶解度降低,分子伸展,不对称程度增高,反映在黏度增加、扩散系数降低以及旋光和紫外吸收的变化;(4)生物化学性质的改变,如易被蛋白水解酶分解。

第四章核酸

一、选择题

1. DNA与RNA完全水解后产物的特点是__D_____。

A. 核糖相同,碱基小部分相同

B. 核糖相同,碱基不同

C. 核糖不同,碱基相同

D. 核糖不同,碱基不同

2. 下列核酸变性后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___A___。

A. 共价键断裂,分子量变小

B. 紫外线吸收值增加

C. 碱基对之间的氢键被破坏

D. 粘度下降

3. 核苷酸在体内的生理功能不包括_____A____。

A. 作为生物体内核酸合成的原料

B. 某些核苷酸是生物体内能量的直接供体

C. 可作为细胞的骨架结构

D. 某些核苷酸可作为激素的第二信使

4. 核酸变性后可发生哪些效应____C_____。

A. 增色效应

B. 减色效应

C. 最大吸收蓝移

D. 最大吸收红移

5. DNA受热变性是______A___。

A. 260nm波长处的吸光度值下降

B. 多核苷酸链裂解成寡核苷酸链

C. 碱基对可形成共价连接

D. 加入互补RNA链,可形成DNA-RNA杂交分子

6. 构成多核苷酸链骨架的关键是___C______。

A. 2′,3′-磷酸二酯键

B. 2′,4′-磷酸二酯键

C. 3′,5′-磷酸二酯键

D. 3′,4′-磷酸二酯键

7. 在下列哪一波长下DNA的紫外吸收值最大____D_____。

A. 280nm

B. 220nm

C. 230nm

D. 260nm

8. 真核生物染色体包含______C___。

A. 蛋白质

B. DNA和蛋白质

C. DNA和组蛋白

D. DNA、RNA、蛋白质

二填空题

1.核酸的基本单位是_核苷酸____,后者是由核苷和___磷酸______通过酯键相连而组成的化合物。

2.DNA的一级结构是指__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二级结构是指______双螺旋结构________。

3.核酸完全水解的产物是____戊糖_____ 、____碱基______ 、____磷酸______ 、____嘌呤______ 和

( ? )1.tRNA分子的3’末端具有聚腺苷酸的“尾”结构。

( ? )2.若DNA一条链的碱基顺序是pCpTpGpGpApC,则另一条链的碱基顺序是pGpApCpCpTpG. ( ? )3.DNA的二级结构由两条平行的多核苷酸链构成。

( ? )4.tRNA是细胞内含量最丰富的RNA,其二级结构呈三叶草形。

( √ )5.核酸的变性不涉及共价键的断裂。

( ? )6.维持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因素是碱基堆积力。

( ? )7.RNA和DNA的合成都需要RNA引物。

(√)8.核酸变性时,其紫外吸收值明显增加。

(?)9.DNA双螺旋中A、T之间有三个氢键,C、G之间有两个氢键。

(√)10.核酸分子在退火的条件下发生复性时,其在260nm处的紫外吸收会减少。

四、名词解释

核酸的变性:核酸分子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维持这种空间结构的作用力主要是氢键和碱基堆积力。有些理化因素会破坏氢键和碱基堆积力,使核酸分子的空间结构改变,从而引起核酸理化性质和生物学功能改变。

Tm:把DNA在热变性过程中紫外吸收值达到最大值的1/2时的温度称为“熔点”或“熔解温度”,用“Tm”表示。

五问答题

1.DNA的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1)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成的双螺旋结构。

(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3)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有一个DNA双螺旋分子,其分子量为3×107da,求:(1)分子的长度?(2)分子含有多少螺旋?(3)分子的体积是多少?(脱氧核苷酸残基对的平均分子量为618da)

答:(1)分子的碱基对数为

3×107/618=48544(对)

分子的长度为

48544×0.34mm=16505nm=1.6505×10-3cm

(2)分子含有的螺旋数为:48544/10=4854(圈)

(3)可以把DNA分子看成一个圆柱体,其直径为20×10-8cm

则分子的体积为

πr2l=3.14×(10×10-8)2×1.6505×10-3

=518.257×10-19=5.18×10-17(cm3)

第五章酶

一、选择题

1.作为催化剂的酶分子,具有下列哪一种能量效应?____B_____。

A. 增高反应的活化能;

B. 降低活化能;

C. 降低反应自由能

D. 降低产物能量水平;

2. 下列哪一项不是酶具有高催化效率的因素__ A____。

A. 加热效应

B. 酸碱催化

C. 邻近定位效应

D. 共价催化

3. 转氨酶的辅酶是__C____。

A. NAD+

B. FAD

C. 磷酸吡多醛

D. FMA

二填空题

1. .在酶促反应中,竞争性抑制剂不改变酶促反应的最大反应速度,非竞争性抑制剂不改变酶促反应的米氏常数。

2.非竞争性抑制的酶促反应中V max____减小_____,K m___不变______。

3. 关于酶作用专一性的假说主要有锁钥学说和诱导契合学说。

4. 使酶具有高效性的因素有( 邻近效应和定向效应 )、( 张力和变性 )、( 酸碱催化 )、( 共

价催化 )和( 酶活性中心是低介电区域 )。

三判断题

1.竞争性抑制作用的特点是Km值变小,Vm也变小。( ? )

2.当底物处于饱和水平时,酶促反应的速度与酶的浓度成正比。 ( √ )

3. 酶的米氏常数(Km)是底物浓度的一半时的反应速度。 ( ? )

4 .硫辛酸是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的辅酶之一。 ( √ )

5. 酶活力的降低一定是因为酶失活作用引起的。 ( ? )

6. 非竞争性抑制作用的特点是Vm值变小,Km值不变。(√)

四名词解释

别构酶:活性受结合在活性部位以外的部位的其它分子调节的酶。

酶原激活:酶原是不具催化活性的酶的前体。某种物质作用于酶原使之转变成有活性的酶的过程称为酶原的激活。酶原激活的本质是:酶活性中心的形成或暴露的过程。

酶的活性中心:在酶分子表面有必需基团组成的能和底物结合并催化底物发生反应,生成相应产物的部分区域。

共价催化:一个底物或底物的一部分与催化剂形成共价键,然后被转移给第二个底物。许多酶催化的基团转移反应都是通过共价方式进行的。

邻近效应:非酶促催化反应或酶促反应速度的增加是由于底物靠近活性部位,使得活性部位处反应剂有效浓度增大的结果,这将导致更频繁地形成过渡态。

第六章生物氧化

一、选择题

1.近年来关于氧化磷酸化的机制是通过下列哪个学说被阐述的? ___B______。

A. 巴士德效应

B. 化学渗透学说

C. 华伯氏学说

D. 共价催化理论。

2. 呼吸链的各细胞色素在电子传递中的排列顺序是____C_____。

A. c1 c b a a3

B. c b c1 a a3

C. b c1 c a a3

D. c1 b c a a3

二填空题

1. 在NADH电子传递链中,每传递两个氢原子,产生1摩尔H2O 和

2.5 摩尔

的ATP。

2. 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FADH2电子传递链中,每传递两个氢原子,产生1摩尔H2O 和 1.5

摩尔的ATP。

3.线粒体内膜上能够产生跨膜质子梯度的复合体是复合体Ⅰ、复合体Ⅲ和Ⅳ。

三判断题

1.由复合物I、Ⅲ、Ⅳ组成的NADH呼吸链,其磷氧比为3。 ( √ )

2.在呼吸链生物氧化中,铁硫蛋白起着传递电子的作用。( √ )

3.生物氧化只有在有氧气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 ? )

4.C O Q既是递氢体,又是递电子体。( √ )

四名词解释

氧化磷酸化:是物质在体内氧化时释放的能量供给ADP与无机磷合成ATP的偶联反应。

底物水平磷酸化:物质在生物氧化过程中,常生成一些含有高能键的化合物,而这些化合物可直

接偶联ATP或GTP的合成,这种产生ATP等高能分子的方式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

呼吸链:又称电子传递链,是由一系列电子载体构成的,从NADH或FADH2向氧传递电子的系

统。

第七章糖代谢

1. 在三羧酸循环中,FDA是下列哪个反应的氢受体___D ___。

A. 草酰乙酸+乙酰辅酶A 柠檬酸

B. 柠檬酸α-酮戊二酸

C. 琥珀酰辅酶A 琥珀酸

D. 琥珀酸延胡索酸

2. 在三羧酸循环中,下列哪个反应不可逆___A______。

A. 草酰乙酸+乙酰辅酶A→柠檬酸

B. 柠檬酸→α-酮戊二酸

C. 琥珀酰辅酶A→琥珀酸

D. 琥珀酸→延胡索酸

3. 下列代谢物经过酶的催化脱去的2H不经过NADH呼吸链氧化的是_____A____。

A. 琥珀酸

B. 异柠檬酸

C. α-酮戊二酸

D. 苹果酸

4. 在糖的有氧氧化中,在线粒体中形成FDAH2的反应是___B______。

A. 丙酮酸氧化脱羧

B. 琥珀酸脱氢

C. 甘油醛3-磷酸脱氢

D. 乳酸脱氢

二填空题

1.在三羧酸循环的各步反应中,唯一的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是发生在由琥珀酰辅酶A 转化成为琥珀酸的过程。

2. 在三羧酸循环中,催化两次氧化脱羧反应的酶分别是异柠檬酸脱氢酶和α- 酮戊二酸脱氢酶系。

3. 在糖酵解的过程中,有三种酶催化的反应是不可逆的,是糖酵解的限速酶,它们分别是已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

4.一摩尔葡萄糖经糖的无氧分解可生成 2 摩尔丙酮酸,再转变成 2 摩尔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

5.三羧酸每循环一周,共进行四次脱氢,其中3次脱氢反应的辅酶是_ NDA+ ____,1次脱氢反应的辅酶是_ FAD ____。

6. 三羧酸循环过程是糖、脂、蛋白质三大代谢的联系枢纽。

7. TCA是在细胞的线粒体内进行的,其中三种调控酶是柠檬酸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

8. 糖异生作用主要在肝组织中进行,该途径的关键酶有丙酮酸激酶、果糖磷酸激酶和己糖激酶。

三判断题

1.丙酮酸是糖、脂、蛋白质三大代谢的联系枢纽。 ( ? )

2.磷酸戊糖途径为体内生物合成提供NADH。 ( ? )

3.糖异生的反应过程是糖酵解的逆反应。(?)

4.葡萄糖进行酵解过程中,首先生成6-磷酸葡萄糖。( √ )

5. 6-磷酸葡萄糖是糖代谢中各个代谢途径的交叉点。(√)

6. 醛缩酶是糖酵解的关键酶,催化单向反应. (?)

7.三羧酸循环由乙酰辅酶A与草酰乙酸生成柠檬酸开始。( √ )

8.糖的有氧分解代谢仅以氧化磷酸化产生ATP。 ( ? ) 四名词解释

糖异生作用:生物体将多种非糖物质(如氨基酸、丙酮酸、甘油)转变成糖(如葡萄糖,糖原)的过程,对维持血糖水平有重要意义。在哺乳动物中,肝与肾是糖异生的主要器官。

五问答题

1.简略说明糖酵解过程的主要反应步骤。

答:在缺氧情况下,葡萄糖生成乳酸的过程称之为糖酵解。

糖酵解的反应部位:胞浆。

第一阶段:一分子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的丙酮酸;

第二阶段:由丙酮酸转变成乳酸。

由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称之为糖酵解途径。

糖酵解的原料:葡萄糖。

糖酵解的产物:2丙酮酸(乳酸)+2ATP.

关键步骤(底物水平磷酸化):

1,3-二磷酸甘油酸转变成3-磷酸甘油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变成丙酮酸。关键酶: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

2.简述三羧酸循环的主要物质反应过程。

答: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因为在这个循环中几个主要的中间代谢物是含有三个羧基的有机酸,所以叫做三羧酸循环;有由于器中第一个生成物是柠檬酸,因此又称为柠檬酸循环;或者以发现者Hans Krebs命名为Krebs循环。反应过程的酶,除了琥珀酸脱氢酶是定位于线粒体内膜外,其余均位于线粒体基质中

主要事件顺序为:

(1)乙酰CoA与草酰乙酸结合,生成六碳的柠檬酸,放出CoA。柠檬酸合成酶。

(2)柠檬酸先失去一个H2O而成顺乌头酸,再结合一个H2O转化为异柠檬酸。顺乌头酸酶

(3)异柠檬酸发生脱氢、脱羧反应,生成5碳的a-酮戊二酸,放出一个CO2,生成一个NADH+H+。异柠檬酸脱氢酶

(4)a-酮戊二酸发生脱氢、脱羧反应,并和CoA结合,生成含高能硫键的4碳琥珀酰CoA,放出一个CO2,生成一个NADH+H+。酮戊二酸脱氢酶

(5)碳琥珀酰CoA脱去CoA和高能硫键,放出的能通过GTP转入ATP琥珀酰辅酶A合成酶

(6)琥珀酸脱氢生成延胡索酸,生成1分子FADH2,琥珀酸脱氢酶

(7)延胡索酸和水化合而成苹果酸。延胡索酸酶

(8)苹果酸氧化脱氢,生成草酸乙酸,生成1分子NADH+H+。苹果酸脱氢酶

小结:

一次循环,消耗一个2碳的乙酰CoA,共释放2分子CO2,8个H,其中四个来自乙酰CoA,另四个来自H2O,3个NADH+H+,1FADH2。此外,还生成一分子ATP。

3.比较糖酵解途径和糖异生途径的异同点。

答:途径基本一样,因为酵解之中大部分反应是可逆反应,而二者方向相反。酵解的3个不可逆反应,即己糖的磷酸化,二磷酸化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脱磷酸,则有另外的酶和反应途径,最终可达酵解的初始物质,即葡萄糖。

第八章脂代谢

1. 脂肪酸的合成中,每次碳链的延长都需要参加的物质是____C_____。

A. 乙酰辅酶A

B. 草酰乙酸

C. 丙二酸单酰-辅酶A

D. 甲硫氨酸

2. 三羧酸中不存在的酶是____C_____。 03B

A. 延胡索酸酶

B. 乌头酸酶

C. 丙酮酸脱氢酶

D. 异柠檬酸脱氢酶

3. 在三羧酸循环中伴随有GTP生成的反应有____C_____。

A. α-酮戊二酸琥珀酰辅酶A

B. 柠檬酸α-酮戊二酸

C. 琥珀酰辅酶A 琥珀酸

D. 琥珀酸延胡索酸

4. 在磷酸戊糖途径中,参与了反应的戊糖的种类有___B______种。

A. 1

B. 3

C. 2

D. 5

5. 直接参与脂肪酸合成的物质是____B_____。

A. 乙酰辅酶A

B. 丙二酸单酰-辅酶A

C. ATP

D. NADH+ + H

6. 脂肪酸活化后,长链的脂酰辅酶A分子进入线粒体内部的转运载体是__C____。

A. 柠檬酸

B. 酰基载体蛋白

C. 肉碱

D. 辅酶A

二填空题

1. 脂肪酸分解代谢的主要途径是β-氧化,此途径代谢产物是乙酰辅酶A ,而直接参与脂

肪酸从头合成的物质是丙二酸单酰辅酶A 。

2.含2n个碳原子的饱和脂肪酸经__ n-1___次β-氧化才能完全分解为乙酰辅酶A,同时生成 n-1 个FDAH2和NADH+H+。

5. 脂酰COA需通过肉毒碱作用透过线粒体内膜。

6.脂肪酸合成过程中,乙酰COA来源于糖的分解、脂肪酸的氧化和生酮氨基酸。

三判断题

1.一分子软脂酸完全氧化成为乙酰CoA需要进行8次β-氧化过程。 ( ? )

2. 脂肪酸活化在细胞浆中进行,脂酰辅酶A的β—氧化在线粒体内进行。(√)

4. 胞浆中合成脂肪酸的原料乙酰CoA来自脂肪酸的β-氧化。( ? )

5. 脂肪酸活化形成脂酰CoA时,需要消耗两个高能磷酸键。( √ )

6.脂肪酸经活化后进入线粒体内进行β - 氧化,需经脱氢、脱水、再脱氢和硫解等过程。(?)

7. 脂肪酸合成酶催化的反应是脂肪酸β - 氧化的逆反应。(?)

8. 3-磷酸甘油的其中一个去路是首先转变为磷酸二羟丙酮,再进入EMP代谢。(√)

四名词解释:脂肪酸的活化酮体

五问答题

1.简述脂肪酸的β-氧化过程。

答:脂肪酸的β-氧化过程:和葡萄糖一样,脂肪酸参加代谢前也先要活化。其活化形式是硫酯——脂肪酰CoA,

催化脂肪酸活化的酶是脂酰CoA合成酶。脂酰CoA进入线粒体,催化脂肪酸β-氧化的酶系在线粒体基质中,但长

链脂酰CoA不能自由通过线粒体内膜,要进入线粒体基质就需要载体转运,这一载体就是肉毒碱。脂酰CoA在线

粒体基质中进入β氧化要经过四步反应,即脱氢、加水、再脱氢和硫解,生成一分子乙酰CoA和一个少两个碳的

新的脂酰CoA。几个循环后,偶数碳原子的脂肪就都成乙酰CoA了,然后就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

2. 比较脂肪酸的从头合成与脂肪酸β-氧化的主要区别。

答:区别点从头合成β—氧化细胞中发生部位细胞质线粒体酰基载体ACP-SHCoA-SH二碳片段的加入与裂解方式

丙二酰单酰CoA乙酰CoA电子供体或受体NADPHFAD、NAD+酶系七种酶和一个蛋白质组成复合物四种酶原料转

运方式柠檬酸转运系统肉碱穿梭系统羟脂酰化合物的中间构型D-型L-型对二氧化碳和柠檬酸的需求要求不要求能

量变化消耗7个ATP和14NADPH产生106个ATP。

第九章氨基酸代谢

一、选择题

1.

2. 鸟氨酸循环的主要生理意义是___A_ ___。

A. 把有毒的氨转变为无毒的尿素

B. 合成非必需的氨基酸

C. 产生精氨酸的主要途径

D. 产生鸟氨酸的主要途径

3. 有关鸟苷酸循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A_____。

A. 循环作用的部位是肝脏线粒体

B. 循环中瓜氨酸不参与天然蛋白质的合成

C. 氨基甲酰磷酸合成所需的酶存在于肝脏线粒体中

D. 尿素由精氨酸水解而得

4. 催化α-酮戊二酸和NH3生成谷氨酸的酶是___C______。

A. 谷丙转氨酶

B. 谷草转氨酶

C. 谷氨酸脱氢酶

D. 谷胺酰胺合成酶

5.联合脱氨基作用所需的酶有____B_____。 A. 转氨酶和D—

氨基酸氧化酶 B. 转氨酶和L—谷氨酸脱氢酶

C. 转氨酶和腺苷酸脱氢酶

D. 腺苷酸脱氢酶和L—谷氨酸脱氢酶

二填空题

1.生物体内大部分氨基酸的脱氨基方式是联合脱氨基作用,氨基酸通过脱氨基作用生成的氨,

在人体和哺乳动物体内的代谢总产物是尿素,此生化反应过程称为鸟氨酸循环循环。

2. 蛋白质脱氨基的主要方式有氧化脱氨基作用、转氨作用和联合脱氨基作用。

3.合成丙氨酸族氨基酸共同的碳架来源于糖酵解中间代谢物_ 丙酮酸_, 天冬氨酸族氨基酸共同

的碳架来源于TCA循环中间代谢物天门冬氨酸。

三判断题

1.每一种氨基酸只有一种t-RNA作为转运工具。 ( ? )

2. 转氨基作用是体内普遍存在最重要的一种脱氨基作用。(?)

3. 鸟氨酸循环作用的终产物是尿素。 ( √ )

4. 氨基酸的碳骨架进行氧化分解时,先要形成能够进入三羧酸循环的化合物。 ( √ ) 四名词解释

生糖氨基酸:能通过代谢转变成葡萄糖的氨基酸。

生酮氨基酸:经过代谢能产生酮体的氨基酸。

联合脱氨基作用:转氨基与谷氨酸氧化脱氨或是嘌呤核苷酸循环联合脱氨,以满足机体排泄含氮

废物的需求。

五问答题

1.简述氨基酸的碳骨架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分解的途径。

2.说明鸟氨酸循环的主要过程及生理意义。

答:鸟氨酸循环是在肝线粒体和胞质中以NH

3和CO

2

为原料合成尿素的循环反应。循环过程可分为

四步:①氨基甲酰磷酸的合成;②瓜氨酸的合成;③精氨酸的合成;④精氨酸水解生成尿素。每循环

一次,消耗2分子NH

3和1分子CO

2

形成1分子尿素,耗能4ATP。关键酶是精氨酸代琥珀酸合成酶。

尿素中的2个N原子分别来自NH

3

和天冬氨酸。其生理意义是肝脏将有毒氨转变为无毒的尿素,经肾脏排出。这是机体最重要的解除氨毒的方式。

第十章核甘酸代谢

一、选择题

1. 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的第一个核苷酸是___D______。

A. 胞嘧啶核苷酸

B. 尿嘧啶核苷酸

C. 胸腺嘧啶核苷酸

D. 乳清酸核苷酸

2.嘌呤环1号位N原子来源于___B______。

A. 谷胺酰胺

B. 天冬氨酸

C. 天冬酰胺

D. 甘氨酸

3. 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第一个核苷酸是____B_____。

A. 腺嘌呤苷酸

B. 次黄嘌呤核苷酸C鸟嘌呤苷酸 D. 黄嘌呤核苷酸

4. 嘧啶环1号位N原子来源于___B______。

A. 谷胺酰胺

B. 天冬氨酸

C. 天冬酰胺

D. 甘氨酸

5. 下列各种核苷酸在人体中分解时不产生尿酸的是____C_____。

A. 腺嘌呤核苷酸

B. 次黄嘌呤核苷酸

C. 胞嘧啶核苷酸

D. 鸟嘌呤核苷酸

6. 下列物质中,作为合成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的共同原料是____B_____。

A. 甲酸

B. 二氧化碳

C. 甘氨酸

D. 谷氨酸

二填空题

1.在核苷酸碱基的从头合成途径中,嘧啶环上N-1来源于化合物天冬氨酸,而嘌呤环上C-4、C-5、

N-7来源于化合物甘氨酸。

2.在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中,碱基嘌呤和嘧啶均需要的原料有CO2、天冬氨酸和谷氨酰胺。

3.氨基酸和α-酮戊二酸之间通过转氨基作用生成谷氨酸,催化这一反应的酶的辅酶是磷酸吡

哆醛。

4.核苷酸合成的包括从头合成途径和补救途径两条途径。

5.人类内嘌呤代谢的主要终产物是尿酸。

三判断题

1.黄嘌呤酶既可以以黄嘌呤作为底物,也可以以次黄嘌呤作为底物。 ( √ )

2.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的生物合成途径很相似,二者都是先合成碱基环结构,然后碱基再与磷酸

核糖相连接。 ( ? ) 3.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中,核糖总是反应起始物之一。 ( ? )

第十一章遗传信息的传递

一、选择题

1.真核生物mRNA多数在5′末端有__C ___。

A. 起始密码子

B. Poly(多聚)A尾巴

C. 帽子结构

D. 终止密码子

2.参与大肠杆菌DNA修复合成的酶是___B_ ___。

A. DNA聚合酶α

B. DNA聚合酶I

C. DNA聚合酶γ

D. DNA聚合酶Ⅲ

3. tRNA在发挥其功能时的两个重要部位是___A ____。

A. 氨基酸臂和反密码子环

B. 氨基酸臂和TψC环

C. TψC环和可变环

D. 反密码子臂和反密码子环

4.在DNA的复制过程中,参与真核生物RNA引物合成的酶是___A ____。

A. DNA聚合酶α

B. DNA聚合酶β

C. DNA聚合酶γ

D. DNA聚合酶δ

5.需要以RNA为引物的过程是___B______。

A. 转录

B. DNA的复制

C. 翻译

D. 逆转录

6. 有关蛋白合成的终止阶段,正确的叙述是____A_____。

A. 某种蛋白质因子可识别终止密码子

B. 一种特异的tRNA可识别终止密码子

C. 终止密码子有两种

D. 终止密码子都是由U、G、A三种核苷酸构成

7.真核细胞mRNA的转录后加工方式不包括___D______。

A. 在尾部加多聚A尾巴

B. 去除内含子,拼接外显子

C. 合成5′的帽子结构

D. 加接3′的CCA末端

8. DNA指导的RNA聚合酶由数个亚基组成,其核心酶的组成是___A______。

A. ααββ

B. Ααββ′δ

C. Ααβ′

D. Ααββ′

9. 以下有关核糖体的论述不正确的是____D_____。

A. 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B. 核糖体小亚基参与翻译起始复合物的形成

C. 核糖体大亚基含有肽基转移酶活性

D. 是贮藏核糖核酸的细胞器

二填空题

1.在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中,核蛋白体循环包括进位、转肽和移位三个步骤周而复始地进行。

2.参与DNA复制的主要酶包括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参与RNA生物合成(转录)的主要酶是RNA聚合酶。

3.真核生物mRNA在转录后需要经过复杂的加工,主要包括在5′-端添加帽子结构,3′-端添加polyA 尾,及切除内含子拼接外显子等。

4.原核生物第一个肽键的合成是__ P__位上的fMet-tRNA fMet酰基与A位上的AA-tRNA的氨基进行反应。

5.蛋白质翻译延长阶段的进入,是指__氨基酰-tRNA ___进入_ A _位。翻译延长阶段的移位是指核糖体与_ Mrna _做相对运动。

6. 核糖体上有A和P两个位点,A位点是氨基酰-tRNA结合位点。

9.大肠杆菌染色体DNA分子的合成分起始、延长和终止三个阶段。

10. 脂肪酸β-氧化中活性脂肪酸的形式是__脂酰-COA __;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活化氨基酸的形式是_氨酰-tRNA _。

三判断题

1. DNA的两条链在复制时,一条按3′→5′方向合成,另一条按5′→3′方向合成。(×)

2. 嘧啶的合成是从PRPP开始,经过一系列酶的作用再形成嘧啶环,最后生成尿嘧啶核苷酸。

(×)

四名词解释

分子杂交:确定单链核酸碱基序列的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待测单链核酸与已知序列的单链核酸(叫

做探针)间通过碱基配对形成可检出的双螺旋片段。

半不连续复制:在DNA复制过程中,一条链的合成是连续的,另一条链的合成是不连续的,所以

叫做半不连续复制。

冈崎片段:相对比较短的DNA链(大约1000核苷酸残基),是在DNA的滞后链的不连续合成期间

生成的片段,这是Reiji Okazaki在DNA合成实验中添加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前体观察到的。

十二综合

选择题

1.下列各组物质含相同的碳原子数,当彻底被氧化时生成ATP数最多的是___B ____。

A. 3个葡萄糖

B. 1个硬脂酸

C. 6个丙酮酸

D. 3个柠檬酸

2. 下列途径主要发生在线粒体的是___B______。

A. 糖酵解途径

B. 三羧酸循环

C. 戊糖磷酸途径

D. 脂肪酸从头合成

途径

论述题:(15分)

1. 请分析三羧酸循环在人体糖类、脂肪、蛋白质及核酸的物质代谢中的作用。

答:三羧酸循环不仅是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各类物质共同的代谢途径,即代谢总枢纽。而且也是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渠道,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1.酮戊二酸链接蛋白质与糖类.2.乙酰CoA链接糖类、脂类和蛋白质.3.草酰乙酸链接脂类和糖类.4.嘧啶分解产物转化成相应的酮酸进入TCA.

2. 试分析乙酰辅酶A在人体糖类、脂肪、蛋白质及核酸的物质代谢中的作用。

答:辅酶A是生物界许多代谢酶的辅基,乙酰辅酶A是辅酶A与乙酰基相连接的形式——活化了的乙酸,是糖类、氨基酸和脂肪酸等多种有机物代谢的中间产物。乙酰辅酶A广泛参与糖、蛋白质、脂肪和核酸等物质的代谢过程,包括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例如:生物界脂肪酸分解代谢是通过乙酰辅酶A把乙酰基一个一个地从脂肪酸的碳链上分离下来的,这个过程叫做β氧化;脂肪酸的合成也是通过乙酰辅酶A把一个一个的乙酰基连接在一起的,所以生物界脂肪酸绝大多数都是含有偶数碳原子的。结构图:

乳糖、蔗糖、麦芽糖、精氨酸、赖氨酸、天冬氨酸、腺嘌呤核糖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胞嘧啶

核糖核苷酸的分子结构图。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历年研究生考试真题

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人学统一考试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植物生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1一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元素缺乏时,导致植物幼叶首先出现病症的元素是 A.N B.P. C.Ca D.K 2.能诱导果实发生呼吸跃变的植物激素是 A.ABA B.IAA C.ETH D.CTK 3.植物一生的生长进程中,其生长速率的变化规律是 A.快一慢一快 B.快一慢 C.慢一快一慢 D.慢一快4.植物细胞中质子泵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逆电化学势梯度跨膜转运H+,这一过程称为 A.初级主动运输 B.次级主动运输 C.同向共运输 D.反向共运输5.植物叶片中进行亚硝酸还原的主要部位是 A.线粒体 B.细胞基质 C.液泡 D.叶绿体 6.高等植物光系统Ⅱ的作用中心色素分子是 A.P680 B.P700 C.A0 D.Pheo 7.植物光呼吸过程中,氧气吸收发生的部位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 B.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 C.叶绿体和乙醛酸循环体 D.叶绿体和过氧化物酶体 8.类胡萝卜素对可见光的吸收范围是 A.680~700nm B.600~680 nm C.500~600 nm D.400~500nm 9.1mol NADH + H+经交替氧化途径将电子传给氧气时,可形成A.4molATP B.3molATP C.2.molATP D.1molATP 10.若某一植物组织呼吸作用释放C02摩尔数和吸收O2摩尔数的比值小于1,则该组织在此阶段的呼吸底物主要是 A.脂肪B.淀粉C.有机酸D.葡萄糖

11.某植物制造100g干物质消耗了75kg水,其蒸腾系数为 A.750 B.75 C.7.5 D.0.75 12.下列蛋白质中,属于植物细胞壁结构蛋白的是 A.钙调蛋白B.伸展蛋白C.G蛋白D.扩张蛋白 13.在植物的光周期诱导过程中,随着暗期的延长 A.Pr含量降低,有利于LDP开花 B.Pfr含量降低,有利于SDP开花C.Pfr含量降低,有利于LDP开花D.Pr含量降低,有利于SDP开花 14.根据花形态建成基因调控的“ABC模型”,控制花器官中雄蕊形成的是A.A组基因B.A组和B组基因 C.B组和C组基因D.C组基因15.未完成后熟的种子在低温层积过程中,ABA和GA含量的变化为 A.ABA升高,GA降低 B.ABA降低,GA升高 C.ABA和GA均降低 D.ABA和GA均升高 二、简答题:16—18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6.把一发生初始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放入纯水中,细胞的体积、水势、渗透势、压力势如何变化? 17.简述生长素的主要生理作用。 18.简述韧皮部同化物运输的压力流动学说。 三、实验题:19小题,10分。 19.将A、B两种植物分别放置在密闭的光照生长箱中,定期抽取生长箱中的气体样品,分析其中的C02含量。以C02含量对光照时间作图,得到下列曲线图。据图回答: (1)分析图中曲线变化的原因。 (2)推测两种植物的光合碳同化途径。 (3)请用另一种实验方法验证你的推测。

生物化学复习资料

什么是蛋白质的变性作用?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有哪些?有何临床意义?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 使蛋白质严格的空间结构破坏,引起蛋白质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学活性丧失的现象称为蛋白质变性。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有:物理因素,如紫外线照射、加热煮沸等;化学因素,如强酸、强碱、重金属盐、有机溶剂等。临床上常常利用加热或某些化学士及使病原微生物的蛋白质变性,从而达到消毒的目的,在分离、纯化或保存活性蛋白质制剂时,应采取防止蛋白质变性的措施。 比较蛋白质的沉淀与变性 蛋白质的变性与沉淀的区别是:变性强调构象破坏,活性丧失,但不一定沉淀;沉淀强调胶体溶液稳定因素破坏,构象不一定改变,活性也不一定丧失,所以不一定变性。 试述维生素B1的缺乏可患脚气病的可能机理 在体内Vit B1 转化成TPP,TPP 是α-酮酸氧化脱羧酶系的辅酶之一,该酶系是糖代谢过程的关键酶。维生素B1 缺乏则TPP 减少,必然α-酮酸氧化脱羧酶系活性下降,有关代谢反应受抑制,导致ATP 产生减少,同时α-酮酸如丙酮酸堆积,使神经细胞、心肌细胞供能不足、功能障碍,出现手足麻木、肌肉萎缩、心力衰竭、下肢水肿、神经功能退化等症状,被通称为“脚气病”。 简述体内、外物质氧化的共性和区别 共性①耗氧量相同。②终产物相同。③释放的能量相同。

区别:体外燃烧是有机物的C 和H 在高温下直接与O2 化合生成CO2 和H2O,并以光和热的形式瞬间放能;而生物氧化过程中能量逐步释放并可用于生成高能化合物,供生命活动利用。 简述生物体内二氧化碳和水的生成方式 ⑴CO2 的生成:体内CO2 的生成,都是由有机酸在酶的作用下经脱羧反应而生成的。根据释放CO2 的羧基在有机酸分子中的位置不同,将脱羧反应分为: α-单纯脱羧、α-氧化脱羧、β-单纯脱羧、β-氧化脱羧四种方式。 ⑵水的生成:生物氧化中的H2O 极大部分是由代谢物脱下的成对氢原子(2H),经一系列中间传递体(酶和辅酶)逐步传递,最终与氧结合产生的。 试述体内两条重要呼吸链的排练顺序,并分别各举两种代谢物氧化脱氢 NADH 氧化呼吸链:顺序:NADH→FMN/(Fe-S)→CoQ→Cytb→c1→c→aa3 如异柠檬酸、苹果酸等物质氧化脱氢,生成的NADH+H+均分别进入NADH 氧化呼吸链进一步氧化,生成2.5 分子ATP。 琥珀酸氧化呼吸链:FAD·2H/(Fe-S)→CoQ→Cytb→c1→c→aa3 如琥珀酸、脂酰CoA 等物质氧化脱氢,生成的FAD·2H 均分别进入琥珀酸氧化呼吸链进一步氧化,生成1.5 分子ATP。 试述生物体内ATP的生成方式 生物体内生成ATP 的方式有两种:底物水平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

生物化学复习重点

第二章 蛋白质 1、凯氏定氮法:蛋白质含量=总含氮量-无机含氮量)×6.25 例如:100%的蛋白质中含N 量为16%,则含N 量8%的蛋白质含量为50% 100% /xg=16% /1g x=6.25g 2、根据R 基的化学结构,可将氨基酸分为脂肪族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杂环氨基酸和杂环亚氨基酸。 按照R 基的极性,可分为非极性R 基氨基酸、不带电荷的极性R 基氨基酸、极性带负电荷(1)一般物理性质 无色晶体,熔点极高(200℃以上),不同味道;水中溶解度差别较大(极性和非极性),不溶于有机溶剂。氨基酸是两性电解质。 氨基酸等电点的确定: 酸碱确定,根据pK 值(该基团在此pH 一半解离)计算: 等电点等于两性离子两侧pK 值的算术平均数。

(2)化学性质 ①与水合茚三酮的反应:Pro产生黄色物质,其它为蓝紫色。在570nm(蓝紫色)或440nm (黄色)定量测定(几μg)。 ②与甲醛的反应:氨基酸的甲醛滴定法 ③与2,4-二硝基氟苯(DNFB)的反应:形成黄色的DNP-氨基酸,用来鉴定多肽或蛋白质的N 端氨基酸,又称Sanger法。或使用5-二甲氨基萘磺酰氯(DNS-Cl,又称丹磺酰氯)也可测定蛋白质N端氨基酸。 ④与异硫氰酸苯酯(PITC)的反应:多肽链N端氨基酸的α-氨基也可与PITC反应,生成PTC-蛋白质,用来测定N端的氨基酸。 4、肽的结构 线性肽链,书写时规定N端放在左边,C端放在右边,用连字符将氨基酸的三字符号从N 端到C端连接起来,如Ser-Gly-Tyr-Ala-Leu。命名时从N端开始,连续读出氨基酸残基的名称,除C端氨基酸外,其他氨基酸残基的名称均将“酸”改为“酰”,如丝氨酰甘氨酰酪氨酰丙氨酰亮氨酸。若只知道氨基酸的组成而不清楚氨基酸序列时,可将氨基酸组成写在括号中,并以逗号隔开,如(Ala,Cys2,Gly),表明此肽有一个Ala、两个Cys和一个Gly 组成,但氨基酸序列不清楚。 由于C-N键有部分双键的性质,不能旋转,使相关的6个原子处于同一个平面,称作肽平面或酰胺平面。 5、、蛋白质的结构 (一)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化学结构) 一级结构中包含的共价键主要指肽键和二硫键。 (二)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1)α-螺旋(如毛发) 结构要点:螺旋的每圈有3.6个氨基酸,螺旋间距离为0.54nm,每个残基沿轴旋转100°。(2)β-折叠结构(如蚕丝) (3)β-转角 (4)β-凸起 (5)无规卷曲 (三)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如肌红蛋白) (四)蛋白质的司机结构(如血红蛋白) 6、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序列的测定 氨基酸组成的分析: ?酸水解:破坏Trp,使Gln变成Glu, Asn变成Asp ?碱水解:Trp保持完整,其余氨基酸均受到破坏。 N-末端残基的鉴定: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生物化学复习资料

(生物科技行业)生物化学 复习资料

生物化学复习资料 第壹章蛋白质 1,蛋白质含量=(总氮含量—无机氮含量)乘以6.25 2,氨基酸按含特殊基团的分类:a含羟基的氨基酸丝氨酸(Ser)酪氨酸(Tyr)b含巯基的氨基酸半胱氨酸(Cys) 3,氨基酸的分类:a非极性氨基酸丙氨酸(Ala)缬氨酸(Val)亮氨酸(Leu)异亮氨酸(Ile)苯丙氨酸(Phe)甲硫氨酸(Met)脯氨酸(Pro)色氨酸(Trp)b极性不带电荷甘氨酸(Gly)丝氨酸(Ser)苏氨酸(Thr)天冬酰胺(Asn)谷氨酰胺(Gln)酪氨酸(Tyr)半胱氨酸(Cys)c带负电荷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d带正电荷组氨酸(His)赖氨酸(Lys)精氨酸(Arg) 4,等电点调节氨基酸溶液的pH,使氨基酸分子上的氨基正离子和羧酸跟负离子解离度完全相同,即氨基酸所带净电荷为零。主要以俩性离子存在时,在电场中不向任何壹极移动,此时溶液的pH叫做氨基酸的等电点。 氨基酸在pH大于等电点的溶液中以阴离子存在,在pH小于等电点的溶液中主要以阳离子存在。 5,蛋白质的化学性质脯氨酸,羟脯氨酸和茚三酮反应生成黄色物质,其余а-氨基酸和茚三酮反应生成蓝紫色物质。 6,2,4—二硝基氟苯或丹磺酰氯测定蛋白质N端氨基酸。 7,壹个氨基酸的а—羧基和壹个氨基酸的а—氨基脱水缩合形成的共价键叫肽键由此形成的化合物称肽。 8,蛋白质的壹级结构指蛋白质中氨基酸的序列,氨基酸的序列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空间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 9,稳定蛋白质空间结构的作用力主要是次级键,即氢键和盐键等非共价键,以及疏水

作用和范德华力。 10,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指多肽主链有壹定周期性的,由氢键维持的局部空间结构。肽链形成螺旋,折叠,转角等有壹定规则的结构。 11,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指球状蛋白的多肽链在二级结构,超二级结构,和结构域等结构层次的基础上,组装而成的完整的结构单元。 12,蛋白质的四级结构许多蛋白质有俩个或俩个之上的相互关联的具有三级结构的亚单位组成,其中每壹个亚单位称为亚基,亚基间通过非共价键聚合而形成特定的构象。蛋白质四级结构指分子中亚基的种类,数量以及相互关系。 13,蛋白质的变性指天然蛋白质因受理化性质的影响起分子内部原有的高度规律性结构发生变化,知识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都有所改变但蛋白质的壹级结构不被破坏。变性的实质是肽链从卷曲变伸展的过程。 14,蛋白质变性的因素化学因素:强酸,强碱,尿素,胍,去污剂,重金属盐,三氯醋酸,磷钨酸,苦味酸,浓乙醇。物理因素:剧烈震荡或搅拌,紫外线及X射线照射,超声波等。蛋白质变性后的表现:①?生物学活性消失;②?理化性质改变:溶解度下降,黏度增加,紫外吸收增加,侧链反应增强,对酶的作用敏感,易被水解。蛋白质由于带有电荷和水膜,因此在水溶液中形成稳定的胶体。如果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适当的试剂,破坏了蛋白质的水膜或中和了蛋白质的电荷,则蛋白质胶体溶液就不稳定而出现沉淀现象。沉淀机理:破坏蛋白质的水化膜,中和表面的净电荷。15,蛋白质的沉淀能够分为俩类:(1)可逆的沉淀:蛋白质的结构未发生显著的变化,除去引起沉淀的因素,蛋白质仍能溶于原来的溶剂中,且保持天然性质。如盐析或低温下的乙醇(或丙酮)短时间作用蛋白质。(2)不可逆沉淀:蛋白质分子内部结构发生重大改变,蛋白质变性而沉淀,不再能溶于原溶剂。如加热引起蛋白质沉淀,和重金属或某些酸类的反应都属于此类。

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农学真题及答案

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农学门类联考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试题解析 动物生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1~15小题,每小题1分,共I5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骨骼肌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发生去极化的离子基础是 +内流+内流内流+内流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考察骨骼肌细胞兴奋时,细胞膜钙离子内流的重要性。 2.下列物质中,能加速新鲜血液凝固的是 A.柠檬酸钠溶液 B.液体石蜡 C.肺组织浸出液 D.肝素溶液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考察血液凝固和抑制的相关物质。 3.正常情况下,心肌不会发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 A.心肌是功能合胞体 B.心肌肌浆网不发达 C.心肌有自动节律性 D.心肌有效不应期长 【参考答案】D 【考查知识点】考察心肌细胞的功能效应。 4.心室等容舒张过程中各部位压力相比较,正确的是 A.心房压>心室压>主动脉压 B. 心房压>心室压<主动脉压 C. 心房压<心室压<主动脉压 D. 心房压<心室压>主动脉压 【参考答案】 【考查知识点】考察血压的流动方向。 5.下列心肌细胞中,兴奋传导速度最慢的是 A.新房肌细胞 B.结区细胞 C.哺肯野细胞 D.心室肌细胞 【参考答案】 【考查知识点】考察兴奋在心肌细胞中传导速度。 6.缺氧可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强,该反射的感受器是:

A.肺牵张感受器 B.呼吸肌本体感受器 C.外周化学感受器 D.中枢化学感受器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考察呼吸运动在不同的条件下不同的感受器。 7.下列条件中,均可使氧离曲线发生右移的是 升高、CO2分压升高、温度升高 B. pH降低、CO2分压升高、温度升高 C. pH升高、CO2分压降低、温度降低降低、CO2分压降低、温度降低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考察氧离曲线左右移动的因素。 8.对食物中蛋白质消化作用最强的消化液是 A.唾液 B.胃液 C.胆汁 D.胰液 【参考答案】D 【考查知识点】考察影响蛋白质消化作用最强的消化液。 9.维持躯体姿势最基本的反射是 A.腱反射 B.肌紧张 C.屈肌反射 D.对侧伸肌反射 【参考答案】D 【考查知识点】考察肌紧张是指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受牵拉肌肉发生紧张性收缩,阻止肌肉被拉长,它是维持躯体姿势的最基本反射,是姿势反射的基础。 10. 寒冷环境中能促使恒温的物产热,并具有起放慢、作用持续时间长特点的激素是 A.甲状腺激素 B.肾上腺素 C.去甲肾上腺素 D.生长激素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考察寒冷环境:人体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所以散热减少;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骨骼肌战栗所以产热量增加。肾上腺激素的功能。 11. 下列激素中,可直接促进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Na+的是 A.肾素 B.醛固酮 C.心房钠尿肽 D.抗利尿激素 【参考答案】D 【考查知识点】考察抗利尿激素的功能。 12. 在神经—肌肉接头处,分解乙酰胆碱的酶是 A.磷酸二酯酶 B.胆碱乙酰化酶 C.腺苷酸环化酶 D.乙酰胆碱酯酶 【参考答案】D

生物化学期末复习题------答案

生物化学(一)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核酶;全酶;维生素;氨基酸;中心法则;结构域;锌指蛋白;第二信使;α-磷酸甘油穿梭;底物水平磷酸化;呼吸链; G蛋白;波尔效应(Bohr effect);葡萄糖异生;可立氏循环(Cori cycle) 1.全酶:脱辅酶与辅因子结合后所形成的复合物称为全酶,即全酶=脱辅酶+辅因子。 2.维生素: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但在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必须 由食物提供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 3.氨基酸: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元。 4.中心法则:是指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RNA,再从RNA传递给蛋白质,即完成了遗传 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5.结构域:又称motif(模块),在二级结构及超二级结构的基础上,多肽链进一步卷 曲折叠,组装成几个相对独立,近似球形的三维实体。 6.锌指蛋白:DNA结合蛋白中2个His,2个Cys结合一个Zn. 7.第二信使:指在第一信使同其膜受体结合最早在新报内侧或胞浆中出现,仅在细胞内 部起作用的信号分子,能启动或调节细胞内稍晚出现的反应信号应答。 8.α-磷酸甘油穿梭:该穿梭机制主要在脑及骨骼肌中,它是借助于α-磷酸甘油与磷酸 二羟丙酮之间的氧化还原转移还原当量,使线粒体外来自NADH的还原当量进入线粒体的呼吸链氧化。 9.底物水平磷酸化:底物转换为产物的同时,伴随着ADP的磷酸化形成ATP. 10.呼吸链:电子从NADH到O2的传递所经历的途径形象地被称为电子链,也称呼吸链。 11.G蛋白:是一个界面蛋白,处于细胞膜内侧,α,β,γ3个亚基组成. 12.波尔效应:增加CO2的浓度,降低PH能显著提高血红蛋白亚基间的协同效应,降低

生物化学复习题及答案

生物化学复习 一、单选题: 1. 能出现在蛋白质分子中的下列氨基酸,哪一种没有遗传密码E.羟脯氢酸 2. 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A.L-α-氨基酸 3. 蛋白质所形成的胶体颗粒,在下列哪种条件下不稳定C.溶液PH值等于PI 4. 下列关于对谷胱甘肽的叙述中,哪一个说法是错误的C.是一种酸性肽 5. 核酸对紫外线的吸收是由哪一结构所产生的C.嘌呤、嘧啶环上的共轭双键 6. 核酸分子中储存、传递遗传信息的关键部分是B.碱基序列 7. 镰刀型红细胞患者血红蛋白β-链第六位上B.缬氨酸取代谷氨酸 8. 酶加快化学反应速度的根本在于它E.能大大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9. 临床上常用辅助治疗婴儿惊厥和妊娠呕吐的维生素是C.维生素B6 10. 缺乏下列哪种维生素可造成神经组织中的丙酮酸和乳酸堆积D. 维生素B1 11. 关于蛋白质分子三级结构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B.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都具有生物学活性 12.下列哪种因素不能使蛋白质变性E.盐析 13. 蛋白质与氨基酸都具有A A.两性 B.双缩脲胍 C.胶体性 D.沉淀作用 E.所列都具有 14. 天然蛋白质中不存在的氨基酸是C A.甲硫氨酸 B.胱氨酸 C.羟脯氨酸 D.同型半胱氨酸 E.精氨酸 15. 镰刀型红细胞患者血红蛋白β-链第六位上B A.赖氨酸取代谷氨酸 B.缬氨酸取代谷氨酸 C.丙氨酸取代谷氨酸 D.蛋氨酸取代谷氨酸 E.苯丙氨酸取代谷氨酸 16. 关于竞争性抑制剂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D A.竞争性抑制剂与酶的结构相似 B.抑制作用的强弱取决与抑制剂浓度与底物浓度的相对比例 C.抑制作用能用增加底物的办法消除 D.在底物浓度不变情况下,抑制剂只有达到一定浓度才能起到抑制作用 E.能与底物竞争同一酶的活性中心 17. 下列关于酶的活性中心的叙述正确的是A A.所有的酶都有活性中心 B.所有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辅酶 C.酶的必须基团都位于活性中心之内 D.所有抑制剂都作用于酶的活性中心 E.所有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金属离子 18. 下列关于酶的变构调节,错误的是C A.受变构调节的酶称为变构酶 B.变构酶多是关键酶(如限速酶),催化的反应常是不可逆反应 C.变构酶催化的反应,其反应动力学是符合米-曼氏方程的 D.变构调节是快速调节 E.变构调节不引起酶的构型变化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农学门类联考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植物生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l~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G-蛋白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理调节功能的蛋白质,它在细胞信号转导中的作用是 A. 作为细胞质膜上的受体感受胞外信号 B. 经胞受体激活后完成信号的跨膜转换 C. 作为第二信号 D. 作为蛋白激酶磷酸化靶蛋白 2. 植物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 A. 总是有能量释放,但不一定有CO2释放 B. 总是有能量和CO2释放 C. 总是有能量释放,但不形成ATP D. 产生酒精或乳酸,但无能量释放 3. 以下关于植物细胞离子通道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离子通道是由跨膜蛋白质构成的 B. 离子通道是由外在蛋白质构成的 C. 离子通道的运输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D. 离子通道的运输只能顺电化学势梯度进行

4. C3植物中,RuBp羧化酶催化的CO2固定反应发生的部位是 A. 叶肉细胞基质 B. 叶肉细胞叶绿体 C. 维管束鞘细胞机制 D. 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 5. 细胞壁果胶质水解的产物主要是 A. 半乳糖醛酸 B. 葡萄糖 C. 核糖 D. 果糖 6. 叶片衰老过程中最先解体的细胞器是 A. 高尔基体 B. 内质网 C. 叶绿体 D. 线粒体 7. 某种长日植物生长在8h光期和16h暗期下,以下处理能促进其开花的是 A. 暗期中间用红光间断 B. 光期中间用黑暗间断 C. 暗期中间用逆红光间断 D. 按其中间用红光-远红光间断 8. 在其它环境条件适宜时,随环境温度升高,植物光和作用的光补偿点 A. 下降 B. 升高 C. 不变 D. 变化无规律 9. C4植物光和碳同化过程中,从叶肉细胞通过胞间连丝运输到维管束鞘细胞的C4-二羧酸是 A. 天冬氨酸或草酰乙酸 B. 草酰乙酸或苹果酸

生物化学期末复习(选择、判断、填空)

糖代谢 一、选择题 1.果糖激酶所催化的反应产物是:( C ) A、F-1-P B、F-6-P C、F-1,6-2P D、G-6-P E、G-1-P 2.醛缩酶所催化的反应产物是:( E ) A、G-6-P B、F-6-P C、1,3-二磷酸甘油酸 D、3-磷酸甘油酸 E、磷酸二羟丙酮 3.14C标记葡萄糖分子的第1,4碳原子上经无氧分解为乳酸,14C应标记在乳酸的:( E ) A、羧基碳上 B、羟基碳上 C、甲基碳上 D、羟基和羧基碳上 E、羧基和甲基碳上 4.哪步反应是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方式生成高能化合物的?( C ) A、草酰琥珀酸→α-酮戊二酸 B、α-酮戊二酸→琥珀酰CoA C、琥珀酰CoA→琥珀酸 D、琥珀酸→延胡羧酸 E、苹果酸→草酰乙酸5.糖无氧分解有一步不可逆反应是下列那个酶催化的?( B ) A、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B、丙酮酸激酶 C、醛缩酶 D、磷酸丙糖异构酶 E、乳酸脱氢酶 6.丙酮酸脱氢酶系催化的反应不需要下述那种物质?( D ) A、乙酰CoA B、硫辛酸 C、TPP D、生物素 E、NAD+ 7.三羧酸循环的限速酶是:( D ) A、丙酮酸脱氢酶 B、顺乌头酸酶 C、琥珀酸脱氢酶 D、异柠檬酸脱氢酶 E、延胡羧酸酶 8.糖无氧氧化时,不可逆转的反应产物是:( D ) A、乳酸 B、甘油酸-3-P C、F-6-P D、乙醇 9.三羧酸循环中催化琥珀酸形成延胡羧酸的琥珀酸脱氢酶的辅助因子是:( C ) A、NAD+ B、CoA-SH C、FAD D、TPP E、NADP+ 10.下面哪种酶在糖酵解和糖异生作用中都起作用:( C ) A、丙酮酸激酶 B、丙酮酸羧化酶 C、3-磷酸甘油酸脱氢酶 D、己糖激酶 E、果糖-1,6-二磷酸酯酶 11.催化直链淀粉转化为支链淀粉的酶是:( C ) A、R酶 B、D酶 C、Q酶 D、α-1,6糖苷酶 12.支链淀粉降解分支点由下列那个酶催化?( D ) A、α和β-淀粉酶 B、Q酶 C、淀粉磷酸化酶 D、R—酶 13.三羧酸循环的下列反应中非氧化还原的步骤是:( A ) A、柠檬酸→异柠檬酸 B、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 C、α-酮戊二酸→琥珀酸 D、琥珀酸→延胡羧酸 14.一分子乙酰CoA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后产物是: ( D ) A、草酰乙酸 B、草酰乙酸和CO2 C、CO2+H2O D、CO2,NADH和FADH2 15.关于磷酸戊糖途径的叙述错误的是: ( B ) A、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戊糖 B、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戊糖时每生成1分子CO2,同时生成1分子NADH+H C、6-磷酸葡萄糖生成磷酸戊糖需要脱羧 D、此途径生成NADPH+H+和磷酸戊糖 16.由琥珀酸→草酰乙酸时的P/O是:( B )

生物化学复习题 (1)

年等通过什么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 答:肺炎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2.核酸分为哪些类它们的分布和功能是什么 答:(1)核酸分为两大类,即:核糖核酸(RNA)、脱氧核糖核酸(DNA)(2)核酸的分布: DNA的分布:真核生物,98%在核染色体中,核外的线粒体中存在mDNA,叶绿体中存在ctDNA。 原核生物,存在于拟核和核外的质粒中。 病毒:DNA病毒 RNA的分布:分布于细胞质中。有mRNA、rRNA、tRNA (3)功能:的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RNA主要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tRNA:转运氨基酸TrRNA:核糖体的骨架 mRNA:合成蛋白质的模板 RNA的功能多样性。 参与基因表达的调控;催化作用;遗传信息的加工;病毒R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3.说明Watson-Crick建立的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 答:(1)DNA分子有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相互盘绕形成双螺旋结构。两条链围绕同一个“中心轴”形成右手螺旋,双螺旋的直径为2nm。 (2)由脱氧核糖和磷酸间隔相连而形成的亲水骨架在双螺旋的外侧,而疏水的碱基对则在双螺旋的内部,碱基平面与中心轴垂直,螺旋旋转一周约为10个碱基对(bp),螺距为,这样相邻碱基平面间隔为,并有一个36o的夹角,糖环平面则于中心轴平行。 (3)两条DNA链借助彼此碱基之间形成的氢键而结合在一起。根据碱基结构的特征,只能形成嘌呤与嘧啶配对。既A与T配对,G与C配对,A-T间有2个氢键,G-C间有3个氢键。 (4)在DNA双螺旋结构中,两条链配对偏向一侧,形成一条大沟和一条小沟。这两条沟特别是大沟对蛋白质识别DNA双螺旋结构上的特定信息非常重要,只

医学生物化学》期末复习指导

2013年春期开放教育(专科)《医学生物化学》期末复习指导 2013年6月修订 第一部分课程考核说明 1.考核目的 《医学生物化学》是药学、护理学专业的一门选修基础课,它是在分子水平探讨生命本质,即研究生物体(人体)的化学组成及化学变化规律的科学。 通过本课程的考试,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分子的结构与生理功能,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生物体重要物质代谢的基本过程,主要生理意义、调节以及代谢异常与疾病的关系;基因信息传递和基本过程,基因表达调控的概念,各组织器官的代谢特点及它们在医学上的意义。 2.考核方式 本课程期末考试为开卷、笔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 3.适用范围、教材 本课程期末复习指导适用范围为开放教育专科护理学、药学专业的选修课程。 考试命题的教材是由周爱儒、黄如彬主编,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2004年8月第2版)。与之配套使用的有《医用生物化学学习指导》一书。 4.命题依据 该课程的命题依据是医用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实施意见。 5.考试要求 要求对教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途径做到融会贯通。主要考核的内容包括:生物体重要物质代谢的基本过程,主要生理意义、调节以及代谢异常与疾病的关系;基因信息传递和基本过程,基因表达调控的概念,各组织器官的代谢特点及它们在医学上的意义。 6.考题类型及比重 考题类型及分数比重大致为:填空题(15%)、选择题(40%)、名词解释(25%)、问答题(20%)。 一、填空题 1.人体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为_氨基酸___、除_甘氨酸外___,均属于__L—a---氨基酸___。 根据氨基酸侧链的R基团的结构和性质不同,可分为非极性疏水性氨基酸、不带电荷的极性氨基酸、_酸性氨基酸、__碱性氨基酸_四类。 2.蛋白质分子表面的_电荷层_____和__水化膜____使蛋白质不易聚集,稳定地分散在水溶液中。 3.__肽键________是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基本结构键。 4.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单核苷酸__,它们之间是通__3,5_---磷酸二酯键_____链相连接的。

2014年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农学真题及答案

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农学门类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试题解析 植物生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1~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磷脂酶C作用于质膜上的磷脂酰肌醇二磷酸,产生的胞内第二信使是 A.肌醇二磷酸和三酰甘油 B.肌醇三磷酸和二酰甘油 C.肌醇二磷酸和二酰甘油 D.肌醇三磷酸和三酰甘油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考察植物信号转导系统。 2.植物细胞壁中含量最高的矿质元素是 A.镁 B.锌 C.钙 D.铁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考察细胞壁的成分。 3.植物细胞膜上通道蛋白运输离子的特点是 A.顺电化学势梯度进行,有饱和效应 B.顺电化学势梯度进行,无饱和效应 C.逆电化学势梯度进行,有饱和效应 D.逆电化学势梯度进行,无饱和效应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离子通道的特性

4.当土壤中却钼时,植物通常也表现出 A.缺氮症状 B.缺磷症状 C.缺钙症状 D.缺镁症状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钼是硝酸还原酶的组分,缺乏会导致确氮症状 5.筛管受伤时,能及时堵塞筛孔的蛋白质是 A.扩张蛋白 B.肌动蛋白 C.G蛋白 D.P蛋白 【参考答案】D 【考查知识点】P蛋白的功能 6.根的向重力性生长过程中,感受重力的部位是 A.静止中心 B.根冠 C.分生区 D.伸长区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向重力性的感应部位 7.植物抗氰呼吸途径中的交替氧化酶位于 A.线粒体内膜上 B.线粒体基质中 C.细胞质基质中 D.过氧化物酶体膜上【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末端氧化酶的位置 8.植物吐水现象说明 A.水分向上运输的动力是蒸腾拉力 B.根系水势高于土壤溶液水势 C.内聚力保持了导管水柱的连续性 D.根系中存在使水分向上运输的压力【参考答案】D 【考查知识点】水分向上运输的动力

生物化学复习题(含答案).doc

生物化学期末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酶: 是由活细胞产生的、能对特异底物进行高效率催化的生物催化剂 ,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2. 蛋白质的变性: 在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的作用下 ,蛋白质严格的空间结构被破坏(不包括肽键的断裂) ,从而引起蛋白质若干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的改变 ,称为蛋白质的变性。 3. 冈崎片段: DNA在复制时 ,由随从链所形成的一些子代DNA短链称为冈崎片段。 4. 蛋白质的沉淀:蛋白质分子相互聚集而从溶液中析出的现象称为沉淀。 5. 翻译: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 ,将DNA传递给mRNA的遗传信息 ,再具体转译为蛋白质中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过程 ,这一过程被称为翻译。 6. 复制:以亲代DNA的每一股链作为模板 ,合成完全相同的两个双链子代DNA链。 7. 等电点:氨基酸分子带有相等正、负电荷时 ,溶液的pH值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pI)。 8. 核酸的变性:在理化因素作用下 ,DNA双螺旋的两条互补链松散而分开成为单链 ,从而导致DNA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性质发生改变 ,这种现象称为DNA的变性。 9. 酶的活性中心:酶分子上具有一定空间构象的部位 ,该部位化学基团集中 ,直接参与将底物转变为产物的反应过程 ,这一部位就称为酶的活性中心。 10. 转录: 在RNA聚合酶的催化下 ,以一段DNA链为模板合成RNA ,从而将DNA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传递给RNA的过程称为转录。 11. 维生素:维生素是指一类维持细胞正常功能所必需的 ,但在生物体内不能自身合成而必须由食物供给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12. 转录单位: 特定起始点和特定终止点之间的DNA链构成一个转录单位 13.简并密码:同一氨基酸存在多个不同的遗传密码的现象称为遗传密码的简并性。 14专一性:一种酶只能作用一类或一种底物(反应物)的性质称为酶作用的专一性。 15.底物:在酶促反应中 ,被酶催化的物质称为底物 16.领头链: 以3’→5’方向的亲代DNA链作模板的子代链在复制时基本上是连续进行的 ,其子代链的聚合方向为5’→3’ ,这一条链被称为领头链。 17.随从链: 以5’→3’方向的亲代DNA链为模板的子代链在复制时则是不连续的 ,其链的聚合方向也是5’→3’ ,这条链被称为随从链。 18.模板链:能够转录RNA的那条DNA链称为模板链。 19.编码链:与模板链互补的另一条DNA链称为编码链。 20.核心酶:原核生物中的RNA聚合酶全酶由五个亚基构成 ,即α2ββ'σ。σ亚基与转录起始点的识别有关 ,在转录合成开始后被释放;余下的部分(α2ββ')被称为核心酶 21.转录因子: 在反式作用因子中 ,直接或间接参与转录起始复合体的形成的蛋白因子被称为转录因子。 22.DNA的复性:将变性DNA经退火处理 ,使其重新形成双螺旋结构的过程 ,称为DNA的复性。 23.Tm:加热DNA溶液 ,使其对260nm紫外光的吸收度突然增加 ,达到其最大值一半时的温度 ,就是DNA的变性温度(融解温度 Tm)。 24.hnRNA:mRNA在真核生物中的初级产物称为HnRNA 25.同义密码子:对应于同一种氨基酸的不同密码子称为同义密码子。 二.简答题 1.核酸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答:RNA和DNA都是以单核苷酸为基本单位所组成的多核苷酸长链。 2.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什么? 答:通过脱水可形成3',5'-磷酸二酯键 ,从而将两分子核苷酸连接起来。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集锦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集锦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集锦 第一章蛋白质1.两性离子(dipolarion) 2.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 3.等电点(isoelectric point,pI) 4.稀有氨基酸(rare amino acid) 5.非蛋白质氨基酸(nonprotein amino acid) 6.构型(configuration) 7.蛋白质的一级结构(protein primary structure) 8.构象(conformation) 9.蛋白质的二级结构(protein secondary structure) 10.结构域(domain) 11.蛋白质的三级结构(protein tertiary structure) 12.氢键(hydrogen bond) 13.蛋白质的四级结构(protein quaternary structure) 14.离子键(ionic bond) 15.超二级结构(super-secondary structure) 16.疏水键(hydrophobic bond) 17.范德华力( van der Waals force) 18.盐析(salting out) 19.盐溶(salting in) 20.蛋白质的变性(denaturation)

21.蛋白质的复性(renaturation) 22.蛋白质的沉淀作用(precipitation) 23.凝胶电泳(gel electrophoresis)24.层析(chromatography)第二章核酸 1.单核苷酸(mononucleotide) 2.磷酸二酯键(phosphodiester bonds) 3.不对称比率(dissymmetry ratio)4.碱基互补规律(complementary base pairing) 5.反密码子(anticodon) 6.顺反子(cistron)7.核酸的变性与复性(denaturation、renaturation) 8.退火(annealing)9.增色效应(hyper chromic effect)10.减色效应(hypo chromic effect)11.噬菌体(phage)12.发夹结构(hairpin structure) 13.DNA 的熔解温度(melting temperature T m) 14.分子杂交(molecular hybridization)15.环化核苷酸(cyclic nucleotide) 第三章酶与辅酶1.米氏常数(K m 值)2.底物专一性

414植物生理学和生物化学

08年考研农学之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测试三 植物生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 1、叶绿体色素中,属于作用中心色素的是A、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 B. 叶绿素b C. 胡萝卜素 D. 叶黄素 2、苹果、梨的种子胚已经发育完全,但在适宜的条件仍不能萌发,这是因为A、种皮限制B、抑制物质C、未完全成熟D、促进物质 3、CTK/IAA比值高时,诱导愈伤组织形成A、木质部B、韧皮部C、根D、芽 4、光呼吸是一个氧化过程,被氧化的底物是 A. 丙酮酸 B. 葡萄糖 C. 乙醇酸 D.甘氨酸 5、植物细胞对离子吸收和运输时,膜上起生电质子泵作用的是 A. NAD激酶 B. 过氧化氢酶 C. H+ATP酶 D. 硝酸还原酶 6、参与糖酵解反应的酶主要存在于 A. 细胞膜上 B. 细胞质中 C. 线粒体中 D. 液泡内 7、目前认为,植物的保卫细胞中水势变化与——有关。 A. SO42- B. CO2 C. Na+ D. K+ 8、花粉管朝胚囊方向生长属于 A. 向重力性运动 B. 偏向性运动 C. 向化性运动 D. 感性运动 9、遇干旱时,植物体内大量积累 A. 脯氨酸与甜菜碱 B. 甜菜碱与CTK C. CTK与酰胺 D. 脯氨酸与生长素 10、叶片衰老时,植物体内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其中蛋白质和RNA含量 A. 显著下降 B. 显著上升 C. 变化不大 D.蛋白质含量下降,RNA含量上升 11、植物体内有机物质长距离运输的主要途径是 A. 韧皮部中的导管 B. 木质部中的导管 C. 韧皮部的筛管 D. 木质部中的筛管 12、番茄采收前喷施合适浓度的——,可提早6-8天红熟。 A. 细胞分裂素 B. 赤霉素 C. 红花菜豆素 D. 乙烯利 13、小麦拔节期喷施——,可防止徒长,提高抗寒性。

生物化学考试复习重点及详解

生物化学 一、名词解释 1.蛋白质变性:某些理化因素可以破坏蛋白质分子中的副键,使其构象发生变化, 引起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功能的改变的现象 2.竞争性抑制:当抑制剂在结构上与底物相似,能与底物竞争酶分子活性中心的 结合基团,从而阻碍酶与底物的结合的作用。 3.半保留复制:在DNA合成时,首先亲代DNA分子两条多核苷酸链之间氢键局 部解开为两条单链,然后分别以这两条单链为模板,按照严格的碱 基配对法则,合成与两条模板单链相对应的互补子链;由此形成的 两个子代DNA分子中,只有一条链是新合成的,另一条链是亲代 保留下来的一半保留;这样生成的DNA分子,其碱基排列顺序与 亲代DNA完全相同,像一种复制品。 4.肝脏生物转化:机体将一些内源性或外源性非营养物质进行化学转变,强其极 性,使其易随胆汁或尿液排出,这种体内变化过程称为生物转 化。 5.糖异生作用:由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 6.联合脱氨基作用:联合脱氨基作用是体内氨基酸分解的主要途径,同时其逆反 应也是体内合成非必需氨基酸的主要途径。 7.酶的专一性:一种酶只作用于一种化合物或一类化合物或一定的化学键进行一 定的反应并生成一定的产物。 8.同工酶:指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而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 性质都不相同的一组酶。 9.酶的活性中心:在酶分子中,能与底物特异性地结合并将底物转化为产物的具 有特定空间结构的区域 10.增色效应: DNA变性后,埋藏在分子内部的碱基暴露,A260(下标)可增加 37%左右的效应。 11.底物水平磷酸化: ADP(或GDP)磷酸化作用与底物的脱氢作用直接相偶联的 反应过程。 12.Pr等电点: 调节溶液pH值,使某一蛋白质分子所带的正负电荷相等,分子

生物化学或生物化学或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生物化学部分

生物化学或生物化学或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生物化学部分)

————————————————————————————————作者:————————————————————————————————日期:

生物化学考试大纲 一、《生物化学》课程说明 生物化学亦即生命的化学,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化学本质的一门科学,是生命科学的核心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植物生理学,植物病理学,遗传与育种,微生物学等课程打好基础,并能运用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指导专业实践。 二、《生物化学》考试大纲 (一)绪论 1、生物化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2、生物化学发展简史。 3、生物化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4、生物化学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基本论点: 1、生物化学是生命的化学。 2、工农业生产推动了生物化学的发展。 3、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的领头科学。 (二)蛋白质 1、蛋白质的生物学意义和化学组成。 2、氨基酸。 3、肽。 4、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5、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6、蛋白质的重要性质。 7、蛋白质的分类。 基本论点: 1、蛋白质是由氨基酸构成的。 2、氨基酸具有解离特性、两性性质和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 3、蛋白质的结构具有层次性。 4、蛋白质的初级结构决定高级结构。 5、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功能。 6、蛋白质具有两性解离、胶体、变性和沉淀的特性。 (三)酶 1、概述。 2、酶的化学本质。 3、酶的分类及命名。 4、酶的专一性。 5、酶的作用机理。 6、影响酶促反映速度的因素。

生物化学上总复习终极版

生物化学总复习终极版 第五章氨基酸、多肽、蛋白质 1.氨基酸的立体结构 ①苏氨酸Thr 异亮氨酸Ile含两个手性碳原子 2.氨基酸的酸碱滴定曲线 pI=(pK2+pKR)/2 ; pI=(pK1+pKR)/2. 3.蛋白质的一、二、三、四级结构 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即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主要化学键:肽键,有些蛋白质还包含二硫键。 2、蛋白质的高级结构:包括二级、三级、四级结构。 1)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指蛋白质分子中某一段肽链的局部空间结构,也就是该段肽链骨架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并不涉及氨基酸残基侧链的构象。二级结构以一级结构为基础,多为短距离效应。可分为: α-螺旋:多肽链主链围绕中心轴呈有规律地螺旋式上升,顺时钟走向,即右手螺旋,每隔3.6个氨基酸残基上升一圈,螺距为0.540nm。α-螺旋的每个肽键的N-H和第四个肽键的羧基氧形成氢键,氢键的方向与螺旋长轴基本平形。 β-折叠:多肽链充分伸展,各肽键平面折叠成锯齿状结构,侧链R基团交错位于锯齿状结构上下方;它们之间靠链间肽键羧基上的氧和亚氨基上的氢形成氢键维系构象稳定.β-转角:常发生于肽链进行180度回折时的转角上,常有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第二个残基常为脯氨酸。 无规卷曲:无确定规律性的那段肽链。 主要化学键:氢键。 2)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指整条肽链中全部氨基酸残基的相对空间位置,显示为长距离效应。 主要化学键:疏水键(最主要)、盐键、二硫键、氢键、范德华力。 3)蛋白质的四级结构:对蛋白质分子的二、三级结构而言,只涉及一条多肽链卷曲而成的蛋白质。在体内有许多蛋白质分子含有二条或多条肽链,每一条多肽链都有其完整的三级结构,称为蛋白质的亚基,亚基与亚基之间呈特定的三维空间排布,并以非共价键相连接。这种蛋白质分子中各个亚基的空间排布及亚基接触部位的布局和相互作用,为四级结构。由一条肽链形成的蛋白质没有四级结构。 主要化学键:疏水键、氢键、离子键 4.蛋白质的分离纯化 1、蛋白质的沉淀:在适当条件下,蛋白质从溶液中析出的现象。包括: a.丙酮沉淀,破坏水化层。也可用乙醇。 b.盐析,将硫酸铵、硫酸钠或氯化钠等加入蛋白质溶液,破坏在水溶液中的稳定因素电荷而沉淀。 2、电泳:蛋白质在高于或低于其等电点的溶液中是带电的,在电场中能向电场的正极或负极移动。根据支撑物不同,有薄膜电泳、凝胶电泳等。 3、透析:利用透析袋把大分子蛋白质与小分子化合物分开的方法。 4、层析: a.离子交换层析,利用蛋白质的两性游离性质,在某一特定PH时,各蛋白质的电荷量

相关文档